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7551A - 侧向部件,链节和能量引导链 - Google Patents

侧向部件,链节和能量引导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7551A
CN109477551A CN201780025091.6A CN201780025091A CN109477551A CN 109477551 A CN109477551 A CN 109477551A CN 201780025091 A CN201780025091 A CN 201780025091A CN 109477551 A CN109477551 A CN 109477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member
stop surface
spring lip
spring
chai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50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7551B (zh
Inventor
J·多姆尼克
A·赫尔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y Gus Co Ltd
Igu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asy G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y G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y Gu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77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7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7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7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F16G13/16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with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electric cables, hos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Springs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向部件(3),用于设计用于引导供应线路的能量引导链(1)的链节(2)。为了可枢转地布置相邻的链节(2),侧向部件(3)在端侧分别具有为了限制枢转而设有相对应的止挡面(312,322)和枢转轴线(s)的交搭区域(31,32),即具有第一止挡面(312)的第一交搭区域(31)和具有第二止挡面(322)的第二交搭区域(32)。为了阻尼枢转运动的制动,前置于至少每个第一止挡面(312)地布置呈可绕平行于枢转轴线(s)的弯曲轴线(b)弹簧弹性变形的弹簧唇(6)形式的阻尼元件。为了改善地阻尼,提出:所述弹簧唇(6)具有关于其弯曲轴线(b)而言的轴向端部区域(61),用于耦入运动能量,该运动能量通过相邻的链节(2)的第二交搭区域(32)的在装配状态中与第一止挡面(312)相对应的第二止挡面(322)传递到弹簧唇(6)上。

Description

侧向部件,链节和能量引导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向部件,其用于设计用于引导供应线路的能量引导链的链节,其中,相邻的链节可绕枢转轴线相对彼此枢转地连接,其中,为了相邻的链节的可枢转布置,侧向部件在端侧分别具有为了限制枢转而设有相对应的止挡面和枢转轴线的交搭区域,即具有第一止挡面的第一交搭区域和具有第二止挡面的第二交搭区域,并且,为了阻尼对枢转运动的制动,前置于至少每个第一止挡面地布置有阻尼元件,其呈可绕平行于枢转轴线的弯曲轴线弹簧弹性变形的弹簧唇的形式。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两个这种侧向部件的链节和具有这种链节的能量引导链。
背景技术
开头类型的侧向部件以及链节和能量引导链在DE 296 07 492 Ul中描述,其中,配属给第一止挡面的弹簧唇在静止位置中从止挡面离开地枢转并且在第一和第二止挡面止挡在相对彼此上在建立弹性预紧的情况下枢转到面式地抵着第一止挡面。
由EP 1 963 711 Al已知一种能量引导链,其中,在弹簧唇沿周向方向弹性偏移和变形时,止挡件止挡在彼此上。
按照WO 2005/021996 Al,第一止挡面在半圆环形的内侧布置,构造为第二止挡的耳轴以确定的过盈量在侧面在半圆环形扩宽的情况下伸入到该半圆环形中止挡,用于制动。
