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8239A -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8239A
CN109398239A CN201811300128.4A CN201811300128A CN109398239A CN 109398239 A CN109398239 A CN 109398239A CN 201811300128 A CN201811300128 A CN 201811300128A CN 109398239 A CN109398239 A CN 109398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gage compartment
driver
automobile bodies
seat
sid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01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8239B (zh
Inventor
石华山
石胜美
植健
林学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yu Group JSCL
Original Assignee
Hanyu Group JSC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yu Group JSCL filed Critical Hanyu Group JSCL
Priority to CN2018113001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82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8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8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8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8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该汽车车厢结构具有中置的驾驶座,即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坐在驾驶座上的驾驶员能够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舒适性,也能提高发生侧碰时对驾驶员的保护;而在上下车时,驾驶员可以根据停车情况自主选择从左侧或右侧上下车,为驾驶员上下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并且,驾驶座中置之后,所述行李舱可以设置在驾驶座至少一侧至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内,方便车内人员在行车过程中或上下车时取放行李箱内的物品,无需走到车尾打开后备箱取放行李。

Description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车厢结构中,主要存在“右侧行驶”和“左侧行驶”两种形式,“左侧驾驶”和“右侧驾驶”的汽车车厢结构中,一侧设置主驾驶座,另一侧设置副驾驶座,副驾驶座前方仪表台和主副驾驶座之间设置小件物品存放盒,其他周边空间主要用于布置驾驶操作装置和空调部件,而大件行李则集中存放于后备箱内。
具有上述“左侧驾驶”或“右侧驾驶”车厢结构的汽车,上述小件物品存放盒空间不足以存放笔记本电脑、小行李箱之类的物品,在汽车在行驶(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过程中,不方便随时存取这些物品;而携带小行李箱的乘客上车前下车后须到车尾后备箱进行行李箱存取也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能够方便乘客存取体积较大的物品或行李,而无需到车尾的后备箱存取这些物品或行李。
一种汽车车厢结构,包括:前围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后方的驾驶座,所述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所述驾驶座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与车门连通的上下车通道,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设置为行李舱。
本发明的汽车车厢结构具有中置的驾驶座,即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使坐在驾驶座上的驾驶员能够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舒适性,也能提高发生侧碰时对驾驶员的保护;而在上下车时,驾驶员可以根据停车情况自主选择从左侧或右侧上下车,为驾驶员上下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并且,驾驶座中置之后,所述行李舱可以设置在驾驶座至少一侧至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内,方便车内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取放行李箱内的物品,并且上下车的时候更加方便地取放行李,无需走到车尾打开后备箱取放行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舱的纵向长度等于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即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全部设置成所述行李舱,因此所述行李舱具有较大的空间,能够存放较大件或者数量较多的物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小于所述驾驶座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即所述驾驶座与所述行李舱之间留有上下车的空隙,以便驾驶员在上下车时,可以通过驾驶座与所述行李舱之间的空隙坐上或离开所述驾驶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车厢还包括设置于驾驶座与前围板之间的仪表台,所述行李舱的高度不高于所述仪表台。所述行李舱位于所述仪表台之下,不影响车辆内饰的美观,也可以提高存放于所述行李舱的行李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车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座一侧或两侧的副驾驶座,所述副驾驶座与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座与所述前围板的距离。由于副驾驶座位于驾驶座至少一侧的侧后方,与所述行李舱保持足够的距离作为所述上下车通道,可方便驾驶员上下车;并且,副驾驶座的乘员也可以将脚放在副驾驶座与行李舱之间,而在需要取放物品(尤其是车辆行驶过程中)时,可以直接将行李从行李舱中取出并放置在副驾驶座与行李舱之间的车厢空间,以便从行李舱中拿取物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舱包括:行李舱门以及侧挡板,所述行李舱门设置于与所述上下车通道相邻的一侧;所述侧挡板纵向布置于所述行李舱门与所述前围板之间,并与所述行李舱门对接。所述行李舱门可以方便地打开所述行李舱以便存取行李。进一步地,所述行李舱门外侧还可以设置有把手和锁具,以更加方便地开闭舱门,以及提高行李舱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挡板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挡板,所述行李舱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汽车车厢的侧围板连接;或者,所述侧挡板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挡板以及远离驾驶员一侧的第二侧挡板,行李舱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挡板连接。