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6694A -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6694A
CN109116694A CN201810538421.8A CN201810538421A CN109116694A CN 109116694 A CN109116694 A CN 109116694A CN 201810538421 A CN201810538421 A CN 201810538421A CN 109116694 A CN109116694 A CN 109116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time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84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渕秀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116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669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2Removing sheets from a stack or inputting med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通信部、供纸装置以及第一控制部,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包括第二通信部、后处理部以及第二控制部。第一控制部将与第一供应片材对应的属性信息发送到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一供应片材是供纸装置本次供应的片材。第二控制部在接收到属性信息时,将表示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的信息发送到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一时间用于通过后处理部的至少一个执行后处理,所述第二时间用于后处理装置转移到后处理部的至少一个能够执行后处理的可执行状态。第一控制部基于表示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的信息控制供纸装置的动作。根据本发明,减少图像形成装置与后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提出有能够通过多个不同的模式对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纸实施后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控制部和通信部。图像形成控制部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件的动作。通信部与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装置进行通信。后处理装置对记录纸实施装订处理和对齐处理作为后处理。图像形成控制部在后处理的模式被改变时,通过与后处理装置通信来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后处理装置的初始化。图像形成控制部在判断为有必要进行初始化的情况下,计算初始化时间。图像形成控制部基于计算出的初始化时间和预先确定的基准时间,控制图像形成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所述图像形成处理是基于作业的执行请求在多个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处理。所述后处理装置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连接,所述多个片材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一张一张地被运送至所述后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通信部、供纸装置以及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一通信部与所述后处理装置进行通信。所述供纸装置容纳所述多个片材,并一张一张地供应所容纳的所述多个片材。所述第一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及所述供纸装置的动作。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第二通信部、后处理部以及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第一通信部进行通信。所述后处理部对所述片材实施后处理。所述第二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通信部以及所述后处理部的动作。所述第二控制部获取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所述第一时间用于执行所述后处理,所述第二时间用于转移到能够执行所述后处理的可执行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部获取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是所述第二控制部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所需的信息。所述第一控制部将与第一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属性信息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而发送到所述第二通信部,所述第一供应片材是作为所述供纸装置的供纸对象的所述片材。当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所述属性信息时,所述第二控制部将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二通信部发送到所述第一通信部。所述第一控制部基于表示所述第一通信部所接收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信息,控制所述供纸装置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
图2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图3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结构。
图4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
图5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基本顺序。
图6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
图7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第一其他例子。
图8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第二其他例子。
图9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应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不进行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进行说明。图1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后处理装置2。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是数码复合机。
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处理表示基于作业的执行请求在多个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处理。图像形成装置1将图像形成处理后的片材S一张一张地运送至后处理装置2。
后处理装置2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运送过来的片材S执行打孔处理、装订处理、对齐处理以及移位处理等后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处理装置2在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时,能够与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通信。图像形成系统100通过在图像形成装置1与后处理装置2之间执行通信,能够控制从图像形成装置1向后处理装置2运送片材S的时刻。
