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06C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906C CN1088906C CN96101262A CN96101262A CN1088906C CN 1088906 C CN1088906 C CN 1088906C CN 96101262 A CN96101262 A CN 96101262A CN 96101262 A CN96101262 A CN 96101262A CN 1088906 C CN1088906 C CN 108890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destal
- insulation crust
- shell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sub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0—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hi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6—Details concerning isolation between driving and switching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2050/028—Mean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withstanding voltage, e.g. creepage dist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2—Different parts are assembled by insertion without extra mounting facilities like screws, in an isolated mounting part, e.g. stack mounting on a coil-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8—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rigidly combined with arm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36—Polarised relays comprising pivotable armature, pivoting at extremity or bending point of armature
- H01H51/2245—Armature inside coi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电磁继电器具有一个基座,构成有一个绝缘外壳,在外壳的外面装有接触部件。电磁铁部件承装在外壳内,其包括一个线圈,轭铁和一个沿外壳长度延伸穿过线圈的衔铁。由于衔铁和线圈耦合而被磁化,并且由于线圈的激励,所以相对于轭铁而言是活动的。插板用来连接衔铁和接触部件的活动触块,以使闭合及断开接触。一个壳盖紧配在基底上,其包括绝缘隔板,在外壳和接触部件之间延伸,达到电磁铁部件和接触部件之间的双壁绝缘。因而沿电磁铁部件长度上不会构成任何绝缘损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双壁绝缘结构的电磁继电器,以使电磁铁与接触部件电绝缘。
美国专利4,707,675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壁绝缘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用于在接触部件和电磁铁之间的电绝缘。电磁铁承装在继电器装配基座的绝缘外壳内。接触部件包括一个活动触块及一个固定触块。活动触块是动作地连接到电磁铁的衔铁,并随着电磁铁的激励来去于固定触块之间,导致闭合和断开。接触部件设置在外壳外面的装配基座上,邻接外壳的侧壁。贴合在装配基座上的壳盖构成有一个绝缘隔板,其延伸在接触部件和外壳的侧壁之间,并在电磁铁和接触部件之间与其相配合地建立双壁绝缘结构。电磁铁包括衔铁,承装在外壳内,并通过电绝缘材料插板连接到活动触块。插板是枢轴地被支承在外壳的顶壁上,并且装有一个接触伸出部,以便与外壳外面的连接部件相连接,以及装备一个衔铁伸出部以便与衔铁相连接。衔铁伸出部穿过构成在外壳纵端的顶孔投入到外壳内。但是在该继电器内,衔铁是通过顶孔设置的,以致在电磁铁的衔铁和接触部件之间断开了。此外,由于出现接触伸出部从外壳上面延伸到接触部件,垂挂在壳盖上的绝缘隔板被迫中断允许接触伸出部通过隔板延伸,因此破坏了该处位于电磁铁和接触部件之间的绝缘。
