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2295A - 容器按压设备和操作容器按压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容器按压设备和操作容器按压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2295A
CN108602295A CN201780010298.6A CN201780010298A CN108602295A CN 108602295 A CN108602295 A CN 108602295A CN 201780010298 A CN201780010298 A CN 201780010298A CN 108602295 A CN108602295 A CN 108602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range
spine
container
container pre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02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2295B (zh
Inventor
霍尔格·延特
托马斯·弗尔克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ra Systems ASA
Original Assignee
Tomra Systems A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ra Systems ASA filed Critical Tomra Systems ASA
Publication of CN108602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2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3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onsolidating scrap metal or for compacting used cars
    • B30B9/321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onsolidating scrap metal or for compacting used cars for consolidating empty containers, e.g. cans
    • B30B9/325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onsolidating scrap metal or for compacting used cars for consolidating empty containers, e.g. cans between rotary pressing members, e.g. rollers,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3/00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otary pressing members, e.g. rollers, rings, discs
    • B30B3/005Roll co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7/00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 G07F7/06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by returnable containers, i.e. reverse vending systems in which a user is rewarded for returning a container that serves as a token of value, e.g. bottles
    • G07F7/0609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by returnable containers, i.e. reverse vending systems in which a user is rewarded for returning a container that serves as a token of value, e.g. bottles by fluid containers, e.g. bottles, cups, gas contai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Abstract

一种容器按压设备(100),可安装在自动回收机中,用于压缩空容器,特别是优选地由塑料或者金属材料、例如PET或者镀锡金属制成的饮料瓶或罐,所述容器按压设备包括:能旋转的第一辊和第二辊(102、104),每个所述辊具有布置在两个相对布置端(110a‑110b、110c‑110d)之间的工作表面(122),其中,所述辊彼此相邻地布置,以在公共的几何xz平面(x‑z)中围绕相应旋转轴线(106、108)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其中,所述工作表面(122)包括多个脊部,其在所述辊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跨过所述工作表面,并分布在所述工作表面的周向方向上,每个脊部(120)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

Description

容器按压设备和操作容器按压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安装在自动回收机中的容器按压设备,以及一种用于按压自动回收机中的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回收机通常布置为使得人可退还空容器,在一些情况中,得到一些钱作为回报。自动回收机可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容器。这意味着自动回收机需要有效地储存容器,使得不需要过于频繁地更换用于容器的储存箱。因此,容器由自动回收机按压,使得其各自占据比按压之前少的空间。
为了按压容器,自动回收机通常具有带有辊的按压设备,辊具有两个主要任务,抓住容器然后使其在辊之间按压。希望辊将以这样的方式按压容器,使得其在将其从辊释放之后保持扁平,以减小储存每个按压容器所需的空间。当按压容器时,使辊受到周期性负载、力。接着该负载导致机械磨损,其可导致辊的机械故障和疲劳破坏。这可能是由于辊的材料失效的原因,由于过于脆弱且不适于在辊中使用。该故障还可能是由于辊的设计的原因,导致局部机械应力升高,在那里疲劳裂缝会产生并传播,直到疲劳破坏出现在辊中为止。这种故障是昂贵的且导致自动回收机停机。因此,希望减小故障的危险,并增加辊设备的机械寿命。
此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将辊的材料更换为更高强度的材料。然而,与通常用于辊的材料相比,这种材料通常具有高材料成本。使用更高强度的材料还由于材料强度增加而增加了制造工具磨损和制造时间,从而增加了辊制造成本。
因此,希望改进现有技术以提供一种改进的、减小机械磨损和故障的容器按压设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总体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克服或者至少缓解以上说明的缺点的、可安装在自动回收机中的容器按压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此提供一种容器按压设备,其可安装在自动回收机中,用于压缩空容器,特别是优选地由塑料或者金属材料、例如PET或者镀锡金属制成的饮料瓶或罐,所述容器按压设备包括:
-第一可旋转辊和第二可旋转辊,每个辊都具有布置在两个相对布置端之间的工作表面,其中,所述辊彼此相邻地布置,以在公共的几何xz平面中围绕相应旋转轴线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工作表面包括多个脊部,其在所述辊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跨过所述工作表面,并分布在所述工作表面的周向方向上,每个脊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辊适于以啮合但无接触配合的方式旋转,使得沿着所述旋转轴线(106、108)之间的c-c方向在所述辊之间总是存在辊隙。
“无接触”配合的意思是,在两个辊之间没有直接接触,或者在配合辊之间的两个工作表面之间没有干扰。这减小辊的磨损,及楔入这两个辊从而导致辊的传动线故障的危险。另一种描述配合的方式是以与齿轮和小齿轮之间的无接触相互作用类似的方式。该啮合无接触配合确保辊之间总是有间隙或者空间。当容器按压设备按压容器时,将容器按压为使得其填充,或者至少部分地填充,两个辊之间的间隙或者空间。
“啮合”配合的意思是,将辊布置为这样旋转,使得在辊隙中,第一辊的脊部与第二辊上的相对布置的一部分接触,该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二辊的两个相邻脊部之间。另一种描述啮合配合的方式是以与两个齿轮之间的无接触相互作用类似的方式。该啮合无接触配合确保辊之间总是有间隙或者空间,并确保辊之间不存在直接接触。
容器按压设备的啮合无接触配合在辊上产生减小的磨损。这种磨损可降低容器按压设备的性能,并增加容器粘在容器按压设备中和损坏辊或者辊的驱动系统的危险。通过减小辊的磨损,增加辊和辊设备的寿命。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辊之间的最小距离是所述辊隙,所述辊隙在所述xy平面中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在两个工作表面之间的xy平面中的两个辊之间形成的辊隙,在辊的纵向方向或者轴向方向上延伸。在容器按压设备的辊的相应旋转轴线之间,使xy平面的x轴与中心到中心的轴对准。xy平面是垂直于相应旋转轴线的平面。c-c距离或者中心到中心的距离,是容器按压设备的辊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将辊布置为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换句话说,这样布置辊,使得其相反地旋转。而且,辊的旋转是这样的,使得辊抓住并强制(即,推和/或拉)容器在两个辊之间。如果两个辊的直径匹配,那么这两个辊的转速是相同的。如果一个辊具有更小的直径,那么这两个辊的速度可能是不同的。第一可旋转辊和第二可旋转辊的旋转轴线可能是平行的。使旋转轴线平行布置并不排除与平行具有小偏离。例如,旋转轴线之间的从0到3度的间隔中的角度应解释为包含在“平行”中。可以说辊设备布置在由x轴、y轴和z轴定义的正交xyz坐标系中。辊可布置为,使得两个辊的旋转轴线与坐标系的z轴平行。于是可以说旋转轴线处于公共几何xz平面中。可将轴向方向定义为xyz坐标系的与z轴平行的方向,或者在z方向上的方向。
