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2277B - 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 - Google Patents

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82277B
CN108482277B CN201810150860.1A CN201810150860A CN108482277B CN 108482277 B CN108482277 B CN 108482277B CN 201810150860 A CN201810150860 A CN 201810150860A CN 108482277 B CN108482277 B CN 1084822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module
modules
wal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08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82277A (zh
Inventor
中野良
小山由伎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82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2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82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2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8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6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for line-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in the bo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恰当地设置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应用于线束(WH)中的电气连接箱1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模块(3),分别具有:组装电子元件的主体部(31)和能够将所述主体部(31)彼此连结的模块侧连结部(32),并且,所述多个模块(3)以所述主体部沿着第1方向(X)隔开间隙(35)地并排的状态,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相互连结;以及支承壁体(44),具有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该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将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而连结后的多个模块(3)沿着与第1方向(X)交叉的第2方向(Y)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

Description

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应用在搭载于车辆等的线束中的现有的电子元件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气布线模块,将多个电子元件能够布线地收纳在模块主体的内部。该电气布线模块在电子元件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将多个该电子元件彼此连结的连接单元。而且,电气布线模块的模块主体被形成为框状,并且在该模块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将已进行上述连结的电子元件固定的固定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99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气布线模块例如在为了吸收各部的公差和应对车辆震动时的震动等而恰当地设置电子元件的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恰当地设置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元件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模块,分别具有:组装有电子元件的主体部和能够将所述主体部彼此连结的模块侧连结部,并且,所述多个模块以所述主体部沿着第1方向隔开间隙地并排的状态,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相互连结;以及支承壁体,具有多个壁体侧连结部,所述多个壁体侧连结部将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而被连结的所述多个模块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
另外,在上述电子元件单元中,可以是:所述壁体侧连结部以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支承壁体的间隔比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而相互连结后的所述主体部彼此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间隔窄的状态,连结所述多个模块和所述支承壁体。
另外,在上述电子元件单元中,可以是:所述模块侧连结部以所述多个模块经由所述壁体侧连结部而固定在所述支承壁体的状态,位于以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所述主体部的中心位置为基准,向所述支承壁体侧的相反侧偏移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电子元件单元中,可以是:所述模块侧连结部包含能够相互卡止的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所述多个模块分别具有多个所述第1连结部以及多个所述第2连结部,所述壁体侧连结部能够卡止所述第1连结部,所述第1连结部具有与所述第2连结部或者所述壁体侧连结部卡止的卡止突起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从所述卡止突起部向所述电子元件侧贯通的切口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性的布线材料;以及电子元件单元,与所述布线材料电气连接,所述电子元件单元包括:多个模块,分别具有:组装有与所述布线材料电气连接的电子元件的主体部和能够将所述主体部彼此连结的模块侧连结部,并且,所述多个模块以所述主体部沿着第1方向隔开间隔地并排的状态,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而相互连结;以及支承壁体,具有多个壁体侧连结部,所述多个壁体侧连结部将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而连结后的所述多个模块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中,多个模块经由模块侧连结部而沿着第1方向并排地相互连结。在该情况下,多个模块的主体部以沿着第1方向隔开间隙地并排的状态被相互连结。而且,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中,支承壁体将已沿着第1方向并排且相互连结的多个模块经由壁体侧连结部而沿着第2方向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根据该构成,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实现以下这样的效果:通过在已连结的多个模块的各主体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已连结的多个模块相对于支承壁体被悬臂状地支承,从而能够恰当地设置电子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第1模块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第2模块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模块的概略构成的部分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模块侧连结部的概略构成的部分截面图。
