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1429A - 送风机 - Google Patents

送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1429A
CN108431429A CN201780005887.5A CN201780005887A CN108431429A CN 108431429 A CN108431429 A CN 108431429A CN 201780005887 A CN201780005887 A CN 201780005887A CN 108431429 A CN108431429 A CN 108431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enlarging section
space
fluid
nex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58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1429B (zh
Inventor
关户康裕
加藤慎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31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1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1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uction 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28Constructional lay-out of the devices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64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for sending air stream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4Double entry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46Fan ca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57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 B60H1/00564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of air 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092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of 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inside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吸入并吹出第一、第二流体的送风机具备风扇(552)和隔壁(550)。风扇通过相对于隔壁旋转而吸入并吹出第一、第二流体。隔壁与风扇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将吸入空间(555)分隔成供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91)和供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92),所述吸入空间供由风扇吸入的第一、第二流体通过。隔壁具有基部(550b)和放大部(550c、550d、550e、550f、550g、550h、550i、550j、550k)。基部是引导第一、第二流体接近风扇的流动的板。放大部在吸入空间内连接于基部。在吸入空间内,放大部与基部相比,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风扇的特定的部分的旋转区域的位置。基部中的连接于放大部的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放大部的宽度比端部的厚度长。

Description

送风机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是基于2016年1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6-1838号,并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吸入并吹出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送风机中,在对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进行分离的目的下具备隔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75912号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认真研究,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风扇的旋转区域与隔壁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在该间隙中,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混合。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分离能力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吸入并吹出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送风机中,与以往相比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分离能力高的隔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吸入并吹出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送风机具备:
风扇;以及
隔壁,
所述风扇通过相对于所述隔壁旋转而吸入并吹出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
所述隔壁与所述风扇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将吸入空间分隔成供所述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和供所述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所述吸入空间供由所述风扇吸入的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过,
所述隔壁具有基部和放大部,
所述基部是在所述吸入空间内引导流动的板,该流动是指所述第一流体及所述第二流体接近所述风扇的流动,
所述放大部在所述吸入空间内连接于所述基部,
在所述吸入空间内,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所述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所述风扇的特定的部分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在所述基部中的连接于所述放大部的端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放大部的宽度比所述端部的厚度长。
这样一来,基部的该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放大部的宽度比该端部的厚度长。由此,该放大部以比基部的厚度长的距离隔开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因此,在放大部与风扇之间的空间中,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被抑制。其结果是,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分离能力比以往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3是加湿器用送风机的立体图。
图4是加湿器用送风机的剖视图。
图5是加湿器用送风机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
图7是图5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隔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加湿空气与除湿空气的分布的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5的VII-VII剖视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图5的VII-VII剖视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图5的VII-VII剖视图。
图13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加湿器用送风机的剖视图。
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图5的VII-VII剖视图。
图15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隔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车辆用空调装置应用于从未图示的内燃机获得车辆行驶用的驱动力的车辆的例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空调单元10及加湿装置50作为主要的结构要素。图1所示的表示上和下的箭头表示将车辆用空调装置搭载于车辆时的上下方向。
空调单元10配置于车室内的仪表板内等。空调单元10具有空调壳体11及收容于空调壳体11的内部的各种零件(例如,蒸发器13及加热器芯14)。空调壳体11是构成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的通风路的树脂部件。
在空调壳体11内的通风路的空气流最上游侧,配置有导入车室外的空气(即外气)和车室内空气(即内气)的内外气切换箱12。在内外气切换箱12形成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口121及导入内气的内气导入口122。
在内外气切换箱12的内部配置有内外气切换门123,该内外气切换门123调整各导入口121、122的开口面积,而使外气的导入量与内气的导入量的比例变化。内外气切换门123通过未图示的促动器来驱动。
在空调壳体11内的通风路中的内外气切换箱12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对朝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13。蒸发器13是从送风空气吸收在内部流通的低温制冷剂的蒸发潜热而对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蒸发器13与未图示的压缩机、冷凝器、减压机构一起构成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也是空调单元的一部分。
