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2398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2398A
CN108602398A CN201780008287.4A CN201780008287A CN108602398A CN 108602398 A CN108602398 A CN 108602398A CN 201780008287 A CN201780008287 A CN 201780008287A CN 108602398 A CN108602398 A CN 108602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ge
drafting department
tire
adjacent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82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渕聪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02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3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5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 B60C2011/1361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with protrusions extending from the groove botto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57Parallel ribs and/or gro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轮胎具备:第一图案部,其在轮胎表面相邻地形成有多个第一突条;以及第二图案部,其相邻地形成有多个俯视时在与第一突条不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二突条,第一突条以及第二突条的高度为0.2mm以上且0.5mm以下,彼此相邻的上述第一突条彼此以及彼此相邻的上述第二突条彼此以0.15mm以上且0.35mm以下的固定间距配置。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形成有文字等的显示的轮胎。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表2009-512584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轮胎侧部的表面形成由多个突起构成的图案部,使该图案部与相邻的平滑部之间产生反差来提高图案部的观察确认性。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在日本特表2009-512584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的那样,在使突起以点存在来构成图案部的情况下,在成形时橡胶难以流入设于模具的突起成形用的孔,具有难以确保突起的成形性的倾向。另外,成形的突起为纤维状,难以确保相对于磨损的耐性。
本公开的课题是,考虑上述事实,提供一种轮胎,其控制相对于图案部从各方向射入的光的反射,提高图案部与周围的反差并且提高观察确认性,由多个突起构成的图案部的成形性以及耐久性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轮胎具备:第一图案部,其在轮胎表面相邻地形成有多个第一突条;以及第二图案部,其与上述第一图案部相邻地配置,且相邻地形成有多个俯视时在与上述第一突条不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二突条,上述第一突条以及上述第二突条的高度为0.2mm以上且0.5mm以下,彼此相邻的上述第一突条彼此以及彼此相邻的上述第二突条彼此以0.15mm以上且0.35mm以下的固定间距配置。
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轮胎在轮胎表面形成有由多个第一突条构成的第一图案部以及由多个第二突条构成的第二图案部。(以下有时将第一突条以及第二突条总称为“突条”。另外,有时将第一图案部以及第二图案部总称为“图案部”。)在此,轮胎表面是指轮胎侧部、胎面部、胎面的槽底、槽壁等从轮胎的外侧能够观察确认的表面。另外,作为轮胎,包括充气轮胎、非充气轮胎(所谓实心轮胎)这双方。此外,突条表示沿轮胎表面细长地延伸设置的突出部。
图案部通过相邻地配置多个高度尺寸为0.2mm以上且0.5mm以下的突条而构成,并且,彼此相邻的突条彼此为0.15mm以上且0.35mm以下的间距。因此,若光射入相邻的突条的壁面间,则光在壁面间重复反射,逐渐衰减。由此能够抑制相对于图案部射入的光的反射。
由于彼此相邻的突条彼此以固定间距配置,因此与间距凌乱的情况相比较,不易使反射光产生不均。并且,例如能够紧密地配置突条。因此,反射光被均匀化,另外可提高抑制光的反射的效果。
另外,第一突条和第二突条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因此,第一图案部和第二图案部能够使来自相互不同的方向的光有效地衰减。由此能够抑制来自多个方向的光的反射。另外,在延伸设置方向接近与光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突条中,能够抑制光的反射,另一方面,在延伸设置方向接近光的方向的突条中,与延伸设置方向接近与光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突条相比较,光的反射变强。因此,在第一图案部和第二图案部中,一方能够抑制光的反射,另一方能够加强光的反射。因此,由第一图案部和第二图案部形成花纹,提高观察确认性。