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模块侧连结部、壁体侧连结部的概略构成的部分截面图。
图9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下盖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壁体侧连结部的概略构成的部分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壁体侧连结部的概略构成的部分截面立体图。
图12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防止错误组装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气连接箱(电子元件单元)
2:电子元件
3:模块
31:主体部
32:模块侧连结部
33:第1连结部
33c:卡止突起部
33e:切口部
34:第2连结部
35:间隙
44:侧壁部(支承壁体)
46:壁体侧连结部
C1:中心位置
D1、D2:间隔
W:布线材料
WH:线束
X:第1宽度方向(第1方向)
Y:第2宽度方向(第2方向)
Z:高度方向(第3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置换的构成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
需要说明的是,图1用双点划线省略上盖地进行图示,在其他图中省略上盖的图示本身。另外,图1、图4、图5用双点划线省略电子元件的一部分地进行图示,在其他图中省略电子元件的图示本身。另外,图1部分地图示布线材料、外装材料的一部分,图6用双点划线省略布线材料、端子的一部分地进行图示,在其他图中省略布线材料、外装材料、端子的图示本身。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相互交叉的第1方向、第2方向以及第3方向中的第1方向称为“第1宽度方向X”,第2方向称为“第2宽度方向Y”,第3方向称为“高度方向Z”。此处,第1宽度方向X、第2宽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相互正交。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在高度方向Z中的设置后述上盖的侧称为上侧,将设置后述下盖的侧称为下侧。对于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以在各部已相互组装且电气连接箱被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方向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作为图1、图2、图3中示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件单元的电气连接箱1被搭载于汽车等车辆,并被纳入线束WH。线束WH例如为了搭载于车辆的各装置之间的连接,将在电源供给、信号通信中使用的多个布线材料W捆绑,作为集合元件,并且通过连接器等将多个布线材料W连接到各装置。线束WH包括:导电性布线材料W;在内部插通布线材料W的外装材料C;以及电气连接箱1,与布线材料W电气连接。布线材料W例如由金属棒、电线、电线束等构成。金属棒是由绝缘性的包覆部覆盖导电性的棒状部件的外侧而成的。电线是由绝缘性的包覆部覆盖包含多个导电性金属裸线的导体部(芯线)的外侧而成的。电线束是捆绑该电线而成的。外装材料C被外装在布线材料W且保护该布线材料W,例如是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为具有可挠性的大致圆筒状的波纹管。线束WH将多个布线材料W捆绑并集中,同时经由在已捆绑的布线材料W的末端设置有的端子、连接器等而电气连接电气连接箱1。线束WH除此之外也可以被构成为进一步包含:索环、保护器、夹具等。
电气连接箱1将连接器、保险丝、继电器、电容器、分支部、电子控制单元等电装件集中地收纳在内部。电气连接箱1例如被设置在车辆的引擎室和车厢内。电气连接箱1经由布线材料W等而被连接在电池等电源与被搭载于车辆内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电气连接箱1将从电源供给的电力分配至车辆内的各种电子设备。虽然电气连接箱1有时也被称为连接箱、保险丝箱、继电器箱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统称为电气连接箱。
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连接箱1包括:电子元件2、多个模块3以及箱体4。电气连接箱1在电子元件2已组装在模块3的状态下被收纳在箱体4内。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连接箱1中,多个模块3沿着第1宽度方向X并排地相互连结,并且,已连结的该多个模块3相对于箱体4沿着第2宽度方向Y被悬臂状支承并固定。根据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连接箱1实现了能够恰当地设置电子元件2的构成。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电气连接箱1的各构成。
电子元件2被以组装到模块3的状态设置在箱体4内,且电气连接布线材料W。设置多个电子元件2。电子元件2例如是连接器、保险丝、继电器、电容器、分支部、晶体管、电子控制单元以及将这些单元化而成的电子元件单元等。此处,电子元件2例如是继电器。
模块3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地,是组装电子元件2并且相对于箱体4可拆装地组装的部件。模块3由与后述的下盖41等同样的绝缘性合成树脂形成。在箱体4设置多个模块3。多个模块3被构成为能够相互连结。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模块3被构成为包含:能够搭载的电子元件2的数量相互不同的第1模块3A以及第2模块3B。图4所示的第1模块3A能够组装一个电子元件2。图5所示的第2模块3B能够组装两个电子元件2。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连接箱1例如不管被应用的车种和平台(platform)等如何,都尽可能地将第1模块3A、第2模块3B等标准化、通用化。另一方面,电气连接箱1例如与被应用的车种和平台等相对应地,适当选择第1模块3A和第2模块3B并组合使用。根据该构成,电气连接箱1能够平衡地兼顾通过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来提高通用性以及通过部件的选择多样性来进行最佳化,其结果是,能够与各种各样的车种和平台对应。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连接箱1被构成为包含四个第1模块3A以及三个第2模块3B作为多个模块3,能够设置合计十个电子元件2。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在不需要特别区分地说明第1模块3A和第2模块3B的情况下,有时简称为模块3。
