CN109690211B -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0211B
CN109690211B CN201780054218.7A CN201780054218A CN109690211B CN 109690211 B CN109690211 B CN 109690211B CN 201780054218 A CN201780054218 A CN 201780054218A CN 109690211 B CN109690211 B CN 109690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header
pipe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42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0211A (zh
Inventor
尾中洋次
松本崇
宫胁皓亮
冈野博幸
小池孝典
鸠村杰
森本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90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0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28F1/025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with variable shape, e.g. with modified tube end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exchange media between different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3Header boxes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4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4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 F28F9/16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by permanent joints, e.g. by rolling
    • F28F9/18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by permanent joints, e.g. by rolling by we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4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 F28F9/16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by permanent joints, e.g. by rolling
    • F28F9/18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by permanent joints, e.g. by rolling by welding
    • F28F9/182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by permanent joints, e.g. by rolling by welding the heat-exchange conduits having end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deformed; the heat-exchange conduits or end plates hav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eans, e.g. abut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9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3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8Evaporators having distribu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2009/0285Other particular headers or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0/00Heat exchange conduits
    • F28F2210/02Heat exchange conduits with particular branching, e.g. fractal conduit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6Derivation channels, e.g. bypass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多根传热管、第一集管、第二集管及多个翅片,并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的一部分,第二集管具有集管集合管,集管集合管具有助行部,在助行部与第一集管之间设置有使制冷剂旁通的旁通管,旁通管向集管集合管突出并连接,在旁通管上设置有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机构。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集管的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所述集管在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供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空调装置中,用搭载于室内机的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由节流装置减压。并且,制冷剂成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存的气液二相状态,并流入搭载于室外机的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当制冷剂在气液二相状态下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时,向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恶化。因此,为了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有如下方法:使用集管作为搭载于室外机的热交换器的分配器,在集管内设置有集管内的分隔板、喷出孔等构造物。
但是,在按上述方式追加集管内的构造物的情况下,伴随着成本的大幅增加,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却较小。另外,存在如下课题:在集管内部,伴随着压力损失的大幅增加,引起能量效率的降低。而且,空调装置的室外机中的越是接近风扇的部分,越多的风流动。因此,在顶流风扇的情况下,在比集管上部远离风扇的集管下部,比集管上部分配更多的制冷剂。在该情况下,存在如下课题:制冷剂的分配性能及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进一步恶化,引起能量效率的进一步降低。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提出了如下技术:通过上下分割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将与接近风扇且风量较大的热交换器连接的集管的直径设定为小于与远离风扇且风量较小的热交换器连接的集管的直径,从而液体制冷剂较多地分配给集管上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其他方法,提出了如下技术:通过调整支管在集管的流路中的插入长度,从而改变集管内部的流动阻力并改善分配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78097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6262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2的以往的技术中,由于分配性能取决于制冷剂流量或制冷剂速度,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狭窄的制冷剂流量或制冷剂速度范围内进行分配性能的改善。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在如实际的空调装置那样根据环境负荷以各种制冷剂流量运转的情况下,根据运转条件的不同,不能得到分配性能的改善。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较大的运转范围内改善分配性能并改善能量效率的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多根传热管;第一集管,所述第一集管与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每一根的一方的端部连接;第二集管,所述第二集管与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每一根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以及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与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每一根接合,所述热交换器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的一部分,所述第二集管具有集管集合管,所述集管集合管形成有与所述多根传热管连通且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供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并使其向所述多根传热管流出的流通空间,所述集管集合管具有从连接端部到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最初流入的传热管为止的助行部,所述连接端部与制冷剂配管连接,在所述助行部与所述第一集管之间设置有使制冷剂旁通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向所述集管集合管突出并连接,在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机构。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具备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节流装置及室外热交换器,并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是上述热交换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在助行部与第一集管之间设置有使制冷剂旁通的旁通管。在旁通管上设置有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机构。由此,气体制冷剂从供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第二集管向旁通管流动。因此,能够将在第二集管的集管集合管中流动的制冷剂调整为作为气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第一集管的主管中心附近且液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第一集管的主管壁面附近的流动的、例如环状流、团状流(日文:チャーン流)。因此,能够改善制冷剂向各传热管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热交换器的效率。因此,能够在较大的运转范围内改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能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2的A-A截面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2的A-A截面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2的A-A截面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二集管的概略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集管集合管的相对于通过位置(pass location)的液体制冷剂流量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内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内的位置的另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内的位置的另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的基准气体表观速度UGS与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的关系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的前端部的位置与热交换器的性能的关系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内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内的位置的另一例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16是集中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二集管及室外热交换器中的液体制冷剂流量与风量分布的关系的图,图16(a)是示出第二集管的概略图,图16(b)是示出通过位置与液体制冷剂流量的关系的图,图16(c)是示出通过位置与风量分布的关系的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A)与热交换器的性能的关系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与热交换器的性能的关系的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x/(31.6×A)与热交换器的性能的关系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表观速度USG与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的关系的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另一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集管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集管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侧面概略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第二集管及传热管的俯视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第二集管的概略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集管集合管下部的助行部中的环状流发展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助行距离与热交换器效率的关系的一例的实验数据的图表的一例。
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第二集管的概略图。
图3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第二集管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第二集管的概略图。
图3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第二集管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第二集管的概略图。
图3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3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3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第二集管的水平截面的说明图。
图3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第二集管的水平截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集管集合管的中心位置的说明图。
图4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第二集管的水平截面的说明图。
图4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第二集管的水平截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集管集合管的中心位置的说明图。
图4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第二集管的水平截面的说明图。
图4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集管集合管的中心位置的说明图。
图4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第二集管的水平截面的说明图。
图4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集管集合管的中心位置的说明图。
图4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4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的图。
图5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图54是在制热运转状态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5是在制冷运转状态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6是集中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传热管内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概要的图,图56(a)是传热管出口的S.C.=5deg的情况,图56(b)是传热管出口的S.C.=10deg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附图的形态为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另外,在各图中,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与之相当的部分,这点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共通的。而且,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构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100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图2的A-A截面的一例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图2的A-A截面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图2的A-A截面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此外,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10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虚线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100搭载有图2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10。空调装置的室外机100是顶流型,通过使制冷剂在与未图示的室内机之间循环从而构成制冷循环回路。此外,室外机100例如在大厦用多联室外机等中使用,并设置在大厦的屋顶等。
