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5361A - 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5361A
CN108925361A CN201810585813.XA CN201810585813A CN108925361A CN 108925361 A CN108925361 A CN 108925361A CN 201810585813 A CN201810585813 A CN 201810585813A CN 108925361 A CN108925361 A CN 108925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strain
soil
laye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58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5858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5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5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5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芦苇菇子实体组织分离后接种于无菌培养基质,在环境温度为18~24℃、空气湿度为70~75%RH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得栽培种菌包;(2)将栽培种菌包进行覆土栽培,在发菌期时,控制环境温度为13~20℃、土壤湿度为63~67%、空气湿度为68~72%RH;在出菇期时,维持环境温度为13~20℃,土壤湿度为63~67%,控制空气湿度为83~87%RH,继续培养至出菇即可。所述栽培方法操作简便,同时能够通过控制芦苇菇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温度、空气湿度及土壤湿度,得到菇柄粗壮、菇体完整、色白、肉厚品质佳的芦苇菇。

Description

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蘑菇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苇菇简称苇菇,亦称为红柳菇,在分类学上属蘑菇属,和双孢菇亲缘关系较近,是我国非常稀有的一种大型食用菌。芦苇菇往往生长在红柳树下边沙土层15cm以下的地方,一方面它吸沙土层下边含有芦苇叶腐殖土的营养,另一方面红柳树周边沙土层盐碱性较小,适合它生长。它在沙土层中形成子实体并开伞,这种特性在其它食用菌中是很少见的。有人认为沙土层提供了一个保温闭光的环境,而所需营养却来自更深处。此外,有红柳的地方地下水也较多。目前只有新疆的博湖县和内蒙包头郊区的芦苇地有野生菇。
公开号为CN106069199A的专利中提出一种芦苇菇不覆土栽培的方法,包括:(S1)菌种的获得和培养;(S2)制备母种;(S3)制备栽培菌种;(S4)制备栽培培养料或菌包及养菌;(S5)出菇和管理。该发明开创了国际上首次进行不覆土栽培蘑菇的先河,但是该方法培育菌丝过程较为繁杂,且每步所需的培养料均不同,增加了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操作简便,通过控制芦苇菇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温度、空气湿度及土壤湿度,得到菇柄粗壮、菇体完整、色白、肉厚品质佳的芦苇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芦苇菇子实体组织分离后接种于无菌培养基质,在环境温度为18~24℃、空气湿度为70~75%RH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得栽培种菌包;
(2)将栽培种菌包进行覆土栽培,在发菌期时,控制环境温度为13~20℃、土壤湿度为63~67%、空气湿度为68~72%RH;在出菇期时,维持环境温度为13~20℃,土壤湿度为63~67%,控制空气湿度为83~87%RH,继续培养至出菇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培养基质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棉籽壳20~28%、麦麸2~6%、腐殖土6~10%、磷酸二氢钙型磷肥0.2~0.6%、尿素0.6~1%、白糖2~2.8%、石膏0.2~0.6%和水55~65%。所述无菌培养基质富含芦苇菇生长发育必须的碳源、铵态氮、钾、钙、镁和硫等多种元素,且配比合理、营养均衡;另外,无菌培养基质中含水量对于芦苇菇生长尤为关键,当含水量低于50%时菌丝生长缓慢,绒毛菌丝多而纤细,不易形成子实体,当含水率高于70%时培养基质内氧气不足,易出现线状菌丝,生命力差、易死亡,故无菌培养基质含水量为55~65%。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无菌培养基质的灭菌采用熟料杀菌或生料杀菌,熟料杀菌方法为:将培养基质装入种袋,在115~125℃、1.2~1.8kg/cm2压力下条件下灭菌1~2h即可;生料杀菌方法为:向培养基质中加入占培养基质重量0.8~1.2%的生石灰。
进一步的,步骤(1)中,培养时间为20~25d。
进一步的,步骤(2)中,出菇期时间为35~50d;
进一步的,步骤(2)中,覆土栽培方式为熟料栽培或生料栽培。
