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8355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8355A
CN108688355A CN201810220117.9A CN201810220117A CN108688355A CN 108688355 A CN108688355 A CN 108688355A CN 201810220117 A CN201810220117 A CN 201810220117A CN 108688355 A CN108688355 A CN 108688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body
press section
paper
supply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201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88355B (zh
Inventor
山谷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88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8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88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8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2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loading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into printers, e.g. for replacing a used-up paper roll; Point-of-sale printers with openable casings allowing access to the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32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 B65H23/038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by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2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18/028Both ends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65H18/10Mechanisms in which power is applied to web-roll spi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65H18/26Mechanisms for controlling contact pressure on winding-web package, e.g. for regulating the quantity of air between web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10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un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unwinding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3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2301/4136Mounting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H2301/41366Mounting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and -preferably- driving the (un)winding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90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Other features of 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2Bidirectional powered handl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40Shafts, cylinders, drums, spindles
    • B65H2404/43Rider roll constr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40Shafts, cylinders, drums, spindles
    • B65H2404/43Rider roll construction
    • B65H2404/432Rider roll construction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rider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40Holders, supports for rolls
    • B65H2405/42Supports for rolls fu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2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Web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装置,能够容易地将卷筒体维持于所载置的状态。该记录装置具备:印刷部(20),在纸张(P)上进行记录;第三供纸部(43),载置卷绕有呈卷筒状的纸张的卷筒体(RT),将纸张从卷筒体绕出并向印刷部供给;以及按压部(30),按压载置于第三供纸部的卷筒体,按压部向与从第三供纸部取出所载置的卷筒体的方向相对的方向按压卷筒体。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存在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喷射墨水等液体的液体喷头作为记录部,通过向从卷绕有卷筒状的纸张等记录介质的的卷筒体绕出并供给的记录介质喷射液体,从而在记录(印刷)介质上记录包含文字、图形等的图像。
在这样的记录装置中,例如存在具备这么一种构成的记录装置:通过卷绕部件将卷绕片材设置(载置)于供给装置,通过用从动旋转体(压接体)按压卷绕片材的外周,抑制片材产生松弛,并利用卷绕片材的旋转排出(供给)片材的末端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6-98059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记录装置中,构成为向与卷绕片材的设置方向相对的方向(上方)按压从动旋转体。因此,需要具有卷轴部件的锁机构、从动旋转体的按压力的调整机构等,以使得卷绕片材在从动旋转体的按压的作用下不从已设置的状态移动(不上浮),例如,存在记录装置大型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卷筒体保持为所载置的状态的记录装置。
