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2485A - 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2485A
CN109192485A CN201811345546.5A CN201811345546A CN109192485A CN 109192485 A CN109192485 A CN 109192485A CN 201811345546 A CN201811345546 A CN 201811345546A CN 109192485 A CN109192485 A CN 109192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etting
component
fixe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55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2485B (zh
Inventor
沈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ng huizhongx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Shuim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Shuim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Shuim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455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2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2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2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2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24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10Connecting leads to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包括:导线展平机构,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组件和安装在输送组件上且位于输送组件上方的伸展组件;导线传输机构,其包括设置在输送组件输出端下方的压线组件、位于压线组件下方且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切换组件和设置在切换组件上且沿着切换组件圆周设置若干个的持紧组件;接线机构,其包括压线机和与压线机固定连接的支撑组件;以及线圈传输机构,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组件、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设置且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上圈组件和设置在支撑组件输出端的出料组件;本发明解决了接线工作时,导线弯弯扭扭,需要后序人工将导线拉直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线圈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电感线圈使用范围广泛,但现有的电感线圈在装配时,接线麻烦,而且安装的不牢固,影响了电感线圈的正常使用,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专利号为CN20755857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缠绕结构,包括电感线圈接电板,所述电感线圈接电板的表面开设有电感线圈接电孔,且电感线圈接电板的底端焊接有电感线圈底接电柱,所述电感线圈底接电柱的底端焊接有固定半线圈,所述固定半线圈的顶端设置有电感线圈上接电柱,且固定半线圈的一侧栓接有电感线圈固定螺栓,该实用新型的电感线圈分为固定半线圈和卡合半线圈,两者通过电感线圈卡合杆以及电感线圈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当电感线圈中某一圈或某一点发生损坏时,只需拆卸掉相应的圈层即可,避免了更换整个线圈,资源利用更合理,且维护快捷方。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明人发现将该导线在上装工作时,无法实现逐一输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线展平机构的伸展组件,导线在拨桨叶的拨动下一根一根向后输送,再利用拉开件对输送中扭曲的导线进行捋直,从而解决了导线在上装工作时,无法实现逐一输出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包括:
导线展平机构,所述导线展平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输送组件和安装在所述输送组件上且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方的伸展组件;
导线传输机构,所述导线传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组件输出端下方的压线组件、位于所述压线组件下方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切换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切换组件上且沿着所述切换组件圆周设置若干个的持紧组件;
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压线机和与所述压线机固定连接的支撑组件;以及
线圈传输机构,所述线圈传输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驱动组件、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设置且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上圈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输出端的出料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组件包括:
支架;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转动轴a,所述转动轴a与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及
输送带a,所述输送带a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a上。