但当同时由此分别实现一定的阻尼时,留有的确定的剩余速度过量,止挡面以所述剩余速度突然在形成不希望的噪声的情况下相互撞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开头类型的侧向部件或者说具有侧向部件中的两个侧向部件的链节和具有该链节的能量引导链,其中,将导致或多或少突然停止的剩余速度进一步减小。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有利的扩展方案。提出的任务已通过下述方式解决:弹簧唇具有关于其弯曲轴线的轴向端部区域,用于将通过在装配状态中相邻的链节的第二交搭区域的第二止挡面传递到弹簧唇上的运动能量至少大部分耦入,所述第二止挡面在侧向部件装到能量引导链的链节中的装配状态中与第一止挡面止挡作用地相对应。
因而,运动能量的耦入并不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关于弹簧唇的延伸尺度沿弯曲轴线的方向均匀地进行,而是不对称地在关于弯曲轴线的轴向端部区域中进行。通过运动能量的不对称的耦入,除了弯矩之外可关于相对于弯曲轴线处于径向的轴线附加地产生扭矩,该扭矩使弹簧唇除了弹簧弹性弯曲之外还弹簧弹性地变形。因而一方面可获得对在最终止挡之前的枢转运动的动能的更多的接收并从而可减小剩余速度。这是保护材料和减小噪声的。关于弯曲轴线的轴向端部区域布置成从侧向部件离开地延伸。
另一方面,弹簧唇可通过扭曲而弹簧弹性地比在纯弯曲的情况更强地夹紧。由于同时的扭曲和弯曲,弹簧唇也可弹簧技术上连续地变得更硬。因而,针对进一步弹簧弹性变形,可相应地更多地接收动能。换言之,弹簧唇上的制动可首先柔和地并且然后逐渐变强地进行。因而,在能量引导链移动时进一步减小剩余速度并从而减小噪声形成。
优选,将运动能量至少大部分耦入,这多于60%,尤其是多于80%或多于90%地进行。理想情况下,运动能量的耦入可完全地进行。由此可将弹簧唇的在更下面描述的夹紧和通过弹簧唇的变形接收的运动能量相应地提高以及将剩余速度进一步减小。
弯矩到弹簧唇中的力导入尤其是可在对应弹簧唇的相对于径向轴线的偏心区域中进行。所述偏心区域等于相对于弯曲轴线的轴向端部区域。径向轴线可与弯曲轴线至少大致垂直相交。
弹簧唇可相对于配属于该弹簧唇的枢转轴线沿径向或大致径向延伸。弹簧唇可在端侧和尤其是相对于枢转轴线径向在内固定在侧向部件上。因而,弯曲轴线可至少靠近弹簧唇在侧向部件上的固定地点或在该固定地点处布置。
侧向部件可具有通常的滑动平面,用于两个交搭区域在装配状态中在相邻的链节的对应配属的交搭区域上滑动。在链节绕枢转轴线枢转时,相邻的链节的彼此配属的交搭区域在滑动平面中在彼此上优选具有缝隙地滑动。垂直于枢转轴线的滑动平面具有侧向部件的纵长方向和高度方向。
有利地在设计上简单地,弹簧唇可相对于滑动平面沉入地布置,并且,滑动平面被轴向端部区域穿过,用于弯矩的沿垂直或大致垂直于滑动平面的延伸方向的力导入。所述轴向端部区域尤其是可沿延伸方向布置在弹簧唇的后部上。弹簧唇的上述前置表示:第二止挡面在进入止挡位置的路线上首先遇到弹簧唇。
第二止挡面可分别以偏心于弹簧唇的沿周向方向延伸的中间轴线的方式布置成能抵着弹簧唇引导。弹簧唇尤其是可这样布置在第一交搭区域中,使得布置成仅弹簧唇的相对于径向轴线的偏心区域可用于通过第二止挡面导入力。
尤其是可尤其设置,第二交搭区域的第二止挡面布置成逆于延伸方向突出最多直至滑动平面。
因而,在侧向部件装入能量引导链的链节中的装配状态中,在相邻的链节枢转时,可将相邻链节的第二止挡面在周向仅分别朝着所属的第一止挡面的弹簧唇的穿过滑动平面的端部区域引导,用于阻尼。这可例如在限制开始时在端部区域的局部区域中进行。
设计上简单地,弹簧唇可布置在槽口中,该槽口的开口边缘布置在所述滑动平面中。因而,穿过滑动平面的作用区域沿延伸方向从槽口突出。该槽口可以是贯穿开口。所述贯穿开口可穿过侧向部件。
优选设置,弹簧唇布置成逆于延伸方向至少局部地固定在侧向部件的侧壁上。由此可增强上述扭曲并从而在对枢转运动制动的情况下提高对运动能量的接收。
在设计上简单地,所述槽口可构造为盲孔。在此,盲孔的底部可形成用于固定所配属的弹簧唇的侧壁。弹簧唇可布置成逆于延伸方向至少局部固定在盲孔的底侧中。盲孔具有优点:在这里不会有异物颗粒侵入到能量引导链中。
在侧向部件的扩展方案中,弹簧唇可在静止状态中、即在没有弹簧弹性变形的不受负载的情况下关于径向方向以至少一个主方向分量沿径向从第一交搭区域的枢转轴线向外延伸地布置。
在运动能量的接收的提高方面有利的是,弹簧唇可构造成逆于延伸方向楔形变细。这尤其是适用于以下情况:弹簧唇逆于延伸方向固定在侧壁上,尤其是盲孔的底部中。通过变细,在不减少通过弹性变形接收的运动能量的同时可获得细瘦的构造方式。
优选,弹簧唇或者说弹簧唇在静止状态中相对于所属的枢转轴线精确沿径向定向。此外,弹簧唇可关于枢转轴线沿径向在内地固定在侧向部件上和从那里出发优选径向向外延伸。
在第一交搭区域中尤其是可设有两个相对于枢转轴线沿周向方向指向的第一止挡面。在此,如通常那样,其中一个第一止挡面用于限制可枢转地连接的侧向部件或者说链节沿一个枢转方向的枢转,而另一第一止挡面用于限制可枢转地连接的侧向部件或者说链节在与此相反的枢转方向的枢转。尤其是给每个第一止挡面配属有一个弹簧唇,该弹簧唇沿对应设置的周向止挡方向前置于所配属的止挡面地布置。
优选,弹簧唇可在其静止状态中通过间隙与第一止挡面间隔开地布置。因而,针对制动枢转运动,首先仅仅在弹簧唇变形且弹簧唇不贴靠在对应的第一止挡面上的情况下进行,从而优选以相对较软的弹簧弹性变形进行。该制动阶段可通过间隙宽度调设。在与弹簧唇的枢转的协调中,所述间隙可沿径向方向向外锥形敞开地构造。
可设有沿延伸方向从侧向部件延伸的止挡突起,该止挡突起具有在侧面布置的第一止挡面。弹簧唇与止挡突起可这样连接,使得弹簧唇在弹性变形下朝止挡突起弹簧弹性地弯曲。为此,弹簧唇可从止挡突起的面向枢转轴线的侧面出发关于枢转轴线沿径向或至少大致径向向外延伸。弹簧唇可固定地布置在该侧面的端侧上。止挡突起可在侧面限界槽口。
优选,止挡突起关于对称平面镜像对称地构造,该对称平面沿相对于枢转轴线的径向和沿侧向部件的纵长方向延伸。尤其是,该镜像对称平面通过交搭区域的两个枢转轴线展开。
