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6635A - 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 Google Patents

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6635A
CN109056635A CN201810888075.6A CN201810888075A CN109056635A CN 109056635 A CN109056635 A CN 109056635A CN 201810888075 A CN201810888075 A CN 201810888075A CN 109056635 A CN109056635 A CN 109056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marina
platform
artificial
system fac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880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仕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8880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66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6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6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06Moles; Piers; Quays; Quay walls; Groynes; Breakwaters ; Wave dissipating walls; Quay equipment
    • E02B3/068Landing stages for ve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6Artificial reefs or seaweed; Restoration or protection of coral reefs

Abstract

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属于船舶、港口及生态技术领域,包括大船小码头和人工礁盘。大船小码头为钢质构件,包括各不少于两座悬臂座和悬臂以及不少于一座升降式小码头,悬臂座与邮轮等大船的艉部焊接,悬臂与悬臂座通过螺栓连接,可由液压驱动升降式小码头在悬臂座和悬臂上下平台之间升降。人工礁盘设于外海沙质底浅滩上,包括人工礁坝、避风湾盆、人工沙洲和两对以上墩座,人工礁坝可采用块石和扭王字块体堆砌建成,避风湾盆和人工沙洲采用抽沙和吹填的方法建成,墩座分设于礁坝上和湾盆内用于固定浮趸码头。海洋旅游系统设施投资省、结构简单,提升了大船、小船和沙滩之间游客往来活动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和丰富性,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Description

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港口及海洋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于大船艉部、供游艇、橡皮艇等小船靠泊和上下客的大船小码头,和一种设于海滩旅游度假区外海浅滩、供海洋生物繁衍生息和供游艇、橡皮艇等小船避风停泊并方便游客进行潜水观光及沙滩亲海活动的人工礁盆。
背景技术
由于游船、邮轮和海上旅游平台等大船长时间停泊在陆基码头容易造成内港环境污染和停泊服务费较高等问题;而很多陆基码头距离海滩旅游度假区较远,游客往来存在不够灵活和不够便捷问题,因此,游船、邮轮和海上旅游平台等大船不宜长时间停泊在陆基码头,而需要在海滩旅游度假区附近沿海锚泊,再由游艇和橡皮艇等小船接送游客在大船与陆基小码头或者海滩之间摆渡往返,为此,游艇和橡皮艇等小船时常需要停靠在大船的舷侧或艉部上下客。然而,一方面由于我国沿海遮蔽式海湾较少,大船在附近沿海锚泊时遇到前方轻到中浪海况的频率较高,虽然大船具有较好的稳性,在单点锚泊时遇到纵向轻到中浪海况也不会出现颠簸现象,但纵向轻到中浪直接冲击到大船的船舷两侧并可在90°夹角内绕射冲击到大船艉部及底部,平稳性较差的游艇和橡皮艇等小船停靠在大船的舷侧或艉部时会发生较大幅度的颠簸和摇晃,上下客时会因此经常出现不安全、不舒适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沙滩自然环境,国家相关政策严控在海滩旅游度假区沿岸新建各类港口码头设施,造成锚泊大船与沙滩之间的旅客往来互动需要经过较远的其他沿岸小码头中转,这对大量旅客的行动及其服务管理较为不便而且还增加了旅客的时间和费用;再一方面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海滩旅游度假区附近浅滩的礁石较少,可供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海上礁盘普遍不足,加上周边海域被人类过度捕捞的影响,造成浅滩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浅海海洋生物资源及潜水旅游观光资源十分稀缺;更一方面,绝大多数海滩旅游度假区的附近浅滩上缺乏遮蔽风浪的场
