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1892B -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1892B
CN109311892B CN201780037151.6A CN201780037151A CN109311892B CN 109311892 B CN109311892 B CN 109311892B CN 201780037151 A CN201780037151 A CN 201780037151A CN 109311892 B CN109311892 B CN 109311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potassium
molar ratio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71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1892A (zh
Inventor
张喜全
张爱明
周舟
姚华东
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Beijing Co ltd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Lianyungang Run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Lianyungang Run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ouyao Holding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Lianyungang Run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ouyao Holding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40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5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11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1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1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1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7/02Silicon compounds
    • C07F7/08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C—Si linkages
    • C07F7/0803Compounds with Si-C or Si-Si linkages
    • C07F7/081Compounds with Si-C or Si-Si linkag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atom selected from the elements N, O, halogen, S, Se or Te
    • C07F7/0812Compounds with Si-C or Si-Si linkag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atom selected from the elements N, O, halogen, S, Se or Te comprising a heterocycl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07Optical iso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相关中间体。该方法使式A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或式14化合物以及由式7化合物或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Ⅰ化合物,以及所用中间体、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和中间体在制备式Ⅰ化合物中的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具有步骤简短、高立体选择性、原子利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的特点,避免使用价格昂贵的不对称反应催化剂,适合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06月16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1610432126.5号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申请公开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相关中间体。
背景技术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s,PK)又称蛋白质磷酸化酶(Proteinphosphakinase),是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酶。蛋白激酶通过催化蛋白的磷酸化从而发挥其生理学功能,包括细胞生长、存活和分化、器官形成和形态变化、新血管的生成、组织修复和再生。除了正常生理功能外,许多蛋白激酶在人类的疾病(例如癌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激酶的一个亚组致癌蛋白激酶在失调时可引起肿瘤的形成和生长,并进一步导致肿瘤转移和发展。迄今,致癌蛋白激酶是癌症疾病治疗最重要的靶标之一。
蛋白激酶可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PTK)的亚家族中包括两面神激酶(JAK),对于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的详细情况可参见Bolen JB.Nonreceptortyrosine protein kinases.Oncogene.1993,8(8):2025-31。
两面神激酶(Janus kinase,JAK)是一类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PTK),其存在于细胞内,通过JAK-STAT通路传导细胞因子刺激信号。JAK-STAT通路将细胞外的化学信号经细胞膜传导入位于细胞核内DNA上的基因启动子上,最终影响细胞中DNA转录与活性水平发生改变。JAK-STAT通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1)受体;2)两面神激酶(JAK)和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蛋白(STAT)。所述受体可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或其它化学信使激活,激活导致JAK自身磷酸化;接下来STAT蛋白与磷酸化受体结合,使得STAT被JAK磷酸化;然后磷酸化STAT蛋白从受体上分离、二聚并易位到细胞核中,以结合到特异性DNA位点并改变转录(Scott,M.J.,C.J.Godshall et al.(2002).“Jaks,STATs,Cytokines,and Sepsis”ClinDiagn Lab Immunol 9(6):1153-9)。
JAK家族在涉及免疫应答的细胞增殖和功能性细胞因子依赖性调节中产生作用。目前,有四种已知的哺乳动物JAK家族成员:JAK1、JAK2、JAK3和TYK2(Tyrosine kinase 2)。JAK蛋白的大小范围在120-140kDa,其包含7个保守的JAK同源性(JH)结构域;其中之一为功能性催化激酶结构域,而另一个为假性激酶(pseudokinase)结构域,其有效地发挥调节功能和/或作为STAT的停靠位点起作用(Scott,Godshall et al.2002,supra)。
目前,多种两面神激酶的抑制剂已有报道,其中申请日为2014年12月16日、申请号为201410784461.2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多个JAK抑制剂(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包括如下式I所示的(3R)-3-[3-氨基-4-(7H-吡咯[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41
式I所示化合物是手性化合物,需要开发收率高、手性纯度高、原子经济性好的制备方法。
发明概述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A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或式14化合物以及由式7化合物或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42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RA选自H或CH3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式7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51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式14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52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如下由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制备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在制备式I化合物中的用途: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53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如下由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制备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在制备式I化合物中的用途: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61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以下制备式I化合物的中间体及其在制备式I化合物中的用途: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62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R3选自H或环状酰亚胺保护基,R4选自-COOH、-CONH2或-CN,条件是,当R4选自-CN时,R1和R3不同时选自H。
发明详述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A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或式14化合物以及由式7化合物或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63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RA选自H或CH3
其中,当RA为H时,式A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当RA为CH3时,式A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本申请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以及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71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在本申请的式I化合物的部分制备方法中,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可选地包括a)羧基转化为酰胺基的反应、b)酰胺基转化为氰基的反应、c)对吡唑环上氨基连接保护基的反应、d)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和/或e)脱除R1的反应。前述五个反应的叙述方式并不对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作出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前述五个反应的反应先后顺序,或者合并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同时发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式I化合物的部分制备方法中,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中,可选地,d)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和e)脱除R1的反应的顺序可以是d)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先于e)脱除R1的反应发生,或者e)脱除R1的反应先于d)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发生,或者d)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与e)脱除R1的反应同时发生。
