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2907A - 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62907A CN109562907A CN201680088004.7A CN201680088004A CN109562907A CN 109562907 A CN109562907 A CN 109562907A CN 201680088004 A CN201680088004 A CN 201680088004A CN 109562907 A CN109562907 A CN 1095629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easing
- carriage
- bolt
- fixed plate
- movable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26—Positively-acting devices, e.g. latches, kn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在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中,可动部件能够相对于轿厢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卡合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能够与固定部件卡合的位置,解除位置是与固定部件的卡合脱离的位置。在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处以能够移位的方式安装有解除工具。在可动部件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利用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中的不同于一个部件的另一个部件与解除工具的干涉,阻止可动部件向解除位置的移位,通过使解除工具相对于一个部件移位,解除工具从与另一个部件干涉的位置脱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轿厢固定在井道内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这样的电梯:当作业人员搭乘在轿厢上方来进行维护作业时,为了使得轿厢不误向上方移动,将设置有卡合孔的卡合板固定于导轨,并且将具有可动轴的固定装置安装于轿厢架,将可动轴插入卡合孔,由此使可动轴与卡合板在上下方向上卡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19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这样的以往的电梯中,在轿厢上方的维护作业中轿厢意外上升的情况下,插入卡合孔中的可动轴会啮入卡合孔的上部。在这种情况下,轿厢上方的作业人员不能使啮入卡合孔的上部的可动轴从卡合孔脱离,即使维护作业结束也不能使轿厢移动。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解除轿厢固定在井道内的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具备:固定部件,其固定在井道内;以及卡合装置,其具有可动部件,并且设置于能够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可动部件能够相对于轿厢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卡合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能够与固定部件卡合的位置,解除位置是与固定部件的卡合脱离的位置,在固定部件及所述可动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处以能够移位的方式安装有解除工具,在可动部件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利用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中的不同于一个部件的另一个部件与解除工具的干涉,阻止可动部件向解除位置的移位,通过使解除工具相对于一个部件移位,解除工具从与另一个部件干涉的位置脱离。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具备:固定部件,其固定在井道内;以及卡合装置,其具有可动部件,并且设置于能够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可动部件能够相对于轿厢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卡合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能够与固定部件卡合的位置,解除位置是与固定部件的卡合脱离的位置,在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处设置有解除工具,可动部件当位于卡合位置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经由解除工具与固定部件卡合,解除工具相比于一个部件容易弹性变形,在可动部件经由解除工具与固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利用解除工具的弹性变形,可动部件能够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具备:固定部件,其固定在井道内;以及卡合装置,其具有可动部件,并且设置于能够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可动部件能够相对于轿厢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卡合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能够与固定部件卡合的位置,解除位置是与固定部件的卡合脱离的位置,可动部件是能够相对于设置于轿厢的支承台滑动的滑动部件,在可动部件设置有与起重螺栓配合的起重用螺纹孔,在可动部件与固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在支承台承托着与起重用螺纹孔配合的起重螺栓的状态下,起重螺栓相对于可动部件被拧入,由此,可动部件向解除位置移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能够使得可动部件容易向解除位置移位,从而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解除轿厢固定在井道内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电梯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电梯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2的轿厢固定装置的放大图。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其他例子的主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2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4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使图15的杆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图17的块状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当图17的杆位于卡合位置时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图19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图19的各安装螺栓松开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图21的固定板的起重用螺纹孔中配合有起重螺栓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图22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4是示出图22的块突起部从插入部与固定板之间脱离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6是示出图25的块突起部从固定板与插入部之间脱离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9是示出图28的起重用螺纹孔中配合有起重螺栓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30是示出改变图29的块状部件的方向后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31是示出图28的杆的插入部的下表面与固定板卡合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32是示出图31的起重用螺纹孔中配合有起重螺栓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3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3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固定板的结构图。
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中的固定板的其他例子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结构图。此外,图2是示出图1的电梯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电梯的俯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轿厢2及对重3。轿厢2能够由设置在井道1内的一对轿厢导轨4引导着在井道1内向上下方向移动。对重3能够由设置在井道1内的一对对重导轨5引导着在井道1内向上下方向移动。轿厢2具有轿厢主体6和支承轿厢主体6的轿厢架7。轿厢架7具有位于轿厢主体6的上方的上架8。
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曳引机10,曳引机10是产生使轿厢2及对重3移动的驱动力的驱动装置。在本例中,在固定于一对对重导轨5的上端部的曳引机基座11支承有曳引机10。
曳引机10具有:曳引机主体12,其具有马达和制动器;以及驱动绳轮13,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曳引机主体12。驱动绳轮13借助曳引机主体12的马达的驱动力而旋转。驱动绳轮13的旋转利用曳引机主体12的制动器的动作进行制动。
在驱动绳轮13卷绕有悬吊轿厢2及对重3的多根悬挂体14。作为悬挂体14,例如使用绳索、带等。
在轿厢2的下部设置有一对轿厢吊轮15。在对重3的上部设置有对重吊轮16。此外,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第1绳索锁扣部17及第2绳索锁扣部18。在本例中,第1绳索锁扣部17设置于曳引机基座11的下部,第2绳索锁扣部18设置于一个轿厢导轨4的上端部。
悬挂体14的第1端部与第1绳索锁扣部17连接,悬挂体14的第2端部与第2绳索锁扣部18连接。悬挂体14从第1绳索锁扣部17依次卷绕于对重吊轮16、驱动绳轮13、一对轿厢吊轮15,并到达第2绳索锁扣部18。由此,轿厢2及对重3按2:1绕绳方式悬吊。
在井道1内固定有固定部件即固定板19。在轿厢2设置有与固定板19卡合的卡合装置20。在本例中,固定板19固定于一个轿厢导轨4的上端部,卡合装置20设置于轿厢2的上架8。
