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7236A -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7236A
CN109597236A CN201811565388.4A CN201811565388A CN109597236A CN 109597236 A CN109597236 A CN 109597236A CN 201811565388 A CN201811565388 A CN 201811565388A CN 109597236 A CN109597236 A CN 109597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inner hole
transmission region
glu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53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磊
王鹏
肖广楠
张峰
苏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653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7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7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7236A/zh
Priority to EP19900816.0A priority patent/EP3882690B1/en
Priority to JP2021535777A priority patent/JP7089641B2/ja
Priority to US17/416,304 priority patent/US11796852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22319 priority patent/WO202012538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constru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splay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reg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屏,具有透光区域、遮光区域及显示区域。液晶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盒、下偏光片及背光模组。液晶盒位于透光区域的部分用于允许可见光穿过,液晶盒位于遮光区域的部分用于遮挡可见光,液晶盒位于显示区域的部分用于显示图像。下偏光片覆盖显示区域且设有透光孔,透光孔的孔壁位于遮光区域。背光模组包括支架,支架的内孔侧部位于遮光区域。液晶显示屏还包括遮光件,遮光件位于遮光区域且连续地环绕透光区域设置,遮光件连接液晶盒、透光孔的孔壁及内孔侧部。上述液晶显示屏的屏占比较高。本申请实施方式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手机需要在手机屏幕的周边放置摄像头模组、环境光传感器等器件,导致手机屏幕的排布空间受到限制,手机的屏占比较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占比较大的液晶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及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可应用于电子设备。
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透光区域、环绕于所述透光区域周边的遮光区域及环绕于所述遮光区域周边的显示区域。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盒、下偏光片及背光模组。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透光区域的部分用于允许可见光穿过。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遮光区域的部分用于遮挡可见光。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部分用于显示图像。所述下偏光片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且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孔壁位于所述遮光区域。此时,所述透光孔覆盖所述透光区域,使得所述透光区域能够通过可见光。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支架及背光膜材。所述支架包括外周侧部、位于所述外周侧部内侧的内孔侧部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底部。所述外周侧部、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底部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背光膜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域。所述内孔侧部位于所述遮光区域。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形成覆盖所述透光区域的通孔结构,以允许可见光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所述透光区域允许可见光通过,因此可将电子设备的光学器件正对所述透光区域设置,并放置在所述透光区域下方,以通过所述透光区域传输可见光,无需占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侧向周边空间,从而减少所述光学器件对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排布空间的限制,并且所述透光区域被所述显示区域所环绕,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能够设置更大的显示区域,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面积、增大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提高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能够遮挡可见光。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遮光区域且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遮光件连接所述液晶盒、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及所述内孔侧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遮光件同时连接所述透光孔的孔壁、所述液晶盒及所述内孔侧部,所述遮光件能够遮挡可见光线,因此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不会自所述透光孔的孔壁或所述内孔侧部与液晶盒之间逃逸至所述透光区域,从而避免所述液晶显示屏发生所述透光区域周边漏光和显示不均的问题,也有利于保证所述光学器件的工作质量。同时,所述背光模组进入所述下偏光片的光线,也不会自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射出而导致出现大视角漏光问题,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更佳的显示质量。
可选的,所述外周侧部、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底部一体成型。也即,所述支架一体成型。所述支架可通过对板件进行冲压等机械加工方式成型。所述支架可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铁、不锈钢、铝等。此时,所述支架的加工方式简单、难度低,且加工成本较低。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包括通过第一道点胶工艺形成的第一胶部及通过第二道点胶工艺形成第二胶部。所述第一胶部连接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及所述液晶盒。所述第二胶部连接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第一胶部。
所述第二胶部在第二道点胶工艺后与所述第一胶部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道点胶工艺可以在所述第一胶部半固化或完全固化后进行。
所述第一胶部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第一胶部在所述遮光区域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胶部大致呈环状。所述第一胶部可采用遮光材料。所述第一胶部可采用热固化胶或湿固化胶。所述第二胶部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第二胶部在所述遮光区域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胶部大致呈环状。所述第二胶部可采用遮光材料。所述第一胶部可采用热固化胶或湿固化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部能够在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处遮挡所述下偏光片的漏光,所述第二胶部能够使所述背光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液晶盒,且能够遮挡所述背光模组的漏光,使得所述遮光件能够遮挡所述透光区域周边的漏光,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显示质量更佳。
其中,所述遮光件通过相互独立的两道点胶工艺形成堆叠的所述第一胶部和所述第二胶部,从而在较小截面积(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方向)的同时,获得较大的高度尺寸(垂直于所述下偏光片方向),从而更好地粘接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背光模组,并使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较小。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部具有面向所述透光区域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胶部具有面向所述透光区域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齐平,或者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透光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齐平或相对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透光区域,因此所述第二胶部与所述透光区域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胶部与所述透光区域的距离,所述第二胶部能够充分利用所述第一胶部在所述遮光区域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降低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及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观更为美观、屏占比更高。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在远离所述第一胶部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透光区域。此时,所述第二胶部的点胶量较少,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成本较低。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部连接所述第二胶部的表面为通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形成的粗糙面。其中,表面粗糙化处理可以使所述第一胶部连接所述第二胶部的表面上形成凹点、凸点、凹槽、凸块、凹陷纹路或凸起纹路等可以增加表面积的一种或多种微结构,使得所述第一胶部连接所述第二胶部的表面为粗糙面,所述第二胶部与所述第一胶部的结合面积更大,结合力更强,所述第二胶部不易脱离所述第一胶部,所述遮光件的可靠性高。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孔侧部抵持所述下偏光片。所述内孔侧部背离所述外周侧部的内侧面与所述透光孔的孔壁齐平,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因此所述内孔侧部背离所述底部的顶端面能够更好地抵持所述下偏光片,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组装精度更高,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较高的良品率。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孔侧部抵持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第一胶部。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等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等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因此所述内孔侧部的远离所述底部的顶端面能够平稳地抵持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第一胶部,使得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组装精度更高,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较高的良品率。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孔侧部抵持所述下偏光片。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相对所述内孔侧部背离所述外周侧部的内侧面靠近所述透光区域。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相对所述内孔侧部的内侧面靠近所述透光区域,所述内孔侧部完全抵持所述下偏光片,因此所述第一胶部的设置不会影响到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组装精度,所述液晶显示屏能够获得较高的良品率。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及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的大小关系不作严格限定。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可以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一致。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也可以小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也可以大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此时,所述内孔侧部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胶部之间形成凹陷槽结构。在形成所述第二胶部的过程中,部分所述第二胶部会流入所述凹陷槽结构,使得所述第二胶部与所述第一胶部的连接面积更大、所述第二胶部与所述内孔侧部的内侧面的连接面积更大,所述遮光件能够更好地稳固连接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遮光件的可靠性更高。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孔侧部抵持所述第一胶部。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相对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透光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相对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透光区域,所述内孔侧部完全抵持所述第一胶部,因此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与所述下偏光片厚度的大小关系不会影响到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组装精度,所述液晶显示屏能够获得较高的良品率。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及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的大小关系不作严格限定。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可以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一致。