当灭菌采用熟料杀菌时,相应的,覆土栽培方式选用熟料栽培,步骤为:
(i)于栽培土地上挖出沟槽;
(ii)将栽培种菌包脱袋后等距相隔3~5cm码放于沟槽内;
(iii)在菌包上部覆5~7cm厚的土层。
当灭菌采用生料杀菌时,相应的,覆土栽培方式选用生料栽培,步骤为:
(I)将稻草浸泡于饱和石灰水中5~7d,完毕后再浸泡于清水中2~3d,捞出后沥干得稻草基料;将栽培种菌包粉碎后得碎菌种;
(II)于栽培土地上挖出沟槽;
(III)先将8~12%重量比的所述碎菌种均匀平铺于沟槽底部,作为第一菌种层,在所述第一菌种层的上方覆盖5~7cm厚的第一稻草基料层,之后再取8~12%重量比的所述碎菌种均匀平铺于所述第一稻草基料层的上方,作为第二菌种层,在所述第二菌种层的上方再覆盖5~7cm厚的第二稻草基料层,取18~22%重量比的所述碎菌种继续在所述第二稻草基料层的上方均匀平铺,作为第三菌种层,再在所述第三菌种层上方依次覆盖5~7cm厚的土层和10~15cm厚的第四稻草基料层,再在所述第四稻草基料层的上方均匀平铺剩余的碎菌种,作为第四菌种层,最后在所述第四菌种层的上方再覆盖5~7cm厚的腐殖土即可。
熟料栽培用培养基质经高温灭菌后杂菌和害虫基本均被消灭,栽培方法仅需简单将栽培种菌包脱袋后等距码放即可。对于生料栽培,由于培养基质未经高温灭菌,所以对于病虫害的控制应更为严格:因为一般杂菌不易在底层生长,故生料栽培将菌种打底均匀铺展可抢占生长空间;稻草作为基料经饱和石灰水充分浸泡后,能够消灭杂菌和病虫害,其与菌种逐层交替铺展能够充分为芦苇菇的生长提供养分,而且合理利用了生长空间,使出菇产量最大化。
芦苇菇属厌光型菌类,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能使菇体完整、色白、肉厚品质佳,当光线过强或直射时会造成菇体表面干燥、发黄、粗糙、菌柄徒长、菌盖歪斜变色等症状,故需覆土栽培避免光线对芦苇菇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经发明人反复验证,将芦苇菇子实体组织分离接种于无菌基质后,控制环境温度为18~24℃、空气湿度为70~75%RH时,孢子7~15d即能萌发,每天能生长4~6mm,菌丝生长茁壮;发菌期与出菇期时,在环境温度为13~20℃、土壤湿度为63~67%RH条件下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菌柄粗壮,肉厚,产量高;空气湿度在发菌期时为68~72%RH,出菇期时为83~87%RH时为最佳,这是由于本申请发明人在长期研究中发现:空气湿度低于65%RH时子实体生长过慢,造成芦苇菇产生鳞片、空心,空气湿度高于90%RH时,易招致杂菌及虫害,产生死菇、锈斑和红根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培养基质:棉籽壳20%、麦麸6%、腐殖土6%、磷酸二氢钙型磷肥0.6%、尿素0.6%、白糖2.8%、石膏0.2%和水63.8%,将培养基质在115℃、1.8kg/cm2条件下灭菌1h,得无菌培养基质;
(2)将芦苇菇子实体组织分离后接种于无菌培养基质,在环境温度约为18℃、空气湿度约为75%RH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得栽培种菌包;
(3)将栽培种菌包脱袋后,等距相隔约3cm码放于长、宽、深为20m×1m×0.5m的沟槽中,完毕后在菌包上部覆5cm土层,在发菌期时,控制环境温度约为13℃、土壤湿度约为67%、空气湿度约为68%RH;在出菇期时,维持环境温度约为13℃,土壤湿度约为67%,控制空气湿度为83%RH,约35d后出菇完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培养基质:棉籽壳28%、麦麸2%、腐殖土10%、磷酸二氢钙型磷肥0.2%、尿素1%、白糖2%、石膏0.6%和水56.2%,再添加占培养基质重量1%的生石灰,得无菌培养基质;
(2)将芦苇菇子实体组织分离后接种于无菌培养基质,在环境温度约为24℃、空气湿度约为70%RH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得栽培种菌包,完毕后将栽培种菌包粉碎得碎菌种;
(3)将10%重量比的碎菌种均匀平铺于长、宽、深为20m×1m×0.5m的沟槽底部,作为第一菌种层,在所述第一菌种层的上方覆盖约6cm厚的第一稻草基料层,之后再取10%重量比的所述碎菌种均匀平铺于所述第一稻草基料层的上方,作为第二菌种层,在所述第二菌种层的上方再覆盖6cm厚的第二稻草基料层,取20%重量比的所述碎菌种继续在所述第二稻草基料层的上方均匀平铺,作为第三菌种层,再在所述第三菌种层上方依次覆盖6cm厚的土层和12cm厚的第四稻草基料层,再在所述第四稻草基料层的上方均匀平铺剩余的碎菌种,作为第四菌种层,最后在所述第四菌种层的上方再覆盖6cm厚的腐殖土即可;
(4)在发菌期时,控制环境温度约为20℃、土壤湿度约为63%、空气湿度约为72%RH;在出菇期时,维持环境温度约为20℃,土壤湿度约为63%,控制空气湿度为87%RH,约50d后出菇完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培养基质:棉籽壳24%、麦麸4%、腐殖土8%、磷酸二氢钙型磷肥0.4%、尿素0.8%、白糖2.4%、石膏0.4%和水60%,将培养基质在120℃、1.5kg/cm2条件下灭菌1.5h,得无菌培养基质;
(2)将芦苇菇子实体组织分离后接种于无菌培养基质,在环境温度约为21℃、空气湿度约为72%RH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得栽培种菌包;