当轿厢2停止于对井道1内的设备即曳引机10进行维护的维护位置时,卡合装置20与固定板19在水平方向上对置。此外,当轿厢2停止于维护位置时,卡合装置20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板19卡合,由此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将轿厢2固定于井道1内的轿厢固定装置21具有固定板19及卡合装置20。
图4是示出图2的轿厢固定装置21的放大图。此外,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固定板19沿着轿厢导轨4的背面配置。此外,固定板19在与轿厢导轨4的背面接触的状态下,利用多个轨道夹固定于轿厢导轨4。在固定板19设置有卡合孔22。在本例中,在固定板19设置有一个卡合孔22,卡合孔22成为沿着上下方向的长孔。卡合孔22配置在从轿厢导轨4偏离的位置。
如图5所示,卡合装置20具有:支承部23,其固定于上架8;轴24,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23;以及杆25,其是设置于轴24的可动部件。
轴24水平地配置。此外,当从上方观察时,轴24与固定板19平行地配置。
杆25固定于轴24。由此,杆25相对于支承部23,能够与轴24成一体地以轴24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杆25以轴24的轴线为中心转动,从而相对于轿厢2在卡合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移位,所述卡合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能够与固定板19卡合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是与固定板19的卡合脱离的位置。因此,当从上方观察轿厢固定装置21时,若杆25到达卡合位置,则杆25与固定板19交叉,若杆25到达解除位置,则杆25从固定板19脱离。即,轿厢固定装置21为杆式的轿厢固定装置。
杆25具有:杆主体部251,其固定于轴24;以及插入部252,其从杆主体部251突出。杆主体部251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固定于轴24。插入部252从杆主体部25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向与杆主体部251交叉的方向突出。当轿厢2停止于维护位置时,通过杆25向卡合位置的移位,使得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通过杆25向解除位置的移位,使得插入部252从卡合孔22脱离。
在轿厢固定装置21中,在沿上下方向能够彼此卡合的固定板19及杆25中的一个部件处安装有解除机构31。在本例中,解除机构31安装于杆25。
解除机构31具有:作为解除工具的螺栓32,其以能够移位的方式安装于杆25的插入部252;螺母33,其将螺栓32固定于杆25的插入部252;以及缓冲件34,其设置于螺栓32的端部,为橡胶制。
在杆25的插入部252设置有螺纹孔。螺栓32在与插入部252的螺纹孔配合的状态下贯通插入部252。此外,螺栓32从插入部252向上方及下方突出。在本例中,螺栓32以使螺栓32的头部朝向上方的方式设置于插入部252。通过旋转螺栓32,螺栓32相对于插入部252向上下方向移位。
杆25当位于卡合位置时,能够经由螺栓32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板19卡合。由此,在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插入部252能够经由螺栓32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板19卡合。
在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当轿厢2的位置相对于固定板19向上方偏移时,螺栓32的上端部在卡合孔22的上端部的位置处与固定板19卡合。与此相对,在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当轿厢2的位置相对于固定板19向下方偏移时,螺栓32的下端部在卡合孔22的下端部的位置处与固定板19卡合。在图4及图5中,螺栓32的上端部在卡合孔22的上端部的位置处与固定板19卡合。
螺母33与螺栓32配合。通过将螺母33拧紧到插入部252,螺栓32被固定于插入部252。此外,通过松开螺母33的拧紧,螺栓32能够相对于插入部252移位。
缓冲件34设置于螺栓32的下端部。缓冲件34吸收螺栓32的下端部与固定板19卡合时的冲击。
在杆25经由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利用固定板19与螺栓32的干涉,阻止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的移位。此外,在杆25经由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通过使螺栓32相对于插入部252移位,在螺栓32与固定板19之间沿上下方向产生了空间,螺栓32从与固定板19干涉的位置脱离。即,在杆25经由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当使螺栓32相对于插入部252向着螺栓32从固定板19的承托着螺栓32的部分离开的方向移位时,在上下方向上,在卡合孔22的内表面与螺栓32之间产生了空间,从而解除了螺栓32与固定板19干涉的状态。由此,杆25能够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
接下来,对井道1内的曳引机10的维护作业的步骤进行说明。当对曳引机10进行维护作业时,作业人员首先从最上层的层站搭乘到轿厢2上方、即轿厢主体6的顶棚。之后,作业人员操作设置在轿厢2上方的维护运转时操作部,使轿厢2以低速上升。
之后,当轿厢2到达卡合装置20与固定板19对置的维护位置时,作业人员使轿厢2停止,使卡合装置20的杆25从解除位置向卡合位置移位。由此,杆25的插入部252插入固定板19的卡合孔22,杆25能够经由螺栓32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板29卡合。由此,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
之后,轿厢2上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对曳引机10的维护作业。当维护作业结束时,轿厢2上方的作业人员使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从而解除轿厢2的固定状态。
此处,当进行维护作业时,由于例如曳引机10的制动器被误释放等一些原因,轿厢2会误向上下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杆25经由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由此防止轿厢2移动。
在杆25经由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螺栓32与固定板19彼此干涉,因此在维护作业结束后,即使欲使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杆25也不移位。在这种情况下,在确认了曳引机10的制动器工作后,通过用扳手等转动螺栓32来使螺栓32相对于插入部252移位,从而使固定板19与螺栓3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产生空间。由此,螺栓32从与固定板19干涉的位置脱离,螺栓32与固定板19不再干涉,杆25能够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
轿厢2上方的作业人员在使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而解除轿厢2的固定状态后,操作轿厢2上方的维护运转时操作部,使轿厢2以低速下降。之后,作业人员使轿厢2停止在能够从轿厢2上方下到最上层的层站的位置,并从轿厢2上方下到最上层的层站。由此,完成对曳引机10的维护作业。
在这样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21中,在杆25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利用固定板19与螺栓32的干涉,阻止杆25向解除位置的移位,通过使螺栓32相对于杆25移位,螺栓32从与固定板19干涉的位置脱离,因此通过使螺栓32相对于杆25移位,能够使杆25容易向解除位置移位。由此,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解除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的状态。
此外,使用螺栓32作为介于杆25与固定板19之间的解除工具,因此,能够以低成本简单地构成解除固定板19与解除工具的干涉的结构。
此外,杆25能够以设置于轿厢2的轴24为中心转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杆25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
实施方式2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21的主视图。此外,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252从杆主体部251的中间部突出。由此,杆主体部251中的比插入部252的突出位置靠上方的部分成为第1止动件251a。此外,插入部252具有:分支部252a,其从杆主体部251突出;以及第2止动件252b,其从分支部252a的端部向下方突出。杆25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上下方向能够彼此卡合的固定板19及杆25中的固定板19处安装有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
在固定板19,作为固定部件的一部分固定有:板状的上部承托部19a,其从卡合孔22的上端部水平地突出;以及板状的下部承托部19b,其从卡合孔22的下端部水平地突出。上部承托部19a及下部承托部19b在上下方向上隔着卡合孔22彼此对置。当轿厢2停止在维护位置时,若杆25到达卡合位置,则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
上部解除机构41设置于上部承托部19a,下部解除机构42设置于下部承托部19b。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分别具有:螺栓32,其作为解除工具;螺母33,其与螺栓32配合;以及橡胶制的缓冲件34,其设置于螺栓32的端部。
在上部承托部19a及下部承托部19b设置有螺纹孔。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在与上部承托部19a的螺纹孔配合的状态下,向上下方向贯通上部承托部19a。此外,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通过转动螺栓32而能够相对于下部承托部19b向上下方向移位。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在与下部承托部19b的螺纹孔配合的状态下,向上下方向贯通下部承托部19b。此外,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通过转动螺栓32而能够相对于下部承托部19b向上下方向移位。
