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0193B - 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0193B
CN108700193B CN201780011717.8A CN201780011717A CN108700193B CN 108700193 B CN108700193 B CN 108700193B CN 201780011717 A CN201780011717 A CN 201780011717A CN 108700193 B CN108700193 B CN 108700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torque
input shaft
speed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17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0193A (zh
Inventor
下泽智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00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0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0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0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14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torque or torque demand
    • F16H59/1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torque or torque demand dependent on the position of the accelerator ped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36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 F16H59/3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of gearing elements
    • F16H59/42Input shaft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 F16H61/68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4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comprising signals other than signals for actuating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46Signals to a clutch outside the gearbo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在变速控制装置(80)中,在车辆启动时确定施与输出轴(33)的必要输出轴扭矩,包括:扭矩决定部(83),其决定由第1离合器(21)向第1输入轴(31)传递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及由第2离合器(22)向第2输入轴(32)传递的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以使从第1输入轴(31)侧传递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与从第2输入轴(32)侧传递的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合计成为必要输出轴扭矩,并且必要输出轴扭矩中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以及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分配成为基于引擎转速与第2输入轴转速的分配;以及状态控制部(84),其基于决定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及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控制第1离合器(21)以及第2离合器(22)的状态。

Description

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驱动源与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包含2个离合器的离合器装置的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双离合式变速器,其包括2个能够切断/接通来自引擎等驱动源的动力传递的离合器,能够将从驱动源向变速器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到经由任一个离合器的系统。
这样的双离合式变速器中,当启动车辆的时候,通过使用连接到被设定为启动所利用的变速挡(启动挡)的状态的路径上的一方的离合器,从而向驱动系统传递驱动力。
在启动车辆的情况下,通常相同的变速挡(如果车辆为卡车、公交等大型车辆,例如2速)作为启动挡使用。为此,对连接到能够设定启动挡的状态的路径的一方的离合器的负担大。
另一方面,已知使用2个离合器进行启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根据油门操作量和车速决定2个离合器的容量的分配比率,使用分配比率等算出启动所需要的离合器总容量,基于离合器总容量与分配比率,控制2个离合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06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在使用2个离合器进行启动的情况下,除了使用连接到被设定为启动挡的状态的路径的离合器之外,还同时使用连接到被设定为低速挡的状态的路径的离合器,从而能够实现。然而,在使连接到低速挡的状态的路径的离合器连接的情况下,有时连接到这个离合器的输入轴的转速高于引擎转速,这样的情况下,扭矩从输入轴向引擎侧传递,导致阻碍引擎的驱动力。