下面,对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介质供给部,载置卷绕有呈卷筒状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卷筒体,将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卷筒体绕出并向所述记录部供给;以及按压部,按压载置于所述介质供给部的所述卷筒体,所述按压部向与从所述介质供给部取出所载置的所述卷筒体的方向相对的方向按压所述卷筒体。
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将卷筒体维持于所载置的状态。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按压部朝向从所述卷筒体的中心偏移至将所述记录介质从载置于所述介质供给部的所述卷筒体绕出并向所述记录部供给时的供给方向下游侧的方向对所述卷筒体进行按压。
根据该构成,通过按压部能够抑制被卷成卷筒状的记录介质的绕开。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按压部安装于能够以摇动轴为中心摇动的摇动杆,所述摇动杆的所述摇动轴和按压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摇动杆的所述摇动轴和所述卷筒体的圆筒轴之间的距离大。
根据该构成,安装于摇动杆的按压部可以容易地向记录介质的的供给方向下游的方向按压卷筒体。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记录装置还具备开闭罩,所述开闭罩能够在覆盖所载置的所述卷筒体的关闭位置和使所载置的所述卷筒体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开闭罩向所述关闭位置的移动联动地对所述卷筒体进行按压。
根据该构成,在将卷筒体载置于介质供给部之后,通过关闭罩,能够使按压部可靠地按压所载置的卷筒体。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按压部在与向所述记录部供给所述记录介质的供给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取决于所述按压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所述间隔不同。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按压部恰当地按压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多个记录介质的卷筒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为可以手动地供给记录介质的状态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3为可以从供纸盘供给记录介质的状态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5为示出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6为放大示出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7为打开了开闭罩的状态的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按压部的配置构成的俯视图。
图9为放大示出按压卷筒体的按压部的侧视图。
图10为示出从卷筒体以外供给记录介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为示出变形例的按压部的构成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打印机(记录装置的一例);12:壳体;12a:载置台;13:供纸罩(开闭罩的一例);13a:第一罩;13b:第二罩;13c:轴;16:排出口;18:凹陷;20:印刷部(记录部的一例);21:喷头;22:滑架;24:主引导轴;25:副引导轴;27:支承部;30:按压部;34:轴部(摇动轴的一例);37:肋状壁;41:第一供纸部;42:第二供纸部;43:第三供纸部(介质供给部的一例);45:引导部;48:供纸盘;50:输送部;51:供纸辊;52:引导辊;53:供纸轴;P:纸张(记录介质的一例);P3:卷筒纸;RT:卷筒体;L1、L2:距离;X:宽度方向;W1、W2: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所示的打印机11作为放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将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Z,并将沿着交叉(正交)于上下方向Z水平面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X和深度方向Y进行图示。即,宽度方向X、深度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分别为不同的方向,并相互交叉(优选为正交)。另外,有时将深度方向Y的一端侧称为前侧、与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称为后侧,将从前侧观察时的宽度方向X的一端侧称为右侧,另一端侧称为左侧。
如图1所示,打印机11是通过记录部在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纸张P上记录(印刷)包括文字、图形等的图像的记录装置的一例,并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12。在壳体12的上表面设有作为位于后侧的开闭罩的一例的供纸罩13,该供纸罩13可以在使壳体12内露出的打开位置和使壳体12内不露出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供纸罩13具有:第一罩13a,通过轴13c(参照图4)可旋转地安装于壳体12;以及第二罩13b,通过铰接件13d(参照图2)可旋转地安装于该第一罩13a。
另外,在壳体12的上表面的前侧设有维护罩14,在壳体12的上表面中的在宽度方向X上与维护该14相邻的位置设有用于进行打印机11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15。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15例如为触摸面板,可以进行信息的显示、输入。而且,操作面板15设置为可以以设于前侧的未图示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其姿势可以在立起姿势和倾倒姿势之间改变。
在打印机11的前表面设有排出印刷过的纸张P的排出口16。另外,在打印机11的前表面上遍及宽度方向X地形成有凹陷18。该凹陷18的一部分通过在维护罩14的下端比壳体12的前表面和右表面更向内侧凹陷而形成于维护罩14和壳体12的交界处。