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也可以小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此时,所述内孔侧部能够复用所述下偏光片的部分厚度空间,有利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电子设备实现轻薄化。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也可以大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此时,所述内孔侧部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胶部之间形成凹陷槽结构。在形成所述第二胶部的过程中,部分所述第二胶部会流入所述凹陷槽结构,使得所述第二胶部与所述第一胶部的连接面积更大、所述第二胶部与所述内孔侧部的内侧面的连接面积更大,所述遮光件能够更好地稳固连接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遮光件的可靠性更高。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包括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盒之间,且连接所述背光膜材、所述透光孔的孔壁、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液晶盒。所述双面胶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换言之,所述双面胶在所述遮光区域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双面胶大致呈环状。所述双面胶可包括遮光基材及位于基材相背两侧的粘接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面胶连接所述背光膜材、所述透光孔的孔壁、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液晶盒,使得所述背光膜材相对所述支架固定,所述背光模组相对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且能够遮挡通过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射出的光线及从所述背光膜材射出的光线,降低所述液晶显示屏发生漏光的风险,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面胶的宽度比较窄,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较小,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观形态更为美观,屏占比更高。
可选的,所述内孔侧部可以与所述透光区域形成一定间距,以降低部分所述双面胶发生意外开胶时,所述液晶显示屏出现漏光或显示不均的问题。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孔侧部包括主体部分及延伸部分。所述主体部分连接在底部及所述延伸部分之间。所述延伸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或靠近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所述双面胶连接所述延伸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双面胶连接所述延伸部分,且所述延伸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因此所述双面胶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连接面积更大,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双面胶发生开胶的风险,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可靠性更高。
当所述延伸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向靠近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也即向远离所述背光膜材的方向弯折时,所述延伸部分不会占用所述支架的所述收容空间的空间,因此所述背光膜材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收容空间,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当所述延伸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也即向靠近所述背光膜材的方向弯折时,所述延伸部分能够与所述底部复用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空间,从而能够在保证所述双面胶粘接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及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观更为美观、屏占比更高。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还包括点胶。所述点胶位于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且连接所述液晶盒、所述双面胶及所述内孔侧部。所述点胶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换言之,所述点胶在所述遮光区域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点胶大致呈环状。所述点胶可采用遮光材料。所述点胶可采用热固化胶或湿固化胶。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点胶连接所述液晶盒、所述双面胶及所述内孔侧部,因此所述点胶增加了所述液晶盒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粘接力度,降低了所述双面胶发生开胶的风险,使得所述遮光件的可靠性更高。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孔侧部背离所述外周侧部的内侧面与所述透光孔的孔壁齐平。所述遮光件包括双面胶和点胶。所述双面胶位于所述下偏光片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所述双面胶粘接下偏光片背离所述液晶盒的下表面和所述内孔侧部的背离所述底部的顶端面。所述双面胶还粘接所述背光膜材。所述点胶位于所述内孔侧部背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所述点胶连接所述内孔侧部、所述双面胶、所述下偏光片的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及所述液晶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通过组合使用所述双面胶和所述点胶,使得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粘接更为牢固,所述遮光件发生开胶的风险较低。并且所述遮光件能够很好地遮挡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下偏光片射向所述透光区域的光线,从而避免所述液晶显示屏发生边缘漏光问题,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较佳的显示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液晶显示屏。
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透光区域、环绕于所述透光区域周边的遮光区域及环绕于所述遮光区域周边的显示区域;
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液晶盒、下偏光片及背光模组;
所述上偏光片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且设有穿透孔,所述穿透孔的孔壁位于所述遮光区域;
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透光区域的部分用于允许可见光穿过,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遮光区域的部分用于遮挡可见光,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部分用于显示图像;
所述下偏光片连续覆盖所述透光区域、所述遮光区域及所述显示区域;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支架及背光膜材,所述支架包括外周侧部、位于所述外周侧部内侧的内孔侧部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底部,所述外周侧部、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底部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背光膜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域,所述内孔侧部位于所述遮光区域;
所述液晶显示屏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遮光区域且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遮光件连接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内孔侧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上偏光片设有覆盖所述透光区域的透光孔,因此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所述透光区域允许可见光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光学器件能够正对所述透光区域设置,并放置在所述透光区域下方,以通过所述透光区域传输可见光,无需占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侧向周边空间,从而减少所述光学器件对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排布空间的限制,并且所述透光区域被所述显示区域所环绕,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能够设置更大的显示区域,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面积、增大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提高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由于所述下偏光片连续覆盖所述透光区域、所述遮光区域及所述显示区域,因此所述下偏光片为完整膜片,从而能够避免所述下偏光片在所述透光区域出现漏光。由于所述遮光件连接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内孔侧部,因此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不会自所述内孔侧部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逃逸至所述透光区域,从而避免所述液晶显示屏发生所述透光区域周边漏光和显示不均的问题,也有利于保证所述光学器件的工作质量。
由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经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极大地被削弱,并且位于所述上偏光片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粘接层能够快速传导和扩散光线,因此所述上偏光片的所述穿透孔的孔壁处几乎不会出现漏光现象,从而能够保证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较佳的显示质量。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包括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下偏光片之间,且连接所述背光膜材、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下偏光片。所述双面胶在所述遮光区域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双面胶大致呈环状。所述双面胶可包括遮光基材及位于基材相背两侧的粘接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面胶连接所述背光膜材、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液晶盒,使得所述背光膜材相对所述支架固定,所述背光模组相对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且能够遮挡从所述背光膜材射出的光线,降低所述液晶显示屏发生漏光的风险,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孔侧部包括主体部分及延伸部分。所述主体部分连接在底部及所述延伸部分之间。所述延伸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或靠近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所述双面胶连接所述延伸部分。
在本申请中,由于所述双面胶连接所述延伸部分,且所述延伸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因此所述双面胶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连接面积更大,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双面胶发生开胶的风险,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可靠性更高。
当所述延伸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向靠近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也即向远离所述背光膜材的方向弯折时,所述延伸部分不会占用所述支架的所述收容空间的空间,因此所述背光膜材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收容空间,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当所述延伸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也即向靠近所述背光膜材的方向弯折时,所述延伸部分能够与所述底部复用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空间,从而能够在保证所述双面胶粘接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及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观更为美观、屏占比更高。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包括点胶。所述点胶位于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且连接所述下偏光片及所述内孔侧部。所述点胶在所述遮光区域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点胶大致呈环状。所述点胶可采用遮光材料。所述点胶可采用热固化胶或湿固化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能够牢固连接所述内孔侧部与所述下偏光片,因此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不会自所述内孔侧部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逃逸至所述透光区域,从而避免所述液晶显示屏发生所述透光区域周边漏光和显示不均的问题,也有利于保证所述光学器件的工作质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光学器件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共同围设出整机内腔。所述光学器件收容于所述整机内腔且正对所述透光区域。所述光学器件可以是摄像头模组、环境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或光学指纹传感器等。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所述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允许可见光通过,因此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光学器件能够正对所述透光区域设置,并放置在所述透光区域下方,以通过所述透光区域传输可见光,无需占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侧向周边空间,从而减少所述光学器件对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排布空间的限制,并且所述透光区域被所述显示区域所环绕,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能够设置更大的显示区域,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面积、增大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提高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器件。所述液晶显示屏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透光区域。例如,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光学器件,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多个透光区域,多个光学器件分别正对多个透光区域,以通过多个透光区域传输光线。其中,一个透光区域可以为一个光学器件提供光线传输通道,也可以同时为多个光学器件提供光线传输通道。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可用于制作上述液晶显示屏。
