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2686A - 供纸装置及具备供纸装置的片材搬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纸装置及具备供纸装置的片材搬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2686A
CN108622686A CN201810202348.7A CN201810202348A CN108622686A CN 108622686 A CN108622686 A CN 108622686A CN 201810202348 A CN201810202348 A CN 201810202348A CN 108622686 A CN108622686 A CN 108622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cassette
paper feeding
limiting component
sheet material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23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2686B (zh
Inventor
土信田雄贵
富安昌伸
泽野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622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2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2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2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8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 B65H1/12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65H1/266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10Pusher and like movable registers; Pusher or gripper devices which move articles into registered position
    • B65H9/101Pusher and like movable registers; Pusher or gripper devices which move articles into registered position acting on the edge of the artic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11Feeding devices for picking up or separation of copy she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4Springs, e.g. helical or leaf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1Rack-and-pinion, cogwheel in cog rail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4Side, i.e. portion parallel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2Parts to be handled by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2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65H2515/34Pressure, e.g.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纸装置及具备供纸装置的片材搬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尽管片材的上压机构与对齐机构的协作是基于手动的机械式的协作,仍使上压片材的力的强度与限制部件的位置连续地对应。在供纸盒中,限制部件在载置面之上滑动而对齐片材。上压机构利用弹性部件的弹力上压该载置面,使其上方的片材接近抽出辊。在由用户将供纸盒从由打印机的框体被拉出的状态推入至收纳于该框体的状态时,调节机构在限制部件到达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的时间点以后,将推入供纸盒的用户的力机械性地变换为弹性部件的弹力,根据限制部件经过了特定位置的距离来调节该弹力的强度,使该强度连续地对应于该距离。

Description

供纸装置及具备供纸装置的片材搬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纸装置,特别是涉及其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供纸装置”是指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装订器等向将原稿或者印刷纸张等片材作为处理对象的机械自动地输送片材的装置。输送装置一般内置有供纸盒和拾取辊或者供纸辊(以下,总称为“抽出辊”。)。在供纸盒中能够将输送对象的片材堆积成摞。抽出辊通过使外周面与该摞的上表面接触地进行旋转,从而从该摞一张一张地分离片材而抽出到搬送路径。
供纸装置所具备的重要的机构(mechanism)之一是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5)。“供纸压力”是指将片材和抽出辊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推压时的压力。为了将形成摞的上表面的第1张片材从位于其正下方的第2张片材剥离,抽出辊必须对第1张片材施加可适度地克服片材间的摩擦力的摩擦力。为了使抽出辊产生这样的摩擦力,需要将供纸压力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当供纸压力过低时,应提供给第1张片材的摩擦力不足,所以抽出辊容易打滑,不运送片材或者引起歪斜(偏斜)的危险性高。相反,当供纸压力过高时,在抽出辊的下方,片材间的摩擦力过度地增大,所以很可能发生片材的多张运送(连带运送)。在具体的调节机构中,除了利用将抽出辊向片材下压的力之外,有时还利用使供纸盒的底板等载置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倾斜而将片材向抽出辊上压的力。
在供纸装置中,片材摞的对齐(定位)机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片材的前端部在合适的位置与抽出辊接触,则该片材以正确的姿势被抽出到搬送路径。在该情况下,多张运送、歪斜都不易发生,所以防止由它们所引起的卡纸(阻塞)。在具体的对齐机构中,例如有时在供纸盒的底面或者侧面配备有板状的限制部件。限制部件能够在载置面之上手动或者自动地滑动,通过与抽出方向上的片材的端部、或者相对于该方向而位于两侧的片材的边缘接触,从而对该端部或者边缘进行定位。
在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是将片材上压的类型的情况下,对载置面的倾斜部分施加的片材的重量根据其尺寸不同而不同,所以为了将供纸压力保持在合适的范围而所需的上压力的强度根据片材尺寸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如果片材尺寸不同,则基于限制部件的对齐位置也不同。利用这些关系,开发了使将片材上压的机构与对齐的机构进行协作的供纸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4)。通过使这些机构进行协作,从而根据限制部件的位置来调节将片材上压的力。这样,实现了供纸装置的操作性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650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475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277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03199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1216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不局限于普通规模的办公室,还广泛普及至SOHO(Small Office and Home Office:小型办公室和家庭式办公室)以及普通家庭。与其相伴地,供纸装置应处理的片材的尺寸除了JIS规格所决定的标准尺寸、即A列和B列之外,还增至名片、书签、票卷、明信片、信封、照片(L版)等多种多样。因而,为了以SOHO以及普通家庭为主要的对象而进一步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需求,越是能够应对的片材尺寸多的供纸装置越有利。
另一方面,特别是对于在SOHO以及普通家庭中利用的图像形成装置,要求以低成本来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和操作性的提高。以往的供纸装置难以在满足该要求的同时实现能够应对的片材尺寸的多样化。
实际上,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供纸装置都使将片材上压的机构与对齐的机构进行协作,所以操作性高。但是,只能根据限制部件的位置而阶段性地变更将片材上压的力,所以能够应对的片材尺寸的分布被限于离散的分布。在这些供纸装置中,上压的力的生成源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弹簧构成,所以在手动地使限制部件滑动时,能够将提供阻力的弹簧的个数抑制得少。但另一方面,在这些弹簧的强度与供纸压力之间的关系中产品间的偏差大,难以使供纸压力的调节进一步高精度化。
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供纸装置利用马达使作为将片材上压的力的生成源的弹簧延伸,根据限制部件的位置来决定对该弹簧的延伸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位置。专利文献5所公开的供纸装置利用马达生成将片材上压的力,并利用传感器来监视片材的上升量,从而控制该马达的驱动量。任意的供纸装置都能够根据片材尺寸来连续地变更将片材上压的力,所以能够应对的片材尺寸的分布是连续的。另外,将片材上压的机构与对齐的机构之间的协作不是基于手动的机械式的协作,而是基于马达和传感器的电方式的协作,所以容易使将片材上压的力的生成源不妨碍限制部件的滑动。但是,在马达与传感器的利用方面,难以使供纸装置进一步低成本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特别是提供一种供纸装置,即便将片材上压的机构与对齐的机构的协作是基于手动的机械式的协作,也容易使将片材上压的力的强度与限制部件的位置连续地对应。
本发明的1个观点中的供纸装置通过使抽出辊与收容于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安装于框体的供纸盒的片材的表面接触,从而向外部抽出该片材。供纸盒包括:主体,包括能够装载输送对象的片材的载置面;限制部件,能够在载置面之上滑动,与装载于载置面的片材的边缘接触而使该片材对齐;上压机构,包括实质上为单体的弹性部件,利用弹性部件的弹力对载置面中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上压,而对位于该一部分之上的片材的部分施加向抽出辊接近的方向的力;以及调节机构,在供纸盒从由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被用户推入至收纳于框体之中的状态时,在限制部件到达与供纸盒一起移动的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的时间点以后,将推入供纸盒的该用户的力机械性地变换为弹性部件的弹力,根据限制部件经过了特定位置的距离来调节弹性部件的弹力的强度,使该强度连续地对应于该距离。
上压机构也可以包括:支承部件,支承弹性部件的一端,并且能够以使该一端相对于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进行位移的方式移动;以及上压板,是能够利用从弹性部件的另一端受到的弹力来摆动的板状部件,通过该摆动而使载置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倾斜。调节机构也可以利用将供纸盒推入的用户的力而使支承部件移动,从而根据限制部件经过了特定位置的距离来调节支承部件的位置,使弹性部件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连续地对应于该距离。