所,限制了游艇、橡皮艇、皮划艇、香蕉船、蟹船等游客喜爱的特色环保小船运营发展,造成我国沿海地区游客亲海活动项目内容较为单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包括一种大船小码头和一种人工礁盘。利用大船甲板纵桁构件和艉部设置悬臂座、悬臂和升降式小码头等钢质构件构成大船小码头,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可借助大船的稳性,所述升降式小码头由车斗形港池和凹字形码头平台构成,所述升降式小码头可在大船单点锚泊时降落并紧固,阻隔了大船船舷两侧纵向风浪及90°夹角内绕射风浪的直接冲击,游艇和橡皮艇等小船可平稳停靠在车斗形港池内接驳乘客,乘客可通过凹字形码头平台与悬臂座上平台之间搭设的舷梯上下大船,极大地提高了锚泊大船上下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与此同时,模仿热带海洋地区珊瑚礁盘的结构特点营造人工礁盘生态环境,利用海滩旅游度假区外海沙质浅滩建设人工礁盘设施,进而形成环状人工礁坝、月牙形人工沙洲、避风湾盆、两对以上墩座、浮趸码头及趸船服务站等环境友好型设施。所述人工礁盘既可以有效保护并促进洄游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又可以为在附近活动的游艇和橡皮艇等环境友好型小船提供便捷良好的躲避风浪条件,同时还可以为游客开展沙滩休闲、皮划艇运动和潜水观光等丰富多彩的海滩度假活动提供安全和优良的环境。所述的海洋旅游系统设施使游船、邮轮和海上旅游平台等大船可以大幅度减少进港停靠陆基码头的次数,从而避免了大船对内港的环保风险和较高的停泊服务费用风险,游客在沙滩、各类游乐小船和各种近岸锚泊大船之间的往来互动也更加安全、灵活、便捷和节省,亲海旅游活动与海洋生态更加和谐,活动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包括一种大船小码头和一种人工礁盘。
所述的一种大船小码头为钢质构件并具有足够的强度,所述大船小码头设于大船艉部,所述大船小码头包括各不少于两座悬臂座和悬臂,还包括各不少于一座连接桥和升降式小码头。
所述悬臂座可为工字形或其他形状的钢质构件,所述悬臂座由上平台、下平台和立壁构成,所述立壁位于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并与上平台和下平台相互垂直,所述上平台的下底面、下平台的下底面和立壁的一个侧面设有相互连接的钢质骨架,所述上平台的上底面、下平台的上底面和立壁的另一个侧面均设有与骨架焊接的钢质面板,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的骨架中各包括有不少于三根分别与大船主甲板纵桁构件和下甲板纵桁构件焊接的挑梁,所述上平台与大船主甲板在同一水平面,所述下平台的底面平行并高于大船水线面。
所述连接桥设于相邻两座悬臂座的下平台之间并与下平台焊接,所述连接桥为钢质构件,所述连接桥的下底面设有钢质骨架,所述连接桥的上底面设有与骨架焊接的钢质面板。
所述悬臂可为工字形或其他形状的钢质构件,所述悬臂由上平台、下平台和立壁构成,所述立壁位于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并与上平台和下平台相互垂直,所述上平台的下底面、下平台的下底面和立壁的一个侧面设有相互连接的钢质骨架,所述上平台的上底面、下平台的上底面和立壁的另一个侧面均设有与骨架焊接的钢质面板,所述上平台的下底面和下平台的下底面骨架中各包括有不少于三根可与悬臂座挑梁对应的纵桁樑。
所述悬臂与悬臂座可具有相同的横截面规格并可通过螺栓连接;悬臂和悬臂座的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的两侧设有两对以上相同规格的钢柱,所述钢柱通过螺栓分别与悬臂座和悬臂的上平台和下平台连接,所述钢柱的侧壁设有升降导轨。
所述升降式小码头为钢质构件,所述升降式小码头由车斗形港池和凹字形码头平台构成,所述车斗形港池由方形池底平台和凹槽形池壁构成,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的内侧三边和方形池底平台的外侧三边分别与凹槽形池壁的上方三边和下方三边连接,所述方形池底平台的下底面、凹槽形池壁的外立面和凹字形码头平台的下底面设有相互连接的钢质骨架,所述方形池底平台的上底面、凹槽形池壁的内立面和凹字形码头平台的上底面设有相互连接并与骨架焊接的钢质面板,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的钢质面板上设有抱桩器,所述抱桩器环抱钢柱使升降式小码头可顺着升降导轨自由升起或降落,所述升降式小码头还设有在升起或降落状态下可与钢柱紧固的插销设施。所述凹槽形池壁的高度大于下平台顶面与大船水线面的两倍高差但不大于上平台与下平台的高差。所述车斗形港池和凹字形码头平台的主尺度可满足相应规格的游艇等小船停泊和上下客相关规范要求。
所述升降式小码头可由液压动力驱动顺着升降导轨升起或降落。
当所述升降式小码头处于降落状态时,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的下底面可与悬臂座下平台的上底面、悬臂下平台的上底面及连接桥的上底面上下吻合搭接;当所述升降式小码头处于升起或降落状态时,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可通过插销设施与钢柱紧固。
所述大船小码头与大船的刚性连接方式可使其具有与所述大船相同的稳性和相同的抗风浪等级。
当大船启航或避台风时升起并紧固升降式小码头,以便于大船航行或防台风;在轻到中浪海况下,当大船单点锚泊在沿海旅游目的地附近海面时可降落并紧固升降式小码头,此时,大船在风浪推力作用下自动调节方向,使艏部始终处于迎风浪面,而艉部始终处于背风浪面,车斗形港池的前侧、底侧及左右两侧的钢质面板于是可以有效遮挡大船船舷两侧风浪及90°夹角内绕射风浪的直接冲击影响,游艇和橡皮艇等小船于是可以平稳靠泊在车斗形港池内上下客,旅客可再通过凹字形码头平台与悬臂座上平台之间搭设的舷梯上下大船,既安全又舒适。
当大船所前往的某些目的地不需要升降式小码头,或者当大船需要进坞维修保养时,又可方便灵活地拆卸悬臂和升降式小码头,使大船的运营管理方便、灵活和节省。
所述的一种人工礁盘可设于距离海滩旅游度假区沙滩岸线不小于600米、低潮位平均水深不大于3米的外海沙质底浅滩上,所述人工礁盆包括抛石基床、人工礁坝、人工沙洲、避风湾盆和两对以上墩座。
所述抛石基床设于抛石基槽内,所述抛石基槽可通过抽沙疏浚的方法形成,所述抛石基床的顶面标高低于避风湾盆盘底标高线标高,所述抛石基床可满足人工礁坝和墩座对承载力及稳定性之要求。
所述人工礁坝为横截面呈梯形、平面形状呈环状的水工构筑物,所述人工礁坝由A型礁坝和A+型礁坝连接而成,所述A型礁坝位于面向大陆弱风浪一侧,所述A+型礁坝位于面向外海强风浪一侧。
