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1235B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61235B CN109561235B CN201811096784.7A CN201811096784A CN109561235B CN 109561235 B CN109561235 B CN 109561235B CN 201811096784 A CN201811096784 A CN 201811096784A CN 109561235 B CN109561235 B CN 1095612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input image
- image forming
- unit
-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user specified instructions, e.g. user selection of reproduction mod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6—User feedback, e.g. print preview, test print, proofing, pre-flight chec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69—Selecting a particular reproducing mode from amongst a plurality of modes, e.g. paper saving or normal, or simplex or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04N1/3873—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04N1/3873—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 H04N1/3875—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combined with enlarging or reduc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 H04N1/3878—Skew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93—Enlarging or reduc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0—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1/506—Reproducing the colour component signals picture-sequentially, e.g. with reproducing heads spaced apart from one another in the subscanning dire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具备:图像形成部,能够根据输入图像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显示部,显示输入图像;操作部,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显示于显示部的输入图像内的任意的3点以上的位置指定为调整点,并且指定3点以上的调整点中的至少1点的移动目的地;以及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操作部指定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计算各调整点的移动量,调整由3点以上的调整点包围的区域的图像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形成于纸张的图像的位置调整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有针对输入图像执行旋转、弧形(弓形)、变倍、横梯形、或者纵梯形等复杂的图像校正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还实现了组合多个图像校正处理的图像校正功能。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根据通过偏移量取得部取得的偏移量,在输入图像的打印机输出时,选择并决定第一校正模式和第二校正模式中的某一方。第一校正模式是针对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通过几何校正部进行校正的校正模式。另一方面,第二校正模式是针对主扫描方向通过几何校正部进行校正,针对副扫描方向通过写入定时控制部进行校正的校正模式。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使多个变形处理重叠时也不会产生画质降低的图像变形处理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27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90948号说明书(日本特开2014-1356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具备如上述的图像校正功能的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将输入图像的四角的位置调整到设定的任意的位置,但旋转、弧形等图像校正处理包括复杂的校正处理,而并非简单的图像位置的移动。因此,即使输入图像的四角的图像位置能够通过这些校正处理与目的的位置对齐,仍发生在输入图像的内侧存在的位置对齐变得重要的图像的位置未对齐的现象。例如,在输入图像(正面图像、背面图像)的端部附近(例如背景图像)是自然图像等复杂且信息量多的图像,并且在输入图像的中心部存在被涂满的球体目标,在纸张的正面以及背面使球体目标的位置对齐的情况下,相比于输入图像端部的位置对齐,球体目标的位置对齐更重要。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调整输入图像内的希望位置对齐的区域的打印位置的手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能够根据输入图像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显示部,显示输入图像;操作部,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显示于显示部的输入图像内的任意的3点以上的位置指定为调整点,并且指定3点以上的调整点中的至少1点的移动目的地;以及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该操作部指定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计算各调整点的移动量,调整由3点以上的调整点包围的区域的图像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案,能够容易地调整输入图像内的希望位置对齐的区域的打印位置。