由以上看来,本发明被要求进一步改善电磁铁和接触部件之间的双壁绝缘。根据本发明的继电器包括一个基座,其带有一个绝缘外壳,是用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并且有一个纵向轴。绝缘外壳在其相对的纵向端头上开孔,形成一个前孔和一个后孔,并且包括顶壁、侧壁和底壁,其沿着外壳的长度及围绕外壳的周边相邻接,分别在其内部形成沟道。安装在绝缘外壳侧壁外面的基座上的是接触部件,其至少包括一对活动触块和一个固定触块。电磁铁通过外壳后孔承装在外壳内,其包括线圈,轭铁和一个沿外壳长度穿过线圈延伸的衔铁。将衔铁磁耦合到线圈,以便由于线圈的激励产生相对于轭铁的运动。在衔铁和接触部件活动触块之间的桥接是通过电绝缘材料制的插板来传递衔铁的运动,以便断开和闭合活动和固定触块。用电绝缘材料制的壳盖围绕着基座贴合,将接触部件、电磁铁部件及插板安装在壳盖和基座之间。壳盖至少构成有一个绝缘隔板,垂挂在壳盖的顶壁,在绝缘外壳和接触部件之间延伸,以便实现在电磁铁和接触部件之间的双壁绝缘。插板位于绝缘外壳和绝缘隔板的外面,包括用于连接衔铁的主体和用于连接活动触块的横档。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插板的主体通过绝缘外壳的前孔延伸入内,并贴合地围绕衔铁的纵向端头,以使衔铁的全长借助于外壳的顶壁、侧壁和底壁以及主体同接触部件绝缘,还在于:横档从主体纵向延伸在绝缘外壳的外面,相对于绝缘外壳呈横向关系,用以在绝缘外壳和隔板的外面,与活动触块连接,以及在于:绝缘隔板基本上是沿着绝缘外壳的全长度相接触的。由于有了这些特征,继电器在电磁铁部件和接触部件之间能够具有改进的双壁绝缘,致使沿电磁铁部件长度上不会留下任何绝缘损坏。此外还有,电磁铁的衔铁能够和邻接的接触部件间隔一个大的蠕变距离。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能够使得在电磁铁和接触部件之间的绝缘达到最大值。
在优选实施例中,绝缘隔板的前端纵向伸出在绝缘外壳的外面,和插板的主体呈重迭的关系。因此,衔铁的纵向端头能够借助于插板主体本身及至少绝缘隔板和接触部件绝缘,它们在电磁铁部件的衔铁和接触部件之间提供了足够的电绝缘,因此这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
基座可以构成具有一个沟槽,其沿着绝缘外壳的壁延伸,以便承装绝缘隔板的下缘。因此,当将壳盖放置在基座上时,绝缘隔板能够容易地贴合在基座上,从而简化了继电器组装。
绝缘外壳的宽度定义为外壳侧壁外表面间的尺寸。该宽度朝着前孔方向要做得窄于后孔处,以便给出外壳前端外面的空间,用于装下接触部件,确保紧凑的结构设计。此外,绝缘隔板紧密贴合在外壳的侧壁上,用于增强外壳,提供一种坚固增强的绝缘结构,用以抵抗震动冲击或其他类似的在使用中可能作用于继电器的外力。
绝缘外壳的侧壁构成具有至少一个台阶,由此,外壳的宽度朝着前孔方向较窄,呈台阶状态。由于存在着台阶,外壳自身得到增强,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抵抗可能施加到外壳上的扭转或弯曲,从而确保尺寸的稳定性,以及准确定位电磁铁(相对于插板),达到可靠的运行。
在优选实施例中,接触部件安装在绝缘外壳的每一侧。插板通常是做成T形的外形,具有主体和横档。后者在其相对端头分别连接到绝缘外壳和绝缘隔板外面的活动触块(纵向地及横向地)。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座包括一个第一亚基座和一个第二亚基座,它们互相分开模制而成。第一亚基座承装活动和固定触块,其模制入第一亚基座中,而第二亚基座与绝缘外壳整体模制而成。由于有了此种形状,基座能够具有两端开口的绝缘外壳,及在此同时,又具有模制入的活动和固定触块,是可能实现的,此外独立的亚基座可以容易地模制成所需的形状。为了组装亚基座,第二亚基座构成有铆接销,其贴合在第一亚基座的相应孔中,并且使用热铆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第一亚基座上构成铆钉销,插入第二亚基座内构成的相应孔中。
当铆接销在第二亚基座中和绝缘外壳整体构成时,优先推荐的是:电磁铁承装在带有轭铁底的外壳中,轭铁被压靠在外壳底壁于这样的部位,当铆接销被铆接到第一亚基座时,使轭铁承受施加的力。这样,能够容易地进行铆接,且不损坏外壳,这是由于在使用冲压头于铆接圆柱销时,最佳地利用了轭铁作为支撑构件。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基座包括一个第一亚基座,一个第二亚基座和第三亚基座,它们互相分开地模制而成。每个第一和第二亚基座均承带有模制入的活动触块和固定触块。第三亚基座则和绝缘外壳整体模制而成。
在更进一层的实施例中,基座包括一个第一亚基座和一个第二亚基座,它们互相分开地模制而成。每个第一和第二亚基座均承带有一对模制入的活动和固定触块,并且模制成能相配合的绝缘外壳整体的一半。整体一半的独立亚基座起到增强肋的作用,提供增大的抗弯曲或抗翘曲力。
更可取地,绝缘外壳与基座分开地模制,然后将外壳组装在基座上,是绝缘外壳的底壁设置在基座上。将绝缘外壳的底壁在其后端部位栽切掉,以便将基座后端处的向上凸缘贴合入在该处的槽口中。电磁铁部件包括缠绕线圈的线圈支架。线圈支架具有后端,其下端紧靠着基座的向上凸缘,以便用密封胶合剂填充,流经外壳和基座之间并能到达线圈支架和基座之间的部位。这样,由于使用了密封胶合剂,线圈支架也能紧固到基座上。
线圈支架具有一个纵向轴,在其相对的轴端构成有端法兰,而每个轭铁通常是U形的,具有一个水平构件和一对从水平构件相反端延伸的垂直构件。轭铁套装在线圈支架上,其垂直构件和端法兰外表面相接合,且横向间隔以确定在相反垂直构件间的间隙,衔铁在其中延伸。线圈支架包括前和后伸出部,它们分别纵向地伸出端法兰的外面,并构成定位槽孔,轭铁的垂直构件紧贴地穿过该孔而延伸。这样轭铁可以准确地定位在线圈支架上。端法兰之一可以构成一个定位凸台,其至少和轭铁之一啮合,以防止轭铁倾斜。
线圈支架构成一个底槽孔,一个永久磁铁被压、贴合入该孔,与轭铁的水平构件平行地紧挨着,因而使轭铁磁化成相反的极性。这样,为双稳态运行所必需的永久磁铁能够容易地固定就位,无需与轭铁直接接触,保持轭铁精确定位到线圈支架上。
这些以及又其它目的和优点特征,当结合附图时将从下述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上述继电器的水平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上述继电器将壳盖去掉后的正视图;
