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9630B - 极性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极性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9630B
CN106469630B CN201510507035.9A CN201510507035A CN106469630B CN 106469630 B CN106469630 B CN 106469630B CN 201510507035 A CN201510507035 A CN 201510507035A CN 106469630 B CN106469630 B CN 106469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pair
iron core
component
polarity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70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9630A (zh
Inventor
方光称
张晓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070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69630B/zh
Priority to DE102016215339.0A priority patent/DE102016215339A1/de
Priority to JP2016160226A priority patent/JP6768405B2/ja
Priority to US15/240,369 priority patent/US976797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469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9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9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9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27Polarised relays in which the movable par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permanent magnet, sandwiched between pole-plates, each forming an active air-gap with parts of the stationary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63Details concerning air-gaps, e.g. anti-remanence, damping, anti-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极性继电器,包括绝缘壳体、衔铁组件和线圈组件。衔铁组件枢转地安装在绝缘壳体中,使得衔铁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衔铁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铁芯的一端与一对衔铁中的一个衔铁接触,并且铁芯的另一端与一对衔铁之间具有间隙,不与一对衔铁接触。在本发明中,铁芯的另一端通过空气间隙与衔铁隔离开,而无需在衔铁与铁芯之间增加隔磁片或者在衔铁与铁芯上涂覆隔离层,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在本发明中,衔铁组件围绕竖直的枢转轴旋转,避免了衔铁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支点转换,使得动作更加稳定,保证了产品动作过程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极性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极性的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单稳态极性继电器。
背景技术
极性继电器一般包括绝缘壳体和容纳在所述绝缘壳体中的线圈组件、衔铁组件和多组触点组件。
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铁芯。在现有技术中,线圈一般由上往下地安装到绝缘壳体的绝缘基座中,铁芯插入线圈中。
目前市场上极性继电器普遍使用“工”字型磁路结构。铁芯的一端为支点,铁芯的另一端围绕该支点转动。这种磁路结构存在两个缺陷:存(1)用于单稳态产品时需要在衔铁与铁芯的接触面之间增加隔磁片或者在衔铁与铁芯的接触面上涂覆隔离层,以防止电磁合力不会急剧上升,以保证产品能正常释放,这会导致成本上升。
(2)衔铁运动的过程中存在支点转换,从而造成产品动作过程不连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性继电器,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动作过程保持连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极性继电器,包括:绝缘壳体;衔铁组件,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包括一对衔铁、位于一对衔铁之间的磁铁和将一对衔铁和磁铁保持在一起的塑胶主体;和线圈组件,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包括线圈和插入所述线圈中的铁芯。所述铁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一对衔铁的一端之间,并且所述铁芯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一对衔铁的另一端之间。所述衔铁组件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使得所述衔铁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衔铁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铁芯的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中的一个衔铁接触,并且所述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之间具有间隙,不与所述一对衔铁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对衔铁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面对的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当所述衔铁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的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中的第一衔铁接触,并且所述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之间具有间隙,不与所述一对衔铁接触;当所述衔铁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铁芯的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中的第二衔铁接触,并且所述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中的第一衔铁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铁芯的所述另一端的厚度比所述铁芯的所述一端的厚度薄,使得当所述衔铁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之间具有间隙,不与所述一对衔铁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铁芯的所述另一端的侧壁上形成有一个凹口,使得当所述衔铁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之间具有间隙,不与所述一对衔铁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衔铁组件的塑胶主体上形成有一个枢转孔,并且在所述绝缘壳体上形成有一个枢转轴,所述枢转轴装配在所述枢转孔中,使得所述衔铁组件能够围绕所述枢转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枢转轴垂直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面,并且沿所述极性继电器的高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枢转轴/枢转孔相对于所述衔铁组件的几何中心被偏置成靠近所述铁芯的所述另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极性继电器是单稳态极性继电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线圈没有通电时,所述衔铁组件在由所述磁铁产生的磁力的作用下被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衔铁组件在由所述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力的作用下被旋转到所述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衔铁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的另一端的表面与所述一对衔铁的表面之间仅通过间隙隔离开。
在本发明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在线圈通电的闭合状态下,铁芯的一端与衔铁接触,铁芯的另一端通过间隙与衔铁隔离开,不与衔铁接触,使得电磁合力在产品闭合阶段不会出现急剧上升,能够保证产品可以正常释放。因此,在本发明中,无需在衔铁与铁芯的接触面之间增加隔磁片或者在衔铁与铁芯的接触面上涂覆隔离层,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衔铁组件围绕竖直的枢转轴旋转,避免了衔铁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支点转换,使得动作更加稳定,保证了产品动作过程的连续性。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极性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仅显示了衔铁组件和线圈组件;