在侧向部件的有利的扩展方案中,关于第一交搭区域的枢转轴线而言,两个弹簧唇布置为相互成第一径向角度,而两个第一止挡面布置为相互成第二径向角度。在此,第一径向角度可构造成大于第二径向角度。这具有的优点是,在装配状态中,在静止状态中与对应的第一止挡面保持间隔开的弹簧唇在受对应的第二止挡面的负载下从静止状态沿周向方向靠近第一止挡面,这并不是面接触而更确切地说是线接触,从而不那么硬地止挡在第一止挡面上,由此减弱噪声形成。
如通常那样,第二交搭区域可具有相对于其枢转轴线的扇形槽口,该扇形槽口具有在侧向的、沿周向方向指向的、形成第二止挡面的侧面。但在此,第二止挡面可围成第三径向角度,该第三径向角度尤其是等于第二径向角度。
由此,类似于在第一止挡面情况中那样,在装配状态中,针对止挡的阻尼,第二止挡面可并不会线形地或甚至面式地贴靠到对应配属的弹簧唇上。而是当第二止挡面止挡到第一止挡面上时,第二止挡面会与具有径向外部区域的弹簧唇第一次接触,用于在弹簧唇的径向外端部上有效地传递力,其方式是,尖端基于弹簧力软弹簧弹性地朝第一接触面弯曲,使得由此可将噪声形成最小化。在此有利的是:可设置,弹簧唇构造成关于径向方向向外楔形变细,由此变细的端部较软弹性并从而更容易沿周向方向朝第一止挡面弯曲。
因而,借助本发明通过附加的扭曲不仅可在枢转运动的阻尼中获得弹簧唇的较大的弹性变形或者说变形工作。此外,变形工作可在三个不同的阶段中以增大的弹簧常数从软向硬地进行,其中,这些阶段之间的过渡可流畅地进行:
在第一阶段中,弹簧唇的径向外端部的较软弹性的弯曲可在第二止挡面在径向外部抵靠弹簧唇的情况下进行,这可类似于根据现有技术的弹簧弹性弯曲。在抵靠时,可同时施加关于径向轴线的扭矩,该扭矩附加于弯曲地引起弹簧弹性扭曲并从而引起弹簧唇进一步弹簧弹性夹紧。最后可在第三阶段中,形成在第一止挡面和弹簧唇和/或弹簧唇和第二止挡面之间具有尤其是弹簧唇的较强的弹簧弹性变形(更确切地说是硬弹性)的面贴靠。因而在能量引导链的相邻的两个链节枢转时,止挡件上的相对旋转运动的速度可在减小噪声形成的情况下首先缓慢地制动,然后越来越强地制动直至剩余速度并可能制动直至接近静止状态。
总体上可确认,根据本发明,所述弹簧唇可这样布置和构造,使得其弹簧常数随着制动流程期间塑性变形的提高而提高。因而,制动可保护材料和尤其是低噪声地柔和导入并变得越来越强。因而可将剩余速度至少减小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在止挡时的噪声形成可最小化。此外,在制动流程期间可调设到具有不同的弹簧常数的确定阶段。在此,一个阶段的弹簧常数也可在制动流程期间改变,尤其是变大。
显而易见,交搭区域的枢转轴线并从而链节和能量引导链的枢转轴线相互平行布置。通常,其中一个交搭区域可具有枢转耳轴,而另一交搭区域可具有用于接收枢转耳轴的枢转开口,其中,在装配状态中轴向配合到彼此中的交搭区域通过枢转耳轴配合到所属的枢转开口中构成枢转轴线。
替代地,可设有具有两个根据一个或多个之前或之后描述的实施方式的侧向部件的链节。在此,侧向部件可经由至少一个横条相互间隔开并关于垂直于横向方向的镜像对称平面相互对称地布置。
在扩展方案中,侧向部件可通过至少一个横条相互间隔开地布置。可设置的是,侧向部件在装配到链节中的状态中关于垂直于横向方向的镜像对称平面相互对称地布置。
第一交搭区域可关于镜像对称平面彼此相对置地布置。对于第二交搭区域也是如此。
所述至少一个横条通常还可沿纵长方向在交搭区域之间在上方或下方抓接到侧向部件上。
此外替代地可设有能量引导链,其具有根据一个或多个之前或之后描述的实施方式的链节,其中,链节分别设有两个根据一个或多个之前或之后描述的实施方式的侧向部件。相邻的链节的侧向部件可在形成左舌片链和右舌片链的情况下通过与彼此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二交搭区域配合到彼此中地与彼此可枢转连接。
还视为优点的是,侧向部件的止挡面和弹簧唇在舌片链的装配状态中向外受保护和尤其是在交搭区域之间向外受保护地布置。
附图说明
在后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侧向部件、链节以及能量引导链的多个实施方式详细解释本发明,但本发明在此并不局限于此。附图示出:
图1能量引导链的立体侧视图,具有链节,链节具有侧向部件,
图2a和2b分别示出不带上横条的链节的立体侧视图,
图3根据图2的链节的侧视图,
图4根据图3中的剖面线D-D示出链节的垂直于高度方向h的纵剖图,
图5根据图3的链节的细节图A,
图6a链节的根据图3中的剖面线B-B的横截面,
图6b根据图6a的细节图C,
图7a链节的根据图3中的剖面线E-E的横截面,和
图7b根据图7a的细节图F。
(在说明书中用于描述方向性的所有概念如上、下、前、后、右和左是指在对应的附图中示出的方向,实际上可能限定得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中,用于描述方向性的所有概念如上、下、前、后、右和左是指在对应的附图中示出的方向,实际上可能限定得不同)在图1中示出能量引导链1的侧视图,具有在图2-7中示出的链节2,其中,沿纵长方向l相邻的链节2分别绕枢转轴线s可枢转地连接。在此,所有的枢转轴线s在能量引导链1中沿横向方向q布置并从而相互平行地布置。在此,能量引导链1通常可在通过转向弓形部12形成两个直段(Trum)11的情况下移动,其中,链节2在从一个直段11过渡至转向弓形部12时分别相对彼此枢转。
链节2分别具有两个侧向部件3,它们在装入能量引导链中的装配状态中构成左侧及右侧的舌片链4。在此,在能量引导链1的该实施方式中,每个链节2的两个侧向部件3通过上侧和下侧抓接的横条5相互平行间隔开地保持。在图2至7中,在这里可松脱的上横条5从在这里示出的链节2移除,而下横条5固定地与侧向部件3连接。因而,链节2的横条和侧舌片在装配状态中限定用于在这里未示出的供应线路的接收空间。