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及固定于所述液晶盒的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具有透光孔;
在所述透光孔内侧点胶以形成第一胶部,所述第一胶部连接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及所述液晶盒;
将背光模组的内孔侧部抵持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支架及背光膜材,所述支架包括外周侧部、位于所述外周侧部内侧的所述内孔侧部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底部,所述外周侧部、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底部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背光膜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以及
在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点胶以形成第二胶部,所述第二胶部连接所述第一胶部及所述内孔侧部。此时,所述第二胶部与所述第一胶部形成一体结构。本步骤中的点胶步骤对应于第二道点胶工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相互独立的两道点胶工艺所形成的所述第一胶部和所述第二胶部,能够堆叠成一体结构,以形成所述遮光件,使得所述遮光件具有较小截面积(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方向)和较大的高度尺寸(垂直于所述下偏光片方向),从而更好地粘接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背光模组,并使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较小。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透光孔内侧点胶以形成第一胶部的过程中,用于点胶的点胶针的出胶平面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此时,所述第一胶部的截面形状大致呈矩形。所述第一胶部远离所述下偏光片的表面能够大致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从而能够为所述第二胶部的点胶过程提供合适的成型面,使得所述第二胶部的成型质量较佳,所述遮光件的可靠性高。其中,所述点胶针可以沿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的延伸方向绕所述透光孔平移,以形成连续的、大致呈环状的所述第一胶部。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点胶以形成第二胶部的过程中,用于点胶的点胶针的出胶平面相对所述下偏光片倾斜。例如,所述点胶针的出胶平面可以与所述下偏光片之间形成30°至60°(例如45°)夹角。所述点胶针的针头朝向所述第一胶部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夹角角落。由于所述点胶针的出胶平面相对所述下偏光片倾斜,因此所述点胶针所流出的胶能够更好地流入所述第一胶部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夹角角落处,使得所述第二胶部能够更好地粘接所述第一胶部与所述内孔侧部,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连接更为牢固。其中,所述第二胶部能够形成相对所述第一胶部倾斜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透光区域,且所述第二表面在远离所述第一胶部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透光区域。其中,所述点胶针可以绕所述透光孔的中心轴线转动,以形成连续的、大致呈环状的所述第二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A-A线处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结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的液晶显示面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五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五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六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七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八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九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十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图2A及图2B,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在A-A线处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结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等设备。图1所示实施例以电子设备1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光学器件20及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Display, LCD)30。所述液晶显示屏30安装于所述壳体10。所述壳体10可包括边框和后盖。所述边框环绕设于所述后盖的周缘。所述液晶显示屏30盖设于所述边框远离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液晶显示屏30与所述壳体10共同围设出整机内腔。所述光学器件20收容于所述整机内腔。所述光学器件20可以是摄像头模组、环境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或光学指纹传感器等。
所述液晶显示屏30具有透光区域301、环绕于所述透光区域301周边的遮光区域302及环绕于所述遮光区域302周边的显示区域303。所述透光区域301允许可见光通过。所述遮光区域302用于遮挡可见光。所述显示区域303用于显示图像。所述光学器件20正对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液晶显示屏30具有所述透光区域301,所述透光区域301允许可见光通过,因此所述电子设备100的以可见光为识别光线的所述光学器件20(例如摄像头模组、环境光传感器、识别可见光的光学指纹传感器等)能够正对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并放置在所述透光区域301下方,以通过所述透光区域301传输可见光,无需占用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侧向周边空间,从而减少所述光学器件20对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排布空间的限制,并且所述透光区域301被所述显示区域303所环绕,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能够设置更大的显示区域303,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边框面积、增大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积,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可以理解的是,传统液晶屏中,允许可见光通过的膜层或板材也都允许不可见光通过。本申请中所述液晶显示屏30位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膜层或板材的材料可参阅传统方案进行设计,由于所述透光区域301允许可见光通过,因此所述透光区域301同样允许不可见光通过。本申请中以不可见光为识别光线的光学器件20(例如接近光传感器、识别不可见光的光学指纹传感器等)同样能够正对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并放置在所述透光区域301下方,以通过所述透光区域301传输不可见光。
本申请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器件20。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透光区域301。例如,电子设备100包括多个光学器件20,所述液晶显示屏30包括多个透光区域301,多个光学器件20分别正对多个透光区域301,以通过多个透光区域301传输光线。其中,一个透光区域301可以为一个光学器件20提供光线传输通道,也可以同时为多个光学器件20提供光线传输通道。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盖板40。所述盖板40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30远离整机内腔的一侧。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可通过粘接层50粘接于盖板40,以共同形成屏组件。其中,所述粘接层50可采用透明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材料。
本申请中,所述屏组件的透光区对应于其液晶显示屏30的透光区域301,两者重合。屏组件的显示区对应于其液晶显示屏30的显示区域303,两者重合。
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3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和背光模组2(backlightmodule)。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位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部分用于允许可见光穿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1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的部分用于遮挡可见光。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位于所述显示区域303 的部分用于显示图像。所述背光模组2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提供背光源。所述背光模组2位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部分允许可见光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2位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部分为通孔21。所述光学器件 20可以部分或全部收容于通孔21,以使所述光学器件20与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排布更为紧凑,两者能够复用所述电子设备100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2位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部分可以采用导光材料制成。导光材料可以为透明材料。所述光学器件20位于所述透光部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一侧。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图3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的液晶显示面板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的液晶显示面板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的液晶显示面板1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11、液晶盒12及下偏光片13。换言之,所述上偏光片11和所述下偏光片13分别层叠于所述液晶盒12的相背两侧。所述上偏光片11位于所述盖板40与所述液晶盒12之间。所述下偏光片13位于所述液晶盒12与所述背光模组2之间。
所述液晶盒12位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部分用于允许可见光穿过。所述液晶盒12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的部分用于遮挡可见光。所述液晶盒1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303的部分用于显示图像。
所述上偏光片11的偏光轴垂直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偏光轴。所述上偏光片11和所述下偏光片13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透光区域301中镂空设置。也即,所述上偏光片11在所述透光区域301中镂空设置(如图3所示),或者所述下偏光片13在所述透光区域301中镂空设置(如图4所示),或者所述上偏光片11和所述下偏光片13在透光区域301中均镂空设置(如图5所示)。此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在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部分允许可见光通过。其中,所述上偏光片11和所述下偏光片13在所述透光区域301中均镂空设置时,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透光率更高,有利于提高所述光学器件20的工作质量。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光学器件20的识别光线为可见光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可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此时,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透光率较高,使得所述光学器件20具有较佳的工作质量。当所述光学器件20的识别光线为不可见光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可采用如图3或图4所示结构。以不可见光为识别光线的光学器件20对透过率的要求较低,因此所述上偏光片11和所述下偏光片13中的一者开孔即可满足器件要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器件20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可以有其他配合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其中,所述液晶盒12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盒12可以通过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中的一者或二者的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的部分设置黑色矩阵(black matrix,BM)或遮光层,以使所述遮光区域302能够遮挡可见光。黑色矩阵或遮光层还可用于覆盖所述液晶盒12中的信号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阵列基板可包括第一基材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材上的器件阵列层。所述器件阵列层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基材和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材上的彩色滤光层(color filter,CF)。所述彩色滤光层用于通过特定波段范围内的光线。所述器件阵列层位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部分和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部分均允许可见光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均采用透光材料(例如玻璃材料),且连续地覆盖所述透光区域301、所述遮光区域302及所述显示区域303,因此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可以为整面连续的板材,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整体强度较高,不易碎裂。本申请中,由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所述透光区域301的形状、大小、数量及与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边缘之间的间距的设计更为灵活、多样化,有利于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可靠性。例如,所述透光区域30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圆角矩形、跑道形(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直边和相对地连接在两条直边之间的弧边)等。本申请对所述透光区域301的具体形状不作严格限定。所述透光区域3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透光区域301可以分别为多个光学器件20提供光线传输通道。多个透光区域301的排布方式可以灵活设计,例如阵列排布、环形排列等。
