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5314A -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5314A
CN106315314A CN201510383388.2A CN201510383388A CN106315314A CN 106315314 A CN106315314 A CN 106315314A CN 201510383388 A CN201510383388 A CN 201510383388A CN 106315314 A CN106315314 A CN 106315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bowl
paper
motor
pressure roll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33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15314B (zh
Inventor
许逢博
姜天信
许芳
张诗水
车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833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1531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6827 priority patent/WO20170050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15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5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15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5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中,分纸机构包括取纸辊、分纸辊、阻纸辊、压辊组件、电机、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以及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以使电机择一地与取纸辊、分纸辊、阻纸辊之间形成第一驱动路径、或与压辊组件之间形成第二驱动路径,其中,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设置在第一驱动路径上,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设置在第二驱动路径上。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分纸机构采用一个电机实现取纸、分纸、压辊组件抬起和压紧取纸辊等多个动作,减少了电机的数量,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如打印机、扫描仪、识币器等,为了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往往设置分纸机构,用以将多张薄片类介质(为描述方便以下统称为介质),如纸张、钞票、卡片等一张接一张依次送入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内。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分纸机构包括取纸辊11′、压辊12′、分纸辊21′,以及阻纸辊22′,其中,取纸辊11′和分纸辊21′位于介质的输送通道的一侧,压辊12′和阻纸辊22′位于输送通道的另一侧,压辊12′设置在摆杆13′上,摆杆13′与第一电机31′传动连接,在第一电机31′的驱动下摆动,可使压辊12′靠近或远离取纸辊11′,分纸辊21′和阻纸辊22′相对间隔设置,取纸辊11′和分纸辊21′同时与第二电机32′传动连接,在第二电机32′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阻纸辊22′与第三电机33′传动连接,在第三电机33′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是指取纸辊11′、分纸辊21′,以及阻纸辊22′顺时针转动方向,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即图示的逆时针方向,分纸辊21′与阻纸辊22′同向顺时针转动时,分纸辊21′对介质施加朝向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作用力,而阻纸辊22′则对介质施加朝向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作用力,即分纸辊21′与阻纸辊22在同向转动时,施加给位于两者之间的介质的作用力的方向正好相反。
安装介质时,第一电机31′驱动摆杆13′沿第二方向摆动,使压辊12′远离取纸辊11′,将一叠介质放置在取纸辊11′上,然后第一电机31′驱动摆杆13′复位,使压辊12′压在该叠介质上,在压辊12′的压力作用下,取纸辊11′与介质之间保持足够摩擦力;分离介质时,第二电机32′驱动取纸辊11′和分纸辊21′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三电机33′驱动阻纸辊22′沿第一方向转动,取纸辊11′驱动与其接触的介质向分纸辊21′方向移动,当介质移动到分纸辊21′和阻纸辊22′之间时,分纸辊21′驱动与其接触的介质继续向下游移动,而阻纸辊22′阻止与其接触的介质向下游移动,从而保证只有一张介质输送至下游。
这种分纸机构的问题在于,需要设置多个电机才能完成上述安装介质、分离介质的动作,由于电机的价格较高,因此,这种分纸机构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分纸机构,以及一种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分纸机构,包括取纸辊、分纸辊、阻纸辊和压辊组件,其中,所述取纸辊与所述分纸辊沿介质输送方向依次排列在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所述压辊组件与所述阻纸辊排列在介质输送通道的另一侧,所述取纸辊与所述压辊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分纸辊与所述阻纸辊相对设置,还包括:
电机,以及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和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以使所述电机择一地与所述取纸辊、分纸辊、阻纸辊之间形成第一驱动路径,或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形成第二驱动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路径上,所述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路径上;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正向转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所述阻纸辊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的传动断开,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反向转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所述阻纸辊之间传动断开,所述电机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传动连接。