作为优选,所述伸展组件包括: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沿着所述输送组件宽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且与所述输送组件皮带传动连接,其包括位于所述输送组件输出端且与所述支架转动设置的转动轴b、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b上的链轮和与所述链轮啮合设置的链条;
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位于所述转动件一侧设置且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该拨动件与所述转动件皮带传动连接,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转动轴c和与所述转动轴c固定连接的拨桨叶;以及
拉开件,所述拉开件等间距且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下方,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链条上的T字杆、套设在所述T字杆上的夹持单元、一端与所述T字杆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夹持单元固定连接的弹簧e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夹持单元内侧设置的斜板;
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指杆a、与所述指杆a铰接相连的指杆b、一端与所述指杆a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指杆b固定连接的弹簧d、固定设置在所述指杆b上端的凸球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斜板上且与所述斜板垂直设置的平板,该平板与所述凸球配合接触设置的。
作为优选,所述压线组件包括:
顶出件,所述顶出件包括与所述压线机的压线棒固定设置的连接杆a和与所述连接杆a固定且垂直设置的下推板a;
暂存件,所述暂存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降落通道内壁上且对称设置两组,该暂存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降落通道内壁上且倾斜向下的阻料板b和一端与所述阻料板b底端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降落通道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c;以及
侧移件,所述侧移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杆a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下推板a平行设置的连接杆c和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c两侧且与所述连接杆c固定连接的下推板b,所述下推板b的内壁下端设置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切换组件包括:
圆周轴,所述圆周轴通过环座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驱动齿,所述驱动齿与所述圆周轴固定连接;以及
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圆周轴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表面;所述圆周轴位于所述转盘的中央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持紧组件包括:
安置座,所述安置座滑动设置在所述转盘上;
装线槽,所述装线槽开设在所述安置座上;
合拢件a,所述合拢件a沿着所述装线槽长度方向阵列设置若干组;以及
合拢件b,所述合拢件b与所述合拢件a沿着装线槽宽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
所述合拢件a和合拢件b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装线槽上的侧板、中部与所述侧板中部转动连接的挡板、一端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的弹簧a和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的应接单元;
所述应接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装线槽上且沿着所述装线槽宽度方向设置的滑行槽、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行槽内且位于所述侧板外侧的平移块和开设在所述平移块下端部的腰槽;所述平移块外壁设置倒角且与所述下推板b配合滑动,所述挡板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腰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车架台,所述车架台设置在所述压线组件一侧且与所述压线组件的工作台同一水平面设置;
滑行轨,所述滑行轨开设在所述车架台上且沿着所述车架台宽度方向设置两组;以及
进料桶,所述进料桶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台上且与所述车架台上表面间隙设置,该进料桶上开设有八字槽。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平推件,所述平推件包括通过气缸架固定安装所述机架上的气缸、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和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定位管;以及
定向件,所述定向件包括与所述平推组件固定连接的拉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拉杆的侧壁上且与所述驱动齿啮合转动的拨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拉杆上且位于所述拨齿一侧设置的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上圈组件包括:
箍圈件,所述箍圈件底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行轨内且其为L型结构设置的第一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的凸块、内部空腔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凸块滑动连接的第二推杆和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推杆内壁上且沿着所述车架台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个的滚珠;以及
连动件,所述连动件一端与所述定位管固定连接且竖直向上设置的伸杆、一端与所述伸杆铰接相连且水平设置的连杆和一端与所述连杆铰接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侧壁固定连接的直杆。
作为又优选,所述出料组件包括:
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输出端设置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该摆动板上开设有控制槽,该控制槽与所述箍圈件匹配设置;
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且与所述摆动板的转轴同一线性设置;
弹簧b,所述弹簧b一端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板固定连接;以及
出料桶,所述出料桶位于所述转轴一侧设置且其内底面倾斜向下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导线展平机构的伸展组件,导线在拨桨叶的拨动下一根一根向后输送,再利用拉开件对输送中扭曲的导线进行捋直,进而实现逐一完成传输导线的同时对导线进行一个展平的工作,从而达到整个工作连续进行;
(2)本发明中利用压线机驱动导线传输机构的压线组件同步工作,完成导线传输机构对导线展平机构传输出来的导线实现上装工作,节省动力、劳力输出的同时大大增加了产量;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持紧组件配合压线组件的侧移件,使得侧移件先将持紧组件打开,导线再从降落通道中离开来到装线槽内,配合侧移件的复位对导线在进行夹紧工作,利用顶出件的驱动力同步驱动侧移件的下压工作,节省外力输出,结构巧妙。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配合滑动在持紧组件上夹紧的导线上,一方面实现对导线的捋直,利于于线圈接头相触碰完成接线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实现持紧组件对导线的放松,利于完成接线后的成品及时的输出。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节省劳动力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电感线圈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线展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持单元的夹持工作示状态意图。
图4为拉开件的展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压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线圈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出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箍圈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线圈和导线的产品示意图。
图13为线圈和导线接线工作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包括:
导线展平机构1,所述导线展平机构1包括机架11、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的输送组件12和安装在所述输送组件12上且位于所述输送组件12上方的伸展组件13;
导线传输机构2,所述导线传输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组件12输出端下方的压线组件21、位于所述压线组件21下方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的切换组件22和设置在所述切换组件22上且沿着所述切换组件22圆周设置若干个的持紧组件23;
接线机构3,所述接线机构3包括压线机31和与所述压线机31固定连接的支撑组件32;以及
线圈传输机构4,所述线圈传输机构4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1上的驱动组件41、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41连接设置且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2上的上圈组件42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2输出端的出料组件4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线展平机构1,输送组件12将导线一根一根向后输送,同时配合伸展组件13将扭曲的导线初级捋直,再利用导线传输机构2和线圈传输机构4分别将导线和线圈传送至接线机构3完成接线,整个工作结构之间联系紧密,传动性极高,节省动力、劳力输出的同时大大增加了产量。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输送组件12包括:
支架121;
电机122,所述电机122安装在所述支架121上;
转动轴a123,所述转动轴a123与所述电机122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21上;以及
输送带a124,所述输送带a124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a123上。
此外,通过设置一个电机122,同时带动输送带a124、拨动件132和转动件131转动,节省动力输出,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伸展组件13包括:
转动件131,所述转动件131沿着所述输送组件12宽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且与所述输送组件12皮带传动连接,其包括位于所述输送组件12输出端且与所述支架121转动设置的转动轴b1311、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b1311上的链轮1312和与所述链轮1312啮合设置的链条1313;
拨动件132,所述拨动件132位于所述转动件131一侧设置且安装在所述支架121上,该拨动件132与所述转动件131皮带传动连接,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21上的转动轴c1321和与所述转动轴c1321固定连接的拨桨叶1322;以及
拉开件133,所述拉开件133等间距且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件131下方,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链条1313上的T字杆1331、套设在所述T字杆1331上的夹持单元1332、一端与所述T字杆1331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夹持单元1332固定连接的弹簧c1333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21上且位于所述夹持单元1332内侧设置的斜板1334;
