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99C - 用于接收机、尤其是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接收机、尤其是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99C
CN1091999C CN96105915.XA CN96105915A CN1091999C CN 1091999 C CN1091999 C CN 1091999C CN 96105915 A CN96105915 A CN 96105915A CN 1091999 C CN1091999 C CN 109199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amplifier
load resistance
base stage
differential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59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96A (zh
Inventor
G·舍瓦力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135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3/4507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45076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 H03F3/4508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using bipolar transistor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 H03F3/45085Long tailed pairs
    • H03F3/45089Non-folded cascode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JTUNING RESONANT CIRCUITS; SELECTING RESONANT CIRCUITS
    • H03J5/00Discontinuous tuning; Selecting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s with or without continuous tuning in one or more of the bands, e.g. push-button tuning, turret tuner
    • H03J5/24Discontinuous tuning; Selecting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s with or without continuous tuning in one or more of the bands, e.g. push-button tuning, turret tuner with a number of separate pretuned tuning circuits or separate tuning elements selectively brought into circuit, e.g. for waveband selection or for television channel selection
    • H03J5/242Discontinuous tuning; Selecting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s with or without continuous tuning in one or more of the bands, e.g. push-button tuning, turret tuner with a number of separate pretuned tuning circuits or separate tuning elements selectively brought into circuit, e.g. for waveband selection or for television channel selection used exclusively for band selection
    • H03J5/244Discontinuous tuning; Selecting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s with or without continuous tuning in one or more of the bands, e.g. push-button tuning, turret tuner with a number of separate pretuned tuning circuits or separate tuning elements selectively brought into circuit, e.g. for waveband selection or for television channel selection used exclusively for band selection using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29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AAC comprising one or more discrete capacitive elements, e.g. a transistor coupled as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30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common