所述侧挡板可以将驾驶员与所述行李舱分隔,避免行李舱中的行李干扰驾驶员驾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挡板下端固定在车厢地板上,所述行李舱门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车厢地板上。所述行李舱直接以车厢地板作为底部,可以最大化地扩大所述行李舱的空间。进一步地,可以所述仪表台的底部直接作为行李舱的顶部,使所述行李舱的高度最大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舱门上还安装有与所述侧挡板连接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对所述行李舱门的打开角度限位,可以避免行李舱门开太大影响到副驾驶座的乘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为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其中一边与所述行李舱门内侧固定,所述扇形板上设置有沿所述行李舱门转动方向延伸的弧形孔,所述侧挡板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弧形孔卡合对所述行李舱门的转动进行限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为连接所述行李舱门以及所述侧挡板的支撑杆。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提示,还可以用其他常见的限位部件对所述行李舱门的打开角度的限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舱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行李舱门的内侧,所述箱体具有一个向上的开口,所述行李舱门打开时,所述箱体随行李舱门打开倾斜,露出所述开口。所述箱体可使存放的行李更加规整,尤其是在所述行李舱放入多件物品时,可以放入所述箱体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舱包括侧挡板以及与所述侧挡板活动连接的箱体;
所述侧挡板内侧设置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滑轨,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水平滑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在所述水平滑轨中滑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水平滑轨内滑动使所述箱体往远离或接近所述驾驶座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侧挡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倾斜的S形滑轨,所述S形滑轨位于所述水平滑轨的下方,所述箱体的侧面还设置有与所述S形滑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S形滑轨内滑动。在拉动所述行李舱门上的把手时,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在所述水平滑轨和所述S形滑轨中滑动,使所述箱体旋转,在竖立状态旋转为倾斜或接近水平的状态,同时使所述箱体被拉出,更加方便地存取物品。
进一步地,所述前围板与所述箱体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向车厢前方凹陷的凹部,所述箱体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时,所述箱体旋转,在竖立状态旋转为倾斜或接近水平的状态,所述箱体的底部可收容于所述凹部,并承托于所述凹部的底面。通过所述凹部,所述箱体转转至倾斜或水平时,箱体的底部可收容至所述凹部,并可承托于所述凹部的底面保持静止,方便乘员在箱体倾斜或水平时存取物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如上所述的任意一项汽车车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的行李舱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的行李舱门的半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的行李舱门的全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10为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第二实施例中行李舱的箱体翻转过程各个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第一实施例两个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汽车车厢结构包括:前围板(图1未示)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后方的驾驶座21,所述驾驶座21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所述驾驶座21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与车门连通的上下车通道22,所述上下车通道22到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设置为行李舱3。
其中,所述驾驶座21和行李舱3都设置在车厢地板上。所述前围板位于汽车车厢前端,所述前围板与驾驶座21之间还设置有方向盘11。
所述汽车车厢还包括设置于驾驶座21与前围板之间的仪表台12,所述行李舱3的高度不高于所述仪表台12。方向盘11位于所述驾驶座21与仪表台12之间,以便驾驶人员可以操作方向盘11以及仪表台12上的仪表。所述行李舱3位于所述仪表台12之下,因此所述行李舱3既不影响车辆内饰的美观,同时也不会暴露给车外人员看到,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放于所述行李舱3中的行李的安全性。
所述汽车车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座一侧或两侧的副驾驶座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驾驶座23设置在所述驾驶座21的两侧,并位于所述驾驶座21的侧后方,与所述驾驶座呈“品”字形布局。优选地,所述副驾驶座23与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座21与所述前围板的距离。所述副驾驶座23位于驾驶座21的侧后方,与所述行李舱3保持足够的距离作为所述上下车通道22,可方便驾驶员上下车,当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上下车通道22时,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停车的位置自由选择从左侧上下车或者从右侧上下车,非常方便。
并且,所述副驾驶座23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座21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副驾驶座23与行李舱3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副驾驶座23上的乘员可以将脚放在所述副驾驶座23与行李舱3之间的车厢地板上。并且在需要取放物品(尤其是车辆行驶过程中)时,可以直接将行李从行李舱3中取出并放置在副驾驶座23与行李舱3之间的车厢地板,以便从行李舱3中拿取物品,特别是在行车过程中,副驾驶座23上的乘客直接从行李舱3拿取行李物品非常方便。
优选地,所述上下车通道22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小于所述驾驶座21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即所述驾驶座21与所述行李舱3之间留有供驾驶员上下车的空隙,以便驾驶员在上下车时,脚部可以通过驾驶座21与所述行李舱3之间的空隙,从而方便地坐上或离开所述驾驶座21。
优选地,所述行李舱3的纵向长度等于所述上下车通道22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即所述上下车通道22到所述前围板之间不超过仪表台12的车厢空间全部设置成所述行李舱3,所述行李舱3具有较大的空间,能够存放较大件或者数量较多的物品。