接着,参照图2,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第一框体10、操作部11、扫描仪12、供纸装置13、第一运送部14、图像形成部15、主体排出部16以及第一控制部17。此外,操作部11是输入装置的一个例子。
操作部11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输入)。操作部11在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时,将表示来自用户的指示的信号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
操作部11包括液晶显示器111以及多个操作键112。液晶显示器111例如显示各种处理结果。操作键112例如包括数字键以及开始键。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对操作部11进行操作,能够向图像形成系统100请求执行作业。用户在请求执行作业时指定成为作业的执行对象的片材S的尺寸、份数以及通过后处理装置2执行的后处理的类型。
扫描仪12读取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原稿的图像数据。所生成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
供纸装置13将片材S一张一张地供应到第一运送部14。供纸装置13具有四个盒131以及四个供纸辊组132。各盒131容纳多张片材S。各供纸辊组132被设置在对应的盒131。各供纸辊组132将被容纳在对应的盒131中的片材S一张一张地供应到第一运送部14。
第一运送部14包括运送辊对以及引导部件。第一运送部14从供纸装置13延伸至主体排出部16,将从盒131供应的片材S经由图像形成部15运送到主体排出部16。
图像形成部15基于图像数据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部15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详细地讲,图像形成部15具备曝光装置、带电装置、感光鼓、显影装置、转印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等。
主体排出部16向参照图1说明的后处理装置2运送片材S。详细地讲,主体排出部16具有装置排出辊对161。装置排出辊对161经由片材排出口10a向后处理装置2运送片材S。片材排出口10a被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第一框体10的侧面。
第一控制部17具备如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那样的处理器。另外,第一控制部17具备图像形成处理用的集成电路。图像形成处理用的集成电路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形成。第一控制部17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的各部件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部17执行预通信处理以及计时处理。
接着,参照图3,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后处理装置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后处理装置2的结构。后处理装置2具备第二框体20、第二运送部21、打孔机22、对齐部23、订书机24、第一排出部25、第二排出部26以及第二控制部27。打孔机22、对齐部23以及订书机24是后处理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在第二框体20的与图像形成装置1对置的侧面形成片材运入口20a。片材运入口20a与参照图2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片材排出口10a对置。
后处理装置2对被运送到片材运入口20a的片材S实施后处理。
第二运送部21从片材运入口20a向第一排出部25运送片材S。或者,第二运送部21从片材运入口20a向第二排出部26运送片材S。详细地讲,第二运送部21具备多个运送辊对以及多个引导部件。第二运送部21包括第一运送路径L1、第二运送路径L2以及第三运送路径L3。具体而言,第二运送部21包括运送辊对211、第一切换部件212、第二切换部件213以及避让部214。第一运送路径L1从片材运入口20a向第一切换部件212延伸。第二运送路径L2从第一切换部件212向第一排出部25延伸。第三运送路径L3从第一切换部件212向第二排出部26延伸。
运送辊对211将被运入到片材运入口20a的片材S经由打孔机22而运送到第一排出部25或者第二排出部26。
第一切换部件212旋转自如。第一切换部件212通过旋转,在第一排出部25与对齐部23(第二排出部26)之间切换片材S的运送目的地。详细地讲,第一切换部件212切换片材S的运送目的地,以使得不执行通过对齐部23的对齐处理的片材S被运送到第一排出部25,执行对齐处理的片材S被运送到对齐部23。
第二切换部件213旋转自如。第二切换部件213通过旋转,在对齐部23与避让部214之间切换片材S的运送目的地。详细地讲,第二切换部件213切换片材S的运送目的地,以使得需要避让的片材S被运送到避让部214,不需要避让的片材S被运送到对齐部23。
打孔机22执行对片材S打孔的打孔处理。打孔机22具有打孔部件。打孔部件在不执行打孔处理的情况下,在第一初始位置处等待。第二控制部27在执行打孔处理时,将打孔部件从第一初始位置移动到第一执行位置。第一执行位置根据片材S的尺寸而变化。
对齐部23对片材S束(多个片材S)的端部进行对齐。对齐部23包括处理托盘231、限制部件232、叶片以及对齐光标。处理托盘231具有放置面。放置面以从第二排出部26向订书机24下降的方式倾斜。被放置在放置面的片材S通过自身重量向限制部件232移动。进一步,被放置在放置面的片材S通过叶片被送到限制部件232侧。其结果为,片材S的一端抵接到限制部件232。由此,被装载在处理托盘231上的多个片材S的一端对齐。以下,将被放置在放置面的多个片材S的端部之中的、限制部件232侧的一端记为“后端”,将其相反侧的一端记为“前端”。在处理托盘231的放置面上装载经由第三运送路径L3运送过来的片材S。
对齐光标执行对被装载在处理托盘231的多个片材S进行对齐的对齐处理。对齐光标将多个片材S的左右方向(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对齐。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齐部23每当在处理托盘231放置片材S时执行对齐处理。
在不执行对齐处理的情况下,对齐光标在第二初始位置处等待。在执行对齐处理时,第二控制部27将对齐光标从第二初始位置移动到等待位置。等待位置根据片材S的尺寸而变化。
另外,在执行移位处理时,第二控制部27将对齐光标向左右方向移动预定量。其结果为,被装载在处理托盘231上的片材S或者多个片材S的位置在左右方向移位预定量。
订书机24对被实施了对齐处理的片材S束(多个片材S)进行装订处理。
在不执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订书机24在第三初始位置处等待。在执行装订处理时,第二控制部27将订书机24从第三初始位置移动到第二执行位置。第二执行位置根据片材S的尺寸而变化。
第一排出部25将片材S排出到第二框体20(后处理装置2)的外部。具体而言,第一排出部25具备第一排出辊对251以及第一排出托盘252。第一排出辊对251将片材S排出到第一排出托盘252。
第二排出部26将片材S或者多个片材S排出到第二框体20(后处理装置2)的外部。具体而言,第二排出部26具备第二排出辊对261以及第二排出托盘262。第二排出辊对261将由对齐部23实施了移位处理的片材S或者多个片材S排出到第二排出托盘262。或者,第二排出辊对261将由订书机24实施了装订处理的多个片材S排出到第二排出托盘262。
避让部214使片材S临时避让。另外,避让部214调整向对齐部23的片材S的运送时刻。避让部214包括避让鼓214a、引导部件以及多个滚子。避让鼓214a、引导部件以及多个滚子构成避让运送路径L4。引导部件以环绕避让鼓214a的周面的方式配置。其结果为,避让运送路径L4以沿着避让鼓214a的圆周面的方式构成。片材S通过第二切换部件213旋转,从第三运送路径L3被运入到避让运送路径L4。
避让鼓214a将被运入到避让运送路径L4的片材S卷绕在其周面。另外,避让鼓214a叠加被运入到避让运送路径L4的多个片材S并制作多个片材S。通过避让鼓214a制作的多个片材S经由第三运送路径L3而被运送到对齐部23。
第二控制部27通过如CPU那样的处理器构成。第二控制部27控制后处理装置2具备的各部件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4,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结构。
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第一通信部18以及第一存储装置19。另外,后处理装置2还具备第二通信部28以及第二存储装置29。