gate stage of a cascode dif amp being controlle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31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common gate stage of a cascode dif amp being implemented by multiple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35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AAC 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a plurality of transistors, e.g. Darlington coupled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54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IC comprising one or more capacitors, e.g. coupling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6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LC comprising one or more extra diodes not belonging to mirr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69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LC comprising more than two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70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LC comprising two resis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Inductance-Capacitance Distribution Constants And Capacitance-Resistance Oscillators (AREA)
  • Channel Selection Circuits, Automatic Tuning Circuits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调谐电路中的本机振荡器是由耦合到可变电容和电感型的谐振电路的一个放大器构成,该放大器是有至少由一个双极晶体管(T1、T2)差分对形成的第一级,该放大器还有另一个晶体管差分对构成的第二级,其链接的发射极破馈以第一级晶体管之一(T2)的集电极电流。第二级差分对之一(T3)的集电极接到主电阻(RL),而其基极接到第一级的晶体管(T1)的集电极,它提供了附加的负载电阻(Rb)。第二级差分对另一晶体管(T4)的基极可被彼此在具有合适相位的固定电压(Vref2)或可变电压。

Description

用于接收机、尤其是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其中具有压控频率的本机振荡器(本振)是由放大器构成,该放大器耦合到可变电容和电感型的谐振电路,放大器的输出端被正反馈到该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该谐振电路的一端,电路中,放大器具有由其链接的发射极接到一电流源的一对双极二极管晶体管的差分对所构成的放大器,该差分对的构成是以其第一晶体管的基极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二支晶体管的集电极耦合到其一端与电源相接的主负载电阻,电阻的另一端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调谐电路部件构成的接收机的集成电路以及采用此种电路的电视接收机。
上面所提到的调谐电路当今实际是使用在所有的无线电及电视的接收机中,以使用户选择可获频道。在调谐电路中,本振起着主要角色,利用所收信号和本振信号的频率之差,电路产生出一个中频信号。特别是在电视机中,获得一个在高频宽带范围内构成行之有效的振荡器通常是困难的。
如所公知,接收机的本振是以一个放大器装置与一谐振电路耦合构成的,其谐振电路时常由电容一电感的组合构成。现今最时兴的是以差分对而不是以单晶体管来构成该放大器。考虑到由本振所生信号无偶次谐波方面,尤其可以获得良好的性能,此良好性能还由于其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对于输出信号的绝大部分期间保持为一高值,从而使平均值为一高值。
利用差分晶体管构形的振荡器可见文献EP-A-0412435,其中示出有LC型的谐振电路。
在LC谐振电路振荡器中有作为控制电压函数变容二极管这样的可变元件,当试图扩大由此种电路所覆盖的频率范围时,将会体验到其振荡器在低频处停止作用的明显限制。此现象与不足质量的谐振电路系数有关,起因于可变电容二极管中的高损耗。
当变容二极管C与电感L并联时,该电容的等效并联损耗电阻RP可利用串联损耗电阻RS经简单运算而得:
             RP=L/(RS·C)注意到,当RS和/或C增加时,并联损耗电阻RP减小,因而在所希望的范围内的低频之处,因为是在其环境条件其电容具有一高值的条件之下,振荡是困难的。
克服此困难的第一方案是采用若干串-并二极管以获得更好质量的可变电容。
但其结果不令人满意,因为作为所用二极管数目的函数其损耗只降到小范围,如果要是采用大数目的二极管的话,其结果是浪费且耗资。
第二种时常采用的方案是以一个固定电容(实际无损耗)与一个可变电容器的串联设计,该固定电容称之为一个″垫整电容″。按此方案,损耗被有效地降低但所覆盖的频带宽度也被降低,这有悖于所期的目标。
