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3275A - 一种双轴传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轴传动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83275A CN108583275A CN201810268397.0A CN201810268397A CN108583275A CN 108583275 A CN108583275 A CN 108583275A CN 201810268397 A CN201810268397 A CN 201810268397A CN 108583275 A CN108583275 A CN 1085832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shaft component
- component
- driving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main drive shafting, e.g. cardan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轴传动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中,这种汽车具有:车体、动力源、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以及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沿横向对应配置于车体两侧,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至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传动装置包含: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传动轴组件、沿纵向延伸的第二传动轴组件、将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动力源的传动组件、连接第一传动轴组件和第一驱动轮的第一半轴、连接第二传动轴组件和第二驱动轮的第二半轴;所述动力源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同步转动,且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转动的方向相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轴传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挂的单轴传动汽车中,中央传动轴传递动力时,由于传动系统和车轮等结构阻力的存在,动力无法全部传递到车轮上,剩余动力通过转矩的形式双向作用于车体和车桥。由于车体和车桥之间通过连杆和减震器连接,可以相对移动和转动,所以在传动轴转矩的作用下,车体和车桥会相对扭转,由于转矩大小时刻变化,会造成车体的振动。
有鉴于此,发明人在研究了现有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轴传动汽车,旨在改善汽车在传动轴转矩的作用下,车体和车桥会相对扭转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具有:车体、动力源、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以及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沿横向对应配置于车体两侧,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至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含: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传动轴组件、沿纵向延伸的第二传动轴组件、将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动力源的传动组件、连接第一传动轴组件和第一驱动轮的第一半轴、连接第二传动轴组件和第二驱动轮的第二半轴;所述动力源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同步转动,且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转动的方向相反。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组件包含:连接动力源的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的分动器、连接所述分动器的中央差速器,以及连接所述中央差速器、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的第一差速器;所述第一差速器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连接所述中央差速器,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汽车还包含:第三驱动轮和第四驱动轮,所述第三驱动轮和第四驱动轮沿横向对应配置于车体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位于车体的后端,所述第三驱动轮和第四驱动轮位于车体的前端;所述传动装置还包含:沿纵向延伸的第三传动轴组件、沿纵向延伸的第四传动轴组件、连接第三传动轴组件和第三驱动轮的第三半轴、连接第四传动轴组件和第四驱动轮的第四半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组件、第四传动轴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动力源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轴组件、所述第四传动轴组件同步转动,且第三传动轴组件、第四传动轴组件转动的方向相反。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组件还包含:连接所述中央差速器、所述第三传动轴组件、所述第四传动轴组件的第二差速器;所述第二差速器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连接所述中央差速器,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组件和所述第四传动轴组件;所述中央差速器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连接所述分动器,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差速器和第二差速器,所述第一差速器和所述第二差速器都用以传动扭矩的放大。