所述A型礁坝可由扭王字块礁体、级配块石夹层、碎石垫层和浆砌块石堤顶构成;所述A+型礁坝可由扭王字块礁体、级配块石夹层、碎石垫层、干砌块石面层和浆砌块石堤顶构成;所述扭王字块礁体设于抛石基床之上,所述扭王字块礁体的横截面可呈等腰梯形,所述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为峭坡结构,所述扭王字块礁体由扭王字块体堆砌而成;所述级配块石夹层设于抛石基床顶面、扭王字块礁体顶面和扭王字块礁体面向外海强风浪一侧腰坡结构的坡面之上;所述碎石垫层设于抛石基床和级配块石夹层之上;所述干砌块石面层和浆砌块石堤顶分别设于碎石垫层的坡面和顶面上。
所述级配块石夹层由级配块石铺设而成,所述级配块石夹层可封堵扭王字块礁体顶面和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坡面的孔洞;所述碎石垫层可填充匹配块石夹层中的缝隙并使级配块石夹层表面平整;所述级配块石夹层和碎石垫层之间可铺设土工滤布使其不漏沙但可渗水。
所述干砌块石面层和浆砌块石堤顶可消减强风浪的冲击、方便游客活动、方便抢修维护、生态环保、自然美观。
所述A+型礁坝面向外海强风浪一侧的坡面结构为由斜坡到峭坡的渐变式坡面结构,该坡面结构的平面布置呈月牙形,渐变式坡面结构最陡处坡面的坡度与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的坡度一致,渐变式坡面结构最缓(即坡面的坡度最小)处位于其月牙形坡面结构的最宽处。
所述渐变式坡面结构可减缓所在坡面水流的流速和流量,使强风浪所夹带的海沙易于在渐变式坡面及其前沿沉积形成稳定的沙洲。
所述人工沙洲和避风湾盆分别设于人工礁坝的外侧和内侧;所述人工沙洲的初始平面形状为月牙形,其月牙形沙洲的最宽处和避风湾盆口门分别设于面向外海强风浪的一侧和面向大陆弱风浪的一侧;所述人工沙洲的初始形态由抛石基床的基槽疏浚时抽沙吹填和避风湾盆疏浚时抽沙吹填形成,所述人工沙洲的后期形态由避风湾盆口门维护性疏浚时抽沙吹填和人工沙洲自身的自然演变生成。
所述墩座可由空心方块或沉箱安装而成,所述墩座设于以碎石找平的抛石基床之上,所述每对墩座中的两个墩座,其平面位置分别在人工礁坝上和避风湾盆内,所述墩座可供浮趸码头固定停泊,所述浮趸码头可供各类小船停泊,所述浮趸码头也可以供趸船服务站固定停泊,所述趸船服务站可为人工礁盘储存和供应淡水及电力、清理转运垃圾废水,并可为游客提供更衣冲淡、环境卫生、安全应急和休闲餐饮等综合服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所述大船小码头解决了大船在海上遇到轻到中浪海况时过驳游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极大地减少了邮轮、游船和海上旅游平台等大船对陆基码头的依赖,使所述大船可前往的沿海旅游目的地更多、经营更加方便、灵活和节省,并因此可使沿海各地避免大规模建设大型陆基旅游码头对海岸线现有环境造成破坏,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环境友好型邮轮游船大型化起步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我国仅有上海、深圳和天津等少数沿海城市拥有完善的邮轮母港和充足的高端(高消费)客源。我国绝大多数欠发达的其他沿海地区和岛礁地区均不设有邮轮码头,更没条件建设邮轮母港,但却拥有丰富良好的滨海旅游度假环境、特色民俗风情和渔港小码头资源。所述大船小码头可方便小型渡船在上述欠发达地区与邮轮及大型游船之间灵活往返,为大量高消费游客提供安全、便捷和舒适的接驳服务,使上述没有邮轮码头的欠发达地区也能接待邮轮和大型游船,有利于该地区以较小成本改善现有渔港水域和岛礁水域的接待环境条件从而建立能引进大量高消费游客的海上渠道,进而有利于国家对海洋权益的开发和保护。
所述人工礁盘中的扭王字块礁体,其内侧(即面向避风湾盆一侧)和局部外侧(面向大陆弱风浪一侧)采用峭坡结构,该部分扭王字块礁体的侧面结构形成了大量类似珊瑚礁的水下柱体和孔洞,该水下柱体和孔洞非常有利于多种小微型海洋生物繁衍生息、躲避天敌和躲避人类滥捕,进而使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的改善、并形成具有较高潜水观光价值的海底生物链景观,该水下柱体和孔洞同时也非常有利于消减避风湾盆及其口门周边水域的波浪、保障人工礁盘设施、人员和周边小船的安全。
所述人工礁盘设施中的避风湾盆,既可以为海洋鱼类洄游产卵提供良好的庇护场所,也可以为周边活动的各类小型船艇提供避风港湾,还可以为趸船服务站的固定停泊提供有掩护的海上水域。
所述人工礁盘设施中的人工沙洲,有利于为各类大型游船或邮轮上的高端乘客提供专属沙滩,方便对该部分高端游客实行专属管理服务,也有利于为在大陆沙滩与人工礁盘之间往返活动的橡皮艇和皮划艇等浅吃水小艇提供安全冲滩停泊条件。
所述墩座可供浮趸码头固定停泊,进而可为趸船服务站和各类小船提供良好的码头停泊条件。
所述海洋旅游系统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游客在邮轮、游船和海上旅游平台等大船与游艇、帆船、皮划艇以及滨海旅游度假区沙滩之间往来和互动,并为游艇帆船活动开辟了一处崭新的海上目的地。
所述海洋旅游系统设施为大型旅游趸船平台等环境友好型海上旅游设施提供了一种安全、舒适和低成本的海上停泊方式和船岸交通方式,有利于促进海洋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所述海洋旅游系统设施为海上救生、防灾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大船小码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大船小码头实施例当升降式小码头处于降落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大船小码头实施例当升降式小码头处于升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大船小码头实施例的悬臂座、连接桥及钢柱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