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1455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1455B
CN109631455B CN201810889102.1A CN201810889102A CN109631455B CN 109631455 B CN109631455 B CN 109631455B CN 201810889102 A CN201810889102 A CN 201810889102A CN 109631455 B CN109631455 B CN 109631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air
refrigerator
flow
ope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891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31455A (zh
Inventor
西村耕世
野口明裕
林秀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31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1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31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1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3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实施方式的冰箱(1)是具备制冷循环的冰箱,在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冷凝器(3)由第1冷凝器(3A)和第2冷凝器(3B)构成,上述第1冷凝器(3A)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上游侧,上述第2冷凝器(3B)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比第1冷凝器靠下游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设置于冰箱的构成制冷循环的冷凝器的散热性能,提出有增大冷凝器的尺寸从而提高热交换性能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68587号公报
虽然这样的冷凝器通常配置于设置在冰箱内的机械室内,但当为了不至于使储藏室的容积降低而无法扩大机械室的例如进深等、机械室内的可利用的配置空间存在制约的情况下,有时无法单纯地增大冷凝器的尺寸。另外,在将冷凝器的尺寸沿空气的流动方向增大的情况下,存在仅能在冷凝器的一部分即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进行热交换、无法充分地提高散热性能的顾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案一种不会招致储藏室的容积的降低、且能够确保充分的冷凝器的散热性能的冰箱。
实施方式的冰箱是具备制冷循环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冷凝器由第1冷凝器和第2冷凝器构成,上述第1冷凝器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上游侧,上述第2冷凝器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比上述第1冷凝器靠下游侧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以及冷凝器的配置方式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冷凝器的其他配置方式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冷凝器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扁平管的构造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他的冷凝器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冷凝器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他的冷凝器的图之1。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他的冷凝器的图之2。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机械室内的冷凝器的配置方式的图之1。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机械室内的冷凝器的配置方式的图之2。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机械室内的冷凝器的配置方式的图之3。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机械室内的冷凝器的配置方式的图之4。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机械室内的冷凝器的配置方式的图之5。
标记说明
