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8094B -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8094B
CN109558094B CN201811114628.9A CN201811114628A CN109558094B CN 109558094 B CN109558094 B CN 109558094B CN 201811114628 A CN201811114628 A CN 201811114628A CN 109558094 B CN109558094 B CN 1095580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print job
sheets
inte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46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58094A (zh
Inventor
林公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558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8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58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8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4Client or serv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G06F3/1226Discovery of devices having required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2Transmitting printer device capabilities, e.g. upon request or periodic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2High volume printer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6Printer job scheduling or printer resource hand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基于从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的关于纸张给送托盘的信息、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打印作业状态以及关于要用于要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作业的纸张的信息,将保持在纸张给送托盘中的纸张的量与要用于打印作业的纸张的量进行比较,并且选择减少针对打印作业而发生纸张更换和纸张补充的次数的图像形成装置。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少纸张更换所需的劳动并节省时间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商业印刷行业中,对能够进行小批量和多种类打印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在打印现场处一天处理的纸张类型的数量正在增加,并且操作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频繁更换纸张。日本特开2003-16770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用于向满足由操作者指示的要求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请求以进行打印的技术。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3-167709号公报中描述的技术中,没有考虑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feeding stage)的状态,因此无法减少更换纸张的次数。另外,在日本特开2003-167709号公报的技术中,在纸张更换的情况下,无法减少操作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移除更换前的纸张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纸张更换所需的劳动并节省时间的信息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到能够执行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是否具有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以及决定单元,用于将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具有所述片材数量的图像形成装置,确定为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到能够执行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是否具有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具有所述片材数量的图像形成装置,使得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与未被确定为具有所述片材数量的图像形成装置区分;以及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从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中选择作为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由连接到能够执行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包括: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纸张给送段的状态;基于所述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是否具有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以及将被确定为具有所述片材数量的图像形成装置,确定为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当被连接到能够执行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操作: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纸张给送段的状态;基于所述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是否具有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以及将被确定为具有所述片材数量的图像形成装置,确定为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当被连接到能够执行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操作: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纸张给送段的状态;基于所述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是否具有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显示被确定为具有所述片材数量的图像形成装置,使得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与未被确定为具有所述片材数量的图像形成装置区分;以及根据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从所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中选择作为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纸张更换所需的劳动并节省时间。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系统构造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构造的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纸张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减少纸张更换的麻烦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纸张给送段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序列的图。
图9A至图9D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构造的框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至图12F是各自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选择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系统构造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构造的框图。
图15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作业状态的示例的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构造的框图。
图18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序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信息处理系统的构造示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整体构造的图。注意,为便于描述本发明而设置以下描述中的整个信息处理系统的环境,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环境。在图1中,信息处理装置101和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连接到网络100。