针对此种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方案是采用一个调谐电路,通过增加放大器的增益而获得频率的范围扩展,启动其本振在其输出端能够展现出足够低的负电阻以补偿在低频时谐振电路的高损耗。
因而本发明其目的之一是提供带有具有高增益和截止频率的放大器的本振电路的调谐电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利用LC谐振电路的振荡器,利用放大器在低频补偿损耗更有效的事实,向低频方向扩展振荡频率的变化范围。
根据本发明,在本说明书开始段落所述的调谐电路的特征在于其放大器还有第二级,包括由第三和第四晶体管构成的差分对,它们链接的发射极接到第二支晶体管的集电极;其特征还在于该主负载电阻与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而第三晶体管基极与耦合到第一晶体管集电极的附加负载电阻的一端相连,而第四晶体管的基极与一基准电压相连接。
因此,包含由第一级放大的信号的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被送到第二级的差分对,利用来自第一级的具有合适相位的在其基极的控制,第三晶体管再度对此信号予以放大。
根据第一实施例,放大器在其输出端提供一个非对称信号。响应在输入端的非对称模式,第二支晶体管的基极可被接到固定的DC源。但放大器也在其两个输入端接收一个差分信号。
根据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在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和附加负载电阻之间安排了一个共射-共基晶体管。通过降低寄生电容的影响,此晶体管有助于实现其增加放大器截止频率的目的。
由于只在最低的频率处谐振电路才有可观的损耗,所以,当频率增加时逐步地减小放大器的增益或许是有益的。所以,保证附加负载电阻与一个电容器的并联连接是有利的。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电压因而接收相对于最高频率而言是被降低的一个信号,在其它情况中,所用晶体管的寄生电容即实现了这种降低而无需添加附加的电容。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接收机的调谐电路,其中的本振包括可以对称地起作用的一个放大器。根据该第二实施例,该调谐电压包括具有压控频率的本振,该振荡器由与可变电容和电感型谐振电路相耦合的放大器构成,放大器的输出端被正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谐振电路的一端,该电路中的放大器具有至少由双极晶体管的第一差分对形成的第一级,该两个晶体管的发射极被组合由第一电流源供电,该差分对由一支第一晶体管和一支第二晶体管构成,第一晶体管的基极接到第一输入端,第二晶体管的基极接到第二输入端而集电极接到第一主负载电阻,该电阻一端与电源端连接而另一端与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与之相对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主负载电阻相耦合,该第二主负载电阻与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该电路的特征在于:放大器的第一级还有第二个晶体管差分对,其链接的发射极被接到第二个电流源,一方面,所说的第二差分对是由与第一晶体管同类型晶体管构成,其基极与第一晶体管的基极相连接而其集电极与第一附加负载电阻相连接;另一方面,该差分对还由与第二晶体管同类型的晶体管构成,其集电极与第二附加负载电阻连接;该电路的特征还在于放大器还有由两个晶体管差分对形成的第二级:
—一对晶体管,其链接的发射极接到第二支晶体管的集电极,晶体管之一的集电极被接到第一主负载电阻而其基极接到第一附加负载电阻,而另一支晶体管将其基极接到第二附加负载电阻;
—并且有另一对受先前一对称控制的晶体管差分时,其链接的发射极接到第一支晶体管的集电极,晶体管之一的集电极接到第二主负载电阻而其基极接到第二附加负载电阻,而另一支晶体管将其基极接到第一附加负载电阻。
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放大器的第二级具有两对而不是一对晶体管,第一级包括附加晶体管差分对,耦合到第一对晶体管并用于在两个附加负载电阻中提供电流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一个先进的改进中,使该电路有这样的特征,放大器第二级的所说另一支晶体管的基极接到第一个附加负载电阻,其集电极接到第一主负载电阻;且相对称地,所说的另一支晶体管的基极接到第二附加负载电阻而集电极接到第二主负载电阻。
由于该第二级的四支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全都接到两支负载电阻之一,作为由这些晶体管所产生信号的相位的函数,放大器的增益因此被提到其最大值。
本发明还涉及一个接收机的集成电路,尤其是一个电视接收机,其中至少部分地使用前述的电路。
在参考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中,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方面将变得显见,
图1是指示电视机调谐电路构形部分的功能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一简单实施例改进的本振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图3是图2变形的放大器电路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实现对称操作、形成的电路一部分的放大器的电路图,
图5是图4放大器变形的电路图,
图6是对于工作在非对称模式的图2和图3振荡器的放大器的应用的简化电路图,
图7是采用图4或图5的放大器、工作在对称模式的振荡器的电路图,