调节机构也可以包括:小齿轮,设置于供纸盒的主体,能够在该主体之上在供纸盒的插拔方向上平行移动;齿条,以在供纸盒在插拔方向上滑动时使齿列沿着该小齿轮移动的轨道而排列的方式固定于框体之中;以及联动机构,使小齿轮的平行移动与限制部件的滑动进行联动,并且使支承部的移动与伴随和齿条的卡合进行的小齿轮的旋转进行联动,从而使弹性部件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连续地对应于小齿轮的转速。也可以在供纸盒从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该联动机构根据供纸盒的主体中的限制部件的位置来决定该主体中的小齿轮的位置,在向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的期间,联动机构维持该主体中的小齿轮的位置。进而,也可以在向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时,联动机构将小齿轮从齿条受到的平行移动方向的力变换为限制部件对装载于载置面的片材施加的力。限制部件的滑动方向也可以与供纸盒的插拔方向平行。在该情况下,联动机构也可以包括:可动部件,固定于限制部件,能够伴随限制部件的滑动而移动;固定轴,固定于该可动部件,以使小齿轮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小齿轮;以及动力传递机构,将对小齿轮作用的绕固定轴的旋转力和使支承部件移动的力中的一方变换为另一方,或者将另一方变换为一方。该动力传递机构也可以包括:蜗杆,与小齿轮同轴地固定;以及蜗轮,利用与该蜗杆的卡合进行旋转。齿条的齿列也可以被配置成在供纸盒从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小齿轮从该齿列脱离。也可以在当向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时在小齿轮与齿条的齿列的最前列卡合的同时限制部件能够到达的区域内,设定有特定位置。
调节机构也可以包括:线,该线的一端固定于框体;可动卷轴,设置于供纸盒的主体,能够在该主体之上相对于供纸盒的插拔方向而平行地移动,并且能够从线的另一端起卷绕线;以及联动机构,使可动卷轴的平行移动与限制部件的滑动进行联动,并且使支承部件的移动与送出线的可动卷轴的动作进行联动,从而使弹性部件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连续地对应于可动卷轴送出的线的长度。也可以在供纸盒从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该联动机构根据供纸盒的主体中的限制部件的位置来决定该主体中的可动卷轴的位置,在向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的期间,该联动机构维持该主体中的可动卷轴的位置,使可动卷轴送出线。进而,也可以在向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时,联动机构将可动卷轴从线受到的平行移动方向的力变换为限制部件对装载于载置面的片材施加的力,将从可动卷轴拉出线的力变换为支承部件对弹性部件施加的力。限制部件的滑动方向也可以与供纸盒的插拔方向平行。在该情况下,可动卷轴也可以包括卷筒,该卷筒能够通过绕中心轴的旋转而将线卷绕于外周面,联动机构也可以包括:可动部件,固定于限制部件,伴随限制部件的滑动而移动;固定轴,固定于该可动部件,以使可动卷轴的卷筒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可动卷轴的卷筒;以及动力传递机构,将对卷筒作用的绕中心轴的旋转力和使支承部件移动的力中的一方变换为另一方,或者将另一方变换为一方。该动力传递机构也可以包括:蜗杆,与可动卷轴的卷筒同轴地固定;以及蜗轮,利用与蜗杆的卡合进行旋转。供纸装置也可以还具备固定卷轴,该固定卷轴固定于框体,能够从线的一端起卷绕线。也可以在供纸盒被收纳于框体之中的状态下,固定卷轴送出从线的一端起至预定长度为止的部分,可动卷轴送出线之中的与供纸盒的主体中的可动卷轴的位置相应的长度的部分。也可以在供纸盒从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固定卷轴卷绕有从线的一端起至预定长度为止的部分,在当向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时在固定卷轴完全送出从线的一端起至预定长度为止的部分的同时限制部件能够到达的区域内,设定有特定位置。
支承部件也可以包括杆,该杆的前端连结于弹性部件的一端,该杆的基端固定于蜗轮,该杆伴随着蜗轮的旋转而摆动,从而使前端位移。另外,支承部件也可以包括:线材,包括在弹性部件的一端处固定的一端;以及卷筒,与蜗轮同轴地固定,卷筒伴随着蜗轮的旋转而旋转,从而能够从线材的另一端起卷绕线材。
本发明的1个观点中的片材搬送装置具备:本发明的上述供纸装置;以及搬送部,搬送从该供纸装置抽出的片材。本发明的1个观点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该片材搬送装置;以及印刷部,将图像印刷到该片材搬送装置搬送的片材。
本发明的1个观点中的供纸装置如上所述,在供纸盒从由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被推入至收纳于框体之中的状态时,在限制部件到达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的时间点以后,将供纸盒受到的用户的力机械性地变换为弹性部件的弹力。由此,该供纸装置根据限制部件经过了特定位置的距离来调节弹性部件的弹力的强度,使该弹力的强度连续地对应于该距离。这样,在该供纸装置中,即便将片材上压的机构与对齐的机构的协作是基于手动的机械式的协作,也容易使将片材上压的力的强度与限制部件的位置连续地对应。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b)是示意地示出该装置包含的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2的(a)是示出图1所示的供纸盒的外观的立体图。(b)是示出与该供纸盒的载置面相对的上压机构的构造的示意图,(c)是示出该供纸盒所具备的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3的(a)是从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供纸盒的示意性的俯视图。(b)是从由该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向该框体之中推入的供纸盒的示意性的俯视图,(c)是收纳于该框体之中的供纸盒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地示出相对于图3的(b)所示的齿条的齿列而小齿轮的位置不同的各状态下的调节机构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5的(a)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打印机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供纸盒的示意性的俯视图。(b)是从由该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向该框体之中推入的供纸盒的示意性的俯视图,(c)是收纳于该框体之中的供纸盒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6是示意地示出相对于图5的(b)所示的固定卷轴而可动卷轴的位置不同的各状态下的调节机构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地示出在代替图1所示的支承杆而由卷轴支承弹性部件的一端的情况下供纸盒被推入到打印机的框体之中时的调节机构的动作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0:MFP;11a:供纸盒;12P:拾取辊;210:供纸盒的主体;211:主体的前表面;213:前表面的把手;213、214:主体的侧面;215:主体的后表面;216:主体的底面;220:载置面;231:第1限制部件;232:第2限制部件;233:第3限制部件;240:上压机构;241:弹性部件;242:支承杆;243:上压杆;244:上压轴;245:上压板;250:调节机构;251:小齿轮;252:可动台(movable platform);253:固定轴;254:蜗杆;255:蜗轮;256:旋转轴;257:齿条;258:齿条的齿列的最前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
图1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该图像形成装置是多功能一体机(multi-function peripheral:MFP)100,兼具扫描仪、复印机以及打印机的功能。在MFP100的框体的上表面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有自动原稿搬送装置(auto document feeder:ADF)110。在位于ADF110的正下方的框体的上部内置有扫描仪120,在该框体的下部内置有打印机130。供纸盒133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安装于打印机130的主体。
MFP100是主体内排纸型。即,在扫描仪120与打印机130的间隙DSP中设置排纸托盘132,收容从其里侧的排纸口131排出的片材。在位于该间隙DSP的旁边的框体的前表面部分安装有操作面板160。触摸面板嵌入于操作面板160的前表面,在其周围配置有各种机械式的按钮。
[打印机的构造]
图1的(b)是示意地示出打印机130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在该图中,打印机130的要素被描绘成犹如透视框体的前表面而能够观察。打印机130是电子照相式的彩色打印机,包括输送部10、成像部20、定影部30以及排纸部40。这些要素10-40一边协作地在MFP100的框体内搬送片材,一边根据图像数据使图像形成于该片材。
输送部10是搭载于MFP100的供纸装置的机构部,利用搬送辊群12P、12F、12R、13、15,使片材从收容于供纸盒11a、11b或者手动供纸托盘16的片材的摞SHT一张一张地分离,并输送到成像部20。供纸盒11a、11b是所谓的通用类型,能够收容多种多样的片材。能够收容的片材的材质包括纸和树脂,纸张类型包含普通纸、高级纸、彩色纸张以及涂布纸。片材尺寸在纵向和横向上都能够连续地变更,其范围除了包括JIS规格决定的标准尺寸、例如从A3至A7和从B4至B7的尺寸之外,还包括名片、书签、票卷、明信片、信封、照片(L版)。片材的姿势能够设定为纵向放置和横向放置中的任意姿势。
成像部20在从输送部10输送的片材SH2之上形成调色剂像。具体而言,4个成像单元21Y、21M、21C、21K分别首先使感光鼓25Y、25M、25C、25K的表面带电,利用从光扫描部26照射的激光按照基于图像数据的图案对各感光鼓25Y、…、25K的表面进行曝光。由此,在该表面制作静电潜像。各成像单元21Y、…、21K接下来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中的任意不同的颜色的调色剂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4种颜色的调色剂像通过1次转印辊22Y、22M、22C、22K与感光鼓25Y、…、25K之间的电场而从感光鼓25Y、…、25K的表面按顺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3的表面上的相同的位置。这样在该位置构成1个彩色调色剂像。该彩色调色剂像进而在经过中间转印带23的驱动辊23R与2次转印辊24之间的辊隙时,通过两个辊23R、24之间的电场而被转印到向相同的辊隙同时走纸的片材SH2的表面。该片材SH2在从2次转印辊24剥离之后,被送出到定影部30。
定影部30使调色剂像热定影于从成像部20送出的片材SH2之上。具体而言,在该片材SH2向定影辊31与加压辊32之间的辊隙走纸时,定影辊31对该片材SH2的表面施加内置的加热器的热,加压辊32对该片材SH2的加热部分施加压力而按压到定影辊31。由于来自定影辊31的热和来自加压辊32的压力,调色剂像定影于该片材SH2的表面上。之后,定影部30从上部送出该片材SH2。
排纸部40利用排纸辊43从排纸口131排出从定影部30送出的片材SH3,并收容到排纸托盘132。
[供纸盒的构造]
图2的(a)是示出供纸盒11a的外观的立体图。供纸盒11a是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安装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部件,包括主体210、载置面220以及限制部件231-233。
