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8050U -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8050U
CN217848050U CN202221674364.4U CN202221674364U CN217848050U CN 217848050 U CN217848050 U CN 217848050U CN 202221674364 U CN202221674364 U CN 202221674364U CN 217848050 U CN217848050 U CN 217848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pole group
group
pol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43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飞
梅锦江
王玉涛
雷由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43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8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8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8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极组热压装置具有相对布置的上热压部和下热压部,用于驱使上热压部靠近或远离下热压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用于承托及防护放置在下热压部上的极组的第一辅助机构;第一辅助机构具有位于下热压部上方的以承托极组的承托带体,以及用于驱使承托带体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且随上热压部和下热压部扣合,承托带体及被承托的极组被夹置在上热压部和下热压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极组热压装置,通过于下热压部的上方设置有承托带体,并使承托带体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上热压部和下热压部之间,能够对极组形成防护,避免极组的下表面受损的同时,便于进行极组的下料操作。

Description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组热压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极组热压装置的极组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当极组完成卷绕或叠片工序后,需要立即对极组进行热压处理,即极组在受热的状态下,对极组本体施加一定的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以使极组的正负极片与隔膜贴合更紧密。
然而,在对极组进行热压的过程中,由于需通过上下压板在加热的情况下对极组进行压制,往往会在极组的表面形成压痕或凹陷等缺陷,对极组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极组与热压板吸附在一起,从而导致极组难以从热压板上取下。
对此,在极组的制造过程中,常通过于极组表面涂胶隔膜的方式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如此一来,一方面增加了锂电池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于极组表面涂胶隔膜的形式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极组表面产生的压痕等缺陷问题,以及极组与热压板吸附在一起而造成的极组难以下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极组热压装置,能够对极组表面进行防护的同时,便于进行极组的下料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极组热压装置,所述极组热压装置中具有相对布置的上热压部和下热压部,用于驱使所述上热压部靠近或远离所述下热压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用于承托及防护放置在所述下热压部上的极组的第一辅助机构;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具有位于所述下热压部上方的以承托所述极组的承托带体,以及用于驱使所述承托带体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且随所述上热压部和所述下热压部扣合,所述承托带体及被承托的极组被夹置在所述上热压部和所述下热压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带体采用铁氟龙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顶推气缸,所述承托带体与所述顶推气缸的气缸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带体通过第三驱动部与所述顶推气缸的气缸杆相连,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于驱使所述承托带体两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沿所述承托带体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气缸杆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承托带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平移气缸的所述连接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极组热压装置中还具有第二辅助机构;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具有顶推并支撑位于所述承托带体上的极组的支撑板,以及用于驱使所述支撑板移入或移出所述承托带体底部的第四驱动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通过于下热压部的上方设有承托极组的承托带体,并使承托带体能够可驱动地上下移动,能够对极组的下表面进行防护的同时,便于在极组热压完成之后,通过承托带体的向上移动,而使极组与下热压部分离,以便于极组的下料。
