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7788A - 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7788A
CN109387788A CN201810875076.7A CN201810875076A CN109387788A CN 109387788 A CN109387788 A CN 109387788A CN 201810875076 A CN201810875076 A CN 201810875076A CN 109387788 A CN109387788 A CN 109387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storage
storage device
group
secondary cell
qual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50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7788B (zh
Inventor
后藤壮滋
小林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87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7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7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7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4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G01R31/364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digital calculation means, e.g. for performing an algorith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6Initial charging meas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4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combining voltage and current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6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related to manufacture, e.g. testing after manufac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2Determining battery ageing or deterioration, e.g. state of heal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3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involving only voltage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一种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将外部电源在反向电压方向上与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连接而形成电路,并且在刚连接后对外部电源的电压进行调整以使得电流不流动。之后,进行取得因蓄电器件的电压下降而在电路流动的电流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电流测定工序、和基于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合格与否决定工序。在此,在合格与否决定工序之前,以为合格品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在组内成为一定的方式将蓄电器件分组。在合格与否决定工序中,按每个组算出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偏差的程度,并通过算出的偏差的程度与其容许水准的对比进行合格与否判定。

Description

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判定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的检查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基于放电电流量而非基于蓄电器件的电压下降量、迅速地进行合格与否判定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本发明也将包括前述那样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作为工序的一环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作为对象。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各种判定二次电池或其他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的检查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53275中,进行以加压状态放置作为判定对象的二次电池的放置工序,并且在所述放置工序的前后测定电池电压。所述放置工序的前后的电池电压之差即为伴随于二次电池的放置的电压下降量。电压下降量大的电池是指自放电量多。因此,能够根据电压下降量的大小判定二次电池的合格与否。这样的检查方法也有时作为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来进行。
发明内容
然而,在所述相关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合格与否判定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二次电池的合格与否判定花费时间。二次电池的合格与否判定花费时间的理由是因为:若不将放置工序的放置时间取得得长,则不会成为可以说具有有意义性这种程度的电压下降量。作为其原因,存在电压测定时的接触电阻。电压测定通过将测定仪器连接在二次电池的两个端子之间而进行测定。此时,不可避免地、在二次电池侧的端子与测定仪器侧的端子之间存在接触电阻,测定结果会受到接触电阻的影响。并且,接触电阻在每次使二次电池侧的端子与测定仪器侧的端子连接时不同。因此,若电压下降量本身不某种程度变大,则无法忽视每次测定接触电阻时的偏差。
