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5889A -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 Google Patents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5889A
CN109625889A CN201811634040.6A CN201811634040A CN109625889A CN 109625889 A CN109625889 A CN 109625889A CN 201811634040 A CN201811634040 A CN 201811634040A CN 109625889 A CN109625889 A CN 109625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bottom plate
workpiece
supply lin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340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25889B (zh
Inventor
王俊
罗绍鹏
王俊文
周俊杰
周俊雄
杜义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340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588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81163404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96258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5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5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25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5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6Fixed platforms or combs, e.g. bridges between convey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转弯装置,其包括底板、转弯导向件及转弯组件;转弯导向件设于底板的正面;转弯组件包括转弯驱动件及转弯件;转弯件设于底板的正面,并位于转弯导向件的一侧;转弯驱动件驱动转弯件转动,转弯件带动工件转弯;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运输线,其包括转弯装置、支架以及运输单元,转弯装置以及运输单元设于支架,转弯装置与运输单元对应。本申请通过转弯导向件以及转弯组件的配合设置,实现工件在运输线上运输时的流畅转向,节省运输线的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线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借助运输线实现自动化生产中各个工序之间的连接,并对运输的产品进行缓存。现有技术中的运输线大多采用直线运输的运输线来运送产品,此种方式会占用较大的安装面积,如何减小运输线的占用面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弯装置以及运输线。
一种转弯装置包括底板;
转弯导向件,其设于底板的正面;以及
转弯组件,其包括转弯驱动件及转弯件;转弯件设于底板的正面,并位于转弯导向件的一侧;转弯驱动件与转弯件连接,转弯驱动件驱动转弯件转动,转弯件带动工件转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转弯导向件包括多个第一万向球;多个第一万向球呈弧面排列。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转弯件包括滚轮及滚轴;滚轮套设于滚轴;滚轮位于底板的背面,并与转弯驱动件连接;滚轮的滚面露于底板的正面;滚轮的中心轴线垂于多个第一万向球的排列弧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辅助转弯导向件;辅助转弯导向件设于底板的正面,并位于转弯件的侧边。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转弯导向槽;转弯导向槽设于底板的正面,并位于转弯件的侧边。
一种运输线包括至少一个的转弯装置;
支架;至少一个的转弯装置设于支架;以及
多个运输单元,多个运输单元设于支架并与至少一个的转弯装置对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每一运输单元包括传动组件以及从动组件;传动组件与从动组件平行;传动组件以及从动组件均与转弯装置对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位于支架端部的一侧;
