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2370A - 薄片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42370A CN109642370A CN201780052210.7A CN201780052210A CN109642370A CN 109642370 A CN109642370 A CN 109642370A CN 201780052210 A CN201780052210 A CN 201780052210A CN 109642370 A CN109642370 A CN 1096423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tablet
- defibrating
- producing device
- sheet produ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4—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from fibre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3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fluid current, e.g. air-lay
-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12—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wet methods, by the use of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分别适当地对因带电的影响而滞留或导致附着的原料、和堆积了解纤物的料片进行加湿。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粗碎部(12),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粗碎;解纤部(20),其将被粗碎了原料在大气中进行解纤。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第一及第二料片形成部(45、70),其使被解纤处理了解纤物堆积,从而形成料片(W1、W2);薄片形成部(80),其由第二料片(W2)来形成薄片(S)。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气化式加湿单元,其在粗碎部(12)中对将原料粗碎的空间进行加湿;雾式加湿单元,其对利用第一及第二料片形成部(45、70)而形成的料片(W1、W2)进行加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如下的结构,即,在薄片制造装置中设置有将被解纤物在大气中进行解纤的解纤部、将包含树脂的添加物在大气中与解纤物混合的混合部、对混合物进行调湿的调湿部、以及对调湿后的混合物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对混合物进行调湿,从而在利用加热部而被加热时有效地引起薄片的纤维间的氢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74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这种薄片制造装置中,解纤物等小片化了的原料因带电的影响而可能会附着在各部上从而引起滞留,或者可能致使原料彼此相附着。为了避免这些滞留及附着,而考虑在现有的调湿部中对小片化了原料进行加湿的方法。但是,在该情况下会可能会发生结露的情况,或者可能无法充分地抑制滞留及附着。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分别适当地对因带电的影响而导致滞留或附着的原料、和堆积了解纤物的料片进行加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具备:粗碎部,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粗碎;解纤部,其将通过所述粗碎部而被粗碎了原料在大气中进行解纤;料片形成部,其使通过所述解纤部而被解纤处理了的解纤物堆积,从而形成料片;薄片形成部,其由所述料片来形成薄片;气化式加湿器,其在所述粗碎部中对将所述原料粗碎的空间进行加湿;雾式加湿器,其对利用所述料片形成部而形成的所述料片进行加湿。
根据本发明,通过气化式加湿器,从而能够在对小片化了原料所穿过的空间发生结露的情况进行抑制的同时进行加湿,并且能够对因带电的影响而导致的原料的滞留或原料彼此的附着进行抑制。此外,通过雾式加湿器,从而能够在不依赖于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条件下对堆积了解纤物的料片进行加湿。因此,能够分别适当地对因带电的影响而滞留或导致附着的原料、和堆积了解纤物的料片进行加湿。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对使所述解纤物堆积的空间进行加湿。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所堆积的空间内的小片化了的原料因带电的影响而滞留、或者原料彼此相附着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在本发明中,具备分离部,所述分离部具有供所述解纤物堆积的分离带,并且从所述解纤物中使未被用于所述薄片的去除物分离,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对所述解纤物降落而堆积在分离带上的空间进行加湿,所述雾式加湿器对堆积在所述分离带上的堆积物进行加湿。
根据本发明,对于构成解纤物的小片化了的原料而言,能够在对因带电的影响而导致的滞留或原料彼此的附着进行抑制的同时,能够以堆积在分离带上的堆积物不会贴附在分离带上的程度进行加湿。
此外,在本发明中,具备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对利用所述分离部而被分离的所述去除物进行捕集,依次穿过了所述解纤部、所述分离部及所述集尘部的空气作为加湿对象的空气而被导入至所述气化式加湿器中。
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气化式加湿器来对依次穿过了解纤部、分离部及集尘部的空气进行加湿,并将其供给至位于上游的对原料进行粗碎的空间,因此能够利用薄片的制造中所使用的空气来对各部的空间进行加湿。
此外,在本发明中,具备裁断部,所述裁断部将堆积在所述分离带上的堆积物裁断,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对所述裁断部将所述堆积物裁断的空间进行加湿。
根据本发明,在将堆积在分离带上的堆积物裁断的空间内,能够对因带电的影响而导致的堆积物的滞留、或堆积物彼此附着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在本发明中,具备混合部,所述混合部将构成通过所述裁断部而被裁断的细分体的解纤物与树脂进行混合,所述料片形成部使通过所述混合部而被混合的混合物堆积,从而形成料片。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抑制解纤物的滞留或附着,因此能够适当地实施解纤物与树脂的混合,从而能够适当地实施由被混合了的混合物实现的料片的形成。
此外,在本发明中,具有切断部,所述切断部将利用所述薄片形成部而形成的所述薄片切断,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对从所述料片形成部输送所述料片的空间以及包含所述切断部的空间进行加湿。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料片的贴附、薄片及切断片的贴附等进行抑制。
此外,在本发明中,具有对水进行贮留的水罐,从所述水罐向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和所述雾式加湿器进行供水。
根据本发明,能够共用向气化式加湿器和雾式加湿器供给水的罐,从而有利于部件个数的减少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向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及所述雾式加湿器的供水进行控制,作为给水控制,所述控制部在启动时对向所述水罐的给水进行控制,并且在从启动至运转停止的期间内,对从所述水罐向各加湿器的给水进行控制,以便在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和所述雾式加湿器中贮留有预定量以上的水。
根据本发明,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从而在启动时向水罐给水,并且能够利用在启动时被供给的水而持续对各加湿器进行加湿。
此外,在本发明中,作为装置停止时的排水控制,所述控制部对从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及所述雾式加湿器向所述水罐的排水进行控制,并且对从所述水罐的排水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从而能够在装置停止时实施从各加湿器向水罐的排水以及从水罐的排水。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3为将气化式加湿单元与周围结构一起来表示的图。