主体210是上部被敞开的长方体形状的框体。主体210的前表面211(在图中位于X轴的正侧的部分)在供纸盒11a收纳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状态下形成打印机13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在外表面包括把手213。主体210的侧面213、214在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在图中X轴方向)上扩展,其一方213(在图中位于Y轴的正侧。)的上端在打印机130的内部中与片材的搬送路径的起始端、即图1的(b)所示的供纸辊12F与分离辊12R的对相对。在该上端设置有拾取辊12P。关于拾取辊12P,旋转轴在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一端由主体210的侧面213的上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另一端由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在图中位于X轴的负侧的部分)的上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
载置面220实质上是矩形形状的薄板部件,扩展到在主体210的底面216中的供纸方向、即与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Y轴方向)上的从中央部分至拾取辊12P的下方为止的范围。在该底面216的中央部分,载置面220以能够绕位于此处的一边进行摆动的方式被支承。由于该摆动,载置面220的供纸方向(Y轴方向)上的倾斜角可变。如图2的(a)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在载置面220之上能够装载片材的摞SHT。该摞SHT由于载置面220的倾斜,以与拾取辊12P接近的一侧的一边被提起的姿势收容于供纸盒11a之中。摞SHT的最上方的片材由于供纸方向的一端与拾取辊12P接触,所以当拾取辊12P旋转时增大载置面220的倾斜而被抽出到搬送路径的起始端。
3个限制部件231-233在主体210的底面216中包围载置面220的三方。第1限制部件231是柱状部件,相对于载置面220位于与拾取辊12P相反的一侧,由主体210的底面216以能够在供纸方向(Y轴方向)上手动地滑动的方式支承。第1限制部件231与装载于载置面220的片材的摞SHT的供纸方向(Y轴方向)上的后端接触而对该后端进行定位。第2限制部件232与第3限制部件233是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板状部件,一张一张地配置于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的载置面220的两侧。第2限制部件232和第3限制部件233的各板面从主体210的底面216在与其垂直的方向(Z轴的正方向)上立起,并且与供纸方向(Y轴方向)平行地扩展。第2限制部件232和第3限制部件233都由底面216以能够在载置面220之上沿插拔方向(X轴方向)手动地滑动的方式支承,与装载于载置面220的片材的摞SHT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边接触而从两侧夹持该摞SHT。由此,在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该摞SHT被定位。
[相对载置面的上压机构]
图2的(b)是示出相对载置面220的上压机构240的构造的示意图。在该图中,供纸盒11a的主体210被简化(变形)为长方体,上压机构240的构成要素241-245被放大。这些构成要素241-245在图2的(a)中未被示出,这些构成要素241-245被嵌入于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和底面216。
上压机构240是对载置面220的倾斜角进行变更的机构(mechanism),包括弹性部件241、支承杆242、上压杆243、上压轴244以及上压板245。
弹性部件241例如是盘簧,与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在图中是Y轴方向上的距离)相应地使弹力的强度连续地变化。支承杆242与上压杆243例如是棒状部件,在各前端处支承弹性部件241的不同的端部。任意的杆242、243都如后所述,以能够绕基端(base end)摆动的方式被支承,通过该摆动使前端相互相对地位移。弹性部件241与这些前端的位移相伴地弹性变形,两端间距离(例如盘簧的长度)发生变化,所以弹力的强度发生变化。
上压轴244是在主体210的底面216之上沿插拔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两端由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和底面21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该后表面215,上压轴244的端部连结于上压杆243的基端,所以上压杆243的前端从弹性部件241受到的弹力使上压杆243绕基端摆动,并且使上压轴244旋转。在主体210的底面216,上压轴244的另外的端部支承上压板245。上压板245是面积比载置面220小的板状部件,以能够绕上压轴244摆动的方式配置于上压轴244的端部与载置面220之间。当上压板245与上压轴244的旋转相伴地增大倾斜角时,上压板245的上端从下方上压载置面220。由此,对位于载置面220之上的片材的摞SHT施加使供纸方向(X轴方向)的前端向拾取辊12P接近的方向(Z轴的正方向)的力,摞SHT的最上方的片材被推压到拾取辊12P。这样,上压机构240通过利用弹性部件241的弹力在载置面220处上压片材的摞SHT,从而生成将片材向拾取辊12P推压的压力、即供纸压力。
[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的构造]
图2的(c)是示出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250的构造的示意图。在该图中,供纸盒11a的主体210被简化(变形)为长方体,调节机构250的构成要素251-256被放大。这些构成要素251-256在图2的(a)中未示出,这些构成要素251-256嵌入于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和底面216。
调节机构250是通过调节弹性部件241的弹力的强度而将上压机构240生成的供纸压力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的机构(mechanism),包括小齿轮251和联动机构252-256。小齿轮251通过联动机构252-256,在供纸盒11a的主体210之上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沿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平行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联动机构252-256是支承小齿轮251且使其平行移动与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联动的机构,包括可动台252、固定轴253以及动力传递机构254-256。可动台252是固定于第2限制部件232的板状部件,能够与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相伴地在主体210的底面216之中移动。固定轴253是固定于可动台252的轴,以使小齿轮251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小齿轮251。动力传递机构是将对小齿轮251作用的绕固定轴253的旋转力和使支承杆242摆动的旋转力中的一方变换为另一方或者将另一方变换为一方的机构,包括蜗杆254、蜗轮255以及旋转轴256。蜗杆254与小齿轮251同轴地固定,与小齿轮251的旋转相伴地绕固定轴253旋转。蜗轮255由可动台25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利用与蜗杆254的卡合进行旋转。旋转轴256与蜗轮255同轴地固定,与蜗轮255的旋转相伴地旋转。在主体210的后表面215,支承杆242的基端以能够沿着旋转轴256滑动的方式连结于旋转轴256(在图中未示出)。支承杆242与旋转轴256的旋转相伴地摆动,使前端相对上压杆243的前端进行位移。相反地,当支承杆242因弹性部件241的弹力而摆动时,蜗轮255与旋转轴256一起旋转,与其卡合的蜗杆254旋转,所以对小齿轮251产生绕固定轴253的旋转力。
图3的(c)是收纳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供纸盒11a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在该状态的供纸盒11a中,主体210的前表面211与打印机130的前表面在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坐标X=XFR,主体210的后表面215位于打印机130的框体内的坐标X=XBK<XFR。此时,小齿轮251与齿条257卡合。该齿条257是调节机构250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沿着供纸盒11a的导轨、即以能够在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支承供纸盒11a的棒状部件(在图中未图示。)而被固定。在将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拉出或者向该框体之中推入时,供纸盒11a在该导轨上沿插拔方向(X轴方向)滑动,所以小齿轮251也向相同的方向移动。沿着此时的小齿轮251的轨道而排列有齿条257的齿列,所以小齿轮251在该齿列之上一边旋转一边前进。
[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的动作]
-概要-
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联动机构252-256使小齿轮251的平行移动与和片材的对齐相伴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进行联动。由此,小齿轮251的位置与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一起根据片材尺寸而被调节,该位置连续地对应于片材尺寸。在供纸盒11a从由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被推入至收纳于该框体之中的状态的期间,联动机构252-256维持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在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与供纸盒11a的后退相伴地移动的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的时间点以后,小齿轮251与齿条257卡合而旋转。联动机构252-256使该旋转与支承杆241的摆动联动,所以弹性部件241的两端由于小齿轮251的旋转力而相对地位移。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特定位置的定时(timing)由于连续地对应于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所以在供纸盒11a收纳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时间点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的距离、即小齿轮251的转速连续地对应于片材尺寸。这样,调节机构250使弹性部件241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即其弹力的强度连续地对应于片材尺寸。
-供纸盒被拉出的状态-
图3的(a)是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供纸盒11a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在该状态的供纸盒11a中,可动台252与主体210的后表面215一起前进至打印机130的前表面的位置X=XFR的附近。由于该前进,小齿轮251从齿条257的齿列脱离,能够绕固定轴253自由地旋转。另一方面,上压轴244由于从载置面220施加于上压板245的重量而持续受到使上压板245的倾斜角减少的方向的旋转力。因而,弹性部件241、支承杆242以及上压杆243的全体不会从小齿轮251受到力,但从上压轴244受到力。其结果,上压杆243的前端进行位移直至上压板245的倾斜角成为最小。而且,弹性部件241发生弹性变形,在能够使支承杆242的前端相对于上压杆243的前端而进行位移的范围之中使弹性变形量最小化,即,使弹力变最弱。以下,将此时的支承杆242和上压杆243的各前端的位置称为“初始位置”。