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执行从信息处理装置101发送的打印作业,分析包括与打印作业一起接收的打字数据的打印数据,将打印数据的各页转换成点图像,并且打印点图像。注意,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具有纸张给送段。例如,一个纸张给送段是指用作纸张给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各个盒。作为选择,一个纸张给送段可以是纸张给送托盘或具有大容量的纸张给送装置。例如,当片状纸张(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为片材)被设置在纸张给送段中时,图像形成装置存储所设置的纸张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包括大小、纸张类型(诸如普通纸、涂布纸或高品质纸)、克重、片材方向等。例如,可以通过检测片材本身来获得大小或片材方向,或者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检测设置在盒等中的可移动隔板的位置来获得大小或片材方向。可以采用如下的构造:预先确定纸张类型和克重的默认值,并且操作者例如从信息处理装置101或者直接在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中进行关于纸张类型或克重与默认值不匹配的片材检查的设置。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具有将所存储纸张的属性信息以及设置有具有该属性的纸张的盒(纸张给送段)、各个纸张给送段中的纸张的剩余量等作为纸张给送段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装置101的功能。稍后将使用示例来描述纸张给送段信息。
诸如作业管理程序(用于管理打印物的制造)和Web服务器的程序在信息处理装置101上运行。另外,安装有用于经由网络100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等。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信息处理装置101,但是可以使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101。另外,存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但是可以使用一个图像形成装置。而且,网络100可以是互联网,并且例如,可以采用经由互联网从信息处理装置101访问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的构造。
<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构造的示例>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1的硬件构造。信息处理装置101能够由一般计算机(PC)的硬件构成。在图2中,CPU(或处理器)20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例如,ROM 202中的程序ROM)中的程序以及从硬盘209加载到RAM 201的诸如OS(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程序。因此,通过执行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这样的程序,CPU 200用作执行稍后将描述的流程图的处理的处理单元。RAM 201是CPU 200的主存储器,并且用作工作区域等。键盘控制器203控制从键盘207、条形码读取器(未例示)和指点设备(例如,鼠标、触摸垫、触摸面板或轨迹球)做出的操作输入。显示控制器204控制显示器208的显示。由显示器208和指点设备提供用户界面,并且用户能够经由用户界面进行打印设置、设置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等。盘控制器205控制对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的诸如硬盘(HD)或软盘(FD)的外部存储器209的数据访问。这些外部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非暂时性存储介质。网络控制器206连接到网络100,并且执行用于对与连接到网络的另一设备的通信进行控制的处理。
<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构造的示例>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1的功能的框图。通过使用信息处理装置101的硬件资源由CPU 200执行程序来实现各个功能。控制单元300进行信息处理装置101的功能块301至305的执行控制。打印作业存储单元301将所有打印作业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01中。具体而言,除已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的打印作业以外,打印作业存储单元301还存储要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的所有打印作业。
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存储关于登记在信息处理装置10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用于存储这样的信息的方法可以是用于存储关于所有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的方法,或者可以是用于确定哪个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各个工作流程并且存储关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能够确定哪个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关注打印作业,并且存储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使得其状态能够被识别即可,对用于存储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的方法没有限制。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图像形成装置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图像形成装置的型号类型以及从稍后将描述的纸张给送段信息获取单元303获得的纸张给送段信息,作为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图像形成装置信息)。除纸张给送段信息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可以使用SNMP等被单独地获得,并且被存储。纸张给送托盘信息包括各个纸张给送段中的诸如纸张的大小和类型、剩余量等的属性。另外,在后处理单元能够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可以包括后处理单元的有无和类型。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存储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的信息。注意,工作流程是由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01的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另外的后处理装置(未例示)等以预定的顺序执行的一系列作业的块。工作流程还可以包括由工作人员进行的手动处理。
纸张给送段信息获取单元303向登记在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询问,并且获得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信息。
确定单元304基于由纸张给送段信息获取单元303从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的纸张给送段信息和关于要用于要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作业的纸张的信息,来确定图像形成装置是否具有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纸张信息被写入在定义打印作业的打印作业信息中。注意,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是将图像形成到作为打印介质的片材上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片材不限于纸张。然而,在该示例中,在其上记录数据的片材材料被称为纸张。
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单元305基于确定单元304的确定结果来确定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稍后将参照图4等来描述确定过程。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减少纸张更换的工作负荷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而言,优先选择为了执行关注打印作业或者在关注打印作业正在执行的同时不发生纸张更换或纸张补充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在作为由确定单元进行的确定的结果,发现在所有图像形成装置中发生纸张更换或纸张补充的情况下,将纸张更换工作负荷小的图像形成装置,或者期望地,将纸张更换工作负荷最小的图像形成装置,确定为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打印处理期间信息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消息的序列>
图8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消息交换和处理的序列的图。在图8中,询问800和响应801构成当信息处理装置101从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获得纸张给送段信息时的序列。首先,关于询问800,信息处理装置101向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进行询问。接下来,关于响应801,接收到询问的图像形成装置向信息处理装置101返回纸张给送段信息作为响应。另外,在处理804中,执行基于图4中的流程图(特别是步骤S401以后)的处理,并且选择要作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图8中,从命令805至响应809的处理构成打印执行的序列。关于命令805,信息处理装置101将打印作业发送到在1004中确定的图像形成装置。关于响应806,图像形成装置向信息处理装置101返回表示已接收到打印作业的响应。关于打印处理807,图像形成装置执行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关于通知808,图像形成装置向信息处理装置101通知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的进度状态。给出通知808的次数不限于一次。关于命令809,图像形成装置在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完成时向信息处理装置101发送表示打印完成的命令。
<纸张给送段信息的示例>
图7A和图7B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作为图8中的响应801而从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纸张给送段信息(也被称为纸张给送托盘信息)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作为商业印刷的标准的JMF(作业定义格式)来表达纸张给送段信息。
在图7A中,询问700是由信息处理装置101向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进行以获取纸张给送段信息的图8中的询问800的示例。注意,与从图像形成装置102类似地,信息处理装置101也从图像形成装置103和104获取纸张给送段信息,并且下面省略其描述。