图中,1表示冰箱,3表示冷凝器,3A表示第1冷凝器(冷凝器),3B表示第2冷凝器(冷凝器),5表示机械室,7表示冷却风扇,8表示背面开口部(开口部),9表示侧面开口部(开口部),10表示扁平管,10a表示流路,13表示底面开口部(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针对在各实施方式中实质上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标记而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以及图2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冰箱1具备按照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未图示的蒸发器的顺序连接而成的所谓的制冷循环。另外,制冷循环的结构本身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制冷循环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通过制冷循环运转来生成冷气,通过该冷气在冰箱内循环,各储藏室4被冷却。构成该制冷循环的压缩机2以及冷凝器3配置于设置在冰箱1内的下部背面侧的机械室5。
在冰箱1中,众所周知,在前表面开口的矩形箱状的主体内,例如设置有冷藏温度带的冷藏室或蔬菜室、或者冷冻温度带的制冰室或冷冻室等多个储藏室4。其中,图1中示出了由绝热分隔件6分隔出的位于图示上方即机械室5的前方侧的储藏室4,但是,在冰箱1中,还设置有位于与纸面垂直的近前侧即机械室5的上方侧的储藏室4。另外,当机械室5设置在冰箱1的背面上部侧的情况下,储藏室4位于机械室5的前方以及下方。
关于配置于该机械室5的压缩机2以及冷凝器3,通过驱动冷却风扇7而分别被冷却。即、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冷却风扇7以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方式配置。另外,例如若假设图1中的图示左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则可以从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起按照冷凝器3、冷却风扇7、压缩机2的顺序排列配置,也可以按照冷却风扇7、冷凝器3、压缩机2的顺序排列配置。
另外,在机械室5中,在图示下方侧即冰箱1的背面形成有成为外部空气的导入口的背面开口部8。另外,在机械室5中,在图示右方侧即冰箱1的侧面形成有成为外部空气的导入口的侧面开口部9。进而,在驱动冷却风扇7时,外部空气从上述背面开口部8以及侧面开口部9被导入机械室5内,由此,压缩机2以及冷凝器3被冷却。
此外,为了提高冷凝器3的散热性能,考虑增大冷凝器3的尺寸。但是,如上所述储藏室4位于机械室5的前方以及上方或者下方,因此,若朝冰箱1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将机械室5增大,则会招致储藏室4的容积的降低。以下,将冰箱1的前后方向的机械室5的大小为了方便起见也称为进深,将上下方向的机械室5的大小为了方便起见也称为高度,将左右方向的机械室5的大小称为宽度。
因此,若简单地考虑,为了在防止储藏室4的容积的降低的同时增大冷凝器3的尺寸,需要将冷凝器3沿着机械室5的宽度方向、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增大。但是,在该情况下,仅能在空气的流动中成为上游侧的冷凝器3的一部分进行热交换,存在无法确保充分的散热性能、或者无法提高散热性能的顾虑。
因此,在冰箱1中,按照如下方式,在不招致储藏室4的容积的降低的情况下,确保充分的冷凝器3的散热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冷凝器3由第1冷凝器3A以及第2冷凝器3B这两个冷凝器构成。上述第1冷凝器3A以及第2冷凝器3B由未图示的配管连接,制冷剂在各冷凝器的内部流动。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并非增大冷凝器3的尺寸,而是利用第1冷凝器3A和第2冷凝器3B构成冷凝器3,使对散热性能作出贡献的部位的大小即与空气接触的导热面积增加。
另外,通过将第1冷凝器3A和第2冷凝器3B在物理上分隔,能够将第1冷凝器3A以及第2冷凝器3B配置在机械室5内的不同位置。具体地说,第1冷凝器3A如以往那样以位于压缩机2的侧方的方式配置。
另一方面,第2冷凝器3B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背面开口部8的附近。此时,第2冷凝器3B形成为与背面开口部8相同程度或者背面开口部8的大小以上的大小,并以覆盖背面开口部8的整体的状态配置。
在该情况下,第1冷凝器3A在空气的流动中位于第2冷凝器3B的下游侧即下风侧。另外,从侧面开口部9被导入的空气和通过第2冷凝器3B后的空气混合而成的空气通过第1冷凝器3A,另一方面,从背面开口部8被导入的空气通过第2冷凝器3B。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冷凝器3A以及第2冷凝器3B分别配置在不同的空气的流动之中。因此,冷凝器3的“第1”以及“第2”的记载并非仅意味着必须将冷凝器3在物理上分隔为两个,还意味着各冷凝器3配置在不同的空气的流动之中的状态。
此外,冷凝器3使气体状的制冷剂冷凝而形成为液体状,因此,制冷剂的入口侧的温度比出口侧高。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冷凝器3A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相比第2冷凝器3B靠上游侧的位置,第2冷凝器3B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相比第1冷凝器3A靠下游侧的位置。
即、关于冷凝器3,相对而言第1冷凝器3A侧的温度比第2冷凝器3B侧的温度高。因此,通过将相对低温的第2冷凝器3B配置在上风侧,能够抑制通过第2冷凝器3B后的空气的温度上升。
进而,若能够抑制通过第2冷凝器3B后的空气的温度上升,则能够相对地增大相对高温的第1冷凝器3A与通过该第1冷凝器3A的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若能够相对地增大温度差,则能够促进第1冷凝器3A的散热。由此,能够提高第1冷凝器3A的散热性能。换言之,若将第1冷凝器3A设置在上风侧,则第2冷凝器3B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变小,存在热交换性能大幅降低的顾虑。