大船小码头实施例的悬臂座和连接桥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大船小码头实施例的悬臂及钢柱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大船小码头实施例的悬臂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大船小码头实施例的升降式小码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大船小码头实施例的升降式小码头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人工礁盘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人工礁盘实施例的人工礁坝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人工礁盘实施例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人工礁盘实施例的b-b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人工礁盘实施例的A型人工礁坝断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人工礁盘实施例的A+型人工礁坝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66、大船小码头;99、人工礁盘;1、大船;2、悬臂座;3、悬臂;4、升降式小码头;5、钢柱;6、小船;7、舷梯;8、海面线;9、车斗形港池;10、连接桥;10.1、连接桥骨架;2.1、(悬臂座)上平台;2.11、(悬臂座)上平台骨架;2.2、(悬臂座)下平台;2.21、(悬臂座)下平台骨架;2.3、(悬臂座)立壁;2.31、(悬臂座)立壁骨架;2.4、挑梁;3.1、(悬臂)上平台;3.11、(悬臂)上平台骨架;3.2、(悬臂)下平台;3.21、(悬臂)下平台骨架;3.3、(悬臂)立壁;3.31、(悬臂)立壁骨架;3.4、纵桁梁;4.1、方形池底平台;4.11、方形池底平台骨架;4.2、凹槽形池壁;4.21、凹槽形池壁骨架;4.3、凹字形码头平台;4.31、凹字形码头平台骨架;4.4、抱桩器;11、人工礁坝;111、A型人工礁坝;112、A+型人工礁坝;11.1、扭王字块礁体;11.2、级配块石夹层;11.3、碎石垫层;11.4、干砌块石面层;11.5、浆砌块石堤顶;11.11、月牙形坡面结构的最宽处;11.12、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11.13、渐变式坡面结构;12、避风湾盆;12.1、避风湾盆口门;13、人工沙洲;13.1、月牙形沙洲的最宽处;14、墩座;15、浮趸码头;15.1、浮趸码头引桥;16、抛石基床;17、沙滩岸线;18、趸船服务站;19、海平面标高线;20、海底标高线;21、避风湾盆盆底标高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描述和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包括一种大船小码头(66)和一种人工礁盘(99)。
参见图2-10,所述大船小码头(66)为钢质构件并具有足够的强度,所述大船小码头(66)设于大船(1)艉部,所述大船小码头(66)包括三座悬臂座(2)和三座悬臂(3),还包括两座连接桥(10)和两座升降式小码头(4)。所述悬臂座(2)为工字形钢质构件,所述悬臂座(2)由上平台(2.1)、下平台(2.2)和立壁(2.3)构成,所述立壁(2.3)位于上平台(2.1)和下平台(2.2)之间并与上平台(2.1)和下平台(2.2)相互垂直,所述上平台(2.1)的下底面、下平台(2.2)的下底面和立壁(2.3)的一个侧面设有相互连接的钢质骨架(2.11、2.21和2.31),所述上平台(2.1)的上底面、下平台(2.2)的上底面和立壁(2.3)的另一个侧面均设有与骨架(2.11、2.21和2.31)焊接的钢质面板,所述上平台(2.1)和下平台(2.2)的骨架(2.11和2.21)中各包括有不少于三根分别与大船(1)主甲板纵桁构件和下甲板纵桁构件焊接的挑梁(2.4),所述上平台(2.1)与大船(1)主甲板在同一水平面,所述下平台(2.2)的底面平行并高于大船(1)水线面。所述连接桥(10)设于相邻两座悬臂座(2)的下平台(2.2)之间并与下平台(2.2)焊接,所述连接桥(10)为钢质构件,所述连接桥(10)的下底面设有钢质骨架(10.1),所述连接桥(10)的上底面设有与骨架(10.1)焊接的钢质面板。所述悬臂(3)为工字形钢质构件,所述悬臂(3)由上平台(3.1)、下平台(3.2)和立壁(3.3)构成,所述立壁(3.3)位于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之间并与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相互垂直,所述上平台(3.1)的下底面、下平台(3.2)的下底面和立壁(3.3)的一个侧面设有相互连接的钢质骨架(3.11、3.21和3.31),所述上平台(3.1)的上底面、下平台(3.2)的上底面和立壁(3.3)的另一个侧面均设有与骨架(3.11、3.21和3.31)焊接的钢质面板,所述上平台(3.1)的下底面和下平台(3.2)的下底面的骨架(3.11和3.21)中各包括有不少于三根与挑梁(2.4)对应的纵桁樑(3.4)。