关于询问700,要素701是询问的指令内容。期望从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的信息被指定为“ResourceName”属性。这里,指定“Media”,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1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获取关于介质(换句话说,纸张)的信息。另外,要获取的内容的范围被指定为“Scope”属性。这里,指定“Present”,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1仅获取关于当前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托盘上的纸张的信息。
在图7B中,纸张给送段信息702是包括在由信息处理装置101从图像形成装置102获取的响应中的纸张给送段信息的示例。在纸张给送段信息702中,写入有关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2的纸张给送段中的纸张的属性的信息。
在纸张给送段信息702中,要素703表示表征纸张的纸张属性。具体而言,写入有纸张名称(DescriptiveName)、纸张大小(Dimension)、表面性质(FrontCoatings)和克重(Weight)。
要素704至707表示当前设置有由纸张属性703表征的纸张的盒。一组纸张可以设置在一个盒中,或者可以设置在多个盒中。在该示例中,如由要素704至707所表示的,纸张设置在四个盒(Tray-1、Tray-2、Tray-3、和Tray-4)中。
要素708至711分别表示由要素704至707表示的纸张给送段中的纸张名称、纸张被设置的方向(Orientation)以及纸张剩余量(ActualAmount)。注意,纸张被设置的方向在指定了值“Rotate0”的情况下是指短边给送,并且在指定了值“Rotate90”的情况下是指长边给送。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响应于向图像形成装置给出的关于纸张给送段信息的询问,发送纸张给送段信息。在纸张给送段信息中,如图7A和图7B中所示,表示出纸张的属性、设置有具有该属性的纸张的纸张给送段以及纸张给送段中的剩余量。注意,在图7A和图7B中,设置的纸张类型的数量是一种,但是可以设置多种类型的纸张。在这种情况下,表示出多种类型的纸张的属性,并且针对纸张给送段中的各个表示出纸张名称、方向和剩余量。
<整个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主要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选择处理(图8中的处理804)的流程图。注意,步骤S400对应于图8中的询问800和响应801。根据各个流程的程序被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01的ROM 202或外部存储器209中,被读出到RAM 201,并且由CPU 200执行。注意,这同样适用于根据将参照以下描述中的流程图描述的各流程的程序。注意,图3中的功能块由CPU 200来实现,并且因此,在以下描述中,处理将被描述为由图3中所示的功能块中的一个来进行。然而,在硬件方面,处理由CPU 200来执行。
在步骤S400中,纸张给送段信息获取单元303从登记在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纸张给送段信息。这对应于图8中的询问800和响应801。所登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全部或一部分是目标图像形成装置,但是,在该示例中,所登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全部都被作为目标。具体而言,纸张给送段信息获取单元303向登记在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各个进行询问。已接收到询问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响应向纸张给送段信息获取单元303返回纸张给送段信息。纸张给送段信息获取单元303对响应进行分析,提取纸张给送段信息,并且将纸张给送段信息与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关联地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中。注意,稍后将使用示例来描述询问和响应。
在步骤S401中,确定单元304参照各个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信息,并且确定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在下文中,被称为必要纸张)是否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中。这里的关注打印作业是指即将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作业。将参照图5详细描述步骤S401。在步骤S402中,在存在设置有必要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确定单元304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403,并且在任何图像形成装置中均未设置必要纸张的情况下,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404。在步骤S403中,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单元305选择在步骤S402中确定为其中设置有必要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时,如果存在针对其存储了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是优先纸张给送段(将参照图5描述)的信息的图像形成装置,则优先选择该图像形成装置。在存在作为候选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从列表的顶部按顺序选择图像形成装置。所选择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作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且被设置为关注打印作业要被发送到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打印作业信息中,可以指定放置有必要纸张的纸张给送段作为要使用的纸张给送段。
另一方面,还存在这样的情况:被选择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仅通过切换多个纸张给送段才能够供给必要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稍后将描述的在图5中的步骤S506中存储的关于纸张给送段之间的自动切换的信息,将关注打印作业设置为在纸张给送段之间切换。在该设置中,可以设置首先使用的纸张给送段以及当在第一纸张给送段中纸张用尽时切换到的纸张给送段。在步骤S404中,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单元305进行用于减少纸张更换的麻烦的处理。稍后将参照图6详细描述步骤S404。由于上面描述的步骤,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减少在打印作业执行之前或在打印作业正在执行的同时进行纸张更换的次数。
<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详细描述图4中的步骤S401的流程图。在图5中的过程中,在关注关于其的信息被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处理。当前关注的图像形成装置被称为关注图像形成装置。在步骤S500中,确定单元304基于在步骤S400中获得的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信息中包括的纸张属性和纸张剩余量,来确定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是否具有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换句话说,“必要”纸张)。纸张属性的示例包括纸张大小、纸张类型、克重和表面性质。当然,可以包括除这些以外的属性。如果确定在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上存在必要纸张,则纸张属性确定单元304存储对应的纸张给送段,并且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501,而如果确定不存在必要纸张,则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504。注意,确定存在必要纸张的情况是指具有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属性并且保持在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中的纸张(片材)的量至少大于针对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纸张的量的情况。相反地,不存在必要纸张的情况是指不满足纸张属性要求和纸张剩余量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
在步骤S501中,确定单元304将关于在步骤S500中指定并存储的纸张给送段的信息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相关联地存储,并且将表示纸张给送段是从中优先给送纸张的纸张给送段(优先纸张给送段)的信息与纸张给送段相关联地存储。在步骤S502中,确定单元304对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存储确定结果“纸张存在”。在步骤S503中,确定单元304确定是否已经处理了所有图像形成装置。如果已经处理了所有图像形成装置,则确定单元304结束该流程图,而如果存在未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则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500。注意,如果在步骤S501中存储了优先纸张给送段,则过程可以在步骤S503中结束并且返回到步骤S402。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优先纸张给送段并且被最早发现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4中,考虑到必要纸张被设置在多个盒上的情况,确定单元304计算设置有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的纸张给送段的纸张剩余量的总和。在步骤S505中,确定单元304确定纸张剩余量的总和是否大于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纸张的张数。如果纸张剩余量的总和大于或等于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纸张的张数,则确定单元304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506,而如果纸张剩余量的总和小于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纸张的张数,则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507。在步骤S506中,确定单元304存储关于纸张给送段之间的自动切换的信息。该信息包括例如表示当纸张用尽时在纸张给送段之间进行切换的信息,以及用于指定首先使用的纸张给送段和切换到的纸张给送段的信息。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502中,对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存储确定结果“纸张存在”。在步骤S507中,确定单元304对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存储确定结果“没有纸张”。参照在步骤S506中存储的关于纸张给送段之间的自动切换的信息,以当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被确定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时,设置关注打印作业以便在纸张给送段之间自动切换。