而且,电压测定的精度自身也不怎么好。因为,电压测定无论如何都会受到测定时的通电路径中的电压下降的影响。并且因为,由于二次电池侧的端子与测定仪器侧的端子的接触部位在每次连接时多少不同,所以电压下降的程度也在每次测定时存在偏差。可考虑通过使用电流测定代替电压测定,从而缩短自放电量的测定时间并提高测定精度。因为,由于电流在电路内的任意位置均是一定的,所以与电压测定不同,基本上不受到接触部位的影响。但是,尽管如此,也不是说仅通过单纯地将电压测定置换为电流测定就能够进行良好的判定。因为,测定结果会被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压和/或测定环境等诸条件的偏差左右。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论诸条件的偏差如何均能够迅速地进行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判定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包括:电流测定工序,将外部电源在反向电压方向上与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连接而形成电路,并且在刚连接后对外部电源的电压进行调整以使得电流不在所述电路流动,之后取得在所述电路流动的电流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合格与否决定工序,基于在电流测定工序中取得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决定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以及分组工序,根据作为对象的蓄电器件是合格品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在组内成为一定这一准则,将作为对象的蓄电器件分组。所述分组工序在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决定工序之前进行。并且,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决定工序包括:偏差算出工序,按每个组算出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偏差的程度;以及判定工序,若组的所述算出的偏差的程度为预先设定的容许水准以下,则判定为属于该组的蓄电器件均为合格品,若组的偏差的程度超过容许水准,则至少将在该组内示出最大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蓄电器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中,进行关于蓄电器件的自放电性的合格与否检查。因此,由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和外部电源形成电路,并且调整外部电源的电压以使得电流不在所述电路流动。之后,伴随于蓄电器件的电压因自放电而下降的情况,电流在所述电路流动,所述电流上升。上升收敛之后的电流值的大小是表示自放电性的多少的指标。因此,能够基于收敛后的电流值决定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根据前述内容,与由测定蓄电器件的电压下降实现的检查相比,在所需处理时间和测定精度的方面有利。
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并不是以同样的基准来判定作为对象的蓄电器件的收敛后的电流值,而是按预先分组了的每个组进行判定。因此,分组的准则为如下这一准则:蓄电器件为合格品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流值成为尽可能接近的值的蓄电器件们构成组。通过如前述那样进行分组,从而关于组内的蓄电器件中的为合格品的蓄电器件,收敛后的电流值在非常狭窄的范围内集中地分布。若不合格品在组内,则所述不合格品的收敛后的电流值成为比合格品的值突出地大的值。因此,通过按每个组算出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偏差的程度,并将算出的偏差的程度与预先设定的容许水准进行对比,从而能够进行精度良好的判定。作为偏差的程度的容许水准,能够设定关于偏差的程度本身的容许值。或者,也可以是关于组整体的偏差的程度与从组整体除去最大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后而算出的偏差的程度的较差而设定的容许值。
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电流测定工序之前进行分组工序,并且,在分组工序中,基于电流测定工序的开始前的蓄电器件的电压值进行分组。因为,在蓄电器件的电流测定工序的开始前的电压值即蓄电器件的初始电压值、与收敛后的电流值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如前述那样进行分组,从而能够减小组内的合格品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偏差的程度。前述内容有助于判定精度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以蓄电器件的初始电压值进行分组的技术方案中的分组工序中,以如下方式进行分组:通过将多个蓄电器件的正端子彼此及负端子彼此分别连接,从而进行使连接了的蓄电器件的电压值均匀化的初始电压均匀化处理,由在初始电压均匀化处理中使电压值均匀化了的蓄电器件们构成组。根据前述内容,即使不测定各蓄电器件的初始电压值,也能够使组内的蓄电器件的初始电压高度均匀化。
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电流测定工序之前进行分组工序,并且,在分组工序中,将作为对象的多个蓄电器件分开地装载在多个检查架上,并且,以由同一检查架上的蓄电器件们构成组的方式进行分组,之后在检查架之间不进行蓄电器件的移载,在蓄电器件按组装载在检查架上的状态下进行电流测定工序。通过如前述那样构成,从而同一组内的蓄电器件们在大致相同的外部温度环境下供进行电流测定工序。已知电流测定工序中的外部温度环境会对收敛后的电流值造成影响。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用检查架对分组进行管理,从而减小组内的合格品中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偏差的程度。也能够将基于蓄电器件的初始电压值的分组和基于检查架的分组一同考虑而进行分组。在该情况下,由位于同一检查架上且蓄电器件的初始电压值接近的蓄电器件们构成组。
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将内置有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蓄电器件作为检查对象,在分组工序中,以由正极板彼此属于同一制造批次且负极板彼此属于同一制造批次的蓄电器件们构成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对于蓄电器件的构成材料,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由制造批次导致的微妙的特性的差异。微妙的特性的差异也会对收敛后的电流值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于正负的电极板而言,对收敛后的电流值造成影响的倾向强。因而,通过进行考虑了前述内容的分组,从而能够减小组内的合格品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偏差的程度。也可以进行考虑了基于蓄电器件的初始电压值的分组、基于检查架的分组、以及基于制造批次的分组中的任意两个的分组,也可以进行三个全考虑了的分组。
