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7238B -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 Google Patents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7238B
CN108667238B CN201810703868.6A CN201810703868A CN108667238B CN 108667238 B CN108667238 B CN 108667238B CN 201810703868 A CN201810703868 A CN 201810703868A CN 108667238 B CN108667238 B CN 108667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assembly
clamping
tablet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38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7238A (zh
Inventor
冯炳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MARTIN (JIANGME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MARTIN (JIANGME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MARTIN (JIANGME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MARTIN (JIANGME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38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7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7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7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7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包括用于放置转子分片的储料架、用于把转子分片压合于一起的压片组件、用于在压合于一起的转子分片中取出所需高度的转子分片的取片组件和用于对由取片组件取出的转子分片进行运输的输料组件,储料架、压片组件、取片组件和输料组件由上往下设置;处于储料架中的转子分片依次穿过储料架、压片组件和取片组件落在输料组件之上,压片组件夹持处于其内部的转子分片并把处于取片组件之中的转子分片压合在输料组件之上。该转子铁芯分片夹具,能够使转子分片紧密叠合于一起,从而避免转子分片之间出现间隙,保证转子的制作质量。

Description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转子制作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背景技术
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构成,而转子一般则由多个转子分片叠合而成。现有的转子的制作方式,一般都是由人手叠合而成,由于每个转子分片都具有相同的厚度,因此根据转子的整体厚度而对应选择数量适合的转子分片即可。但是,由于每个转子分片的表面平整度不能够保证,当某些转子分片的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时,转子分片之间会存在间隙,从而导致相同数量的转子分片进行叠合时造成转子整体厚度偏大的问题,并且转子的表面密封性差,从而影响转子的制作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铁芯分片夹具,能够使转子分片紧密叠合于一起,从而避免转子分片之间出现间隙,保证转子的制作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包括用于叠放转子分片的储料架、用于把转子分片压合于一起的压片组件、用于在压合于一起的转子分片中取出所需高度的转子分片的取片组件和用于对由取片组件取出的转子分片进行运输的输料组件,储料架、压片组件、取片组件和输料组件由上往下设置;
还包括用于使叠放于储料架中的转子分片依次通过压片组件和取片组件落在输料组件之上的储料通道,压片组件和取片组件均设置于储料通道的侧面,压片组件包括用于从储料通道的侧面对叠放的转子分片进行夹持的夹片模块和用于带动夹片模块利用被夹持的转子分片对被夹持转子分片下方的转子分片进行压合的下压部件,下压部件与夹片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压片组件还包括用于为夹片模块提供移动路径的压片导轨,下压部件包括压片气缸,夹片模块设置于压片气缸的活动臂之上并与压片导轨活动连接。
进一步,夹片模块包括设置于压片气缸的活动臂之上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活动连接的第二夹持部和用于驱动第二夹持部朝着第一夹持部进行运动的夹片气缸,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进行相互接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圆弧边,两个圆弧边形成用于让位转子分片通过的夹持通道,夹持通道为储料通道的一部分,两个圆弧边共同作用对处于夹持通道之中的转子分片进行夹持。
进一步,压片导轨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压片气缸的支撑平台,第一夹持部设置于支撑平台的下方并与压片气缸的活动臂相连接。
