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7826U - 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7826U
CN212907826U CN202021735019.8U CN202021735019U CN212907826U CN 212907826 U CN212907826 U CN 212907826U CN 202021735019 U CN202021735019 U CN 202021735019U CN 212907826 U CN212907826 U CN 212907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protective film
abutting
film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50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盛宇
黄少波
梁辰
张松岭
乐伟
唐百林
张晓虎
周鹏
卢耀鑫
陈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ymso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ymso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ymso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50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7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7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7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包膜平台和电芯包膜设备。电芯包膜平台包括平台支架、包膜抵持模块、电芯上料模块和包膜跟随模块,包膜抵持模块包括包膜抵持组件,包膜抵持组件能够抵持保护膜,电芯上料模块能够驱动电芯经过包膜抵持组件;保护膜跟随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跟随件,跟随件与平台支架连接,且跟随件用于固定保护膜,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跟随件相对平台支架运动,以使保护膜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包膜平台,在包膜过程中,可以使保护膜跟随电芯运动而运动,包膜质量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电芯包膜平台的电芯包膜设备。

Description

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电池来说,电芯的外部需要包裹用于保护电芯的保护膜,保护膜的包裹质量对电芯的性能和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为电芯包膜的过程中,保护膜容易不受控制,保护膜贴设在电芯外围后容易产生气泡或褶皱,包裹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芯包膜平台,在为电芯包裹保护膜的过程中,保护膜会在电芯包膜平台上跟随电芯的运动而移动,贴设在电芯上不易产生气泡或褶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电芯包膜平台的电芯包膜设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电芯包膜平台,包括:平台支架;电芯上料模块,用于拿取所述电芯并驱动所述电芯运动;保护膜跟随模块,安装于所述平台支架上,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跟随件,所述跟随件用于固定所述保护膜,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跟随件相对所述平台支架运动,以使所述保护膜跟随所述电芯的移动而移动;包膜抵持模块,安装于所述平台支架上,所述包膜抵持模块包括包膜抵持组件,所述包膜抵持组件能够抵持所述保护膜;所述电芯上料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电芯经过所述包膜抵持模块,所述包膜抵持模块能够将所述保护膜贴附在所述电芯的外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包膜平台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包膜抵持组件对保护膜的抵持作用,电芯经过包膜抵持组件时,保护膜的某一部分会贴设在电芯的外表的某个区域,随着电芯逐渐经过包膜抵持组件,保护膜会逐渐贴附并覆盖电芯的外表;而在包膜抵持模块对电芯进行包膜的过程中,跟随件能够拿取保护膜,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运动,使保护膜主动跟随电芯的运动而运动,避免保护膜在不可控的状态下被拉扯或发生折叠,从而降低保护膜贴设后出现气泡或褶皱的风险,提高包膜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芯包膜平台,所述跟随件设有两个,所述包膜抵持组件位于两个所述跟随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芯包膜平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使两个所述跟随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芯包膜平台,所述包膜抵持组件包括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所述包膜抵持模块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平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抵持件与所述第二抵持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电芯包膜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芯包膜平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包膜