图4为从不同的方向将气化式加湿单元与周围结构一起来表示的图。
图5为将雾式加湿单元与周围结构一起来表示的图。
图6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启动时的给水控制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运转停止时的给水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限定。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的必要构成要件。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薄片制造装置100例如为,通过以干式的方式对作为原料的机密纸等使用过的废纸进行解纤而纤维化了之后进行加压、加热、切断,从而制造新的纸的优选的装置。也可以通过向被纤维化了的原料中混合各种各样的添加物,并结合用途而提高纸制品的结合强度或白度,或附加颜色、香味、阻燃等功能。另外,通过对纸的密度或厚度、形状进行控制而成型,从而能够结合用途而制造出A4或A3的办公用纸、名片用纸等、各种各样厚度或尺寸的纸。
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供给部10、粗碎部12、解纤部20、筛选部40、第一料片形成部45、旋转体49、混合部50、堆积部60、第二料片形成部70、输送部79、薄片形成部80以及切断部90。
另外,薄片制造装置100以对于原料的加湿以及/或者对原料所移动的空间进行加湿为目的而具备加湿部202、204、206、208、210、2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湿部202、204、206及208表示供给利用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图3)而被加湿的空气的位置。此外,加湿部210及212表示供给利用雾式加湿单元400(图5)而被加湿的空气的位置。
供给部10向粗碎部12供给原料。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制造薄片的原料只需为包含纤维的物质即可,例如列举出纸、纸浆、纸浆薄片、包含无纺布的布、或者纺织品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薄片制造装置100将废纸作为原料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设为供给部10具备将废纸重叠并储存的堆叠器、以及从堆叠器向粗碎部12送出废纸的自动投入装置的结构。
粗碎部12通过粗碎刃14而将由供给部10所供给的原料裁断(粗碎)为粗碎片。粗碎刃14在大气中(空气中)等气体中将原料裁断。粗碎部12例如具备将原料夹持并裁断的一对粗碎刃14、和使粗碎刃14旋转的驱动部,并且能够设为与所谓的碎纸机相同的结构。粗碎片的形状和大小为任意的结构,只需适合于解纤部20中的解纤处理即可。例如,粗碎部12将原料裁断为1~数cm见方或者在此以下的尺寸的纸片。
粗碎部12具有接受由粗碎刃14所裁断而落下的粗碎片的斜槽(也称为漏斗)9。斜槽9例如具有在粗碎片所流动的方向(行进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地变窄的锥形形状。因此,斜槽9能够接受较多的粗碎片。在斜槽9上连结有与解纤部20连通的管2,管2形成用于将由粗碎刃14所裁断的原料(粗碎片)输送至解纤部20的输送通道。粗碎片通过斜槽9而被收集,并穿过管2而被移送(输送)至解纤部20中。
在粗碎部12所具有的斜槽9、或者斜槽9的附近,通过加湿部202而供给有加湿空气。由此,能够抑制由粗碎刃14所裁断的粗碎物因静电而吸附在斜槽9或管2的内表面上的现象。另外,由于粗碎刃14所裁断的粗碎物与被加湿了的(高湿度的)空气一起被移送至解纤部20,因此也能够期待对解纤部20的内部中的解纤物的附着进行抑制的效果。另外,也可以设为加湿部202向粗碎刃14供给加湿空气,来对供给部10所供给的原料进行除电的结构。另外,也可以与加湿部202一起利用除静电器来进行除电。
解纤部20对利用粗碎部12而被粗碎了的粗碎物进行解纤。更具体而言解纤部20对由粗碎部所裁断的原料(粗碎片)进行解纤处理,并生成解纤物。在此,“进行解纤”是指,将多个纤维粘合而成的原料(被解纤物)解开形成一根一根的纤维。解纤部20还具有使附着在原料上的树脂粒、油墨、墨粉、防渗剂等物质与纤维分离的功能。
将穿过了解纤部20的物质称为“解纤物”。在“解纤物”中,除了被解纤了的解纤物纤维以外,有时还包含在解开纤维时从纤维中分离出的树脂(用于使多个纤维彼此粘合的树脂)颗粒、油墨、墨粉等色剂、防渗剂、纸力增强剂等添加剂。被解纤的解纤物的形状为绳(string)状或带(ribbon)状。被解纤的解纤物既可以以不与其他的被解纤的纤维缠绕的状态(独立的状态)而存在,也可以以与其他的被解纤的解纤物缠绕成为块状的状态(形成所谓的“团块”的状态)而存在。
解纤部20以干式的方式进行解纤。在此,将并非在液体中而是在大气中(空气中)等气体中实施解纤等处理的方式称为干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解纤部20设为使用叶轮磨机的结构。具体而言,解纤部20具备进行高速旋转的转子(省略图示)以及位于辊的外周的衬套(省略图示)。利用粗碎部12而被粗碎了的粗碎片夹在解纤部20的转子与衬套之间,由此被解纤。解纤部20通过转子的旋转而产生气流。通过该气流,解纤部20能够从管2中抽吸作为原料的粗碎片,并将解纤物向排出口24进行输送。解纤物从排出口24被送出至管3中,并经由管3而被移送至筛选部40中。
如此,利用解纤部20而生成的解纤物通过解纤部20所产生的气流而从解纤部20被输送至筛选部4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作为气流产生装置的解纤部鼓风机26,并通过解纤部鼓风机26所产生的气流而使解纤物被输送至筛选部40中。解纤部鼓风机26被安装在管3中,且从解纤部20同时抽吸解纤物和空气,并将它们送风至筛选部40。
筛选部40具有使通过解纤部20而被解纤了的解纤物与气流一起从管3流入的导入口42。筛选部40根据纤维的长度而对导入至导入口42的解纤物进行筛选。详细而言,筛选部40将通过解纤部20而被解纤了的解纤物中的预先规定的尺寸以下的解纤物设为第一筛选物,将与第一筛选物相比而较大的解纤物设为第二筛选物,由此来进行筛选。第一筛选物包含纤维或者粒子等,第二筛选物例如包含较大的纤维、未解纤片(未被充分解纤的粗碎片)、被解纤了的纤维凝集或者缠绕而成的团块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筛选部40具有滚筒部(筛部)41和对滚筒部41进行收纳的外壳部(覆盖部)43。
滚筒部41为通过电机而被旋转驱动的圆筒的筛。滚筒部41具有网(过滤器、过滤网),且作为筛(筛子)而发挥作用。通过该网的网孔,从而滚筒部41对小于网眼(开口)的大小的第一筛选物和大于网眼的第二筛选物进行筛选。作为滚筒部41的网例如能够利用金属网、将设有切缝的金属板拉伸而成的多孔金属网、以及在金属板上通过冲压机等而形成了孔的冲孔金属板。
被导入至导入口42中的解纤物与气流一起被送入滚筒部41的内部,且通过滚筒部41的旋转而使第一筛选物从滚筒部41的网眼向下方落下。无法通过滚筒部41的网眼的第二筛选物通过从导入口42流入滚筒部41的气流而流动且被引导至排出口44,由此被送出至管8中。
管8对滚筒部41的内部与管2进行连结。穿过管8而流动的第二筛选物与通过粗碎部12而被粗碎了的粗碎片一起流经管2,并被引导至解纤部20的导入口22。由此,第二筛选物返回至解纤部20中,从而被实施解纤处理。
另外,通过滚筒部41而被筛选的第一筛选物穿过滚筒部41的网眼而分散在空气中,并朝向位于滚筒部41的下方的第一料片形成部45的网带46而落下。
第一料片形成部45具有供解纤物堆积的网带46(分离带),并作为从解纤物中将未被用于薄片S的去除物分离的分离部而发挥功能。该第一料片形成部45还包括张紧辊47、抽吸部(抽吸机构)48。网带46为无接头形状的带,且被悬挂在三个张紧辊47上,并通过张紧辊47的动作而向图中的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被输送。网带46的表面由排列有预定尺寸的开口的网构成。从筛选部40落下的第一筛选物中的通过网眼的尺寸的微粒子向网带46的下方落下,无法通过网眼的尺寸的纤维堆积在网带46上且与网带46一起向箭头标记方向被输送。从网带46落下的微粒子包含在解纤物中较小的的物质和密度较低的物质(树脂粒、色剂、添加剂等),且为薄片制造装置100未用于薄片S的制造中的去除物。
网带46在制造薄片S的通常动作中以固定的速度V1而进行移动。在此,通常动作中是指,后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启动控制以及除了停止控制的执行以外的动作中,更详细而言,是指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所需的品质的薄片S的期间。
因此,利用解纤部20而被解纤处理了的解纤物在筛选部40中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和第二筛选物,且第二筛选物返回至解纤部20中。另外,通过第一料片形成部45而从第一筛选物中去除了去除物。从第一筛选物中去除了去除物的残余为适合于薄片S的制造的材料,该材料堆积在网带46上从而形成第一料片W1。