壳体12在宽度方向X的右端的位置具有凹部19,该凹部19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比设有操作面板15的左端、中央部分低。因此,在上下方向Z上,凹陷18的与凹部19对应的部分的宽度比其他部分大。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可以对从卷筒体RT(参照图4)绕出的卷筒纸P3、被切成矩形的第二切纸P2(参照图2)以及面积比第二切纸P2小的第一切纸P1(参照图3)的多种纸张P进行图像的印刷。
即,如图1及图4所示,在打印机11中,卷绕有呈卷筒状的纸张P的卷筒体RT被载置于壳体12的深度方向Y的后侧,并以上部被供纸罩13覆盖的状态收容于壳体12内。并且,从所收容的卷筒体RT绕出的纸张P(即卷筒纸P3)向作为打印机11所具备的记录部的一例的印刷部20被供给。
另外,如图2所示,在打印机11中,在供纸罩13的第一罩13a位于关闭位置且第二罩13b位于打开位置的第二状态下,壳体12的上表面中的被第二罩13b覆盖的部分开放而成为开口部。从该开口部可以手动地将第二切纸P2插入比载置于壳体12的卷筒体RT靠前方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供纸罩13具有一边支承此时从开口部被插入的第二切纸P2一边引导该插入的引导部45。此外,引导部45具有引导第二切纸P2的一端的边缘引导件46。并且,从该开口部被插入的第二切纸P2被向印刷部20供给。
另外,如图3所示,打印机11具备供纸盘48,在第二罩13b位于打开位置的第二状态下,该供纸盘48可以伸缩以从壳体12的上表面的开口部拉出,并且可以转动以成为倒向后侧的后倾姿势。并且,在供给第一切纸P1时,该供纸盘48从开口部被拉出,并成为倒向后侧的后倾姿势。
详细来说,供纸盘48由尺寸不同的多个引导板49组合而成。通过该构成,供纸盘48通过将较小尺寸的引导板49从较大尺寸的引导板49拉出或将较小尺寸的引导板49收容于较大的尺寸的引导板49从而进行伸缩。并且,供纸盘48可以以引导板49被拉出且成为后倾姿势的状态载置第一切纸P1。即,多张第一切纸P1可以以层叠的状态载置于供纸盘18,层叠载置于该供纸盘48的第一切纸P1逐张地向印刷部20被供给。
另外,如图3所示,根据需要,以插入壳体12的底部的方式在壳体12的前方侧安装载置台12a(参照图4),该载置台12a载置从供纸盘48被供给且在印刷部20被印刷后从排出口16被排出的第一切纸P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及图3所示,在第一罩13a位于关闭位置且第二罩13b位于打开位置的第二状态下,与引导板49的伸缩无关,通过供纸盘48成为前倾姿势,成为可以向印刷部20供给第二切纸P2的状态。此外,通过供纸盘48成为后倾姿势,成为可以向印刷部20供给第一切纸P1的状态。
如图4所示,打印机11具备:第一供纸部41,向印刷部20供给第一切纸P1(纸张P);第二供纸部42,向印刷部20供给第二切纸P2(纸张P);以及第三供纸部43,向印刷部20供给从卷筒体RT绕出的卷筒纸P3(纸张P)。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供纸部41、第二供纸部42以及第三供纸部43作为向印刷部20供给纸张P的介质供给部发挥作用。
第一供纸部41具备供纸辊51,该供纸辊51供给以层叠状态载置于供纸盘48的第一切纸P1中的最上面的第一切纸P1。另外,第二供纸部42具备引导辊52,该引导辊52用于在逐张地设置于引导部45的第二切纸P2被向印刷部20供给时引导第二切纸P2。
第三供纸部43将呈圆筒状的卷筒体RT保持为可旋转,并具备作为卷筒体RT的圆筒轴的一例的供纸轴53,通过使该供纸轴53向一个方向(图4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卷筒体RT绕下卷筒纸P3(纸张P)并将其向印刷部20供给(供纸)。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罩13a及第二罩13b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一状态下,第三供纸部43可以向印刷部20供给卷筒纸P3。
如图5所示,在第三供纸部43中,卷筒体RT通过卷绕有卷筒纸P3的供纸轴53的两侧的轴端部53a从上方插入设置于壳体12的轴承部12J而被载置。并且,沿着供纸轴53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按压载置于第三供纸部43的卷筒体RT的按压部30。各个按压部30从与载置卷筒体RT时的插入方向相同的上方按压卷筒体RT(详细来说,是被卷绕成卷筒状的最外周的卷筒纸P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打印机11的内部构造以将壳体12、载置台12a等拆下的状态进行图示的。
如图4及图5所示,被供给纸张P的印刷部20具有作为在纸张P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的一例的喷头21和作为具备该喷头21且在与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可以移动的头移动部的一例的滑架22。并且,在壳体12内设有支承从第一供纸部41、第二供纸部42以及第三供纸部43供给的各纸张P的支承部27,从印刷部20所具有的喷头21喷出墨水等液体而在被该支承部27支承的纸张P上记录(印刷)图像等。
详细来说,如图4所示,打印机11具备引导滑架22的移动的主引导轴24和副引导轴25。主引导轴24和副引导轴25在滑架22的后侧的位置沿着宽度方向X(扫描方向)而设置。另外,副引导轴25设置于比主引导轴24靠上方的位置。并且,滑架22从前侧可滑动地嵌于圆棒状的主引导轴24,并从后侧可滑动地接触于副引导轴25。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主引导轴24和副引导轴25,可抑制印刷部20(滑架22)向与上下方向Z交叉的方向倾斜(例如前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滑架22上可装拆地装配有收容液体的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液体收容体28。并且,印刷部20将从液体收容部28供给的液体从设置于喷头21的多个喷嘴(未图示)喷出,在纸张P上进行印刷。另外,在打印机11中,在纸张P和印刷部20不对置的初始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壳体12内的宽度方向X的右端的位置)设有维持从该印刷部20喷出液体的喷出性能的未图示的维护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打印机11具备输送部50,该输送部50具有将从各个供纸部供给的纸张P从相对于印刷部20的与排出口16一侧相反一侧的上游侧朝向排出口16一侧的下游侧输送的辊对。
接着,对第三供纸部43所具有的按压部3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5及图6所示,按压部30具有圆筒状(圆柱形)的辊31、保持辊31的辊保持体32。在本实施方式中,辊31具有以圆筒轴(圆柱轴)的轴线方向作为宽度方向X的、在从卷筒体RT供给卷筒纸P3的方向上的上游侧的辊31a和下游侧的辊31b这两个辊。这两个辊31a和31b的各自的圆筒轴(圆柱轴)的两侧的轴端被辊保持体32保持为可转动。