多个模块3分别被构成为具有主体部31以及模块侧连结部32,并且它们被一体地形成。主体部31是组装电子元件2的部分。第1模块3A具有一个主体部31。第1模块3A能够在该一个主体部31组装一个电子元件2。第2模块3B具有两个主体部31,该两个主体部31邻接并连接且一体地形成。第2模块3B对该两个主体部31逐个地设置一个电子元件2,合计为两个电子元件2。模块侧连结部32是能够将主体部31彼此相互连结的部分。此处,模块侧连结部32的一部分也被用于与箱体4的卡止。
具体而言,主体部31如图4、图5、图6所示地,被构成为包含搭载部31a和连接部31b,这些成为一体,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搭载部31a是搭载电子元件2的部分。搭载部31a被构成为包括:多个划分壁部31c、搭载空间部31d以及一对臂状卡止部31e。多个划分壁部31c从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的连接部31b的四个角分别沿着高度方向Z突出地形成。搭载空间部31d是被划分壁部31c划分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空间部,并且是收纳电子元件2的空间部。一对臂状卡止部31e是对电子元件2进行卡止的部分。一对臂状卡止部31e从连接部31b的两短边沿着高度方向Z向与划分壁部31c相同侧突出地形成。一对臂状卡止部31e位于相对于连接部31b的长边方向隔着搭载空间部31d地对置的位置。搭载部31a将电子元件2收纳在由多个划分壁部31c围成的搭载空间部31d内,根据需要,通过一对臂状卡止部31e将该电子元件2卡止并保持在搭载空间部31d内。连接部31b是将已收纳并保持在搭载部31a的电子元件2与在布线材料W的末端设置的端子T电气连接的部分。连接部31b在高度方向Z的搭载部31a的相反侧的端面形成多个腔31f(特别是参照图6),并且在高度方向Z的搭载部31a侧的端面形成多个插通孔31g(特别是参照图4、图5)。腔31f是收纳端子T的空间部,与组装的端子的数量相对应地设置多个。腔31f在内部具有卡止端子T的卡止部。插通孔31g是将搭载部31a侧的搭载空间部31d和腔31f连通的连通孔,与组装的电子元件2的端子(锤片)的数量相对应地设置多个。连接部31b通过将布线材料W的各端子T插入并嵌合在各腔31f,并且将电子元件2的各端子插入并嵌合在各插通孔31g,从而能够将电子元件2和布线材料W的各端子T电气连接。根据该构成,主体部31能够将电子元件2收纳并保持在搭载部31a,并且经由连接部31而将电子元件2和布线材料W电气连接。第1模块3A如图4所示地,上述那样构成的主体部31被单个地构成。另一方面,第2模块3B如图5所示地,上述那样构成的主体部31在短边方向并排地两个邻接,经由连结壁部31h等而被连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31如图6所示地,以沿着高度方向Z贯通连接部31b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此处两个)定位孔31i。该定位孔31i是在将检查销插入各腔31f以检查各端子T的卡止状态时定位检查销并且插入用于引导该检查销的插入的引导销的插入孔。此处,主体部31的该定位孔31i被设置在连接部31b内的腔31f附近。根据该构成,主体部31例如与该定位孔31i被设置在连接部31b的外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外形的大型化。而且,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31以该定位孔31i的划分壁向部分腔31f内突出并进出的方式被形成。根据该构成,主体部31在端子T相对于该定位孔31i的划分壁所进出的腔31f向与常规方向(proper direction)的相反方向插入,此时,该划分壁与向该相反方向插入的端子T抵接。基于此,主体部31能够使端子T难以相对于该腔31f向常规方向的相反方向插入,并且能够抑制该端子T的错误组装。
模块侧连结部32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地,在各模块3相对于主体部31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的模块侧连结部32包括能够相互卡止的第1连结部33以及第2连结部34。而且,多个模块3分别具有多个第1连结部33以及多个第2连结部34。多个第1连结部33以及多个第2连结部34分别在各主体部31的连接部31b与该连接部31b一体地形成。多个第1连结部33以及多个第2连结部34分别在连接部31b中被设置在未设置腔31f、插通孔31g的端面即第1宽度方向X的端面以及第2宽度方向Y的端面。
此处,第1模块3A具有两个第1连结部33和两个第2连结部34。而且,第1模块3A在连接部31b的长边侧的一个端面以及短边侧的一个端面分别逐个地设置一个第1连结部33,在连接部31b的长边侧的另一个端面以及短边侧的另一个端面分别逐个地设置一个第2连结部34。即,第1模块3A在连接部31b的相邻的端面分别逐个地设置一个第1连结部33,在其他相邻的端面分别逐个地设置一个第2连结部34。另一方面,第2模块3B具有三个第1连结部33和三个第2连结部34。而且,第2模块3B在一个连接部31b的长边侧的端面以及两个连接部31b的短边侧的一个端面分别逐个地设置一个第1连结部33,在另一个连接部31b的长边侧的端面以及两个连接部31b的短边侧的另一个端面分别逐个地设置一个第2连结部34。即,第2模块3B在被一体化后的两个连接部31b中的短边侧的一个端面设置一个第1连结部33,在短边侧的另一个端面设置一个第2连结部34。另外,第2模块3B在被一体化后的两个连接部31b中的长边侧的一个端面设置两个第1连结部33,在长边侧的另一个端面设置两个第2连结部34。此处,各模块3相对于第1宽度方向X以及第2宽度方向Y以第1连结部33彼此、第2连结部34彼此不对置的位置关系设置有该多个第1连结部33以及该多个第2连结部34。即,各模块3相对于第1宽度方向X以及第2宽度方向Y,分别成为第1连结部33与第2连结部34对置的位置关系。根据该构成,各模块3能够确保相互连结的组合的多样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各模块3中,已设置在各连接部31b长边侧的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34以主体部31的长边方向的中心位置C1(特别是参照图3)为基准地,位于向一侧此处为设置有第2连结部34的短边侧偏移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已设置在各模块3的多个第1连结部33是彼此几乎同样的构成,因此,如果以下没有特别说明,则共通地说明多个第1连结部33。同样地,已设置在各模块3的多个第2连结部34是彼此几乎同样的构成,因此,如果以下没有特别说明,则共通地说明多个第2连结部34。