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根据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将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具备的各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处理部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的校正功能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纵梯形校正和横梯形校正的并用所起到的效果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过图像形成部形成于纸张的位置调整图案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所实施的图像处理例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所实施的图像处理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所实施的图像处理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利用的图像位置调整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所实施的图像处理手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所实施的图像处理手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图12的图像处理手法中的使正面图像和背面图像重叠显示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1~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指定了多个区域的情况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第4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处理手法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系统;10:图像形成装置;11:CPU;14:操作显示部;16:图像处理部;17:图像形成部;20:读取装置;30:客户端;41:指定位置受理部;42:移动量计算部;43:位置调整部;141:操作部;142: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例子。在附图中对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或者结构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附图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原理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和安装例,但它们用于理解本发明,而决不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性的解释。
<1.第1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像形成系统1具备: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根据输入的任务对纸张形成图像的处理;以及读取装置20,读取形成于纸张的图像(以下还称为“输出图像”)。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后级侧连接读取装置20。图像形成装置10经由LAN等网络N,与客户端30可相互通信地连接。在客户端30中例如应用个人计算机。客户端30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通过文档制作或者图像制作应用生成进行印刷的输入图像数据(印刷数据)。另外,客户端30具有生成包括印刷数据以及印刷设定信息(还称为“任务单据”)的印刷任务,并输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功能。
在图像形成系统1中,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与读取装置20之间搬送纸张,并且可相互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装置20与图像形成装置10同步地进行联机(in-line)处理。
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上部侧设置有操作显示部14。操作显示部14是重叠显示面板等显示部142和触摸面板等操作部141而构成的,能够进行操作者的操作以及信息的显示。
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下部侧配置有多个供纸托盘101。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设置有搬送从任意供纸托盘101供给的纸张的搬送路径102,在搬送路径102的途中设置有图像形成部17。例如,图像形成部17具备由未图示的曝光部、显影部、感光体鼓17a等构成的图像形成单元,能够对纸张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外,图像形成单元也可以是与多个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等)对应的单元。
在图像形成部17的纸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还简称为“下游侧”),配置有搬送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的定影器103。定影器103通过对搬送的纸张进行加压以及加热而使转印到纸张的正面侧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将进行定影处理后的纸张通过搬送路径102搬送到读取装置20、或者搬送到反转搬送路径104。
对搬送路径102连接在定影器103的下游侧分支并合流到图像形成部17的上游侧的搬送路径102的反转搬送路径104。在反转搬送路径104中设置有使纸张反转的反转部105。将通过反转部105使正面背面或者前后反转后的纸张经由反转搬送路径104搬送到图像形成部17的上游侧的搬送路径102或者定影器103的下游侧的搬送路径102。然后,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10排出后,被搬入到读取装置20。
读取装置20(读取部的一个例子)具备:作为上表面扫描仪的第1读取部21a,配置于搬送纸张的搬送路径的上方;以及作为下表面扫描仪的第2读取部21b,配置于搬送路径的下方。第1读取部21a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0搬送来的纸张的上表面光学地进行扫描而读取上表面的信息(输出图像),生成读取图像数据。另外,第2读取部21b对搬送的纸张的下表面光学地进行扫描而读取下表面的信息(输出图像),生成读取图像数据。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被送到图2所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以下,在不区分第1读取部21a和第2读取部21b的情况下,将它们总称为读取部21。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是利用二维位置校正的图像形成装置,调整输入图像内的希望位置对齐的关注区域(以下还称为“区域”)的打印位置,而无需如以往那样针对输入图像的四角进行位置调整。
此外,作为本发明,图像形成系统1的整体结构不限定于此。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构成为将读取装置20的第1读取部21a以及第2读取部21b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定影器103的下游侧。具体而言,将第1读取部21a以及第2读取部21b设置于从搬送路径102向反转搬送路径104分支的部位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排出口之间。
[图像形成装置]
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图像形成系统1具备的各装置的硬件结构例。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1具备的各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0经由网络N接收从客户端30输出的印刷任务,根据印刷任务的印刷数据以及印刷设定信息对纸张形成图像并输出(以下“印刷处理”)。图像形成装置10也可以是具备多个种类的功能(印刷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功能等)的多功能一体机(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
图像形成装置10如图2所示,具备CPU11、存储器12、辅助存储装置13、操作显示部14、RIP处理部15、图像处理部16、图像形成部17、位置偏移探测部18以及通信I/F19。各部经由系统总线可相互通信地连接。
CPU11是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的动作的控制以及运算处理的中央处理装置,从辅助存储装置13读出并执行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也可以代替CPU11而具备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等处理装置。