图8是上述继电器的基座和绝缘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上述继电器不带盖时的俯视图;
图10是上述继电器不带盖时的侧视图;
图11是上述继电器具有模制入触块的基座的正视图;
图12是上述基座的俯视图;
图13是设置在上述基座上面的绝缘外壳的正视图;
图14是上述绝缘外壳的纵剖视图;
图15是绝缘外壳的俯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将壳盖移去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上述继电器不带盖时的立体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不带盖时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上述继电器不带盖时的立体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上述继电器的水平剖视图;
图22是上述继电器的垂直剖视图;
图23是上述继电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24是上述继电器具有模制入触块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25是上述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图示有一个衔铁,一个带有永久磁铁的电磁铁,一个绝缘外壳及一个组装在基座上的插板;
图26是上述基座的平面图;
图27是上述基座的垂直剖视图;
图28是绝缘外壳的平面图,局部是剖视图;
图29是绝缘外壳的垂直剖视图,部分是正视图;
图30是绝缘外壳的仰视图;
图31是基座的仰视图;
图32是显示基座和绝缘外壳间铆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33是使用于电磁铁的线圈支架的俯视图,局部为剖视图;
图34是图33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35是图33中沿E-E线的剖视图;
图36是图33中沿F-F线的剖视图;以及
图37是显示线圈支架端面的立体图。
参见图1,图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继电器包括一个拉伸了的矩形底座10,它由电绝缘塑料制成,其上安装有电磁铁部件50及一对接触部件70,一个矩形壳盖90也由绝缘塑料制成,其密接在基座10上,并将电磁铁和接触部件安装在其内。基座10是模制成的,具有整体的绝缘外壳30,可将电磁铁部件50装在其内,以便将电磁铁部件50接触部件70电绝缘。
绝缘外壳30是沿基座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包括一个共用底座的底壁,一个顶壁,及沿外壳整个长度邻接的侧壁,并且在其中限定了一个沟道,其仅在前孔31及后孔32处开口。外壳30的构形是其宽度向前孔31的方向要窄于后孔32处,以便让外壳的前部外表留出空间来安装接触部件70。外壳的宽度定义为在相对侧壁外表面之间的尺寸。侧壁分别构成两个台阶33。在此,外壳30的宽度做得朝前孔31方向一端要窄小些。
接触部件70包括一个固定触块71和一个活动触块72,它们被安装在基座10上,并分别具有引出头73和74,向下伸出基座10。活动触块72由一般的U形弹簧做成,其一端与引出头紧固,另一端与固定触块71间具有可衔接关系。活动触块72有一个向前的凸出部75,其被连接承受打开和关闭接触的驱动力。
电磁铁部件50包括一对启动和复位线圈51,缠绕在线圈支架52上,位于支架的端法兰54之间,并分别与线圈引出头53连接。该两个线圈51是以相反方向缠绕并跨接在这两对线圈的引出头53上,施加以电流。线圈支架52支承着一对相间隔的普通的U形轭铁60,其每个都具有一个水平构件61和一对垂直构件62,后者从水平构件61的相对端向上延伸。垂直构件62分别穿过线圈支架52的一个前伸出部56和一个后伸出部57,以便确定端法兰54纵向向外的极靴(即磁极端)。
一个永久磁铁64设置在轭铁60的两个水平构件之间,以便磁化轭铁到相反的极性。同样在电磁铁部件50中也有一个衔铁65,其如图2所示,延伸穿过线圈支架于两个极靴之间,就是横向间隔轭铁60的垂直构件62。衔铁65在支点69被枢轴地支承着,靠近线圈支架52的后端,因此衔铁65可在两个稳定位置之间移动,衔铁65的前部吸引到极靴,就是一个轭铁60的垂直构件62被吸引到另一个轭铁60的极靴62。衔铁65的运动被传递,通过插板80断开及闭合接触。当线圈51中的一个被一给定极性的电流所磁化,则衔铁65的前端被吸引到极靴62的一个,以闭合第一接触部件70的接触,并且断开第二接触部件70的接触,如图2所示。衔铁65在此条件下被稳定地吸持,直至另一个线圈被磁化,吸引衔铁65,以闭合第二接触部件70的接触,并且断开第一接触部件70的接触。
插板80是由一种电绝缘塑料模制成,通常呈T形状,具有一个主体81和一个横档82,其从主体81横向地延伸。主体81具有台阶式孔的构成,衔铁65的相对应的台阶式前端紧密配合地进入该孔中,以构成插板80与衔铁65的连接。横档82的相反一端具有沟槽84,活动触块72的突出部75配合插入该槽,以构成插板80与活动触块72的连接。如图2所示,主体81通过外壳的前孔31投入外壳30中,以便包围或绝缘衔铁65的前端。这样,衔铁65便沿其整个长度与接触部件绝缘了,尤其是活动触块72被外壳30和插板80的主体81绝缘。可以将胶合剂填充到孔83中,以使衔铁65的前端紧固到插板80中去。
壳盖90具有一对整体模制的隔板91,其从壳盖的内顶表面紧密接合着外壳30的侧壁。如图2所示,隔板91在外壳30的全长度上与外壳的前端靠接,当超出外壳30时,立即邻接插板80的横档82,如图2所示。因此,提供了双壁绝缘,这样,包括衔铁的电磁铁部件50便沿其全长和接触部件70相互绝缘。