进一步,储料架包括用于引导转子分片的放置位置的引导支架和用于连接引导支架与压片组件的连接底座,连接底座设置有用于让处于引导支架之中的转子分片落入到压片组件之中的通孔,通孔为储料通道的一部分。
进一步,输料组件包括夹具底座,夹具底座之上设置有用于承载转子分片的滑动平台、用于推动滑动平台进行移动的输料气缸和用于为滑动平台提供移动路径的输料导轨,输料导轨设置于夹具底座之上,滑动平台设置于输料导轨之上并与输料气缸相连接。
进一步,滑动平台之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转子分片的第一置物杆和第二置物杆,第一置物杆和第二置物杆均垂直设置于滑动平台之上。
进一步,取片组件包括取片气缸、对向设置于压片组件下方的第一取片架和第二取片架,第一取片架和第二取片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朝着转子分片的第一取片钩爪和第二取片钩爪,第一取片钩爪和第二取片钩爪同时与取片气缸的活动臂联动。
进一步,第一取片钩爪和第二取片钩爪均设置有爪部和摆杆部,爪部和摆杆部形成Z型结构并通过Z型结构的拐角点分别与第一取片架和第二取片架相铰接;第一取片架和第二取片架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第一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取片钩爪的摆杆部和取片气缸的活动臂相接触,第二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取片钩爪的摆杆部和取片气缸的活动臂相接触。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开关,压片组件、取片组件和输料组件分别与控制开关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转子铁芯分片夹具,由于储料架、压片组件、取片组件和输料组件由上往下设置,并且还设置有用于使叠放于储料架中的转子分片依次通过压片组件和取片组件落在输料组件之上的储料通道,因此,当把转子分片放置于储料架之中时,转子分片会落入到输料组件之上,此时,夹片模块会从储料通道的侧面对叠放的转子分片进行夹持,并在下压部件的作用下,利用被夹持的转子分片对被夹持转子分片下方的转子分片进行压合,使得转子分片被紧密叠合在输料组件之上,此时,取片组件会把处于输料组件之上的转子分片固定住,然后压片组件夹持住处于其中的转子分片并向上抬升,因此,分别处于压片组件和取片组件之中的转子分片能够相互分离开来,从而准确获得所需厚度的转子。因此,本发明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能够使转子分片紧密叠合于一起,从而避免转子分片之间出现间隙,保证转子的制作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的示意图;
图2是压片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储料架的示意图;
图4是输料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取片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取片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本发明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包括用于叠放转子分片的储料架1、用于把转子分片压合于一起的压片组件2、用于在压合于一起的转子分片中取出所需高度的转子分片的取片组件3和用于对由取片组件3取出的转子分片进行运输的输料组件4,储料架1、压片组件2、取片组件3和输料组件4由上往下设置;转子铁芯分片夹具还包括用于使叠放于储料架1中的转子分片依次通过压片组件2和取片组件3落在输料组件4之上的储料通道,压片组件2和取片组件3均设置于储料通道的侧面,压片组件2包括用于从储料通道的侧面对叠放的转子分片进行夹持的夹片模块和用于带动夹片模块利用被夹持的转子分片对被夹持转子分片下方的转子分片进行压合的下压部件,下压部件与夹片模块相连接。具体地,由于储料架1、压片组件2、取片组件3和输料组件4由上往下设置,并且还设置有用于使叠放于储料架1中的转子分片依次通过压片组件2和取片组件3落在输料组件4之上的储料通道,因此,当把转子分片放置于储料架1之中时,转子分片会落入到输料组件4之上,此时,夹片模块会从储料通道的侧面对叠放的转子分片进行夹持,并在下压部件的作用下,利用被夹持的转子分片对被夹持转子分片下方的转子分片进行压合,使得转子分片被紧密叠合在输料组件4之上,此时,取片组件3会把处于输料组件4之上的转子分片固定住,然后压片组件2夹持住处于其中的转子分片并向上抬升,因此,分别处于压片组件2和取片组件3之中的转子分片能够相互分离开来,从而准确获得所需厚度的转子。因此,本发明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能够使转子分片紧密叠合于一起,从而避免转子分片之间出现间隙,保证转子的制作质量。
其中,参照图1-图6,压片组件2还包括用于为夹片模块提供移动路径的压片导轨25,下压部件包括压片气缸21,夹片模块设置于压片气缸21的活动臂之上并与压片导轨25活动连接。具体地,当处于储料架1中的转子分片依次穿过储料架1、压片组件2和取片组件3落在输料组件4之上时,夹片模块会把处于其中的转子分片夹持住,接着在压片气缸21的作用下,夹片模块把处于被夹持的转子分片下方的转子分片朝下紧密压合,从而完成对转子分片的叠合操作,从而方便后续的取出操作的进行。