抽吸部48从网带46的下方对空气进行抽吸。抽吸部48经由管23而与集尘部27连结。集尘部27将微粒子与气流分离。在集尘部27的下游设置有捕集鼓风机28(分离抽吸部),捕集鼓风机28作为从集尘部27对空气进行抽吸的集尘用抽吸部而发挥功能。另外,捕集鼓风机28所排出的空气经由管29而被排出至薄片制造装置100之外。
在该结构中,通过捕集鼓风机28,从而使空气穿过集尘部27而从抽吸部48被抽吸。在抽吸部48中,通过网带46的网眼的微粒子与空气一起被抽吸,且穿过管23而被运送至集尘部27。集尘部27将通过了网带46的微粒子与气流分离并储存。
因此,在网带46之上堆积有从第一筛选物中去除了去除物的纤维,从而形成第一料片W1。通过捕集鼓风机28实施抽吸,从而促进网带46上的第一料片W1的形成,并且使去除物迅速地被除去。
通过加湿部204而向包含滚筒部41的空间供给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在筛选部40的内部对第一筛选物进行加湿,由此,能够削弱第一筛选物的因静电所导致的向网带46的附着。因此,能够使第一筛选物易于从网带46上剥离,并且,能够抑制因静电而使第一筛选物附着在旋转体49或外壳部43的内壁上的情况。另外,能够通过抽吸部48而高效地对去除物进行抽吸。
此外,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对第一解纤物和第二解纤物进行筛选并分离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具备滚筒部41的筛选部40。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分级机而对利用解纤部20而被解纤处理了的解纤物进行分级的结构。例如,作为分级机能够使用旋风分离器分级机、弯管射流分离机分级机、涡流分级机。如果使用这些分级机,则能够对第一筛选物与第二筛选物进行筛选,并将它们分离。另外,通过上述的分级机,从而能够实现将包含在解纤物中较小的物质和密度较低的物质(树脂粒、色剂、添加剂等)的去除物分离并去除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通过分离机而将被包含在第一筛选物中的微粒子从第一筛选物中除去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设为如下结构,即,第二筛选物例如返回至解纤部20,去除物通过集尘部27而被集尘,去除了去除物的第一筛选物被运送至管54的结构。
在网带46的输送路径中,通过加湿部210而向筛选部40的下游侧供给包含水雾的空气。加湿部210所生成的作为水的微粒子的水雾朝向第一料片W1落下,并向第一料片W1供给水分。由此,第一料片W1所含的水分量被调节,从而能够抑制因静电所导致的纤维向网带46的吸附等。
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作为将堆积在网带46上的第一料片W1裁断的裁断部而发挥功能的旋转体49。第一料片W1在网带46通过张紧辊47而折回的位置上从网带46剥离,且被旋转体49裁断。
第一料片W1为纤维堆积而成为料片形状的柔软的材料,旋转体49将第一料片W1的纤维解开,且在后述的混合部50中加工成易于混合树脂的状态。
虽然旋转体49的结构为任意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设为具有板状的叶片并进行旋转的旋转叶片形状。旋转体49被配置在从网带46剥离的第一料片W1与叶片相接触的位置上。通过旋转体49的旋转(例如向图中箭头标记R所示的方向的旋转),从而从网带46剥离且被输送的第一料片W1与叶片碰撞而裁断,从而生成细分体P。
此外,优选为,旋转体49被设置在旋转体49的叶片不会与网带46发生碰撞的位置上。例如,能够将旋转体49的叶片的顶端与网带46的间隔设为0.05mm以上且0.5mm以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旋转体49,从而能够在不对网带46造成损伤的条件下高效地将第一料片W1裁断。
通过旋转体49而被裁断的细分体P在管7的内部下落,且通过流经管7的内部的气流而向混合部50被移送(输送)。
另外,通过加湿部206而向包含旋转体49的空间供给加湿空气。由此,对于管7的内部和旋转体49的叶片,能够抑制因静电而吸附纤维的现象。另外,由于湿度较高的空气穿过管7而被供给至混合部50中,因此在混合部50中也能够抑制由静电造成的影响。
混合部50具备供给包含树脂的添加物的添加物供给部52(树脂供给部)、与管7连通且供包含细分体P的气流流动的管54以及混合鼓风机56。细分体P为,如上文所述从通过了筛选部40的第一筛选物中将去除物去除了的纤维。混合部50在构成细分体P的纤维中混合包含树脂的添加物。
在混合部50中,通过混合鼓风机56而产生气流,并且在管54中,在使细分体P与添加物混合的同时进行输送。另外,细分体P在流经管7以及管54的内部的过程中被解开,从而成为更细的纤维状。
添加物供给部52与存储添加物的树脂盒(省略图示)连接,且将树脂盒内部的添加物供给至管54中。添加物盒也可以为相对于添加物供给部52而可拆装的结构。添加物供给部52暂时性地对由树脂盒内部的微粉或者微粒子组成的添加物进行贮留。添加物供给部52具有将暂时贮留的添加物运送至管54的排出部52a(树脂供给部)。排出部52a具备将被贮留在添加物供给部52中的添加物送出至管54的送料器(省略图示)、以及对将送料器与管54连接的管道进行开闭的闸门(省略图示)。当将该闸门关闭时,将排出部52a与管54连结的管道或者开口被关闭,从而从添加物供给部52向管54的添加物的供给被切断。
在排出部52a的送料器未进行动作的状态下,虽然未从排出部52a向管54供给添加物,但是在管54内产生了负压等的情况下,存在即使排出部52a的送料器停止而添加物也会流入管54中的可能性。通过关闭排出部52a,从而能够可靠地截断这种添加物的流动。
添加物供给部52所供给的添加物包含用于使多个纤维粘合的树脂。该树脂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例如为AS树脂、ABS树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尼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缩醛、聚苯硫醚、聚醚醚酮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适当混合使用。即,添加物既可以包含单一的物质,也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包含分别由单一或者多个物质构成的、多个种类的粒子。另外,添加物既可以为纤维状,也可以为粉末状。
包含于添加物中的树脂通过加热而熔融,从而使多个纤维彼此粘结。因此,在使树脂与纤维混合了的状态下,在未被加热至树脂熔融的温度的状态下,纤维彼此未被粘结。
另外,在添加物供给部52所供给的添加物中,除了使纤维粘结的树脂以外,还可以根据所制造的薄片的种类而包含用于对纤维进行着色的着色剂、或用于抑制纤维的凝集或树脂的凝集的凝集抑制剂、以及用于使纤维等不易燃烧的阻燃剂。另外,未包含着色剂的添加物既可以为无色、或者看起来为无色程度的浅色,也可以为白色。
通过混合鼓风机56所产生的气流,从而在管7中下降的细分体P以及通过添加物供给部52而被供给的添加物被抽吸至管54的内部,且穿过混合鼓风机56内部。通过混合鼓风机56所产生的气流以及/或者混合鼓风机56所具有的叶片等的旋转部的作用,从而使构成了细分体P的纤维与添加物被混合,并且该混合物(第一筛选物与添加物的混合物)穿过管54而被移送至堆积部60中。
此外,使第一筛选物与添加物混合的机构并未被特别限定,既可以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而进行搅拌的部件,也可以如V型搅拌机那样利用容器的旋转的部件,还可以将这些机构设置在混合鼓风机56之前或之后。
堆积部60使利用解纤部20而被解纤了的解纤物堆积。更具体而言,堆积部60将通过了混合部50的混合物从导入口62导入,并将缠绕在一起的解纤物(纤维)解开,再使其在空气中分散的同时降落。另外,堆积部60在从添加物供给部52所供给的添加物的树脂为纤维状的情况下,将缠绕在一起的树脂解开。由此,堆积部60能够使混合物较均匀性良好地堆积在第二料片形成部70上。
堆积部60具有滚筒部61和对滚筒部61进行收纳的外壳部(覆盖部)63。滚筒部61为通过电机而被旋转驱动的圆筒的筛。滚筒部61具有网(过滤器、过滤网),且作为筛(筛子)而发挥作用。通过该网的网孔,从而滚筒部61使比网眼(开口)小的纤维和粒子通过,且从滚筒部61落下。滚筒部61的结构例如与滚筒部41的结构相同。
此外,滚筒部61的“筛”也可以不具有对特定的对象物进行筛选的功能。即,作为滚筒部61而被使用的“筛”是指具备网的部件的意思,且滚筒部61也可以使被导入至滚筒部61中的所有混合物降落。
在滚筒部61的下方配置有第二料片形成部70。第二料片形成部70对通过了堆积部60的通过物进行堆积,从而形成第二料片W2。第二料片形成部70例如具有网带72(带)、张紧辊74以及抽吸机构76。
网带72为无接头形状的带,且被悬挂在多个张紧辊74上,并通过张紧辊74的运动而向图中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被输送。网带72例如为金属制、树脂制、布制或者无纺布等。网带72的表面由排列有预定尺寸的开口的网构成。从滚筒部61落下的纤维或粒子中的通过网眼的尺寸的微粒子向网带72的下方落下,而无法通过网眼的尺寸的纤维堆积在网带72上且与网带72一起向箭头标记方向被输送。网带72在制造薄片S的通常动作中以固定的速度V2进行移动。