在本申请的式I化合物的部分制备方法中,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中,可选地,所述c)对吡唑环上氨基连接保护基的反应先于a)羧基转化酰胺基的反应,或者c)对吡唑环上氨基连接保护基的反应先于e)脱除R1的反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式7化合物中R1为氨基保护基时,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对式7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连接保护基;(2)将由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上的羧基转化为酰胺基;(3)将由步骤(2)所得的化合物上的酰胺基转化为氰基;(4)脱除由步骤(3)所得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保护基,以及(5)在步骤(1)之前、或步骤(1)之后步骤(2)之前、或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或步骤(3)之后步骤(4)之前、或步骤(4)之后,或与步骤(4)同时发生的脱除R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式7化合物中R1为H时,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对式7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连接保护基;(2)将由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上的羧基转化为酰胺基;(3)将由步骤(2)所得的化合物上的酰胺基转化为氰基;和(4)脱除由步骤(3)所得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保护基。
在本申请的式I化合物的部分制备方法中,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可选地由流程1、流程2、流程3、流程4或流程5实现:
流程1,当R1选自氨基保护基时,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81
流程2,当R1选自氨基保护基时,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82
流程3,当R1选自氨基保护基时,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91
流程4,当R1选自氨基保护基时,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92
流程5,R1选自H,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093
其中,R2选自环状酰亚胺保护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以及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01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在本申请的式I化合物的部分制备方法中,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可选地包括f)酰胺基转化为氰基的反应、g)对吡唑环上氨基连接保护基的反应、h)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和/或i)脱除R1的反应。前述四个反应的叙述方式并不对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作出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前述四个反应的反应先后顺序,或者合并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同时发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式I化合物的部分制备方法中,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中,可选地,h)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和i)脱除R1的反应的顺序可以是h)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先于i)脱除R1的反应发生,或者i)脱除R1的反应先于h)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发生,或者h)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与i)脱除R1的反应同时发生。
在本申请的式I化合物的部分制备方法中,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中,可选地,所述g)对吡唑环上氨基连接保护基的反应先于f)酰胺基转化为氰基的反应发生,或者g)对吡唑环上氨基连接保护基的反应先于i)脱除R1的反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式14化合物中R1为氨基保护基时,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对式14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连接保护基;(2)将由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上的酰胺基转化为氰基;(3)脱除由步骤(2)所得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保护基,以及(4)在步骤(1)之前、或步骤(1)之后步骤(2)之前、或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或步骤(3)之后,或与步骤(3)同时发生的脱除R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式14化合物中R1为H时,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对式14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连接保护基;(2)将由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上的酰胺基转化为氰基;和(3)脱除由步骤(2)所得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保护基。
在本申请的式I化合物的部分制备方法中,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可选地由流程6、流程7、流程8或流程9实现:
流程6,当R1选自氨基保护基时,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11
流程7,当R1选自氨基保护基时,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12
流程8,当R1选自氨基保护基时,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13
流程9,当R1选自H时,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21
其中,R2选自环状酰亚胺保护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式7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22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式14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23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如下由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制备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在制备式I化合物中的用途: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31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如下由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制备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在制备式I化合物中的用途: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32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如下式II化合物,式12化合物和式13化合物: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33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R3选自H或环状酰亚胺保护基,R4选自-COOH、-CONH2或-CN,条件是,当R4选自-CN时,R1和R3不同时选自H。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如下式II化合物,式12化合物和式13化合物在制备式I化合物中的用途: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41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R3选自H或环状酰亚胺保护基,R4选自-COOH、-CONH2或-CN,条件是,当R4选自-CN时,R1和R3不同时选自H。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II化合物选自: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42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51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12化合物选自: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52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13化合物选自: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53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苄氧羰基(Cbz)、2,2,2-三氯乙氧羰基(Troc)、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Teoc)、2-(4-三氟甲基苯磺酰基)乙氧羰基(Tsc)、叔丁氧羰基(Boc)、1-金刚烷基氧基羰基(Adoc)、2-金刚烷基羰基(2-Adoc)、2,4-二甲基戊-3-基氧基羰基(Doc)、环己基氧基羰基(Hoc)、1,1-二甲基-2,2,2-三氯乙氧羰基(TcBoc)、乙烯基、2-氯乙基、2-苯磺酰乙基、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烯丙基、苄基、2-硝基苄基、4-硝基苄基、二苯基-4-吡啶基甲基、N’,N’-二甲基肼基、甲氧基甲基、叔丁氧甲基(Bum)、苄氧基甲基(Bom)、2-四氢吡喃基(THP)、三(C1-4烷基)甲硅烷基、1,1-二乙氧基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SEM)或N-特戊酰氧基甲基(POM),优选羟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SEM)、N-特戊酰氧基甲基(POM)、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或苄基,更优选羟甲基或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SEM)。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酰亚胺保护基选自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61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62
