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8234B - 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8234B
CN108928234B CN201810520562.7A CN201810520562A CN108928234B CN 108928234 B CN108928234 B CN 108928234B CN 201810520562 A CN201810520562 A CN 201810520562A CN 108928234 B CN108928234 B CN 1089282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cross member
bracket
propeller shaf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05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8234A (zh
Inventor
佐藤彰太
伊藤俊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052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667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913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5396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928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8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8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8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0/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 B60K20/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B60K17/34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a transfer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08Selector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r reduction of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4Ratio select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能够减少换挡装置的振动,能够防止换挡装置的耐久性恶化。在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中,在分配装置(14)的前方且发动机(1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前差动装置(17)和后差动装置,分配装置(14)的动力通过前传动轴(15)传递到该前差动装置(17),通过后传动轴(16)传递到该后差动装置。换挡装置(51)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变速器(12)与分配装置(14)之间,并且设置在传动轴(13)的上侧,在中央横梁(6)设置有支撑换挡装置(51)的换挡支架(55)。换挡支架(55)从中央横梁(6)经过传动轴(13)与前传动轴(15)之间的空间(31)延伸到换挡装置(51)。

Description

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设置有基于驾驶员对变速杆的操作来进行变速器的变速挡的切换的换挡装置,作为现有的换挡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变速杆的支撑结构。
在该变速杆的支撑结构中,变速杆通过保持体支撑于变速器壳体且变位自如。保持体具有:控制部,其支承变速杆的支点部;主梁,其通过直接连结锁定单元锁定在变速器壳体的上端;以及斜梁,其通过弹性锁定单元锁定在变速器壳体的下端。
在变速杆的下部设置有作用点部,作用点部通过推力锁定单元连结于向变速器壳体的后方突出的换挡选择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2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现有的变速杆的支撑结构中,变速杆以通过保持体从变速器壳体向后方悬垂的状态装配于变速器壳体,因此,变速杆以变速器壳体为起点发生较大振动。
从而,有可能由于应力集中在变速杆的支点部或变速杆发生局部变形等致使变速杆的耐久性恶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换挡装置的振动并能够防止换挡装置的耐久性恶化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通过横梁支撑换挡装置,上述横梁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开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纵梁连结,上述换挡装置操作与内燃机的后端部连结的变速器的换挡选择轴来切换变速挡,上述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变速器的后方设置有分配装置,上述变速器的动力通过第1传动轴传递到上述分配装置,在上述分配装置的前方且上述内燃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差动装置,上述分配装置的动力通过第2传动轴传递到上述差动装置,上述换挡装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上述变速器与上述分配装置之间,并且设置在上述第1传动轴的上侧,在上述横梁设置有支撑上述换挡装置的换挡支架,上述换挡支架从上述横梁经过上述第1传动轴与上述第2传动轴之间的空间延伸到上述换挡装置。