<用于减少纸张更换的麻烦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详细描述图4中的步骤S404的流程图。在步骤S600中,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单元305指定在先前处理中更换了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先前处理是在各个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经执行的最后的打印作业的处理。在打印作业正在执行的同时更换了纸张的情况下,确定在先前处理中更换了纸张。注意,这里提到的纸张更换特别地包括由于纸张用尽而导致的相同类型的纸张的补充。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打印作业之前清除纸张更换信息,并且如果在打印作业正在执行的同时更换了纸张(特别是,由于纸张用尽而导致的纸张补充),则设置纸张更换信息,以进行关于纸张更换的确定。纸张更换信息可以包括表示补充了纸张的纸张给送段的信息。利用这样的构造,如果在步骤S600中参照纸张更换信息,则能够识别在先前处理中更换了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且此外,还能够识别纸张给送段。该纸张更换信息包括在步骤S400中从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的纸张给送段信息中即可。
在先前处理中更换了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数量是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单元305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601,而如果不存在在先前处理中更换了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则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603。
在步骤S601中,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单元305从更换了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中,指定具有如下纸张给送段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纸张给送段中,更换了纸张并且具有与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相同的纸张。如果存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则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单元305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602,而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则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603。
在步骤S602中,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单元305从在步骤S601中指定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中,选择作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选择在最后的打印作业中补充了纸张并且具有设置有与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相同的纸张的纸张给送段的图像形成装置,或者选择这样的纸张给送段。在存在多个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选择补充后的纸张剩余量大(期望地,最大)的图像形成装置。注意,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补充后的纸张剩余量最大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如果补充后的最大的纸张剩余量与补充后的第二大的纸张剩余量之间的差异不大,则可以选择补充后的纸张剩余量第二大的图像形成装置。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纸张给送段信息获取纸张剩余量,因此可以采用跳过步骤S600并且执行步骤S601的构造,并且如果存在满足要求的图像形成装置,则选择具有纸张剩余量最大的纸张给送段的图像形成装置。注意,通过在步骤S600中确定是否替换了纸张,例如,在不能获取纸张剩余量的情况下,或者甚至在所获取的纸张剩余量是近似数量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必要纸张的剩余量被估计为大(期望地,最大)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3中,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单元305进行关于打印作业的设置,使得来自登记在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中的、具有纸张剩余量为0的纸张给送段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设置为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纸张剩余量为0的纸张给送段被设置为要使用的纸张给送段。另外,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则进行关于打印作业的设置,使得具有纸张剩余量最接近0的纸张给送段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设置为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纸张剩余量最接近0的纸张给送段被设置为要使用的纸张给送段。通过以这种方式选择纸张剩余量小(期望地,最小)的纸张给送段作为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给送段,减少了用于在纸张更换时移除所放置的纸张的劳动。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纸张剩余量最接近0的纸张给送段的图像形成装置被用作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但是,在存在纸张剩余量接近0的多个纸张给送段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纸张剩余量第二最接近0的纸张给送段,而不是纸张剩余量最接近0的纸张给送段。
上面描述的步骤使得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减少用于在纸张更换的情况下从图像形成装置移除纸张的工作负荷。具体而言,在存在设置有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选择该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以最高优先级选择必要纸张被设置在一个纸张给送段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以第二优先级选择必要纸张以分开的方式被设置在多个纸张给送段中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如果存在虽然纸张剩余量小于所需量但是设置有满足属性(诸如纸张类型)的要求的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则以第三优先级选择该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在任何图像形成装置中均未设置必要纸张的情况下,以第四优先级选择具有纸张剩余量小(期望地,最小)的纸张给送段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所有图像形成装置中,符合所选择的要求的纸张给送段被设置为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给送段。
<本实施例的处理的具体示例>
图9A至图9D是用于描述本实施例的处理的示例的示意图。在图9A中,使用案例900至904是指应用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的使用案例。使用案例900至904是指在信息处理装置101的打印作业存储单元301中存储有三个打印作业的案例,并且在这些案例中的各个中,以第一打印作业、第二打印作业和第三打印作业的顺序来进行图像形成装置选择处理。关于要用于第一打印作业、第二打印作业和第三打印作业的纸张的信息如所图示。另外,在图9B至图9D中,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的纸张给送段中的纸张如所图示。各个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四个纸张给送段,并且片材束被分别放置在四个纸张给送段中。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将纸张给送段的装载容量设置为最多1000,但是本发明不受装载容量的差异的限制。
在各个使用案例下面书写的文本905至909表示分配给第一打印作业、第二打印作业和第三打印作业中的各个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纸张给送段,作为进行图像形成装置选择处理的结果。例如,在使用案例900中,当信息处理装置101将第一打印作业发送到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时,如由文本905所表示的,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2和图像形成装置102的盒2作为第一打印作业至第三打印作业中的所有的发送目的地。