图8是一个功能电路图,表示一电视接收机的构成部分,其中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电路。
图1示出了用于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它大致可分作具有类似作用的两部分,一部分处理VHF频带的信号而另一部分处理UHF频带的信号。天线1所收信号先由输入滤波器2a和2b处理且随之由预放大器3a、3b放大,再由频带分离滤波器4a和4b滤波。VHF和UHF频带的每一个都被随之送到两个混频器Mxa和Mxb之中。
这两个混频器的另一个输入从本振Os1接收为Mxa所用信号和从本振Os2接收为本振Mxb所用信号。更具体地说,基准信号Os1和Os2表示由可变容感型由5a和5b图示的与谐振电路相关的振荡器(放大器)的动态部分。例如,对应于VHF频带的本振Os1的谐振电路5a可带有感性开关,用以把频率划分成两个子频带。
两个混频器Max和Mab被结合并接到IF放大器6的输入,其输出7也构成调谐电路的输出。
在一最佳实施例中,混频器Mxa和Mxb振荡器和放大器6的动态部分Os1和Os2在同一集成电路中被重新组合,在图中的虚线框IC表示。
利用从端子Cnd连接,在图1中表示VHF和UHF频率范围的切换控制。此种控制不必详述,由于它是本专业人士所熟知且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
参考图2描述一个放大器,它以简单形式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振荡器Os1或Os2的一个振荡器的动态部分,可视作本发明基本模式。
放大器有由NPN型双极晶体管T1、T2的差分对构成的第一级。两个晶体管链接的发射极被接到提供电流Io的电流源So。晶体管T1的基极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10,而第二晶体管T2的基极接到DC电源Vref1。该电源由串联电阻12和14所提供电压降决定,其中所说的电流I1由在电源Vcc和地Vee之间的电流源S1所提供。DC电压Vref1利用电容16与地去耦,如果放大器工作在很高的频率,例如400MHz,该电容可以是很低值。第二支晶体管T2的集电极接到由NPN晶体管T3和T4构成的第二晶体管差分时的链接的发射极,在该差分时中,晶体管T3的集电极经过后称为主负载电阻的负载电阻RL而被接到电源电压Vcc。第四晶体管T4的集电极直接到Vcc。晶体管T3和主负载电阻RL之间的接点被连到放大器输出端30。由于第三晶体管T3的基极所接收电压信号具有合适的相位关系,所以,已经由第一极T1-T2放大过的具有AC成分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电流再度由差分对T3-T4放大,该电流源于接到T1集电极的附加负载电阻Rb。该电阻Rb的另一端接到电源电压Vcc。
第四晶体管T4的基极接到电阻12和14之间的基准电压源Vref2。
当晶体管对T3和T4起到一个均衡对管时,从DC的角度看,放大器工作最佳,即,如果在图1的例中,电阻12具有等于附加负载电阻Rb的值,由电流源S1提供的电流I1被选成等于由电流源So所提供电流Io的一半。晶体管T3和T4因此被置于十分接近DC电压的电平。此外可通过合适地选择电流I1和电阻12的值来得到同一结果。
由此可见,在与宽带振荡器结合使用放大器的情形中,当AC信号频率增加时,有助于逐步降低该放大器的增益。可以用十分简单的方式实现此目的,即通过降低加到晶体管T3的基极的AC信号来降低T3和T4构成的第二级的放大量,由附加负载电阻Rb提供信号。这种降低是以与该电阻并联方式提供低值电容Cp来实现的,这种可能性以虚线连接方式示于图中。由此显见的是由附加负载电阻Rb和并接电容Cp的组合物形成而形成了复合负载,同时可将放大器的增益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成为频率的函数。
实践已证明,第三晶体管T3的寄生电容可提供与并联电容Cp相同的效果,即晶体管T3和其使用状况尺度的选择提供了控制放大频响曲线的可能性。
最好是把第四晶体管T4选择成与T3相同结构的晶体管,以实现晶体管的平衡差分对。
图3示出图2放大器实施例的一个变形。
图3中那些有相同功用的部件用同一参考符号表示。对于由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差分对的第一级,图3示出了有差分输入的放大器的情况,因为晶体管T2的基极接到第二输入端20,对于图2的放大器,晶体管T2的基极被接到基准电压,所以它是恒定的。
图3的另一不同之处是插入了二极管D1和D2,以正向的结压降来降低晶体管T3和T4的基极偏压。以此方式,从放大器输出端30提供的输出电压允许有更高的电压摆动。
图3中的最重要的改变是在晶体管T1的集电极和晶体管T3的基极之间所插接的共发·共基放大器晶体管T100,该晶体管T100的基极被接到一个固定的电压,例如接到用于极化晶体管T4基极的电压Vref2。该共发-共基放大器晶体管T100的存在改善了放大器在高频的性能。
虽然图3的电路由于其有的两个输入10和20可以由对称信号所馈进,但该放大器只有一个输出端30,从这一角度来说,它是非对称的。
应该指出,针对放大器第一级的给定输入的选择是作为一个非对称、差分或是对称的模式,完全独立于图2和图3所示电路的其它特定情况。
现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调谐电路使用的放大器的实例,该放大器可起到完全对称方式的作用,因而有两个端和两个输出端。
图4示出了这种对称放大器的第一个例子。第一级包括晶体管T20和T10的第一个差分对,其基极分别接到输入端10和20。链接的发射极接到提供电流Io的一个电流源So。