在蒸发器13的空气流下游侧形成有:暖风通路16,该暖风通路使由蒸发器13冷却后的空气向加热器芯14侧流动;以及冷风旁通通路17,该冷风旁通通路使由蒸发器13冷却后的空气绕过加热器芯14而流动。加热器芯14是热交换器,将对上述的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冷却水作为热源来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
空气混合门18转动自如地配置于蒸发器13与加热器芯14之间。空气混合门18对在暖风通路16流通的空气与在冷风旁通通路17流通的空气的比例进行调整,而对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空气混合门18通过未图示的促动器来驱动。
在暖风通路16及冷风旁通通路17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空调用送风机19。空调用送风机19是在空调壳体11的内部产生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流的设备。空调用送风机19由送风壳体191、空调用风扇192、空调用马达193等构成。
送风壳体191构成空调壳体11的一部分。在送风壳体191形成有空气的吸入口191a、排出经由吸入口191a吸入的空气的排出口191b。
空调用风扇192经由吸入口191a吸入暖风通路16及冷风旁通通路17的空气流下游侧的送风空气,从排出口191b排出送风空气。空调用风扇192通过空调用马达193来旋转驱动。
在空调用送风机19的排出口191b连接有空调用管道20。空调用管道20是向处于空调用管道20的空气流下游端的面部吹出口20a、脚部吹出口20b、除霜吹出口20c引导送风空气的部件。
面部吹出口20a是用于向乘员的上半身侧吹出空气的吹出口。脚部吹出口20b是用于向乘员的下半身侧吹出空气的吹出口。除霜吹出口20c是朝向车辆前面的窗玻璃吹出空气的吹出口。在空调用管道20设置有切换吹出口20a、20b、20c的开闭的未图示的模式切换门。
在空调壳体11形成有冷风导出部112。冷风导出部112是将在空调壳体11内由蒸发器13冷却后的送风空气(以下,也称为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向空调壳体11的外部导出的开口部。冷风导出部112形成于空调壳体11中的蒸发器13与加热器芯14之间的部位。
如上所述,空调单元10是在空调壳体11中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空调用送风机19的所谓的吸入型。因此,空调壳体11的内部的压力比空调壳体11的外部的压力、即大气压低。
接着,对加湿装置50进行说明。加湿装置50在仪表板内且仪表面板的下方部配置于空调壳体11的下方。
该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壳体51、加湿器用送风机40、吸附器60、驱动部件70、第一分隔部件542、第二分隔部件543。吸附壳体51是形成加湿装置50的外壳的树脂制的框体。吸附壳体51在内部收容吸附器60,并且构成送风空气的通风路。吸附壳体51是从空调壳体11分离的与空调壳体11分体的结构零件。该吸附壳体51具有冷风吸入部52、内气吸入部53、吸附器收容部54、空气排出部56。
冷风吸入部52是配管,在两端形成有:与加湿装置50的外部连通的第一外部导入口52a;以及与吸附器收容部54的后述的吸湿空间541a连通的第一内部连通口52b。
另外,冷风吸入部52具有冷风门522,该冷风门转动自如地配置于第一外部导入口52a与第一内部连通口52b之间。该冷风门522通过未图示的促动器来驱动。通过打开该冷风门522而使第一外部导入口52a和第一内部连通口52b连通,通过关闭该冷风门522而阻断第一外部导入口52a和第一内部连通口52b。
内气吸入部53是配管,在两端部形成有:与加湿装置50的外部连通的第二外部导入口53a;以及与后述的吸附器收容部54的放湿空间541b连通的第二内部连通口53b。内气吸入部53的第二外部导入口53a在仪表板内部开口。因此,从第二外部导入口53a向内气吸入部53内导入内气。
吸附器收容部54是构成吸附壳体51中的收容吸附器60的部位的部件。如图2所示,在吸附器收容部54的内部形成有吸附器收容空间541。在该吸附器收容空间541配置有吸附器60。
吸附器收容空间541具有:供经由冷风吸入部52导入的冷却空气流通的空间;以及供经由内气吸入部53导入的内气流通的空间。具体而言,吸附器收容空间541通过设置于吸附器60的空气流上游侧及下游侧这双方的第一、第二分隔部件542、543,而被分隔成供冷却空气流通的空间及供内气流通的空间。
第一分隔部件542设置于吸附器60的空气流上游侧,是将吸附器60的空气流上游侧的空间分隔成冷却空气的流路和内气的流路的部件。第一分隔部件542形成于吸附器收容部54的上面部的内侧、即与吸附器60相对的一侧。
更具体而言,第一分隔部件542具有环状的环形部和两个板部件。环形部就在后述的旋转轴71的外侧包围旋转轴71。环形部不固定于旋转轴71,也不与旋转轴71接触。两个板部件分别沿以旋转轴71为中心的径向从该环形部延伸到吸附器收容空间541中的最远离旋转轴71的最外周部。两个板部件沿径向的延伸方向以旋转轴71为中心所成的角度例如是120°。
第二分隔部件543设置于吸附器60的空气流下游侧,是将吸附器60的空气流下游侧的空间分隔成冷却空气的流路和内气的流路的部件。第二分隔部件543形成于吸附器收容部54的底面部的内侧。
更具体而言,第二分隔部件543具有环状的环形部和两个板部件。环形部就在旋转轴71的外侧包围旋转轴71。环形部不固定于旋转轴71,也不与旋转轴71接触。两个板部件分别沿以旋转轴71为中心的径向从该环形部延伸到吸附器收容空间541中的最远离旋转轴71的最外周部。两个板部件沿径向的延伸方向以旋转轴71为中心所成的角度例如是120°。
吸附器60以横跨供冷却空气流通的空间及供内气流动的空间这双方的方式配置于吸附器收容空间541。吸附器收容部54中的供冷却空气流通的空间构成吸湿空间541a,该吸湿空间541a将冷却空气所包含的水分吸附于吸附器60的吸附材料61。另外,吸附器收容部54中的供内气流通的空间构成放湿空间541b,该放湿空间541b使吸附于吸附器60的吸附材料61的水分脱离而对内气进行加湿。
空气排出部56是形成一个与吸附器收容部54的吸湿空间541a及放湿空间541b这两方连通的孔的部件。通过吸湿空间541a而被除掉水分的除湿空气及通过放湿空间541b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通过该孔而向吸附壳体51的外部排出。
该空气排出部56连接于加湿器用送风机40。因此,经由上述孔排出到吸附壳体51的外部的除湿空气及加湿空气被吸入加湿器用送风机40。
加湿器用送风机40经由被空气排出部56包围的上述孔而从吸附壳体51吸入相互分离状态下的除湿空气及加湿空气。并且,加湿器用送风机40将吸入的加湿空气向加湿用管道571吹出,并且将吸入的除湿空气向除湿空气管道573吹出。除湿空气相当于第一流体,加湿空气相当于第二流体。进行不同的空气调节的结果是,除湿空气和加湿空气性质不同。
加湿用管道571将在吸附壳体51的放湿空间541b加湿后的内气即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本实施方式的加湿用管道571是与空调单元10的吹出管道即空调用管道20分体的结构零件。
另外,作为加湿用管道571的下游端的吹出开口部572在仪表面板中的存在于乘员的脸部附近的部位朝向驾驶席的头枕开口。由此,在加湿用管道571流动的加湿空气从吹出开口部572朝向乘员的脸吹出。因此,乘员的脸周围的空间被加湿。
除湿空气管道573是引导在吸附壳体51的吸湿空间541a被除掉水分的冷却空气即除湿空气的管道。在通过除湿空气管道573引导除湿空气的端部打开的除湿空气管道573的开口部574向仪表板内部、车辆的外部、或空调壳体11的内部开口。由此,除湿空气不直接向乘员吹出。
吸附器60为使吸附、脱离水分的吸附材料61承载于多片未图示的板状部件的结构。吸附材料61是通过相对湿度差来进行吸湿及放湿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吸附材料61在相对湿度高的空气通过时吸收空气内的水分,在相对湿度低的空气通过时向空气内放出水分。
驱动部件70是使吸附器60的吸附材料61在吸湿空间541a与放湿空间541b之间移动的移动机构。驱动部件70具有:贯通吸附器60的中心并且与吸附器60连结的旋转轴71;以及使旋转轴71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72。旋转轴71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吸附壳体51,当驱动力从电动马达72传递到旋转轴71时,旋转轴71在吸附壳体51的内部与吸附器60一起旋转。由此,在吸附器60中处于放湿空间541b的吸附材料61的一部分向吸湿空间541a移动,在吸附器60中处于吸湿空间541a的吸附材料61的一部分向放湿空间541b移动。
电动马达72向一个方向持续地旋转驱动旋转轴71。由此,能够使在吸附器60中的放湿空间541b充分地脱离水分后的吸附材料61向吸湿空间541a移动,并能够使在吸附器60中的吸湿空间541a充分地吸附水分后的吸附材料61向放湿空间541b移动。
在此,对加湿器用送风机40的详情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加湿器用送风机40具有第一连结管道581、第二连结管道582、第一外壳583、第二外壳553。加湿器用送风机40是如下那样的部件:在风扇轴心CL的方向上吸入除湿空气及加湿空气,向远离风扇轴心CL的多个方向分开除湿空气及加湿空气而向不同的空间吹出。
第一连结管道581及第二连结管道582都是配管。吸附器收容空间541通过吸附壳体51的空气排出部56而与第一连结管道581内的通路及第二连结管道582内的通路连通。
更具体而言,吸湿空间541a中的吸附器60的下游的部分、和放湿空间541b中的吸附器60的下游的部分通过第二分隔部件543而相互分隔。
并且,放湿空间541b中的吸附器60的下游的部分经由空气排出部56而仅与第一连结管道581内的空间及第二连结管道582内的空间中的前者连通。并且,吸湿空间541a中的吸附器60的下游的部分经由空气排出部56而仅与第一连结管道581内的空间及第二连结管道582内的空间中的后者连通。
第一连结管道581和第二连结管道582以不使内部的通路相互合流的方式延伸,如图3所示,第一连结管道581和第二连结管道582与第一外壳583连结。如图4、图5所示,第一外壳583在内部形成圆盘形状的流入空间。该圆盘形状的中心轴和加湿器用送风机40的风扇轴心CL一致。
另外,第二外壳553与第一外壳583连结,且在内部形成风扇收容空间。如图4、图5所示,该风扇收容空间和第一外壳583内部的流入空间连通。
此外,图4是沿着包含风扇轴心CL且与图3的X轴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加湿器用送风机40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包含风扇轴心CL且与图3的Y轴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加湿器用送风机40的剖视图。
如图4、图5所示,加湿器用送风机40还具有隔壁550、马达551、离心风扇552。
隔壁550是板形状的部件,配置于第一外壳583内部的流入空间及第二外壳553内部的风扇收容空间这两方。隔壁550与离心风扇552隔开间隔地配置。隔壁550通过粘接等固定于第一外壳583的内表面。因此,隔壁550不会像离心风扇552那样旋转。换言之,离心风扇552对于隔壁550进行相对地旋转。另外,如图4及图6所示,隔壁550将第一外壳583内部的流入空间分隔成加湿空气用空间583a及除湿空气用空间583b。