伴随上压板245的倾斜角的最小化,载置面220的倾斜也变得最平缓。设想用户将新的片材NS1或者NS2收容到该状态的供纸盒11a的情况。在收容新的片材NS1、NS2之后,接下来用户使限制部件231-233滑动来对齐该片材NS1、NS2。可动台252与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相伴地前进,使小齿轮251相对于主体210而向前方(X轴的正方向)平行移动。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方向(X轴方向)上的片材NS1、NS2的中心位置XCT不依赖于片材尺寸而是固定的,所以插拔方向上的片材尺寸越大,第2限制部件232也只是移动至与主体210的后表面215越靠近的位置。因而,小齿轮251的位置也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在图3的(a)中,关于第2限制部件232相对于主体210的后表面215的滑动距离,尺寸大的片材NS1的对齐时的值SL1比尺寸小的片材NS2的对齐时的值SL2小,即SL1<SL2。因此,在对齐尺寸大的片材NS1时,与对齐尺寸小的片材NS2时相比,小齿轮251的位置更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
这样,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联动机构252-256根据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来决定主体210中的小齿轮251的位置。而且,在向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11a的期间,联动机构252-256维持主体210中的小齿轮251的位置。具体而言,可动台252固定于第2限制部件232。因而,在供纸盒11a朝向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加速时可动台252受到的相对主体210而朝向前方(X轴的正方向)的惯性力被变换为第2限制部件232对片材NS1、NS2施加的朝向前方(X轴的正方向)的力。一般而言,片材NS1、NS2被堆积成摞,相比于该摞,第2限制部件232、小齿轮251以及联动机构252-256的全体是轻量的。因而,片材NS1、NS2能够既不会变形也不会位移地承受伴随供纸盒11a的加速而从第2限制部件232受到的力。另一方面,供纸盒11a在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停止时受到的制动力通过组装到导轨的缓冲机构而被缓和。其结果,在供纸盒11a的制动时可动台252受到的相对于主体210而朝向后方(X轴的负方向)的惯性力变得足够弱,不会使可动台252相对主体210进行平行移动。这样,在向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11a的期间,维持主体210中的小齿轮251的位置。
-将供纸盒推入的期间-
图3的(b)是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向该框体之中推入的供纸盒11a的示意性的俯视图。伴随供纸盒11a向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后退,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轨道上的特定位置X=XSP。该特定位置X=XSP被设定到在小齿轮251与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即最靠近打印机130前表面的齿258卡合的同时第2限制部件232能够到达的区域内。因而,也可以视为在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特定位置X=XSP的同时,小齿轮251与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卡合。收容于供纸盒11a的主体210的片材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越大,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越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所以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特定位置X=XSP的定时、即小齿轮251与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卡合的定时也早。如图3的(b)所示,在收容尺寸大的片材NS1时,与收容尺寸小的片材NS2时相比,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更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SL1<SL2),所以小齿轮251的位置也更靠近后表面215。因此,在收容尺寸大的片材NS1时,与对齐尺寸小的片材NS2时相比,小齿轮251与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卡合的定时更早。
由于与齿条257的齿列卡合,小齿轮251从齿条257受到相对于主体210而朝向前方(X轴的正方向)的力。该力通过联动机构252-256而被变换为第2限制部件232对片材NS1、NS2施加的朝向前方(X轴的正方向)的力。该力一般弱到不会使堆积成摞的片材NS1、NS2变形和位移的程度,所以不会使小齿轮251相对主体210进行平行移动。因而,伴随着主体210向打印机130的框体内后退,小齿轮251在齿条257的齿列之上一边旋转一边前进。
图4是示意地示出小齿轮251相对齿条257的齿列的位置不同的各状态下的调节机构250的动作的俯视图。在第1状态的调节机构250A中,小齿轮251位于比与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卡合的地点X=XRF靠前方X>XRF的位置。在小齿轮251中不产生绕固定轴253的旋转力,所以上压板245的倾斜角仍旧最小,支承杆242与上压杆243的各前端停留于初始位置。在第2状态的调节机构250B中,小齿轮251与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卡合。不论该卡合如何,小齿轮251都相对于主体210维持相同的位置,所以小齿轮251伴随着主体210的后退而旋转。伴随着小齿轮251的该旋转,蜗杆254绕固定轴253旋转,由于与蜗杆254卡合,蜗轮255进行旋转而使旋转轴256旋转。因而,支承杆242摆动,使前端从初始位置移动。在第3状态的调节机构250C中,相比于第2状态的调节机构250B,小齿轮251经过了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的距离LRT更长。该距离LRT越长则小齿轮251的转速越大,所以蜗轮255的旋转角RAG大,支承杆242的前端的位移量DSP大。由于该位移,弹性部件241较大地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弹力强。这样,小齿轮251因将供纸盒11a推入的用户的力而旋转,动力传递机构254-256使支承杆242的摆动与该旋转联动。伴随着该联动,力被机械性地变换,从而支承杆242的前端的位移量DSP、即弹性部件241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连续地对应于小齿轮251的转速,所以弹性部件241的弹力的强度连续地对应于小齿轮251的转速。
-收纳有供纸盒的状态-
当供纸盒11a再次被收纳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时,如图3的(c)所示,供纸盒11a的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在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返回到原来的坐标X=XBK。此时,收容于主体210的片材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越大,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越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因而,在供纸盒11a从由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参照图3的(a)。)被推入至收纳于该框体之中的状态(参照图3的(c)。)的期间,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X=XSP的距离长。如图3的(c)所示,在收容尺寸大的片材NS1时,与收容尺寸小的片材NS2时相比,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更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SL1<SL2),所以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X=XSP的距离长,即LP1=XSP-XBK-SL1>LP2=XSP-XBK-SL2。该距离LP*(*=1、2)与小齿轮251经过了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的距离相等,所以该距离LP*越长则小齿轮251的转速越大,支承杆242的前端的位移量DSP越大。因此,弹性部件241对上压杆243的前端施加的弹力强。这样,调节机构250根据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X=XSP的距离LP*来调节弹性部件241的弹力的强度。该弹力越强,则经由上压轴244和上压板245将载置面220上压的力越强。这样,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越大,则以越强的力对收容于主体210的片材进行上压。由于该上压力的差异,与片材尺寸对应的基本重量(basis weight)的差异被抵消,所以向拾取辊12P推压片材的压力、即供纸压力不依赖于片材尺寸而被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实施方式1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供纸装置、即MFP100的输送部10中,调节机构250包括小齿轮251和齿条257。当由用户向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11a时,在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轨道上的特定位置X=XSP的同时,小齿轮251与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卡合。因而,在由用户将供纸盒11a从由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推入至收纳于该框体之中的状态时,在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特定位置X=XSP的时间点以后,小齿轮251由于将供纸盒11a推入的用户的力而在齿条257的齿列之上一边旋转一边前进。由于此时的小齿轮251的旋转力,动力传递机构254-256使支承杆242摆动,使弹性部件241弹性变形。这样,调节机构250将推入供纸盒11a的用户的力机械性地变换为弹性部件241的弹力。
而且,联动机构252-256使小齿轮251的平行移动与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进行联动。由此,小齿轮251的位置连续地对应于供纸盒11a的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小齿轮251的转速连续地对应于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X=XSP的距离。其结果,支承杆242的前端的位移量DSP连续地对应于该距离,所以弹性部件241的弹力的强度也连续地对应于该距离。这样,在输送部10中,尽管将片材上压的机构与对齐的机构的协作是基于手动的机械性的协作,但能够使将片材上压的力的强度与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连续地对应。因而,与片材尺寸对应的基本重量的差异能够被高精度地抵消,所以针对不论片材尺寸如何都将供纸压力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的功能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小齿轮251从齿条257的齿列脱离,所以第2限制部件232不仅不会从齿条257受到相对于滑动的阻力,而且也不会从弹性部件241受到相对于滑动的阻力。因而,用户在对齐片材时容易使第2限制部件232滑动。另外,不论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移如何,弹性部件241都不会受到外力,所以载置面220确保最平缓的倾斜度。因此,用户容易向供纸盒11a收容片材。这样,输送部10的操作性高。
