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8486B - 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8486B
CN108698486B CN201680081908.7A CN201680081908A CN108698486B CN 108698486 B CN108698486 B CN 108698486B CN 201680081908 A CN201680081908 A CN 201680081908A CN 108698486 B CN108698486 B CN 108698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conditioning
vehic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19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8486A (zh
Inventor
金洪硕
申铉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698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8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8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8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22Ion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特别是,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车辆用空气调节模块(HVAC模块,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以下称为“HVAC模块”),配置在车室外侧;空调管道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HVAC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车室的多个位置的多个通气孔之间相连通,从而将通过所述HVAC模块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引导到所述车室;多个离子发生器,配置在所述空调管道模块内部的空调空气流路并生成阴离子。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具有能够防止生成的离子被消灭,并且向乘坐者提供最大程度的离子化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使空调空气向车室吐出时释放出的离子不会被消灭的离子发生器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的室内(车室)因较窄且密闭而容易被污染,特别是,由于受到向车室流入的微尘和各种污染物质的影响,车室的空气污染呈日趋加重的趋势。并且,在下雨或湿度很高的天气驱动空调器时,因受到蒸发器表面上冷凝的水分等的影响,将会繁殖细菌和霉菌,这样的细菌、霉菌等流入室内,引起臭味并诱发各种疾病。
对此,最近积极研究开发有用于净化车辆的室内空气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更进一步,倾向于在既有的车辆用空调器上直接安装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的离子发生器。
图1是示出设置有现有技术的离子发生器(ionizer)的车辆用空调器的立体图。
在车辆的引擎舱设置有用于吸入车室或室外空气,对其进行空气调节后吐出的HVAC模块20(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在HVAC模块20连接有图1所示的空调管道模块40,从而通过设置在车室的多个通气孔(未图示)吐出空调空气。
其中,如图1所示,离子发生器50设置在HVAC模块20内部,其大部分设置在对空气进行空气调节之前的蒸发器21。
但是,在如上所述构成的设置有现有技术的离子发生器50的车辆用空调器的情况下,由于从离子发生器50释放出的离子呈金属取向性,大部分离子在通过金属性的蒸发器21的过程中被消灭,从而导致实际上的离子化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在空调管道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离子发生器,以防止离子发生器中产生的离子被消灭,设定其最佳的设置位置的同时,能够提高离子发生器的离子化效率。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优选一实施例,其中,包括:车辆用空气调节模块(HVAC模块,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以下称为“HVAC模块”),配置在车室外侧;空调管道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HVAC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车室的多个位置的多个通气孔之间相连通,从而将通过所述HVAC模块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引导到所述车室;多个离子发生器,配置在所述空调管道模块内部的空调空气流路并生成阴离子。
其中,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可包括作为用于生成离子的电极的、压印在离子板上的图案电极。
并且,所述图案电极可包括+极图案部和-极图案部,所述+极图案部和所述-极图案部以相对于所述空调管道模块中流动的空调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式配置。
并且,在所述+极图案部和所述-极图案部之间可设置有规定高度的分隔壁。
并且,所述离子板可包括压印有所述+极图案部的+极离子板和压印有所述-极图案部的-极离子板,所述+极离子板和所述-极离子板以倾斜的方式配置,以使所述+极图案部和所述-极图案部朝向相互对向的方向。
并且,所述+极离子板和所述-极离子板可以倾斜的方式配置,所述+极离子板和所述-极离子板具有三角形的截面,其邻接的部位形成所述三角形的最高的顶点。