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包含:用以输入传动扭矩的第一输入轴、用以输出传动扭矩的第一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差速器和所述第一输入轴的第一锥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第二锥齿轮组、配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用以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万向传动装置的第一连轴组件,以及用以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万向传动装置的第二连轴组件;所述第一锥齿轮组为等齿数的锥齿轮组,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为减速锥齿轮组,所述第二锥齿轮组用以传动扭矩的放大。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包含:用以输入传动扭矩的第二输入轴、用以输出传动扭矩的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差速器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的第三锥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半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第四锥齿轮组、配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用以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和所述万向传动装置的第三连轴组件,以及用以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和所述万向传动装置的第四连轴组件;所述第三锥齿轮组为等齿数的锥齿轮组,所述第四锥齿轮组为减速锥齿轮组,所述第四锥齿轮组用以传动扭矩的放大。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万向传动装置具有: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节和所述第二万向节的万向节连接轴、固定配置在所述第一万向节的万向传动输入部、固定配置在所述第二万向节的万向传动输出部。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轴组件具有:固定配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的第一法兰、固定配置于所述万向传动输入部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连轴组件具有:固定配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第四法兰、固定配置于所述万向传动输出部的第三法兰;所述第三法兰和所述第四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车体支撑于所述车桥上,所述第一差速器和所述第二差速器配置于所述车体上。通过将第一差速器和第二差速器整合到车体,可以减小汽车的簧下质量,有利于优化车桥的动态响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中央差速器把来自动力源的动力传递给第一差速器和第二差速器,第一差速器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组件和第二传动轴组件,第二差速器上连接有第三传动轴组件和第四传动轴组件;第一传动轴组件和第二传动轴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传动的扭矩方向相反,作用在车体的扭矩能够相互抵消;同理,第三传动轴组件和第四传动轴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传动的扭矩方向相反,作用在车体的扭矩能够相互抵消;由此可以大大减少车体和传动装置之间的扭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汽车的后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汽车的前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传动轴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汽车的线性关系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汽车的局部扭矩图;
图中标记:1-第一传动轴组件,2-第一半轴,3-第一驱动轮,4-第二传动轴组件,5-第二半轴,6-第二驱动轮,7-第三传动轴组件,8-第三半轴,9-第三驱动轮,10-第四传动轴组件,11-第四半轴,12-第四驱动轮,13-第二差速器,14-分动器,15-中央差速器,16-第一差速器,17-第一锥齿轮组,18-第一输入轴,19-第一连轴组件,20-万向传动装置,21-第二连轴组件,22-第一输出轴,23-第二锥齿轮组,24-第三锥齿轮组,25-第二输入轴,26-第三连轴组件,27-第四连轴组件,28-第二输出轴,29-第四锥齿轮组,30-后桥,31-后桥壳,32-前桥壳,33-前桥,34-第一法兰,35-第二法兰,36-万向传动输入部,37-第一万向节,38-万向连接轴,39-第二万向节,40-万向传动输出部,41-第三法兰,42-第四法兰,43-传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双轴传动汽车具有:车体、动力源、第一驱动轮3、第二驱动轮6、以及传动装置;第一驱动轮3和第二驱动轮6沿横向对应配置于车体两侧,动力源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至第一驱动轮3和第二驱动轮6;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含: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传动轴组件1、沿纵向延伸的第二传动轴组件4、将第一传动轴组件1、第二传动轴组件4分别连接于动力源的传动组件43、连接第一传动轴组件1和第一驱动轮3的第一半轴2、连接第二传动轴组件4和第二驱动轮6的第二半轴5;动力源能够通过传动组件43带动第一传动轴组件1、第二传动轴组件4同步转动,且第一传动轴组件1、第二传动轴组件4转动的方向相反。由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双轴传动汽车还具有:第三驱动轮9和第四驱动轮12,第三驱动轮9和第四驱动轮12沿横向对应配置于车体两侧,第一驱动轮3和第二驱动轮6位于车体的后端,第三驱动轮9和第四驱动轮12位于车体的前端;传动装置还包含:沿纵向延伸的第三传动轴组件7、沿纵向延伸的第四传动轴组件10、连接第三传动轴组件7和第三驱动轮9的第三半轴8、连接第四传动轴组件10和第四驱动轮12的第四半轴11;第三传动轴组件7、第四传动轴组件10分别连接于传动组件43,动力源能够通过传动组件43带动第三传动轴组件7、第四传动轴组件10同步转动,且第三传动轴组件7、第四传动轴组件10转动的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轴传动汽车为四驱动汽车,所述动力源为发动机。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汽车可以省去第三传动轴组件7和第四传动传动轴组件,组成二驱汽车。
由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轴传动汽车具有后桥30和前桥33,该后桥30和前桥33均为整体桥结构;所述后桥30具有后桥壳31,该后桥壳31为整体结构,第一半轴2和第二半轴5配置于该后桥壳31的内部;所述前桥33具有前桥壳32,该前桥壳32为整体结构,第三半轴8和第四半轴11配置于该前桥壳32的内部。