第一通信部18是通过与第二通信部28相同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部18与第二通信部28之间进行串行通信。
第一存储装置19由存储设备和/或半导体存储器构成。存储设备例如由硬盘驱动器(HDD,Hard Disk Drive)和/或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构成。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构成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
第一存储装置19中存储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件的动作的第一控制程序。第一控制程序由第一控制部17执行。
第二通信部28是通过与第一通信部18相同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
第二存储装置29由存储设备和/或半导体存储器构成。存储设备例如由HDD和/或SSD构成。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构成RAM以及ROM。第二存储装置29中存储用于控制后处理装置2的各部件的动作的第二控制程序。第二控制程序由第二控制部27执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部17当从操作部11接收表示作业的执行请求的信号时,开始进行预通信处理的同时,开始进行计时处理。第一控制部17与第二控制部27之间的通信经由第一通信部18以及第二通信部28而执行。
接着,参照图5~图9,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在图5~图9中,以实线箭头表示从第一控制部17向第二控制部27发送的信息,以虚线箭头表示从第二控制部27向第一控制部17发送的信息。
首先,参照图5,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基本顺序进行说明。图5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基本顺序。
如图5所示,第一控制部17在片材S的供应之前,将与供纸对象的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具体而言,属性信息M在片材S通过供纸辊组132从盒131供应过来之前被发送。
属性信息M表示尺寸信息、后处理信息以及最后片材信息。尺寸信息表示片材S的尺寸。后处理信息表示被实施到片材S的后处理的类型。最后片材信息表示片材S是否为最后的片材S。详细地讲,最后片材信息表示供纸对象的片材S是否为与某作业对应地实施后处理的最后的片材S。或者,在表示份数的值为2以上的情况下,最后片材信息表示供纸对象的片材S是否为各份中所含的多个片材S之中的最后的片材S。
第二控制部27基于属性信息M获取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是第一时间的一个例子,修正时间TB是第二时间的一个例子。
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表示用于对片材S执行后处理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对片材S进行的后处理为装订处理或者移位处理的情况下,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表示引入时间以及对齐处理时间的合计时间(片材间隔时间)。引入时间表示用于在处理托盘231上通过叶片将片材S输送到限制部件232侧的时间。对齐处理时间表示用于通过对齐光标对片材S的左右方向的端部进行对齐的时间。或者,在对片材S进行的后处理为装订处理的情况下,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表示引入时间、对齐处理时间、装订处理时间以及排出处理时间的合计时间(部件间时间)。装订处理时间表示用于对对齐处理后的多个片材S进行装订处理的时间。排出处理时间表示用于将多个片材S排出到第二排出托盘262的时间。或者,在对片材S进行的后处理为移位处理的情况下,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表示引入时间、对齐处理时间、用于对对齐处理后的多个片材S进行移位处理的移位处理时间以及排出处理时间的合计时间(部件间时间)。或者,在对片材S进行的后处理为打孔处理的情况下,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表示用于执行打孔处理的打孔处理时间(片材间隔时间)。
第二控制部27基于尺寸信息、后处理信息以及最后片材信息计算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或者,第二控制部27参照存储于第二存储装置29中的表而获取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
修正时间TB表示用于将后处理装置2的状态转移到能够执行后处理的状态(可执行状态)的时间。
第二控制部27基于通过供纸辊组132从盒131连续性供应过来的片材S之中的、与首先被供应的片材S(以下,记为“在先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以及与下一张供应预定的片材S(以下,记为“后续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获取修正时间TB。详细地讲,第二控制部27判断与在先片材S对应的尺寸信息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尺寸信息是否一致。另外,第二控制部27判断与在先片材S对应的后处理信息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后处理信息是否一致。第二控制部27当判断为与在先片材S对应的尺寸信息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尺寸信息一致、并且在判断为与在先片材S对应的后处理信息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后处理信息一致时,将修正时间TB决定为“0”秒。另一方面,第二控制部27在判断为与在先片材S对应的尺寸信息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尺寸信息不一致、或者在与先片材S对应的后处理信息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后处理信息不一致时,计算修正时间TB。例如,第二控制部27基于在先片材S以及后续片材S的各自的尺寸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计算修正时间TB。或者,第二控制部27可以参照存储于第二存储装置29中的表而求出修正时间TB。此外,在先片材S是第一供应片材的一个例子,后续片材S是第二供应片材的一个例子。
例如,在后处理的类型为移位处理或者装订处理的情况下,第二控制部27在判断为在先片材S与后续片材S之间的尺寸不一致时,使对齐光标的位置根据片材S的尺寸而改变。在该情况下,修正时间TB表示用于根据片材S的尺寸的变化而使对齐光标的等待位置改变的时间。另外,在后处理的类型为打孔处理的情况下,修正时间TB表示根据片材S的尺寸的变化而使打孔机22的打孔部件的第一执行位置改变的时间。
另外,在作业为多份的情况下,第二控制部27在判断为在先份与后续的份(在先的份与下一份)之间的后处理的类型不一致时,获取修正时间TB。在该情况下,修正时间TB表示将后处理装置2的各部件(打孔机22、对齐部23以及订书机24等)的状态从能够对在先的份执行后处理的状态转移到能够对后续的份执行后处理的状态的时间。
第二控制部27在获取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时,将表示所获取的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的信息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
第一控制部17在从第二控制部27接收表示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的信息时,在修正时间TB经过为止进行等待。第一控制部17在自接收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后经过修正时间TB时,使供纸辊组132开始进行片材S的供纸。其结果为,从盒131供应一张片材S。
另外,第一控制部17在自片材S的供纸动作开始进行至经过了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之后,将与下一个从盒131供应的预定的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以后,同样地,第二控制部27与第一控制部17之间进行通信,直到作业结束为止。
接着,参照图6~图8,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进行具体的说明。
