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6326A - 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自动络纱机 - Google Patents

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自动络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46326A
CN108946326A CN201810444302.6A CN201810444302A CN108946326A CN 108946326 A CN108946326 A CN 108946326A CN 201810444302 A CN201810444302 A CN 201810444302A CN 108946326 A CN108946326 A CN 108946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inding
productivity
spinn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43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46326B (zh
Inventor
福原修
福原修一
川元谦治
平井克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946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6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46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6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3Marking or identifying devices for packag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18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supply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Arrangements to prevent unwinding of roving from roving bobb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自动络纱机。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是针对具备多个卷绕单元的纱线卷绕机设置的,该多个卷绕单元分别具有:喂纱装置,该喂纱装置供给纱线;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卷绕从喂纱装置供给的纱线而形成卷装;和清纱器,该清纱器在喂纱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对纱线的纱线缺陷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设定的清纱条件判定是否应去除纱线缺陷,该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具备:运算部,该运算部基于对纱线卷绕机设定的卷绕条件、纱线卷绕机的运转数据、以及根据清纱条件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算出纱线卷绕机的生产力;和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使显示装置显示与由运算部算出的生产力有关的信息。

Description

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自动络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自动络纱机。
背景技术
已知在具备清纱器的纱线卷绕机中,根据清纱条件将纱线缺陷切断去除、并显示其去除数(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1363号公报)的第0045段和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27155号公报)的第0044段和图4)。纱线卷绕机的使用者能够观察所显示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而对与清纱条件相应的纱线卷绕机的生产力(生产能力)进行推测。
发明内容
这样的生产力的推测的准确度依赖于使用者的经验。然而,期望的是,不被使用者的经验值左右、而且不因使用者而产生个人差异地,能够直接地(容易且恰当地)掌握与清纱条件相应的生产力。另外,希望无论清纱条件如何都能够算出生产力并提示使用者,或使用者能够根据清纱条件、卷绕条件的变更而模拟生产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者能够直接地掌握生产力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自动络纱机。
本发明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是针对具备多个卷绕单元的纱线卷绕机设置的,该多个卷绕单元分别具有:喂纱装置,该喂纱装置供给纱线;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卷绕从喂纱装置供给的纱线而形成卷装;和清纱器,该清纱器在喂纱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对纱线的纱线缺陷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设定的清纱条件判定是否应去除纱线缺陷,该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具备:运算部,该运算部基于对纱线卷绕机设定的卷绕条件、纱线卷绕机的运转数据、以及根据清纱条件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算出纱线卷绕机的生产力;和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使显示装置显示与由运算部算出的生产力有关的信息。
根据这样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纱线卷绕机的使用者能够直接地掌握纱线卷绕机的生产力。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还具备受理部,该受理部受理清纱条件、卷绕条件以及运转数据中的至少某一个的变更操作,运算部基于根据变更后的清纱条件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变更后的卷绕条件、以及变更后的运转数据中的至少某一个,算出预测的生产力。
根据这样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使用者能够直接地掌握由于清纱条件、卷绕条件以及运转数据的变更而生产力如何改变,也能够模拟生产力。
在本发明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中,也可以是,运算部至少基于卷绕装置卷绕纱线的卷绕速度、卷绕单元的数量、根据清纱条件被判定为应去除的纱线缺陷的数量即去除数,算出生产力。
根据这样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使用者能够直接地掌握与清纱条件的变更相应的生产力。
在本发明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使显示装置显示清纱条件和卷绕条件中的至少一方、以及与生产力有关的信息。