并且,图案部由突条构成,因此例如与图案部由纤维状的突起构成的情况相比较,橡胶容易流入成形轮胎的模具。因此,图案部的成形性优异。另外,突条与纤维状的突起相比较,刚性较高,相对于外力的疲劳减少。因此,图案部的耐久性优异。
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轮胎根据第一方案的轮胎,构成上述第一突条以及上述第二突条的相互对置的壁面彼此所成的角度为15度以上且40度以下。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轮胎,若壁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大于15度,则在壁面的反射光从突条之间向外侧返回的比率变多,抑制观察确认性的提高。即、光进行反射,与亮部的反差的差异变小,抑制观察确认性的提高。另一方面,若角度θ小于15°,则突条容易倒塌。
本公开的第三方案的轮胎根据第一以及第二方案的轮胎,上述第一图案部和上述第二图案部交替地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的轮胎,与第一图案部和上述第二图案部未交替地形成的情况相比较,光的反射变得有规则。因此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将光的反射抑制为均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轮胎,其控制相对于图案部从各方向射入的光的反射,提高图案部与周围的反差并且提高观察确认性,图案部的成形性以及耐久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的一部分立体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暗部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暗部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暗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6A是放大表示构成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暗部的第一突条的剖视图。
图6B是放大表示构成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暗部的第二突条的剖视图。
图7是放大了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标识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试验例的结果的表1。
图9是表示试验例的结果的表2。
图10是表示试验例的结果的表3。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用C表示轮胎周向,用R表示轮胎径向。此外,该轮胎10既可以是充气轮胎,也可以是非充气轮胎。
(标识部)
在构成轮胎表面的轮胎侧部12(装饰部)形成有形成显示的第一标识部14以及第二标识部16。第一标识部14以及第二标识部16为带状的圆弧状,形成于隔着轮胎中心轴CE而对称的位置。另外,第一标识部14以及第二标识部16具有外观上看上去较黑的暗部20、和看上去比暗部20明亮的亮部22。此外,第一标识部14以及第二标识部16优选配置在比轮胎最大宽度部(即、轮胎侧部间的直线距离最大的部分)靠轮胎径向的外侧。
在设于图1的纸面上侧的第一标识部14中,亮部22由以平滑面形成的例如「ABCDEFGH」的文字构成,在该亮部22的外周部形成有暗部20。该暗部20是一种装饰带,以包围由亮部22形成的文字的方式形成。
另一方面,在设于图1的纸面下侧的第二标识部16中,由暗部20形成例如“ABCDEFGH”的文字,该暗部20的外周部由亮部22构成。在该第二标识部16中,亮部22构成一种装饰带,以包围由暗部20形成的文字的方式设置。该亮部22与轮胎侧部12的构成标识部以外的表面的一般面12A相同,由平滑面构成,该亮部22由比一般面12A向内侧后退的台阶面12B构成。
另外,如图2所示,轮胎10在轮胎径向R的外侧具备胎面26。在胎面26形成有多个周向槽28。在构成轮胎表面的周向槽28的槽底28A(装饰部)形成有形成显示的第三标识部18。第三标识部18为带状,形成于周向槽28的一部分。该第三标识部18也具有外观上看上去较黑的暗部20、和看上去比暗部20明亮的亮部22。
在该第三标识部18,亮部22由以平滑面形成的例如“ABCDEFGH”的文字构成,在该亮部22的外周部形成有暗部20。该暗部20是一种装饰带,以包围由亮部22形成的文字的方式形成。
此外,包含暗部20在内的第一标识部14、第二标识部16以及第三标识部18能够通过利用激光加工在轮胎10的模具内设置对应的凹凸来形成。
(图案部)
如图3所示,第一标识部14的暗部20由形成于轮胎侧部12的比一般面12A(参照图1)向内侧后退的台阶面12B的第一图案部30、和第二图案部40构成。第一图案部30沿轮胎表面而且沿与突条32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平行地相邻配置多个突条32而构成,该突条32作为本公开的第一突条的一个例子,棱线CL在俯视时为直线状。第二图案部40沿轮胎表面而且沿与突条42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平行地配置多个突条42而构成,该突条42作为本公开的第二突条的一个例子,在与突条32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第一图案部30与第二图案部40彼此相邻地交替配置,形成方格花纹(换言之,格子状花纹)。此外,其它的第二标识部16以及第三标识部18的暗部20也为相同的构造。对于以下的说明也相同。