《实施方式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供纸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供纸装置同样地,作为供纸部10搭载于MFP100。实施方式2的供纸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供纸装置的不同点仅在于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的构造。以下,说明该不同的构造。关于其它同样的部分,沿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的构造]
实施方式2的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与图2的(c)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调节机构250同样地嵌入于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和底面216。实施方式2的调节机构与实施方式1的调节机构250不同,包括可动卷轴来代替小齿轮251。可动卷轴是圆柱形状的卷筒,在与图2的(c)所示的小齿轮251相同的位置、即蜗杆254的下方被同轴地固定,由固定轴253以能够绕该固定轴253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伴随着可动台252的滑动而能够在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平行移动。与小齿轮251的旋转同样地,可动卷轴的旋转经由动力传递机构、即蜗杆254、蜗轮255以及旋转轴256而与支承杆242的摆动进行联动。通过该联动,可动卷轴的旋转力和弹性部件241的弹力中的一方变换为另一方或者另一方变换为一方。
图5的(c)是收纳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供纸盒11a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2的调节机构350包括线358。该线358从可动卷轴351延伸到打印机130的框体的前表面。可动卷轴351能够利用动力传递机构254-256从弹性部件241的弹力变换得到的旋转力而卷绕该线358。线358被拉出的期间中的可动卷轴351的转速越大、即被拉出的线358越长,则该旋转力即卷绕力越强。
该调节机构350还包括固定卷轴357。固定卷轴357是代替图3的(c)所示的齿条257的调节机构的构成要素之一,被固定于打印机130的框体内,连接于从可动卷轴351延伸的线358的前端。其固定部位X=XRF优选为是在供纸盒11a被收纳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状态下供纸盒11a的主体210的前表面211所处的区域的附近,并且是可动卷轴351与供纸盒11a的插拔相伴地进行移动的轨道附近。固定卷轴357包括卷筒和螺旋弹簧(在图中未示出)。卷筒是以能够绕中心轴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圆柱部件,在外周面固定有线358的一端,能够通过绕中心轴旋转而将该线358卷绕于外周面。螺旋弹簧与该卷筒同轴地连结,对该卷筒施加向卷绕线358的方向的旋转力、即卷绕力。线358被拉出的期间中的卷筒的转速越大、即被拉出的线358越长,则该卷绕力越强。
[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的动作]
-概要-
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联动机构252-256使可动卷轴351的平行移动与和片材的对齐相伴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进行联动。由此,根据片材尺寸,可动卷轴351的位置与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一起被调节,其位置连续地对应于片材尺寸。在供纸盒11a从由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被推入至收纳于该框体之中的状态的期间,联动机构252-256维持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在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与供纸盒11a的后退相伴地移动的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的同时,固定卷轴357完全送出线358。在该时间点以后,可动卷轴351拉出线358地旋转。联动机构252-256使该旋转与支承杆242的摆动进行联动,所以弹性部件241的两端由于可动卷轴351的旋转力而相对地发生位移。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特定位置的定时连续地对应于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所以在供纸盒11a收纳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时间点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的距离、即可动卷轴351送出的线358的长度连续地对应于片材尺寸。这样,调节机构350使弹性部件241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即其弹力的强度连续地对应于片材尺寸。
-供纸盒被拉出的状态-
图5的(a)是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供纸盒11a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固定卷轴357卷绕有从线358的一端至预定长度为止的部分。该预定长度根据供纸盒11a的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例如从主体210的后表面215起的距离而不同。具体而言,预定长度与用于使第2限制部件232从后表面215进一步分离至该距离在第2限制部件232能够滑动的范围内达到最大值SLM的位置即滑动界限而所需的线358的延长量LFX至少相等。基于这个含义,以下将该预定长度LFX称为“滑动余量”。不论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如何,对滑动余量LFX加上在可动卷轴351与固定卷轴357之间伸展的线358的长度LWR而得到的值都是恒定的。该恒定值与在第2限制部件232位于滑动界限的情况下在可动卷轴351与固定卷轴357之间伸展的线358的长度LFM至少相等,即,LFX+LWR=LFM。基于这个含义,以下将该恒定值LFM称为“滑动余量的上限”。
为了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使固定卷轴357卷绕滑动余量LFX的线358,例如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α、β即可。
α.固定卷轴357的最大的卷绕力、即完全送出线358时的卷绕力弱于可动卷轴351的最小的卷绕力、即从支承杆242和上压杆243中的任意杆的前端都处于初始位置时的弹性部件241的弹力变换得到的卷绕力。
β.在可动卷轴351中能够卷绕的线358的长度有上限,该上限、即卷绕上限实质上即在容许范围内与从线358的全长除去滑动余量的上限LFM而得到的值相等。
根据条件α,可动卷轴351的卷绕力比固定卷轴357强,所以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时,首先可动卷轴351卷绕线358。可动卷轴351卷绕的线358的长度不会超过条件β所示的卷绕上限,所以在可动卷轴351卷绕至卷绕上限之后,固定卷轴357尽可能地卷绕线358的剩余部分。其结果,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从线358的全长除去卷绕上限和在卷轴351、357间伸展的部分的长度LWR而得到的剩余部分、即滑动余量LFX被卷绕于固定卷轴357。
为了对可动卷轴351设定卷绕上限,例如利用可动卷轴351的旋转与支承杆242的摆动进行联动这一情况即可。具体而言,首先在可动卷轴351将线358卷绕至卷绕上限的状态下,支承杆242的前端被设定为初始位置。接下来,利用阻挡器(在图中未图示。)限制支承杆242的摆动范围,从而使支承杆241的前端不超过初始位置即可。
根据条件α,固定卷轴357的卷绕力即使为最大也比可动卷轴351的最小的卷绕力弱。因而,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弹性部件241、支承杆242以及上压杆243的全体从可动卷轴351受到的力不会超过从上压轴244受到的力。其结果,支承杆242和上压杆243的前端都维持初始位置,上压板245的倾斜角被保持为最小,所以载置面220也停留于最平缓的倾斜度。
设想用户将新的片材NS1或者NS2收容于该状态的供纸盒11a的情况。在收容新的片材NS1、NS2之后,接着用户使限制部件231-233滑动而对齐该片材NS1、NS2。可动台252伴随着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而前进,使可动卷轴351相对于主体210而向前方(X轴的正方向)平行移动。此时,可动卷轴351的卷绕力比固定卷轴357强,所以伴随着可动卷轴351的平行移动,在其与固定卷轴357之间伸展的线358的延长量不论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距离如何都从固定卷轴357被全部拉出。即,可动卷轴351在平行移动的期间不旋转。因此,支承杆242和上压杆243的前端都维持初始位置,载置面220维持最平缓的倾斜度。
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方向(X轴方向)上的片材NS1、NS2的中心位置XCT不论片材尺寸如何都是恒定的,所以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的片材尺寸越大,第2限制部件232也只是移动至与主体210的后表面215越靠近的位置。因而,可动卷轴351的位置也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在图5的(a)中,尺寸大的片材NS1的对齐时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距离SL1比尺寸小的片材NS2的对齐时的滑动距离SL2短,即,SL1<SL2。因此,在尺寸大的片材NS1的对齐时,与尺寸小的片材NS2的对齐时相比,可动卷轴351的位置更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从固定卷轴357被拉出的线358的延长量短。即,滑动余量LFX长。
这样,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联动机构252-256根据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来决定主体210中的可动卷轴351的位置。联动机构252-256进而在供纸盒11a被推入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期间维持主体210中的可动卷轴351的位置。这与实施方式1的联动机构252-256维持主体210中的小齿轮251的位置的情况相同。
-将供纸盒推入的期间-