室外机100具备形成为箱状的壳体101。室外机100具备利用壳体101的侧面的开口形成的吸入口102。室外机100具备以沿着吸入口102的方式配置在壳体101内的图2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10。室外机100具备利用壳体101的上表面的开口形成的吹出口103。室外机100具备以覆盖吹出口103的方式能够通风地设置的风扇保护件104。室外机100具备配置在风扇保护件104的内部并从吸入口102吸入外部空气且从吹出口103排出外部空气的图2所示的顶流型风扇50。
搭载在空调机的室外机10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10使利用风扇50从吸入口102吸入的外部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如图2所示,室外热交换器10配置在风扇50的下方。室外热交换器10由隔开间隔地并排设置的多个翅片11和以向两侧突出的方式排列的多根传热管12构成,所述多根传热管12在翅片11的并排设置方向上贯通这些翅片11,并供制冷剂在内部流动。
在此,室外热交换器10相当于本发明的热交换器。
在多根传热管12中的每一根的一方的端部连接有第一集管40。在多根传热管12中的每一根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有第二集管20。
在第一集管40的下部连接有流出管61。在第二集管20的下部连接有流入管62。
此外,如图2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第二集管20的构成要素的多根支管通过使作为室外热交换器10的构成要素的传热管12的一部分延伸而形成。由此,通过将传热管12的一部分用作多根支管,从而不需要支管与传热管12的连接接头,能实现省空间化,并能实现压力损失的降低。但是,不限于此,作为第二集管20的构成要素的多根支管与作为室外热交换器10的构成要素的传热管12可以为分体。
第二集管20具有多根传热管12和集管集合管21。集管集合管2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二集管20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集管。
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存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流入管62中流动并从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的下端部流入。流入集管集合管21的制冷剂分配给多根传热管12。此时,传热管12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的中心附近。因此,实现制冷剂分配性能的改善。
集管集合管21具有助行部21a。助行部21a是集管集合管21中的、从下端部到多根传热管12中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最初流入的最下部的传热管12为止的部分,所述下端部是与作为制冷剂配管的流入管62连接的连接端部。
在第二集管20的助行部21a与第一集管40之间设置有使制冷剂旁通的旁通管30。旁通管30将第二集管20的助行部21a与第一集管40的助行部41a连接,所述助行部41a位于与助行部21a相同的高度。因此,旁通管30在水平方向上笔直地延伸。
在旁通管30上设置有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31。流量调整阀31由能够变更开度的例如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等构成。
在此,流量调整阀31相当于本发明的流量调整机构。
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毛细管、止回阀等代替流量调整阀31。
此外,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传热管12可以是图3所示的截面为扁平管形状的扁平管。但是,传热管12也可以是图4所示的截面为扁平管形状且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孔的扁平多孔管。另外,传热管12不限于扁平管,也可以是图5所示的截面为圆形的圆管等,不限定其形状。另外,这些传热管12也可以设为通过切槽来实现传热面积的扩大的带槽面。或者,为了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也可以设为平滑面。
以下,以传热管12使用截面为圆形的圆管的例子进行说明。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100的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制热运转时,在室外机100中,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流入管62,流入第二集管20。在第二集管20中,制冷剂一边从集管集合管21的下端部向上部流动,一边分别分配给与集管集合管21正交的多根传热管12。在室外热交换器10中,分配给多根传热管12的制冷剂从周围的空气接受热并蒸发,成为包含较多气体制冷剂或气体的状态。在室外热交换器10中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合流到第一集管40,通过流出管61并逐渐流出。
在此,说明第二集管20。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二集管20的概略图。如图6所示,第二集管20由集管集合管21和也作为多根支管发挥功能的多根传热管12构成。
集管集合管21在铅垂方向上延伸且水平面上的截面为圆管形状。集管集合管21中的作为助行部21a的下部的下端部的连接端部与作为制冷循环回路的制冷剂配管的流入管62连接。
集管集合管21形成有流通空间,所述流通空间与多根传热管12连通,并且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供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并使其向多根传热管12流出。
大部分的多根传热管12的前端以向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中心突出的方式与集管集合管21连通。
接着,说明在第二集管20的内部流通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流动。
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流入,作为上升流克服重力流动。然后,流入集管集合管21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依次分配给各传热管12。
此时,当流入第二集管20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流动样式为环状流或团状流时,如图6所示,气相分布在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部,液相分布在集管集合管21的环状部。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集管集合管21的相对于通过位置的液体制冷剂流量的图。如图7所示,能够得到如下液体流量分布:在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较多气体制冷剂被分配给传热管12,并且在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较多液体制冷剂被分配。通过达成这样的液体流量分布,从而能够解决由重力的影响导致的液体制冷剂不能流动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等集管特有的课题。由此,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传热管12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21内的位置最优选大致中心。但是,根据发明人的实验结果,在流入集管集合管21的制冷剂的干度x满足0.05≤x≤0.30,且制冷剂流动样式为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情况下,传热管12的前端部贯穿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液相即可,可以是中心附近的具有宽度的范围。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12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21内的位置的一例的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12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21内的位置的另一例的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12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21内的位置的另一例的图。
如图8、图9、图10所示,在此所说的中心附近是指:在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时,以多根传热管12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的方式连接。
在此,图8、图9、图10所示的A示出被插入传热管12的位置处的水平剖视图中的有效流路截面积[mm2]。在该情况下,集管集合管2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A被决定为流动样式满足环状流或团状流的直径。
流动样式的判定参考作为垂直上升流的流动样式线图已知的Taitel流动样式线图来进行判定,基于在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量MR[kg/h]的变动范围的最大值下的基准气体表观速度UGS[m/s]设定。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的基准气体表观速度UGS与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的关系的图。
如图11所示,在制冷剂空隙率设为α、助行距离设为L[m]、重力加速度设为g[m/s2]、图6所示的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内径设为D[m]时,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量MR[kg/h]的变动范围的最大值下的制冷剂的基准气体表观速度UGS[m/s]满足UGS≥α×L×(g×D)0.5/(40.6×D)-0.22α×(g×D)0.5
在此,在制冷剂干度设为x、制冷剂气体密度设为ρG[kg/m3]、制冷剂液体密度设为ρL[kg/m3]时,制冷剂空隙率α用α=x/[x+(ρGL)×(1-x)]定义。另外,助行距离L[m]用图6所示的集管集合管21的、同流入管62连接的连接端部与插入的旁通管30的中心轴的距离定义。
更优选的是,在制冷剂气体密度设为ρG[kg/m3]、制冷剂液体密度设为ρL[kg/m3]、制冷剂表面张力设为σ[N/m]、重力加速度设为g[m/s2]时,基准气体表观速度UGS[m/s]最好满足UGS≥3.1/(ρG 0.5)×[σ×g×(ρLG)]0.25
此外,制冷剂空隙率α例如也能够通过利用电阻的测量或可视化的观察等而直接测定。另外,制冷剂空隙率α也能够使用均质流的空隙率,用α=x/[x+(ρGL)×(1-x)]计算。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12的前端部的位置与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的关系的图。图12示出发明人的实验结果的一例。
此外,如图8、图9、图10所示,在此的传热管12的前端部的位置是指在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时的位置。
在干度x=0.30的情况下,当传热管12的前端部为±75%之外时,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在干度x=0.05的情况下,由于与干度x=0.30相比干度x较小,所以液相较厚。因此,在传热管12的前端部为±50%之外的区域中,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急剧下降。但是,传热管12的前端部为±50%以内的区域成为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降低较小的区域。
因此,假想液相较厚的干度x=0.05的情况,通过将传热管12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位置,从而能够得到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此外,通过将传热管12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位置,从而能够使液体制冷剂较多地分配到第二集管20的上部。但是,当将传热管12的前端部配置在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中心即0%的位置时,能够在更大的制冷剂流量范围内使液体制冷剂流动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因此更优选。
另外,根据发明人的实验和解析,在制冷剂的流动样式为环状流或团状流时,在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量MR[kg/h]的变动范围的最大值下的液体表观速度设为ULS[m/s],制冷剂的干度设为x,制冷剂流速设为G[kg/(m2s)],制冷剂液体密度设为ρL[kg/m3],集管集合管的内径设为D[m]时,液相的厚度δ[m]为δ=G×(1-x)×D/(4ρL×ULS),较好地一致。
因此,只要与集管集合管21连接的多根传热管12中的大部分的前端部以至少比用上述公式求出的δ突出而贯穿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液相并到达气相的方式连接,则多少都能够使气体制冷剂有效地旁通,因此是优选的。
在此,液体表观速度ULS[m/s]用ULS=G(1-x)/ρL定义。另外,制冷剂流速G[kg/(m2s)]以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D[m]为基础定义。在将流入集管集合管21的制冷剂的流量设为MR[kg/h]的情况下,G用G=MR/(3600×(D/2)2×3.14)定义。
另外,在此前的说明中,提及了传热管12的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与集管集合管21的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交叉的情况。但是,例如,传热管12的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可以从集管集合管21的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偏移。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12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21内的位置的一例的图。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12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21内的位置的另一例的图。
在此,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将多根传热管12的水平面中的插入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多根传热管12的水平面中的与X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
如图13所示,在使传热管12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偏移的情况下,能够最大地得到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的是传热管12的前端部在X方向上位于0%且传热管12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位于0%时。
但是,只要传热管12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则能够得到利用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流动样式的特性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另外,如图14所示,在传热管12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同时传热管12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以传热管12的一部分与集管集合管21的内壁接触的方式连接,从而能够容易地管理突出长度,因此是优选的。
在此,在传热管12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收在±25%以内的区域,同时传热管12的前端部收在±25%以内的区域的情况下,即使在制冷剂的干度较低的条件下,也能够稳定地得到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另外,优选的是,多根传热管12全部以相同的插入量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内。但是,只要各传热管12的前端部或传热管12的中心轴分别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则也可以不同。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传热管12将室外热交换器10的传热管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中,但作为支管的传热管不一定必须是热交换器的传热管。另外,由于支管也有时用传热管的一部分代用,所以可以在内表面加工槽等传热促进形状。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一例的侧面示意图。如图15所示,也可以是如下方式:通过钎焊将传热管12与圆管配管形状的支管22连接,圆管配管形状的支管22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中。
在实施方式1中,在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的助行部21a与第一集管40的助行部41a之间连接有旁通管30。在旁通管30上配置有流量调整阀31。
并且,流量调整阀31以仅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制冷剂在旁通管30中流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以闭阀的方式进行控制使得制冷剂不在旁通管30中流动。