(突条)
就突条32而言,如图6A所示,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面观察,壁面32A相对于突出方向(图6A中用箭头Y表示的方向)倾斜,使得两侧的壁面32A间的间隔从顶部32B直至基部32C渐增。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条32的壁面32A从顶部32B遍及基部32C地连续并以直线状延伸。此外,这里所说的“基部32C”是指突条32与台阶面12B的边界部分。
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面观察突条32,顶部32B为平坦面,突条32的高度H、即沿从顶部32B至台阶面12B的轮胎径向的尺寸为0.3mm以上且0.4mm以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突条32的高度H设定为0.3mm以上且0.4mm以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该高度H能够为0.2mm以上且0.5mm以下的范围,只要在该范围内,就能够得到预定的效果。
暗部20构成为,在相邻的突条32间的空间,使光在一方的突条32的壁面32A与另一方的突条32的壁面32A间反复反射衰减而看上去较暗。
此时,若突条32的高度H小于0.3mm,则看上去较黑的效果开始减少,若高度H小于0.2mm,则该效果的减少变得明显。另一方面,若突条32的高度尺寸H超过0.4mm,则容易产生外力引起的突条32的变形,若高度H超过0.5mm,则难以确保制造时的成形性。
因此,优选突条32的高度H为0.2mm以上且0.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使高度H为0.3mm以上且0.4mm以下。
相邻的突条32的间距P为0.2mm以上且0.3mm以下的等间隔间距。该间距P用突条32的棱线CL的分离距离来表示。棱线CL是顶部32B的中心线(换言之,是沿突条32的延伸设置方向的线),图3中用单点划线来表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相邻的突条32的间距P设定为0.2mm以上且0.3mm以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该间距P能够为0.15mm以上且0.35mm以下的范围,只要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得到预定的效果。
在暗部20,使相邻的突条32间的空间变暗,看上去较黑。但是,若相邻的突条32的间距P超过0.3mm,则通过突条32间的空间而看上去较黑的效果开始减少,若间距P超过0.35mm,则该效果的减少变得明显。另外,若间距P的小于0.15mm,则成形性变差。
因此,相邻的突条32的间距P优选为0.15mm以上且0.35mm以下,间距P进一步优选为0.2mm以上且0.3mm以下。
就突条32而言,两侧的壁面32A倾斜,在相邻的突条32,对置的壁面32A所成的角度θ设定为15度以上且40度以下。因此,在制造轮胎时容易脱模,提高成形性。其结果,损毁减少,提高耐久性。
在此,若突条32的壁面32A所成的角度θ小于15度,则突条32容易变形倒塌。另一方面,若突条32的壁面32A所成的角度θ超过40度,则在壁面32A的反射光从暗部20放出的比率增加。
因此,相邻的突条32的壁面32A所成的角度θ优选设定为15度以上且40度以下。
以上,对形成第一图案部30的突条3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如图6B所示那样构成第二图案部40的突条42也为相同的结构。
(作用、效果)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在轮胎侧部12、胎面26的周向槽28的槽底28A,设有形成显示的第一标识部14、第二标识部16以及第三标识部18。构成这些第一标识部14、第二标识部16以及第三标识部18的暗部20由高度H为0.3mm以上且0.4mm以下的突条32相邻地配置而成的第一图案部30以及在与突条32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突条42相邻地配置而成的第二图案部40构成。
因此,例如在光从接近与突条32的壁面32A正交的方向的方向射入时,如图3中箭头M所示,光的反射次数在突条32的壁面32A间变多,光衰减,第一图案部30看上去较黑。另一方面,如图3中箭头N所示,光的反射次数在突条42的壁面42A间变少,第二图案部40的光的衰减效果与第一图案部30相比较而降低,可抑制黑度。
反之,例如在光从接近与突条42的壁面42A正交的方向的方向射入时,第二图案部40与第一图案部30相比较看上去较黑。这样,由于分别配置于第一图案部30和第二图案部40上的突条32、42的延伸设置方向不同,因此在具备第一图案部30以及第二图案部40的暗部20能够抑制从各方向射入轮胎10的光的反射。另外,由于从各种角度观察都看上去较黑,因此提高观察确认性。
另外,相邻的突条32、42的间距P以成为0.2mm以上且0.3mm以下的等间隔的方式构成。因此,与相邻间隔凌乱地配置突条32、42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紧密地配置突条32、42。由此,能够使暗部20看上去更黑。
并且,突条32、42的壁面32A、42A分别倾斜,在相邻的突条32、42,对置的壁面32A、42A所成的角度θ设为15度以上40度以下。
若壁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比15度大,则在壁面的反射光从突条之间向外侧返回的比率变多,抑制观察确认性的提高。即、光反射,与亮部的反差的差异变小,抑制观察确认性的提高。另一方面,若角度θ小于15°,则突条容易倒塌。另外,若角度θ超过40度,则在壁面32A的反射光从暗部20放出的比率变得明显。因此,能够保持突条的形状并且能够使观察确认性提高。