杆25当位于卡合位置时,能够经由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各自的螺栓32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板19卡合。由此,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的插入部252的分支部252a能够经由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与上部承托部19a卡合,并能够经由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与下部承托部19b卡合。
在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当轿厢2的位置相对于固定板19向上方偏移时,插入部252的分支部252a与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卡合,在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当轿厢2的位置相对于固定板19向下方偏移时,插入部252的分支部252a与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卡合。在图6及图7中,插入部252与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卡合。
在插入部252的分支部252a经由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与上部承托部19a卡合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第1止动件251a碰到上部承托部19a,从而阻止了杆25在图7中的逆时针旋转。由此,防止了轿厢2上升。另一方面,在插入部252的分支部252a经由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与下部承托部19b卡合的状态下,第2止动件252b碰到固定板19,从而阻止了杆25在图7中的顺时针旋转。由此,防止了轿厢2下降。
通过将螺母33拧紧到上部承托部19a,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被固定于上部承托部19a。通过松开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母33的拧紧,螺栓32能够相对于上部承托部19a移位。
通过将螺母33拧紧到下部承托部19b拧紧,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被固定于下部承托部19b。通过松开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母33的拧紧,螺栓32能够相对于下部承托部19b移位。
缓冲件34设置于各螺栓32的卡合孔22侧的端部。缓冲件34吸收插入部252与螺栓32卡合时的冲击。
在杆25经由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利用杆25与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的干涉,阻止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的移位。此外,在杆25经由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通过使螺栓32相对于上部承托部19a移位,在上部解除机构41的螺栓32与插入部252之间沿上下方向产生了空间,螺栓32从与杆25干涉的位置脱离。
在杆25经由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利用杆25与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的干涉,阻止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的移位。此外,在杆25经由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通过使螺栓32相对于下部承托部19b移位,在下部解除机构42的螺栓32与插入部252之间沿上下方向产生了空间,螺栓32从与杆25干涉的位置脱离。
由此,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各自的螺栓32与杆25干涉的状态被解除,杆25能够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由此,即使将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设置于固定板19,通过使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各自的螺栓32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也能够使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各自的螺栓32从与杆25干涉的位置脱离。由此,能够使得杆25容易向解除位置移位,从而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解除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分别设置于固定板19,但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因对重3的重量,轿厢2误上升的情况多,因此可以仅将上部解除机构41设置于固定板19。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固定于固定板19的上部承托部19a及下部承托部19b为板状,但可以使上部承托部19a的形状为块状,从而强化上部承托部19a。
即,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21的其他例子的主视图。此外,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在固定板19,固定有块状的上部承托部19a作为固定部件的一部分。块状的上部承托部19a与固定板19为分体部件。上部承托部19a通过焊接固定于固定板19。由此,在上部承托部19a与固定板19的边界形成有焊接部19c。这样的话,能够使上部承托部19a的强度提高,当杆25经由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时,能够防止上部承托部19a变形。
实施方式3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主视图。此外,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卡合装置20具有:支承台51,其固定于上架8;以及杆状部件52,其是设置于支承台51的可动部件。
在支承台51设置有使杆状部件52穿过的贯通孔53。杆状部件52为能够相对于支承台51向水平方向滑动的滑动部件。杆状部件52通过相对于支承台51的滑动,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
由此,当轿厢2停止于维护位置时,通过杆状部件52向卡合位置的移位,杆状部件52插入固定板19的卡合孔22,通过杆状部件52向解除位置的移位,杆状部件52从卡合孔22脱离。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固定装置21为闩锁式的轿厢固定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上下方向能够彼此卡合的固定板19及杆状部件52中的杆状部件52处安装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解除机构31。
在杆状部件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杆状部件52能够经由解除机构31的螺栓32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板19卡合。在杆状部件52经由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利用螺栓32与固定板19的干涉所产生的摩擦力,阻止杆状部件52向解除位置的移位。此外,在杆状部件52经由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通过使螺栓32相对于杆状部件52移位,在螺栓32与固定板19之间沿上下方向产生了空间,螺栓32从与固定板19干涉的位置脱离。由此,杆状部件52能够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由此,即使在闩锁式的轿厢固定装置21的杆状部件52中应用解除机构31,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即,通过使螺栓32相对于杆状部件52移位,能够使螺栓32从与杆25干涉的位置脱离,能够使得杆25容易向解除位置移位。由此,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解除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的状态。
实施方式4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主视图。此外,图13是沿着图12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装置2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卡合装置20相同,固定板19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固定板19相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固定装置21为闩锁式的轿厢固定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上下方向能够彼此卡合的固定板19及杆状部件52中的固定板19的上部承托部19a及下部承托部19b处安装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由此,即使在闩锁式的轿厢固定装置21的固定板19的上部承托部19a及下部承托部19b中应用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即,通过在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中使螺栓32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能够在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中使螺栓32从与杆状部件52干涉的位置脱离。由此,能够使得杆状部件52容易向解除位置移位,从而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解除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的状态。
实施方式5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主视图。此外,图15是沿着图14的XV-XV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4中,为了简单,省略了杆25的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固定装置21为杆式的轿厢固定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上下方向能够彼此卡合的固定板19及杆25中的固定板19处设置有作为解除工具的弹性片61。
弹性片61从卡合孔22的内表面向卡合孔22的内侧沿着固定板19突出。在本例中,弹性片61从卡合孔22的上端部的内表面向下方突出。在弹性片61的两侧面与卡合孔22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弹性片61的水平方向宽度尺寸比固定板19的水平方向宽度尺寸小。由此,弹性片61与固定板19相比,容易弹性变形。在本例中,弹性片61与固定板19成一体,固定板19及弹性片61由同一材料构成。作为固定板19及弹性片61,使用屈服点高的高张力钢板等。