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判定工序中,在组的偏差的程度超过容许水准的情况下,将在该组内示出最大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蓄电器件判定为不合格品,并且将所述蓄电器件从所述组除去,在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决定工序中,反复进行偏差算出工序和判定工序。如前所述,通过在各组中分别反复进行偏差算出工序和判定工序直到偏差的程度成为容许水准以下为止,从而能够对全部的蓄电器件进行合格与否判定。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初次充电工序,将组装了的未充电的蓄电器件初次充电直到预先设定的充电状态为止并将其作为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以及检查工序,对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进行检查,在检查工序中,进行前述任意技术方案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不论诸条件的偏差如何均能够迅速地进行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判定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并且附图中:
图1是示出为了实施实施方式中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而组装了的电路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作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的例子的外观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查中的电压及电流的经时变化的图表。
图4是示出为了电池电压均匀化而将二次电池彼此连接了的状况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作为检查对象的多个二次电池装载于检查架之上的状况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在对二次电池1连接计测装置2并组装了电路3的状态下进行实施,所述二次电池1是作为检查对象的蓄电器件。首先,说明由计测装置2进行的二次电池1的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二次电池1,但实际上,例如具有图2所示那样的扁平方形的外观。图2的二次电池1是将电极层叠体20内置于外装体10而成的部件。电极层叠体20是将正极板和负极板经由分隔件层叠了的部件。在外装体10的内部除了收纳有电极层叠体20之外还收纳有电解液。在二次电池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正负的端子50、60。二次电池1不限于图2那样的扁平方形的部件,也可以是圆筒形等其他形状的部件。
进一步说明图1。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二次电池1。图1中的二次电池1表示为由起电要素E、内部电阻Rs以及短路电阻Rp形成的模型。内部电阻Rs成为串联地配置于起电要素E的形式。短路电阻Rp是将由有时侵入于电极层叠体20中的微小金属异物导致的导电路径模型化了的部件,并成为并联地配置于起电要素E的形式。
计测装置2具有直流电源4、电流表5、电压表6以及探头(英文:probe)7、8。电流表5相对于直流电源4串联地配置,电压表6相对于直流电源4并联地配置。直流电源4的输出电压VS可变。直流电源4用于如后述那样将输出电压VS施加于二次电池1。电流表5计测在电路3流动的电流。电压表6计测探头7、8之间的电压。在图1中,使计测装置2的探头7、8与二次电池1的端子50、60结合而构成电路3。而且,在图1中的电路3中存在寄生电阻Rx。寄生电阻Rx除了包括计测装置2的各部分的导线电阻之外,还包括探头7、8与端子50、60之间的接触电阻。
在由计测装置2进行的检查方法中,检查二次电池1的自放电量的多少。若自放电量多,则为不合格,若自放电量少,则为合格。因此,首先,在将二次电池1与电路3相连之前对二次电池1进行充电。然后,将充电后的二次电池1与电路3相连,并在相连了的状态下利用计测装置2算出二次电池1的自放电量。然后,基于该算出结果来判定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
具体而言,将充电后的二次电池1与电路3相连。此时,与电路3相连的充电后的二次电池1是直到在充电后通常进行的高温老化(英文:high-temperature aging)为止结束且电池电压稳定化后的部件。不过,本实施方式的检查本身在常温下进行。在将二次电池1与电路3相连之后,首先,对计测装置2的输出电压VS进行调节,使得电流表5的读取值成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VS与二次电池1的电池电压VB的初始值即初始电池电压VB1一致。
在前述的状态下,输出电压VS与初始电池电压VB1一致,并且输出电压VS与二次电池1的电池电压VB成为反向。因此,两个电压互相抵消,电路3的电路电流IB成为零。并且,在该状态下将计测装置2的输出电压VS以初始电池电压VB1维持为一定的状态下放置。
在图3中示出之后的电路3的状况。在图3中,将横轴设为时间,将纵轴设为电压(左侧)及电流(右侧)。关于横轴的时间,图3中的左端的时刻T1是通过前述那样开始了与初始电池电压VB1相等的输出电压VS的施加的定时。在时刻T1之后,由于二次电池1的自放电,电池电压VB从初始电池电压VB1逐渐下降。因此,输出电压VS与电池电压VB的均衡被破坏,电路电流IB在电路3流动。电路电流IB从零起逐渐上升。电路电流IB由电流表5直接测定。并且,在到达时刻T1之后的时刻T2时,电池电压VB的下降和电路电流IB的上升均饱和,之后,电池电压VB、电路电流IB均成为一定(VB2、IBs)。
从图3可知,在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中,与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相比,电路电流IB的上升、电池电压VB的下降均陡峭。因此,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比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大。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收敛后的电池电压VB2比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收敛后的电池电压VB2低。
对时刻T1后的电路3的状况成为图3那样的理由进行说明。首先,如前所述,电池电压VB下降的理由是二次电池1的自放电。由于自放电,自放电电流ID在二次电池1的起电要素E流动。若二次电池1的自放电量多,则自放电电流ID大,若自放电量少,则自放电电流ID小。在前述的短路电阻Rp值小的二次电池1中,有自放电电流ID大的倾向。
另一方面,在时刻T1之后由于电池电压VB的下降而流动的电路电流IB是对二次电池1进行充电的方向上的电流。也就是说,电路电流IB作用于抑制二次电池1的自放电的方向,并在二次电池1的内部与自放电电流ID反向。并且,在电路电流IB上升而成为与自放电电流ID相同的大小时,实质上自放电停止。停止时为时刻T2。因而,在时刻T2之后,电池电压VB和电路电流IB均成为一定(VB2、IBs)。关于电路电流IB是否已收敛,只要用已知的方法判定即可。例如,以适当的频度对电路电流IB的值进行取样,在值的变化变得比预先设定的基准小时判定为已收敛即可。
在此,如前所述,电路电流IB能够作为电流表5的读取值而直接掌握。通过对于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设定基准值IK,从而能够进行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在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比基准值IK大的情况下该二次电池1为自放电量多的不合格品,在电路电流IBs比基准值IK小的情况下,该二次电池1为自放电量少的合格品。
