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2664A - 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2664A
CN109222664A CN201811302096.1A CN201811302096A CN109222664A CN 109222664 A CN109222664 A CN 109222664A CN 201811302096 A CN201811302096 A CN 201811302096A CN 109222664 A CN109222664 A CN 109222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agitating device
frying pan
spatula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20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龙
潘晓勇
王川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020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226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22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2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16Inse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包括:锅体,搅拌组件,加热组件和驱动电机,其中,锅体呈半球状,锅体下后侧设有安装法兰;加热组件安装在锅体的底部,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法兰与锅体连接,用于驱动搅拌组件转动;搅拌组件安装在驱动电机上,用于在烹饪时进行搅拌。本发明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能够实现菜品的均匀翻炒,提高菜品质量;不粘锅,延长锅体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背景技术
在中国传统菜肴烹饪中,炒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方式,在炒制过程中,需要人工利用锅铲对菜品不断进行搅拌,避免粘锅。传统的炒制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由于菜品的爆炒还会产生油滴飞溅,导致人员的烫伤。
近年来炒菜机蓬勃发展,炒菜机是一种通过在锅体上设置在电机驱动,带动搅拌装置对锅内菜品进行搅拌,实现对菜品的翻炒,进而将食物加工完成的烹饪设备。采用普通的锅铲不仅存在着对菜肴搅拌不充分的情况,造成菜品质量低下,影响食用,而且,对于菜品的翻炒不均匀还可能导致菜品粘连在锅底,导致糊锅,缩短锅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翻炒不均导致粘锅,菜品质量低下影响食用,以及锅体寿命缩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磁炒锅。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搅拌组件,加热组件和驱动电机,其中,所述锅体呈半球状,所述锅体下后侧设有安装法兰;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锅体的底部,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安装法兰与所述锅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所述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用于在烹饪时进行搅拌。
可选的,所述锅体包括底部半球体、翻转轴、上部筒壁,所述底部半球体呈半球状,所述上部筒壁呈筒状。
可选的,所述翻转轴安装在所述上部筒壁外侧,用于转动所述锅体。
可选的,所述上部筒壁前端设有出菜口,侧边设有防护侧挡板。
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基轴、中心轴、弧形臂、刮铲支撑臂和弹性刮铲组件。
可选的,所述搅拌基轴一端在锅体内部,另一端穿过轴承、电机安装座以及所述安装法兰,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搅拌基轴与所述轴承滚动配合。
可选的,所述搅拌基轴中心线与底部半球体球心重合,与所述锅体底部半球水平面呈一定夹角θ。
可选的,所述夹角θ为10°至45°。
可选的,所述中心轴一端配合安装所述搅拌基轴前端,与所述轴承滚动配合,所述中心轴在所述搅拌基轴带动下实现转动,另一端朝向所述锅体内侧,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底部半球体直径重合。
可选的,所述弧形臂边缘呈弧状,所述弧形臂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下端,另一端通过连杆固定在所述中心轴,所述弧形臂圆心与所述底部半球体球心重合;所述弧形臂在所述搅拌基轴带动下,绕所述中心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弧形臂内弧侧设有长短相间均匀分布的刮齿,所述弧形臂外弧侧设有刮铲,所述刮铲与所述底部半球体的形状相配合。
可选的,所述刮铲支撑臂为可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轴上,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刮铲组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刮铲组件为扁平片状,一端与所述刮铲支撑臂相连,另一端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锅体半球型内壁贴合。
可选的,所述锅体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电机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座与所述安装法兰固定安装,两者之间设有静密封圈;所述电机安装座与所述搅拌基轴之间安装有动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电机安装座上设置有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用于所述搅拌基轴的旋转定位。