为了相邻链节2在能量引导链1中的可枢转布置,侧向部件3在端侧分别具有枢转轴线为s的交搭区域,即第一交搭区域31和第二交搭区域32。在此,在装配状态中,相邻的链节2经由交搭区域31,32在形成枢转轴线s的情况下配合到彼此中,其中,链节2的各第一交搭区域31与相邻的链节2的第二交搭区域32共同作用。为此,侧向部件3分别具有滑动平面G,共同作用的交搭区域31,32以相邻的链节2的枢转运动在该滑动平面G上滑动。由此强制得到:侧向部件3的滑动平面G是两个交搭区域31,32共同的。
侧向部件3关于镜像对称平面S镜像对称地布置在各链节2中,该镜像对称平面S具有纵长方向l和高度方向h并且关于横向方向q居中地布置。
为了在能量引导链1中相邻的链节2的枢转运动的通常限制,两个交搭区域31,32分别具有两个止挡面,即两个第一止挡面312及两个第二止挡面322,其中,各一个第一止挡面312和一个第二止挡面322为了形成止挡而共同作用。
如尤其是从图5可得到的那样,为两个第一止挡面312中的每个第一止挡面配有呈弹簧唇6形式的阻尼元件,弹簧唇经由间隙7与第一止挡面312间隔开地布置并且能绕平行于枢转轴线s的弯曲轴线b弹簧弹性地变形。弹簧唇6因而分别可沿周向方向u弹簧弹性地弯曲。弹簧唇6分别具有关于其弯曲轴线b的轴向端部区域61,用于在这里至少近似完全耦入以下运动能量,该运动能量通过在装配状态中相邻的链节2的第二交搭区域32的在侧向部件3到能量引导链1的链节2中的装配状态中与第一止挡面312以起止挡作用的方式相对应的第二止挡面322传递给弹簧唇6。因而如果在装配状态中与第一止挡面312共同作用的第二止挡面322沿周向方向u(图5)朝第一止挡面312引导,第二止挡面322首先遇到前置于第一止挡面312的弹簧唇6,该弹簧唇由此相应地又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如最好从图6和7与图5结合可得到的那样,到弹簧唇6中的力导入在对应的弹簧唇6的相对于径向轴线a偏心的端部区域61中进行。由此关于径向轴线a产生作用到对应的弹簧唇6上的扭矩,该扭矩导致弹簧弹性夹紧。如更详细地在上面描述的那样,这使得能相应较多地接收动能并从而能更强地制动。弯曲轴线b和径向轴线a优选垂直相交地布置。
两个弹簧唇6分别布置成相对于滑动平面G沉入且以端部区域61沿垂直于滑动平面G的延伸方向e穿过滑动平面G。此外,第二交搭区域32的第二止挡面322布置成逆于延伸方向e突出直至滑动平面G。如可清楚地从图2a和2b中看到的那样,第二交搭区域32的第二止挡面322通常以下述方式形成:基于滑动平面G加工出扇形的槽口323,该槽口被第二止挡面322在侧面限界,其中,第二止挡面的周向间距扣除弹簧唇6的周向间距同时大致标记了通过成对地共同作用的止挡面311,322限界的枢转角度。如可由图2a和2b中推导出的那样,止挡面312,322和弹簧唇6在装配状态中被引入到侧向部件3之间并从而布置成向外被遮挡地受保护。
弹簧唇6分别布置在在这里构造为盲孔71的槽口中,该槽口的开口边缘711布置在滑动平面G中。因而,对于通过第二止挡面322将运动能量导入到弹簧唇6中而言,仅在弹簧唇的偏心的端部区域61可行。
弹簧唇6分别逆着延伸方向e固定在侧向部件的侧壁上,其方式是,弹簧唇在这里固定在盲孔71的底侧。因而将弹簧唇6进一步强化。弹簧唇6近似获得提高的弹簧常数。此外,由此,相对于弹簧唇6在盲孔71底侧不固定而言,径向轴线a大概约降低至盲孔的底部,由此关于径向轴线a的扭矩相应地增大。可形成弹簧唇6的进一步增大的夹紧。在图6b和7b中标出的径向轴线a的方位仅可理解为大致如此,因为其还不能精确求取。如上所述,根据弹簧位移提高了作用于弹簧唇6上的扭曲作用并从而增多了能接收的运动能量。
设有沿延伸方向e从侧向部件3延伸的止挡突起712,该止挡突起具有布置在侧向的第一止挡面312。弹簧唇6从止挡突起712的面向枢转轴线s的侧面713出发关于枢转轴线s在这里大致径向向外延伸。弹簧唇6在根部侧固定在侧面713上。由此,弹簧唇6的轴向弯曲轴线b大致布置在根部侧区域中。
如尤其是可从图5中清楚地得到的那样,弹簧唇6和止挡突起712的布置关于平面E镜像对称地构造,该平面在这里包含交搭区域31,32的两个枢转轴线s并且由此限定。此外,关于第一交搭区域31的枢转轴线s,两个弹簧唇6布置成相互成第一径向角度βl,而两个第一止挡面布置成相互成第二径向角度β2。
如在图2中示出的那样,第二交搭区域32具有就其枢转轴线s而言的扇形槽口33,该槽口具有在侧向的、指向周向方向u的、形成第二止挡面322的侧面。在此,第二止挡面围成相对于第二交搭区域32的枢转轴线s的第三径向角度,该第三径向角度等于第二径向角度β2。因而在止挡位置中,所配属的两个止挡面312,322经由所属的位于其间的弹簧唇6面式相互贴靠。
第一径向角度βl大于第二径向角度β2。如已在更上面详细描述的那样,第二止挡面322在制动过程的第一阶段中近似点状地触碰弹簧唇6,弹簧唇相应地弹簧弹性地软地并从而在最多仅形成较小噪声的情况下反应。弹簧唇6的软屈服以下述方式提高:弹簧唇6构造成关于径向方向r楔形地变细。这可由根据图6和7的两个横截面图示的比较得到。通过第一贴靠,力传递也在产生上述扭矩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弹簧唇6更强地夹紧并从而变得弹簧弹性更硬,其中,该过程连续地并从而在不增强噪声的情况下进行。