另外,与传热管12的前端部同样地,旁通管30的前端部与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中心附近连接。在流入集管集合管21的制冷剂为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情况下,气体制冷剂较多地分布在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中心附近。因此,通过按这种方式连接旁通管30,从而使气体制冷剂优先流入旁通管30并旁通。因此,使基本上无助于热交换的气体制冷剂优先旁通。因此,能够降低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另外,通过调整设置在旁通管30的中途的流量调整阀31的开度,从而能够调整制冷剂相对于多根传热管12的分配,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在此,旁通管30的前端部位于气体制冷剂较多地分布的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的助行部21a的中心部即可。
与传热管12的情况下的图8、图9、图10所示的情形同样地,在此所说的位于中心部是指:在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时,以旁通管30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的方式连接。
在旁通管30的前端部位于0%时,能够最大地得到相对于多根传热管12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但是,只要旁通管30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则能够得到利用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流动样式的特性的、相对于多根传热管12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而且,在旁通管30的前端部收在±25%以内的区域中的情况下,即使在制冷剂的干度较低的条件下,也能够稳定地得到相对于多根传热管12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此外,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将旁通管30的水平面中的插入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旁通管30的水平面中的与X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
也可以是,与图13、图14的传热管12同样地,旁通管30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同时旁通管30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由此,旁通管30的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21的助行部21a的流通空间中插入到制冷剂的气相较多地分布的位置。
图16是集中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二集管20及室外热交换器10中的液体制冷剂流量与风量分布的关系的图,图16(a)是示出第二集管20的概略图,图16(b)是示出通过位置与液体制冷剂流量的关系的图,图16(c)是示出通过位置与风量分布的关系的图。
如图16所示,成为液体制冷剂较多地流动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的分布,形成沿着较多的风量流动到顶流型风扇50的上方的风量分布的分配,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另外,到此为止,说明了在室外热交换器10的上方配置有风扇50的顶流型室外热交换器。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搭载有风扇安装在室外热交换器的侧面上的侧流型风扇的热交换器。在该情况下,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动的制冷剂较少的条件下,存在液体制冷剂不流动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的问题。因此,能够解决该问题,能够改善热交换器的效率。
另外,根据发明人的实验,将与图8、图9、图10、图13、图14所示的A相当的集管集合管2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mm2]定义为A。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x优选满足0.05≤x≤0.30。将在第二集管20中流动的最大制冷剂流量[kg/h]定义为MR。MR是制冷剂流量[kg/h],将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量的变动的最大值设为代表值,设为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制热额定运转时的制冷剂流量。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A)与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的关系的图。
如图17所示,与气液二相状态下的制冷剂的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A)优选满足0.004≤(MR×x)/(31.6×A)≤0.120。
通过满足该条件,能够将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降低抑制为20%以下,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更优选的是,如果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A)满足0.010≤(MR×x)/(31.6×A)≤0.120,则更优选。
在该情况下,能够在较广的运转条件范围内显著地得到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因此更优选。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与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的关系的图。
如图18所示,优选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di在10mm≤di≤18mm的范围内,多根传热管12的长度相同,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满足0.427≤(MR×x)/31.6≤5.700。
通过满足该条件,能够将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降低抑制为20%以下,因此是优选的。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x/(31.6×A)与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的关系的图。
如图19所示,优选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di在10mm≤di≤18mm的范围内,多根传热管12的长度相同,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x/(31.6×A)满足1.4×10-5≤x/(31.6×A)≤8.7×10-5
通过满足该条件,能够将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降低抑制为20%以下,因此是优选的。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表观速度USG[m/s]与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的关系的图。
如图20所示,气体表观速度USG优选满足1≤USG≤10的范围。
在满足该范围的情况下,在第二集管20中,能够将由分配恶化导致的性能下降设为1/2以下。
在此,将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速设为G[kg/(m2s)],将制冷剂的干度设为x,将制冷剂气体密度设为ρG[kg/m3]时,气体表观速度USG[m/s]用USG=(G×x)/ρG定义。
另外,在此,将在第二集管20中流动的最大流量设为MR[kg/h],将集管集合管2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设为A[mm2]时,制冷剂流速G[kg/(m2s)]用G=MR/(3600×A×10-6)定义。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另一例的侧面示意图。
如图21所示,流出管61可以不与第一集管40的下部连接,而是与第一集管40的上部连接。
由此,液体制冷剂容易流动到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因此更优选。
此外,不特别限定在第二集管2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种类。但是,当使用气体密度较大的R32、R410A或CO2中的任一种制冷剂时,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的改善效果较大,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当使用将R1234yf或R1234ze(E)等烯烃类制冷剂、R32等HFC制冷剂、丙烷或异丁烷等碳氢化合物制冷剂、CO2、DME(二甲醚)等中的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的沸点差不同的混合制冷剂时,由分配性能的改善导致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的改善效果较大,因此是优选的。
根据实施方式1,室外热交换器10具备多根传热管12。室外热交换器10具备与多根传热管12中的每一根的一方的端部连接的第一集管40。室外热交换器10具备与多根传热管12中的每一根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的第二集管20。室外热交换器10具备与多根传热管12中的每一根接合的多个翅片11。室外热交换器10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的一部分。第二集管20具有分别与多根传热管12连接的多根支管22或以成为多根支管的方式延伸的多根传热管12。第二集管20具有集管集合管21,所述集管集合管21形成有流通空间,所述流通空间与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连通,并且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供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并使其向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流出。集管集合管21具有从与作为制冷剂配管的流入管62连接的连接端部到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中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最初流入的传热管12或支管22为止的助行部21a。在助行部21a与第一集管40之间设置有使制冷剂旁通的旁通管30。在旁通管30上设置有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31。
根据该结构,气体制冷剂从供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第二集管20向旁通管30流动。因此,能够将在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中流动的制冷剂调整为环状流或团状流,能够改善向各传热管12或各支管22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因此,能够在较大的运转范围内改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能量效率。
即,在第二集管20的传热管12或支管22的一端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部而成的第二集管20中,气体制冷剂向旁通管30流动,能够使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动样式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由此,在集管集合管21中,气体制冷剂向中心部偏流,液体制冷剂向环状部偏流。这样,能够设为如下分配:气体制冷剂选择性地较多地从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流动。由此,成为液体制冷剂的分配量从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到上部逐渐增加的分配比。因此,形成沿着顶流型风扇50的风量分布的制冷剂分配,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另外,制冷剂流量根据室外热交换器10的运转条件或负荷而较大地变化。与此相对,能够利用安装在室外机100的上部的节流阀的开度调整制冷剂的干度,能够在较广的运转条件下改善适合于顶流型风扇50的制冷剂分配。因此,能够在较大的运转范围内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此外,本效果在顶流型风扇50时能够得到特别高的效果,但在侧流型风扇的情况下,也有液体制冷剂难以流动到集管集合管的上部的课题。因此,本发明在侧流型风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液体制冷剂容易流动到上部,能够改善制冷剂分配,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
根据实施方式1,第二集管20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集管。
根据该结构,在第二集管20的传热管12或支管22的一端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部而成的第二集管20中,气体制冷剂向旁通管30流动,能够使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动样式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由此,在集管集合管21中,气体制冷剂向中心部偏流,液体制冷剂向环状部偏流。这样,能够设为如下分配:气体制冷剂选择性地较多地从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流动。由此,成为液体制冷剂的分配量从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到上部逐渐增加的分配比。
根据实施方式1,旁通管30具有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助行部21a的流通空间中的前端部。旁通管30的前端部以贯穿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液相并到达气相的方式连接。
在此,在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量MR[kg/h]的变动范围的最大值下的液体表观速度设为ULS[m/s],制冷剂的干度设为x,制冷剂流速设为G[kg/(m2s)],制冷剂液体密度设为ρL[kg/m3],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内径设为D[m]时,液相的厚度δ[m]用δ=G×(1-x)×D/(4ρL×ULS)定义。另外,液体表观速度ULS[m/s]用ULS=G(1-x)/ρL定义。制冷剂流速G[kg/(m2s)]用G=MR/(3600×(D/2)2×3.14)定义。
根据该结构,旁通管30的前端部贯穿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液相并到达气相。由此,气体制冷剂从供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第二集管20向旁通管30流动。因此,能够将在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中流动的制冷剂调整为环状流或团状流,能够改善向各传热管12或各支管22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旁通管30具有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中的前端部。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正交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此时,旁通管30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利用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流动样式的特性的、相对于多根传热管12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正交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将旁通管30的正交面中的插入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旁通管30的正交面中的与X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此时,旁通管30的前端部在X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旁通管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利用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流动样式的特性的、相对于多根传热管12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旁通管30具有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中的前端部。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正交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此时,旁通管30的前端部收在±25%以内的区域中。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制冷剂的干度较低的条件下,也能够稳定地得到相对于多根传热管12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旁通管30具有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中的前端部。旁通管30的前端部位于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部。
根据该结构,旁通管30的前端部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内部流路的中心部。由此,在制冷剂的流动样式为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情况下,气体制冷剂选择性地旁通到旁通管30,能够调整制冷剂的流动状态,能够得到制冷剂分配的改善效果。另外,通过将基本上无助于热交换的气体制冷剂旁通到旁通管30,从而能够得到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的降低效果,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流量调整阀31使制冷剂流通到旁通管30。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流量调整阀31不使制冷剂流通到旁通管30。