另外,在使用案例901中,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3和图像形成装置103的自动切换(从盒1至盒3)作为第一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4和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盒1作为第二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3和图像形成装置103的盒1作为第三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另外,在使用案例902中,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4和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盒4作为第一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4和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盒1作为第二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4和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盒1作为第三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而且,在使用案例903中,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3和图像形成装置103的盒自动切换(盒1至盒3)作为第一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4和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盒1作为第二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4和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盒3作为第三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而且,在使用案例904中,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3和图像形成装置103的盒自动切换(盒1至盒3)作为第一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3和图像形成装置103的盒1作为第二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4和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盒3作为第三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如果存在能够在不更换或供给纸张的情况下完成关注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则优先选择该图像形成装置。利用这样的构造,不需要更换纸张。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中,不需要在纸张给送段之间进行切换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进一步给出优先级并且被以高(期望地,最高)优先级选择,接下来选择需要在纸张给送段之间进行切换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这样的构造,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放置在纸张给送段中的纸张用完的情形,并且减少用于更换和补充纸张的劳动。另外,这使得能够防止例如由于纸张给送段之间的切换而导致的处理的延迟。
此外,在任何图像形成装置中均未放置必要量的纸张的情况下,选择放置有具有必要属性的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因此,仅通过在打印期间变空的纸张给送段中补充必要纸张就会完成工作,并且能够减少用于纸张更换的劳动。
此外,在不存在满足任何上述要求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选择具有安装的纸张的量小(期望地,最小)的纸张给送段的图像形成装置。因此,在纸张更换时移除的纸张的量可以是小的,并且减少了用于纸张更换的劳动。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减少用于纸张更换的劳动。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基于打印作业的纸张信息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信息自动确定当执行打印作业时不发生纸张更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另外,已经描述了选择即使在发生纸张更换的情况下劳动也被估计为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例。另一方面,还存在操作者手动选择期望处理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鉴于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操作者手动选择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因此,即使在上面描述的情况下,操作者也能够选择不发生纸张更换的图像形成装置。
注意,对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容相同的内容的描述被省略或简化,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将主要描述不同之处。
<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构造的示例>
图10是示出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1的功能的框图。框300至304与第一实施例的图3中的相同,因此其描述被省略。显示控制单元1000在信息处理装置101的显示器208上显示确定单元304的确定结果。
<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用于选择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与图4类似,图11中的处理被执行为图8中的处理804。步骤S400和S401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其描述被省略。在步骤S1100中,显示控制单元1000在显示器208上显示步骤S401中的确定结果。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关注打印作业所需的纸张的有无和剩余量来选择图像形成装置和纸张给送段,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0中,在用户界面上显示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0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用户参照所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选择一个图像形成装置,并且输入表示已经选择了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稍后将描述用户界面显示的示例。
上面描述的步骤使得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协助操作者以减少纸张更换的频率。
<打印作业发送目的地选择画面的示例>
图12A至图12F示出了在步骤S1100中显示的打印作业发送目的地选择画面的六个示例。在图12A至图12F中,画面1200、1210、1220、1230、1240和1250是打印作业发送目的地选择画面的实施例。如果显示这些画面中的一个的用户界面,则当选择图像形成装置时,操作者知道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哪个图像形成装置以防止纸张更换。作为选择,操作者能够在执行打印之前识别在选择期望处理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发生纸张更换。注意,这里提到的纸张更换包括纸张补充。
在画面1200中,在针对各图像形成装置提供的行1201中,显示控制单元1000根据是否发生纸张更换而将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颜色反转,使得操作者识别是否将发生纸张更换。名称栏120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名称。状态栏1203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状态。例如,画面1200表示即使执行关注打印作业,在第一行中以白色背景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也不需要纸张更换。另一方面,表示当执行关注打印作业时,以阴影的方式显示的行中的图像形成装置需要纸张更换。纸张更换包括在任何定时(诸如,在执行关注打印作业之前或在执行关注打印作业期间)的纸张更换。
在画面1210中,如在行1211中,仅显示不发生纸张更换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且隐藏将发生纸张更换的图像形成装置。如果存在将不发生纸张更换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则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都被显示。
在画面1220中,如在纸张更换显示栏1221中,针对各个图像形成装置显示关于是否将发生纸张更换的确定结果。作为显示方法,可以如在纸张更换显示栏1221中显示图标和文本二者,可以如在画面1230的纸张更换显示栏1231中仅显示图标,或者可以如在画面1240的纸张更换显示栏1241中仅显示文本。
除画面1230的显示内容以外,如在纸张给送段栏1251中,画面1250还表示各个图像形成装置的哪个盒具有要使用的纸张。
操作者参照图12A至图12F中的用户界面画面,进行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确定,并且选择所确定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能够通过在用户界面画面上选择要选择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行的状态下按下确定(OK)按钮,来选择要作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用户界面画面上显示候选图像形成装置,使得用户能够进行选择。用户能够从候选中选择用于纸张更换的劳动小的图像形成装置。
注意,可以进一步添加要用于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的剩余量作为显示的项目。此外,可以显示该项目,使得能够识别剩余量是否满足关注打印作业所需的纸张的量。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打印作业从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另一方面,存在图像形成装置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打印作业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例如各信息处理装置的多个操作者使用打印机驱动器打印文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除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信息以外,在关于是否存在纸张的确定的过程期间,还需要考虑正由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的或要由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的打印作业的纸张消耗量。鉴于此,在第三实施例中,将描述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将打印作业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使得即使在上面描述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关于将不发生纸张更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确定。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内容相同的内容的描述被省略或简化,并且将主要描述与这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信息处理系统的构造示例>