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具备:多个卷绕单元,该多个卷绕单元分别具有供给纱线的喂纱装置、卷绕从喂纱装置供给的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和在喂纱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对纱线的纱线缺陷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设定的清纱条件判定是否应去除纱线缺陷的清纱器;以及上述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在该自动络纱机中,喂纱装置支承纱线卷绕体,将卷绕于纱线卷绕体的纱线向卷绕装置供给,运算部基于对自动络纱机设定的卷绕条件、自动络纱机的运转数据以及根据清纱条件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算出自动络纱机的生产力。
根据这样的自动络纱机,在清纱条件和卷绕条件的不同对生产力造成影响的自动络纱机中,使用者能够有用地掌握自动络纱机的生产力。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具备:对多个卷绕单元进行综合管理的机台控制装置;和对多个清纱器进行综合管理的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机台控制装置具备:设定卷绕条件的卷绕设定部;和与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部,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具备:设定清纱条件的清纱设定部;和与机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第2通信部,机台控制装置和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经由第1通信部和第2通信部相互进行发送/接收,机台控制装置和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中的至少一方作为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而算出生产力。
也可以是,通过纱管输送装置将落纱后的精纺纱管向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输送,其中,该纱管输送装置将环锭精纺机和自动络纱机连结,该环锭精纺机将多个精纺纱管在规定的精纺循环中一齐开始形成并一齐落纱,喂纱装置将由纱管输送装置输送来的精纺纱管作为纱线卷绕体进行支承。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运算部所算出的生产力是以下各事项中的至少某一个:每单位时间生产的卷装的个数;每单位时间生产的卷装的重量;每单位时间卷绕为卷装的纱线的长度;每单位时间卷绕为卷装的纱线的重量;规定数的卷绕单元将环锭精纺机在1次精纺循环中落纱的精纺纱管的纱线卷绕为卷装所需的卷绕所需时间;在规定数的卷绕单元将环锭精纺机在前次的精纺循环中所落纱的精纺纱管的纱线卷绕为卷装之后、直到由环锭精纺机在下次的精纺循环中落纱的精纺纱管被供给到自动络纱机为止的待机时间;以及直到由环锭精纺机在下次的精纺循环中落纱的精纺纱管被供给到自动络纱机为止,为了将环锭精纺机在前次的精纺循环中所落纱的精纺纱管卷绕为卷装所需要的卷绕单元的数量。
本发明的生产力显示控制方法是由前述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执行的生产力显示控制方法,其中,该生产力显示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步骤:第1步骤,变更清纱条件;第2步骤,基于在第1步骤中变更后的清纱条件和检测到的纱线缺陷的数据,算出预测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第3步骤,基于在第2步骤中算出的去除数、卷绕条件以及纱线卷绕机的运转数据,算出预测的生产力;和第4步骤,使显示装置显示在第3步骤中算出的预测的生产力。
根据这样的生产力显示控制方法,纱线卷绕机的使用者能够在变更了清纱条件时直接地掌握预测的纱线卷绕机的生产力。
根据本发明,使用者能够直接地掌握生产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和环锭精纺机连结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的控制框图。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清纱条件设定画面的图。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生产力显示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6是表示作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生产力显示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所适用的纤维机械工厂中设置有至少1台自动络纱机1和至少1台环锭精纺机2(以下,也简称为精纺机)。1台自动络纱机1和1台环锭精纺机2经由纱管输送装置3而连结。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络纱机1从由精纺机2制作成的精纺纱管B卷绕纱线Y而形成卷装P。
[环锭精纺机的结构]
精纺机2是自动络纱机1的前工序机,具备形成精纺纱管B的多个精纺单元20和控制各精纺单元20的控制装置。各精纺单元20具有牵伸装置和加捻装置。
精纺机2构成为所谓的一齐落纱类型。精纺机2通过多个精纺单元20将多个精纺纱管B在规定的精纺循环中一齐开始形成并一齐落纱(Doffing)。精纺机2在1次精纺循环中进行空纱管(没有卷绕纱线的纱管)E向各精纺单元20的安放、精纺纱管B的形成以及落纱。
即,精纺机2预先存放有多个空纱管E,将空纱管E一齐安放于各精纺单元20,使纱线Y的纺织和卷绕一齐开始。若在各精纺单元20中纱线的卷绕完成而形成了精纺纱管B,则精纺机2将全部的精纺纱管B一齐落纱。
在从前次的落纱到下次的落纱的期间内,空纱管E在安放到托盘T的状态下被纱管输送装置3从自动络纱机1向精纺机2输送。由此,空纱管E被存放于精纺机2。
精纺机2将存放的空纱管E从托盘T拔出并向各精纺单元20再次一齐安放,作为替代,将落纱后的精纺纱管B一齐安放于托盘T。落纱后的精纺纱管B经由纱管输送装置3向自动络纱机1输送。
[纱管输送装置的结构]
纱管输送装置3如前述那样从精纺机2向自动络纱机1输送精纺纱管B,从自动络纱机1向精纺机2输送空纱管E。
纱管输送装置3具有供托盘T输送的输送路径。精纺纱管B和空纱管E分别在安放到托盘T的状态下沿着输送路径输送。
[自动络纱机的结构]
如图1和图3所示,自动络纱机1具备:多个卷绕单元10,其从精纺纱管B形成卷装P;落纱装置30,其对卷装P进行落纱;机台控制装置(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40,其对各卷绕单元10和落纱装置30进行控制;以及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
<1.卷绕单元>
卷绕单元10从纱道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设置有喂纱装置11、张力施加装置12、接纱装置13、纱线清除器(clearer)15(以下简称为清纱器)、以及卷绕装置16。
喂纱装置11是支承作为纱线卷绕体的精纺纱管B、并向卷绕装置16供给纱线Y的装置。
张力施加装置12是对从喂纱装置11朝向卷绕装置16行进的纱线Y施加规定的张力的装置。
接纱装置13是将因检测到纱线缺陷而纱线Y被切断等某些理由而断开的纱线Y的端部彼此连接的装置。
清纱器15在喂纱装置11与卷绕装置16之间对从喂纱装置11朝向卷绕装置16行进的纱线Y的状态进行监视,对纱线缺陷(例如、纱线的粗细异常、异物向纱线的混入等)进行检测。清纱器15基于所设定的清纱条件来判定是否应去除检测到的纱线缺陷。在判定为应去除纱线缺陷的情况下,为了去除该纱线缺陷而通过切断器将纱线Y切断(cut)。切断器附属于清纱器15。但是,切断器也可以与清纱器15独立地设置。