在图6~图8中,将成为作业的执行对象的多个片材S之中的、通过供纸装置13最初供应的片材S设为“第一片材S1”,将第二次、第三次以及第四次供应的片材S分别设为“第二片材S2”、“第三片材S3”以及“第四片材S4”,并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6~图8中,将与第一片材S1对应的属性信息M设为“第一属性信息M1”,将与第二片材S2、第三片材S3以及第四片材S4对应的属性信息M设为“第二属性信息M2”、“第三属性信息M3”以及“第四属性信息M4”,并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进一步,在图6~图8中,将与第一属性信息M1对应的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设为“第一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1”以及“第一修正时间TB1”,将与第二属性信息M2对应的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设为“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以及“第二修正时间TB2”,将与第三属性信息M3对应的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设为“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以及“第三修正时间TB3”,将与第四属性信息M4对应的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设为“第四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4”以及“第四修正时间TB4”,并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各部的最初的片材S对应的修正时间TB为“0”秒。
首先,参照图6,对在份数为一份的情况下执行的预通信处理进行说。
图6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详细地讲,图6表示在接受了示出“对由四张片材S构成一份的多个片材S执行装订处理来制作一份”内容的作业的执行请求的情况下执行的预通信处理。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均为A4尺寸的片材。换句话说,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的所有的尺寸信息一致。另外,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均被实施装订处理。换句话说,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的所有的后处理信息一致。
如图6所示,首先,第一控制部17将第一属性信息M1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
第二控制部27在接收第一属性信息M1时,基于第一属性信息M1获取第一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1以及第一修正时间TB1。第二控制部27将所获取的第一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1以及第一修正时间TB1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
如上所述,与各部的最初的片材S(第一片材S1)对应的第一修正时间TB1为“0”秒。因此,第一控制部17在接收第一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1以及第一修正时间TB1时,使供纸辊组132开始进行第一片材S1的供应。此后,第一控制部17到第一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1经过为止进行等待。
第一控制部17在第一片材S1的供应开始后经过第一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1时,将第二属性信息M2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
第二控制部27在接收第二属性信息M2时,基于第二属性信息M2获取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以及第二修正时间TB2。第二控制部27将所获取的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以及第二修正时间TB2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与第二片材S2对应的尺寸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和与第一片材S1对应的尺寸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一致。因此,第二修正时间TB2为“0”秒。因此,第一控制部17在接收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以及第二修正时间TB2时,使供纸辊组132开始进行第二片材S2的供应。此后,第一控制部17直到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经过为止进行等待。
第一控制部17在第二片材S2的供应开始后经过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时,将第三属性信息M3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第二控制部27在接收第三属性信息M3时,基于第三属性信息M3获取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以及第三修正时间TB3。第二控制部27将所获取的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以及第三修正时间TB3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与第三片材S3对应的尺寸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和与第二片材S2对应的尺寸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一致。因此,第三修正时间TB3为“0”秒。因此,第一控制部17在接收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以及第三修正时间TB3时,使供纸辊组132开始进行第三片材S3的供应。此后,第一控制部17到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经过为止进行等待。
第一控制部17在第三片材S3的供应开始后经过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时,将第四属性信息M4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第二控制部27在接收第四属性信息M4时,基于第四属性信息M4获取第四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4以及第四修正时间TB4。第二控制部27将所获取的第四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4以及第四修正时间TB4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与第四片材S4对应的尺寸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和与第三片材S3对应的尺寸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一致。因此,第四修正时间TB4为“0”秒。因此,第一控制部17在接收第四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4以及第四修正时间TB4时,使供纸辊组132开始进行第四片材S4的供应。
接着,参照图7,对在份数为多份的情况下执行的预通信处理进行说明。
图7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第一其他例子。详细地讲,图7示出在接受了表示“对由两张片材S构成一份的多个片材S执行装订处理而制作两份”内容的作业的执行请求的情况下执行的预通信处理。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一份由第一片材S1以及第二片材S2构成,第二份由第三片材S3以及第四片材S4构成。此外,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均为A4尺寸的片材。换句话说,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的所有的尺寸信息一致。另外,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均被实施装订处理。换句话说,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的所有的后处理信息一致。因此,第一修正时间TB1~第四修正时间TB4为“0”秒。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片材S2是第一份的最后的片材S。因此,与第二片材S2对应的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表示执行后处理的时间。具体而言,表示引入时间、对齐处理时间、装订处理时间以及排出处理时间的合计时间。因此,图7所示的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变得比图6所示的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长。
