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7660A -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 Google Patents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7660A
CN108447660A CN201810141213.4A CN201810141213A CN108447660A CN 108447660 A CN108447660 A CN 108447660A CN 201810141213 A CN201810141213 A CN 201810141213A CN 108447660 A CN108447660 A CN 108447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reactors
cap
blocking portion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12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7660B (zh
Inventor
塚田健
塚田健一
白水雅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47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7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7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7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46Preventing or reducing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3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8Auxiliary core members; Auxiliary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 H01F3/10Composite arrangements of magnetic circuits
    • H01F3/14Constrictions; Gaps, e.g. air-g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7/00Fixed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7/00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3Non-printed indu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Regulation Of General Use Transformers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该三相AC电抗器具备:外周部铁芯,其包围三相AC电抗器的外周;以及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其与外周部铁芯的内侧接触、或与外周部铁芯的内侧相结合,各个铁芯线圈包括铁芯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并隔着间隙与相邻的其他铁芯线圈磁连结,该三相AC电抗器具有阻挡部,该阻挡部以包围线圈的侧面的方式设于外周部铁芯的端部。

Description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AC电抗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降低磁通的泄漏的三相AC电抗器。
背景技术
交流(AC)电抗器用于抑制自逆变器等产生的高次谐波电流、或用于改善输入功率因数、以及用于减轻向逆变器的浪涌电流。AC电抗器具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芯体和形成于芯体的外周的线圈。
在图1中表示以往的三相AC电抗器的结构(例如,日本特开2002-208519号公报)。以往的三相AC电抗器1000包括铁芯210、220、间隙230以及线圈240。在将硅钢板带的薄片芯体使用于电抗器的情况下,出于防止磁饱和的目的而插入有间隙230,在铁芯220的各腿部分别配置有线圈240。由于图1所示的以往的三相AC电抗器为不具有外周部铁芯的构造,因此,存在磁通容易向外部泄漏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来自间隙的磁通的泄漏的三相AC电抗器。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具备:外周部铁芯,其包围该三相AC电抗器的外周;以及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其与外周部铁芯的内侧接触、或与外周部铁芯的内侧相结合,各个铁芯线圈包括铁芯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并隔着间隙与相邻的其他铁芯线圈磁连结,该三相AC电抗器具有阻挡部,该阻挡部以包围线圈的侧面的方式设于外周部铁芯的端部。
附图说明
通过与附图相关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在随附的附图中,
图1是以往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2是构成实施例1所涉及的中央间隙型的三相AC电抗器的三相的铁芯线圈和外周部铁芯的俯视图。
图3是构成实施例1所涉及的中心部铁芯型的三相AC电抗器的三相的铁芯线圈和外周部铁芯的俯视图。
图4A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4B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阻挡部的立体图。
图4C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具备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5A是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5B是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5C是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5D是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5E是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和阻挡部的立体图。
图5F是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和阻挡部的立体图。
图5G是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和阻挡部的立体图。
图5H是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和阻挡部的立体图。
图6A是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线圈的外周部铁芯的立体图。
图6B是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的立体图。
图6C是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置盖部之前的具备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6D是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7A是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线圈的外周部铁芯的立体图。
图7B是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和阻挡部的立体图。