辊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辊包括多个脊部。脊部延伸跨过辊的工作表面,或者在辊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脊部的纵向延伸可与辊的相应旋转轴线平行或者部分地平行。脊部可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延伸跨过辊的工作表面。脊部可均匀地围绕辊的工作表面的周向布置或者分布。或者,脊部可不均匀地布置或者围绕辊的工作表面的周向方向分布。
进一步,辊中的脊部容易通过研磨来制造。脊部的研磨可产生与铣削相比更平滑的形状。铣削通常在铣削表面中留下需要二次制造来移除的小阶梯。因此可在更少的制造或者生产步骤中制造脊部,因为如果脊部是研磨过的,那么可能不需要通过额外的用于产生更平滑的脊部形状的机器来二次加工脊部。这减小了用于制造脊部的成本和时间,以及用于制造辊的时间,这继而降低了制造成本。脊部的铣削当然也是可能的,然而其可能需要先进的铣削机器或者所制造工件的先进安装。
辊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钢、不锈钢或者任何其他适合于在自动回收机中使用的材料。辊可具有用于减小辊的重量的中心中空芯部。辊可以是基本上相同的,然而辊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两个辊中的一个可具有更大或者更小的直径,或者辊在轴向方向上可具有不同的长度。
工作表面是当操作容器按压设备以按压容器时通常与容器接触的辊的表面。在辊之间,在按压设备中,是辊隙。当供应容器使其通过辊隙时,两个辊按压容器并使其变平。容器可以是例如塑料瓶或铝瓶,或者金属罐,例如铝罐。在每个辊的纵向端,可具有用于将辊安装并支撑在例如自动回收机中的轴部。轴部可布置为连接到用于使辊旋转的装置,例如连接到驱动单元(例如电动机)的皮带、链条等。轴部可进一步包括用于构造辊使得辊隙可调节的装置。每个辊包括工作表面,例如圆柱形表面,在那里将辊布置为带有脊部。
应将脊部解释为沿着辊的工作表面延伸,与辊的旋转轴线平行。脊部可包括一些沿着顺着辊的工作表面的脊部的纵向延伸路径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包括沿着轴向方向的脊部变化的宽度或者高度,以及横截面形状。
脊部可具有辊的工作表面的长度的50%到100%的轴向延伸,如在脊部的方向上看到的。脊部可延伸工作表面的整个长度或者部分长度的距离。当脊部延伸辊的工作表面的部分长度的距离时,每个脊部可形成沿着与辊的工作表面的轴向方向平行的线限定界限的一组脊部的一部分。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至少一个辊的所述脊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并且其中,凹槽在x方向上在辊之间形成空隙。凹槽可帮助抓住容器或者将其向下拉入容器按压设备的间隙中。凹槽在两个辊之间在xy平面的x方向上产生空隙。可将该空隙解释为处于布置在两个辊之间的光口中,使得光可在照射xy平面的y方向上通过限定或者形成辊隙的脊部的凹槽。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可使所述凹槽在周向方向上对准,即,如果一个脊部在轴向方向上的某一点或者在沿着工作表面的某一点具有凹槽,那么所有脊部在轴向方向上的此点或者在沿着工作表面的此点都具有凹槽。换句话说,使辊的齿在周向方向上对准。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每个脊部在与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和/或使辊的齿在轴向方向上对准。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脊部包括沿着所述脊部的所述轴向方向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具有1mm到10mm的范围内的最大深度,优选地在1mm到5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mm到2mm的范围内。可沿着脊部的轴向方向均匀地分布脊部的凹槽。可沿着脊部的轴向方向不均匀地或者成簇分组地分布凹槽。凹槽可具有从形成于脊部和凹槽与凹槽的最底点之间的边缘测量的最大深度,其在1mm到1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mm到5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mm到2mm的范围内。如在与辊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看到的,可将凹槽的横截面形状解释为是主要是U形或者V形的。其他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可能的。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两个相邻凹槽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在所述工作表面的长度L的1%和50%之间。可在轴向方向上分布凹槽,具有工作表面的长度的1%到50%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另外地或者另选地,可这样布置凹槽,使得在所述辊的纵向方向上,辊的工作表面的每100mm分段长度布置至少一个凹槽,优选地每50mm分段长度布置至少一个凹槽,更优选地每15mm分段长度布置至少一个凹槽。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脊部包括前表面和后表面,并且其中,第一脊部的所述前表面之间的边缘接触相邻脊部的所述后表面。可将脊部描述为包括前表面和后表面,或者由前表面和后表面组成。脊部的前表面是首先接触将由容器按压设备按压的容器的表面。还可以说前表面在辊的旋转方向上布置在脊部的后表面的前面。后表面是布置在脊部的顶部的相对侧上的表面,并且是相同脊部的一部分。可沿着边缘连接两个相邻脊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因此,可以说脊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边缘形成顶点。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第一脊部的所述前表面之间的边缘接触相邻脊部的所述后表面,具有0mm到5mm的范围内的半径(Re),优选地在0.5mm到3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mm到2mm的范围内。已经发现,具有0mm到5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0.5mm到3mm之间,更优选地在1mm到2mm之间)的第一脊部的前表面和相邻脊部的后表面之间的边缘的半径,对于增加脊部抓住容器并将其向下拉入辊隙的能力是有利的。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脊部进一步包括互连表面,所述互连表面使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互相连接。互连表面可布置为使脊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互相连接。因此,可将脊部描述为包括形成于脊部的前表面和互连表面之间的前边缘。另外,可将脊部描述为包括形成于脊部的互连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后边缘。具有互连表面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增加了由容器按压设备按压的容器和互连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这减小了脊部上的机械磨损和机械应力。继而这减小了辊的机械故障的危险,并增加了辊的疲劳寿命。由包括互连表面的脊部产生的容器的凹进或者按压也是有利的。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前表面相对于与最大半径平行的线形成角度,并且其中,所述角度在-20度到+3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0度到+2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0度到+10度的范围内。前表面相对于与最大半径平行的线形成角度。该角度在-20度到+3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0度到+2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0度到+10度的范围内。就正角度而言,前表面在从前边缘径向地向内的方向上倾斜。就负角度而言,可将前表面公开为具有突出部。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后表面与所述互连表面形成最大角度,并且其中,所述最大角度在190度到26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90度到24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90度到220度的范围内。互连表面相对于后表面形成角度。就“最大角度”而言,所提到的角度是两个角度之间的最大可测量角度。作为一个实例,两个表面之间的角度可以都是190度和170度,取决于所提到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角度是最大角度(190度),还是最小角度(170度)。当将两个角度加在一起时,产生的角度是360度。还可将最大角度描述为可在辊的外表面或者工作表面上测量的角度。