在第三供纸部43上与各按压部30对应地设有安装有按压部30的杆体33和对杆体33施力的施力部件35。杆体33在与Y字形的前端侧相反的基端侧以呈T字形的方式形成向两侧以圆柱状延伸的轴部34。并且,杆体33设为,该轴部34的两侧的轴端34a插入在形成于第一罩13a的一对肋状壁37(参照图4)上设置的轴孔,并可以以轴端34a为中心摇动。因此,两侧的轴端34a可摇动地安装于第一罩13a(供纸罩13)的轴部34作为摇动轴发挥作用,以轴部34为中心可摇动的杆体33作为摇杆发挥作用。
按压部30安装于以该轴部34为中心可摇动的杆体33。详细来说,在按压部30中,通过将设置于被辊保持体32保持的两个辊的轴端上的中间位置的凸部32a插入在形成于杆体33的前端侧的Y字形部分上设置的轴孔,而将辊保持体32可转动地安装于杆体33。
施力部件35夹着C字形的中央部35a且两侧为卷绕线圈,各个卷绕线圈的线圈端35b为L字形。该施力部件35的两侧的卷绕线圈被杆体33的轴部34覆盖,线圈端35b卡定于肋状壁37,并且中央部35a以按照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图6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转动到实线表示的位置的状态安装于杆体33。即,在施力部件35中,通过中央部35a以这种方式旋转,卷绕线圈部分作为被扭转的扭转弹簧发挥作用,通过该卷绕线圈部分的扭转所产生的中央部35a的施力,杆体33被施力为使得以轴部34为中心向将辊31按压于卷筒体RT的方向旋转。因此,辊31以基于施力部件35的施力的按压力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30与供纸罩在覆盖所载置的卷筒体RT的关闭位置和使所载置的卷筒体RT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而联动地移动。并且,在供纸罩13移动至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按压部30解除对卷筒体RT的按压,在供纸罩13移动至关闭位置的状态(即第一罩13a及第二罩13b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一状态)下,按压部30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
即,如图7及图8所示,在第一罩13a及第二罩13b移动至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罩13a以及第二罩13b成为除了第一供纸部41和第二供纸部42之外还使第三部件43的上部开放的第三状态。在该第三状态下,安装于第一罩13a的杆体33也与第一罩13a向打开位置的移动联动地离开卷筒体RT,安装于杆体33的按压部30解除对卷筒体RT的按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第三状态下,如图7中白底的虚线箭头所示,在卷筒体RT中,供纸轴53的两侧的轴端部53a变为从轴承部12J向上方被拔出的状态。因此,关于卷筒体RT,上下方向Z的上方一侧成为取出方向,通过由用户从轴承部12J向上方拔出轴端部53a,能够将卷筒体RT从第三供纸部43取出,用户对卷筒体RT的设置(载置)、更换变为可能。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第一罩13a及第二该13b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第一状态)下,安装于第一罩13a的杆体33与第一罩13a的移动联动地靠近卷筒体RT,安装于杆体33的按压部30从上方接触于所载置的卷筒体RT。并且所接触的按压部30通过施力部件35的施力向下方按压卷筒体RT。即,随着供纸罩13(第一罩13a)移动至关闭位置,按压部30与供纸罩13(第一罩13a)的移动联动地变为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的状态,从而可以向印刷部20供给卷筒纸P3。此时,按压部30将卷筒体RT向与将卷筒体RT从第三供纸部43取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上下方向Z上的下方一侧进行按压。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中,从第三供纸部43向印刷部20供给在宽度方向X上长度(宽度)不同的至少两种纸张P(卷筒纸P3)。因此,取决于安装于第一罩13a的多个按压部30在供纸轴53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相邻的按压部30之间的间隔不同,其中,供纸轴53的轴线方向是与向印刷部20供给的纸张P的供给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X。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宽度方向X配置6个按压部30。并且,从位于宽度方向X的最右侧的第一个按压部30到位于其左侧的第四个按压部30为止的相邻的按压部30的各中心彼此的间隔W1比从第四个按压部30到其左侧的第六个按压部30为止的相邻的按压部30的各中心彼此的间隔W2宽。这样,通过使按压部30间的间隔根据按压部30的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而不同,按压部30的辊31在宽度方向X上的合适的位置对卷绕有宽度不同的卷筒纸P3的卷筒体RT进行按压。
顺便说一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印刷部20供给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为24英尺的卷筒纸P3和36英尺的卷筒纸P3。并且,用从位于宽度方向X的最右侧的第一个到位于其左侧的第四个的按压部30按压卷绕有24英尺的卷筒纸P3的卷筒体RT,用从位于宽度方向X的最右侧的第一个到位于其左侧的第六个的全部的按压部30按压卷绕有36英尺的卷筒纸P3的卷筒体RT。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这种方式配置的各按压部30构成为朝向从卷筒体RT的中心向将卷筒纸P3从载置于第三供纸部43的卷筒体RT绕出并向印刷部20供给时的供给方向下游侧偏移的方向按压卷筒体RT。参照附图对该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在开始从未使用的新卷筒体RT向印刷部20供给卷筒纸P3的纸张供给开始时刻,按压最大直径的卷筒体RT的按压部30通过被施力部件35的中央部35a施力的杆体33对设置于辊保持体32的凸部32a施加施力Fa。其结果,保持于辊保持部32的辊31a、31b以对应于该施力Fa的按压力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
此时,如在图9中实线箭头所示那样,施加于凸部32的施力Fa的施力方向为与将杆体33的轴部34的两侧的端部34a的中心与设置于辊保持体32的凸部32a的中心连结的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该正交的方向为从作为卷筒体RT的中心的供纸轴53(轴端部53a)的轴心JC向卷筒纸P3的与辊31a、31b接触的部分随着向印刷部20被供给时的卷筒体RT的旋转(正转)而移动的供给方向(在图9中为白底的实线箭头表示的方向)的下游侧偏移的方向。