并且,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可包括:下壳,固定在所述空调管道模块,具有向一侧呈开口的规定的空间;屏蔽罩,以紧贴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下壳内的内壁面;印刷电路板,结合在所述屏蔽罩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上壳,结合在所述离子板结合于所述规定的空间的状态的所述下壳的上侧;所述离子板具有安置于所述屏蔽罩的上端边缘部分的大小。
并且,所述离子板可在其上面压印有所述+极图案部以及-极图案部,在所述离子板的下面的除了所述+极图案部以及-极图案部的下面露出部以外的其余部分镀层有与所述+极图案部以及-极图案部相同的材质的电磁波屏蔽部。
并且,在所述下壳的上端边缘可形成有卡钩支撑部,所述卡钩支撑部从上侧向下侧支撑所述离子板的上面边缘端部一部分,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还包括夹设在所述卡钩支撑部、所述屏蔽罩的上端以及所述离子板的端部之间的防水橡胶框。
并且,所述空调管道模块可包括左侧侧方管道以及右侧侧方管道,所述左侧侧方管道以及所述右侧侧方管道向所述车室的驾驶座及副驾驶座供给空调空气,所述左侧侧方管道以及所述右侧侧方管道包括:左侧延长部以及右侧延长部,从所述HVAC模块向左侧或右侧延伸;左侧吐出部以及右侧吐出部,从所述左侧延长部以及所述右侧延长部向后方弯折并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延伸。
并且,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可配置在所述左侧延长部以及所述右侧延长部内。
并且,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可配置在所述左侧吐出部以及所述右侧吐出部内。
并且,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可以与所述左侧吐出部的端部或所述右侧吐出部的端部邻近的方式配置。
并且,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可配置在所述左侧吐出部和所述左侧延长部之间或所述右侧吐出部和所述右侧延长部之间。
并且,所述空调管道模块可还包括:左前脚部管道以及右前脚部管道,从所述驾驶座以及所述副驾驶座的下方朝向所述驾驶座的乘坐者以及所述副驾驶座的乘坐者的脚部供给空调空气;左后脚部管道以及右后脚部管道,朝向所述车室的后方座的乘坐者的脚部供给空调空气。
并且,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可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侧方管道、所述右侧侧方管道、所述左前脚部管道、所述右前脚部管道、所述左后脚部管道以及所述右后脚部管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优选一实施例可实现如下的多种效果。
第一、通过在空调管道模块内设置离子发生器,能够使离子被消灭的情形达到最小。
第二、作为离子发生器的用于生成离子的电极采用图案电极,能够以脉冲输出方式进行控制,从而使变压器达到小型化并实现整个产品的小型化。
第三、离子板在其自身与印刷电路板的关系上执行屏蔽电磁波的电磁波屏蔽部的作用,因此,具有减少部件数目及组装工艺数目的优点。
第四、在各个空调管道模块单独地设置离子发生器,并能够实现利用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单独检测的按不同污染区域的控制,从而具有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
第五、通过将离子发生器的形状设计为使离子被消灭的情形达到最小,能够选定空调管道模块内的最佳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设置有现有技术的离子发生器的车辆用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中设置在空调管道模块的最佳的位置的第一概念图。
图3是用于设计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中离子发生器的最佳位置的空调空气的流动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中设置在空调管道模块的最佳的位置的第二概念图。
图5是示出多个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情形的框图。
图6及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中离子发生器的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离子发生器的结构中离子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离子发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A-A线剖开的部分剖面图。
图11是示出离子发生器的结构中离子板的上面及下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优选一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中设置在空调管道模块的最佳的位置的第一概念图,图3是用于设计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中离子发生器的最佳位置的空调空气的流动示意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中设置在空调管道模块的最佳的位置的第二概念图,图5是示出多个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情形的框图。
参照图2至图3,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优选一实施例包括:车辆用空气调节模块(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以下称为“HVAC模块120”),配置在车室外侧;空调管道模块140,被配置为将HVAC模块120和设置在车室的多个位置的多个通气孔(未图示)(vent)之间相连通,从而将利用HVAC模块120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引导到车室;多个离子发生器150,配置在空调管道模块140内部的空调空气流路并生成离子。
HVAC模块120设置在车辆的引擎舱,其包括:空调壳体,设置有能够吸入车室空气或室外空气并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空间;蒸发器,配置在空调壳体的内部,随着制冷剂的冷冻循环运转而对空调壳体内部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