清纱器15将与纱线缺陷有关的数据(纱线缺陷数据)向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发送。纱线缺陷数据是例如各纱线缺陷的信息和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纱线缺陷的信息是例如各纱线缺陷的粗细(相当于直径或纤维量)和长度。即,各纱线缺陷的信息表示纱线缺陷分布。此外,清纱器15也可以将纱线缺陷的去除数、即作为清纱器15切断纱线的次数的清纱器切断次数向机台控制装置40发送。在该情况下,机台控制装置40能够掌握由自动络纱机1所具备的多个清纱器15实际上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合计的去除数。
卷绕装置16是卷绕从喂纱装置11供给的纱线Y而形成卷装P的装置。
<2.落纱装置>
落纱装置30是对由各卷绕单元10形成的卷装P进行落纱的装置,针对多个卷绕单元10而设置有1台。落纱装置30将落纱后的卷装P向规定的位置(例如设置于机台后方的输送机)交付。
<3.机台控制装置>
机台控制装置40具有第1存储部、第1显示部(显示装置)45、第1操作部(受理部、卷绕设定部)46、第1运算部(运算部)47、第1显示控制部(显示控制部)48、以及第1通信部49。第1存储部、第1运算部47、第1显示控制部48、以及第1通信部49由具有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通信装置、存储装置等的电子控制单元构成。
第1通信部49能够与设置于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的第2通信部59进行通信,接收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所保有的数据。第1通信部49还能够将机台控制装置40所保有的数据向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通信部49将如随后论述那样算出的生产力向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发送。
在第1存储部中存储卷绕条件、运转数据以及纱线缺陷的去除数。卷绕条件是例如卷绕速度、精纺纱管B的支数、以及卷绕单元10的数量,按照每个批次设定并存储。卷绕条件由使用者经由第1操作部46设定。运转数据是例如各种差错次数和差错率、各种警报次数、各种效率。纱线缺陷的去除数是由自动络纱机1所具备的多个清纱器15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合计的去除数。另外,纱线缺陷的去除数包括实际值和随后论述的预测值(预测去除数)。差错次数和差错率是例如接纱差错次数和接纱差错率。警报次数是例如由纱线端找头差错导致的警报的次数以及由接纱差错导致的警报的次数。由纱线端找头差错导致的警报是指通过纱线端捕捉构件对卷绕于卷装P的纱线(或卷绕于精纺纱管B的纱线)的纱线端的捕捉连续失败、由于其连续失败次数超过了规定次数而发出的警报。效率是例如“卷绕装置16卷绕纱线Y的卷绕时间相对于风机运转时间的比例(SEF%)”、“卷绕装置16卷绕纱线Y的卷绕时间相对于转换(shift)时间的比例(AEF%)”。若例如清纱条件和纱线缺陷的去除数改变,则效率(SEF%、AEF%)的值改变。作为用于生产力的算出的运转数据,可以使用上述的各种运转数据中的至少1个。但是,运转数据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例。在第1存储部中还存储计算出的生产力。
第1运算部47基于卷绕条件、运转数据以及根据清纱条件要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来算出自动络纱机1的生产力。
具体而言,第1运算部47至少基于存储于第1存储部的当前的卷绕速度和卷绕单元10的数量、运转数据、以及当前的清纱条件下的纱线缺陷的实际去除数,算出当前的生产力。该实际去除数可以从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接收,或者也可以是不依赖于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而是机台控制装置40本身所保有的、清纱器15切断纱线Y的次数即清纱器切断次数。此外,生产力的算出所使用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是由自动络纱机1所具备的多个清纱器15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合计的去除数。
另外,第1运算部47至少基于存储于第1存储部的当前的卷绕速度和卷绕单元10的数量、运转数据、以及从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接收到的变更后的清纱条件下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预测去除数),算出预测的生产力。即,预测的生产力是在假定基于变更后的清纱条件等卷绕了纱线Y的情况下所预测的生产力。
在第1显示部45中至少显示卷绕条件和运转数据。
第1操作部46是由使用者操作的部分。使用者通过对第1操作部46进行操作,能够重新设定和变更卷绕条件、或变更运转数据。运转数据的变更能够为了生产力模拟而实施。卷绕条件的变更也是除了通常的设定变更之外,还能够为了生产力模拟而实施。如此,第1操作部46受理卷绕条件和运转数据的输入(重新设定操作、变更操作)。
第1显示部45和第1操作部46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触摸面板构成。此外,第1显示部45和第1操作部46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触摸面板。
第1显示控制部48使第1显示部45至少显示卷绕条件和运转数据。
<4.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
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是对多个清纱器15进行综合管理的装置。各清纱器15如前述那样在各卷绕单元10中对纱线缺陷进行检测。
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具有第2存储部、第2显示部(显示装置)55、第2操作部(受理部、清纱设定部)56、第2运算部(运算部)57、第2显示控制部(显示控制部)58、以及第2通信部59。第2存储部、第2运算部57、第2显示控制部58、以及第2通信部59由具有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通信装置、存储装置等的电子控制单元构成。
第2通信部59能够与各清纱器15进行通信,从各清纱器15接收各清纱器15所保有的纱线缺陷数据,并且将清纱条件向各清纱器15发送。另外,第2通信部59能够与第1通信部49进行通信,将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所保有的数据向机台控制装置40发送。而且,第2通信部59能够从机台控制装置40接收机台控制装置40所保有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通信部59将纱线缺陷的去除数作为清纱数据向机台控制装置40发送。
第2运算部57算出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的实际值和预测值。在此所谓的算出也包含计数。此外,第2运算部57所算出的去除数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是由自动络纱机1所具备的多个清纱器15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合计的去除数。即,例如,第2运算部57对从多个清纱器15分别发送来的纱线缺陷的实际的去除数进行合计,从而算出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的实际值。例如,第2运算部57将基于规定的清纱条件由多个清纱器15去除了纱线缺陷时所预测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的合计值,作为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的预测值算出。
