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48691U - 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48691U
CN202848691U CN 201220567611 CN201220567611U CN202848691U CN 202848691 U CN202848691 U CN 202848691U CN 201220567611 CN201220567611 CN 201220567611 CN 201220567611 U CN201220567611 U CN 201220567611U CN 202848691 U CN202848691 U CN 20284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ssembly
feed roller
chamber seat
suppor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676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庆帮
赵文胜
董述恂
张诗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676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4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4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486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该输送辊组件包括输送辊、在介质输送通道的通道板上设置的腔座、及卡接于腔座中的支架,其中,输送辊的轴向两端支撑在支架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辊组件中,支架卡接在腔座内,优选通过沿腔座的长度方向移动与腔座卡接,在从整机上拆卸/安装输送辊时只需要打开腔座盖板、取出支架即可,从而便于输送辊的拆装。

Description

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如打印机、扫描仪、识币器等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了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往往设置分纸机构,用以将多张的薄片类介质,如纸张、钞票、银行卡等(为描述方便以下简称薄片类介质)一张一张依次送入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内部。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分纸机构的结构剖面图,如图1所示,分纸机构包括分别位于介质输送通道两侧相切配合的主动辊1’和从动辊2’,其中,主动辊1’的两端通过轴套3’支撑在机架的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上,通过开口挡圈4’限制主动辊1’沿轴向的位置,在主动辊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6’,用于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当驱动机构驱动齿轮6’转动时,主动辊1’随之同步转动;从动辊2’设置在上通道板83’的一侧,可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同时可沿垂直于输送通道的方向移动,在弹性元件5’的作用下,始终压向主动辊1’。
当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辊1’转动时,主动辊1’驱动位于主动辊1’与从动辊2’之间的单张薄片类介质移动,薄片类介质可以带动从动辊2’转动。其中,主动辊1’与薄片类介质之间以及从动辊2’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均大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当主动辊1’与从动辊2’之间有多张薄片类介质时,薄片类介质之间打滑,与主动辊1’接触的薄片类介质被向下游输送。
由于主动辊1’在分纸过程中容易磨损,为了保持分纸可靠性,需要定期更换,此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卸下开口挡圈后才能将主动辊1’从机架上拆卸下来。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主动辊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输送辊的输送辊组件,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主动辊的分纸机构和具有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辊组件,包括输送辊、在介质输送通道的通道板上设置的腔座、及卡接于腔座中的支架,其中,输送辊的轴向两端支撑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沿腔座的长度方向移动卡接于腔座中,腔座的长度方向为介质输送通道的宽度方向。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辊组件还包括腔座盖板,上述腔座盖板与腔座卡接配合,腔座盖板上设有限制支架沿腔座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上述腔座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腔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腔座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腔壁上设有第二卡槽,腔座盖板上设有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的卡勾和与第二卡槽卡接配合的U型卡扣。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辊的轴向一端设有动力输入部,腔座的腔壁上设有动力输出部,动力输入部与动力输出部在支架与腔座卡接时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腔座的沿宽度方向两侧的腔壁上分别设有卡台,支架上设有可插接在卡台与腔座的底壁之间的边缘凸台。