具体而言,第1连结部33如图4、图7、图8所示地,整体上相对于主体部31的连接部31b凹部状地形成。第1连结部33具有凹部33a、轨道部33b、卡止突起部33c以及限制抵接部33d。凹部33a在主体部31的连接部31b的第1宽度方向X的端面或者第2宽度方向Y的端面凹部状地形成。凹部33a以沿着高度方向Z贯通连接部31b的方式延伸。凹部33a的一部分构成后述的切口部33e。轨道部33b相对于第1宽度方向X或第2宽度方向Y隔着凹部33a对置地设置一对。各轨道部33b在连接部31b的端面沿着高度方向Z直线状地形成。一对轨道部33b从连接部31b的与搭载部31a相反侧的端部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且相互大致平行地形成。各轨道部33b分别被构成为包括基端部33f和末端部33g。各轨道部33b的各个与高度方向Z正交的截面形状中,由基端部33f和末端部33g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参照图8)。基端部33f被形成为从连接部31b的端面大致垂直地板状突出。末端部33g被形成为沿着与基端部33f大致正交的方向弯曲。一对轨道部33b的末端部33g向彼此反向的方向弯曲。此处,一对轨道部33b的双方的末端部33g向朝向彼此地接近的方向弯曲。卡止突起部33c是与第2连结部34或后述的壁体侧连结部46卡止的部分。卡止突起部33c被形成在凹部33a内且一对轨道部33b的中间的大致中央。卡止突起部33c在凹部33a内从连接部31b的端面突出地形成为钩状。卡止突起部33c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的面构成与第2连结部34或后述的壁体侧连结部46的卡止面。限制抵接部33d分别被设置在各轨道部33b,是通过与第2连结部34的轨道部34a或壁体侧连结部46的轨道部46a抵接从而限制沿着高度方向Z的相对移动的部分。各限制抵接部33d在各轨道部33b相对于高度方向Z被设置在比卡止突起部33c更靠上侧此处为搭载部31a侧。此处,各限制抵接部33d相对于高度方向Z被形成在卡止突起部33c与连接部31b的搭载部31a侧的端面之间的大致中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31在上述说明的第1连结部33的部分具有切口部33e。切口部33e被沿着高度方向Z从卡止突起部33c向电子元件2侧贯通主体部31的连接部31b地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切口部33e由沿着凹部33a的一部分此处为沿着高度方向Z从卡止突起部33c到连接部31b的搭载部31a侧的端面为止的部分构成。
第2连结部34如图5、图7、图8所示地,整体上从主体部31的连接部31b凸部状地形成。第2连结部34具有轨道部34a、臂部34b以及卡止突起部34c。轨道部34a在主体部31的连接部31b的第1宽度方向X的端面或第2宽度方向Y的端面相对于第1宽度方向X或隔开间隔并对置地设置一对。各轨道部34a在连接部31b的端面沿着高度方向Z直线状地形成。一对轨道部34a从连接部31b的与搭载部31a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且相互大致平行地形成。一对轨道部34a在连接部31b被形成为延伸到高度方向Z的大致中央。各轨道部34a分别被构成为包括基端部34d和末端部34e。各轨道部34a的各个与高度方向Z正交的截面形状通过基端部34d和末端部34e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参照图8)。基端部34d从连接部31b的端面大致垂直且板状突出地形成。末端部34e被形成为沿着与基端部34d大致正交的方向弯曲。一对轨道部34a的末端部34e向彼此反向的方向弯曲。此处,一对轨道部34a的双方的末端部34e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弯曲。臂部34b从连接部31b的端面沿着高度方向Z突出且臂状地形成。臂部34b被形成为棒状。臂部34b的基端部被悬臂状地支承在连接部31b的端面,并沿着高度方向Z向下侧即搭载部31a侧的相反侧延伸。臂部34b的末端部成为自由端。臂部34b的基端部被悬臂状地支承,并且末端部成为自由端,从而相对于与高度方向Z交叉的方向(第1宽度方向X、第2宽度方向Y)具有相对高的可挠性地形成,并且被构成为能够沿着该交叉的方向弹性形变。即,臂部34b能够沿着该交叉方向弯曲。臂部34b被形成在一对轨道部34a之间的大致中央并且基端部与各轨道部34a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的端部大致一致的位置。臂部34b在该末端部形成卡止突起部34c。卡止突起部34c是与第1连结部33的卡止突起部33c卡止的部分。卡止突起部34c从臂部34b的末端部突出,状钩地形成。卡止突起部34c的高度方向Z的下侧的面构成与第1连结部33的卡止突起部33c的卡止面。
上述这样构成的多个模块3如图7、图8所示地,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而相互连结。具体而言,多个模块3通过将构成模块侧连结部32的第1连结部33和第2连结部34相互卡止从而相互连结。即,邻接的两个模块3通过一个第1连结部33与另一个第2连结部34相互卡止从而相互连结。在该情况下,邻接的各模块3以使第1连结部33的各轨道部33b相对于第2连结部34的各轨道部34a从高度方向Z的上侧卡合的位置关系,使第1连结部33和第2连结部34一边沿着高度方向Z相对移动一边组装。此处,邻接的各模块3以将第2连结部34的各轨道部34a从高度方向Z的下侧插入到第1连结部33的各轨道部33b之间的方式相互组装。而且,邻接的各模块3中,一对轨道部33b以夹着一对轨道部34a的方式位于该各轨道部34a的外侧,并且,末端部33g和末端部34e以相互啮合的方式卡合。邻接的各模块3能够在各轨道部33b的末端部33g和各轨道部34a的末端部34e已分别卡合的状态下,使各轨道部33b、各轨道部34a一边沿着高度方向Z被引导一边相对移动。而且,邻接的各模块3中,第1连结部33的卡止突起部33c被向卡止突起部34c侧推入,使第2连结部34的臂部34b一边弯曲一边压低,并越过该卡止突起部34c,从而卡止突起部33c和卡止突起部34c相互卡止。另外,在该状态下,邻接的各模块3中,第2连结部34的各轨道部34a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的端部与第1连结部33的各限制抵接部33d抵接,从而限制沿着高度方向Z的相对移动。其结果是,邻接的各模块3经由第1连结部33和第2连结部34而被相互连结。另外,邻接的各模块3成为在利用第1连结部33和第2连结部34而连结的状态下在相互的主体部31之间隔开间隙35地并排的状态(特别是参照图8)。即,本实施方式的模块侧连结部32被构成为利用第1连结部33和第2连结部34将邻接的各模块3以邻接的主体部31沿着第1宽度方向X隔开间隙35地并排的状态相互连结。
箱体4如图1、图2、图3所示地,在形成于内部的收纳空间部43收纳电子元件2。箱体4被构成为包括:作为箱体主体的下盖41以及作为盖部件的上盖42。箱体4是组合下盖41和上盖42而整体上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箱状。本实施方式的箱体4整体上被形成为沿着第1宽度方向X的方向为长边且沿着第2宽度方向Y的方向为短边的大致长方体箱状。箱体4成为被分割为下盖41、上盖42的双层分割构造。箱体4的下盖41、上盖42沿着预定的层叠方向此处为高度方向Z层叠并且相互组装,同时划分在内部收纳多个电子元件2的收纳空间部43。下盖41以及上盖42由绝缘性合成树脂形成。下盖41是形成用于组装电子元件2的收纳空间部43的主要部件。下盖41是在铅直方向上侧具有开口的浅盘状(托盘状)的部件。下盖41通过已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筒状的壁体即侧壁部44和将侧壁部44的一个开口(高度方向Z的下侧的开口)堵塞的底体即底部45而中空状地形成。上盖42是将下盖41的竖直方向上侧的开口堵塞的盖状的部件。箱体4以下盖41的开口与上盖42对置的方式,在下盖41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组装上盖42。箱体4的下盖41和上盖42经由各种形式的卡止机构而被卡止。而且,箱体4利用下盖41以及上盖42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部43。收纳空间部43是由下盖41以及上盖42划分并且由该下盖41以及上盖42围成的空间。即,收纳空间部43的第1宽度方向X以及第2宽度方向Y由下盖41的侧壁部44划分,高度方向Z下侧由下盖41的底部45划分,高度方向Z上侧由上盖42划分。另外,箱体4具有插通口,布线材料W经由该插通口而跨箱体4的收纳空间部43的内外地插通,并与电子元件2电气连接。电气连接箱1在该收纳空间部43内设置多个模块3。
本实施方式的侧壁部44如图3、图8、图9、图10、图11所示地,具有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构成利用该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沿着第2宽度方向Y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多个模块3的支承壁体。
