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8674B - 湿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湿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8674B
CN101688674B CN2008800199499A CN200880019949A CN101688674B CN 101688674 B CN101688674 B CN 101688674B CN 2008800199499 A CN2008800199499 A CN 2008800199499A CN 200880019949 A CN200880019949 A CN 200880019949A CN 101688674 B CN101688674 B CN 1016886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adsorption heat
housing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99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8674A (zh
Inventor
成川嘉则
池上周司
松井伸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8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8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8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86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air-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9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alternatively operating a heat exchanger in an absorbing/adsorbing mode and a heat exchanger in a regeneration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with both heat and humidity transfer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在湿度调节装置(10)的壳体(11)内,形成有左右排列的收纳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第一热交换器室(37)和收纳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第二热交换器室(38)。在热交换器室(37、38)的背面板部(13)一侧形成有室内空气侧通路(32)和室外空气侧通路(34),在热交换器室(37、38)的正面板部(12)一侧形成有供气侧通路(31)和排气侧通路(33)。在背面板部(13)的左右方向的靠中央位置形成有室外空气吸入口(24)和室内空气吸入口(23)。在第一侧面板部(14)的靠近前方的位置形成有供气口(22),在第二侧面板部(15)的靠近前方的位置形成有排气口(21)。供气扇(26)连接着供气口(22),排气扇(25)连接着排气口(21)。由此,能够将空气通过壳体内时的压力损失抑制到很低。

Description

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吸附剂来调节空气湿度的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利用吸附剂来调节空气湿度的湿度调节装置已为人所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包括表面载有吸附剂的吸附热交换器的湿度调节装置。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湿度调节装置中,设置有包括两个吸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交替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成为冷凝器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的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成为冷凝器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的动作。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中,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在作为冷凝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中,水分脱离开吸附剂被释放到空气中。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湿度调节装置将已通过各个吸附热交换器的空气中的一方供向室内而将另一方排向室外。例如,在处于除湿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里设定有空气在壳体内流通的流通路径,以便将已通过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中作为蒸发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的空气供向室内,并将已通过作为冷凝器工作的另一吸附热交换器的空气排向室外(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5、图6)。
还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湿度调节装置对室内进行换气。处于除湿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利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对已吸入的室外空气进行除湿后将该室外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将已吸入的室内空气与从作为冷凝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中脱离出来的水分一起排向室外。另一方面,处于加湿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利用作为冷凝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对已吸入的室外空气进行加湿后将该室外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利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对已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后将该室内空气排向室外。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6-078108号公报-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在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湿度调节装置中,需要使两种空气(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不相互混杂地在壳体内流动,而且还需要对上述两种空气的流通路径进行切换,因而壳体内的空气流通路径很容易复杂化。并且,若壳体内的空气流通路径变复杂的话,则在壳体内空气的流动方向会骤然变化,而有可能致使空气通过壳体内时的压力损失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发明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在壳体内切换空气流通路径的湿度调节装置中,将空气通过壳体内时的压力损失抑制到很低。-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下述湿度调节装置为对象,即:该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载热体回路50和壳体11,在所述载热体回路50中设置有载有吸附剂的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1、52,并且载热流体在该载热体回路50中流通,所述壳体11形成为中空的长方体形状并收纳有所述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1、52;该湿度调节装置交替进行冷却所述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1、52中的一吸附热交换器并加热另一吸附热交换器的动作和加热所述一吸附热交换器并冷却所述另一吸附热交换器的动作,将已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空气和已通过所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空气中的一方供向室内而将另一方排向室外。并且,在所述壳体11内,形成有沿该壳体11彼此相向的正面部12及背面部13的长边方向排列的设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第一主空气通路37和设有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第二主空气通路38,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与所述背面部13之间,形成有沿所述背面部13的短边方向排列的第一及第二吸入侧通路32、34,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与所述正面部12之间,形成有设有供气扇26的供气侧空间31、36和设有排气扇25的排气侧空间33、35;在所述壳体11的与所述正面部12正交的一对侧板部14、15中的一侧板部形成有与所述供气侧空间31、36连通的供气口22,而在另一侧板部形成有与所述排气侧空间33、35连通的排气口21,所述供气扇26以从所述背面部13一侧吸入空气后向所述供气口22吹出的形态设置,所述排气扇25以从所述背面部13一侧吸入空气后向所述排气口21吹出的形态设置,在所述背面部13形成有与第一吸入侧通路34连通的第一吸入口24和与第二吸入侧通路32连通的第二吸入口23。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湿度调节装置10交替进行两种动作。在冷却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吸附剂并加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吸附剂的动作中,将冷却用载热流体供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并将加热用载热流体供向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该动作中,流经第一主空气通路37的空气在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时被除湿,而流经第二主空气通路38的空气在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时被加湿。