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可以集成触控功能。例如,所述液晶显示屏30还可包括触控层(图中未示出)。所述触控层可以位于所述上偏光片11与所述液晶盒12之间、所述液晶盒12中或所述液晶盒12与所述上偏光片11之间。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所述盖板40与所述液晶显示屏30之间设置触控膜层(图中未示出),以使所述屏组件集成触控功能。
请参阅图6,图6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的背光模组2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背光模组2包括支架22及背光膜材23。所述支架22包括外周侧部221、位于所述外周侧部221内侧的内孔侧部222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22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底部223。所述外周侧部22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大致相对设置,均大致相对所述底部223竖立。所述外周侧部221、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底部223共同形成收容空间224。所述外周侧部221环绕于所述显示区域303的周边。所述液晶显示屏30还可具有环绕于所述显示区域303周边的走线区域304。所述走线区域304遮挡可见光。所述外周侧部221可位于所述走线区域304内。所述内孔侧部222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外周侧部221的一侧形成覆盖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通孔结构(包括图2A所示通孔21),以允许可见光穿过。所述背光膜材23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224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域303。所述背光膜材 23设有通孔,所述背光膜材23安装于所述支架22时,所述内孔侧部222伸入该通孔。其中,所述背光膜材23靠近所述内孔侧部222的边缘231(也即通孔的孔壁)可位于所述遮光区域 302。所述背光膜材23靠近所述外周侧部221的边缘232可位于所述走线区域304。
可选的,所述外周侧部221、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底部223一体成型。也即,所述支架22一体成型。所述支架22可通过对板件进行冲压等机械加工方式成型。所述支架22可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铁、不锈钢、铝等。此时,所述支架22的加工方式简单、难度低,且加工成本较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2的各个部分也可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背光膜材23包括导光板及层叠在所述导光板上的膜片组。所述膜片组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底部223的一侧。所述导光板可采用光学级亚克力(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为基材。所述膜片组可包括保护膜(protector)、扩散膜(diffuser)、菱镜膜(prismfilm)或其他光学薄膜。本申请中对所述膜片组中的光学薄膜种类、数量及层叠位置不作严格限定。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2还包括光源24。如图6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 2为侧入式背光源。所述光源24可以位于所述背光膜材23与所述外周侧部221之间。所述背光膜材23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部223之间。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2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源。此时,所述光源24可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部223之间。
请参阅图7,图7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液晶显示屏3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液晶盒12、所述下偏光片13及所述背光模组2。所述下偏光片13覆盖所述显示区域303且设有透光孔131。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 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此时,所述透光孔131覆盖所述透光区域301,使得所述透光区域 301能够通过可见光,所述光学器件20可通过所述透光区域301传输光线。
所述液晶显示屏30还包括遮光件3。所述遮光件3能够遮挡可见光。所述遮光件3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且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所述遮光件3连接所述液晶盒12、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及所述内孔侧部22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遮光件3同时连接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所述液晶盒12 及所述内孔侧部222,所述遮光件3能够遮挡可见光线,因此所述背光模组2的光线不会自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或所述内孔侧部222与液晶盒12之间逃逸至所述透光区域301,从而避免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发生所述透光区域301周边漏光和显示不均的问题,也有利于保证所述光学器件20的工作质量。同时,所述背光模组2进入所述下偏光片13的光线,也不会自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射出而导致出现大视角漏光问题,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 具有更佳的显示质量。
可以理解的,所述“大视角漏光问题”是指用户从较大的视场角度或较为倾斜的角度观看液晶显示屏30时,从下偏光片13的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所漏出的光线会通过透光区域 301被用户观看到。大视角漏光问题会影响到液晶显示屏30的显示质量,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7所示,所述遮光件3包括双面胶31。所述双面胶31位于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液晶盒12之间,且连接所述背光膜材23、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所述内孔侧部222 及所述液晶盒12。所述双面胶31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换言之,所述双面胶 31在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双面胶31大致呈环状(包括但不限于圆环、方环、跑道环等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轮廓形状相同的环形)。所述双面胶31可包括遮光基材及位于基材相背两侧的粘接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面胶31连接所述背光膜材23、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液晶盒12,使得所述背光膜材23相对所述支架22固定,所述背光模组2相对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固定,且能够遮挡通过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射出的光线及从所述背光膜材23射出的光线,降低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发生漏光的风险,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面胶31的宽度比较窄,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所述遮光区域302 的宽度较小,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和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形态更为美观,屏占比更高。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孔侧部222可以与所述透光区域301形成一定间距,以降低部分所述双面胶31发生意外开胶时,所述液晶显示屏30出现漏光或显示不均的问题。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宽度一般为0.3毫米(mm)至1.5毫米之间,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宽度较宽时,所述双面胶31的宽度也可以较大,从而保证所述双面胶31具有足够的粘附力,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可靠性更高。所述内孔侧部222的宽度一般为0.1毫米左右,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所述内孔侧部222的宽度较宽时,所述双面胶3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粘接面积也可以较大,从而保证所述双面胶3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具有足够的粘附力,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可靠性更高。
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还包括位于所述液晶盒12远离所述下偏光片13一侧的上偏光片11。所述上偏光片11覆盖所述显示区域303且设有穿透孔111。所述穿透孔111的孔壁1111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所述穿透孔111覆盖所述透光区域301。此时,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透光率更高,以使所述光学器件20具有更佳的工作质量。
其中,结合参阅图2A和图7,由于所述背光模组2的光线经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亮度极大地被削弱,并且位于所述上偏光片11与所述盖板40之间的粘接层50能够快速传导和扩散光线,因此所述上偏光片11的所述穿透孔111的孔壁111处几乎不会出现漏光现象,从而能够保证所述液晶显示屏30具有较佳的显示质量。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偏光片11也可不开孔。也即,所述上偏光片11连续地覆盖所述透光区域301、所述遮光区域302及所述显示区域303。
请参阅图8,图8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内孔侧部222包括主体部分2221及延伸部分2222。所述主体部分2221连接在底部223及所述延伸部分2222之间。所述主体部分2221可以与所述延伸部分2222一体成型。所述延伸部分2222相对所述主体部分2221向靠近所述透光区域301的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分2222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2221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 的截面宽度。所述双面胶31连接所述延伸部分222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双面胶31连接所述延伸部分2222,且所述延伸部分2222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2221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因此所述双面胶3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连接面积更大,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双面胶31 发生开胶的风险,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可靠性更高。由于所述延伸部分2222相对所述主体部分2221向靠近所述透光区域301的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分2222不会占用所述支架 22的所述收容空间224的空间,因此所述背光膜材23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收容空间224,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组2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所述液晶显示屏30和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
请参阅图9,图9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内孔侧部222包括主体部分2221及延伸部分2222。所述主体部分2221连接在底部223及所述延伸部分2222之间。所述主体部分2221可以与所述延伸部分2222一体成型。所述延伸部分2222相对所述主体部分2221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的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分2222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2221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 的截面宽度。所述双面胶31连接所述延伸部分222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双面胶31连接所述延伸部分2222,且所述延伸部分2222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2221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因此所述双面胶3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连接面积更大,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双面胶31 发生开胶的风险,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可靠性更高。由于所述延伸部分2222相对所述主体部分2221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的方向弯折,也即向靠近所述背光膜材23的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分2222能够与所述底部223复用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宽度空间,从而能够在保证所述双面胶31粘接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宽度,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 30及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更为美观、屏占比更高。