有利地,脊部的互连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最大角度在190度到26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90度到24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90度到220度的范围内。然而,也可能具有190度到300度的范围内的最大角度。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后表面具有是互连表面的宽度的几倍的宽度,该倍数在1到20的范围内,优选地在2到15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3到10的范围内。后表面的宽度,或者形成于脊部的互连表面和此脊部的后表面之间的后边缘与此脊部的所述后表面和相邻脊部的前表面之间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互连表面的宽度的几倍。互连表面宽度是在周向方向上沿着辊的表面测量的长度。还可将互连表面的宽度描述为脊部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该前边缘和后边缘限定互连表面的端部,如在xy平面中看到的。可将后表面的宽度描述为xy平面中的后表面的端部之间的最短距离。发明人已经有利地发现,后表面的宽度优选地是互连表面的宽度的几倍,该倍数在1到20的范围内,优选地在2到15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3到10的范围内。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辊具有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并且其中,所述脊部具有定义为所述最大半径和所述最小半径之间的差的高度,所述高度在2mm到2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3mm到12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4mm到6mm的范围内。可将辊描述为具有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最大半径是在径向方向上测量的辊的旋转轴线和布置于辊的脊部上的最外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因此,可以说辊的直径是辊的最大半径的两倍。可将最小半径描述为在径向方向上测量的辊的旋转轴线和布置于辊的两个相邻脊部之间的最底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因此,可将脊部的高度描述为最大半径Ro和最小半径Ri之间的差,Ro-Ri。脊部的高度在2mm到2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3mm到12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4mm到6mm的范围内。另一个辊可包括具有第一高度和/或设计的脊部,第二个辊可包括具有不同高度和/或设计的脊部。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每个辊在所述辊的xy横截面中包括3到20个脊部,优选地5到15个脊部,更优选地6到12个脊部。可将脊部均匀地分布在辊的工作表面的圆周周围。发明人已经发现,辊上的脊部的有利数量是在3到30的范围内。脊部的数量可以在3到20个脊部的范围内,优选地5到15个脊部,更优选地6到12个脊部,其均匀地布置在辊的工作表面的圆周周围,如在xy平面中看到的。包括3到20个脊部的容器按压设备是有利的,因为产生的凹口图案,或者由设备按压的容器的形状,具有波形或者s形,已经发现这些形状允许更好地堆叠或者封装按压容器以将其送走进行进一步回收利用。波形进一步增加按压容器的刚度,意味着按压容器在从辊释放之后更可能保持扁平,从而防止按压容器在被按压之后变弯曲成“香蕉”形或者半桶形。与没有此波形的容器相比,波形允许容器容纳更多或者更大数量的按压容器。因此,可以说容器按压设备对于环境来说更好且更有利。还已经发现脊部的数量在减小容器按压设备的辊的机械磨损的同时导致有利的按压容器,从而导致容器按压设备的机械寿命增加。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辊隙在0.5mm到1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mm到8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mm到6mm的范围内。当辊反向旋转时,辊隙可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变化。辊隙可由沿着xy平面的x轴的最小距离定义,或者当辊以啮合配合反向旋转时由辊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定义。辊隙的最小值在0.5mm到1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mm到8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mm到6mm的范围内。还可将辊隙描述为以下参数的函数:辊的相应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相应辊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以及辊旋转偏离的角度。通过使一个辊相对于配合的辊旋转地偏离,可获得容器按压设备的啮合特征。可根据将由容器按压设备按压的容器的壁厚来改变辊隙。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每个辊的最大直径在50mm到10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60mm到9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70mm到80mm的范围内。每个辊的最大直径可以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如果辊的直径不同,那么一个辊可以比所述另一辊高的转速旋转。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工作表面在与所述相应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具有50mm到750mm的范围内的最大长度。辊的工作表面的长度优选地在50mm到750mm之间的范围内。辊的工作表面的长度可能大于750mm。例如,安装在位于回收厂中的更大的回收机中的容器按压设备可具有这样的辊,其包括具有大于750mm的长度的工作表面,因此可能能够比安装在自动回收机中的容器按压设备按压更大数量的容器。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互连表面,和/或所述前表面,和/或所述后表面具有0.5mm到10mm的范围内的宽度,优选地在2.5mm到8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5mm到6mm的范围内。可在xy平面中的周向方向上,沿着辊的表面测量互连表面,和/或前表面,和/或后表面的宽度,于是该宽度可以在0.5mm到10mm的范围内的宽度,优选地在2.5mm到8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5mm到6mm的范围内。互连表面,和/或所述前表面,和/或所述后表面沿着辊的表面延伸;这些表面也可被称为是在xy平面中在例如沿着圆弧(或者沿着直线,或者沿着由最大外半径限定的辊的圆周)的方向上延伸一定长度。另外地或者另选地,互连表面,和/或所述前表面,和/或所述后表面是基本上平面的或者是平面的,其中,在非弯曲/非弧形的意义上使用“平面的”。表面的长度可根据脊部的数量和/或其设计而变化。进一步,可设计没有互连表面的脊部。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通过使所述辊中的一个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调节所述辊隙的宽度。可通过使一个辊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来调节辊隙,同时将另一个辊锁定在适当的位置,即,另一个辊不旋转。这允许不改变容器按压设备的辊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地来增加或者减小辊隙。相同的容器按压设备能够构造为按压具有不同壁厚的容器可能是有利的。因此,包括容器按压设备的自动回收机可构造为应对世界上不同的地域限制。辊的后脊部可布置为使得在一个辊相对于另一个辊的旋转调节或者旋转的量和辊隙宽度之间实现线性的,或者几乎线性的关系。
另外地或者另选地,可旋转地对准第一辊和第二辊,使得,其中交替地,通过以下方式沿着辊设备的中心到中心的轴定义所述辊隙:
-将所述第一辊上的脊部的所述前边缘布置为与所述第二辊上的后表面相对;并且
-将所述第二辊上的脊部的所述前边缘布置为与所述第一辊上的后表面相对。
可将辊布置为旋转,使得沿着容器按压设备的中心到中心的轴线交替地定义辊隙。将中心到中心的轴线定义为辊的相应旋转轴线之间的轴线。交替地,可通过以下方式定义辊隙:将第一辊的脊部的前边缘沿着中心到中心的轴线布置为与第二辊的脊部的后表面相对;并且将第二辊的脊部的前边缘布置为与第一辊的脊部的后表面相对。可这样布置辊,使得辊的前边缘接触后表面,接近配合辊的中段。中段可以是后表面的中间的第三段。前边缘也可接触后表面,接近后表面的任一端段。端段是中段的任一侧上的后表面的第三部分。当辊包括外互连表面时,可以说第一辊的互连表面沿着中心到中心的轴线在辊隙中接触第二辊的后表面。就“接触”而言,辊的工作表面是接近的,但是彼此不接触。当两个辊反向旋转时,可以说辊隙沿着xy平面的x轴具有变化的宽度。辊隙宽度可在0.1mm到5mm的范围内变化。然而,该范围可以更小或者更大,取决于辊的脊部的设计。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的自动回收机。发明人已经发现,容器按压设备安装在自动回收机中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操作用于压缩空容器(特别是优选地由塑料或金属材料(例如PET或镀锡金属)制成的饮料瓶或者罐)的容器按压设备的方法,所述容器按压设备包括:
-第一可旋转辊和第二可旋转辊,其布置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而旋转。第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与相对于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描述的优点类似是有利的。因此,相对于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描述的以上优点也适用于第三方面。
当研究所附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时,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技术人员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组合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以产生除了下面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以外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及其他方面,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目前优选的实施例。相似的参考数字在图中指的是类似或者基本上类似的元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代表性实施例的容器按压设备。
图2a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容器按压设备的线A-A的剖视图。
图2b示出了图2a所示的一个辊的放大部分视图。
图2c示出了另选的脊部设计的放大部分视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代表性实施例的辊的透视图。
图3b示出了图3a所示的辊的顶视图。
图3c示出了图3b所示的凹槽的放大部分视图。
图4a至图4b示出了由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容器按压设备按压的按压容器的形状。
图5a至图5c示出了在相应辊上的脊部和凹槽之间交替的辊隙的一个实例。
图6a至图6c示出了如何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调节辊隙。
图7a至图7b示出了啮合配合、非啮合配合且无接触配合的两个辊。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详细描述中,主要参考示意图来讨论根据本发明的容器按压设备的代表性实施例,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容器按压设备。应指出,这决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该范围也可应用于除了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以外的其他情况,例如通过其他类型或者变型的容器按压设备或部件。进一步,联系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到的具体部件或者特征并不意味着那些部件不能用作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结合的优点。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首先关注结构,其次关注功能。相似的参考字符在描述中指的是相似的元件。
进一步,在以下描述中,使用代表性辊的具体尺寸或者辊的特征来部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这些尺寸仅用于举例目的,因此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实例容器按压设备100。容器按压设备100包括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一辊102和第二辊104。第一辊具有旋转轴线106,第二辊具有旋转轴线108。平行地布置第一辊102和第二辊104的旋转轴线106、108。将第一辊102和第二辊104布置为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因此第一辊102和第二辊104反向旋转。在图2a中进一步指示了辊的旋转方向。
辊102、104包括轴部110a-110d,其用于以这样的方式将辊102、104安装在自动回收机(未示出)中,使得可使其围绕其相应的旋转轴线106、108旋转。将轴部110a-110d布置在辊102、104的纵向端。可将每个辊102、104的大体圆柱形的表面定义为工作表面122。工作表面122在辊102、104的纵向方向上具有长度L,纵向方向与辊102、104的相应旋转轴线106、108平行。纵向方向也可以指,辊102、104的轴向方向与由图1中的xyz坐标系指示的z方向平行。将工作表面122布置在相对的轴部110a与110b、110c与110d之间。将工作区域112布置在尖部(nip)或者间隙中,两个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在那里接触。间隙或者辊隙Rg可以是两个辊102、104之间的距离是沿着xyz坐标系的x方向的最短距离的区域。相对于图2a示出并描述了辊隙Rg。工作区域112是当操作容器按压设备100时按压容器的地方。
每个辊进一步包括多个设置于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上的脊部120。脊部120在辊102、104的轴向方向上沿着工作表面122具有纵向延伸。还可将辊102、104描述为具有圆柱形芯部113,其包括伸出部形式的脊部120,伸出部从相应的辊102、104的圆柱形芯部113向外伸出并在轴向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或者,可将脊部120描述为在轴向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的辊齿。将相对于图2a进一步公开脊部120。辊102、104进一步包括多个布置在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上的凹槽126。将相对于图3a至图3c进一步描述凹槽126。图1示出了包括七个凹槽126的脊部120,但是对于辊102、104来说,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凹槽126都是可能的。凹槽126的数量可根据例如工作表面122的长度L和辊102、104的直径A(图2a所示)而变化。凹槽126的有利的数量也可取决于每个凹槽126的尺寸、设计和布置。作为一个实例,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的每100mm分段长度可布置至少一个凹槽,优选地每50mm分段长度布置至少一个凹槽,更优选地每15mm分段长度布置至少一个凹槽。
当凹槽的深度小于脊部的高度时,脊部120连续地延伸跨过工作表面122的整个长度L。辊102、104的典型的工作表面122具有50mm到750mm的范围内的长度L。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脊部120仅部分地与凹槽126相交,使得脊部120连续地延伸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的整个长度L的距离。将凹槽126示出为都具有相同的设计;然而可制造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的凹槽126。例如,具有第一宽度和深度的凹槽126的后面可以是具有不同的宽度和深度的脊部。凹槽126可具有一个接近工作表面长度L的中间的形状和设计,及接近辊102、104的轴部110的第二形状和设计。凹槽126可改进容器按压设备100的罐夹持能力。将凹槽126示出为在轴向方向上沿着脊部120均匀地分布。可将凹槽126布置为在脊部120上的两个相邻凹槽126之间具有不同的中间间隔,或者在两个相邻凹槽126之间具有恒定的、或者固定的中间距离。
可将凹槽126设计为围绕辊的工作表面122的圆周延伸的径向沟槽,使得脊部120与径向沟槽(未示出)完全相交。进一步,脊部120可仅延伸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的长度L的一部分的距离,留下工作表面122的一部分不布置有脊部120。例如,脊部120可在离工作表面122的端部一定距离处开始和结束,该距离由轴部110限定。应指出,对于辊102、104的芯部功能,凹槽126是可选的。然而,对脊部提供凹槽126可改进容器按压设备100的性能。将脊部120示出为与辊102、104的旋转轴线106、108的轴向方向平行并在该轴向方向上延伸。进一步,可将脊部120设计或者制造为,使得脊部120的xy平面中的尺寸或者横截面形状沿着工作表面122的长度L变化。可有意地对脊部120增加这种偏离,或者这种偏离可能是由于不完美的制造技术的原因,或者是由于产生可抓住待按压容器的附加边缘的意图的原因。
如可在图1中看到的,使所有凹槽在周向方向上对准,即,如果一个脊部在轴向方向上的某一点或者在沿着工作表面的长度L的某一点具有凹槽,那么所有脊部基本上在轴向方向上的此点或者在沿着工作表面的长度L的此点都具有凹槽,即,周向方向上的凹槽之间基本上没有偏移。而且,使辊的齿在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上都对准。
可使脊部120围绕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的圆周均匀地或者对称地隔开。因此,可以说脊部120占据可由一定角度限定的分段或者段。例如,对于包括8个均匀地布置在辊102、104的圆周周围的脊部的辊102、104,可以说每个脊部120占据360/8=45度的段或者角度。脊部120也可不对称地布置或者隔开,使得在辊102、104的一部分(未示出)上产生更高密度的脊部120。还可将脊部120布置成多组脊部(未示出)。另外,罐按压设备100可以可选地包括桨式进给系统,其布置为将容器从容器装载口运送到辊102、104,特别是运送到辊隙(未示出)。桨式进给系统可包括桨式进料辊,其包括多个布置在中心轴周围的桨状物。桨式进料辊的轴可围绕与辊102、104的旋转轴线平行的中心轴旋转。当辊102、104旋转且将容器供应到包括桨式进给系统的自动回收机中时,桨式进料辊将容器从自动回收机的容器装载口向下推到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特别是推向辊102、104之间的辊隙。因此,桨式进给系统帮助供应容器使其通过辊隙,这可增加容器按压设备的性能。