夹持单元1332,所述夹持单元1332包括指杆a1335、与所述指杆a1335铰接相连的指杆b1336、一端与所述指杆a1335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指杆b1336固定连接的弹簧d1337、固定设置在所述指杆b1336上端的凸球1338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斜板1334上且与所述斜板1334垂直设置的平板1339,该平板1339与所述凸球1338配合接触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动件131,带动拉开件133沿着链条同步转动,同时驱动拨动件132转动,值得说明的是,转动件131与拨动件132通过角速度配比精准设定好,如果桨叶是6片,那么每两片之间的角度是60°,也就是说,转动件131每转动360°带动拨动件132转动60°,进而节省动力输出,同时也能保证拨动件132每次只能拨出一根导线进行输出,与后序的压线组件21时间配合进行,工作联系紧密。
此外,设置夹持单元1332,通过凸球1338与平板1339接触,带动指杆b1336翻转,进而将指杆b1336与指杆a1335之间的导线进行夹紧,衔接着导线沿着斜板1334向外轴,利用左右对称的夹持单元1332同步将导线的一端向外拉伸,实现对导线的展平效果,其结构简单、巧妙,待夹持单元1332与平板1339处于非接触状态,在弹簧d1337的作用下,指杆b1336复位等待下一根导线进入其中间。
进一步,如图5、图6所示,所述压线组件21包括:
顶出件211,所述顶出件211包括与所述压线机31的压线棒311固定设置的连接杆a2111、与所述连接杆a2111固定且垂直设置的下推板a2112和包覆在所述下推板a2112外侧的降落通道2113;
暂存件212,所述暂存件212固定设置在所述降落通道2113内壁上且对称设置两组,该暂存件212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降落通道2113内壁上且倾斜向下的阻料板b2121和一端与所述阻料板b2121底端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降落通道2113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e2122;以及
侧移件213,所述侧移件213包括与所述连接杆a211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下推板a2112平行设置的连接杆c2131和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c2131两侧且与所述连接杆c2131固定连接的下推板b2132,所述下推板b2132的内壁下端设置倒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顶出件211与暂存件212配合推压,一方面实现暂存件212的自动打开和合闭,进而实现导线的自动间断性输出,另一方顶出件211与压线组件21的压线棒211同步移动面节省动力输出,传动性高,使得整个结构简单。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切换组件22包括:
圆周轴221,所述圆周轴221通过环座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
驱动齿222,所述驱动齿222与所述圆周轴221固定连接;以及
转盘223,所述转盘223与所述圆周轴221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1的上表面;所述圆周轴221位于所述转盘223的中央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圆周轴221通过环座10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一方面机架11对圆周轴221起到支撑和转动导向作用。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持紧组件23包括:
安置座231,所述安置座231滑动设置在所述转盘223上;
装线槽232,所述装线槽232开设在所述安置座231上;
合拢件a233,所述合拢件a233沿着所述装线槽232长度方向阵列设置若干组;以及
合拢件b234,所述合拢件b234与所述合拢件a233沿着装线槽232宽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
所述合拢件a233和合拢件b234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装线槽232上的侧板2331、中部与所述侧板2331中部转动连接的挡板2332、一端与所述侧板2331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332固定连接的弹簧a2333和与所述挡板2332固定连接的应接单元2334;
所述应接单元2334包括开设在所述装线槽232上且沿着所述装线槽232宽度方向设置的滑行槽2335、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行槽2335内且位于所述侧板2331外侧的平移块2336和开设在所述平移块2336下端部的腰槽;所述平移块2336外壁设置倒角且与所述下推板b2132配合滑动,所述挡板2332的上端滑动设置在腰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持紧组件23用来放置导线,一方面使得导线在转动过程中不会由于离心力而被甩出,另一方面合拢件a233和合拢件b234对导线进行夹持,同时可以在定位管4113的推动下,合拢件a233和合拢件b234可以被推开,实现导线的出料和定位管4113对导线的捋直。
此外,通过设置应接单元2334配合侧移件213,使得侧移件213先将应接单元2334打开,导线再从降落通道2113中离开来到装线槽232内,利用侧移件213的复位对导线在进行夹紧工作,利用顶出件211的驱动力同步驱动侧移件213的下压工作,节省外力输出,结构巧妙。
详细的说,下推板b2132跟着连接杆a2111同步下压,倒角面作用在平移块2336倒角面上,左右两块平移块2336沿着滑行槽2335向内同步移动,此时滑动设置在所述腰槽内的挡板2332下端转动,导线落在左右两块挡板2332,下推板b2132复位时,挡板2332在弹簧a2333的作用下复位,同步带动平移块2336的复位。
进一步,如图8所示,所述支撑组件32包括:
车架台321,所述车架台321设置在所述压线组件21一侧且与所述压线组件21的工作台同一水平面设置;
滑行轨322,所述滑行轨322开设在所述车架台321上且沿着所述车架台321宽度方向设置两组;以及
进料桶323,所述进料桶323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台321上且与所述车架台321上表面间隙设置,该进料桶323上开设有八字槽32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进料桶323与所述车架台321上表面间隙设置,其间隙高度为一个线圈的高度。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八字槽324,使得线圈的接头都顺着八字槽324方向向下滑,进而达到所有的线圈沿着同一方向输送,有利于直接将线圈的接头和导线进行对齐下压接线工作,实现高效率的工作。
进一步,如图8、图11所示,所述上圈组件42包括:
箍圈件421,所述箍圈件421底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行轨322内且其为L型结构设置的第一推杆421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杆4211的端部的凸块4212、内部空腔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凸块4212滑动连接的第二推杆4213和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推杆4213内壁上且沿着所述车架台321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个的滚珠4214;以及