另外,如在图9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在绕出的卷筒纸P3变没的纸张供给终止时刻,按压最小直径的卷筒体RT的按压部30通过被施力部件35的中央部35a施力的杆体33以图9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式向设置于辊保持体32的凸部32a施加施力Fb。其结果,保持于辊保持体32的辊31a、31b以对应于该施力Fb的按压力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
此时,与纸张供给开始时刻同样地,施加于凸部32a的施力Fb的施力方向为从卷筒体RT的供纸轴53(轴端部53a)的轴心JC向卷筒纸P3的与辊31a、31b接触的部分被向印刷部20供给时的供给方向的下游侧偏移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辊保持体32被保持于从凸部32向供给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分开等距离的位置的辊31a、31b以与施加于凸部32b的施力Fa或施力Fb对应的各自的按压力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换言之,施力Fa或施力Fb为保持于辊保持体32的辊31a和31b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的双方的合力。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中,除了向印刷部20供给从卷筒体RT绕下的卷筒纸P3之外,还向印刷部20供给第一切纸P1和第二切纸P2(参照图1至图3)。因此,当已向印刷部20供给了从卷筒体RT绕下的卷筒纸P3时,卷筒纸P3向与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卷回,以使得卷筒纸P3不妨碍第一切纸P1、第二切纸P2向印刷部20的供给。
如图10所示,例如,在代替被供给的卷筒纸P3而从第一供纸部41向印刷部20供给第一切纸P1时,如图10中实线箭头所示那样,使卷筒体RT向与供给卷筒纸P3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10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即逆旋转。通过该逆旋转,卷筒纸P3从在图10中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卷回至实线表示的状态,其供给方向侧的前端Pe处于比第二供纸部42的引导辊52更靠供给方向下游侧且与从第一供纸部41通过供纸辊51被供给的第一切纸P1相互不干涉的待机位置。
或者,虽在此处省略了图示,在代替被供给的卷筒纸P3而从第二供纸部42向印刷部20供给第二切纸P2时,使卷筒体RT向与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通过该旋转,卷筒纸P3的供给方向侧的前端Pe处于比第二供纸部42的引导辊52更靠供给方向上游侧且与从第二供纸部42通过引导辊52被供给的第二切纸P2相互不干涉的待机位置。
接着,参照图9及图10,对打印机11的作用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图10中,从卷筒体RT绕出的卷筒纸P3的厚度相对于实际厚度进行夸张而示出。
如图9所示,在从卷筒体RT供给卷筒纸P3的情况下,当卷筒体RT开始旋转(正转)时,按压卷筒纸P3的按压部30的辊31a、31b通过与卷筒纸P3之间的摩擦力随着卷筒纸P3向供给方向移动而开始旋转(从动)。此时,使辊31a、31b开始旋转的摩擦力成为向与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按压卷筒纸P3的与辊31a、31b接触的部分而使其从卷筒体RT绕下的动力。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加于辊保持体32的凸部32a的施力Fa的施力方向为从供纸轴53的轴心JC(卷筒体RT的中心)向供给方向的下游侧偏移的方向。因此,卷筒纸P3的与辊31a、31b接触的部分通过按压部30的施力Fa以卷绕于卷筒体RT的方式被向供给方向按压。其结果,抵抗辊31a、31b开始旋转时的摩擦力的施力Fa发挥作用,在按压部30的作用下,被向印刷部20供给的卷筒纸P3从以卷筒状卷绕于卷筒体RT状态绕下的情况得到抑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卷筒体RT的旋转期间的辊31a、31b与卷筒纸P3之间的摩擦力比旋转开始时的摩擦力(静摩擦力)小,并在旋转停止时向供给方向发挥作用。因此,卷筒纸P3从以卷筒状卷绕于卷筒体RT的状态被绕下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将卷筒纸P3绕回卷筒体RT的情况下,在绕回结束、旋转(逆旋转)的卷筒体RT停止旋转时,从动地旋转的按压部30的辊31a、31b减速。此时,在辊31a、31b与卷筒纸P3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将卷筒纸P3的与减速的辊31a、31b接触的部分向与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按压而使其从卷筒体RT上绕下的力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加于辊保持体32的凸部32a的施力Fa的施力方向为从卷筒体RT的供纸轴53的轴心JC向供给方向的下游侧偏移的方向。因此,卷筒纸P3的与辊31a、31b接触的部分在按压部30的施力Fa的作用下,变为以卷绕于卷筒体RT的方式被向供给方向按压的状态。其结果,抵抗辊31a、31b停止旋转时的摩擦力的施力Fa发挥作用,在按压部30的作用下,卷筒纸P3从以卷状卷绕于卷筒体RT状态绕下的情况得到抑制。
需要说明的是,卷筒体RT的旋转期间的辊31a、31b与卷筒纸P3之间的摩擦力比旋转停止时的摩擦力小,并在将卷筒纸P3绕回卷筒体RT时的卷筒体RT开始旋转(逆旋转)的时刻向供给方向作用。因此,卷筒纸P3从以卷状卷绕于卷筒体RT的状态被绕下的情况得到抑制。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按压部30向与将卷筒体RT从第三供纸部43取出的方向相向的方向按压卷筒体RT,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卷筒体RT维持在所载置的状态(所载置的位置)。
(2)按压部30朝向从卷筒体RT的中心向卷筒纸P3的供给方向下游侧偏移的方向按压卷筒体RT,因此能够抑制被卷成卷筒状的卷筒纸P3被绕下。
(3)按压部30与供纸罩13向关闭位置的移动联动地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因此在将卷筒体RT载置于第三供纸部43之后,通过关闭供纸罩13(第一罩13a),可以可靠地对所载置的卷筒体RT进行按压。
(4)按压部30在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的间隔不同,因此能够恰当地对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不同的多个卷筒体RT进行按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变更为如下所示的变形例。另外,可以任意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和下述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构成为,杆体33的轴部34(轴端34a)和按压部30之间的距离比杆体33的轴部34(轴端34a)和卷筒体RT的供纸轴53之间的距离长。
