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7927A -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7927A
CN108497927A CN201810210401.8A CN201810210401A CN108497927A CN 108497927 A CN108497927 A CN 108497927A CN 201810210401 A CN201810210401 A CN 201810210401A CN 108497927 A CN108497927 A CN 108497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raw material
drinking
liquid
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04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孙皓
李大治
张道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asy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asy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asy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asy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104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979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97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7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6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 A47J31/0642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cartridge, e.g. having grooves or protrusions to separate cartridg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brewing chamb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2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following a specific operational sequence, e.g. for improving the taste of the extraction produ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47J31/407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with ingredient-containing cartridges; Cartridge-perfor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47J31/41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of liquid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属于饮料制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自动泡茶机泡出的茶饮品质较低等问题,本发明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所述胶囊饮料机包括设有进水刺针和引出刺针的冲泡头、用于容置胶囊的冲泡杯、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连通所述进水刺针,所述胶囊内部设有茶原料容纳腔,所述制作茶饮的方法包括:吸水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使茶原料浸泡吸水;萃茶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萃取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形成茶液;出茶阶段,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内的茶液由所述引出刺针排出。

Description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饮(茶汤)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体饮料,其口感清新,且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消费者众多,且已成为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
在传统的泡茶方式中,冲泡过程不仅受到场地、器具等限制,还很难对冲泡时的水温、水量、泡制时间进行精准的控制,这就可能会导致茶饮的口感、浓淡无法保证,甚至破坏其应有的营养价值。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泡茶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了便捷地享用茶饮,现有技术出现了自动泡茶机,其可以自动完成茶叶的冲泡过程,在冲泡完成后,再将提取的茶液放出。
虽然已有的自动泡茶技术通过控制水温和泡茶时间,可以获得较高品质的饮品,但与传统的泡茶方式相比仍有很大区别,没有实现传统冲泡方式中一杯茶叶多次冲泡的目的,而且多数自动泡茶机通常只注重最终茶饮的产出,而不注重泡茶的过程,对泡茶的手法基本上选择忽略,导致泡出的茶饮口感和品质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自动泡茶机向放置有茶叶的茶室或者茶胶囊中注入热水,对其中的进行茶叶进行冲泡,达到一定时间后直接将浸泡出的茶水排出,常常因为茶叶之间结合紧密而导致部分茶叶难以充分浸润,茶叶自身香气和有益成分无法散出,冲泡效果不够理想;还有使用茶粉或者茶叶和茶粉混合进行冲泡,虽然可以提升茶饮浓度和缩短泡茶时间,但受限于茶原料本身的品质,很难得到色香味俱佳的茶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利用胶囊饮料机自动完成对茶胶囊的冲泡,并有效萃取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提升茶饮浓度和香气。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所述胶囊饮料机包括设有进水刺针和引出刺针的冲泡头、用于容置胶囊的冲泡杯、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连通所述进水刺针,所述胶囊内部设有茶原料容纳腔,所述制作茶饮的方法包括:
吸水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使茶原料浸泡吸水;
萃茶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萃取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形成茶液;
出茶阶段,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内的茶液由所述引出刺针排出。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中,所述胶囊饮料机对同一胶囊至少可重复进行两次冲泡,每次冲泡分别执行所述制作茶饮的方法,以获取至少两杯浓度相近的茶液。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中,所述萃茶阶段包括至少循环进行两次的萃茶步骤,两次萃茶步骤之间设有循环间隔时间。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中,所述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和/或循环次数随冲泡次数增加而递增。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中,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连通所述进水刺针,在所述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内,所述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以促进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萃取。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中,所述吸水阶段中,在冲泡液体引入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后,设有吸水间隔时间,以使茶原料充分吸水浸泡。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中,所述吸水阶段循环进行至少两次,以使茶原料充分吸水。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中,所述吸水阶段中,在茶原料浸泡结束后,所述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用于促进茶原料水份沥干。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中,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连通所述进水刺针,所述出茶阶段中,所述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气压推动茶液经所述引出刺针排出。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中,所述所述胶囊内部由过滤件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为所述茶原料容纳腔,所述出茶阶段,茶液透过所述过滤件进入到上腔,并经所述引出刺针排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作茶饮的方法包括:吸水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使茶原料浸泡吸水;萃茶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萃取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形成茶液;出茶阶段,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内的茶液由所述引出刺针排出。
吸水阶段中,将冲泡液体(通常为水)引入茶原料容纳腔中,使茶原料容纳腔中的茶原料浸泡吸水,茶原料由干燥状态变为吸水状态,以在接下来的萃茶阶段中使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够最大程度的被萃取;在萃茶阶段中引入的冲泡液体,提取吸水状态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并使其溶解于冲泡液体中得到茶液,最后通过引出刺针将茶液排出。如此制作的茶饮,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香气和浓度;由于吸水阶段中的茶原料充分地浸泡吸水,这有利于萃茶阶段中可溶性物质的快速萃取,大大缩短萃取时间,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品质的茶饮,维持茶饮品质的同时优化了茶液萃取时长,解决目前机器泡茶所用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使用胶囊饮料机泡制茶饮,通过机器的自动化操作代替传统的手工泡茶,泡茶过程不受到场地、器具等因素限制,还能对冲泡时的水温、水量、泡茶时间进行精准的控制,以获得更高品质的茶饮。
所述胶囊饮料机对同一胶囊至少可重复进行两次冲泡,每次冲泡分别执行所述制作茶饮的方法,以获取至少两杯浓度相近的茶液。不同于咖啡、奶茶等其他饮料粉体,茶原料通常可以进行多次冲泡,根据本发明的制作茶饮方法,对同一胶囊重复进行至少两次冲泡,可以获得浓度相近的至少两杯茶液,在保证茶饮品质的同时实现了单个胶囊多次冲泡的目的,充分利用了茶原料,减少浪费。
所述萃茶阶段包括至少循环进行两次的萃茶步骤,两次萃茶步骤之间设有循环间隔时间。在萃茶阶段中设置至少两个萃茶步骤,实现茶原料的多段式萃取,总体上可以提升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以保证茶饮浓度;而两次萃茶步骤之间的循环间隔时间,影响到萃取效果,通过控制循环间隔时间可以控制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从而控制茶饮浓度,尤其是在多次冲泡的情况下,控制每次冲泡出的茶饮浓度。