因此,放湿空间541b出来通过第一连结管道581内的加湿空气不与除湿空气合流地向加湿空气用空间583a流入。另外,从吸湿空间541a出来通过第二连结管道582内的除湿空气不与加湿空气合流地向除湿空气用空间583b流入。
马达551的一部分收容于第二外壳553内,剩余的部分从第二外壳553向外部露出。马达551的输出轴与离心风扇552连接。马达551的旋转驱动力从该输出轴向离心风扇552传递,从而离心风扇552绕风扇轴心CL旋转。
离心风扇552是西洛克风扇。该离心风扇552配置于第二外壳553内部的风扇收容空间,具有风扇毂552a、多片叶片552b以及顶板552c。该离心风扇552在风扇轴芯CL的方向上吸入加湿空气用空间583a中的除湿空气及除湿空气用空间583b中的加湿空气,并向远离风扇轴心CL的多个方向呈放射状吹出加湿空气用空间583a中的除湿空气及除湿空气用空间583b中的加湿空气。
风扇毂552a是连接于马达551的输出轴的板形状的部件。风扇毂552a为以风扇轴心C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形状。风扇毂552a的隔壁550侧的面越接近风扇轴心CL越向隔壁550侧突出。
如图7所示,多片叶片552b是沿周向隔开恒定间隔地配置于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圆柱状的风扇吸入空间555的周围的板。风扇吸入空间555是上述的风扇收容空间的一部分,是包含风扇轴心CL及风扇轴心CL的附近的空间。
各叶片552b相对于风扇毂552a垂直地连接且固定于风扇毂552a。各叶片552b绕风扇轴心CL旋转,从而风扇吸入空间555内的空气被向远离风扇轴心CL的方向引导。顶板552c是隔着叶片552b与风扇毂552a相对的圆环板形状的部件,所有叶片552b连接且固定于顶板552c。
在此,进一步对第二外壳553进行说明。第二外壳553是如下那样的形状:将通过加湿空气用空间583a的加湿空气和通过除湿空气用空间583b除湿空气独立、并分别向除湿空气管道573、加湿用管道571吹出。
该第二外壳553具有上侧底壁553a、下侧底壁553b、外周壁553c。上侧底壁553a是相当于第二外壳553的上盖的板形状的部件,在上侧底壁553a的内周端部具有与第一外壳583连接的开口部。开口部是形成用于从加湿空气用空间583a导入加湿空气且从除湿空气用空间583b导入除湿空气的孔的部件。下侧底壁553b是在风扇轴芯CL的方向上与上侧底壁553a相对的板形状的部件。
外周壁553c是构成第二外壳553的外周的板形状的部件。外周壁553c在上端与上侧底壁553a的外周端部连接,在下端与下侧底壁553b的外周端部连接。因此,外周壁553c连接上侧底壁553a和下侧底壁553b。
另外,如图7所示,外周壁553c的表面中的处于风扇收容空间侧的内表面具备第一突出部N1、第二突出部N2这两个涡旋突出部。另外,外周壁553c的该内表面具备第一涡旋内壁面S1、第二涡旋内壁面S2。
第一突出部N1与第一涡旋内壁面S1的周向的端部中的与离心风扇552的旋转方向80相反的方向的端部连接。第二突出部N2与第二涡旋内壁面S2的周向的端部中的与离心风扇552的旋转方向80相反的方向的端部连接。
第一突出部N1成为外周壁553c的上述内表面与除湿空气管道573的边界,并且是涡旋的开始卷绕的部分。第二突出部N2成为外周壁553c的上述内表面与加湿用管道571的边界,并且是涡旋的开始卷绕的部分。
第一涡旋内壁面S1是如下那样的壁面:绕风扇轴心CL卷绕而呈漩涡状地从第一突出部N1向加湿用管道571延伸,以使得与风扇轴心CL的距离根据周知的对数螺旋函数而相对于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卷绕角增大。
第二涡旋内壁面S2是如下那样的壁面:绕风扇轴心CL卷绕而呈漩涡状地从第二突出部N2向除湿空气管道573延伸,以使得与风扇轴心CL的距离根据周知的对数螺旋函数而相对于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卷绕角增大。
这样一来,在第二外壳553形成有两个出口,在这两个出口中的一方的出口连接有加湿用管道571,在另一方的出口连接有除湿空气管道573。
在此,对第二外壳553、加湿用管道571、除湿空气管道573的形状与隔壁550的配置的关系进行说明。如图4、图5、图7所示,隔壁550的下部配置于风扇吸入空间555内。由此,隔壁550将风扇吸入空间555分隔成两个空间。两个空间中的一个空间是加湿空气通过而被吸入离心风扇552并且除湿空气不通过的空间。两个空间中的另一个空间是除湿空气通过而被吸入离心风扇552并且加湿空气不通过的空间。即,在两个空间中的一个空间中,加湿空气的流量比除湿空气的流量压倒性地多,在两个空间中的另一个空间中,除湿空气的流量比加湿空气的流量压倒性地多。
更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与风扇轴心CL垂直的平面内,隔壁550分别向远离风扇轴心CL的方向笔直延伸的方向86、87所成的角是180°。另外,在与风扇轴心CL垂直的平面内,从风扇轴心CL朝向第一突出部N1的方向88和从风扇轴心CL朝向第二突出部N2的方向89所成的角也是180°。
并且,隔壁550的上述方向86相对于第一突出部N1的上述方向88向与离心风扇552的旋转方向80相反的一侧偏离大于0°且小于90°的第一偏离角度θ1。另外,隔壁550的上述方向87相对于第二突出部N2的上述方向89向与离心风扇552的旋转方向80相反的一侧偏离大致相同的第二偏离角度θ2。此外,方向86和方向89也相互偏离,方向87和方向88也相互偏离。
在此,用图4、图5、图7、图8进一步对隔壁550的形状详细地进行说明。隔壁550具有上部基部550a、下部基部550b、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这些部件550a、550b、550c、550d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
上部基部550a是隔壁550中的收容于第一外壳583内部的流入空间的部分的整体。上部基部550a为平板形状。上部基部550a的板面与风扇轴心CL平行。
下部基部550b是隔壁550中的收容于第二外壳553内部的风扇吸入空间555的平板。下部基部550b是在吸入空间内引导第一流体及第二流体接近离心风扇552的风扇毂552a及叶片552b的流动的板。下部基部550b的厚度恒定。下部基部550b通过风扇轴心CL向远离风扇轴心CL的方向延伸,并且从第一外壳583与第二外壳553的交界线向接近风扇毂552a的方向延伸。
另外,下部基部550b的上端连接于上部基部550a的下端。上部基部550a和下部基部550b作为整体为一片平板。下部基部550b的与风扇轴心CL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比上部基部550a的与风扇轴心CL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长。下部基部550b的风扇毂552a侧的端(即下端)不与风扇毂552a接触,而在与风扇毂552a之间稍微隔开空隙。并且,下部基部550b的下端为沿着风扇毂552a的下部基部550b侧的表面形状的形状。
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收容于风扇吸入空间555,且固定于下部基部550b的于风扇轴心CL正交的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因此,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连接于下部基部550b,并且与下部基部550b相比配置于离风扇轴心CL更远的位置。换言之,在风扇吸入空间555内,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与下部基部550b相比,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配置于更接近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的位置。旋转区域是指某物体以轴心为中心旋转360°时该物体的至少一部分所通过的位置的集合。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叶片552b与离心风扇552的特定的部分对应。另外,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与第一放大部对应。
另外,如图7、图8所示,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的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的哪个部分都长。
在此,对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各部分的宽度进行说明。在此,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各部分的宽度是指连接于该部分的下部基部550b的端部的厚度方向的宽度。此外,在此,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各部分是指用与轴心CL正交的多个面划分该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所获得的部分。
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各部分的该宽度比连接于该部分的下部基部550b的端部的厚度长。另外,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各部分的该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的哪个部分的厚度都长。
另外,与风扇轴心CL的距离越远,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越长。另外,与风扇轴心CL正交的截面中的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形状在哪个截面中都大致相同。
另外,与比风扇轴心CL更靠第一叶片放大部550c侧的隔壁550的端、和风扇轴心CL相比,第一叶片放大部550c相比于风扇轴心CL位于接近该端的一侧。另外,与比风扇轴心CL更靠第二叶片放大部550d侧的隔壁550的径向的端、和风扇轴心CL相比,第二叶片放大部550d相比于风扇轴心CL位于接近该径向的端的一侧。在此,径向是指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径向。
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收容于风扇吸入空间555,固定于下部基部550b的与风扇轴心CL正交的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因此,在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与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之间配置有下部基部550d。这样一来,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连接于下部基部550b,并且与下部基部550b相比配置于离风扇轴心CL更远的位置。换言之,在风扇吸入空间555内,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与下部基部550b相比,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配置于更接近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的位置。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与第二放大部对应。
