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6353A - 橡胶履带 - Google Patents

橡胶履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6353A
CN109476353A CN201780042818.1A CN201780042818A CN109476353A CN 109476353 A CN109476353 A CN 109476353A CN 201780042818 A CN201780042818 A CN 201780042818A CN 109476353 A CN109476353 A CN 109476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d layer
reinforcing cord
crawler belt
layer
ora terminal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28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木凉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76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6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 B62D55/253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having elements inter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cables or lik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橡胶履带包括: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第1加强帘线层,其沿履带周向(S)延伸并以一端和另一端互相分隔开的状态埋设于履带主体,该第1加强帘线层的长度方向的端缘相对于履带周向倾斜;以及第2加强帘线层,其沿履带周向延伸并以一端和另一端互相分隔开的状态埋设于履带主体,该第2加强帘线层的长度方向的端缘相对于履带周向倾斜且沿与第1加强帘线层的端缘交叉的方向延伸,以第1加强帘线层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缘与第2加强帘线层的宽度方向的任一个侧缘均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第1加强帘线层和第2加强帘线层。

Description

橡胶履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设有加强帘线层的橡胶履带。
背景技术
以往,在履带式车辆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卷绕有环形带状的橡胶履带(例如日本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2010-047080号公报)。如图5所示,在该橡胶履带的履带主体802内设有主帘线层804,主帘线层804具有沿履带周向S延伸并且在履带宽度方向W上排列设有多个的钢丝帘线804A。
在该主帘线层804层叠有第1加强帘线层808和第2加强帘线层810。第1加强帘线层808具有相对于履带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多个第1加强帘线808A。第2加强帘线层810具有相对于履带宽度方向倾斜并且沿与第1加强帘线808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加强帘线810A。
第1加强帘线层808的端部和第2加强帘线层810的端部形成为顶端尖锐的形状。由此,在第1加强帘线层808的一端部,在一边缘侧的顶端形成有锐角部808B,在第1加强帘线层808的另一端部,在另一边缘侧的顶端形成有锐角部808C。此外,在第2加强帘线层810的一端部,在另一边缘侧的顶端形成有锐角部810B,在第2加强帘线层810的另一端部,在一边缘侧的顶端形成有锐角部810C。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橡胶履带中,例如在第1加强帘线层808的一端部到达了第2加强帘线层810的另一端部的情况下,第1加强帘线层808的锐角部808B、808C和第2加强帘线层810的锐角部810B、810C重叠。
在该情况下,第1加强帘线层808和第2加强帘线层810的重叠部分与周围的刚度差升高,成为振动产生、应变集中致龟裂的起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彼此相对的加强帘线层的顶端部相互间的重叠的橡胶履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橡胶履带包括:履带主体,其是环形带状;第1加强帘线层,其沿履带周向延伸并以一端和另一端互相分隔开的状态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该第1加强帘线层的长度方向的端缘相对于所述履带周向倾斜;以及第2加强帘线层,其沿所述履带周向延伸并以一端和另一端互相分隔开的状态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该第2加强帘线层的长度方向的端缘相对于所述履带周向倾斜且沿与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的端缘交叉的方向延伸,以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缘与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的宽度方向的任一个侧缘均不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和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设为上述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彼此相对的加强帘线层的顶端部相互间的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局部截面在内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加强帘线层的横剖视图。
图3是相当于图2的A-A线截面的图。
图4是除去该实施方式的履带主体而仅表示各加强帘线层之间的关系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以往例的图,是除去履带主体而仅表示加强帘线层之间的关系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10可在建筑机械、农机等履带式车辆中使用,在履带式车辆设有左右一对履带式行走体12。
履带式行走体12沿车辆的前后设有可被旋转驱动的齿轮状的驱动轮14和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辆的从动轮(仅图示驱动轮14)。在驱动轮14和从动轮之间设有多个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辆的滚轮16,滚轮16在轴部16A的两侧设有轮部16B。
在驱动轮14和从动轮卷绕有环形带状的橡胶履带10,橡胶履带10的履带主体18构成为,被驱动轮14旋转驱动并且滚轮16的轮部16B与履带主体18的内周面18A接触而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在橡胶制的履带主体18不具有芯骨的橡胶履带1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履带主体18设有芯骨的橡胶履带10。
在履带主体18的内周面18A,在履带周向S上等间隔地设有多个突起20,各突起20设在履带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该突起20构成为与驱动轮14啮合,构成为将来自驱动轮14的驱动力在履带主体18传递。在该突起20的两侧利用平滑面形成有供滚轮16的轮部16B通过的通路21。