另外,关于通过第1冷凝器3A的空气,由于通过第2冷凝器3B而温度上升后的空气和来自侧面开口部9的外部空气混合,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第1冷凝器3A与通过第1冷凝器3A的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能够进一步促进来自第1冷凝器3A的散热。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冰箱1,能够获得如下的效果。
冰箱1具备制冷循环,在该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冷凝器3由第1冷凝器3A和第2冷凝器3B构成,上述第1冷凝器3A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上游侧,上述第2冷凝器3B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相比第1冷凝器3A靠下游侧的位置。
由此,能够增大对热交换作出贡献的面积。另外,通过设置在物理上被分隔为两个的第1冷凝器3A和第2冷凝器3B,能够有效地活用机械室5内的配置空间。因而,不会招致储藏室4的容积的降低,且能够确保充分的冷凝器3的散热性能。
另外,在冰箱1中,第1冷凝器3A在由冷却风扇7形成的空气的流动中设置于相比第2冷凝器3B靠下游侧的位置。在冷凝器3的情况下,越靠制冷剂的下游侧则温度相对地越低,因此,通过第2冷凝器3B后的空气与通过第1冷凝器3A后的空气相比而温度相对地低。因此,能够确保第1冷凝器3A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能够促进第1冷凝器3A中的热交换即散热。
另外,在冰箱1中,通过第2冷凝器3B后的空气和经与通过第2冷凝器3B后的空气不同的路径流入的空气混合而成的空气通过第1冷凝器3A。由此,能够使因通过第2冷凝器3B而上升了的空气的温度下降,温度相对低的空气通过第1冷凝器3A,因此,第1冷凝器3A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相对变大,能够促进第1冷凝器3A中的热交换。
另外,在冰箱1中,第2冷凝器3B设置成位于设置在冰箱1的背面而成为外部空气的导入口的背面开口部8、或者位于设置在冰箱1的侧面而成为外部空气的导入口的侧面开口部9。由此,外部空气直接通过第2冷凝器3B,能够促进第2冷凝器3B中的散热。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第2冷凝器3B配置在背面开口部8附近的结构,但是,如图2所示,即便是将第2冷凝器3B配置在侧面开口部9的附近的结构,也能够获得不会招致储藏室4的容积的降低且能够确保充分的冷凝器3的散热性能等、上述的各种效果。
在该情况下,在背面开口部8的开口面积大于侧面开口部9的开口面积的情况下,当将第2冷凝器3B设置在背面开口部8的附近的情况下,能够使第1冷凝器3A的热交换性能比第2冷凝器3B的热交换性能低。这是因为:在将第2冷凝器3B设置在相比其他的吸入口而开口面积更大的开口部侧的情况下,使第2冷凝器3B的散热性能比第1冷凝器3A的散热性能高的话热交换的效率更好。
反之,当将第2冷凝器3B设置在侧面开口部9的附近的情况下,能够使第1冷凝器3A的热交换性能比第2冷凝器3B的热交换性能高。这是因为:在将第2冷凝器3B设置在相比其他的吸入口而开口面积更小的开口部侧的情况下,使第1冷凝器3A的散热性能比第2冷凝器3B的散热性能高的话热交换的效率更好。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背面开口部8和侧面开口部9的冰箱1,但是,也可以是设置有背面开口部8或者侧面开口部9中的任一方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第2冷凝器3B配置在所设置的开口部的附近。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3至图5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对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冷凝器3的具体构造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仅仅说明为冷凝器3,但是,作为在冰箱1中设置的冷凝器3,在供制冷剂流动的管的外侧设置有翅片的所谓的翅片管型的冷凝器被广泛地普遍利用。
另外,近年来,如图3所示,也逐渐利用有如下的多元流(Multi-Flow)型冷凝器,其具有扁平管10、散热翅片11以及成为制冷剂的出入口的集管12,在扁平管10的内部如图4所示形成有多条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10a。另外,在多元流型的冷凝器3中,存在如图3所示在集管12之间配设多个扁平管10的并行式的冷凝器、和如图5所示使1根扁平管10蜿蜒蛇行的蛇行式的冷凝器。
关于这样的多元流型的冷凝器3,从一方的集管12流入扁平管10的制冷剂冷凝并从另一方的集管12流出。另外,关于散热翅片11,利用所谓的波纹翅片形成为波浪状,且各顶点与扁平管10的表面连接。因此,散热翅片11与扁平管10之间能够导热,形成为对热交换作出贡献的面积增加的构造。另外,在图3以及图5中举例示出了三角形状的散热翅片11,但也可以形成为矩形状或梯形状或者平滑的曲面状。
此外,作为在冰箱1中采用的冷凝器3,能够采用翅片管型的冷凝器、多元流型的冷凝器,此外,还能够采用组合二者而成的冷凝器。具体地说,可以第1冷凝器3A以及第2冷凝器3B采用多元流型的冷凝器,例如也可以第1冷凝器3A采用多元流型的冷凝器、第2冷凝器3B采用翅片管型的冷凝器。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不会招致储藏室4的容积的降低且能够确保充分的冷凝器3的散热性能。