发明效果
这样,根据上述的本发明,能够减少换挡装置的振动,能够防止换挡装置的耐久性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2是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的车辆的变速器周边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III-III方向向视截面图。
图4是图3中的换挡支架周边的放大图。
图5是图1的V-V方向向视截面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中取下变速器和分配装置后的状态的安装件装配支架及其周边的俯视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中的安装件装配支架及其周边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2、3...纵梁,6...中央横梁(横梁),11...发动机(内燃机),11C...旋转中心轴(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12...变速器,12A...变速器壳体,12B...换挡选择轴,13...传动轴(第1传动轴),13a...一侧面(与支架主体部相对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面),13b...另一侧面(位于与支架主体部相反的一侧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14...分配装置,15...前传动轴(第2传动轴),17...前差动装置(差动装置)、24...前侧横梁、24A...弯曲顶端部(前侧横梁的弯曲方向的顶端部)、24a...右端部(前侧横梁的前侧两端部)、24b...左端部(前侧横梁的前侧两端部)、25...后侧横梁、25A...弯曲顶端部(后侧横梁的弯曲方向的顶端部)、25a...右端部(后侧横梁的前侧两端部)、25b...左端部(后侧横梁的前侧两端部),26...安装件装配支架(板构件)、31...空间(第1传动轴与第2传动轴之间的空间),51...换挡装置,52...变速杆,52a...上端部(变速杆的上端部),52b...下端部(变速杆的下端部),54...换挡箱,54B...一对分支片,54C...凸台部(保持部),54a...销部(后端侧连结部),54b...装配凸台部(前端侧连结部),55...换挡支架,55A...凸台部(上侧连结部),55C...安装件连结部(下侧连结部),55d...一侧面(与第2传动轴相对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面),55e...前端(下侧连结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C1...第1传动轴的旋转中心轴,C2...第2传动轴的旋转中心轴,C3...分支片的中间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通过横梁支撑换挡装置,横梁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开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纵梁连结,换挡装置操作与内燃机的后端部连结的变速器的换挡选择轴来切换变速挡,在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中,在变速器的后方设置有分配装置,变速器的动力通过第1传动轴传递到分配装置,在分配装置的前方且内燃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差动装置,分配装置的动力通过第2传动轴传递到差动装置,换挡装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变速器与分配装置之间,并且设置在第1传动轴的上侧,在横梁设置有支撑换挡装置的换挡支架,换挡支架从横梁经过第1传动轴与第2传动轴之间的空间延伸到换挡装置。
由此,能够减少换挡装置的振动,能够防止换挡装置的耐久性恶化。
【实施例】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图1至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的图。在图1至图7中,上下前后左右是从搭乘于车辆的驾驶员来看的方向。
首先,对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1中,车辆1具备纵梁2、3,纵梁2、3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以下简称为车辆宽度方向)上分开并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纵梁2和纵梁3由前横梁5和设置在前横梁5的后方的中央横梁6连结,前横梁5和中央横梁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本实施例的中央横梁6构成本发明的横梁。纵梁2、纵梁3、前横梁5以及中央横梁6构成车辆1的车体。
在车辆1中设置有动力传动系10。动力传动系10具有:发动机11,其是内燃机;以及变速器12,其将发动机11的未图示的曲轴的旋转速度变速并输出。