另外,突条32、42的顶部32B、42B为平坦面。因此,与未形成平坦面的情况相比较,顶部32B、42B的刚性较高,提高突条32、42的耐久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条32、42的顶部32B、42B为平坦面,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突条32、42的顶部32B、42B也可以为尖细的形状的顶点。该情况下,与顶部32B为平坦面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直接观察确认反射光。因此,能够提高图案部30、40的反差而提高观察确认性。或者,顶部32B、42B也可以为圆弧等曲面状。即使顶部32B、42B为曲面状,也能够抑制直接观察确认反射光。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仅对突条32、42的壁面32A、42A如图6A、图6B所示那样以直线状延伸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壁面既可以以曲线状延伸,也可以以折线状、锯齿状等弯曲。这样,与以直线状延伸的情况相比较,光在壁面32A、42A间漫反射。因此,能够使第一图案部和第二图案部中的反射光的观察方式接近。
图7中示出了第一标识部14的一部分。构成亮部22的文字由平滑面构成,且具有光泽,反射光。该亮部22的周围由暗部20构成,该暗部20吸收光,抑制光的反射。因此,在反射光的亮部22和吸收光的暗部20,反差较高,从而能够提高第一标识部14所显示的文字的观察确认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图案部30和第二图案部40的相邻方向作为沿第一突条32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以及垂直的方向,第一图案部30和第二图案部40是形成方格花纹(换言之,格子状花纹)的部分,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第一图案部30和第二图案部40的相邻方向相对于第一突条32的延伸设置方向倾斜45°,第一图案部30和第二图案部40以交错状配置。另外,倾斜角度也并不限定于45°,能够适当选择。这样,本公开中的第一图案部30和第二图案部40交替地形成的状态不受第一图案部30和第二图案部40的相邻方向限定,表示轮胎侧部12的固定区域通过第一图案部30以及第二图案部40的规则的配置而被覆盖的全部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32C是作为平面的壁面32A与作为平面的台阶面12B交叉的部分,在与突条3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面观察,以折线状弯曲形成,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与突条3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面观察,基部32C也可以以描绘曲线的方式形成。即、壁面32A与台阶面12B也可以由曲面状的基部32C连结。或者,台阶面12B也可以以曲面状形成。通过这样形成,能够抑制光的反射,从而能够提高图案部30的反差而提高观察确认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图4中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暗部20。
就第二实施方式的突条52、62而言,在俯视时,棱线CL以圆弧状形成,第一图案部50、第二图案部60分别相邻地配置多个突条52、62而构成。此外,连接彼此相邻的突条52彼此、突条62彼此的端部的假想线L也以成为圆弧状的方式调整相邻方向以及相邻间隔。
若光射入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图案部50、第二图案部60,则如图4中箭头M、N所示,突条52、62的棱线CL以圆弧状形成,因此射入光难以直线通过突条52、62的壁面52A、62A间。因此在壁面52A、62A间重复反射。因此,与突条的棱线CL以直线状形成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光的衰减效果。
另外,图5中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5所示,突条的棱线CL例如在俯视时也能够为锯齿状。即使将棱线CL做成锯齿状,也如图5中箭头M、N所示,能够使射入光在突条的壁面间重复反射,提高光的衰减效果。
<试验例>
为了证明本公开的效果,实施了以下的试验1~试验3。
(试验条件)
作为供试轮胎,均使用了规格为205/55R16、轮胎剖面高度SH为114mm的轮胎。
在供试轮胎设置了第一标识部14。就构成第一标识部14的暗部20而言,突条32的高度H为0.35mm、间距P为0.2mm、相邻的突条32的壁面32A所成的角度θ以25度为基准值。在各试验中,使用使高度H、间距P、或者角度θ为表1~表3所示的值的供试轮胎进行了评价试验。
(试验方法)
在试验中,对从各方向观察第一标识部14的暗部20时的观察确认性进行了评价。首先,将各个供试轮胎组装于适用轮圈,然后,20个观众进行观察,并进行了是否看上去暗部20比通常的轮胎黑的民意测验调查。将其结果作为“观察确认性”表示在表1~表3中(参照图8~图10)。
另外,在试验中,目视评价了针对构成各供试轮胎的图案部的突起的制造缺陷的产生,以图案部的制造缺陷的产生率为指标评价了图案部的成形性。将其结果作为“成形性”表示在表1中。此外,在表1~表3中,在制造缺陷的产生率小于0.1%的情况下用A表示图案部的成形性,在制造缺陷的产生率小于0.1~0.3%的情况下用B表示图案部的成形性,在制造缺陷的产生率为0.3%以上的情况下用C表示图案部的成形性。