如图1~图3所示,在履带主体18的外周面18B突出设有多个第1突出部22和第2突出部24,第1突出部22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长于第2突出部24的长度尺寸。第1突出部22和第2突出部24以沿履带宽度方向W的中心延伸的中心线C为界设在两侧,第1突出部22和第2突出部24在履带周向S上交替地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例如1层主帘线层30与有端带状的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以沿履带周向S延伸的状态埋设在履带主体18内。
主帘线层30由沿履带周向S延伸的多个主帘线30A构成,各主帘线30A在履带宽度方向W上排列设置。该主帘线30A由钢丝制的钢丝帘线构成,可以换称作钢丝帘线。
如图4所示,主帘线层30为有端带状,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在履带厚度方向T(参照图1和图3)上重叠,在从主帘线30A的一端缘30B到另一端缘30C的范围形成有主帘线30A的两端部重叠而成的重叠部36。鉴于轻量化和与其他区域的刚度差的关系,对于该重叠部36而言,从一端缘30B到另一端缘30C的范围较狭的方式较佳,从一端缘30B到另一端缘30C的长度被设定为适当的长度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排列设置多个主帘线30A而形成主帘线层30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将一根主帘线30A呈螺旋状卷绕而形成主帘线层30,也能够获得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图1和图4所示,第1加强帘线层32由排列设置的多个第1加强帘线32A构成。第1加强帘线32A可以换称作第1斜交帘线。第1加强帘线32A由比主帘线30A细的钢丝帘线、脂肪族聚酰胺、聚酯类合成纤维等构成,由刚度比主帘线30A的刚度低的原材料构成。
第1加强帘线32A相对于履带周向S以预定的角度倾斜地配置。作为第1加强帘线32A相对于履带周向S倾斜的倾斜角度,确定适当的角度,第1加强帘线32A的倾斜角度被设定在适当角度的范围内。
由此,在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一端部形成有在该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一侧缘32B侧形成锐角的第1一端侧锐角部32C,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一端侧的端缘32D相对于履带周向S和履带宽度方向W倾斜。
此外,在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在该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另一侧缘32E侧形成锐角的第1另一端侧锐角部32F,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另一端侧的端缘32G相对于履带周向S和履带宽度方向W倾斜。而且,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一端和另一端以互相分隔开的状态埋设于履带主体18。
第2加强帘线层34由排列设置的多个第2加强帘线34A构成,第2加强帘线34A可以换称作第2斜交帘线。第2加强帘线34A由比主帘线30A细的钢丝帘线、脂肪族聚酰胺、聚酯类合成纤维等构成,由刚度比主帘线30A的刚度低的原材料构成。
第2加强帘线34A以相对于履带周向S以预定的角度倾斜并且向与第1加强帘线32A相反的那一侧倾斜而沿与第1加强帘线32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作为第2加强帘线34A相对于履带周向S倾斜的倾斜角度,与第1加强帘线32A同样地确定适当的角度,第2加强帘线34A的倾斜角度被设定在适当角度的范围内。
由此,在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端部形成有在该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侧缘34B侧形成锐角的第2一端侧锐角部34C,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端侧的端缘34D相对于履带周向S和履带宽度方向W倾斜。
此外,在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在该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侧缘34E侧形成锐角的第2另一端侧锐角部32F,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端侧的端缘32G相对于履带周向S和履带宽度方向W倾斜。而且,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端和另一端以互相分隔开的状态埋设于履带主体18。
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窄于主帘线层30的宽度尺寸,如图1所示,第1加强帘线层32层叠在比主帘线层30靠履带主体18的外周面18B侧的部位。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另一侧缘32E配置在主帘线层30的另一侧缘30F上,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一侧缘32B配置在比主帘线层30的一侧缘30G靠内侧的部位。
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窄于主帘线层30的宽度尺寸,且被设定为与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宽度。第2加强帘线层34层叠在比第1加强帘线层32靠履带主体18的外周面18B侧的部位。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侧缘34E配置在主帘线层30的一侧缘30G上,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侧缘34B配置在比主帘线层30的另一侧缘30F靠内侧的部位。
由此,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配置为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缘32B、32E与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宽度方向的任一个侧缘34B、34E均不重叠。
在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一端部设置的第1一端侧锐角部32C的顶端32J和在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端部设置的第2另一端侧锐角部34F的顶端34J配置在沿履带宽度方向W错开的位置。此外,在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另一端部设置的第1另一端侧锐角部32F的顶端32K和在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端部设置的第2一端侧锐角部34C的顶端34K配置在沿履带宽度方向W错开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由形成锐角的锐角部32C、32F、34C、34F构成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部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部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对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32J、32K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34J、34K进行倒角,不形成锐角的形状也包含在本公开中。