存储器12是主存储装置,在存储器12中临时地写入在运算处理的途中产生的变量、参数等。在存储器12中应用RAM等。
辅助存储装置13是承担存储器12的辅助性的作用的存储装置,通常具有能够长时间永久地保存数据的构造。在该辅助存储装置13中,除了OS以及各种参数以外,也可以记录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10发挥功能的程序。
操作显示部14是对例如作为显示部142的平板显示器层叠作为操作部141的触摸面板而构成的。操作显示部14生成与从用户输入的操作的内容对应的操作信号,并将生成的操作信号供给到CPU11。另外,操作显示部14显示CPU11的处理结果。进而,操作显示部14(操作部141)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显示于显示部142的输入图像内的任意的3点以上的位置指定为调整点,并且进行指定3点以上的调整点中的至少1点的移动目的地的处理。然后,通过操作显示部14指定的位置(调整点)的信息通过CPU11被送到图像处理部16。
RIP处理部15将印刷设定信息反映到印刷数据中,变换(RIP处理)为可由图像形成装置10识别的语言(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页面描述语言))而输出。作为可由图像形成装置10识别的语言,有PCL、PostScript等。RIP处理部15将RIP处理后的输入图像(栅格化图像)送到图像处理部16。
图像处理部16根据通过操作部141指定的输入图像内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来计算各调整点的移动量(还包括移动方向的信息),进行调整由指定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包围的区域的图像的位置的处理。以后,将调整区域的图像的位置还称为调整区域的位置。另外,图像处理部16也能够针对从读取装置20接收到的读取图像数据还进行模拟处理、A/D变换、阴影校正、图像压缩等处理。
图像形成部17根据从图像处理部16供给的位置调整后的已RIP处理的输入图像,对纸张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17构成为打印机引擎。
位置偏移探测部18通过读取装置20的读取部21读取通过图像形成部17在纸张的四角C1~C4(参照图6)的附近打印的、位置偏移探测用的十字形的位置调整图案T1~T4,探测读取图像数据上的位置调整图案T1~T4相对规定位置的偏移量。在该情况下,图像处理部16根据用位置偏移探测部18探测出的位置调整图案T1~T4的偏移量,校正对纸张形成的输入图像在纸张上的位置。输入图像的位置是指,输入图像的中心或者重心的位置。此外,位置调整图案还被称为“标记”。
另外,位置偏移探测部18还能够探测通过图像形成部17形成于纸张的输入图像Im(参照图6)内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相对规定位置的偏移量。在该情况下,图像处理部16根据用位置偏移探测部18探测出的输入图像Im内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的偏移量,校正对纸张形成的输入图像在纸张上的位置。设为事先设定在位置调整时利用上述位置调整图案T1~T4相对规定位置的偏移量、或者输入图像Im内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相对规定位置的偏移量中的哪一个。
通信I/F19使用例如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等,成为能够经由网络N在与客户端30之间发送接收各种数据的结构。
此外,也可以对网络N连接具备RIP处理部15以及图像处理部16的服务器(打印控制器)。
[图像处理部]
接下来,参照图3,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图像处理部16的结构例。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图像处理部16的结构例的框图。图像处理部16具备指定位置受理部41、移动量计算部42以及位置调整部43。
指定位置受理部41受理通过操作部141指定的输入图像Im内的调整对象的位置(调整点)。指定的位置用例如如图6所示的xy坐标系的坐标(x,y)表示。例如,将位置调整图案T1或者纸张S的接近位置调整图案T1的角设为xy坐标系的原点(0,0)。
移动量计算部42根据指定位置受理部41受理的、输入图像内的指定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计算各调整点的移动量,将各调整点的移动量的信息送到位置调整部43。
位置调整部43根据用移动量计算部42计算出的各调整点的移动量的信息,调整由指定的多个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使区域的形状变形),将实施位置调整后的输入图像供给到图像形成部17。该位置调整部43针对输入图像具备多个图像校正功能。区域的位置是指区域的中心或者重心的位置。
[校正功能]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位置调整部43的校正功能的例子。图4是示出位置调整部43的校正功能的例子的说明图。例如如图4所示,位置调整部43作为校正功能具有旋转校正、弧形校正、变倍校正、横梯形校正以及纵梯形校正的校正功能。调整由指定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包围的区域的图像的位置的处理能够例如如图5所示通过组合纵梯形校正和横梯形校正来实现。通过组合纵梯形校正和横梯形校正,能够如箭头所示直接并且自如地调整指定的点(例如图5的调整点p1~p4)的校正位置。此外,在图5中,将使指定的调整点或者输入图像的四角沿着纸张搬送方向移动的情况设为纵梯形校正,将使指定的调整点在与纸张搬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设为横梯形校正。纵梯形校正以及横梯形校正是公知技术,所以关于利用纵梯形校正和横梯形校正的组合的校正处理,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位置调整部43根据用位置偏移探测部18探测出的位置调整图案T1~T4的偏移量,校正对纸张形成的输入图像在纸张上的位置。参照图6,简单说明位置调整图案T1~T4。
[位置调整图案]
在此,参照图6说明位置调整图案。图6是示出通过图像形成部17形成于纸张的位置调整图案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6中,将主扫描方向设为x方向,将副扫描方向(纸张搬送方向)设为y方向。
如图6所示,在纸张S的图像形成区域(图示省略)中形成图像Im,图像形成区域的周围被裁切。一般,实时地进行图像校正的情况下的位置调整图案形成于图像形成区域的周围的要被裁切的部分(图像形成区域外)。作为位置对齐用的位置调整图案T1~T4,使用一般被称为标记的十字形的图像,但只要能够进行位置对齐,则不限定于标记。
在使用标记作为位置调整图案T1~T4的情况下,图像形成部17如图6所示将纸张S的四角的端部作为基准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纸张搬送方向)距该端部的距离成为一定距离的位置打印标记。在图6的例子中,位置调整图案T1~T4的各个与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分别对应。在纸张S的前侧端边形成位置调整图案T1、T2,在纸张S的后侧端边形成位置调整图案T3、T4。图像形成装置10在对纸张S形成输入图像Im和位置调整图案T1~T4之后,用定影器103针对纸张S进行定影处理。然后,在定影后,将形成有位置调整图案T1~T4的纸张S搬送到处于搬送路径102的下游侧的读取部21。然后,读取部21读取纸张S上的信息,生成读取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例(位置调整例)]
接下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16(位置调整部43)所实施的图像处理例。图7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16(位置调整部43)所实施的图像处理例。图7的图像处理例是将输入图像内的任意的位置指定为调整点,保持固定输入图像的四角的位置,而调整由指定的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的例子。在图7中,将主扫描方向设为x方向,将副扫描方向(纸张搬送方向)设为y方向。