发动机11设置为纵置且其曲轴的旋转中心轴11C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变速器12具备变速器壳体12A和换挡选择轴12B。
在变速器壳体12A中收纳有未图示的多个变速齿轮和换挡选择轴12B。换挡选择轴12B绕轴旋转并且在轴向上移动,从而使变速器12切换变速挡。
在图1中示出了从变速器12突出的换挡选择轴12B的后端部。
传动轴13的前端部连结于变速器壳体12A(参照图5),传动轴13从变速器12向车辆1的前后方向后方延伸。在变速器12的后方设置有分配(transfer)装置14,传动轴13的后端部连结于分配装置14。
从而,变速器12的动力通过传动轴13传递到分配装置14。本实施例的传动轴13构成本发明的第1传动轴。
前传动轴15的后端部和后传动轴16的前端部连结于分配装置14。分配装置14设置为相对于旋转中心轴11C偏向纵梁2侧。
前传动轴15从分配装置14朝向动力传动系10的车辆宽度方向侧方延伸到车辆1的前后方向前方。
前传动轴15的前端部连结于前差动装置17。前差动装置17设置在分配装置14的前方并且在发动机1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分配装置14将前传动轴15的动力通过未图示的前侧的左右驱动轴传递到未图示的前轮并使其能差动旋转。
本实施例的前传动轴15构成本发明的第2传动轴,前差动装置17构成本发明的差动装置。
后传动轴16的后端部连结于未图示的后差动装置。后差动装置将后传动轴16的动力通过未图示的后侧的左右驱动轴传递到未图示的后轮并使其能差动旋转。
分配装置14始终将从传动轴13传递过来的动力传递到后传动轴16。
在分配装置14设置有未图示的切换杆,当驾驶员操作切换杆19,选择了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中的任意一种驱动时,分配装置14将传递路径切换至两轮驱动状态或四轮驱动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上述两轮驱动状态是指不将从传动轴13传递过来的动力传递到前传动轴15的驱动状态,上述四轮驱动状态是指将从传动轴13传递过来的动力传递到前传动轴15的驱动状态。
从而,车辆1实施切换至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分时四轮驱动。此外,也可以是以形成始终以四轮来驱动车辆1这样的动力的传递路径的方式来驱动分配装置14,即以形成全时四轮驱动的方式来驱动分配装置14。
在图6中,中央横梁6具有前侧横梁24和后侧横梁25,前侧横梁24和后侧横梁25由圆形的管材构成。本实施例的中央横梁6构成本发明的横梁。
前侧横梁24的右端部24a连结于纵梁2,并且左端部24b连结于纵梁3,当俯视车辆1时,前侧横梁24从右端部24a和左端部24b朝向旋转中心轴11C向斜后方延伸,中央部向后方弯曲。
后侧横梁25的右端部25a连结于纵梁2,并且左端部25b连结于纵梁3,当俯视车辆1时,后侧横梁25从右端部25a和左端部25b朝向旋转中心轴11C向斜前方延伸,中央部向前方弯曲。本实施例的旋转中心轴11C是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相同的轴,构成本发明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
本实施例的右端部24a和左端部24b构成本发明的前侧横梁的前侧两端部,右端部25a和左端部25b构成本发明的后侧横梁的后侧两端部。
当俯视车辆1时,前侧横梁24的弯曲方向的顶端部24A(以下称为弯曲顶端部24A)和后侧横梁25的弯曲方向的顶端部25A(以下称为弯曲顶端部25A)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使得前侧横梁24和后侧横梁25形成X形状。
本实施例的前侧横梁24的弯曲顶端部24A是指与旋转中心轴11C重叠的前侧横梁24的部位。后侧横梁25的弯曲顶端部25A是指与旋转中心轴11C重叠的后侧横梁25的部位。
在弯曲顶端部24A和弯曲顶端部25A通过焊接等而装配有安装件装配支架26,安装件装配支架26装配于前侧横梁24和后侧横梁25,且覆盖弯曲顶端部24A、25A。本实施例的安装件装配支架26构成本发明的板构件。
在图5中,在变速器12的后端装配有安装支架28,安装支架28通过安装构件27装配于安装件装配支架26。
安装构件27具有下支架27A、上支架27B以及弹性体27C。
下支架27A通过未图示的螺栓装配于安装件装配支架26,上支架27B通过未图示的螺栓装配于安装支架28。弹性体27C连结下支架27A与上支架27B,由橡胶等弹性变形自如的材料构成。
在图1中,发动机11的右侧部通过未图示的安装构件支撑于纵梁2,发动机11的左侧部通过未图示的安装构件支撑于纵梁3,安装构件分别具备未图示的橡胶等弹性体。
从而,动力传动系10通过安装构件弹性地支撑于纵梁2、3,通过安装构件27弹性地支撑于中央横梁6。
在车辆1中设置有加强支架32。加强支架32将位于旋转中心轴11C与纵梁2之间的后侧横梁25的部位与纵梁2连结。
分配装置14设置为相对于变速器12偏向纵梁2侧,并且其前端部14a位于右端部25a和左端部25b的前方。
在分配装置1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右侧面连结有安装支架33,在分配装置1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面连结有安装支架34。
安装支架33的后端部连结于纵梁2,安装支架33的前端部连结于加强支架32。
加强支架32在后侧横梁25的前侧,将纵梁2与后侧横梁25连结。
安装支架34的右端部连结于分配装置14,安装支架34的左端部连结于纵梁3。
从而,分配装置14通过安装支架33和安装支架34支撑于纵梁2、3。
在图1、图2中,在车辆1中设置有换挡装置51。换挡装置51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变速器12与分配装置14之间,并且设置在传动轴13的上侧(参照图3、图4)。