所述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和/或循环次数随冲泡次数增加而递增。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越来越少,在对同一个胶囊进行多次冲泡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萃茶步骤循环间隔时间和/或循环次数的方式,可以提升茶原料的萃取效果,从而保证单个胶囊多次冲泡出的茶饮浓度相近。
在所述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内,所述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以促进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萃取。气体引入茶原料容纳腔有助于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浸出,提升茶饮浓度,同时也减少茶原料的含水量,使茶原料在下一个萃茶步骤中充分吸水,以提升萃取效果。
所述吸水阶段中,在冲泡液体引入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后,设有吸水间隔时间,以使茶原料充分吸水浸泡。设置吸水间隔时间可以保证茶原料由干燥状态变为吸水饱和状态,当茶原料完全吸水至饱和状态时,其可溶性物质的浸出速率达到最大,有利于萃茶阶段中可溶性物质的快速提取。
所述吸水阶段中,在茶原料浸泡结束后,所述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用于促进茶原料水份沥干。通过吹气沥干茶原料的水份,使茶原料在萃茶阶段更好地吸水并促进萃取。
所述出茶阶段中,所述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气压推动茶液经所述引出刺针排出。这种出茶方式,能使茶原料与茶液有效分离,尽可能多的排出茶液,由于没有冲泡液体的引入,更容易控制茶饮的浓度;尤其是在多次冲泡的情况下,这种出茶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茶原料容纳腔中的液体量,以及茶原料的含水量,防止较多液体残留在茶原料容纳腔中不断萃取茶原料导致再次冲泡时茶原料过萃,而含水量较低的茶原料可以在下一次冲泡的吸水阶段充分吸水,以促进茶原料中剩余可溶性物质的萃取。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胶囊饮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胶囊饮料机对同一胶囊进行三次冲泡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机座
200冲泡头、210进水刺针、220引出刺针
300胶囊、310胶囊杯、320胶囊膜片、330过滤架、340上腔、350下腔
400冲泡杯
500供液机构、510水泵、520锅炉、530水箱
600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所述胶囊饮料机包括设有进水刺针和引出刺针的冲泡头、用于容置胶囊的冲泡杯、供液机构和供气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和所述供气机构均连通所述进水刺针,所述胶囊内部设有茶原料容纳腔,所述制作茶饮的方法包括:吸水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使茶原料浸泡吸水;萃茶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萃取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形成茶液;出茶阶段,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内的茶液由所述引出刺针排出。本发明的制作茶饮的方法基于机器的自动化操作,从而代替传统的手工泡茶,泡茶过程不受到场地、器具等因素限制,还能对冲泡时的水温、水量、泡茶时间进行精准的控制,以获得更高品质的茶饮;并且制作的茶饮中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香气和浓度;由于吸水阶段中的茶原料充分地浸泡吸水,这有利于萃茶阶段中可溶性物质的快速萃取,大大缩短萃取时间,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品质的茶饮,维持茶饮品质的同时优化了茶液萃取时长,解决目前机器泡茶所用时间长的问题。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胶囊饮料机为卧式机型,包括机座100、冲泡头200、用于容置胶囊300的冲泡杯400、供液机构500、供气机构(通常为气泵)和驱动冲泡杯400动作的驱动机构600,冲泡头200上同侧安装进水刺针210和引出刺针220,进水刺针210高于引出刺针220,进水刺针210和引出刺针220均横向设置(横向可以是水平或者近似水平的形态),供液机构500和供气机构均连通进水刺针210;胶囊300容置于冲泡杯400中,且胶囊300的中心轴线也处于水平或者近似水平的形态。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胶囊内部设有茶原料容纳腔,具体而言:胶囊包括胶囊杯310和封闭胶囊杯310口的胶囊膜片320,胶囊杯310内设有过滤件330,当胶囊膜片320密封胶囊杯310后,胶囊内部由过滤件330分隔为上腔340和下腔350,其中的下腔350为茶原料容纳腔,茶原料容纳腔中放置茶原料,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茶原料包括所有类型的茶叶或草本叶,例如绿茶、黑茶、白茶、印度拉茶、调味茶、草本茶、果茶以及它们的组合,上述茶原料存在的形式可以是完整的、切碎的或磨碎的叶子、花瓣、果实或水果片,条型、拳曲型、螺钉型、颗粒型茶叶,片茶、碎茶、CTC茶,茶粉或茶末。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胶囊饮料机的工作原理:胶囊由机座100的投料口放入,驱动机构600驱动冲泡杯400向冲泡头200方向运动,使得胶囊300进入冲泡杯400内,当胶囊300位于冲泡杯400内时,胶囊300横向放置,冲泡杯400继续运动,使冲泡头200压紧胶囊300,同时进水刺针210和引出刺针220穿透胶囊的胶囊膜片320;供液机构500一般包括水箱530、锅炉520和水泵510,水箱530中的冲泡液体在水泵510的作用下进入锅炉520加热,加热后的冲泡液体在水泵510作用下通过进水刺针210引入胶囊内,溶解或者萃取胶囊内的粉料形成饮品,进水刺针210持续向胶囊内注入液流,使得胶囊内部存在一定的压力,最后推动混合后的饮品从引出刺针220引出,上述的冲泡液体通常为水。