优选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63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6化合物的盐可以选自手性盐或者非手性盐。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形成式6化合物的手性盐所用的手性酸选自以下酸或其对映体过量形式:扁桃酸、2-氯扁桃酸、樟脑酸、乳酸、苹果酸、3-溴樟脑-8-磺酸、3-溴樟脑-10-磺酸、10-樟脑磺酸、2-氨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1-亚甲基磺酸、2-丙烯酰胺-7,7-二甲基双环并[2,2,1]庚-1-亚甲基磺酸或酒石酸及其酰基衍生物,优选自乳酸、苹果酸、樟脑酸、10-樟脑磺酸、酒石酸、二乙酰基酒石酸、二苯甲酰基酒石酸、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二对氯苯甲酰酒石酸、二对溴苯甲酰酒石酸、二对氟苯甲酰酒石酸、二对硝基苯甲酰酒石酸、二对氨基苯甲酰酒石酸或二对氰基苯甲酰酒石酸,更优选自酒石酸、二乙酰基酒石酸、二苯甲酰基酒石酸或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形成式6化合物的手性盐所用的手性酸选自D-酒石酸、D-二乙酰基酒石酸、D-二苯甲酰基酒石酸、D-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D-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D-二对氯苯甲酰酒石酸、D-二对溴苯甲酰酒石酸、D-二对氟苯甲酰酒石酸、D-二对硝基苯甲酰酒石酸、D-二对氨基苯甲酰酒石酸或D-二对氰基苯甲酰酒石酸。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式6化合物的非手性盐选自盐酸盐、氢溴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盐、富马酸盐、草酸盐、马来酸盐、柠檬酸盐、琥珀酸盐、甲磺酸盐、苯磺酸盐或对甲基苯磺酸盐,优选自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甲磺酸盐或对甲基苯磺酸盐,更优选自盐酸盐或乙酸盐。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5.0,优选1.0∶1.0~3.0,更优选1.0∶1.0~2.0,进一步优选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1.0∶1.7、1.0∶1.8、1.0∶1.9或1.0∶2.0,更进一步优选1.0∶1.2。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甲醇钾、丙酸钠、丙酸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DBU,优选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甲醇钾、丙酸钠、丙酸钾、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更优选乙酸钠或乙酸钾。所述式5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5.0,优选1.0∶1.0~3.0,更优选1.0∶1.0~2.0,进一步优选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1.0∶1.7、1.0∶1.8、1.0∶1.9或1.0∶2.0,更进一步优选1.0∶1.5。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DMSO、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优选N-甲基吡咯烷酮。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温度为80~180℃,优选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或180℃。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5.0,优选1.0∶1.0~3.0,更优选1.0∶1.0~2.0,进一步优选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1.0∶1.7、1.0∶1.8、1.0∶1.9或1.0∶2.0,更进一步优选1.0∶1.2。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甲醇钾、丙酸钠、丙酸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DBU,优选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DBU,更优选二异丙基乙基胺。所述式13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5.0,优选1.0∶1.0~3.0,更优选1.0∶1.0~2.0,进一步优选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1.0∶1.7、1.0∶1.8、1.0∶1.9或1.0∶2.0,更进一步优选1.0∶1.5。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DMSO、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优选N-甲基吡咯烷酮。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温度为80~180℃,优选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或180℃。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转化为酰胺基的反应(例如式8化合物制备得到式9化合物)包括先将羧基转化为酰氯、再将酰氯转化为酰胺基的反应。所述羧基转化为酰氯的反应以及酰氯转化为酰胺基的反应可以分步进行,也可以通过“一锅法”进行。所述羧基转化为酰氯的反应所使用的试剂选自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亚硫酰氯和草酰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草酰氯。所述羧基转化为酰氯的反应所使用的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苯、乙腈、DMA、NMP、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甲苯或二甲苯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优选NMP、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所述酰氯转化为酰胺基的反应在氨基化试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氨基化试剂选自氨水、液氨或氨气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氨水或氨气。所述酰氯转化为酰胺基的反应所使用的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苯、乙腈、DMA、NMP、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甲苯或二甲苯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优选NMP、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酰胺基转化为氰基的反应(例如式9化合物制备得到式10化合物)在脱水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脱水剂选自三氯氧磷、三聚氯氰、五氧化二磷、二氯亚砜、三氟乙酸酐、三氟磺酐或草酰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三氯氧磷或三聚氯氰。所述酰胺基转化为氰基的反应所使用的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苯、乙腈、DMA、NMP、DMSO、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甲苯或二甲苯或者一种以上上述溶剂的混合溶剂,优选二氯甲烷或NMP或者两者的混合溶剂。
说明和定义
在本申请中,术语“SEM-”是指2-(三甲基硅)乙氧基甲基。
在本申请中,当化学键用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81
表示时,指不限定该化学键与所连烯基团的方向,例如式5化合物包括如下结构: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82
在本申请中,当R3选自H时,式II化合物指下述结构: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83
在本申请中,所述羧基转化为酰胺基的反应指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91
在本申请中,所述酰胺基转化为氰基的反应指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92
在本申请中,对吡唑环上氨基连接保护基的反应指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93
在本申请中,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指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94
在本申请中,脱除R1的反应指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195
在本申请中,所述氨基保护基或环状酰亚胺保护基及其连接或脱除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现,该方法可以式一步反应,也可以是多步反应,例如但不限于参照Wiley出版社的《Greene′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4th Edition》或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保护基化学》实现。
在本申请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性化合物是对映体过量的,所述对映体过量是指其中的手性异构体的含量(物质的量)等于或大于约10%、约20%、约30%、约40%、约50%、约60%、约70%、约80%、约90%、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约99.1%、约99.2%、约99.3%、约99.4%、约99.5%、约99.6%、约99.7%、约99.8%、约99.9%或约99.99%。
在本申请中,消旋体、ambiscalemic and scalemic或者对映体纯的化合物的图示法来自Maehr,J.Chem.Ed.1985,62:114-120。除非另有说明,用楔形键和虚线键表示一个立体中心的绝对构型。当本文所述化合物含有烯属双键或其它几何不对称中心,除非另有规定,它们包括E、Z几何异构体。同样地,所有的互变异构形式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中,化合物可以存在特定的几何或立体异构体形式。本申请设想所有的这类化合物,包括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和(+)-对对映体、(R)-和(S)-对映体、非对映异构体、(D)-异构体、(L)-异构体,及其外消旋混合物和其他混合物,例如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体过量的混合物,所有这些混合物都属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烷基等取代基中可存在另外的不对称碳原子。所有这些异构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中,所述反应可选地在溶剂中进行,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所有溶剂是市售的,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反应一般是在惰性氮气下、无水溶剂中进行的。
在本申请中,质子核磁共振数据记录在BRUKER AVANCE III HD 500 M分光仪上,化学位移以四甲基硅烷低场处的(ppm)表示;质谱是在Waters ACQUITY UPLC+XEVO G2QTof测定。质谱仪配备有一个正或负模式下操作的电喷雾离子源(ESI)。
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具有步骤简短、高立体选择性、原子利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的特点,避免使用价格昂贵的不对称反应催化剂,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它们不应该被认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和典型代表。本发明中使用的溶剂、试剂和原料等均为市售化学纯或分析纯产品。
实施例1 (3R)-3-{3-氨基-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I)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01
步骤A:3-环戊基丙烯酸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02
室温下,向盛有5M丙二酸(312g,3.0mol,1.0eq.)吡啶溶液中滴加环戊基甲醛(344.4g,3.51mol,1.17eq.),加毕搅拌10分钟,缓慢滴加哌啶(6.2g,0.075mol,0.025eq.),加毕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8小时,减压浓缩蒸去溶剂,余物浓盐酸调pH至3.0,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2.5M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五次,水层浓盐酸调pH至3.0,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层,水洗三次,饱和食盐水洗,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减压浓缩得3-环戊基丙烯酸(391.2g,收率:93%)。1H NMR(500MHz,CDCl3):δ7.08(dd,J=15.6,8.1Hz,1H)、5.81(dd,J=15.6,1.1Hz,1H)、11.25(s,1H)、2.64(m,1H)、1.63(m,2H)、1.42(m,2H)、1.86(m,2H)、1.72(m,2H);HRMS(ESI)calcd.for C8H12O2[M-H]- 139.0765;Found:139.0760。
步骤B:5-环戊基吡唑烷-3-酮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11
室温搅拌下,80%水合肼(253.5g,4.05mol,1.5eq.)滴加至环戊基丙烯酸(378g,2.7mol,1.0eq.)中,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6小时,降温至0~10℃搅拌析晶,过滤,滤饼水洗两次,45℃鼓风干燥12小时得5-环戊基吡唑烷-3-酮(292.5g,68%收率)。
步骤C:R-5-环戊基吡唑烷-3-酮-D-酒石酸盐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12