另外,如图7、图8所示,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的哪个部分都长。
在此,对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各部分的宽度进行说明。在此,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各部分的宽度是指连接于该部分的下部基部550b的端部的厚度方向的宽度。此外,在此,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各部分是指用与轴心CL正交的多个面划分该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所获得的部分。
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各部分的该宽度比连接于该部分的下部基部550b的端部的厚度长。另外,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各部分的该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的哪个部分的厚度都长。
另外,与风扇轴心CL的距离越远,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越长。另外,与风扇轴心CL正交的截面中的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形状在哪个截面中都大致相同。
另外,由于离心风扇552相对于隔壁550旋转,因此在隔壁550与离心风扇552的旋转区域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当离心风扇552旋转时,离心风扇552和隔壁550不接触。
因此,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及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都与风扇毂552a的旋转区域、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以及顶板552c的旋转区域隔开间隔地配置。另外,下部基部550b也与风扇毂552a的旋转区域、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以及顶板552c的旋转区域隔开间隔地配置。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单元10及加湿装置5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空调单元10的动作的概略进行说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基于使用者所设定的设定温度等,来算出向车辆控制用的车室内吹出的送风空气的目标吹出温度TAO。并且,控制装置控制空调单元10及空调循环中的各种设备的动作,以使得向车室内吹出的送风空气的温度接近目标吹出温度TAO。由此,能够实现使用者要求的适当的车室内的温度调整。
接着,对加湿装置50的动作进行说明。控制装置基于使用者的操作来判定是否有加湿要求。控制装置在判定为没有加湿要求的情况下将冷风门522全闭。
在判定为有加湿要求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开始由加湿装置50进行的车室内的加湿处理。具体而言,控制装置使冷风门522向全开位置移动,使加湿器用送风机40的马达551动作而使离心风扇552旋转,并且使驱动部件70动作而使吸附器60旋转。由此,实现加湿装置50的加湿运转。
另外,控制装置控制驱动部件70的电动马达72,以使得在放湿空间541b充分地脱离水分后的吸附材料61相对于吸附器收容部54的吸湿空间541a移动。例如,当将在放湿空间541b中吸附材料61脱离水分所需要的时间作为基准时间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动马达72,以使得从使吸附材料61向放湿空间541b移动开始而经过基准时间之后使吸附材料61向吸湿空间541a移动。例如,控制电动马达72,以使得吸附器60以5rpm以上且10rpm以下的规定的恒定旋转速度旋转。此外,即使吸附器60旋转,吸附器收容部54、第一分隔部件542、第二分隔部件543也不旋转。
在此,对控制装置执行加湿处理时的加湿装置50的运转状态进行说明。由蒸发器13冷却而成为低温、温度5℃、相对湿度70%这样的高相对湿度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通过加湿器用送风机40的吸引力而被吸引,经由冷风吸入管道521向吸附壳体51内导入。并且,导入到吸附壳体51的冷却空气所包含的水分被吸附于在吸附器60中的吸湿空间541a所存在的吸附材料61。其结果是,冷却空气成为除湿空气。
此时,吸附器60在吸附器收容空间541旋转,因此在吸附器60中的放湿空间541b充分地脱离水分后的吸附材料61向吸湿空间541a移动。由此,导入到吸附壳体51的冷却空气所包含的水分通过存在于吸附器60中的吸湿空间541a的吸附材料61而被持续地吸附。接着,已通过吸湿空间541a的除湿空气通过离心风扇552的吸引力而被吸引,经由空气排出部56、第二连结管道582向加湿装置50的除湿空气用空间583b流入。流入到除湿空气用空间583b的除湿空气进一步通过离心风扇552的吸引力而向风扇吸入空间555流入。
另外,为温度25℃、相对湿度20%的内气通过加湿器用送风机40的吸引力而被吸引,从内气吸入部53向吸附壳体51内导入。并且,导入到吸附壳体51的内气通过被吸附于在吸附器60中的放湿空间541b所存在的吸附材料61的水分脱离而被加湿,成为温度21℃、相对湿度57%的加湿空气。
此时,吸附器60在吸附器收容空间541旋转,因此在吸附器60中的吸湿空间541a充分地吸附水分后的吸附材料61向放湿空间541b移动。由此,导入到吸附壳体51的内气通过存在于吸附器60中的吸湿空间541a的吸附材料61的放湿而被持续地加湿。这样一来,实现同时且持续地进行吸湿空间541a中的冷却空气的除湿和放湿空间541b中的内气的加湿。接着,已通过放湿空间541b的加湿空气通过离心风扇552的吸引力而被吸引,经由空气排出部56、第一连结管道581向加湿装置50的加湿空气用空间583a流入。流入到加湿空气用空间583a的加湿空气进一步通过离心风扇552的吸引力而被吸引,向加湿器用送风机40的风扇吸入空间555流入。
此外,从空气排出部56到风扇吸入空间555的空间由隔壁550分隔,因此,在该空间中,加湿空气和除湿空气几乎不混合而分开。
因此,从空气排出部56流入到加湿器用送风机40的加湿空气及除湿空气保持如由图4、图6的实线箭头所示的加湿空气的流动、及由虚线箭头所示的除湿空气的流动那样几乎不混合而分离成的状态,在风扇吸入空间555中朝向风扇毂552a流动。
并且,加湿空气及除湿空气保持相互几乎不混合而分离的状态,如图7、图9的箭头所示,从风扇吸入空间555沿着风扇毂552a向由叶片552b包围的空间流入。
另外,在某时刻,空气流入到由叶片552b夹着的空间。在该情况下,在之后的时刻,空气将从由叶片552b夹着的空间的最外端流出。在此,最外端是指离风扇轴心CL最远的一侧的端部。另外,最内端是指最接近风扇轴心CL的一侧的端部。
但是,在该空气向远离风扇轴心CL的方向前进期间,离心风扇552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气从由叶片552b夹着的空间的最内端到最外端为止的时间的期间,预先通过实验等特定离心风扇552旋转的角度。离心风扇552的旋转速度与被离心风扇552吹出的空气的风速呈比例关系。因此,上述的角度几乎不依存于离心风扇552的旋转速度,而很大程度上依存于离心风扇552的形状,上述的角度大于0°且小于90°。
并且,确定第一突出部N1的配置,以使得下部基部550b的延伸方向86相对于第一突出部N1的方向88的、朝向与旋转方向80相反的一侧的偏离角度θ1与该特定的角度相同。并且,确定第二突出部N2的配置,以使得下部基部550b的延伸方向87相对于第二突出部N2的方向89的、朝向与旋转方向80相反的一侧的偏离角度θ2与该特定的角度相同。
确定第二突出部N2的配置等,以使得下部基部550b延伸的方向87相对于第二突出部N2的方向89向与离心风扇552的旋转方向80相反的一侧偏离的角度θ2与该特定的角度相同。因此,加湿空气的大部分向加湿用管道571吹出,除湿空气的大部分向除湿空气管道573吹出。
这样一来,如图9所示,下部基部550b、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以及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作为整体,将风扇吸入空间555分隔成供除湿空气通过的空间和供加湿空气通过的空间。以下,将供除湿空气通过的空间称为第一吸入流路91,将供加湿空气通过的空间称为第二吸入流路92。
此外,在图9中,在供除湿空气通过的区域标注数量密度比较高的点阵,在供加湿空气通过的区域标注数量密度比较低的点阵。供除湿空气通过的区域中的属于风扇吸入空间555的区域相当于第一吸入流路91。供加湿空气通过的区域中的属于风扇吸入空间555的区域相当于第二吸入流路9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已经说明的那样,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大。因此,已通过第一吸入流路91的除湿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入流路92的加湿空气难以进一步混合。
具体而言,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第一吸入流路91侧的面中的、离风扇轴心CL最远的位置101A的除湿空气通过离心风扇552的旋转而大致从位置101B向离心风扇552的外侧吹出。从风扇轴心CL朝向位置101A的方向、与从风扇轴心CL朝向位置101B的方向的偏离角与上述角度θ1相同。
具体而言,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的第二吸入流路92侧的面中的、离风扇轴心CL最远的位置102A的加湿空气通过离心风扇552的旋转而大致从位置102B向离心风扇552的外侧吹出。从风扇轴心CL朝向位置102A的方向、与从风扇轴心CL朝向位置102B的方向的偏离角与上述角度θ1相同。
在图9中,用虚线表示从位置101A到位置101B的除湿空气的路径、以及从位置102A到位置102B的除湿空气的路径。由这些虚线所包围的区域93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以往长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在该周向上宽幅的量。在区域93中,从第一吸入流路91流出的除湿空气和从第二吸入流路92流出的除湿空气混合,但是由于区域93的该周向的宽度长,因此混合的空气的量少。因此,在区域93中,已通过第一吸入流路91的除湿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入流路92的加湿空气难以进一步混合。
另外,同样地,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第一吸入流路91侧的面中的、离风扇轴心CL最远的位置103A的除湿空气大概从位置103B向离心风扇552的外侧吹出。从风扇轴心CL朝向位置103A的方向、与从风扇轴心CL朝向位置103B的方向的偏离角与上述角度θ2相同。
并且,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第二吸入流路92侧的面中的、离风扇轴心CL最远的位置104A的加湿空气大致从位置104B向离心风扇552的外侧吹出。从风扇轴心CL朝向位置104A的方向、与从风扇轴心CL朝向位置104B的方向的偏离角与上述角度θ2相同。