在图7中,记载了在纸张S上的设定的位置形成的输入图像Im。在操作显示部14的显示部142中显示该纸张S的图像和输入图像Im的图像。在纸张S的图像的四角的附近打印位置调整图案T1~T4。以包围输入图像Im内的圆形的图像目标Obj(在图7中外切的状态)的方式,形成基于用户指定的4个调整点p1~p4的区域A1(图7上段)。
在经由操作部141指定调整点p1~p4的移动目的地的坐标(x,y)后,图像处理部16的移动量计算部42根据调整点p1~p4的位置信息和移动目的地的调整点p1’~p4’的位置信息,计算各调整点p1~p4的移动量(手动调整值)。然后,位置调整部43根据各调整点p1~p4的移动量,将区域A1的位置调整到虚线所示的区域A1’的位置(图7下段)。由此,被区域A包围的图像目标Obj被调整到虚线所示的图像目标Obj’的位置。在图7的例子中,构成区域A的各调整点p1~p4在区域A的面积变大的方向上移动,所以位置调整后的区域A’(图像目标Obj’)的面积变大。位置调整图案T1~T4和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的位置关系不变化。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用户经由操作部141指定输入图像Im内的任意的调整点并且指定所指定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从而能够以少的调整时间来进行输入图像Im内的希望的区域(中包含的图像目标)的位置的调整。即,能够容易地调整输入图像Im内的希望位置对齐的区域的打印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在输入图像Im内形成指定的区域的多个调整点的位置(例如4点)调整到希望的位置。
此外,关于输入图像Im内的应指定的调整点的数量,为了通过多个调整点形成区域,是3点以上即可。另外,通过指定所指定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中的至少1点的移动目的地,能够将由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调整到期望的位置(或者使区域的形状变形)。
<2.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是将输入图像内的任意的位置指定为调整点,伴随调整由这些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输入图像的四角的位置也自动地调整的例子。
[图像处理例(位置调整例)]
图8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16(位置调整部43)所实施的图像处理例。图8上段的输入图像Im与图7上段的输入图像Im相同。
在经由操作部141指定调整点p1~p4的移动目的地的坐标(x,y)后,图像处理部16的移动量计算部42根据调整点p1~p4的位置信息和移动目的地的调整点p1’~p4’的位置信息,计算各调整点p1~p4的移动量(手动调整值)。然后,位置调整部43根据各调整点p1~p4的移动量,将区域A1的位置调整到虚线所示的区域A1’的位置(图8下段)。由此,被区域A包围的图像目标Obj被调整到虚线所示的图像目标Obj’的位置。此时,位置调整部43与调整指定的区域A的位置并行地,自动地调整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的位置。即,位置调整部43将输入图像Im内的区域A的手动调整值(移动方向、移动量)自动地反映到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其结果,位置调整图案T1~T4和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的位置关系在位置调整处理的前后发生变化。
上述第2实施方式除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的效果。在第1实施方式中,仅调整指定的区域A的位置,而未调整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的位置,但在第2实施方式中,伴随调整指定的区域A的位置,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的位置也自动地调整。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指定的区域A和输入图像Im’的位置连动,所以相比于第1实施方式,进一步维持位置调整后的区域A’和输入图像Im’整体的位置关系。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成为伴随调整由指定为输入图像Im内的任意的位置的调整点p1~p4形成的区域的位置,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的位置也自动地调整的结构,但不限于该例子。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还能够成为用户指定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的移动目的地的坐标(x,y),用户手动地调整四角C1~C4的位置的结构。
与图像处理部16调整由指定的任意的调整点p1~p4形成的区域的位置的处理并行地或者在该位置调整后,用户能够经由操作部141指定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并自如地调整这些位置。用户操作操作部141,既能够将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调整到与基于上述自动调整的四角C1’~C4’的位置相同的位置,也能够调整到不同的位置。这样,用户能够自如地调整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的位置,将输入图像Im的位置(或者形状)调整到期望的位置。
<3.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是在根据位置调整图案针对输入图像实施二维位置调整后,进行输入图像内的由指定的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调整的例子。
[图像处理例(位置调整例)]
图9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16(位置调整部43)所实施的图像处理例。如图9所示,针对输入图像Im1(图9左上)实施二维位置调整时,输入图像Im1的四角C1~C4的位置被自动调整,生成由四角C1’~C4’形成的二维位置调整图像Im1’(虚线部分)(图9右上)。在此,用户利用操作部141,在二维位置调整图像Im1’内指定由调整点p1~p4形成的区域A1(图9左下),并且指定调整点p1~p4的移动目的地的坐标(x,y)。图像处理部16的移动量计算部42根据移动目的地的调整点p1’~p4’的位置信息,计算各调整点p1~p4的移动量,位置调整部43根据计算出的移动量,将区域A1的位置调整到区域A1′的位置(图9右下)。
此外,在图9的例子中,固定了二维位置调整图像Im1’的四角C1’~C4’的位置,但也可以与图8的例子同样地,与从区域A1向区域A1’的位置调整相匹配地,自动调整二维位置调整图像Im1’的四角C1’~C4’的位置。
在图7~图9中,也可以根据读取装置20的读取部21的读取图像数据,探测由用户指定的调整点p1~p4的位置由于经时变化从当初意图的位置偏移,将偏移量反馈而反映到输入图像Im(或者二维位置调整图像Im1’)的四角的位置。由此,输入图像Im的相对位置调整图案T1~T4的位置被校正,所以由调整点p1~p4形成的区域A1的位置也被维持为用户希望的位置。
[图像位置调整设定画面]
图10是示出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利用的图像位置调整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0所示的图像位置调整设定画面50,显示“二维位置调整”以及“指定区域位置调整”的复选框。在操作显示部14中显示出的“二维位置调整”的复选框中输入勾选标志时,图像处理部16执行二维位置调整。
另外,作为二维位置调整的子菜单,显示“正面背面调整”。在选择(点击)“正面背面调整”的单选钮时,执行正面背面调整。另外,在操作显示部14中显示出的“指定区域位置调整”的复选框中输入勾选标志时,图像处理部16执行调整由指定的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的指定位置调整。在用户希望伴随后述图12的正面背面调整的图像处理的情况下,用户预先将该“正面背面调整”的单选钮设定为ON。
[图像处理手法]