(3)将栽培种菌包脱袋后,等距相隔约5cm码放于长、宽、深为20m×1m×0.5m的沟槽中,完毕后在菌包上部覆7cm土层,在发菌期时,控制环境温度约为16℃、土壤湿度约为65%、空气湿度约为70%RH;在出菇期时,维持环境温度约为16℃,土壤湿度约为65%,控制空气湿度为80%RH,约42d后出菇完全。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发菌时期空气湿度控制为60~65%RH,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出菇时期空气湿度控制为90~95%RH,其他条件均相同。
现选取按照实施例1~3栽培得到的芦苇菇,评定其色泽,气味及滋味,状态三种感官指标。感官要求标准参考GB 7096-2014,如表1所示,选取10名专业人员进行感官评定,感官评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1为感官要求标准。
表2为感官评定结果得分。
种植方法 色泽/分数 滋味、气味/分数 状态/分数
实施例1 10 10 9
实施例2 10 10 9
实施例3 10 9 10
对比例1 3 5 4
对比例2 3 4 3
结果及结论:
1、按照实施例1~3栽培所得的芦苇菇菇柄粗壮、菇体完整、色白,综合色泽、状态、滋味及气味指标均达到较高分数。
2、按照对比例1栽培所得的芦苇菇菇体表面有鳞片状斑纹,且存在空心芦苇菇;按照对比例2栽培所得的芦苇菇菇体锈斑严重,且有死菇和红根菇出现;故对比例1和对比例2综合色泽、状态、滋味及气味指标分数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芦苇菇子实体组织分离后接种于无菌培养基质,在环境温度为18~24℃、空气湿度为70~75%RH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得栽培种菌包;
(2)将栽培种菌包进行覆土栽培,在发菌期时,控制环境温度为13~20℃、土壤湿度为63~67%、空气湿度为68~72%RH;在出菇期时,维持环境温度为13~20℃,土壤湿度为63~67%,控制空气湿度为83~87%RH,继续培养至出菇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培养基质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棉籽壳20~28%、麦麸2~6%、腐殖土6~10%、磷酸二氢钙型磷肥0.2~0.6%、尿素0.6~1%、白糖2~2.8%、石膏0.2~0.6%和水5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无菌培养基质的灭菌采用熟料杀菌或生料杀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熟料杀菌方法为:将培养基质装入种袋,在115~125℃、1.2~1.8kg/cm2压力条件下灭菌1~2h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料杀菌方法为:向培养基质中加入占培养基质重量0.8~1.2%的生石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培养时间为20~25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覆土栽培方式为熟料栽培或生料栽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料栽培的步骤为:
(i)于栽培土地上挖出沟槽;
(ii)将栽培种菌包脱袋后等距相隔3~5cm码放于沟槽内;
(iii)在菌包上部覆5~7cm厚的土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料栽培步骤为:
(I)将稻草浸泡于饱和石灰水中5~7d,完毕后再浸泡于清水中2~3d,捞出后沥干得稻草基料;将栽培种菌包粉碎后得碎菌种;
(II)于栽培土地上挖出沟槽;
(III)先将8~12%重量比的所述碎菌种均匀平铺于沟槽底部,作为第一菌种层,在所述第一菌种层的上方覆盖5~7cm厚的第一稻草基料层,之后再取8~12%重量比的所述碎菌种均匀平铺于所述第一稻草基料层的上方,作为第二菌种层,在所述第二菌种层的上方再覆盖5~7cm厚的第二稻草基料层,取18~22%重量比的所述碎菌种继续在所述第二稻草基料层的上方均匀平铺,作为第三菌种层,再在所述第三菌种层上方依次覆盖5~7cm厚的土层和10~15cm厚的第四稻草基料层,再在所述第四稻草基料层的上方均匀平铺剩余的碎菌种,作为第四菌种层,最后在所述第四菌种层的上方再覆盖5~7cm厚的腐殖土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出菇期时间为35~50d。
CN201810585813.XA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8925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5813.XA CN108925361A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5813.XA CN108925361A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5361A true CN108925361A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4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5813.XA Pending CN108925361A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53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0511A (zh) * 2020-04-27 2020-08-04 李建华 一种芦苇鲜菌的培育与生产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846A (zh) * 2008-12-19 2010-06-23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袋栽荷叶离褶伞培养周期的方法