换挡装置51具备变速杆52,变速杆52由驾驶员操作。
变速杆52通过连杆构件53连结于换挡选择轴12B。在连杆构件53的前端部设置有与换挡选择轴12B的后端部连结的连结部53A。
连杆构件53与变速杆52的移动联动而绕轴旋转并在轴向上移动,使换挡选择轴12B绕轴旋转并在轴向上移动。
在图2中,换挡装置51具有换挡箱54。换挡箱54具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收纳连杆构件53的收纳部54A,在收纳部54A设置有保持变速杆52的下端的凸台部54C。本实施例的凸台部54C构成本发明的保持部。
换挡箱54具备一对分支片54B,分支片54B从收纳部54A向前方分支为两岔,夹住连结部53A。在分支片54B的分支方向的前端部设置有装配凸台部54b(参照图5),装配凸台部54b支撑于变速器12且摆动自如。
在收纳部54A的后端部设置有销部54a(参照图2、图3),销部54a通过弹性体56(参照图3)支撑于换挡支架55的凸台部55A且滑动自如。
换挡箱54的销部54a在比凸台部54C靠后方处,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分支片54B的中间位置C3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参照图2)。
分支片54B的前端部通过装配凸台部54b支撑于变速器壳体12A且摆动自如,换挡箱54相对于变速器壳体12A以装配凸台部54b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
在图2中,销部54a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传动轴13的旋转中心轴C1偏向前传动轴15的旋转中心轴C2侧的状态设置,传动轴13的旋转中心轴C1相对于曲轴的旋转中心轴11C偏向纵梁3侧。
在图4中,换挡支架55装配于安装件装配支架26。即,换挡支架55通过安装件装配支架26装配于中央横梁6。
换挡支架55从安装件装配支架26经过传动轴13与前传动轴15之间的空间31延伸到换挡装置51的销部54a。
换挡支架55包含:凸台部55A,其连结于换挡装置51的销部54a;支架主体部55B,其从凸台部55A向下方延伸,经过传动轴13与前传动轴15之间的空间31;以及安装件连结部55C,其从支架主体部55B向下方延伸,连结于安装件装配支架26。
这样,在换挡箱54的前端部设置有与变速器壳体12A连结的装配凸台部54b,在换挡箱54的后端部设置有与换挡支架55的凸台部55A连结的销部54a。
销部54a相对于凸台部55A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从而换挡箱54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另外,销部54a相对于凸台部55A绕销部54a的轴线摆动。
在图4中,销部54a、传动轴13以及安装件连结部55C排列设置在上下方向上,传动轴1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面13a与支架主体部55B相对。
本实施例的凸台部55A构成本发明的上侧连结部,安装件连结部55C构成本发明的下侧连结部。装配凸台部54b构成本发明的前端侧连结部,销部54a构成本发明的后端侧连结部。
在图5的车辆宽度方向侧视图中,支架主体部55B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形成为从上部朝向下部变宽。
在图4中,换挡支架55的安装件连结部55C从与前传动轴15相对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面55d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从下方覆盖传动轴13,延伸方向的前端55e与传动轴1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13b相比向远离前传动轴15的方向延伸。
从而,在图7的俯视图中,安装件连结部55C的前端55e从上方肉眼可见。这样,换挡支架55从安装件装配支架26经过传动轴13与前传动轴15之间的空间31延伸到销部54a而覆盖传动轴13的下方和侧方。
在图5中,在变速杆52处于空挡位置的情况下,变速杆52延伸成倾斜状态,上端部52a位于下端部52b的后方。
换挡支架55的支架主体部55B形成为凸台部55A位于安装件连结部55C的后方的倾斜状态,换挡支架55从安装件连结部55C朝向凸台部55A向后斜上方倾斜。
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侧面观看时,变速杆52处于空挡位置时,换挡支架55与变速杆52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
接下来,说明作用。
本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在变速器12的后方设置有分配装置14,变速器12的动力通过传动轴13传递到该分配装置14。
在分配装置14的前方且发动机1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前差动装置17和后差动装置,分配装置14的动力通过前传动轴15传递到该前差动装置17,分配装置14的动力通过后传动轴16传递到该后差动装置。
换挡装置51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变速器12与分配装置14之间,并且设置在传动轴13的上侧,在中央横梁6设置有支撑换挡装置51的换挡支架55。
从而,能够将换挡装置51通过换挡支架55稳定地支撑于刚性高的安装件装配支架26。因此,在动力传动系10的振动、因振动而施加的负荷传递到换挡装置51的情况下,能够将该振动、因振动而施加的负荷从换挡装置51通过换挡支架55传递到安装件装配支架26。
因此,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变速杆52与连杆构件53的连结部位、换挡选择轴12B与连结部53A的连结部位等以及变速杆52、连杆构件53等发生局部变形,能够防止换挡装置51的耐久性恶化。