前述那样的判定方法中的所需处理时间(时刻T1→时刻T2)比在背景技术栏中叙述的方法中的放置时间短。由于是电流测定,所以判定精度高。在图3中,将输出电压VS保持为初始电池电压VB1不变而设为一定,但通过在时刻T1后使输出电压VS从初始电池电压VB1起逐渐上升,从而也能够进一步缩短所需处理时间。基于图3中的收敛后的电池电压VB2的合格与否判定并不是非常好的手段。因为,电池电压VB并不一定作为电压表6的读取值而准确地表现。以上是由计测装置2进行的二次电池1的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点]
在此前的说明中,叙述了能够简单地设定基准值IK,但实际上应设定为基准值IK的值被各种因素左右。作为对基准值IK的设定有影响的因素,可列举由用于电极层叠体20的正负的电极板的制造批次导致的特性的偏差、电流测定时的环境温度、以及电流测定开始时的初始电池电压VB1。其中,初始电池电压VB1被事先进行了的充电的程度、和/或充电后的高温老化时的状况等左右。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为合格品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的值尽可能接近的二次电池1们构成用于检查的组,按每个组进行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因此,首先,对二次电池1进行分组。在分组的准则中,有如下三点。
1.电极层叠体20的制造信息
2.二次电池1的初始电池电压VB1
3.在一个检查架上检查的二次电池1
对基于“1.电极层叠体20的制造信息”的分组进行叙述。此处所说的电极层叠体20的制造信息是指构成二次电池1的电极层叠体20的正负的电极板的各制造批次。构成电极层叠体20的正负的电极板均是原本作为长条状的原电极板而制造的部件。若原电极板不同,则电极活性物质层的涂敷厚度有时微妙地不同,有电池特性也受到其影响的可能性。因此,使用了来源于不同的原电极板的电极板的二次电池1应属于不同的组。具体而言,仅正的电极板均来源于同一(正的)原电极板且负的电极板均来源于同一(负的)原电极板的二次电池1属于同一组。在各组中,正负的电极板中的电极活性物质层的涂敷厚度不论在所属的哪个二次电池1中均大致相同。另一方面,若组不同,则电极活性物质层的涂敷厚度有时不同。
对基于“2.二次电池1的初始电池电压VB1”的分组进行叙述。如前所述,初始电池电压VB1为二次电池1的充电后的电池电压VB,且是图3的测定中的时刻T1下的电池电压VB。当然,在由计测装置2进行的检查之前进行的充电以使得初始电池电压VB1成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但是,尽管如此,根据各个二次电池1,存在某种程度的初始电池电压VB1的偏差。由于所述初始电池电压VB1的偏差,二次电池1为合格品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也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有在初始电池电压VB1高的情况下大、在初始电池电压VB1低的情况下小的倾向。因此,不论二次电池1的初始电池电压VB1如何,若以同一基准值IK进行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则均无法过度期待判定精度。
将多个二次电池1并联地相连。即,如图4所示,将多个二次电池1的端子50彼此用汇流条11连接,将端子60彼此用汇流条12连接。根据前述内容,使相连了的二次电池1的电池电压VB均匀化。均匀化了的电池电压VB成为初始电池电压VB1。用于该电池电压均匀化的连接只要进行几秒左右就足够。如前述那样使初始电池电压VB1均匀化了的二次电池1属于同一组。另一方面,若组不同,则初始电池电压VB1有时不同。在为了进行图3的测定而将二次电池1如图1那样与计测装置2相连时,解除图4的连接。然后,将各个二次电池1分别与计测装置2连接。
对基于“3.在一个检查架上检查的二次电池1”的分组进行叙述。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查在将作为对象的多个二次电池1装载在检查架9之上的状态下进行。一个检查架9上的二次电池1可以认为是在大致相同的环境温度下供检查。因此,优选的是,属于同一组的多个二次电池1全部装载在同一检查架9上并供检查(高温老化及自放电电流ID的测定)。根据前述内容,各组的全部的二次电池1具有相同的环境温度历史。另一方面,若组不同,则环境温度历史有时不同。
在图5中,检查架9上的多个二次电池1与间隔件160一起由捆束部件130捆束而形成一个捆束体100。捆束体100中的各二次电池1成为在厚度方向(图5中为左右方向,在图2中为左上-右下方向)上被按压了的状态。也可以在一个检查架9之上装载多个捆束体100。
考虑了根据前述的准则的分组的检查如以下那样进行。在此,将前述的三个准则均考虑进去。首先,根据“1.电极层叠体20的制造信息”这一准则对作为对象的全部的二次电池1进行分组。接着,一边考虑基于“1.电极层叠体20的制造信息”的分组,一边将二次电池1装载在检查架9上。即,将属于同一组的二次电池1尽可能装载在同一检查架9上。
不过,在检查架9的尺寸不那么大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将属于同一组的二次电池1分开地装载在多个检查架9上。在该情况下,所述组视为按每个检查架9细分化了的组。即,根据“3.在一个检查架上检查的二次电池1”这一准则将分组细分化。关于装载在一个检查架9上的二次电池1,能够如图5所示那样设为捆束体100。在一个检查架9上的二次电池1归基于“1.电极层叠体20的制造信息”的多个组所有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按每个组设为捆束体100。
在如前述那样将二次电池1装载在检查架9上了的状态下,进行充电后的二次电池1的高温老化。因此,属于同一组(根据“1.电极层叠体20的制造信息”以及“3.在一个检查架上检查的二次电池1”这些准则)的二次电池1视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供高温老化的部件。之后,在检查架9之间不移载二次电池1或者二次电池1的捆束体100。
之后,进行图4所示的电池电压VB的均匀化。根据前述内容,在任意的二次电池1中,组内的初始电池电压VB1均相同。用于前述的均匀化的连接也在一个组的范围内进行。在由于汇流条11、12的尺寸而无法将现阶段的一个组的全部的二次电池1全部连接的情况下,将一个组分为多个组地进行电池电压VB的均匀化。也就是说,在该情况下,根据“2.二次电池1的初始电池电压VB1”这一准则,将组进一步细分化。
之后,针对各二次电池1执行用图3的图表说明了的检查。将二次电池1或者二次电池1的捆束体100按每个检查架9放置在被温度管理了的恒温室内而进行所述检查。根据恒温室内的检查架9的位置,有时按每个检查架9而温度稍微不同。根据前述内容,关于各二次电池1,能够得到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基于得到的电路电流IBs,进行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不过,不是与前述那样的单纯的基准值IK的比较,而是按每个组设定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的基准。具体而言,如以下那样进行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
对属于某一个组的二次电池1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的分布状况进行考虑。如果属于所述组的二次电池1全部为合格品,则属于所述组的二次电池1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会均集中地分布在与图3中的“合格品的电流IB”对应的电路电流IBs附近的狭窄的范围内。因此,若用σIBs表示所述组的全部的电路电流IBs的标准偏差,则标准偏差σIBs会成为极小的值。因为,对于属于同一组的二次电池1而言,正负的电极板的制造批次、到达测定结束为止的环境温度条件、测定开始前的初始电池电压VB1均相同。