所述汽车车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方向盘11下方的加速踏板6和制动踏板7。所述行李舱3设置在所述加速踏板6和制动踏板7的旁边,不遮挡所述加速踏板6和制动踏板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李舱3可包括行李舱门31以及侧挡板32,所述行李舱门31设置于与所述上下车通道22相邻的一侧,与所述前围板相对设置,用于打开所述行李舱3取放行李物品;所述侧挡板32纵向布置于所述行李舱门31与所述前围板之间,并与所述行李舱门31对接。所述侧挡板32可以将驾驶员与所述行李舱分隔,避免行李舱中的行李干扰驾驶员驾驶。
所述侧挡板32可下端固定在车厢地板上,所述行李舱门31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车厢地板上。所述行李舱直接以车厢地板作为底部,可以最大化地扩大所述行李舱的空间。进一步地,可以所述仪表台的底部直接作为行李舱的顶部,使所述行李舱的高度最大化。
所述行李舱3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底座,底座设置在汽车车厢地板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行李舱门31外侧还可以设置有把手和锁具,以更加方便地开闭舱门,以及给舱门上锁,提高行李舱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例,所述行李舱3两侧的侧挡板32分别为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挡板,另一侧则为所述汽车车厢的侧围板,所述行李舱门3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汽车车厢的侧围板连接。所述行李舱3的一侧直接以所述汽车车厢的侧围板作为侧壁,可以使所述行李舱3的空间最大化。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所述行李舱3两侧的侧挡板32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挡板以及远离驾驶员一侧的第二侧挡板,所述第二侧挡板位于所述汽车车厢的侧围板的内侧,所述行李舱门3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挡板连接。所述行李舱3的两侧都设置挡板,可以更好地固定舱中的行李。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中所述行李舱门31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乘员拉动所述行李舱门31上的把手,所述行李舱门31相对于其与车厢地板的铰接处翻转打开,打开所述行李舱3,即可取放行李。
优选地,所述行李舱3还包括箱体33,所述箱体33设置在所述行李舱门31的内侧,所述箱体33具有一个向上的开口,所述行李舱门31打开时,所述箱体33随行李舱门31打开而倾斜,露出所述开口。当所述行李舱门31翻转时,所述箱体33随所述行李舱门31一起翻转露出所述开口,此时乘员即可通过所述开口取放行李物品。所述箱体33可使存放的行李更加规整,尤其是在所述行李舱3放入多件物品时,可以放入所述箱体33中,防止行李滚动。
如图4所示,所述行李舱门31上还安装有与所述侧挡板32连接的限位部件34。所述限位部件34对所述行李舱门31的打开角度限位,可以避免行李舱门31开太大影响到副驾驶座23的乘员的乘坐。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34为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其中一边与所述行李舱门31内侧固定,所述扇形板上设置有沿所述行李舱门31转动方向延伸的弧形孔,所述侧挡板32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弧形孔卡合对所述行李舱门31的转动进行限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34为连接所述行李舱门31以及所述侧挡板32的支撑杆。如图5所示。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提示,还可以用其他常见的限位部件对所述行李舱门的打开角度的限位。
本发明的汽车车厢结构具有中置的驾驶座,即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坐在驾驶座上的驾驶员能够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舒适性,也能提高发生侧碰时对驾驶员的保护;而在上下车时,驾驶员可以根据停车情况自主选择从左侧或右侧上下车,为驾驶员上下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并且,驾驶座中置之后,所述行李舱可以设置在驾驶座至少一侧至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内,方便车内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取放行李箱内的物品,并且上下车的时候更加方便地取放行李,无需走到车尾打开后备箱取放行李。
请参与图6至10,是本发明汽车车厢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李舱3包括侧挡板32’以及与所述侧挡板活动连接的箱体33’;
所述侧挡板32’的内侧设置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滑轨35,所述箱体33’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水平滑轨35配合的第一滑块36,所述第一滑块36可在所述水平滑轨35中滑动;所述水平滑轨35相对于所述侧挡板32’固定不动,所述第一滑块36相对于所述箱体33’固定不动,所述第一滑块36在所述水平滑轨35内滑动使所述箱体33’往远离或接近所述驾驶座21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侧挡板32’的内侧还设置有倾斜的S形滑轨37,所述S形滑轨37设置在所述水平滑轨35的下方,所述箱体33’的侧面还设置有与所述S形滑轨37配合的第二滑块38,所述第二滑块38可在所述S形滑轨37内滑动。
所述S形滑轨37相对于所述侧挡板32’固定不动,所述第二滑块38相对于所述箱体33’固定不动,在拉动所述行李舱门上的把手时,通过所述第一滑块36和第二滑块38分别在所述水平滑轨35和所述S形滑轨37中滑动,使所述箱体33’在竖立状态旋转为倾斜或接近水平的状态,同时使所述箱体33’被拉出,更加方便地存取物品。
所述水平滑轨35以及S形滑轨37可以是专用的金属轨道,所述第一滑块36与所述第二滑块38为与所述金属轨道配合的安装固定于所述箱体侧面的滑块。
所述水平滑轨35以及S形滑轨37也可以是所述侧挡板32’内侧的凹槽或长条形孔等,所述第一滑块36与所述第二滑块38可以是从所述箱体侧面延伸而出并与所述凹槽或长条形孔卡合的凸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车厢的前围板9与所述汽车车厢的地板相接。
所述前围板9与所述箱体33’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向车厢前方凹陷的凹部91,所述箱体33’的第一滑块36和第二滑块38滑动时,所述箱体33’在竖立状态旋转为倾斜或接近水平的状态,所述箱体33’的底部可收容至所述凹部91,并承托于所述凹部91的底面。通过所述凹部91向车厢前方,即车头或驾驶舱的方向凹陷,所述箱体转转至倾斜或水平时,箱体的底部可收容至所述凹部,并可承托于所述凹部的底面保持静止,方便乘员在箱体倾斜或水平时存取物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如上所述的任意一项汽车车厢结构。