图13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造示例的图。在图13中,网络100、信息处理装置101和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造示例中的相同,因此其描述被省略。在图13中,与信息处理装置101类似,信息处理装置1300将打印作业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信息处理装置1300的硬件构造和安装在其中的程序与信息处理装置101的相同。诸如用于对打印物的制造进行管理的作业管理程序和Web服务器的程序在信息处理装置1300上运行。另外,安装有用于通过网络100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等。
<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构造>
图14是示出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1的功能的框图。附图标记300至30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其描述被省略。打印作业状态获取单元1400向登记在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关于打印作业的处理状态的询问,并且接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对询问的响应。
图19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消息交换和处理的序列的图。与图8的不同之处在于进行询问802和对询问802的响应803。打印作业状态获取单元1400向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进行关于打印作业状态的询问(询问802)。接下来,在响应803中,接收到询问的图像形成装置102至104返回打印作业状态作为对信息处理装置101的响应。
<打印作业状态的示例>
图1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从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的打印作业状态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的纸张给送托盘信息类似,使用JMF来表达打印作业状态。
在图16中,打印作业状态1600是由信息处理装置101从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的打印作业状态的示例。一个JobPhase要素表示一个打印作业。在打印作业状态1600中存在三个JobPhase要素(1601至1603),因此表示发送了打印作业状态1600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三个打印作业。
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打印作业的状态包括表示打印作业的ID(JobID)、处理的进度状态(Status)、处理的进度率(PercentCompleted)、针对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总张数(TotalAmount)以及到目前为止针对打印作业消耗的张数(Amount)。注意,JobPhase要素1601的“Status”的值为“InProgress”,因此可以理解,与JobPhase要素1601对应的打印作业当前正由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另外,JobPhase要素1602和1603的“Status”的值为“Ready”,因此可以理解,与JobPhase要素1602和1603对应的打印作业当前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处于待机状态。以这种方式,能够从打印作业状态识别正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或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作业以及要消耗的纸张的量(张数)。
<本实施例中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第三实施例中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图15中的步骤S400至404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因此其描述被省略。
在步骤S1500中,打印作业状态获取单元1400向登记在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存储单元30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关于打印作业的处理状态的询问,并且响应于该询问从图像形成装置接受打印作业状态。步骤S1500对应于图19中的询问802和响应803。
在步骤S1501中,确定单元304基于在步骤S1500中获取的打印作业状态,确定是否存在处于待机状态或正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处理的打印作业(换句话说,处于待机状态或正在执行的打印作业的有无)。如果不存在打印作业,则确定单元304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401,而如果存在一个或更多个打印作业,则使过程前进到步骤S1503。在步骤S1503中,确定单元304计算在处于待机状态或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完成时的纸张给送段中的纸张剩余量。
具体而言,例如,将通过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的各个纸张给送段的纸张剩余量中减去估计针对正由关注图像形成装置执行或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纸张的量而获取的值,存储为例如紧接在执行关注打印作业之前的纸张剩余量。关于正在执行的打印作业,计算通过从要消耗的纸张的量中减去已经打印的纸张的量而获得的值作为估计要消耗的纸张的量。当然,针对相同类型的纸张(换句话说,具有相同属性的纸张),计算纸张剩余量。另外,在作为计算的结果,剩余量是负数的情况下,将补充与负数对应的纸张,因此加上补充的单位(例如,1000)以获得剩余量。此外,在关注图像形成装置中没有设置具有在关注图像形成装置中正在执行或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作业所需的属性的纸张的情况下,在开始打印作业时用必要纸张更换当前的纸张。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剩余量小(期望地,最小)的纸张给送段作为要更换纸张的纸张给送段,因此假设已用打印作业所需的纸张更换了纸张剩余量小的纸张给送段中的纸张,来计算剩余量。在更换时,例如,可以假设以补充的单位(例如,1000)补充通过更换而新补充的纸张,来进行计算。然后,通过从该已补充的纸张的量中减去针对打印作业消耗的纸张的量来计算剩余量。
随后,如果已经执行了步骤S1503,则在步骤S401中基于在步骤S1503中计算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各个纸张给送段的纸张剩余量来确定纸张的有无。从步骤S402起的步骤类似于图4中的步骤。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不仅考虑图像形成装置的当前纸张剩余量,还考虑在关注打印作业之前在相同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在先打印作业中消耗的纸张的量,来选择作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减少用于纸张更换的劳动。
[第四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基于打印作业的纸张信息、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信息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打印作业状态来自动确定当执行打印作业时将不发生纸张更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另一方面,与第二实施例的情况类似,还存在操作者手动选择期望进行打印作业的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鉴于此,在第四实施例中,将描述操作者手动选择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这使得操作者即使在上面描述的情况下也能够选择将不发生纸张更换的图像形成装置。注意,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的内容相同的内容的描述被省略或简化,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将主要描述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构造>
图17是示出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1的功能的框图。图17中的功能块300至304以及1000与上面描述的图10中的相同,因此其描述被省略。另外,打印作业状态获取单元1400与图14中的相同,因此其描述被省略。
<本实施例中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第四实施例中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图18中的步骤S400、S401、S1100、S1500、S1501和S1502中的各个与上面的实施例的一一相同,因此其描述被省略。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得各个图像形成装置或各个纸张给送段的纸张剩余量时,如同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减去针对正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或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作业消耗的纸张的量来获取纸张剩余量。如同在第二实施例中,基于该剩余量针对各个图像形成装置显示是否存在关注打印作业所需的纸张。与第二实施例类似,显示示例可以是如图12A至图12F中的用户界面。操作者在用户界面上确定要作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实施例,能够不仅考虑图像形成装置的当前纸张剩余量,还考虑针对要在关注打印作业之前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打印作业消耗的纸张的量,来显示作为关注打印作业的候选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且选择图像形成装置。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减少用于纸张更换的劳动。