室温搅拌下,D-酒石酸(135g,0.9mol,0.5eq.)加入到5-环戊基吡唑烷-3-酮(278g,1.8mol,1.0eq.)丙酮溶液中,搅拌反应2小时后析晶,过滤,滤饼丙酮打浆5次,50℃鼓风干燥得R-5-环戊基吡唑烷-3-酮-D-酒石酸盐(241g,88%收率,99.5%ee值)。
步骤D:R-5-环戊基吡唑烷-3-酮(6)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13
室温搅拌下,R-5-环戊基吡唑烷-3-酮-D-酒石酸盐(228g,0.75mol,1.0eq.)加入到4M氢氧化钠(52.2g,2.61mol,1.74eq.)溶液中,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R-5-环戊基吡唑烷-3-酮(6)(100.6g,85.2%收率,99.5%ee值)。1H-NMR(500MHz,CDCl3)δ8.93(s,1H)、5.15(s,1H)、1.89(m,1H)、1.67(m,2H)、1.55(m,2H)、1.47(m,2H)、1.26(m,1H)、1.14(m,1H);HRMS(ESI)calcd.for C8H14N2O[M+H]+155.1179;Found:155.1183。
步骤E:4-氯-7-{[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2)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14
冰浴下向4-氯吡咯并[2,3-d]嘧啶(200g,1.3mol,1.0eq.)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60%NaH(62.4g,1.56mol,1.2eq.),加毕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冰浴冷却下缓慢滴加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甲基氯(SEMCl,260g,1.56mol,1.2eq)。加毕,冰浴下搅拌反应1小时,加水淬灭,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余物,硅胶柱层析纯化得4-氯-7-{[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2)(312.2g,91.8%收率)。1H-NMR(500MHz,CDCl3):88.64(s,1H)、7.38(d,J=3.6Hz,1H)、6.65(d,J=3.6Hz,1H)、5.64(s,2H)、3.52(t,J=8.2Hz,2H)、0.90(t,J=8.2Hz,2H)、-0.07(s,9H);HRMS(ESI)calcd.for C12H18N3OSi[M+H]+ 284.0980;Found:284.0995。
步骤F:2-氰基-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乙酸乙酯(3)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21
室温搅拌下,碳酸钾(207g,1.5mol,3.0eq.)加入到4-氯-7-{[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2)(142g,0.5mol,1.0eq.)和氰基乙酸乙酯(85g,0.75mol,1.5eq)DMF溶液中,升温至120℃搅拌反应4小时,降至室温,加水淬灭,搅拌析晶,过滤,滤饼水洗50℃鼓风干燥得2-氰基-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乙酸乙酯(3)(167g,92.6%收率)。1H-NMR(500MHz,CDCl3):δ13.46(s,1H)、8.45(s,1H)、7.56(d,J=3.6Hz,1H)、7.18(d,J=3.6Hz,1H)、5.56(s,2H)、4.32(q,J=7.1Hz,2H)、3.52(t,J=8.2Hz,2H)、1.27(t,J=7.1Hz,3H)、0.83(t,J=8.2Hz,2H)、-0.08(s,9H);HRMS(ESI)calcd.for C17H24N4O3Si[M+H]+ 361.1690;Found:361.1699。
步骤G: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乙腈(4)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22
室温下搅拌下,氯化钠(263g,4.5mol,10eq.)加入到2-氰基-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乙酸乙酯(3)(162.2g,0.45mol,1.0eq.)N-甲基吡咯烷酮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升温至160~170℃搅拌反应30小时。加水淬灭,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所得余物,硅胶柱层析纯化得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乙腈(4)(98.6g,76%收率)。1H-NMR(500MHz,CDCl3):δ8.18(s,1H)、7.77(d,J=3.4Hz,1H)、6.83(d,J=3.4Hz,1H)、5.65(s,2H)、4.56(s,2H)、3.52(t,J=7.6Hz,2H)、0.82(t,J=7.6Hz,2H)、-0.10(s,9H);HRMS(ESI)calcd.forC14H20N4OSi[M+H]+ 289.1479;Found:289.1498。
步骤H:3-(二甲氨基)-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丙烯腈(5a)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31
DMF-DMA(119g,1.0mol,3.0eq.)加入到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乙腈(4)(95g,0.33mol,1.0eq.)DMF溶液中,升温至回流反应2小时,降至室温,加水搅拌析晶,过滤,滤饼水洗,50℃鼓风干燥,得3-(二甲氨基)-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丙烯腈(5a)(106.5g,94%收率)。
1H-NMR(500MHz,CDCl3):δ8.50(s,1H)、8.38(s,1H)、7.26(d,J=3.7Hz,1H)、7.18(d,J=3.7Hz,1H)、5.56(s,2H)、3.49(t,J=8.4Hz,2H)、3.43(s,3H)、3.23(s,3H)、0.87(t,J=8.4Hz,2H)、-0.10(s,9H);;HRMS(ESI)calcd.for C17H25N5OSi[M+H]+ 344.1901;Found:344.1907。
步骤I:(R)-3-{3-氨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酸(7a)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32
室温搅拌下,乙酸钾(1.5eq)加入到3-(二甲氨基)-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丙烯腈(5a)(68.7g,0.2mol,1.0eq.)和R-5-环戊基吡唑烷-3-酮(6)(37.0g,0.24mol,1.2eq.)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升温至120~130℃搅拌反应12小时。加水淬灭,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水洗三次,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余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R)-3-{3-氨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酸(7a)(37.6g,40.1%收率,ee值99.8%)。1H-NMR(500MHz,CDCl3):δ8.74(s,1H)、7.96(s,1H)、7.32(d,J=3.4Hz,1H)、6.67(d,J=3.4Hz,1H)、5.63(m,2H)、4.19(t,J=8.2Hz,2H)、3.52(m,1H)、3.52(t,J=8.4Hz,2H)、3.09(dd,J=16.7,8.2Hz,1H)、2.87(d,J=16.7Hz,1H)、2.41(m,1H)、1.87(m,1H)、1.69(m,1H)、1.60(m,2H)、1.51(m,2H)、1.15(m,1H)、0.91(t,J=8.4Hz,2H)、-0.06(s,9H);HRMS(ESI)calcd.for C17H25N5OSi[M+H]+ 471.2534;Found:471.2538。
步骤J:(R)-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酸(8b)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41
室温搅拌下,向0.2M(R)-3-{3-氨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酸(7a)(35.0g,74.3mmol,1.0eq.)甲苯溶液中加入丁二酸酐(10.4g,104mmol,1.4eq.),氮气保护下升温至回流反应(分水)14小时。减压浓缩蒸去溶剂,余物中加入乙酸乙酯溶解,水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乙酸乙酯层加入无水硫酸钠及活性炭搅拌干燥脱色,过滤,减压浓缩得(R)-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酸(8b)(39g,70.6mmol,95%收率)。1H-NMR(500MHz,CDCl3):δ8.65(s,1H)、8.28(s,1H)、7.28(d,J=3.7Hz,1H)、6.62(d,J=3.7Hz,1H)、5.59(d,J=11.1Hz,1H)、5.53(d,J=11.1Hz,1H)、4.44(td,J=9.9,3.2Hz,1H)、3.48(m,2H)、3.02(dd,J=16.8,10.0Hz,1H)、2.83(m,1H)、2.43(m,1H)、1.78(m,1H)、1.69(m,1H)、1.61(m,1H)、1.52(m,1H)、1.51(m,1H)、1.50(m,2H)、1.14(m,1H)、0.88(m,2H)、-0.07(s,9H);HRMS(ESI)calcd.for C27H36N6O5Si[M+H]+553.2589;Found:553.2603。
步骤K:(R)-3-环戊基-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丙酰胺(9b)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42
冰浴,氮气保护搅拌下,向0.18M(R)-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酸(8b)(35.0g,63.3mmol,1.0eq.)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草酰氯(20.0g,158mmol,2.5eq.),加毕,滴加DMF(0.1g,1.3mmol,0.02eq.),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减压浓缩蒸去溶剂,加入钠丝干燥重蒸THF溶解,滴加至2M氨水(20.0,0.32mol,5.0eq.)THF溶液中,冰浴下搅拌反应30分钟,减压浓缩蒸去THF,冰浴降温析晶2小时,过滤,滤饼水洗,50℃鼓风干燥得(R)-3-环戊基-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丙酰胺(9b)(29.8g,85.5%收率)。
1H-NMR(500MHz,CDCl3):δ8.65(s,1H)、8.24(s,1H)、7.32(d,J=3.7Hz,1H)、6.63(d,J=3.7,1H)、6.12(s,1H)、5.60(d,J=11.1Hz,1H)、5.56(d,J=11.1Hz,1H)、5.44(s,1H)、4.40(td,J=10.6,3.2Hz,1H)、3.47(dd,J=9.1,7.5Hz,2H)、2.99(dd,J=14.4,11.0Hz,1H)、2.91(s,4H)、2.67(dd,J=14.4,3.3Hz,1H)、2.48(m,1H)、1.84(m,1H)、1.66(m,1H)、1.58(m,2H)、1.57(m,1H)、1.50(m,1H)、1.31(m,1H)、1.21(m,1H)、0.88(dd,9.1,7.5,2H)、-0.08(s,9H);;HRMS(ES)calcd.for C27H37N7O4Si[M+H]+ 552.2749;Found:552.2759。
步骤L:(R)-3-环戊基-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丙腈(10b)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51
冰浴搅拌下,向0.2M(R)-3-环戊基-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丙酰胺(9b)(25g,45.3mmol,1.0eq)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三氯氧磷(27.8g,181mmol,4.0eq.),加毕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加水淬灭,有机层水洗,加入无水硫酸镁及活性炭搅拌干燥、脱色。过滤,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R)-3-环戊基-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丙腈(10b)(22.2g,41.7mmol,92%收率)。
1H-NMR(500MHz,CDCl3):δ8.70(s,1H)、8.35(s,1H)、7.35(d,J=3.7Hz,1H)、6.66(d,J=3.7Hz,1H)、5.62(d,J=10.8Hz,1H)、5.58(d,J=10.8Hz,1H)、4.30(m,1H)、3.50(m,2H)、3.09(dd,J=16.8,4.3Hz,1H)、3.01(dd,J=16.8,4.3Hz,1H)、2.94(s,4H)、2.62(m,1H)、1.96(m,1H)、1.69(m,2H)、1.60(m,1H)、1.58(m,2H)、1.27(m,2H)、0.90(t,J=8.3Hz,2H)、-0.06(s,9H);HRMS(ESI)calcd.for C27H35N7O3Si[M+H]+ 534.2643;Found:534.2657。