由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43包含:连接动力源的变速器、连接变速器的分动器14、连接分动器14的中央差速器15,以及连接中央差速器15、第一传动轴组件1、第二传动轴组件4的第一差速器16,以及连接中央差速器15、第三传动轴组件7、第四传动轴组件10的第二差速器13。所述第一差速器16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连接中央差速器15,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第一传动轴组件1和第二传动轴组件4。所述第二差速器13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连接中央差速器15,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第三传动轴组件7和第四传动轴组件10。中央差速器15也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连接分动器14,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第一差速器16和第二差速器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差速器16和第二差速器13都用以传动扭矩的一级放大。在本实施例中,车体支撑于车桥上,第一差速器16和第二差速器13配置于车体上。通过将第一差速器16和第二差速器13整合到车体,可以减小汽车的簧下质量,有利于优化车桥的动态响应。
由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组件1包含:用以输入传动扭矩的第一输入轴18、用以输出传动扭矩的第一输出轴22、连接第一差速器16和第一输入轴18的第一锥齿轮组17、连接第一半轴2和第一输出轴22的第二锥齿轮组23、配置于第一输入轴18和第一输出轴22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20、用以连接第一输入轴18和万向传动装置20的第一连轴组件19,以及用以连接第一输出轴22和万向传动装置20的第二连轴组件21。所述第一锥齿轮组17为等齿数的锥齿轮组,该齿轮组由两个相通的锥齿轮组成;所述第二锥齿轮组23为减速锥齿轮组,与第一半轴2相连的锥齿轮的齿数大于与第一输出轴22相连的锥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锥齿轮组23用以传动扭矩的二级放大。
由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轴组件4包含:用以输入传动扭矩的第二输入轴25、用以输出传动扭矩的第二输出轴28、连接第一差速器16和第二输入轴25的第三锥齿轮组24、连接第二半轴5和第二输出轴28的第四锥齿轮组29、配置于第一输入轴18和第一输出轴22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20、用以连接第二输入轴25和万向传动装置20的第三连轴组件26,以及用以连接第二输出轴28和万向传动装置20的第四连轴组件27;第三锥齿轮组24为等齿数的锥齿轮组,该齿轮组由两个相通的锥齿轮组成;第四锥齿轮组29为减速锥齿轮组,与第二半轴5相连的锥齿轮的齿数大于与第二输出轴28相连的锥齿轮的齿数,第四锥齿轮组29用以传动扭矩的二级放大。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传动轴组件7和第四传动轴组件10的结构原理同第二传动轴组件4,在此不再赘述。
由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万向传动装置20具有:第一万向节37、第二万向节39、连接第一万向节37和第二万向节39的万向节连接轴、固定配置在第一万向节37的万向传动输入部36、固定配置在第二万向节39的万向传动输出部40。由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轴组件19具有:固定配置于第一输入轴18的第一法兰34、固定配置于万向传动输入部36的第二法兰35;第一法兰34和第二法兰3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连轴组件21具有:固定配置于第一输出轴22的第四法兰42、固定配置于万向传动输出部40的第三法兰41;第三法兰41和第四法兰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由图6所示,该图为后桥30与第一传动轴组件1、第二传动轴组件4之间的扭矩分析图,图中箭头表示扭矩的方向,由图可知第一传动轴组件1和第二传动轴组件4的扭矩相反。同理可知,第三传动轴组件7和第四传动轴组件10的扭矩也相反。第一传动轴组件1和第二传动轴组件4作用在车体的扭矩能够相互抵消;第三传动轴组件7和第四传动轴组件10作用在车体的扭矩也能够相互抵消,由此可以大大减少车体和传动装置之间的扭转。当本发明的双轴传动汽车沿直线行驶时,第一驱动轮3和第二驱动轮6,第三驱动轮9和第四驱动轮12均没有转速差,第一传动轴组件1和第二传动轴组件4产生的作用在身体上的扭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完全抵消,保证身体的平稳。当本发明的双轴传动汽车转弯行驶时,第一驱动轮3和第二驱动轮6,第三驱动轮9和第四驱动轮12均存在转速差,第一传动轴组件1和第二传动轴组件4产生的作用在身体上的扭矩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可以相互抵消一部分的扭矩,减少车体和车桥之间的扭转,大大改善汽车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具有车体、动力源、第一驱动轮(3)、第二驱动轮(6)、以及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轮(3)和第二驱动轮(6)沿横向对应配置于车体两侧,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至第一驱动轮(3)和第二驱动轮(6);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装置包含: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传动轴组件(1)、沿纵向延伸的第二传动轴组件(4)、将第一传动轴组件(1)、第二传动轴组件(4)分别连接于所述动力源的传动组件(43)、连接第一传动轴组件(1)和第一驱动轮(3)的第一半轴(2)、连接第二传动轴组件(4)和第二驱动轮(6)的第二半轴(5);所述动力源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43)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1)、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4)同步转动,且第一传动轴组件(1)、第二传动轴组件(4)转动的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3)包含:连接动力源的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的分动器(14)、连接所述分动器(14)的中央差速器(15),以及连接所述中央差速器(15)、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1)、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4)的第一差速器(16);所述第一差速器(16)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连接所述中央差速器(15),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含:第三驱动轮(9)和第四驱动轮(12),所述第三驱动轮(9)和第四驱动轮(12)沿横向对应配置于车体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轮(3)和第二驱动轮(6)位于车体的后端,所述第三驱动轮(9)和第四驱动轮(12)位于车体的前端;