图5的(b)是从由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向该框体之中推入的供纸盒11a的示意性的俯视图。伴随着供纸盒11a向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后退,可动卷轴351从线358受到相对于主体210而朝向前方(X轴的正方向)的力。该力通过联动机构252-256而被变换为第2限制部件232对片材NS1、NS2施加的朝向前方(X轴的正方向)的力,所以与小齿轮251的情况同样地,不使可动卷轴351相对于主体210进行平行移动。因而,伴随着主体210向打印机130的框体内后退,可动卷轴351经过固定卷轴357的附近,之后增大与固定卷轴357的距离。根据条件α,可动卷轴351的卷绕力比固定卷轴357强,所以与可动卷轴351的移动相伴的线358的延长量从固定卷轴357被全部拉出。在固定卷轴357完全送出从线358的一端至滑动余量LFX为止的部分的同时第2限制部件232能够到达的区域内,设定有特定位置X=XSP。因而,可以视为在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特定位置X=XSP的同时固定卷轴357完全送出滑动余量LFX的线358,在可动卷轴351与固定卷轴357之间伸展的线358的长度LWR到达至滑动余量的上限LFM,即,LWR=LFM。
收容于供纸盒11a的主体210的片材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越大,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越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所以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特定位置X=XSP的定时、即固定卷轴357完全送出滑动余量LFX的线358的定时也早。如图5的(b)所示,在收容尺寸大的片材NS1时,与收容尺寸小的片材NS2时相比,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更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所以可动卷轴351的位置也更靠近后表面215。因此,在收容尺寸大的片材NS1时,与对齐尺寸小的片材NS2时相比,在可动卷轴351与固定卷轴357之间伸展的线358的长度LWR到达至滑动余量的上限LFM的定时更早。
在固定卷轴357完全送出线358的时间点以后,内置的卷筒无法旋转,所以可动卷轴351从线358受到的相对于主体210而朝向前方(X轴的正方向)的力由于将供纸盒11a推入的力而超过可动卷轴351的卷绕力。因而,该力从可动卷轴351拉出线358而使可动卷轴351旋转。
图6是示意地示出可动卷轴351相对于固定卷轴357的位置不同的各状态下的调节机构350的动作的俯视图。在第1状态的调节机构350A中,可动卷轴351位于在可动卷轴351与固定卷轴357之间伸展的线358的长度LWR比滑动余量的上限LFM小的范围X>XRF。该线358全部是从固定卷轴357拉出的线(参照图6所示的粗的虚线部分。),所以在可动卷轴351中不产生绕固定轴253的旋转力。因而,上压板245的倾斜角仍旧为最小,支承杆242和上压杆243的各前端停留于初始位置。在第2状态的调节机构350B中,在可动卷轴351与固定卷轴357之间伸展的线358的长度LWR达到滑动余量的上限LFM(LWR=LFM),固定卷轴357完全送出线358。此时,虽然从线358受到的力的强度急剧上升,但可动卷轴351相对于主体210维持相同的位置,所以伴随着主体210的后退,可动卷轴351拉出线358而旋转。蜗杆254伴随着可动卷轴351的该旋转而绕固定轴253旋转,蜗轮255通过与蜗杆254的卡合而旋转,使旋转轴256旋转。因而,支承杆242摆动,使前端从初始位置移动。在第3状态的调节机构350C中,在可动卷轴351与固定卷轴357之间伸展的线358比第2状态的调节机构250B长。该长度LWR与滑动余量的上限LFM之间的差、即从可动卷轴351被拉出的线358(参照图6所示的粗的实线部分。)的长度LWR-LFM越大则可动卷轴351的转速越大,所以蜗轮255的旋转角RAG大,支承杆242的前端的位移量DSP大。由于该位移,弹性部件241较大地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弹力强。这样,可动卷轴351由于推入供纸盒11a的用户的力而旋转,动力传递机构254-256使支承杆242的摆动与该旋转进行联动。伴随着该联动,力被机械性地变换,从而支承杆242的前端的位移量DSP、即弹性部件241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连续地对应于可动卷轴351的转速,所以弹性部件241的弹力的强度连续地对应。
-收纳有供纸盒的状态-
当供纸盒11a再次被收纳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时,如图5的(c)所示,供纸盒11a的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在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返回到原来的坐标X=XBK。此时,收容于主体210的片材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越大,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越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因而,在供纸盒11a从由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参照图5的(a)。)被推入至收纳于该框体之中的状态(参照图5的(c)。)的期间,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X=XSP的距离长。如图5的(c)所示,在收容尺寸大的片材NS1时,与收容尺寸小的片材NS2时相比,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更靠近主体210的后表面215(SL1<SL2),所以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X=XSP的距离长,即,LP1>LP2。该距离LP*越长,则从可动卷轴351被拉出的线358的长度LRT越大,可动卷轴351的转速越大,所以支承杆242的前端的位移量DSP大。因此,弹性部件241对上压杆243的前端施加的弹力强。这样,调节机构350根据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X=XSP的距离LP*来调节弹性部件241的弹力的强度。该弹力越强,则经由上压轴244和上压板245将载置面220上压的力越强。这样,供纸盒11a的插拔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越大,则收容于主体210的片材被越强的力上压。由于该上压力的差异,与片材尺寸对应的基本重量的差异被抵消,所以向拾取辊12P推压片材的压力、即供纸压力不依赖于片材尺寸而被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实施方式2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供纸装置、即MFP100的输送部10中,调节机构350包括可动卷轴351和固定卷轴357。在由用户向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推入供纸盒11a时,在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与供纸盒11a的后退相伴地移动的轨道上的特定位置X=XSP的同时,固定卷轴357完全送出线358。因而,在由用户将供纸盒11a从由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推入至收纳于该框体之中的状态时,在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特定位置X=XSP的时间点以后,利用推入供纸盒11a的用户的力从可动卷轴351拉出线358。动力传递机构254-256利用此时的可动卷轴351的旋转力而使支承杆242摆动,使弹性部件241弹性变形。这样,调节机构350将推入供纸盒11a的从用户受到的力机械性地变换为弹性部件241的弹力。
而且,联动机构252-256使可动卷轴351的平行移动与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进行联动。由此,可动卷轴351的位置连续地对应于供纸盒11a的主体210中的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可动卷轴351的转速连续地对应于第2限制部件232经过了特定位置X=XSP的距离。其结果,支承杆242的前端的位移量DSP连续地对应于该距离,所以弹性部件241的弹力的强度也连续地对应。这样,在输送部10中,虽然将片材上压的机构与对齐的机构的协作是基于手动的机械式的协作,但容易使将片材上压的力的强度与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置连续地对应。因而,与片材尺寸对应的基本重量的差异能够高精度地抵消,所以针对不论片材尺寸如何都将供纸压力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的功能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固定卷轴357卷绕有滑动余量LFX的线358。可动卷轴351的卷绕力比固定卷轴357强,所以不论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距离SL1、SL2如何,与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相伴的线358的延长量从固定卷轴357被全部拉出。因而,第2限制部件232在滑动的期间受到的阻力小,所以在对齐片材时用户容易使第2限制部件232滑动。另外,可动卷轴351不旋转,所以不论第2限制部件232的位移如何,弹性部件241都不受外力,载置面220保持最平缓的倾斜度。因此,用户容易将片材收容于供纸盒11a。这样,输送部10的操作性高。
[变形例]
(A)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MFP。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除此之外也能够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单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扫描仪等图像读取装置所具备的ADF、装订器、自动划分机等片材搬送装置中的任意装置中利用。
(B)在图2所示的供纸盒11a中,拾取辊12P将片材抽出到下游的供纸辊12F。除此之外,也可以省略拾取辊,供纸辊直接从供纸盒11a抽出片材。
(C)图2所示的弹性部件241是单一的盘簧。弹性部件除此之外只要是根据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而使弹力的强度连续地变化的实质上为单体的部件即可,例如既可以是单一的片簧、扭簧或者弹性体(elastomer),也可以是捆扎多根弹簧而实质上进行单体化而成的弹性部件。
(D)图2所示的上压板245是与载置面220独立的部件,将载置面220从下方进行上压。上压板除此之外也可以是载置面的一部分。而且,也可以代替上压板而由上压轴对载置面直接施加旋转力,使其倾斜角变化。
(E)第2限制部件232与第3限制部件233也可以通过使相互的滑动进行联动的机构(mechanism)而相互连结。该机构例如在主体210的底面216中的位于第2限制部件232与第3限制部件233之间的部分中包括两根齿条和单一的小齿轮。这些齿条按照使相互的齿列相向的姿势,1根1根地固定于第2限制部件232和第3限制部件233。单一的小齿轮夹持于这些齿条之间而与两方的齿列卡合。通过这些齿条与小齿轮的卡合,第2限制部件232和第3限制部件233中的一方受到的滑动方向的力同时也作为反方向且相同的强度的力而施加于另一方。其结果,关于第2限制部件232和第3限制部件233,在一方滑动的同时,另一方朝向反方向滑动相同的距离。即,用户在对齐片材时,只是通过使第2限制部件232和第3限制部件233中的一方滑动就能够使另一方也滑动。另外,由于该联动机构,在供纸盒11a相对于打印机130的框体进行加减速时可动台252和第2限制部件232受到的惯性力易于与第3限制部件233受到的惯性力抵消。因而,在供纸盒11a被推入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期间,主体210中的小齿轮251或者可动卷轴351的位置更加稳定化。
(F)第2限制部件232也可以具备与供纸盒11a的主体210的底面216以能够解除的方式卡合的爪状或者棒状的阻挡器。用户在使第2限制部件232滑动时从底面216解除该阻挡器,在与片材NS1、NS2的边缘接触的状态下使阻挡器与底面216再次卡合。通过该卡合,第2限制部件232被固定于底面216,所以可动台252也被固定于底面216。因而,在供纸盒11a被推入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期间,主体210中的小齿轮251或者可动卷轴351的位置更加稳定化。