图7C是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置盖部之前的具备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7D是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8A是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线圈的外周部铁芯的立体图。
图8B是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和阻挡部的立体图。
图8C是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置盖部之前的具备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8D是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9A是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线圈的外周部铁芯的立体图。
图9B是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和阻挡部的立体图。
图9C是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置盖部之前的具备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9D是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10A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设置与阻挡部一体化的盖部之前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10B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设有与阻挡部一体化的盖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11是设有实施例4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的印刷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例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
首先,说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在图2中表示构成实施例1所涉及的中央间隙型的三相AC电抗器的三相的铁芯线圈和外周部铁芯的俯视图,在图3中表示构成实施例1所涉及的中心部铁芯型的三相AC电抗器的三相的铁芯线圈和外周部铁芯的俯视图。为了使说明简单,对图2和图3中相对应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例1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1具有外周部铁芯1和至少三个铁芯线圈2a、2b、2c。外周部铁芯1以包围三相AC电抗器101的外周的方式构成。至少三个铁芯线圈2a、2b、2c在连结部9a、9b、9c与外周部铁芯1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相结合。铁芯线圈2a、2b、2c包括铁芯3a、3b、3c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4a、4b、4c。至少三个铁芯线圈2a、2b、2c在一个铁芯线圈与相邻的铁芯线圈之间隔着间隙5磁连结。
而且,在各线圈4a、4b、4c设有输出侧引线部11a、11b、11c和输入侧引线部12a、12b、12c。在此,例如,能够将4a、4b、4c分别设为R相线圈、S相线圈、T相线圈。
以上的说明是关于图2所示的中央间隙型的三相AC电抗器101的说明,图3所示的中心部铁芯型的三相AC电抗器1011也具有相同的结构。然而,在中心部铁芯型三相AC电抗器1011的中心部设有中心部铁芯8,在中心部铁芯8与各铁芯线圈2a、2b、2c之间形成有间隙5a、5b、5c。
在图4A中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在图4B中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阻挡部的立体图。在图4C中表示具备实施例1所涉及的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实施例1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具有以包围线圈4a、4b、4c的侧面的方式设于外周部铁芯的端部1001、1002的阻挡部61、62。
图4A示出了在三相AC电抗器设置阻挡部之前的结构。如图4A所示,线圈4a、4b、4c成为自外周部铁芯的第1端部1001和第2端部1002突出的结构。特别是,线圈的端面21a、21b、21c位于比外周部铁芯的第1端部1001和第2端部1002远离外周部铁芯1的中心的方向上。该结构与通常的三相AC电抗器的结构相同。
如图4B所示,在外周部铁芯的第1端部1001和第2端部1002设置两个阻挡部61、62。具体而言,在外周部铁芯的第1端部1001设置第1阻挡部61。第1阻挡部61的端面位于比线圈的端面21a远离外周部铁芯1的中心的方向上。其结果,第1阻挡部61能够包围线圈4a、4b、4c的侧面。同样地,在外周部铁芯的第2端部1002设置第2阻挡部62。第2阻挡部62的端面位于比线圈的下方的端面(未图示)远离外周部铁芯1的中心的方向上。其结果,第2阻挡部62能够包围线圈4a、4b、4c的侧面。
阻挡部(第1阻挡部61和第2阻挡部62)优选为磁性材料。阻挡部也可以是板状的材质。
图4C示出了在外周部铁芯1设有两个阻挡部61、62的结构。第1阻挡部61成为以高于线圈上表面21a的方式叠放于外周部铁芯1而成的结构。另一方面,第2阻挡部62成为以低于与线圈上表面21a相对的面的方式叠放于外周部铁芯1而成的结构。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自间隙泄漏的磁通,能够降低成为相对于周边设备的误动作的原因的噪声的影响。
接着,说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在图5A~图5D中分别表示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三相AC电抗器的立体图。而且,在图5E~图5F中分别表示设于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的盖部和阻挡部的立体图。
如图5A~5D所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1024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1的不同点在于:实施例2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1024还具有覆盖线圈的端面21a、21b、21c(参照图4A)的盖部711、721、712、722、713、723、714、724。由于实施例2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1024的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5A、5B、5E、5F所示,在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和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2中,优选在盖部711、721、712、722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于引出引线部的贯通孔。对于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和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2的详细的构造后述进行说明。
而且,如图5C、5D、5G、5H所示,在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3和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4中,优选在阻挡部613、623、614、624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于引出引线部的贯通孔。对于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3和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4的详细构造后述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6A~6D说明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在图6A中表示构成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的三相AC电抗器1021的具备线圈的外周部铁芯11的立体图。输出侧引线部111a、111b、111c和输入侧引线部121a、121b、121c自三个线圈4a、4b、4c分别向上方延伸。在此,例如,能够将线圈4a、4b、4c分别设为R相线圈、S相线圈、T相线圈。