在第一级,放大器具有晶体管T11和T22的第二个差分对,它们的基极分别接到晶体管T10和T20的基极以及输入端10和20。该对晶体管的链接的发射极接到提供电流I2的第二个电流源S2。晶体管T11和T22构成的差分对用于把电压放大信号送到第二极晶体管的基极。这是通过把晶体管T11的集电极耦合到第一附加负载电阻Rb1以及把晶体管T22的集电极耦合到第二附加负载电阻Rb2而实现的。这两个电阻也被接到传送其值在Vcc和Vee之间的供电压Vc1的线路35之上。电压Vc1可以简单地通过从电源Vcc来的电压在电阻120上电压降来获得。因此产生的该电压降与图3放大器的二极管D1和D2的作用相关,并提供了可比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另一特点是它构成有第二放大器级,它包括两个而不是一个差分对,即,晶体管对T32和T42,它们链接的发射极接到晶体管T20的集电极,该晶体管对起着前述实例中晶体管对T3和T4的类似作用。但是,晶体管T42的基极不是接到一个基准电压源而是接到作为输入电压的函数的一个可变电压源,因为它是接到附加负载电阻Rb2。因此它再现了与附加负载电阻Rb1相连的晶体管基极的反相位的基极电压。晶体管T42的集电极接到电压Vcc。
由于此对晶体管的基极是以对称方式被启动,所以晶体管对T32、T42对前例中由T3和T4构成的晶体管对更为活动。晶体管T32的集电极与第一主负载电阻RL1相耦合,该电阻与电源Vcc相连。该晶体管集电极和电阻RL1间接在与放大器第一输出端31相连。
由另一个晶体管差分对T31和T41实现完全对称的设计,其连接发射极与晶体管T10的集电极相连。与晶体管32相对称的晶体管31的基极接到附加负载电阻Rb2而其集电极与第二主负载电阻RL2相耦合。该电阻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晶体管T31和电阻RL2间的接点也被接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32。
与晶体管T42对称的晶体管T41的基极接到附加负载电阻Rb1而其集电连到Vcc,图4放大器的输入端10和20,当两个端之一被固定在一参考电压时,可以接收对称的输入信号或非对称的输入信号。相对应,由于其均衡的设计,输出端31和32传送在任何时候均为对称的输出电压。
图4所示实施例放大器的一个变形参考图5描述。
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尽可能以相同符号表示。
包括差分对晶体管T10、T20和T11、T22的放大器的第一级与图4所示的第一级一致。唯一的不同是原接到晶体管T11和T22的附加负载电阻Rb1和Rb2被直接连到Vcc。通过增加由电流源S2提供的电流或增加附加负载电阻Rb1和Rb2可以获得晶体管T41和T42基极的平均DC电阻的下降。与图4相比的重要不同是晶体管T41和T42集电极的耦合。含有已放大的AC成分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以这些信号的合适的相位关系耦合到负载电阻RL2和RL1。所以T42的集电极接到RL2而T41的集电极接到接到RL1。据本实施例,由于第二级无放大AC电流的损耗,因而可获得最大的增益。
从参考图4和5所述的例子中可见的是,附加负载电阻Rb1和Rb2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并联耦合到电容,使之形成随频率改变的负载阻抗。
图6示出了使用此种放大器的一个例子,它是关于可变频率振荡器的实施例为非对称性的,使用于LC类型的并联谐振电路。
放大器10A的输出端30通过耦合电容Co与谐振电路B点相接。该谐振电路的构成包括调谐电感L和与其相并联的两支电容的串联组合,一个是固定电容Cf而另一个是可由控制电压所控制的可变电容Cv。这些电感和电容元件并接在地(Vcc)和接点B之间。利用电容Ci,接点B正反馈到输入端10。这一反馈实现了一个负阻,馈送振荡电路L.Cv+Cf,产生电路的振荡。获得由该振荡器所覆盖的频率范围的扩展在于,在最低的频率处,可变电容Cv表现出可观的损耗,由放大器A产生的负阻仍可为足够的低以实现振荡功能。为了实现这种频率范围的扩展,固定电容Cf的选择具有足够的高值。
现来参考图7描述具有本图4和5中相似对称结构放大器的振荡器的另一实例。
LC振荡电路与前例中相同组以对称方式馈送。放大器A的第一输出利用耦合电容Co1与谐振电路耦合并利用电容Ci1与该放大器的输入10耦合。以对称方式,该放大器第二输出32经电容Co2与谐振电路另一端耦合且经电容Ci2与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20耦合。图7振荡器具有与图6振荡器相同的优点,有可能扩展所覆盖的频率范围。它还获益于更高的共模抑制率。
图8示出了电视机的简化的示意图,可结合使用上述的电视接收机。由天线11所收的接收信号加到频道选择器的输入端,该选择器包括两个模块,一个选择模块13用于分成两个子频带的VHF频带,以及一个选择模块15用于UHF频带的选择。由开关17在这些频带中之一或之二中所选的对应于一个频道的信号以并行方式加到模块18,滤波并预放该音频信号;以及加到模块19,滤波并预放其视频信号。音频信号被解调并随之被在模块21中功放,并输出到扬声器22。
在模块19中被预放的视频信号加到解调器23,随后加到该接收机的不同部分的输入。其中一部分有用于处理宽度信号的模块24和用于处理色度信号的模块25,它经电路27提供出用于图象显象管26的三枪所用的合适的信号,用以恢复这些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放大。接收机的另一部分是用于实现显象管26的扫描功能,它基本包括同步分离电路28,把合适的信号送到行扫描发生器29和场扫描发生器36,这两个产生器的输出接到一套偏转线圈37。
如在图中所示那样,一个控制模块38在重新组合各种控制及选择装置,提供出用于该接收机各主要部分和功能模块的合适的控制信号。
至此所描述的电视接收机有利地提供了借助于本发明的装置而实现带宽被扩展的至少一个调谐电路,图1中由虚线IC所示的电路可形成为一个集成电路。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接收机的调谐电路,其中的本机振荡器具有电压控制频率,由一个耦合到可变电容和电感谐振电路的放大器构成,放大器的输出端正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谐振电路的一端,该调谐电路的放大器具有由一双极晶体管(T1、T2)的差分对形成的第一级,其链接的发射极接到一电流源,该差分对的形成是以第一晶体管(T1)的基极接到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而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耦合到主负载电阻(RL),该电阻一端与电源相接而另一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OUT)相连;