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线圈,隔热垫以及风扇,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锅体之间,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电磁线圈下方。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电磁炒锅,通过搅拌组件能够将菜品翻炒均匀,实现对菜品的上下同时前后螺旋运动,菜品翻炒更均匀,保证菜品质量。
2.本发明的电磁炒锅,通过设置的弹性刮铲组件,始终与锅体紧密贴合,可以把粘连在锅壁上的原料铲离,防止粘锅。
3.本发明的电磁炒锅,通过设置在锅体上的翻转轴能够实现对锅内菜品的自动倾倒,省时省力。
4.本发明的电磁炒锅,通过设置在锅体上的防护侧挡板,能够有效避免菜品飞溅对操作台面的污染以及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局部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体;2.搅拌组件;3.电磁线圈;4.驱动电机;5.电机安装座;6.隔热垫(图中未示出);7.检测开关;8.静密封圈;9.动密封圈;10.轴承;11.底部半球体;12.翻转轴;13.上部筒壁;14.出菜口;15.防护侧挡板;16.安装法兰;21.搅拌基轴;22.中心轴;23.弧形臂;24.刮铲支撑臂;25.弹性刮铲组件,26.风扇;27.刮板;;231.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本发明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搅拌组件2,加热组件和驱动电机4,其中,锅体1呈半球状,锅体1下后侧设有安装法兰16;加热组件安装在锅体1的底部,用于对锅体1进行加热;驱动电机4通过安装法兰16与锅体1连接,用于驱动搅拌组件2转动;搅拌组件2安装在驱动电机4上,用于在烹饪时进行搅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为电磁线圈3,电磁线圈3与底部半球体11的形状相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加热组件能够对锅体1进行加热,驱动电机4带动搅拌组件2进行搅拌,实现对菜品的均匀翻炒。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锅体1包括底部半球体11、翻转轴12、上部筒壁13,底部半球体11呈半球状,上部筒壁13呈筒状。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翻转轴12安装在上部筒壁13外侧,用于转动锅体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轴12的设置,能够转动锅体1,对锅体1内的菜品进行翻转。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上部筒壁13前端设有出菜口14,侧边设有防护侧挡板1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菜口14用于菜品制作完成后的出菜,防护侧挡板15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菜品炒制过程中汤汁的飞溅,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基轴21、中心轴22、弧形臂23、刮铲支撑臂24和弹性刮铲组件25。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例,搅拌基轴21一端在锅体1内部,另一端穿过轴承10、电机安装座5以及安装法兰16,与驱动电机4连接,搅拌基轴21与轴承10滚动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弹性刮铲组件25能够有效将粘连在锅底的原料铲离,防止糊锅。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例,搅拌基轴21中心线与底部半球体11球心重合,与锅体1底部半球水平面呈一定夹角θ。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例,夹角θ为10°至4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搅拌基轴21的中心线与底部半球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θ,保证了搅拌基轴21在搅拌时与弧形臂23相对运动,实现菜品的上下翻动的同时做前后螺旋运动,翻炒更均匀。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中心轴22一端配合安装在搅拌基轴21前端,与轴承10滚动配合,中心轴22在搅拌基轴21带动下实现转动,另一端朝向锅体1内侧,中心轴22与底部半球体11直径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轴22通过轴承与搅拌基轴21相连接,在搅拌基轴21转动时,带动中心轴22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3和图5所示,弧形臂23边缘呈弧状,弧形臂23一端固定在中心轴22下端,另一端通过连杆固定在中心轴22,弧形臂23圆心与底部半球体11球心重合;弧形臂23在搅拌基轴21带动下,绕中心轴22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臂23的设置,能够在中心轴22的带动下在锅体1内运动,实现对菜品的翻转。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弧形臂23内弧侧设有长短相间均匀分布的刮齿,弧形臂23外弧侧设有刮铲231,刮铲231与底部半球体11的形状相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齿及刮铲231的设置,在弧形臂23搅拌时刮齿在菜品内部实现搅拌,刮铲231将锅体1底部粘连的菜品铲离,防止锅体1糊锅。