此外,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1不同点在于:如图6A所示,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的线圈4a、4b、4c具有将线圈端部延长得到的引线部111a、121a、111b、121b、111c、121c。
引线部111a设于第1线圈4a的输出侧的端部,引线部121a设于第1线圈4a的输入侧的端部。引线部111b设于第2线圈4b的输出侧的端部,引线部121b设于第2线圈4b的输入侧的端部。引线部111c设于第3线圈4c的输出侧的端部,引线部121c设于第3线圈4c的输入侧的端部。
线圈4a、4b、4c和引线部111a、121a、111b、121b、111c、121c的材质优选铜或铝。通过使用铜作为材质,能够提高传导率,并能够设为难以氧化的结构。另一方面,通过使用铝作为材质,与铜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此外,优选将线圈的种类设为矩形线、圆线或绞合线。通过将线圈的种类设为矩形线,能够提高线圈间隙系数,而能够使三相AC电抗器小型化。另一方面,通过将线圈的种类设为圆线,与矩形线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在图6B中表示构成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的盖部711、721的立体图。在盖部711、721中,在作为上侧的盖部的第1盖部711设有用于引出图6A所示的引线部111a、111b、111c、121a、121b、121c的贯通孔101a、101b、101c。在此,在图6B中示出了在第1盖部711与R相、S相、T相相对应地设有三个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贯通孔101a、101b、101c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例如,贯通孔还可以与R相、S相、T相的各自的输入侧引线部和输出侧引线部相对应地各设有两个,合计设有六个。而且,还可以设为以引出全部的引线部的方式设置一个贯通孔。此外,贯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形、圆弧状的形状等其他的形状。此外,在图6B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第1盖部711的上面部设有贯通孔101a、101b、101c的例子,在引线部沿着与三相AC电抗器102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第1盖部711的侧面部设置贯通孔101a、101b、101c。另一方面,在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中,在作为下侧的盖部的第2盖部721未设有贯通孔。另外,盖部(第1盖部711和第2盖部721)优选为磁性材料。
在图6C中表示在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中、对在外周部铁芯11的上侧设有第1阻挡部611、在外周部铁芯11的下侧设有第2阻挡部621的结构设置盖部711、721之前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6C所示,第1盖部711以覆盖第1阻挡部611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同样地,第2盖部721以覆盖第2阻挡部621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
在图6D中表示在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中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结构的立体图。R相的输出侧引线部111a和输入侧引线部121a自R相用的贯通孔101a引出。同样地,S相的输出侧引线部111b和输入侧引线部121b自S相用的贯通孔101b引出。此外,T相的输出侧引线部111c和输入侧引线部121c自T相用的贯通孔101c引出。
在图6D所示的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中,可以在自贯通孔101a、101b、101c引出了引线部111a、111b、111c、121a、121b、121c之后,填埋贯通孔101a、101b、101c的间隙。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通向外部的泄漏。在此,优选利用磁性材料填埋贯通孔。然而,引线部附近优选利用绝缘材料覆盖。
在图6A~图6D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将贯通孔仅设于第1盖部711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例如,在引线部不是如图6A所示地仅向上方延伸、而是仅向下方延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贯通孔仅设于第2盖部712。
根据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通过以包围阻挡部611、621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盖部711、721,能够利用盖部还覆盖线圈的包含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内的端面,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通向外部的泄漏。
此外,如实施例2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那样,通过在第1盖部711设置贯通孔101a、101b、101c,能够在三相AC电抗器1021的上侧引出引线部,能够容易地进行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接着,使用图7A~图7D说明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的三相AC电抗器。在图7A中表示构成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的三相AC电抗器1022的具备线圈的外周部铁芯12的立体图。输出侧引线部112a、112b、112c以自三个线圈4a、4b、4c向上方延伸的方式延伸出,输入侧引线部122a、122b、122c以自三个线圈4a、4b、4c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延伸出。在此,例如,能够将线圈4a、4b、4c分别设为R相线圈、S相线圈、T相线圈。
在图7B中表示构成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的三相AC电抗器1022的盖部712、722和阻挡部612、622的立体图。在盖部712、722中,在作为上侧的盖部的第1盖部712设有用于引出图7A所示的输出侧引线部112a、112b、112c的贯通孔102a、102b、102c,在作为下侧的盖部的第2盖部722设有用于引出输入侧引线部122a、122b、122c的贯通孔1021a、1021b((参照图7C),一个未图示)。在此,在图7B中,示出了在第1盖部712与R相、S相、T相相对应地设置三个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贯通孔102a、102b、102c、在第2盖部722与R相、S相、T相相对应地设有三个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贯通孔1021a、1021b((参照图7C),一个未图示)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例如,还可以设为以引出输出侧的全部的引线部的方式在第1盖部712设置一个贯通孔、以引出输入侧的全部的引线部的方式在第2盖部722设置一个贯通孔。此外,贯通孔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圆弧状的形状等其他的形状。此外,在图7B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第1盖部712的上面部设有贯通孔102a、102b、102c的例子,在引线部沿着与三相AC电抗器102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第1盖部712的侧面部设置贯通孔。另外,盖部(第1盖部712和第2盖部722)优选为磁性材料。