另一方面,分配装置14将从变速器12通过传动轴13传递过来的动力通过前传动轴15和后传动轴16分配到前差动装置17和后差动装置。
从而,分配装置14的连结有前传动轴15和后传动轴16的一侧的重量比连结有传动轴13的一侧的重量大。
因此,当动力传动系10以传动轴13的旋转中心轴C1为中心在图4的旋转方向W上发生振动时,分配装置14会以旋转中心轴C1为中心被拖拽到连结有前传动轴15和后传动轴16的一侧而发生振动(箭头A所示的方向)。
根据本实施例的变速杆52的支撑结构,换挡支架55从中央横梁6经过传动轴13与前传动轴15之间的空间31延伸到换挡装置51。
从而,相对于传动轴13的旋转中心轴C1,能够在作用于分配装置14的拖拽负荷较大的一侧设置换挡支架55。因此,在动力传动系10发生振动时,能够用换挡支架55来接收因分配装置14的拖拽而施加到换挡装置51的负荷,并将其释放到中央横梁6。
因此,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变速杆52与连杆构件53的连结部位、换挡选择轴12B与连结部53A的连结部位等以及变速杆52、连杆构件53等发生局部变形,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换挡装置51的耐久性恶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换挡支架55包含:凸台部55A,其连结于换挡装置51;支架主体部55B,其从凸台部55A向下方延伸,经过传动轴13与前传动轴15之间的空间31;以及安装件连结部55C,其从支架主体部55B向下方延伸,连结于安装件装配支架26。
而且,换挡装置51、传动轴13以及安装件连结部55C排列设置在上下方向上。
从而,能够将换挡装置51和换挡支架55设置得靠近从动力传动系10被传递振动的传动轴13。从而,与将换挡装置51和换挡支架55设置得远离传动轴13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换挡装置51的振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换挡装置51具备变速杆52和保持变速杆52的换挡箱54。
而且,换挡箱54具备:装配凸台部54b,其连结于变速器壳体12A;以及销部54a,其连结于凸台部55A,销部54a设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传动轴13的旋转中心轴C1偏向前传动轴15的旋转中心轴C2侧的状态。
从而,能够将换挡箱54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这两者分别支撑于变速器壳体12A和换挡支架55,能够增大换挡支架55的支撑刚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换挡装置51的振动。
另外,由于能够容易地减少换挡装置51的振动,因此,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装配凸台部54b与变速器壳体12A的连结部位、销部54a与换挡支架55的凸台部55A的连结部位。因此,能够防止换挡箱54的耐久性恶化,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换挡装置51的耐久性恶化。
而且,销部54a设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传动轴13的旋转中心轴C1偏向前传动轴15的旋转中心轴C2侧的状态。
从而,与销部54a设置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传动轴13的旋转中心轴C1偏向远离前传动轴15的旋转中心轴C2侧的方向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支架主体部55B的弯曲半径。
因此,能够防止应力局部地集中在支架主体部55B而支架主体部55B发生局部变形,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换挡装置51的振动,而且能够防止换挡支架55的耐久性恶化。
与此相对,若支架主体部55B的弯曲半径较小,则应力集中在支架主体部55B的弯曲较大的部位,支架主体部55B的弯曲部位容易变形,换挡支架55的耐久性容易恶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传动轴13具有:与支架主体部55B相对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面13a;以及位于与支架主体部55B相反的一侧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13b。
而且,安装件连结部55C从与前传动轴15相对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面55d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从下方覆盖传动轴13,延伸方向的前端55e与传动轴1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13b相比向远离前传动轴15的方向延伸。
从而,换挡支架55的安装件连结部55C能够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足够的长度从下方覆盖传动轴13。
因此,能够用换挡支架55来接收作用于分配装置14的箭头A方向的拖拽负荷。
而且,针对与作用于分配装置14的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反作用力,能够提高换挡支架55的刚性。其结果是,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换挡装置51的振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换挡箱54具备:凸台部54C,其保持变速杆52的下端;以及一对分支片54B,其从凸台部54C向前方分支为两岔,在分支方向的前端部具有装配凸台部54b。