隔板91的下缘沿着外壳30侧壁的外表面,被固定在基座10的沟槽11中。如图1所示,沟槽11是沿着外壳侧壁的整个长度延伸的,并且更进一步沿着凸缘35延伸,其在外壳30的后端设计成横向,并终止于矩形基座10的侧边。当壳盖投入到沟槽11中,靠接凸缘35时,有一个肋95,其从隔板91的后端延伸到壳盖90的内壁。由于壳盖有了肋95和台阶93,根据外壳30的台阶33的提供,所以隔板91被加固了。此外,由于隔板91与外壳30的紧密配合能够加固继电器结构,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外加的弯曲、扭转或诸如此类。
图6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图示,其与第一实施例相近似,只不过外壳30A与基座10A是分开模制的。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数字标号加上后缀字母"A"来表示。固定触块71A和活动触块72A是分别地被模制到基座10A内,以便准确地定位在基座10A上。外壳30A在其后端带有一个亚基座36,其与基座10A的后端紧固。如图7和图8所示,对此后端,舌状物12从基座10A的后端突出,与从亚基座36突出的相对应的舌状物37接合。舌状物12和铆接销13是整体构成的,后者穿过舌状物37内的相应孔38,并且使用加热将其铆接牢。同样,在基座10A前端上的铆接销14穿过从外壳30A伸出的前鼻头中的相应孔39,并且也同样地铆接牢。由于采用了外壳30A和基座10A的分开模制。触块可以模制在底座中,而外壳30A也可以成功地模制成具有所希望的复杂形状。在该实施例中,沟槽11A包括构成在基座10A中的第一沟槽15及构成在外壳30A的亚基座36中的第二沟槽16,壳盖隔板91A的下缘恰好紧密配合入沟槽11A中。
图16和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图解,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只不过基座10B是由一个中心亚基座17和一对外亚基座18组装而成,它们彼此都是独立模制而成的。相同的零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标号及一个后缀字母"B"来标志。中心亚基座17是和同样的外壳30B整体成形的,而外亚基座18是和模制在内的固定触块71B和活动触块72B形成的。外亚基座18设置有圆柱销,其插入中心亚基座17的相对应孔20中,以便将外亚基座18紧固到中心亚基座17上。
图18和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图解,它和第一实施例相近似,但是基座10C包括一对亚基座23,每个模制成整体的一半34,二者相配合组成一个相同的外壳30C。相同的零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标号及一个后缀字母"C"来标志。每个亚基座23都是和模制入的固定触块71C和活动触块72C形成的。一个亚基座23具有圆柱销,可以插入另一个亚基座23的相应孔(图中未示出)中以便将两个亚基座紧固在一起。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图解,其与第一实施例相近似,只不过基座10D和相同的外壳30D是分开模制的,并且固定触块71D和活动触块72D是模制入基座10D的。相同的零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标号和一个后缀字母"D"来标志。外壳30D是采用注射成形到一个带有顶壁、侧壁和一个底壁的管状模具中成形的。侧壁的成形具有台阶33D,外壳30D的宽度,在朝向前孔31D端做得要小于外壳30D的后孔32D端,正如第一实施例所看到的那样。如图25所示,一个相同的电磁铁部件50D通过后孔32D装入外壳30D中,而插板80D借助于主体81D连接到衔铁65D的前端,主体穿过外壳的前孔31D插入外壳30D中。
如图29及图30中所示,外壳30D的底壁形成一对定位圆柱销41和一对铆接销42,其分别适配进入定位孔21和22中(如图24和26中所示)。铆接销42是应用加热被铆接到基座10D上的,以便紧固外壳30D到基座10D上,如图31和图32所示,从中可看出,铆接销42端头已经被扩大,以实现与基座10D的底铆合。铆接是用锥形砧角或类似物,压向铆接销42的端头,并加热来镦锻其端头。此种连接应当注意,铆接销42是用容纳在外壳30D的电磁铁部件50D的轭铁60D做为背垫的(在图32中仅看到一个铆接销42),以使铆接简化并容易实施。此外,电磁铁部件50D借助端法兰54D被紧密配合在外壳30D中,端法兰紧靠在外壳30D的顶壁上,并且借助轭铁60D的下端紧靠在外壳30D的底壁上,这样,在将电磁铁部件50D装入外壳30D之后即可进行铆接,并且借助外壳30D的顶壁,将电磁铁部件固定就位于对应的端法兰54D处,使用适当的夹具以便集中外力到铆接销42上,镦锻其端头。
如图30所示,当将电磁铁部件50D装配到外壳30D时,外壳30D的底在其后端和一对缝槽43构成在一起,以便在其内承装线圈引出头53D。当将外壳30D装配在基座10D上时,线圈引出头53D适于伸出穿过相应孔29,如图26所示。此外,如图30所示,外壳30D的底与沟槽44构成在一起,以便在其中承装成形在基座10D上的相应凸出物24,如图26所示,它是被用来将外壳30D准确地定位于基座10D上的。在基座10D上也还构成有导肋25,其是按照外壳30D台阶形的侧边延伸的,并且确定与其相配合地沟槽,而壳盖90D的绝缘隔板91D的下缘正好装在该沟槽中。外壳30D本身在其两个相对边上各构成一个凹口45,它和沟槽互通,并用以承载隔板91D的下缘。如图22,25及27所示,外壳30D的底壁的后端构成一个槽口46,其按照外壳30D的整个宽度延伸,并在其中承装基座10D后端的向上凸缘。由于使用了这种连接方式,一种施加在基座10D和壳盖90D之间的密封粘接剂,可以立即在线圈支架52D的下端和外壳30D的底壁之间灌注,因此这样就导致将线圈支架52D粘附到外壳30D上。