作为分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包括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包括第二单向轴承,其中,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正向转动时,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和所述阻纸辊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反向转动时,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和所述阻纸辊停止转动;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反向转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正向转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传动断开。
优选的,所述传动方向控制件包括三单向轴承,分别为设置于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和所述阻纸辊内的第一单向轴承、第四单向轴承和第三单向轴承;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设置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当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齿轮组进行传动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四单向轴承、所述第三单向轴承可使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所述阻纸辊选择性沿第一方向转动。
通过设置第一单向轴承、第四单向轴承和第三单向轴承,可以使取纸辊、分纸辊以及阻纸辊选择性转动,以配合整个装置完成分纸和取纸动作。
优选的,所述取纸辊包括第一芯轴和第一辊轮;
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芯轴套接,外圈与所述第一辊轮的内孔固定插接,所述第一芯轴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芯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一芯轴抱紧,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辊轮沿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芯轴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一芯轴打滑,所述第一辊轮不动。
优选的,所述分纸辊包括第二芯轴和第二辊轮;
所述第四单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芯轴套接,外圈与所述第二辊轮的内孔固定插接,所述第二芯轴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芯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四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二芯轴抱紧,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辊轮沿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芯轴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四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二芯轴打滑,所述第二辊轮不动。
优选的,所述阻纸辊包括第三芯轴和第三辊轮;
所述第三单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三芯轴套接,外圈与所述第三辊轮的内孔固定插接,所述第三芯轴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三芯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三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三芯轴抱紧,从而带动所述第三辊轮沿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三芯轴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三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三芯轴打滑,所述第三辊轮不动。
作为分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弹性元件和升降组件,以及机架,
所述压辊组件包括摆杆和压辊,所述摆杆与所述压辊连接,所述摆杆可摆动地与所述机架枢接,所述压辊可随所述摆杆的摆动选择性地压紧或脱离所述取纸辊;
所述弹性元件提供使所述压辊始终具有压紧所述取纸辊的驱动力,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件可使所述压辊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脱离所述取纸辊。
优选的,所述摆杆通过枢接轴与所述机架枢接,且沿介质输送方向,所述枢接轴位于所述取纸辊的上游。通过将枢接轴设置在取纸辊的上游,使得当介质进入取纸辊和压辊之间时,压辊的摆动方向与介质输入方向相同,可以减少压辊对介质的阻力,避免介质通过分纸机构时因阻力过大出现起皱、偏斜的问题。
作为分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摆动架,所述摆动架的一端通过摆动架转轴与所述机架枢接,所述摆动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柱,所述摆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柱配合的长槽;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件通过驱动所述摆动架摆动,使所述摆杆摆动,从而使所述压辊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脱离所述取纸辊。