此外,在使用2个离合器启动的情况下,不止要求能够有效地利用引擎的驱动力,还要求容易且适当地启动车辆。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2个离合器容易且适当地启动车辆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部件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公开的一个观点的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在驱动源与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包含第1离合器以及第2离合器的离合器装置,能够将从驱动源向车辆驱动系统的驱动力传递路径设定为经由连接到第1离合器的第1输入轴的系统与经由连接到第2离合器连接的第2输入轴的系统这两个系统,从第1输入轴到变速机构的输出轴之间被设定为预定的第1变速挡的状态,从第2输入轴到上述输出轴之间被设定为低于第1变速挡的低速挡即第2变速挡的状态,包括:必要扭矩确定部件,在车辆启动的时候,确定需要施与输出轴的扭矩即必要输出轴扭矩;离合器扭矩决定部件,决定由第1离合器从驱动源向第1输入轴传递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和由第2离合器从驱动源向第2输入轴传递的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以使得经由连接到第1离合器的第1输入轴向输出轴传递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与经由连接到第2离合器的第2输入轴向输出轴传递的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合计成为必要输出轴扭矩,并且在第2输入轴的转速即第2输入轴转速为驱动源的转速即驱动源转速以下的情况下,必要输出轴扭矩中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以及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分配成为基于驱动源转速和第2输入轴转速的分配;以及状态控制部件,其基于由离合器扭矩决定部件决定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控制第1离合器的卡合状态,并且基于由离合器传递扭矩决定部件决定的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控制第2离合器的状态。
在上述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离合器扭矩决定部件也可以决定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及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以使得必要输出轴扭矩中的与第2输入轴转速相对于驱动源转速的比例相当的扭矩成为第1输入轴侧扭矩,并且余下的扭矩成为第2输入轴侧扭矩。
此外,在上述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离合器扭矩决定部件也可以在第2输入轴转速为驱动源转速以上的情况下,决定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为0。
此外,在上述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必要扭矩确定部件也可以基于预先确定的油门开度与必要输出轴扭矩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由预定的传感器检测的油门开度对应的必要输出轴扭矩。
此外,在上述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油门开度与必要输出轴扭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在将从第1输入轴到输出轴之间设定为预定的第1变速挡的状态、并且只使用第1离合器启动车辆的时的油门开度与必要输出轴扭矩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上述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在第2输入轴转速为驱动源转速以上的情况下,状态控制部件也可以控制第1离合器的状态,使得第1离合器为接通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使用2个离合器容易且适当地启动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双离合式变速器的示意性的构成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启动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3中,(a)是表示启动时的引擎转速、低速挡侧输入轴转速、高速挡侧输入轴转速的变化的图,(b)是表示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的变化的图,(c)是表示控制第1离合器的状态的信号的变化的图,(d)是表示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的变化的图,(e)是表示控制第2离合器的状态的信号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变速控制装置。对于相同的零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双离合式变速器的示意性的构成图。
双离合式变速器1与作为驱动源的一个例子的引擎10的输出轴11连接。
双离合式变速器1具备:双离合器装置20,其具有第1离合器21以及第2离合器22;变速机构30;变速控制装置80,其作为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引擎转速传感器91;第1输入轴转数传感器92;第2输入轴转数传感器93;车速传感器94(也称为输出转速传感器);以及油门开度传感器95。
第1离合器21例如是湿式多片离合器,其具备:离合器从动盘毂23,其与引擎10的输出轴11一体旋转;第1离合器鼓24,其与变速机构30的第1输入轴31一体旋转;多片的第1离合器盘25;第1空间21A,其在多片的第1离合器盘25的周围;第1活塞26,其压接第1离合器盘25;以及第1油压室26A。