其特征在于:放大器还包括由第三(T3)和第四(T4)晶体管构成的差分对的第二级,其链接的发射极接到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以及
第三晶体管(T3)的集电极与主负载电阻(RL)相连,而基极与其一端与第一晶体管(T1)集电极耦合的附加负载电阻(Rb)另一端相连,第四晶体管的基极与基准电压(Vref2)相连。
2.如权利要求1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晶体管的基极与固定DC电源(Vref1)相连。
3.如权利要求1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晶体管(T1)基极和附加负载电阻(Rb)之间设计有共发一共基晶体管(T100)的主电流通路。
4.如权利要求1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电容器(Cp)与附加负载电阻(Rb)并连。
5.一种用于接收机的调谐电路,其中的本机振荡器具有电压控制频率,由一个耦合到可变电容和电感型谐振电路的放大器构成,放大器的输出端正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谐振电路的一端,该调谐器具有至少由一双极晶体管的差分对形成的第一级,其链接的发射极由第一电流源(So)馈电,该差分对构成是以第一晶体管(T10)的基极接到第一输入端而第二晶体管(T20)的基极接到第二输入端(20),第二晶体管(T20)的集电极与第一主负载电阻(RL1)耦合,该电阻一端与电源连接而另一端与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31)连接;与之相对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主负载电阻(RL2)耦合,该电阻与放大器第二输出端(32)连接,
其特征在于,放大器的第一级还有第二个晶体管差分对,其链接的发射极接到第二电流源(S2),所说的差分对的构成一方面是以与第一晶体管同类的晶体管(T11)基极接到第一晶体管(T10)的基极而其集电极与第一附加负载电阻(Rb1)相耦合;另一方面,与第二晶体管同类的晶体管(T22)的基极接到第二晶体管(T20)的基极,而其集电极与第二附加负载电阻(Rb2)相耦合;并且
放大器还有由两个晶体管差分对形成的第二级:
—一个晶体管差分对的链接的发射极接到第二晶体管(T20)的集电极,该差分对中晶体管之一(T32)的集电极接到第一主负载电阻(RL1)而基极接到第一附加负载电阻(Rb1);另一支晶体管(T42)的基极接到第二附加负载电阻(Rb2),
—另一个与前一对晶体管对称管理的晶体管差分对的链接的发射极接到第一晶体管(T10)的集电极,该差分对中晶体管之一(T31)的集电极接到第二主负载电阻(RL2)而基极接到第二附加负载电阻(Rb2),而另一支晶体管(T41)的基极接到第一附加负载电阻(Rb1)。
6.如权利要求5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Rb1)和第二(Rb2)附加的负载电阻耦合到一个中间供电端(Vc1)。
7.如权利要求5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放大器的第二级中所说的另一支晶体管(T41)的基极接到第一附加负载电阻(Rb1),其集电极接到第一主负载电阻(RL1);与之相对称,所说的另一晶体管的基极接到第二附加负载电阻(Rb2)而其集电极接到第二主负载电阻(RL2)。
8.如权利要求5至7之一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电容器(Cp)与每一个附加负载电阻相并联。
9.一种用于接收机的集成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一种混频器电路(Mixa,Mixb),
一种中频预放大器(6),
具有电压控制频率的本机振荡器包括耦合到可变电容和电感型的谐振电路,该放大器的输出端正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和谐振电路的端子,在该电路中放大器具有由二极晶体管(T1,T2)的差分对形成的第一级,该晶体管的链接发射极被连接到电流源,该差分对由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形成,其中,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而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耦合到主负载电阻(RL),该电阻具有连接到电源端的一端和连接到放大器输出端(OUT)的另一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还具有第二级,其包括由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所组成的差分对,而该晶体管的链接发射极被连接到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
并且,主负载电阻(RL)被连接到第三晶体管(T3)的集电极,该晶体管的基极被连接到与第一晶体管(T1)的集电极耦合的附加负载电阻(Rb)的一端,同时,第四晶体管的基极被连接到参考电压(Vref2)。