如图11所示,在本变形例中,例如将杆体33的轴部34(轴端34a)的中心和设置于辊保持体32的凸部32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1设为比杆体33的轴部34(轴端34a)的中心和作为卷筒体RT的中心的供纸轴53(轴端部53a)的轴心JC之间的距离L2长。由此,如图11中实线箭头所示,被施力部件35施力的杆体33对辊保持体32的凸部32a进行施力的施力F的施力方向为与将轴端34a的中心和凸部32a的中心连结的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其结果,在卷筒体RT的直径从最大直径变为最小直径期间,按压部30的辊31a、31b按压卷筒体RT的按压力稳定地朝向从卷筒体RT(供纸轴53)的中心向卷筒纸P3的供给方向下游一侧偏移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供给方向上游侧的辊31a的旋转中心和杆体33的轴部34(轴端34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比杆体33的轴部34(轴端34a)的中心和供纸轴53(轴端部53a)的轴心JC之间的距离L2长。根据该构成,两个辊31a、31b双方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的方向稳定地朝向从卷筒体RT(供纸轴53)的中心向卷筒纸P3的供给方向下游侧偏移的方向。
根据本变形例,除了得到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1)至(4)之外,还得到以下效果。
(5)安装于杆体33的按压部30可以容易地将卷筒体RT向纸张P的朝向印刷部20的供给方向下游的方向进行按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并不一定设为,取决于多个按压部30在与向印刷部20供给纸张P的供给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相邻的按压部30之间的间隔不同。例如,也可以设为,相邻的按压部30之间的间隔全部相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压部30并不一定与供纸罩13向关闭位置的移动联动地对卷筒体RT进行按压。例如,安装有按压部30的杆体33也可以可摇动地安装于壳体12而不是第一罩13a。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设置使杆体33摇动的摇动部件,与供纸罩13的移动无关地通过摇动部件使杆体33摇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压部30并不一定要安装于摇动的杆体33。例如,还可以安装于在被施力部件向下方施力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Z滑动移动的滑动部件。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为按压部30向从卷筒体RT的中心向卷筒纸P3的供给方向下游侧偏移的方向按压卷筒体RT的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压部30并不一定朝向从卷筒体RT的中心向从载置于第三供纸部43的卷筒体RT绕出卷筒纸P3并将其向印刷部20供给时的供给方向下游侧偏移的方向按压卷筒体RT。例如,在重叠卷绕于卷筒体RT的卷筒纸P3间的摩擦力较大的情况下,难以绕下卷筒纸P3,因此按压部30可以朝向卷筒体RT的中心按压卷筒体RT,也可以朝向从卷筒体RT的中心向卷筒纸P3的供给方向上游侧偏移的方向按压卷筒体RT。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压部30也可以具有一个辊31。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辊31也可以不经由辊保持体32而是可直接转动地安装于设置于在杆体33的前端侧所形成的Y字形部分的轴孔。或者,按压部30也可以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多个辊31。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辊31可以在卷筒纸P3的供给方向(深度方向Y)上等间隔地安装于辊保持体32,并且可以在辊保持体32上的多个辊31的供给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设置安装于杆体33的凸部32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辊31a和辊31b这两个辊31为相同形状的辊,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供给方向下游侧的辊31b还可以形成为外径(直径)比供给方向上游侧的辊31a大的圆筒(圆柱)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中,还可以在与滑架22不同的位置设置装配液体收容体28的装配部。需要说明的是,该液体收容部28的装配部可以设置于壳体12内,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2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只要可以通过附着于纸张P在该纸张P进行印刷即可,可以任意进行选择。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只要是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粘度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体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体)这样的流体。另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由颜料、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质形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剂的液体等。作为液体的代表的一例,可例举墨水。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中性墨水以及热熔墨水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可以任意选择高质量的纸张、中等质量的纸张、在纸上涂有涂料的涂料纸、日本纸等。
·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为通过将墨水等液体、色调剂等流体附着于纸张P上从而印刷文字、画、照片等图像的装置(记录装置),可以为串行打印机、横向打印机、行式打印机、页式打印机等。而且,还可以为胶印机,纺织印刷机等。另外,记录装置至少具有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功能即可,还可以为兼具印刷功能以外的功能的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