所述悬臂(3)与悬臂座(2)具有相同的横截面规格并可通过螺栓连接;悬臂(3)和悬臂座(2)的上平台(2.1和3.1)和下平台(2.2和3.2)之间的两侧设有两对以上相同规格的钢柱(5),所述钢柱(5)通过螺栓分别与悬臂座(2)和悬臂(3)的上平台(2.1和3.1)和下平台(2.2和3.2)连接,所述钢柱(5)的侧壁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为钢质构件,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由车斗形港池(9)和凹字形码头平台(4.3)构成,所述车斗形港池(9)由方形池底平台(4.1)和凹槽形池壁(4.2)构成,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4.3)的内侧三边和方形池底平台(4.1)的外侧三边分别与凹槽形池壁(4.2)的上方三边和下方三边连接,所述方形池底平台(4.1)的下底面、凹槽形池壁(4.2)的外立面和凹字形码头平台(4.3)的下底面设有相互连接的钢质骨架(4.11、4.21和4.31),所述方形池底平台(4.1)的上底面、凹槽形池壁(4.2)的内立面和凹字形码头平台(4.3)的上底面设有相互连接并与骨架(4.11、4.21和4.31)焊接的钢质面板,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4.3)的钢质面板上设有抱桩器(4.4),所述抱桩器(4.4)环抱钢柱(5)使升降式小码头(4)可顺着升降导轨自由升起或降落,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还设有在升起或降落状态下可与钢柱(5)紧固的插销设施。所述凹槽形池壁(4.2)的高度大于下平台(2.2)顶面与大船(1)水线面的两倍高差但不大于上平台(2.1)与下平台(2.2)的高差。所述车斗形港池(9)和凹字形码头平台(4.3)的主尺度可满足相应规格的游艇等小船(6)停泊和上下客相关规范要求。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可由液压动力驱动顺着升降导轨升起或降落。当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处于降落状态时,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4.3)的下底面可与悬臂座(2)和悬臂(3)下平台(2.2和3.2)的上底面及连接桥(10)的上底面上下吻合搭接;当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处于升起或降落状态时,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4.3)可通过插销设施与钢柱(5)紧固。所述大船小码头(66)与大船(1)的刚性连接方式可使其具有与所述大船(1)相同的稳性和相同的抗风浪等级。当大船(1)启航或避台风时升起并紧固升降式小码头(4),以便于大船(1)航行或防台风;在轻到中浪海况下,当大船(1)单点锚泊在沿海旅游目的地附近海面时可降落并紧固升降式小码头(4),此时,大船(1)在风浪推力作用下自动调节方向,使艏部始终处于迎风浪面,而艉部始终处于背风浪面,车斗形港池(9)的前侧、底侧及左右两侧的钢质面板于是可以有效遮挡大船(1)船舷两侧风浪及90°夹角内绕射风浪的直接冲击影响,游艇和橡皮艇等小船(6)于是可以平稳靠泊在车斗形港池(9)内上下客,旅客可再通过凹字形码头平台(4.3)与上平台(2.1)之间搭设的舷梯(7)上下大船(1),既安全又舒适。当大船(1)所前往的某些目的地不需要升降式小码头(4),或者当大船(1)需要进坞维修保养时,又可方便灵活地拆卸悬臂(3)和升降式小码头(4),使大船(1)的运营管理方便、灵活和节省。
参见图11-16,所述的一种人工礁盘(99)可设于距离海滩旅游度假区沙滩岸线(17)不小于600米、低潮位平均水深不大于3米的外海沙质底浅滩上,所述人工礁盆(99)包括抛石基床(16)、人工礁坝(11)、人工沙洲(13)、避风湾盆(12)和两对以上墩座(14)。所述抛石基床(16)设于抛石基槽内,所述抛石基槽可通过抽沙疏浚的方法形成,所述抛石基床(16)的顶面标高低于避风湾盆盘底标高线(21)标高,所述抛石基床(16)可满足人工礁坝(11)和墩座(14)对承载力及稳定性之要求。所述人工礁坝(11)为横截面呈梯形、平面形状呈环状的水工构筑物,所述人工礁坝(11)由A型礁坝(111)和A+型礁坝(112)连接而成,所述A型礁坝(111)位于面向大陆弱风浪一侧,所述A+型礁坝(112)位于面向外海强风浪一侧。所述A型礁坝(111)由扭王字块礁体(11.1)、级配块石夹层(11.2)、碎石垫层(11.3)和浆砌块石堤顶(11.5)构成;所述A+型礁坝(112)由扭王字块礁体(11.1)、级配块石夹层(11.2)、碎石垫层(11.3)、干砌块石面层(11.4)和浆砌块石堤顶(11.5)构成;所述扭王字块礁体(11.1)设于抛石基床(16)之上,所述扭王字块礁体(1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11.12)为峭坡结构,所述扭王字块礁体(11.1)由扭王字块体堆砌而成;所述级配块石夹层(11.2)设于抛石基床(16)顶面、扭王字块礁体(11.1)顶面和面向外海强风浪一侧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11.12)的坡面之上;所述碎石垫层(11.3)设于抛石基床(16)和级配块石夹层(11.2)之上;所述干砌块石面层(11.4)和浆砌块石堤顶(11.5)分别设于碎石垫层(11.3)的坡面和顶面上。所述级配块石夹层(11.2)由级配块石铺设而成,所述级配块石夹层(11.2)可封堵扭王字块礁体(11.1)顶面和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11.12)坡面的孔洞;所述碎石垫层(11.3)可填充级配块石夹层(11.2)中的缝隙并使级配块石夹层(11.2)表面平整;所述级配块石夹层(11.2)和碎石垫层(11.3)铺设土工滤布使其可渗水但不漏沙。所述干砌块石面层(11.4)和浆砌块石堤顶(11.5)可消减强风浪的冲击、方便游客活动、方便抢修维护、生态环保、自然美观。所述A+型礁坝(112)面向外海强风浪一侧的坡面结构为由斜坡到峭坡的渐变式坡面结构(11.13),该坡面结构的平面布置呈月牙形,渐变式坡面结构(11.13)最陡处坡面的坡度与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11.12)的坡度一致,渐变式坡面结构(11.13)最缓(即坡面的坡度最小)处位于其月牙形坡面结构的最宽处(11.11)。所述渐变式坡面结构(11.13)可减缓所在坡面水流的流速和流量,使强风浪所夹带的海沙易于在渐变式坡面及其前沿沉积形成稳定的沙洲。