步骤M:(R)-3-环戊基-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羟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丙腈(11a)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61
冰浴搅拌下,向0.2M(R)-3-环戊基-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丙腈(10b)(20g,37.5mmol,1.0eq.)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47%三氟化硼乙醚溶液(34g,112.5mmol,3.0eq.),加毕室温搅拌反应4小时。加水淬灭,10%NaOH溶液调pH至6~7,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搅拌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R)-3-环戊基-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羟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丙腈(11a)(14.4g,88.5%收率)
1H-NMR(500MHz,CDCl3):δ8.54(s,1H)、8.31(s,1H)、7.31(d,J=3.7Hz,1H)、6.52(d,J=3.7Hz,1H)、5.68(d,J=10.9Hz,1H)、5.61(d,J=10.9Hz,1H)、4.32(m,1H)、3.13(dd,J=17.2,7.9Hz,1H)、3.03(dd,J=17.2,4.3Hz,1H)、2.94(s,4H)、2.62(m,1H)、1.98(m,1H)、1.74(m,1H)、1.65(m,1H)、1.64(m,2H)、1.30(m,1H)、1.29(m,2H);HRMS(ESI)calcd.forC22H23N7O3[M+H]+ 434.1935;Found:434.1944。
步骤N:(R)-3-[3-氨基-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I)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62
室温搅拌下,向0.2M(R)-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羟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11a)(12g,27.7mmol,1.0eq.)甲醇溶液中滴加80%水合肼(8.7g,138mmol,5.0eq.),加毕升温至回流反应8小时,减压浓缩蒸去溶剂,余物乙酸乙酯溶解,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过滤,减压浓缩得(R)-3-[3-氨基-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I)(7.7g,收率87%,ee值99.8%)。
1H-NMR(500MHz,CDCl3):δ11.73(s,1H)、8.79(s,1H)、8.06(s,1H)、7.32(d,J=3.5Hz,1H)、6.62(d,J=3.5Hz,1H)、5.03(s,2H)、4.05(td,J=9.5,3.5Hz,1H)、3.12(dd,J=17.1,8.9Hz,1H)、2.91(dd,J=17.1,3.6Hz,1H)、2.54(m,1H)、1.74(m,1H)、1.63(m,4H)、1.27(m,1H)、1.26(m,2H);HRMS(ESI)calcd.for C17H19N7[M+H]+ 322.1775;Found:322.1783。
实施例2 (3R)-3-{3-氨基-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I)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71
步骤A: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丙二腈(12a)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72
室温搅拌下向0.5M实施例1步骤E所得化合物(2)(141.9g,0.5mol,1.0eq.)DMF溶液中依次加入丙二腈(39.7g,0.6mol,1.2eq.)及碳酸钾(207.3g,1.5mol,3.0eq.),升温至120℃搅拌反应6小时,降至室温,过滤,滤液加入纯化水稀释,乙酸乙酯萃取,水层3M HCl调pH至3.0,5~15℃搅拌析晶。过滤,滤饼水洗,50℃鼓风干燥得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丙二腈(12a)(145g,92.5%收率)。
1H-NMR(500MHz,CDCl3):δ12.87(brs,1H)、8.17(s,1H)、7.54(d,J=3.6Hz,1H)、6.99(d,J=3.6Hz,1H)、5.54(s,2H)、3.51(t,J=7.9Hz,2H)、0.82(t,J=7.9Hz,2H)、-0.09(s,9H);HRMS(ESI)calcd.for C15H19N5OSi[M+H]+ 314.1432;Found:314.1439。
步骤B:3-氨基-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丙烯腈(13a)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73
室温搅拌下,向0.3M 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丙二腈(12a)(141g,0.45mol)DMF溶液中加入5%Pd/C(39.2g),搅拌混匀加入到氢化反应釜中,控制氢气压力1.0Mpa搅拌反应24小时,过滤,滤液加水析晶,过滤,滤饼水洗,45℃鼓风干燥得3-氨基-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丙烯腈(13a)(136.2g,96%收率)。
1H-NMR(500MHz,CDCl3):δ8.62(s,1H)、8.50(s,1H)、8.25(s,1H)、8.07(s,1H)、7.59(d,J=3.4Hz,1H)、7.13(d,J=3.4Hz,1H)、5.60(d,J=16.3Hz,2H)、3.50(t,J=7.9Hz,2H)、0.81(t,J=7.9Hz,2H)、-0.11(s,9H);HRMS(ESI)Cacld.for C15H21N5OSi[M+H]+316.1588;Found:316.1590。
步骤C:(R)-3-{3-氨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酰胺(14a)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81
室温搅拌下,向0.5M 3-氨基-2-{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丙烯腈(13a)(101g,0.32mol,1.0eq.)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依次加入实施例1步骤D所得化合物(6)(59.2g,0.48mol,1.2eq.)及N,N-二异丙基乙胺(62g,0.48mol,1.5eq.),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20℃搅拌反应12小时,降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活性炭脱色,过滤,减压浓缩得黏稠余物,硅胶柱层析纯化得(R)-{3-氨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酰胺(14a)(89.2g,59.4%收率,ee值100.0%)。
1H-NMR(500MHz,CDCl3):δ8.78(s,1H)、7.95(s,1H)、7.33(d,J=3.7Hz,1H)、6.67(d,J=3.7Hz,1H)、5.92(s,1H)、5.66(d,J=10.7Hz,2H)、5.45(s,1H)、4.20(td,J=10.5,3.0Hz,1H)、3.53(t,J=8.5Hz,2H)、2.99(dd,J=14.5,10.9Hz,1H)、2.67(dd,J=14.4,3.3Hz,1H)、1.84(m,1H)、1.69(m,1H)、1.60(m,2H)、1.52(m,2H)、1.28(m,2H)、1.16(m,1H)、0.92(dd,J=8.9,7.7Hz,2H)、-0.05(s,9H);HRMS(ESI)Cacld.for C23H35N7O2Si[M+H]+470.2694;Found:470.2704。
步骤D:(R)-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酰胺(9b)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91
室温搅拌下,向0.2M(R)-{3-氨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酰胺(14a)(40g,85.2mmol,1.0eq.)甲苯溶液中加入丁二酸酐(11.9g,119mmol,1.4eq.)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8小时,降至室温,减压浓缩蒸去溶剂,加入乙酸乙酯溶解,水洗涤,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R)-3-{3-(2,5-二氧代吡咯-1-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酰胺(9b)(42.8g,91.2%收率),数据参考实施例1步骤K。后续步骤同实施例1步骤L至步骤N。
实施例3 (3R)-3-{3-氨基-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I)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92
步骤A:(R)-3-{3-(1,3-二氧代异吲哚-2-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酰胺(9c)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293
室温搅拌下,向0.15M实施例2步骤C所得化合物(14a)(40g,85.2mmol,1.0eq.)甲苯溶液中加入邻苯二甲酸酐(15.1g,0.1mol,1.2eq),升温至回流反应4小时,降至室温,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加入乙酸乙酯溶解,饱和碳酸氢钠、水、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R)-3-{3-(1,3-二氧代异吲哚-2-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酰胺(9c)(47.3g,92.5%收率)。1H-NMR(500MHz,CDCl3):δ8.45(s,1H)、8.26(s,1H)、7.94(m,2H)、7.81(m,2H)、7.33(m,1H)、6.66(d,J=2.2Hz,1H)、6.08(s,1Hs)、5.60(s,2H)、5.44(s,1H)、4.46(t,J=10.5Hz,1H)、3.50(t,J=8.4Hz,2H)、3.12(t,J=12.5Hz,2H)、2.77(d,J=13.5Hz,1H)、2.59(m,1H)、1.93(m,1H)、1.73-1.60(m,5H)、1.41-1.27(m,3H)、0.89(t,J=8.1Hz,2H)、-0.06(s,9H);HRMS(ES)Cacld.for C31H37N7O4Si[M+H]+600.2749;Found:600.2756。
步骤B:(R)-3-{3-(1,3-二氧代异吲哚-2-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10c)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301
冰浴搅拌下,向0.15M(R)-3-环戊基-3-{3-(1,3-二氧代异吲哚-2-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丙酰胺(9c)(45g,75mmol,1.0eq.)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三氯氧磷(46g,0.3mol,4.0eq),室温下搅拌反应4小时,加水淬灭,分液,水层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R)-3-{3-(1,3-二氧代异吲哚-2-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10c)(40.1g,92%收率)。
1H-NMR(500MHz,CDCl3):δ8.49(1H,s)、8.38(s,1H)、7.94(m,2H)、7.80(m,2H)、7.34(d,J=3.7Hz,1H)、6.68(d,J=3.7Hz,1H)、5.60(d,J=3.4Hz,2H)、4.36(m,1H)、3.50(t,J=8.1Hz,2H)、3.16(dd,J=17.5,7.4Hz,1H)、3.07(dd,J=17.5,4.1Hz,1H)、2.85(s,1H)、2.69(m,1H)、2.01(m,1H)、1.76-1.62(m,5H)、1.36-1.33(m,3H)、0.89(t,J=8.1Hz,2H)、-0.06(s,9H);HRMS(ESI)Cacld.for C31H35N7O3Si[M+H]+ 582.2643;Found:582.2653。
步骤C:(R)-3-{3-(1,3-二氧代异吲哚-2-基)-4-[7-(羟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11b)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311