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辊组件还包括导向槽和定位柱,其中,导向槽设置在腔座的底壁和支架二者中的一个上,定位柱设置在腔座的底壁和支架二者中的另一个上,定位柱与导向槽插接配合,其中,导向槽沿腔座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包括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弹性卡槽,其中,每对弹性卡槽与一个输送辊的轴向两端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纸机构,包括输送辊组件和从动辊,该输送辊组件为根据上面所描述的输送辊组件,其中,该输送辊组件中的输送辊与从动辊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介质输送通道、在介质输送通道中设置的分纸机构和处理机构,该分纸机构为根据上面所描述的分纸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沿介质输送通道设置多对输送辊组,处理机构包括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分纸机构下游的图像扫描机构,其中,介质输送通道倾斜设置并且介质的输送方向倾斜向下,在介质输送通道的出口设有托纸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辊组件,输送辊安装在通道板的腔座内的支架上,支架卡接在腔座中,优选地支架在腔座内通过沿腔座的长度方向移动与腔座实现卡接(即移动卡接),在从整机上拆卸/安装输送辊时只需要打开盖板、取出支架即可,从而便于输送辊的拆装。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分纸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与通道板的第一安装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与通道板的第二安装示意图;
图6是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剖视图;以及
图7是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第二通道板相对第一通道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送辊            2传动齿轮组
3支架              4动力输入部
5取纸辊
11芯轴             12辊轮
21第一齿轮         22过渡齿轮
23第二齿轮         30输送辊
31底板             32左侧板
33右侧板           31a边缘凸台
31b导向槽          32a第一弹性卡槽
32b第三弹性卡槽    33a第二弹性卡槽
33b第四弹性卡槽    41插板
42动力输出部       51芯轴
52辊轮             61第一从动辊
62第二从动辊       63摆臂
64第一弹性元件     65第二弹性元件
81第一通道板       82第二通道板
83盖板             85托纸板
811腔座            812导向柱
813卡台            815第二卡槽
816台阶            817第一卡槽
831卡勾            832U型卡扣
833缺口            834限位部
100分纸机构        200处理机构
210第一图像传感器  220第二图像传感器
300输送辊组        400驱动机构
410电机            500输送辊组件
600从动辊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如图2所示,输送辊组件500包括输送辊1、支架3,以及动力输入部4。
支架3用于支撑输送辊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支架3包括底板31、左侧板32,以及右侧板33,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相隔预定距离平行设置,底板31垂直地支撑在左侧板32与右侧板33之间,以下为叙述方便,将左侧板32与右侧板33之间的距离称为支架3的宽度。其中,在底板31上设置至少两个边缘凸台31a,其中,至少两个边缘凸台31a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分别位于底板31的两侧,各边缘凸台31的长度均沿支架3的宽度方向延伸,具有设定长度和高度。
本实施例中支架3包括三个边缘凸台31a,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的底板31的一侧设置一个边缘凸台31a,另一侧设置有两个边缘凸台31a;左侧板32上设置有带有开口的第一弹性卡槽32a,右侧板33上设置有带有开口的第二弹性卡槽33a;其中左侧板32上的第一弹性卡槽32a与右侧板33上的第二弹性卡槽33a关于支架3的宽度中心对称设置。
输送辊1用于驱动薄片类介质移动。输送辊1包括芯轴11和固定设置在芯轴11外周的辊轮12。其中,芯轴11的直径与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上的第一弹性卡槽32a和第二弹性卡槽33a的槽宽相适配,输送辊1的芯轴11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32上的第一弹性卡槽32a和右侧板33上的第二弹性卡槽33a卡接,并由第一弹性卡槽32a和第二弹性卡槽33a支撑,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辊轮12与芯轴11同轴固定连接,当芯轴11转动时,辊轮12随芯轴11同步转动,辊轮12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地,辊轮12的材料为橡胶。辊轮12可以是一根长度与支架3的宽度相适配的一体辊,也可以是沿芯轴11轴向间隔排布的分段辊,本实施例中,辊轮12为沿芯轴11轴向排布的两段辊,且两段辊沿芯轴11轴线的总长度与支架3的宽度相适配,当输送辊1的芯轴11两端分别沿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上的弹性卡槽卡接时,输送辊1可绕其轴线转动,受支架3的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限制,不能沿其轴向移动。