连动件422,所述连动件422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41固定连接且竖直向上设置的伸杆4221、一端与所述伸杆4221铰接相连且水平设置的连杆4222和一端与所述连杆4222铰接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4211侧壁固定连接的直杆42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推杆4211和第二推杆4213底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行轨322上,通过设置凸块4212,使得第一推杆4211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推杆4213上,进而实现第一推杆4211和第二推杆4213能自由伸长和缩短。
此外,第二推杆4213在推动线圈顶着摆动板431出料时,通过设置滚珠4214,减小与线圈的摩擦力,避免线圈表面的损坏,提高产品质量。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连动件422,使得平推件411在伸长工作中带动箍圈件421实现推行待接线的线圈上料工作;在平推件411复位工作中,带动接线完成的线圈出料工作,利用一个动力完成三个工作,使得工作间的连续性紧密,节省动力输出,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如图10所示,所述出料组件43包括:
摆动板431,所述摆动板431位于所述支撑组件32的输出端设置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2上,该摆动板431上开设有控制槽435,该控制槽435与所述箍圈件421匹配设置;
连接架432,所述连接架43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2上且与所述摆动板431的转轴同一线性设置;
弹簧b433,所述弹簧b433一端与所述连接架432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板431固定连接;以及
出料桶434,所述出料桶434位于转轴一侧设置且其内底面倾斜向下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槽435的高度等于第一推杆4211和第二推杆4213的高度,第一推杆4211和第二推杆4213的高度低于线圈高度,在待接线的线圈上料工作时,第二推杆4213先穿过控制槽435,然后待接线的线圈挤压摆动板431后来到压线组件21的工作区,复位时,第一推杆4211先穿过控制槽435,第二推杆4213挤压接线完成的线圈沿着摆动板431出料至出料桶435,该结构完成线圈的进料和出料两个工作,简单,巧妙。
实施例二
如图8、图9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如图8、图9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
平推件411,所述平推件411包括通过气缸架固定安装所述机架11上的气缸4111、一端与所述气缸41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4112和与所述固定杆41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定位管4113;以及
定向件412,所述定向件412包括与所述固定杆4112固定连接的拉杆4121、转动设置在所述拉杆4121的侧壁上且与所述驱动齿222啮合转动的拨齿412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拉杆4121上且位于所述拨齿4122一侧设置的限位块412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管4113,气缸4111推动定位管4113穿过导线,进而实现将导线捋直,利于于线圈接头相触碰完成接线工作,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通过设置定向件412,使得平推件411在复位工作中,能带动切换组件22进行90°旋转,同时在平推件411伸长状态时,切换组件22不会随其转动,使得切换组件22只能进行单向的转动,进而实现导线的连续上料工作,保证设备工作的持续性。
工作过程:
首先启动电机1112,将导线100放在输送带a124上向后输送,拨动件132的拨桨叶1322将导线100一根一根向后移动,链条1313上的凸球1338与平板1339配合顶压,指杆b1336转动与指杆a1335将导线夹住,然后随着链条1313继续转动,夹持单元1332在斜板1334作用下,将导线100向两侧展开,转动至离开斜板1334时,夹持单元1332将导线放松落在输送带a124上,直至传输下落至降落通道2113内;
然后启动压线棒321向下走,带动与连接杆a2111固定连接的下推板a1212向下走,此时一根导线100掉入降落通道2113内,下推板a1212向下继续压弹压件123将导线100向下输出;与此同时,侧移件213向下同步下压,下推板b2132作用在平移块2336上,平移块2336向内收拢,同时带动挡板2332向外撑开,此时导线100正好落在合拢件a233和合拢件b234之间,复位压线棒321,合拢件a233和合拢件b234对导线100进行夹紧;
接着,启动平推件411上,利用平推件411复位,定向件412带动持紧组件23转动至平推件411的正前方,同时将线圈200顺着八字槽324从进料桶323落入车架台321上;
继续平推件411,一方面定位管4113穿过线圈对线圈200进行顺直,另一方面定位管4113带动连动件422同步移动,连动件422推着第一推杆4211向压线组件32方向移动,第一推杆4211推着线圈200前行过程中,第二推杆4213穿过控制槽435,然后线圈200压过摆动板431直至传动至压线组件32,接着启动压线棒321,将线圈200的线头与导线按压在一起;
最后复位平推件411,定位管4113带动连动件422同步复位,第一推杆4211复位过程中首先穿过控制槽435,线圈200在摆动板431的限位和第二推杆4213的共同挤压下下落至出料桶435,箍圈件421完成复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线展平机构(1),所述导线展平机构(1)包括机架(11)、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的输送组件(12)和安装在所述输送组件(12)上且位于所述输送组件(12)上方的伸展组件(13);
导线传输机构(2),所述导线传输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组件(12)输出端下方的压线组件(21)、位于所述压线组件(21)下方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的切换组件(22)和设置在所述切换组件(22)上且沿着所述切换组件(22)圆周设置若干个的持紧组件(23);
接线机构(3),所述接线机构(3)包括压线机(31)和与所述压线机(31)固定连接的支撑组件(32);以及