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刮铲支撑臂24为可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在中心轴22上,另一端与弹性刮铲组件25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铲支撑臂24在中心轴22带动下实现转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弹性刮铲组件25为扁平片状,一端与刮铲支撑臂24相连,另一端设有刮板27,刮板27与锅体1半球型内壁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刮铲组件25的自由端与锅体1的内壁贴合,保证弹性刮铲组件25在转动时将锅体1底部的菜品铲离,防止糊锅。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锅体1与驱动电机4之间设置有电机安装座5,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5上,电机安装座5与安装法兰16固定安装,两者之间设有静密封圈8;电机安装座5与搅拌基轴21之间安装有动密封圈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电机安装座5与安装法兰16、搅拌基轴21之间的密闭性。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电机安装座5上设置有检测开关7,检测开关7用于搅拌基轴21的旋转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开关7的设置能够实现搅拌基轴21的定位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加热组件包括电磁线圈3,隔热垫6以及风扇26,隔热垫6设置在电磁线圈3与锅体1之间,风扇26设置在电磁线圈3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垫6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护电磁线圈3,避免电磁线圈3过热,损伤锅体1。风扇26的设置,能够有效保护电磁线圈3,避免电磁线圈3过热损伤锅体1。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亦可更换为其他加热方式,比如:燃气加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组件为燃气炉,提高了本发明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
参考图1及图4,该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包括锅体1、搅拌组件2以及电磁线圈3和驱动电机4,锅体1底部呈半球状,上部筒壁13为筒状,电磁线圈3位于锅体1下部,驱动电机4及搅拌组件2位于锅体1的下后侧;底部半球下后侧设有安装法兰16,用于实现搅拌组件2及驱动电机4与炒锅的固定安装;上部筒壁13的前端有出菜口14,用于锅体1出菜时倒入菜盆,上部筒壁13的侧边设有防护侧挡板15,用于在烹饪过程中避免菜品或油汁的飞溅。
在锅体1外侧安装有翻转轴12,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对锅体1的转动。在底部半球体11下方设置有加热组件,电磁线圈3与锅体1形状配合,用于对锅体1的加热。电磁线圈3正下方装设有风扇26,用于对电磁线圈3的散热,保证炒锅火力,热效率高。电磁线圈3与锅体1之间设置有隔热垫6,能够对电磁线圈3起到保护作用。电磁线圈3,电感量控制精确,活力控制精确。
参考图1及图4还可以看出,在安装法兰16上安装有电机安装座5,驱动电机4通过电机安装座5与锅体1固定,搅拌基轴21通过轴承10、电机安装座以及安装法兰26与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5上还设置有检测开关7,用于搅拌组件2的旋转定位。
参考图2、图3及图5,该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的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基轴21、中心轴22、弧形臂23、刮铲支撑臂24和弹性刮铲组件25,搅拌基轴21一端通过安装法兰16实现与炒锅的连接,同时,搅拌基轴21上设置有轴承10,通过轴承10实现与中心轴22的连接。
通过图5可以看出,刮铲支撑臂24与中心轴22相连,底部设有弹性刮铲组件25;弧形臂23与刮铲支撑臂24均设置在中心轴22上,可以绕中心轴22转动。弧形臂23内弧上设置有长短相间均匀设置的刮齿,外弧上设置有刮板231,与底部半球体11弧面定距离配合。弧形臂23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
参考图3,可以看出弹性刮铲组件25位于刮铲支撑臂24前端,另一端为设有刮板27,始终紧贴底部半球体11,将粘连在锅壁上的原料铲离,防止粘锅。搅拌基轴21及中心轴22的中心线与底部半球体11的球心重合,与底部半球体11水平面呈一定夹角θ,该夹角θ为15°。
通过图3还可以看出,在安装法兰16与电机安装座5之间设有静密封圈8,在电机安装座5与搅拌基轴21之间安装有动密封圈9。
本发明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工作时如下:
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带动搅拌基轴21转动,通过轴承10连接在搅拌基轴21上的中心轴22开始转动,带动着弧形臂23以及刮铲支撑臂24转动,刮铲支撑臂24带动弹性刮铲组件25进行转动,在搅拌过程中原料上下翻动的同时做前后螺旋运动,使得菜品翻炒更均匀。
本发明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锅体1为复合材料,内部为食品级不锈钢外侧为碳钢,既满足炒菜卫生要求又满足电磁炉等加热炉具。电磁线圈3与锅体1固定,电感量控制精确,热效率高,火力控制准确,更加适合菜肴爆炒工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6)

1.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搅拌组件(2),加热组件和驱动电机(4),其中,
所述锅体(1)呈半球状,所述锅体(1)下后侧设有安装法兰(16);
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用于对锅体(1)进行加热;