如图22所示,插板80D模制有一个底脚85,依附在主体81D上,其有一小孔86,与台阶孔83D相通,后者用于承装衔铁65D的前端。小孔86是用于引入胶合剂,使衔铁65D紧固到插板80D上。底脚85伸入到空腔28中,其构成在基座10D的前端呈突出物,以便于在衔铁65D的前端及邻近的接触块70之间延伸一个蠕变距离,也即:活动触块72D由此在其间保证具有足够的绝缘。底脚85松散地接合在空腔28中,并在其中可以根据衔铁的运动进行移动,以便完成接触运作。
如图33所示,电磁铁部件50D的线圈支架52D模制成具有整体的前伸出部57D,其从端法兰54D分别向外延伸,并且提供定位槽孔58。通过这些定位槽孔58,轭铁60D的垂直构件62D延伸将轭铁60D安装到线圈支架52D上。每个定位槽孔58均构成有垂直延伸并可压缩的突起物59,当垂直构件62D插入槽孔58时,突起物被挤压而与轭铁60的垂直构件62D接触,从而使垂直构件62D紧密地夹持在槽孔58中。突起物59设置在槽孔58的外侧壁上,因此相对的一对轭铁60D的垂直构件62D被压向槽孔58的平坦的内侧壁,从而相对的轭铁60D以预定的距离准确地被间隔开,以达到轭铁之间尺寸的稳定性。
如图33和37所示,后端法兰54D成形一个凸出物55,其伸出在相邻轭铁60D的垂直构件62D的上端之间,并且紧靠在垂直构件62D上,以防止轭铁60D的倾斜。如图34所示,前伸出部56D和后伸出部57D形成在其相对的内表面上,带有承装永久磁铁64D相反端的插座66,以便在相反轭铁60D之间定位永久磁铁。一个插座66形成带有一个可压缩的突起67,其紧压在永久磁铁的端头上,从而被挤压,以便稳定地夹持永久磁铁64D于线圈支架52D内,而无需施加任何应力于轭铁60D。因此,永久磁铁64D能够夹持在轭铁60D之间,而且不会损失轭铁的尺寸稳定性。虽然,上述如图所示的凸出物55和突起物67构成在线圈支架52D的后部,但是它们也可以附加地构成在线圈支架的前部。
Claims (17)
1.电磁继电器包括:
—基座构成有电绝缘材料做的绝缘外壳,具有纵向轴,所述的绝缘外壳开口在其相反的纵向端头,有一个前孔和一个后孔,并且沿外壳长度方向相接的,并环绕所述外壳的周边有一个顶壁,侧壁和一个底壁;
—一个接触部件,包括:至少一对活动触块和一个固定触块,其配置在所述的基座上,位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邻接于其侧壁;
—一个电磁铁部件,通过所述外壳后孔,承装在外壳内,电磁铁部件包括一个线圈、轭铁、和一个衔铁,其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线圈,所述的衔铁被磁化耦合到线圈,以致对所述轭铁产生运动,基于所述线圈的激励;
—一个由电绝缘材料做的插板,连接所述的衔铁到所述活动触块,从而使得所述衔铁对所述轭铁的相对运动被传递到闭合及断开接触;
—一个由电绝缘材料做的壳盖,贴合围绕着基座,将所述的接触部件、电磁铁部件及插板装在壳盖和基座之间,所述的壳盖至少具有一个绝缘隔板,其垂挂在壳盖的顶壁,延伸于绝缘外壳和接触部件之间;
其特征是:所述的插板包括一个主体和一个横档,所述的主体与衔铁相连接,所述的横档从主体延伸在所述绝缘外壳和所述绝缘隔板的外面,与所述的活动触块相连接;
主体穿过所述绝缘外壳的前孔伸入其内,并围绕衔铁的纵端密接,致使所述衔铁的全长均被外壳的顶壁、侧壁和底壁,以及主体同所述的接触部件绝缘隔离,所述的横档从主体纵向延伸在绝缘外壳的外面,相对于绝缘外壳的长度呈横向关系,以及所述的绝缘隔板沿着所述外壳的全长基本上都是邻接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隔板其前端纵向伸出所述的绝缘外壳,与所述插板的主体呈重迭搭接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构成有沟槽,其沿着所述外壳的侧壁延伸,以便承装所述绝缘隔板的下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外壳其宽度朝向前孔端小于后孔端,所谓的宽度定义为外壳侧壁的外表面间的尺寸,所述的绝缘隔板紧密贴合在所述外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外壳的侧壁至少构成一个台阶,所述外壳的宽度在朝向前孔的部分是较小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构成有一个沟槽,其沿着所述外壳的侧壁延伸,以便承装所述绝缘隔板的下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两对活动触头和所述的固定触头安装在绝缘外壳的相对边上,插板通常为T型构成,具有主体和横档,所述的横档在其相对端分别纵向地接到活动触块上,并且横向地朝着所述绝缘外壳和所述的绝缘隔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包括:一个第一亚基座和一个第二亚基座,它们相互分别模制,所述的第一亚基座支承着活动和固定触块,其共同模制在第一亚基座内,第二亚基座则和绝缘外壳整体模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亚基座构成有铆接销,其紧密接入第一亚基座的相应孔中,并使用热将其进行铆接到第一亚基座,以便紧固第二亚基座到第一亚基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