所述传动装置还包含:沿纵向延伸的第三传动轴组件(7)、沿纵向延伸的第四传动轴组件(10)、连接第三传动轴组件(7和)第三驱动轮(9)的第三半轴(8)、连接第四传动轴组件(10)和第四驱动轮(12)的第四半轴(11);所述第三传动轴组件(7)、第四传动轴组件(10)分别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43),所述动力源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43)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轴组件(7)、所述第四传动轴组件(10)同步转动,且第三传动轴组件(7)、第四传动轴组件(10)转动的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3)还包含:连接所述中央差速器(15)、所述第三传动轴组件(7)、所述第四传动轴组件(10)的第二差速器(13);所述第二差速器(13)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连接所述中央差速器(15),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组件(7)和所述第四传动轴组件(10);所述中央差速器(15)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连接所述分动器(14),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差速器(16)和第二差速器(13),所述第一差速器(16)和所述第二差速器(13)都用以传动扭矩的放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1)包含:用以输入传动扭矩的第一输入轴(18)、用以输出传动扭矩的第一输出轴(22)、连接所述第一差速器(16)和所述第一输入轴(18)的第一锥齿轮组(17)、连接所述第一半轴(2)和所述第一输出轴(22)的第二锥齿轮组(23)、配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8)和所述第一输出轴(22)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20)、用以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18)和所述万向传动装置(20)的第一连轴组件(19),以及用以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22)和所述万向传动装置(20)的第二连轴组件(21);所述第一锥齿轮组(17)为等齿数的锥齿轮组,所述第二锥齿轮组(23)为减速锥齿轮组,所述第二锥齿轮组(23)用以传动扭矩的放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组件(4)包含:用以输入传动扭矩的第二输入轴(25)、用以输出传动扭矩的第二输出轴(28)、连接所述第一差速器(16)和所述第二输入轴(25)的第三锥齿轮组(24)、连接所述第二半轴(5)和所述第二输出轴(28)的第四锥齿轮组(29)、配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8)和所述第一输出轴(22)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20)、用以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25)和所述万向传动装置(20)的第三连轴组件(26),以及用以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28)和所述万向传动装置(20)的第四连轴组件(27);所述第三锥齿轮组(24)为等齿数的锥齿轮组,所述第四锥齿轮组(29)为减速锥齿轮组,所述第四锥齿轮组(29)用以传动扭矩的放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传动装置(20)具有:第一万向节(37)、第二万向节(39)、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节(37)和所述第二万向节(39)的万向节连接轴、固定配置在所述第一万向节(37)的万向传动输入部(36)、固定配置在所述第二万向节(39)的万向传动输出部(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轴组件(19)具有:固定配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8)的第一法兰(34)、固定配置于所述万向传动输入部(36)的第二法兰(35);所述第一法兰(34)和所述第二法兰(3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轴组件(21)具有:固定配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的第四法兰(42)、固定配置于所述万向传动输出部(40)的第三法兰(41);所述第三法兰(41)和所述第四法兰(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轴传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支撑于所述车桥上,所述第一差速器(16)和所述第二差速器(13)配置于所述车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68397.0A CN108583275A (zh) | 2018-03-29 | 2018-03-29 | 一种双轴传动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68397.0A CN108583275A (zh) | 2018-03-29 | 2018-03-29 | 一种双轴传动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83275A true CN108583275A (zh) | 2018-09-28 |
Family
ID=63623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68397.0A Pending CN108583275A (zh) | 2018-03-29 | 2018-03-29 | 一种双轴传动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8327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54708A (zh) * | 2022-07-01 | 2022-08-30 | 湖南利美防爆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半挂牵引车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66729A (ja) * | 1985-01-16 | 1986-07-28 | Toyota Motor Corp | 四輪駆動車用動力伝達装置 |