支架包括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叠合的子支架;每一子支架上均设有多个运输单元以及至少一个转弯装置;升降装置分别与叠合的多个子支架对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以及升降运输单元;升降驱动机构与升降运输单元连接,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运输单元沿着多个子支架叠合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除尘装置;除尘装置设于支架,除尘装置与运输单元对应。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转弯导向件以及转弯组件的配合设置,实现工件在运输线上运输时的流畅转向,节省运输线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转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转弯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转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转弯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运输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运输线的A部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3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运输线的B部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3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弯装置;11、底板;111、通口;12、转弯导向件;121、第一万向球;13、滚轮件;131、转弯驱动件;1311、轴连器;132、转弯件;1321、滚轮;1322、滚轴;1323、轴承套;14、辅助转弯导向件;141、第二万向球;15、转弯导向槽;2、支架;21、子支架;3、运输单元;31、传动组件;311、传动架;312、传动驱动件;313、传动驱动轮;314、传动带;315、连接板;316、组装端盖;32、从动组件;321、从动万向球;33、运输导向槽;4、升降装置;41、升降驱动机构;411、升降架;412、升降驱动轮;4121、升降驱动轴;413、升降驱动带;414、升降驱动板;415、升降驱动件;42、升降运输单元;5、除尘装置;6、到位检测装置;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实施例1中转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转弯装置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转弯装置包括底板11、转弯导向件12及转弯组件13。转弯导向件12设于底板11的正面,其用于工件转弯时的导向。转弯组件13包括转弯驱动件131及转弯件132,转弯件132设于底板11的正面,并位于转弯导向件12的一侧,转弯驱动件131与转弯件132连接,转弯驱动件131驱动转弯件132转动,转弯件132带动工件转弯。通过转弯导向件12与转弯组件13的配合,实现工件在运输线上运输时的流畅转向,节省运输线的占地面积。
复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转弯导向件12包括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每一第一万向球121均嵌设于底板11的正面,每一第一万向球121均可进行全方位滚动,每相邻两个第一万向球121之间具有间隔,多个第一万向球121呈弧面排列,优选的,多个第一万向球121中位于首尾的两个第一万向球121分别靠近于底板11相对的侧边。工件在经过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时,其沿着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排列弧面的弯曲方向进行转向。本实施例中,第一万向球121的数量为3-8个,优选的,第一万向球121的数量为4-6个,其具体数量可根据带转弯工件的重量和大小而定,不以此为限。将第一万向球121的数量设定在一个合理范围,可在保证弧面排列的多个第一万向球121转弯导向的同时,维持对多个第一万向球121对工件的支撑,此外,也避免了设置较多数量的第一万向球121导致的浪费。
复参照图1和图2,更进一步,转弯件132包括滚轮1321、滚轴1322及轴承套1323。滚轮1321及轴承套1323分别套设于滚轴1322。轴承套1323固接于底板11的背面,滚轴1322通过轴承套1323与底板11的背面形相对的平行关系。滚轮1321的滚面露于底板11的正面,具体的,滚轮1321的滚面1321可通过底板11开设的通口111漏于底板11的正面,本实施例中,滚轮1321露于底板11正面的高度与第一万向轮121露于底板11正面121的高度一致。滚轮132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多个第一万象球121排列的弧面,本实施例中,滚轮1321位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排列弧面凹陷的一侧,优选的,滚轮132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排列弧面的中心。转弯驱动件131的输出端与滚轴1322的端部连接,转弯驱动件131驱动转轴1322转动,同步带动滚轮1321的转动,滚轮1321的滚面带动工件沿着多个第一万向轮121弧面弯曲的方向转弯。本实施例中转弯驱动件131可采用电机作为驱动元件。
本实施例中转弯装置的作动过程如下:工件从底板11的一侧移动至底板11上,滚轮1321以及第一万向球121对工件进行支撑,使得工件悬空于底板11的上方,此时滚轮1321的滚动方向与工件移动至底板11的方向是交错的,在交错力的作用下,滚轮1321的滚动带动工件进行转向,而与此同时,多个依弧面排列的第一万向球121会在为工件提供支撑力的同时提供转弯的导向作用,直至工件被移出底板11,完成转向;此外,多个第一万向球121对工件的转向进行支撑,避免了工件与底板11的摩擦,使得工件的转向更为流畅。