在第2存储部中存储所设定的清纱条件、从各清纱器15发送的纱线缺陷的信息、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等。
在第2显示部55中显示图4所示那样的清纱条件设定画面。在清纱条件设定画面中,在二维区域Sf上显示纱线缺陷分布和作为清纱条件的清纱门限Lc、Ln。
二维区域Sf是以纱线缺陷的长度和粗细分别为坐标轴的坐标系。在此,纱线缺陷的长度设为横轴,纱线缺陷的粗细(相对于纱线的基准粗细的比例)设为纵轴。清纱门限Lc、Ln为是否去除清纱器15所检测的纱线缺陷的边界线。
显示于二维区域Sf上的纱线缺陷中的、相对于清纱门限Lc、Ln位于与纱线的基准粗细侧(纱线缺陷的粗细是0%的横轴侧)相反一侧的区域内的纱线缺陷是被去除的纱线缺陷,位于纱线的基准粗细侧的区域内的纱线缺陷是容许不被去除而残存的纱线缺陷。
第2操作部56是为了清纱条件的变更而由使用者操作的部分。使用者通过对第2操作部56进行操作,能够重新设定和变更清纱条件。即,第2操作部56受理清纱条件的输入(重新设定操作、变更操作)。
第2显示部55和第2操作部56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触摸面板构成。不过,它们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触摸面板。
第2显示控制部58生成二维区域Sf,并与二维区域Sf重叠地将清纱门限Lc、Ln以线显示于第2显示部55。
第2显示控制部58还基于存储于第2存储部的纱线缺陷的信息决定二维区域Sf中的各纱线缺陷的位置,使第2显示部55以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白圆和黑四边形)显示纱线缺陷分布。此外,纱线缺陷分布的显示方法并不限定于点。
第2显示控制部58还使第2显示部55显示当前值栏Sc和新值栏Sn。
在当前值栏Sc中,作为当前的清纱条件下的纱线处理结果,显示纱线缺陷的去除数和生产力。
当前值栏Sc中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是去除的纱线缺陷的实际数(相当于清纱器切断次数),与相对于当前的清纱门限Lc位于与纱线的基准粗细侧相反一侧的区域内的纱线缺陷的点数相当。
在新值栏Sn中,作为变更后的清纱条件下的纱线处理预测,显示纱线缺陷的去除数和生产力。在此所谓的变更后的清纱条件可以是变更确定后的清纱条件和在模拟中变更未确定的清纱条件中的某一个。
新值栏Sn中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是基于当前具有的纱线缺陷的信息(纱线缺陷分布数据)和变更后的清纱条件得到的预测值,与相对于变更后的清纱门限Ln位于与纱线的基准粗细侧(纱线缺陷的粗细为0%的横轴侧)相反一侧的区域内的纱线缺陷的点数相当。
显示于各栏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可以是换算成每单位长度(例如100km)的情况下的值,也可以是换算成每单位时间或每个期间(例如每1个小时、每次转换、每1个精纺循环)的值,还可以是设定了当前的清纱条件以后的去除总数。
纱线缺陷的去除数显示纱线缺陷的每个种类的值(例如棉结N、短粗节S、长粗结L、长细节T各自的数)和合计值(ALL)。其中,纱线缺陷的去除数也可以仅显示纱线缺陷的每个种类的值和合计值中的某一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生产力,显示每单位时间的卷装P的生产个数、卷绕装置16将在1次精纺循环中落纱的精纺纱管B的纱线Y卷绕成卷装P所需的卷绕所需时间。
第2运算部57在清纱条件被变更了时,基于变更后的清纱条件算出预测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也称为预测去除数)。
第2通信部59在清纱条件被变更、第2运算部57算出了预测去除数时,将预测去除数向机台控制装置40发送。
[控制流程]
接着,对基于上述构成的生产力显示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5表示在变更了清纱条件的情况下算出并显示预测的生产力的控制流程。
首先,若在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中变更了清纱条件(步骤S01:第1步骤),则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算出与变更后的清纱条件相应的预测去除数(步骤S02:第2步骤)。并且,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向机台控制装置40发送预测去除数。
机台控制装置40在接收到预测去除数后,基于所接收到的预测去除数、卷绕条件以及运转数据算出自动络纱机1的预测的生产力(步骤S03:第3步骤)。并且,机台控制装置40向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发送算出的预测的生产力。
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在接收到预测的生产力后,将该生产力显示于第2显示部55(步骤S04:第4步骤)。如图4所示,生产力与清纱条件同时显示。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在变更了清纱条件时,在清纱条件设定画面中显示与变更后的清纱条件相应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和生产力的预测值(预测的生产力)。
由此,使用者能够直接地、容易且恰当地掌握与清纱条件相应的生产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能够替代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所算出的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的预测值,而利用机台控制装置40的存储部存储的清纱器切断次数作为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的实际值来算出生产力,因此,无论清纱条件如何,都能够算出当前的生产力并提示使用者。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使用者能够经由第2操作部56变更清纱条件,并根据该变更模拟生产力。另外,使用者能够经由第1操作部46变更卷绕条件,并根据该变更模拟生产力如何改变。另外,使用者能够经由第1操作部46变更运转数据,并根据该变更模拟生产力如何改变。在例如所预先准备的模拟模式中,在由使用者经由第1操作部46变更了卷绕条件和运转数据中的至少1个的情况下,机台控制装置40的第1运算部47算出预测的生产力,第1显示控制部48使第1显示部45显示算出的预测的生产力。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实施方式。
<关于算出生产力的控制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中,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将纱线缺陷的去除数作为清纱数据向机台控制装置40发送,机台控制装置40算出生产力,但算出生产力的装置并不限定于机台控制装置40。例如,也可以是,机台控制装置40将卷绕条件和运转数据向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发送,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的第2运算部57算出生产力。另外,也可以是,机台控制装置40和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之外的控制装置作为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而算出生产力。
另外,机台控制装置40和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也可以不是各自独立的控制装置,而是1个(通用的)控制装置。