所述人工沙洲(13)和避风湾盆(12)分别设于人工礁坝(11)的外侧和内侧;所述人工沙洲(13)的初始平面形状为月牙形,其月牙形沙洲的最宽处(13.1)和避风湾盆口门(12.1)分别设于面向外海强风浪的一侧和面向大陆弱风浪的一侧;所述人工沙洲(13)的初始形态由抛石基床(16)的基槽疏浚时抽沙吹填和避风湾盆(12)疏浚时抽沙吹填形成,所述人工沙洲(13)的后期形态由避风湾盆口门(12.1)维护性疏浚时抽沙吹填和人工沙洲(13)自身的自然演变生成。所述墩座(14)可由空心方块或沉箱安装而成,所述墩座(14)设于以碎石找平的抛石基床(16)之上,所述每对墩座(14)中的两个墩座(14),其平面位置分别在人工礁坝(11)上和避风湾盆(12)内,所述墩座(14)可供浮趸码头(15)固定停泊,所述浮趸码头(15)可供各类小船(6)停泊,所述浮趸码头(15)也可以供趸船服务站(18)固定停泊,所述趸船服务站(18)可为人工礁盘(99)储存和供应淡水及电力、清理转运垃圾废水,并可为游客提供更衣冲淡、环境卫生、安全应急和休闲餐饮等综合服务。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7)

1.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包括一种大船小码头(66)和一种人工礁盆(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所述大船小码头(66)为钢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船小码头(66)设于大船(1)艉部,所述大船小码头(66)包括各不少于两座悬臂座(2)和悬臂(3),还包括各不少于一座连接桥(10)和升降式小码头(4)。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座(2)可为工字形钢质构件,所述悬臂座(2)由上平台(2.1)、下平台(2.2)和立壁(2.3)构成,所述立壁(2.3)位于上平台(2.1)和下平台(2.2)之间并与上平台(2.1)和下平台(2.2)垂直连接,所述上平台(2.1)与大船(1)主甲板在同一水平面,所述下平台(2.2)的底面平行并高于大船(1)水线面。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3)可为工字形钢质构件,所述悬臂(3)由上平台(3.1)、下平台(3.2)和立壁(3.3)构成,所述立壁(3.3)位于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之间并与上平台(3.1)和下平台(3.2)垂直连接,所述悬臂(3)与悬臂座(2)可具有相同的横截面规格并可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10)设于相邻两座悬臂座(2)的下平台(2.2)之间并与下平台(2.2)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3和4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悬臂座(2)和悬臂(3)的上平台(2.1和3.1)和下平台(2.2和3.2)之间的两侧设有两对以上相同规格的钢柱(5),所述钢柱(5)通过螺栓分别与上平台(2.1和3.1)和下平台(2.2和3.2)连接,所述钢柱(5)的侧壁设有升降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1、2、3、4和6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由车斗形港池(9)和凹字形码头平台(4.3)构成,所述车斗形港池(9)由方形池底平台(4.1)和凹槽形池壁(4.2)构成,所述凹槽形池壁(4.2)在方形池底平台(4.1)之上方并与方形池底平台(4.1)的外侧三边连接,所述凹槽形池壁(4.2)在凹字形码头平台(4.3)之下方并与凹字形码头平台(4.3)的内侧三边连接,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4.3)的钢质面板上设有抱桩器(4.4),所述抱桩器(4.4)环抱钢柱(5)使升降式小码头(4)可顺着升降导轨自由升起或降落。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和7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处于降落状态时,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4.3)的下底面可与所述悬臂座(2)下平台(2.2)的上底面、悬臂(3)下平台(3.2)的上底面及连接桥(10)的上底面上下吻合搭接;当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处于升起或降落状态时,所述凹字形码头平台(4.3)可通过插销设施与钢柱(5)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和8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形池壁(4.2)的高度大于下平台(2.2)顶面与大船(1)水线面的两倍高差但不大于上平台(2.1)与下平台(2.2)的高差。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和9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小码头(4)可由液压动力驱动顺着所述升降导轨升起或降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礁盆(99)可设于距离沙滩岸线(17)不小于600米、低潮位平均水深不大于3米的外海沙质底浅滩上,所述人工礁盆(99)包括抛石基床(16)、人工礁坝(11)、避风湾盆(12)、人工沙洲(13)和两对以上墩座(14)。