复参照图1和图2,更进一步,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排列的弧面为四分之一圆弧面,且该弧面的两端与圆心之间的连线形成了90度的扇形形状。滚轮1321的中心轴线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排列弧面两端之间的连线垂直,滚轮1321的滚动方向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排列弧面两端之间的连线平行。上述设置使得工件在经过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时可沿着弧面90度弯曲的方向转动,即使得工件通过本申请的转弯装置时完成90度的转弯。
复参照图1和图2,更进一步,滚轮13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滚轮1321均套设于滚轴1322上,且两个滚轮1321分别位于轴承套1323的两侧。相应的,底板11开设的通口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滚轮132的滚面分别通过两个通口111露于底板11的正面。通过两个滚轮1321的滚动来驱动工件转向,增加工件的转向动力源,使得其更易转动。
复参照图1和图2,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转弯装置还包括辅助转弯导向件14,辅助转弯导向件14设于底板11的正面,并位于转弯件132的侧边。具体的,辅助转弯导向件14包括多个第二万向球141,多个第二万向球141嵌均设于底板1正面,多个第二万向球141露于底板11正面的高度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露于底板11正面的高度一致。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万向球141分别位于滚轮1321中心轴线相对的两侧,且多个第二万向球141以滚轮1321的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本实施例中,第二万向球141的数量为4-8个,优选的,第二万向球141的数量为4个,其具体数量可根据带转弯工件的重量和大小而定,不以此为限。通过多个第二万向球141的设置对移送过来的工件进行进一步的支撑,进一步增加工件转弯时的流畅性。
复参照图1和图2,更进一步,转弯驱动件131的输出端垂直于底板11的背面。转弯驱动件131输出轴的端部具有伞齿,滚轴1322的一端具有与转弯驱动件131输出轴端部相适配的伞齿,转弯驱动件131的输出轴端部与滚轴1322的一端齿接。通过转弯驱动件131垂直设于底板11的背面,可以减少转弯驱动件131在底板11背面的安装面积,使得底板11的大小设置更为灵活。
复参照图1和图2,更进一步,底板11的正面还开设有转弯导向槽15。转弯导向槽15设于底板11的正面,并位于转弯件132的侧边。转弯导向槽15为弧形槽,其位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排列弧面凹陷的一侧,转弯导向槽15的弯曲方向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排列弧面的弯曲方向一致。本实施例中转弯导向槽15位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与滚轮1321之间;转弯导向槽15的设置便于转弯装置与运输线的其余部件连接时进行安装定位,并对具有定位块的工件进行导向限位。在具体实施时,底板11可设计为正方形,底板11的一直角正对转弯导向槽15凹陷侧的中心。规整的底板11形状便于转弯装置在运输线上的设置。
实施例2
参照图3和图4,图3为实施例2中转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转弯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转弯装置与实施例1的转弯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转弯驱动件131平行固接于底板11的背面,其输出端通过一轴连器1311直接与滚轴131连接,如此设置可使得转弯驱动件131驱动滚轮1321的转动更为流畅。转弯导向槽15位于滚轮1321远离第一万向球121的一侧。
实施例3
参照图5,图5为实施例3中运输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运输线包括转弯装置1、支架2以及运输单元3。转弯装置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的转弯装置1设于支架2上,运输单元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运输单元3分别设于支架2上,且多个运输单元3与至少一个的转弯装置1对应。运输单元3用于工件7的线性运输,转弯装置1用于工件7运输中的转弯,通过运输单元3及转弯装置1的合理配备设置,使得整个运输线可以非直线的方式灵活设置在场地中,工件7可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既定位置的输送,减少场地的占用。
本实施例中,当工件7需要进行90度转弯时,每一转弯装置1分别与多个运输单元3中的两个运输单元3对应连接,其中,分别对应连接一转向装置1的两个运输单元3相互垂直,工件7依次通过其中一运输单元3、转向装置1以及另一运输单元3后完成90度的运输转弯。而当工件7需要进行180度转弯时,先两个转向装置1相对连接后,再分别与运输单元3对应连接,两个运输单元3平行,工件7依次经过一运输单元3、两个转向装置1及另一运输单元3后完成180度运输转弯。
继续参照图6和图7,图6为实施例3中运输线的A部放大图,图7为实施例3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每一运输单元3包括传动组件31以及从动组件32。传动组件31以及从动组件32均设于支架2顶部,并分别位于支架2的两侧;传动组件31与从动组件32平行。