并且,用从位置103A到位置103B的除湿空气的虚线路径、及从位置104A到位置104B的除湿空气的虚线路径包围区域94。该区域94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以往长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在该周向上宽幅的量。因此,在区域94中,已通过第一吸入流路91的除湿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入流路92的加湿空气难以进一步混合。
这样一来,在隔壁550设置有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从而区域93、94的该周向上的宽度扩大。并且,其结果是,区域93、94中的除湿空气和加湿空气的混合被抑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风扇吸入空间555内,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与风扇毂552a相比,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配置于更接近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的位置。同样地,在风扇吸入空间555内,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与风扇毂552a相比,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配置于更接近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的位置。并且,在下部基部550b中的连接于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宽度比该端部的厚度长。
这样一来,下部基部550b的该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叶片侧放大部550c、550d的宽度比该端部的厚度长。由此,该叶片侧放大部550c、550d以比基部长的距离隔开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因此,在叶片侧放大部550c、550d和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之间的空间中,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被抑制。其结果是,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分离能力比以往高。
另外,隔壁550中的叶片侧放大部550c、550d处于最接近多片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的位置。这样一来,在最接近多片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的部分,叶片侧放大部550c、550d以比基部长的距离隔开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因此,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分离能力进一步提高。
另外,叶片侧放大部550c、550d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多个叶片552b中的相邻两片叶片之间的距离短。这样一来,不存在叶片侧放大部550c、550d堵塞相邻的两片叶片之间的整体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由叶片侧放大部550c、550d的存在导致的压力损失的增加。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了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及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形状。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隔壁550,具有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e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具有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f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
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e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与离风扇轴心CL的距离无关而大致相同。这以外的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e的特征与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相同。
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f的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与离风扇轴心CL的距离无关而大致相同。这以外的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f的特征与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相同。
因此,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e、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f也是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长。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隔壁550也能够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隔壁550同等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e与第一放大部对应,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f与第二放大部对应。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了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及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形状。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隔壁550,具有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g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具有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h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
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g在与风扇轴心CL相反的一侧的面形成有凹陷的槽。这以外的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g的特征与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相同。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h在与风扇轴心CL相反的一侧的面形成有凹陷的槽。这以外的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h的特征与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相同。
因此,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g、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h也是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长。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隔壁550也能够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隔壁550同等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g与第一放大部对应,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h与第二放大部对应。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了隔壁550的结构。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隔壁550具有上部基部550a、下部基部550b、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i、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j、第一延长部550y、第二延长部550z。
上部基部550a的特征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上部基部550a相同。下部基部550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下部基部550b相比,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径向的长度短。这以外的下部基部550b的特征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下部基部550b相同。
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i是代替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所采用的部件,其形状及相对于下部基部550b的安装方式与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相同。但是,下部基部550b的径向上的长度比第一实施方式短,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i离风扇轴心CL的距离也比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离风扇轴心CL的距离短。