接着,参照图8,对作业的份数为一份、其不同尺寸的片材S混合存在的情况下执行的预通信处理进行说明。
图8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第二其他例子。详细地讲,图8示出在接受了表示“对由混合存在不同尺寸的四张片材S构成一份的片材束执行装订处理而制作一份”内容的作业的执行请求的情况下执行的预通信处理。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均被实施装订处理。换句话说,第一片材S1~第四片材S4的所有的后处理信息一致。另一方面,第一片材S1以及第二片材S2是A4尺寸的片材,第三片材S3以及第四片材S4是A3尺寸的片材。因此,与第二片材S2对应的尺寸信息和与第三片材S3对应的尺寸信息不一致。其结果为,第三修正时间TB3表示比“0”秒长的时间。因此,第一控制部17在接收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以及第三修正时间TB3时,直至第三修正时间TB3经过为止进行等待。第一控制部17在接收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以及第三修正时间TB3后经过第三修正时间TB3时,使供纸辊组132开始进行第三片材S3的供应。此后,第一控制部17直至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经过为止进行等待。第一控制部17在第三片材S3的供应开始后经过第三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3时,将第四属性信息M4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
以上,对实施方式1进行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控制部17在从盒131供应片材S之前,将属性信息M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属性信息M是第二控制部27获取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时所需的信息。第二控制部27在接收属性信息M时,获取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并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第一控制部17在与从第二控制部27发送过来的修正时间TB对应的时刻,使供纸装置13供应片材S。另外,第一控制部17在与从第二控制部27发送过来的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对应的时刻,将与下一个供应预定的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的第一控制部17执行的控制程序即使在被连接的后处理装置2的性能改变的情况下,也无需相应地改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盒131供应片材S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片材S被供应的位置不限于盒131。例如,片材S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的手动送纸托盘供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在先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一致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7将修正时间TB决定为“0”秒,但修正时间TB不限于“0”秒。修正时间TB例如可以为“0.1”秒。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1~图4以及图9,对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属性信息M的发送次数与实施方式1不同。
在实施方式2中,第一控制部17判断与在先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是否一致。第一控制部17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将属性信息M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具体而言,第一控制部17在判断为与在先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不一致时,将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另一方面,第一控制部17在判断为与在先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和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一致时,不会将与后续片材S对应的属性信息M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二控制部27不接收属性信息M,因此不会将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因此,能够减少图像形成装置1与后处理装置2之间的通信量。
参照图4、图8以及图9,对实施方式2涉及的预通信处理进行说明。
图9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详细地讲,图9表示在接受与参照图8说明的执行预通信处理的作业相同的作业的情况下执行的预通信处理。
如参照图8说明的那样,与第二片材S2对应的尺寸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和与第一片材S1对应的尺寸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一致。第一片材S1以及第二片材S2均不是最后片材。因此,与第二片材S2对应的最后片材信息和与第一片材S1对应的最后片材信息一致。换句话说,第一属性信息M1与第二属性信息M2一致。因此,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控制部17不会将与第二片材S2对应的属性信息M(图8所示的第二属性信息M2)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
由于从第一控制部17没有发送第二属性信息M2,因此第二控制部27不会获取与第二片材S2对应的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因此,第二控制部27不会将与第二片材S2对应的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以及修正时间TB(图8所示的第二部件间片材间隔时间TA2以及第二修正时间TB2)发送到第一控制部17。其结果为,减少图像形成装置1与后处理装置2之间的通信量。
此外,由于第四片材S4是最后片材,因此与第四片材S4对应的第四最后片材信息和与第三片材S3对应的最后片材信息不一致。因此,第一控制部17将与第四片材S4对应的第四属性信息M4发送到第二控制部27。
以上,对实施方式2进行了说明。根据实施方式2,减少图像形成装置1与后处理装置2之间的通信量。
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对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对与后处理装置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有用。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所述图像形成处理是基于作业的执行请求在多个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处理;以及
后处理装置,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连接,所述多个片材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一张一张地被运送至所述后处理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部,与所述后处理装置进行通信;