而且,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第1一端侧锐角部32C的顶端32J配置在比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靠近该顶端32J的第2另一端侧锐角部34F的顶端34J的位置靠该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端侧的部位。此外,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第1另一端侧锐角部32F的顶端32K配置在比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靠近该顶端32K的第2一端侧锐角部34C的顶端34K的位置靠该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端侧的部位。
由此,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部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部在履带周向S上重叠,在履带主体18形成有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部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部在履带周向上重叠的区域R1、R2。
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在履带宽度方向W的中心部层叠,在履带主体18设有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层叠而成的层叠区域40。如图1所示,在履带主体18的内周面18A的该层叠区域40所处的部位设定有构成滚动面的通路21,该滚动面供作为履带所具备的旋转轮的一个例子的滚轮16的轮部16B接触地滚动。
由此,作为供滚轮16滚动的滚动面的通路21构成为在沿履带厚度方向观察时与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重叠的区域重叠。
此外,如图4所示,在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各端部设置的第1一端侧锐角部32C的顶端部分和第1另一端侧锐角部32F的顶端部分层叠于主帘线层30的重叠部36。此外,在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各端部设置的第2一端侧锐角部34C的顶端部分和第2另一端侧锐角部32F的顶端部分也层叠于主帘线层30的重叠部36。
层叠在主帘线层30的重叠部36的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由刚度比主帘线30A的刚度低的第1加强帘线32A和第2加强帘线34A构成。由此,抑制了层叠有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部分与未层叠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部分的刚度差。
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一端侧的端缘32D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端侧的端缘34D在前述的中心线C上交叉,形成作为交点的一端侧交叉点42。此外,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另一端侧的端缘32G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端侧的端缘34G在中心线C上交叉,形成作为交点的另一端侧交叉点44。
一端侧交叉点42配置在主帘线层30的重叠部36中的履带周向S的一侧缘所形成的第1线36A上。此外,另一端侧交叉点44配置在重叠部36中的履带周向S的另一侧缘所形成的第2线36B上。
说明涉及以上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埋设于履带主体18的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一端侧的端缘32D相对于履带周向S倾斜。由此,对于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一端侧的端缘32D而言,在一侧缘32B侧形成的顶端32J最突出,该端缘32D随着自该顶端32J向宽度方向偏离而后退。该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另一端侧的端缘32G也相对于履带周向S倾斜,对于第1加强帘线层32的另一端侧的端缘32G而言,在另一侧缘32E侧形成的顶端32K最突出,该端缘32G随着自该顶端32K向宽度方向偏离而后退。
此外,埋设于履带主体18的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端侧的端缘34D相对于履带周向S倾斜。由此,对于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端侧的端缘34D而言,在另一侧缘34B侧形成的顶端34K最突出,该端缘34D随着自该顶端34K向宽度方向偏离而后退。该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端侧的端缘34G也相对于履带周向S倾斜,对于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端侧的端缘34G而言,在一侧缘34E侧形成的顶端32J最突出,该端缘34G随着自该顶端32J向宽度方向偏离而后退。
而且,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缘32D、32G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缘34D、34G沿互相交叉的方向延伸。此外,第1加强帘线层32的两侧缘32B、32E以与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任一个侧缘34B、34E均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部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部中的、彼此相对的顶端32K、34K、32J、34J以沿履带宽度方向W错开的状态配置。
因此,与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32J、32K的位置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34J、34K的位置在履带宽度方向W上一致的情况相比较,即使加长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也能抑制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干涉。
因而,能够抑制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部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部的重叠。
此外,在履带主体18形成有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部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部在履带周向S上重叠的区域R1、R2。因此,与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32J、32K的位置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34J、34K的位置在履带周向S上分隔开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由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构成的加强区域连续。