动力输入部4与输送辊1的芯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当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输入部4转动时,与动力输入部4固定连接的输送辊1随之同步转动。动力输入部4可以为联轴器的从动端,也可以为一端具有插接方向沿输送辊1的轴向延伸的插板或者插槽。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入部4固定设置在输送辊1的临近左侧板32的一端,一端具有十字型插板41。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输入部4和动力输出部42均为齿轮,在支架沿腔座的长度方向移动插接于腔座时动力输入部4的齿插入动力输出部42的齿槽中,形成相互啮合的传动关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输送辊组件还包括取纸辊5,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取纸辊5位于输送辊1的上游。相应地,支架3的左侧板32上设置有带有开口的第三弹性卡槽32b,第三弹性卡槽32b与第一弹性卡槽32a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间隔设定距离;支架3的右侧板33上设置有带有开口的第四弹性卡槽33b,与左侧板32上的第三弹性卡槽32b关于支架3的宽度中心对称设置;取纸辊5包括芯轴51和固定设置在芯轴51外周的辊轮52。
其中,芯轴51的直径与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上的第三弹性卡槽32b和第四弹性卡槽33b的槽宽相适配,取纸辊5的芯轴51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32上的第三弹性卡槽32b和右侧板33上的第四弹性卡槽33b卡接,并由两个弹性卡槽支撑,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辊轮52与芯轴51同轴固定连接,当芯轴51转动时,辊轮52随芯轴51同步转动,辊轮52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地,辊轮52的材料为橡胶。辊轮52可以是一根长度与支架3的宽度相适配的一体辊,也可以是沿芯轴51轴向间隔排布的分段辊,本实施例中,辊轮52为沿芯轴51轴向排布的两段辊,且两段辊沿芯轴51轴线的总长度与支架3的宽度相适配,当取纸辊5的芯轴51两端分别沿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上的弹性卡槽卡接时,取纸辊5可绕其轴线转动,受支架3的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限制,不能沿其轴向移动。
输送辊组件500还包括传动齿轮组2,用于将输送辊1的转矩传递给取纸辊5。传动齿轮组2包括第一齿轮21、过渡齿轮22,以及第二齿轮23,其中,第一齿轮21与输送辊1的芯轴11的远离动力输入部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23与取纸辊5的芯轴51的一端固定连接,过渡齿轮22设置在支架3上,同时与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3啮合。当动力输入部4驱动输送辊1转动时,通过传动齿轮组2可以驱动取纸辊5随之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组2位于输送辊1临近右侧板33的一端。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与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通道板的安装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在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第一通道板81上设有腔座811,输送辊组件500可拆卸地安装在腔座811内,与位于腔座811侧壁上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盖板83与腔座811相卡接,将输送辊组件500封闭在腔座811内,输送辊组件500的输送辊1的辊轮12和取纸辊5的辊轮52分别穿过盖板83上的对应的缺口833突出于第一通道板81的表面。
其中,腔座811为长方体,其长度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其宽度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延伸,其深度沿远离第一通道板81方向延伸。
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在腔座81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输送辊组件500的支架3上的边缘凸台31a对应卡接的卡台813,卡台813与腔座811的底壁之间的间距与边缘凸台31a的高度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沿腔座的宽度方向,在腔座811的一个侧壁上设置一个卡台813,在另一个侧壁上设置两个卡台813,分别与支架3上的三个边缘凸台31a卡接。在腔座81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缺口(图中未示出),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部42通过该缺口与输送辊组件500的动力输入部4连接。其中,动力输出部42用于传递驱动机构的转矩,可以是联轴器的主动端,也可以是一端具有插槽或者插板的连接件,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部42为一端具有十字型插槽的连接件,可与动力输入部4对应插接配合。
盖板83的形状与腔座811的敞口形状相适配,在盖板上设置有与输送辊组件500的各辊轮相对应的缺口833,沿垂直于盖板83的板面在盖板83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卡勾831、U型卡扣832,以及限位部834。在腔座811的四边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设置支撑盖板83的台阶816,台阶816向腔座811内部凹陷,其深度与盖板83的厚度相适配;在腔座811的两侧短边或两侧长边上设置两个第一卡槽817,用于分别与盖板83上设置的两个卡勾831卡接配合;在腔座811的未设置第一卡槽817的长边或者短边上,设置有第二卡槽815,与盖板83的U型卡扣832卡接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817对称设置在腔座811的两侧短边上,第二卡槽815设置在腔座811的一侧长边上,且关于腔座811的长度方向居中设置。限位部834与输送辊组件500的远离动力输入部4的右侧板33外壁配合,限制输送辊组件500沿远离动力输入部4的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的,在支架3和腔座811的底壁二者中的一个上设置导向槽,在支架3和腔座811的底壁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与导向槽插接配合,其中,导向槽沿腔座8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本实施例中,在支架3上设有贯穿于底板31的两个导向槽31b,两个导向槽31b之间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在腔座811的底壁上沿垂直于底壁的方向设置有两个导向柱812,导向柱812的直径与支架3上的导向槽31b的槽宽相适配,分别与支架3上的两个导向槽31b插接配合。当支架3与腔座811安装配合时,两个导向柱812分别与两个导向槽31b插接配合,可以引导支架3沿导向槽31b长度方向运动。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辊组件的安装及拆卸过程。