在杆25的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插入部252能够经由弹性片61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板19卡合。在插入部252经由弹性片61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伴随着杆25的移位,弹性片61向固定板19的厚度方向一边弹性变形一边弯曲,由此允许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即,在插入部252经由弹性片61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通过弹性片61的弹性变形,杆25能够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
图16是示出使图15的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在固定有杆25的轴24上能够安装杆状的解除用臂62。在本例中,与解除用臂62配合的筒状部固定于轴24,解除用臂62与筒状部配合,由此解除用臂62安装于轴24。在解除用臂62安装于轴24的状态下,解除用臂62从轴24向轴24的径向外侧突出。当对解除用臂62施加了沿轴24的周向的力时,轴24与解除用臂62一体地转动。
当使杆25从解除位置向卡合位置移位时,在将解除用臂62安装于轴24后,对解除用臂62的端部施加向上方的力。由此,杆25向着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方向转动,杆25从解除位置向卡合位置移位。
当使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时,在将解除用臂62安装于轴24后,对解除用臂62的端部施加向下方的力、即图16的箭头方向的力。由此,杆25向着插入部252从卡合孔22脱离的方向转动,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21中,设置于固定板19的作为解除工具的弹性片61与固定板19相比容易弹性变形,在杆25的插入部252经由弹性片61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利用弹性片61的弹性变形,杆25能够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因此,能够使杆25容易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由此,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解除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的状态。
此外,在轴24上能够安装解除用臂62,因此,通过对解除用臂62施加力,能够利用杠杆原理,能够减小用于一边使弹性片61弹性变形一边使杆25移位所需要的力。由此,在进行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时,能够减少作业人员的负担。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解除工具的弹性片61设置于固定板19,但可以将作为解除工具的弹性片61设置于杆25。在这种情况下,弹性片61在从杆25的插入部252向上方突出的状态下设置于杆25。即使这样,也能够在杆25的插入部252经由弹性片61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一边使弹性片61弹性变形,一边使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能够容易使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弹性片61仅设置于卡合孔22的上端部,但也可以在卡合孔22的下端部设置弹性片61。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弹性片61应用于杆式的轿厢固定装置21,但可以在实施方式3所示的闩锁式的轿厢固定装置21中应用弹性片61来代替解除机构31。在这种情况下,弹性片61在从杆状部件52向上方及下方中的至少一方突出的状态下设置于杆状部件52。此外,可以在实施方式4所示的闩锁式的轿厢固定装置21中分别应用弹性片61来代替上部解除机构41及下部解除机构42。在这种情况下,弹性片61设置于固定板19的卡合孔2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即使这样,也能够在杆状部件52经由弹性片61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一边使弹性片61弹性变形,一边使杆状部件52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能够容易使杆状部件52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固定板19及弹性片61由相同材料构成,但不限于此,可以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固定板19及弹性片61。此外,在杆25或杆状部件52设置有弹性片61的情况下,可以使构成杆25或杆状部件52的材料与构成弹性片61的材料彼此不同。
实施方式6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装置2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卡合装置20的结构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固定装置21为杆式的轿厢固定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上下方向能够彼此卡合的固定板19及杆25中的固定板19处安装有解除机构71。另外,在图17中,示出了作为可动部件的杆25到达解除位置的状态。
解除机构71具有:块状部件72,其作为解除工具;以及多个安装螺栓73,它们将块状部件72安装于固定板19。
在固定板19沿着上下方向设置有使多个安装螺栓73穿过的长孔、即螺栓通孔74。在块状部件72安装有穿过螺栓通孔74的各安装螺栓73。
图18是示出图17的块状部件72的立体图。块状部件72具有:块安装部721,其与固定板19重叠;以及块突起部722,其从块安装部721的端部向侧方突出。
在块安装部721设置有与各安装螺栓73分别配合的多个螺纹孔75。各螺纹孔75贯通块安装部721。块状部件72利用穿过螺栓通孔74的各安装螺栓73的拧紧而固定于固定板19。
块状部件72在将块突起部72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安装于固定板19。在本例中,块状部件72在使块突起部722与卡合孔22的上端部卡合的状态下安装于固定板19。
各安装螺栓73的长度比固定板19的厚度与块安装部721的厚度的总和长。由此,在块状部件72安装于固定板19的状态下,如图17所示,各安装螺栓73从块安装部721的背面突出。块状部件72通过松开各安装螺栓73的拧紧,能够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通过使块状部件72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块突起部722从卡合孔22脱离。在各安装螺栓73各自的前端部,安装有用于防止块安装部721从各安装螺栓73脱离的开口销等止挡部件76。
图19是示出当图17的杆25位于卡合位置时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此外,图20是示出图19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当杆25到达卡合位置时,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在杆25的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插入部252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因此,在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当轿厢2的位置相对于固定板19向上方偏移时,如图20所示,插入部252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
在杆25的插入部252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杆主体部251的第1止动件251a碰到固定板19。由此,阻止了图20中的杆25的顺时针旋转,防止了轿厢2上升。
如图17所示,在固定板19设置有与后述的起重螺栓77配合的起重用螺纹孔78。起重用螺纹孔78贯通固定板19。起重用螺纹孔78的位置为与块状部件72安装于固定板19时的块安装部721对置的位置。转动与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的起重螺栓77,一边用起重螺栓77推压块安装部721一边使起重螺栓77移动,由此块状部件72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接下来,对杆25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时的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方法进行说明。图21是示出图19的各安装螺栓73松开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当杆25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时,利用杆25与块状部件72的干涉,阻止杆25向解除位置的移位,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当解除轿厢2的固定状态时,首先,如图21所示,松开各安装螺栓73。由此,块状部件72能够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之后,将起重螺栓77与固定板19的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
图22是示出图21的固定板19的起重用螺纹孔78中配合有起重螺栓77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此外,图23是示出图22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当使块状部件72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时,在将起重螺栓77与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后,将起重螺栓77一边转动一边拧入。由此,块安装部721被起重螺栓77推压,块状部件72相对于固定板19向着块突起部722从卡合孔22脱离的方向移位。即,块状部件72向着块突起部722从杆25的插入部252与固定板19之间脱出的方向移位。
图24是示出图22的块突起部722从插入部252与固定板19之间脱离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立体图。之后,当进一步拧入起重螺栓77时,块突起部722从插入部252与固定板19之间脱离,从而解除了杆25与块状部件72的干涉。即,当进一步拧入起重螺栓77时,块状部件72从与杆25干涉的位置脱离。由此,杆25能够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