图11是示出第1~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16所实施的图像处理手法的步骤的流程图。首先,图像处理部16的位置调整部43根据打印到纸张的位置调整图案T1~T4的位置,针对输入图像Im的读取图像数据实施二维位置调整(S1)。此外,在是在进行步骤S6中的由指定的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调整之前不进行该二维位置调整的设定的情况下(在图10的“二维位置调整”中未附加勾选标志时),省略该处理。用户能够通过图10的图像位置调整设定画面50选择希望的调整处理。
接下来,在位置调整部43所实施的二维位置调整结束后,CPU11将二维位置调整后的输入图像显示于操作显示部14的显示部142(S2)。接下来,指定位置受理部41判定是否通过操作部141指定了输入图像内的任意的调整点(S3),在未指定调整点的情况下(S3的“否”),反复进行该判定处理。
在步骤S3中判定为指定了调整点的情况下(S3的“是”),指定位置受理部41判定是否指定了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S4),在未指定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情况下(S4的“否”),反复进行该判定处理。
在步骤S4中判定为指定了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情况下(S4的“是”),移动量计算部42计算各调整点的移动量(S5)。接下来,位置调整部43进行根据各调整点的移动量来调整由指定的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使区域的形状变形)的处理(S6)。接下来,位置调整部43实施输入图像内的由指定的调整点形成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处理(位置调整)(S7)。
接下来,图像形成部17印刷通过图像处理部16实施图像处理后(位置调整后)的输入图像(S8)。在步骤S8中的印刷结束后,结束本流程图的处理。
<4.第4实施方式>
第4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手法(位置调整)应用于正面背面调整的例子。参照图12以及图13,说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手法。
[图像处理手法]
图12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部16所实施的图像处理手法的步骤的流程图。首先,图像处理部16的位置调整部43根据在纸张的正面以及背面打印的位置调整图案T1~T4的位置,针对正面的输入图像(第1输入图像)以及背面的输入图像(第2输入图像)的各读取图像数据,实施包括正面背面调整的二维位置调整(S11)。此外,在是在进行步骤S19中的由指定的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调整之前不进行该二维位置调整的设定的情况下(在图10的“二维位置调整”中未附加勾选标志时),省略该处理。以下,将正面的输入图像称为“正面图像”,将背面的输入图像称为“背面图像”。
接下来,在利用位置调整部43的包括正面背面调整的二维位置调整结束后,CPU11将二维位置调整后的正面图像以及背面图像显示于操作显示部14的显示部142(S12)。显示的图像是对输入图像实施RIP处理后的RIP图像、或者用读取装置20读取的调整用的读取图像。
接下来,指定位置受理部41判定是否通过操作部141指定了正面图像内的任意的调整点(例如4点)(S13),在未指定调整点的情况下(S13的“否”),反复进行该判定处理。在步骤S13中判定为指定了调整点的情况下(S13的“是”),图像处理部16将正面图像作为任意的透过率的图像、并且将背面图像作为任意的透过率的图像,重叠显示正面图像和背面图像(S14)。例如,通过利用阿尔法混合的技术,能够实现这样的显示方式。此外,也可以能够选择使正面图像和背面图像重叠显示、和仅使正面图像的由指定的调整点包围的区域和背面图像重叠显示。
在此,参照图13,说明正面图像和背面图像的显示方式。图13示出使正面图像和背面图像重叠显示的例子。显示部142使正面图像Im1和背面图像Im2分别以预定的透过率重叠显示。由此,正面图像Im1内的图像目标OBj1和背面图像Im2内的虚线所示的图像目标OBj2被重叠显示,所以能够确认图像目标OBj1和图像目标OBj2的相互的位置。另外,用户能够容易地指定例如正面图像Im1内的形成与图像目标OBj1外切的区域A的调整点p1~p4,并进行调整,以使正面图像Im1内的图像目标OBj1和背面图像Im2内的图像目标OBj2的位置一致。
返回到图12的说明。在步骤S14的处理后,指定位置受理部41判定是否指定了正面图像内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S15),在未指定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情况下(S15的“否”),反复进行该判定处理。在步骤S15中判定为指定了正面图像内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情况下(S15的“是”),移动量计算部42计算各调整点的移动量。
另外,指定位置受理部41判定是否通过操作部141指定了背面图像内的任意的调整点(S16),在未指定调整点的情况下(S16的“否”),反复进行该判定处理。在步骤S16中判定为指定了调整点的情况下(S16的“是”),图像处理部16使背面图像成为任意的透过率的图像、并且使正面图像成为任意的透过率的图像,使背面图像和正面图像重叠显示(S17)。此处的背面图像以及正面图像的显示相比于步骤S12的情况,正面背面反转。此外,也可以能够选择使背面图像和正面图像重叠显示、和仅使背面图像的由指定的调整点包围的区域和正面图像重叠显示。
接下来,指定位置受理部41判定是否指定了背面图像内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S18),在未指定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情况下(S18的“否”),反复进行该判定处理。在步骤S18中判定为指定了背面图像内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情况下(S18的“是”),移动量计算部42计算各调整点的移动量。
另外,位置调整部43进行根据针对正面图像以及背面图像的每一个指定的各调整点的移动量,调整由各调整点形成的区域的位置(使区域的形状变形)的处理(S19)。接下来,位置调整部43实施正面图像内以及背面图像内的由指定的调整点形成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处理(位置调整)(S20)。在该步骤S19以及步骤S20中,位置调整部43在包括输入图像整体(正面图像和背面图像)的正面背面调整的位置校正值中,考虑指定的各调整点的移动量,反映到二维位置调整的基准点,调整由各调整点构成的区域的位置。作为二维位置调整的基准点,如图15所示,能够利用输入图像的四角或者在连接四角的线上设定的点。
接下来,图像形成部17印刷通过图像处理部16实施图像处理后(位置调整后)的正面图像以及背面图像(S21)。在步骤S21中的正面图像以及背面图像的印刷结束后,结束本流程图的处理。
此外,在不进行正面背面调整的情况下,能够跳过步骤S16~S18的各处理。
根据上述第4实施方式,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类似的效果。即,在第4实施方式中,用户经由操作部141指定正面图像内以及背面图像内的任意的调整点并且指定所指定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从而能够以少的调整时间来进行正面图像内以及背面图像内的希望的区域(中包含的图像目标)的相互的位置调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在正面图像内以及背面图像内形成指定的区域的多个调整点的位置调整到希望的位置。
<5.变形例>
[变形例1]
图14是作为上述第1~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示出指定了多个区域的情况的例子的说明图。如图14所示,操作部141能够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将输入图像内的由任意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包围的区域指定多个。
在图14的例子中,在输入图像Im内的纵向上排列地指定了矩形的区域A1-1以及三角形的区域A1-2这2个区域。矩形的区域A1-1由调整点p1-1~p4-1形成。另外,三角形的区域A1-2由调整点p1-2~p3-2形成。图像处理部16并行或者依次进行由用户指定的区域A1-1和区域A1-2各自的位置调整。
[变形例2]