还有,在冷却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吸附剂并加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吸附剂的动作中,将冷却用载热流体供向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并将加热用载热流体供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该动作中,流经第一主空气通路37的空气在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时被加湿,而流经第二主空气通路38的空气在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时被除湿。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空气通过第一吸入口24流入第一吸入侧通路34,同时空气通过第二吸入口23流入第二吸入侧通路32。已流入各个吸入侧通路32、34的空气中的一方流入第一主空气通路37后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而另一方流入第二主空气通路38后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已通过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空气中的一方流入供气侧空间31、36,而另一方流入排气侧空间33、35。已流入供气侧空间31、36的空气被供气扇26吸入后从供气扇26朝供气口22吹出。已流入排气侧空间33、35的空气被排气扇25吸入后从排气扇25朝排气口21吹出。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湿度调节装置10的壳体11的内部空间,从壳体11的背面部13朝着正面部12依次形成有吸入侧通路32、34、主空气通路37、38以及供气侧空间31、36和排气侧空间33、35。由此,在壳体11的内部空间,已通过吸入口23、24流入的空气便从壳体11的背面部13朝着正面部12流动。还有,在壳体11内,沿壳体11的正面部12及背面部13的长边方向排列着两个主空气通路37、38,因而无论在空气通过哪个主空气通路37、38的情况下,在壳体11内空气的流动方向都是从壳体11的背面部13朝向正面部12的方向。
而且,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已从背面部13一侧流入供气侧空间31、36的空气被从背面部13一侧吸入空气的供气扇26吸入后,朝着位于侧板部14的供气口22吹出。还有,在该湿度调节装置10中,已从背面部13一侧流入排气侧空间33、35的空气被从背面部13一侧吸入空气的排气扇25吸入后,朝着位于侧板部15的排气口21吹出。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湿度调节装置中,在所述背面部13的长边方向的靠中央位置形成有第一及第二吸入口23、24。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第一及第二吸入口23、24布置在背面部13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附近。另一方面,在壳体11内,形成有沿背面部13的长边方向排列的两个主空气通路37、38。由此,从第一吸入口24到第一主空气通路37为止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与从第一吸入口24到第二主空气通路38为止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之差是很小的。还有,从第二吸入口23到第一主空气通路37为止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与从第二吸入口23到第二主空气通路38为止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之差是很小的。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湿度调节装置中,在所述壳体11内,沿着开有所述供气口22的侧板部14形成有使空气绕过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从所述第一吸入侧通路34流向所述供气侧空间31、36的第一副空气通路81,并且沿着开有所述排气口21的侧板部15形成有使空气绕过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从所述第二吸入侧通路32流向所述排气侧空间33、35的第二副空气通路82。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流经第一副空气通路81的空气沿着与正面部12及背面部13正交的侧板部14流动,并且从背面部13一侧流入供气侧空间31、36。由此,已从第一副空气通路81流入供气侧空间31、36的空气很顺利地就被从背面部13一侧吸入空气的供气扇26吸入。还有,在本发明中,流经第二副空气通路82的空气沿着与正面部12及背面部13正交的侧板部15流动,并且从背面部13一侧流入排气侧空间33、35。由此,已从第二副空气通路82流入排气侧空间33、35的空气很顺利地就被从背面部13一侧吸入空气的排气扇25吸入。-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湿度调节装置10的壳体11内,无论在空气通过哪个主空气通路37、38的情况下,空气的流动方向都是从壳体11的背面部13朝向正面部12的方向。还有,在该湿度调节装置10中,供气扇26吸入空气的方向与空气流入供气侧空间31、36的方向大体一致,并且排气扇25吸入空气的方向与空气流入排气侧空间33、35的方向大体一致。由此,在壳体11内空气从吸入口23、24朝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流动的方向大体上仅为从壳体11的背面部13朝向正面部12的方向。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减少湿度调节装置10的壳体11内空气流动方向的变化,从而能够使空气通过壳体11内时的压力损失减小,结果能够削减驱动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所需要的能量。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第一及第二吸入口23、24布置在背面部13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附近,因而从第一吸入口24到达各个主空气通路37、38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差缩小,并且从第二吸入口23到达各个主空气通路37、38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差亦缩小。因此,根据该发明,能够将从第一及第二吸入口23、24开始到各个主空气通路37、38为止的空气压力损失尽可能地抑制到很低。
在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空气从第一副空气通路81流入供气侧空间31、36的方向与供气扇26吸入空气的方向大体一致,并且空气从第二副空气通路82流入排气侧空间33、35的方向与排气扇25吸入空气的方向大体一致。因此,根据该发明,即使在空气通过副空气通路81、82而非通过主空气通路37、38的运转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壳体11内空气流动方向的变化,从而能够使空气通过壳体11内时的压力损失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正面一侧所看到的湿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在图1中省略图示壳体的顶板。图2是表示从正面一侧所看到的湿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在图2中省略图示壳体的一部分及电气设备箱。图3是表示湿度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在图3中省略图示壳体的顶板。图4是表示湿度调节装置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在图4中省略图示壳体的顶板。图5是表示从背面一侧所看到的湿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在图5中省略图示壳体的顶板。图6是表示湿度调节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侧视图及示意左侧视图,在图6中省略图示湿度调节装置的一部分。图7是表示制冷剂回路结构的管道系统图,图7(a)表示第一动作中的动作情况,图7(b)表示第二动作中的动作情况。图8是吸附热交换器的示意立体图。图9是湿度调节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侧视图及示意左侧视图,示出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图10是湿度调节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侧视图及示意左侧视图,示出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图11是湿度调节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侧视图及示意左侧视图,示出加湿换气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图12是湿度调节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侧视图及示意左侧视图,示出加湿换气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图13是湿度调节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侧视图及示意左侧视图,示出单纯换气运转中的空气流动情况。-符号说明-
10    湿度调节装置11              壳体12              面板部(正面部)13              背面板部(背面部)14              第一侧面板部(侧板部)15              第二侧面板部(侧板部)21              排气口22              供气口25              排气扇26              供气扇31              供气侧通路(供气侧空间)32              室内空气侧通路(第二吸入侧通路)33              排气侧通路(排气侧空间)34              室外空气侧通路(第一吸入侧通路)35              排气扇室(排气侧空间)36              供气扇室(供气侧空间)37              第一热交换器室(第一主空气通路)38              第二热交换器室(第二主空气通路)50              制冷剂回路(载热体回路)51              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2              第二吸附热交换器81              第一旁通通路(第一副空气通路)82              第二旁通通路(第二副空气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是在调节室内湿度的同时对室内进行换气的装置,对所吸入的室外空气OA的湿度进行调节后将该室外空气OA供向室内,同时将所吸入的室内空气RA排向室外。
(湿度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一边适当参照图1至图6,一边对湿度调节装置10进行说明。此外,只要没有特别注明,这里说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近”、“远”都指的是从正面一侧观察湿度调节装置10时的位置关系。