如果在所述组中包含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则所述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会成为比前述的合格品的电路电流IBs突出地大的值。前述内容从图3中的“不合格品的电流IB”而明了。因此,所述组的标准偏差σIBs成为某种程度大的值。因此,通过对标准偏差σIBs设定容许值σIBs0,从而能够进行属于组的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作为容许值σIBs0,预先设定作为全是合格品的组中的标准偏差σIBs而能够容许的最大的值。针对组算出标准偏差σIBs,若所述标准偏差σIBs为容许值σIBs0以下,则可以说属于所述组的二次电池1均为合格品。
若标准偏差σIBs超过容许值σIBs0,则在所述组中包含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在该情况下,使标准偏差σIBs为大的值的原因当然是前述的突出地大的电路电流IBs。当然,将记录了前述突出的电路电流IBs的二次电池1判定为不合格品。并且,对于将判定为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除去后的剩余的二次电池1的电路电流IBs,重新算出标准偏差σIBs。若不合格品除去后的标准偏差σIBs为容许值σIBs0以下,则能够判定为剩余的二次电池1均为合格品。在不合格品除去后的标准偏差σIBs还超过容许值σIBs0的情况下,根据大的二次电池1的电路电流IBs反复进行作为不合格品的排除直到标准偏差σIBs成为容许值σIBs0以下为止。
前述的标准偏差σIBs的算出及基于此的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按每个组独立地进行。在不同的组之间,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有时不同。因为,前述的各种条件根据组而不同。因此,在将在某一组中作为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电路电流IBs应用于其他组中的电路电流IBs的分布时,有时会如同视作不合格品。相反地,在将在某一组中作为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电路电流IBs应用于其他组的电路电流IBs的分布时,大多数的电路电流IBs也有可能进入集中的狭窄的范围内。前述的例子是示出在与单纯的基准值IK的比较下无法进行适当的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进行适当的判定的例子。
也可以用标准偏差σIBs的较差Δσ进行判定来代替如前述那样用标准偏差σIBs与容许值σIBs0的对比进行判定。较差Δσ是在组整体与从组除去最大的电路电流IBs后的剩余电路电流IBs之间的、标准偏差σIBs的差的绝对值。在组整体仅为合格品的情况下,由于原本的标准偏差σIBs小,所以较差Δσ也为小的值。另一方面,在组中包含不合格品的情况下,原本的标准偏差σIBs相当大。而且,通过除去前述不合格品,从而标准偏差σIBs会显著变小。因而,较差Δσ成为某种程度大的值。
通过设定较差Δσ的容许值Δσ0,从而能够进行与前述同样的判定。若较差Δσ为容许值Δσ0以下,则属于所述组的二次电池1包括最大的电路电流IBs的二次电池在内均为合格品。若较差Δσ超过容许值Δσ0,则至少最大的电路电流IBs的二次电池为不合格品。并且,将除去了作为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后的剩余二次电池重新视为组而再次算出较差Δσ并进行判定。
如前所述,合格品的二次电池1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根据组而不同,但关于标准偏差σIBs的容许值σIBs0可以在全部的组中共用。因为,合格品的电路电流IBs的偏差的幅度在任意组中均基本上不变。较差Δσ的容许值Δσ0也同样地可以在全部的组中共用。也可以是,在前述那样的利用标准偏差σIBs或者标准偏差σIBs的较差Δσ进行的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之前,将示出明显大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的二次电池1事先排除。即,也可以是,设定相当大的排除值Ie,在进行基于所述排除值Ie的判定后进行利用标准偏差σIBs或者标准偏差σIBs的较差Δσ进行的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
[检查的流程]
利用图6说明由前述的方法实现的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检查的流程。首先,进行作为对象的二次电池1的充电(S1)。所述充电以不考虑分组而是使得各个二次电池1的电池电压VB成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即可。进行基于制造信息的分组(S2)。所述分组是根据前述的“1.电极层叠体20的制造信息”这一准则进行的分组。进行由捆束部件130进行的捆束及向检查架9的装载(S3)。根据前述内容,有时进行根据“3.在一个检查架上检查的二次电池1”这一准则进行组的细分化。之后,进行高温老化(S4)。不过,高温老化是通常进行的处理,并不是必须的。
之后,进行电池电压VB的均匀化(由汇流条11、12实现的连接)(S5)。根据前述内容,有时进行根据“2.二次电池1的初始电池电压VB1”这一准则的组的细分化。并且,进行由计测装置2进行的图3的测定,并取得各二次电池1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S6)。至此为止为包括关于二次电池1的实际动作的处理,前述处理以后的处理是用于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的运算、对比的处理。
首先,进行事先排除(S7)。即,如前所述,将得到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中的明显比其他电路电流IBs大的二次电池作为不合格品而从组中排除。为此的排除值Ie是对每个组的电路电流IBs的平均值(或者也可以是中值等)加上稍大的预先设定的值而得到的值。作为“稍大的预先设定的值”,例如设为前述的容许值σIBs0的3倍~4倍左右的值即可。通过进行前述事先排除,从而有如下优点:接下来的S8中的标准偏差σIBs的算出的运算负担稍微变轻。不过,前述事先排除的处理并不是必须的。
按每个组算出标准偏差σIBs(S8)。将算出的标准偏差σIBs与容许值σIBs0进行对比(S9)。若标准偏差σIBs为容许值σIBs0以下,则为“是(OK)”,因此将组中的全部产品作为合格品(S11)。若标准偏差σIBs超过容许值σIBs0,则为“否(NG)”。在该情况下,将组内的最大的电路电流IBs的二次电池作为不合格品,并将该二次电池从组除去(S10)。将除去作为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后的剩余二次电池重新作为组,反复进行S8以下的步骤。