远离桨式进料辊的中心轴的外边缘可包括有齿设计,其用于增加从自动回收机的容器装载口抓住或者拉动容器。进一步,可使桨式进料辊的桨状物的外边缘部分弯曲或者成形为相对于桨状物的中间部分具有一定角度。于是,桨状物可以说具有L形。桨式进料辊的桨状物也可具有凸出或者凹入的形状,如在桨式进料辊的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上看到的。
桨式进料辊可以比辊102、104的转速慢的转速旋转。然而,其可构造为以相同的转速旋转,或者与辊102、104的转速相比以更快的转速旋转。桨式进料辊可包括3到10个布置在辊的圆周周围的桨状物,优选地3到6个桨状物,更优选地4到6个桨状物。桨式进料辊可布置为具有许多桨状物,使得可在桨式进料辊的两个相邻桨状物之间的空间中接收所按压的容器。
图2a图示了沿着图1所示的容器按压设备100的线A-A得到的剖视图。第一辊102布置为围绕旋转轴线106顺时针旋转,如由箭头W102指示的。第二辊104布置为围绕旋转轴线108在相反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如由箭头W104指示的。箭头W102和W104还可指示辊102、104的转速。在使用过程中,转速W102和W104是基本上相同的。例如,在第二辊104经由齿轮、皮带、链条等连接到第一辊102的同时,可仅驱动第一辊102。另选地,转速W102和W104可稍微不同。进一步,如果一个辊具有比另一个辊大的直径,那么可增加或者减小一个辊的转速,以补偿两个辊102、104(未示出)之间的直径的差。
关于本发明,术语“径向地向外”是从相应的辊102、104的旋转轴线106、108开始的方向,以及垂直于旋转轴线106、108的方向,如由图2a中的箭头Rout指示的。同样地,关于本发明,术语“径向地向内”是朝向相应的辊的旋转轴线106、108的方向,以及垂直于旋转轴线106、108的方向,如由图2a中的箭头Rin指示的。
每个辊102、104包括最大外半径Ro,其在旋转轴线106、108和辊102、104的脊部120的前表面的顶部之间延伸。脊部120的最外点可布置在限定于两个接触面之间的表面上或者边缘上。外半径Ro可以在25mm到50mm的范围内。例如,外半径Ro可以是大约35mm。到脊部120的最底点的最短半径Ri通常在15mm到45mm的范围内。例如,半径Ri可以是大约34mm。脊部的数量可以是3到14个,或者5到12个,或者6到10个,均匀地布置在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的圆周周围。通常,如图所示,可具有8个均匀地布置或者分布在辊102、104的圆周周围的脊部。辊的剖视图示出辊102、104是实心的,然而辊102、104可具有用于减小辊(未示出)的重量的中空中心部分。图2a示出每个脊部包括前表面131和后表面133,在前表面131和后表面133之间具有互连表面132。将脊部120的高度Rd定义为外半径Ro和内半径Ri之间的差。脊部的高度Rd在2mm到2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3mm到12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4mm到6mm的范围内。例如,脊部120的高度Rd可以是大约4.5mm。
沿着x轴的两个辊的工作表面122之间的距离,或者两个辊102、104之间的间隙的大小,是辊隙Rg。如可在图中看到的,当辊旋转时,辊隙Rg沿着x轴的位置和大小变化,同时辊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是恒定的。该变化可以在0.1mm到5mm的范围内。脊部120的设计和辊102、104之间的布置是这样的,使得两个辊之间不接触。辊隙Rg在0.1mm到10mm的范围内,优选地是大约0.5mm。可基于待按压容器的壁厚来配置辊隙Rg。来自不同地域或者地理区域的容器可具有不同的壁厚。例如,存在销售具有2mm的壁厚的铝瓶的地域,这将通常意味着辊隙Rg可配置为大于0.5mm。可通过改变辊的两个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B来配置辊隙Rg。辊之间的距离B主要依赖于辊设备的辊的直径。像这样,距离B可以在50mm到100mm的范围内。
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辊102和第二辊104在其相应的旋转方向W102和W104上反向旋转。将待按压容器在由箭头Ld指示的方向上接收或者供应到两个辊102、104之间的工作区域112中。在两个辊102、104之间按压容器或者使其变平,然后在负y方向上向下释放该容器,如关于图2a看到的。图2a所示的辊具有定义为辊102、104的最大外半径Ro的两倍的最大直径A。
图2b示出了图2a所示的辊102的部分P的放大部分视图,示出了脊部120的更详细的剖视图。每个脊部120包括前表面131、后表面133,和布置于其之间并使前表面131与后表面133互相连接的互连表面132。可看到两个相邻的或者邻近的脊部120a、120b由中间沟槽142连接。可看到中间沟槽142具有最底点143,并且最短半径Ri在旋转轴线106、108和最底点143或者中间沟槽142之间延伸。将第一脊部120a的前表面131布置为与第二脊部120b的后表面133相对,并且可以说将在第一和第二脊部120的所述前表面131和后表面133之间形成中间沟槽142。互连表面132具有宽度Rc,如图2b所示,在辊102、104的前边缘131'和后边缘133'之间延伸。宽度Rc在1mm到1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4mm到8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5mm到6mm的范围内。宽度Rc可进一步具有0mm或者接近0mm的宽度,例如0.5mm,使得脊部120仅包括前表面131和后表面133(未示出)。如图2b和图2c所示,可以说宽度Rc在xy平面中延伸。连接第一脊部120的前表面131和第二脊部120的后表面133的边缘134,可包括半径Re,其在0mm到5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0.5mm到3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mm到2mm的范围内。
根据一个实施例且如图2b所示,前表面131形成从互连表面132朝向连接边缘134的斜率。在第一脊部120上的前表面131和第二脊部120的后表面133之间形成连接边缘134。将前表面131的斜率示出为与径向方向相比具有正角度α。然而,前表面131可具有负斜率、负角度α。当前表面131包括负斜率、负角度α时,可看到前表面具有突出部。斜率的角度α在-20度到+3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0度到+2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0度到+10度的范围内。
在图2b中示出了脊部120的互连表面132和后表面133之间的最大角度Rt。还可将最大角度Rt描述为外角度,该角度可在辊102、104的外部工作表面122上测量。最大角度Rt加上余角是360度。在图2b中进一步示出了脊部的高度Rd。
图2c示出了具有带有负斜率α的前表面131的脊部120。于是,可以说前表面131包括突出部或者由突出部组成。负斜率导致在互连表面132和前表面131之间形成更尖锐的边缘131'。更尖锐的前边缘131'可帮助抓住容器并将其拉向辊隙Rg。辊102、104可包括分别具有正斜率和负斜率的脊部120的组合。与前表面131类似,可将后表面133描述为包括斜率。后表面133的斜率取决于例如辊102、104上的脊部120的数量,以及辊102、104的直径和脊部120的大小。图2b至图2c所示的后表面133朝向相邻脊部120的前表面131的底部具有线性向下的斜率。或者,可将后表面133制造为具有不同的形状。后表面133,和/或互连表面132可包括凸面或者凹面部分,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使第一脊部120的互连表面132与相邻脊部120的前表面131连接的形状。因此,辊102、104的脊部120的互连表面132和后表面133的设计可进一步适于按压不同金属板厚度或者不同板材的罐。
在图2a至图2c中图示的相应实施例中,互连表面132、前表面131和后表面133各自是基本上平面的。
图3a示出了辊202的一个代表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b示出了图3a所示的相同辊202的侧视图。将辊202布置为包括空隙210,其是辊202的工作表面122中的凹槽的形状。空隙210可以是辊202的圆柱形表面中的较大的长方形沟槽,或者凹槽。可在辊202中机加工空隙210。空隙在辊202的轴向方向上可具有30mm到35mm的范围内的宽度Vw。空隙210在例如辊202的径向向内的方向上可具有大约15mm的最大深度Vd。将空隙210布置为帮助罐小部件通过容器按压设备的工作区域112或者辊隙。小部件是包含在某些类型的啤酒罐中的小物体,通常是塑料和球形的物体。对啤酒罐增加这种小部件是众所周知的用于应对啤酒头的特征的技术,并在美国专利4,832,968中公开。空隙210允许小部件在容器按压设备的操作过程中乱蹦乱跳,直到将其拉过容器或者其跳入空隙210为止。
在两个辊都包括空隙210的容器按压设备中,例如这样布置辊,使得第一辊上的空隙210的开口接触第二辊上的空隙210的开口。辊的一个代表性布置可以是,一个辊围绕辊旋转轴线106、108旋转地偏移180度,如在旋转轴线106、108的方向上看到的。辊可包括一个或几个空隙210。于是可将空隙210布置在辊202的工作表面122的端部附近。还可将空隙210沿着辊202的轴向方向均匀地布置。
图3c示出了沿着图3b所示的凹槽126的D-D的放大剖视图。将凹槽126示出为具有本质上U形的形状。凹槽包括两个侧壁231、232和连接所述侧壁231、232的中间底面233。相应的侧壁231、232可具有相同的或者不同的长度,使得在任一侧壁231、232和底部233之间形成大于或者小于90度的角度。可将侧壁231、232中的一个或两个制造为朝向底部233逐渐变细。如果两个侧壁231、232都制造为具有朝向底部233的斜率,那么可以说凹槽是朝向底部233逐渐变细的。该斜率可以在±45度的范围内,优选地是±25度,更优选地是±10度或0度。图3c示出了边缘234,在那里,相应的侧壁231、232和底部233接触,具有带有0.4mm的半径的圆形形状。这种半径减小了在边缘区域中形成的裂缝的危险,该裂缝可能导致辊202的机械疲劳和故障。边缘234的半径可以在0.1mm到2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0.2mm到1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0.3mm到0.5mm的范围内。凹槽126具有4mm的在开口测量的最大宽度Rw,和1.25mm的最大深度Rdp。然而,凹槽可具有1mm到10mm的最大深度Rdp,优选地是1mm到5mm,更优选地是1mm到2mm。凹槽的宽度Rw可以在2mm到25mm的范围内,优选地是2mm到15mm,更优选地是2mm到5mm。两个凹槽126之间的中间间隔Rsp,或者两个相邻凹槽126上的两个侧壁232、231之间的距离,可以在5mm到10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0mm到5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5mm到25mm的范围内。辊202具有160mm的工作表面长度L,然而辊的工作表面122可布置为具有50mm到750mm的长度,优选地在200mm和500mm之间。