根据该结构,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流量调整阀31使气体制冷剂在旁通管30旁通。由此,能够将在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中流动的制冷剂调整为环状流或团状流,能够改善向各传热管12或各支管22的制冷剂分配,能实现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改善。
另外,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流量调整阀31不使制冷剂在旁通管30旁通。由此,能够增多从第一集管40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0的气体制冷剂量,能够改善向各传热管12或各支管的制冷剂分配,能实现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改善。
根据实施方式1,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具有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中的前端部。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正交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此时,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中的大部分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
根据该结构,在旁通管30旁通气体制冷剂,能够使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并且,在环状流或团状流中,气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附近,液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环状部附近。这样,由于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所以气体制冷剂选择性地较多地分配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液体制冷剂容易流动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在将制热额定运转时定义为最大制冷剂流量条件时,在最大制冷剂流量条件下,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x满足0.05≤x≤0.30。并且,流动样式为环状流或团状流。
根据该结构,气体制冷剂在旁通管30被旁通,能够使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在环状流或团状流中,气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附近,液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环状部附近。因此,气体制冷剂选择性地较多地分配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液体制冷剂容易流动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在将制热额定运转时定义为最大制冷剂流量条件时,在最大制冷剂流量条件下,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x满足0.05≤x≤0.30。在制冷剂空隙率设为α、助行距离设为L[m]、重力加速度设为g[m/s2]、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内径设为D[m]时,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量MR[kg/h]的变动范围的最大值下的基准气体表观速度UGS[m/s]满足UGS≥α×L×(g×D)0.5/(40.6×D)-0.22α×(g×D)0.5
在此,在制冷剂干度设为x、制冷剂气体密度设为ρG[kg/m3],制冷剂液体密度设为ρL[kg/m3]时,制冷剂空隙率α用α=x/[x+(ρGL)×(1-x)]定义。另外,助行距离L用集管集合管21的、同流入管62连接的连接端部与插入的旁通管30的中心轴的距离定义。
根据该结构,在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上流动的集管集合管21中,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在该环状流或团状流中,气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附近,液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环状部附近。因此,通过满足UGS≥α×L×(g×D)0.5/(40.6×D)-0.22α×(g×D)0.5,从而在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选择性地较多地分配气体制冷剂,液体制冷剂容易流动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因此,能够改善第二集管20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在制冷剂气体密度设为ρG[kg/m3],制冷剂液体密度设为ρL[kg/m3],制冷剂表面张力设为σ[N/m],重力加速度设为g[m/s2]时,基准气体表观速度UGS[m/s]满足UGS≥3.1/(ρG 0.5)×[σ×g×(ρLG)]0.25
根据该结构,在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上流动的集管集合管21中,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在该环状流或团状流中,气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附近,液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环状部附近。因此,通过满足UGS≥3.1/(ρG 0.5)×[σ×g×(ρLG)]0.25,从而在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选择性地较多地分配气体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更容易流动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因此,能够改善第二集管20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正交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将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的正交面中的插入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的正交面中的与X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此时,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中的大部分的前端部在X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中的大部分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
根据该结构,气体制冷剂选择性地较多地分配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下部,液体制冷剂容易流动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中的大部分的前端部在X方向上收在±25%以内的区域中。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中的大部分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收在±25%以内的区域中。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制冷剂的干度较低的条件下,也能够稳定地得到制冷剂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中的大部分的前端部在X方向上位于0%。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22中的大部分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位于0%。
根据该结构,特别能够较大地得到制冷剂分配的改善效果,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将集管集合管2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mm2]定义为A。将制热额定运转时用旁通管30分流后的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定义为x。将制冷剂流量[kg/h]定义为MR。此时,制冷剂的干度x满足0.05≤x≤0.30。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A)满足0.004≤(MR×x)/(31.6×A)≤0.120。
根据该结构,能够降低各传热管12或各支管22的流动阻力差,能够得到最适合于顶流型风扇50的风量分布的制冷剂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A)满足0.010≤(MR×x)/(31.6×A)≤0.120。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各传热管12或各支管22的流动阻力差,能够得到更加适合于顶流型风扇50的风量分布的制冷剂分配性能,能够进一步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将集管集合管2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mm2]定义为A。将制热额定运转时用旁通管30分流后的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定义为x。将制冷剂流量[kg/h]定义为MR。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内径[mm]定义为di。此时,制冷剂的干度x满足0.05≤x≤0.30。多根传热管12的长度相同。内径di满足10≤di≤18。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MR×x)/31.6满足0.427≤(MR×x)/31.6≤5.700。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最适合于顶流型风扇50的风量分布的制冷剂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将集管集合管2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mm2]定义为A。将制热额定运转时用旁通管30分流后的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定义为x。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内径[mm]定义为di。此时,制冷剂的干度x满足0.05≤x≤0.30。多根传热管12的长度相同。内径di满足10≤di≤18。与液相的厚度关联的参数x/(31.6×A)满足1.4×10-5≤x/(31.6×A)≤8.7×10-5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最适合于顶流型风扇50的风量分布的制冷剂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将集管集合管2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mm2]定义为A。将制热额定运转时用旁通管30分流后的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定义为x。将制冷剂流量[kg/h]定义为MR。此时,制冷剂的干度x满足0.05≤x≤0.30。用旁通管30分流后的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气体表观速度USG[m/s]满足1≤USG≤10。
在此,将用旁通管30分流后的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速设为G[kg/(m2s)],将制冷剂的干度设为x,将制冷剂气体密度设为ρG[kg/m3]时,气体表观速度USG[m/s]用USG=(G×x)/ρG定义。另外,用旁通管30分流后的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速G[kg/(m2s)]用MR/(3600×A×10-6)定义。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最适合于顶流型风扇50的风量分布的制冷剂分配性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第二集管20具有分别与多根传热管12连接的多根支管22。集管集合管21使多根支管22与流通空间连通。
根据该结构,多根传热管12与多根支管22连接,第二集管20与室外热交换器10连接。由此,第二集管20和室外热交换器10能够分体地构成,能够在不同的制造工序中制造,制造变得容易。
根据实施方式1,使用R32、R410A、CO2作为制冷剂。
根据该结构,使用气体密度较大的制冷剂,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较大。
根据实施方式1,作为制冷剂,使用将烯烃类制冷剂、HFC制冷剂、碳氢化合物制冷剂、CO2或DME中的至少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的沸点差不同的混合制冷剂。
根据该结构,能够改善由制冷剂的分配性能的恶化导致的制冷剂的浓度分布的差别,由制冷剂分配性能的改善导致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改善效果较大。
实施方式2.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此,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集管20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集管20的一例的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2中,传热管12是图22所示的扁平管形状。或者,传热管12为图23所示的扁平多孔管形状。在扁平多孔管形状中,在扁平管形状内具有隔板12a而形成多个孔。
如图22、图23所示,传热管12为扁平管形状或扁平多孔管形状。这些传热管12与集管集合管21直接连接。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从而能够构成部件数量较少的室外热交换器10,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与集管集合管21为实施方式1那样的圆管的情况同样地,扁平管形状或扁平多孔管形状的传热管12更优选突出到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中心附近。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从而不仅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扁平管形状或扁平多孔管形状的传热管12与集管集合管21的连接部的钎焊性较好,因此更优选。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将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中心定义为0%,将内壁面位置定义为±100%。此时,在此所说的内径中心附近是指传热管12的前端部至少位于±50%以内的范围内。而且,如果传热管12的前端部为±25%以内的范围内,则更优选。另外,更优选传热管12的前端部位于集管集合管21的大致中心(0%)的位置。
在传热管12使用扁平管形状或扁平多孔管形状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传热管12的根数比圆管多。因此,特别是,由于传热管12以位于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附近的方式插入集管集合管21而导致的制冷剂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变大。
在实施方式2中,能够用设置在集管集合管21下部的未图示的助行部21a上的旁通管30,在集管集合管21的助行部21a的上部调整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由此,能够降低室外热交换器10中的传热管12内的压力损失,另外,能够调整制冷剂分配。因此,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此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以仅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供制冷剂旁通的方式控制与集管集合管21的助行部21a连接的旁通管30。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以使流量调整阀31全闭且制冷剂不在旁通管30中流通并旁通的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实施方式2,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为扁平管形状。
根据该结构,在集管集合管21与传热管12或支管的分支部,表面张力的影响变大,液体制冷剂容易均匀地向传热管12或支管内流动,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改善效果变大。
根据实施方式2,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为扁平多孔管形状。
根据该结构,在集管集合管21与传热管12或支管的分支部,表面张力的影响变大,液体制冷剂容易均匀地向传热管12或支管内流动,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改善效果变大。
实施方式3.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此,与实施方式1、2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2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侧面概略图。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第二集管20及传热管12的俯视图。
在实施方式3中,传热管12为扁平管形状,传热管12与第二集管20的支管22用管形状转换接头23连接。
如图24、图25所示,在传热管12与第二集管20的支管22之间,用管形状转换接头23转换管形状并连接。
管形状转换接头23能够变更支管22的管形状。或者,能够减小管尺寸。由此,能够减小给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中心附近的支管22的前端部的流动样式带来的影响。
如图25所示,管形状转换接头23将扁平管形状的传热管12转换为圆管形状的支管22,支管22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中。由此,与扁平管形状的传热管12直接插入集管集合管21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集管集合管2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因此,支管22的插入部处的流动阻力变小,流动样式稳定,制冷剂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变高,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如图24所示,在第一集管40侧,传热管12与第一集管40的支管42也用管形状转换接头43连接。通过使用管形状转换接头43,从而第一集管40的集管集合管4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变多。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集管40中的压力损失。或者,能实现第一集管40的小型化。