第1离合器21中,当第1活塞26在被供给到第1油压室26A的工作油的压力(工作油压)下行程移动到输出侧(图1的右方向)时,第1离合器盘25被压接,成为传递扭矩的连接状态。另一方面,当第1油压室26A的工作油压被释放时,第1活塞26在未图示的弹簧的施力下向输入侧(图1的左方向)行程移动,第1离合器21成为切断动力传递的切断状态。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离合器从动盘毂23与第1离合器鼓24以不同转速进行旋转,并且经由第1离合器盘25传递扭矩的状态称为第1离合器21的半离合状态,将离合器从动盘毂23与第1离合器鼓24以相同转速进行旋转,并且经由第1离合器盘25传递扭矩的状态称为第1离合器21的接通状态。为了将在第1离合器盘25上产生的摩擦热等排出,而向第1空间21A供给工作油。
第2离合器22例如是湿式多片离合器,其具备:离合器从动盘毂23;第2离合器鼓27,其与变速机构30的第2输入轴32一体旋转;多片的第2离合器盘28;第2空间22A,其在多片的第2离合器盘28的周围;第2活塞29,其压接第2离合器盘28;以及第2油压室29A。
第2离合器22中,当第2活塞29在被供给到第2油压室29A的工作油压下行程移动到输出侧(图1的右方向)时,第2离合器盘28被压接,成为传递扭矩的连接状态。另一方面,当工作油压被解放时,第2活塞29在未图示的弹簧的施力下向输入侧(图1的左方向)行程移动,第2离合器22成为切断扭矩传递的切断状态(断状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离合器从动盘毂23与第2离合器鼓27以不同转速进行旋转,并且经由第2离合器盘28传递扭矩的状态称为第2离合器22的半离合状态,将离合器从动盘毂23与第2离合器鼓27以相同转速成为一体进行旋转,并且经由第2离合器盘28扭矩传递的状态称为第2离合器22的接通状态。为了排出在第2离合器盘28上产生的摩擦热等,而向第2空间22A供给工作油。
变速机构30具备:副变速部40,其被配置在输入侧;以及主变速部50,其被配置在输出侧。此外,变速机构30包括:第1输入轴31以及第2输入轴32,其被设置在副变速部40上;输出轴33,其被设置在主变速部50上;以及副轴34,其被与这些轴31~33平行地配置。第1输入轴31被相对旋转自如地插入在沿轴向贯通第2输入轴32的中空轴内。输出轴33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传动轴(车辆驱动系统),该传动轴经差动装置等而与均未图示的车辆驱动轮连结。
在副变速部40中设置有第1副变速器齿轮副41、第2副变速器齿轮副42。第1副变速器齿轮副41包括:第1输入主齿轮43,其被固定在第1输入轴31上;以及第1输入副齿轮44,其被固定在副轴34上并始终与第1输入主齿轮43啮合。第2副变速器齿轮副42包括:第2输入主齿轮45,其被固定在第2输入轴32上;以及第2输入副齿轮46,其被固定在副轴34上并始终与第2输入主齿轮45啮合。因此,副轴34与第1输入轴31以及第2输入轴32为始终结合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副变速器齿轮副41的齿轮比小于第2副变速器齿轮副42的齿轮比。即,第1副变速器齿轮副41侧为高速侧的变速挡。因此,在副变速部40中,在经由第1副变速器齿轮副41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连接了第1离合器21的情况),能够设为高速侧,在经由第2副变速器齿轮副42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连接了第2离合器22的情况),能够设为低速侧。此处,经由第1副变速器齿轮副41的情况称为H(高速侧)挡,经由第2副变速器齿轮副42的情况称为L(低速侧)挡。
在主变速部50中设置有第1输出齿轮副51、第2输出齿轮副61、第3输出齿轮副71、第1同步机构55、以及第2同步机构56。第1输出齿轮副51包括:3速副齿轮52,其被固定在副轴34上;以及3速主齿轮53,其被相对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输出轴33上,并且始终与3速副齿轮52啮合。第2输出齿轮副61具备:2速副齿轮62,其被固定在副轴34上;以及2速主齿轮63,其被相对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输出轴33上,并且始终与2速副齿轮62啮合。第3输出齿轮副71包括:1速副齿轮72,其被固定在副轴34上;以及1速主齿轮73,其被相对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输出轴33上,并始终与1速副齿轮72啮合。
第1同步机构55、第2同步机构56是公知的构造,被构成为包括都未图示的套筒、牙嵌式离合器等。第1同步机构55能够将输出轴33与3速主齿轮53设为卡合状态(进入啮合)。当输出轴33与3挡主齿轮53设为卡合状态时,如果副变速部40是H挡,则输出轴33以相当于H挡的3速(3H速)进行旋转,如果副变速部40是L挡,则输出轴33以相当于L挡的3速(3L速)进行旋转。
第2同步机构56能够将输出轴33与2速主齿轮63设为卡合状态,此外,能够将输出轴33与1速主齿轮73设为卡合状态。当将输出轴33与2速主齿轮63设为卡合状态时,如果副变速部40是H挡,则输出轴33以相当于H挡的2速(2H速)进行旋转,如果副变速部40是L挡,则输出轴33以相当于L挡的2速(2L速)进行旋转。此外,当将输出轴33与1速主齿轮73设为卡合状态时,如果副变速部40是H挡,则输出轴33以相当于H挡的1速(1H速)进行旋转,如果副变速部40是L挡,则输出轴33以相当于L挡的1速(1L挡)进行旋转。
在变速机构30中,能够利用副变速部40和主变速部50来切换成1L速、1H速、2L速、2H速、3L速、3H速。在变速机构30中,从低速挡起依次为1L速、1H速、2L速、2H速、3L速、3H速。另外,在将各变速挡用连续的数字表示的情况下,分别为1速、2速、3速、4速、5速、6速。在本实施方式中,1H速是通常的状态下使车辆启动时候的变速挡(启动挡)。第1同步机构55以及第2同步机构56的工作由后述的变速控制部82控制,根据由油门开度传感器95检测的油门开度、由车速传感器94检测的速度等,选择性地将输出轴33与输出主齿轮(53、63、73)切换成卡合状态(进入啮合)或非卡合状态(空挡状态)。另外,输出齿轮副(51、61、71)或同步机构(55、56)的个数、排列样式等不限定于图示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在变速机构30中,在1L速与1H速之间、2L速与2H速之间、3L速与3H速之间的变速时(升挡及减挡),仅进行离合器的切换就能进行变速,在1H速与2L速之间、2H速与3L速之间的变速时(升挡及减挡),需要进行离合器切换及齿轮变更。
引擎转速传感器91检测引擎10的转速(引擎转速:驱动源转速),并输出到变速控制装置80。第1输入轴转数传感器92检测第1输入轴31的转速(第1输入轴转速),并输出到变速控制装置80。第2输入轴转数传感器93检测第2输入轴32的转速(第2输入轴转速),并输出到变速控制装置80。车速传感器94检测输出轴33的转速(输出轴转速),并输出到变速控制装置80。能够根据输出轴33的转速来确定车速。油门开度传感器95检测油门开度,并输出到变速控制装置80。