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j是代替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所采用的部件,其形状及相对于下部基部550b的安装方式与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相同。但是,下部基部550b的径向上的长度比第一实施方式短,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j离风扇轴心CL的距离也比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离风扇轴心CL的距离短。
另外,第一延长部550y从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i的与风扇轴心CL相反的一侧的面向远离风扇轴心CL的方向延伸。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第一延长部550y的宽度与下部基部550b相同。
另外,第二延长部550z从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j的与风扇轴心CL相反的一侧的面向远离风扇轴心CL的方向延伸。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第二延长部550z的宽度与下部基部550b相同。
这样一来,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i、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j也是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长。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隔壁550也能够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隔壁550同等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i、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j不处于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径向上的隔壁550的最外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i与第一放大部对应,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j与第二放大部对应。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了隔壁550的结构。如图13、图14、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隔壁550在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上部基部550a、下部基部550b、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基础上,还具有毂侧放大部550k。毂侧放大部550k也可以与上部基部550a、下部基部550b、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一起地一体成形。
毂侧放大部550k连接于下部基部550b中的最接近风扇毂552a的旋转区域的一面。因此,毂侧放大部550k与下部基部550b相比,毂侧放大部550k配置于更接近风扇毂552a的旋转区域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毂552a与离心风扇552的特定的部分对应。因此,当对与风扇轴心CL平行的方向上的隔壁550的中心和隔壁550中的最接近风扇毂552a的端进行比较时,毂侧放大部550k相比于该中心位于接近该端的一侧。
在此,对毂侧放大部550k的各部分的宽度进行说明。毂侧放大部550k的各部分的宽度是指连接于该部分的下部基部550b的端部的厚度方向的宽度。此外,在此,毂侧放大部550k的各部分是指用与上述厚度方向和风扇轴心CL这两方平行的多个面划分该毂侧放大部550k所获得的部分。
毂侧放大部550k的各部分的该宽度比连接于该部分的下部基部550b的端部的厚度长。另外,毂侧放大部550k的各部分的该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的哪个部分的厚度都长。
这样一来,毂侧放大部550k以比下部基部550b长的距离隔开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因此,在毂侧放大部550k与风扇毂552a之间的空间,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被抑制。其结果是,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分离能力进一步提高。下部基部550b隔开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距离短,因此,若不存在毂侧放大部550k,则在下部基部550b与风扇毂552a之间的空间,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容易混合。
另外,毂侧放大部550k为以风扇轴心C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形状的板。毂侧放大部550k的隔壁550侧的面及风扇毂552a侧的面越接近风扇轴心CL,则越向隔壁550侧突出。并且,毂侧放大部550k的隔壁550侧的面及风扇毂552a侧的面为沿着风扇毂552a的隔壁550侧的面的形状。
另外,隔壁550中的毂侧放大部550k处于最接近风扇毂552a的旋转区域的位置。这样一来,放大部在最接近风扇毂552a的旋转区域的部分以比较长的距离隔开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因此,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分离能力进一步提高。
另外,毂侧放大部550k与下部基部550b相比向供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侧突出,且与所述基部相比向供所述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突出。换言之,毂侧放大部550k与下部基部550b相比向通过隔壁550分隔出的多个空间(即,第一吸入流路91及第二吸入流路92)中的一方的空间(即第一吸入流路91)侧突出。并且,毂侧放大部550k与下部基部550b相比向通过隔壁550k分隔出的空间中的另一方的空间(即第二吸入流路92)侧突出。由此,上述宽度比下部基部550b的哪个部分的厚度都长。
这样一来,与不是这样的情况相比,隔壁550从第一流体受到的力与从第二流体受到的力的差难以增大。因此,隔壁550的位置稳定。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不是相互无关系的,除了明确不可组合的情况之外,能够适当组合。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及原理上明显为必须的情况等之外,不一定是必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量以及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及原理上明显地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其特定的数。尤其是,在对某个量例示了多个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附记的情况及原理上明显为不可能的情况之外,也能够采用这多个值之间的值。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结构要素等的形状及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及原理上被限定为特定的形状及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不限定于其形状及位置关系等。另外,本发明也允许对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以下那样的变形例及均等范围的变形例。此外,以下的变形例能够分别独立地选择应用于上述实施方式及不应用于上述方式。即,能够将以下的变形例中的任意的组合应用于上述实施方式。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与风扇轴心CL正交的截面中的叶片侧放大部放大部550c、550d、550e、550f、550g、550h、500i、500j的形状在哪个截面中都大致相同。但是,该形状也可以在每个截面不同。
(变形例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送风机40用作加湿用送风机。但是,送风机40也可以用作其他用途。例如,送风机40也可以代替空调用风扇192而配置于空调壳体11内。在该情况下,离心风扇552在空调壳体内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这两者大致分离的状态下吸入并排出空调壳体内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
例如,空调壳体11的内部被分隔成:用于向车室内的驾驶席侧吹出第一流体的空间A;及用于向车室内的助手席侧吹出第二流体的空间B。并且,也可是,空间A与第二连结管道582连通,空间B与第一连结管道581连通。
在该情况下,有可能是,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温度不同、外气与内气的含有比率不同,湿度不同。
(变形例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离心风扇552的一例例示了西洛克风扇,但是风扇毂552a也可以是涡轮风扇。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风扇的一例例示了离心风扇552,但是风扇也可以是轴流风扇。风扇只要具有通过旋转而吸入并吹出第一流体及第二流体的功能,则可以是任意的风扇。
(变形例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下部基部550b是平板,但是也可以不一定是平板。例如,下部基部550b也可以折曲,也可以弯曲。
(变形例5)
上述第五实施方式记载为对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用送风机40附加毂侧放大部550k的例子。但是,在相同方法中,也能够对第二、第三、第四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用送风机40附加毂侧放大部550k。
(变形例6)
也可以是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隔壁550取消第一叶片侧放大部550c、第二叶片侧放大部550d的结构。
(总结)
根据由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一部分或全部所示的第一观点,送风机具备风扇和隔壁。风扇通过相对于隔壁旋转而吸入并吹出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隔壁与风扇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将吸入空间分隔成供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和供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隔壁具有基部和放大部。基部是在吸入空间内引导第一流体及第二流体的板。放大部在吸入空间内连接于基部。在吸入空间内,放大部与基部相比,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风扇的特定的部分的旋转区域的位置。在基部中的连接于放大部的端部的厚度方向上,放大部的宽度比该端部的厚度长。