之后,使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拧紧各安装螺栓73,将块状部件72安装于固定板19的原来的位置。由此,完成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作业。
在这样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21中,杆25经由作为解除工具的块状部件72的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通过使块状部件72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块状部件72从与杆25干涉的位置脱离,因此,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能够确保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时的杆25所通过的空间,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解除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的状态。
此外,块状部件72利用安装螺栓73安装于固定板19,因此,仅松开安装螺栓73,就能够使块状部件72容易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
此外,在固定板19设置有与起重螺栓77配合的起重用螺纹孔78,因此,在杆25与块状部件72干涉从而杆25无法向解除位置移位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起重螺栓77容易且更可靠地使块状部件72移位,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解除轿厢2的固定状态。
实施方式7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杆25的第1止动件251a的长度比块突起部722的厚度短。由此,在杆25的插入部252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第1止动件251a未到达固定板19,仅碰到块突起部72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板19未设置与起重螺栓77配合的起重用螺纹孔78。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6相同。
当对杆25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从而轿厢2被固定的状态进行解除时,在与实施方式6同样地松开各安装螺栓73后,向着块突起部722从卡合孔22脱离的方向压入杆25而使杆25旋转。由此,如图26所示,块突起部722从固定板19与插入部252之间脱离,块状部件72从与杆25干涉的位置脱离。由此,杆25能够向解除位置移位。之后,与实施方式6同样地,使杆25向解除位置移位,拧紧各安装螺栓73,从而将块状部件72安装于固定板19的原来的位置。
在这样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21中,杆25的第1止动件251a的长度比块状部件72的块突起部722的厚度短,因此能够使得杆25的第1止动件251a仅仅碰到块状部件72。由此,仅仅通过压入杆25,就能够使块状部件72从杆25与固定板19之间脱离。由此,能够取消利用起重螺栓77使块状部件72移位的作业,从而能够使得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作业容易进行。
实施方式8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固定装置2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闩锁式的轿厢固定装置21的结构相同。
在固定板19安装有2个解除机构71。各解除机构7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6的解除机构71的结构相同。此外,一个解除机构71的块状部件72在使块突起部722插入卡合孔22的上端部的状态下安装于固定板19。另一个解除机构71的块状部件72在使块突起部722插入卡合孔22的下端部的状态下安装于固定板19。
在固定板19上分别与各解除机构71对应地设置有与实施方式6相同的螺栓通孔74、以及与实施方式6相同的起重用螺纹孔78。
当杆状部件52在卡合孔22的上端部的位置处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时,利用起重螺栓77使上侧的块状部件72移位,使块突起部722从杆状部件52与固定板19之间脱离。另一方面,当杆状部件52在卡合孔22的下端部的位置处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时,利用起重螺栓77使下侧的块状部件72移位,使块突起部722从杆状部件52与固定板19之间脱离。由此,块状部件72从与杆状部件52干涉的位置脱离,杆状部件52能够向解除位置移位。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6相同。
由此,即使轿厢固定装置21是闩锁式的轿厢固定装置,也能够通过使块状部件72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而使块状部件72从与杆状部件52干涉的位置脱离,能够使杆状部件52容易向解除位置移位。由此,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进行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实施方式9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6同样地,轿厢固定装置21为杆式的轿厢固定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上下方向能够彼此卡合的固定板19及杆25中的杆25处安装有解除机构71。另外,在图28中,示出了杆25在上下方向上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
解除机构71具有:作为解除工具的块状部件72,其能够相对于杆25移位;以及安装螺栓73,其将块状部件72安装于杆25。块状部件72及安装螺栓73的结构与实施方式6的块状部件72及安装螺栓73的结构相同。
块状部件72在将块突起部722重叠于杆25的插入部252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安装于杆25。此外,块状部件72在块安装部721的下端部与杆25的插入部252相比向下方突出的状态下安装于杆25。由此,在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当轿厢2的位置相对于固定板19向上方偏移时,插入部252在卡合孔22的上端部的位置处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在插入部252插入卡合孔22的状态下,当轿厢2的位置相对于固定板19向下方偏移时,插入部252的下表面在卡合孔22的下端部的位置处与固定板19卡合。
在杆25设置有使安装螺栓73穿过的螺栓通孔74。螺栓通孔74贯通杆主体部251及插入部252。在块状部件72安装有穿过螺栓通孔74的安装螺栓73。安装螺栓73与贯通块安装部721的螺纹孔75配合。块状部件72利用穿过螺栓通孔74的安装螺栓73的拧紧而安装于杆25。
安装螺栓73的长度比块安装部721的厚度与螺栓通孔74的深度的总和长。由此,在块状部件72安装于固定板19的状态下,如图28所示,安装螺栓73从块安装部721的背面突出。块状部件72通过松开安装螺栓73的拧紧,能够相对于杆25移位。通过使块状部件72相对于杆25移位,块突起部722从与杆25的插入部252的上表面重叠的位置脱离。在安装螺栓73各自的前端部,安装有用于防止块安装部721从安装螺栓73脱离的开口销等止挡部件76。
在杆主体部251的第1止动件251a设置有与起重螺栓77配合的起重用螺纹孔78。起重用螺纹孔78贯通第1止动件251a。起重用螺纹孔78的位置为与块状部件72安装于杆25时的块突起部722对置的位置。转动与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的起重螺栓77,一边用起重螺栓77推压块突起部722一边使起重螺栓77移动,由此块状部件72相对于杆25移位。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6相同。
接下来,对杆25在卡合孔22的上端部的位置处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卡合时的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方法进行说明。当杆25经由块突起部722与固定板19时,利用块状部件72与固定板19的干涉,阻止杆25向解除位置的移位,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当解除轿厢2的固定状态时,首先,松开安装螺栓73后,将起重螺栓77与设置于杆25的第1止动件251a的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
图29是示出图28的起重用螺纹孔78中配合有起重螺栓77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当使块状部件72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时,在将起重螺栓77与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后,将起重螺栓77一边转动一边拧入。由此,块突起部722被起重螺栓77推压,块状部件72相对于杆25向着块突起部722从插入部252与固定板19之间脱离的方向移位。之后,当进一步拧入起重螺栓77时,如图29所示,块突起部722从插入部252与固定板19之间脱离。
之后,转动安装螺栓73,改变块状部件72的方向,使得块突起部722位于比杆25的插入部252靠下方的位置。图30是示出改变图29的块状部件72的方向后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当改变块状部件72的方向而使得块突起部722处于下方之后,如果拉动安装螺栓73而使块状部件72接近杆25,则块状部件72从与固定板19干涉的位置脱离。由此,杆25能够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
之后,通过使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完成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作业。
接下来,对杆25的插入部252的下表面在卡合孔22的下端部的位置处与固定板19卡合时的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方法进行说明。图31是示出图28的杆25的插入部252的下表面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当杆25的插入部252的下表面与固定板19卡合时,块状部件72的块安装部721的下端部与固定板19的侧面对置,利用块状部件72与固定板19的干涉,阻止杆25向解除位置的移位,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当解除轿厢2的固定状态时,首先,松开安装螺栓73后,将起重螺栓77与设置于杆25的第1止动件251a的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