[其他实施例]
另外,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所述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连接到能够执行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获取多个纸张给送段的状态;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是否具有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
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具有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的情况下,将包括被确定为具有在其上设置的所述片材数量的纸张给送段的识别信息的打印作业发送到所述图像成形装置;以及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任何纸张给送段不具有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个纸张给送段的状态,来确定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是否等于或小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纸张给送段中设置的片材总数,
其中,在确定所述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等于或小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纸张给送段中设置的片材总数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将包括所确定的多个纸张给送段中的各个的识别信息的打印作业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中的一个具有针对所述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决定单元还设置所述关注打印作业,以从被确定为具有所述片材数量的纸张给送段优先供给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在针对所述关注打印作业之前的打印作业消耗了片材之后的剩余数量是否大于针对所述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并且在确定所述剩余数量大于所述片材数量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要用于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没有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针对所述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决定单元将与用于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相同的纸张的剩余数量大的图像形成装置,确定为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不存在针对所述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并且不存在设置有与用于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纸张相同的纸张的纸张给送段的情况下,所述决定单元将具有纸张剩余量小的纸张给送段的图像形成装置,确定为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在针对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最后的打印作业发生了片材更换的情况下,所述决定单元确定在更换期间放置的片材是否与要用于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片材相同,并且在这些片材相同的情况下,将该图像形成装置确定为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和所述确定单元依次关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形成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
其中,所述决定单元基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各个纸张给送段的状态,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是否具有要用于所述关注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并且将从显示中选择的图像形成装置确定为所述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
9.一种由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连接到能够执行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包括:
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获取多个纸张给送段的状态;
基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是否具有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
在确定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具有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的情况下,将包括被确定为具有在其上设置的所述片材数量的纸张给送段的识别信息的打印作业发送到所述图像成形装置;以及
在确定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任何纸张给送段不具有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个纸张给送段的状态,来确定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是否等于或小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纸张给送段中设置的片材总数,以及
在确定所述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等于或小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纸张给送段中设置的片材总数的情况下,将包括所确定的多个纸张给送段中的各个的识别信息的打印作业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
10.一种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当被连接到能够执行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操作:
从关注图像形成装置获取多个纸张给送段的状态;
基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的状态,确定所述关注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是否具有针对关注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
在确定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给送段具有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的情况下,将包括被确定为具有在其上设置的所述片材数量的纸张给送段的识别信息的打印作业发送到所述图像成形装置;以及
在确定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任何纸张给送段不具有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个纸张给送段的状态,来确定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是否等于或小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纸张给送段中设置的片材总数,以及
在确定打印作业所要消耗的片材数量等于或小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纸张给送段中设置的片材总数的情况下,将包括所确定的多个纸张给送段中的各个的识别信息的打印作业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
CN201811114628.9A 2017-09-25 2018-09-25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580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3833 2017-09-25
JP2017183833A JP7045825B2 (ja) 2017-09-25 2017-09-25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へのジョブ送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8094A CN109558094A (zh) 2019-04-02
CN109558094B true CN109558094B (zh) 2024-02-09

Family

ID=65807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4628.9A Active CN109558094B (zh) 2017-09-25 2018-09-25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1929B2 (zh)
JP (1) JP7045825B2 (zh)
CN (1) CN1095580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98896A (ja) * 2020-12-22 2022-07-04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印刷機能付き保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81000A (ja) * 2021-05-25 2022-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ワークフロー制御システム、ワークフロー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0876A (ja) * 2002-03-19 2003-10-02 Ricoh Co Ltd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2003330644A (ja) * 2002-05-16 2003-11-21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