而且,销部54a设置于换挡箱54且比凸台部54C靠后方处,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销部54a与分支片54B的中间位置C3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从而,能够将换挡箱54的前端部以2个点支撑于变速器壳体12A,并且将换挡箱54的后端部以1个点支撑于换挡支架55。从而,能够将换挡箱54以3个点支撑于变速器壳体12A和换挡支架55。
因此,能够将换挡箱54的重心点设定在将顶端部的2点和后端部的1点连接而成的假想三角形内,能够将换挡箱54以稳定的状态设置于车辆1,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换挡装置51的振动。
而且,换挡箱54设置为相对于传动轴13的旋转中心轴C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偏向前传动轴15的旋转中心轴C2侧的状态。
从而,与换挡箱54以相对于传动轴13的旋转中心轴C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偏向与前传动轴15的旋转中心轴C2相反的一侧的状态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支架主体部55B的弯曲半径。
从而,能够防止应力局部地集中在支架主体部55B而支架主体部55B发生局部变形,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换挡装置51的振动,而且能够防止换挡支架55的耐久性恶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在变速杆52处于空挡位置的情况下,变速杆52延伸成倾斜状态,上端部52a位于下端部52b的后方。
从而,在驾驶员进行了将变速杆52从空挡位置切换至图5的虚线所示的1挡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推压变速杆52的方向上会施加较大的力,反复进行该操作会容易使变速杆52的耐久性恶化。
本实施例的换挡支架55的支架主体部55B形成为凸台部55A位于安装件连结部55C的后方的倾斜状态,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侧面观看时,变速杆52处于空挡位置时,换挡支架55与变速杆52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
从而,在驾驶员进行了将变速杆52从空挡位置切换至1挡的操作的情况下,能够与推压变速杆52的方向一致地使换挡支架55伸展。
因此,能够通过换挡支架55来高效地接收推压变速杆52时产生的负荷。因此,能够防止变速杆52的耐久性恶化,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换挡装置51的耐久性恶化。
另外,在变速杆52切换至1挡时,如图5的虚线所示,变速杆52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在该状态下,换挡支架55和中央横梁6位于变速杆52的下方。
因此,在将变速杆52从1挡切换至空挡位置或其它换挡位置时,能够通过换挡支架55和中央横梁6来高效地接收从上方推压变速杆52时产生的负荷。因此,能够防止变速杆52的耐久性恶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中央横梁6具有前侧横梁24,该前侧横梁24的右端部24a和左端部24b分别连结于纵梁2、3,该前侧横梁24从右端部24a和左端部24b朝向旋转中心轴11C向后方弯曲。
而且,中央横梁6具有后侧横梁25,该后侧横梁25的右端部25a和左端部25b分别连结于纵梁2、3,该后侧横梁25从右端部25a和左端部25b朝向旋转中心轴11C向前方弯曲。
前侧横梁24的弯曲顶端部24A和后侧横梁25的弯曲顶端部25A在前后方向上相对。
安装件装配支架26装配于前侧横梁24和后侧横梁25,且覆盖前侧横梁24和后侧横梁25的弯曲顶端部24A、25A,换挡支架55装配于安装件装配支架26。
从而,构建了前侧横梁24与后侧横梁25成为一体的中央横梁6,前侧横梁24及后侧横梁25与纵梁2、3的连结部位作为中央横梁6的连结部位而被共有,能够提高中央横梁6的刚性。
另外,安装件装配支架26在弯曲顶端部24A、25A与前侧横梁24和后侧横梁25接触,因此,与仅在直线部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扩大接触范围进行配置,因此能够提高刚性。
通过将换挡装置51支撑于该安装件装配支架26,能够提高换挡装置51的支撑刚性,而且,如图7的箭头a所示,能够使换挡装置51的振动从换挡支架55经过前侧横梁24和后侧横梁25分散到纵梁2、3。
其结果是,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换挡装置51的振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侧面观看时,支架主体部55B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从上部朝向下部变宽。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换挡支架55的刚性,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换挡装置51的支撑刚性。
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地加以变更。旨在将所有这种修改和等价物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8)