<关于显示生产力的显示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的第2显示控制部58使第2显示部55显示生产力,但显示生产力的显示部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机台控制装置40的第1显示控制部48也可以使第1显示部45显示生产力。此时,如图6所示,生产力可以与卷绕条件一起显示。但是,生产力也可以与运转数据一起显示。
另外,机台控制装置40的显示部和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的显示部也可以不是各自独立的显示部,而是1个(通用的)显示部。
另外,也可以在除了机台控制装置40的第1显示部45和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的第2显示部55以外的显示装置中显示生产力。此时,也可以是,具有算出生产力的运算部的控制装置向该显示装置(例如便携终端)发送生产力的信息,以使该显示装置能够显示生产力的方式进行控制。
<关于显示的方法>
生产力的显示并不限定于以数值显示。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变更清纱条件设定画面的颜色,来向使用者提示生产力。更具体而言,也可以是,在清纱条件设定画面中显示变更后的清纱门限之际,若生产力的预测值比预先确定的规定值低(若生产力比阈值差),则使清纱条件设定画面的背景颜色显示红色,或者使清纱门限本身显示红色。
另外,也可以根据清纱条件的变更在显示部显示“生产力降低”“生产力提高”等文字信息。
另外,生产力可以与清纱条件同时显示于与显示清纱条件的显示部相同的显示部,也可以与清纱条件错开时间地显示于同一显示部,还可以与清纱条件同时或以时间差显示于不同的显示部。例如,如图1所示,在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的第2显示部55和机台控制装置40的第1显示部45排列设置于自动络纱机1的机台端部的情况下,可以是,与在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的第2显示部55显示变更后的清纱条件联动地,在机台控制装置40的第1显示部45显示与变更后的清纱条件相对应的生产力。
<关于生产力的种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生产力,显示了每单位时间的卷装P的生产个数和卷绕所需时间。然而,也可以从下述所列举的事项中将至少1个显示为生产力。但是,下述所列举的事项是一个例子,作为生产力也可以算出和显示其他事项。
·每单位时间生产的卷装P的个数。
·每单位时间生产的卷装P的重量。
·每单位时间卷绕为卷装P的纱线Y的长度。
·每单位时间卷绕为卷装P的纱线Y的重量。
·规定数的卷绕单元10将环锭精纺机2在1次精纺循环中落纱的精纺纱管B的纱线Y卷绕为卷装P所需的卷绕所需时间。
·在规定数的卷绕单元10将环锭精纺机2在前次的精纺循环中所落纱的精纺纱管B的纱线Y卷绕成卷装P之后、直到由环锭精纺机2在下次的精纺循环中落纱的精纺纱管B被供给到自动络纱机1为止的待机时间。
·直到由环锭精纺机2在下次的精纺循环中落纱的精纺纱管B被供给到自动络纱机1为止,环锭精纺机2为了将在前次的精纺循环中所落纱的精纺纱管B卷绕为卷装P所需要的卷绕单元的数量。
在此,在1个纤维机械工厂通常设置有多个环锭精纺机2和多个自动络纱机1。并且,环锭精纺机2和自动络纱机1未由纱管输送装置3连结、精纺纱管B向自动络纱机1的供给(输送)以手工作业实施的情况也不少。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工厂整体考虑,算出由设置于工厂的全部或任意数量的自动络纱机1或卷绕单元10卷绕设置于工厂的全部或任意数量的精纺机2或精纺单元20在1次落纱的精纺纱管B所需的卷绕所需时间或待机时间。在自动络纱机1未通过纱管输送装置3与环锭精纺机2连结的情况下,算出的生产力可以是每单位时间生产的卷装P的个数、每单位时间生产的卷装P的重量、每单位时间卷绕为卷装P的纱线Y的长度、每单位时间卷绕为卷装P的纱线Y的重量这4种卷装生产量中的某一个。在各自动络纱机1和各卷绕单元10以不同的批次卷绕的情况下,也可以以批次单位算出各时间。
<其他>
生产力并不限定于按照自动络纱机1的每个机台算出、显示,也可以以规定的组单位、批次单位、转换单位等对使用者有用的单位来算出、显示。
喂纱装置11所支承的纱线卷绕体并不限于精纺纱管B,也可以是喂纱卷装。
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可以将清纱条件名与纱线缺陷数据一起作为清纱数据向机台控制装置40发送,也可以不发送清纱条件名。
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在机台控制装置40算出当前的生产力的情况下,可以不将纱线缺陷的去除数作为清纱数据发送。机台控制装置40能够从各卷绕单元10接收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的实际值。
清纱数据也可以由使用者以手工作业对机台控制装置40的第1操作部46进行操作而直接输入。即,机台控制装置40和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50也可以构成为无法通信。
另外,在图2所示那样的自动络纱机1和环锭精纺机2由纱管输送装置(连结部)3连结的结构中,将取得能够对精纺纱管B的好坏进行判定的信息的传感器(以下称为精纺传感器)设置于环锭精纺机2。并且,在该结构中,也可以是,不利用自动络纱机1的卷绕单元10卷绕基于由该精纺传感器取得的信息判定为不良的精纺纱管B的纱线Y而是将其排出。
例如,精纺传感器对多个精纺单元20仅设置有1个,或者对每个精纺单元20设置有1个或多个,能够对与各精纺单元20的形成精纺纱管的速度(例如钢丝圈的旋转速度、精纺纱管的旋转速度)、各设备和零部件的状态(例如设置不良、设备和零部件的消耗)或周围环境(例如温度、湿度)有关的信息进行检测。
并且,在基于所取得的信息被判定为不良的精纺纱管B(以下也称为不良纱管)的纱线Y在自动络纱机1的各卷绕单元10中被开始卷绕之前的阶段,能够排出该不良纱管。将不良纱管排出的位置、机构能够任意地设计。例如排出不良纱管的排出机构可以设置于精纺机2,也可以设置于纱管输送装置3,还可以设置于自动络纱机1的各卷绕单元10的喂纱装置11。排出机构可以形成为例如不良纱管专用的输送路径,也可以利用设置于自动络纱机1的现有的输送路径(例如空纱管用输送路径)。
基于由精纺传感器取得的信息对精纺纱管B的好坏进行判定的判定部(控制部)例如可以是各精纺传感器本身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精纺机2的控制装置,还可以是对多个精纺传感器进行综合管理的精纺传感器上位控制装置,还可以是机台控制装置40,还可以是各卷绕单元10的单元控制部。
例如在某一精纺纱管B被精纺传感器下的判定部判定为不良的情况下,设置于纱管输送装置3的写入器向该不良纱管的托盘写入不良信息。并且,若该不良纱管通过纱管输送装置3被输送至自动络纱机1、并进一步被供给至任意的卷绕单元10,则设置于该卷绕单元10的读取器读取由写入器写入的不良信息。于是,该卷绕单元10可以不从不良纱管卷绕纱线Y,将不良纱管向空纱管用输送路径排出。或者,在由上述写入器将不良信息写入到不良纱管的托盘之后,设置于纱管输送装置3的读取器读取不良信息。于是,纱管输送装置3可以不向卷绕单元10供给(不向自动络纱机1供给)该不良纱管,使该不良纱管向空纱管用输送路径之外的输送路径分支而输送,将其排出。
<向空气纺纱机的适用>
本发明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能够适用于自动络纱机1以外的纱线卷绕机、例如空气纺纱机。
空气纺纱机具备多个纺纱单元(卷绕单元)和1个或多个接纱台车。
各纺纱单元具有:喂纱装置,该喂纱装置供给纱线;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卷绕从喂纱装置供给的纱线而形成卷装;和清纱器,该清纱器在喂纱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对纱线缺陷进行检测,基于所设定的清纱条件判定是否应去除纱线缺陷。喂纱装置是对纱条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利用空气流对牵伸后的纱条进行纺纱而形成纱线的纺纱装置。