亚基座构成有铆接销,其紧密接入第二亚基座的相应孔中,并使用热进行铆接到所述的第一亚基座,以紧固所述第一亚基座到第二亚基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外壳承装电磁铁部件,使所述轭铁的底紧压在所述绝缘外壳底壁上的部位,以便当所述的铆接销被铆接到第一亚基座时,轭铁承受该部位施加的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基座包括一个第一亚基座、一个第二亚基座和第三亚基座,其相互分别模制而成,每个第一和第二亚基座均支承着活动触块和固定触块,它们被模制入每个第一和第二亚基座中,而第三亚基座是与绝缘外壳整体模制而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基座包括一个第一亚基座和一个第二亚基座,其相互分别模制而成,每个第一和第二亚基座支承着一对活动触块和固定触块,它们被模制入每个第一和第二亚基座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基座是模制成整体的一半,其相互配合构成所述的绝缘外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外壳与所述的基座是分开模制的,外壳装配在基座上是用绝缘外壳的底壁安置在基座上,所述绝缘外壳的底壁在其后端被裁去,在那里确定一个槽口,基座后端的向上凸缘密接入该槽口,所述电磁铁部件包括一个缠绕线圈的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具有一个后端,其下端穿过该槽口紧靠在基座的向上凸缘,以便密封胶填充,穿过外壳和基座之间,并能够到达线圈支架和基座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铁部件包括一个用于缠绕线圈的线圈支架,该支架具有一个纵轴,在其相反的轴端模制有端法兰,每个轭铁通常为U形状,具有一个水平构件和一对从水平构件相对端延伸的垂直构件,所述的轭铁被安装在线圈支架上,并相互横向间隔以便在相对的垂直构件之间确定衔铁在其中延伸的间隙,所述的线圈支架包括前、后突出部,其分别地纵向突出在所述端法兰的外面,并且和定位槽一起构成,轭铁的垂直构件紧密地穿过该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端法兰之一构成有一个定位突台,其与衔铁上面的至少一个轭铁的垂直构件上端相啮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线圈支架在其底部构成有一个插座,将一个永久磁铁压入配合其中,并和轭铁的水平构件平行紧挨着,以便使轭铁磁化成相反的极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P07027060 | 1995-02-15 | ||
JPP07-027060 | 1995-02-15 | ||
JP2706195 | 1995-02-15 | ||
JP02706095A JP3744016B2 (ja) | 1995-02-15 | 1995-02-15 | 電磁継電器 |
JPP07027061 | 1995-02-15 | ||
JPP07-027061 | 1995-02-15 | ||
JPP07190917 | 1995-07-26 | ||
JPP07-190917 | 1995-07-26 | ||
JP19091795 | 1995-07-26 | ||
JP32686695A JP3617158B2 (ja) | 1995-02-15 | 1995-12-15 | 電磁継電器 |
JPP07326866 | 1995-12-15 | ||
JP32771795A JP3541532B2 (ja) | 1995-07-26 | 1995-12-15 | 電磁継電器 |
JPP07327717 | 1995-12-15 | ||
JPP07-326866 | 1995-12-15 | ||
JPP07-327717 | 1995-12-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496A CN1141496A (zh) | 1997-01-29 |
CN1088906C true CN1088906C (zh) | 2002-08-07 |
Family
ID=27520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610126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88906C (zh) | 1995-02-15 | 1996-02-15 | 电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696475A (zh) |
EP (1) | EP0727800B1 (zh) |
KR (1) | KR100187610B1 (zh) |
CN (1) | CN1088906C (zh) |
DE (1) | DE69612771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26464B2 (ja) * | 1997-01-09 | 2006-09-2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2003115248A (ja) * | 2001-10-01 | 2003-04-18 | Tyco Electronics Ec Kk | 電磁継電器 |