供纸装置,容纳所述多个片材,并一张一张地供应所容纳的所述多个片材;以及
第一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及所述供纸装置的动作,
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通信部,与所述第一通信部进行通信;
后处理部,对所述片材实施后处理;以及
第二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通信部以及所述后处理部的动作,
所述第二控制部获取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所述第一时间用于执行所述后处理,所述第二时间用于转移到能够执行所述后处理的可执行状态,
所述第一控制部获取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是所述第二控制部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所需的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部将与第一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属性信息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而发送到所述第二通信部,所述第一供应片材是作为所述供纸装置的供纸对象的所述片材,
当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所述属性信息时,所述第二控制部将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二通信部发送到所述第一通信部,
所述第一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所接收的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信息,控制所述供纸装置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在自所述第一通信部接收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信息起经过了所述第二时间之后,所述第一控制部使所述供纸装置供应所述第一供应片材,
在自所述第一供应片材被供应起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之后,所述第一控制部将与第二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属性信息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而发送到所述第二通信部,所述第二供应片材是在所述第一供应片材的下一个所述供纸装置要供应的所述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判断与所述第一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属性信息和与所述第二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属性信息是否一致,
当判断为与所述第一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属性信息和与所述第二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属性信息不一致时,所述第一控制部将与所述第二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属性信息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发送到所述第二通信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尺寸信息,所述尺寸信息表示所述片材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后处理信息,后处理信息表示所述后处理的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当通过所述作业制作的份数为多份时,所述属性信息包括表示是否为所述多份的每一份中所包含的多个所述片材中最后的所述片材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尺寸信息和后处理信息,所述尺寸信息表示所述片材的尺寸,所述后处理信息表示所述后处理的类型,
所述第二控制部判断与所述第一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尺寸信息及所述后处理信息和与所述第二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尺寸信息及所述后处理信息是否一致,
当判断为与所述第一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尺寸信息及所述后处理信息和与所述第二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尺寸信息及所述后处理信息一致时,所述第二控制部将所述第二时间决定为0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被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
所述属性信息在所述作业的执行请求时被输入到所述输入装置,
所述第一控制部从所述输入装置获取所述属性信息。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所述图像形成处理是基于作业的执行请求在多个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处理;
供纸装置,容纳所述多个片材,并一张一张地供应所容纳的所述多个片材;
通信部,与后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纸装置、所述图像形成部以及所述通信部的动作,
所述控制部获取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是获取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所需的信息,所述第一时间用于通过所述后处理装置执行后处理,所述第二时间用于所述后处理装置转移到能够执行所述后处理的可执行状态,
所述控制部将与第一供应片材对应的所述属性信息经由所述通信部发送到所述后处理装置,所述第一供应片材是作为所述供纸装置的供纸对象的所述片材,
当所述通信部接收到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信息时,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通信部所接收的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信息,控制所述供纸装置的动作。
10.一种后处理装置,包括:
后处理部,对从图像形成装置运送而来的片材实施后处理;
通信部,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以及所述通信部的动作,
所述控制部获取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所述第一时间用于执行所述后处理,所述第二时间用于转移到能够执行所述后处理的可执行状态,
所述通信部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接收属性信息,属性信息是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所需的信息,
当所述通信部接收到所述属性信息时,所述控制部经由所述通信部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发送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信息。
CN201810538421.8A 2017-06-23 2018-05-30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Withdrawn CN1091166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3026A JP6729504B2 (ja) 2017-06-23 2017-06-23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後処理装置