请参阅图10,图10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遮光件3还包括点胶32。所述点胶32位于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外周侧部221 的一侧,且连接所述液晶盒12、所述双面胶31及所述内孔侧部222。所述点胶32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换言之,所述点胶32在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点胶32大致呈环状。所述点胶32可采用遮光材料。所述点胶32可采用热固化胶或湿固化胶。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点胶32连接所述液晶盒12、所述双面胶31及所述内孔侧部222,因此所述点胶32增加了所述液晶盒12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粘接力度,降低了所述双面胶31发生开胶的风险,使得所述遮光件3的可靠性更高。
其中,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所述双面胶31的结构可参阅图7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点胶32也可以与图8所示实施例或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双面胶31相配合,以形成所述遮光件3。
请参阅图11,图11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五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内孔侧部222背离所述外周侧部221(参阅图6)的内侧面2223与所述透光孔131 的孔壁1311齐平。所述遮光件3包括双面胶31和点胶32。所述双面胶31位于所述下偏光片13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所述双面胶31粘接下偏光片13背离所述液晶盒12的下表面132和所述内孔侧部222的背离所述底部223的顶端面2224。所述双面胶31还粘接所述背光膜材23。所述点胶32位于所述内孔侧部222背离所述外周侧部221的一侧。所述点胶 32连接所述内孔侧部222、所述双面胶31、所述下偏光片13的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 及所述液晶盒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3通过组合使用所述双面胶31和所述点胶32,使得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粘接更为牢固,所述遮光件3发生开胶的风险较低。并且所述遮光件3能够很好地遮挡所述背光模组2和所述下偏光片13射向所述透光区域301的光线,从而避免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发生边缘漏光问题,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具有较佳的显示质量。
请参阅图12,图12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五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遮光件3包括通过第一道点胶工艺形成的第一胶部33及通过第二道点胶工艺形成第二胶部34。所述第一胶部33连接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及所述液晶盒12。所述第二胶部34连接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第一胶部33。所述第二胶部34在第二道点胶工艺后与所述第一胶部33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道点胶工艺可以在所述第一胶部33半固化或完全固化后进行。
所述第一胶部33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所述第一胶部33在所述遮光区域 30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胶部33大致呈环状。所述第一胶部33可采用遮光材料。所述第一胶部33可采用热固化胶或湿固化胶。所述第二胶部34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301 设置。所述第二胶部34在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胶部34大致呈环状。所述第二胶部34可采用遮光材料。所述第一胶部33可采用热固化胶或湿固化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部33能够在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处遮挡所述下偏光片13的漏光,所述第二胶部34能够使所述背光模组2固定连接所述液晶盒12,且能够遮挡所述背光模组2的漏光,使得所述遮光件3能够遮挡所述透光区域301周边的漏光,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显示质量更佳。
其中,所述遮光件3通过相互独立的两道点胶工艺形成堆叠的所述第一胶部33和所述第二胶部34,从而解决因胶体流动性而无法形成既窄且高的点胶件的问题,所述遮光件3能够在具有较小截面积(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方向)的同时,获得较大的高度尺寸(垂直于所述下偏光片13方向),以更好地粘接所述下偏光片13和所述背光模组2,并使所述遮光区域 302的宽度较小。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三道或三道以上的点胶工艺形成所述遮光件3,使得最终形成的所述遮光件3连接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所述液晶盒12及所述内孔侧部222即可。
可选的,所述第一胶部33具有面向所述透光区域301的第一表面331。所述第二胶部34 具有面向所述透光区域301的第二表面341。所述第二表面341与所述第一表面331齐平,或者相对所述第一表面331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部33的截面形状(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胶部34的截面形状(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不同。所述第一胶部33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二胶部34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或扇形。此时,所述第二胶部34的所述第二表面341相对所述第一表面331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部33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与所述第一胶部33的截面形状相同或相似。例如,所述第一胶部3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胶部34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此时,所述第二表面341可以与所述第一表面331齐平或相对所述第一表面331 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表面341与所述第一表面331齐平或相对所述第一表面331 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因此所述第二胶部34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胶部33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距离,所述第二胶部34能够充分利用所述第一胶部33在所述遮光区域302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降低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宽度,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及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更为美观、屏占比更高。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341在远离所述第一胶部33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此时,所述第二胶部34的点胶量较少,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成本较低。其中,所述第二胶部34的截面形状可以呈三角形或扇形。所述第二表面341可以为平面或曲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胶部33连接所述第二胶部34的表面332为通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形成的粗糙面。其中,表面粗糙化处理可以使所述第一胶部33连接所述第二胶部34的表面332 上形成凹点、凸点、凹槽、凸块、凹陷纹路或凸起纹路等可以增加表面积的一种或多种微结构,使得所述第一胶部33连接所述第二胶部34的表面332为粗糙面,所述第二胶部34与所述第一胶部33的结合面积更大,结合力更强,所述第二胶部34不易脱离所述第一胶部33,所述遮光件3的可靠性高。
可选的,所述内孔侧部222抵持所述下偏光片13,且所述内孔侧部222背离所述外周侧部221的内侧面2223与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齐平。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垂直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由于所述第一胶部 33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因此所述内孔侧部222背离所述底部223的顶端面2224能够更好地抵持所述下偏光片13,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组装精度更高,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具有较高的良品率。
请参阅图13,图13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六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遮光件3包括通过第一道点胶工艺形成的第一胶部33及通过第二道点胶工艺形成第二胶部34。所述第一胶部33连接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及所述液晶盒12。所述第二胶部34连接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第一胶部33。所述内孔侧部222抵持所述下偏光片13和所述第一胶部33。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等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等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因此所述内孔侧部222的远离所述底部223的顶端面2224能够平稳地抵持所述下偏光片13和所述第一胶部33,使得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组装精度更高,所述液晶显示屏30 具有较高的良品率。
请参阅图14,图14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七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遮光件3包括通过第一道点胶工艺形成的第一胶部33及通过第二道点胶工艺形成第二胶部34。所述第一胶部33连接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及所述液晶盒12。所述第二胶部34连接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第一胶部33。所述内孔侧部222抵持所述下偏光片13。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相对所述内孔侧部222背离所述外周侧部221的内侧面2223靠近所述透光区域301。所述第二胶部34粘接所述第一胶部33、所述下偏光片13及所述内孔侧部22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相对所述内孔侧部222的内侧面靠近所述透光区域301,所述内孔侧部222完全抵持所述下偏光片13,因此所述第一胶部33的设置不会影响到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组装精度,所述液晶显示屏30能够获得较高的良品率。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及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的大小关系不作严格限定。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可以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一致。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也可以小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也可以大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此时,所述内孔侧部222的内侧面2223与所述第一胶部33之间形成凹陷槽结构。在形成所述第二胶部34的过程中,部分所述第二胶部34会流入所述凹陷槽结构,使得所述第二胶部34与所述第一胶部33的连接面积更大、所述第二胶部34与所述内孔侧部222的内侧面2223的连接面积更大,所述遮光件3能够更好地稳固连接所述背光模组2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所述遮光件3的可靠性更高。
请参阅图15,图15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八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遮光件3包括通过第一道点胶工艺形成的第一胶部33及通过第二道点胶工艺形成第二胶部34。所述第一胶部33连接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及所述液晶盒12。所述第二胶部34连接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第一胶部33。所述内孔侧部222抵持所述第一胶部33。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相对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相对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所述内孔侧部222完全抵持所述第一胶部33,因此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与所述下偏光片13厚度的大小关系不会影响到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组装精度,所述液晶显示屏30能够获得较高的良品率。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及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的大小关系不作严格限定。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可以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一致。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也可以小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此时,所述内孔侧部222能够复用所述下偏光片13的部分厚度空间,有利于所述液晶显示屏30和所述电子设备100实现轻薄化。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部33的厚度也可以大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厚度。此时,所述内孔侧部222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胶部33之间形成凹陷槽结构。在形成所述第二胶部34的过程中,部分所述第二胶部34会流入所述凹陷槽结构,使得所述第二胶部34与所述第一胶部33的连接面积更大、所述第二胶部34与所述内孔侧部222 的内侧面的连接面积更大,所述遮光件3能够更好地稳固连接所述背光模组2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所述遮光件3的可靠性更高。