线圈传输机构(4),所述线圈传输机构(4)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1)上的驱动组件(41)、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41)连接设置且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2)上的上圈组件(42)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2)输出端的出料组件(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12)包括:
支架(121);
电机(122),所述电机(122)安装在所述支架(121)上;
转动轴a(123),所述转动轴a(123)与所述电机(122)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21)上;以及
输送带a(124),所述输送带a(124)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a(1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组件(13)包括:
转动件(131),所述转动件(131)沿着所述输送组件(12)宽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且与所述输送组件(12)皮带传动连接,其包括位于所述输送组件(12)输出端且与所述支架(121)转动设置的转动轴b(1311)、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b(1311)上的链轮(1312)和与所述链轮(1312)啮合设置的链条(1313);
拨动件(132),所述拨动件(132)位于所述转动件(131)一侧设置且安装在所述支架(121)上,该拨动件(132)与所述转动件(131)皮带传动连接,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21)上的转动轴c(1321)和与所述转动轴c(1321)固定连接的拨桨叶(1322);以及
拉开件(133),所述拉开件(133)等间距且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件(131)下方,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链条(1313)上的T字杆(1331)、套设在所述T字杆(1331)上的夹持单元(1332)、一端与所述T字杆(1331)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夹持单元(1332)固定连接的弹簧c(1333)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21)上且位于所述夹持单元(1332)内侧设置的斜板(1334);
夹持单元(1332),所述夹持单元(1332)包括指杆a(1335)、与所述指杆a(1335)铰接相连的指杆b(1336)、一端与所述指杆a(1335)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指杆b(1336)固定连接的弹簧d(1337)、固定设置在所述指杆b(1336)上端的凸球(1338)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斜板(1334)上且与所述斜板(1334)垂直设置的平板(1339),该平板(1339)与所述凸球(1338)配合接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21)包括:
顶出件(211),所述顶出件(211)包括与所述压线机(31)的压线棒(311)固定设置的连接杆a(2111)、与所述连接杆a(2111)固定且垂直设置的下推板a(2112)和包覆在所述下推板a(2112)外侧的降落通道(2113);
暂存件(212),所述暂存件(212)固定设置在所述降落通道(2113)内壁上且对称设置两组,该暂存件(212)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降落通道(2113)内壁上且倾斜向下的阻料板b(2121)和一端与所述阻料板b(2121)底端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降落通道(2113)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e(2122);以及
侧移件(213),所述侧移件(213)包括与所述连接杆a(211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下推板a(2112)平行设置的连接杆c(2131)和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c(2131)两侧且与所述连接杆c(2131)固定连接的下推板b(2132),所述下推板b(2132)的内壁下端设置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22)包括:
圆周轴(221),所述圆周轴(221)通过环座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
驱动齿(222),所述驱动齿(222)与所述圆周轴(221)固定连接;以及
转盘(223),所述转盘(223)与所述圆周轴(221)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1)的上表面;所述圆周轴(221)位于所述转盘(223)的中央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紧组件(23)包括:
安置座(231),所述安置座(231)滑动设置在所述转盘(223)上;
装线槽(232),所述装线槽(232)开设在所述安置座(231)上;
合拢件a(233),所述合拢件a(233)沿着所述装线槽(232)长度方向阵列设置若干组;以及
合拢件b(234),所述合拢件b(234)与所述合拢件a(233)沿着装线槽(232)宽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
所述合拢件a(233)和合拢件b(234)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装线槽(232)上的侧板(2331)、中部与所述侧板(2331)中部转动连接的挡板(2332)、一端与所述侧板(2331)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332)固定连接的弹簧a(2333)和与所述挡板(2332)固定连接的应接单元(2334);
所述应接单元(2334)包括开设在所述装线槽(232)上且沿着所述装线槽(232)宽度方向设置的滑行槽(2335)、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行槽(2335)内且位于所述侧板(2331)外侧的平移块(2336)和开设在所述平移块(2336)下端部的腰槽;所述平移块(2336)外壁设置倒角且与所述下推板b(2132)配合滑动,所述挡板(2332)的上端滑动设置在腰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2)包括:
车架台(321),所述车架台(321)设置在所述压线组件(21)一侧且与所述压线组件(21)的工作台同一水平面设置;
滑行轨(322),所述滑行轨(322)开设在所述车架台(321)上且沿着所述车架台(321)宽度方向设置两组;以及