图32是示出图31的起重用螺纹孔78中配合有起重螺栓77的状态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当使块状部件72相对于固定板19移位时,在将起重螺栓77与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后,将起重螺栓77一边转动一边拧入。由此,块安装部721从固定板19离开。由此,块状部件72从与固定板19干涉的位置脱离,杆25能够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另外,作业人员可以不使用起重螺栓77,而是将安装螺栓73压入,从而使块状部件72相对于固定板19向着块安装部721从固定板19离开的方向移位。
之后,通过使杆25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完成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作业。
由此,即使将解除机构71安装于杆25,也能够通过使块状部件72相对于杆25移位,而使块状部件72从与固定板19干涉的位置脱离,能够使杆25容易向解除位置移位。由此,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进行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实施方式10
图3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固定装置2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闩锁式的轿厢固定装置21的结构相同。
作为能够相对于支承台51滑动的滑动部件的杆状部件52具有:杆状的滑动部件主体部521,其水平地配置;以及滑动部件突起部522,其从滑动部件主体部521向侧方突出。滑动部件突起部522配置在支承台51的与固定板19侧相反的一侧。
在滑动部件突起部522,沿着滑动部件主体部5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起重螺栓77配合的起重用螺纹孔78。起重用螺纹孔78贯通滑动部件突起部522。在杆状部件5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下,在支承台51承托着与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的起重螺栓77的状态下,起重螺栓77相对于滑动部件突起部522被拧入,由此,在滑动部件突起部522从支承台51离开的同时,杆状部件52向解除位置移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板19未设置实施方式3的解除机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3相同。
当解除杆状部件5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时,在将起重螺栓77与滑动部件突起部522的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后,转动起重螺栓77,并且使起重螺栓77的前端部碰到支承台51。之后,在起重螺栓77碰到了支承台51的状态下,进一步转动起重螺栓77,从而进一步拧入起重螺栓77。由此,杆状部件52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移位,从而杆状部件52与固定板19卡合的状态被解除。
在这样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21中,在滑动部件突起部522设置有起重用螺纹孔78,在支承台51承托着与起重用螺纹孔78配合的起重螺栓77的状态下,起重螺栓77相对于滑动部件突起部522被拧入,由此,杆状部件52向解除位置移位,因此,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使杆状部件52向解除位置移位,从而能够容易且更可靠地进行轿厢2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实施方式11
图3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的固定板的结构图。本实施方式中的轿厢固定装置除了具有多个固定板19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的轿厢固定装置21的结构相同。
在本例中,2个固定板19固定在井道1内。各固定板19利用轨道夹固定于一个轿厢导轨4。此外,各固定板19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在2个固定板19中的位于下侧的一个固定板19设置有一对第1卡合孔22a和一对第2卡合孔22b,在位于上侧的另一个固定板19设置有一对第3卡合孔22c。
第1卡合孔22a及第2卡合孔22b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共同的固定板19。杆25当位于卡合位置时,能够在插入第1~第3卡合孔22a~22c中的任意方的状态下,经由作为解除工具的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
各第2卡合孔22b存在于比各第1卡合孔22a的位置高的位置,各第3卡合孔22c存在于比各第2卡合孔22b的位置高的位置。由此,轿厢2的维护位置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为与第1~第3卡合孔22a~22c分别对应的彼此不同的第1~第3高度位置。即,当轿厢2位于第1高度位置时,通过杆25向卡合位置的移位,插入部252插入第1卡合孔22a,当轿厢2位于比第1高度位置高的第2高度位置时,通过杆25向卡合位置的移位,插入部252插入第2卡合孔22b,当轿厢2位于比第2高度位置高的第3高度位置时,通过杆25向卡合位置的移位,插入部252插入第3卡合孔22c。由此,轿厢2由轿厢固定装置21选择性地固定于第1~第3高度位置。
在井道1内的上部,除了曳引机10之外,还设置有控制电梯的运转的未图示的控制盘。设置控制盘的位置是比曳引机10低的位置。此外,控制盘的高度尺寸比曳引机10的高度尺寸大。
第1及第2高度位置被设定为与控制盘的位置对应,第3高度位置被设定为与曳引机10的位置对应。由此,当对控制盘的下部进行维护作业时,使轿厢2停止于第1高度位置,通过对第1卡合孔22a插入杆25的插入部252,将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此外,当对控制盘的上部进行维护作业时,使轿厢2停止于第2高度位置,通过对第2卡合孔22b插入杆25的插入部252,将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此外,当对曳引机10进行维护作业时,使轿厢2停止于第3高度位置,通过对第3卡合孔22c插入杆25的插入部252,将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中,第1卡合孔22a及第2卡合孔22b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共同的固定板19,因此能够相对于卡合孔的数量减少固定板19的数量,能够减少对固定板19进行固定的轨道夹等固定件的数量。由此,能够实现对固定板19进行固定的作业负担的减轻,并且还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此外,能够在彼此不同的高度位置固定轿厢2,因此在设置于井道1内的多个设备的高度位置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轿厢2上方对各设备进行维护作业。
并且,在井道1内,多个固定板19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因此在设置于井道1内的多个设备的高度位置之间的距离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轿厢2上方对各设备进行维护作业。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固定在井道1内的固定板19的数量为2个,但固定板19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固定板19为用于将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的专用的固定部件,但只要是具有一定的强度并固定在井道1内的固定部件,也可以不是专用的固定部件。
例如,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中的固定板的其他例子的结构图。在一个轿厢导轨4固定有专用的固定板19和位于固定板19的上方的绳索锁扣板68。
在固定板19,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第1卡合孔22a及第2卡合孔22b。绳索锁扣板68是支承第2绳索锁扣部18的支承板。在绳索锁扣板68设置有第3卡合孔22c。杆25当位于卡合位置时,能够在插入第1~第3卡合孔22a~22c中的任意方的状态下,经由作为解除工具的螺栓32与固定板19卡合。因此,绳索锁扣板68作为兼具支承第2绳索锁扣部18的功能和用于固定轿厢2的功能的固定部件固定在井道1内。
第2卡合孔22b存在于比第1卡合孔22a的位置高的位置,第3卡合孔22c存在于比第2卡合孔22b的位置高的位置。由此,轿厢2的维护位置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为与第1~第3卡合孔22a~22c分别对应的彼此不同的第1~第3高度位置。轿厢2由轿厢固定装置21选择性地固定于第1~第3高度位置。
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控制电梯的运转的控制盘65。在本例中,在与固定有固定板19及绳索锁扣板68的一个轿厢导轨4不同的另一个轿厢导轨4安装有控制盘65。控制盘65具有主控制盘66和位于主控制盘66的上方的附属盘67。主控制盘66的高度尺寸比附属盘67的高度尺寸大。
第1及第2高度位置被设定为与主控制盘66的位置对应,第3高度位置被设定为与附属盘67的位置对应。由此,当对主控制盘66的下部进行维护作业时,使轿厢2停止于第1高度位置,通过对第2卡合孔22b插入杆25的插入部252,将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此外,当对主控制盘66的上部进行维护作业时,使轿厢2停止于第2高度位置,通过对第2卡合孔22b插入插入部252,将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此外,当对附属盘67进行维护作业时,使轿厢2停止于第3高度位置,通过对第3卡合孔22c插入插入部252,将轿厢2固定在井道1内。另外,在图35的轿厢主体6的顶棚设置有轿厢上扶手69。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由此,绳索锁扣板68作为兼具支承第2绳索锁扣部18的功能和用于固定轿厢2的功能的固定部件固定在井道1内,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固定在井道1内的固定物,能够减少固定轿厢2的专用的固定板19的数量。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成本的降低。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支承第2绳索锁扣部18的绳索锁扣板68设置有第3卡合孔22c,但只要是具有一定的强度并固定在井道1内的固定部件即可,例如可以在保持轿厢导轨4的导轨支架设置卡合孔。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第1卡合孔22a及第2卡合孔22b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在共同的固定板19处的结构被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轿厢固定装置21,但也可以将第1卡合孔22a及第2卡合孔22b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共同的固定板19处的结构应用在实施方式2~10的轿厢固定装置21。