JP4131160B2 (ja) * | 2002-11-08 | 2008-08-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FR2870631B1 (fr) * | 2004-05-24 | 2006-10-20 | Johnson Contr Automotive Elect | Actionneur electromagnetique comportant un electroaimant a bobine solidaire d'un element additionnel, et procede d'assemblage d'un tel actionneur |
DE502005001834D1 (de) * | 2005-06-20 | 2007-12-13 | Siemens Ag | Elektronisches Funktionsrelais |
EP2251545B1 (en) * | 2008-01-29 | 2017-04-12 | Dafeng Fengtai Fluid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 A rotary compressor |
JP4803206B2 (ja) * | 2008-04-24 | 2011-10-26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リレー用電磁石 |
TW201029037A (en) * | 2009-01-21 | 2010-08-01 | Good Sky Electric Co Ltd |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its electromagnet unit |
EP3059754B1 (en) * | 2009-06-23 | 2022-03-0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JP4947108B2 (ja) * | 2009-08-20 | 2012-06-06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有極電磁石 |
US8203403B2 (en) * | 2009-08-27 | 2012-06-19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s having moveable terminals |
KR200454532Y1 (ko) * | 2009-10-01 | 2011-07-08 | 대성전기공업 주식회사 | 릴레이 |
JP5624431B2 (ja) * | 2010-11-08 | 2014-11-1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電磁リレー |
JP6037730B2 (ja) * | 2012-08-31 | 2016-12-07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DE102012022792A1 (de) * | 2012-11-21 | 2014-05-22 | Hengstler Gmbh | Isolationsaufbau für den Kontaktsatz eines Relais |
CN103137384A (zh) * | 2013-01-31 | 2013-06-05 | 湖南航天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衔铁转动式磁保持磁路系统 |
CN103578869A (zh) * | 2013-11-08 | 2014-02-12 | 柳州美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线圈保护片的双线包继电器 |
JP6075509B2 (ja) * | 2014-05-20 | 2017-02-08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直流操作用有極電磁石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
JP2016170904A (ja) * | 2015-03-11 | 2016-09-2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ー |
CN106033702A (zh) * | 2015-03-19 | 2016-10-19 |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极性继电器 |
CN106469630B (zh) * | 2015-08-18 | 2019-03-12 |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极性继电器 |
CN105448602A (zh) * | 2016-01-12 | 2016-03-30 | 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 | 磁保持继电器 |
JP2019096460A (ja) * | 2017-11-22 | 2019-06-20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GB2585835B (en) | 2019-07-16 | 2023-07-19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 Rela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63663A (en) * | 1982-07-16 | 1986-01-07 | Fujisoku Electric Co. Ltd. | Core member for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
