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9703U -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9703U
CN208559703U CN201820080000.0U CN201820080000U CN208559703U CN 208559703 U CN208559703 U CN 208559703U CN 201820080000 U CN201820080000 U CN 201820080000U CN 208559703 U CN208559703 U CN 208559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latform
rolling dress
channel
dress channel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00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晓纪
王士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Island Tangshan Oce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r Island Tangshan Oce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Island Tangshan Oce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r Island Tangshan Oce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800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9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9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9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所述滚装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浮动平台的上甲板贯通,所述滚装通道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浮动平台吃水线以下。当进行两栖车辆由浮动平台直接出入水作业时,从浮动平台的甲板及/或舱室通过滚装通道可直接与水面相联通,两栖车辆上、下浮动平台极为便利。所述滚装通道还可方便的与可移动浮桥进行联接,形成浮动平台与海岸之间通畅的路径,使陆基车辆可方便的来回行驶,实质上形成了船岸之间的滚装作业方式,因此,具备很高的装卸效率,在海岸开发建设、应急救援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属于海洋工程和海洋交通物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两栖运输船一般通过自身配备的船坞来实现两栖车辆的出入和搭载,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压载作业。滚装船通过跳板、通道和舱室实现陆基车辆的出入和搭载。一般而言,两栖运输船是无法直接实现陆基车辆的滚装作业;滚装船无法实现两栖车辆直接出入水的作业。
滚装运输是一种不同于吊装运输的装运方法。是指采用滚装船,并以车辆或载货车辆为运输对象。其装卸方法是依靠车辆自身的行驶能力,通过跳板进/出舱室。
但海洋运输船舶与陆地的联接必须有足够水深的航道及相应的港口码头配套设施,是在遮蔽海浪的环境条件下实施的作业。某些沿海地区不具有建造码头的能力或其海岸的地质条件不适宜修建港口或码头。这些地区想要发展经济须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港口或临海的工厂,大量物资运输的需求只能通过陆运实现,这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如果能实现海岸临时滚装系统进行船运,将极大地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如果在沿海地区发生紧急情况,陆运救援无法到达,能在开放海岸开设与船舶的应急滚装运输通道,其意义就更为巨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无需浮动平台进行压载作业,即可实现两栖车辆在水面和浮动平台之间直接进行出入水作业,同时,通过合理的滚装通道设计,两栖车辆能够方便的在浮动平台上甲板、舱室等多数区域通行和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与可移动浮桥配合使用,可直接在浮动平台与海岸之间快速建立联接通道,实现各类车辆开展出入浮动平台的滚装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所示浮动平台包括上甲板、舱室和滚装通道,所述滚装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甲板、所述舱室贯通,所述上甲板在贯通位置设置出入口,所述滚装通道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浮动平台吃水线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滚装通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浮动平台满载吃水时水线包络范围以内。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平台为多浮体式结构,所述多浮体式结构包括上部结构、中间连接结构和下部多浮体结构,所述滚装通道从中间连接结构的间隙及/或下部多浮体结构之间的间隙向下延伸入水。