变速控制装置80具有控制单元81、变速拨叉85、第1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6、以及第2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7。
控制单元81进行引擎10、第1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6、第2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7、变速拨叉85等的各种控制,被构成为包括公知的CPU、ROM、RAM、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等。为了进行这些各种控制,对控制单元81输入各种传感器类(91~95)的传感器值。
此外,控制单元81中作为其一部分的功能要素而具有变速控制部82、作为必要扭矩确定部件以及离合器扭矩决定部件的一个例子的扭矩决定部83、以及作为状态控制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状态控制部84。这些功能要素在本实施方式中看成被包含在一体的硬件即控制单元81中而进行说明,但是,也能够将这些中的任何一部分设置成相互独立的硬件。
变速控制部82在车辆的停止时,判定未图示的操作杆的设定是否为D(驾驶)量程,为D量程的情况下,执行启动挡以及比启动挡低速挡的进入啮合。具体来说,变速控制部82移动第2同步机构56的套筒,设定输出轴33与1速主齿轮73为卡合状态,设定第1输入轴31与输出轴33的路径为启动挡即1H速(第1变速挡)的状态,设定第2输入轴32与输出轴33的路径为比1H速低速挡即1L速(第2变速挡)的状态。
此外,变速控制部82基于来自油门开度传感器95的油门开度,或来自车速传感器94的车速等信息,判定是否是车辆的启动。
此外,变速控制部82基于来自油门开度传感器95的油门开度,或来自车速传感器94的车速等信息,判定是否需要变速,如果需要变速则确定必要的变速(变速目标)。此外,变速控制部82判定必要的变速是仅切换离合器的变速、还是切换离合器时伴随有齿轮变更(换挡)的变速。变速控制部82在仅切换离合器的变速的情况下,向状态控制部84进行指示,使其切换要设为连结状态离合器。此外,变速控制部82在伴随齿轮变更的变速的情况下,向变速拨叉85指示进行齿轮变更。
扭矩决定部83在车辆的启动时(从车辆的启动开始至到达预定的速度为止期间),决定为了使车辆移动而需要向变速机构30的输出轴33传递的扭矩(必要输出轴扭矩Tod)。此处,作为必要输出轴扭矩的决定方法,可以将该车辆的启动时油门开度与必要输出轴扭矩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控制单元81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上,并基于这个对应关系与来自油门开度传感器95的油门开度来决定必要输出轴扭矩Tod。作为油门开度与必要输出轴扭矩Tod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在该车辆中变速机构30预先设为1L速的状态、并仅使用第1离合器21将引擎10的驱动力向驱动系统传递并启动时的对应关系。通过设为这样的对应关系,使用2个离合器进行启动的时候,也能够成为与仅使用第1离合器21启动的时候同样的车辆的行为,关于车辆的启动不会给驾驶员带来异样感觉。
此外,扭矩决定部83决定由第1离合器21从引擎10向第1输入轴31传递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与由第2离合器22从引擎10向第2输入轴32传递的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使得经由连接到第1离合器21的第1输入轴31向输出轴33传递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与经由连接到第2离合器22的第2输入轴32向输出轴33传递的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合计成为必要输出轴扭矩,并且在第2输入轴转速为引擎转速以下的情况下,必要输出轴扭矩中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以及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分配为基于引擎转速与第2输入轴转速的分配。
具体地说,扭矩决定部83例如是将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TH由式(1)算出。
TH=(ωLe)*(1/iH)*Tod···(1)
此处,ωL是低速挡的输入轴转速(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输入轴转速),ωe是引擎转速,iH是高速挡侧的齿轮比(在此处为,第1输入轴31与输出轴33之间的1H速的齿轮比),Tod是必要输出轴扭矩。
但是,在第2输入轴转速ωL超过引擎转速ωe的情况下,扭矩决定部83使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TL成为(1/iH)*Tod。由此,在第2输入轴转速ωL超过引擎转速ωe的情况下,从连接到第1离合器21的第1输入轴31侧向输出轴33传递的扭矩成为必要输出轴扭矩Tod。在这个情况下,由于没有后述这样的从第2输入轴侧向输出轴33传递的扭矩,所以仅从第1输入轴侧向输出轴33传递扭矩。
此外,扭矩决定部83将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TL由式(2)算出。
TL=(1-ωLe)*(1/iL)*Tod···(2)
此处,iL是低速挡侧的齿轮比(此处为,第2输入轴32与输出轴33之间的1L速的齿轮比)。
但是,根据式(2),在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TL为负的情况,即,在第2输入轴转速ωL超过引擎转速ωe的情况下,扭矩决定部83使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TL为0。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TL为0,意味着使第2离合器22为切断状态。由此,在第2输入轴转速ωL超过引擎转速ωe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防止扭矩经由第2离合器22从第2输入轴32向引擎10传递并阻碍引擎10的驱动力的状况的发生。