根据上述的胶囊饮料机,本发明实施例制作茶饮的方法包括:
吸水阶段,供液机构500通过进水刺针210向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使茶原料浸泡吸水;
萃茶阶段,供液机构500通过进水刺针210向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萃取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形成茶液,可溶性物质通常包括茶多酚、各类氨基酸、生物碱、芳香性物质、可溶性糖等;
出茶阶段,茶原料容纳腔内的茶液由引出刺针220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引入茶原料容纳腔中的冲泡液体为85℃~95℃的热水,热水泡茶有助于可溶性物质的萃取,增加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浸出量,大大缩短泡茶时长;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在水中的浸出率呈正比,水温越高,浸出率越大,茶汤则越浓;反之,水温越低,浸出率越小,茶汤则越淡,泡茶水温过低,渗透性差,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茶水温过高,茶汤容易变黄,茶味较苦(生物碱容易浸出),且营养成分遭到大量破坏,同时还考虑到较高温度的冲泡液体导致消费者无法立即引用,故本发明实施例选择85℃~95℃的热水进行冲泡,优选为90℃的热水,可以保证茶饮的浓度和饮用口感。
传统的手工泡茶,一杯茶叶通常可以冲泡多次,但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浸出量逐渐减小,茶饮随之变淡,虽可以增加冲泡时间来提升茶饮浓度,但手工泡茶难以精确控制泡制时间、水量和水温,故而无法保证多泡茶饮浓度的一致性。本发明实施例的胶囊饮料机对同一胶囊至少重复进行两次冲泡,而每次冲泡分别执行上述制作茶饮的方法,以获取至少两杯浓度相近的茶液,在保证茶饮品质的同时实现了单个胶囊多次冲泡的目的,充分利用了茶原料,减少浪费。
多数茶叶在第一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在第二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30%左右;在第三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10%左右,在第四泡时,可溶性物质所剩无几,因此,多数茶叶以冲泡三次为宜。以三次冲泡为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制作茶饮的方法,通过胶囊饮料机对每一次冲泡时水温、水量、泡制时间的精准控制,可以获取三杯浓度相近的茶液。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使用胶囊饮料机对同一胶囊进行三次冲泡的流程如下:
第一次冲泡:
吸水阶段,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每次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20ml;当冲泡液体引入茶原料容纳腔后,设有吸水间隔时间,吸水间隔时间设定为10s,上述吸水阶段循环进行2次;
萃茶阶段,包括萃茶步骤,萃茶步骤的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14ml;上述萃茶步骤循环进行10次,两次萃茶步骤之间设有循环间隔时间,循环间隔时间设定为3s;
出茶阶段,供气机构通过进水刺针向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气压推动茶液经引出刺针排出,气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50%,吹气时间设定为8s。
由于第一次冲泡前茶原料为干燥状态,为使茶原料充分吸水,将吸水阶段循环进行2次,第一个吸水阶段促使茶原料吸水并由冷态向热态转换,第一个吸水阶段促使茶原料充分吸水至饱和状态并替换出温度较低的萃出液;设置吸水间隔时间可以保证茶原料由干燥状态变为吸水饱和状态,当茶原料完全吸水至饱和状态时,其可溶性物质的浸出速率达到最大,有利于萃茶阶段中可溶性物质的快速提取。应该理解:如果茶原料本身不易吸水,可以增加吸水阶段的循环次数,以强化茶原料的吸水效果。
上述冲泡过程中,冲泡液体流速过慢,水泵功率低,可能会导致流量计处于不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导致计量不精确,影响萃取;冲泡液体流速过快,可能会导致将还未萃取充分的冲泡液体排出,还可能导致茶液产生不必要的气泡。因此,引入冲泡液体的流速设定为4mL/s~7mL/s,优选为4.65mL/s。
萃茶阶段实现对茶原料的多段式萃取,总体上可以提升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以保证茶饮浓度;而两次萃茶步骤之间的循环间隔时间,影响到萃取效果,通过控制循环间隔时间可以控制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从而控制茶饮浓度,尤其是在多次冲泡的情况下,控制每次冲泡出的茶饮浓度。由于第一次冲泡时茶原料含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故只需要较少的萃茶步骤循环次数以及较短的循环间隔时间就可达到理想浓度,因此,第一次冲泡时设定萃茶步骤循环进行10次,循环间隔时间设定为3s。
根据茶原料种类的不同,上述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可以进行调整,然而循环间隔时间过长,冲泡液体在茶原料容纳腔中停留时间过久导致茶原料过萃;循环间隔时间过短,前一段冲泡液体还未完全萃取茶原料就被下一段冲泡液体代替,导致茶原料萃取不足,一般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设定为1s~10s,更优的是2s~5s;而且,萃茶步骤在满足至少两次循环的条件下,也可以设定为3次、5次、8次、15次等。
采用气压推动茶液经引出刺针排出,能使茶原料与茶液有效分离,尽可能多的排出茶液,由于没有冲泡液体的引入,更容易控制茶饮的浓度;尤其是在多次冲泡的情况下,这种出茶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茶原料容纳腔中的液体量,以及茶原料的含水量,防止较多液体残留在茶原料容纳腔中不断萃取茶原料导致再次冲泡时茶原料过萃,而含水量较低的茶原料可以在下一次冲泡的吸水阶段充分吸水,以促进茶原料中剩余可溶性物质的萃取。然而,气流流速过慢,可能会导致吹气量不足,无法将茶原料容纳腔中的茶液吹出,进而导致下一次冲泡的茶原料过萃;气流流速过快,容易将细小的茶原料吹出,并产生不必要的气泡,因此,引入气体的流速一般设定为6mL/s~20mL/s,优选为12 mL/s。相应的:如果吹气时间过长,茶原料容纳腔中的茶液被吹出后仍有气体被注入茶原料容纳腔中,在密闭的胶囊中,氧气极易与茶原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部分可溶性物质的营养成分损失;如果吹气时间过短,无法将茶原料容纳腔中的茶液吹出,进而导致下一次冲泡的茶原料过萃,因此,吹气时间一般设定为2s~10s,优选为8s。