其中,参照图1-图6,夹片模块包括设置于压片气缸21的活动臂之上的第一夹持部22、与第一夹持部22活动连接的第二夹持部23和用于驱动第二夹持部23朝着第一夹持部22进行运动的夹片气缸24,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进行相互接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圆弧边,两个圆弧边形成用于让位转子分片通过的夹持通道,夹持通道为储料通道的一部分,两个圆弧边共同作用对处于夹持通道之中的转子分片进行夹持。具体地,由于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进行相互接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圆弧边,并且两个圆弧边形成用于让位转子分片通过的夹持通道,因此当转子分片处于夹持通道之中时,夹片气缸24会驱动第二夹持部23朝着第一夹持部22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把转子分片夹持住。而当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把转子分片夹持住后,第一夹持部22、第二夹持部23和转子分片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当压片气缸21驱动第一夹持部22向下运动时,被夹持的转子分片也会跟随向下运动,从而能够把处于下方的转子分片紧密地压合在一起,避免转子分片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
其中,参照图1-图6,压片导轨2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压片气缸21的支撑平台,第一夹持部22设置于支撑平台的下方并与压片气缸21的活动臂相连接。具体地,压片气缸21能够稳定设置在支撑平台之上,当压片气缸21的活动臂进行伸缩运动时,第一夹持部22会沿着压片导轨25跟随着压片气缸21的活动臂进行伸缩运动,从而能够实现对转子分片的压合处理。
其中,参照图1-图6,储料架1包括用于引导转子分片的放置位置的引导支架11和用于连接引导支架11与压片组件2的连接底座12,连接底座12设置有用于让处于引导支架11之中的转子分片落入到压片组件2之中的通孔13,通孔13为储料通道的一部分;其中,引导支架11、通孔13、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之中均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子分片的放置位置的引导条。具体地,引导支架11能够保证处于储料架1之中的转子分片都能够保持相同的方向,从而使得最终被叠合的转子分片能够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此外,由于转子分片之中设置有用于进行绕线的槽位,为了保证处于储料架1之中的转子分片能够保持一致的放置方向,因此利用了转子分片固有的用于绕线的槽位,在引导支架11、通孔13、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之中分别设置引导条,并且这些引导条与转子分片之中的槽位相对应,所以,当转子分片放置于储料架1,转子分片的放置位置能够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方便后续的处理操作。
其中,参照图1-图6,输料组件4包括夹具底座41,夹具底座41之上设置有用于承载转子分片的滑动平台42、用于推动滑动平台42进行移动的输料气缸43和用于为滑动平台42提供移动路径的输料导轨44,输料导轨44设置于夹具底座41之上,滑动平台42设置于输料导轨44之上并与输料气缸43相连接;其中,滑动平台42之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转子分片的第一置物杆45和第二置物杆46,第一置物杆45和第二置物杆46均垂直设置于滑动平台42之上。具体地,当转子分片落入到滑动平台42之上时,转子分片会套进第一置物杆45或第二置物杆46之中。例如,当前第一置物杆45对准储料架1和夹持通道,则转子分片会套进第一置物杆45之中,此时,压片组件2会把转子分片压紧在第一置物杆45之中,而当取片组件3把转子分片固定之后,压片组件2会抬升从而把转子分片分离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被压片组件2之中夹片模块所夹持,另一部分则被取片组件3固定在第一置物杆45之中,此时,输料气缸43会驱动滑动平台42带动转子分片进行移动,从而离开储料架1和夹持通道所对应的位置,因此,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把处于第一置物杆45之中的转子分片取走,从而完成对转子分片的一次叠合分片操作。而当第一置物杆45离开储料架1和夹持通道所对应的位置时,第二置物杆46会对准储料架1和夹持通道,从而重复进行上述的操作,从而能够交替地实现对转子分片的叠合分片操作,不仅能够准确地对转子分片进行叠合,并且能够大大提高处理的效率。
其中,参照图1-图6,取片组件3包括取片气缸31、对向设置于压片组件2下方的第一取片架32和第二取片架33,第一取片架32和第二取片架3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朝着转子分片的第一取片钩爪34和第二取片钩爪35,第一取片钩爪34和第二取片钩爪35同时与取片气缸31的活动臂联动;其中,第一取片钩爪34和第二取片钩爪35均设置有爪部36和摆杆部37,爪部36和摆杆部37形成Z型结构并通过Z型结构的拐角点分别与第一取片架32和第二取片架33相铰接;第一取片架32和第二取片架3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联动杆38和第二联动杆39,第一联动杆3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取片钩爪34的摆杆部37和取片气缸31的活动臂相接触,第二联动杆3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取片钩爪35的摆杆部37和取片气缸31的活动臂相接触。具体地,当取片组件3需要对转子分片进行固定时,取片气缸31会驱动其活动臂进行移动,此时,取片气缸31的活动臂会分别推动第一联动杆38和第二联动杆39向上抬升,因此,第一取片钩爪34和第二取片钩爪35的摆杆部37分别在第一联动杆38和第二联动杆39的作用下而向上摆动,此时,第一取片钩爪34和第二取片钩爪35的爪部36会随着其摆杆部37的摆动而朝着转子分片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爪部36扣紧转子分片,实现对转子分片的固定处理。