接纱台车设置成能够沿着多个纺纱单元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在规定的纺纱单元前停止并进行接纱。
在空气纺纱机中,作为卷绕条件之一,将设置于1台纺纱机的接纱台车的数量相加而算出生产力。其原因在于,根据接纱台车的数量不同而一次能够接纱的纺纱单元的数量被限制,因此,接纱台车的数量对空气纺纱机的生产力造成影响。
此外,也可以将以上所记载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至少一部分任意地组合。

Claims (9)

1.一种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其是针对具备多个卷绕单元的纱线卷绕机设置的,该多个卷绕单元分别具有:喂纱装置,该喂纱装置供给纱线;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卷绕从所述喂纱装置供给的所述纱线而形成卷装;和清纱器,该清纱器在所述喂纱装置与所述卷绕装置之间对所述纱线的纱线缺陷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设定的清纱条件判定是否应去除所述纱线缺陷,
该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运算部,该运算部基于对所述纱线卷绕机设定的卷绕条件、所述纱线卷绕机的运转数据、以及根据所述清纱条件去除的所述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算出所述纱线卷绕机的生产力;和
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使显示装置显示与由所述运算部算出的所述生产力有关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还具备受理部,该受理部受理所述清纱条件、所述卷绕条件以及所述运转数据中的至少某一个的变更操作,
所述运算部基于根据变更后的所述清纱条件去除的所述纱线缺陷的去除数、变更后的所述卷绕条件、以及变更后的所述运转数据中的至少某一个,算出预测的所述生产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部至少基于所述卷绕装置卷绕所述纱线的卷绕速度、所述卷绕单元的数量、根据所述清纱条件被判定为应去除的所述纱线缺陷的数量即去除数,算出所述生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清纱条件和所述卷绕条件中的至少一方、以及与所述生产力有关的信息。
5.一种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卷绕单元,该多个卷绕单元分别具有供给纱线的喂纱装置、卷绕从所述喂纱装置供给的所述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和在所述喂纱装置与所述卷绕装置之间对所述纱线的纱线缺陷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设定的清纱条件判定是否应去除所述纱线缺陷的清纱器;以及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
所述喂纱装置支承纱线卷绕体,将卷绕于所述纱线卷绕体的所述纱线向所述卷绕装置供给,
所述运算部基于对所述自动络纱机设定的卷绕条件、所述自动络纱机的运转数据、以及根据所述清纱条件去除的所述纱线缺陷的去除数,算出所述自动络纱机的生产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络纱机具备:
对多个所述卷绕单元进行综合管理的机台控制装置;和
对多个所述清纱器进行综合管理的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
所述机台控制装置具备:
设定所述卷绕条件的卷绕设定部;和
与所述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部,
所述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具备:
设定所述清纱条件的清纱设定部;和
与所述机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第2通信部,
所述机台控制装置和所述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经由所述第1通信部和所述第2通信部相互进行发送/接收,
所述机台控制装置和所述清纱器上位控制装置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所述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而算出所述生产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纱管输送装置将落纱后的精纺纱管向所述自动络纱机输送,其中,该纱管输送装置将环锭精纺机和所述自动络纱机连结,该环锭精纺机将多个所述精纺纱管在规定的精纺循环中一齐开始形成并一齐落纱,
所述喂纱装置将由所述纱管输送装置输送来的所述精纺纱管作为所述纱线卷绕体进行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部所算出的所述生产力是以下各事项中的至少某一个:
每单位时间生产的所述卷装的个数;
每单位时间生产的所述卷装的重量;
每单位时间卷绕为所述卷装的所述纱线的长度;
每单位时间卷绕为所述卷装的所述纱线的重量;
规定数的所述卷绕单元将所述环锭精纺机在1次所述精纺循环中落纱的所述精纺纱管的所述纱线卷绕为所述卷装所需的卷绕所需时间;
在规定数的所述卷绕单元将所述环锭精纺机在前次的所述精纺循环中所落纱的所述精纺纱管的所述纱线卷绕为所述卷装之后、直到由所述环锭精纺机在下次的所述精纺循环中落纱的所述精纺纱管被供给到所述自动络纱机为止的待机时间;以及
直到由所述环锭精纺机在下次的所述精纺循环中落纱的所述精纺纱管被供给到所述自动络纱机供给为止,为了将所述环锭精纺机在前次的所述精纺循环中所落纱的所述精纺纱管卷绕为所述卷装所需要的所述卷绕单元的数量。
9.一种生产力显示控制方法,其由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执行,该生产力显示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步骤:
第1步骤,变更所述清纱条件;
第2步骤,基于在所述第1步骤中变更后的所述清纱条件和检测到的所述纱线缺陷的数据,算出预测的所述纱线缺陷的去除数;
第3步骤,基于在所述第2步骤中算出的所述去除数、所述卷绕条件以及所述纱线卷绕机的运转数据,算出预测的生产力;和
第4步骤,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在所述第3步骤中算出的预测的所述生产力。
CN201810444302.6A 2017-05-19 2018-05-10 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自动络纱机 Active CN1089463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9429 2017-05-19
JP2017099429A JP2018193198A (ja) 2017-05-19 2017-05-19 生産力表示制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自動ワイン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6326A true CN108946326A (zh) 2018-12-07
CN108946326B CN108946326B (zh) 2021-04-30

Family

ID=621963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4302.6A Active CN108946326B (zh) 2017-05-19 2018-05-10 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自动络纱机