所述扭曲可通过下述方式增强:同样如可从图6和7中得到的那样,弹簧唇6逆于延伸方向e楔形变细地构造。由此,弹簧唇6的夹紧可通过扭曲增强地在盲孔71的底侧并从而在扭矩关于轴线a最大的地方进行,使得运动能量的通过弹簧唇6的弹性变形实现的接收被优化。通过弹簧唇6抵着第一止挡面312的第一贴靠,力传递可通过线形的接触区域进行并从而更强地进行,该接触区域随之导致弹簧进一步夹紧。细节在更上面也在制动过程的不同阶段的图示下解释。
如尤其是可从图5中的详细图示得到的那样,间隙7在形成棱边714的情况下在止挡突起712的侧向上锥形地径向向外扩宽,其中,真正的第一止挡面312在右边从棱边714开始,其中,弹簧唇6可通过其贴靠在第一止挡面312上在提高其弹簧刚性并从而接收运动能量的情况下通过棱边714至少局部地弯曲。在此,棱边714倒圆地构造,用于减小磨损和噪声。
每个侧向部件3具有已知的枢转耳轴34和已知的枢转开口35,用于构造与相邻的链节2的枢转连接。枢转连接的建立也可借助任意其他合适的措施进行。
附图标记列表
1 能量引导链
11 直段
12 转向弓形部
2 链节
3 侧向部件
31 第一交搭区域
312 第一止挡面
32 第二交搭区域
322 第二止挡面
33 槽口
34 枢转耳轴
35 枢转开口
4 舌片链
5 横条
6 弹簧唇
61 端部区域
7 间隙
71 盲孔
711 开口边缘
712 止挡突起
713 侧面
714 棱边
a 轴线
b 弯曲轴线
l 纵长方向
h 高度方向
r 径向方向
s 枢转轴线
q 横向方向
u 周向方向
βl 第一径向角度
β2 第二径向角度
G 滑动平面
S 镜像对称平面
E 平面

Claims (21)

1.一种能量引导链(1)的链节(2)所用的侧向部件,该能量引导链设计用于引导供应线路,其中,相邻的链节(2)能绕枢转轴线(s)相对彼此枢转地连接,其中,为了相邻的链节(2)的能枢转的布置,所述侧向部件(3)在端侧分别具有交搭区域(31,32),所述交搭区域为了限制枢转而设有相对应的止挡面(312,322)和设有枢转轴线(s),所述交搭区域是指具有第一止挡面(312)的第一交搭区域(31)和具有第二止挡面(322)的第二交搭区域(32),并且,为了对枢转运动的制动进行阻尼,前置于至少每个第一止挡面(312)地布置有阻尼元件,所述阻尼元件呈能绕平行于枢转轴线(s)的弯曲轴线(b)弹簧弹性变形的弹簧唇(6)的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唇(6)具有关于其弯曲轴线(b)而言的轴向端部区域(61),用于将运动能量至少大部分耦入,在侧向部件(3)装入到能量引导链(1)的链节(2)中的装配状态中,相邻的链节(2)的第二交搭区域(32)的第二止挡面(322)与第一止挡面(312)以起止挡作用的方式相对应,所述运动能量是指通过所述第二止挡面(322)传递到所述弹簧唇(6)上的运动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部件具有滑动平面(G),用于两个交搭区域(31,32)在装配状态中在相邻的链节(2)的对应配属的交搭区域(32,31)上滑动,其中,所述弹簧唇(6)相对于所述滑动平面(G)沉入地布置,并且,所述滑动平面(G)布置成被所述端部区域(61)穿过,用于弯矩的沿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滑动平面(G)的延伸方向(e)的力导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搭区域(32)的第二止挡面(322)布置成逆于所述延伸方向(e)突出最多直至所述滑动平面(G)。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唇(6)布置在槽口中,该槽口的开口边缘(711)布置在所述滑动平面(G)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唇(6)布置成逆于延伸方向(e)至少局部固定在所述侧向部件(3)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构造为盲孔(71),并且,所述弹簧唇(6)布置成逆于延伸方向(e)至少局部固定在所述盲孔(71)的底侧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之一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唇(6)关于相对于所述第一交搭区域(31)的枢转轴线(s)而言的径向方向(r)以至少一个主方向分量布置、优选精确径向向外延伸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唇(6)构造成关于所述径向方向(r)楔形变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唇(6)构造成逆于延伸方向(e)楔形变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唇(6)在不受负载的静止状态中相对于与其对应的第一止挡面(312)通过间隙(7)间隔开地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交搭区域(31)中设有两个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s)沿周向方向指向的第一止挡面(312),其中,每个第一止挡面(312)配属有弹簧唇(6),所述弹簧唇布置成沿对应设置的周向止挡方向(u)前置于对应的第一止挡面(3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设有沿延伸方向(e)从所述侧向部件(3)延伸的止挡突起(712),该止档突起具有在侧向布置的第一止挡面(312),其中