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包膜过程中保护膜不易出现气泡或褶皱,包膜质量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芯包膜设备,还包括底座和电芯出料模块,所述电芯出料模块和所述电芯包膜平台均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芯出料模块包括底部抵持件,所述底部抵持件能够抵持所述电芯的底部,以使所述保护膜贴紧所述电芯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芯包膜设备,所述电芯出料模块还包括第一运送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部抵持件以及第一运送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芯包膜设备,所述电芯出料模块还包括出料夹持组件,所述出料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运送架连接,所述出料夹持件能够夹持所述电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芯包膜设备,所述电芯出料模块还包括第二运送架,所述第二运送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运送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运送架升降,所述第二运送架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电芯包膜平台的方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芯包膜设备,还包括保护膜上料模块,所述保护膜上料模块能够将所述保护膜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包膜平台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一些实施例中包膜原理的简化示意图;
图3是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包膜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一些实施例中供膜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一些实施例中拉膜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一些实施例中电芯上料模块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一些实施例中电芯的示意图;
图9是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出料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6,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的电芯包膜平台,电芯包膜平台包括平台支架102、包膜抵持模块、电芯上料模块305和保护膜跟随模块。
平台支架102用于支撑保护膜,保护膜可以放置在平台支架102的上方,电芯保护膜属于公知技术,此处不具体介绍其材质。
包膜抵持模块包括包膜抵持组件108,包膜抵持组件108能够抵持保护膜204,电芯203能够经过包膜抵持组件108。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膜抵持组件108包括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均能够抵持保护膜204。电芯上料模块305用于拿取电芯203并驱动电芯203运动,具体来说是驱动电芯203穿过包膜抵持组件108,电芯203穿过包膜抵持组件108的过程中(例如,电芯203自上往下运动,穿过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之间的间隙),由于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对保护膜的204的抵持作用,电芯203经过包膜抵持组件108时,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会将保护膜204抵持至电芯203的外表,保护膜204的某一部分会贴设在电芯203的外表的某个区域,随着电芯203逐渐经过包膜抵持组件108,保护膜204会逐渐贴附并覆盖电芯203的外表。
保护膜跟随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跟随件107,跟随件107与平台支架102连接,跟随件107能够拿取保护膜,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跟随件107相对平台支架102运动。参照图1和图2,随着电芯203的向下运动,保护膜204的两端需要向包膜抵持组件108处靠拢。跟随件107能够拿取并固定保护膜204,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运动,使保护膜204主动跟随电芯203的运动而运动,避免保护膜204在不可控的状态下被拉扯或发生折叠,从而降低保护膜204贴设后出现气泡或褶皱的风险,提高包膜质量。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跟随件107包括主体104和吸盘105,吸盘105与主体104连接(具体为,吸盘105连接在主体104的顶部),且吸盘105方向朝上,吸盘105与真空源连接(图中未示出),吸盘105可通过压差吸取保护膜204。与夹爪之类的结构相比,吸盘105不易损伤保护膜204。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支架102还设有第一滑轨106,主体104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轨106上,主体104能够相对平台支架102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跟随件107会设有两个,包膜抵持组件108会设置在两个跟随件107之间,两个跟随件107在初始状态下(如图1所示)会分别位于平台支架102的两端,两个跟随件107可以分别拿取保护膜204的两端。若两个跟随件107设置在包膜抵持组件108的同侧,保护膜204的初始放置状态会有较大程度的弯折;将两个跟随件107设置在包膜抵持组件108的两侧,则可以避免保护膜204发生较大程度的弯折,从而减少对保护膜204的损伤。