10.一种电视接收机包括调谐电路,其中,具有电压控制频率的本机振荡器由耦合到可变电容和电感型的谐振电路的放大器所组成,放大器的输出端正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和谐振电路的端点,在该电路中放大器具有由二极晶体管(T1,T2)的差分对形成的第一级,该晶体管的链接发射极被连接到电流源,该差分对由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形成,其中,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而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耦合到主负载电阻(RL),该电阻具有连接到电源端的一端和连接到放大器输出端(OUT)的另一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还具有第二级,其包括由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所组成的差分对,而该晶体管的链接发射极被连接到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
并且,主负载电阻(RL)被连接到第三晶体管(T3)的集电极,该晶体管的基极被连接到与第一晶体管(T1)的集极耦合的附加负载电阻(Rb)的一端,同时,第四晶体管的基极被连接到参考电压(Vref2)。
11.一种包括集成电路的电视接收机,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一种混频器电路(Mixa,Mixb),
一种中频放大器(6),
具有电压控制频率的本机振荡器包括耦合到可变电容和电感型的谐振电路,该放大器的输出端被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和谐振电路的端子,在该电路中放大器具有由二极晶体管(T1,T2)的差分对形成的第一级,该晶体管的链接发射极被连接到电流源,该差分对由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形成,其中,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而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耦合到主负载电阻(RL),该电阻具有连接到电源端的一端和连接到放大器输出端(OUT)的另一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还具有第二级,其包括由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所组成的差分对,而该晶体管的链接发射极被连接到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
并且,主负载电阻(RL)被连接到第三晶体管(T3)的集电极,该晶体管的基极被连接到与第一晶体管(T1)的集电极耦合的附加负载电阻(Rb)的一端,同时,第四晶体管的基极被连接到参考电压(Vref2)。
CN96105915.XA 1995-02-08 1996-02-07 用于接收机、尤其是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9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9501448 1995-02-08
FR9501448A FR2730363A1 (fr) 1995-02-08 1995-02-08 Amplificateur a gain eleve en hautes frequences et oscillateur a circuit resonant muni d'un tel amplificat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96A CN1135696A (zh) 1996-11-13
CN1091999C true CN1091999C (zh) 2002-10-02

Family

ID=9475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591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999C (zh) 1995-02-08 1996-02-07 用于接收机、尤其是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859674A (zh)
EP (1) EP0726648B1 (zh)
JP (1) JPH08265202A (zh)
CN (1) CN1091999C (zh)
DE (1) DE69616105T2 (zh)
FR (1) FR2730363A1 (zh)
MX (1) MX9600519A (zh)
MY (1) MY13221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8107A2 (en) * 1998-03-13 2000-11-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uning with diode detector
US6535722B1 (en) * 1998-07-09 2003-03-18 Sarnoff Corporation Television tuner employing micro-electro-mechanically-switched tuning matrix
US6760079B2 (en) * 1998-09-22 2004-07-06 Funai Electric Co., Ltd. TV tuner unit having a resonance network
US6452445B1 (en) * 2000-06-15 2002-09-17 Motorola, Inc. Voltage controlled variable gain element
US7170701B2 (en) * 2001-06-26 2007-01-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mplifier with a strong output current
DE10137091A1 (de) * 2001-07-30 2003-02-13 Sick Ag Induktiver Näherungssensor