网带72的网眼较为细微,且能够设为使从滚筒部61落下的纤维或粒子的大半部分无法通过的尺寸。
抽吸机构76被设置在网带72的下方(与堆积部60侧相反的一侧)。抽吸机构76具备抽吸鼓风机77,且通过抽吸鼓风机77的抽吸力而能够使抽吸机构76产生朝向下方的气流(从堆积部60朝向网带72的气流)。
通过抽吸机构76而将通过堆积部60而被分散在空气中的混合物抽吸至网带72上。由此,能够促进网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的形成,并且能够提高从堆积部60排出的排出速度。另外,通过抽吸机构76,从而能够在混合物的下落路径上形成向下气流,由此能够防止在下落过程中解纤物与添加物缠绕在一起的情况。
抽吸鼓风机77(堆积抽吸部)也可以将从抽吸机构76抽吸到的空气通过未图示的捕集过滤器而排出至薄片制造装置100之外。或者,也可以将抽吸鼓风机77抽吸到的空气送入集尘部27中,并对抽吸机构76抽吸到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去除物进行捕集。
通过加湿部208而向包含滚筒部61的空间供给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堆积部60的内部进行加湿,由此抑制因静电导致的纤维或粒子向外壳部63的附着,并使纤维或粒子迅速地下降在网带72上,从而能够形成优选的形状的第二料片W2。
如以上所述,通过从堆积部60以及第二料片形成部70(料片形成工序)经过,从而形成富含空气而柔软蓬松状态的第二料片W2。堆积在网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向薄片形成部80被输送。
在网带72的输送路径上,通过加湿部212而向堆积部60的下游侧供给包含水雾的空气。由此,加湿部212所生成的水雾被供给至第二料片W2,从而对第二料片W2所含的水分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抑制因静电而导致的纤维向网带72的吸附等。
薄片制造装置100设置有将网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输送至薄片形成部80的输送部79。输送部79例如具有网带79a、张紧辊79b以及抽吸机构79c。
抽吸机构79c产生气流而对第二料片W2进行抽吸,从而使第二料片W2吸附在网带79a上。网带79a通过张紧辊79b的自转而进行移动,从而将第二料片W2输送至薄片形成部80中。网带72的移动速度与网带79a的移动速度例如为相同。如此,输送部79将被形成于网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从网带72上剥离并进行输送。
薄片形成部80由利用堆积部60而堆积的堆积物来形成薄片S。更具体而言,薄片形成部80对堆积在网带72上且通过输送部79而被输送的第二料片W2(堆积物)进行加压加热以使薄片S成形。在薄片形成部80中,通过对第二料片W2所包含的解纤物的纤维以及添加物施加热量,从而使混合物中的多个纤维相互经由添加物(树脂)而粘结在一起。
薄片形成部80具备对第二料片W2进行加压的加压部82以及对通过加压部82而被加压了的第二料片W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84。
加压部82由一对压延辊85构成,且对第二料片W2以预定的夹持压进行夹持并加压。通过被加压,从而第二料片W2的厚度变小,并且第二料片W2的密度升高。一对压延辊85中的一方为通过电机(省略图示)而被驱动的驱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压延辊85通过电机(省略图示)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并将通过加压而成为高密度的第二料片W2朝向加热部84进行输送。
加热部84例如能够使用加热辊(加热器辊)、热压成型机、电热板、暖风鼓风机、红外线加热器、闪存定影器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部84具备一对加热辊86。加热辊86通过被设置在内部或者外部的加热器而被加热至预先设定的温度。加热辊86夹着通过压延辊85而被加压了的第二料片W2而施加热量,从而形成薄片S。此外,一对加热辊86中的一方为通过电机(省略图示)而被驱动的驱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加热辊86通过电机(省略图示)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并将加热后的薄片S朝向切断部90进行输送。
此外,加压部82所具备的压延辊85的数量以及加热部84所具备的加热辊86的数量并未被特别限定。
切断部90将通过薄片形成部80而成形的薄片S切断。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断部90具有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薄片S切断的第一切断部92、和在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将薄片S切断的第二切断部94。第二切断部94例如将通过了第一切断部92的薄片S切断。
通过以上内容,从而使预定的尺寸的单张的薄片S被成形。被切断的单张的薄片S向排出部96被排出。排出部96具备将预定尺寸的薄片S排出的排纸托盘或者对薄片S进行储存的堆叠器
图2表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外观。
如图2所示,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对薄片制造装置100的上述的各结构部件进行收纳的框体220。框体220具备构成正面的正面部221、构成左右侧面的侧面部222、构成背面的背面部223以及构成上面的上面部224。
在图2及后文所述的各个图中,符号X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纵深方向(从背面朝向正面的方向),符号Y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宽度方向,符号Z表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高度方向。
在正面部221上,供给部10以使其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设置有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160、开闭门230以及前罩232。显示部160具有能够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面板、和与显示面板重叠地配置的触摸面板,并且能够通过触摸面板而对用户的操作进行检测。开闭门230为,能够以使添加物盒露出的方式进行开闭的门。前罩232被设置在开闭门230的下方,且能够从外部对设置于框体220内的机内罐270(水罐)进行操作。
机内罐270作为对由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和雾式加湿单元400所使用的水进行存储的共用的水罐而发挥功能。即,该机内罐270具有分别与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和雾式加湿单元400连结的水配管271、272。
图3及图4为将气化式加湿单元300与周围结构一起来表示的图。
图3表示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正面右侧进行观察时的配置,图4表示从正面左侧进行观察时的配置。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对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50。
如图3及图4所示,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在与供给部10相比靠上方的位置而被载置于设置成水平的支承台275上。在本结构中,以在Y方向(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台(三台)气化式加湿单元300。
气化式加湿单元300(气化式加湿器)具有贮留水的水托盘(省略图示)、和一部分浸于水托盘内的水中的加湿过滤器(省略图示),并通过使空气穿过加湿过滤器,从而供给提高了湿度的加湿空气。此外,气化式加湿单元300也可以具备有效地提高加湿空气的湿度的加热器(省略图示)。
具备筛选部40、第一料片形成部45和旋转体49的第一单元280以及具备堆积部60、第二料片形成部70和输送部79的第二单元282以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被支承在气化式加湿单元300的正面侧。此外,在第一单元280及第二单元282的下方且正面侧(X方向侧)配置有粗碎部12。
如图4所示,供给部10相对于粗碎部12而位于正面侧(X方向侧),解纤部20相对于粗碎部12而位于背面侧(﹣X侧)。此外,切断部90位于粗碎部12的上方附近。在气化式加湿单元300的上方,设置有供捕集鼓风机28所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的回流管29A。在该回流管29A的下游端设置有腔室29B,并且经由该腔室29B而向各个气化式加湿单元300供给空气。