(G)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在实施方式1的供纸装置中,小齿轮251从齿条257的齿列脱离,在实施方式2的供纸装置中,固定卷轴357卷绕有滑动余量LFX的线358。这些都在对齐片材时抑制针对第2限制部件232的滑动的阻力,并且防止上压板245的倾斜角增大,从而提高供纸装置的操作性。但是,在该阻力和倾斜角的增大都只对供纸装置的操作性造成能够忽略的程度的不好的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供纸盒11a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也维持小齿轮251与齿条257的齿列卡合的状态。另外,也可以省略固定卷轴357,将线358的一端直接固定于打印机130的框体。
(H)图5所示的固定卷轴357的固定部位X=XRF是在供纸盒11a收纳于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的状态下供纸盒11a的主体210的前表面211所处的区域的附近,并且是可动卷轴351伴随着供纸盒11a的插拔而移动的轨道的附近。固定卷轴的固定部位除此之外只要是能够在与可动卷轴之间使线无障碍地伸展的部位即可。
(I)图2、图3所示的上压机构240在支承杆242的前端支承弹性部件241的一端,使支承杆242绕基端摆动,从而使弹性部件241的两端间距离变化。对弹性部件241的一端进行支承的部件除此之外也可以是卷轴。
图7是示意地示出在代替支承杆242而由卷轴支承弹性部件241的一端的情况下供纸盒11a被推入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时的调节机构250的动作的俯视图。该卷轴542包括线材543和卷筒544。线材543例如是线,其一端固定于弹性部件241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于卷筒544。卷筒544与调节机构250的旋转轴256同轴地且能够沿着旋转轴256滑动地连结。卷筒544伴随着旋转轴256的旋转而旋转,从而卷绕或者送出线材543。与其相伴地,弹性部件241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而位移。
小齿轮251当在比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靠前方的位置(X>XRF)进行移动的期间,不受绕固定轴253的旋转力。因而,弹性部件241维持弹性变形量最小的状态。此时,在弹性部件241与卷筒544之间伸展的线材543最长为TMX。
当伴随供纸盒11a的后退而第2限制部件232到达特定位置X=XSP时,小齿轮251与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卡合。之后,小齿轮251伴随供纸盒11a的后退而旋转,经由蜗杆254和蜗轮255而使旋转轴256旋转。因而,卷筒544旋转而卷绕线材543。由此,在弹性部件241与卷筒544之间伸展的线材543缩短而拉伸弹性部件241的一端,使其两端间距离增大。随着供纸盒11a在打印机130的框体之中向里侧前进,小齿轮251经过了齿条257的齿列的最前列258的距离LRT增加。该距离LRT越长,则小齿轮251的转速越大,所以蜗轮255的旋转角RAG大,卷筒544卷绕的线材543长。因而,在弹性部件241与卷筒544之间伸展的线材543的长度TWR从最长值TMX减少,弹性部件241较大地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弹力强。这样,小齿轮251由于推入供纸盒11a的用户的力而旋转,动力传递机构254-256使卷筒544的旋转与该旋转进行联动。伴随着该联动,力被机械性地变换,从而卷筒544卷绕的线材543的长度、即弹性部件241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连续地对应于小齿轮251的转速,所以弹性部件241的弹力的强度连续地对应。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供纸装置,如上所述,在限制部件到达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的时间点以后,供纸压力的调节机构将推入供纸盒的用户的力机械性地变换为弹性部件的弹力,根据限制部件经过了特定位置的距离来调节弹性部件的弹力的强度。这样,显然能够在产业上利用本发明。

Claims (18)

1.一种供纸装置,通过使抽出辊与收容于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安装于框体的供纸盒的片材的表面接触,从而向外部抽出该片材,其中,
所述供纸盒包括:
主体,包括能够装载输送对象的片材的载置面;
限制部件,能够在所述载置面之上滑动,与装载于所述载置面的片材的边缘接触而使该片材对齐;
上压机构,包括实质上为单体的弹性部件,利用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对所述载置面中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上压,而对位于该一部分之上的片材的部分施加向所述抽出辊接近的方向的力;以及
调节机构,在所述供纸盒从由所述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被用户推入至收纳于所述框体之中的状态时,在所述限制部件到达与所述供纸盒一起移动的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的时间点以后,将推入所述供纸盒的该用户的力机械性地变换为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根据所述限制部件经过了所述特定位置的距离来调节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的强度,使该强度连续地对应于所述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上压机构包括:
支承部件,支承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并且能够以使该一端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进行位移的方式移动;以及
上压板,是能够利用从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受到的弹力来摆动的板状部件,通过该摆动而使所述载置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倾斜,
所述调节机构利用将所述供纸盒推入的用户的力而使所述支承部件移动,从而根据所述距离来调节所述支承部件的位置,使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连续地对应于所述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小齿轮,设置于所述供纸盒的主体,能够在该主体之上在所述供纸盒的插拔方向上平行移动;
齿条,以在所述供纸盒在插拔方向上滑动时使齿列沿着所述小齿轮移动的轨道而排列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框体之中;以及
联动机构,使所述小齿轮的平行移动与所述限制部件的滑动进行联动,并且使所述支承部的移动与伴随和所述齿条的卡合进行的所述小齿轮的旋转进行联动,从而使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连续地对应于所述小齿轮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在所述供纸盒从所述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所述联动机构根据所述供纸盒的主体中的所述限制部件的位置来决定该主体中的所述小齿轮的位置,在向所述框体之中推入所述供纸盒的期间,所述联动机构维持该主体中的所述小齿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在向所述框体之中推入所述供纸盒时,所述联动机构将所述小齿轮从所述齿条受到的平行移动方向的力变换为所述限制部件对装载于所述载置面的片材施加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供纸盒的插拔方向平行,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可动部件,固定于所述限制部件,能够伴随所述限制部件的滑动而移动;
固定轴,固定于所述可动部件,以使所述小齿轮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小齿轮;以及
动力传递机构,将对所述小齿轮作用的绕所述固定轴的旋转力和使所述支承部件移动的力中的一方变换为另一方,或者将所述另一方变换为所述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
蜗杆,与所述小齿轮同轴地固定;以及
蜗轮,利用与所述蜗杆的卡合进行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齿条的齿列被配置成在所述供纸盒从所述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所述小齿轮从该齿列脱离,
在当向所述框体之中推入所述供纸盒时在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齿条的齿列的最前列卡合的同时所述限制部件能够到达的区域内,设定有所述特定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线,该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框体;
可动卷轴,设置于所述供纸盒的主体,能够在该主体之上相对于所述供纸盒的插拔方向而平行地移动,并且能够从所述线的另一端起卷绕所述线;以及
联动机构,使所述可动卷轴的平行移动与所述限制部件的滑动进行联动,并且使所述支承部件的移动与送出所述线的所述可动卷轴的动作进行联动,从而使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连续地对应于所述可动卷轴送出的所述线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在所述供纸盒从所述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所述联动机构根据所述供纸盒的主体中的所述限制部件的位置来决定该主体中的所述可动卷轴的位置,在向所述框体之中推入所述供纸盒的期间,所述联动机构维持该主体中的所述可动卷轴的位置,使所述可动卷轴送出所述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在向所述框体之中推入所述供纸盒时,所述联动机构将所述可动卷轴从所述线受到的平行移动方向的力变换为所述限制部件对装载于所述载置面的片材施加的力,将从所述可动卷轴拉出所述线的力变换为所述支承部件对所述弹性部件施加的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供纸盒的插拔方向平行,
所述可动卷轴包括卷筒,该卷筒能够通过绕中心轴的旋转而将所述线卷绕于外周面,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可动部件,固定于所述限制部件,伴随所述限制部件的滑动而移动;
固定轴,固定于所述可动部件,以使所述可动卷轴的卷筒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可动卷轴的卷筒;以及
动力传递机构,将对所述卷筒作用的绕中心轴的旋转力和使所述支承部件移动的力中的一方变换为另一方,或者将所述另一方变换为所述一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
蜗杆,与所述可动卷轴的卷筒同轴地固定;以及
蜗轮,利用与所述蜗杆的卡合进行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供纸装置还具备固定卷轴,该固定卷轴固定于所述框体,能够从所述线的一端起卷绕所述线,
在所述供纸盒被收纳于所述框体之中的状态下,所述固定卷轴送出从所述线的一端起至预定长度为止的部分,所述可动卷轴送出所述线之中的与所述供纸盒的主体中的所述可动卷轴的位置相应的长度的部分,
在所述供纸盒从所述框体之中被拉出的状态下,所述固定卷轴卷绕有从所述线的一端起至预定长度为止的部分,
在当向所述框体之中推入所述供纸盒时在所述固定卷轴完全送出从所述线的一端起至预定长度为止的部分的同时所述限制部件能够到达的区域内,设定有所述特定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1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包括杆,该杆的前端连结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该杆的基端固定于所述蜗轮,该杆伴随着所述蜗轮的旋转而摆动,从而使所述前端位移。