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在多根大部分传热管12中使用管形状转换接头23的方式。但是,管形状转换接头也可以仅用于多根传热管中的一部分传热管。
另外,作为一例,说明了将扁平管形状的传热管转换为圆管形状的支管的管形状转换接头。但是,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使用将圆管形状的传热管转换为直径更小的小径圆管形状的支管的管形状转换接头等。管形状转换接头具有如下关系即可:在支管的前端部插入到集管集合管的情况下,扩大集管集合管的有效流路截面积。管形状转换接头的种类不限。
根据实施方式3,在传热管12与支管22之间,设置有从传热管12的管形状转换为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中的支管22的前端部的管形状的管形状转换接头23。
根据该结构,能够增大集管集合管21的有效流路截面积,能够抑制由集管集合管21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加导致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性能降低。
实施方式4.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在此,与实施方式1~3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第二集管20的概略图。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集管集合管21下部的助行部21a中的环状流发展的情形的示意图。
在实施方式4中,将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的半径定义为di。将第二集管20的助行部21a中最下端部与旁通管30的中心轴的助行距离定义为助行距离L,所述最下端部是与流入管62连接的连接端部。此时,助行距离L满足L≥5di。
如图26所示,助行距离L满足L≥5di。
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将流量调整阀31开阀,使制冷剂在助行部21a的旁通管30中流通并旁通到第一集管40。此时,旁通管30的前端部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中心附近。因此,当流入集管集合管21的制冷剂为环状流或团状流时,气体制冷剂较多分布在集管集合管21的内径中心附近。因此,气体制冷剂在旁通管30优先被旁通。
通过利用旁通管30将基本上无助于热交换的气体制冷剂旁通,从而能够期待室外热交换器10中的管内压力损失的降低效果。根据发明人的实验,如实施方式4,当助行距离L满足L≥5di时,如图27所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液膜厚度容易稳定,使气体制冷剂在旁通管30稳定地旁通,降低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另外,集管集合管21中的制冷剂分配的控制较稳定,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因此更优选。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助行距离L与热交换器效率的关系的一例的实验数据的图表的一例。
如图28所示,由于助行距离L越大,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样式中,气体制冷剂越容易较多分布在集管集合管中心附近,所以向旁通管30流动的液体制冷剂变少,热交换器效率提高。但是,可知:在助行距离L≥5di时,热交换器效率与一般来说足够的助行距离10di时大致不变。
另外,当集管集合管21的最下端部与旁通管30的中心轴的助行距离L满足L≥10di时,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流动充分地发展,因此更优选。
根据实施方式4,助行部21a在从连接端部到旁通管30的中心轴之间具有助行距离L[m],所述连接端部与制冷剂配管连接。在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内径定义为内径di时,助行部21a的助行距离L满足L≥5di。在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集管集合管21的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时,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中的旁通管30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中。旁通管30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在集管集合管21的助行部21a的流通空间中插入到制冷剂的气相较多地分布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制冷剂的流动样式发展,由传热管12或支管向集管集合管21内的突出导致的制冷剂分配改善效果变大,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实施方式5.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在此,与实施方式1~4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4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第二集管20的概略图。
如图29所示,将相邻的传热管12的中心轴间的间距长度定义为Lp。将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的上端部21b与多根传热管12中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的最后的最上部的传热管12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定义为滞流区域长度Lt,所述上端部21b是与流入管62连接的最下端部的相反侧的闭塞端部。此时,滞流区域长度Lt满足Lt≥2Lp。
在滞流区域长度Lt满足Lt≥2Lp的情况下,能够减轻集管集合管21的上端部21b处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碰撞的影响,流动样式稳定,制冷剂分配改善效果变大,因此更优选。
图3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第二集管20的一例的概略图。
如图30所示,也可以从集管集合管21的上端部21b的端面连接传热管12。当在上端部21b的端面上连接有传热管12的情况下,由集管集合管21的上端部21b处的制冷剂的碰撞导致的动压的减少变小。由此,在集管集合管21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样式稳定,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变高,因此更优选。
根据实施方式5,将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中的相邻的传热管12或支管之间的间距长度定义为Lp。将作为集管集合管21的闭塞端部的上端部21b与多根传热管12中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的最后的传热管12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定义为滞流区域长度Lt。此时,滞流区域长度Lt满足Lt≥2Lp。
根据该结构,能减轻集管集合管21的上端部21b处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碰撞的影响。由此,制冷剂的流动样式稳定,由支管或传热管12向集管集合管21内的突出导致的制冷剂分配改善效果变大,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5,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中的至少一根传热管12或支管与作为集管集合管21的闭塞端部的上端部21b的端面连接。
根据该结构,由集管集合管21的上端部21b处的制冷剂的碰撞导致的动压的减少变小。由此,制冷剂的流动样式稳定,制冷剂分配改善效果变大,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实施方式6.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在此,与实施方式1~5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5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3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第二集管20的概略图。
如图31所示,旁通管30在中途在上下方向上歪曲。因此,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旁通管30的与第一集管40连接的流出部的高度比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内的流入部高。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旁通管30内产生压头(head)差,液体制冷剂难以向旁通管30流动,使气体制冷剂优先较多地向旁通管30流动。与气体制冷剂较多地流动到旁通管30相应地,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图3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第二集管20的一例的概略图。
如图32所示,多根传热管12中的最下部的传热管12在中途与旁通管30同样地在上下方向上歪曲。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最下部的传热管12的与第一集管40连接的流出部的高度也比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内的流入部高。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压头差的影响下,气体制冷剂较多地流动到传热管12。在顶流型风扇50的情况下,位于远离风扇50的位置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下部的风量较少。因此,通过多根传热管12中的最下部的传热管12以产生压头差的方式歪曲,从而能够减少向风量较少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下部流动的液体制冷剂的流量,能够得到制冷剂分配改善效果,因此更优选。
此外,不仅是多根传热管12中的最下部的传热管12,室外热交换器10的下部的多根传热管12歪曲,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6,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旁通管30的与第一集管40连接的流出部位于比与助行部21a连接的流入部高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旁通管30内产生压头差,液体制冷剂难以向旁通管30流动,气体制冷剂优先较多地向旁通管30流动。相应地,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6,在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中的最下部的传热管12或支管的、与第一集管40连接的流出部位于比与第二集管20连接的流入部高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最下部的传热管12或支管内产生压头差,液体制冷剂难以向最下部的支管或传热管12流动,气体制冷剂优先较多地向最下部的传热管12或支管流动。相应地,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另外,在顶流型风扇50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向风量较少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下部流动的液体制冷剂的流量,能够得到制冷剂分配改善效果。
实施方式7.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在此,与实施方式1~6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6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3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第二集管20的概略图。
如图33所示,使用二分支管13作为传热管。在二分支管13中,使与第一集管40连接的流出口的数量比传热管的与第二集管20连接的流入口多。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由于使传热管或支管向集管集合管21突出而产生的动压的降低,能够抑制制冷剂的流动样式的变化,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变高,因此更优选。
此外,在此,说明了流入口为一个且流出口为两个的二分支管13。但是,不限定于此,传热管使用以流出口的数量比流入口多的方式分支的分支管即可。
根据实施方式7,多根传热管或多根支管是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使流出的制冷剂流路分为两个分支的二分支管13。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由于使传热管或支管的前端部向集管集合管21突出而产生的动压的降低,能够抑制制冷剂的流动样式的变化,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提高。
实施方式8.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在此,与实施方式1~7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7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3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侧面示意图。
如图34所示,设置有与集管集合管21连接的配管入口部二分支为两个的旁通管32。旁通管32使两个分支部分在中途合流为一条。流量调整阀31配置在旁通管32从分支部合流并成为一条的位置。旁通管32的二分支的前端部与传热管12同样地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部。
根据该结构,气体制冷剂流入旁通管32的配管入口部较多,能够在旁通管32较多地旁通气体制冷剂,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的降低效果变大,因此更优选。
根据实施方式8,旁通管32具有两个与集管集合管21连接的连接部,并在到达第一集管40前合流。
根据该结构,旁通管32容易流入更多的气体制冷剂,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的降低效果变大。
此外,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与集管集合管21连接的连接部。
实施方式9.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在此,与实施方式1~8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8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侧面示意图。
如图35所示,设置有配置一个流量调整阀31的一根旁通管30。另外,设置有配置与流量调整阀31相同的一个流量调整阀34的一根旁通管33。旁通管33和旁通管30仅高度位置不同,结构相同。以在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开阀的方式控制流量调整阀31、34。各流量调整阀31、34的开度根据运转条件而不同,例如与压缩机的转速等关联地进行调整。
此外,旁通管的数量及流量调整阀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
通过设置两根旁通管30、33,从而液体制冷剂的混入较少,能够优先旁通气体制冷剂,因此更优选。另外,由于旁通流量的调整范围变大,所以能够旁通更多的气体制冷剂,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的降低效果变大,因此更优选。
根据实施方式9,设置有两根旁通管30、33。流量调整阀31、34分别设置于两根旁通管30、33。
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两根旁通管30、33,从而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混入到旁通管30、33内并优先导入气体制冷剂。另外,由于从助行部21a旁通到第一集管40的气体制冷剂的制冷剂流量的调整范围变大,所以能够旁通更多的气体制冷剂。因此,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的降低效果变大。
此外,也可以设置三根以上旁通管。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三根以上旁通管上分别设置流量调整阀。
实施方式10.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在此,与实施方式1~9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9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3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侧面示意图。
如图36所示,作为设置于旁通管30的流量调整机构,使用开闭阀35和毛细管36。旁通管30仅在使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使用。开闭阀35开闭旁通管30,控制制冷剂的流通或停止。开闭阀35的控制例如以如下方式进行:在使室外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流动变动幅度中,在制冷剂流量最大的条件下将开闭阀35开阀,能实现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的降低。制冷剂流量最大的条件例如通过实验等预先调查与压缩机的频率的对应关系。毛细管36配置在比开闭阀35靠第一集管40侧的旁通管30上。
通过使用开闭阀35和毛细管36,从而虽然控制范围比流量调整阀窄,但与流量调整阀相比能实现低成本化。
根据实施方式10,流量调整机构具有开闭旁通管30的开闭阀35和配置在旁通管30的中途的毛细管36。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用开闭阀35和毛细管36作为流量调整机构,从而虽然控制范围变窄,但能实现低成本化。
实施方式11.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在此,与实施方式1~10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10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3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第二集管20的水平截面的说明图。图3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第二集管20的水平截面的一例的说明图。图3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位置的说明图。