相应地,为了配合包膜,在包膜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跟随件107相互靠近,向平台支架102的中部靠拢;跟随件107复位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跟随件107相互远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可以设置为丝杆机构,参照图1,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图1未示出)、双向丝杆109、第一丝杆座112和第二丝杆座113。电机通过相应的传动机构(例如同步带和同步轮的组合、齿轮组等)驱动双向丝杆109转动,与平台支架102连接的双向丝杆109包括第一螺纹部110和第二螺纹部111,第一螺纹部110和第二螺纹部111的螺纹方向不同(例如,第一螺纹部110上的螺纹为右旋螺纹,第二螺纹部111上的螺纹为左旋螺纹);第一丝杆座112连接在第一螺纹部110上,第二丝杆座113连接在第二螺纹部111上,其中一个跟随件107的主体104与第一丝杆座112连接,另一个跟随件107的主体104与第二丝杆座113连接,双向丝杆109转动时,两个丝杆座会沿不同的方向运动,跟随件107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也可以有其他设置方式,例如使用气缸或油缸驱动跟随件107运动;第一驱动机构选用丝杆机构有利于提高跟随件107的运动精度和电芯包膜过程中对保护膜204的控制精度,从而提高包膜质量;而选用双向丝杆109,则是能够在使两个跟随件107沿不同方向运动的前提下,减少第一驱动机构的零部件数量,从而减少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度。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膜抵持模块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平台支架102连接,第二驱动机构能够使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即第二驱动机构能够调节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之间的间距,以便包膜抵持组件108能够夹持不同尺寸的电芯203,或是便于时刻保持对电芯203的夹持状态,保证保护膜204能够与电芯203紧密贴合,提高包膜质量。
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均可以设置为辊,以减小包膜抵持组件108与保护膜204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保护膜204受损的风险。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205和第二气缸206,第一气缸205和第二气缸206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平台支架102上,第一气缸205与第一抵持件201连接,第二气缸206与第二抵持件202连接,通过第一/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可以带动第一/第二抵持件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包膜平台还包括过渡件207,过渡件207与平台支架102连接且能够相对平台支架102运动。参照图1和图2,过渡件207亦可设置为辊,平台支架102设置有滑槽,辊(即过渡件207)的轴体的端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过渡件207相对平台支架10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通过一些固定件或固定结构(图中未示出)固定在该位置,例如辊的轴体端部设有凸起,滑槽的壁面设有凹槽,凸起卡入凹槽中,从而使过渡件207相对平台支架102固定。过渡件207的顶部可以与跟随件107共同支撑保护膜204,且过渡件207的位置可以调节,避免保护膜204进入包膜抵持组件108时发生较大程度的弯折。例如,参照图2,左侧的过渡件207位于第一抵持件201的左上方,右侧的过渡件207位于第二抵持件202的右上方,保护膜204会以一个较为缓和的角度陷入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之间的间隙,不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弯折,从而减小了保护膜204破损的风险。
电芯上料模块305用于拿取电芯203并驱动电芯203运动(图6未示出电芯203所放置的料盘或放置位置)。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上料模块305包括电芯上料支架601、电芯上料驱动机构和电芯上料夹持件602,电芯上料夹持件602可以设置为气动夹爪。电芯上料支架601与底座301连接,电芯上料驱动机构连接在电芯上料支架601上。电芯上料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电芯上料夹持件602沿两个不同的轴线方向运动;例如,如图6所示,电芯上料夹持件602可以沿前后方向运动,也可以沿上下方向运动,电芯上料机构可以是丝杆机构和气缸的组合。电芯上料驱动机构包括上料丝杆机构603和上料气缸604,上料气缸604以及与上料气缸604连接的电芯上料夹持件602,可以在上料丝杆机构603的驱动下沿前后方向运动,上料气缸604可以驱动电芯上料夹持件602沿上下方向运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芯上料驱动机构也可以选用一些多轴机械臂,以增加电芯203的运动自由度和提高电芯203的运动精度。电芯上料夹持件602可以移动至电芯203所放置的料盘上,夹取电芯203;或移动到电芯包膜平台上,然后驱动电芯203从上往下穿过包膜抵持组件108。
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上料模块305还包括电芯定位机构,电芯定位机构能够对电芯204定位,防止电芯下降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参照图8,电芯203包括主体802和顶盖801,顶盖801连接在主体802上,主体802相对较柔软、脆弱,顶盖801则为较硬的材质(例如绝缘塑料等);顶盖801大体呈片状,顶盖801上会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电路进行电连接的正负电极。电芯定位机构通过夹持顶盖801,以对电芯203进行定位;通常来说,若要防止被夹持物件的偏移,会选择增大夹持力,而通过夹持顶盖801对电芯整体进行定位,可以避免过大的夹持力对较为柔软的主体802的伤害。