通过设置摆动架,可以利用摆动架实现距离放大作用,即升降件只需移动较小距离就可以驱动压辊抬起较大距离,有利于结构小型化设计。
作为分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件上设置顶杆,所述顶杆可与所述摆杆连接,用于推动所述压辊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脱离所述取纸辊。
作为分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件上设置顶杆,所述顶杆可与所述摆动架连接,用于推动所述摆动架摆动,以使所述压辊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脱离所述取纸辊。
作为分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顶杆推动所述压辊脱离所述取纸辊时,沿介质输送方向,所述顶杆位于所述取纸辊与所述分纸辊之间。
作为分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停止件,所述停止件设置在所述升降件上,当所述顶杆推动所述压辊脱离所述取纸辊时,沿介质输送方向,所述停止件位于所述取纸辊与所述分纸辊之间。
通过将停止件设置在升降件上,可以不用在额外增加电机驱动停止件动作,进一步减少了电机的使用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分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凸轮;
其中,所述升降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所述凸轮通过凸轮转轴与所述机架枢接,所述凸轮转轴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凸轮的外缘与所述升降件搭接,可推动所述升降件移动,以通过所述升降件的移动来推动所述压辊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脱离所述取纸辊。
作为分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凸轮转轴连接;所述凸轮转轴上设置齿轮,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齿轮的内孔固定插接,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凸轮转轴套接,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凸轮转轴打滑,所述凸轮不转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凸轮转轴抱紧,所述凸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分纸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输送通道内,并邻近于所述取纸辊设置,所述检测组件、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其中一个扭臂与所述机架连接,另一个扭臂与所述摆动架连接。
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摆动架始终具有绕摆动架转轴转动并驱动摆杆向第一位置摆动的驱动趋势。
还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分纸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分纸机构采用一个电机可实现取纸、分纸、压辊组件抬起和压紧取纸辊等多个动作,减少了电机的数量,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分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纸机构的局部结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纸机构在摆杆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纸机构在摆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纸机构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1′、取纸辊;12′、压辊;13′、摆杆;21′、分纸辊;22′、阻纸辊;31′、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33′、第三电机。
图2至7中:
1、分纸组件;11、取纸辊;110、第一芯轴;111、第一辊轮;12、压辊组件;120、枢接轴;121、摆杆;1211、板面;122、压辊;123、长槽;13、分纸辊;130、第二芯轴;131、第二辊轮;14、阻纸辊;140、第三芯轴;141、第三辊轮;
2、升降组件;21、凸轮;211、凸轮转轴;22、升降件;221、顶杆;222、停止件;23、摆动架;230、摆动架转轴;24、扭簧;
3、驱动组件;31、电机;311、电机齿轮;32、传动组件;321、第一齿轮;322、第二齿轮;323、第三齿轮;324、第四齿轮;
4、检测组件;
5机架、51、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53、第一通道板;54、第二通道板;
6、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61、第一单向轴承;62、第三单向轴承;63、第四单向轴承;
7、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71、第二单向轴承;
100、分纸机构;200、介质处理机构;210、第一扫描机构;220、第二扫描机构;300、输送辊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2~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分纸机构包括取纸辊11、分纸辊13、阻纸辊14和压辊组件12,其中,沿介质输送方向,取纸辊11与分纸辊13依次排列在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压辊组件12与阻纸辊14依次排列在介质输送通道的另一侧,取纸辊11与压辊组件12相对设置,分纸辊13与阻纸辊14相对设置。
分纸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3、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6,以及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7,其中,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电机31通过传动组件32分别与取纸辊11、分纸辊13、阻纸辊14以及压辊组件12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6和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7可使电机31择一地与取纸辊11、分纸辊13、阻纸辊14之间形成第一驱动路径、或与压辊组件12之间形成第二驱动路径。