第二次冲泡:
吸水阶段,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每次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20ml;当冲泡液体引入茶原料容纳腔后,设有吸水间隔时间,吸水间隔时间设定为10s;
萃茶阶段,包括萃茶步骤,萃茶步骤的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11ml;上述萃茶步骤循环进行15次,两次萃茶步骤之间设有循环间隔时间,循环间隔时间设定为3s;
出茶阶段,供气机构通过进水刺针向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气压推动茶液经引出刺针排出,气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50%,吹气时间设定为8s。
由于第一次冲泡时的茶原料有一定的含水量,在第二次冲泡的吸水阶段仅执行一次,主要实现茶原料由冷态到热态的转换,使其进入较好的萃取状态。
经过第一次冲泡,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减少,故在第二次冲泡的萃茶阶段增加萃茶步骤的循环次数,以提升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以使第二次冲泡获得的茶液与第一次冲泡获得的茶液浓度基本保持一致。其它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萃茶阶段中两次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或者增加萃茶步骤的循环次数的同时,也增加两次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均能实现使第二次冲泡获得的茶液与第一次冲泡获得的茶液浓度基本保持一致的目的。
第三次冲泡:
吸水阶段,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每次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20ml;当冲泡液体引入茶原料容纳腔后,设有吸水间隔时间,吸水间隔时间设定为15s;
萃茶阶段,包括萃茶步骤,萃茶步骤的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8ml;上述萃茶步骤循环进行20次,两次萃茶步骤之间设有循环间隔时间,循环间隔时间设定为4s;
出茶阶段,供气机构通过进水刺针向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气压推动茶液经引出刺针排出,气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50%,吹气时间设定为8s。
茶原料中大部分的可溶性物质已经在前两次的冲泡过程中溶入茶液中,为了保证第三次冲泡茶液的浓度,增加第三次冲泡中吸水阶段的吸水间隔时间,使茶原料完全吸水至饱和状态时,其可溶性物质的浸出速率达到最大,有利于萃茶阶段中可溶性物质的快速提取;并且在第三次冲泡的萃茶阶段再次增加萃茶步骤的循环次数和循环间隔时间,以提升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以使第三次冲泡获得的茶液与其前两次冲泡获得的茶液浓度基本保持一致。
由上述流程可知:三次冲泡的萃茶步骤的循环次数依次增加,不仅要保证三次冲泡中可溶性物质浸出量基本相同,而且三次冲泡中每个萃茶步骤引入的冲泡液体量也应依次减小,以保证每次冲泡引入的冲泡液体总量保持基本一致,从而获得获取三杯浓度和液体量相近的茶液。
应当理解:在每次冲泡的出茶阶段,可以不采用吹气出茶的方式,而直接用冲泡液体注入茶原料容纳腔中,利用液体动压使茶液排出。
另外,可以理解的,所述胶囊饮料机也可以单次执行上述制作茶饮的方法,对同一胶囊只进行一次冲泡,获取一杯浓度较高的茶液,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饮用需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内,供气机构通过进水刺针向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以促进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萃取。气体引入茶原料容纳腔有助于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浸出,提升茶饮浓度,同时也减少茶原料的含水量,使茶原料在下一个萃茶步骤中充分吸水,以提升萃取效果。尤其是在对同一胶囊进行三次冲泡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二次和/或第三次冲泡的萃茶阶段引入上述吹气过程,提升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由此来保证茶液浓度。在冲泡较难萃取的茶原料时,可以在每次冲泡的萃茶阶段分别引入上述吹气过程,提升萃取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吸水阶段中,在茶原料浸泡结束后,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用于促进茶原料水份沥干。通过吹气沥干茶原料的水份,使茶原料在萃茶阶段更好地吸水并促进萃取,特别是对同一胶囊进行三次冲泡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二次和/或第三次冲泡的吸水阶段引入上述吹气过程,以使茶原料获得较好的萃取状态。在冲泡较难萃取的茶原料时,可以在每次冲泡的吸水阶段分别引入上述吹气过程,提升萃取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不局限于热泡茶,对于目数较大的碎茶、茶粉、茶末等,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制作茶饮的方法,也可以使用低于50℃低温水进行冲泡,同样可以获得理想浓度和香气的茶饮,或者对单个胶囊进行多次冲泡获得多杯浓度相近的茶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所述胶囊饮料机包括设有进水刺针和引出刺针的冲泡头、用于容置胶囊的冲泡杯、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连通所述进水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部设有茶原料容纳腔,所述制作茶饮的方法包括:
吸水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使茶原料浸泡吸水;
萃茶阶段,所述供液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冲泡液体,萃取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形成茶液;
出茶阶段,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内的茶液由所述引出刺针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饮料机对同一胶囊至少可重复进行两次冲泡,每次冲泡分别执行所述制作茶饮的方法,以获取至少两杯浓度相近的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茶阶段包括至少循环进行两次的萃茶步骤,两次萃茶步骤之间设有循环间隔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和/或循环次数随冲泡次数增加而递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连通所述进水刺针,在所述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内,所述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以促进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萃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阶段中,在冲泡液体引入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后,设有吸水间隔时间,以使茶原料充分吸水浸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阶段循环进行至少两次,以使茶原料充分吸水。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连通所述进水刺针,所述出茶阶段中,所述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气压推动茶液经所述引出刺针排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阶段中,在茶原料浸泡结束后,所述供气机构通过所述进水刺针向所述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用于促进茶原料水份沥干。
10.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部由过滤件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为所述茶原料容纳腔,所述出茶阶段,茶液透过所述过滤件进入到上腔,并经所述引出刺针排出。
CN201810210401.8A 2018-03-14 2018-03-14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Pending CN1084979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0401.8A CN108497927A (zh) 2018-03-14 2018-03-14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0401.8A CN108497927A (zh) 2018-03-14 2018-03-14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7927A true CN108497927A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7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0401.8A Pending CN108497927A (zh) 2018-03-14 2018-03-14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9792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7836A (zh) * 2018-12-28 2019-03-22 东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冲泡咖啡的方法以及咖啡冲泡机
CN109566803A (zh) * 2018-12-26 2019-04-05 福建省蓝湖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汁胶囊及其制造方法及其释放工具及其释放方法
CN110811327A (zh) * 2019-11-19 2020-02-21 郝敏 一种萃取机及其萃取方法
WO2020234060A1 (en) * 2019-05-20 2020-11-26 Quickjuice, S.L. Machine and capsule for dispensing a beverage
CN114209202A (zh) * 2021-12-20 2022-03-22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萃茶功能的食品加工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345A (zh) * 2008-05-01 2011-06-01 班奥麦迪克公司 气压可控制的饮料制造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4643934A (zh) * 2015-02-05 2015-05-27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泡饮料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20696A (zh) * 2015-07-08 2015-09-23 苏墨君 胶囊茶配方及其泡制方法
WO2016041811A1 (de) * 2014-09-17 2016-03-24 Delica Ag Kapsel und system zur zubereitung eines flüssigen lebensmittels