参照图7,电芯上料夹持件602包括两个用于夹持主体802的主体夹持件701。电芯定位机构包括安装片703,顶盖定位气缸702,定位夹持件704,安装片703连接在其中一个主体夹持件701的外侧,顶盖定位气缸702连接在安装片703上(安装片703可以与主体夹持件701通过螺钉连接,顶盖定位气缸702可以与安装片703通过螺钉连接,但连接方式不局限于螺钉连接);安装片703上设置有滑轨,其中一个的定位夹持件704(图7所示的左侧的定位夹持件704)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另一个定位夹持件704则固定连接在另外一个没有连接安装片703的主体夹持件701上。顶盖定位气缸702的活塞杆与定位夹持件704连接,顶盖定位气缸702可以驱动左侧的定位夹持件704相对左侧的主体夹持件701移动,靠近或远离右侧的定位夹持件704,两个定位夹持件704可以夹持顶盖801。两个定位夹持件704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槽体,定位夹持件704夹持顶盖801后,顶盖801的边缘可以卡入该槽体中,槽体能够限制顶盖801的运动,从而限制电芯的偏移。在电芯上料的过程中,电芯上料夹持件602先动作,夹取电芯203的主体802,随后电芯定位机构再动作,夹持顶盖801,实现对电芯203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芯包膜设备,电芯包膜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芯包膜平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芯包膜设备,在包膜过程中保护膜不易出现气泡或褶皱,包膜质量高。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包膜设备包括底座301、电芯包膜平台、保护膜上料模块和电芯出料模块303。底座301主要用于支撑各个模块,电芯包膜平台用于为电芯包膜,保护膜上料模块用于将预设尺寸的保护膜放置到平台支架102上,而电芯出料模块303用于承载电芯203和将包膜完成后的电芯203输出。
参照图3至图5,保护膜上料机构包括供膜机构302和拉膜机构304。供膜机构302包括供膜支架401、定辊筒402、动辊筒408、第一供膜保持组件403、第二供膜保持组件409、第一切膜保持组件和第二切膜保持组件。
供膜支架401与底座301连接,多个定辊筒402连接在供膜支架401上且定辊筒402与供膜支架401相对固定,动辊筒408与气缸、丝杆滑块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在供膜支架401上,图中未详细示出)连接,动辊筒408能够相对供膜支架401上下运动。定辊筒402交错分布,保护膜204卷绕并经过多个定辊筒402。第一切膜保持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压紧块404,两个第一压紧块404可以相互靠近,以夹持保护膜204(两个第一压紧块404可以通过气缸驱动)。第二切膜保持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压紧块405,两个第二压紧块405能够夹持保护膜204,第二压紧块405也可以通过气缸等机构驱动,以实现夹持。
供膜过程中,保护膜204依次经过定辊筒402(可以通过人工或另外的设备拉取保护膜经过辊筒),随后第一切膜保持组件动作,两个第一压紧块404夹持保护膜204,避免保护膜204回卷。第一切膜保持组件夹持保护膜后,第二供膜保持组件409动作并与其中一个定辊筒402共同夹持保护膜,随后动辊筒408下移,抵持保护膜并使保护膜向下凹陷一定距离。然后,动辊筒408和第二供膜组件409复位上升,与此同时第一供膜保持组件403动作,与其中一个定辊筒402共同夹持保护膜204,这一阶段的最终状态为,第一供膜保持组件403和第一压紧块404之间的这部分保护膜204下垂且处于放松状态,可以减少后续拉动保护膜204时的阻力,且避免拉出的保护膜全部处于张紧状态,降低供膜过程中保护膜204破裂的风险。第一供膜保持组件403和第二供膜保持组件409也可以是气缸和块状部件的组合,块状部件与定辊筒402夹持保护膜204。
供膜机构302还包括裁切机构406,裁切机构406包括切刀407,切刀407设置在第一压紧块404和第二压紧块405之间,切刀407可以相对保护膜204运动以切割保护膜204。第一压紧块404和第二压紧块405均夹持住保护膜后,位于第一压紧块404和第二压紧块405之间的这一段保护膜具有一定的张紧程度,方便切刀407进行切割。
参照图3和图5,拉膜机构304包括拉膜支架501、取膜件502和取膜驱动机构503。拉膜支架501与底座301连接,取膜件502与拉膜支架501滑动连接,取膜驱动机构503可以驱动取膜件502运动(如图5所示,取膜件502可以沿左/右方向运动)。取膜驱动机构503可以设置为丝杆机构,取膜件502可以设置为夹爪(具体可以是气动夹爪),夹爪可以夹持保护膜204的一端,配合取膜件502的运动,拉膜机构可以将保护膜204拉出一定距离,保护膜204被拉出足够的长度后,切刀407对保护膜204进行裁切,裁切出来的一段保护膜204会放置于平台支架102上。
具体来说,取膜件502向右移动至第一压紧块404与第二供膜保持组件409之间(第一压紧块404和第二压紧块405此时不夹持保护膜,不会阻挡取膜件502的移动),并夹取处于该区域的保护膜204的那一部分移动,随后其他夹持或固定保护膜204的部件松开,保护膜204被拉出一定的长度,被拉出的一部分保护膜204会放置在平台支架102上,此时平台支架102上的跟随件107可以吸附保护膜204以对保护膜204辅助定位;随后,第一压紧块404和第二压紧块405同时夹持保护膜204,切刀407切断保护膜204,被裁切下来那一段的保护膜即为包裹电芯所需的保护膜,当一个电芯完成包膜后,重复上述取膜和拉膜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包膜平台还包括平台立柱103和高度调节机构114,平台立柱103与底座301连接,高度调节机构114与立柱连接,高度调节机构114还与平台支架102连接,高度调节机构114能够驱动平台支架102相对平台立柱103升降,以调节平台支架102的高度,适配设备中其他模块的位置。高度调节机构114可以设置为气缸,气缸连接在平台立柱103上,气缸的活塞杆与平台支架102的底部连接,气缸的活塞杆沿上下方向运动,以带动平台支架102升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机构114也可以设置为油缸、丝杆机构、剪叉式顶升机构等等,此处不一一列举。