室温搅拌下,向0.15M(R)-3-{3-(1,3-二氧代异吲哚-2-基)-4-{7-{[2-(三甲基硅基)乙氧基]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10c)(37.8g,65mmol,1.0eq.)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47%三氟化硼乙醚溶液(59g,0.2mol,3.0eq.),加毕室温搅拌反应4小时,减压浓缩蒸去溶剂,加入乙酸乙酯溶解,10%NaOH溶液调pH至6~7,乙酸乙酯层水、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R)-3-{3-(1,3-二氧代异吲哚-2-基)-4-[7-(羟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11b)(26.9g,86%收率)。
1H-NMR(500MHz,CDCl3):δ8.30(s,1H)、8.23(s,1H)、7.91(m,2H)、7.77(m,2H)、7.21(d,J=2.4Hz,1H)、6.49(d,J=2.4Hz,1H)、5.54(q,J=10.8Hz,2H)、4.34(m,1H)、3.17(dd,J=17.2,8.0Hz,2H)、3.03(dd,J=17.2,2.8Hz,1H)、2.62(m,1H)、1.95(m,1H)、1.71-1.56(m,6H)、1.33-1.24(m,4H);HRMS(ESI)Cacld.for C26H23N7O3[M+H]+ 482.1935;Found:482.1947。
步骤D:(R)-3-[3-氨基-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I)
Figure GPA0000254631800000312
室温搅拌下,向0.2M(R)-3-[3-(2,5-二氧代异吲哚-2-基)-4-(7-羟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11b)(24.1g,50mmol,1.0eq.)甲醇溶液中滴加80%水合肼(15.6g,0.25mmol,5.0eq.),加毕升温至回流反应4小时,减压浓缩蒸去溶剂,余物乙酸乙酯溶解,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R)-3-[3-氨基-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3-环戊基丙腈(14.7g,收率91.4%,ee值100.0%),数据参见实施例1步骤N。

Claims (86)

1.一种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A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或式14化合物以及由式7化合物或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11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RA选自H或CH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以及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12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包括a)羧基转化为酰胺基的反应、b)酰胺基转化为氰基的反应、c)对吡唑环上氨基连接保护基的反应、d)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和/或e)脱除R1的反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式7化合物中R1为氨基保护基时,所述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对所述式7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连接保护基;(2)将由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上的羧基转化为酰胺基;(3)将由步骤(2)所得的化合物上的酰胺基转化为氰基;(4)脱除由步骤(3)所得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保护基,以及(5)在步骤(1)之前、或步骤(1)之后步骤(2)之前、或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或步骤(3)之后步骤(4)之前、或步骤(4)之后,或与步骤(4)同时发生的脱除R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式7化合物中R1为H时,所述由式7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对所述式7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连接保护基;(2)将由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上的羧基转化为酰胺基;(3)将由步骤(2)所得的化合物上的酰胺基转化为氰基;和(4)脱除由步骤(3)所得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保护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5.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3.0。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2.0。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2。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甲醇钾、丙酸钠、丙酸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DBU。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甲醇钾、丙酸钠、丙酸钾、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乙酸钠或乙酸钾。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式5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5.0。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式5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3.0。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式5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2.0。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式5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5。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DMSO、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以及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31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的过程包括f)酰胺基转化为氰基的反应、g)对吡唑环上氨基连接保护基的反应、h)脱除吡唑环上氨基的保护基的反应和/或i)脱除R1的反应。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式14化合物中R1为氨基保护基时,所述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对所述式14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连接保护基;(2)将由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上的酰胺基转化为氰基;(3)脱除由步骤(2)所得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保护基,以及(4)在步骤(1)之前、或步骤(1)之后步骤(2)之前、或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或步骤(3)之后,或与步骤(3)同时发生的脱除R1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式14化合物中R1为H时,所述由式14化合物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对式14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连接保护基;
(2)将由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上的酰胺基转化为氰基;和(3)脱除由步骤(2)所得化合物的吡唑环上的氨基保护基。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5.0。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3.0。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2.0。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2。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甲醇钾、丙酸钠、丙酸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DBU。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DBU。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二异丙基乙基胺。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5.0。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3.0。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2.0。
35.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5。
3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DMSO、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3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
38.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苄氧羰基、2,2,2-三氯乙氧羰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2-(4-三氟甲基苯磺酰基)乙氧羰基、叔丁氧羰基、1-金刚烷基氧基羰基、2-金刚烷基羰基、2,4-二甲基戊-3-基氧基羰基、环己基氧基羰基、1,1-二甲基-2,2,2-三氯乙氧羰基、乙烯基、2-氯乙基、2-苯磺酰乙基、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烯丙基、苄基、2-硝基苄基、4-硝基苄基、二苯基-4-吡啶基甲基、N’,N’-二甲基肼基、甲氧基甲基、叔丁氧甲基、苄氧基甲基、2-四氢吡喃基、三(C1-4烷基)甲硅烷基、1,1-二乙氧基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或N-特戊酰氧基甲基。
39.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N-特戊酰氧基甲基、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或苄基。
40.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或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
41.一种式7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51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苄氧羰基、2,2,2-三氯乙氧羰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2-(4-三氟甲基苯磺酰基)乙氧羰基、叔丁氧羰基、1-金刚烷基氧基羰基、2-金刚烷基羰基、2,4-二甲基戊-3-基氧基羰基、环己基氧基羰基、1,1-二甲基-2,2,2-三氯乙氧羰基、乙烯基、2-氯乙基、2-苯磺酰乙基、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烯丙基、苄基、2-硝基苄基、4-硝基苄基、二苯基-4-吡啶基甲基、N’,N’-二甲基肼基、甲氧基甲基、叔丁氧甲基、苄氧基甲基、2-四氢吡喃基、三(C1-4烷基)甲硅烷基、1,1-二乙氧基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或N-特戊酰氧基甲基。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N-特戊酰氧基甲基、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或苄基。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或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
45.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5.0。
46.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3.0。
47.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2.0。
48.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2。