湿度调节装置10包括壳体11。还有,在壳体11内收纳着制冷剂回路50。在该制冷剂回路50中设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压缩机53、四通换向阀54以及电动膨胀阀55。在下文中对制冷剂回路50进行详细的说明。
壳体11形成为略扁平且高度较小的长方体形状。该壳体1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其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一些(参照图3)。在壳体11中,形成图1中偏左的较近侧面(即:正面)的部分成为正面板部12,形成图1中偏右的较远侧面(即:背面)的部分成为背面板部13。还有,在该壳体11中,形成图1中偏右的较近侧面的部分成为第一侧面板部14,形成图1中偏左的较远侧面的部分成为第二侧面板部15。
在壳体11中,正面板部12和背面板部13彼此相向,第一侧面板部14和第二侧面板部15彼此相向。第一侧面板部14及第二侧面板部15实质上分别与正面板部12及背面板部13这两个面板部正交。在该壳体11中,正面板部12构成正面部,背面板部13构成背面部,第一侧面板部14及第二侧面板部15构成侧板部。
在壳体11上形成有室外空气吸入口24、室内空气吸入口23、供气口22及排气口21。室外空气吸入口24构成第一吸入口,室内空气吸入口23构成第二吸入口。
室外空气吸入口24及室内空气吸入口23都位于背面板部13(参照图3、图5)。室外空气吸入口24布置在背面板部13的下侧部分。还有,室外空气吸入口24设置在背面板部1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偏向第二侧面板部15一侧的位置处。室内空气吸入口23布置在背面板部13的上侧部分。还有,室内空气吸入口23设置在背面板部1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偏向第一侧面板部14一侧的位置处。这样一来,室外空气吸入口24及室内空气吸入口23被设置在背面板部13的左右方向(即:长边方向)的中央附近。
供气口22布置在第一侧面板部14的靠正面板部12一侧的端部附近。排气口21设置在第二侧面板部15的靠正面板部12一侧的端部附近。
在壳体11的内部空间设置有上游侧隔板71、下游侧隔板72、中央隔板73、第一隔板74及第二隔板75。这些隔板71至75都直立地设置在壳体11的底板上,从壳体11的底板一直到顶板将壳体11的内部空间整个地隔开。
设置有与正面板部12及背面板部13平行的上游侧隔板71及下游侧隔板72。在壳体11的内部空间,上游侧隔板71设置在背面板部13附近,下游侧隔板72设置在正面板部12附近。
上游侧隔板7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壳体1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上游侧隔板71的右端部的大约下半部被切掉,该右端部的上半部接合在第一侧面板部14上。另一方面,在上游侧隔板71的左端部和第二侧面板部15之间形成有缝隙。
下游侧隔板7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上游侧隔板7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在下游侧隔板72的右端部和第一侧面板部14之间形成有缝隙。还有,在下游侧隔板72的左端部和第二侧面板部15之间也形成有缝隙。
第一隔板74布置为从右侧封住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空间。具体来说,第一隔板74布置为与第一侧面板部14平行且与上游侧隔板71及下游侧隔板72正交。第一隔板74的前端部接合在下游侧隔板72的右端部。第一隔板74的后端部接合在上游侧隔板71上。
第二隔板75布置为从左侧封住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空间。具体来说,第二隔板75布置为与第二侧面板部15平行且与上游侧隔板71及下游侧隔板72正交。第二隔板75的前端部接合在下游侧隔板72的左端部。第二隔板75的后端部接合在背面板部13上。还有,上游侧隔板71的左端部接合在该第二隔板75上。
中央隔板73以与上游侧隔板71及下游侧隔板72正交的形态设置在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中央隔板73从上游侧隔板71一直设置到下游侧隔板72,将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空间左右隔开。还有,中央隔板73设置在比上游侧隔板71及下游侧隔板7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略靠向第二侧面板部15一侧的位置处。
在壳体11内,上游侧隔板71和背面板部13之间的空间被隔成上下两个空间(参照图2、图5、图6)。在被上下隔开的该空间中,上侧空间构成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下侧空间构成室外空气侧通路34。也就是说,在壳体11内的上游侧隔板71和背面板部13之间,形成有沿壳体11的高度方向(即:背面板部13的短边方向)排列的室内空气侧通路32和室外空气侧通路34。还有,室外空气侧通路34构成第一吸入侧通路,室内空气侧通路32构成第二吸入侧通路。
室内空气侧通路32经由连接着室内空气吸入口23的导管与室内连通。在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中设置有用来从空气中去除尘埃等的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形成为长边朝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状,是以横穿室内空气侧通路32的形态直立地设置的。室内空气侧通路32被该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前后隔开。在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中的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前侧(下游侧)部分收纳有室内空气湿度传感器96。该室内空气湿度传感器96安装在壳体11的顶板上,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
室外空气侧通路34经由连接着室外空气吸入口24的导管与室外空间连通。在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中设置有用来从空气中去除尘埃等的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形成为长边朝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状,是以横穿室外空气侧通路34的形态直立地设置的。室外空气侧通路34被该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前后隔开。在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中的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前侧(下游侧)部分收纳有室外空气湿度传感器97。该室外空气湿度传感器97安装在壳体11的底板上,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
如上所述,壳体11内的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空间被中央隔板73左右隔开。在被左右隔开的该空间中,中央隔板73的右侧空间构成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央隔板73的左侧空间构成第二热交换器室38(参照图1、图3)。也就是说,在壳体11内,形成有沿壳体11的左右方向(即:正面板部12及背面板部13的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一热交换器室37和第二热交换器室38。第一热交换器室37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1比第二热交换器室38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2大(参照图4)。第一热交换器室37构成第一主空气通路,第二热交换器室38构成第二主空气通路。
在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收纳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收纳有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整体上形成为长方形的厚板状或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在下文中对吸附热交换器51、52进行详细的说明。
吸附热交换器51、52以该吸附热交换器的正面及背面与上游侧隔板71及下游侧隔板72平行的形态直立地设置在热交换器室37、38内。也就是说,吸附热交换器51、52是以横穿热交换器室37、38的形态设置的。各个热交换器室37、38被吸附热交换器51、52前后隔开。在各个热交换器室37、38中,吸附热交换器51、52布置在比热交换器室37、38的前后方向的中央更靠近上游侧隔板71的位置处。还有,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沿着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在大致一条直线上。
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正面与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距离Ld比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背面与上游侧隔板71之间的距离Lu大(参照图4)。也就是说,在各个热交换器室37、38中,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前侧(即:下游侧)部分的前后长度比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后侧(即:上游侧)部分的前后长度大。
在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设置有液体侧分流器61和气体侧集管(header)62。包含液体侧分流器61及气体侧集管62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整个被收纳在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另一方面,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包含所有肋片57在内的大部分被收纳在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但该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一部分则贯穿中央隔板73后在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露出。具体来说,附属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液体侧分流器61及气体侧集管62位于第一热交换器室37内。还有,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位于连接有液体侧分流器61及气体侧集管62的端部侧的U字管部59也在第一热交换器室37内露出。还有,在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收纳着制冷剂回路50的电动膨胀阀55。
在壳体11的内部空间,沿着下游侧隔板72正面的部分被上下隔开(参照图2、图3、图6)。在被上下隔开的该空间中,上侧空间构成供气侧通路31,下侧空间构成排气侧通路33。也就是说,在壳体11内的下游侧隔板72与正面板部12之间,形成有沿壳体11的高度方向(即:正面板部12的短边方向)排列的供气侧通路31和排气侧通路33。