进一步的,所述滚装通道悬挂在所述浮动平台主体结构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平台包括坡道助力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滚装通道贯通及/或联接所述浮动平台的上甲板、舱室,并直接与水面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装通道靠近水面一端的坡道为可折叠结构,所述可折叠结构的内端始终位于水面以上,所述可折叠结构展开后,所述可折叠结构的外端位于所述浮动平台最小吃水线水面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平台为半潜式结构或者航岛式结构。
前述的航岛是指一种能够航行的人造岛屿,是一种新型的大型浮式结构。本申请文件中的“航岛”特指以专利号为ZL200410004398.2或者申请号为201720541426.7或者申请号为201720540329.6或者申请号为 201720540347.4的专利文件内容构建的浮式结构。
“航岛”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1.可以具有全向自主航行能力,其最大航速可以超过10节。
2.可以具有常规浮式结构不易实现的超大尺度,其长度能够大于 500米。
3.可以具有常规浮式结构不易实现的高稳定性,在6级海况环境下,其摇摆运动响应小于1度。
4.可以具有常规浮式结构不易实现的高安全性,在可预报的最不利海况和有记录的最严重事故条件下,具备确定性的不翻沉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总结如下:
当进行两栖车辆由浮动平台直接出入水作业时,无需对浮动平台进行压载作业,两栖车辆即可从浮动平台的甲板及/或舱室通过滚装通道直接与水面相联通,两栖车辆上、下浮动平台极为便利。
所述滚装通道可方便的与可移动浮桥进行对接,形成浮动平台与海岸之间通畅的路径,使陆基车辆可方便的来回行驶,实质上形成了滚装作业的方式,因此,具备很高的装卸效率,在海岸开发建设、应急救援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当将滚装通道的第二端入水位置设置在所述浮动平台满载吃水水线包络范围以内时,由于浮动平台水下附体结构对波浪的遮挡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外部波浪对两栖车辆入水时姿态的不利影响。
当将所述滚装通道悬挂在所述浮动平台主体结构的外侧时,可以方便浮动平台结构的整体设计和尽量减小对平台空间布局的影响。
浮动平台设置有坡道助力装置,可使滚装通道的坡道坡度增大,有效减小坡道的长度和坡道在空间布置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浮动平台;2、滚装通道;3、水平通道;4、坡道;5、上甲板;6、舱室;7、可折叠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滚装通道2的第一端与浮动平台1的上甲板5、舱室6贯通,上甲板5在贯通位置设置出入口,滚装通道2 的第二端延伸至浮动平台吃水线以下。
浮动平台1具体可为多浮体式结构,多浮体式结构包括上部结构、中间连接结构和下部多浮体结构,滚装通道2的第二端从中间连接结构的间隙及/或下部多浮体结构之间的间隙向下延伸入水。
多浮体式结构具体可为半潜式结构,具体包括上部结构、中间连接结构和下部多浮体结构,滚装通道2的第二端从中间连接结构的间隙向下延伸入水。
多浮体式结构具体还可为航岛式结构,具体包括上部结构、中间连接结构和下部多浮体结构,滚装通道2的第二端从中间连接结构的间隙及/或下部多浮体结构之间的间隙向下延伸入水。
滚装通道2的第二端可位于所述浮动平台1吃水线包络范围以内。
滚装通道2还可以悬挂在所述浮动平台1主体结构的外侧。
浮动平台1包括坡道助力装置,坡道助力装置可采用卷扬机装置、传送带装置等助力滚装车辆在坡道4上行驶。此时,滚装通道2的最大坡度可大于滚装车辆自行的爬坡能力。
滚装通道2的第二端的坡道4为可折叠结构7,可折叠结构7的内端始终位于水面以上,可折叠结构7展开后,可折叠结构7的外端位于浮动平台吃水线水面以下。
具体实施例:
1.浮动平台1概述
如图1所示,给出了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浮动平台1采用“航岛”式结构。
浮动平台的主要参数为总长度300米,总宽度105米,浮动平台1 下部设有9个筒状浮体。总排水量约10万吨,其中,承载能力约4万吨。浮动平台1整体被设计成适用于海上航行,设置有18套全回转推进器,其最大航速可大于10节。浮动平台1自身携有足够数量的辅助水陆两栖车辆,用于系缆和架设可移动浮桥。
2.浮动平台1结构形式
该浮动平台1整体结构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上部结构、下部多浮体、联接上部结构和下部多浮体的中间连接结构、贯通上下的滚装通道2。
1)上部结构
该浮动平台1上部结构设计为一个具有两层甲板(自甲板A至甲板B)的箱体结构,构成该浮式结构的强力甲板以及上部舱室6。上部结构的长度为300米,宽105米,可以提供平整的全通上甲板5,面积为31500平方米,同时,能够提供约25万立方米的超大舱室6。
2)下部多浮体
该浮动平台1设有9个纵向布置的筒状浮体,为整个浮动平台1 提供浮力。同时,9个浮体联合作用,发挥浮动平台1对波浪的阻挡和消减作用,类似浮式防波堤,进而形成波浪遮蔽区。
3)中间连接结构