图15是示出上述第1~第4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处理手法的说明图。如图15所示,图像处理部16也可以成为以输入图像Im的四角C1~C4、和连接该四角C1~C4的边上的多个点为基准,进行关注区域的位置调整的结构。在图15中,将例如角C1和角C2的中间点C12、角C2和角C3的中间点C23、角C3和角C4的中间点C34、以及角C4和角C1的中间点C41追加为基准点。这样,进行二维位置调整时的基准点不限于输入图像的四角,而能够利用还包括其它部位在内的多个点。
进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子,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要旨,当然能够得到其它各种应用例、变形例。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例子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并且具体地说明装置以及系统的结构的例子,未必限定于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的例子。另外,能够将某个实施方式例子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实施方式例子的结构。另外,还能够对某个实施方式例子的结构加上其它实施方式例子的结构。另外,还能够针对各实施方式例子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另外,关于上述各结构、功能、处理部、处理单元等,它们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通过例如用集成电路设计等而以硬件实现。另外,上述各结构、功能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例如CPU11)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而以软件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格、文件等信息能够储存到存储器、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记录装置、或者IC卡、SD卡、DVD等记录介质。
Claims (2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图像形成部,能够根据输入图像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
显示部,显示所述输入图像;
操作部,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输入图像内的任意的3点以上的位置指定为调整点,并且指定3点以上的调整点中的至少1点的移动目的地;以及
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指定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计算各调整点的移动量,调整由3点以上的调整点包围的区域的图像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指定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输入图像的四角的移动量,根据所述四角的移动量,调整所述四角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根据所述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所述输入图像的四角指定为调整点,并且指定其移动目的地,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指定的所述输入图像的四角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四角的移动量,根据所述四角的移动量,调整所述四角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能够根据所述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所述输入图像内的由任意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包围的所述区域指定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位置偏移探测部,该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打印到所述纸张的四角的附近的、位置偏移探测用的位置调整图案相对规定位置的偏移量,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出的所述位置调整图案的所述偏移量,校正对纸张形成的输入图像在所述纸张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位置偏移探测部,该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于所述纸张的所述输入图像内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相对规定位置的偏移量,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出的所述输入图像内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的所述偏移量,校正对纸张形成的输入图像在所述纸张上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位置偏移探测部,该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于所述纸张的正面的第1输入图像与形成于所述纸张的背面的第2输入图像的位置偏移,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出的所述第1输入图像与所述第2输入图像的位置偏移,校正对纸张形成的所述第1输入图像以及所述第2输入图像在所述纸张上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以所述输入图像的四角和连接该四角的边上的多个点为基准,进行位置的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图像是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之前的栅格化图像,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栅格化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图像是通过读取装置读取形成于所述纸张的所述输入图像而得到的读取图像,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读取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使形成于所述纸张的正面的所述第1输入图像成为任意的透过率的图像,并且使形成于所述纸张的背面的所述第2输入图像成为任意的透过率的图像,
所述显示部使所述第1输入图像和所述第2输入图像重叠显示,所述操作部根据所述用户的输入操作,进行针对所述第1输入图像以及所述第2输入图像的所述调整点的指定。
12.一种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能够根据输入图像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将用于对纸张形成图像的输入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的步骤;
操作部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输入图像内的任意的3点以上的位置指定为调整点,并且指定3点以上的调整点中的至少1点的移动目的地的步骤;以及