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所述安装法兰(16)与所述锅体(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组件(2)转动;
所述搅拌组件(2)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4)上,用于在烹饪时进行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底部半球体(11)、翻转轴(12)、上部筒壁(13),所述底部半球体(11)呈半球状,所述上部筒壁(13)呈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轴(12)安装在所述上部筒壁(13)外侧,用于转动所述锅体(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筒壁(13)前端设有出菜口(14),侧边设有防护侧挡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基轴(21)、中心轴(22)、弧形臂(23)、刮铲支撑臂(24)和弹性刮铲组件(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基轴(21)一端在锅体(1)内部,另一端穿过轴承(10)、电机安装座(5)以及所述安装法兰(16),与所述驱动电机(4)连接,所述搅拌基轴(21)与所述轴承(10)滚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基轴(21)中心线与底部半球体(11)球心重合,与所述锅体(1)底部半球水平面呈一定夹角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为10°至4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22)一端配合安装在所述搅拌基轴(21)前端,所述中心轴(22)在所述搅拌基轴(21)带动下实现转动,另一端朝向所述锅体(1)内侧,所述中心轴(22)与所述底部半球体(11)直径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臂(23)边缘呈弧状,所述弧形臂(23)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轴(22)下端,另一端通过连杆固定在所述中心轴(22),所述弧形臂(23)圆心与所述底部半球体(11)球心重合;所述弧形臂(23)在所述搅拌基轴(21)带动下,绕所述中心轴(22)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10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臂(23)内弧侧设有长短相间均匀分布的刮齿,所述弧形臂(23)外弧侧设有刮铲(231),所述刮铲(231)与所述底部半球体(11)的形状相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铲支撑臂(24)为可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轴(22)上,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刮铲组件(25)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5或12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刮铲组件(25)为扁平片状,一端与所述刮铲支撑臂(24)相连,另一端设有刮板(27),所述刮板(27)与所述锅体(1)半球型内壁贴合。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与所述驱动电机(4)之间设置有电机安装座(5),所述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5)上,所述电机安装座(5)与所述安装法兰(16)固定安装,两者之间设有静密封圈(8);所述电机安装座(5)与所述搅拌基轴(21)之间安装有动密封圈(9)。
15.根据权利要求6或14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5)上设置有检测开关(7),所述检测开关(7)用于所述搅拌基轴(21)的旋转定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线圈(3),隔热垫(6)以及风扇(26),所述隔热垫(6)设置在所述电磁线圈(3)与所述锅体(1)之间,所述风扇(26)设置在所述电磁线圈(3)下方。
CN201811302096.1A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Pending CN1092226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2096.1A CN109222664A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2096.1A CN109222664A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2664A true CN109222664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76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2096.1A Pending CN109222664A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226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1632A (zh) * 2020-10-30 2021-02-26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锅铲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45371A1 (de) * 1980-12-02 1982-07-01 Gerda 7012 Fellbach Pilz Ruehrer fuer kochtopf
JPS59159744A (ja) * 1983-03-03 1984-09-10 Kajiwara Kogyo Kk 加熱調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S59138429U (ja) * 1983-03-02 1984-09-14 梶原工業株式会社 斜軸撹拌機