其中,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6设置在第一驱动路径上,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7设置在第二驱动路径上;当电机31的输出轴沿正向(如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电机31与取纸辊11、分纸辊13、阻纸辊14之间传动连接,电机31与压辊组件12之间的传动断开;当电机31的输出轴沿反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电机31与取纸辊11、分纸辊13、阻纸辊14之间传动断开,电机31与压辊组件12之间传动连接。
取纸辊11包括第一芯轴110和第一辊轮111,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6包括第一单向轴承61,其中,第一单向轴承61的内圈与第一芯轴110套接,外圈与第一辊轮111的内孔固定插接;传动组件32包括第一齿轮321,第一齿轮321固定在第一芯轴110的轴端,并与电机31传动连接,当电机31驱动第一齿轮32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单向轴承61与第一芯轴110抱紧,从而带动第一辊轮111沿第一方向转动,即取纸辊11沿第一方向转动,当电机31驱动第一齿轮32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单向轴承61相对于第一芯轴110打滑,因此,电机31不会带动第一辊轮111转动,即取纸辊11不动。
分纸辊13包括第二芯轴130和第二辊轮131,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6还包括第四单向轴承63,其中,第四单向轴承63的内圈与第二芯轴130套接,外圈与第二辊轮131的内孔固定插接;传动组件32还包括第二齿轮322,第二齿轮322固定安装在第二芯轴130的轴端,并与电机31传动连接,当电机31驱动第二齿轮32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四单向轴承63与第二芯轴130抱紧,从而电机31带动第二辊轮131沿第一方向转动,即分纸辊13沿第一方向转动,当电机31驱动第二齿轮322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四单向轴承63相对于第二芯轴130打滑,因此,电机31不会带动第二辊轮131转动,即分纸辊13不动。
阻纸辊14包括第三芯轴140和第三辊轮141,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6还包括第三单向轴承62,其中,第三单向轴承62的内圈与第三芯轴140套接,外圈与第三辊轮141的内孔固定插接,传动组件32还包括第三齿轮323,第三齿轮323固定安装在第三芯轴140的轴端,并与电机31传动连接,当电机31驱动第三齿轮323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三单向轴承62与第三芯轴140抱紧,从而电机31带动第三辊轮141沿第一方向转动,即阻纸辊14沿第一方向转动,当电机31驱动第三齿轮323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三单向轴承62相对于第三芯轴140打滑,因此,电机31不会带动第三辊轮141转动,即阻纸辊14不动。
由于阻纸辊14与分纸辊13是相对设置在介质输送通道的两侧,因此当阻纸辊14与分纸辊13均通过驱动组件3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阻纸辊14施加在介质上的作用力的方向是介质输送方向的反方向,即朝向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而分纸辊13施加在介质上的作用力的方向是介质输送方向,即朝向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以使分纸辊13驱动与其接触的介质继续向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阻纸辊14阻止与其接触的介质向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从而保证只有一张介质被输送至下游。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6仅包括一个第一单向轴承,此第一单向轴承通过传动结构同时控制取纸辊11、分纸辊13和阻纸辊14,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32与第一单向轴承连接,当电机31的输出轴沿正向转动时,取纸辊11、分纸辊13和阻纸辊14沿第一方向转动;当电机31的输出轴沿反向转动时,取纸辊11、分纸辊13和阻纸辊14停止转动。
分纸机构还包括弹性元件(图中未示出)、升降组件2,以及机架5。
其中,机架5包括第一侧壁51、第二侧壁52、第一通道板53,以及第二通道板54,其中第一侧壁51和第二侧壁52相对平行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与介质的宽度相适配;第一通道板53和第二通道板54垂直地连接在第一侧壁51和第二侧壁52之间,两者相对间隔设定距离,形成介质输送通道,其中,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52之间的距离为介质输送通道的宽度,第一通道板53与第二通道板54之间的距离为介质输送通道的高度,介质在介质输送通道内沿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宽度的方向(以下称为介质输送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
取纸辊11和分纸辊13沿介质输送方向依次排列在第一通道板53的背离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两者分别由第一通道板53的开口(图中未示出)伸入介质输送通道内;压辊组件12和阻纸辊14位于第二通道板54的背离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阻纸辊14与分纸辊13相对间隔设置。优选地,阻纸辊14与分纸辊13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单张介质的厚度,小于两张介质的厚度。
压辊组件12包括摆杆121和压辊122,其中,摆杆121的第一端通过枢接轴120与机架枢接,压辊122设置在摆杆121的第二端上,压辊122可以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摆杆121绕枢接轴120摆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摆杆121位于第一位置时,压辊122按压在取纸辊11上,两者之间保持设定的压力,当摆杆121位于第二位置时,压辊122与取纸辊11之间间隔设定距离,形成放置介质的空间。本实施例中,沿介质输送方向,枢接轴120位于取纸辊11的上游,摆杆121为沿介质输送通道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结构,摆杆121包括用于引导介质移动至压辊122与取纸辊11之间的板面1211,当压辊122压在取纸辊11上时,板面1211与第一通道板53呈锐角设置,如果放置介质时,板面1211与介质抵接,从而引导介质顺畅地移动至压辊122与取纸辊11之间。