参照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出料模块303包括第一运送架901、第二运送架902、第一运送机构906、第二运送机构905和底部抵持件903。底座301设有第二滑轨904,第二滑轨904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运送架902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904上,第二运送机构905设置在底座301上,第二运送机构905驱动第二运送架902沿第二滑轨904运动,以使第二运送架902靠近或远离电芯包膜平台。第二运送架902设有第三滑轨,且第三滑轨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具体来说可以设置在第二运送架902的前侧(第三滑轨图9中未示出),第一运送架901与第三滑轨可滑动连接,第一运送机构906连接在第二运送架902的后侧,第一运送机构906可以驱动第一运送架901相对第二运送架902升降。
底部抵持件903与第一运送架901连接,且能够移动至平台支架102的下方,底部抵持件903能够抵持电芯,具体来说,可以抵持电芯203的底部,使保护膜204与电芯203的底部贴紧,减少电芯203底部的保护膜在贴合后出现气泡或褶皱的风险。第一运送机构906和第二运送机构905均可以设置为丝杆机构(但不限于该设置方式),第一运送架901与第一运送机构906的丝杆座连接,第二运送架902与第二运送机构905的丝杆座连接。
此外,在电芯包膜的后半阶段,无法再使电芯上料模块305夹持电芯203并驱动电芯203下降(电芯上料夹持件602不能进入第一抵持件201和第二抵持件202之间),因此,在该阶段,电芯上料夹持件602以及电芯定位机构需要解除对电芯203的夹持,电芯203不再依靠电芯上料模块305的驱动向下运动。因此底部抵持件903从下方抵持电芯203,能够避免电芯203自由下落,从而避免电芯203下落速度过快,在不可控的情况下过度拉扯保护膜而损坏保护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出料模块303还包括弹性件908,弹性件908的两端分别与底部抵持件903和第一运送架901连接。在电芯203和底部抵持件903的重力作用下,弹性件908会被压缩,弹性件908(具体可以设置为弹簧,但不限于该设置方式)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降低底部抵持件903与电芯203发生硬性碰撞而导致电芯203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出料模块303还包括出料夹持组件907,出料夹持组件907安装在第一运送架901上;出料夹持组件907用于夹持电芯(具体也可以设置为气动夹爪),保证已完成包膜的电芯203在输出时不会掉落。底部抵持件903设置在出料夹持组件907之间,当弹性件908被压缩时,底部抵持件903也会下降,被底部抵持件903抵持的电芯203也会下降;当底部抵持件903和电芯203下降至一定高度后,电芯203落入出料夹持组件907之间并被出料夹持组件907夹持。
在包膜的过程中,底部抵持件903先上升至一个可以与保护膜204接触的高度(可以通过第一运送架901的升降来实现),随着电芯203的下降,弹性件908被压缩,电芯203在与底部抵持件903保持抵持的情况下缓慢下降。出料夹持组件907在电芯203未完全穿过包膜抵持组件108时便夹持电芯203,同时电芯上料夹持件602可以松开电芯203,随后第一运送架901下降,带动出料夹持组件907和电芯203一同下降,完成后半阶段的包膜。包膜完成后,第二运送架902运动,将电芯输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电芯包膜平台,用于在电芯外部贴设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支架;
电芯上料模块,用于拿取所述电芯并驱动所述电芯运动;
保护膜跟随模块,安装于所述平台支架上,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跟随件,所述跟随件用于固定所述保护膜,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跟随件相对所述平台支架运动,以使所述保护膜跟随所述电芯的移动而移动;
包膜抵持模块,安装于所述平台支架上,所述包膜抵持模块包括包膜抵持组件,所述包膜抵持组件能够抵持所述保护膜;
其中,所述电芯上料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电芯经过所述包膜抵持模块,所述包膜抵持模块能够将所述保护膜贴附在所述电芯的外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包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件设有两个,所述包膜抵持组件位于两个所述跟随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包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使两个所述跟随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包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抵持组件包括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所述包膜抵持模块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平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抵持件与所述第二抵持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5.