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30的制作方法。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制作方法能够制作如图12至图15所示的液晶显示屏30。
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制作方法包括:
S011: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液晶盒12及固定于所述液晶盒12 的下偏光片13。所述下偏光片13具有透光孔131。
S013:在所述透光孔131内侧点胶以形成第一胶部33。所述第一胶部33连接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及所述液晶盒12。本步骤中的点胶步骤对应于第一道点胶工艺。
S015:将背光模组2的内孔侧部222抵持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上。其中,所述背光模组2包括支架22及背光膜材23。所述支架22包括外周侧部221、位于所述外周侧部221内侧的所述内孔侧部222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22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底部223。所述外周侧部221、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底部223共同形成收容空间224。所述背光膜材 23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224。
S017:在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外周侧部221的一侧点胶以形成第二胶部34。所述第二胶部34连接所述第一胶部33及所述内孔侧部222。此时,所述第二胶部34与所述第一胶部33形成一体结构。本步骤中的点胶步骤对应于第二道点胶工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相互独立的两道点胶工艺所形成的所述第一胶部33和所述第二胶部34,能够堆叠成一体结构,以形成所述遮光件3,使得所述遮光件3具有较小截面积(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方向)和较大的高度尺寸(垂直于所述下偏光片13方向),从而更好地粘接所述下偏光片13和所述背光模组2,并使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宽度较小。
可选的,在所述透光孔131内侧点胶以形成第一胶部33的过程(也即第一道点胶工艺) 中,用于点胶的点胶针的出胶平面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此时,所述第一胶部33的截面形状大致呈矩形。所述第一胶部33远离所述下偏光片13的表面能够大致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从而能够为所述第二胶部34的点胶过程提供合适的成型面,使得所述第二胶部34的成型质量较佳,所述遮光件3的可靠性高。其中,所述点胶针可以沿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的延伸方向绕所述透光孔131平移,以形成连续的、大致呈环状的所述第一胶部33。
可选的,在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外周侧部221的一侧点胶以形成第二胶部34的过程(也即第二道点胶工艺)中,用于点胶的点胶针的出胶平面相对所述下偏光片13倾斜。例如,所述点胶针的出胶平面可以与所述下偏光片13之间形成30°至60°(例如45°)夹角。所述点胶针的针头朝向所述第一胶部33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夹角角落。由于所述点胶针的出胶平面相对所述下偏光片13倾斜,因此所述点胶针所流出的胶能够更好地流入所述第一胶部33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夹角角落处,使得所述第二胶部34能够更好地粘接所述第一胶部33与所述内孔侧部222,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连接更为牢固。其中,所述第二胶部34能够形成相对所述第一胶部33倾斜的第二表面341。所述第二表面 341相对所述第一表面331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且所述第二表面341在远离所述第一胶部 33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其中,所述点胶针可以绕所述透光孔131的中心轴线转动,以形成连续的、大致呈环状的所述第二胶部34。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外周侧部221的一侧点胶32以形成第二胶部34的过程中,用于点胶的点胶针的出胶平面也可以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此时,所述第二胶部34的截面形状大致呈矩形。所述第二胶部34的点胶过程(也即第二道点胶工艺)可参阅所述第一胶部33的点胶过程(也即第一道点胶工艺)进行设计。
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制作方法也可以包括:
S021: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液晶盒12及固定于所述液晶盒12 的下偏光片13。所述下偏光片13具有透光孔131。
S023:将背光模组2的内孔侧部222抵持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上。其中,所述背光模组2包括支架22及背光膜材23。所述支架22包括外周侧部221、位于所述外周侧部221内侧的所述内孔侧部222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22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底部223。所述外周侧部221、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底部223共同形成收容空间224。所述背光膜材 23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224。
S025:在所述透光孔131内侧点胶以形成第一胶部33。所述第一胶部33连接所述透光孔131的孔壁1311及所述液晶盒12。本步骤中的点胶步骤对应于第一道点胶工艺。
S027:在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外周侧部221的一侧点胶以形成第二胶部34。所述第二胶部34连接所述第一胶部33及所述内孔侧部222。此时,所述第二胶部34与所述第一胶部33形成一体结构。本步骤中的点胶步骤对应于第二道点胶工艺。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16,图16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九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液晶显示屏30具有透光区域301、环绕于所述透光区域301周边的遮光区域302及环绕于所述遮光区域302周边的显示区域303。所述液晶显示屏3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11、液晶盒12、下偏光片13及背光模组2。所述上偏光片11覆盖所述显示区域303且设有穿透孔111。所述穿透孔111的孔壁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所述透光孔131覆盖所述透光区域301。所述液晶盒12位于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部分用于允许可见光穿过。所述液晶盒 12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的部分用于遮挡可见光。所述液晶盒1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303的部分用于显示图像。所述下偏光片13连续覆盖所述透光区域301、所述遮光区域302及所述显示区域303。
所述背光模组2包括支架22及背光膜材23。所述支架22包括外周侧部221、位于所述外周侧部221内侧的内孔侧部222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22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底部223。所述外周侧部221、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底部223共同形成收容空间224。所述背光膜材23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224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域303。所述内孔侧部222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
所述液晶显示屏30还包括遮光件3。所述遮光件3位于所述遮光区域302且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所述遮光件3连接所述下偏光片13和所述内孔侧部22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上偏光片11设有覆盖所述透光区域301的透光孔131,因此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所述透光区域301允许可见光通过,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所述光学器件 20能够正对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并放置在所述透光区域301下方,以通过所述透光区域 301传输可见光,无需占用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侧向周边空间,从而减少所述光学器件20 对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排布空间的限制,并且所述透光区域301被所述显示区域303所环绕,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能够设置更大的显示区域303,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边框面积、增大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积,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由于所述下偏光片13连续覆盖所述透光区域301、所述遮光区域302及所述显示区域303,因此所述下偏光片13为完整膜片,从而能够避免所述下偏光片13在所述透光区域301出现漏光。由于所述遮光件3连接所述下偏光片13和所述内孔侧部222,因此所述背光模组2的光线不会自所述内孔侧部222与液晶显示面板1之间逃逸至所述透光区域301,从而避免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发生所述透光区域301周边漏光和显示不均的问题,也有利于保证所述光学器件20的工作质量。
可选的,所述遮光件3包括双面胶31。所述双面胶31位于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下偏光片13之间,且连接所述背光膜材23、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下偏光片13。所述双面胶31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换言之,所述双面胶31在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双面胶31大致呈环状。所述双面胶31可包括遮光基材及位于基材相背两侧的粘接层5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面胶31连接所述背光膜材23、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液晶盒 12,使得所述背光膜材23相对所述支架22固定,所述背光模组2相对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固定,且能够遮挡从所述光学膜材射出的光线,降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发生漏光的风险,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孔侧部222的结构、所述双面胶31与所述内孔侧部 222的连接关系可参阅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具体的:
所述内孔侧部222包括主体部分2221及延伸部分2222。所述主体部分2221连接在底部223及所述延伸部分2222之间。所述延伸部分2222相对所述主体部分2221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的方向弯折或靠近所述透光区域301的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分2222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2221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所述双面胶31连接所述延伸部分222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双面胶31连接所述延伸部分2222,且所述延伸部分2222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2221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13的截面宽度,因此所述双面胶31与所述内孔侧部222之间的连接面积更大,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双面胶31 发生开胶的风险,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的可靠性更高。
当所述延伸部分2222相对所述主体部分2221向靠近所述透光区域301的方向弯折时,所述延伸部分2222不会占用所述支架22的所述收容空间224的空间,因此所述背光膜材23 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收容空间224,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组2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所述液晶显示屏30和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
当所述延伸部分2222相对所述主体部分2221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301的方向弯折,也即向靠近所述背光膜材23的方向弯折时,所述延伸部分2222能够与所述底部223复用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宽度空间,从而能够在保证所述双面胶31粘接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宽度,使得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及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更为美观、屏占比更高。
请参阅图17,图17是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十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遮光件3包括点胶32。所述点胶32位于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外周侧部221 (参阅图6)的一侧,且连接所述下偏光片13及所述内孔侧部222。所述点胶32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301设置。换言之,所述点胶32在所述遮光区域30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点胶32大致呈环状。所述点胶32可采用遮光材料。所述点胶32可采用热固化胶或湿固化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32能够牢固连接所述内孔侧部222与所述下偏光片13,因此所述背光模组2的光线不会自所述内孔侧部222与液晶显示面板1之间逃逸至所述透光区域 301,从而避免所述液晶显示屏30发生所述透光区域301周边漏光和显示不均的问题,也有利于保证所述光学器件20的工作质量。
请结合参阅图16和图17,图2B所示液晶显示屏30在第十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遮光件3包括双面胶31和点胶32。所述双面胶31位于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下偏光片13之间,且连接所述背光膜材23、所述内孔侧部222及所述下偏光片13。所述点胶32位于所述内孔侧部222远离所述外周侧部221的一侧,且连接所述下偏光片13、所述双面胶31及所述内孔侧部2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32和所述双面胶31共同用于连接所述背光模组2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使得两者的连接可靠度更高,所述遮光件3不易发生开胶,所述液晶显示屏30 的可靠性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具有透光区域、环绕于所述透光区域周边的遮光区域及环绕于所述遮光区域周边的显示区域;