另外,HVAC模块120被设置为与如图2所示的空调管道模块140相连接,以使空调空气向空调管道模块140流动,空调管道模块140的多个前端部与设置在车室的多个位置的多个通气孔相连通,从而使空调空气通过多个通气孔向车室吐出。
参照图2及图3,空调管道模块140可包括:左侧侧方管道141以及右侧侧方管道141,用于向车室的驾驶座及副驾驶座供给空调空气;左前脚部管道及右前脚部管道(未图示),用于从驾驶座及副驾驶座的下方朝向驾驶座乘坐者及副驾驶座乘坐者的脚部供给空调空气;左后脚部管道以及右后脚部管道(未图示),用于朝向车室的后方座的乘坐者的脚部供给空调空气;以及中央控制台管道(未图示),用于朝向车室的后方座的乘坐者供给空调空气。
特别是,参照图3,左侧侧方管道141及右侧侧方管道141可包括:左侧延长部以及右侧延长部,从HVAC模块120向左侧或右侧延伸;左侧吐出部以及右侧吐出部,从左侧延长部以及右侧延长部向后方弯折并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延伸。
其中,与已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离子发生器设置在HVAC模块120的内部的情形不同的是,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器150设置在空调管道模块140的内部,从而使离子被消灭的情况达到最小。
在空调管道模块140的结构中,左侧侧方管道141以及右侧侧方管道141是乘坐者频繁乘坐的位置,因此,为使离子被消灭的情形达到最小,离子发生器150的最佳的位置设计尤其重要。
其中,如图2的①所示,离子发生器150可配置在作为左侧侧方管道141以及右侧侧方管道141的详细结构之一的左侧延长部以及右侧延长部内,可配置在图2的②所示的与左侧吐出部以及右侧吐出部的端部邻近的内部,可配置在图2的③所示的左侧延长部和左侧吐出部之间以及右侧延长部和右侧吐出部之间。
与“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离子发生器150相比,仅通过如上所述的将离子发生器150设置在左侧侧方管道141以及右侧侧方管道141的内部,也能够较大地提高离子化效率。
但是,即使在左侧侧方管道141以及右侧侧方管道141的内部中,也将会要求有哪个位置被设定为最佳的位置以及按照各设定的位置的离子发生器150的具体结构的单独设计。
例如,参照图3,在将离子发生器150配置在左侧侧方管道141以及右侧侧方管道141的内部中的左侧延长部以及右侧延长部内时,从左侧延长部以及右侧延长部的前端朝后方弯折并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延伸的左侧吐出部以及右侧吐出部的端部内侧将形成基于乱流的混合区域(Mixing Zone),因此,需要有能够诱导离子被消灭的情形达到最小的离子发生器150的具体结构的单独设计。对此,将在后面说明离子发生器150的具体结构时详细地进行描述。
另外,参照图4,离子发生器150可分别设置在左侧侧方管道141(side duct)、右侧侧方管道141、左前脚部管道(foot duct)、右前脚部管道、左后脚部管道、右后脚部管道以及中央控制台管道(center console duct)。
设置在左侧侧方管道141的离子发生器150将向驾驶座上乘坐的乘坐者直接吹送的空调空气作为离子的流动媒介体,从而起到消除驾驶者因污染空气感到不快的作用,设置在右侧侧方管道141的离子发生器150同样地向副驾驶座上乘坐的乘坐者吐出离子,从而有利于副驾驶座乘坐者。
并且,设置在左前脚部管道以及右前脚部管道的离子发生器150用于去除驾驶者或副驾驶座乘坐者的鞋等中产生的臭味等,同样地,设置在左后脚部管道以及右后脚部管道的离子发生器150有用于后方座乘坐者。
并且,设置在中央控制台管道的离子发生器150能够向后方座乘坐者吐出离子。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优选一实施例中,通过在与设置于车室的多个通气孔相连接的各个管道单独地设置离子发生器150,使基于离子发生器150进行驱动而产生的离子被消灭的情形达到最小,并且能够实现对整个车室的有效的去除臭味等空气调节。
另外,虽未图示,可在预计会发生车室的污染的部位的多个位置设置有能够检测车室的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
可基于多个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通过在车室的多个位置上的空气质量检测来检测出的当前状态的车室空气质量数据,控制如上所述安装的多个离子发生器150单独地进行工作,从而能够根据车内污染气体推定位置使HVAC模块120以及离子发生器150进行联动并有效地去除污染源。
例如,参照图5,将车室中设定的区域设定为污染推定区域,将其划分为多个区域进行设定,利用基于上述的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单独检测值和与空调管道模块140相连接的多个通气孔各个的开闭与否、基于HVAC模块120向室内吹送的外气送风量、车门窗的开闭与否以及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图案识别方法或贝叶斯估计方法(BayesianEstimation)来进行决定,从而控制激活属于哪个区域的离子发生器150的驱动。
图6及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中离子发生器的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离子发生器的结构中离子板的安装示意图,图9是离子发生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沿着图8的A-A线剖开的部分剖面图,图11是示出离子发生器的结构中离子板的上面及下面的俯视图。
在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优选一实施例中,多个离子发生器可包括作为用于生成离子的电极的、压印(imprinting)在离子板161上的图案电极151、152。
通过将这样的图案电极151、152作为用于生成离子的电极来使用,可引入脉冲控制方式,这能够实现晶体管的小型化设计,从而提供可实现产品的小型化的优点。在现有技术的诸如针状电极或碳电极的DC输出方式的控制中,由于晶体管的尺寸很大,仍然存在有不易进行产品的小型化的问题。
参照图6至图9,多个离子发生器150可包括:下壳160(lower case),固定在空调管道模块140,具有向一侧呈开口的规定的空间;屏蔽罩163(shield cover),以紧贴方式结合在下壳160内的内壁面;印刷电路板164,结合在屏蔽罩163所形成的内部空间;离子板161(ion plate),结合在屏蔽罩163的上侧;上壳166(upper case),以覆盖离子板的方式进行结合。