16.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1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包括:
线材,包括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处固定的一端;以及
卷筒,与所述蜗轮同轴地固定,所述卷筒伴随着所述蜗轮的旋转而旋转,从而能够从所述线材的另一端起卷绕所述线材。
17.一种片材搬送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以及
搬送部,搬送从所述供纸装置抽出的片材。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以及
印刷部,向所述片材搬送装置所搬送的片材印刷图像。
CN201810202348.7A 2017-03-16 2018-03-13 供纸装置及具备供纸装置的片材搬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8622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1642 2017-03-16
JP2017051642A JP2018154433A (ja) 2017-03-16 2017-03-16 給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搬送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2686A true CN108622686A (zh) 2018-10-09
CN108622686B CN108622686B (zh) 2020-05-12

Family

ID=6352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2348.7A Active CN108622686B (zh) 2017-03-16 2018-03-13 供纸装置及具备供纸装置的片材搬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0710B2 (zh)
JP (1) JP2018154433A (zh)
CN (1) CN1086226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403A (zh) * 2018-03-16 2019-09-24 株式会社理光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291072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富士施乐实业发展(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卷纸打印机的卷纸纸盒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8293B2 (ja) * 2018-05-28 2023-05-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2116A (en) * 1991-04-22 1994-03-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20140367908A1 (en) * 2013-06-18 2014-12-18 Konica Minolta, Inc. Sheet feed cassette
CN104803218A (zh) * 2014-01-23 2015-07-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600532A (zh) * 2014-11-14 2016-05-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60214809A1 (en) * 2015-01-24 2016-07-28 Ricoh Company, Limited Paper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315314A (zh) * 2015-07-03 2017-01-11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30706B2 (ja) * 1990-11-29 1999-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装置の給紙装置
JPH0767983B2 (ja) * 1991-04-30 1995-07-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装置
JP2002265073A (ja) 2001-03-05 2002-09-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装置
JP4232658B2 (ja) 2004-03-05 2009-03-04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カ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47219B2 (en) * 2004-05-11 2006-12-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paper tray
JP4533241B2 (ja) 2005-05-25 2010-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48613B2 (en) * 2006-02-28 2008-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93320B2 (ja) 2009-07-29 2014-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56596B2 (ja) 2010-12-08 2015-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68864B2 (ja) * 2016-03-22 2020-03-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2116A (en) * 1991-04-22 1994-03-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20140367908A1 (en) * 2013-06-18 2014-12-18 Konica Minolta, Inc. Sheet feed cassette
CN104803218A (zh) * 2014-01-23 2015-07-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600532A (zh) * 2014-11-14 2016-05-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60214809A1 (en) * 2015-01-24 2016-07-28 Ricoh Company, Limited Paper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315314A (zh) * 2015-07-03 2017-01-11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403A (zh) * 2018-03-16 2019-09-24 株式会社理光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066260B2 (en) 2018-03-16 2021-07-20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lo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loading device
CN110275403B (zh) * 2018-03-16 2022-05-03 株式会社理光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291072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富士施乐实业发展(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卷纸打印机的卷纸纸盒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2686B (zh) 2020-05-12
US10730710B2 (en) 2020-08-04
JP2018154433A (ja) 2018-10-04
US20180265315A1 (en) 2018-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2686A (zh) 供纸装置及具备供纸装置的片材搬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KR101827599B1 (ko) 급송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610243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11348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および該シート給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3535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20127090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086071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6033283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269546B2 (ja) 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38359B2 (en) Printing medium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7073069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394523B2 (ja) 手差し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0919718B2 (en) Medium supply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70492B2 (ja) シート給送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166260A1 (en) Sheet stack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9956344A (zh) 片材端部位置限制部件、载置和供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US6463255B1 (en) Sheet feeder,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4782038B2 (ja)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70799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184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70798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95200A (ja) シート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087583B2 (ja) 給紙装置
JP2019099322A (ja)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06606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