具体而言,壁体侧连结部46如图8、图9、图10所示地,在侧壁部44的内壁面即在收纳空间部43侧的面与该侧壁部44一体地形成。壁体侧连结部46在侧壁部44中的长边侧的两个内壁面即沿着第1宽度方向X的两个内壁面分别设置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在各内壁面沿着第1宽度方向X等间隔地设置五个,合计十个。各壁体侧连结部46分别逐个地沿着第2宽度方向Y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模块3的主体部31。即,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沿着第2宽度方向Y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而已连结的多个模块3。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是相互几乎同样的构成,以下,若没有特别说明,则共通地说明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
壁体侧连结部46整体上从侧壁部44的内壁面凸部状地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壁体侧连结部46被构成为能够将构成模块侧连结部32的第1连结部33卡止。此处,侧壁部44在内壁面的底部45侧设置有柱状突状部44a。柱状突状部44a被形成为从侧壁部44的内壁面向收纳空间部43侧突出。柱状突状部44a被形成为侧壁部44的外壁面向收纳空间部43侧凹陷。柱状突状部44a被形成为沿着高度方向Z柱状地延伸。柱状突状部44a与壁体侧连结部46的数量相对应地设置多个,此处为十个。壁体侧连结部46被设置在该柱状突状部44a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
壁体侧连结部46具有轨道部46a以及卡止突起部46b。轨道部46a在侧壁部44的内壁面相对于第1宽度方向X隔开间隔且对置地设置一对。各轨道部46a在侧壁部44的内壁面沿着高度方向Z直线状地形成。一对轨道部46a从柱状突状部44a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的端部沿着高度方向Z向上侧延伸且相互大致平行地形成。一对轨道部46a以高度方向Z的上侧端部延伸到相对于侧壁部44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的端部隔开间隔的位置为止的方式形成。各轨道部46a分别被构成为包含基端部46c和末端部46d。各轨道部46a的各个与高度方向Z正交的截面形状通过基端部46c和末端部46d而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参照图8)。基端部46c被形成为从侧壁部44的内壁面大致垂直且板状地突出。末端部46d被形成沿着与基端部46c大致正交的方向弯曲。一对轨道部46a的末端部46d向彼此反向的方向弯曲。此处,一对轨道部46a的双方的末端部33g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弯曲。卡止突起部46b是与第1连结部33的卡止突起部33c卡止的部分。卡止突起部46b从侧壁部44的内壁面突出地形成为钩状。卡止突起部46b以沿着第1宽度方向X连结一对轨道部46a的方式被形成为梁状。卡止突起部46b的高度方向Z的下侧的面构成与第1连结部33的卡止突起部33c的卡止面。
上述那样构成的侧壁部44如图8、图11所示地,经由壁体侧连结部46而与多个模块3相互连结。具体而言,侧壁部44通过壁体侧连结部46与构成模块侧连结部32的第1连结部33相互卡止,从而与多个模块3相互连结。在该情况下,各模块3以使第1连结部33的各轨道部33b相对于壁体侧连结部46的各轨道部46a从高度方向Z的上侧卡合的位置关系,使壁体侧连结部46和第1连结部33一边沿着高度方向Z相对移动一边组装。此处,各模块3以将壁体侧连结部46的各轨道部46a从高度方向Z的下侧插入到第1连结部33的各轨道部33b之间的方式,被组装到侧壁部44。而且,各模块3中,一对轨道部33b以相对于第1宽度方向X夹着一对轨道部46a的方式位于该各轨道部46a的外侧,末端部33g和末端部46d以相互啮合的方式卡合。各模块3能够在各轨道部33b的末端部33g和各轨道部46a的末端部46d已分别卡合的状态下,使各轨道部33b、各轨道部46a一边沿着高度方向Z被引导一边相对于侧壁部44相对移动。而且,各模块3中,第1连结部33的卡止突起部33c被向壁体侧连接部46的卡止突起部46b侧推入,越过该卡止突起部46b,从而卡止突起部33c和卡止突起部46b相互卡止。另外,在该状态下,各模块3中,壁体侧连结部46的各轨道部46a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的端部与第1连结部33的各限制抵接部33d抵接,并且主体部31被放置在柱状突状部44a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端部上,从而限制相对于侧壁部44的沿着高度方向Z的相对移动。其结果是,各模块3经由第1连结部33和壁体侧连结部46而与侧壁部44连结。在该状态下,各壁体侧连结部46沿着第2宽度方向Y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多个模块3。
在这种情况下,各壁体侧连结部46以沿着第2宽度方向Y的主体部31与侧壁部44的间隔D1(参照图8)比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而已相互连结的主体部31彼此的沿着第1宽度方向X的间隔D2(参照图8)窄的状态,将模块3和侧壁部44连结。在这种情况下,间隔D1优选设定为制造上最小限度的间隔,更优选主体部31和侧壁部44抵接的程度即设定为D1=0。根据该构成,侧壁部44能够经由壁体侧连结部46而更牢固地支承并固定模块3的该侧壁部44侧的端部。
上述那样构成的电气连接箱1例如首先通过将布线材料W的端子T插入并嵌合在各模块3的各腔31f,从而将布线材料W组装在各模块3。然后,电气连接箱1的各模块3经由构成模块侧连结部32的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34而相互组装。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模块3例如如图3所示地构成两组。一个包含多个模块3的组被构成为一个第1模块3A以及两个第2模块3B被沿着第1宽度方向X并排地连结。另一个包含多个模块3的组被构成为三个第3模块3A以及一个第2模块3B被沿着第1宽度方向X并排地连结。此处,包含多个模块3的组都是位于各主体部31的长边侧的第1连结部33和第2连结部34相互卡止。即,包含多个模块3的组都是各模块3的第1连结部33沿着第1宽度方向X并排地位于第2宽度方向Y的一侧,各模块3的第2连结部34沿着第1宽度方向X并排地位于第2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包含多个模块3的组中,都是各模块3的主体部31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而相互连结,从而主体部31以沿着第1宽度方向X隔开间隙35地并排的状态,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而相互连结。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各模块3的组能够经由已形成在各主体部31的切口部33e(凹部33a)利用目视等从搭载部31a侧确认卡止突起部33c的卡止状态。