此外,关于多元流型的冷凝器3,若为相同性能则与翅片管型的冷凝器相比能够小型化,反之,若为相同尺寸则与翅片管型的冷凝器相比能够大幅提高散热性能。因此,通过对配置于压缩机2的附近的第1冷凝器3A采用多元流型的冷凝器,能够实现压缩机2的附近的省空间化,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改善。
另外,通过不仅第1冷凝器3A而且第2冷凝器3B也采用多元流型的冷凝器,能够有效活用机械室5内的有限的空间。在该情况下,通过小型化,即便是在翅片管型的冷凝器难以进行配置的空间中也能够进行配置,能够削减死区空间,因此也能够实现机械室5的小型化、进而实现储藏室4的大型化。
当然,若空间上具有充分的余度、或者能够充分地确保散热性能,则能够使第1冷凝器3A的热交换性能比第2冷凝器3B的热交换性能高,或者,反之使第2冷凝器3B的热交换性能比第1冷凝器3A的热交换性能高等,能够根据机械室5的构造或所需要的散热量等而区分使用。由此,能够实现制造性的提高或制造成本的削減。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6至图13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冷凝器3的其他的构造例、该冷凝器3的其他的配置方式例以及机械室5的其他的构成例进行说明。
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说明过的那样,第1冷凝器3A以及第2冷凝器3B并非必须利用在物理上被分隔为两个的冷凝器,只要是能够与不同的空气的流动对置的形状即可。
因此,例如也可以将图3所示的并行式的多元流型的冷凝器3如图6所示折弯成大致L字状,将L字的一边作为第1冷凝器3A、且将L字的另一边作为第2冷凝器3B。在该情况下,通过将使图3所示的部件沿图示左右方向延长而成的部件折弯,能够形成所期望的L字状的冷凝器3。另外,在图6中,为了说明的简化而省略了散热翅片11的图示。
或者,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使1根扁平管10蛇行后、使最外缘的扁平管10在保持其状态不变地延长后再次蛇行,将最外缘的扁平管10折弯,从而如图8所示形成为大致L字状,将L字的一边作为第1冷凝器3A、且将L字的另一边作为第2冷凝器3B。另外,在图8中,为了说明的简化而省略了散热翅片11的图示。
即便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形成第1冷凝器3A以及第2冷凝器3B。另外,通过折弯成L字状,与设置多个冷凝器3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对配管进行焊接的部位,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进而,通过将该冷凝器3如图9以及图10所示以第1冷凝器3A位于压缩机2的侧方、第2冷凝器3B位于背面开口部8的附近的方式进行配置,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不会招致储藏室4的容积的降低、且能够确保充分的冷凝器3的散热性能。另外,图9、图10所示的集管12的朝向只是一例,能够设定成配管容易的朝向、或者不会从冷凝器3的外形突出的朝向。
在上述情况下,关于多元流型的冷凝器3,如上所述,若为相同的散热性能则能够实现小型化。因此,在图9的情况下,例如通过缩小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冷凝器3的高度,即便假设在机械室5的底面配设有其他的构造物或配管,通过使冷凝器3从底面稍稍浮起等,认为也能够从背面开口部8直至压缩机2的侧方连续地配置冷凝器3。
另外,在缩小冷凝器3的高度的情况下,虽然也存在形成为第2冷凝器3B并不覆盖背面开口部8的整面的状态的情况,但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密封部件对未被第2冷凝器3B覆盖的部分进行密封,能够使空气集中在第2冷凝器3B,能够促进第2冷凝器3B中的散热。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图7所示的蛇行式的冷凝器3中,通过增多位于第2冷凝器3B侧的蛇行次数,也能够形成为覆盖背面开口部8的整面的形状。另外,在图7所示的蛇行式的冷凝器3中,通过进一步延长最外缘的扁平管10的部分,也能够形成为从侧面开口部9的附近一直延伸到压缩机2的附近的冷凝器3。
或者,即便是第2冷凝器3B并未覆盖背面开口部8的整面的状态,也可以形成为并不设置密封部件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从第2冷凝器3B的上方或者下方穿过后的空气与通过第2冷凝器3B后的空气汇合而后通过第1冷凝器3A。
因此,在第2冷凝器3B并未覆盖背面开口部8的整面的情况下,即便并不设置侧面开口部9,也能够对第1冷凝器3A供给混合后的空气,能够促进通过第1冷凝器3A的空气的低温化即第1冷凝器3A中的散热。
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将形成为L字状的部件仅作为第2冷凝器3B使用、另行设置第1冷凝器3A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例如通过在机械室5的下部设置底面开口部13,使得在第1冷凝器3A和第2冷凝器3B通过不同路径的空气。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第2冷凝器B覆盖底面开口部13,或者利用L字状的第2冷凝器3B覆盖底面开口部13和背面开口部8或者侧面开口部9。
另外,当冰箱1具备除霜功能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能够在机械室5内、且在空气的流动中位于第2冷凝器3B的下游侧的位置配置贮存除霜水的盘部件14。在该情况下,因通过第2冷凝器3B而成为比外部空气温度高的空气在盘部件14通过,因此能够促进所贮存的除霜水的蒸发。
另外,冷凝器3除了形成为上述的L字状以外,也可以如图13所示形成为稍稍弯曲的大致V字状。在该情况下,通过将第1冷凝器3A形成为弯曲的多元流型的冷凝器,能够将其厚度形成得比第2冷凝器3薄。这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由此,能够减少与机械室5内的其他构造物等干涉或接触的情况。另外,也能够按照使得来自侧面开口部9的空气在V字状的图示上方侧的边流动、来自背面开口部8的空气在V字状的图示下方侧的边流动的方式设定第1冷凝器3A的大小或V字的角度。