,所述弹簧唇(6)从所述止挡突起(712)的面向所述枢转轴线(s)的侧面(713)出发关于所述枢转轴线(s)径向或至少大致径向向外延伸地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唇(6)固定在所述侧面(713)的端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之一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第一交搭区域(31)的枢转轴线(s)而言,两个弹簧唇(6)布置为相互成第一径向角度(β1),并且,两个第一止挡面(312)布置为相互成第二径向角度(β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搭区域(32)具有相对于其枢转轴线(s)而言的扇形槽口(33),所述扇形槽口具有位于侧向的、沿周向方向(u)指向的、形成第二止挡面(322)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二止挡面(322)围成的径向角度等于第二径向角度(β2)。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侧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角度(β1)大于所述第二径向角度(β2)。
17.一种链节,具有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侧向部件(3)。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部件(3)经由至少一个横条(5)相互间隔开并且关于垂直于横向方向(q)的镜像对称平面(S)相互对称地布置。
19.一种能量引导链,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链节(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能量引导链,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链节(2)的侧向部件(3)在形成舌片链(4)的情况下通过彼此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二交搭区域(31,32)配合到彼此中地以能枢转的方式与彼此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能量引导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部件(3)的止挡面(312,322)和弹簧唇(6)向外受保护地布置在形成舌片链的侧向部件(3)的以能枢转运动的方式与彼此连接的交搭区域(31,32)之间。
CN201780025091.6A 2016-04-22 2017-04-19 侧向部件,链节和能量引导链 Active CN1094775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6002624.1 2016-04-22
DE202016002624.1U DE202016002624U1 (de) 2016-04-22 2016-04-22 Seitenteil, Kettenglied und Energieführungskette
PCT/EP2017/059239 WO2017182494A1 (de) 2016-04-22 2017-04-19 Seitenteil, kettenglied und energieführungsket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7551A true CN109477551A (zh) 2019-03-15
CN109477551B CN109477551B (zh) 2021-03-09

Family

ID=5854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5091.6A Active CN109477551B (zh) 2016-04-22 2017-04-19 侧向部件,链节和能量引导链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0182B2 (zh)
EP (1) EP3445997B1 (zh)
JP (1) JP6825006B2 (zh)
KR (1) KR102172661B1 (zh)
CN (1) CN109477551B (zh)
BR (1) BR112018069704B1 (zh)
CA (1) CA3018818C (zh)
DE (1) DE202016002624U1 (zh)
ES (1) ES2802603T3 (zh)
MX (1) MX2018012011A (zh)
PL (1) PL3445997T3 (zh)
SG (1) SG11201809250WA (zh)
TW (1) TWI712752B (zh)
WO (1) WO20171824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6350A (zh) * 2019-06-17 2022-02-08 椿本缆线牵引有限公司 具有凹陷的管线引导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8102144U1 (de) * 2018-04-18 2019-05-27 Igus Gmbh Energieführungskette mit Dämpfungselementen sowie Seitenteil dafür