当安装输送辊组件500时,首先使输送辊组件500放置在腔座811内,沿薄片类介质宽度方向移动输送辊组件500,使支架3上的三个边缘凸台31a分别与腔座811上的三个卡台813卡接,同时位于输送辊1轴端的动力输入部4与安装在第一通道板81上的动力输出部42插接,使输送辊组件500与腔座811沿其深度、宽度方向位置固定,且只能沿输送辊1轴向向远离动力输出部42的方向移动。
然后使盖板83与腔座811的台阶816搭接,盖板83的卡勾831与腔座811的第一卡槽817卡接,盖板83的U形卡扣832与腔座811的第二卡槽815卡接,同时,盖板83上的限位部834与输送辊组件500的右侧板33外壁配合,限制输送辊组件500沿其轴向向远离动力输出部42的方向移动,实现了输送辊组件500的位置固定,并将输送辊组件500封闭在腔座811内,输送辊组件500的输送辊1的辊轮12和取纸辊5的辊轮52均穿过盖板83上对应的缺口833突出于第一通道板81的表面。
当拆卸输送辊组件500时,首先扳动盖板83上的U形卡扣832使其与腔座811上的第二卡槽815分离,然后继续沿向远离第一通道板81的方向移动盖板83,使盖板83的两个卡勾831分别与腔座811的两个第一卡槽817分离,将盖板83从第一通道板81上取下,然后向远离动力输出部42的方向移动输送辊组件500,使输送辊组件500的动力输入部4与第一通道板81上的动力输出部42分离,同时使输送辊组件500上的三个边缘凸台31a与腔座811上的三个卡台813分离,即可取下输送辊组件5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安装在第一通道板的腔座内,通过输送辊组件的支架上的边缘凸台与腔座内的卡台卡接、位于输送辊一端的动力输入部与位于腔座侧壁上的动力输出部插接,并在盖板封闭腔座敞口时盖板上的限位部限制输送辊组件沿腔座的长度方向移动而导致动力输入部与动力输出部分离,从而实现输送辊组件相对于第一通道板位置固定,在拆卸/安装输送辊组件时均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手工即可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纸机构的输送辊组件便于拆装。
图6是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辊组件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第二通道板相对第一通道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辊组件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剖面图。如图6、图7所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分纸机构100、处理机构200、多组输送辊组300,以及驱动机构400。
其中机架包括第一通道板81和第二通道板82,第二通道板82通过枢接轴(图中未示出)与第一通道板81枢接,可以相对第一通道板81打开或者闭合,当第二通道板82相对第一通道板81闭合时,两者相对平行且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形成具有薄片类介质的输送通道P,其一端与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入口A连通,另一端与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出口B连通;当第二通道板82相对于第一通道板81打开时,输送通道P完成敞开,分纸机构100、处理机构200,以及多个输送辊组300均暴露在外。进一步地,机架还包括托纸板85,托纸板85与第一通道板81连接,位于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出口B处,用于承接由输送通道P排出的薄片类介质。
分纸机构100设置在输送通道P的临近入口A处,位于输送通道P的宽度中心上,分纸机构100包括输送辊组件500和从动辊组件600,其中输送辊组件500与从动辊组件600相对,分别位于输送通道的两侧。输送辊组件500安装在第一通道板81上,从动辊组件600安装在第二通道板82上,输送辊组件500的结构形式以及与第一通道板81的连接关系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从动辊组件600包括第一从动辊61、第二从动辊62、摆臂63、第一弹性元件64以及第二弹性元件65,其中,第一从动辊61和第二从动辊62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小于输送辊1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第一从动辊61在第一弹性元件64的弹力作用下压在输送辊1上,第二从动辊62设置在摆臂63上,摆臂63在第二弹性元件65的作用下摆动,将第二从动辊62压在取纸辊5上。
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处理机构200位于分纸机构100的下游,用于对分纸机构100送来的单张薄片类介质进行处理操作。处理机构200可以为磁头机构、打印机构、扫描机构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实施例中,处理机构为双面扫描机构,双面扫描机构使用的图像扫描器件可以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电耦合式图像传感器等器件。双面扫描机构包括第一图像传感器210和第二图像传感器220,两者分别位于输送通道两侧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图像传感器210与薄片类介质的第一面相对,用于扫描薄片类介质的第一面图像,第二图像传感器220与薄片类介质的第二面相对,用于扫描薄片类介质的第二面图像。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传感器210和第二图像传感器220均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沿输送通道P设置的多组输送辊组300,用于驱动薄片类介质沿输送通道P移动。其中,每组输送辊组300包括相切设置的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本实施例中,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在分纸机构100与双面扫描机构之间,以及双面扫描机构的下游分别设置一组输送辊组300,位于分纸机构100与双面扫描机构之间的输送辊组300用于将分纸机构100送来的单张薄片类介质输送到双面扫描机构处,位于双面扫描机构下游的输送辊组300用于将完成双面扫描的薄片类介质由出口B送至托纸板85上。