JPH11155730A (ja) * 1997-11-28 1999-06-15 Ryosuke Hasegawa 自転公転斜軸撹はん付釜
JP2003210321A (ja) * 2002-01-25 2003-07-29 Q P Corp 密閉蓋付蒸気釜
CN2772387Y (zh) * 2005-01-17 2006-04-19 刘知东 卧式加热搅拌锅
CN202981549U (zh) * 2012-12-28 2013-06-12 浙江沈泰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加热夹层锅
CN103340562A (zh) * 2013-06-30 2013-10-09 杨延光 锅体旋转炸炒锅
CN105078209A (zh) * 2015-08-03 2015-11-25 浙江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器人
JP5903331B2 (ja) * 2012-05-17 2016-04-13 株式会社カジワラ 攪拌調理装置
JP2017158758A (ja) * 2016-03-09 2017-09-14 株式会社サムソン 調理機装置
CN107736793A (zh) * 2017-11-07 2018-02-27 诸城市众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三向搅拌夹层锅
CN207202695U (zh) * 2017-03-24 2018-04-10 浙江赤诚工贸有限公司 防溅式炒锅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45371A1 (de) * 1980-12-02 1982-07-01 Gerda 7012 Fellbach Pilz Ruehrer fuer kochtopf
JPS59138429U (ja) * 1983-03-02 1984-09-14 梶原工業株式会社 斜軸撹拌機
JPS59159744A (ja) * 1983-03-03 1984-09-10 Kajiwara Kogyo Kk 加熱調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11155730A (ja) * 1997-11-28 1999-06-15 Ryosuke Hasegawa 自転公転斜軸撹はん付釜
JP2003210321A (ja) * 2002-01-25 2003-07-29 Q P Corp 密閉蓋付蒸気釜
CN2772387Y (zh) * 2005-01-17 2006-04-19 刘知东 卧式加热搅拌锅
JP5903331B2 (ja) * 2012-05-17 2016-04-13 株式会社カジワラ 攪拌調理装置
CN202981549U (zh) * 2012-12-28 2013-06-12 浙江沈泰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加热夹层锅
CN103340562A (zh) * 2013-06-30 2013-10-09 杨延光 锅体旋转炸炒锅
CN105078209A (zh) * 2015-08-03 2015-11-25 浙江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器人
JP2017158758A (ja) * 2016-03-09 2017-09-14 株式会社サムソン 調理機装置
CN207202695U (zh) * 2017-03-24 2018-04-10 浙江赤诚工贸有限公司 防溅式炒锅
CN107736793A (zh) * 2017-11-07 2018-02-27 诸城市众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三向搅拌夹层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1632A (zh) * 2020-10-30 2021-02-26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锅铲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01632B (zh) * 2020-10-30 2023-09-15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锅铲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6696B2 (en) Apparatus for cooking foods
WO2015196891A1 (zh) 一种多功能炒菜机
US11045034B2 (en) Apparatus with a mixing device for cooking food
US20060219100A1 (en) Self stirring, heating and cooking assembly having interchangeable stirring devices
KR101131761B1 (ko) 회전국솥의 교반장치
CN101365339A (zh) 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烹饪部件的旋转式烤箱
CN106235861A (zh) 煮锅
TWI722460B (zh) 炒食機之自動翻炒裝置
CN102961055B (zh) 同向搅拌烤炉及其相关方法
CN105747823A (zh) 全自动电磁炒菜机
CN106361177A (zh) 一种能避免锅底漏液的空气炸锅
CN109222664A (zh) 一种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炒锅
CN102920358A (zh) 自动涂抹配料或油脂的同向搅拌煎锅及其相关方法
CN203399957U (zh) 锅体旋转炸炒锅
CN104783647A (zh) 一种搅拌烹饪锅
CN103340562A (zh) 锅体旋转炸炒锅
CN106889868A (zh) 一种具有分格轮佐料添加机构的多功能炒菜机
CN213031281U (zh) 一种水蛭中药饮片加工炒药装置
KR20160048724A (ko) 가열처리장치 및 가열조리장치
CN203088800U (zh) 同向搅拌烤炉
CN209060001U (zh) 一种取料方便的可倾斜式蒸煮锅
CN208598208U (zh) 一种多功能煎炸锅
CN112369898A (zh) 一种自动烹饪装置
CN109588962B (zh) 拨片式滚筒炒菜机
CN208144361U (zh) 一种调味料生产用炒制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