传动组件31包括传动架311、传动驱动件312、传动驱动轮313、传动带314以及传动从动轮。传动驱动件312设于所述传动架311,其输出端与传动驱动轮313连接,传动驱动件312驱动传动驱动轮313转动,传动从动轮(图中未显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从动轮分别设于传动架311的两端,传动带314分别套设于传动驱动轮313以及传动从动轮,传动驱动轮313的转动同步带动传动带314以及传动从动轮转动。本实施例中的传动驱动件312为电机,其通过一连接板315与传动架311连接,传动驱动轮31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传动驱动轮313呈三角设于连接板315上,传动驱动件312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传动驱动轮313连接,另外两个传动驱动轮313与传动带314连接。从动组件32包括多个从动万向球321,多个从动万向球321沿着支架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多个从动万向球321依次相连的连线与传动带314平行。
工件7置于运输单元3上时,工件7底部的两端分别置于传动带314以及从动万向球321上,传动驱动件312驱动传动驱动轮313转动,同步带动传动带314转动,同步传动带314转动带动工件7线性移动,从动万向球321跟随工件7移动而滚动,从动万向球321对工件7起到支撑作用,并减少工件7移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此外,每一运输单元3通过设置独立的传动组件31,使得传动带314的传送稳定,且可对每一运输单元3进行单独控制,便于工件7线性移动时与各个工序之间的适配连接,同时也便于工件7的缓存。另外,传动带314的单边设置,减少了工件7与传动带314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工件7由运输单元3移动至转弯装置1转向时所受到的摩擦力较小,进一步增加了转弯装置1实现转弯的流畅性,同时,还减少了工件7与传动带314的摩擦,变向增加了传动带314的耐用性。
复参照图6和图7,更进一步,传动组件31还包括两个组装端盖316,两个组装端盖316分别设于传动架311的两端,且两个组装端盖316分别罩设于传动从动轮(图中未显示)。两个运输单元3进行组装以增加直线输送距离时,只需要将组装盖316正对贴合连接即可完成传动组件31的快速组装,同时也便于传动组件31的拆卸。
复参照图7,更进一步,运输单元3还包括运输导向槽33,运输导向槽33位于传动组件31以及从动组件32之间,且运输导向槽33与传动组件31平行。运输单元3与转弯装置1对应连接时,运输导向槽33与转弯导向槽15正对。运输导向槽33的设置有两个作用,一是在组装转弯装置1和运输单元3时,通过运输导向槽33和转弯导向槽15的正对关系形成快速适配,便于组装,另一个是输导向槽33和转弯导向槽15可与工件7的定位块(图中未显示)相适配,工件7在运输单元3和转向装置1上移动时,工件7的定位块于输导向槽33和转弯导向槽15内滑动,形成对工件7的限位,避免工件7移动和转弯时的偏移。此外,当工件7从其余外部装置回流至运输单元3时,运输导向槽33便于工件7回流时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运输单元3的传动组件31设于支架2的单边,支架2的另一边为无动力源的从动万向球321,如此设置使得工件7在线性移动时只受到单边驱动力,当需要转弯时,单边驱动力便于和转弯装置1的转弯件132形成交错力,以便于实现工件7的变轨转向。
工件7的变轨转向90度的过程如下:两个相互垂直的运输单元3分别对应连接于一转弯装置1相邻的两侧。其中,当转弯导向槽15位于滚轮1321远离第一万向球121的一侧时,运输导向槽33与转弯导向槽15正对,传动组件31中的传动带314与转弯装置1中的滚轮1321相对,且滚轮1321的滚动方向与传动带314的传动方向是交错的,滚轮1321中心轴线与传动带31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从动组件32中的从动万向球321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连贯设置。工件7先在传动带314的带动下线性移动,此时,工件7的定位块设于运输导向槽33内滑动,而后,当工件7移动至转弯装置1时,工件7由传动带314移动至滚轮1321上,工件7底部在滚轮1321的作用下开始转向,此时,转弯导向槽15对工件7的定位块进行限位,由于滚轮1321中心轴线与传动带31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在工件7自身的定位块的限制作用下,工件7进行小角度转向;弧面排列的多个第一万向球121对工件7进行导向。当转弯导向槽15位于第一万向球121与滚轮1321之间时,运输导向槽33与转弯导向槽15正对,传动组件31中的传送带314与转弯装置1中的滚轮1321是错位的,传送带314与多个第一万向球121相对,滚轮1321的滚动方向与传动带314的传动方向交错,且滚轮1321中心轴线与传动带31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此时工件7进行转向时,在工件7自身的定位块的限制作用下,进行大角度转向。
继续参照图8和图9,图8为实施例3中运输线的B部放大图,图9为实施例3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运输线还包括升降装置4。
支架2包括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叠合的子支架21,每一子支架21上设有多个运输单元3以及至少一个转弯装置1,使得每一子支架21上形成一子运输线,升价装置4用于把一子运输线上的工件7移送至其余叠合的子运输线上。
复参照图8和图9,更进一步,升降装置4包括升降驱动机构41以及升降运输单元42。升降驱动机构41设于支架2的一侧,并与依次叠合的多个子支架21的端部正对,升降驱动机构41驱动升降运输单元41沿着多个子支架21的叠合方向移动。升降装置4用于把升降运输单元42分别移动至每一子支架21的端部,升降运输单元42用于接收每一子支架上运输单元3移送过来的工件7,或移送其自身上的工件7至运输单元3。本实施例中,升降运输单元42的结构以及作动原理与运输单元3的一致。