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指定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计算各调整点的移动量,调整由所述3点以上的调整点包围的区域的图像的位置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指定的各调整点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输入图像的四角的移动量,根据所述四角的移动量,调整所述四角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操作部根据所述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所述输入图像的四角指定为调整点,并且指定其移动目的地,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指定的所述输入图像的四角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四角的移动量,根据所述四角的移动量,调整所述四角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操作部能够根据所述用户的输入操作,将所述输入图像内的由任意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包围的所述区域指定多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还具备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打印到所述纸张的四角的附近的、位置偏移探测用的位置调整图案相对规定位置的偏移量的步骤,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出的所述位置调整图案的所述偏移量,校正对纸张形成的输入图像在所述纸张上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还具备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于所述纸张的所述输入图像内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相对规定位置的偏移量的步骤,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出的所述输入图像内的3点以上的调整点的所述偏移量,校正对纸张形成的输入图像在所述纸张上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还具备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于所述纸张的正面的第1输入图像与形成于所述纸张的背面的第2输入图像的位置偏移的步骤,
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位置偏移探测部探测出的所述第1输入图像与所述第2输入图像的位置偏移,校正对纸张形成的所述第1输入图像以及所述第2输入图像在所述纸张上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以所述输入图像的四角和连接该四角的边上的多个点为基准,进行位置的调整。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图像是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之前的栅格化图像,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栅格化图像。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图像是通过读取装置读取形成于所述纸张的所述输入图像而得到的读取图像,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读取图像。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使形成于所述纸张的正面的所述第1输入图像成为任意的透过率的图像,并且使形成于所述纸张的背面的所述第2输入图像成为任意的透过率的图像,
所述显示部使所述第1输入图像和所述第2输入图像重叠显示,所述操作部根据所述用户的输入操作,进行针对所述第1输入图像以及所述第2输入图像的所述调整点的指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83213 | 2017-09-25 | ||
JP2017183213A JP6946894B2 (ja) | 2017-09-25 | 2017-09-25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61235A CN109561235A (zh) | 2019-04-02 |
CN109561235B true CN109561235B (zh) | 2020-07-14 |
Family
ID=65807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96784.7A Active CN109561235B (zh) | 2017-09-25 | 2018-09-20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74399B2 (zh) |
JP (1) | JP6946894B2 (zh) |
CN (1) | CN1095612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51080B2 (ja) * | 2018-09-19 | 2023-04-0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435223B2 (ja) * | 2020-05-08 | 2024-02-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ならびに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50041A (ja) * | 2009-04-15 | 2010-11-04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2075088A (ja) * | 2010-09-03 | 2012-04-12 | Pentax Ricoh Imaging Co Ltd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CN103034029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
CN103533279A (zh) * | 2013-10-24 | 2014-01-22 | 深圳市晶日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投影拼接的校准方法 |
CN103731621A (zh) * | 2012-10-10 | 2014-04-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的图像调整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77023A (en) * | 1989-02-02 | 1994-12-27 | Dai Nippon Insatsu Kabushiki Kaisha | Pictori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
JP4772894B2 (ja) * | 2009-08-03 | 2011-09-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出力装置、携帯端末装置、撮像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出力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4856263B2 (ja) * | 2009-08-07 | 2012-01-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撮像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出力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5655347B2 (ja) * | 2010-03-31 | 2015-01-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73836B2 (ja) * | 2011-03-01 | 2013-12-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操作指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656911B2 (ja) * | 2012-05-02 | 2015-01-2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画像編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599117B2 (ja) * | 2012-05-25 | 2014-10-0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操作装置及び操作方法 |