而且,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缘32D与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缘34D交叉的交叉点42配置在主帘线30A重叠而成的重叠部36的边缘所形成的第1线36A上,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缘32G与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缘34G交叉的交叉点44配置在主帘线30A重叠而成的重叠部36的边缘所形成的第2线36B上。
在此,在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缘32D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缘34D的交叉点42自重叠部36的边缘的第1线36A分离、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缘32G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缘34G的交叉点44自重叠部36的边缘的第2线36B分离的情况下,重叠部36和各交叉点42、44之间成为仅由主帘线层30构成的单层构造。因此,与这样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重叠部36和各交叉点42、44之间的部位的刚度,并且能够抑制与其他部位的刚度差。由此,能够抑制由高刚度部与低刚度部的刚度差引起的振动不良、应变集中致龟裂的产生。
此外,除了主帘线层30之外,在供滚轮16的轮部16B滚动的通路21的下层还重叠地配置有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由此,能够利用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加强滚轮16的滚动部位。
此外,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形成为比主帘线层30窄幅。因此,与将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形成为与主帘线层30相同宽度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第1加强帘线32A的使用量和第2加强帘线34A的使用量,并且能够谋求轻量化。
此外,在履带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能够确保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重叠的部分。因此,能够提高履带主体18的设有被传递驱动力的突起20的中央部的刚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设有主帘线层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没有主帘线层30,也能够获得本公开的效果。此外,将第1加强帘线层32和第2加强帘线层34形成为比主帘线层30窄幅,但形成为与主帘线层30相同宽度尺寸或者比主帘线层30宽幅,也能够获得本公开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32J配置在比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34J靠第2加强帘线层34的一端侧的部位,将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32K配置在比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34K靠第2加强帘线层34的另一端侧的部位。但是,将第1加强帘线层32的顶端32J、32K配置在比第2加强帘线层34的顶端34J、34K靠自身侧的位置,也能够获得本公开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缘32D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缘34D的交叉点42配置在主帘线层30的重叠部36的边缘所形成的第1线36A上及将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缘32G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缘34G的交叉点44配置在主帘线层30的重叠部36的边缘所形成的第2线36B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例如,作为另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将一端侧交叉点42和另一端侧交叉点44配置在主帘线层30的重叠部36上。
在该情况下,与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缘32D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缘34D的交叉点42及第1加强帘线层32的端缘32G和第2加强帘线层34的端缘34G的交叉点44与重叠部36之间成为仅是主帘线层30的单层构造的情况相比较,也能够提高该部位的刚度。
此外,在第1加强帘线层32、第2加强帘线层34及主帘线层30这3层重叠的情况下,该部分的刚度高于其他部分的刚度。在该情况下,产生刚度差,存在成为振动产生、应变集中致龟裂的起点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这些现象。
《附记》
通过参照,将2016年7月1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申请2016-137004号的公开整体编入本说明书。
此外,通过参照,将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全部的文献、发明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以与分别且具体地记述通过参照将各文献、发明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编入的情况相同的程度编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5)

1.一种橡胶履带,其中,
该橡胶履带包括:
履带主体,其是环形带状;
第1加强帘线层,其沿履带周向延伸并以一端和另一端互相分隔开的状态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该第1加强帘线层的长度方向的端缘相对于所述履带周向倾斜;以及
第2加强帘线层,其沿所述履带周向延伸并以一端和另一端互相分隔开的状态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该第2加强帘线层的长度方向的端缘相对于所述履带周向倾斜且沿与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的端缘交叉的方向延伸,
以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缘与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的宽度方向的任一个侧缘均不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和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履带,其中,
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的顶端部和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的顶端部在所述履带周向上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履带,其中,