所述汽车的范围不受驱动方式,座位数等限制,包括传统的燃油驱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本发明的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所述车厢结构的汽车,具有中置的驾驶座,即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坐在驾驶座上的驾驶员能够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舒适性,也能提高发生侧碰时对驾驶员的保护;而在上下车时,驾驶员可以根据停车情况自主选择从左侧或右侧上下车,为驾驶员上下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并且,驾驶座中置之后,所述行李舱可以设置在驾驶座至少一侧至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内,方便车内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取放行李箱内的物品,并且上下车的时候更加方便地取放行李,无需走到车尾打开后备箱取放行李。
在行车过程中,当乘客需要拿出行李中物品或者电脑等物品时,坐在主驾驶座右后方的乘客仅需伸手将行李舱门的把手拉一下即可打开,打开到一定角度将行李或电脑等物品取出,然后将行李舱门关上即可。
当停车后乘客需下车时,主驾驶座右后方的乘客可坐在位置上拉一下行李舱门的把手,打开行李舱,行李舱打开到一定角度后将行李取出即可下车。或乘客先下车,站在车辆右侧,伸手拉一下行李舱门的把手,打开行李舱,行李舱打开到一定角度后将行李取出即可,非常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汽车车厢结构,包括:前围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后方的驾驶座;
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
所述驾驶座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与车门连通的上下车通道,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设置为行李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厢还包括设置于驾驶座与前围板之间的仪表台,所述行李舱的高度不高于所述仪表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小于所述驾驶座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的纵向长度等于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座一侧或两侧的副驾驶座,所述副驾驶座与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座与所述前围板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包括:行李舱门以及侧挡板,所述行李舱门设置于与所述上下车通道相邻的一侧;所述侧挡板纵向布置于所述行李舱门与所述前围板之间,并与所述行李舱门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下端固定在车厢地板上,所述行李舱门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车厢地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挡板,所述行李舱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汽车车厢的侧围板连接;或者,所述侧挡板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挡板以及远离驾驶员一侧的第二侧挡板,行李舱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挡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门上还安装有与所述侧挡板连接的限位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为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其中一边与所述行李舱门内侧固定,所述扇形板上设置有沿所述行李舱门转动方向延伸的弧形孔,所述侧挡板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弧形孔卡合对所述行李舱门的转动进行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为连接所述行李舱门以及所述侧挡板的支撑杆。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行李舱门的内侧,所述箱体具有一个向上的开口,所述行李舱门打开时,所述箱体随行李舱门打开倾斜,露出所述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包括侧挡板以及与所述侧挡板活动连接的箱体;所述侧挡板内侧设置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滑轨,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水平滑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在所述水平滑轨中滑动,使所述箱体往远离或接近所述驾驶座的方向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倾斜的S形滑轨,所述S形滑轨位于所述水平滑轨的下方,所述箱体的侧面还设置有与所述S形滑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S形滑轨内滑动,使所述箱体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与所述箱体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向车厢前方凹陷的凹部,所述箱体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时,所述箱体旋转,箱体的底部收容于所述凹部。
1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
CN201811300128.4A 2018-11-02 2018-11-02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Active CN109398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0128.4A CN109398239B (zh) 2018-11-02 2018-11-02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0128.4A CN109398239B (zh) 2018-11-02 2018-11-02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8239A true CN109398239A (zh) 2019-03-01
CN109398239B CN109398239B (zh) 2024-04-16

Family

ID=65471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0128.4A Active CN109398239B (zh) 2018-11-02 2018-11-02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82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3002125A1 (de) 2023-05-25 2024-05-02 Mercedes-Benz Group AG Fahrzeugintegrierter, entnehmbarer Handgepäckkoffer im Fahrzeuginnenraum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78422A (en) * 1948-11-27 1952-09-03 Bela Barenyi New or improved luggage accommodation in motor vehicles
JP2008056156A (ja) * 2006-09-01 2008-03-13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における荷室−キャビン間の仕切り構造及び車両における荷室−キャビン間の仕切り位置変更方法