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具有对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内的空气进行抽吸的作为抽吸部而发挥功能的吸气风扇300F(图3)。控制部150通过使吸气风扇300F工作,从而使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内的空气被加湿,并作为加湿空气而被供给至吸气风扇300F的下游。在吸气风扇300F的下游连接有多个管285A~285D(加湿空气供给管),从而加湿空气经由所述多个管285A~285D而被供给至各部。
具体而言,如图3及图4所示,通过从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延伸且在粗碎部12的上方附近开口的管285A,而向粗碎部12的上方供给加湿空气。该加湿空气通过解纤部鼓风机26的抽吸力而被直接抽吸至粗碎部12,从而对粗碎部12的内部空间、即将原料粗碎的空间进行加湿。此外,由于粗碎部12内的空气经由解纤部鼓风机26而被供给至解纤部20,因此包含解纤部20的下游的内部空间也被加湿。
另外,如图3所示,通过从气化式加湿单元300与筛选部40的外壳部(覆盖部)43连结的管285B,而使加湿空气也被供给至滚筒部41内。此外,气化式加湿单元300的加湿空气也被直接供给至裁断部(旋转体49、管7)的空间内。由此,包含粗碎部12及解纤部20的小片化了原料(粗碎片、解纤物等)所通过的整个空间被加湿,从而能够抑制这些空间内的静电的产生。因此,能够对因带电的影响而使小片化了的原料附着在各部从而导致滞留的情况、或原料彼此相附着的情况进行抑制。此外,由于利用气化式加湿单元300而加湿了的空气未超过饱和水蒸气含量,因此抑制了结露的发生,并且也抑制了由水分而导致的原料彼此的附着等。
此外,如图3所示,通过从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延伸且与堆积部60连结的管285C,而使加湿空气被直接地运送至堆积部60的上游部位。该加湿空气利用通过抽吸鼓风机77而生成的气流的流动而从堆积部60的上方朝向下方流动,由此对堆积部60的内部空间进行加湿。
由此,抑制了堆积部60的整个空间内的静电的产生,从而能够对堆积部60内的小片化了的原料(纤维、添加物)附着在各部而导致滞留的情况、或原料彼此相附着的情况进行抑制。此外,抑制了结露的发生,从而也抑制了由水分导致的原料彼此的附着等。
另外,如图4所示,通过从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延伸且在切断部90附近开口的管285D,而对从切断部90上游的第二料片形成部70输送第二料片W2的空间、以及切断部90的空间进行加湿。由此,抑制了第二料片W2的输送空间及切断部90内的静电的产生,从而能够抑制第二料片W2的贴附以及薄片S或者切断片的贴附等,并且,也抑制了结露的发生。
另外,气化式加湿单元300的数量为任意的数量,只要能够确保必要的加湿量,则也可以为一台。
图5为将雾式加湿单元400与周围结构一起来表示的图。另外,图5表示大致从正面侧对薄片制造装置100进行观察时的配置。
雾式加湿单元400(雾式加湿器)被设置在于Y方向(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第一单元280与第二单元282之间。该雾式加湿单元400具备向第一单元280供给水雾的第一雾单元401、以及向第二单元282供给水雾的第二雾单元402。
第一雾单元401及第二雾单元402分别具有贮留水的水托盘(省略图示)、和使水托盘内的水雾化的振动部(省略图示),并且各个单元401、402能够独立地供给通过振动部而产生的水雾。
此外,雾式加湿单元400具有将第一雾单元401与第一单元280连接的第一配管404(第一雾供给管)、和将第二雾单元402与第二单元282连接的第二配管405(第二雾供给管)。另外,雾单元并不限定于两台,在能够充分地确保水雾的产生能力等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一台雾单元。
控制部150通过对第一雾单元401及第二雾单元402的工作进行控制,从而从各个雾单元401、402产生水雾。
在此,在第一单元280上设置有罩280K,所述罩280K从上方覆盖网带46(分离带)上的筛选部40的下游侧的区域,在该罩280K上连结有第一配管404。
第一配管404在从第一雾单元401朝向第一单元280延伸之后弯曲而向铅直方向延伸,且其下端与罩280K连结。由此,第一雾单元401从相对于第一料片W1而正交的方向供给水雾。此外,第一配管404由横跨网带46的宽度方向的多个配管构成,从而能够以跨及第一料片W1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而均匀地供给水雾。
在第二单元282上设置有罩282K,所述罩282K从上方覆盖网带72上的堆积部60的下游侧的区域,并且在该罩282K上连结有第二配管405。第二配管405从第二雾单元402弯曲而向铅直方向延伸,且其下端与罩282K连结。由此,第二雾单元402从相对于第二料片W2而正交的方向供给水雾。此外,
第二配管405由横跨网带72的宽度方向的多个配管构成,从而能够以跨及第二料片W2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而均匀地供给水雾。
由于利用水雾而对第一料片W1及第二料片W2进行直接加湿,因此能够将第一料片W1及第二料片W2调湿为适合于薄片S的制造的充分的湿度。此外,由于调湿的范围几乎不会受到依赖于温度的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含量的影响,因此能够调节为所需的湿度。例如,通过振动部的振动量或振幅量的调节,从而能够对水雾的量进行调节。
通过将第一料片W1及第二料片W2设为预定的水分量,从而能够对例如因带电的影响所导致的第一料片W1及第二料片W2向网带46、72的贴附进行抑制。此外,能够在利用加热部84进行加热时有效地引起薄片S的纤维间的氢键。
在此,在本结构中,如图5中的由箭头标记来表示输送方向的那样,以第一料片W1的输送方向与第二料片W2的输送方向相对置的方式而配置有第一单元280和第二单元282。因此,能够使第一单元280及第二单元282中的水雾供给位置接近于被配置在第一单元280与第二单元282之间的雾式加湿单元400。因此,能够缩短第一配管404及第二配管405的配管长度,从而变得易于适当地向各部供给水雾。
此外,控制部150针对机内罐270、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及雾式加湿单元400,而在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启动时实施给水控制,并且在薄片制造装置100的运转停止时实施排水控制。
图6为简略地表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启动时的给水控制的流程图。另外,在启动时,打开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前罩232(图2),将注入了水的外部罐配置在机内罐270的旁边,并且将设置在机内罐270侧的给排水软管插入至外部罐内。此外,当控制部150在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启动之后、由用户经由显示部160的触摸面板而输入了给水指示时,开始进行启动时的给水控制。
首先,控制部150使预定的泵(省略图示)工作而从外部罐向机内罐270给水(步骤SA1)。当开始进行给水时,控制部160基于对水位或给水量进行检测的预定的传感器(省略图示)的检测结果,而对是否已经向机内罐270完成了预先设定的给水量的给水进行判断(步骤SA2)。并且,在给水未完成的情况下,控制部160反复执行步骤SA2的处理。
当判断为已完成向机内罐270的给水时,控制部150对是否停止预定的泵的工作并能够向下一个阶段转移进行判断(步骤SA3)。在本结构中,在用户等实施使外部罐退避并且关闭前罩232的操作后,能够向下一个阶段转移。例如,控制部160在检测出前罩232已被关闭的情况下,或者在由用户输入了预定的指示的情况下,判断为能够向下一个阶段转移。
当判断为能够向下一个阶段转移时,控制部160将被设置在水配管271、272上的开闭阀(省略图示)设为打开状态,并使给水泵(省略图示)工作而将机内罐270内的水供给至各加湿单元300、400(步骤SA4)。由此,在各加湿单元300、400所具有的水托盘中贮留有水。
接下来,控制部160基于对水位或者给水量进行检测的预定的传感器(省略图示)的检测结果,而对是否已经向各加湿单元300、400完成了预定量的给水进行判断(步骤SA5)。
当判断为已完成向加湿单元300、400的给水时,控制部160实施所对应的处理(步骤SA6)。所对应的处理为,使给水泵停止并且将开闭阀关闭的控制、以及对已完成给水的消息等进行告知的告知处理。以上为启动时的给水控制。当该给水控制完成时,能够实施包含各加湿单元300、400的薄片S的制造所需的位置的运转。
并且,在使各加湿单元300、400运转的期间,控制部150对贮留在各加湿单元300、400所具有的水托盘中的水是否低于预定的下限量进行监视,当低于预定的下限量时,实施从机内罐270向该水托盘的给水。由此,控制部150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启动至运转停止为止,以在两个加湿单元300、400中贮留有预定量的水的方式而实施给水控制。
