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板机上料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板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剪板机上料夹具。
背景技术
剪板机是用一个刀片相对另一刀片作往复直线运动剪切板材的机器。是借于运动的上刀片和固定的下刀片,采用合理的刀片间隙,对各种厚度的金属板材施加剪切力,使板材按所需要的尺寸断裂分离。剪板机属于锻压机械中的一种,主要作用就是金属加工行业。
剪板机的送料工作通常是使用传送带将板材送至剪板机位置,而将板材上料至传送带的工作通常为人工操作,而板材的重量较大,导致人工在对板材进行抬放工作时非常辛苦,大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板机上料夹具,将板材放置于夹持框下方,将传送带设置于固定板下方,启动第一电动推杆通过夹持框、连接柱、连接板、吸盘、第二电动推杆和夹持板对板材进行吸附夹持工作,启动直线电机通过连接块和滑块带动板材向右移动,当板材移动至固定板下方传送带上时,启动第二电动推杆推动夹持板移动松开板材,同时解除吸盘真空状态即可将板材放置于传送带上,实现了便于对折弯机的送料装置进行自动上料的目标,避免了人工上料时因板材重量较大而导致工作人员抬放板材非常辛苦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剪板机上料夹具,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面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框,所述夹持框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夹持框表面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且夹持板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框内壁设置有吸附机构,所述固定板顶面设置有移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吸附机构由连接柱、连接板和吸盘组成,所述连接柱与夹持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吸盘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由直线电机和连接块组成,所述直线电机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直线电机移动端固定连接,且连接块与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呈矩形状,且固定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和第二电动推杆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固定环均位于夹持框内部,且多个第二电动推杆分别位于多个固定环内部。
优选地,所述夹持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夹持板呈“L”形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将板材放置于夹持框下方,将传送带设置于固定板下方,启动第一电动推杆通过夹持框、连接柱、连接板、吸盘、第二电动推杆和夹持板对板材进行吸附夹持工作,启动直线电机通过连接块和滑块带动板材向右移动,当板材移动至固定板下方传送带上时,启动第二电动推杆推动夹持板移动松开板材,同时解除吸盘真空状态即可将板材放置于传送带上;实现了便于对折弯机的送料装置进行自动上料的目标,避免了人工上料时因板材重量较大而导致工作人员抬放板材非常辛苦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正等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固定板;2、滑槽;3、滑块;4、第一电动推杆;5、夹持框;6、固定环;7、第二电动推杆;8、限位槽;9、夹持板;10、连接柱;11、连接板;12、吸盘;13、直线电机;14、连接块;15、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剪板机上料夹具,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顶面贯穿开设有滑槽2,滑槽2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滑块3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电动推杆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框5,夹持框5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固定环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7,夹持框5表面贯穿开设有限位槽8,第二电动推杆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9,且夹持板9与限位槽8滑动连接,夹持框5内壁设置有吸附机构,固定板1顶面设置有移动组件。
具体的,吸附机构由连接柱10、连接板11和吸盘12组成,连接柱10与夹持框5固定连接,连接板11与连接柱10固定连接,吸盘12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用于对板材进行吸附工作,便于将板材移动至不同位置。
具体的,移动组件由直线电机13和连接块14组成,直线电机13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连接块14与直线电机13移动端固定连接,且连接块14与滑块3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夹持框5进行移动,便于将板材移动至送料装置上。
具体的,固定板1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5,且支撑柱15的数量为多个,用于提高固定板1的高度,便于放置板材和送料装置。
具体的,固定板1呈矩形状,且固定板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固定直线电机13和滑块3,金属材料制成的固定板1强度更高,受力后不易变形损坏。
具体的,固定环6和第二电动推杆7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固定环6均位于夹持框5内部,且多个第二电动推杆7分别位于多个固定环6内部,用于对板材进行夹持工作,提高了板材的夹持稳定性。
具体的,夹持板9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夹持板9呈“L”形状,用于对板材进行夹持工作,提高了板材的移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需要折弯的板材放置于夹持框5下方,再将传送带设置于固定板1下方,启动第一电动推杆4推动夹持框5向下移动,通过夹持框5移动带动连接柱10和连接板11向下移动,连接板11移动带动吸盘12向下移动,当吸盘12移动至与板材相搭接时,启动吸盘12的真空泵部将吸盘12中空气抽出,即可将板材吸附于吸盘12上,回收第一电动推杆4将板材吸附上升,当板材升起后启动第二电动推杆7回收带动夹持板9移动对板材进行夹持工作,启动直线电机13通过连接块14带动滑块3在滑槽2内向右滑动,滑块3移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带动夹持框5向右移动,夹持框5移动通过连接柱10和连接板11带动吸盘12和板材向右移动,同时夹持框5移动通过固定环6和第二电动推杆7带动夹持板9和板材向右移动,当板材移动至固定板1下方传送带上时,启动第二电动推杆7推动夹持板9移动松开板材,同时解除吸盘12真空状态即可将板材放置于传送带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