在实施方式11中,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矩形形状。即,集管集合管21是非圆管。
如图37、图38所示,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矩形形状。
由于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矩形形状,所以传热管12与集管集合管21的钎焊连接面成为平坦的面。因此,连接部的钎焊性优异,因此是优选的。另外,在想确保集管集合管21的流路截面积的情况下,能够任意地调整短边和长边的尺寸,空间自由度较高。另外,在这些矩形形状的集管集合管21中,传热管12也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附近,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如图39所示,矩形形状的集管集合管21的情况下的中心位置设为连结角顶点的对角线的交点。用于判定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流动样式的截面积使用集管集合管21的矩形形状的水平截面积。
根据实施方式11,集管集合管21是非圆管。
根据该结构,能实现第二集管20的省空间化。另外,能够采用集管集合管21与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的连接面成为平坦的面的形状,均匀地形成钎焊层的厚度,第二集管20的耐久性提高。
根据实施方式11,集管集合管21是与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的连接面成为平坦的面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能实现第二集管20的省空间化。另外,能够采用集管集合管21与多根传热管12或多根支管的连接面成为平坦的面的形状,均匀地形成钎焊层的厚度,第二集管20的耐久性提高。
实施方式12.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在此,与实施方式1~11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11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4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第二集管20的水平截面的说明图。图4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第二集管20的水平截面的一例的说明图。图4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位置的说明图。
在实施方式12中,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状。即,集管集合管21是非圆管。
如图40、图41所示,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状。
由于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状,所以传热管12与集管集合管21的钎焊连接面成为曲率较小的面。因此,连接部的钎焊性优异,因此是优选的。另外,在想确保集管集合管21的流路截面积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1的矩形形状同样地,能够任意地调整短轴和长轴的尺寸,空间自由度较高。另外,椭圆形状的集管集合管21的耐压性能比矩形形状高,相应地,能实现低成本化,因此是优选的。另外,在这些椭圆形状的集管集合管21中,传热管12也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附近,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如图42所示,椭圆形状的集管集合管21的情况下的中心位置设为短轴与长轴的交点。用于判定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流动样式的截面积使用集管集合管21的椭圆形状的水平截面积。
实施方式13.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在此,与实施方式1~12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12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4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第二集管20的水平截面的说明图。图4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位置的说明图。
在实施方式13中,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状。即,集管集合管21是非圆管。
如图43所示,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具有平坦的面的半圆形状。
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状,将传热管12插入到平坦的面。传热管12与集管集合管21的钎焊连接面是平坦的面。因此,连接部的钎焊性优异,因此是优选的。另外,在想确保集管集合管21的流路截面积的情况下,能够任意地调整圆弧部和平坦的面部的尺寸,空间自由度较高。另外,在该半圆形状的集管集合管21中,传热管12也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附近,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如图44所示,半圆形状的集管集合管21的情况下的中心位置设为将圆弧部的中点和平坦的面的中点连结的线与在该线的中点的正交线的交点。用于判定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流动样式的截面积使用集管集合管21的半圆形状的水平截面积。
实施方式14.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在此,与实施方式1~13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13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4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第二集管20的水平截面的说明图。图4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位置的说明图。
在实施方式14中,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状。即,集管集合管21是非圆管。
如图45所示,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具有平坦的面的三角形状。
集管集合管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状,将传热管12插入到平坦的面。传热管12与集管集合管21的钎焊连接面是平坦的面。因此,连接部的钎焊性优异,因此是优选的。另外,在想确保集管集合管21的流路截面积的情况下,能够任意地调整三条边的尺寸,空间自由度较高。另外,在该三角形状的集管集合管21中,传热管12也插入到集管集合管21的中心附近,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性能,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如图46所示,三角形状的集管集合管21的情况下的中心位置设为作为水平截面形状的三角形状的重心的位置。用于判定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流动样式的截面积使用集管集合管21的三角形状的水平截面积。
实施方式15.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在此,与实施方式1~14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14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4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侧面示意图。
如图47所示,在实施方式15的室外热交换器10中,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第一集管40的集管集合管41与集管集合管21夹着室外热交换器10在上侧沿水平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二集管20及第一集管40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集管。
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集管集合管21,在助行部21a与第一集管40之间也设置有旁通管30。旁通管30在上下方向上笔直地延伸。旁通管30的前端部以贯穿在助行部21a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液相的方式连接。
根据实施方式15,第二集管20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集管。
根据该结构,能够优先从第二集管对气体制冷剂进行旁通,对无助于热交换的多余的气体制冷剂进行旁通。因此,能够降低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实施方式16.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在此,与实施方式1~15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15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实施方式16中,用制冷剂配管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搭载在空调装置的室外机10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10与压缩机71、节流装置72及室内热交换器73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回路,构成能够制热运转的空调装置200。
图4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的空调装置200的结构的图。
图48所示的空调装置200将具备室外热交换器10的室外机100与室内机201连接。
在室外热交换器10的流入管62的上游侧配置有膨胀阀等节流装置72。节流装置72与室内机201用连接配管74配管连接。室内机201与压缩机71用连接配管75配管连接。来自室外热交换器10的制冷剂通过流出管61流入压缩机71。
在室外热交换器10中,在第二集管20的助行部21a与第一集管40之间设置有使制冷剂旁通的旁通管30。在旁通管30上设置有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31。
另外,设置有如下结构的控制装置80:以在制热额定运转时流入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的干度x收在0.05≤x≤0.30的范围内的方式控制压缩机71或节流装置72。
控制装置80具有微机,所述微机具备CPU、ROM、RAM及I/O端口等。
各种传感器经由无线或有线的控制信号线以能够接收检测值的方式连接于控制装置80。另外,压缩机71和节流装置72经由无线或有线的控制信号线以能够控制压缩机71的转速或节流装置72的开度的方式连接于控制装置80。
在此,不限定室内机201的种类或形状。但是,室内机201一般由室内热交换器73、未图示的风扇及膨胀阀等节流装置72构成。在室内机201中,在室内热交换器73的两侧连接有室内机用集管,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73的传热管流通。
接着,使用图48说明实施方式16的空调装置200的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利用压缩机71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连接配管75,流入室内机201。流入室内机201的制冷剂流入室内机用集管,分配给室内热交换器73的多根传热管并流入室内热交换器73。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73中向周围的空气散热,在液体单相或气液二相状态下向室内机用集管流动并合流。在室内机用集管合流后的制冷剂通过连接配管74,逐渐向节流装置72流动。在节流装置72中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或液体单相状态,通过流入管62并流入第二集管20。
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第二集管20的下部,一部分气体制冷剂在助行部21a用旁通管30旁通到第一集管40。由此,干度x满足0.05≤x≤0.30且流动样式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一边向集管集合管21的上部流通,一边逐渐分配给多根传热管12。被分配的制冷剂从在传热管12外流动的空气接受热,伴随于此,液相状态变化为气相,并向第一集管40流出。在第一集管40中,制冷剂从各传热管12合流,从第一集管40的下部向流出管61流出,再次流入压缩机71。
在此,压缩机71的频率根据由室内机201要求的室内热交换器73的能力而变化。
此外,在图48中,记载了相对于一台室外机100,室内机201为一台的情况。但是,不限定室内机201及室外机100的连接台数。
另外,示出在室内机201的室内热交换器73的传热管的两端连接有集管型分配器的情况。但是,不限定分配器的种类,例如,也可以在室内热交换器73的传热管上连接分配器型(碰撞型)分配器等。
另外,以在制热额定运转时流入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的干度x成为0.05≤x≤0.30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72的开度。作为控制的方法,预先记录与压缩机71的转速对应的最佳的节流装置72的开度的表格等,并进行控制。或者,作为其他控制的一例,也有根据连接的室内机的运转台数或运转模式调整最佳的节流装置72的开度等。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从而能够在较广的运转条件下得到由第二集管20中的传热管12的突出导致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另外,利用控制装置80调整流量调整阀31的开度,并调整在旁通管30中流通的气体制冷剂的流量。由此,即使在调整节流装置72的开度且流入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的干度x不收在0.05≤x≤0.30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流入第二集管20的最下部的传热管12的制冷剂的干度x收在0.05≤x≤0.30且制冷剂的流动样式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实施方式16,空调装置200具备压缩机71、室内热交换器73、节流装置72及室外热交换器10,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室外热交换器10是在实施方式1~15中记载的热交换器。
根据该结构,能够稳定地得到第二集管20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6,空调装置200具备压缩机71、室内热交换器73、节流装置72及室外热交换器10,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室外热交换器10是在实施方式1~15中记载的热交换器。空调装置200具有如下结构的控制装置80:以在制热额定运转时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x收在0.05≤x≤0.30的范围的方式控制压缩机71、节流装置72或流量调整阀31。
根据该结构,在较广的运转条件范围内,能够稳定地得到第二集管20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实施方式17.
图4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的空调装置200的结构的图。在此,与实施方式16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6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实施方式17中,在实施方式15记载的空调装置200中,在连接配管74上具有检测室内机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6。另外,空调装置200在室内热交换器73上具有检测在室内热交换器73的传热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77。
并且,控制装置80在制热运转时用第二温度传感器77测定制冷剂的冷凝饱和温度Tc,并用室内机出口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6测定制冷剂的冷凝器出口温度TRout。由此,控制装置8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检测冷凝器出口的S.C.(=Tc-TRout,也称为出口温度差)并使流入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的干度x成为0.05≤x≤0.30。
此外,此时的S.C.的控制通过节流装置72的开度的调整来进行,例如,能够通过预先调查压缩机71的频率、S.C.、干度的关系来进行调整。或者,作为其他控制的一例,也有根据连接的室内机的运转台数、运转模式调整最佳的节流装置72的开度等。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从而能够在较广的运转条件下得到由第二集管20中的传热管12的突出导致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
另外,利用控制装置80调整流量调整阀31的开度,并调整在旁通管30中流通的气体制冷剂的流量。由此,即使在调整节流装置72的开度且流入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的干度x不收在0.05≤x≤0.30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流入第二集管20的最下部的传热管12的制冷剂的干度x收在0.05≤x≤0.30且制冷剂的流动样式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实施方式17,空调装置200具备压缩机71、室内热交换器73、节流装置72及室外热交换器10,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室外热交换器10是在实施方式1~15中记载的热交换器。空调装置200具有在制热运转时安装在室内热交换器73的下游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6。空调装置200具有安装于室内热交换器73的第二温度传感器77。空调装置200具有如下结构的控制装置80:在制热运转时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76的检测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TRout)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7的检测温度(冷凝饱和温度Tc)求出室内热交换器73的出口温度差S.C.(=Tc-TRout),以在制热额定运转时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x收在0.05≤x≤0.30的范围内的方式控制压缩机71、节流装置72或流量调整阀31。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较广的运转条件范围内稳定地得到第二集管20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实施方式18.