此外,承托带体选用铁氟龙胶带,其表面较为光滑,能够有效防止对极组表面造成损伤。
另外,通过设置有承托板,能够支撑位于承托带体上的极组,且便于实现对热压完成后的极组的下料。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极组制备系统,包括沿极组加工路线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裁切装置和贴胶装置,以及设于所述贴胶装置下游的如上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并于所述裁切装置和所述极组热压装置之间设有转运装置;
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待分切极组输送至所述裁切装置处;所述裁切装置用于将所述待分切极组裁切成预制尺寸的多个极组;所述贴胶装置用于对所述极组未贴胶的周侧进行贴胶处理;所述极组热压装置用于对所述预制极组进行热压处理;所述转运装置用于将裁切后的所述极组转运至所述贴胶装置处,并将贴胶后的所述极组转运至所述极组热压装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极组的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具有夹爪气缸,以及设于所述夹爪气缸上的两个夹爪,所述夹爪气缸驱使两个所述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所述极组的两侧;和/或,所述上料装置具有用于夹持所述待分切极组的第二夹爪组件,以及驱使所述第二夹爪组件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或,所述裁切装置具有裁切台,设于所述裁切台上方的以压紧所述待分切极组的压紧机构,以及用于裁切所述待分切极组的裁切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夹爪具有以夹持所述极组的夹持部,以及设于所述夹持部底部的用于托举所述极组的承托部;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具有能够靠近所述承托部的压紧部,以构成对所述极组的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贴胶装置和所述极组热压装置之间设有缓存平台;所述缓存平台包括以放置所述极组的基台,设于所述基台上的以避让所述第二夹爪组件的避让槽,以及设于所述避让槽内的用于支撑并托举所述极组的顶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极组制备系统,通过设置有上述的极组热压装置便于实现对极组的防护及下料的同时,通过将裁切装置设置在极组热压装置的上游,使极组在裁切之后才进行热压,便于通过面积较小的上热压部及下热压部就可完成对极组的热压工作,使得上热压部及下热压部与极组接触的表面的平整度容易控制,便于进一步防止在极组表面出现凹陷等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的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极组制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缓存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夹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01、支撑腿;2、上热压部;3、下热压部;4、承托带体;5、下压气缸;6、连接板;7、导向滑轨;8、顶推气缸;9、安装板;10、平移气缸;11、连接杆;12、支撑板;1201、支撑部;13、安装台;14、第四驱动部;
15、上料装置;1501、第二夹爪组件;1502、第二驱动机构;1503、夹持条;1504、上料台;
16、裁切装置;1601、裁切台;1602、裁切机构;1603、切刀;1604、压紧机构;1605、切割槽;
17、贴胶装置;18、极组热压装置;19、夹爪气缸;2001、夹持部;2002、承托部;21、压紧部;22、压紧气缸;
23、缓存平台;2301、基台;24、避让槽;25、顶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组热压装置,整体结构上,该极组热压装置中具有相对布置的上热压部2和下热压部3,用于驱使上热压部2靠近或远离下热压部3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用于承托及防护放置在下热压部3上的极组的第一辅助机构。其中,第一辅助机构具有位于下热压部3上方的以承托极组的承托带体4,以及用于驱使承托带体4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且随上热压部2和下热压部3扣合,承托带体4及被承托的极组被夹置在上热压部2和下热压部3之间。
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极组热压装置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底部的下热压部3,以及滑动设于机架1上的上热压部2。上热压部2和下热压部3分别为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上热压板和下热压板,承托带体4设置在上热压板和下热压板之间。且为实现上热压部2相对于机架1的滑动,第一驱动部具体为设于机架1的顶部的下压气缸5,下压气缸5的气缸杆向下伸出并与连接板6相连,上热压板设置在连接板6的下表面上,则因下压气缸5的驱动,上热压部2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滑动。
为提升上热压部2在滑动时的稳定性,可于机架1的四个支撑腿101上均设置有导向滑轨7,并使连接板6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滑动设置在四个导向滑轨7上,以便于实现上热压部2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的导向滑动。
为便于在热压的过程中对极组的表面进行保护,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承托带体4采用铁氟龙胶带,因其表面较为光滑,可有效防止在热压的过程中于极组的下表面产生凹陷等问题,且便于实现极组的上料及下料。