DE3338551A1 (de) * | 1983-10-24 | 1985-05-02 | Sds-Elektro Gmbh, 8024 Deisenhofen | Elektromagnetische schalteinrichtung |
JPS61267220A (ja) * | 1985-05-20 | 1986-11-26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有極リレ− |
DE3615651A1 (de) * | 1986-05-09 | 1987-11-12 | Hengstler Bauelemente | Elektromagnetisches kleinstrelais |
US5041870A (en) * | 1988-10-21 | 1991-08-20 |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1996
- 1996-02-12 EP EP96102014A patent/EP072780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2-12 DE DE69612771T patent/DE69612771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2-12 US US08/600,175 patent/US5696475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2-15 CN CN96101262A patent/CN108890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2-15 KR KR1019960004106A patent/KR10018761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727800B1 (en) | 2001-05-16 |
KR960032535A (ko) | 1996-09-17 |
DE69612771T2 (de) | 2002-04-18 |
EP0727800A3 (en) | 1998-02-04 |
EP0727800A2 (en) | 1996-08-21 |
KR100187610B1 (ko) | 1999-06-01 |
DE69612771D1 (de) | 2001-06-21 |
US5696475A (en) | 1997-12-09 |
CN1141496A (zh) | 1997-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906C (zh) | 电磁继电器 | |
US20010004817A1 (en) | Movable partition | |
EP4061007A1 (en) | Flat panel type vibration driver | |
US10269518B2 (en) |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 |
US20160189899A1 (en) |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 |
KR102635922B1 (ko) |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배터리 결합 구조 | |
CA2089692C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113153875A (zh) | 耳机上盖保压治具及耳机上盖组装的方法 | |
KR100631785B1 (ko) | 상시 4륜구동 전환장치용 마그네트 클러치의 이엠씨코일 | |
WO2010082515A1 (ja) | 振動型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2217312A (zh) | 用于电机的接线的接线端子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0364891A (zh) | 移动单元、插塞连接器组件以及led模块 | |
JPH0322833Y2 (zh) | ||
CN217822580U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
CN220710146U (zh) | 一种开关结构 | |
JPH0244488Y2 (zh) | ||
CN214728661U (zh) | 一种调节器 | |
CN217440440U (zh) | 板件连接v扣 | |
CN221727294U (zh) | 一种适用于板式拼接玩具上的电池盒 | |
JPH0745866Y2 (ja) | 電磁接触器 | |
CN220627707U (zh) | 磁力驱动模组及应用其的继电器 | |
CN215759777U (zh) | 一种半隐藏式的装配式墙面阳角收口体系 | |
CN211980522U (zh) | 继电器 | |
JPH0553013U (ja) | 車輌用灯具 | |
CN210136820U (zh) | 继电器及其防晃动的衔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0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