此外,在实施方式1~4中,使用螺栓32作为设置于可动部件及固定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处的解除工具,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偏心凸轮、设置有倾斜面的楔子作为解除工具。
此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轿厢2及对重3以2:1绕绳方式悬吊,但可以将与悬挂体14的第1端部连接的第1绳索锁扣部设置于轿厢2,将与悬挂体14的第2端部连接的第2绳索锁扣部设置于对重3,由此使轿厢2及对重3以1:1绕绳方式悬吊。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具备:
固定部件,其固定在井道内;以及
卡合装置,其具有可动部件,并且设置于能够在所述井道内升降的轿厢,
所述可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轿厢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所述卡合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固定部件卡合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是与所述固定部件的卡合脱离的位置,
在所述固定部件及所述可动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处以能够移位的方式安装有解除工具,
在所述可动部件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固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固定部件及所述可动部件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个部件的另一个部件与所述解除工具的干涉,阻止所述可动部件向所述解除位置的移位,通过使所述解除工具相对于所述一个部件移位,所述解除工具从与所述另一个部件干涉的位置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解除工具利用安装螺栓安装于所述一个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中,
在所述一个部件设置有与起重螺栓配合的起重用螺纹孔,
在所述可动部件经由所述解除工具与所述固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利用与所述起重用螺纹孔配合的所述起重螺栓,使得所述解除工具相对于所述一个部件移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装置,其中,
所述解除工具是与所述一个部件的螺纹孔配合的螺栓。
5.一种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具备:
固定部件,其固定在井道内;以及
卡合装置,其具有可动部件,并且设置于能够在所述井道内升降的轿厢,
所述可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轿厢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所述卡合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固定部件卡合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是与所述固定部件的卡合脱离的位置,
在所述固定部件及所述可动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处设置有解除工具,
所述可动部件当位于所述卡合位置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经由所述解除工具与所述固定部件卡合,
所述解除工具相比于所述一个部件容易弹性变形,
在所述可动部件经由所述解除工具与所述固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利用所述解除工具的弹性变形,所述可动部件能够从所述卡合位置向所述解除位置移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可动部件是能够以设置于所述轿厢的轴为中心转动的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中,
在所述轴能够安装解除用臂,
在所述解除用臂安装于所述轴的状态下,所述解除用臂从所述轴向所述轴的径向外侧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可动部件是能够相对于设置于所述轿厢的支承台滑动的滑动部件。
9.一种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具备:
固定部件,其固定在井道内;以及
卡合装置,其具有可动部件,并且设置于能够在所述井道内升降的轿厢,
所述可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轿厢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位,所述卡合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固定部件卡合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是与所述固定部件的卡合脱离的位置,
所述可动部件是能够相对于设置于所述轿厢的支承台滑动的滑动部件,
在所述可动部件设置有与起重螺栓配合的起重用螺纹孔,
在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在所述支承台承托着与所述起重用螺纹孔配合的所述起重螺栓的状态下,所述起重螺栓相对于所述可动部件被拧入,由此,所述可动部件向所述解除位置移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其中,
在所述固定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卡合孔,
所述可动部件当位于所述卡合位置时,能够在插入所述多个卡合孔中的任意方的状态下与所述固定部件卡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6/072544 WO2018025312A1 (ja) | 2016-08-01 | 2016-08-01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62907A true CN109562907A (zh) | 2019-04-02 |
CN109562907B CN109562907B (zh) | 2023-09-26 |
Family
ID=61072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88004.7A Active CN109562907B (zh) | 2016-08-01 | 2016-08-01 | 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15355B2 (zh) |
CN (1) | CN109562907B (zh) |
DE (1) | DE112016007111T5 (zh) |
WO (1) | WO2018025312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5320A (zh) * | 2019-06-13 | 2019-09-20 |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 整合式止挡-锁定安全装置和电梯系统 |
CN115108424A (zh) * | 2021-03-17 | 2022-09-2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轿厢移动限制装置 |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32904A (en) * | 1939-09-23 | 1941-02-03 | Don Brothers Buist & Company L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afety devices for hoists |
FR2479791A1 (fr) * | 1980-04-08 | 1981-10-09 | Fogautolube Sa | Perfectionnements aux parachutes pour appareil de levage a cables et plus particulierement pour ponts elevateur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
CN1444539A (zh) * | 2001-05-30 | 2003-09-2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及其电梯厢移动限制装置 |
JP2006176248A (ja) * | 2004-12-21 | 2006-07-06 | Tir Corporation | 手動運転安全機構付きウィンチ |
CN1839086A (zh) * | 2003-10-02 | 2006-09-27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用于轿厢厢顶上的维护人员的安全装置 |
JP2007246212A (ja) * | 2006-03-15 | 2007-09-27 |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かご固定装置 |
CN101134547A (zh) * | 2006-08-30 | 2008-03-05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固定装置 |
CN101148234A (zh) * | 2007-07-24 | 2008-03-26 | 武汉东菱富士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 锁定装置 |
JP2009040570A (ja) * | 2007-08-10 | 2009-02-26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固定装置 |
CN201268535Y (zh) * | 2008-08-14 | 2009-07-08 | 宁波欣达曳引机科技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限位装置 |
CN101698448A (zh) * | 2009-10-21 | 2010-04-28 | 允成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无机房电梯轿顶检修平台防落装置 |
CN201525681U (zh) * | 2009-10-21 | 2010-07-14 | 允成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背包式家用电梯机械阻止装置 |
CN101798037A (zh) * | 2010-03-31 | 2010-08-11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
CN101934961A (zh) * | 2010-09-09 | 2011-01-05 | 昆山京都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梯的插销 |
JP2011051733A (ja) * | 2009-09-02 | 2011-03-17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固定装置 |