图7为简略地表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运转停止时的排水控制的流程图。作为前提,控制部150在使薄片制造装置100运转停止的情况下,使各加湿单元300、400等的预定的位置的运转停止,并且当由用户经由显示部160的触摸面板而输入了排水指示时,开始进行运转停止时的排水控制。
首先,控制部150通过将设置在水配管271、272上的开闭阀(省略图示)设为打开状态,从而利用重力而使各加湿单元300、400内的水向机内罐270移动(步骤SB1)。在本结构中,由于两个加湿单元300、400位于与机内罐270相比靠上方,因此能够重力来进行排水。但是,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是设置排水泵,并通过排水泵的工作来进行排水。
接下来,控制部150对是否已完成两个加湿单元300、400的排水进行判断。例如,控制部150既可以基于预定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判断,也可以基于从将开闭阀打开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来进行判断。
当判断为已完成加湿单元300、400的排水时(步骤SB2),控制部150对是否能够向下一个阶段转移进行判断(步骤SB3)。
在本结构中,在通过用户等而打开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前罩232、且将空的外部罐配置在机内罐270的旁边、并且将设置在机内罐270侧的给排水软管插入于外部罐内的情况下,能够向下一个阶段转移。例如,控制部160在检测出前罩232已被打开的情况下、或者在由用户输入了预定的指示的情况下,判断为能够向下一个阶段转移。
当判断为能够向下一个阶段转移时,控制部160使预定的泵(省略图示)工作而从机内罐270向外部罐排水(步骤SB4)。当开始进行排水时,控制部160基于预定的传感器(省略图示)的检测结果,而对是否已完成机内罐270的排水进行判断(步骤SB5)。
当判断为已完成排水时,控制部160实施所对应的处理(步骤SB6)。所对应的处理为,使预定的泵停止的控制、以及对已完成排水的消息等进行告知的告知处理。以上为停止时的排水控制。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粗碎部12,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粗碎;解纤部20,其将被粗碎了原料在大气中进行解纤。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第一料片形成部45及第二料片形成部70,其使被解纤处理了的解纤物堆积,从而形成料片W1、W2;薄片形成部80,其由第二料片W2来形成薄片S。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其在粗碎部12中对将原料粗碎的空间进行加湿;雾式加湿单元400,其对利用第一料片形成部45及第二料片形成部70而形成的料片W1、W2进行加湿。
根据本发明,通过气化式加湿单元300,从而能够在对小片化了原料所穿过的空间发生结露的情况进行抑制的同时进行加湿,并且能够对因带电的影响而导致的原料的滞留或原料彼此的附着进行抑制。此外,通过雾式加湿单元400,从而能够在不依赖于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条件下对堆积了解纤物而成的料片W1、W2进行加湿。因此,能够分别适当地对因带电的影响而滞留或导致附着的原料、和堆积了解纤物而成的料片W1、W2进行加湿。
此外,由于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对使利用解纤部20而被解纤了的解纤物堆积的堆积部60内进行加湿,因此能够对堆积部60内的小片化了的原料(纤维、添加物)因带电的影响而滞留、或者原料彼此相附着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具备第一料片形成部45及第二料片形成部70(分离部),所述第一料片形成部45及第二料片形成部70具有供解纤物堆积的网带46、72(分离带),并且从解纤物中使未被用于薄片S的去除物分离。并且,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对解纤物降落而堆积在网带46、72上的空间进行加湿,雾式加湿单元400对堆积在网带46、72上的堆积物进行加湿。
由此,对于构成解纤物的小片化了的原料而言,能够对因带电的影响而导致的滞留或原料彼此的附着进行抑制,并且能够以堆积在网带46、72上的堆积物不会贴附在网带46、72上的程度进行加湿。
此外,具备集尘部27,所述集尘部27对利用第一料片形成部45而被分离的去除物进行捕集,依次穿过了解纤部20、第一料片形成部45及集尘部27的空气作为加湿对象的空气而被导入至气化式加湿单元300中。由此,利用气化式加湿单元300来对依次穿过了解纤部20、第一料片形成部45及集尘部27的空气进行加湿,并使其返回至位于上游的粗碎部12的空间内。由此,能够利用薄片S的制造中所使用的空气来对粗碎部12以及与粗碎部12的下游连结的各部的空间进行加湿。通过在气化式加湿单元300中使用通过解纤部20而被加温了的空气,从而气化式加湿单元300能够有效地进行加湿。
此外,具备作为裁断部而发挥功能的旋转体49,所述旋转体49将堆积在网带46上的堆积物裁断,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对旋转体49将第一料片W1裁断的空间进行加湿。由此,在将第一料片W1裁断的空间内,能够对因带电的影响而导致的原料(第一料片W1)的滞留、或原料彼此附着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具备混合部50,所述混合部50将构成通过旋转体49而被裁断的细分体的解纤物与树脂进行混合,第二料片形成部70使通过混合部50而被混合的混合物堆积,从而形成第二料片W2。由于能够抑制解纤物的滞留或附着,因此能够适当地实施解纤物与树脂的混合,从而能够适当地实施由被混合了的混合物实现的第二料片W2的形成。
此外,具有切断部90,所述切断部90将利用薄片形成部80而形成的薄片S切断,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对从第二料片形成部70输送第二料片W2的空间以及切断部90的空间进行加湿。由此,能够对第二料片W2的贴附、薄片S及切断片的贴附等进行抑制。
此外,具有作为对水进行贮留的水罐而发挥功能的机内罐270,从所述机内罐270向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和雾式加湿单元400进行供水。由此,能够共用向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和雾式加湿单元400供给水的罐,从而有利于部件个数的减少以及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小型化。
此外,具有控制部150,所述控制部150对向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及雾式加湿单元400的供水进行控制。控制部150作为给水控制而在启动时对向机内罐270的给水进行控制。此外,作为给水控制,控制部150在从启动至运转停止的期间内,对从机内罐270向各加湿单元300、400的给水进行控制,以便在气化式加湿单元300和雾式加湿单元400中贮留有预定量以上的水。
由此,通过控制部150的控制,从而在启动时向机内罐270给水,并且能够利用在启动时被供给的水而持续对各加湿单元300、400进行加湿。
此外,控制部150作为装置停止时的排水控制而对从气化式加湿器单元300以及雾式加湿单元400向机内罐270的排水进行控制,并且对从机内罐270的排水进行控制。由此,通过控制部150的控制,从而能够在装置停止时实施从各加湿单元300、400向机内罐270的排水以及从机内罐270的排水。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权利要求的范围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具体方式,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所有结构的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的必要构成要件。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方式中实施。
例如,薄片制造装置100并不限定于薄片S,也可以为由硬质的薄片或者层压的薄片而构成的板状、或者制造网状的制造物的结构。另外,薄片S既可以为将纸浆或废纸作为原料的纸,也可以为包含天然纤维或者合成树脂制的纤维的无纺布。另外,薄片S的特性并未被特别限定,既可以为能够作为以笔记或印刷为目的的记录纸(例如,所谓的PPC用纸)而使用的纸,也可以为壁纸、包装纸、彩色纸、绘图纸、肯特纸等。另外,在薄片S为无纺布的情况下,除了普通的无纺布以外,也可以设为纤维板、纸巾、厨房用纸、清洁布、过滤纸、液体吸收材料、吸音体、缓冲材料、垫等。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薄片S被切断部90切断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为在薄片形成部80中被加工的薄片S通过收卷辊而被收卷的结构。
符号说明