在上游侧隔板71上设置有四个开关式风阀(damper)41至44(参照图3、图6)。各个风阀41至44形成为大致横长的长方形。具体来说,在上游侧隔板71的面向室内空气侧通路32的部分(上侧部分),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右侧的位置处,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左侧的位置处。还有,在上游侧隔板71的面向室外空气侧通路34的部分(下侧部分),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右侧的位置处,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左侧的位置处。
若打开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与第一热交换器室37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与第一热交换器室37之间便断开。若打开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与第二热交换器室38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与第二热交换器室38之间便断开。若打开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与第一热交换器室37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与第一热交换器室37之间便断开。若打开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与第二热交换器室38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与第二热交换器室38之间便断开。
在上游侧隔板71上,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位于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的正下方。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及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设置在使该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及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各自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比第一热交换器室37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更为靠近中央隔板73(即:更靠近第二侧面板部15)的位置处(参照图3)。
还有,在上游侧隔板71上,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位于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的正下方。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及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设置在使该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及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各自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比第二热交换器室38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更为靠近中央隔板73(即:更靠近第一侧面板部14)的位置处(参照图3)。
在下游侧隔板72上设置有四个开关式风阀45至48(参照图3、图6)。各个风阀45至48形成为大致横长的长方形。具体来说,在下游侧隔板72的面向供气侧通路31的部分(上侧部分),第一供气侧风阀45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右侧的位置处,第二供气侧风阀46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左侧的位置处。还有,在下游侧隔板72的面向排气侧通路33的部分(下侧部分),第一排气侧风阀47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右侧的位置处,第二排气侧风阀48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左侧的位置处。
若打开第一供气侧风阀45,供气侧通路31与第一热交换器室37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一供气侧风阀45,供气侧通路31与第一热交换器室37之间便断开。若打开第二供气侧风阀46,供气侧通路31与第二热交换器室38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二供气侧风阀46,供气侧通路31与第二热交换器室38之间便断开。若打开第一排气侧风阀47,排气侧通路33与第一热交换器室37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一排气侧风阀47,排气侧通路33与第一热交换器室37之间便断开。若打开第二排气侧风阀48,排气侧通路33与第二热交换器室38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二排气侧风阀48,排气侧通路33与第二热交换器室38之间便断开。
在下游侧隔板72上,第一排气侧风阀47位于第一供气侧风阀45的正下方。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设置在使该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各自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比第一热交换器室37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更为靠近中央隔板73(即:更靠近第二侧面板部15)的位置处(参照图3)。
还有,在下游侧隔板72上,第二排气侧风阀48位于第二供气侧风阀46的正下方。第二排气侧风阀48及第二供气侧风阀46设置在使该第二排气侧风阀48及第二供气侧风阀46各自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比第二热交换器室38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更为靠近中央隔板73(即:更靠近第一侧面板部14)的位置处(参照图3)。
在壳体11内,供气侧通路31及排气侧通路33与正面板部12之间的空间被隔板77左右隔开。在该被左右隔开的空间中,隔板77右侧的空间构成供气扇室36,隔板77左侧的空间构成排气扇室35。该隔板77直立地设置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近第二侧面板部15的位置处。供气扇室36及排气扇室35都是从壳体11的底板一直通到顶板的空间。
这样一来,在壳体11内的沿着正面板部12的部分,形成有沿壳体11的左右方向(即:正面板部12的长边方向)排列的供气扇室36和排气扇室35。供气扇室36与供气侧通路31一起构成供气侧空间。排气扇室35与排气侧通路33一起构成排气侧空间。
在供气扇室36中收纳有供气扇26。还有,在排气扇室35中收纳有排气扇25。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都是离心型多叶风扇(所谓的西罗克风扇(sirocco fan))。
具体来说,所述风扇25、26具有风扇转子、风扇壳体86及风扇马达89。虽未图示出来,不过风扇转子形成为该风扇转子的轴向长度比直径小的圆筒状,在该风扇转子的周侧面形成有多个叶片。风扇转子被收纳在风扇壳体86中。吸入口87开在风扇壳体86的一对侧面(与风扇转子的轴向正交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还有,在风扇壳体86形成有从该风扇壳体86的周侧面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吹出口88位于该部分的突出端。风扇马达89安装在风扇壳体86的与吸入口87相反一侧的侧面上。风扇马达89联结在风扇转子上,驱动风扇转子旋转。
若风扇马达89驱动风扇转子旋转,则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就通过吸入口87将空气吸入到风扇壳体86内,然后再将风扇壳体86内的空气从吹出口88吹出。
供气扇26以风扇壳体86的吸入口87与下游侧隔板72相向的形态设置在供气扇室36中。还有,该供气扇26的风扇壳体86的吹出口88以与供气口22连通的状态位于第一侧面板部14。也就是说,供气扇26是以从壳体11的背面板部13一侧吸入空气后朝供气口22吹出空气的形态设置的。
排气扇25以风扇壳体86的吸入口87与下游侧隔板72相向的形态设置在排气扇室35中。还有,该排气扇25的风扇壳体86的吹出口88以与排气口21连通的状态位于第二侧面板部15。也就是说,排气扇25是以从壳体11的背面板部13一侧吸入空气后朝排气口21吹出空气的形态设置的。
在供气扇室36中收纳有制冷剂回路50的压缩机53和四通换向阀54。压缩机53及四通换向阀54布置在供气扇室36中的供气扇26和隔板77之间。
从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气体侧集管62开始延伸出来的连接管道65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4上。该连接管道65贯穿下游侧隔板72。具体来说,连接管道65贯穿下游侧隔板72的面向供气侧通路31的部分(上侧部分)中位于中央隔板73右侧的部分(即:面向第一热交换器室37的部分)。此外,吸附热交换器51的液体侧分流器61连接在电动膨胀阀55的一端上,而吸附热交换器52的液体侧分流器61则连接在电动膨胀阀55的另一端上。
在壳体11内,第一隔板74和第一侧面板部14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一副空气通路即第一旁通通路81(参照图2、图3)。还有,在壳体11内,第二隔板75和第二侧面板部15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副空气通路即第二旁通通路82(参照图3、图5)。第一旁通通路81及第二旁通通路82是从壳体11的底板一直通到顶板的空间。第一旁通通路81的通路宽度Wb1(即:第一隔板74与第一侧面板部14之间的距离)比第二旁通通路82的通路宽度Wb2(即:第二隔板75与第二侧面板部15之间的距离)大(参照图4)。
第一旁通通路81的起始端(背面板部13一侧的端部)仅与室外空气侧通路34连通,而与室内空气侧通路32断开。该第一旁通通路81与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中的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下游侧部分连通。第一旁通通路81的终止端(正面板部12一侧的端部)与供气侧通路31、排气侧通路33及供气扇室36之间被隔板78隔开。在隔板78的面向供气扇室36的部分设置有第一旁通用风阀83。第一旁通用风阀83形成为大致纵长的长方形。若打开第一旁通用风阀83,第一旁通通路81与供气扇室36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一旁通用风阀83,第一旁通通路81与供气扇室36之间便断开。