当将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TH以及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TL设为由式(1)以及式(2)算出的结果时,在第2输入轴转速ωL为引擎转速ωe以下的范围内,由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TH从第1输入轴31侧向输出轴33传递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ToH成为TH*iH=(ωLe)*Tod,另一方面,由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TL从第2输入轴32侧向输出轴33传递的第2输入轴侧扭矩ToL成为TL*iL=(1-ωLe)*Tod。因此,第1输入轴侧扭矩ToH与第2输入轴侧扭矩ToL的合计成为必要输出轴扭矩Tod。此外,必要输出轴扭矩Tod中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ToH的分配成为ωLe,必要输出轴扭矩Tod中的第2输入轴侧扭矩ToH的分配成为1-ωLe
状态控制部84决定第1离合器21的状态(此处为,向第1压室26A供给的工作油压),使得第1离合器21的传递扭矩成为由扭矩决定部83决定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成为TH,此外,决定第2离合器22的状态(此处为,向第2压室29A供给的工作油压),使得第2离合器22的传递扭矩成为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TL,并将用于达成所决定的状态的控制信号(控制用电流)向第1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6以及第2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7输出。另外,关于第1离合器21及第2离合器22的传递扭矩与各离合器的状态(油压室的工作油压)的对应关系,能够通过使用相同或同样的构成的离合器装置进行测定而预先掌握。
此外,状态控制部84基于来自变速控制部82的指示,向第1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6以及/或者第2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7输出控制信号。
变速拨叉85根据变速控制部82的指示,使第1同步机构55以及第2同步机构56工作,从而释放输出轴33与输出主齿轮(53、63、73)的卡合状态(脱离啮合),或将输出轴33与输出主齿轮(53、63、73)卡合(进入啮合)。
第1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6例如具有线性电磁阀,通过根据从状态控制部84供给的控制信号(控制用电流),调整来自未图示的油压供给源的工作油,从而调整向第1油压室26A供给的工作油的量以及压力。
第2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7例如具有线性电磁阀,通过根据从状态控制部84供给的控制信号(控制用电流),调整来自未图示的油压供给源的工作油,从而调整向第2油压室29A供给的工作油的量以及压力。
接下来,说明变速控制装置80所进行的启动控制处理。
图2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启动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启动控制处理在车辆停止的情况下被开始执行。
变速控制部82判定未图示的操作杆是否被设定在D量程内(步骤S11)。这个结果,在操作杆未被设定在D量程内的情况下(步骤S11:否),变速控制部82再次执行步骤S11。
另一方面,在操作杆被设定在D量程内的情况下(步骤S11:是),变速控制部82利用变速拨叉85执行启动挡以及比启动挡低速挡的进入啮合(步骤S12)。具体地说,变速控制部82使第2同步机构56的套筒移动,使输出轴33与1速主齿轮73成为卡合状态。由此,第1输入轴31与输出轴33的路径被设定为启动挡即1H速的状态,并且第2输入轴32与输出轴33的路径被设定为比1H速低速挡即1L速的状态。
接下来,变速控制部82判定是否为车辆启动(步骤S13)。此处,是否为车辆启动能够根据油门开度是否高于0来判定。
这个结果,在没有判定为车辆启动的情况下(步骤S13:否),变速控制部82再次执行步骤S13。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车辆启动的情况下(步骤S13:是),扭矩决定部83决定必要输出轴扭矩(步骤S14)。
接下来,扭矩决定部83决定由第1离合器21从引擎10向第1输入轴31传递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与由第2离合器22从引擎10向第2输入轴32传递的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以使得经由连接到第1离合器21的第1输入轴31向输出轴33传递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与经由连接到第2离合器22的第2输入轴32向输出轴33传递的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合计成为必要输出轴扭矩,并且在第2输入轴转速为引擎转速以下的情况下,必要输出轴扭矩中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以及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分配成为基于引擎转速和第2输入轴转速的分配(步骤S15)。
接下来,状态控制部84决定第1离合器21的状态,以使得第1离合器21的传递扭矩成为由扭矩决定部83决定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此外,决定第2离合器22的状态,以使得第2离合器22的传递扭矩成为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将用于达成所决定的状态的控制信号向第1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6以及第2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7输出(步骤S16)。
接下来,变速控制部82判定第2输入轴转速是否超过引擎转速(步骤S17)。结果是,在第2输入轴转速未超过引擎转速的情况下(步骤S17:否),因为能够对于输出轴33使用第1离合器21和第2离合器22双方将引擎10的扭矩向输出轴33传递,因此变速控制部82再次执行自步骤S14起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第2输入轴转速超过引擎转速的情况下(步骤S17:是),因为能够只将来自第1离合器21的扭矩向输出轴33传递,所以为了使决定在与第2离合器22之间的扭矩分配的处理等处理不执行,变速控制部82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18。