此外,参照图6,第一取片架32和第二取片架33的内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51和第二弹簧52,第一弹簧5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取片架32的内部和第一取片钩爪34的摆杆部37相连接,第二弹簧5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取片架33的内部和第二取片钩爪35的摆杆部37相连接。第一弹簧51和第二弹簧52能够分别对第一取片钩爪34的摆杆部37和第二取片钩爪35的摆杆部37施加向下的弹力,因此,第一弹簧51和第二弹簧52分别与第一联动杆38和第二联动杆39相互配合作用,从而有效实现对第一取片钩爪34及第二取片钩爪35的摆动操作,从而能够有效固定转子分片和放开转子分片。
其中,参照图1-图6,本发明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还包括控制开关,压片组件2、取片组件3和输料组件4分别与控制开关相连接。具体地,当需要使用本发明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时,只需启动控制开关,压片组件2中的压片气缸21、取片组件3中的取片气缸31和输料组件4中的输料气缸43会被通气,从而相互配合实现对转子分片的叠合分片操作,不仅能够使转子分片紧密叠合于一起,避免转子分片之间出现间隙,并且还能够保证转子的制作质量。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叠放转子分片的储料架(1)、用于把转子分片压合于一起的压片组件(2)、用于在压合于一起的转子分片中取出所需高度的转子分片的取片组件(3)和用于对由所述取片组件(3)取出的转子分片进行运输的输料组件(4),所述储料架(1)、压片组件(2)、取片组件(3)和输料组件(4)由上往下设置;
还包括用于使叠放于所述储料架(1)中的转子分片依次通过所述压片组件(2)和取片组件(3)落在所述输料组件(4)之上的储料通道,所述压片组件(2)和取片组件(3)均设置于所述储料通道的侧面,所述压片组件(2)包括用于从所述储料通道的侧面对叠放的转子分片进行夹持的夹片模块和用于带动所述夹片模块利用被夹持的转子分片对被夹持转子分片下方的转子分片进行压合的下压部件,所述下压部件与所述夹片模块相连接;
所述压片组件(2)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夹片模块提供移动路径的压片导轨(25),所述下压部件包括压片气缸(21),所述夹片模块设置于所述压片气缸(21)的活动臂之上并与所述压片导轨(25)活动连接;
所述夹片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片气缸(21)的活动臂之上的第一夹持部(2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2)活动连接的第二夹持部(23)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23)朝着所述第一夹持部(22)进行运动的夹片气缸(24),所述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进行相互接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圆弧边,两个圆弧边形成用于让位转子分片通过的夹持通道,所述夹持通道为所述储料通道的一部分,两个圆弧边共同作用对处于所述夹持通道之中的转子分片进行夹持;
所述取片组件(3)包括取片气缸(31)、对向设置于所述压片组件(2)下方的第一取片架(32)和第二取片架(33),所述第一取片架(32)和第二取片架(3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朝着转子分片的第一取片钩爪(34)和第二取片钩爪(35),所述第一取片钩爪(34)和第二取片钩爪(35)同时与所述取片气缸(31)的活动臂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导轨(2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压片气缸(21)的支撑平台,所述第一夹持部(22)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下方并与所述压片气缸(21)的活动臂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架(1)包括用于引导转子分片的放置位置的引导支架(11)和用于连接所述引导支架(11)与压片组件(2)的连接底座(12),所述连接底座(12)设置有用于让处于所述引导支架(11)之中的转子分片落入到所述压片组件(2)之中的通孔(13),所述通孔(13)为所述储料通道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组件(4)包括夹具底座(41),所述夹具底座(41)之上设置有用于承载转子分片的滑动平台(42)、用于推动所述滑动平台(42)进行移动的输料气缸(43)和用于为所述滑动平台(42)提供移动路径的输料导轨(44),所述输料导轨(44)设置于所述夹具底座(41)之上,所述滑动平台(42)设置于所述输料导轨(44)之上并与所述输料气缸(4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平台(42)之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转子分片的第一置物杆(45)和第二置物杆(46),所述第一置物杆(45)和第二置物杆(46)均垂直设置于所述滑动平台(42)