升降组件2包括凸轮21、升降件22,其中,在弹性元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摆杆121始终具有向第一位置摆动的运动趋势,弹性元件可以为拉簧、扭簧等结构形式;升降件22与机架5活动连接,升降件22包括顶杆221;凸轮21通过凸轮转轴211与机架5枢接,凸轮转轴211与驱动组件3传动连接,凸轮21的外缘与升降件22的边缘搭接。当凸轮21在驱动组件3的驱动下绕其凸轮转轴211旋转第一设定角度时,凸轮21的外缘驱动升降件22移动,移动的升降件22的顶杆221驱动摆杆121克服弹性元件的弹性力绕其转轴120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当凸轮21在驱动组件3的驱动下绕其凸轮转轴211旋转第二设定角度时,凸轮21的外缘与升降件22分离,摆杆121在弹性元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绕其转轴120摆动至第一位置。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还包括摆动架23,压辊组件12的摆杆121上设置有长槽123,摆动架23的一端通过摆动架转轴230与机架5枢接,另一端上设置有插柱(图中未示出),插柱与摆杆121上的长槽123插接配合,当摆动架23绕摆动架转轴230摆动时,通过插柱与长槽123配合,可驱动摆杆121绕转轴120摆动;当将介质插入摆杆121与第一通道板53之间时,介质驱动摆杆121绕转轴120向第二位置摆动,摆杆121通过长槽123与插柱配合,同样可以驱动摆动架23绕摆动架转轴230摆动。本实施例通过摆动架23的杠杆放大作用,升降件22只需移动较小距离就可以驱动压辊122抬起较大距离,因此,有利于结构小型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7包括第二单向轴承71,第二单向轴承71设置在凸轮转轴211的端部,传动组件32还包括第四齿轮324,第二单向轴承71的内圈与凸轮转轴211套接,其外圈与传动组件32的第四齿轮324的内孔固定插接,电机31与第四齿轮324传动连接。当电机31驱动第四齿轮324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二单向轴承71相对凸轮转轴211打滑,因此电机31不会带动凸轮21转动,当电机31驱动第四齿轮324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二单向轴承71与凸轮转轴211抱紧,因此电机31驱动凸轮21沿第二方向转动。
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为扭簧24(如图6所示),扭簧24套接在摆动架23的摆动架转轴230上,其一个扭臂与机架5连接,另一个扭臂与摆动架23连接,在扭簧24的扭力的作用下,摆动架23始终具有绕摆动架转轴230转动,驱动摆杆121向第一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升降件22与第一通道板53活动连接,位于第一通道板53的背离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当凸轮21驱动升降件22移动时,顶杆221依次穿过第一通道板53、第二通道板54上的开口与位于介质输送通道另一侧的摆动架23接触接触,并驱动摆动架23绕摆动架转轴230转动,摆动架23驱动摆杆121绕其转轴120向第二位置摆动。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机架5连接,另一端与摆杆121连接,在弹性元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摆杆121始终具有向第一位置摆动的运动趋势。
优选地,当摆动架23通过摆杆121驱动压辊122脱离取纸辊11时,沿介质输送方向,顶杆221位于取纸辊11与分纸辊13之间,当一叠介质被放置在压辊122与取纸辊11之间时,介质的前端将沿顶杆221对齐,以利于分纸机构分离介质并向下游输送介质时的输送一致性。
优选地,升降件22上还设置有停止件222,沿介质输送方向,停止件222位于顶杆221的上游,当升降件22在凸轮21的驱动下移动,顶杆221穿过第一通道板53、第二通道板54上的开口与摆动架23接触时,停止件222也穿过第一通道板53上的开口插入到介质输送通道内,并位于取纸辊11和分纸辊13之间(如图5所示),当一叠介质被放置在压辊122与取纸辊11之间时,介质的前端将沿停止件222对齐。本实施例中,顶杆221的数量为两个,沿介质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停止件222的数量也为两个,也沿介质的宽度间隔设置,两个顶杆221和两个停止件222四者呈四角形设置在升降件22上,随升降件22移动,两个顶杆221和两个停止件222四者与第一通道板53上的开口配合,引导升降件22移动更加平稳,插入到介质输送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组件2不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方式。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如齿轮齿条机构,通过设置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与顶杆221固定连接的齿条及与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当驱动组件驱动齿轮转动时,齿轮驱动齿条沿介质输送通道的高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顶杆221沿介质输送通道的高度方向移动。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纸机构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驱动组件3的电机31固定安装在第一侧壁51上,在电机3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电机齿轮311(如图3所示);传动组件32包括多个齿轮,多个齿轮中的第一个齿轮与电机齿轮311啮合,多个齿轮中的四个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321、第二齿轮322、第三齿轮323,以及第四齿轮324啮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为齿轮传动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也可以为带传动方式。