第二旁通通路82的起始端(背面板部13一侧的端部)仅与室内空气侧通路32连通,而与室外空气侧通路34断开。该第二旁通通路82经由形成在第二隔板75上的连通口76与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中的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下游侧部分连通。第二旁通通路82的终止端(正面板部12一侧的端部)与供气侧通路31、排气侧通路33及排气扇室35之间被隔板79隔开。在隔板79的面向排气扇室35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旁通用风阀84。第二旁通用风阀84形成为大致纵长的长方形。若打开第二旁通用风阀84,第二旁通通路82与排气扇室35之间便连通起来;若关闭第二旁通用风阀84,第二旁通通路82与排气扇室35之间便断开。
此外,在图6的右侧视图及左侧视图中,省略图示第一旁通通路81、第二旁通通路82、第一旁通用风阀83以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
在湿度调节装置10中,第一旁通用风阀83、第二旁通用风阀84、第一供气侧风阀45、第二供气侧风阀46、第一排气侧风阀47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构成切换机构。也就是说,在第一供气侧风阀45、第二供气侧风阀46、第一排气侧风阀47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关闭,而第一旁通用风阀83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打开的状态下,流经壳体11内的空气就通过第一旁通通路81或第二旁通通路82而不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室37及第二热交换器室38。还有,在第一旁通用风阀83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关闭,而供气侧风阀45、46中的一供气侧风阀和排气侧风阀47、48中的一排气侧风阀打开的状态下,流经壳体11内的空气就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室37或第二热交换器室38而不通过第一旁通通路81及第二旁通通路82。
壳体11的第一侧面板部14的面向室内空气侧通路32及室外空气侧通路34的部分由过滤器用开关面板17构成。还有,该第一侧面板部14的面向第一旁通通路81的部分由主开关面板16构成。过滤器用开关面板17及主开关面板16能自如地安装在壳体11上并能自如地从壳体11上取下来。
在壳体11的正面板部12的靠右侧部分安装有电气设备箱90。此外,在图2及图6中省略图示电气设备箱90。电气设备箱90是长方体形状的箱子,在该电气设备箱90的内部收纳有控制用基板91和电源用基板92。控制用基板91及电源用基板92安装在电气设备箱90的侧板中的与正面板部12邻接的部分(即:背面板)的内侧面上。在电源用基板92的变换器(inverter)部设置有散热片93。该散热片93突出设置在电源用基板92的背面,并贯穿电气设备箱90的背面板和壳体11的正面板部12在供气扇室36中露出(参照图3、图5)。
在壳体11内,连接在压缩机53、风扇25、26、风阀41至48以及湿度传感器96、97等上的引线朝电气设备箱90的内部延伸。其中,与安装在上游侧隔板71上的风阀41至44的驱动马达相连接的引线及与湿度传感器96、97相连接的引线通过第一旁通通路81朝电气设备箱90延伸。
(制冷剂回路的结构)一边参照图7,一边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50。
所述制冷剂回路50是设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压缩机53、四通换向阀54及电动膨胀阀55的闭合回路。该制冷剂回路50通过使已填充的制冷剂循环来进行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该制冷剂回路50构成载热体回路,作为载热流体的制冷剂在该载热体回路中流动。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50中,压缩机53的喷出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4的第一通口上,该压缩机53的吸入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4的第二通口上。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4的第三通口上。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另一端经由电动膨胀阀55连接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一端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另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4的第四通口上。
所述四通换向阀54能够在第一通口和第三通口连通且第二通口和第四通口连通的第一状态(图7(a)所示的状态)与第一通口和第四通口连通且第二通口和第三通口连通的第二状态(图7(b)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8所示,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都由横向肋片型管片式热交换器构成。所述吸附热交换器51、52具有铜制传热管58和铝制肋片57。设置在吸附热交换器51、52中的多个肋片57分别形成为长方形板状,并以一定的间隔排列。还有,传热管58成为沿着肋片57的排列方向来回弯曲的蛇形形状。也就是说,该传热管58构成为:交替地形成有贯穿各个肋片57的直管部和连接相邻的两个直管部的U字管部59。
在所述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中,各个肋片57的表面载有吸附剂,通过肋片57之间的空气与肋片57所担载的吸附剂接触。能够用沸石、硅胶、活性炭、具有亲水性官能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等能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汽的物质作为所述吸附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制冷剂回路50构成载热体回路。在该制冷剂回路50中,高压气态制冷剂作为加热用载热流体被供向两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中作为冷凝器工作的一吸附热交换器,而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作为冷却用载热流体被供向作为蒸发器工作的另一吸附热交换器。
-运转动作-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选择地进行除湿换气运转、加湿换气运转和单纯换气运转。处于除湿换气运转过程中及加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对已吸入的室外空气OA的湿度进行调节后将该室外空气OA作为供给空气SA供向室内,同时将已吸入的室内空气RA作为排出空气EA排向室外。另一方面,处于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将已吸入的室外空气OA作为供给空气SA原封不动地供向室内,同时将已吸入的室内空气RA作为排出空气EA原封不动地排向室外。
(除湿换气运转)处于除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3分钟间隔)反复交替进行后述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在该除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第一旁通用风阀83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总为关闭状态。
在处于除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若运转供气扇26,则室外空气就作为第一空气从室外空气吸入口24被吸入到壳体11内。还有,若运转排气扇25,则室内空气就作为第二空气从室内空气吸入口23被吸入到壳体11内。
首先,对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一动作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在该第一动作中,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二供气侧风阀46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成为打开状态,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关闭状态。
在处于该第一动作过程中的制冷剂回路50中,如图7(a)所示,四通换向阀54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在该状态的制冷剂回路50中,使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此时,在制冷剂回路50中,从压缩机53喷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电动膨胀阀55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成为冷凝器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成为蒸发器。
流入室外空气侧通路34后通过了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然后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除湿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二供气侧风阀46流入到供气侧通路31中,然后在通过供气扇室36以后经由供气口22被供向室内。
另一方面,流入室内空气侧通路32后通过了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流入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然后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水分从已由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被供给第二空气。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获得水分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一排气侧风阀47流入到排气侧通路33中,然后在通过排气扇室35以后经由排气口21被排向室外。
其次,对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二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在该第二动作中,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打开状态,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二供气侧风阀46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成为关闭状态。
在处于该第二动作过程中的制冷剂回路50中,如图7(b)所示,四通换向阀54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的制冷剂回路50中,使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此时,在制冷剂回路50中,从压缩机53喷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电动膨胀阀55及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成为蒸发器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成为冷凝器。