在图7C中表示在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2中、对在外周部铁芯12的上侧设有第1阻挡部612、在外周部铁芯12的下侧设有第2阻挡部622的结构设置盖部712、722之前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7C所示,第1盖部712以覆盖第1阻挡部612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同样地,第2盖部722以覆盖第2阻挡部622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
在图7D中表示在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2中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结构的立体图。R相的输出侧引线部112a自设于第1盖部712的R相用的贯通孔102a引出,R相的输入侧引线部122a(参照图7A)自设于第2盖部722的R相用的贯通孔1021a(参照图7C)引出。同样地,S相的输出侧引线部112b自设于第1盖部712的S相用的贯通孔102b引出,S相的输入侧引线部122b自设于第2盖部722的S相用的贯通孔1021b(参照图7C)引出。此外,T相的输出侧引线部112c自设于第1盖部712的T相用的贯通孔102c引出,T相的输入侧引线部122c自设于第2盖部722的T相用的贯通孔(未图示)引出。
在图7D所示的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2中,也可以在自贯通孔102a、102b、102c、1021a、1021b引出了引线部112a、112b、112c、122a、122b、122c之后,填埋贯通孔102a、102b、102c、1021a、1021b的间隙。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通向外部的泄漏。在此,优选利用磁性材料填埋贯通孔。然而,引线部附近优选利用绝缘材料覆盖。
根据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2,通过以包围阻挡部612、622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盖部712、722,能够利用盖部还覆盖线圈的包含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内的端面,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通向外部的泄漏。
此外,如实施例2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2所示,通过在第1盖部712设置贯通孔102a、102b、102c、在第2盖部722设置贯通孔1021a、1021b,能够在三相AC电抗器1022的上侧和下侧引出引线部,能够容易地进行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接着,使用图8A~图8D说明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在图8A中表示构成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的三相AC电抗器1023的具备线圈的外周部铁芯13和阻挡部613、623的立体图。输出侧引线部113a、113b、113c以自三个线圈4a、4b、4c向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延伸的方式延伸出,输入侧引线部123a、123b、123c以自三个线圈4a、4b、4c向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延伸的方式延伸出。在此,例如,能够将线圈4a、4b、4c分别设为R相线圈、S相线圈、T相线圈。
在图8B中表示构成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3的盖部713、723和阻挡部613、623的立体图。在阻挡部613、623中,在作为上侧的阻挡部的第1阻挡部613的一侧设有用于引出图8A所示的输出侧引线部113a、113b、113c的输出侧贯通孔1031,在第1阻挡部613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引出输入侧引线部123a、123b、123c的输入侧贯通孔1032。在此,在图8A中,示出了在构成第1阻挡部613的六边形的相对的位置设置两个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贯通孔1031、1032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两个贯通孔1031、1032还可以设于构成第1阻挡部613的六边形的不相对的位置。此外,贯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形、圆弧状的形状等其他的形状。而且,盖部(第1盖部713和第2盖部723)优选为磁性材料。
在图8C中表示在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3中、对在外周部铁芯13的上侧设有第1阻挡部613、在外周部铁芯13的下侧设有第2阻挡部623的结构设置盖部713、723之前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8C所示,第1盖部713以覆盖第1阻挡部613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同样地,第2盖部723以覆盖第2阻挡部623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
在图8D中表示在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3中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结构的立体图。R相、S相、T相的输出侧引线部113a、113b、113c自设于第1阻挡部613的输出侧贯通孔1031引出。同样地,如图8A所示,R相、S相、T相的输入侧引线部123a、123b、123c自设于第1阻挡部613的输入侧贯通孔1032(参照图8A)引出。
在图8D所示的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3中,可以在自贯通孔1031、1032引出了引线部113a、113b、113c、123a、123b、123c之后,填埋贯通孔1031、1032的间隙。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通向外部的泄漏。在此,优选利用磁性材料填埋贯通孔。然而,引线部附近优选利用绝缘材料覆盖。
根据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3,通过以包围阻挡部613、623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盖部713、723,从而能够利用盖部还覆盖线圈的包含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内的端面,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通向外部的泄漏。