进一步地,分纸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4,检测组件4设置至第一通道板53上,邻近于取纸辊11设置,用于检测取纸辊11与压辊122之间是否存在介质。当取纸辊11与压辊122之间没有介质时,检测组件4输出第一信号,当取纸辊11与压辊122之间存在介质时,检测组件4输出第二信号,根据检测组件4输出的信号可以判断取纸辊11与压辊122之间是否存在介质。
下面介绍本发明提供的分纸机构的工作过程。
待机状态下,根据检测组件4的信号,当检测组件4输出第一信号时,控制电机31的输出轴沿反向转动第一预定角度,在第一单向轴承61、第四单向轴承63,以及第三单向轴承62的作用下,取纸辊11、分纸辊13,以及阻纸辊14不动,通过传动组件32、第二单向轴承71驱动凸轮21绕其凸轮转轴211沿第二方向转动,凸轮21驱动升降件22移动,升降件22上的顶杆221通过摆动架23驱动摆杆121向第二位置摆动,使压辊122与取纸辊11之间间隔设定距离,等待用户放入介质。
当用户放入介质后,检测组件4输出第二信号,控制电机31的输出轴沿反向继续转动第二预定角度,凸轮21的外缘向远离升降件22的方向移动,摆动架23在扭簧24的扭力的作用下,驱动摆杆121向第一位置摆动,使压辊122压在介质上。
然后控制电机31的输出轴沿正向转动,在第二单向轴承71的作用下,凸轮21不动,在第一单向轴承61、第四单向轴承63,以及第三单向轴承62的作用下,驱动取纸辊11、分纸辊13、阻纸辊14沿第一方向转动,将位于取纸辊11和压辊122之间的一叠介质被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并向下游输送。
进一步地,在分纸机构分纸过程中,如果用户发现介质将要分离完毕,用户可以在分纸过程中将一叠介质沿摆杆121的板面1211塞在压辊122与取纸辊11之间,此时,介质驱动摆杆121向第二位置摆动抬起,然后摆杆121在扭簧24的扭力的作用下摆动复位,将压辊122压在介质上。
本发明提供的分纸机构的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和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择一地与取纸辊、分纸辊、阻纸辊之间形成第一驱动路径,或与压辊组件之间形成第二驱动路径,其中,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设置在第一驱动路径上,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设置在第二驱动路径上;当电机的输出轴沿正向转动时,电机与取纸辊、分纸辊、阻纸辊之间传动连接,可驱动分纸辊、取纸辊,以及阻纸辊转动进行分纸操作,此时,电机与压辊组件之间的传动断开;当电机的输出轴沿反向转动时,电机与取纸辊、分纸辊、阻纸辊之间传动断开,电机与压辊组件之间传动连接,可驱动压辊脱离取纸辊,从而可以在取纸辊与压辊之间放置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分纸机构采用一个电机实现了取纸、分纸、以及压辊抬起多个动作,减少了电机数量,降低了设备成本。
图7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分纸机构100和介质处理机构200,以及至少一个输送辊组300,其中,分纸机构100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种分纸机构,分纸机构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介质处理机构200设置在分纸机构100的介质输送通道上,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分纸辊13的下游,介质处理机构200可以是打印机构、扫描机构、读磁机构等处理机构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实施例中,介质处理机构200包括第一扫描机构210和第二扫描机构220,第一扫描机构210和第二扫描机构220分别位于介质输送通道的两侧,其中,第一扫描机构210安装在第一通道板上,与介质的第一面相对,用于获取介质第一面的图像信息;第二扫描机构220安装在第二通道板上,与介质的第二面相对,用于获取介质的第二面的图像信息。
输送辊组300设置在分纸机构100的介质输送通道上,用于驱动介质沿介质输送通道移动,将介质送至介质处理机构200处,或将完成介质处理操作的介质送至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外部。本实施例中,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两个输送辊组300,沿介质输送方向分别设置在介质处理机构200的上游和下游,用于将介质送至介质处理机构200处,并将完成介质处理操作的介质送至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外部。
本实施例中的薄片类介质处理机构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分纸机构,降低了设备成本。
本发明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纸机构,包括取纸辊、分纸辊、阻纸辊和压辊组件,其中,所述取纸辊与所述分纸辊沿介质输送方向依次排列在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所述压辊组件与所述阻纸辊排列在介质输送通道的另一侧,所述取纸辊与所述压辊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分纸辊与所述阻纸辊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以及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和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以使所述电机择一地与所述取纸辊、分纸辊、阻纸辊之间形成第一驱动路径,或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形成第二驱动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路径上,所述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路径上;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正向转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所述阻纸辊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的传动断开,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反向转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所述阻纸辊之间传动断开,所述电机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方向控制件包括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二传动方向控制件包括第二单向轴承,其中,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正向转动时,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和所述阻纸辊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反向转动时,所述取纸辊、所述分纸辊和所述阻纸辊停止转动;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反向转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正向转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压辊组件之间传动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纸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元件和升降组件,以及机架,