在用较差Δσ的容许值Δσ0代替标准偏差σIBs的容许值σIBs0进行判定的情况下,在S8中算出两个标准偏差σIBs及两个标准偏差σIBs的较差Δσ。并且,在S9中将较差Δσ与较差Δσ的容许值Δσ0进行对比。S8及S9以外的步骤与前述同样。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对二次电池1反向地施加外部电压的形式下将计测装置2连接于二次电池1,基于连接了的状态下的电路电流IBs的收敛值进行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根据前述内容,与用电池电压VB的下降量进行判定的情况相比,实现了所需时间的缩短及判定精度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为合格品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应成为相似的值的二次电池1们构成组,按每个组进行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根据前述内容,进一步提高判定精度。这样,不论诸条件的偏差如何均能够迅速地进行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实现了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通过将新组装了的未充电的二次电池1初次充电直到预先设定的充电状态为止并将其作为充电完成的二次电池1,用前述的检查方法检查充电完成了的二次电池1,从而实现具有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的特征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二次电池1的组装如下:将电极层叠体20收纳于外装体10(参照图2),进而将电解液注入外装体10并进行密封。
本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并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因此,本发明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对象的二次电池1的分组时,最终将“1.电极层叠体20的制造信息”~“3.在一个检查架上检查的二次电池1”这三个准则全部考虑进去。但是,这并不一定是必须的,只要进行三个准则中最低考虑了一个准则的分组,就能够进行比与单纯的基准值IK的比较高精度的判定。
关于作为其中的“2.二次电池1的初始电池电压VB1”这一准则的、初始电池电压VB1的均匀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作为对象的二次电池1彼此并联结合而强制地使初始电池电压VB1均匀化。但是,不限于前述那样的方法。也可以是对各个二次电池1的初始电池电压VB1进行实测并由值极其接近的二次电池们组成组这样的方法。该情况下的初始电池电压VB1的实测能够用图1的计测装置2在使直流电源4断开了的状态下进行。也能够利用一般的电压表。
不过,在该情况下,应使用不会被各个二次电池1的端子的接触电阻的差影响那样的测定方法。例如,能够在用电压表测定初始电池电压VB1时,取得与电压表并联地放入了电阻器的状态和不放入电阻器的状态这两个电压读取值,并根据两个读取值和电阻器的电阻值利用计算而算出此时的接触电阻。根据前述内容,能够算出消除了接触电阻的影响后的初始电池电压VB1。将这样得到的各初始电池电压VB1例如分配于0.01V幅度左右的狭窄的电压区间而进行分组即可。根据前述内容,能够使组内的二次电池1的初始电池电压VB1大致均匀化。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二次电池1的合格与否判定中使用收敛后的电路电流IBs的标准偏差σIBs(或者其较差Δσ)作为指标,但不限于标准偏差。也可以使用平均偏差和/或方差等、表示偏差的程度的某些指标值(或者其较差)来代替标准偏差。
为了图6的流程图中的初次的S8,也可以不仅对标准偏差σIBs设定容许值σIBs0而且设定极限值。极限值设定为比容许值σIBs0颇大的值。在算出的标准偏差σIBs超过极限值的情况下,不进行S9以下的处理而是立即将所述组的二次电池1全部判定为不合格品。基于所述极限值的判定是即使在基本上用较差Δσ进行判定的情况下也用标准偏差σIBs本身进行的。在图6中的S10中,也可以对除去作为不合格品的二次电池后的组中的二次电池1的个数设定最低数量。若二次电池1的个数低于最低数量,则仍然将所述组的二次电池1全部判定为不合格品。因为,若组中的二次电池1的个数过少,则标准偏差(或者代替标准偏差的指标)的可靠性变差。
本实施方式的检查方法不限于作为新品刚被制造后的二次电池,例如也能够将用于使用完的组电池的再制造处理等、半新不旧的二次电池作为对象来进行。作为判定对象的蓄电器件不限于二次电池,也可以是双电层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等电容器。

Claims (7)

1.一种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流测定工序,将外部电源在反向电压方向上与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连接而形成电路,并且在刚连接后对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压进行调整以使得电流不在所述电路流动,之后取得在所述电路流动的电流的收敛后的电流值;
合格与否决定工序,基于在所述电流测定工序中取得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决定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以及
分组工序,根据作为对象的蓄电器件是合格品的情况下的所述收敛后的电流值在组内成为一定这一准则,将作为对象的蓄电器件分组,所述分组工序在所述合格与否决定工序之前进行,
所述合格与否决定工序包括:
偏差算出工序,按每个所述组算出所述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偏差的程度;以及
判定工序,若组的所述算出的偏差的程度为预先设定的容许水准以下,则判定为属于该组的蓄电器件均为合格品,若组的所述偏差的程度超过所述容许水准,则至少将在该组内示出最大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蓄电器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流测定工序之前进行所述分组工序,并且,
在所述分组工序中,基于所述电流测定工序的开始前的蓄电器件的电压值进行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组工序中,以如下方式进行分组:通过将多个蓄电器件的正端子彼此及负端子彼此分别连接,从而进行使连接了的蓄电器件的电压值均匀化的初始电压均匀化处理,由在所述初始电压均匀化处理中使电压值均匀化了的蓄电器件们构成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流测定工序之前进行所述分组工序,并且,
在所述分组工序中,
将作为对象的多个蓄电器件分开地装载在多个检查架上,并且,
以由同一检查架上的蓄电器件们构成组的方式进行分组,
之后在检查架之间不进行蓄电器件的移载,
在蓄电器件按组装载在所述检查架上的状态下进行所述电流测定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内置有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所述蓄电器件作为检查对象,
在所述分组工序中,以由所述正极板彼此属于同一制造批次且所述负极板彼此属于同一制造批次的蓄电器件们构成组的方式进行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工序中,在组的所述偏差的程度超过所述容许水准的情况下,将在该组内示出最大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蓄电器件判定为不合格品,并且将所述蓄电器件从所述组除去,
在所述合格与否决定工序中,反复进行所述偏差算出工序和所述判定工序。
7.一种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次充电工序,将组装了的未充电的蓄电器件初次充电直到预先设定的充电状态为止并将其作为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以及
检查工序,对所述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进行检查,