进料桶(323),所述进料桶(323)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台(321)上且与所述车架台(321)上表面间隙设置,该进料桶(323)上开设有八字槽(32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
平推件(411),所述平推件(411)包括通过气缸架固定安装所述机架(11)上的气缸(4111)、一端与所述气缸(41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4112)和与所述固定杆(41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定位管(4113);以及
定向件(412),所述定向件(412)包括与所述固定杆(4112)固定连接的拉杆(4121)、转动设置在所述拉杆(4121)的侧壁上且与所述驱动齿(222)啮合转动的拨齿(412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拉杆(4121)上且位于所述拨齿(4122)一侧设置的限位块(412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圈组件(42)包括:
箍圈件(421),所述箍圈件(421)底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行轨(322)内且其为L型结构设置的第一推杆(421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杆(4211)的端部的凸块(4212)、内部空腔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凸块(4212)滑动连接的第二推杆(4213)和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推杆(4213)内壁上且沿着所述车架台(321)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个的滚珠(4214);以及
连动件(422),所述连动件(422)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41)固定连接且竖直向上设置的伸杆(4221)、一端与所述伸杆(4221)铰接相连且水平设置的连杆(4222)和一端与所述连杆(4222)铰接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4211)侧壁固定连接的直杆(42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43)包括:
摆动板(431),所述摆动板(431)位于所述支撑组件(32)的输出端设置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2)上,该摆动板(431)上开设有控制槽(435),该控制槽(435)与所述箍圈件(421)匹配设置;
连接架(432),所述连接架(43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2)上且与所述摆动板(431)的转轴同一线性设置;
弹簧b(433),所述弹簧b(433)一端与所述连接架(432)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板(431)固定连接;以及
出料桶(434),所述出料桶(434)位于转轴一侧设置且其内底面倾斜向下设置。
CN201811345546.5A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92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5546.5A CN109192485B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5546.5A CN109192485B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2485A true CN109192485A (zh) 2019-01-11
CN109192485B CN109192485B (zh) 2020-09-04

Family

ID=6493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554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92485B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24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8686A (zh) * 2019-04-17 2019-06-07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一种电感器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10048332A (zh) * 2019-05-09 2019-07-23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一种配电柜配件自动成型组装生产线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4329A (ja) * 1996-11-22 1998-06-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装置
US5875988A (en) * 1995-03-17 1999-03-02 Tanaka Seiki Company Limited Toroidal coil wi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nding a wire toroidally on a core
US20050034296A1 (en) * 2003-08-12 2005-02-17 Younger Harold R. Method of forming a transformer winding with rectangular copper wire
CN200993904Y (zh) * 2006-12-27 2007-12-19 哈尔滨共乐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矩形线圈绕线机
CN201298446Y (zh) * 2008-09-10 2009-08-26 顾建伟 电感镇流器自动组装机
CN103903852A (zh) * 2014-04-14 2014-07-02 东莞市柯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电感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03909175A (zh) * 2014-03-28 2014-07-09 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感线圈导线针脚自动捋直器
CN206059158U (zh) * 2016-08-26 2017-03-29 昆山拓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线圈引脚处理自动化设备
CN108335906A (zh) * 2018-04-23 2018-07-27 揭阳市揭东区新美得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色码电感绕线机