图4a至图4b示出了由如图4a至图4b所示的容器按压设备100按压的罐的透视图的照片(按比例的图)。罐具有扁平的且波形的图案,如从侧面B看到的。可将波形公开为具有弯曲曲线形状,其中,可以说波形具有布置在中心中线周围的正负峰值。扁平波形,或者s形形状,对于将按压罐堆叠在容器中是有利的。按压容器中的按压图案或者凹口图案包括可看到具有不同按压程度的罐的部分。限定波形的路径或者曲率的顶部和底部40包括具有较大按压的容器的部分。容器的壁部的板材在容器已经按压到最大的点具有最小厚度D40。顶部和底部40是由容器按压设备100的第一辊上的脊部120的互连表面132和第二辊的中间沟槽142按压的容器的部分。由于产生的辊隙Rg的原因而在互连表面132和中间沟槽142之间产生的按压具有最小宽度。按压容器进一步包括中间部分41,其布置在按压容器的顶部和底部40之间。脊部120和中间沟槽142的设计可导致按压容器的不同部分40、41具有不同厚度。图4a至图4b所示的凹口图案包括由按压容器的边缘42限定的基础曲率或者路径,和在与边缘42垂直的方向上在照片中向内延伸的纵向延伸。不同容器的按压容器的产生的形状都可以不同。
图5a至图5c示出了辊隙可如何由第一辊102上的脊部120和第二辊的中间沟槽142;以及布置于第二辊104上的脊部120和布置于第二辊104上的中间沟槽124交替限定的实例。图5a示出了这样布置辊102的脊部120使得和前边缘131'相交的从第一辊102的旋转轴线106绘制的直线与另一个辊的最相邻的中间沟槽142的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于是,第一辊102的脊部120的前边缘131'可以说直接面向第二辊104的中间沟槽142,反过来对于面向第二辊104上的中间沟槽142的第一辊102的前边缘131也是一样。可以说图5a所示的辊102、104的位置是开始位置。
图5b示出了当两个辊102、104已经围绕其相应的旋转轴线106、108旋转11.25度时的辊布置。当辊102、104围绕其相应的旋转轴线106、108旋转时,辊隙Rg由位于辊102、104的工作表面122的后部中的辊的部分形成。图5b示出从第一辊102的旋转轴线106绘制的直线V2与前边缘131'相交,并与另一个辊的最相邻的中间沟槽142的一部分重合。在此图中,第二辊104的所述前边缘不面向第一辊上的中间沟槽142,因为V2与第一辊102的中间沟槽142不重合。然而,第一辊102的前边缘面向第二辊104的中间沟槽142。辊隙由第一辊102的后表面133'和第二辊104的后表面133”限定。
图5c示出了辊102、104已经旋转额外的11.25度使得辊隙由第二辊104的脊部120和第一辊102的中间沟槽142限定的位置。因此,使两个角度γ、β也都增加11.25度。图5c所示的辊102、104的位置是图5a所示的辊102、104的位置的镜像,该镜像是沿着与y方向平行的竖直线。因此,对于辊102、104的每次全转,辊隙将交替地由脊部120和中间沟槽142限定,总共16次,在这之间其将由两个相对的中间沟槽142限定。
图6a至图6c是如何可通过使辊102、104中的一个旋转而在另一个辊锁定在适当位置中的同时调节辊隙的示意图。这可不用调节或者改变两个辊102、104的两个旋转轴线106、108之间的距离B来进行。这可当将辊102、104构造在自动回收机中来进行,或者可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图6a示出第一辊102和第二辊104各自具有8个布置为正常操作的脊部,其中,图5a至图5c中描述的角度γ是22.5度。在图6a至图6c中,锁定相对的第二辊104的角度β,因此是45度。图6b示出了相同的布置,其中,已将第一辊102调节负5度,使得将角度γ减小5度(γ-5度)。当锁定第二辊104时,可通过使第一辊102相对于第二辊104旋转回5度来进行调节。这减小了第二辊104上的脊部120和后表面133之间的距离,后表面133是第一辊102的中间沟槽142的一部分。辊隙现在具有减小的宽度Rg,其是比图6a所示的布置的宽度小的宽度。因此,可更好地设置辊布置,以压缩具有低材料壁厚的罐。不需要致动或者移动一个辊使得增加或者减小辊102、104的旋转轴线106、108之间的距离B便可调节容器按压设备是有利的。
图6c示出了一个实例,其中,已使第一辊102旋转并调节正5度,使得将角度γ增加5度(γ+5度)。如可在图6c中看到的,这增加了第一辊102和第二辊104之间的辊隙Rg。通过使第一辊102调节正5度来增加辊隙可允许压缩具有更大的壁材料厚度的容器。
图7a示出了两个非啮合无接触配合的辊。将第一辊1202和第二辊1204布置为围绕相应的旋转轴线1206、1208在相应的旋转方向W1202、W1204上反向旋转。将两个辊布置在离彼此距离B处,距离B是辊的旋转轴线1206、1208之间的距离。如果辊之间的距离B大于两个辊的组合最大半径,那么可以说辊非啮合配合地布置。在非啮合状态中,在第二辊1204的互连沟槽1242中不接收第一辊1202的脊部1220。因此,在这两个辊之间总是具有光口。
在图7b中示出了啮合无接触配合,其中,两个辊之间的距离B小于第一辊1202和第二辊1204的组合最大半径。将脊部1220、1224、1224'的形状设计为使得,可在由第二辊1204上的两个相邻脊部1224、1224'形成的互连沟槽中接收第一辊的脊部1220。可这样描述啮合无接触配合:第一辊1202的脊部1220至少部分地伸入第二辊1204的面对的互连沟槽1242中。在这种容器按压设备中,不存在处于y方向上的光口Lg。然而,当将凹槽126布置在脊部中时,这些可在辊之间提供光口。还可将啮合无接触配合描述为第一齿轮或齿圈和第二齿轮(或者小齿轮)或第二齿圈之间的无接触配合,其中,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360度时,其之间不存在接触。因此,将齿轮布置为使得可不通过齿轮传递动力。
另外,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要求的发明时,从附图、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研究中,可理解并实现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型。例如,可将一个辊制造为具有更大或者更小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中,可调节布置于所述一个辊上的脊部的数量,使得该辊可与配合的辊一起操作。
在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步骤,并且不定冠词“一(a)”或者“一个(an)”并不排除复数个。在彼此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列举某些措施的唯一事实并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无法用作优点。

Claims (21)

1.一种容器按压设备(100),该容器按压设备能安装在自动回收机中,用于压缩空的容器,特别地是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或者金属材料、例如PET或者镀锡金属制成的饮料瓶或罐,所述容器按压设备包括:
-能旋转的第一辊和第二辊(102、104),每个所述辊具有布置在相对布置的两个端(110a-110b、110c-110d)之间的工作表面(122),其中,所述辊彼此相邻地布置,以在公共的几何xz平面(x-z)中围绕相应的旋转轴线(106、108)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工作表面(122)包括多个脊部,这些脊部在所述辊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跨过所述工作表面(122),并分布在所述工作表面(122)的周向方向上,每个脊部(120)在所述轴向方向上都具有纵向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辊适于以啮合且无接触配合的方式旋转,使得沿着所述旋转轴线(106、108)之间的c-c方向在所述辊(102、104)之间总是存在辊隙(R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至少一个辊的至少一个所述脊部设置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凹槽(126),并且其中,所述凹槽在x方向上在所述辊之间形成间隙。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辊之间的最小距离是所述辊隙(Rg),所述辊隙(Rg)在xy平面(x-y)中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脊部(120)包括沿着所述脊部(120)的所述轴向方向分布的凹槽(126),所述凹槽(126)具有最大深度Rdp,该最大深度Rdp在1mm到1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mm到5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mm到2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两个相邻凹槽(126)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在所述工作表面(122)的长度L的1%和50%之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脊部(120)包括前表面(131)和后表面(133),并且其中,第一脊部的所述前表面之间的前边缘(131')接触相邻脊部(120)的所述后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脊部的所述前表面之间的、接触相邻脊部的所述后表面的所述前边缘(131')具有的半径(Re)在0mm到5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0.5mm到3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mm到2m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辊隙(Rg)交替地通过以下方式限定:
-所述第一辊(102)上的脊部(120)的所述前边缘(131')与所述第二辊(104)上的后表面(133);以及
-所述第二辊(104)上的脊部(120)的所述前边缘(131')与所述第一辊(102)上的后表面(133)。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脊部(120)进一步包括互连表面(132),所述互连表面(132)使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131、133)互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前表面(131)相对于与最大半径(Ro)平行的线形成角度α,并且其中,所述角度α在-20度到+3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0度到+2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0度到+10度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后表面(133)至所述互连表面(132)形成最大角度(Rt),并且其中,所述最大角度(Rt)在190度到26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90度到24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90度到220度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与权利要求9组合的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后表面(133)的宽度是所述互连表面(132)的宽度的多倍,该倍数在1到20的范围内,优选地在2到15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3到10的范围内。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辊具有最大半径(Ro)和最小半径(Ri),并且其中,所述脊部(120)具有高度(Rd),该高度定义为该最大半径(Ro)和该最小半径(Ri)之间的差,该高度(Rd)在2mm到2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3mm到12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4mm到6mm的范围内。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每个辊在所述辊的xy横截面中包括3到20个脊部,优选地5到15个脊部,更优选地6到12个脊部。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辊隙(Rg)在0.5mm到1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mm到8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mm到6mm的范围内。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每个辊(102、104)的最大直径(A)在50mm到10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60mm到9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70mm到80mm的范围内。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工作表面(122)在与相应的旋转轴线(106、108)平行的方向上具有最大长度(L),该最大长度在50mm到750mm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所述互连表面(132),和/或所述前表面(131),和/或所述后表面(133)具有的宽度在0.5mm到1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2.5mm到8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5mm到6mm的范围内。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其中,通过使所述辊(102、104)中的一个围绕所述旋转轴线(106、108)旋转,来调节所述辊隙(Rg)的宽度。
20.一种自动回收机,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按压设备(100)。
21.一种操作容器按压设备的方法,所述容器按压设备用于压缩空的容器,特别地是优选地由塑料或者金属材料、例如PET或者镀锡金属制成的饮料瓶或罐,所述容器按压设备包括:
-能旋转的第一辊和第二辊(102、104),每个所述辊具有布置在相对布置的两个端(110a-110b、110c-110d)之间的工作表面(122),其中,所述辊(102、104)彼此相邻地布置,以在公共的几何xz平面(xz)中围绕相应的旋转轴线(106、108)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工作表面(122)包括多个脊部,这些脊部在所述辊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跨过所述工作表面(122),并分布在所述工作表面(122)的周向方向上,每个脊部(120)在所述轴向方向上都具有纵向延伸;
所述方法包括:
-使所述辊(102、104)旋转,使得所述辊以啮合且无接触布置的方式配合,其中,在xy平面(x-y)中在所述辊(102、104)之间总是存在辊隙(Rg)。
CN201780010298.6A 2016-02-17 2017-02-17 容器按压设备和操作容器按压设备的方法 Active CN1086022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156129.5 2016-02-17
EP16156129 2016-02-17
PCT/EP2017/053648 WO2017140863A1 (en) 2016-02-17 2017-02-17 Container compress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ntainer compressing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2295A true CN108602295A (zh) 2018-09-28
CN108602295B CN108602295B (zh) 2021-01-29

Family

ID=5544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0298.6A Active CN108602295B (zh) 2016-02-17 2017-02-17 容器按压设备和操作容器按压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285683B2 (zh)
EP (1) EP3416821B1 (zh)
JP (1) JP7356223B2 (zh)
CN (1) CN108602295B (zh)
AU (1) AU2017220657B2 (zh)
BR (1) BR112018016586A2 (zh)
CA (1) CA3014844C (zh)
CL (1) CL2018002323A1 (zh)
ES (1) ES2952424T3 (zh)
SG (1) SG11201806408QA (zh)
WO (1) WO20171408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6608A (zh) * 2018-08-17 2018-12-18 海南省先进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天然橡胶脱水的双螺杆挤出机
EP4309885A3 (en) * 2019-01-31 2024-05-22 Tomra Systems ASA A device for compression of emptied containers for recycling purposes
EP4302956A1 (en) * 2022-07-06 2024-01-10 Tomra Systems ASA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pressing a mix of empty container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2615A1 (de) * 1989-03-10 1990-09-27 Lindemann Maschfab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mpaktieren von koerperfoermigen materialien
CN104039454A (zh) * 2011-10-07 2014-09-10 Fl史密斯公司 辊压机的边缘耐磨部件
CN203957391U (zh) * 2014-08-08 2014-11-26 厦门嘉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辊辊筒与弧形模板的快速拆装机构
US20150298415A1 (en) * 2014-04-22 2015-10-22 Hermann Schwelling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druecken von behaeltern
JP2015196191A (ja) * 2014-04-03 2015-11-09 新日鉄住金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圧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313817A (en) * 1913-06-14 1914-01-29 Thomas Hansen Tombyll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Decorticating Flax.