JP5790948B2 (ja) | 2013-01-10 | 2015-10-0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変形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変形処理方法 |
JP2016103805A (ja) * | 2014-11-28 | 2016-06-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6584076B2 (ja) * | 2015-01-28 | 2019-10-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6631180B2 (ja) | 2015-11-12 | 2020-01-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917957B1 (en) * | 2016-11-17 | 2018-03-13 | Xerox Corporation | Cropping image within image preview |
JP2018101093A (ja) * | 2016-12-21 | 2018-06-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522021B2 (ja) * | 2017-02-01 | 2019-05-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
2017
- 2017-09-25 JP JP2017183213A patent/JP6946894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26 US US16/045,944 patent/US10474399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9-20 CN CN201811096784.7A patent/CN1095612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50041A (ja) * | 2009-04-15 | 2010-11-04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2075088A (ja) * | 2010-09-03 | 2012-04-12 | Pentax Ricoh Imaging Co Ltd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CN103034029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
CN103731621A (zh) * | 2012-10-10 | 2014-04-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的图像调整方法 |
CN103533279A (zh) * | 2013-10-24 | 2014-01-22 | 深圳市晶日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投影拼接的校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062258A (ja) | 2019-04-18 |
CN109561235A (zh) | 2019-04-02 |
US20190095146A1 (en) | 2019-03-28 |
JP6946894B2 (ja) | 2021-10-13 |
US10474399B2 (en) | 2019-1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37742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
JP6252577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
US10338862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readable program, and printing system | |
JP201325750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US20100328722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US20170091984A1 (en) | Image forming system,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um and display method | |
JP201411787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検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検品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9561235B (zh)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
JP2020127135A (ja) |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240193355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090034836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ed with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 |
US8488182B2 (en) | Scanner driver for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py system | |
JP668677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2018831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US20150054905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JP5629506B2 (ja) |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版ずれ補正方法及び装置 | |
US10877710B2 (en) | Test char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0303990B1 (en) | Information generating device, print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generating method including setting a magnification ratio | |
JP2010211439A (ja) | 文字出力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921767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230239412A1 (en) | Inspec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 |
JP7400424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7027803B2 (ja) | 画像調整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2318310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9858514B2 (en) |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