(其他实施方式)
各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加以提示,并非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加以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以及主旨中,并且包含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冰箱,具备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冷凝器由第1冷凝器和第2冷凝器构成,上述第1冷凝器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上游侧,上述第2冷凝器在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比上述第1冷凝器靠下游侧的位置,
上述第2冷凝器设置成位于设置在冰箱的背面而成为外部空气的导入口的背面开口部、或者位于设置在冰箱的侧面而成为外部空气的导入口的侧面开口部,上述第2冷凝器形成为与上述背面开口部或上述侧面开口部相同程度的大小,或者形成为上述背面开口部或上述侧面开口部的大小以上的大小,上述第2冷凝器以覆盖上述背面开口部或上述侧面开口部的整体的状态配置,
在上述第1冷凝器中通过有由通过上述第2冷凝器后的空气和从与通过上述第2冷凝器后的空气不同的路径流入的空气混合后的空气,且从空气流动的上游侧起按照上述第2冷凝器、上述第1冷凝器、压缩机的顺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冷凝器在由冷却风扇形成的空气的流动中设置于比上述第2冷凝器靠下游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冷凝器的热交换性能比上述第2冷凝器的热交换性能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冷凝器的热交换性能比上述第1冷凝器的热交换性能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凝器是在供制冷剂流动的管的外侧设置有翅片的翅片管型、或者是具有在内部形成有多个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的扁平管的多元流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凝器设置成制冷剂的入口位于空气的流动的下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一个上述冷凝器以与不同的空气的流动对置的方式弯曲来构成上述第1冷凝器以及上述第2冷凝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冷凝器具有弯曲的一个主体部,
上述第2冷凝器具有并不弯曲的主体部。
CN201810889102.1A 2017-10-06 2018-08-07 冰箱 Active CN109631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5953A JP7117093B2 (ja) 2017-10-06 2017-10-06 冷蔵庫
JP2017-195953 2017-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1455A CN109631455A (zh) 2019-04-16
CN109631455B true CN109631455B (zh) 2021-04-09

Family

ID=66066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89102.1A Active CN109631455B (zh) 2017-10-06 2018-08-07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17093B2 (zh)
CN (1) CN109631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3382A (zh) * 2019-06-19 2020-12-22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凝器改进的冰箱
CN114761746A (zh) * 2019-12-13 2022-07-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112665282A (zh) * 2021-01-15 2021-04-16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散热结构
CN113197397B (zh) * 2021-04-19 2022-07-19 泉州斯诺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鞋机制冷设备的换热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5137A (ja) * 1995-07-18 1997-02-07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
CN1384323A (zh) * 2001-05-09 2002-1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冰箱
JP2003287342A (ja) * 2002-03-28 2003-10-10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3329359A (ja) * 2002-05-13 2003-11-19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727815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冰箱