中间联接结构主要包括竖向布置的大型结构立柱,各立柱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隔空间,能够实现设置滚装通道2。
4)贯通上下的滚装通道2
航岛结构在上甲板5处和舱室6的下甲板处均设有出入口,滚装通道2贯通舱室,向下延伸,通过中间联接结构和下部多浮体的间隙直接入水,滚装通道2的宽度约6米,可承载大型机动车辆通行。
3.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可通过于可移动浮桥联接,在海岸实现滚装作业。
浮动平台1搭载滚装货物和浮桥航行至预定登陆海域并完成定位,在浮动平台1与海岸之间形成波浪遮蔽区。在波浪遮蔽区范围内架设可移动浮桥。可移动浮桥的架设通过水陆两栖车辆携带的牵引缆完成。水陆两栖车辆的出入水通过滚装通道2直接完成。浮动平台1所携带的滚装货物即可从滚装通道上甲板出入口通过滚装通道2和可移动浮桥直达海岸。同时,海岸的滚装货物也可经可移动浮桥和滚装通道2直接行驶到浮动平台1上。
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示浮动平台包括上甲板、舱室和滚装通道,所述滚装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甲板、所述舱室贯通,所述上甲板在贯通位置设置出入口,所述滚装通道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浮动平台吃水线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装通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浮动平台吃水线包络范围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为多浮体式结构,所述多浮体式结构包括上部结构、中间连接结构和下部多浮体结构,所述滚装通道从中间连接结构的间隙及/或下部多浮体结构之间的间隙向下延伸入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装通道悬挂在所述浮动平台主体结构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包括坡道助力装置。
CN201820080000.0U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Active CN208559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0000.0U CN208559703U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0000.0U CN208559703U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9703U true CN208559703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5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0000.0U Active CN208559703U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9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9720B2 (en) Offshore equipment deploying and retrieving vessel
CN101920766B (zh) 一种船舶建造方法
AU768325B2 (en) Craft for embarking/landing on unequipped shorelines
CN208559704U (zh) 一种开放海岸的浮桥滚装运输系统
CN108407984A (zh) 一种开放海岸运输系统的构建方法
KR102365572B1 (ko) 부양식 해양 데포를 사용하는 방법
CN108216502A (zh) 一种开放海岸的浮桥滚装运输系统
BR112014019390B1 (pt) Plataforma semissubmersível
EP0050382B1 (en) Work platform for ships
CN207045637U (zh) 一种浮式客船码头
CN107856819A (zh) 浮动船厂及浮动式舰船维修和建造方法
CN101941510A (zh) 一种提高集装箱(或散杂货)船舶装卸效率的方法及设备
US4825791A (en) Ocean transport of pre-fabricated offshore structures
CN102530187B (zh) 不沉没不摆舵调头能左右位移横行的高速双头船
CN107187554B (zh) 用于半潜式钻井平台干拖运输的双体半潜驳船及作业方法
CN208559703U (zh)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CN204822002U (zh) 一种应急连岸通道快速搭建装置
CN2687006Y (zh) 坐底式半潜驳
CN101428710A (zh) 集装箱自动化存储、装卸设施
CN108216495A (zh) 一种设置贯通滚装通道的浮动平台
CN211642531U (zh) 桥梁段半潜式安装运输平台
CN209798656U (zh) 大船小码头、人工礁盘及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CN109056635A (zh) 海洋旅游系统设施
CN103074879A (zh) 人工岛制造方法
CN108216511A (zh) 一种设置船坞的多浮体浮动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