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片钩爪(34)和第二取片钩爪(35)均设置有爪部(36)和摆杆部(37),所述爪部(36)和摆杆部(37)形成Z型结构并通过Z型结构的拐角点分别与所述第一取片架(32)和第二取片架(33)相铰接;所述第一取片架(32)和第二取片架(3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联动杆(38)和第二联动杆(39),所述第一联动杆(3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取片钩爪(34)的摆杆部(37)和所述取片气缸(31)的活动臂相接触,所述第二联动杆(3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取片钩爪(35)的摆杆部(37)和所述取片气缸(31)的活动臂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分片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压片组件(2)、取片组件(3)和输料组件(4)分别与所述控制开关相连接。
CN201810703868.6A 2018-06-29 2018-06-29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Active CN108667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3868.6A CN108667238B (zh) 2018-06-29 2018-06-29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3868.6A CN108667238B (zh) 2018-06-29 2018-06-29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7238A CN108667238A (zh) 2018-10-16
CN108667238B true CN108667238B (zh) 2023-09-26

Family

ID=63772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3868.6A Active CN108667238B (zh) 2018-06-29 2018-06-29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7238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6827A (zh) * 2004-09-09 2007-01-31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制造叠合铁芯的方法
JP2010045921A (ja) * 2008-08-12 2010-02-25 Nissan Motor Co Ltd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202374131U (zh) * 2011-11-23 2012-08-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铁芯片分片工装及转子铁芯片分片冲芯装置
CN202846421U (zh) * 2012-09-18 2013-04-03 常州市金杯控制电机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式步进电机转子铁芯的工装夹具
KR20140120021A (ko) * 2013-04-02 2014-10-13 주식회사 대곤코퍼레이션 전동기 고정자 철심 자동 적층 장치
CN104253514A (zh) * 2014-09-02 2014-12-31 深圳市金岷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分片定子加工设备
CN104716793A (zh) * 2013-12-16 2015-06-17 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 混合式步进电机转子装配机
JP2015231304A (ja) * 2014-06-06 2015-12-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誘導機の回転子及び誘導機の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CN206149111U (zh) * 2016-10-28 2017-05-03 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冲片叠片系统
CN107437875A (zh) * 2017-07-27 2017-12-05 福安市中虹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拍压装置
CN206878660U (zh) * 2017-07-13 2018-01-12 安徽航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目标电机转子零部件抓取机构
CN206992900U (zh) * 2017-02-09 2018-02-09 浙江巨力电机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铁芯入轴机分片机构
WO2018076256A1 (zh) * 2016-10-28 2018-05-03 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冲片叠片系统