2、3、7、8、23、29、54…管;9…斜槽;10…供给部;10A…堆叠器;10B…托盘;10C…供给部主体;12…粗碎部;14…粗碎刃;15…驱动部;16…除静电器;20…解纤部;22…导入口;24…排出口;26…解纤部鼓风机;27…集尘部;28…捕集鼓风机(抽吸部);40…筛选部;41…滚筒部;42…导入口;43…外壳部;45…第一料片形成部;46…网带(分离带);47…张紧辊;48…抽吸部;49…旋转体(裁断部);50…混合部;52…添加物供给部;52a…排出部;56…混合鼓风机;60…堆积部;61…滚筒部;62…导入口;63…外壳部;70…第二料片形成部;72…网带(分离带);74…张紧辊,76…抽吸机构;77…抽吸鼓风机;79…输送部;79a…网带;79B…张紧辊;79C…抽吸机构;80…薄片形成部;82…加压部;84…加热部;85…压延辊;86…加热辊;90…切断部;92…第一切断部;94…第二切断部;96…排出部;100…薄片制造装置;150…控制部;160…显示部;202、204、206、208、210、212…加湿部;220…框体;221…正面部;222…侧面部;223…背面部;224…上面部;230…开闭门;232…前罩;270…机内罐(水罐);271、272…水配管;280…第一单元;280K、282K…罩;282…第二单元;285A~285D…管(加湿空气供给管);300…气化式加湿单元(气化式加湿器);300F…吸气风扇;400…雾式加湿单元(雾式加湿器);401…第一雾单元;402…第二雾单元;404…第一配管(第一雾供给管);405…第二配管(第二雾供给管);P…细分体;S…薄片;W1…第一料片;W2…第二料片。
Claims (10)
1.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具备:
粗碎部,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粗碎;
解纤部,其将通过所述粗碎部而被粗碎了原料在大气中进行解纤;
料片形成部,其使通过所述解纤部而被解纤处理了的解纤物堆积,从而形成料片;
薄片形成部,其由所述料片来形成薄片;
气化式加湿器,其在所述粗碎部中对将所述原料粗碎的空间进行加湿;
雾式加湿器,其对利用所述料片形成部而形成的所述料片进行加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对使所述解纤物堆积的空间进行加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备分离部,所述分离部具有供所述解纤物堆积的分离带,并且从所述解纤物中将未被用于所述薄片的去除物分离,
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对所述解纤物降落而堆积在分离带上的空间进行加湿,
所述雾式加湿器对堆积在所述分离带上的堆积物进行加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备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对利用所述分离部而被分离的所述去除物进行捕集,
依次穿过了所述解纤部、所述分离部及所述集尘部的空气作为加湿对象的空气而被导入至所述气化式加湿器中。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备裁断部,所述裁断部将堆积在所述分离带上堆积物裁断,
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对所述裁断部将所述堆积物裁断的空间进行加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备混合部,所述混合部将构成通过所述裁断部而被裁断的细分体的解纤物与树脂进行混合,
所述料片形成部使通过所述混合部而被混合的混合物堆积,从而形成料片。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有切断部,所述切断部将利用所述薄片形成部而形成的所述薄片切断,
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对从所述料片形成部输送所述料片的空间以及包含所述切断部的空间进行加湿。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有对水进行贮留的水罐,
从所述水罐向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和所述雾式加湿器进行供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向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及所述雾式加湿器的供水进行控制,
作为给水控制,所述控制部在启动时对向所述水罐的给水进行控制,并且在从启动至运转停止的期间内,对从所述水罐向各加湿器的给水进行控制,以便在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和所述雾式加湿器中贮留有预定量以上的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作为装置停止时的排水控制,所述控制部对从所述气化式加湿器及所述雾式加湿器向所述水罐的排水进行控制,并且对从所述水罐的排水进行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69127 | 2016-08-31 | ||
JP2016-169127 | 2016-08-31 | ||
PCT/JP2017/028734 WO2018043065A1 (ja) | 2016-08-31 | 2017-08-08 | シート製造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42370A true CN109642370A (zh) | 2019-04-16 |
CN109642370B CN109642370B (zh) | 2021-12-14 |
Family
ID=6130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52210.7A Active CN109642370B (zh) | 2016-08-31 | 2017-08-08 | 薄片制造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19668B2 (zh) |
EP (1) | EP3508637B1 (zh) |
JP (1) | JP6575687B2 (zh) |
CN (1) | CN109642370B (zh) |
WO (1) | WO2018043065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3429A (zh) * | 2020-03-30 | 2021-10-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复合体、成形体及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19622B2 (ja) * | 2018-06-18 | 2022-08-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ウェブ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
JP7508799B2 (ja) * | 2020-02-10 | 2024-07-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繊維体処理装置 |
JP7490977B2 (ja) * | 2020-02-10 | 2024-05-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繊維体処理装置 |
JP7459543B2 (ja) * | 2020-02-10 | 2024-04-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繊維体処理装置および繊維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7532850B2 (ja) * | 2020-03-31 | 2024-08-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繊維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繊維体製造装置 |
KR20230047956A (ko) * | 2020-05-04 | 2023-04-10 | 위원 창 | 피브릴화 나노셀룰로스 재료의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JP2022035102A (ja) * | 2020-08-20 | 2022-03-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繊維体製造方法、及び繊維体製造装置 |
JP2022101323A (ja) * | 2020-12-24 | 2022-07-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繊維体形成装置および繊維体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2022156206A (ja) * | 2021-03-31 | 2022-10-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方法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