该橡胶履带具备主帘线层,该主帘线层以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的状态沿所述履带周向延伸设置,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重叠而成的重叠部,
将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的端部和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的端部层叠于所述重叠部,并且将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的端缘和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的端缘的交点配置在所述重叠部的所述履带周向的边缘所形成的线上或者所述重叠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中,
在沿履带厚度方向观察时,供履带所具备的旋转轮滚动的滚动面与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和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重叠的区域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中,
该橡胶履带具备沿所述履带周向延伸且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的主帘线层,
将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和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形成为比所述主帘线层窄幅,将所述第1加强帘线层和所述第2加强帘线层层叠于所述主帘线层。
CN201780042818.1A 2016-07-11 2017-06-16 橡胶履带 Pending CN1094763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7004A JP2018008553A (ja) 2016-07-11 2016-07-11 ゴムクローラ
JP2016-137004 2016-07-11
PCT/JP2017/022423 WO2018012200A1 (ja) 2016-07-11 2017-06-16 ゴムクロー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6353A true CN109476353A (zh) 2019-03-15

Family

ID=60951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2818.1A Pending CN109476353A (zh) 2016-07-11 2017-06-16 橡胶履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08553A (zh)
CN (1) CN109476353A (zh)
WO (1) WO2018012200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0943A1 (de) * 1996-05-24 1997-11-27 Continental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hrzeugreifens mit geteilter Karkasse
CN1221686A (zh) * 1997-12-30 1999-07-07 倍耐力轮胎公司 车轮的轮胎
JP2002264854A (ja) * 2001-03-09 2002-09-18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弾性クローラ
CN101380977A (zh) * 2007-09-04 2009-03-1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和适用于橡胶履带的链轮、以及橡胶履带用芯骨
JP2010047080A (ja) * 2008-08-20 2010-03-04 Bridgestone Corp ゴムクローラ
JP2011037408A (ja) * 2009-08-18 2011-02-2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0943A1 (de) * 1996-05-24 1997-11-27 Continental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hrzeugreifens mit geteilter Karkasse
CN1221686A (zh) * 1997-12-30 1999-07-07 倍耐力轮胎公司 车轮的轮胎
JP2002264854A (ja) * 2001-03-09 2002-09-18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弾性クローラ
CN101380977A (zh) * 2007-09-04 2009-03-1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和适用于橡胶履带的链轮、以及橡胶履带用芯骨
JP2010047080A (ja) * 2008-08-20 2010-03-04 Bridgestone Corp ゴムクローラ
JP2011037408A (ja) * 2009-08-18 2011-02-2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08553A (ja) 2018-01-18
WO2018012200A1 (ja) 2018-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12576A (en) Pneumatic snow tire
CN106536220A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JP200122561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573497A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JP2003252259A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2011046276A (ja) ゴムクローラ
CN109476353A (zh) 橡胶履带
WO2015186419A1 (ja) 農業用タイヤ
JP2020097274A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5784322B2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200800696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063372A (ja) 鞄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13377B2 (ja) ゴムクローラ
WO2019097834A1 (ja) ゴムクローラ
JP4722313B2 (ja) 突起駆動型ゴムクローラ
ITMI20070238U1 (it) Pneumatico per autoveicoli
CN106660403A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JP6934452B2 (ja) タイヤ
JP4282553B2 (ja) 弾性クローラ
CN104627262B (zh) 橡胶履带
JP5193742B2 (ja) ゴムクローラ
JP2010132082A (ja) ゴムクローラ
JP2013086727A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3883129B2 (ja) 梯子型クローラ
JP2003267276A (ja) 弾性クローラ及びクローラ式走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