驱动机构400与分纸机构100的输送辊1以及各组输送辊组300中的主动滚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各输送辊1和输送辊组300转动。驱动机构400包括电机410、传动组件(图中未示出),以及动力输出部42,其中,电机410设置在第一通道板81的下方,传动组件与电机41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同时与各输送辊组300的主动滚轮传动连接;动力输出部42的一端与传动组件中的传动轴(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以与分纸机构100的输送辊组件500的动力输入部4可分离地插接,当电机410的输出轴转动时,通过传动组件可以驱动各组输送辊组300的主动滚轮转动,通过动力输出部42可以驱动分纸机构100的输送辊组件500的各输送辊1转动。
初始状态时,一叠薄片类介质位于取纸辊5和第二从动辊62之间,当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工作时,驱动机构400驱动分纸机构100的输送辊1和取纸辊5转动,取纸辊5将一叠薄片类介质中的一张向输送辊1方向输送。
此时,如果薄片类介质为两张或者两张以上,与输送辊1接触的薄片类介质受到的作用力包括薄片类介质与输送辊1的辊轮12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薄片类介质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由于薄片类介质与输送辊1的辊轮1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薄片类介质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因此与输送辊1接触的薄片类介质能够被向下游输送;与第一从动辊61接触的薄片类介质受到的作用力包括第一从动辊61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由于第一从动辊61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阻碍了与第一从动辊61接触的薄片类介质向下游输送,因此,只有与输送辊1接触的薄片类介质被输送,从而实现了分纸。
当单张薄片类介质进入输送辊1与第一从动辊61之间时,输送辊1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驱动第一从动辊61转动,由于第一从动辊61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小于输送辊1与薄片类介质之间的摩擦力,位于输送辊1与第一从动辊61之间的单张薄片类介质被向下游输送辊组300输送。
驱动机构400驱动输送辊组300转动输送薄片类介质,将当薄片类介质被输送到双面扫描机构处时,第一图像传感器210和第二图像传感器220分别扫描薄片类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图像。
完成扫描后的薄片类介质被输送辊30从出口B送出,并落入到托纸板85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输送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1)、在介质输送通道的通道板(81)上设置的腔座(811)、及卡接于所述腔座(811)中的支架(3),其中,所述输送辊(1)的轴向两端支撑在所述支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沿所述腔座(811)的长度方向移动卡接于所述腔座(811)中,所述腔座(811)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介质输送通道的宽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辊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腔座盖板(83),所述腔座盖板(83)与所述腔座(811)卡接配合,所述腔座盖板(83)上设有限制所述支架(3)沿所述腔座(81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部(8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座(811)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腔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817),所述腔座(811)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腔壁上设有第二卡槽(815),所述腔座盖板(8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817)卡接配合的卡勾(831)和与所述第二卡槽(815)卡接配合的U型卡扣(8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1)的轴向一端设有动力输入部(4),所述腔座的腔壁上设有动力输出部(41),所述动力输入部(4)与动力输出部(41)在所述支架(3)与所述腔座(811)卡接时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座(811)的沿宽度方向两侧的腔壁上分别设有卡台(813),所述支架(3)上设有可插接在所述卡台(813)与所述腔座(811)的底壁之间的边缘凸台(31a)。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辊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槽(31b)和定位柱(812),其中,所述导向槽(31b)设置在所述腔座(811)的底壁和所述支架(3)二者中的一个上,所述定位柱(812)设置在所述腔座(811)的底壁和所述支架(3)二者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定位柱(812)与所述导向槽(31b)插接配合,其中,所述导向槽(31b)沿所述腔座(8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底板(31)、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所述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弹性卡槽(32a、32b;33a、33b),其中,每对所述弹性卡槽(32a、32b)与一个所述输送辊(1)的轴向两端卡接配合。