Claims (5)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介质供给部,载置卷绕有呈卷筒状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卷筒体,将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卷筒体绕出并向所述记录部供给;以及
按压部,按压载置于所述介质供给部的所述卷筒体,
所述按压部向与从所述介质供给部取出所载置的所述卷筒体的方向相对的方向按压所述卷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朝向从所述卷筒体的中心偏移至将所述记录介质从载置于所述介质供给部的所述卷筒体绕出并向所述记录部供给时的供给方向下游侧的方向对所述卷筒体进行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安装于能够以摇动轴为中心摇动的摇动杆,
所述摇动杆的所述摇动轴和按压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摇动杆的所述摇动轴和所述卷筒体的圆筒轴之间的距离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还具备开闭罩,所述开闭罩能够在覆盖所载置的所述卷筒体的关闭位置和使所载置的所述卷筒体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开闭罩向所述关闭位置移动联动地对所述卷筒体进行按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在与向所述记录部供给所述记录介质的供给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取决于所述按压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所述间隔不同。
CN201810220117.9A 2017-03-31 2018-03-16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86883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0264 2017-03-31
JP2017070264A JP6996103B2 (ja) 2017-03-31 2017-03-31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8355A true CN108688355A (zh) 2018-10-23
CN108688355B CN108688355B (zh) 2021-09-14

Family

ID=6367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0117.9A Active CN108688355B (zh) 2017-03-31 2018-03-16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7822B2 (zh)
JP (1) JP6996103B2 (zh)
CN (1) CN1086883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4167A (zh) * 2021-02-02 2022-08-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纸张收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99256B1 (fr) * 2019-07-26 2021-08-06 Amadeus Sas Passerelle cloud
JP2021143059A (ja) * 2020-03-12 2021-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送装置、記録装置及び給送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1143058A (ja) 2020-03-12 2021-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送装置、記録装置及び給送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7993A (ja) * 1986-06-30 1988-01-13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作図機の用紙駆動装置
JPH05177828A (ja) * 1991-12-29 1993-07-20 Mita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982181A (zh) * 2005-12-15 2007-06-20 索尼株式会社 纸卷供给机构、纸卷供给盒以及成像装置
US20090236463A1 (en) * 2008-03-24 2009-09-24 Fujifilm Corporation Tape winding apparatus
CN101811398A (zh) * 2006-06-29 2010-08-25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CN102218944A (zh) * 2010-03-29 2011-10-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卷筒纸打印机及卷筒纸打印机的罩开闭方法
CN103171313A (zh) * 2011-12-22 2013-06-26 诚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纸卷的自动进纸机构及其相关热升华式打印机
CN104159750A (zh) * 2012-03-02 2014-11-19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装置
US20140375738A1 (en) * 2013-06-24 2014-12-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JP2015134655A (ja) * 2014-01-16 2015-07-2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8059A (ja) * 2014-11-19 2016-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CN108688347A (zh) * 2017-03-29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8689205A (zh) * 2017-03-29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记录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CN109476167A (zh) * 2016-07-15 2019-03-15 Nec平台株式会社 卷纸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5322A (en) * 1980-09-22 1982-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ombustor