US20040041945A1 (en) * 2001-09-25 2004-03-04 Pugel Michael Antho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level of rf signals
JP4365575B2 (ja) * 2002-11-20 2009-11-1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の発振回路
CN103546150A (zh) * 2013-10-25 2014-01-29 苏州贝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声恒定振幅振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01336B2 (en) * 1988-08-05 1990-09-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mplifier
GB2228154B (en) * 1989-02-09 1993-04-21 Plessey Co Plc On-chip integrated oscillator circuits
IT1230536B (it) 1989-08-07 1991-10-28 Sgs 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Oscillatore variabile controllato in tensione, in particolare per circuiti ad aggancio di fase.
JP2610361B2 (ja) * 1990-07-19 1997-05-14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集積回路
EP0509124B1 (de) * 1991-04-19 1996-03-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szillatorschal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616105T2 (de) 2002-06-20
CN1135696A (zh) 1996-11-13
US5859674A (en) 1999-01-12
FR2730363A1 (fr) 1996-08-09
EP0726648A1 (fr) 1996-08-14
EP0726648B1 (fr) 2001-10-24
MY132214A (en) 2007-09-28
DE69616105D1 (de) 2001-11-29
MX9600519A (es) 1997-08-30
JPH08265202A (ja) 1996-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13C (zh) 可变增益放大器
CN1091999C (zh) 用于接收机、尤其是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
JP3874594B2 (ja)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EP1128546A1 (en) Upconverter mixer circuit
JP3944410B2 (ja)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の入力回路
MXPA96000519A (es) Circuito de sintonia para un receptor,particularmente un receptor de television
US7030937B2 (en) Simplified TV tuner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ircuit
JPS63141401A (ja) 可同調発振器
JP3592161B2 (ja)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US6647253B2 (en) High gain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put circuit with satisfactory trap characteristics
CN1161979C (zh) 电视用调谐组件
JP3103017U (ja)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JPS6149505A (ja) Pll‐fm復調器用の同調可能な共振回路
CN101420240B (zh) 小型化车载am/fm调谐器
JP3581788B2 (ja)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JP3463359B2 (ja) アンテナ制御装置
US7190414B2 (en) Input circuit of television tuner in which interference caused by FM broadcasting signal is attenuated
CN1297282A (zh) 多频带式压控振荡器
JP3581786B2 (ja)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EP1128547A2 (en) Gilbert cell mixer
JP3360364B2 (ja) バランス出力型チューナ装置の中間周波処理回路
JP3581787B2 (ja)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JP3101450U (ja)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JP3101831U (ja) 段間結合回路
EP1467494A2 (en) Television tu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