在所述检查工序中,进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
CN201810875076.7A 2017-08-07 2018-08-03 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387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2309A JP6907790B2 (ja) 2017-08-07 2017-08-07 蓄電デバイス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17-152309 2017-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7788A true CN109387788A (zh) 2019-02-26
CN109387788B CN109387788B (zh) 2020-10-27

Family

ID=65229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5076.7A Active CN109387788B (zh) 2017-08-07 2018-08-03 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9622B2 (zh)
JP (1) JP6907790B2 (zh)
CN (1) CN10938778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3642A (zh) * 2020-09-17 2021-01-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并联电池组中单体连接断开的检测及定位方法
CN112904213A (zh) * 2019-12-04 2021-06-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设备的检查方法以及制造方法
CN114062952A (zh) * 2020-08-07 2022-02-18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绝缘检查方法
CN114189004A (zh) * 2020-09-15 2022-03-15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WO2023050389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0847B2 (ja) * 2017-12-25 2022-01-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7040369B2 (ja) * 2018-09-07 2022-03-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の検査方法
JP7218684B2 (ja) * 2019-07-11 2023-02-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7172891B2 (ja) * 2019-07-15 2022-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7074731B2 (ja) * 2019-08-29 2022-05-24 プライムアース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の検査方法及び蓄電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7271382B2 (ja) * 2019-09-25 2023-05-11 プライムアース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の検査装置、検査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JP7350796B2 (ja) * 2021-02-26 2023-09-26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のデバイス電圧調整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4264A1 (en) * 2002-03-28 2003-10-02 Bertness Kevin I.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unteracting self discharge in a storage battery
CN1752766A (zh) * 2004-09-22 2006-03-29 量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辨别二次电池是否过度放电的测量方法
CN101292166A (zh) * 2005-10-18 2008-10-22 日本电产理德株式会社 绝缘检查装置和绝缘检查方法
CN202443112U (zh) * 2011-11-16 2012-09-19 李然 电池荷电保持能力的快速测量装置
CN102901931A (zh) * 2012-09-24 2013-01-3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筛选自放电异常的锂电池的方法
CN102901932A (zh) * 2012-09-24 2013-01-3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锂电池自放电的工艺
CN103178306A (zh) * 2011-12-26 2013-06-26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二次电池均衡配组方法及系统
CN103430372A (zh) * 2011-01-20 2013-12-04 原子能和代替能源委员会 用于估计锂电池的自放电的方法
CN106154173A (zh) * 2016-06-24 2016-11-2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低廉便捷的二次电池的自放电筛选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2941B2 (ja) * 2006-08-29 2011-10-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8243440A (ja) * 2007-03-26 2008-10-09 Nissan Motor Co Ltd 二次電池の異常検出装置および電池の異常検出方法
JP2010153275A (ja) 2008-12-26 2010-07-08 Toyota Motor Corp 2次電池の良否判定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5754392B2 (ja) 2012-02-13 2015-07-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の検査方法
JP2014239271A (ja) * 2013-06-06 2014-12-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およびその送信タイミング決定方法
JP5910889B2 (ja) * 2013-10-01 2016-04-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
JP6160473B2 (ja) * 2013-12-20 2017-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