流入室外空气侧通路34后通过了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流入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然后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除湿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一供气侧风阀45流入到供气侧通路31中,然后在通过供气扇室36以后经由供气口22被供向室内。
另一方面,流入室内空气侧通路32后通过了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然后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水分从已由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被供给第二空气。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获得水分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二排气侧风阀48流入到排气侧通路33中,然后在通过排气扇室35以后经由排气口21被排向室外。
(加湿换气运转)处于加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3分钟间隔)反复交替进行后述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在该加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第一旁通用风阀83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总为关闭状态。
在处于加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若运转供气扇26,则室外空气就作为第二空气从室外空气吸入口24被吸入到壳体11内。还有,若运转排气扇25,则室内空气就作为第一空气从室内空气吸入口23被吸入到壳体11内。
首先,对加湿换气运转的第一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在该第一动作中,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打开状态,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二供气侧风阀46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成为关闭状态。
在处于该第一动作过程中的制冷剂回路50中,如图7(a)所示,四通换向阀54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并且,在该制冷剂回路50中,与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情况相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成为冷凝器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成为蒸发器。
流入室内空气侧通路32后通过了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然后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失去水分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二排气侧风阀48流入到排气侧通路33中,然后在通过排气扇室35以后经由排气口21被排向室外。
另一方面,流入室外空气侧通路34后通过了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流入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然后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水分从已由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被供给第二空气。已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加湿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一供气侧风阀45流入到供气侧通路31中,然后在通过供气扇室36以后经由供气口22被供向室内。
其次,对加湿换气运转的第二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该第二动作中,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二供气侧风阀46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成为打开状态,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关闭状态。
在处于该第二动作过程中的制冷剂回路50中,如图7(b)所示,四通换向阀54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并且,在该制冷剂回路50中,与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情况相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成为蒸发器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成为冷凝器。
流入室内空气侧通路32后通过了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流入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然后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失去水分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一排气侧风阀47流入到排气侧通路33中,然后在通过排气扇室35以后经由排气口21被排向室外。
另一方面,流入室外空气侧通路34后通过了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然后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水分从已由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被供给第二空气。已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加湿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二供气侧风阀46流入到供气侧通路31中,然后在通过供气扇室36以后经由供气口22被供向室内。
(单纯换气运转)一边参照图13,一边对处于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即使将室外空气原封不动地供向室内也不会损害室内舒适性的时期(例如,春季、秋季等中间期)进行该单纯换气运转。也就是说,在需要对室内进行换气但无需对供向室内的空气湿度进行调节的情况下执行该单纯换气运转。
在该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第一旁通用风阀83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成为打开状态,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一供气侧风阀45、第二供气侧风阀46、第一排气侧风阀47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关闭状态。还有,在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制冷剂回路50中的压缩机53成为停止状态。也就是说,在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制冷剂回路50中不进行制冷循环。
在处于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若运转供气扇26,则室外空气从室外空气吸入口24被吸入到壳体11内。已经由室外空气吸入口24流入到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中的室外空气通过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后流入第一旁通通路81,然后经由第一旁通用风阀83流入到供气扇室36中。已流入到供气扇室36中的室外空气被供气扇26吸入,然后经由供气口22被供向室内。
还有,在处于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若运转排气扇25,则室内空气从室内空气吸入口23被吸入到壳体11内。已经由室内空气吸入口23流入到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中的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后流入第二旁通通路82,然后经由第二旁通用风阀84流入到排气扇室35中。已流入到排气扇室35中的室内空气被排气扇25吸入,然后经由排气口21被排向室外。
-实施方式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湿度调节装置10的壳体11的内部空间,从壳体11的背面板部13朝着正面板部12依次形成有吸入侧通路即室内空气侧通路32和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主空气通路即第一热交换器室37和第二热交换器室38、吹出侧通路即供气侧通路31和排气侧通路33以及供气扇室36和排气扇室35。由此,在壳体11的内部空间,已经由吸入口23、24流入的空气就会从壳体11的背面板部13朝正面板部12流动。
还有,在壳体11内,沿壳体11的左右方向(即:正面板部12及背面板部13的长边方向)排列着两个热交换器室37、38。由此,无论在空气通过哪个热交换器室37、38的情况下,在壳体11内空气的流动方向都是从壳体11的背面板部13朝向正面板部12的方向。
而且,在所述湿度调节装置10中,已从背面板部13一侧流入到供气侧通路31中的空气被从背面板部13一侧吸入空气的供气扇26吸入后,朝着位于第一侧面板部14的供气口22吹出。还有,在该湿度调节装置10中,已从背面板部13一侧流入到排气侧通路33中的空气被从背面板部13一侧吸入空气的排气扇25吸入后,朝着位于第二侧面板部15的排气口21吹出。
这样一来,在所述湿度调节装置10的壳体11内,无论在空气通过哪个热交换器室37、38的情况下,空气的流动方向都是从壳体11的背面板部13朝向正面板部12的方向。还有,在该湿度调节装置10中,供气扇26吸入空气的方向与空气流入供气侧通路31及供气扇室36的方向大体一致,并且排气扇25吸入空气的方向与空气流入排气侧通路33及排气扇室35的方向大体一致。由此,在壳体11内空气从吸入口23、24朝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流动的方向大体上仅为从壳体11的背面板部13朝向正面板部12的方向。