JPH08127167A (ja) * 1994-11-01 1996-05-21 Arutetsuku Kk ロール紙終端検知装置及び方法
JPH1034987A (ja) 1996-07-19 1998-02-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記録装置及び熱転写記録方法
JP5576138B2 (ja) * 2010-02-10 2014-08-20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5987545B2 (ja) 2012-08-09 2016-09-07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2016147740A (ja) 2015-02-12 2016-08-1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媒体巻取装置及びそれによる媒体巻戻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7993A (ja) * 1986-06-30 1988-01-13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作図機の用紙駆動装置
JPH05177828A (ja) * 1991-12-29 1993-07-20 Mita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982181A (zh) * 2005-12-15 2007-06-20 索尼株式会社 纸卷供给机构、纸卷供给盒以及成像装置
CN101811398A (zh) * 2006-06-29 2010-08-25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装置
US20090236463A1 (en) * 2008-03-24 2009-09-24 Fujifilm Corporation Tape winding apparatus
CN102218944A (zh) * 2010-03-29 2011-10-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卷筒纸打印机及卷筒纸打印机的罩开闭方法
CN103171313A (zh) * 2011-12-22 2013-06-26 诚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纸卷的自动进纸机构及其相关热升华式打印机
CN104159750A (zh) * 2012-03-02 2014-11-19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装置
US20140375738A1 (en) * 2013-06-24 2014-12-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JP2015134655A (ja) * 2014-01-16 2015-07-2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8059A (ja) * 2014-11-19 2016-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CN109476167A (zh) * 2016-07-15 2019-03-15 Nec平台株式会社 卷纸打印机
CN108688347A (zh) * 2017-03-29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8689205A (zh) * 2017-03-29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记录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4167A (zh) * 2021-02-02 2022-08-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纸张收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96103B2 (ja) 2022-01-17
US10807822B2 (en) 2020-10-20
CN108688355B (zh) 2021-09-14
JP2018171732A (ja) 2018-11-08
US20180282098A1 (en)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8355A (zh) 记录装置
CN108688347A (zh) 记录装置
DE60020151T2 (de) Digitaler tintenstrahldrucker
CN101497405A (zh) 卷状介质支承装置、记录装置
DE2328443A1 (de) Farbband-liefereinrichtung fuer eine bueromaschine
DE2702720C2 (de) Farbbandkassette
CN102189839B (zh) 记录装置
CN104070839B (zh) 记录装置
JP2014201432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DE202006020747U1 (de) Drucker mit Kraftübertragungspfadauswahlmechanismus
EP1372969A1 (de) Kombi-drucker
CN105984244B (zh) 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
CN100352903C (zh) 一种制备高粘度清洁剂的方法
WO2014111462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a print substrate
CN107443931A (zh) 记录装置
CN104271353B (zh) 打印介质引导件
RU254005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крепле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записы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1204010B1 (ko) 키오스크용 프린터
DE60200805T2 (de) Thermotransferzeilendrucker zur Erzeugung eines Zwischenübertragungsbildes
JP2014094532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10431017A (zh) 液体分配器
CN105564053A (zh) 介质保持件、介质装填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203198419U (zh)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CN215204086U (zh) 喷头保湿机构及打印设备
WO2021126151A1 (en) Imaging device having print media spo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