此外,通过像实施例2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3那样地在第1阻挡部613设置输出侧贯通孔1031和输入侧贯通孔1032,能够自三相AC电抗器1023的侧面的大致相同的高度引出引线部,能够容易地进行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接着,使用图9A~9D说明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在图9A中表示构成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4的具备线圈的外周部铁芯14和阻挡部614、624的立体图。输出侧引线部114a、114b、114c以自三个线圈4a、4b、4c从外周部铁芯14的上侧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延伸出,输入侧引线部124a、124b、124c以自三个线圈4a、4b、4c从外周部铁芯14的下侧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延伸出。在此,例如,能够将线圈4a、4b、4c分别设为R相线圈、S相线圈、T相线圈。
在图9B中表示构成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4的盖部714、724和阻挡部614、624的立体图。在阻挡部614、624中,在作为上侧的阻挡部的第1阻挡部614设有用于引出图9A所示的输出侧引线部114a、114b、114c的输出侧贯通孔1041,在第2阻挡部624设有用于引出输入侧引线部124a、124b、124c的输入侧贯通孔1042。在此,在图9A和图9B中,示出了在构成第1阻挡部614的六边形和构成第2阻挡部624的六边形的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贯通孔1041、1042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例如,还可以设为两个贯通孔1041、1042设于构成第1阻挡部614的六边形和构成第2阻挡部624的六边形的不同的位置。此外,贯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形、圆弧状的形状等其他的形状。另外,盖部(第1盖部714和第2盖部724)优选为磁性材料。
在图9C中表示在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4中、对在外周部铁芯14的上侧设有第1阻挡部614、在外周部铁芯14的下侧设有第2阻挡部624的结构设置盖部714、724之前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9C所示,第1盖部714以覆盖由第1阻挡部614包围起来的区域(中空部)的方式设置。同样地,第2盖部724以覆盖第2阻挡部624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
在图9D中表示在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4中具备盖部和阻挡部的结构的立体图。R相、S相、T相的输出侧引线部114a、114b、114c自设于第1阻挡部614的输出侧贯通孔1041引出。同样地,R相、S相、T相的输入侧引线部124a、124b、124c自设于第2阻挡部624的输入侧贯通孔1042引出。
在图9D所示的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4中,还可以设为在自贯通孔1041、1042引出了引线部114a、114b、114c、124a、124b、124c之后填埋贯通孔1041、1042的间隙。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通向外部的泄漏。在此,优选用磁性材料填埋贯通孔。然而,引线部附近优选利用绝缘材料覆盖。
根据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4,通过以包围阻挡部614、624的中空部的方式设置盖部714、724,能够利用盖部还覆盖线圈的包含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内的端面,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通向外部的泄漏。
此外,通过像实施例2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4那样在第1阻挡部614设置输出侧贯通孔1041、在第2阻挡部624设置输入侧贯通孔1042,能够自三相AC电抗器1024的侧面引出引线部。而且,通过使第1阻挡部614的设有输出侧贯通孔1041的侧面与第2阻挡部624的设有输入侧贯通孔1032的侧面对齐,能够在一个侧面引出输入侧的引线部和输出侧的引线部,能够容易地进行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接着,说明实施例3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在图10A中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且表示在外周部铁芯设置与阻挡部一体地形成的盖部之前的结构的立体图,在图10B中表示在外周部铁芯设有盖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实施例3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3与实施例2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的不同点在于:实施例3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3的盖部81、82与阻挡部一体地形成。由于实施例3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3的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2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102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0A所示,与阻挡部一体地形成的盖部81、82设于外周部铁芯11的上侧和下侧。即,在外周部铁芯11的上侧设有第1盖部81,在外周部铁芯11的下侧设有第2盖部82。另外,盖部(第1盖部81和第2盖部82)优选为磁性材料。
在盖部81、82的至少一者设有用于引出引线部的贯通孔。例如,如图10A所示,在作为上侧的盖部的第1盖部81设有用于引出引线部111a、111b、111c、121a、121b、121c的贯通孔105a、105b、105c。在此,在图10A中示出了在第1盖部81与R相、S相、T相相对应地设有三个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贯通孔105a、105b、105c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例如,贯通孔还可以与R相、S相、T相各自的输入侧引线部和输出侧引线部相对应地各设有两个,合计设有六个。另外,还可以设为以引出全部的引线部的方式设置一个贯通孔。此外,贯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形、圆弧状的形状等其他的形状。
而且,在图10A所示的三相AC电抗器103中,在作为下侧的盖部的第2盖部82未设置贯通孔。然而,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也可以在第2盖部82设置贯通孔。
而且,在图10A和图10B所示的三相AC电抗器103中,示出了将贯通孔设于盖部81的上表面的例子。然而,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在引线部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贯通孔设于盖部81的侧面。
根据实施例3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通过将盖部与阻挡部一体地形成,能够谋求降低制造工时、削减安装工时。
接着,说明设有实施例4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的印刷板。在图11中表示设有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的印刷板的侧视图。如图11所示,三相AC电抗器104在外周部铁芯1设有阻挡部61、62,并利用引线部111连接于印刷板200。
如实施例4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所示,由于线圈具有使线圈端部延长得到的引线部,因此,能够制作安装有三相AC电抗器的印刷板。