DE202019100434U1 (de) * 2019-01-25 2019-06-03 Igus Gmbh Quersteg und Kettenglied mit Quersteg
DE202019100877U1 (de) * 2019-02-15 2020-03-17 Igus Gmbh Endbefestigungsteil für eine Energieführungskett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607492U1 (de) * 1996-04-25 1997-08-21 Igus Gmbh Energieführungskette
CN1189882A (zh) * 1996-04-22 1998-08-05 Igus工业用注压件有限公司 能量导引链条
CN1218882A (zh) * 1997-11-28 1999-06-09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可挠体的导引支承链
DE102005061760A1 (de) * 2005-12-23 2007-07-19 Kabelschlepp Gmbh Leitungsführungsanordnung mit verminderter Geräuschemission
EP2194292A1 (en) * 2008-12-02 2010-06-09 Brevetti Stendalto S.p.A. Cable supporting chain with reduced noise emission
CN103635712A (zh) * 2011-04-01 2014-03-12 易格斯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形的铰接元件的缆线承载链
CN104405828A (zh) * 2014-11-18 2015-03-11 江苏科瑞斯机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重载静音拖链
DE102014102626A1 (de) * 2014-02-27 2015-08-27 Ekd Gelenkrohr Gmbh Kettenglied für eine Energieführungskette
CN204961697U (zh) * 2015-07-26 2016-01-13 德清华宇链传动有限公司 带缓冲链节的滚子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7169C2 (de) 1984-02-28 1986-01-23 Kabelschlepp Gmbh, 5900 Siegen Energieführungskette
JPH01100948U (zh) * 1987-12-25 1989-07-06
JPH01100948A (ja) 1987-10-14 1989-04-19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100889B2 (ja) * 1995-10-27 2000-10-23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ドラグチェーンの回転角規制ストッパ衝接音抑止機構
DE10339168A1 (de) 2003-08-21 2005-04-28 Kabelschlepp Gmbh Kettenlasche für eine Energieführungskette sowie Energieführungskette
JP4235134B2 (ja) 2004-03-11 2009-03-11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低騒音型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5197626B2 (ja) * 2007-12-10 2013-05-15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ケーブルドラグチェーン
EP2463547B1 (en) * 2010-12-10 2014-02-19 Findalto S.r.l. Side link energy chain having reduced noise e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9882A (zh) * 1996-04-22 1998-08-05 Igus工业用注压件有限公司 能量导引链条
DE29607492U1 (de) * 1996-04-25 1997-08-21 Igus Gmbh Energieführungskette
CN1218882A (zh) * 1997-11-28 1999-06-09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可挠体的导引支承链
DE102005061760A1 (de) * 2005-12-23 2007-07-19 Kabelschlepp Gmbh Leitungsführungsanordnung mit verminderter Geräuschemission