所述压辊组件包括摆杆和压辊,所述摆杆与所述压辊连接,所述摆杆可摆动地与所述机架枢接,所述压辊可随所述摆杆的摆动选择性地压紧或脱离所述取纸辊;
所述弹性元件提供使所述压辊始终具有压紧所述取纸辊的驱动力,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件可使所述压辊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脱离所述取纸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摆动架,所述摆动架的一端通过摆动架转轴与所述机架枢接,所述摆动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柱,所述摆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柱配合的长槽;所述升降组件通过所述摆动架使所述压辊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脱离所述取纸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上设置顶杆,所述顶杆可与所述摆杆连接,用于推动所述压辊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脱离所述取纸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顶杆推动所述压辊脱离所述取纸辊时,沿介质输送方向,所述顶杆位于所述取纸辊与所述分纸辊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停止件,所述停止件设置在所述升降件上,当所述顶杆推动所述压辊脱离所述取纸辊时,沿介质输送方向,所述停止件位于所述取纸辊与所述分纸辊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凸轮;
其中,所述升降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所述凸轮通过凸轮转轴与所述机架枢接,所述凸轮转轴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凸轮的外缘与所述升降件搭接,可推动所述升降件移动,以通过所述升降件的移动来推动所述压辊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脱离所述取纸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凸轮转轴连接;所述凸轮转轴上设置齿轮,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齿轮的内孔固定插接,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凸轮转轴套接,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凸轮转轴打滑,所述凸轮不转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凸轮转轴抱紧,所述凸轮转动。
10.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分纸机构。
CN201510383388.2A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Active CN106315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3388.2A CN106315314B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PCT/CN2016/086827 WO2017005093A1 (zh) 2015-07-03 2016-06-23 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3388.2A CN106315314B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5314A true CN106315314A (zh) 2017-01-11
CN106315314B CN106315314B (zh) 2018-07-06

Family

ID=57685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3388.2A Active CN106315314B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15314B (zh)
WO (1) WO201700509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9400A (zh) * 2017-11-21 2018-03-27 江门市蓬江区进源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的裱坑机
CN108622686A (zh) * 2017-03-16 2018-10-0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及具备供纸装置的片材搬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999390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货斗及自动售货机
CN10999390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9156A (en) * 1990-11-30 1993-06-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utomatic orgiinal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JPH09110216A (ja) * 1995-10-20 1997-04-28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847121A (zh) * 2005-04-04 2006-10-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纸张送进装置