CN208285167U (zh) * 2018-06-29 2018-12-25 江门马丁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2445B2 (ja) * 2009-12-28 2013-11-27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6827A (zh) * 2004-09-09 2007-01-31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制造叠合铁芯的方法
JP2010045921A (ja) * 2008-08-12 2010-02-25 Nissan Motor Co Ltd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202374131U (zh) * 2011-11-23 2012-08-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铁芯片分片工装及转子铁芯片分片冲芯装置
CN202846421U (zh) * 2012-09-18 2013-04-03 常州市金杯控制电机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式步进电机转子铁芯的工装夹具
KR20140120021A (ko) * 2013-04-02 2014-10-13 주식회사 대곤코퍼레이션 전동기 고정자 철심 자동 적층 장치
CN104716793A (zh) * 2013-12-16 2015-06-17 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 混合式步进电机转子装配机
JP2015231304A (ja) * 2014-06-06 2015-12-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誘導機の回転子及び誘導機の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CN104253514A (zh) * 2014-09-02 2014-12-31 深圳市金岷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分片定子加工设备
CN206149111U (zh) * 2016-10-28 2017-05-03 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冲片叠片系统
WO2018076256A1 (zh) * 2016-10-28 2018-05-03 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冲片叠片系统
CN206992900U (zh) * 2017-02-09 2018-02-09 浙江巨力电机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铁芯入轴机分片机构
CN206878660U (zh) * 2017-07-13 2018-01-12 安徽航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目标电机转子零部件抓取机构
CN107437875A (zh) * 2017-07-27 2017-12-05 福安市中虹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拍压装置
CN208285167U (zh) * 2018-06-29 2018-12-25 江门马丁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步进电机定转子双回转叠片级进模;邓卫国;模具工业(第0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7238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1766B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103342244A (zh) 一种蓄电池包片入槽机的送膜机构
CN108674757B (zh) 玻璃间隔纸铺放装置
CN110676516A (zh) 一种锂电池叠片设备
CN108667238B (zh)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CN114290793A (zh) 一种fpc保护膜自动撕膜机构
CN219421214U (zh) 压板装置及具有其的pcb成型系统
CN204172032U (zh) 机械手上下吸料装置
CN208285167U (zh) 转子铁芯分片夹具
CN212023973U (zh) 一种焊丝盘自动转料装置
CN211338057U (zh) 堆叠错分上料装置
CN211016765U (zh) 变压器骨架绕线缠胶装置
CN209747485U (zh) 下料装置
CN210656702U (zh) 一种xir节能夹胶玻璃合片机用铺膜装置
CN216636950U (zh) 自动打捆机包装纸辅助固定装置
CN110815836A (zh) 一种用于扬声器环形垫棉的成型装置
CN216330460U (zh) 一种全自动卡板压痕机
KR101801830B1 (ko) 트레이 적층체용 밴딩장치
CN211194973U (zh) 一种用于扬声器环形垫棉的成型装置
CN114132556B (zh) 贴膜装置、自动化贴膜产线及贴膜方法
CN210339832U (zh) 胶带离型纸分离装置
CN217862997U (zh) 一种皮壳机的上料装置
CN218983374U (zh) 一种剪板机上料夹具
CN117163659B (zh) 切割板材分拣拾料装置及分拣拾料方法
CN217848050U (zh)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eng Bingquan

Inventor after: Mao Zhengxiang

Inventor after: Huang Cheng

Inventor after: Feng Zhenfu

Inventor before: Feng Bing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