而且,电气连接箱1中,对于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在第1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隙35地连结的多个模块3的组,将布线材料W一边从高度方向Z的上侧穿过插通口等一边收纳在箱体4的收纳空间部43内,并组装在侧壁部44的各壁体侧连结部46。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多个模块3的组,分别将在第2宽度方向Y的一侧沿着第1宽度方向X并排后的各模块3的第1连结部33分别卡止在各壁体侧连结部46。其结果是,电气连接箱1中,能够将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而在第1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隙35地连结后的多个模块3的组,沿着第2宽度方向Y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在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在该状态下,电气连接箱1中,多个模块3的组分别在壁体侧连结部46侧经由第1连结部33而支承并固定在侧壁部44。另一方面,各模块中的其他模块侧连结部32成为未被支承在侧壁部44而是释放的状态。另外,一个包含多个模块3的组与另一个包含多个模块3的组成为相互未连结的状态。即,电气连接箱1中,多个模块3的组分别仅在壁体侧连结部46侧悬臂状地支承,成为紧紧地固定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地,各模块3中,已设置在各连接部31b长边侧的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34以主体部31的长边方向的中心位置C1为基准地,位于向设置有第2连结部34的短边侧偏移的位置。因此,电气连接箱1中,在多个模块3经由壁体侧连结部46而已固定在侧壁部44的状态下,使将多个模块3相互连结的模块侧连结部32以该中心位置C1为基准地,位于向侧壁部44侧的相反侧偏移的位置。
然后,电气连接箱1通过在各模块3的主体部31的搭载部31a组装电子元件2,从而将电子元件2与布线材料W电气连接,然后,将上盖42组装在下盖41。需要说明的是,电气连接箱1在将保持在主体部31的搭载部31a的电子元件2取下的情况下,例如,将拉出器等固定件的爪插入到在划分壁部31c之间形成有的空间部,从而成为容易利用拉出器等固定件抓住该电子元件2的构成。根据该构成,对于电气连接箱1,能够容易地从模块3取下电子元件2,例如,也能够提高电子元件2的交换作业性。
对于以上说明的电气连接箱1、线束WH,多个模块3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而沿着第1宽度方向X并排地相互连结。在该情况下,多个模块以主体部31沿着第1宽度方向X隔开间隔35地并排的状态相互连结。而且,对于电气连接箱1,侧壁部44将已沿着第1宽度方向X并排地相互连结的多个模块3经由壁体侧连结部46沿着第2方向Y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根据该构成,对于电气连接箱1,通过在已连结的多个模块3的各主体部31之间形成有间隙35以及已连结的多个模块3相对于侧壁部44被悬臂状地支承,从而能够恰当地设置电子元件2。即,电气连接箱1能够利用基于各主体部31之间的间隙35的间隙构造,来吸收各部的公差。另外,电气连接箱1能够利用多个模块3的悬臂支承构造来吸收车辆震动时的震动等。在这种情况下,电气连接箱1处于多个模块3相对于侧壁部44被悬臂状地支承的状态,并且处于多个模块3被沿着第1宽度方向X连结的状态,因此,能够在已连结的一组的多个模块3整体上,确保恰当的刚性。而且,电气连接箱1在通过多个模块3的悬臂支承构造吸收了车辆震动时的震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基于各主体部31之间的间隙35的间隙构造,来抑制各主体部31彼此冲突。另外,电气连接箱1能够通过基于各主体部31之间的间隙35的间隙构造,抑制各主体部31彼此之间的热干扰。其结果是,电气连接箱1、线束WH能够恰当地设置电子元件2。
进一步地,对于以上说明的电气连接箱1、线束WH,通过各壁体侧连结部46,以主体部31与侧壁部44的间隔D1比主体部31彼此间的间隔D2窄的状态,连结多个模块3和侧壁部44。根据该构成,电气连接箱1能够利用侧壁部44经由壁体侧连结部46而牢固地支承并固定各模块3,因此,能够更恰当地实现悬臂支承构造,并且能够更适宜地吸收车辆震动时的震动等。其结果是,电气连接箱1能够更恰当地设置电子元件2。
进一步地,对于以上说明的电气连接箱1、线束WH,将多个模块3相互连结的模块侧连结部32以沿着第2宽度方向Y的主体部31的中心位置C1为基准地,位于向侧壁部44侧的相反侧偏移的位置。根据该构成,电气连接箱1能够使多个模块3的连结位置位于从悬臂状支承侧端部相对离开的侧,因此,能够成为更容易吸收车辆震动时的震动等的构成。
进一步地,对于以上说明的电气连接箱1、线束WH,在经由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34而将多个模块3相互连结时,能够经由在各主体部31已形成的切口部33e(凹部33a)利用目视观察等从搭载部31a侧确认卡止突起部33c的卡止状态。另外,电气连接箱1在经由第1连结部33、壁体侧连结部46而将多个模块3连结到侧壁部44时,也同样地能够经由切口部33e利用目视观察等从搭载部31a侧确认卡止突起部33c的卡止状态。根据该构成,电气连接箱1在将第1连结部33与第2连结部34或第1连结部33与壁体侧连结部46相互卡止时,能够一边目视观察卡止突起部33c的卡止状态一边进行作业,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由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另外,电气连接箱1能够通过目视观察来确认卡止突起部33c的卡止状态,因此,能够将各部更可靠地相互卡止并连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以上说明中,对于电气连接箱1,以在将多个模块3相互连结之后组装在箱体4的侧壁部44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一边将模块3逐个地组装在侧壁部44一边将多个模块3相互连结。在该情况下,对于电气连接箱1,在模块3的主体部31中,在各连接部31b的长边侧设置的第1连结部33以中心位置C1为基准地位于偏离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错误组装。即,模块3能够以恰当的位置关系,如上所述地,在将设置在各连接部31b短边侧的第1连结部33卡止在壁体侧连结部46的情况下,主体部31的其他部分不与所邻接的壁体侧连结部46等干扰地,恰当地组装。另一方面,模块3以不恰当的位置关系,如图12所述地,在将设置在各连接部31b长边侧的第1连结部33卡止在壁体侧连结部46的情况下,如图12的围线(enclosing line)A部所示地,由于主体部31的其他部分与所邻接的壁体侧连结部46等发生干扰,从而无法恰当地组装。其结果是,电气连接箱1能够防止以模块3相对于侧壁部44的不恰当的位置关系进行错误组装。
在以上说明中,对于支承多个模块3的支承壁体,以箱体4的下盖41的侧壁部44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支承壁体例如可以是不构成箱体4的单个壁体,也可以是构成车辆的车体的构造体。这种情况下,电子元件单元也可以不构成所谓的电气连接箱。
在以上说明中,对于侧壁部44,以在长边侧的双内壁面分别相对于第2宽度方向Y经由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包含一列量的多个模块3的组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是侧壁部44经由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沿着第2宽度方向Y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沿着第1宽度方向X隔开间隙35地连结了的多个模块3的组即可。例如,侧壁部44例如也可以是将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而2沿着第1宽度方向X隔开间隙35地连结后的多个模块3,以相对于第2宽度方向Y隔开间隙35地连结了两列量的状态,经由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