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盒、下偏光片及背光模组;
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透光区域的部分用于允许可见光穿过,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遮光区域的部分用于遮挡可见光,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部分用于显示图像;
所述下偏光片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且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孔壁位于所述遮光区域;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支架及背光膜材,所述支架包括外周侧部、位于所述外周侧部内侧的内孔侧部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底部,所述外周侧部、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底部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背光膜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域,所述内孔侧部位于所述遮光区域;
所述液晶显示屏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遮光区域且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遮光件连接所述液晶盒、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及所述内孔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包括通过第一道点胶工艺形成的第一胶部及通过第二道点胶工艺形成第二胶部,所述第一胶部连接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及所述液晶盒,所述第二胶部连接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第一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部具有面向所述透光区域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胶部具有面向所述透光区域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齐平,或者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透光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在远离所述第一胶部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透光区域。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部连接所述第二胶部的表面为通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形成的粗糙面。
6.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孔侧部抵持所述下偏光片,所述内孔侧部背离所述外周侧部的内侧面与所述透光孔的孔壁齐平,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
或者,所述内孔侧部抵持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第一胶部,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等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厚度;
或者,所述内孔侧部抵持所述下偏光片,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相对所述内孔侧部背离所述外周侧部的内侧面靠近所述透光区域;
或者,所述内孔侧部抵持所述第一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包括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盒之间,且连接所述背光膜材、所述透光孔的孔壁、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液晶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侧部包括主体部分及延伸部分,所述主体部分连接在底部及所述延伸部分之间,所述延伸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或靠近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所述双面胶连接所述延伸部分。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还包括点胶,所述点胶位于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且连接所述液晶盒、所述双面胶及所述内孔侧部。
10.一种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具有透光区域、环绕于所述透光区域周边的遮光区域及环绕于所述遮光区域周边的显示区域;
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液晶盒、下偏光片及背光模组;
所述上偏光片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且设有穿透孔,所述穿透孔的孔壁位于所述遮光区域;
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透光区域的部分用于允许可见光穿过,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遮光区域的部分用于遮挡可见光,所述液晶盒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部分用于显示图像;
所述下偏光片连续覆盖所述透光区域、所述遮光区域及所述显示区域;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支架及背光膜材,所述支架包括外周侧部、位于所述外周侧部内侧的内孔侧部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底部,所述外周侧部、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底部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背光膜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域,所述内孔侧部位于所述遮光区域;
所述液晶显示屏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遮光区域且连续地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遮光件连接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内孔侧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包括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下偏光片之间,且连接所述背光膜材、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下偏光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侧部包括主体部分及延伸部分,所述主体部分连接在底部及所述延伸部分之间,所述延伸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向远离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或靠近所述透光区域的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的截面宽度,所述双面胶连接所述延伸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包括点胶,所述点胶位于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且连接所述下偏光片及所述内孔侧部。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光学器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共同围设出整机内腔,所述光学器件收容于所述整机内腔且正对所述透光区域。
15.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及固定于所述液晶盒的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具有透光孔;
在所述透光孔内侧点胶以形成第一胶部,所述第一胶部连接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及所述液晶盒;
将背光模组的内孔侧部抵持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支架及背光膜材,所述支架包括外周侧部、位于所述外周侧部内侧的所述内孔侧部及连接在所述外周侧部与所述内孔侧部之间的底部,所述外周侧部、所述内孔侧部及所述底部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背光膜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以及
在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点胶以形成第二胶部,所述第二胶部连接所述第一胶部及所述内孔侧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光孔内侧点胶以形成第一胶部的过程中,用于点胶的点胶针的出胶平面平行于所述下偏光片。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孔侧部远离所述外周侧部的一侧点胶以形成第二胶部的过程中,用于点胶的点胶针的出胶平面相对所述下偏光片倾斜。
CN201811565388.4A 2018-12-20 2018-12-20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9597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5388.4A CN109597236A (zh) 2018-12-20 2018-12-20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EP19900816.0A EP3882690B1 (en) 2018-12-20 2019-12-02 Electronic device
JP2021535777A JP7089641B2 (ja) 2018-12-20 2019-12-02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製造方法
US17/416,304 US11796852B2 (en) 2018-12-20 2019-12-02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anufacturing method
PCT/CN2019/122319 WO2020125387A1 (zh) 2018-12-20 2019-12-02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5388.4A CN109597236A (zh) 2018-12-20 2018-12-20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7236A true CN109597236A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63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5388.4A Pending CN109597236A (zh) 2018-12-20 2018-12-20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96852B2 (zh)
EP (1) EP3882690B1 (zh)
JP (1) JP7089641B2 (zh)
CN (1) CN109597236A (zh)
WO (1) WO2020125387A1 (zh)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3617A (zh) * 2019-06-17 2019-10-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10426878A (zh) * 2019-07-16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488526A (zh) * 2019-08-13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组装方法
CN110579898A (zh) * 2019-09-23 2019-12-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点胶方法
CN110703486A (zh) * 2019-09-24 2020-01-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16340A (zh) * 2019-09-23 2020-01-2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0737045A (zh) * 2019-10-28 2020-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850637A (zh) * 2019-11-29 2020-0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967856A (zh) * 2019-12-11 2020-04-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026288A (zh) * 2019-11-29 2020-04-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
CN111025752A (zh) * 2019-12-13 2020-04-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08784A (zh) * 2020-03-25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0125387A1 (zh) * 2018-12-20 2020-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11337500A (zh) * 2020-02-24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点胶管控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58932A (zh) * 2020-04-03 2020-07-28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屏下指纹识别显示屏
CN111856810A (zh) * 2019-04-29 2020-10-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112083600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12713178A (zh) * 2020-12-29 2021-04-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996503B2 (en) 2019-09-24 2021-05-0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13126365A (zh) * 2020-01-15 2021-07-1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液晶显示组件
WO2021232938A1 (zh) * 2020-05-18 2021-11-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88961A (zh) * 2021-03-05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4072720A (zh) * 2019-07-22 2022-02-1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背光源单元