CN1737474A (zh) * 2004-08-18 2006-0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冰箱
CN101424471A (zh) * 2007-10-31 2009-05-06 布莱沃公司 冷却装置
CN103575025A (zh) * 2012-08-09 2014-02-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冷藏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32Y2 (zh) * 1980-09-11 1986-01-17
JPS6089570U (ja) * 1983-11-26 1985-06-19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ヨ−ケ−ス
JP4218531B2 (ja) * 2004-01-15 2009-0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4901303B2 (ja) 2006-05-29 2012-03-21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CN102818418B (zh) * 2012-07-30 2014-10-0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制冷系统及冰箱
JP6327696B2 (ja) 2014-01-09 2018-05-23 福島工業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CN104930783A (zh) * 2014-03-18 2015-09-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206817863U (zh) * 2016-03-15 2017-12-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5137A (ja) * 1995-07-18 1997-02-07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
CN1384323A (zh) * 2001-05-09 2002-1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冰箱
JP2003287342A (ja) * 2002-03-28 2003-10-10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3329359A (ja) * 2002-05-13 2003-11-19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727815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冰箱
CN1737474A (zh) * 2004-08-18 2006-0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冰箱
CN101424471A (zh) * 2007-10-31 2009-05-06 布莱沃公司 冷却装置
CN103575025A (zh) * 2012-08-09 2014-02-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冷藏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1455A (zh) 2019-04-16
JP7117093B2 (ja) 2022-08-12
JP2019070465A (ja) 2019-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1455B (zh) 冰箱
JP7164286B2 (ja) 冷蔵庫
JP6399774B2 (ja) 冷蔵庫
KR20200048739A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JP5448580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11158250A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搭載した冷凍冷蔵庫
KR102439432B1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KR100593086B1 (ko) 열교환 효율이 향상된 냉장고
KR101490906B1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JP7032055B2 (ja) 冷蔵庫
KR100493697B1 (ko) 열교환 효율이 향상된 냉장고
JP2006343023A (ja) 冷却器
JP4762266B2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搭載した冷凍冷蔵庫
WO2017188146A1 (ja) 冷蔵庫
JP7164291B2 (ja) 冷蔵庫
WO2023068023A1 (ja) 冷蔵庫
JP6191493B2 (ja) 熱交換システム
WO2017094391A1 (ja) 屋根設置ユニット
JPH07167548A (ja) 冷凍冷蔵庫
WO2023063165A1 (ja) 冷蔵庫
JP2022140876A (ja) 冷蔵庫
JP3609812B2 (ja) 冷蔵庫
KR102161475B1 (ko) 차량용 에어컨 시스템
JP2019070484A (ja) 冷蔵庫
JP2019219073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