也就是说,在所述湿度调节装置10的壳体11内,空气的流动方向以90度以上的角度骤然产生变化的地方减少。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空气通过壳体11内时的压力损失减小,结果能够削减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的耗电量。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室内空气吸入口23及室外空气吸入口24布置在壳体1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即:背面板部13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附近)。另一方面,在壳体11内,形成有沿壳体11的左右方向(即:背面板部13的长边方向)排列的两个热交换器室37、38。由此,从室内空气吸入口23开始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为止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与从室内空气吸入口23开始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为止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之差是很小的。还有,从室外空气吸入口24开始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为止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与从室外空气吸入口24开始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为止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之差是很小的。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从室内空气吸入口23及室外空气吸入口24开始到各个热交换器室37、38为止的空气压力损失尽可能地抑制到很低。
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流经第一旁通通路81的空气沿着与正面板部12及背面板部13正交的第一侧面板部14流动,并从背面板部13一侧流入供气侧通路31及供气扇室36。由此,已从第一旁通通路81流入到供气扇室36中的空气很顺利地就被从背面板部13一侧吸入空气的供气扇26吸入。
还有,在该湿度调节装置10中,流经第二旁通通路82的空气沿着与正面板部12及背面板部13正交的第二侧面板部15流动,并从背面板部13一侧流入排气侧通路33及排气扇室35。由此,已从第二旁通通路82流入到排气扇室35中的空气很顺利地就被从背面板部13一侧吸入空气的排气扇25吸入。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空气从第一旁通通路81流入供气扇室36的方向与供气扇26吸入空气的方向大体一致,并且空气从第二旁通通路82流入排气扇室35的方向与排气扇25吸入空气的方向大体一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空气通过旁通通路81、82而不通过热交换器室37、38的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也能够在壳体11内使空气的流动方向以90度以上的角度骤然产生变化的地方减少,从而能够使空气通过壳体11内时的压力损失减小。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壳体11内形成有旁通通路81、82,已流入旁通通路81、82的空气不通过吸附热交换器51、52就从壳体11中流出。若在无需调节空气湿度的运转状态下进行单纯换气运转的话,则已吸入到壳体11内的空气不经由吸附热交换器51、52就从壳体11中通过。也就是说,在处于不对空气湿度进行调节的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流经壳体11内的空气绕过吸附热交换器51、52进行流动。
由此,在不对空气湿度进行调节的运转过程中空气也通过吸附热交换器的现有的湿度调节装置中,当处于该运转过程中时空气中的臭气物质会逐渐积存在吸附热交换器的吸附剂中,而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臭气物质并没有像上述那样积存到吸附热交换器51、52中。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削减在不对空气湿度进行调节的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积存到吸附热交换器51、52中的臭气物质的量,从而能够避免再开始对空气湿度进行调节后臭气物质从吸附热交换器51、52中脱离出来而损坏室内舒适性的情况出现。
如上所述,在处于除湿换气运转过程中及加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反复交替进行: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室37的空气被供气扇26吸入而同时已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室38的空气被排气扇25吸入的动作和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室37的空气被排气扇25吸入而同时已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室38的空气被供气扇26吸入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面向第一热交换器室37而设的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设置在靠近中央隔板73的位置处(即:尽可能远离供气扇26且尽可能靠近排气扇25的位置)。还有,在该湿度调节装置10中,面向第二热交换器室38而设的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二供气侧风阀46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设置在靠近中央隔板73的位置处(即:尽可能远离排气扇25且尽可能靠近供气扇26的位置)。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从第一热交换器室37开始通过第一供气侧风阀45到达供气扇26为止的空气的压力损失和从第二热交换器室38开始通过第二供气侧风阀46到达供气扇26为止的空气的压力损失之差减小。还有,从第一热交换器室37开始通过第一排气侧风阀47到达排气扇25为止的空气的压力损失和从第二热交换器室38开始通过第二排气侧风阀48到达排气扇25为止的空气的压力损失之差减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即使在除湿换气运转过程中及加湿换气运转过程中交替地切换为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也能够不调节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的转速就使从供气口22及排气口21吹出的空气的流量大致保持一定。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正面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正面与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距离Ld比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背面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背面与上游侧隔板71之间的距离Lu大(参照图4)。也就是说,在各个热交换器室37、38中,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下游侧通路的长度比该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上游侧通路的长度大。由此,在各个热交换器室37、38中,因为靠近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的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下游侧部分比较宽,所以在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整个面上空气的流速得以实现平均化。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性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是以该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各自的吸入口87与下游侧隔板72相向的形态设置的。由此,已通过设置在下游侧隔板72上的风阀45至48的空气就会很顺利地流入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的吸入口87。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从供气侧通路31到供气扇26之间以及从排气侧通路33到排气扇25之间的空气紊流现象,从而能够降低空气通过壳体11内时的压力损失。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用来对电源用基板92的变换器进行冷却的散热片93在供气扇室36中露出,流经供气扇室36的空气便从散热片93获得热量。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不需要另外设置向散热片93运送冷却用空气的部件,所以能够简化湿度调节装置10的结构。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50中,可以进行将制冷循环的高压设定成高于制冷剂临界压力的值的超临界循环。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的一吸附热交换器就作为气体冷却器工作,而另一吸附热交换器就作为蒸发器工作。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湿度调节装置10中,可以通过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供给冷水或温水来对吸附剂进行冷却或加热。在这种情况下,用来将冷水或温水供向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管路便构成载热体回路,作为载热流体的冷水或温水就在该载热体回路中流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但并没有意图对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它的用途范围加以限制。-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用来对室内湿度进行调节的湿度调节装置是很有用的。

Claims (2)

1.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载热体回路(50)和壳体(11),在所述载热体回路(50)中设置有载有吸附剂的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1、52),并且载热流体在该载热体回路(50)中流通,所述壳体(11)形成为中空的长方体形状并收纳有所述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1、52);该湿度调节装置交替进行冷却所述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1、52)中的一吸附热交换器并加热另一吸附热交换器的动作和加热所述一吸附热交换器并冷却所述另一吸附热交换器的动作,将已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空气和已通过所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空气中的一方供向室内而将另一方排向室外,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11)内,