另外,根据第二观点,在第一观点的送风机中,风扇具有风扇毂和多片叶片。风扇毂以轴心为中心相对于隔壁旋转。多片叶片固定于风扇毂的一面侧并且在吸入空间的周围隔开间隔地配置,多片叶片通过绕轴心旋转而将吸入空间内的空气向远离轴心的方向引导。基部在吸入空间内向远离轴心的方向延伸。在吸入空间内,放大部与基部相比,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多片叶片的旋转区域的位置。放大部的以轴心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基部的端部长。
这样一来,在比基部接近多片叶片的旋转区域的位置,放大部的以轴心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基部的上述端部长。因此,在叶片旋转的区域与放大部之间的空间中,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被抑制。
另外,根据第三观点,在第二观点的送风机中,隔壁中的放大部处于最接近多片叶片的旋转区域的位置。这样一来,在最接近多片叶片的旋转区域的部分,放大部以比基部长的距离隔开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因此,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分离能力进一步提高。
另外,根据第三观点,在第二观点或第三观点的送风机中,放大部的以轴心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多片叶片中的相邻的两片叶片之间的距离短。这样一来,能够抑制由放大部的存在引起的压力损失的增加。
另外,根据第五观点,在第一观点的送风机中,风扇具有风扇毂和多片叶片。风扇毂以轴心为中心相对于隔壁旋转。多片叶片固定于风扇毂的一面侧并且在吸入空间的周围隔开间隔地配置,多片叶片通过绕轴心旋转而将吸入空间内的空气向远离轴心的方向引导。基部是在吸入空间内向接近风扇毂的方向延伸并且向远离轴心的方向延伸的板。在吸入空间内,放大部与基部相比,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风扇毂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这样一来,放大部与基部相比,配置于更接近风扇毂的旋转区域的位置。即,风扇毂与风扇的特定的部分对应。这样一来,在风扇毂的旋转区域与放大部之间的空间中,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被抑制。
另外,根据第六观点,在第五观点的送风机中,隔壁中的放大部处于最接近风扇毂的旋转区域的位置。这样一来,在最接近风扇毂的旋转区域的部分,放大部以比基部长的距离隔开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因此,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分离能力进一步提高。
另外,根据第七观点,在第五观点或第六观点的送风机中,放大部与基部相比向供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侧突出,且与基部相比向供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侧突出。
这样一来,与不是这样的情况相比,隔壁550从第一流体受到的力与从第二流体受到的力的差难以增大。因此,隔壁550的位置稳定。

Claims (11)

1.一种送风机,吸入并吹出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所述送风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风扇(552);以及
隔壁(550),
所述风扇通过相对于所述隔壁旋转而吸入并吹出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
所述隔壁与所述风扇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将吸入空间(555)分隔成供所述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91)和供所述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92),所述吸入空间供由所述风扇吸入的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过,
所述隔壁具有基部(550b)和放大部(550c、550d、550e、550f、550g、550h、550i、550j、550k),
所述基部是在所述吸入空间内引导流动的板,该流动是指所述第一流体及所述第二流体接近所述风扇的流动,
所述放大部在所述吸入空间内连接于所述基部,
在所述吸入空间内,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所述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所述风扇的特定的部分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在所述基部中的连接于所述放大部的端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放大部的宽度比所述端部的厚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具有风扇毂(552a)和多片叶片(552b),
所述风扇毂以轴心(CL)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隔壁旋转,
所述多片叶片固定于所述风扇毂的一面侧并且在所述吸入空间的周围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多片叶片通过绕所述轴心旋转而将所述吸入空间内的空气向远离所述轴心(CL)的方向引导,
所述基部在所述吸入空间内向远离所述轴心的方向延伸,
在所述吸入空间内,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所述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所述多片叶片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所述放大部的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所述基部的所述端部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中的所述放大部处于最接近所述多片叶片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大部的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所述多片叶片中的相邻的两片叶片之间的距离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具有风扇毂(552a)和多片叶片(552b),
所述风扇毂以轴心(CL)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隔壁旋转,
所述多片叶片固定于所述风扇毂的一面侧并且在所述吸入空间的周围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多片叶片通过绕所述轴心旋转而将所述吸入空间内的空气向远离所述轴心(CL)的方向引导,
所述基部是在所述吸入空间内向接近所述风扇毂的方向延伸并且向远离所述轴心的方向延伸的板,
在所述吸入空间内,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所述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所述风扇毂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中的所述放大部处于最接近所述风扇毂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向供所述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侧突出,且与所述基部相比向供所述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侧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向由所述隔壁分隔出的多个空间(91、92)中的一方的空间(91)侧突出,且与所述基部相比向由所述隔壁分隔出的空间中的另一方的空间(92)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当对与所述轴心平行的方向上的所述隔壁的中心和所述隔壁中的最接近所述风扇毂的端进行比较时,所述放大部相比于所述中心位于接近所述端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以轴心(CL)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隔壁旋转,
当对所述轴心、和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的径向上的所述隔壁的端中的比所述轴心更靠所述放大部侧的端进行比较时,所述放大部相比于所述轴心位于接近所述端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大部是第一放大部(550c、550e、550g、550i),所述隔壁还具有第二放大部(550d、550f、550h、550j),
所述第二放大部在所述吸入空间内连接于所述基部,
在所述吸入空间内,所述第二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所述第二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所述风扇的特定的部分的旋转区域,
所述端部是第一端部,
在所述基部中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放大部的第二端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放大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端部的厚度长,
所述第一放大部连接于所述基部一方的端部,所述第二放大部连接于所述基部的另一方的端部。
CN201780005887.5A 2016-01-07 2017-01-06 送风机 Active CN108431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1838 2016-01-07
JP2016001838 2016-01-07
PCT/JP2017/000235 WO2017119475A1 (ja) 2016-01-07 2017-01-06 送風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1429A true CN108431429A (zh) 2018-08-21