此外,为实现承托带体4的上下移动,以防止极组的下表面与下热压板吸附,从而便于将极组从热压装置上取下,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包括顶推气缸8,承托带体4与顶推气缸8的气缸杆相连。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承托带体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顶推气缸8,且每一端均具有沿承托带体4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顶推气缸8。
为便于承托带体4对不同尺寸的极组的承载,承托带体4通过第三驱动部与顶推气缸8的气缸杆相连,第三驱动部用于驱使承托带体4两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热压的极组的宽度来对承托带体4的两端的间距进行调节。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使位于承托带体4的长度方向两端的顶推气缸8分别与一安装板9相连,且第三驱动部设置在安装板9上。
如图3和图4中所示,第三驱动部包括沿承托带体4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平移气缸10,平移气缸10的气缸杆上连接有连接杆11,且承托带体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移气缸10的连接杆11相连。从而通过使第三驱动部所包括的两个平移气缸10的相互靠近或远离,能够实现两个连接杆11的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对承托带体4的两端的间距的调节。
此外,通过设置有第三驱动部对承托带体4两端的间距进行调节,除了能够适应对不同尺寸的电芯的热压,也能够通过控制承托带体4两端的间距,从而在承托带体4的两端与极组的两侧面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空隙,进而方便电芯的上下料。
另外,该极组热压装置中还具有第二辅助机构,且第二辅助机构具有顶推并支撑位于承托带体4上的极组的支撑板12,以及用于驱使支撑板12移入或移出承托带体4底部的第四驱动部14。如图1和图3中所示,于架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台13,第四驱动部14具体为设于安装台13上的气缸,支撑板12连接于该气缸的气缸杆的端部,并滑动设于安装台13上。支撑板12上形成有用于支撑极组的支撑部1201,且支撑部1201的宽度小于极组宽度,以便于电芯的下料。
该热压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承托带体4上升一定的高度,再将需要热压的极组上料至承托带体4上,之后承托带体4以及上热压部2均向下运动,承托带体4与下热压部3接触后则停止移动,上热压部2继续移动并与极组的上表面接触,进而上热压部2与下热压部3进行极组的热压操作。
待热压完成后,上热压部2与承托带体4依次上升,且待承托带体4上升至不高于支撑部1201顶面的某一位置时,使支撑部1201能够滑动至承托带体4的下方,并能够对极组进行支撑,则因支撑部1201的宽度略小于极组的宽度,从而便于实现极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悬空,进而便于将极组从该热压装置上取下。
本实施例的极组热压装置,通过于下热压部3的上方设有承托极组的承托带体4,并使承托带体4能够可驱动地上下移动,能够对极组的下表面进行防护的同时,便于在极组热压完成之后,通过承托带体4的向上移动,而使极组与下热压部3分离,以便于极组的下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极组制备系统,如图5所示,整体结构上,其包括沿极组加工路线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15、裁切装置16和贴胶装置17,以及设于贴胶装置17下游的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18,并于裁切装置16和极组热压装置18之间设有转运装置。上料装置15用于将待分切极组输送至裁切装置16处,裁切装置16用于将待分切极组裁切成预制尺寸的多个极组,贴胶装置17用于对极组未贴胶的周侧进行贴胶处理,极组热压装置18用于对预制极组进行热压处理,转运装置用于将裁切后的极组转运至贴胶装置17处,并将贴胶后的极组转运至极组热压装置18处。
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运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极组的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用于驱使第一夹持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且第一夹持组件具有夹爪气缸19,以及设于夹爪气缸19上的两个夹爪,夹爪气缸19驱使两个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极组的两侧。
此外,为提升该第一夹持组件对极组夹持时的稳定性,夹爪具有以夹持极组的夹持部2001,以及设于夹持部2001底部的用于托举极组的承托部2002,且每个夹爪上的承托部2002均为沿夹爪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另外,转运装置还包括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具有能够靠近承托部2002的压紧部21,以构成对极组的夹紧。压紧部21具体为设置于承托部2002上方的第一压紧板,当夹爪完成对极组夹持时,压紧部21可在压紧气缸22的作用下靠近支撑部,仅而与支撑部共同作用而夹紧极组,以便于提升第一夹持组件在夹持极组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可为是有技术中常用到的各类直线模组以及伺服电机等转动驱动机构的组合,具体实施时,可根据裁切装置16、贴胶装置17以及热压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选用合适的线性驱动装置以及转动驱动装置。