步骤S18中,状态控制部84通过将用于把第1离合器21设定为接通状态的控制信号输出到第1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86,从而控制第1离合器21为接通状态,并结束启动控制处理。另外,在步骤S18的时刻,由于第2离合器22已经为切断状态,所以状态控制部84不进行对于第2离合器22的新的控制。
接下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式变速器1的启动时的各种状态的变化。
图3的(a)是示出在启动时的引擎转速、低速挡侧输入轴转速、高速挡侧输入轴转速的变化的图,(b)是示出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的变化的图,(c)是示出控制第1离合器的卡合的信号的变化的图,(d)是示出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的变化的图,(e)是示出控制第2离合器的卡合的信号的变化的图。
此处,在变速机构30中,通过第2同步机构56使输出轴33与1速主齿轮73为卡合状态,第1输入轴31与输出轴33的路径被设定为启动挡即1H速的状态,第2输入轴32与输出轴33的路径被设定为1L速的状态。
在开始启动的时刻T0,如图3的(a)所示,引擎转速为空转转速,高速挡侧输入旋转轴转速(此处为第1输入轴转速)和低速挡侧输入旋转轴转速(此处为第2输入轴转速)为0。
由驾驶员踩油门使油门开度变得大于0时,如已经说明那样决定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及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并且与此对应地控制第1离合器21以及第2离合器22的卡合的状态。
在刚开始启动之后的时刻(紧随时刻T0),因为低速挡输入旋转轴转速相对于引擎转速的比例小,所以控制信号被控制为第2离合器22的状态如图3的(e)所示,成为接近接通状态的状态,并且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如图3的(d)所示较大。另一方面,控制信号被控制为第1离合器21的状态如图3的(c)所示,成为接近切断状态的状态,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如图3的(b)所示较小。
这之后,经过时间后,引擎转速根据驾驶员的油门开度而渐渐地使转速増加,高速挡侧输入旋转轴转速和低速挡侧输入旋转轴转速上升,以便与引擎转速的转速差变小。
因此,因为低速挡输入旋转轴转速相对于引擎转速的比例变大,所以控制信号被控制为使得第2离合器22的状态如图3的(e)所示,渐渐地接近切断状态,并且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如图3的(d)所示渐渐地变小。另一方面,控制信号被控制为使得第1离合器21的状态如图3的(c)所示,成为渐渐地接近接通状态的状态,并且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如图3的(b)所示渐渐地变大。
这之后,在时刻T1,当引擎转速与低速挡侧输入旋转轴转速成为相同时,控制信号被控制为使得第2离合器22的状态如图3的(e)所示,成为切断状态,并且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如图3的(d)所示成为0。另一方面,控制信号被控制为使得第1离合器21的状态如图3的(c)所示,成为接近接通状态的状态,并且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如图3的(b)所示变大。在这个时刻T1,成为仅仅基于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的扭矩被向输出轴33传递的状态。
在时刻T1以后,控制信号被控制为使得第1离合器21的状态如图3的(c)所示,成为接通状态,并且成为仅仅基于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的扭矩被向输出轴33传递的状态。
然后,在时刻T2,引擎转速与高速挡侧输入旋转轴转速的转速差消失,第1离合器21成为接通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80,由于在车辆的启动时,确定需要施与输出轴33的扭矩即必要输出轴扭矩,并决定由第1离合器21向第1输入轴31传递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及由第2离合器22向第2输入轴32传递的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以使从第1输入轴31侧传递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与从第2输入轴32侧传递的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合计成为必要输出轴扭矩,并且必要输出轴扭矩中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以及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分配成为基于引擎转速和第2输入轴转速的分配,并且基于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来控制第1离合器的状态,且基于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来控制第2离合器的状态,因此,能够使用第1离合器21以及第2离合器22向输出轴33适当地传递必要的扭矩。因此,在车辆的启动时由适当的扭矩使驱动系统动作,从而能够启动车辆、使车辆加速。此外,因为使用2个离合器进行启动,所以能够抑制只对一方的离合器的负担,能够适当地减少离合器的劣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80,因为决定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及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以使必要输出轴扭矩中的与第2输入轴转速相对于引擎转速的比例相当的扭矩成为第1输入轴侧扭矩,并且余下的扭矩成为第2输入轴侧扭矩,所以能够通过容易的计算算出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及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80,将油门开度与必要输出轴扭矩的对应关系设为在将从第1输入轴31到输出轴33为止之间设定为启动挡的状态、并且只使用第1离合器21使车辆启动时的油门开度与必要输出轴扭矩的对应关系,所以在使用第1离合器21以及第2离合器22进行启动的时候,也能够设为与只使用第1离合器21启动的时候同样的车辆的行为,并且能够适当地防止车辆的启动时给驾驶员带来异样感觉。