JP2008265914A (ja) * 2007-04-18 2008-11-06 Kyocera Mita Corp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03541A (zh) * 2007-03-01 2008-11-12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装置
CN101372290A (zh) * 2007-08-24 2009-02-25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纸张拾取机构及使用其的进纸装置
CN102649514A (zh) * 2011-02-28 2012-08-29 株式会社理光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4205B2 (ja) * 1995-08-28 2003-03-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
US6213458B1 (en) * 1997-06-11 2001-04-10 Konica Corporation Document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8919761B2 (en) * 2010-12-28 2014-12-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device
US8777220B2 (en) * 2011-06-28 2014-07-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sheet feeding method
JP5847040B2 (ja) * 2012-08-31 2016-01-20 株式会社Pfu 用紙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9156A (en) * 1990-11-30 1993-06-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utomatic orgiinal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JPH09110216A (ja) * 1995-10-20 1997-04-28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847121A (zh) * 2005-04-04 2006-10-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纸张送进装置
CN101303541A (zh) * 2007-03-01 2008-11-12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装置
JP2008265914A (ja) * 2007-04-18 2008-11-06 Kyocera Mita Corp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72290A (zh) * 2007-08-24 2009-02-25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纸张拾取机构及使用其的进纸装置
CN102649514A (zh) * 2011-02-28 2012-08-29 株式会社理光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686A (zh) * 2017-03-16 2018-10-0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及具备供纸装置的片材搬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39400A (zh) * 2017-11-21 2018-03-27 江门市蓬江区进源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的裱坑机
CN10999390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货斗及自动售货机
CN10999390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
CN109993903B (zh) * 2017-12-29 2024-01-30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货斗及自动售货机
CN109993905B (zh) * 2017-12-29 2024-04-1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5314B (zh) 2018-07-06
WO2017005093A1 (zh)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5314A (zh)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RU2652976C1 (ru) Поворо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бумажных денег
EP2955134B1 (en) Medium separation device of atm
WO2010091633A1 (zh) 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EP3006353B1 (en) Binding medium clamping mechanism and banknote binding machine containing same
CN105365412B (zh) 记录装置
CN102431823B (zh) 一种薄片介质传送机构
CN103803318A (zh) 薄片类介质的分离方法和分离机构
CN103771167A (zh)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207164869U (zh) 一种纸张类积聚装置
CN109754473A (zh) 一种票据单张出票的分票机构
CN105313490A (zh) 容纸机构和使用该容纸机构的打印装置
CN115180375A (zh) 自动感应的校正装置
CN202848691U (zh) 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4370127A (zh) 薄片类介质的双面处理装置
CN103612930A (zh) 叠图机
JP5731173B2 (ja) シート挿着装置
CN103204398A (zh) 自动馈纸装置的纸张歪斜校正装置
CN202623374U (zh) 牙签盒成型机
CN204641095U (zh) 防卡纸传输系统
TWM561007U (zh) 傳動裝置
CN103950781B (zh) 叠图机的竖折机构
CN218200735U (zh) 自动感应的校正装置
CN104210253A (zh) 一种双辊打印机
CN204038662U (zh) 一种卡类介质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