US2844184A (en) 1955-03-24 1958-07-22 Gilbert J Vollmer Metal balling machines
US3614821A (en) * 1969-04-22 1971-10-26 Harold J Qualheim Means for crushing or compacting disposable objects and refuse
JPS5075166U (zh) 1973-11-10 1975-07-01
JPS5636399A (en) 1979-08-29 1981-04-09 Shunji Kondo Empty can crushing machine
US4401279A (en) * 1981-08-27 1983-08-30 General Steel Industries, Inc. Synchronously counter-rotating intermeshing differential speed crusher roll assembly
DE3305063A1 (de) * 1982-02-12 1983-09-29 Takefumi Koganei Tokyo Hatanaka Abfall-zerkleinerungsvorrichtung
GB2183592B (en) 1985-11-29 1989-10-04 Guinness Son & Co Ltd A A beverage package and a method of packaging a beverage containing gas in solution
US5025995A (en) * 1989-07-24 1991-06-25 Smith Leo F Apparatus and crushing disposable containers
JPH0417834U (zh) 1990-06-05 1992-02-14
US5257741A (en) * 1992-09-21 1993-11-02 Rode Jerry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er redemption and recycling
US5560552A (en) * 1993-11-12 1996-10-01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rporation Container cutting assembly
DE4417493A1 (de) * 1994-05-19 1995-11-23 Bielomatik Leuze & Co Querschneider für Materialbahnen, insbesondere Papier-Formatquerschneider
US5511729A (en) * 1994-08-15 1996-04-30 Yeomans Chicago Corporation Waste comminutor and cutter elements therefor
JP3463289B2 (ja) 1995-10-11 2003-11-05 有限会社キムラ精機 空缶・瓶類の圧潰破砕装置
JPH09122983A (ja) 1995-10-25 1997-05-13 Biim Kogyo Kk 容器潰し装置
SE505539C2 (sv) * 1995-12-08 1997-09-15 Sunds Defibrator Ind Ab Valspress för avvattning av pappersmassa
JP2756438B2 (ja) 1996-01-31 1998-05-25 一心産業株式会社 空缶プレス機
IT1298837B1 (it) * 1998-01-08 2000-02-07 Rb Engineering S R L Procedimento per la tenerizzazione di pezzi di carne, apparecchiatura meccanica per la realizzazione del procedimento e carne tenerizzata
JP2921758B1 (ja) * 1998-04-03 1999-07-19 国男 渡辺 回転プレス装置
JP2001001188A (ja) 1999-06-23 2001-01-09 Isel Co Ltd 缶プレス装置
JP2003136292A (ja) * 2001-11-06 2003-05-14 Nakayo Telecommun Inc 容器潰し機
DE10325368B4 (de) * 2003-04-27 2006-03-02 Hermann Schwelling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drücken leerer Behälter
WO2006094819A2 (de) 2005-03-11 2006-09-14 Horst Bauer Vorrichtung zum axialen oder radialen verpressen von behältern
EP1757438A1 (de) * 2005-08-26 2007-02-28 Mayer, Peter Presse zum Verpressen von Verpackungsleergut
US7159809B1 (en) * 2006-03-20 2007-01-09 Yu-Lung Cheng Waste food processor
DE202008012248U1 (de) 2008-09-11 2008-11-27 Schwelling, Hermann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drücken leerer, verformbarer Behälter
ITRM20080538A1 (it) 2008-10-09 2010-04-10 Essepi Srl Apparato di triturazione, in particolare per materiali riciclabili.
JP5075166B2 (ja) 2009-06-01 2012-11-14 株式会社芝浦電子 定着器用温度センサ
DE102009049070A1 (de) * 2009-10-12 2011-04-14 Envipco Holding N.V. Vorrichtung zum Kompaktieren von Hohlkörpern, insbesondere von Getränkeblechdosen
US10195805B2 (en) 2013-01-16 2019-02-05 Hermann Schwelling Pressure roller for an apparatus for compaction of empty beverage containers
US20150360430A1 (en) * 2014-06-16 2015-12-17 Shawn D. Frazier Device for perforating and collapsing spent beverage containers
US20160263580A1 (en) * 2015-03-13 2016-09-15 Joy Mm Delaware, Inc. Sizer with adjustable roll drum
RU2639065C2 (ru) 2016-03-09 2017-12-19 Харис Нуриахметович Мухаметшин Автомат для прием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ной бутылочной тар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2615A1 (de) * 1989-03-10 1990-09-27 Lindemann Maschfab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mpaktieren von koerperfoermigen materialien
CN104039454A (zh) * 2011-10-07 2014-09-10 Fl史密斯公司 辊压机的边缘耐磨部件
JP2015196191A (ja) * 2014-04-03 2015-11-09 新日鉄住金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圧搾装置
US20150298415A1 (en) * 2014-04-22 2015-10-22 Hermann Schwelling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druecken von behaeltern
CN203957391U (zh) * 2014-08-08 2014-11-26 厦门嘉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辊辊筒与弧形模板的快速拆装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6821B1 (en) 2023-06-07
JP7356223B2 (ja) 2023-10-04
US11285683B2 (en) 2022-03-29
CL2018002323A1 (es) 2018-11-09
EP3416821A1 (en) 2018-12-26
ES2952424T3 (es) 2023-10-31
SG11201806408QA (en) 2018-08-30
WO2017140863A1 (en) 2017-08-24
AU2017220657B2 (en) 2022-02-03
EP3416821C0 (en) 2023-06-07
CA3014844C (en) 2022-12-13
NZ744628A (en) 2023-08-25
US20190030848A1 (en) 2019-01-31
AU2017220657A1 (en) 2018-08-16
BR112018016586A2 (pt) 2018-12-18
JP2019508251A (ja) 2019-03-28
CA3014844A1 (en) 2017-08-24
CN108602295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2295A (zh) 容器按压设备和操作容器按压设备的方法
US9533461B2 (en) Bead-ring winder
KR101997427B1 (ko) 원사 정렬장치
US5472076A (en) Device for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a lid
CN102344031A (zh) 旋转台输送机
EP1405811A1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yarn spool-holder tube, device for making same, spool-holder tube thus obtained and use method for said spool-holder tube
CN112775826A (zh) 轴承套圈下料机构
CN104136206A (zh) 钢丝圈卷取装置
CN108584458B (zh) 一种轴承生产加工用便于出料的储存装置
US5255870A (en) Interlocking dyeing support, for particular use on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and other machinery
CN2365176Y (zh) 带式输送机转向装置的换向滚筒
CN216444516U (zh) 一种全自动分拣换向设备的上料机构
CN206336704U (zh) 一种供料装置以及一种链条式物料托盘
CN109261759A (zh) 手动式卷板设备
CN205870172U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进排气门的导角装置
CN205672984U (zh) 五辊机用物料挡板
CN220467070U (zh) 转子冲片理片装置
CN214458411U (zh) 一种子母篮滚筒及工件处理系统
KR102395721B1 (ko) 용지 보관공급장치
CN213679081U (zh) 离型膜涂布自动接膜装置
CN217322616U (zh) 一种收卷机置换卷轴装置
CN211141190U (zh) 一种电线电缆用自动收线装置
KR102663223B1 (ko) 롤지 스텝업 자동이송장치
CN206911427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纺线原料破碎机械
NZ744628B2 (en) Container compress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ntainer compressing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