JP2022156207A (ja) | 2021-03-31 | 2022-10-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
JP2022176652A (ja) * | 2021-05-17 | 2022-1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92440A (zh) * | 2014-03-07 | 2014-07-02 | 广东省金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干法造纸法生产再造烟叶的设备 |
JP2015137437A (ja) * | 2014-01-23 | 2015-07-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
JP2016078367A (ja) * | 2014-10-20 | 2016-05-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
JP2016098472A (ja) * | 2014-11-26 | 2016-05-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製造方法 |
JP2016145427A (ja) * | 2015-02-06 | 2016-08-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00329B2 (ja) * | 2014-02-26 | 2019-04-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 |
JP6169263B2 (ja) | 2014-04-17 | 2017-07-26 | グァンドン ゴールデン リーフ テクノロジー ディヴェ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エアレイド製紙プロセスを使用して再構成タバコを製造する装置 |
JP6617405B2 (ja) * | 2015-01-14 | 2019-12-1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
JP6855904B2 (ja) * | 2017-04-24 | 2021-04-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
JP6957957B2 (ja) * | 2017-04-24 | 2021-11-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処理装置、シート製造装置、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2017
- 2017-08-08 EP EP17846074.7A patent/EP3508637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8-08 US US16/328,325 patent/US1131966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8-08 JP JP2018537085A patent/JP6575687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8-08 WO PCT/JP2017/028734 patent/WO201804306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8-08 CN CN201780052210.7A patent/CN1096423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137437A (ja) * | 2014-01-23 | 2015-07-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
CN103892440A (zh) * | 2014-03-07 | 2014-07-02 | 广东省金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干法造纸法生产再造烟叶的设备 |
JP2016078367A (ja) * | 2014-10-20 | 2016-05-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
JP2016098472A (ja) * | 2014-11-26 | 2016-05-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製造方法 |
JP2016145427A (ja) * | 2015-02-06 | 2016-08-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3429A (zh) * | 2020-03-30 | 2021-10-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复合体、成形体及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08637B1 (en) | 2021-07-21 |
WO2018043065A1 (ja) | 2018-03-08 |
JPWO2018043065A1 (ja) | 2018-10-25 |
CN109642370B (zh) | 2021-12-14 |
EP3508637A1 (en) | 2019-07-10 |
EP3508637A4 (en) | 2020-05-06 |
JP6575687B2 (ja) | 2019-09-18 |
US11319668B2 (en) | 2022-05-03 |
US20210277600A1 (en) | 2021-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42370A (zh) | 薄片制造装置 | |
CN109661488A (zh) | 薄片制造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4894904B (zh) | 薄片制造装置 | |
CN105556015B (zh) |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 |
CN104074082B (zh) | 薄片制造装置 | |
CN109642373A (zh) | 薄片制造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9983168A (zh) | 薄片制造装置 | |
CN110446809A (zh) | 薄片制造装置、薄片、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 |
CN107250453B (zh) |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 |
CN107923094B (zh) |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 |
CN110055801A (zh) | 纤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纤维原料再生装置 | |
CN109642371B (zh) | 薄片制造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7949670B (zh) |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 |
WO2018043057A1 (ja) |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 |
TWI692558B (zh) | 分離裝置及纖維原料再生裝置 | |
TWI657917B (zh) | 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 | |
US20190186052A1 (en) | Fiber processing device and fibrous feedstock recycling device | |
CN109642372A (zh) | 薄片制造装置 | |
CN109996995A (zh) | 气化式加湿单元、气化式加湿单元的控制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 |
TWI657907B (zh) | Sheet manufacturing device | |
JP2023057268A (ja) | シート製造装置 | |
CN118110054A (zh) | 材料贮藏装置、材料贮藏装置的控制方法、薄片制造装置 | |
JP2024117949A (ja) | 集塵装置の制御方法 | |
JP2018138279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 |
JP2019081966A (ja) | シート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