9.一种分纸机构,包括输送辊组件(500)和从动辊(6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组件(500)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辊组件,其中,所述输送辊组件(500)中的输送辊(1)与所述从动辊(61)配合。
10.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介质输送通道、在所述介质输送通道中设置的分纸机构(100)和处理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纸机构(100)为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纸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介质输送通道设置多对输送辊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所述分纸机构下游的图像扫描机构,其中,所述介质输送通道倾斜设置并且介质的输送方向倾斜向下,在所述介质输送通道的出口设有托纸板。
CN 201220567611 2012-10-31 2012-10-31 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4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67611 CN202848691U (zh) 2012-10-31 2012-10-31 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67611 CN202848691U (zh) 2012-10-31 2012-10-31 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48691U true CN202848691U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7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67611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48691U (zh) 2012-10-31 2012-10-31 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486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5715A (zh) * 2015-12-18 2017-08-08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介质鉴别装置及自动交易装置
CN108116914A (zh) * 2017-12-28 2018-06-05 东莞市天合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的打印机搓纸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5715A (zh) * 2015-12-18 2017-08-08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介质鉴别装置及自动交易装置
CN108116914A (zh) * 2017-12-28 2018-06-05 东莞市天合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的打印机搓纸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42961B2 (ja) 平らに位置する物品、特に折畳箱ボードを移送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4070846B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入纸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打印装置
CN102583089A (zh) 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3832866B (zh) 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
CN202784939U (zh) 可视卡输送机构及可视卡打印装置
CN202848691U (zh) 输送辊组件、分纸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JPH03180346A (ja) 印刷機用の折り機
CN101804923A (zh) 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2548883B (zh) 折纸装置
CN102173348B (zh) 薄片类介质对齐机构和具有该对齐机构的处理装置
CN103192613B (zh) 容纸模块和具有该容纸模块的打印装置
WO2006120900A1 (ja) シート送り装置
CN103803318B (zh) 薄片类介质的分离方法和分离机构
CN107301722B (zh) 可换向且能处理异常钞的纸币传输通道装置
CN202935977U (zh) 薄片类介质分发装置
JPH09175730A (ja) 輪転印刷機の縦折りフォーマー用のフォーマー折りローラ
CN218174167U (zh) 一种32开正反折页装置及其电控刀混合式折页机
CN210824580U (zh) 一种用于印刷机的走纸装置
CN2915790Y (zh) 多规格矩形薄板类零件的上料装置
CN103971448A (zh) 钱箱及具有该钱箱的识币装置
CN109345681B (zh) 彩票阅读设备
US6852073B2 (en) Folder apparatus
CN202170183U (zh) 一种薄片类介质输送机构及处理装置
KR20090077176A (ko) 인쇄지용 압착기
CN204737452U (zh) 分纸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