49.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甲醇钾、丙酸钠、丙酸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DBU。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甲醇钾、丙酸钠、丙酸钾、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
52.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乙酸钠或乙酸钾。
53.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制备方法,式5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5.0。
54.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制备方法,式5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3.0。
55.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制备方法,式5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2.0。
56.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制备方法,式5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5。
57.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DMSO、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58.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5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
59.如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式7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式I化合物中的用途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61
60.一种式14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62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苄氧羰基、2,2,2-三氯乙氧羰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2-(4-三氟甲基苯磺酰基)乙氧羰基、叔丁氧羰基、1-金刚烷基氧基羰基、2-金刚烷基羰基、2,4-二甲基戊-3-基氧基羰基、环己基氧基羰基、1,1-二甲基-2,2,2-三氯乙氧羰基、乙烯基、2-氯乙基、2-苯磺酰乙基、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烯丙基、苄基、2-硝基苄基、4-硝基苄基、二苯基-4-吡啶基甲基、N’,N’-二甲基肼基、甲氧基甲基、叔丁氧甲基、苄氧基甲基、2-四氢吡喃基、三(C1-4烷基)甲硅烷基、1,1-二乙氧基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或N-特戊酰氧基甲基。
62.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N-特戊酰氧基甲基、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或苄基。
63.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或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
64.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5.0。
65.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3.0。
66.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2.0。
67.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2。
68.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乙酸钠、乙酸钾、甲醇钠、甲醇钾、丙酸钠、丙酸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DBU。
70.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DBU。
71.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性条件由加入下述碱试剂实现:二异丙基乙基胺。
72.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5.0。
73.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3.0。
74.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0~2.0。
75.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0:1.5。
76.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DMSO、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77.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3化合物与式6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式14化合物的反应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
78.如权利要求60或61所述的式14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式I化合物中的用途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81
79.如下所示式II化合物: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82
其中,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R3选自H或环状酰亚胺保护基,R4选自-COOH或-CN,条件是,当R4选自-CN时,R1和R3不同时选自H;或者R1选自H或氨基保护基,R3选自环状酰亚胺保护基,R4选自-CONH2
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式II化合物,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苄氧羰基、2,2,2-三氯乙氧羰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2-(4-三氟甲基苯磺酰基)乙氧羰基、叔丁氧羰基、1-金刚烷基氧基羰基、2-金刚烷基羰基、2,4-二甲基戊-3-基氧基羰基、环己基氧基羰基、1,1-二甲基-2,2,2-三氯乙氧羰基、乙烯基、2-氯乙基、2-苯磺酰乙基、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烯丙基、苄基、2-硝基苄基、4-硝基苄基、二苯基-4-吡啶基甲基、N’,N’-二甲基肼基、甲氧基甲基、叔丁氧甲基、苄氧基甲基、2-四氢吡喃基、三(C1-4烷基)甲硅烷基、1,1-二乙氧基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或N-特戊酰氧基甲基。
81.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式II化合物,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N-特戊酰氧基甲基、对硝基苯磺酰基、对甲基苯磺酰基、苯基磺酰基、甲磺酰基或苄基。
82.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式II化合物,其中所述氨基保护基选自羟甲基或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
83.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式II化合物,其中所述环状酰亚胺保护基选自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91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92
84.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式II化合物,其中所述环状酰亚胺保护基选自优选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93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94
85.如权利要求79所述化合物,其中所述式II化合物选自: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095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101
86.如权利要求79-8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式I化合物中的用途,所述式I化合物是
Figure FDA0002532148820000102
CN201780037151.6A 2016-06-16 2017-06-15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311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4086.4A CN111875607B (zh) 2016-06-16 2017-06-15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21265 2016-06-16
CN201610432126.5A CN107513069A (zh) 2016-06-16 2016-06-16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CT/CN2017/088421 WO2017215627A1 (zh) 2016-06-16 2017-06-15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4086.4A Division CN111875607B (zh) 2016-06-16 2017-06-15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1892A CN109311892A (zh) 2019-02-05
CN109311892B true CN109311892B (zh) 2020-09-04

Family

ID=6066339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2126.5A Pending CN107513069A (zh) 2016-06-16 2016-06-16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2010744086.4A Active CN111875607B (zh) 2016-06-16 2017-06-15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1780037151.6A Active CN109311892B (zh) 2016-06-16 2017-06-15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2126.5A Pending CN107513069A (zh) 2016-06-16 2016-06-16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2010744086.4A Active CN111875607B (zh) 2016-06-16 2017-06-15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6901B2 (zh)
EP (1) EP3473625B1 (zh)
JP (1) JP6998896B2 (zh)
CN (3) CN107513069A (zh)
ES (1) ES2877678T3 (zh)
WO (1) WO20172156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04356A4 (en) * 2018-12-24 2022-09-21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THERAPEUTIC USE OF PYRROLOPYRIMIDINE COMPOUND, AND SOLI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OF PYRROLOPYRIMIDINE COMPOUND
EP4119562A4 (en) 2020-03-09 2024-04-24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USE OF A PYRROLOPYRIMIDINE COMPOUND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KR20230096973A (ko) 2020-08-18 2023-06-30 인사이트 코포레이션 Jak 저해제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중간체
MX2023002035A (es) 2020-08-18 2023-06-12 Incyte Corp Proceso e intermediarios para preparar un inhibidor de cinasa janus 1 (jak1).