其中,下壳160可固定在空调管道模块140内的内周面,并朝向空调空气流动的中心部呈开口形成。
另外,屏蔽罩163以小于下壳160的体积形成,其以紧贴在下壳160的除了呈开口的部位以外的其余内侧面的方式结合,与后述的镀层在离子板161的电磁波屏蔽部161’执行相同的功能的屏蔽构件163’可形成所述屏蔽罩163的内侧面。
印刷电路板164起到对从离子板161的图案电极151、152施加的电信号进行收发或施加电源的作用。
如上所述,离子板161被构成为包括以压印方式形成的图案电极151、152,能够一举解决不易将与离子发生量对比而言臭氧的发生比率高的碳刷类型的碳电极以及针类型的针状电极作为车室用电极使用在密闭空间的问题。
离子板161可在其上面,即朝向空调管道模块140的内部的面上压印有+极图案部151以及-极图案部152,在其下面的除了+极图案部151以及-极图案部152的下面露出部以外的其余部分上镀层有与+极图案部151以及-极图案部152相同的材质的电磁波屏蔽部161’。
电磁波屏蔽部161’与上述的屏蔽罩163的屏蔽构件163’一同完全地屏蔽设置于下壳160的内部的印刷电路板164,从而起到使印刷电路板164中产生的电磁波等的电磁波成分对被离子化的离子构成的影响达到最小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优选一实施例中,并不额外地设置电磁波屏蔽板,而是参照图11,通过积极利用在其上面压印有+极图案部151以及-极图案部152的离子板161的相反面来实现相同的电磁波屏蔽效果,从而能够预防部件数目的增加,并且实现更加有效的性能。
另外,参照图10,离子板161被配置为其下部面安置在屏蔽罩163的上端边缘,利用形成在下壳160的上端边缘的卡钩支撑部,使离子板161的上面边缘端部的一部分从上侧向下侧得到支撑。
此时,屏蔽罩163的屏蔽构件163’的前端与形成在离子板161的相反面的电磁波屏蔽部161’相互具有接点,从而仅通过将离子板161设置在屏蔽罩163的边缘上端的动作,即能够完成电磁波屏蔽功能。
其中,离子发生器150可还包括:夹设在形成于下壳160的卡钩支撑部、屏蔽罩163的上端以及离子板161的端部之间的防水橡胶框165。
通过在下壳160的内侧边缘部分夹设防水橡胶框165,防止因空调空气的流动引起的冷凝水等湿气侵入,并且吸收因空调空气的流动引起的从空调管道模块140产生的振动,从而起到保护下壳160内部的结构件的作用。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优选一实施例中,离子发生器150的离子板161上形成的图案电极151、152,即,+极图案部151和-极图案部152优选地以相对于空调管道模块140中流动的空调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式配置。
参照图6及图7,通过使+极图案部151和-极图案部152分别沿着相对于空调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分隔,使得对向极中产生的对向极离子相互混合而被消灭的情形达到最小。
其中,参照图6,离子发生器150可在+极图案部151和-极图案部152之间设置有规定高度的分隔壁153。
分隔壁153也起到防止+极图案部151和-极图案部152各个中生成的离子被消灭的作用。
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分隔壁153的离子发生器150的情况下,优选地使所述离子发生器150位于参照图3说明的混合区域(Mixing Zone),从而在离子被消灭的情形达到最小的状态下,通过多个通气孔吐出所生成的离子。
并且,参照图7,离子发生器150可由压印有+极图案部151的+极离子板161a和压印有-极图案部152的-极离子板161b的单独离子板161构成,+极离子板161a和-极离子板161b可配置为,分别以形成有+极图案部151和-极图案部152的面沿着相互对向的方向的方式倾斜。即,+极离子板161a和-极离子板161b可以倾斜的方式配置,使得+极离子板161a和–极离子板161b具有三角形的截面,而所述+极离子板161a和-极离子板161b相互邻接的部位形成所述三角形的最高顶点。
此情况下的以倾斜的方式配置的+极离子板161a以及-极离子板161b也与上述的分隔壁153相同的是为了使+极图案部151以及-极图案部152中生成的离子被消灭的情形达到最小的结构。
在设置有这样的倾斜的+极离子板161a以及-极离子板161b的离子发生器150的情况下,其大体上具有较高的防止离子被消灭的效果,由于能够将其安装位置设定在相对流速快的空调管道模块140的内部,其优选地设置在参照图3说明的左侧延长部以及右侧延长部的内部。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优选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优选一实施例,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多种变形以及均等范围内的实施。因此,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定义。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包括:
作为车辆用空气调节模块的HVAC模块,配置在车室外侧;
空调管道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HVAC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车室的多个位置的多个通气孔之间相连通,从而将通过所述HVAC模块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引导到所述车室;
多个离子发生器,配置在所述空调管道模块的内部的空调空气流路并生成阴离子,
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作为用于生成离子的电极的、压印在离子板上的图案电极,
所述图案电极包括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规定高度的分隔壁的+极图案部和-极图案部,所述+极图案部和所述-极图案部以相对于在所述空调管道模块中流动的空调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式配置,
所述离子板包括压印有所述+极图案部的+极离子板和压印有所述-极图案部的-极离子板,
所述+极离子板和所述-极离子板以倾斜的方式配置,以使所述+极图案部和所述-极图案部朝向相互相向的方向,所述+极离子板和所述-极离子板具有在邻接的部位形成三角形的最高的顶点的三角形的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
下壳,固定在所述空调管道模块,具有向一侧呈开口的规定的空间,
屏蔽罩,以紧贴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下壳内的内壁面,