在以上说明中,以多个模块3被构成为包括能够搭载的电子元件2的数量不同的第1模块3A以及第2模块3B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多个模块3可以是单一种类,也可以包含许多变化。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以模块侧连结部32包含第1连结部33以及第2连结部34并且多个模块3分别具有多个第1连结部33以及多个第2连结部34的情况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进一步地,以多个壁体侧连结部46能够卡止第1连结部33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相对于侧壁部44沿着第2宽度方向Y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经由模块侧连结部32而连结后的多个模块3即可。
在以上说明中,各模块3以被设置在各连接部31b长边侧的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34以主体部31的长边方向的中心位置C1为基准地位于向一侧偏移的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虽然示例了以上说明的电气连接箱1被应用于车辆用线束WH的情况,但不限于此。
虽然以上说明的箱体4以成为被分割成下盖41以及上盖42的双层分割构造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三分割。

Claims (6)

1.一种电子元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模块,分别具有:组装有电子元件的主体部和能够将所述主体部彼此连结的模块侧连结部,并且,所述多个模块以所述主体部沿着第1方向隔开间隙地并排的状态,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相互连结;以及
支承壁体,具有多个壁体侧连结部,所述多个壁体侧连结部将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而被连结的所述多个模块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
所述模块侧连结部包括能够互相卡止的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
所述第1连结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形成为凹部状,并且
所述第2连结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形成为凸部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单元,其中,
所述壁体侧连结部以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支承壁体的间隔比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而被相互连结的所述主体部彼此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间隔窄的状态,连结所述多个模块和所述支承壁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元件单元,其中,
所述模块侧连结部以所述多个模块经由所述壁体侧连结部而固定在所述支承壁体的状态,位于以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所述主体部的中心位置为基准,向所述支承壁体侧的相反侧偏移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元件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模块分别具有多个所述第1连结部以及多个所述第2连结部,
所述壁体侧连结部能够卡止所述第1连结部,
所述第1连结部具有与所述第2连结部或者所述壁体侧连结部卡止的卡止突起部,
所述主体部具有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从所述卡止突起部向所述电子元件侧贯通的切口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元件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模块分别具有多个所述第1连结部以及多个所述第2连结部,
所述壁体侧连结部能够卡止所述第1连结部,
所述第1连结部具有与所述第2连结部或者所述壁体侧连结部卡止的卡止突起部,
所述主体部具有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从所述卡止突起部向所述电子元件侧贯通的切口部。
6.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性的布线材料;以及
电子元件单元,与所述布线材料电气连接,
所述电子元件单元包括:
多个模块,分别具有:组装有与所述布线材料电气连接的电子元件的主体部和能够将所述主体部彼此连结的模块侧连结部,并且,所述多个模块以所述主体部沿着第1方向隔开间隔地并排的状态,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而相互连结;以及
支承壁体,具有多个壁体侧连结部,所述多个壁体侧连结部将经由所述模块侧连结部而被连结的所述多个模块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悬臂状地支承并固定,
所述模块侧连结部包括能够互相卡止的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
所述第1连结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形成为凹部状,并且
所述第2连结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形成为凸部状。
CN201810150860.1A 2017-02-14 2018-02-13 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 Active CN1084822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4877A JP6510574B2 (ja) 2017-02-14 2017-02-14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7-024877 2017-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2277A CN108482277A (zh) 2018-09-04
CN108482277B true CN108482277B (zh) 2021-05-04

Family

ID=6310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0860.1A Active CN108482277B (zh) 2017-02-14 2018-02-13 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9358B2 (zh)
JP (1) JP6510574B2 (zh)