此外,在各表中,将回答看上去暗部20明确较黑的观众的个数为18人以上的情况设为A,将10~17人的情况设为B,将9人以下的情况设为C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各表中,也一并记载了回答看上去暗部20明确较黑的观众的人数。另外,各表中的“突出高度”、“中心间隔”、“角度”分别相当于以下记载的“高度H”、“间距P”、“角度θ”。
(试验1)
在试验1中,如图8的表1所示,准备使突条32的高度H变化的轮胎1~轮胎6进行了试验。此外,高度H以外为上述的基准值。
如表1所示,确认出:在高度H为0.2mm以上且0.5mm以下的范围,提高观察确认性,在高度H为0.3mm以上且0.4mm以下的范围,进一步提高观察确认性。另外,确认出:在高度H为0.5mm以下的范围,提高成形性,在0.4mm以下的范围,进一步提高成形性。此外,在轮胎5、6中,将突条32的壁面32A所成的角度θ设为25度,将高度H分别设为0.5mm、0.6mm,因此间距P为0.3mm。
(试验2)
在试验2中,如图9的表2所示,准备使突条32的间距P变化的轮胎1~轮胎7并进行了试验。此外,间距P以外为上述的基准值。
如表2所示,确认出:在间距P为0.15mm以上且0.35mm以下的范围,提高观察确认性,在间距P为0.2mm以上且0.3mm以下的范围,进一步提高观察确认性。
(试验3)
在试验3中,如图10的表3所示,准备使相邻的突条32的壁面32A所成的角度θ变化的轮胎1~轮胎7并进行了试验。此外,角度θ以外为上述的基准值。
如表3所示,在角度θ为15度以上且40度以下的范围能够确认提高观察确认性。
2016年1月2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6-013633号的公开内容其整体通过参照而录入本说明书。就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而言,各个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通过参照而录入的情况与具体而且单独记载情况为同等程度,通过参照而录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3)

1.一种轮胎,具备:
第一图案部,其在轮胎表面相邻地形成有多个第一突条;以及
第二图案部,其与上述第一图案部相邻地配置,相邻地形成有多个俯视时在与上述第一突条不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二突条,
上述第一突条以及上述第二突条的高度为0.2mm以上且0.5mm以下,彼此相邻的上述第一突条彼此以及彼此相邻的上述第二突条彼此以0.15mm以上且0.35mm以下的固定间距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构成上述第一突条以及上述第二突条的相互对置的壁面彼此所成的角度为15度以上且40度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中,
上述第一图案部和上述第二图案部交替地形成。
CN201780008287.4A 2016-01-27 2017-01-26 轮胎 Pending CN1086023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3633 2016-01-27
JP2016013633A JP6694282B2 (ja) 2016-01-27 2016-01-27 タイヤ
PCT/JP2017/002742 WO2017131090A1 (ja) 2016-01-27 2017-01-26 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2398A true CN108602398A (zh) 2018-09-28

Family

ID=59398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8287.4A Pending CN108602398A (zh) 2016-01-27 2017-01-26 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0353B2 (zh)
EP (1) EP3409510B1 (zh)
JP (1) JP6694282B2 (zh)
CN (1) CN108602398A (zh)
WO (1) WO20171310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1226B2 (ja) * 2018-07-10 2022-10-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6661A (zh) * 1998-08-14 2001-03-07 米凯林技术研究公司 带有图样花纹的不透明物体
DE202013000444U1 (de) * 2012-01-17 2013-02-04 T.A. PNEUMATICI S.n.c. di TOTINO FRANCO & C. Verbesserter Reifen für Fahrzeuge im Allgemeinen