印刷电路板,结合在所述屏蔽罩所形成的内部空间,
上壳,与在所述离子板结合于所述规定的空间的状态的所述下壳的上侧结合;
所述离子板具有安置于所述屏蔽罩的上端边缘部分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所述离子板在其上面压印有所述+极图案部以及-极图案部,
在所述离子板的下面的除了所述+极图案部以及-极图案部的下面露出部以外的其余部分镀层有与所述+极图案部以及-极图案部相同的材质的电磁波屏蔽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在所述下壳的上端边缘形成有卡钩支撑部,所述卡钩支撑部从上侧向下侧支撑所述离子板的上面边缘端部的一部分,
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还包括夹设在所述卡钩支撑部、所述屏蔽罩的上端以及所述离子板的端部之间的防水橡胶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所述空调管道模块包括左侧侧方管道以及右侧侧方管道,所述左侧侧方管道以及所述右侧侧方管道向所述车室的驾驶座及副驾驶座供给空调空气,
所述左侧侧方管道以及所述右侧侧方管道包括:
左侧延长部以及右侧延长部,从所述HVAC模块向左侧或右侧延伸,
左侧吐出部以及右侧吐出部,从所述左侧延长部以及所述右侧延长部向后方弯折并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配置在所述左侧延长部以及所述右侧延长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配置在所述左侧吐出部以及所述右侧吐出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以与所述左侧吐出部的端部或所述右侧吐出部的端部邻近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配置在所述左侧吐出部和所述左侧延长部之间或所述右侧吐出部和所述右侧延长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设置有所述分隔壁的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配置在所述左侧延长部和所述左侧吐出部之间以及所述右侧延长部和所述右侧吐出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具有所述三角形的截面的所述+极离子板以及所述-极离子板,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配置在所述左侧延长部以及所述右侧延长部内。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中,
所述空调管道模块还包括:
左前脚部管道以及右前脚部管道,从所述驾驶座以及所述副驾驶座的下方朝向所述驾驶座的乘坐者以及所述副驾驶座的乘坐者的脚部供给空调空气,
左后脚部管道以及右后脚部管道,朝向所述车室的后方座的乘坐者的脚部供给空调空气;
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侧方管道、所述右侧侧方管道、所述左前脚部管道、所述右前脚部管道、所述左后脚部管道以及所述右后脚部管道。
CN201680081908.7A 2016-02-15 2016-05-30 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 Active CN1086984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17365 2016-02-15
KR1020160017365A KR101762804B1 (ko) 2016-02-15 2016-02-15 차량의 공기조화 시스템
PCT/KR2016/005703 WO2017142137A1 (ko) 2016-02-15 2016-05-30 차량의 공기조화 시스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8486A CN108698486A (zh) 2018-10-23
CN108698486B true CN108698486B (zh) 2021-07-20

Family

ID=5942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1908.7A Active CN108698486B (zh) 2016-02-15 2016-05-30 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62804B1 (zh)
CN (1) CN108698486B (zh)
WO (1) WO20171421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1216B2 (ja) * 2019-03-01 2023-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空調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車載空調システム
JP2022098445A (ja) 2020-12-21 2022-07-01 研能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車内気体汚染の濾過方法
KR102612708B1 (ko) * 2021-06-15 2023-12-12 위니코니 주식회사 유아용 카시트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82314A (ko) * 2004-02-18 2005-08-2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내장형 공기청정기
JP2007137282A (ja) * 2005-11-18 2007-06-07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空調装置
CN101219233A (zh) * 2008-01-22 2008-07-16 苏州康喜医疗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高压电离空气消毒机
CN101535747A (zh) * 2006-11-06 2009-09-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吹送冷气的风扇马达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冰箱
CN101621181A (zh) * 2003-05-15 2010-01-06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装置、电气设备