CN108431429B CN108431429B (zh) 2020-03-17

Family

ID=59273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5887.5A Active CN108431429B (zh) 2016-01-07 2017-01-06 送风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17515A1 (zh)
JP (1) JP6555362B2 (zh)
CN (1) CN108431429B (zh)
DE (1) DE112017000310B4 (zh)
WO (1) WO201711947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8497A (zh) * 2020-05-11 2020-08-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出风结构以及空气净化装置
CN114630964A (zh) * 2019-10-21 2022-06-14 株式会社电装 送风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7402B2 (ja) * 2017-08-11 2020-08-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送風機
JP6958222B2 (ja) * 2017-10-20 2021-11-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958221B2 (ja) * 2017-10-20 2021-11-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996996B2 (ja) * 2018-02-02 2022-01-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6529491A (zh) * 2020-10-23 2023-08-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翼离心送风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2181A (en) * 1977-03-15 1981-02-24 Johannes Kirchmeier Heat recovering fan
CN101813096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多方位出风的双吸西洛克离心风扇
CN102679460A (zh) * 2011-03-16 2012-09-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
JP2014167284A (ja) * 2013-02-28 2014-09-11 Daihatsu Motor Co Ltd 排気ターボ過給機
US20150063989A1 (en) * 2012-05-07 2015-03-05 Hang Wang Compressor of turbocharger
WO2015049159A1 (de) * 2013-10-02 2015-04-0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dichter mit variablem verdichtereinlau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60271A (en) * 1924-06-12 1925-11-03 Lynger Erik Sigfri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heat from one medium to another
US1843252A (en) * 1926-04-30 1932-02-02 Toensfeldt Kurt Heat recoverer
US3194301A (en) * 1963-11-27 1965-07-13 Foster Wheeler Corp Radial flow rotary regenerative heater
US3456718A (en) * 1967-06-21 1969-07-22 Jan R De Fries Heat exchanger
DE8518384U1 (de) * 1985-06-25 1985-08-08 Kirchmeier, Hans, 5067 Kürten Rotierender Wärmeaustauscher
DE4232178C1 (de) * 1992-09-25 1993-12-23 Siegfried W Schilling Radialgebläse
JP2002005091A (ja) * 2000-06-22 2002-01-09 Daikin Ind Ltd 多翼ファン
US7614171B2 (en) * 2007-03-21 2009-11-10 Gemmy Industries Corporation Motive inflatable display
US9574568B2 (en) * 2011-10-20 2017-02-21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Double inlet centrifugal blower with a solid center plate
US9157441B2 (en) * 2011-10-20 2015-10-13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Double inlet centrifugal blower with peripheral motor
JP6409440B2 (ja) * 2013-11-20 2018-10-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調装置
FR3014029B1 (fr) * 2013-12-04 2015-12-1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Pulseur d'aspiration destine a u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6001838A (ja) 2014-06-12 2016-01-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家電、家電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2181A (en) * 1977-03-15 1981-02-24 Johannes Kirchmeier Heat recovering fan
CN101813096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多方位出风的双吸西洛克离心风扇
CN102679460A (zh) * 2011-03-16 2012-09-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
US20150063989A1 (en) * 2012-05-07 2015-03-05 Hang Wang Compressor of turbocharger
JP2014167284A (ja) * 2013-02-28 2014-09-11 Daihatsu Motor Co Ltd 排気ターボ過給機
WO2015049159A1 (de) * 2013-10-02 2015-04-0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dichter mit variablem verdichtereinlauf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964A (zh) * 2019-10-21 2022-06-14 株式会社电装 送风机
CN114630964B (zh) * 2019-10-21 2024-02-23 株式会社电装 送风机
CN111578497A (zh) * 2020-05-11 2020-08-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出风结构以及空气净化装置
CN111578497B (zh) * 2020-05-11 2021-11-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出风结构以及空气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1429B (zh) 2020-03-17
US20190017515A1 (en) 2019-01-17
WO2017119475A1 (ja) 2017-07-13
JPWO2017119475A1 (ja) 2018-04-05
DE112017000310B4 (de) 2021-02-11
DE112017000310T5 (de) 2018-09-27
JP6555362B2 (ja) 2019-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1429A (zh) 送风机
CN107532613B (zh) 送风机
CN1766440B (zh) 换气装置
CN101688676B (zh) 湿度调节装置
JP2013011435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101688674B (zh) 湿度调节装置
CN107531133A (zh) 加湿装置、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7428226A (zh) 冷却装置、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7110528A (zh) 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CN109070700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101398897B1 (ko) 환기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조화기
WO2016163485A1 (ja) 熱交換装置
KR100707348B1 (ko) 조습장치 및 조습시스템
WO2016163484A1 (ja) 加湿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9906160A (zh) 车辆用空调单元
JP2012102887A (ja) 空調システム
WO2022264786A1 (ja) 除加湿ユニット
JP4888529B2 (ja) 加湿装置、および加湿装置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07101055A (ja) 加湿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7405986A (zh) 加湿装置、车辆用空调装置
JP201620382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6037328U (zh) 新风空气净化系统
CN217004664U (zh) 无水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JP6699611B2 (ja) 空調ケースおよび空調装置
CN216769595U (zh) 无水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