图2显示图1中的衔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图2中的衔铁组件的一对衔铁和磁铁;
图4显示图1中的线圈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当线圈通电时的衔铁组件和线圈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显示图5所示的衔铁组件和线圈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显示当线圈没有通电时的衔铁组件和线圈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和
图8显示图7所示的衔铁组件和线圈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极性继电器,包括:绝缘壳体;衔铁组件,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包括一对衔铁、位于一对衔铁之间的磁铁和将一对衔铁和磁铁保持在一起的塑胶主体;和线圈组件,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包括线圈和插入所述线圈中的铁芯。所述铁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一对衔铁的一端之间,并且所述铁芯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一对衔铁的另一端之间。所述衔铁组件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使得所述衔铁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衔铁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铁芯的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中的一个衔铁接触,并且所述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对衔铁之间具有间隙,不与所述一对衔铁接触。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极性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仅显示了衔铁组件100和线圈组件20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极性继电器。如图1所示,该极性继电器主要包括绝缘壳体(未图示)、衔铁组件100、线圈组件200和触点组件(未图示)。衔铁组件100、线圈组件200和触点组件安装在绝缘壳体中。
图2显示图1中的衔铁组件100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图2中的衔铁组件100的一对衔铁110、120和磁铁130。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衔铁组件100包括一对衔铁110、120、位于一对衔铁110、120之间的磁铁130和将一对衔铁110、120和磁铁130保持在一起的塑胶主体140。如图2和图3所示,一对衔铁110、120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面对的第一衔铁110和第二衔铁110。
图4显示图1中的线圈组件20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线圈组件200包括线圈220和插入线圈220中的铁芯210。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铁芯210的一端210a延伸至一对衔铁110、120的一端110a、120a之间,并且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延伸至一对衔铁110、120的另一端110b、120b之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衔铁组件100的塑胶主体140上形成有一个枢转孔,并且在绝缘壳体上形成有一个枢转轴150。该枢转轴150装配在枢转孔中,使得衔铁组件100能够围绕枢转轴150在第一位置(图5和图6所示的位置)和第二位置(图7和图8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
图5显示当线圈220通电时的衔铁组件100和线圈组件200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图5所示的衔铁组件100和线圈组件200的俯视图。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极性继电器是单稳态极性继电器。对于这种单稳态极性继电器,当线圈220通电时,如图5和图6所示,衔铁组件100在由线圈220产生的感应磁力的作用下被旋转到第一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衔铁组件100处于第一位置时(即在线圈220通电时),铁芯210的一端210a与一对衔铁110、120中的第一衔铁110的一端110a接触,并且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与一对衔铁110、120之间具有间隙,不与一对衔铁110、120的另一端110b、120b接触。
图7显示当线圈220没有通电时的衔铁组件100和线圈组件200的立体示意图;和图8显示图7所示的衔铁组件100和线圈组件200的俯视图。
对于图示的这种单稳态极性继电器,当线圈220没有通电时,如图7和图8所示,衔铁组件100在由磁铁130产生的磁力的作用下被旋转到第二位置。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衔铁组件100处于第二位置时(即在线圈220断电时),铁芯210的一端210a与一对衔铁110、120中的第二衔铁120的一端120a接触,并且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与一对衔铁110、120中的第一衔铁110的另一端110b接触。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的侧壁上形成有一个凹口211,使得当衔铁组件100处于第一位置时,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与一对衔铁110、120之间具有空气间隙,不与一对衔铁110、120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的厚度比铁芯210的一端210a的厚度薄,使得当衔铁组件100处于第一位置时,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与一对衔铁110、120之间具有间隙,不与一对衔铁110、120接触。
请注意,本发明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也可以通过折弯衔铁110、120或切削衔铁110、120来使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与一对衔铁110、120之间具有间隙。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枢转轴150垂直于绝缘壳体的底面,并且沿极性继电器的高度方向延伸。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枢转轴150/枢转孔相对于衔铁组件100的几何中心被偏置成靠近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
在前述实施例中,当衔铁组件100在第一位置时,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的表面与一对衔铁110、120的表面之间通过空气间隙隔离开,因此,无需在衔铁与铁芯之间增加隔磁片或者在衔铁与铁芯上涂覆隔离层,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衔铁组件围绕竖直的枢转轴旋转,避免了衔铁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支点转换,使得动作更加稳定,保证了产品动作过程的连续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极性继电器,包括:
绝缘壳体;
衔铁组件(100),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包括一对衔铁(110、120)、位于一对衔铁(110、120)之间的磁铁(130)和将一对衔铁(110、120)和磁铁(130)保持在一起的塑胶主体(140);和
线圈组件(200),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包括线圈(220)和插入所述线圈(220)中的铁芯(210),
其中,所述铁芯(210)的一端(210a)延伸至所述一对衔铁(110、120)的一端(110a、120a)之间,并且所述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延伸至所述一对衔铁(110、120)的另一端(110b、120b)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铁组件(100)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使得所述衔铁组件(100)能够围绕一个固定不变的枢转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当所述衔铁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铁芯(210)的一端(210a)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中的一个衔铁(110)接触,并且所述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之间具有间隙,不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接触;
所述一对衔铁(110、120)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面对的第一衔铁(110)和第二衔铁(120);
当所述衔铁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210)的一端(210a)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中的第一衔铁(110)接触,并且所述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之间具有间隙,不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接触;