CN102657028A (zh) * 2012-05-20 2012-09-12 何寒 一种花香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04823698A (zh) * 2015-04-19 2015-08-12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野生环柄菇人工驯化栽培的方法
CN106069199A (zh) * 2016-07-08 2016-11-0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芦苇菇Agaricus sp.不覆土栽培的方法
CN106856978A (zh) * 2016-07-20 2017-06-20 汪建军 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846A (zh) * 2008-12-19 2010-06-23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袋栽荷叶离褶伞培养周期的方法
CN102657028A (zh) * 2012-05-20 2012-09-12 何寒 一种花香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04823698A (zh) * 2015-04-19 2015-08-12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野生环柄菇人工驯化栽培的方法
CN106069199A (zh) * 2016-07-08 2016-11-0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芦苇菇Agaricus sp.不覆土栽培的方法
CN106856978A (zh) * 2016-07-20 2017-06-20 汪建军 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0511A (zh) * 2020-04-27 2020-08-04 李建华 一种芦苇鲜菌的培育与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0671B (zh) 一种段木灵芝培育方法
CN102037849B (zh) 一种银耳菌种培育方法
CN103881931B (zh) 一种滑子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5474995A (zh) 一种野生鸡枞菌的栽培驯化方法
CN101455161B (zh) 北方半熟料开放式香菇生产方法
CN104620856A (zh) 一种桑枝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110122170A (zh) 一种筐式工厂化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05684733A (zh) 袋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CN104521565A (zh) 一种温室种植灵芝的方法
CN104641942A (zh) 一种桑枝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8450230A (zh) 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5272653A (zh) 一种黑木耳的人工种植方法
JPH0625A (ja) 食用きのこの栽培法および培地
CN108770592B (zh) 一种柠檬鳞伞栽培用培养基及柠檬鳞伞的栽培方法
KR100431924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를 이용한 식용버섯의 재배방법
CN107873392A (zh) 一种秀珍菇盆栽立体产业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KR20100041667A (ko) 표고버섯 지면 재배방법
CN108925361A (zh) 一种芦苇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KR100832352B1 (ko) 신균주 독청버섯아재비 및 이의 재배방법
CN110731229A (zh) 一种羊肚菌大棚栽培方法
Kumara et al. Improvement of strains of two oyster mushroom cultivars using duel culture technique
CN106386170A (zh) 一种平菇培育方法
CN110122182A (zh) 一种油茶菇菌糠配制灰树花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369621A (ja) キノコ栽培用菌床およびキノコの栽培方法
KR100362902B1 (ko) 노랑다발동충하초 자실체의 대량생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