1.一种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通过横梁支撑换挡装置,上述横梁连结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开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纵梁,上述换挡装置操作与内燃机的后端部连结的变速器的换挡选择轴来切换变速挡,
上述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变速器的后方设置有分配装置,上述变速器的动力通过第1传动轴传递到上述分配装置,
在上述分配装置的前方且上述内燃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差动装置,上述分配装置的动力通过第2传动轴传递到上述差动装置,
上述换挡装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上述变速器与上述分配装置之间,并且设置在上述第1传动轴的上侧,
在上述横梁设置有支撑上述换挡装置的换挡支架,
上述换挡支架从上述横梁经过上述第1传动轴与上述第2传动轴之间的空间延伸到上述换挡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换挡支架包含:上侧连结部,其连结于上述换挡装置;支架主体部,其从上述上侧连结部向下方延伸,经过上述第1传动轴与上述第2传动轴之间的空间;以及下侧连结部,其从上述支架主体部向下方延伸,连结于上述横梁,
上述换挡装置、上述第1传动轴以及上述下侧连结部排列设置在上下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换挡装置具备变速杆和保持上述变速杆的换挡箱,
上述变速器具备变速器壳体,
上述换挡箱具备:前端侧连结部,其连结于上述变速器壳体;以及后端侧连结部,其连结于上述换挡支架的上述上侧连结部,
上述后端侧连结部设置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上述第1传动轴的旋转中心轴偏向上述第2传动轴的旋转中心轴侧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传动轴具有:与上述支架主体部相对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面;以及位于与上述支架主体部相反的一侧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
上述下侧连结部从与上述第2传动轴相对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面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从下方覆盖上述第1传动轴,延伸方向的前端与上述第1传动轴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相比向远离上述第2传动轴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换挡箱具备:保持部,其保持上述变速杆的下端;以及一对分支片,其从上述保持部向前方分支为两岔,在分支方向的前端部具有上述前端侧连结部,
上述后端侧连结部设置于上述换挡箱且比上述保持部靠后方处,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上述后端侧连结部与上述一对分支片的中间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上述换挡箱设置为相对于上述第1传动轴的旋转中心轴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偏向上述第2传动轴的旋转中心轴侧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变速杆处于空挡位置的情况下,上述变速杆延伸成倾斜状态,其上端部位于其下端部的后方,
上述换挡支架的上述支架主体部形成为上述上侧连结部位于上述下侧连结部的后方的倾斜状态,
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侧面观看时,上述变速器的变速挡处于空挡位置时,上述换挡支架与上述变速杆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梁具备:前侧横梁,其前侧两端部连结于上述一对纵梁,其从上述前侧两端部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向后方弯曲;以及后侧横梁,其位于上述前侧横梁的后方且其后侧两端部连结于上述一对纵梁,其从上述后侧两端部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向前方弯曲,
上述前侧横梁的弯曲方向的顶端部和上述后侧横梁的弯曲方向的顶端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相对,
板构件装配于上述前侧横梁和上述后侧横梁,且覆盖上述前侧横梁的弯曲方向的顶端部和上述后侧横梁的弯曲方向的顶端部,
上述换挡支架装配于上述板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侧面观看时,上述支架主体部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从上部朝向下部变宽。
CN201810520562.7A 2017-05-29 2018-05-28 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Active CN1089282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5234 2017-05-29