当所述衔铁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铁芯(210)的一端(210a)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中的第二衔铁(120)接触,并且所述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中的第一衔铁(11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210)的所述另一端(210b)的厚度比所述铁芯(210)的所述一端(210a)的厚度薄,使得当所述衔铁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210)的所述另一端(210b)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之间具有间隙,不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铁芯(210)的所述另一端(210b)的侧壁上形成有一个凹口(211),使得当所述衔铁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210)的所述另一端(210b)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之间具有间隙,不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极性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衔铁组件(100)的塑胶主体(140)上形成有一个枢转孔,并且在所述绝缘壳体上形成有一个枢转轴(150),所述枢转轴(150)装配在所述枢转孔中,使得所述衔铁组件(100)能够围绕所述枢转轴(15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性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转轴(150)垂直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面,并且沿所述极性继电器的高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性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转轴(150)/枢转孔相对于所述衔铁组件(100)的几何中心被偏置成靠近所述铁芯(210)的所述另一端(210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继电器是单稳态极性继电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性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线圈(220)没有通电时,所述衔铁组件(100)在由所述磁铁(130)产生的磁力的作用下被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
当所述线圈(220)通电时,所述衔铁组件(100)在由所述线圈(220)产生的感应磁力的作用下被旋转到所述第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性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衔铁组件(100)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210)的另一端(210b)的表面与所述一对衔铁(110、120)的表面之间仅通过间隙隔离开。
CN201510507035.9A 2015-08-18 2015-08-18 极性继电器 Active CN106469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7035.9A CN106469630B (zh) 2015-08-18 2015-08-18 极性继电器
DE102016215339.0A DE102016215339A1 (de) 2015-08-18 2016-08-17 Polarisiertes Relais
JP2016160226A JP6768405B2 (ja) 2015-08-18 2016-08-17 有極リレー
US15/240,369 US9767976B2 (en) 2015-08-18 2016-08-18 Polar re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7035.9A CN106469630B (zh) 2015-08-18 2015-08-18 极性继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9630A CN106469630A (zh) 2017-03-01
CN106469630B true CN106469630B (zh) 2019-03-12

Family

ID=57961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7035.9A Active CN106469630B (zh) 2015-08-18 2015-08-18 极性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67976B2 (zh)
JP (1) JP6768405B2 (zh)
CN (1) CN106469630B (zh)
DE (1) DE1020162153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9630B (zh) 2015-08-18 2019-03-12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极性继电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3971A (en) * 1974-05-15 1976-11-2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41496A (zh) * 1995-02-15 1997-01-2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50142C2 (de) * 1977-11-09 1985-08-08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Monostabiles elektromagnetisches Drehankerrelais
EP0130423A3 (en) * 1983-06-30 1985-09-18 EURO-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Aktiengesellschaft Polarized electromagnet and its use in a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FR2893780A1 (fr) * 2005-11-22 2007-05-25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Dispositif autonome de generation d'energie electrique
JP5979028B2 (ja) * 2013-01-31 2016-08-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発電装置、発信装置、切替装置
CN205016476U (zh) * 2015-08-18 2016-02-03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极性继电器
CN106469630B (zh) 2015-08-18 2019-03-12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极性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3971A (en) * 1974-05-15 1976-11-2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41496A (zh) * 1995-02-15 1997-01-2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9630A (zh) 2017-03-01
JP2017041444A (ja) 2017-02-23
JP6768405B2 (ja) 2020-10-14
DE102016215339A1 (de) 2017-02-23
US9767976B2 (en) 2017-09-19
US20170053761A1 (en)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17627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103489717A (zh) 一种拍合式双磁路磁保持继电器
CN104718690A (zh) 摆动型致动器
CN106469630B (zh) 极性继电器
CN111043659A (zh) 导风板闭合结构、空调器
US11551897B2 (en) Electromagnetic system
CN205016476U (zh) 极性继电器
CN202008963U (zh) 一种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
CN201766036U (zh) 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6328444B (zh) 电磁继电器的磁力系统
CN102013361B (zh) 一种偏心旋转非对称衔铁部件的磁路系统
CN207217419U (zh) 一种衔铁滑动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4270908U (zh) 自动转换开关的传动机构
CN201766035U (zh) 偏心旋转非对称衔铁部件的磁路系统
CN204204754U (zh) 一种电磁铁装置
CN202586595U (zh) 一种用于大中型电机滑动轴承的防轴电流结构
CN203445069U (zh) 拍合式双磁路磁保持继电器
CN202205535U (zh) 直动式e型斜极面铁心交直流电磁系统
CN207977277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1256919B (zh) 非对称并激式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
CN205354963U (zh) 单线圈全封闭电磁操动机构
CN202905358U (zh) 具有接触凸台的电磁铁
CN219575292U (zh) 一种驱动电磁铁
KR101634114B1 (ko) 모터용 스테이터
CN204517514U (zh) 一种用于薄型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及应用该定子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