WO2016147041A1 (en) * 2015-03-18 2016-09-22 Mokadose S.R.L. Dispensing apparatus of capsules for production of beverages
CN206087917U (zh) * 2016-05-27 2017-04-12 杭州易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胶囊及其使用该胶囊的多功能饮料制备装置
US20170265678A1 (en) * 2013-04-03 2017-09-21 2266170 Ontario Inc. Capsule machine and component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345A (zh) * 2008-05-01 2011-06-01 班奥麦迪克公司 气压可控制的饮料制造设备、系统和方法
US20170265678A1 (en) * 2013-04-03 2017-09-21 2266170 Ontario Inc. Capsule machine and components
WO2016041811A1 (de) * 2014-09-17 2016-03-24 Delica Ag Kapsel und system zur zubereitung eines flüssigen lebensmittels
CN104643934A (zh) * 2015-02-05 2015-05-27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泡饮料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47041A1 (en) * 2015-03-18 2016-09-22 Mokadose S.R.L. Dispensing apparatus of capsules for production of beverages
CN104920696A (zh) * 2015-07-08 2015-09-23 苏墨君 胶囊茶配方及其泡制方法
CN206087917U (zh) * 2016-05-27 2017-04-12 杭州易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胶囊及其使用该胶囊的多功能饮料制备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6803A (zh) * 2018-12-26 2019-04-05 福建省蓝湖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汁胶囊及其制造方法及其释放工具及其释放方法
CN109497836A (zh) * 2018-12-28 2019-03-22 东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冲泡咖啡的方法以及咖啡冲泡机
CN109497836B (zh) * 2018-12-28 2021-08-10 东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冲泡咖啡的方法以及咖啡冲泡机
WO2020234060A1 (en) * 2019-05-20 2020-11-26 Quickjuice, S.L. Machine and capsule for dispensing a beverage
CN110811327A (zh) * 2019-11-19 2020-02-21 郝敏 一种萃取机及其萃取方法
CN114209202A (zh) * 2021-12-20 2022-03-22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萃茶功能的食品加工机
CN114209202B (zh) * 2021-12-20 2023-06-09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萃茶功能的食品加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7927A (zh)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CN102860366B (zh) 一种提高工夫红茶品质的工艺
CN102010808B (zh) 红枣酒及其生产工艺
CN103262920B (zh) 一种调味金花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2559448B (zh) 全果发酵型青梅酒的酿造方法
CN103773651A (zh) 一种干型猕猴桃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4115A (zh) 一种富含植物活性物质的铁皮石斛酒的制备工艺
CN107189901B (zh) 茶酒的酿制工艺
CN104651202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虫草果奶醋
CN102986891A (zh) 一种商用豆浆机的制浆方法
CN104543124A (zh) 一种苦瓜茶的制备方法及其饮用方法
CN105199891A (zh) 一种白茶酒的生产方法
CN107372855B (zh) 一种茶干及营养保鲜茶干的制作方法
CN105441257A (zh) 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枸杞果酒的方法
CN101536798B (zh) 强化型金丝枣醋饮及其酿造方法
CN104431091A (zh) 一种利用复合酶降低茶汤苦味的绿茶浓缩液制备方法
CN108913416A (zh) 一种枇杷果酒的酿造方法
CN106085776A (zh) 一种红茶酒的制作方法
CN108514334A (zh)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CN106333020A (zh) 一种红茶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4041908B (zh) 一种牡丹花粉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CN107873893A (zh) 一种凉性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3952261B (zh) 一种冰红枣酒的生产工艺
CN106497738A (zh) 一种高酒精度红枣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2721A (zh) 提高细胞破损速率的红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