另外,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形而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操作杆为D量程的设定的情况下启动时,使用2个离合器进行启动,然而例如,在能够由操作杆直接设定各变速挡的情况下,在操作杆被设定为启动挡(例如,1H挡)的情况下启动时,也可以使用2个离合器进行启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1输入轴转速由第1输入轴转数传感器92检测,第2输入轴转速由第2输入轴转数传感器93检测,然而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基于由车速传感器94检测的输出轴33的转速与变速机构30中的各自的输入轴之间的齿轮比算出第1输入轴转速或者第2输入轴转速的至少一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具有副变速部40的双离合式变速器1,然而本公开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2个输入轴、1个输出轴,能够将一方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设定为第1变速挡的状态,并且能够将其另一方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设定为比第1变速挡低速挡即第2变速挡的状态的结构,则对于不具有副变速部40的双离合式变速器也能够适用。
本申请基于2016年2月1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6-029160),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在使用两个离合器能够容易且适当地启动车辆这一点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1 双离合式变速器
10 引擎
11 输出轴
20 双离合器装置
21 第1离合器
22 第2离合器
26、29 活塞
26A 第1油压室
29A 第2油压室
30 变速机构
31 第1输入轴
32 第2输入轴
33 输出轴
34 副轴
40 副变速部
41 第1副变速器齿轮副
42 第2副变速器齿轮副
50 主变速部
51 第1输出齿轮副
52 3速副齿轮
53 3速主齿轮
55 第1同步机构
56 第2同步机构
61 第2输出齿轮副
62 2速副齿轮
63 2速主齿轮
71 第3输出齿轮副
72 1速副齿轮
73 1速主齿轮
80 变速控制装置
81 控制单元
82 变速控制部
83 扭矩决定部
84 状态控制部
85 变速拨叉
86 第1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
87 第2离合器工作油调整部
91 引擎转速传感器
92 第1输入轴转数传感器
93 第2输入轴转数传感器
94 车速传感器
95 油门开度传感器

Claims (4)

1.一种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在驱动源与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包含第1离合器以及第2离合器的离合器装置,能够将从上述驱动源向车辆驱动系统的驱动力传递路径设定为经由连接到上述第1离合器的第1输入轴的系统与经由连接到上述第2离合器的第2输入轴的系统这2个系统;
从上述第1输入轴到上述变速机构的输出轴之间被设定为预定的第1变速挡的状态,从上述第2输入轴到上述输出轴之间被设定为低于上述第1变速挡的低速挡即第2变速挡的状态;
该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有:
必要扭矩确定部件,在车辆启动时,确定需要施与上述输出轴的扭矩,即必要输出轴扭矩;
离合器扭矩决定部件,其决定由上述第1离合器从上述驱动源向上述第1输入轴传递的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与由上述第2离合器从上述驱动源向上述第2输入轴传递的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以使得经由连接到上述第1离合器的上述第1输入轴向上述输出轴传递的第1输入轴侧扭矩与经由连接到上述第2离合器的上述第2输入轴向上述输出轴传递的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合计成为上述必要输出轴扭矩,并且在上述第2输入轴的转速即第2输入轴转速为上述驱动源的转速即驱动源转速以下的情况下,上述必要输出轴扭矩中的上述第1输入轴侧扭矩以及上述第2输入轴侧扭矩的分配成为基于上述驱动源转速与上述第2输入轴转速的分配;
状态控制部件,基于由上述离合器扭矩决定部件决定的上述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控制上述第1离合器的状态,并且基于由上述离合器传递扭矩决定部件决定的上述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控制上述第2离合器的状态;以及
变速控制部,在上述第2输入轴的转速未超过驱动源转速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第1离合器和上述第2离合器双方将驱动源的扭矩向上述输出轴传递,
上述必要扭矩确定部件基于预先确定的油门开度与上述必要输出轴扭矩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由预定的传感器检测的油门开度对应的上述必要输出轴扭矩,
上述油门开度与上述必要输出轴扭矩的上述对应关系是在将从上述第1输入轴到上述输出轴之间设定为预定的第1变速挡的状态、并只使用上述第1离合器启动上述车辆的时的油门开度与必要输出轴扭矩的对应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离合器扭矩决定部件决定上述第1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及上述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以使上述必要输出轴扭矩中的与上述第2输入轴转速相对于上述驱动源转速的比例相当的扭矩成为上述第1输入轴侧扭矩,并且余下的扭矩成为上述第2输入轴侧扭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离合器扭矩决定部件在上述第2输入轴转速为上述驱动源转速以上的情况下,决定上述第2离合器传递扭矩为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2输入轴转速为上述驱动源转速以上的情况下,上述状态控制部件控制上述第1离合器的状态,使得上述第1离合器为接通状态。