CN201880024721.2A Active CN110494380B (zh) 2017-05-19 2018-05-17 纺纱系统及卷绕阻止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4721.2A Active CN110494380B (zh) 2017-05-19 2018-05-17 纺纱系统及卷绕阻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2) EP3409626B1 (zh)
JP (1) JP2018193198A (zh)
CN (2) CN108946326B (zh)
WO (1) WO201821229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132A (zh) * 2021-12-31 2022-05-03 江苏欣洁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毛巾机专用复合超细纤维的制造工艺及装置
CN114524326A (zh) * 2020-11-23 2022-05-24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交叉卷绕筒子重量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9676B2 (en) * 2018-05-28 2022-10-04 Uster Technologies Ag Automatic ring spin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same
JP2020083509A (ja) * 2018-11-19 2020-06-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生産量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EP3696637A1 (en) 2019-02-18 2020-08-19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Textile machin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1060418B (zh) * 2019-12-16 2022-08-0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纱线干涩判断方法
JP2021191704A (ja) 2020-06-05 2021-12-1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及び紡績システム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4406A (en) * 1985-10-16 1990-05-08 Nuovopignone Industrie Meccanichee Fonderia S.p.A. Optical slub catcher,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openend process
JPH1135231A (ja) * 1997-07-23 1999-02-09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粗紡機の粗糸張力表示装置
CN101344768A (zh) * 2007-07-11 2009-01-14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纺织机
EP2166137A1 (en) * 2008-09-17 2010-03-24 Murata Machinery, Ltd. Textile machine
JP2010070302A (ja) * 2008-09-17 2010-04-02 Murata Machinery Ltd 繊維機械
CN101948057A (zh) * 2009-07-09 2011-01-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及纤维机械
CN103025937A (zh) * 2010-08-20 2013-04-03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纺织机
JP2013067884A (ja) * 2011-09-21 2013-04-18 Murata Mach Ltd 繊維機械システム及び繊維機械
CN104203788A (zh) * 2012-03-26 2014-12-10 里特机械公司 纱线监测方法
JP2015140252A (ja) * 2014-01-30 2015-08-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状態表示装置、糸処理装置、及び、糸状態表示方法
EP2960195A2 (en) * 2014-06-27 2015-12-30 Murata Machinery, Ltd. Textile machine, textile machine system and updating method of setting values in textile machine
CN106503806A (zh) * 2015-09-04 2017-03-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管理系统、管理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CN106672698A (zh) * 2015-11-10 2017-05-17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12654A1 (de) * 1987-04-14 1988-10-27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zum ueberwachen der qualitaet von produktionsstellen, garnen und spulen an einem maschinenverbund aus wenigstens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und wenigstens einem spulautomaten
JPH05278950A (ja) 1992-03-31 1993-10-26 Murata Mach Ltd 精紡ワインダーのボビン移送装置
JPH0711526A (ja) * 1993-06-21 1995-01-13 Murata Mach Ltd ワインダの管理システム
JPH08144137A (ja) * 1994-11-15 1996-06-04 Kanebo Ltd 精紡機・ワインダー間のボビン搬送装置
JP2007211363A (ja) 2006-02-08 2007-08-23 Murata Mach Ltd 糸欠点のクリアリング判定方法と糸処理装置
JP2008162765A (ja) * 2006-12-28 2008-07-17 Murata Mach Ltd 繊維機械
JP2011020837A (ja) * 2009-07-17 2011-02-03 Murata Machinery Ltd 精紡ワインダの繊維機械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精紡ワインダ
JP2013227155A (ja) 2012-03-28 2013-11-07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欠陥分類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JP2015124039A (ja) * 2013-12-26 2015-07-0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解舒不良部阻止装置、及び、糸巻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4406A (en) * 1985-10-16 1990-05-08 Nuovopignone Industrie Meccanichee Fonderia S.p.A. Optical slub catcher,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openend process