图5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空调装置200的结构的图。在此,与实施方式16、17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6、17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实施方式18中,在实施方式16、17记载的空调装置200的第二集管20与节流装置72之间具有气液分离器90。节流装置72与气液分离器90用连接配管91进行配管连接。气液分离器90与流出管61用气体旁通配管92进行配管连接。气体旁通配管92使在气液分离器90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71旁通。在气体旁通配管92的中途具有气体旁通调整阀93。气体旁通调整阀93能够由控制装置80变更开度。气液分离器90与第二集管20用流入管62进行配管连接。
控制装置8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根据运转条件,调整气体旁通调整阀93的开度,流入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的干度x成为0.05≤x≤0.30。
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从而能够在较广的运转条件下得到由传热管12向集管集合管21的突出导致的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分配性能的改善。
另外,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气体旁通配管92使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从室外热交换器10旁通,从而能够降低室外热交换器10的压力损失,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另外,气体旁通调整阀93可以使用能够变更开度且能够调整开度的电子膨胀阀等。但是,例如,也可以用电磁阀与毛细管的组合或者使用止回阀和气体旁通配管92的流动阻力等来代用,没有特别限定。
图5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气液分离器90的结构的图。
图5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气液分离器9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5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气液分离器90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如图51所示,一般来说,气液分离器90由气液分离容器94构成的形式较多。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使用图52所示的T字形的分支配管95或者图53所示的Y字形的分支配管96等利用制冷剂配管的姿势的简易的气液分离器90。
作为利用控制装置80进行的控制方法,例如以在制热额定运转时使制冷剂的干度x成为0.05≤x≤0.30的方式进行控制。或者,更优选进行如下控制:在制热额定运转时打开气体旁通调整阀93,在除此以外的条件下关闭气体旁通调整阀93。关于打开气体旁通调整阀93的开度,进行如下等工作:预先调查最佳开度与压缩机71的转速的关系等。
另外,利用控制装置80调整流量调整阀31的开度,并调整在旁通管30中流通的气体制冷剂的流量。由此,即使在调整节流装置72的开度且流入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的干度x不收在0.05≤x≤0.30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流入第二集管20的最下部的传热管12的制冷剂的干度x收在0.05≤x≤0.30且制冷剂的流动样式成为环状流或团状流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控制装置80以在制热额定运转时打开气体旁通调整阀93及流量调整阀31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干度的调整范围扩大,因此更优选。
此外,在图50中气液分离器90示出在室外机100之外,但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气液分离器90也可以包含于室外机100中。
根据实施方式18,空调装置200具备压缩机71、室内热交换器73、节流装置72及室外热交换器10,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室外热交换器10是在实施方式1~15中记载的热交换器。空调装置200具有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0与节流装置72之间的气液分离器90。空调装置200具有使在气液分离器90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71旁通的气体旁通配管92。空调装置200具有配置于气体旁通配管92的气体旁通调整阀93。空调装置200具有如下结构的控制装置80:根据运转条件以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x收在0.05≤x≤0.30的范围内的方式控制气体旁通调整阀93或流量调整阀31。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较广的运转条件范围内得到第二集管20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实施方式19.
图54是在制热运转状态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空调装置200的结构的图。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图55是在制冷运转状态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空调装置200的结构的图。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此,与实施方式16~18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5~17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实施方式19中,在实施方式18的气液分离器90与第二集管20之间的流入管62的中途设置有集管前调整阀110。另外,在压缩机71之前设置有储液器111。在储液器111的上游侧设置有储液器流入配管112。在压缩机71的排出侧设置有压缩机排出配管113。而且,设置有根据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切换制冷剂的流动的四通阀114。
通过控制装置80控制集管前调整阀110的开度,从而在制冷剂流量较小的条件下利用气液分离器90完全分离液体制冷剂,能够防止制冷剂的干度x成为x<0.05的情况,能够在较大的运转范围内稳定地得到由分配性能的改善导致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的改善效果,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另外,在压缩机71的跟前,为了抑制液体制冷剂流入压缩机71或者预先积存剩余制冷剂,设置有储液器111。在此,控制装置80通过调整节流装置72的开度和集管前调整阀110的开度,从而能够将位于节流装置72与集管前调整阀110之间的流入管62、连接配管91以及气液分离器90用作液体积存部。当按这种方式用作液体积存部时,相应地,能够减小储液器111的容积,因此更优选。
另外,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即使用气液分离器90分离气体制冷剂而降低制冷剂的干度,也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伴随着通过集管前调整阀110的压力损失,压力下降,一部分液体制冷剂气化,干度变大。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80打开流量调整阀31,用与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的助行部21a连接的旁通管30使气体制冷剂向第一集管40旁通。由此,能够将流入集管集合管21的与最下部的传热管12的分支部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调整为环状流或团状流,因此更优选。
另外,在制冷运转时,控制装置80通过将集管前调整阀110设为全开,从而能够将液体制冷剂积存于流入管62、气体旁通配管92的一部分、气液分离器90及连接配管91。因此,能够减小室外热交换器10的出口S.C.,在制冷运转时也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因此是优选的。
以下,说明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55所示,制冷剂流出压缩机71后,在高温高压气体的状态下在压缩机排出配管113、四通阀114及流出管61中流动,并流入第一集管40。在第一集管40中,制冷剂在多个分支分配给各传热管12。被分配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0向周围散热,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或液体制冷剂并在第二集管20合流,通过流入管62并流出。之后,通过集管前调整阀110,通过气液分离器90及连接配管91,用节流装置72节流,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或液体单相状态的制冷剂,并向室内机201流动。流动到室内机201的制冷剂在室内机201的室内热交换器73从周围吸热并蒸发,成为气体单相或较多包含气体制冷剂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集管及连接配管75,在四通阀114、储液器流入配管112及储液器111中流动,并再次流入压缩机71。
接着,对通过调整实施方式19的集管前调整阀110、节流装置72、气体旁通调整阀93及流量调整阀31从而在制热运转及制冷运转中的任一种情况下都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的理由进行说明。
在制热运转时,控制装置80通过用节流装置72调整开度,从而将制冷剂设为气液二相状态。此时,控制装置80通过将集管前调整阀110设为全开,并打开气体旁通调整阀93,从而能够降低流入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的气体流量。由此,通过将流入第二集管20的制冷剂的干度x设为0.05≤x≤0.30,从而实现由传热管12向集管集合管21的突出导致的分配性能的改善,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另外,当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即使用气液分离器90分离气体制冷剂而降低制冷剂干度,也存在如下情况:由于伴随着通过集管前调整阀110的压力损失,压力下降,一部分液体制冷剂气化,干度变大。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80打开流量调整阀31,用与第二集管20的集管集合管21的助行部21a连接的旁通管30使气体制冷剂向第一集管40旁通。由此,通过将流入集管集合管21的与最下部的传热管12的分支部的制冷剂的干度x,即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x设为0.05≤x≤0.30,从而能够将制冷剂的流动状态调整为环状流或团状流,实现由传热管12向集管集合管21的突出导致的分配性能的改善,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另外,在制冷运转时,控制装置80通过在需要较多制冷剂的条件下,将气体旁通调整阀93全闭,用集管前调整阀110使制冷剂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从而增加空调装置200中的气液二相区域。另外,控制装置80将流量调整阀31全闭,不使制冷剂流通到旁通管30。由此,能够将制冷剂量调整为最佳,能够提高空调装置200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制冷剂过度地剩余的条件下,控制装置80通过将集管前调整阀110设为全开,从而增加液体制冷剂的区域,并能够削减室外热交换器10的液体制冷剂区域。由此,由于使液体单相的传热区域减少,所以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
以下说明通过减小液体制冷剂的区域从而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的机制。
图56是集中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传热管12内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概要的图,图56(a)是传热管出口的S.C.=5deg的情况,图56(b)是传热管出口的S.C.=10deg的情况。
S.C.用传热管出口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与制冷剂温度之差定义,S.C.越大,表示传热管12中的液体制冷剂的区域越多。
在液体制冷剂的区域较多的情况下,传热管12的区域中的液体单相区域增多。由于管内的液体单相的热传递率比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热传递率小,所以当在传热管12中液体单相区域变多时,会引起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的下降。
此外,在制冷运转时,控制装置80将配置在旁通管30的中途的流量调整阀31控制为全闭。
根据实施方式19,空调装置200具有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0与节流装置72之间的气液分离器90。空调装置200具有使在气液分离器90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71旁通的气体旁通配管92。空调装置200具有配置于气体旁通配管92的气体旁通调整阀93。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第二集管20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在制冷运转时及制热运转时中的任一个条件下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9,空调装置200具备压缩机71、四通阀114、室内热交换器73、节流装置72及室外热交换器10,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通过用四通阀114切换制冷剂的流动,从而能够进行制热运转及制冷运转。室外热交换器10是在实施方式1~15中记载的热交换器。空调装置200具有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0与节流装置72之间的气液分离器90。空调装置200具有使在气液分离器90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71旁通的气体旁通配管92。空调装置200具有配置于气体旁通配管92的气体旁通调整阀93。空调装置200具有在制热运转时配置在气液分离器90的下游侧的集管前调整阀110。空调装置200具有如下结构的控制装置80:在制热运转时以在集管集合管2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干度x收在0.05≤x≤0.30的范围内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72、气体旁通调整阀93、集管前调整阀110或流量调整阀31,并且在制冷运转时控制集管前调整阀110,将气液分离器90用作液体积存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较广的运转条件范围内得到第二集管20的分配性能的改善效果,在制冷运转时及制热运转时中的任一个条件下都能够改善室外热交换器10的效率,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此外,从最初也预计将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适当组合。另外,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仅为例示而不具有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说明而由权利要求的范围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同等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室外热交换器,11翅片,12传热管,12a隔板,13二分支管,20第二集管,21集管集合管,21a助行部,21b上端部,22支管,23管形状转换接头,30旁通管,31流量调整阀,32旁通管,33旁通管,34流量调整阀,35开闭阀,36毛细管,40第一集管,41集管集合管,41a助行部,42支管,43管形状转换接头,50风扇,61流出管,62流入管,71压缩机,72节流装置,73室内热交换器,74连接配管,75连接配管,76第一温度传感器,77第二温度传感器,80控制装置,90气液分离器,91连接配管,92气体旁通配管,93气体旁通调整阀,94气液分离容器,95分支配管,96分支配管,100室外机,101壳体,102吸入口,103吹出口,104风扇保护件,110集管前调整阀,111储液器,112储液器流入配管,113压缩机排出配管,114四通阀,200空调装置,201室内机。

Claims (19)

1.一种热交换器,具备:
多根传热管;
第一集管,所述第一集管与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每一根的一方的端部连接;
第二集管,所述第二集管与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每一根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以及
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与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每一根接合,
所述热交换器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的一部分,其中,
所述第二集管具有集管集合管,所述集管集合管形成有流通空间,所述流通空间与所述多根传热管连通,并且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供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并使其向所述多根传热管流出,
所述集管集合管具有从连接端部到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最初流入的传热管为止的助行部,所述连接端部与制冷剂配管连接,
在所述助行部与所述第一集管之间设置有使制冷剂旁通的旁通管,
所述旁通管向所述集管集合管突出并连接,
在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机构,
所述助行部在从与制冷剂配管连接的连接端部到所述旁通管的中心轴之间具有助行距离L,
在将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内径定义为内径di时,所述助行部的助行距离L满足L≥5di,
在将所述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所述流通空间的水平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时,插入到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所述旁通管的前端部收在±50%以内的区域内,
所述旁通管的所述前端部在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所述助行部的流通空间中插入到制冷剂的气相较多地分布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旁通管具有插入到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所述助行部的流通空间中的前端部,
所述旁通管的所述前端部以贯穿在所述集管集合管中流通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液相并到达气相的方式连接,