复参照图9,更进一步,升降驱动机构41包括升降架411、两个升降驱动轮412、升降驱动带413、升降驱动板414以及升降驱动件415。升价架411设于支架2的一侧,其高度与支架2的高度一致。两个升降驱动轮412分别设于升降架411的顶部以及底部。升降驱动带413分别套设于两个升降驱动轮412。升降驱动板414固接于升降驱动带414。升降驱动件415的输出端与其中一升降驱动轮412连接,其输出端为输出轴,升降驱动件415的输出轴上具有伞齿,一升降驱动轮412通过一升降驱动轴4121固接于升价架411上,升降驱动轴4121的端部具有与升降驱动件415输出轴相适配的伞齿,升降驱动轴4121与升降驱动件415的输出轴形成齿接关系,如此设置可使得升降驱动件415沿着升降架411的高度方向设置,如此可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功率较大的升降驱动件415,来提供较为强大的动力输出,本实施例中的升降驱动件415为电机。升降运输单元42固接于升降驱动板414,并与多个子支架21的端部正对。
升降驱动件415驱动升降驱动轮412转动,升降驱动轮412的转动同步带动升降驱动带413的转动,升降驱动带413的转动带动升降驱动板414上下线性移动,进而带动升降运输单元42的移动;同时升降驱动件415停止驱动时,可使得升降驱动单元42分别停留在与子支架21的端部相对的位置。
复参照图8,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运输线还包括除尘装置5。除尘装置5设于支架2,除尘装置5的输出端正对运输单元3,其用于对设于支架2上的运输单元3的进行除尘,同时可对运输单元3运输的工件7进行在线除尘,避免灰尘的污染或二次污染。
复参照图6和图8,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运输线还包括到位检测装置6。到位检测装置6设于支架2,其用于检测工件7是否移动至相应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到位检测装置6为对射型的光电传感器。
综上:通过转弯装置实现工件在直线运输线的转弯,且通过运输单元的单边传动组件设置,使得工件通过转弯装置时更为流畅;而升降装置的设置可实现工件于多层设置的子运输线之间的移送,进一步增加运输线单位面积内的运输效率。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1);
转弯导向件(12),其设于所述底板(11)的正面;以及
转弯组件(13),其包括转弯驱动件(131)及转弯件(132);所述转弯件(132)设于所述底板(11)的正面,并位于所述转弯导向件(12)的一侧;所述转弯驱动件(131)与所述转弯件(132)连接,所述转弯驱动件(131)驱动所述转弯件(132)转动,所述转弯件(132)带动工件转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导向件(12)包括多个第一万向球(121);多个所述第一万向球(121)呈弧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件(132)包括滚轮(1321)及滚轴(1322);所述滚轮(1321)套设于所述滚轴(1322);所述滚轮(1321)位于所述底板(11)的背面,并与所述转弯驱动件(131)连接;所述滚轮(1321)的滚面露于所述底板(11)的正面;所述滚轮(1321)的中心轴线垂于多个所述第一万向球(121)的排列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辅助转弯导向件(14);所述辅助转弯导向件(14)设于所述底板(11)的正面,并位于所述转弯件(132)的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转弯导向槽(15);所述转弯导向槽(15)设于所述底板(11)的正面,并位于所述转弯件(132)的侧边。
6.一种运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的转弯装置(1);
支架(2);至少一个的所述转弯装置(1)设于所述支架(2);以及
多个运输单元(3),多个所述运输单元(3)设于所述支架(2)并与至少一个的所述转弯装置(1)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运输单元(3)包括传动组件(31)以及从动组件(32);所述传动组件(31)与所述从动组件(32)平行;所述传动组件(31)以及从动组件(32)均与所述转弯装置(1)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位于所述支架(2)端部的一侧;
所述支架(2)包括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叠合的子支架(21);每一所述子支架(21)上均设有多个运输单元(3)以及至少一个转弯装置(1);所述升降装置(4)分别与叠合的多个所述子支架(21)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升降驱动机构(41)以及升降运输单元(42);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1)与所述升降运输单元(42)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1)驱动所述升降运输单元(42)沿着多个子支架(21)叠合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除尘装置(5);所述除尘装置(5)设于所述支架(2),除尘装置(5)与所述运输单元(3)对应。
CN201811634040.6A 2018-12-29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Active CN109625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4040.6A CN109625889B (zh) 2018-12-29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4040.6A CN109625889B (zh) 2018-12-29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5889A true CN109625889A (zh) 2019-04-16