WO2022268083A1 (zh) 2021-06-21 2022-12-29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吡咯并嘧啶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用途
WO2024042448A1 (en) * 2022-08-22 2024-02-29 Granules India Limited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uxolitinib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499A (en) * 1979-07-19 1981-02-17 Yamasa Shoyu Co Ltd 6-c-purine nucleoside derivative and its preparation
JPS5841897A (ja) * 1981-09-04 1983-03-11 Yamasa Shoyu Co Ltd 6−(4−ピラゾリル)プリンリボヌクレオシド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PA8474101A1 (es) * 1998-06-19 2000-09-29 Pfizer Prod Inc Compuestos de pirrolo [2,3-d] pirimidina
US20050008640A1 (en) 2003-04-23 2005-01-13 Wendy Waegell Method of treating transplant rejection
HUE030235T2 (en) * 2005-12-13 2017-04-28 Incyte Holdings Corp Heteroaryl-substituted pyrrolo [2,3-b] pyridines and pyrrolo [2,3-b] pyrimidines as Janus kinase inhibitors
JOP20190231A1 (ar) * 2009-01-15 2017-06-16 Incyte Corp طرق لاصلاح مثبطات انزيم jak و المركبات الوسيطة المتعلقة به
AR078012A1 (es) * 2009-09-01 2011-10-05 Incyte Corp Derivados heterociclicos de las pirazol-4-il- pirrolo (2,3-d) pirimidinas como inhibidores de la quinasa janus
CN103848810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北京赛林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CN103739607A (zh) * 2014-01-22 2014-04-23 无锡方圆环球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并咔唑多臂结构红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3152214B1 (en) * 2014-06-04 2020-01-29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Imidazo-pyrazine derivatives useful as 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 activators
CN105218548A (zh) * 2014-06-09 2016-01-06 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激酶抑制剂的用途
CN105315286B (zh) * 2014-07-30 2018-08-17 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 西格列汀的制备
CN105777754B (zh) * 2014-12-16 2019-07-26 北京赛林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吡咯并嘧啶化合物
CN107759600A (zh) * 2016-06-16 2018-03-06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jak抑制剂的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结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Synthesis of 6-C-Substituted 9-Methoxymethylpurine Derivatives;Norimistu Hamamichi,et al.;《J.Heterocyclic Chem.》;19900630;第27卷;第835-83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877678T3 (es) 2021-11-17
CN109311892A (zh) 2019-02-05
CN111875607B (zh) 2021-12-03
CN111875607A (zh) 2020-11-03
JP2019523772A (ja) 2019-08-29
EP3473625A4 (en) 2020-02-19
EP3473625B1 (en) 2021-06-02
US20190211021A1 (en) 2019-07-11
JP6998896B2 (ja) 2022-02-04
EP3473625A1 (en) 2019-04-24
WO2017215627A1 (zh) 2017-12-21
US10766901B2 (en) 2020-09-08
CN107513069A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1892B (zh) 手性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699063B (zh) 一种芦可替尼的合成工艺
KR102236232B1 (ko) Jak 저해제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중간생성물
ES2372694T3 (es) Inhibidores de tirosina cinasa de imidazo[1,5-a]pirazina.
AU2008321575B2 (en)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3aR,4S, 6R, 6aS)-6-amino-2, 2- dimethyltetrahydro-3aH-cyclopenta[d] [1,3] dioxol-4-ol dibenzoyl-L-tartrate and to products of said process
AU2018102141A4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Baricitinib
CN107176955A (zh) 一种巴瑞替尼的制备方法
WO2014023191A1 (zh) N-取代吡唑并[3,4-d]嘧啶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20120084622A (ko) 시타글립틴의 중간체 제조방법
CN111315742B (zh) 制备氨基嘧啶衍生物的方法
CN115385911A (zh) 一种二吡咯并吡啶结构的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14957262B (zh) 一种c-6位芳基化去氮嘌呤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4848648B (zh) C-6位芳基化去氮嘌呤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15141180A (zh) 一种鲁索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77193A (zh) N-5位-被保护的2,5-二氨基-4,6-二氯嘧啶及其生产方法
CN114085224A (zh) 一种吡咯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JP2013544787A (ja) アザインダゾール誘導体の調製方法
WO2018099424A1 (zh) 一种吡啶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10845406B (zh) 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7603193A (zh) 一种β-氰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KR20230045788A (ko) 토파시티닙의 대량 제조방법
JP2022520993A (ja) (6S)-3-[(4S)-4-シアノ-2-オキソ-ピロリジン-1-イル]-6-メチル-N-(3,4,5-トリフルオロフェニル)-6,7-ジヒドロ-4H-ピラゾロ[1,5-a]ピラジン-5-カルボキサミドの調製のための方法
CN111303162A (zh) 一种2-氯-7-环戊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羧酸的制备方法
CN116003417A (zh) 吡咯并[2,3-d]六员杂芳环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WO2019161534A1 (en) Novel processes and intermediates for preparation of 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 stimul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30

Address after: 222062 Yuzhou South Road, Haizhou District, Lianyungang, Jiangsu 369

Applicant after: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Applicant after: Lianyungang Runzho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pplicant after: Capital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Beij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2062 Yuzhou South Road, Haizhou District, Lianyungang, Jiangsu 369

Applicant before: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Lianyungang Runzho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Centaurus Biopharma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2062 Yuzhou South Road, Haizhou District, Lianyungang, Jiangsu 369

Patentee after: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LIANYUNGANG RUNZHONG PHARMACEUT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Capital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22062 Yuzhou South Road, Haizhou District, Lianyungang, Jiangsu 369

Patentee before: CHIA 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LIANYUNGANG RUNZHONG PHARMACEUTIC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ouyao holding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