US11537000B2 (en) 2020-06-24 2022-12-27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EP4064677A4 (en) * 2019-11-18 2023-01-18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5539A4 (en) * 2019-06-28 2022-10-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PERTURE SHUTTER COVER USED FOR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182A (zh) * 2010-04-27 2011-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KR20120118205A (ko) * 2011-04-18 2012-10-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편광판,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301848A (zh) * 2015-11-18 2016-02-03 苏州珏美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45450A (zh) * 2018-06-29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873473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108900672A (zh) * 2018-07-06 2018-11-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CN108989508A (zh) * 2018-08-24 2018-12-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装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9272868A (zh) * 2018-11-21 2019-01-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6462A (ja) 2004-10-28 2006-05-18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5038000B2 (ja) 2007-01-17 2012-10-03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9329314B2 (en) 2012-07-13 2016-05-03 Apple Inc. Touch screen display with transparent electrical shielding layer
JP2014026200A (ja) 2012-07-30 2014-02-06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006775B1 (ko) * 2012-08-30 2019-08-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4137427A (ja) 2013-01-15 2014-07-28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偏光サングラス対応のタッチ機能付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
JP6235600B2 (ja) 2013-09-24 2017-1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8803146B (zh) 2018-07-03 2021-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957829A (zh) * 2018-07-06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CN109031756A (zh) 2018-08-01 2018-12-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597236A (zh) 2018-12-20 2019-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182A (zh) * 2010-04-27 2011-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KR20120118205A (ko) * 2011-04-18 2012-10-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편광판,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301848A (zh) * 2015-11-18 2016-02-03 苏州珏美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45450A (zh) * 2018-06-29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873473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108900672A (zh) * 2018-07-06 2018-11-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CN108989508A (zh) * 2018-08-24 2018-12-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装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9272868A (zh) * 2018-11-21 2019-01-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ited B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25387A1 (zh) * 2018-12-20 2020-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US11796852B2 (en) 2018-12-20 2023-10-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1131890B2 (en) 2019-04-29 2021-09-2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LCD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856810B (zh) * 2019-04-29 2023-1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111856810A (zh) * 2019-04-29 2020-10-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EP3734356A1 (en) * 2019-04-29 2020-11-0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Lcd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083600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US11774795B2 (en) 2019-06-17 2023-10-03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0333617A (zh) * 2019-06-17 2019-10-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US10895773B1 (en) 2019-07-16 2021-01-1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O2021007891A1 (zh) * 2019-07-16 2021-01-2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426878A (zh) * 2019-07-16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072720A (zh) * 2019-07-22 2022-02-1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背光源单元
WO2021027122A1 (zh) * 2019-08-13 2021-02-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组装方法
CN110488526B (zh) * 2019-08-13 2020-08-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组装方法
CN110488526A (zh) * 2019-08-13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组装方法
CN110716340A (zh) * 2019-09-23 2020-01-2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US11385487B2 (en) * 2019-09-23 2022-07-12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glue dispensing method hereof
CN110579898A (zh) * 2019-09-23 2019-12-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点胶方法
WO2021056694A1 (zh) * 2019-09-23 2021-04-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US10996503B2 (en) 2019-09-24 2021-05-0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10703486A (zh) * 2019-09-24 2020-01-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56685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03486B (zh) * 2019-09-24 2021-04-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37045A (zh) * 2019-10-28 2020-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737045B (zh) * 2019-10-28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EP4064677A4 (en) * 2019-11-18 2023-01-18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50637A (zh) * 2019-11-29 2020-0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026288B (zh) * 2019-11-29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
CN111026288A (zh) * 2019-11-29 2020-04-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
CN110967856A (zh) * 2019-12-11 2020-04-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025752A (zh) * 2019-12-13 2020-04-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26365B (zh) * 2020-01-15 2022-11-08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液晶显示组件
CN113126365A (zh) * 2020-01-15 2021-07-1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液晶显示组件
CN111337500A (zh) * 2020-02-24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点胶管控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308784A (zh) * 2020-03-25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458932A (zh) * 2020-04-03 2020-07-28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屏下指纹识别显示屏
WO2021232938A1 (zh) * 2020-05-18 2021-11-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537000B2 (en) 2020-06-24 2022-12-27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713178A (zh) * 2020-12-29 2021-04-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88961A (zh) * 2021-03-05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26762A1 (en) 2022-01-27
EP3882690A1 (en) 2021-09-22
EP3882690A4 (en) 2022-01-26
WO2020125387A1 (zh) 2020-06-25
JP2022514104A (ja) 2022-02-09
JP7089641B2 (ja) 2022-06-22
US11796852B2 (en) 2023-10-24
EP3882690B1 (en) 2024-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7236A (zh) 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08989508B (zh) 一种显示屏组装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EP3073474A1 (en) Multi-scre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light-transmissive cover with invisible bezel
US20140354918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frame used therein
US20200192148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60291386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curved surface display device
JP2022518608A (ja) 端末機器
CN113053236B (zh) 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盖板
KR20030085590A (ko) 전면발광 터치 패널
US20210231856A1 (en) Optical Collimation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2181213U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10196477A (zh) 镜头、相机模组、电子装置和镜头的制造方法
US11327350B2 (en) Flexible liquid-crystal-screen modul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WO2021087652A1 (zh) 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系统、电子装置及指纹识别模组
CN111025752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53298A (zh)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2181212U (zh) 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CN105005413A (zh)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CN212276181U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08477267U (zh) 一种曲面背光源及其曲面显示装置
KR10174975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CN220208038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035061B (zh) 盖板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1684861B1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의 제조방법
CN217443648U (zh) 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显示装置以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