CN202265282U (zh) * | 2011-09-29 | 2012-06-06 |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检修安全装置 |
CN202379572U (zh) * | 2011-12-16 | 2012-08-15 | 济宁中煤操车技术有限公司 | 立井锁罐装置 |
JP2013237518A (ja) * | 2012-05-14 | 2013-11-28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固定装置 |
JP2014012581A (ja) * | 2012-07-04 | 2014-01-23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103922207A (zh) * | 2014-04-08 | 2014-07-16 |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电梯机械阻止和锁定一体式装置 |
CN104395217A (zh) * | 2012-06-13 | 2015-03-0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的电磁制动器释放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55178A (en) * | 1980-04-28 | 1981-12-0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Elevator device |
JP2002362862A (ja) * | 2001-06-04 | 2002-12-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用巻上機制動の手動解放装置 |
JP5880372B2 (ja) | 2012-09-20 | 2016-03-09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固定装置 |
FI125118B (fi) * | 2013-01-07 | 2015-06-15 | Kone Corp | Hissi |
-
2016
- 2016-08-01 WO PCT/JP2016/072544 patent/WO201802531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8-01 JP JP2018531000A patent/JP6615355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8-01 CN CN201680088004.7A patent/CN109562907B/zh active Active
- 2016-08-01 DE DE112016007111.6T patent/DE112016007111T5/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32904A (en) * | 1939-09-23 | 1941-02-03 | Don Brothers Buist & Company L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afety devices for hoists |
FR2479791A1 (fr) * | 1980-04-08 | 1981-10-09 | Fogautolube Sa | Perfectionnements aux parachutes pour appareil de levage a cables et plus particulierement pour ponts elevateur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
CN1444539A (zh) * | 2001-05-30 | 2003-09-2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及其电梯厢移动限制装置 |
CN1839086A (zh) * | 2003-10-02 | 2006-09-27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用于轿厢厢顶上的维护人员的安全装置 |
JP2006176248A (ja) * | 2004-12-21 | 2006-07-06 | Tir Corporation | 手動運転安全機構付きウィンチ |
JP2007246212A (ja) * | 2006-03-15 | 2007-09-27 |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かご固定装置 |
CN101134547A (zh) * | 2006-08-30 | 2008-03-05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固定装置 |
CN101148234A (zh) * | 2007-07-24 | 2008-03-26 | 武汉东菱富士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 锁定装置 |
JP2009040570A (ja) * | 2007-08-10 | 2009-02-26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固定装置 |
CN201268535Y (zh) * | 2008-08-14 | 2009-07-08 | 宁波欣达曳引机科技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限位装置 |
JP2011051733A (ja) * | 2009-09-02 | 2011-03-17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固定装置 |
CN101698448A (zh) * | 2009-10-21 | 2010-04-28 | 允成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无机房电梯轿顶检修平台防落装置 |
CN201525681U (zh) * | 2009-10-21 | 2010-07-14 | 允成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背包式家用电梯机械阻止装置 |
CN101798037A (zh) * | 2010-03-31 | 2010-08-11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
CN101934961A (zh) * | 2010-09-09 | 2011-01-05 | 昆山京都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梯的插销 |
CN202265282U (zh) * | 2011-09-29 | 2012-06-06 |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检修安全装置 |
CN202379572U (zh) * | 2011-12-16 | 2012-08-15 | 济宁中煤操车技术有限公司 | 立井锁罐装置 |
JP2013237518A (ja) * | 2012-05-14 | 2013-11-28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固定装置 |
CN104395217A (zh) * | 2012-06-13 | 2015-03-0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的电磁制动器释放装置 |
JP2014012581A (ja) * | 2012-07-04 | 2014-01-23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103922207A (zh) * | 2014-04-08 | 2014-07-16 |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电梯机械阻止和锁定一体式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5320A (zh) * | 2019-06-13 | 2019-09-20 |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 整合式止挡-锁定安全装置和电梯系统 |
CN115108424A (zh) * | 2021-03-17 | 2022-09-2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轿厢移动限制装置 |
CN115108424B (zh) * | 2021-03-17 | 2023-05-3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轿厢移动限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8025312A1 (ja) | 2018-11-29 |
CN109562907B (zh) | 2023-09-26 |
WO2018025312A1 (ja) | 2018-02-08 |
DE112016007111T5 (de) | 2019-04-25 |
JP6615355B2 (ja) | 2019-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9840C (zh) | 安全制动器和打开安全制动器的方法 | |
CN104955760B (zh) | 用于正在建设中的建筑的电梯系统 | |
CN102085993A (zh) | 矿用电梯柔性导轨张紧力自动调节装置及方法 | |
CN202038786U (zh) | 一种电梯制动绳安全钳 | |
CN201593585U (zh) | 双楔半自动卡绳器 | |
CN109562907A (zh) | 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 |
JP2012501282A (ja) | 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を再配置するための搬送装置 | |
KR101547650B1 (ko) | 전동차 플랫폼 안전장치 | |
CN106794966A (zh) | 电梯用曳引机设置装置 | |
CN110817645A (zh) | 电梯制动系统 | |
CN104076091B (zh) | 一种门架式不落轮车轮探伤机 | |
CN104061258A (zh) | 一种楔块刚性锁定机构 | |
CN106347401A (zh) | 一种能防脱防松的底架设备吊挂支座及吊挂结构 | |
EP3202635B1 (en) | A brake assembly for a buffer stop, a buffer stop comprising the brake assembly and a method | |
JP2015143138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レール継目板装置 | |
CN105873845A (zh) | 钳制装置 | |
CN201209078Y (zh) | 摩擦提升机防滑装置 | |
CN105960374A (zh) | 用于电梯系统的组合导轨 | |
JP5930813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改修方法 | |
CN203130122U (zh) | 防止液压支架脱轨的卡轨器 | |
CN106585659A (zh) | 一种轨道刹车装置 | |
JP2006188306A (ja) | エレベータ用ロープブレーキ装置 | |
CN103950807B (zh) | 电梯防意外移动装置 | |
KR20160080885A (ko) | 엘리베이터용 비상 정지장치 | |
CN105692390A (zh) | 一种矿用电梯柔性导轨安全导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