CN109625889B CN109625889B (zh) 2024-05-24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8929A (zh) * 2022-12-13 2023-03-28 东莞市上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多齿轮模组的机器人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1836A1 (de) * 1994-09-07 1996-04-04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m Umsetzen von Teilen von einer ersten auf eine zweite Förderbahn
US6032781A (en) * 1995-10-03 2000-03-07 Sitma S.P.A. Deviator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products, in particular graphic or editorial products
JP2001192116A (ja) * 1998-04-03 2001-07-17 Nkk Corp パレット搬送方向変更装置
DE102011015608A1 (de) * 2011-03-30 2012-10-04 Thyssenkrupp System Engineering Gmbh 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Weiche oder Kurve, zum Umlenken von längs mindestens einer Förderstrecke geförderten Gegenständen
CN103482351A (zh) * 2013-09-17 2014-01-01 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一种辊道转向装置及输送机
CN204124788U (zh) * 2014-07-16 2015-01-28 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90度转向机构
CN204489858U (zh) * 2014-11-19 2015-07-22 郑鸿彪 一种用于闭环流水线的弯头
CN204549237U (zh) * 2015-01-30 2015-08-12 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外壳自动组装线的传送装置
CN105016071A (zh) * 2015-07-14 2015-11-04 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辊道机构
CN105059858A (zh) * 2015-09-02 2015-11-18 深圳市宝尔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灵活转弯及回流的自动化流水线转角机
KR20160022088A (ko) * 2014-08-19 2016-02-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구치키코 세이사쿠쇼 볼베어링 및 볼베어링 유닛
CN206645490U (zh) * 2017-03-31 2017-11-17 苏州森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闭环回转输送装置
CN107499891A (zh) * 2017-08-29 2017-12-22 上海欣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轮式转向移载机
WO2018021829A1 (en) * 2016-07-27 2018-02-01 Cj Korea Express Corporation High-speed wheel diverter for delivery cargo
CN107985980A (zh) * 2017-12-25 2018-05-04 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流水线转角结构
CN208007888U (zh) * 2018-03-29 2018-10-26 东莞市捷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90度板链转弯机
CN209427671U (zh) * 2018-12-29 2019-09-24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1836A1 (de) * 1994-09-07 1996-04-04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m Umsetzen von Teilen von einer ersten auf eine zweite Förderbahn
US6032781A (en) * 1995-10-03 2000-03-07 Sitma S.P.A. Deviator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products, in particular graphic or editorial products
JP2001192116A (ja) * 1998-04-03 2001-07-17 Nkk Corp パレット搬送方向変更装置