如图6所示,上料装置15具有用于夹持待分切极组的第二夹爪组件1501,以及驱使第二夹爪组件1501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1502,其中第二夹爪组件1501具体为能够在气缸的驱动下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且上夹持部以及下夹持部均有沿极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夹持条1503。
第二驱动机构1502为能够驱动第二夹爪组件1501做线性往复运动的直线模组。使用时,第二夹爪组件1501夹紧位于上料台1504的极组,并在第二驱动机构1502驱动下,将极组转运至裁切装置16处。为便于第二夹爪组件1501对上料台1504上极组的夹持,且便于第二夹爪组件1501将夹持的极组放置在裁切装置16的裁切台1601上,在上料台1504及裁切台1601上均形成有避让下夹持部的夹持条1503的避让槽24。
裁切装置16具有裁切台1601,设于裁切台1601上方的以压紧待分切极组的压紧机构1604,以及用于裁切待分切极组的裁切机构1602。如图7中所示,压紧机构1604包括多个气缸杆向下伸出的气缸,以及设于气缸杆端部的第二压紧板,第二压紧板与裁切台1601共同作用而构成对极组的夹紧,进而便于后续对极组的切割。
裁切机构1602包括沿极组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切刀1603,且切刀1603可驱动地沿极组的长度方向驱动,而构成对极组的切割。且为便于切刀1603的运动,可于裁切台1601上设置有用于避让切刀1603的切割槽1605,以便于切刀1603对极组的切割。需要说明的是,在本附图中并未展示压紧机构1604以及裁切机构1602的安装基础,具体实施时,压紧机构1604可连接在外部的安装架上,不影响切刀1603的运动即可。驱动裁切机构1602运动的装置为可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直线模组,裁切机构1602设于该直线模组的动力输出端即可。
贴胶装置17位于裁切装置16的下游,用于对裁切后的单个极组进行贴胶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贴胶装置17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对极组进行贴胶的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在贴胶装置17和极组热压装置18之间设有缓存平台23,缓存平台23的结构如图8中所示,其包括放置极组的基台2301,设于基台2301上的以避让第二夹爪组件1501的避让槽24,以及设于避让槽24内的用于支撑并托举极组的顶升机构25,且通过顶升机构25可将极组托举至脱离基台2301,便于转运装置对极组的夹持。当然,除了于基台2301上设置有顶升机构25,还可在上料台1504以及裁切台1601的避让槽24内设置有顶升机构25,以对极组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极组上与避让槽24对应的位置因缺少支撑而出现弯曲。此外,顶升机构25为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气缸。
当然,除了在贴胶平台与极组热压装置18之间设置有缓存平台23,也可在裁切装置16与贴胶装置17之间设置有缓存平台23,便于将切割后的极组暂存至缓存平台23上。
本实施例的极组制备系统,通过设置有上述的极组热压装置便于实现对极组的防护及下料的同时,通过将裁切装置16设置在极组热压装置18的上游,使极组在裁切之后才进行热压,便于通过面积较小的上热压部及下热压部就可完成对极组的热压工作,使得上热压部及下热压部与极组接触的表面的平整度容易控制,便于进一步防止在极组表面出现凹陷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极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组热压装置中具有相对布置的上热压部(2)和下热压部(3),用于驱使所述上热压部(2)靠近或远离所述下热压部(3)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用于承托及防护放置在所述下热压部(3)上的极组的第一辅助机构;
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具有位于所述下热压部(3)上方的以承托所述极组的承托带体(4),以及用于驱使所述承托带体(4)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且随所述上热压部(2)和所述下热压部(3)扣合,所述承托带体(4)及被承托的极组被夹置在所述上热压部(2)和所述下热压部(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带体(4)采用铁氟龙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顶推气缸(8),所述承托带体(4)与所述顶推气缸(8)的气缸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带体(4)通过第三驱动部与所述顶推气缸(8)的气缸杆相连,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于驱使所述承托带体(4)两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沿所述承托带体(4)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平移气缸(10),所述平移气缸(10)的气缸杆上连接有连接杆(11);
所述承托带体(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平移气缸(10)的所述连接杆(1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组热压装置中还具有第二辅助机构;
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具有顶推并支撑位于所述承托带体(4)上的极组的支撑板(12),以及用于驱使所述支撑板(12)移入或移出所述承托带体(4)底部的第四驱动部(14)。
7.一种极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沿极组加工路线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15)、裁切装置(16)和贴胶装置(17),以及设于所述贴胶装置(17)下游的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组热压装置(18),并于所述裁切装置(16)和所述极组热压装置(18)之间设有转运装置;