JP2008120340A (ja) * 2006-11-15 2008-05-2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02227338A (zh) * 2008-09-26 2011-10-26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汽车杂物箱
CN103587474A (zh) * 2013-11-19 2014-02-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副驾驶多功能储物盒
CN204915843U (zh) * 2015-08-07 2015-12-30 江门市甜的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前车厢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05075743U (zh) * 2015-08-15 2016-03-09 苏州黄章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汽车副驾驶储物箱
CN205523990U (zh) * 2015-03-25 2016-08-3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货厢存储箱
CN106032149A (zh) * 2015-02-06 2016-10-19 江门市甜的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
CN207360061U (zh) * 2017-09-26 2018-05-15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前机舱布置结构
CN209479556U (zh) * 2018-11-02 2019-10-11 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50274B1 (ko) * 2000-08-08 2002-08-2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글로브박스
ITTO20040087U1 (it) * 2004-07-05 2004-10-05 Italdesign Giugiaro Spa Disposizione dei sedili nell'abitacolo di un'automobile a tre-quattro posti
KR101261194B1 (ko) * 2012-09-20 2013-05-10 서일화 다목적 수납 기능을 갖는 운전석 보호격벽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78422A (en) * 1948-11-27 1952-09-03 Bela Barenyi New or improved luggage accommodation in motor vehicles
JP2008056156A (ja) * 2006-09-01 2008-03-13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における荷室−キャビン間の仕切り構造及び車両における荷室−キャビン間の仕切り位置変更方法
JP2008120340A (ja) * 2006-11-15 2008-05-2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02227338A (zh) * 2008-09-26 2011-10-26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汽车杂物箱
CN103587474A (zh) * 2013-11-19 2014-02-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副驾驶多功能储物盒
CN106032149A (zh) * 2015-02-06 2016-10-19 江门市甜的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
CN205523990U (zh) * 2015-03-25 2016-08-3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货厢存储箱
CN204915843U (zh) * 2015-08-07 2015-12-30 江门市甜的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前车厢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05075743U (zh) * 2015-08-15 2016-03-09 苏州黄章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汽车副驾驶储物箱
CN207360061U (zh) * 2017-09-26 2018-05-15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前机舱布置结构
CN209479556U (zh) * 2018-11-02 2019-10-11 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3002125A1 (de) 2023-05-25 2024-05-02 Mercedes-Benz Group AG Fahrzeugintegrierter, entnehmbarer Handgepäckkoffer im Fahrzeuginnenra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8239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3282B2 (en) Articulating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door
US6773046B2 (en) Rear luggage compartment structure for hatchback vehicle
US8602467B2 (en) Storage apparatus for vehicle
AU2016314021B2 (en) Storage drawer assembly for vehicle tray
US20040105744A1 (en) Moveable load floor convenience center in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US9469233B2 (en) Cargo loading apparatus of vehicle luggage room
CN104816677A (zh) 车辆用控制台箱
JP2021155004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1712286B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内部布置结构
KR20210007597A (ko) 자동차용 멀티 무빙 콘솔
CN201685891U (zh) 三厢及两厢可互相变换的汽车
CN209479556U (zh)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CN109398239A (zh)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CN205589119U (zh) 用于车辆的行李箱的盖和车辆
CA2627696A1 (en) Pivoting luggage rack intended for an aircraft cabin
CN218400753U (zh) 物流车
CN218400842U (zh) 物流车
US9987990B1 (en) Vehicle rear cargo area structure
CN212220006U (zh) 用于车辆的置物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US11254197B2 (en) Tour bus
EP3789245B1 (en) Tour bus
CA2627694A1 (en) Luggage storage unit intended in particular for an aircraft cabin
JP2008239001A (ja) 車両の車室内構造
CN219278467U (zh) 用于车辆的存取物品的系统
CN206579523U (zh) 用于车辆的杯架组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