12.根据权利要求1和11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石基床(16)设于基槽内,其顶面标高低于避风湾盆盆底标高线(21)标高,所述基槽可通过抽沙疏浚的方法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1和12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礁坝(11)为横截面呈梯形、平面形状呈环状的水工构筑物,所述人工礁坝(11)由A型礁坝(111)和A+型礁坝(112)连接而成,所述A型礁坝(111)位于面向大陆弱风浪一侧,所述A+型礁坝(112)位于面向外海强风浪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11、12和13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A型礁坝(111)可由扭王字块礁体(11.1)、级配块石夹层(11.2)、碎石垫层(11.3)和浆砌块石堤顶(11.5)构成;所述A+型礁坝(112)可由扭王字块礁体(11.1)、级配块石夹层(11.2)、碎石垫层(11.3)、干砌块石面层(11.4)和浆砌块石堤顶(11.5)构成;所述扭王字块礁体(11.1)设于抛石基床(16)之上,所述扭王字块礁体(11.1)的横截面可呈等腰梯形,所述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11.12)为峭坡结构去,所述扭王字块礁体(11.1)由扭王字块体堆砌而成;所述级配块石夹层(11.2)设于抛石基床(16)顶面、扭王字块礁体(11.1)顶面和扭王字块礁体(11.1)面向外海强风浪一侧腰坡结构(11.12)的坡面之上;所述碎石垫层(11.3)设于抛石基床(16)和级配块石夹层(11.2)之上;所述干砌块石面层(11.4)和浆砌块石堤顶(11.5)分别设于碎石垫层(11.3)的坡面和顶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1、12、13和14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A+型礁坝(112)面向外海强风浪一侧的坡面结构为由斜坡到峭坡的渐变式坡面结构(11.13),该坡面结构的平面布置呈月牙形,渐变式坡面结构(11.13)最陡处坡面的坡度与扭王字块礁体腰坡结构(11.12)的坡度一致,渐变式坡面结构(11.13)最缓(即坡面的坡度最小)处位于其月牙形坡面结构的最宽处(11.11)。
16.根据权利要求1、11、12、13、14和15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沙洲(13)和避风湾盆(12)分别设于人工礁坝(11)的外侧和内侧;所述人工沙洲(13)的初始平面形状为月牙形,其月牙形沙洲的最宽处(13.1)和避风湾盆口门(12.1)分别设于面向外海强风浪的一侧和面向大陆弱风浪的一侧;所述人工沙洲(13)的初始形态由抛石基床(16)的基槽疏浚时抽沙吹填和避风湾盆(12)疏浚时抽沙吹填形成,所述人工沙洲(13)的后期形态由避风湾盆口门(12.1)维护性疏浚时抽沙吹填和人工沙洲(13)自身的自然演变生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11、12、13、14、15和16所述的一种海洋旅游系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座(14)可由空心方块或沉箱安装而成,所述墩座(14)设于以碎石找平的抛石基床(16)之上,所述每对墩座(14)中的两个墩座(14),其平面位置分别在人工礁坝(11)上和避风湾盆(12)内,所述墩座(14)可供浮趸码头(15)固定停泊。
CN201810888075.6A 2018-08-08 2018-08-08 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Pending CN1090566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8075.6A CN109056635A (zh) 2018-08-08 2018-08-08 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8075.6A CN109056635A (zh) 2018-08-08 2018-08-08 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6635A true CN109056635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831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88075.6A Pending CN109056635A (zh) 2018-08-08 2018-08-08 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66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9564A (zh) * 2019-12-20 2020-04-07 龙仕汉 角码式浮台、组件式浮台及抗浪型组合式浮台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8875A (en) * 1969-07-23 1972-06-13 Mannesmann Ag Offshore terminal
JPH04228713A (ja) * 1990-12-27 1992-08-18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小形船舶の洋上係留施設
JP2002309539A (ja) * 2001-04-18 2002-10-23 Shimizu Corp 港湾における養浜構造と砂止堤
RU2215667C2 (ru) * 2001-06-20 2003-11-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 акад. А.Н.Крылова" Экскурсио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морских прогулок