KR20140076992A (ko) * 2012-12-13 2014-06-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냉각 플레이트
KR20150128451A (ko) * 2014-05-09 2015-11-18 한국델파이주식회사 수직배치형 이온발생기용 쉴드 케이스
CN204956008U (zh) * 2015-08-11 2016-01-13 株式会社电装 带有离子发生器的汽车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5464B2 (ja) 2002-10-17 2008-08-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付き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063784B2 (ja) * 2003-05-15 2008-03-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素子、イオン発生装置
JP4948108B2 (ja) 2006-10-10 2012-06-06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743446B2 (ja) * 2007-04-12 2011-08-10 漢拏空調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KR101495838B1 (ko) * 2013-09-24 2015-02-27 주식회사 성창오토텍 클러스터 이온발생장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181A (zh) * 2003-05-15 2010-01-06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装置、电气设备
KR20050082314A (ko) * 2004-02-18 2005-08-2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내장형 공기청정기
JP2007137282A (ja) * 2005-11-18 2007-06-07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空調装置
CN101535747A (zh) * 2006-11-06 2009-09-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吹送冷气的风扇马达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冰箱
CN101219233A (zh) * 2008-01-22 2008-07-16 苏州康喜医疗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高压电离空气消毒机
KR20140076992A (ko) * 2012-12-13 2014-06-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냉각 플레이트
KR20150128451A (ko) * 2014-05-09 2015-11-18 한국델파이주식회사 수직배치형 이온발생기용 쉴드 케이스
CN204956008U (zh) * 2015-08-11 2016-01-13 株式会社电装 带有离子发生器的汽车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8486A (zh) 2018-10-23
WO2017142137A1 (ko) 2017-08-24
KR101762804B1 (ko)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43446B2 (ja)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CN108698486B (zh) 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
KR10090331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2008105613A (ja) 車両用静電霧化装置
KR20160084756A (ko)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의 송풍장치
US20120212876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onization device
JP2008094181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060445B2 (ja) 車両用静電霧化システム
CN204956008U (zh) 带有离子发生器的汽车空调
JP2002324651A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装置
JP2005014789A (ja) 静電気防止装置
KR101590939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080092532A (ko)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의 이온발생기
JP4881181B2 (ja) 車両用浄化装置
KR101392331B1 (ko) 음이온 및 양이온 발생장치를 구비한 자동차용공기정화장치
KR10138456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5427809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465900Y1 (ko) 차량용 음이온 발생 및 공기정화장치
JP513014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587374Y2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CN219523627U (zh) 一种客车用空气净化装置
JPH0459940B2 (zh)
KR20070115037A (ko) 차량용 공기조화시스템의 공기청정장치
JP200414888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イオン発生装置
KR20160099312A (ko)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