JP2014121978A (ja) * 2012-12-21 2014-07-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162447A (ja) * 2013-02-27 2014-09-0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07324A1 (fr) * 2013-06-20 2014-12-26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WO2015165863A1 (fr) * 2014-04-30 2015-11-05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symbole matriciel a fort contraste sur le flanc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3856A (en) * 1984-12-19 1989-04-2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rrated outline marking for a tire side wall
JPH11291722A (ja) * 1998-04-03 1999-10-26 Bridgestone Corp 多数のリッジよりなる環状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FR2892336B1 (fr) 2005-10-21 2009-10-09 Michelin Soc Tech Marquage offrant une meilleure visibilite et procede de marquage.
JP5160345B2 (ja) 2008-08-26 2013-03-13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87811B2 (ja) * 2009-04-10 2011-05-2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2104890A1 (de) * 2012-06-05 2013-12-05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Polymerprodukt, vorzugsweise Fahrzeugreifen
FR2995254B1 (fr) * 2012-09-12 2015-07-17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otif a fort contraste comprenant une pluralite de cavites
JP5789274B2 (ja) * 2013-01-16 2015-10-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17040B2 (ja) 2016-01-25 2019-12-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768300B2 (ja) * 2016-01-25 2020-10-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6661A (zh) * 1998-08-14 2001-03-07 米凯林技术研究公司 带有图样花纹的不透明物体
DE202013000444U1 (de) * 2012-01-17 2013-02-04 T.A. PNEUMATICI S.n.c. di TOTINO FRANCO & C. Verbesserter Reifen für Fahrzeuge im Allgemeinen
JP2014121978A (ja) * 2012-12-21 2014-07-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162447A (ja) * 2013-02-27 2014-09-0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07324A1 (fr) * 2013-06-20 2014-12-26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WO2015165863A1 (fr) * 2014-04-30 2015-11-05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symbole matriciel a fort contraste sur le flan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30353B2 (en) 2020-08-04
EP3409510B1 (en) 2020-07-29
WO2017131090A1 (ja) 2017-08-03
EP3409510A4 (en) 2018-12-19
JP6694282B2 (ja) 2020-05-13
EP3409510A1 (en) 2018-12-05
JP2017132351A (ja) 2017-08-03
US20190030960A1 (en)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82076A1 (ja) タイヤ
EP3409509B1 (en) Tire
CN108602400B (zh) 轮胎
CN108602399A (zh) 轮胎
JP6411949B2 (ja) タイヤ
CN108602397A (zh) 轮胎
JP6495734B2 (ja) タイヤ
JP6549412B2 (ja) タイヤ
CN108602398A (zh) 轮胎
JP6549414B2 (ja) タイヤ
JP6615046B2 (ja) タイヤ
JP6441170B2 (ja) タイヤ
JP6436861B2 (ja) タイヤ
JP6495736B2 (ja) タイヤ
JP6495733B2 (ja) タイヤ
JP6495735B2 (ja) タイヤ
JP6549413B2 (ja) タイヤ
US20200307323A1 (en) Tire
US20200369092A1 (en)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