JP6107644B2 (ja) * 2013-12-26 2017-04-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US20160105044A1 (en) * 2014-10-08 2016-04-1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ower-storage-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storage-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JP6277936B2 (ja) * 2014-10-16 2018-02-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スタックの検査方法
JP6252439B2 (ja) * 2014-11-07 2017-1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異常検出方法及び異常検出装置
JP6885236B2 (ja) * 2017-07-10 2021-06-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の短絡検査方法及び蓄電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4264A1 (en) * 2002-03-28 2003-10-02 Bertness Kevin I.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unteracting self discharge in a storage battery
CN1752766A (zh) * 2004-09-22 2006-03-29 量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辨别二次电池是否过度放电的测量方法
CN101292166A (zh) * 2005-10-18 2008-10-22 日本电产理德株式会社 绝缘检查装置和绝缘检查方法
CN103430372A (zh) * 2011-01-20 2013-12-04 原子能和代替能源委员会 用于估计锂电池的自放电的方法
CN202443112U (zh) * 2011-11-16 2012-09-19 李然 电池荷电保持能力的快速测量装置
CN103178306A (zh) * 2011-12-26 2013-06-26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二次电池均衡配组方法及系统
CN102901931A (zh) * 2012-09-24 2013-01-3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筛选自放电异常的锂电池的方法
CN102901932A (zh) * 2012-09-24 2013-01-3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锂电池自放电的工艺
CN106154173A (zh) * 2016-06-24 2016-11-2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低廉便捷的二次电池的自放电筛选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4213A (zh) * 2019-12-04 2021-06-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设备的检查方法以及制造方法
CN114062952A (zh) * 2020-08-07 2022-02-18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绝缘检查方法
CN114062952B (zh) * 2020-08-07 2023-08-04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绝缘检查方法
CN114189004A (zh) * 2020-09-15 2022-03-15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CN112213642A (zh) * 2020-09-17 2021-01-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并联电池组中单体连接断开的检测及定位方法
WO2023050389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41466A1 (en) 2019-02-07
US10539622B2 (en) 2020-01-21
JP6907790B2 (ja) 2021-07-21
CN109387788B (zh) 2020-10-27
JP2019032198A (ja) 2019-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7788A (zh) 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RU2692159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верки и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накопите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09959873B (zh) 蓄电设备的检查方法和制造方法
US10429449B2 (en) Battery pack tester
KR20190006436A (ko) 축전 디바이스의 단락 검사 방법 및 축전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CN110850306B (zh) 蓄电设备的检查方法和制造方法
KR101820045B1 (ko) 이차 전지의 검사 방법
CN105445663B (zh) 电池老化程度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EP3029472A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charging current accuracy of charger and discharger
KR20190096793A (ko) 축전 디바이스의 검사 장치
CN110794311B (zh) 蓄电设备的检查装置
CN109425800B (zh) 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CN107942254A (zh) 锂离子电池组接触电阻测量方法
Kamrueng et al. Fast Approach of Open Circuit Voltage Estimation for Li-ion Battery Based on OCV Error Compensation
JP2019035734A (ja) 蓄電デバイス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KR20130052065A (ko) 충방전기의 충전 전압 정밀도 검출 장치
EP4050717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device voltage of power storage device
US20210173013A1 (en) Test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JP2018181670A (ja) 2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