如实施例4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所示,由于线圈具有使线圈端部延长得到的引线部,因此,能够将三相AC电抗器作为电子部件安装于印刷基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相AC电抗器,由于包括外周部铁芯,因此,能够降低磁通自间隙的泄漏。

Claims (11)

1.一种三相AC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该三相AC电抗器具备:
外周部铁芯,其包围三相AC电抗器的外周;以及
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其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侧接触、或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侧相结合,
各个所述铁芯线圈包括铁芯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并隔着间隙与相邻的其他铁芯线圈磁连结,
该三相AC电抗器具有阻挡部,该阻挡部以包围所述线圈的侧面的方式设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其中,
该三相AC电抗器还具有盖部,该盖部覆盖所述线圈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其中,
所述阻挡部和所述盖部为磁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其中,
所述阻挡部为板状的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其中,
所述线圈具有使线圈端部延长得到的引线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其中,
在所述盖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于引出引线部的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其中,
在所述阻挡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于引出引线部的贯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其中,
所述盖部与所述阻挡部一体地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其中,
所述线圈和引线部的材质为铜或铝。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其中,
所述线圈的种类为矩形线、圆线或绞合线。
11.一种印刷板,其中,
该印刷板安装有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AC电抗器。
CN201810141213.4A 2017-02-16 2018-02-11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Active CN1084476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7249 2017-02-16
JP2017027249A JP6423902B2 (ja) 2017-02-16 2017-02-16 磁束の漏洩を低減可能な三相acリアクト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7660A true CN108447660A (zh) 2018-08-24
CN108447660B CN108447660B (zh) 2019-11-08

Family

ID=6298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1213.4A Active CN108447660B (zh) 2017-02-16 2018-02-11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CN201820246062.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014515U (zh) 2017-02-16 2018-02-11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6062.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014515U (zh) 2017-02-16 2018-02-11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7417B2 (zh)
JP (1) JP6423902B2 (zh)
CN (2) CN108447660B (zh)
DE (1) DE1020181029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6348A (zh) * 2019-05-23 2019-08-27 许为扬 一种漏磁相隔防串的卷铁芯干式变压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0739B2 (ja) * 2016-12-22 2019-01-0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磁機器
JP6469146B2 (ja) * 2017-02-16 2019-02-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リアクト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および機械
JP6423902B2 (ja) * 2017-02-16 2018-11-1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磁束の漏洩を低減可能な三相acリアクトル
JP1590156S (zh) * 2017-03-23 2017-11-06
JP1590155S (zh) * 2017-03-23 2017-11-06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0818A (zh) * 2011-06-03 2012-02-22 北京英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抗器、变压器的三相粉末冶金软磁罐
US20130187741A1 (en) * 2012-01-24 2013-07-2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Auto-transformer rectifier unit core
CN208014515U (zh) * 2017-02-16 2018-10-26 发那科株式会社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6704A (en) 1941-11-04 1946-08-27 Mossay Paul Alphonse Hubert Multiphase alternating current transformer
EP0172254B1 (en) * 1984-02-16 1992-04-22 Fanuc Ltd. High frequency noise absorbing circuit
JP2002208519A (ja) 2001-01-11 2002-07-26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三相リアクトル用シートコアおよび三相リアクトル用ブロックコア
US7744825B2 (en) * 2004-09-29 2010-06-29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N-phase ozone generator
JP2010252539A (ja) 2009-04-16 2010-11-04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車両搭載用マルチフェーズコンバータ
CN201765902U (zh) 2010-04-28 2011-03-16 成都深蓝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立式三角形铁心三相电抗器
JP5413306B2 (ja) 2010-06-03 2014-02-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気機器