JP2017105234A JP6866767B2 (ja) 2017-05-29 2017-05-29 パワートレインのマウント装置
JP2017191301A JP6953968B2 (ja) 2017-09-29 2017-09-29 シフト装置の支持構造
JP2017-191301 2017-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8234A CN108928234A (zh) 2018-12-04
CN108928234B true CN108928234B (zh) 2021-06-15

Family

ID=6410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0562.7A Active CN108928234B (zh) 2017-05-29 2018-05-28 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8234B (zh)
DE (1) DE102018207490A1 (zh)
FR (1) FR3066799B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8085A (zh) * 2010-05-31 2013-04-1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变速杆的支撑结构
EP2754922A1 (en) * 2013-01-10 2014-07-16 Kongsberg Driveline Systems SAS Shifter assembly having a biased bush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28021A (ja) * 1991-04-26 1992-11-17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JP2001012587A (ja) 1999-06-28 2001-01-16 Aisin Ai Co Ltd シフトレバーの支持装置
JP2015196413A (ja) * 2014-03-31 2015-11-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四輪駆動車
US9927022B2 (en) * 2015-10-02 2018-03-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ibration isolator for manual transmission shifter with a single reaction ar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8085A (zh) * 2010-05-31 2013-04-1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变速杆的支撑结构
EP2754922A1 (en) * 2013-01-10 2014-07-16 Kongsberg Driveline Systems SAS Shifter assembly having a biased bush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8234A (zh) 2018-12-04
DE102018207490A1 (de) 2018-11-29
FR3066799B1 (fr) 2021-06-25
FR3066799A1 (fr)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209380A1 (en) Power train support apparatus
US20070096449A1 (en) Steering shaft support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100411903C (zh) 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
JP6008778B2 (ja) 作業車の動力伝達装置
CN108928234B (zh) 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CN108930783B (zh) 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JP6922625B2 (ja) シフト装置の支持構造
JP2007131290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7050858A (ja) 車輌フレーム
CN108928391B (zh) 动力装置总成的安装结构
JP6953968B2 (ja) シフト装置の支持構造
JP6922626B2 (ja) トランスファ装置の支持構造
CN211032154U (zh) 车辆用动力单元的支撑结构
JP2019202631A (ja) 作業車両
JP6958198B2 (ja) 燃料フィルタの取付構造
JP7396234B2 (ja) 作業車両
US11059518B2 (en)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JP4336942B2 (ja) 四輪駆動車の排気装置
JP2956723B2 (ja) 自動車の重量物配置構造
EP1308369A1 (en) Working vehicle
JP2019064436A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マウント構造
JP5063569B2 (ja) 作業車両
JP3716709B2 (ja) 四輪駆動車のエンジンルーム構造
JP2006240316A (ja) 作業車両の操向操作部
CN101125529B (zh) 操作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