DE102011015608A1 (de) * 2011-03-30 2012-10-04 Thyssenkrupp System Engineering Gmbh 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Weiche oder Kurve, zum Umlenken von längs mindestens einer Förderstrecke geförderten Gegenständen
CN103482351A (zh) * 2013-09-17 2014-01-01 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一种辊道转向装置及输送机
CN204124788U (zh) * 2014-07-16 2015-01-28 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90度转向机构
KR20160022088A (ko) * 2014-08-19 2016-02-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구치키코 세이사쿠쇼 볼베어링 및 볼베어링 유닛
CN204489858U (zh) * 2014-11-19 2015-07-22 郑鸿彪 一种用于闭环流水线的弯头
CN204549237U (zh) * 2015-01-30 2015-08-12 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外壳自动组装线的传送装置
CN105016071A (zh) * 2015-07-14 2015-11-04 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辊道机构
CN105059858A (zh) * 2015-09-02 2015-11-18 深圳市宝尔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灵活转弯及回流的自动化流水线转角机
WO2018021829A1 (en) * 2016-07-27 2018-02-01 Cj Korea Express Corporation High-speed wheel diverter for delivery cargo
CN206645490U (zh) * 2017-03-31 2017-11-17 苏州森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闭环回转输送装置
CN107499891A (zh) * 2017-08-29 2017-12-22 上海欣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轮式转向移载机
CN107985980A (zh) * 2017-12-25 2018-05-04 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流水线转角结构
CN208007888U (zh) * 2018-03-29 2018-10-26 东莞市捷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90度板链转弯机
CN209427671U (zh) * 2018-12-29 2019-09-24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转向系设计",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no. 02, 15 April 1977 (1977-04-15) *
周海波;: "热轧带钢卷转向变速运输装置的设计", 冶金设备, no. 01, 15 February 2018 (2018-02-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8929A (zh) * 2022-12-13 2023-03-28 东莞市上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多齿轮模组的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4603B (zh) 薄板状材料输送用辊单元以及薄板状材料输送装置
CN208856434U (zh) 旋转台
JP2011225376A (ja) マルチゲートコンベヤー
CN207242873U (zh) 新型码垛机用输送系统
CN101774488B (zh) 一种陶瓷砖连续式升降转弯传输机构
CN108750579A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103420139A (zh) 使板状构件旋转的点接触式传送装置
JP6199087B2 (ja) 仕分け装置
CN209427671U (zh)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KR20090006984A (ko) 이중 롤러를 이용한 디버터 컨베이어
CN104003125A (zh) 输送用台车系统
CN109625889A (zh) 转弯装置及运输线
CN212558239U (zh) 一种换向输送装置
US8820737B2 (en) Sheet-transport device, sheet-turning unit and method for turning sheets
CN108773637A (zh) 一种传送单元
CN204295683U (zh) 一种用于搬运的二自由度机械臂
CN206766930U (zh) 一种油泵装配用半自动化传输机构
CN102491076B (zh) 一种传送转向装置
CN103274208B (zh) 一种实现柔性产品翻转换向的二维双向传输机
CN211732839U (zh) 物料车输送设备
CN216548184U (zh) 一种物品输送装置
CN100471381C (zh) 组件安装装置和组件定位单元
KR101899387B1 (ko) 대면적 기판의 이송장치
EP3888994A1 (en) Travelling vehicle system
CN110104370A (zh) 无尘传输装置和精密器件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