US9608431B2 (en) * 2010-12-02 2017-03-28 Lighthouse Energy Solu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to interrupt a DC current in a high voltage circuit by use of an AC circuit breaker
US8836462B2 (en) * 2011-03-22 2014-09-16 Siemens Industry, Inc. Modular reconfigurable polyphase power transformer
WO2012157053A1 (ja) * 2011-05-16 2012-11-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アクトル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力変換器
US20140292455A1 (en) * 2011-10-31 2014-10-02 Hitachi, Ltd. Reactor, Transformer, and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Using Same
EP2698800B1 (de) * 2012-08-16 2014-10-08 AEG Power Solutions GmbH Stromversorgungsanordnung mit einem Transformator mit einem Transformatorkern mit im Polygon angeordneten Schenkeln
CN104937680B (zh) * 2012-10-19 2017-04-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逆变器装置、变压器及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WO2014073238A1 (ja) 2012-11-08 2014-05-1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リアクトル装置
US9154048B2 (en) * 2013-04-23 2015-10-06 Yaskawa America, Inc. Balanced flux isolation transformer based eighteen pulse rectification scheme for use with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s
US9197138B2 (en) * 2013-10-03 2015-11-24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Voltage step-up six-phase autotransformer passive rectification AC-DC converter
JP5977773B2 (ja) * 2014-02-24 2016-08-24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複合磁気部品の使用方法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JP6294187B2 (ja) * 2014-08-22 2018-03-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停電電源装置
JP2016157891A (ja) * 2015-02-26 2016-09-0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EP3076530A1 (en) * 2015-03-31 2016-10-05 Peng Cheng Dc-motor
KR101675401B1 (ko) 2015-05-12 2016-11-14 주식회사 코아전기 전자파 장해 필터용 리액터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전자파 장해 필터
JP6514151B2 (ja) * 2016-07-19 2019-05-1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外部接続位置変換部を備えた三相acリアク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46140B2 (ja) * 2016-09-23 2019-07-1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入力端子台と接続が容易な三相acリアク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78287B2 (ja) * 2016-10-31 2018-08-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外部機器と直接接続するコイルを備えた三相acリアク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0818A (zh) * 2011-06-03 2012-02-22 北京英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抗器、变压器的三相粉末冶金软磁罐
US20130187741A1 (en) * 2012-01-24 2013-07-2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Auto-transformer rectifier unit core
CN208014515U (zh) * 2017-02-16 2018-10-26 发那科株式会社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6348A (zh) * 2019-05-23 2019-08-27 许为扬 一种漏磁相隔防串的卷铁芯干式变压器
CN110176348B (zh) * 2019-05-23 2021-08-13 江苏北辰互邦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漏磁相隔防串的卷铁芯干式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33275A1 (en) 2018-08-16
CN108447660B (zh) 2019-11-08
JP2018133495A (ja) 2018-08-23
JP6423902B2 (ja) 2018-11-14
US10347417B2 (en) 2019-07-09
CN208014515U (zh) 2018-10-26
DE102018102945A1 (de)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14515U (zh) 三相ac电抗器和印刷板
JP5711327B2 (ja) 変圧器
CN106663527B (zh) 磁路部件
EP2590187A2 (en) Amorphous core transformer
CN208570273U (zh) Ac电抗器
JP6090902B2 (ja) コイル部品
JP2008153293A (ja) トランス
US8872614B2 (en) Transformer
JP6278250B2 (ja) リアクトル
WO2012160672A1 (ja) 変圧器
JP3646595B2 (ja) 静止誘導電器
JPH0642433B2 (ja) 静止誘導機器
KR20160081493A (ko) 변압기의 철심
JP5216490B2 (ja) 外鉄形アモルファス変圧器
CN110364333A (zh) 铁芯和变压器
CN106205968A (zh) 点火线圈矽钢片
CN209962851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JP2018113325A (ja) 静止誘導器
EP2667388A2 (en) Wound core scot transformer
CN109390140B (zh) 变压器
CN207558559U (zh) 一种变压器器身与油箱的支撑结构及变压器
JP5663322B2 (ja) 樹脂モールドコイ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ルド変圧器
JP2015201517A (ja) 静止電磁機器
CN214588403U (zh) 一种变频器移相整流变压器的绕组端部屏蔽结构
JP2009088084A (ja) 静止誘導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