JPH1135231A (ja) * 1997-07-23 1999-02-09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粗紡機の粗糸張力表示装置
CN101344768A (zh) * 2007-07-11 2009-01-14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纺织机
EP2166137A1 (en) * 2008-09-17 2010-03-24 Murata Machinery, Ltd. Textile machine
JP2010070302A (ja) * 2008-09-17 2010-04-02 Murata Machinery Ltd 繊維機械
CN101948057A (zh) * 2009-07-09 2011-01-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及纤维机械
CN103025937A (zh) * 2010-08-20 2013-04-03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纺织机
JP2013067884A (ja) * 2011-09-21 2013-04-18 Murata Mach Ltd 繊維機械システム及び繊維機械
CN104203788A (zh) * 2012-03-26 2014-12-10 里特机械公司 纱线监测方法
JP2015140252A (ja) * 2014-01-30 2015-08-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状態表示装置、糸処理装置、及び、糸状態表示方法
EP2960195A2 (en) * 2014-06-27 2015-12-30 Murata Machinery, Ltd. Textile machine, textile machine system and updating method of setting values in textile machine
CN106503806A (zh) * 2015-09-04 2017-03-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管理系统、管理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CN106672698A (zh) * 2015-11-10 2017-05-17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4326A (zh) * 2020-11-23 2022-05-24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交叉卷绕筒子重量的方法
CN114427132A (zh) * 2021-12-31 2022-05-03 江苏欣洁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毛巾机专用复合超细纤维的制造工艺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26660B1 (en) 2023-07-12
CN108946326B (zh) 2021-04-30
EP3626660A4 (en) 2021-05-05
JP2018193198A (ja) 2018-12-06
EP3409626A1 (en) 2018-12-05
CN110494380B (zh) 2022-03-25
CN110494380A (zh) 2019-11-22
EP3409626B1 (en) 2021-06-30
EP3626660A1 (en) 2020-03-25
WO2018212293A1 (ja) 2018-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6326A (zh) 生产力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自动络纱机
CN107531444B (zh) 纱线卷绕系统、自动络纱机、精纺机以及纱线卷绕方法
JPH03167324A (ja) 紡績工場の生産ラインの作動法および装置
US11319649B2 (en) Ring spin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CN107614406B (zh) 纱线卷绕系统、自动络纱机、精纺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EP3305953A1 (en) Yarn winding system, spinning frame, automatic winder,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CN107539838A (zh) 监视环锭纺纱机的纺纱工位正确运行的方法
CN110626824B (zh) 条筒判定装置、纤维处理系统和条筒判定方法
CN108147207A (zh) 自动络纱机以及自动络纱机的卷取速度控制方法
EP1057907A1 (en) Spinning mill processing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459676B2 (en) Automatic ring spin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same
EP3305951B1 (en) Spinning machine, yarn win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yarn supply bobbin
EP3438334B1 (en) Air spinning machin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EP3744670A1 (en) Textile machine
EP3653553B1 (en) Production volume simulation apparatus and predicted production volume calculation method
EP4170076A1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adjust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a winding machine of a spinning mill and a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same
EP4163242A1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locating a functional disorder at a spinning and winding section of a spinning mill and a method for locating the same
JP2020002479A (ja) 繊維処理方法、繊維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繊維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919426A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spinning system
JPH11268872A (ja) 紡績機の表示システム
CN111455506A (zh) 纺织方法、纺织机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