形成有沿该壳体(11)彼此相向的正面部(12)及背面部(13)的长边方向排列的设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第一主空气通路(37)和设有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第二主空气通路(38),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与所述背面部(13)之间,形成有沿所述背面部(13)的短边方向排列的第一及第二吸入侧通路(32、34),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与所述正面部(12)之间,形成有设有供气扇(26)的供气侧空间(31、36)和设有排气扇(25)的排气侧空间(33、35);
在所述壳体(11)的与所述正面部(12)正交的一对侧板部(14、15)中的一侧板部形成有与所述供气侧空间(31、36)连通的供气口(22),而在另一侧板部形成有与所述排气侧空间(33、35)连通的排气口(21),
所述供气扇(26)以从所述背面部(13)一侧吸入空气后向所述供气口(22)吹出的形态设置,所述排气扇(25)以从所述背面部(13)一侧吸入空气后向所述排气口(21)吹出的形态设置,
在所述背面部(13),形成有与第一吸入侧通路(34)连通的第一吸入口(24)和与第二吸入侧通路(32)连通的第二吸入口(23),
在所述壳体(11)内,在开有所述供气口(22)的侧板部(14)和位于所述侧板部(14)对面的隔开所述第一主空气通路(37)的第一隔板(74)之间,形成有使空气绕过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从所述第一吸入侧通路(34)流向所述供气侧空间(31、36)的第一副空气通路(81),
并且,在开有所述排气口(21)的侧板部(15)和位于所述侧板部(15)对面的隔开所述第二主空气通路(38)的第二隔板(74)之间,形成有使空气绕过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从所述第二吸入侧通路(32)流向所述排气侧空间(33、35)的第二副空气通路(82),
所述第一副空气通路(81)的终止端,从所述壳体(11)的背面部(13)一侧连接所述供气侧空间(31、36),
所述第二副空气通路(82)的终止端,从所述壳体(11)的背面部(13)一侧连接所述排气侧空间(33、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面部(13)的长边方向的靠中央位置形成有第一及第二吸入口(23、24)。
CN2008800199499A 2007-06-12 2008-06-03 湿度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8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5207/2007 2007-06-12
JP2007155207 2007-06-12
JP283891/2007 2007-10-31
JP2007283891A JP4311488B2 (ja) 2007-06-12 2007-10-31 調湿装置
PCT/JP2008/001402 WO2008152778A1 (ja) 2007-06-12 2008-06-03 調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8674A CN101688674A (zh) 2010-03-31
CN101688674B true CN101688674B (zh) 2012-01-04

Family

ID=4012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994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8674B (zh) 2007-06-12 2008-06-03 湿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95856B2 (zh)
EP (1) EP2169325A1 (zh)
JP (1) JP4311488B2 (zh)
KR (1) KR101143068B1 (zh)
CN (1) CN101688674B (zh)
AU (1) AU2008263368B2 (zh)
WO (1) WO20081527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1375B2 (en) * 2006-05-10 2012-01-10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Humidity control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4311489B2 (ja) * 2007-06-12 2009-08-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JP4311490B2 (ja) * 2007-06-12 2009-08-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CN102967012B (zh) * 2011-08-31 2015-09-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KR102291880B1 (ko) * 2016-08-19 2021-08-19 리볼버 26 인베스트먼트 코오포레이션 공기 취급 유닛에서의 u-형 공기 처리 장치
US10852013B2 (en) 2016-08-19 2020-12-01 Revolver 26 Investment Corporation U-Shaped air treatment arrangement in an air handling unit
CN110822677A (zh) * 2018-08-08 2020-02-21 博士门股份有限公司 交替循环式加湿与吸湿装置
TWI771882B (zh) 2021-01-27 2022-07-2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器及驅動方法
TWI746387B (zh) 2021-03-08 2021-11-1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器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5484A (ja) * 1999-12-03 2001-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装置
CN1628230A (zh) * 2002-02-04 2005-06-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JP2006078108A (ja) * 2004-09-10 2006-03-23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JP2006349304A (ja) * 2005-06-20 2006-12-28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JP4222339B2 (ja) * 2002-10-03 2009-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表示パネル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8943A1 (en) * 2003-07-22 2006-10-05 Tomohiro Yabu Moisture conditioner
JP3668785B2 (ja) * 2003-10-09 2005-07-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649236B2 (ja) * 2003-10-09 2005-05-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767611B2 (ja) * 2004-04-28 2006-04-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吸着熱交換器
JP3815491B2 (ja) * 2004-06-30 2006-08-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078100A (ja) * 2004-09-10 2006-03-23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US20080023181A1 (en) * 2006-07-31 2008-01-3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dsorption heat exchang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5484A (ja) * 1999-12-03 2001-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装置
CN1628230A (zh) * 2002-02-04 2005-06-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JP4222339B2 (ja) * 2002-10-03 2009-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表示パネル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06078108A (ja) * 2004-09-10 2006-03-23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JP2006349304A (ja) * 2005-06-20 2006-12-28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43068B1 (ko) 2012-05-08
AU2008263368B2 (en) 2011-07-07
WO2008152778A1 (ja) 2008-12-18
CN101688674A (zh) 2010-03-31
KR20090130428A (ko) 2009-12-23
US20100170292A1 (en) 2010-07-08
EP2169325A1 (en) 2010-03-31
JP2009019862A (ja) 2009-01-29
AU2008263368A1 (en) 2008-12-18
JP4311488B2 (ja) 2009-08-12
US7895856B2 (en) 201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8675B (zh) 湿度调节装置
CN101688674B (zh) 湿度调节装置
CN101688676B (zh) 湿度调节装置
US9518784B2 (en)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 using membrane-contained, liquid desiccant for dehumidification
CN101815906B (zh) 湿度调节装置及换气装置
ES2784541T3 (es) Dispositivo de ajuste de humedad
CN101790665B (zh) 湿度调节装置
JP2009109118A (ja) 調湿装置
CN101883954B (zh) 湿度调节装置
CN101952664B (zh) 调湿装置
CN101790666B (zh) 湿度调节装置
WO2022259898A1 (ja) 調湿装置
CN102967012A (zh) 调湿装置
JP2009019864A (ja) 調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