CN108735490A (zh) * 2018-08-03 2018-11-02 长兴索菲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全自动生产线及其工艺
CN108735495A (zh) * 2018-05-21 2018-11-02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线圈绕线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5988A (en) * 1995-03-17 1999-03-02 Tanaka Seiki Company Limited Toroidal coil wi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nding a wire toroidally on a core
JPH10154329A (ja) * 1996-11-22 1998-06-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装置
US20050034296A1 (en) * 2003-08-12 2005-02-17 Younger Harold R. Method of forming a transformer winding with rectangular copper wire
CN200993904Y (zh) * 2006-12-27 2007-12-19 哈尔滨共乐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矩形线圈绕线机
CN201298446Y (zh) * 2008-09-10 2009-08-26 顾建伟 电感镇流器自动组装机
CN103909175A (zh) * 2014-03-28 2014-07-09 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感线圈导线针脚自动捋直器
CN103903852A (zh) * 2014-04-14 2014-07-02 东莞市柯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电感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206059158U (zh) * 2016-08-26 2017-03-29 昆山拓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线圈引脚处理自动化设备
CN108335906A (zh) * 2018-04-23 2018-07-27 揭阳市揭东区新美得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色码电感绕线机
CN108735495A (zh) * 2018-05-21 2018-11-02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线圈绕线机
CN108735490A (zh) * 2018-08-03 2018-11-02 长兴索菲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全自动生产线及其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8686A (zh) * 2019-04-17 2019-06-07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一种电感器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09848686B (zh) * 2019-04-17 2020-05-26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一种电感器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10048332A (zh) * 2019-05-09 2019-07-23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一种配电柜配件自动成型组装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2485B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7392B (zh) 绕线焊锡机
CN206561270U (zh) 一种咪头自动焊线设备
CN109192485A (zh) 一种电感全自动高效装配设备
CN209349630U (zh) 口红管管口削边机
CN107597778B (zh) 一种电芯自动翻转系统
CN109273252A (zh) 一种e字型电感自动加工装置
CN212245264U (zh) 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产品抓取装置
CN108611673B (zh) 一种可用于不规则零件方便夹持的自动电镀机
CN206509866U (zh) 全自动蓝宝石抛磨设备
CN109243806A (zh) 离合器电感线圈加工生产设备
CN204884852U (zh) 绕线焊锡机
CN208600637U (zh) 一种箍筋自动转运装置
CN210614571U (zh) 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搅拌清洗设备
CN205465118U (zh) 半自动锁螺丝机
CN202981670U (zh) 一种移动式电动烧烤装置
CN202534922U (zh) 线缆连接器自动加工焊接组装机的粘锡裁切模组
CN204937611U (zh) 棒状物料整理计数装置
CN208006346U (zh) 一种夹爪式纸袋调头装置
CN207917928U (zh)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滚筒夹自翻转机构
CN21227080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设备
CN106686775B (zh) 一种多士炉发热体绕线机
CN203569102U (zh) 细胞染色装置的翻转倒液机构
CN210256653U (zh) 一种杯子自动上内釉机构
CN211888095U (zh) 同步平移及挂钩驱动式移动结构
CN209313652U (zh) 一种电动马达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6

Address after: 236000 215 Zhongxin commercial street, Yingdong District,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yang huizhongx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105 Changxing Water Wood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Co., Ltd. of Sian Town Industrial Zone,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XING SHUIMU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