CN201780011717.8A 2016-02-18 2017-02-15 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108700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9160A JP6701787B2 (ja) 2016-02-18 2016-02-18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16-029160 2016-02-18
PCT/JP2017/005402 WO2017141930A1 (ja) 2016-02-18 2017-02-15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0193A CN108700193A (zh) 2018-10-23
CN108700193B true CN108700193B (zh) 2020-10-02

Family

ID=59625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1717.8A Active CN108700193B (zh) 2016-02-18 2017-02-15 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01787B2 (zh)
CN (1) CN108700193B (zh)
MY (1) MY201371A (zh)
PH (1) PH12018501713A1 (zh)
WO (1) WO20171419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5203B2 (ja) * 2005-12-26 2009-03-11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発進制御装置及び発進制御方法
JP2011112174A (ja) * 2009-11-27 2011-06-09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車両用変速機制御装置
JP6205106B2 (ja) * 2011-07-04 2017-09-27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制御方法と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と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JP2016011699A (ja) * 2014-06-27 2016-01-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発進機構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0193A (zh) 2018-10-23
JP6701787B2 (ja) 2020-05-27
JP2017145921A (ja) 2017-08-24
PH12018501713A1 (en) 2019-05-20
WO2017141930A1 (ja) 2017-08-24
MY201371A (en)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9480B (zh) 具有dct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换挡控制方法
JP2014058286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WO2014115635A1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8291631B (zh) 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和双离合器式变速器
JP5232565B2 (ja)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
EP3205907B1 (e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dual clutch-type transmission
CN108700193B (zh) 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JP6866578B2 (ja)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CN108713109B (zh) 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07255466A (ja) 複数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KR20130061880A (ko) 비례제어밸브를 이용한 인칭구현 메커니즘
CN108700133B (zh) 离合器劣化检测装置及离合器劣化检测方法
JP2015140874A (ja) クラッチ圧制御装置
JP2018066413A (ja) 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14145403A5 (zh)
JPWO2021106785A5 (zh)
WO2018212313A1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WO2018212314A1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20101091A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10451173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dual-clutch transmission
WO2017141937A1 (ja)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16217439A (ja) クラッチ伝達トルク学習制御装置
WO2018212325A1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18080706A (ja) 車両の動力伝達制御装置
WO2018212324A1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