CN101346565A (zh) * 2005-12-23 2009-01-14 缆线牵引有限公司 噪声排放减小的管线导引设备
EP2194292A1 (en) * 2008-12-02 2010-06-09 Brevetti Stendalto S.p.A. Cable supporting chain with reduced noise emission
CN103635712A (zh) * 2011-04-01 2014-03-12 易格斯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形的铰接元件的缆线承载链
DE102014102626A1 (de) * 2014-02-27 2015-08-27 Ekd Gelenkrohr Gmbh Kettenglied für eine Energieführungskette
CN104405828A (zh) * 2014-11-18 2015-03-11 江苏科瑞斯机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重载静音拖链
CN204961697U (zh) * 2015-07-26 2016-01-13 德清华宇链传动有限公司 带缓冲链节的滚子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6350A (zh) * 2019-06-17 2022-02-08 椿本缆线牵引有限公司 具有凹陷的管线引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3445997T3 (pl) 2021-05-04
TW201738483A (zh) 2017-11-01
EP3445997B1 (de) 2020-06-03
TWI712752B (zh) 2020-12-11
JP2019515202A (ja) 2019-06-06
MX2018012011A (es) 2019-01-24
EP3445997A1 (de) 2019-02-27
US11300182B2 (en) 2022-04-12
WO2017182494A1 (de) 2017-10-26
US20190145497A1 (en) 2019-05-16
CA3018818A1 (en) 2017-10-26
DE202016002624U1 (de) 2017-07-25
BR112018069704B1 (pt) 2023-02-14
CN109477551B (zh) 2021-03-09
KR20180133873A (ko) 2018-12-17
JP6825006B2 (ja) 2021-02-03
ES2802603T3 (es) 2021-01-20
SG11201809250WA (en) 2018-11-29
BR112018069704A2 (pt) 2019-02-05
KR102172661B1 (ko) 2020-11-03
CA3018818C (en)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7551A (zh) 侧向部件,链节和能量引导链
CN203714879U (zh) 介质供给装置
JP5197626B2 (ja) ケーブルドラグチェーン
CN105863416A (zh) 吊门装置
HK1093954A1 (en) Docking buffer
CN101201085A (zh) 盘式制动器
CN105143713A (zh) 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
JP7189231B2 (ja) 減衰要素を備えるエネルギーチェーン、およびエネルギーチェーンのための側方部品
US7237794B2 (en) Snowboard binding
CN203714873U (zh) 介质供给装置
JPH0762520B2 (ja) 伸縮自在なカバーのためのスクレイパ装置
CN105358859B (zh) 包括降噪装置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组件
JP7263182B2 (ja)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JP4535595B2 (ja) オフセット形低騒音搬送チェーン
FR3091848B1 (fr) Porte-fusée comprenant un premier évidement, un second évidement et une nervure
JPS6158582B2 (zh)
WO2015024275A1 (zh) 硬币清分机及其分拣刷
JP2004105558A (ja) ガット保護体及び、該ガット保護体を装着したラケットフレーム
EP1151818A1 (en) Bar guide members for bar loaders in automatic lathes
KR20210104677A (ko) 칫솔
WO2020138275A1 (ja) 歯ブラシ
FR3094432B1 (fr) Amortisseur de torsion et disque d’embrayage.
CN117759139A (zh) 一种中柱毛条以及推拉窗
JP2869672B2 (ja) 滑り台用ローラーエレメント
JP2015537179A (ja) 複数の異なるタイプの横エレメントを有した、無段変速機用の駆動ベルト及び該駆動ベルトを備えた無段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