KR200354694Y1 (ko) * 2004-04-16 2004-07-05 강석수 해양레포츠용 해양구조물
KR20050117756A (ko) * 2004-06-11 2005-12-15 주식회사 오션스페이스 부유식 해상 마리나 구조물
KR20080071248A (ko) * 2007-01-30 2008-08-04 라소선 어류의 서식환경을 고려한 해저 고정형 해양 구조물
KR20130142261A (ko) * 2012-06-19 2013-12-30 이귀주 이동형 다목적 해양 레저 시설
JP2016079803A (ja) * 2014-10-16 2016-05-16 ソク−ムン,キム マリンリゾート構造物
KR101797392B1 (ko) * 2016-09-20 2017-11-13 박광명 근해용 다목적 부유식 플랫폼 시스템
US20180170489A1 (en) * 2015-06-05 2018-06-21 Richard Dziewolski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large-size floating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8875A (en) * 1969-07-23 1972-06-13 Mannesmann Ag Offshore terminal
JPH04228713A (ja) * 1990-12-27 1992-08-18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小形船舶の洋上係留施設
JP2002309539A (ja) * 2001-04-18 2002-10-23 Shimizu Corp 港湾における養浜構造と砂止堤
RU2215667C2 (ru) * 2001-06-20 2003-11-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 акад. А.Н.Крылова" Экскурсио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морских прогулок
KR200354694Y1 (ko) * 2004-04-16 2004-07-05 강석수 해양레포츠용 해양구조물
KR20050117756A (ko) * 2004-06-11 2005-12-15 주식회사 오션스페이스 부유식 해상 마리나 구조물
KR20080071248A (ko) * 2007-01-30 2008-08-04 라소선 어류의 서식환경을 고려한 해저 고정형 해양 구조물
KR20130142261A (ko) * 2012-06-19 2013-12-30 이귀주 이동형 다목적 해양 레저 시설
JP2016079803A (ja) * 2014-10-16 2016-05-16 ソク−ムン,キム マリンリゾート構造物
US20180170489A1 (en) * 2015-06-05 2018-06-21 Richard Dziewolski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large-size floating structure
KR101797392B1 (ko) * 2016-09-20 2017-11-13 박광명 근해용 다목적 부유식 플랫폼 시스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9564A (zh) * 2019-12-20 2020-04-07 龙仕汉 角码式浮台、组件式浮台及抗浪型组合式浮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amas-Pardo et al. A review of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s (VLFS) for coastal and offshore uses
CN101850834A (zh) 一种半潜式多功能防波堤
CN203345167U (zh) 可移动自升式人工岛
CN109131761B (zh) 浅水近岛礁旅游观光站及其运行方法
CN108407984A (zh) 一种开放海岸运输系统的构建方法
CN208559704U (zh) 一种开放海岸的浮桥滚装运输系统
CN207045637U (zh) 一种浮式客船码头
CN108216502A (zh) 一种开放海岸的浮桥滚装运输系统
CN103195039A (zh) 自升式直通甲板平台的人工岛构筑方法
CN202828029U (zh) 一种钢制顶推拖船与水泥趸船相结合的组合船
CN109056635A (zh) 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CN201762686U (zh) 一种半潜式多功能防波堤
CN209798656U (zh) 大船小码头、人工礁盘及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CN103074879A (zh) 人工岛制造方法
CN110565580A (zh) 一种利用浮动平台建造的浮岛式码头
RU2603423C1 (ru) Морское самоходное самоподъемное крановое судно
CN104590501A (zh) 基于物资储运平台实现岛礁环境开发建设的方法及其平台
CN108216511A (zh) 一种设置船坞的多浮体浮动平台
CN110696999A (zh) 一种移动式双体浮船坞
CN214875454U (zh) 一种垂挂履带的趸船
CN208085962U (zh) 一种设置船坞的多浮体浮动平台
KR900000214B1 (ko) 레 저 선
CN208559703U (zh)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CN201158446Y (zh) 多功能小水线面船
CN1733550A (zh) 无需船坞船台的平地(水面)底驳造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