JP2017-123026 2017-06-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6694A true CN109116694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693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8421.8A Withdrawn CN109116694A (zh) 2017-06-23 2018-05-30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1515B2 (zh)
JP (1) JP6729504B2 (zh)
CN (1) CN109116694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4685A (ja) * 2000-11-22 2002-05-28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給紙の制御方法
JP2003040521A (ja) * 2001-07-30 2003-02-1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周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584751A (zh) * 2003-08-21 2005-02-2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插页器装置
CN1915679A (zh) * 2005-08-18 2007-02-21 株式会社理光 纸处理装置,纸处理系统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36339A (zh) * 2007-03-23 2010-01-2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打印作业处理方法和程序
JP2010143675A (ja) * 2008-12-17 2010-07-0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42686A1 (en) * 2012-08-07 2014-02-13 Konica Minolta, Inc. Relay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5052925A (ja) * 2013-09-06 2015-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19805B2 (ja) * 2012-06-26 2016-11-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搬送システム、用紙搬送プログラム、及び用紙搬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6958B2 (ja) 2003-02-21 2009-11-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42451B2 (ja) * 2016-09-02 2021-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又は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4685A (ja) * 2000-11-22 2002-05-28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給紙の制御方法
JP2003040521A (ja) * 2001-07-30 2003-02-1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周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584751A (zh) * 2003-08-21 2005-02-2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插页器装置
CN1915679A (zh) * 2005-08-18 2007-02-21 株式会社理光 纸处理装置,纸处理系统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36339A (zh) * 2007-03-23 2010-01-2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打印作业处理方法和程序
JP2010143675A (ja) * 2008-12-17 2010-07-0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19805B2 (ja) * 2012-06-26 2016-11-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搬送システム、用紙搬送プログラム、及び用紙搬送方法
US20140042686A1 (en) * 2012-08-07 2014-02-13 Konica Minolta, Inc. Relay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5052925A (ja) * 2013-09-06 2015-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9504B2 (ja) 2020-07-22
US10341515B2 (en) 2019-07-02
US20180376017A1 (en) 2018-12-27
JP2019005985A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9858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CN10630313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DE102014118722A1 (de) Bilderzeugungssystem, Stau-Bearbeitungsverfahren und Speichermedium
JP20062560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81636A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352300A (zh)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控制程序
JP62880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管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0134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4357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420395B2 (ja) 印刷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並びに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9116694A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JP20110900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2583099B (zh) 片材处理装置、片材处理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JP6597376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145491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5028567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7577442A (zh) 处理请求管理系统、装置及方法
JP43669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585033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system
CN10693307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60363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
JP20083025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0208703A (ja) 後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355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62777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後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