JP2010026771A (ja) * 2008-07-18 2010-02-04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385490A (zh) * 2010-08-27 2012-03-2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作业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57640A (zh) * 2010-10-22 2012-05-16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处理装置及打印处理装置控制方法
CN102685351A (zh) * 2011-03-14 2012-09-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CN105929660A (zh) * 2015-02-26 2016-09-0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73323A (zh) * 2015-09-30 2017-06-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4518B2 (ja) * 1996-12-16 2002-06-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出力装置
US6447184B2 (en) * 1997-07-30 2002-09-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printing operation
JP3932875B2 (ja) 2001-11-28 2007-06-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06056014A (ja) * 2004-08-17 2006-03-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の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指示の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20080013109A1 (en) * 2006-07-11 2008-01-17 Yen-Fu Chen Method for Selecting Printers Based On Paper Availability Or Paper Congestion
JP4506739B2 (ja) * 2006-09-13 2010-07-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印刷管理装置並びに印刷管理方法
US8917410B2 (en) * 2008-04-18 2014-12-23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int server
JP2010102400A (ja) * 2008-10-21 2010-05-06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ジョブ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81775A (ja) * 2011-03-02 2012-09-20 Ricoh Co Ltd 印刷管理プログラム、印刷管理装置、印刷管理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3095028A (ja) * 2011-10-31 2013-05-20 Fujitsu Ltd 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93430B2 (ja) * 2012-02-21 2016-03-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00731B2 (ja) * 2012-08-02 2016-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6012431B2 (ja) * 2012-11-21 2016-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55977B2 (ja) * 2013-08-28 2017-07-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5169960A (ja) * 2014-03-04 2015-09-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指示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70758A (ja) * 2016-03-24 2017-09-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387082B2 (en) * 2017-06-22 2019-08-20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Print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ray selection in print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0876A (ja) * 2002-03-19 2003-10-02 Ricoh Co Ltd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2003330644A (ja) * 2002-05-16 2003-11-21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
JP2010026771A (ja) * 2008-07-18 2010-02-04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385490A (zh) * 2010-08-27 2012-03-2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作业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57640A (zh) * 2010-10-22 2012-05-16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处理装置及打印处理装置控制方法
CN102685351A (zh) * 2011-03-14 2012-09-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CN105929660A (zh) * 2015-02-26 2016-09-0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73323A (zh) * 2015-09-30 2017-06-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蕊 ; .高校图书馆自助文印服务纸张余量监控程序.山西科技.2017,(第04期),全文. *
高校图书馆自助文印服务纸张余量监控程序;李蕊;《山西科技》;20170720(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45825B2 (ja) 2022-04-01
JP2019061357A (ja) 2019-04-18
US20190095154A1 (en) 2019-03-28
CN109558094A (zh) 2019-04-02
US10871929B2 (en)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332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08196B2 (en) Print control device,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US11010105B2 (en) Print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EP3312709B1 (en) Printing manag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12181762A (ja)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設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35407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170366686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9558094B (zh)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6992496B2 (ja) 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US1108719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50227826A1 (en) Print instruction apparatus, printer, printing system, print instruc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4898994A (zh) 打印指令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指令方法
JP4847278B2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20082468A (ja)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処理方法
JP2020082469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処理方法
JP20122379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5228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1150833B2 (en) Backup apparatus
US20100091326A1 (en)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20008166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09003621A (ja) 印刷装置及び分散印刷制御装置
JP2008018567A (ja) 画像出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31074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2221194A (ja) 画像出力装置
US1068480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