CN2090787U (zh) * | 1991-03-29 | 1991-12-18 | 吉林工业大学 | 变型四轮驱动拖拉机两侧传动装置 |
CN2399244Y (zh) * | 1999-11-24 | 2000-10-04 | 肖宏 | 四驱动车辆传动系统 |
CN1785705A (zh) * | 2004-12-08 | 2006-06-14 | 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 | 高性能四轮越野车辆的动力驱动传动系统 |
CN201559525U (zh) * | 2009-12-11 | 2010-08-25 | 陈方 | 双被动齿轮驱动桥 |
CN102673395A (zh) * | 2012-04-27 | 2012-09-19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四轮驱动系统 |
CN102806845A (zh) * | 2011-06-02 | 2012-12-05 | 黄贤荣 | 全时八轮驱动车辆差速传动系统 |
CN204312653U (zh) * | 2014-12-11 | 2015-05-06 | 王国栋 | 一种中央差速器及驱动装置及汽车驱动装置 |
CN105857387A (zh) * | 2016-05-11 | 2016-08-17 | 姚连涛 | 一种可变角度传动装置、车辆底盘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554289A (zh) * | 2017-08-15 | 2018-01-09 | 十堰戎马汽车特种传动有限公司 | 汽车超级底盘 |
CN207045133U (zh) * | 2017-08-14 | 2018-02-27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越野车的分时四驱系统 |
-
2018
- 2018-03-29 CN CN201810268397.0A patent/CN1085832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66729A (ja) * | 1985-01-16 | 1986-07-28 | Toyota Motor Corp | 四輪駆動車用動力伝達装置 |
CN2090787U (zh) * | 1991-03-29 | 1991-12-18 | 吉林工业大学 | 变型四轮驱动拖拉机两侧传动装置 |
CN2399244Y (zh) * | 1999-11-24 | 2000-10-04 | 肖宏 | 四驱动车辆传动系统 |
CN1785705A (zh) * | 2004-12-08 | 2006-06-14 | 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 | 高性能四轮越野车辆的动力驱动传动系统 |
CN201559525U (zh) * | 2009-12-11 | 2010-08-25 | 陈方 | 双被动齿轮驱动桥 |
CN102806845A (zh) * | 2011-06-02 | 2012-12-05 | 黄贤荣 | 全时八轮驱动车辆差速传动系统 |
CN102673395A (zh) * | 2012-04-27 | 2012-09-19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四轮驱动系统 |
CN204312653U (zh) * | 2014-12-11 | 2015-05-06 | 王国栋 | 一种中央差速器及驱动装置及汽车驱动装置 |
CN105857387A (zh) * | 2016-05-11 | 2016-08-17 | 姚连涛 | 一种可变角度传动装置、车辆底盘及其控制方法 |
CN207045133U (zh) * | 2017-08-14 | 2018-02-27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越野车的分时四驱系统 |
CN107554289A (zh) * | 2017-08-15 | 2018-01-09 | 十堰戎马汽车特种传动有限公司 | 汽车超级底盘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54708A (zh) * | 2022-07-01 | 2022-08-30 | 湖南利美防爆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半挂牵引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S616431A (ja) | プロペラシヤフト | |
CN107031363B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断开式电驱动桥及车辆 | |
CN108944433B (zh) | 一种用于8×8驱动车辆的分动器一体式中桥 | |
EP0590265B1 (de) | Antrieb eines Geländewagens | |
CN108583275A (zh) | 一种双轴传动汽车 | |
JPH07502097A (ja) | 差動装置 | |
CN208306371U (zh) | 一种双轴传动汽车 | |
SE9804560D0 (sv) | Transmission vid personbilar | |
JPS62275841A (ja) | 車両用動力分配装置 | |
CN216382422U (zh) | 一种集成分动器的减速器 | |
US20210347254A1 (en) | Portal Axle Drive for a Drive Axl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 |
CN107344490A (zh) | 一种电动四驱驱动装置及电动汽车 | |
JP2508674B2 (ja) | 四輪駆動車の動力伝達方法 | |
SU1614958A1 (ru) | Диагональный привод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DE631145C (de) | Kraftfahrzeug mit Vierradantrieb | |
CN207345495U (zh) | 一种分体式主减速器 | |
JPH04339024A (ja) |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 |
DE2252050A1 (de) | Kraftfahrzeug mit mehreren achsen | |
CN107351668A (zh) | 电驱动桥系统及电动汽车 | |
CA1113867A (en) | Four wheel drive mechanism | |
CN117048240A (zh) | 一种新型拖拉机前桥动力传动系统 | |
JPS63284029A (ja) | 四輪駆動機構 | |
JPH0110259Y2 (zh) | ||
JP2937515B2 (ja) | パワートレインのケース構造 | |
JPH0530510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