一种电芯包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包膜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包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电芯出料模块,所述电芯出料模块和所述电芯包膜平台均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芯出料模块包括底部抵持件,所述底部抵持件能够抵持所述电芯的底部,以使所述保护膜贴紧所述电芯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包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出料模块还包括第一运送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部抵持件以及第一运送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包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出料模块还包括出料夹持组件,所述出料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运送架连接,所述出料夹持件能够夹持所述电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包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出料模块还包括第二运送架,所述第二运送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运送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运送架升降,所述第二运送架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电芯包膜平台的方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包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膜上料模块,所述保护膜上料模块能够将所述保护膜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上。
CN202021735019.8U 2020-08-17 2020-08-17 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Active CN212907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5019.8U CN212907826U (zh) 2020-08-17 2020-08-17 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5019.8U CN212907826U (zh) 2020-08-17 2020-08-17 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7826U true CN212907826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45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5019.8U Active CN212907826U (zh) 2020-08-17 2020-08-17 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78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597A (zh) * 2022-07-29 2022-09-30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膜机
WO2023092755A1 (zh) * 2021-11-23 2023-06-01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膜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2755A1 (zh) * 2021-11-23 2023-06-01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膜设备
CN115123597A (zh) * 2022-07-29 2022-09-30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膜机
CN115123597B (zh) * 2022-07-29 2023-03-10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07826U (zh) 电芯包膜平台及电芯包膜设备
CN107331885B (zh) 一种电芯加工设备
CN108550435B (zh) 一种方便上料的软排线管加工机
CN109449501A (zh) 锂电池贴胶纸机
CN108995932A (zh) 自动化手机面壳片料贴标设备
CN107527753B (zh) 一种电容包胶纸机
CN109573158B (zh) 锂电池贴膜机
CN108963341B (zh) 锂电池贴胶纸的方法
CN107706319B (zh) 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的锂电池及其装配机
CN214921073U (zh) 电池极耳裁切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CN213827512U (zh) 自动冷雕机
CN116505083B (zh) 一种电芯自动加工设备
CN110931662A (zh) 一种包绝缘膜机
CN113497993B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组装设备
CN113964366B (zh) 一种电池自动贴尾胶压角机
CN214542264U (zh) 电池串生产设备
CN209908924U (zh) 一种全自动中框贴合机
CN110034325B (zh) 一种电芯头部贴成型胶机
CN213093245U (zh) 电池贴标机用胶带贴装机构
CN112259922A (zh) 一种锂电池包极耳贴胶机的贴胶装置
CN212829250U (zh) 耳线包膜机
CN219180624U (zh) 裹胶设备
CN217848050U (zh) 极组热压装置及极组制备系统
CN216888965U (zh) 贴装设备
CN211265520U (zh) 一种包绝缘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10 301, Building B, Comlong Science Park, Guansheng 5th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ne photo multiple site enterprise)

Patentee after: Haimuxing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26, 101 Ring Road south of Guanz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YMSO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