在此,在将在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流通空间中流通的制冷剂流量MR[kg/h]的变动范围的最大值下的液体表观速度设为ULS[m/s],将制冷剂的干度设为x,将制冷剂流速设为G[kg/(m2s)],将制冷剂液体密度设为ρL[kg/m3],将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内径设为D[m]时,液相的厚度δ[m]用δ=G×(1-x)×D/(4ρL×ULS)定义,另外,液体表观速度ULS[m/s]用ULS=G(1-x)/ρL定义,制冷剂流速G[kg/(m2s)]用G=MR/(3600×(D/2)2×3.14)定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流量调整机构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使制冷剂向所述旁通管流通,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不使制冷剂向所述旁通管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将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流通空间的所述正交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将所述旁通管的所述正交面中的插入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所述旁通管的所述正交面中的与X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时,所述旁通管的所述前端部在X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内,所述旁通管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将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流通空间的相对于制冷剂流通方向的正交面中的中心位置定义为0%,将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流通空间的所述正交面中的壁面位置定义为±100%,将所述多根传热管的所述正交面中的插入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所述多根传热管的所述正交面中的与X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时,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大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在X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内,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大部分的中心轴在Y方向上收在±50%以内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多根传热管中的至少一根传热管与所述集管集合管的闭塞端部的端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旁通管具有多个与所述集管集合管连接的连接部,在到达所述第一集管前合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设置有多根所述旁通管,
在多根所述旁通管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流量调整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流量调整机构具有对所述旁通管进行开闭的开闭阀和配置在所述旁通管的中途的毛细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集管集合管为非圆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集管集合管是与所述多根传热管的连接面成为平坦的面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多根传热管为扁平管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多根传热管为扁平多孔管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二集管具有分别与所述多根传热管连接的多根支管,
所述集管集合管使所述多根支管与所述流通空间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传热管与所述支管之间设置有从所述传热管的管形状转换为插入到所述集管集合管中的所述支管的前端部的管形状的管形状转换接头。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二集管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集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二集管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集管。
18.一种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装置具备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节流装置及室外热交换器,并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回路,
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是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所述空调装置具有:
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在所述空调装置中配置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
气体旁通配管,所述气体旁通配管使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旁通;以及
气体旁通调整阀,所述气体旁通调整阀配置于所述气体旁通配管。
CN201780054218.7A 2016-09-12 2017-07-28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Active CN109690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7390 2016-09-12
JP2016177390 2016-09-12
PCT/JP2017/027441 WO2018047511A1 (ja) 2016-09-12 2017-07-28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0211A CN109690211A (zh) 2019-04-26
CN109690211B true CN109690211B (zh) 2020-10-30

Family

ID=6156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4218.7A Active CN109690211B (zh) 2016-09-12 2017-07-28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6412B2 (zh)
EP (1) EP3511655B1 (zh)
JP (1) JP6625229B2 (zh)
CN (1) CN109690211B (zh)
WO (1) WO20180475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0211B (zh) * 2016-09-12 2020-10-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JP6972314B2 (ja) * 2018-04-11 2021-1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P3859230A4 (en) * 2018-09-25 2022-05-04 Toshiba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TING CYCLE DEVICE
EP3916320B1 (en) * 2019-01-21 2023-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WO2020180110A1 (en) * 2019-03-06 2020-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tributor, heat exchange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KR20210048161A (ko) * 2019-10-23 2021-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액 분리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JP7375492B2 (ja) * 2019-11-22 2023-11-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熱交換器
CN116147233B (zh) * 2023-04-21 2023-06-30 广东美博智能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制冷设备换热管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4039A (ja) * 1994-02-25 1995-09-0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0205685A (ja) * 1999-01-13 2000-07-28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2021682A (ja) * 2010-07-13 2012-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搭載した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JP5147894B2 (ja) * 2010-05-07 2013-02-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媒分配器、及び、蒸発器
CN204513776U (zh) * 2014-12-26 2015-07-29 广东工业大学 分液冷凝式热泵热水器水箱
WO2016016999A1 (ja) * 2014-07-31 2016-0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6080256A (ja) * 2014-10-16 2016-05-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分流器
CN205561589U (zh) * 2016-02-03 2016-09-07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0234B2 (ja) * 1992-02-13 1997-12-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3131063B2 (ja) * 1993-02-12 2001-01-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US6161614A (en) * 1998-03-27 2000-12-19 Karmazin Products Corporation Aluminum header construction
JP2007139231A (ja) * 2005-11-15 2007-06-07 Hitachi Ltd 冷媒分配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WO2008064199A1 (en) * 2006-11-22 2008-05-2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ultichannel evaporator with flow separating manifold
WO2008073108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distribution improvement in parallel flow heat exchanger manifolds
JPWO2011099067A1 (ja) * 2010-02-10 2013-06-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141730B2 (ja) * 2010-07-23 2013-0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CN102564204B (zh) * 2010-12-08 2016-04-06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制冷剂分配装置和具有它的换热器
US8783057B2 (en) * 2011-02-22 2014-07-22 Colmac Coil Manufacturing, Inc.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JP5626254B2 (ja) 2012-04-05 2014-11-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US8869545B2 (en) * 2012-05-22 2014-10-28 Nordyne Llc Defrosting a heat exchanger in a heat pump by diverting warm refrigerant to an exhaust header
JP2014169019A (ja) * 2013-03-04 2014-09-18 Calsonic Kansei Corp 蒸発器
US20150041414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Ledwell & Son Enterprises, Inc. Hydraulic fluid cooler and filter
ES2637888T3 (es) * 2013-08-12 2017-10-17 Carrier Corporation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y distribuidor de flujo
EP3147591B1 (en) 2014-05-19 2022-04-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N106574812B (zh) * 2014-07-30 2019-07-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室外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KR101615445B1 (ko) * 2014-08-14 2016-04-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EP3370000B1 (en) * 2015-10-28 2022-07-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9690211B (zh) * 2016-09-12 2020-10-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JP2018059668A (ja) * 2016-10-05 2018-04-12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蒸発器及び冷媒回路
JP2018059664A (ja) * 2016-10-05 2018-04-12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蒸発器及び冷媒回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4039A (ja) * 1994-02-25 1995-09-0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0205685A (ja) * 1999-01-13 2000-07-28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5147894B2 (ja) * 2010-05-07 2013-02-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媒分配器、及び、蒸発器
JP2012021682A (ja) * 2010-07-13 2012-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搭載した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WO2016016999A1 (ja) * 2014-07-31 2016-0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6080256A (ja) * 2014-10-16 2016-05-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分流器
CN204513776U (zh) * 2014-12-26 2015-07-29 广东工业大学 分液冷凝式热泵热水器水箱
CN205561589U (zh) * 2016-02-03 2016-09-07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82564A1 (en) 2020-06-11
CN109690211A (zh) 2019-04-26
JP6625229B2 (ja) 2019-12-25
EP3511655A4 (en) 2019-10-09
WO2018047511A1 (ja) 2018-03-15
EP3511655A1 (en) 2019-07-17
EP3511655B1 (en) 2022-04-27
US11156412B2 (en) 2021-10-26
JPWO2018047511A1 (ja) 201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0211B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N109690224B (zh) 集管、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110418935B (zh) 空调装置
JP6373456B2 (ja) ヘッダー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4803199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071597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US9625214B2 (en) Heat exchanger
JP5983335B2 (ja) 熱交換器
EP2660548B1 (en) Cooling medium radiator
US20160138871A1 (en) Duplex heat exchanger
KR20140002774A (ko) 열교환기
WO2014181546A1 (ja) 冷媒蒸発器
CN112567193B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EP2982924A1 (en) Heat exchanger
JP5262916B2 (ja) 熱交換器
AU2017444848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7006028B2 (ja) 熱交換器
JP5544311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04525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530063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JP2019027729A (ja) 複合型熱交換器
JP2020100255A (ja) 凝縮器、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10530051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