CN (1) CN1084822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6520B2 (ja) * 2017-10-23 2020-07-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収容箱のガタ詰め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950866B2 (ja) * 2018-02-08 2021-10-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暗電流回路の断続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接続箱
JP6793160B2 (ja) * 2018-08-31 2020-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017551B2 (ja) * 2019-12-25 2022-02-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電気接続箱の製造装置、電気接続箱の製造方法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1885A (zh) * 2016-12-28 2017-05-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分线盒
CN107284374A (zh) * 2017-06-19 2017-10-24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线束保护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8047B2 (ja) * 1993-01-13 1997-12-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低挿入力コネクタ
JP3145271B2 (ja) * 1995-05-16 2001-03-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低挿入力コネクタ
US6022247A (en) 1996-12-10 2000-02-08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 wiring block
JP3489718B2 (ja) * 1996-12-10 2004-01-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配線ブロック
JP3410951B2 (ja) * 1998-02-20 2003-05-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2003209914A (ja) 2002-01-15 2003-07-25 Yazaki Corp 電気配線ブロック
JP4299079B2 (ja) * 2003-09-05 2009-07-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カセットリレーブロックの組付構造
JP5787861B2 (ja) * 2012-11-19 2015-09-3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気接続箱
US9124081B2 (en) * 2013-01-14 2015-09-01 Lear Corpor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box having interlocking support modules
JP6309554B2 (ja) * 2016-01-25 2018-04-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1885A (zh) * 2016-12-28 2017-05-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分线盒
CN107284374A (zh) * 2017-06-19 2017-10-24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线束保护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33874A (ja) 2018-08-23
JP6510574B2 (ja) 2019-05-08
US10759358B2 (en) 2020-09-01
US20180229673A1 (en) 2018-08-16
CN108482277A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2277B (zh) 电子元件单元以及线束
CN108574242B (zh) 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
RU2335047C1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ая муфта
CN107953839B (zh) 电子部件单元、电接线箱和线束
US7857637B2 (en) Method of form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connector, and electric junction box hav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9564746B2 (en) Leakage-blocking structur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unit
US986729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CN111448532B (zh) 具有印制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JP2017041931A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8093671A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563746B2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9217208B (zh) 电接线箱和线束
US20180090879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retaining structure,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JP5504767B2 (ja) 電子ユニットおよび同ユニット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64774B2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9110700A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301594B2 (ja)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3131423B (zh) 电气连接箱
JP7130500B2 (ja) プロテ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9921249B (zh) 电路体部件、电连接箱以及线束
JP2022158402A (ja) 電気接続箱
KR102639917B1 (ko) 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2024044342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617396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分岐構造
JP5381601B2 (ja) 電子ユニット構成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