所述上料装置(15)用于将待分切极组输送至所述裁切装置(16)处;
所述裁切装置(16)用于将所述待分切极组裁切成预制尺寸的多个极组;
所述贴胶装置(17)用于对所述极组未贴胶的周侧进行贴胶处理;
所述极组热压装置(18)用于对所述预制极组进行热压处理;
所述转运装置用于将裁切后的所述极组转运至所述贴胶装置(17)处,并将贴胶后的所述极组转运至所述极组热压装置(18)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运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极组的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具有夹爪气缸(19),以及设于所述夹爪气缸(19)上的两个夹爪,所述夹爪气缸(19)驱使两个所述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所述极组的两侧;和/或,
所述上料装置(15)具有用于夹持所述待分切极组的第二夹爪组件(1501),以及驱使所述第二夹爪组件(1501)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1502);和/或,
所述裁切装置(16)具有裁切台(1601),设于所述裁切台(1601)上方的以压紧所述待分切极组的压紧机构(1604),以及用于裁切所述待分切极组的裁切机构(16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爪具有以夹持所述极组的夹持部(2001),以及设于所述夹持部(2001)底部的用于托举所述极组的承托部(2002);
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具有能够靠近所述承托部(2002)的压紧部(21),以构成对所述极组的夹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胶装置(17)和所述极组热压装置(18)之间设有缓存平台(23);
所述缓存平台(23)包括以放置所述极组的基台(2301),设于所述基台(2301)上的以避让所述第二夹爪组件(1501)的避让槽(24),以及设于所述避让槽(24)内的用于支撑并托举所述极组的顶升机构(25)。
CN202221674364.4U 2022-06-29 2022-06-29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Active CN217848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4364.4U CN217848050U (zh) 2022-06-29 2022-06-29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4364.4U CN217848050U (zh) 2022-06-29 2022-06-29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8050U true CN217848050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5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4364.4U Active CN217848050U (zh) 2022-06-29 2022-06-29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80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98381A1 (zh) * 2023-03-30 2024-10-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热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98381A1 (zh) * 2023-03-30 2024-10-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热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75691B (zh) 一种新型横版叠瓦点胶焊接机
CN217848050U (zh)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CN109466932B (zh) 方形电芯热压机的上下料机械手及其上下料方法
CN112768569A (zh) 电池串生产设备
CN111180786B (zh) 电池包胶缠胶设备
CN111525175A (zh) 电芯转运机构及电芯压合装置
CN210010616U (zh) 一种串焊机
CN212907826U (zh) 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CN113241468A (zh) 一种隔膜翻转包覆的叠片机构与叠片方法
CN114784386B (zh) 一种叠片设备及叠片方法
CN114769766A (zh) 一种二极管引脚侵锡架装料设备
CN213936291U (zh) 电芯压扁装置及电芯加工设备
CN107706319B (zh) 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的锂电池及其装配机
CN220086122U (zh) 一种动力电池贴胶设备
CN209754146U (zh) 一种电池片裁切装置
CN110014251B (zh) 一种串焊机及方法
CN217946911U (zh) 一种电池叠片机构用磁悬浮输送线及电池叠片机构
CN210110941U (zh) 电芯折角机构
CN116116992B (zh) 电池盖体端子裁弯一体机
CN109860727B (zh) 方形电芯热压机及其加工方法
CN218548512U (zh) 一种电芯包膜固定机构
CN218020243U (zh) 键盘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
CN216161783U (zh) 一种方形铝壳包膜机的上下料机构
CN216671590U (zh) 一种可实现自动裁切的环绕型组件包边胶带机
CN220641614U (zh) 一种卷芯夹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