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0892A - 商品的发货方法和发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商品的发货方法和发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0892A
CN108430892A CN201680075309.4A CN201680075309A CN108430892A CN 108430892 A CN108430892 A CN 108430892A CN 201680075309 A CN201680075309 A CN 201680075309A CN 108430892 A CN108430892 A CN 108430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modity
shell
information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53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0892B (zh
Inventor
矢野嗣士
野田尚彦
大山刚
坂井田宪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K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K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509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82094B6/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KD Corp filed Critical CK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30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0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0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08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1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with data reco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 B65B5/04Packaging singl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65B51/10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1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2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adding cards, coupons or other inserts to package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7/00Clos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fter filling
    • B65B7/16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1/00Labelling flat essentially-rigid surfaces
    • B65C1/02Affixing labels to one flat surface of articles, e.g. of packages, of flat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52Details
    • B65D75/54Cards, coupons, or other inse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65D77/2024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the cover being welded or adhered to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0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tect conte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 B65D81/05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tect conte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maintaining contents at spaced relation from package walls, or from other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商品的发货方法等,其中,可更加可靠地防止错误的商品的发送。在说明书发放步骤(S11),发放具有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而得到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在专用外壳获得步骤(S12)设定外壳(13)和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由此获得专用外壳(33)。拾取步骤和装箱步骤可实施进行商品(W)的拾取,并且将已拾取的商品(W)放入专用外壳(33)中的一系列的作业。在核对步骤(S14)中,从专用外壳(33)内的IC标签(12、32)而读取信息,根据该信息判断商品(W)是否恰当。在包装步骤(S15),在判定为已放入恰当的商品(W)的专用外壳(33)的外壳(13)上附着罩面膜(2)。在运单发放步骤(S16),从专用外壳(33)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读取信息,根据该信息发放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Description

商品的发货方法和发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品的发货方法和发货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对应于订购而发送商品的网购公司的配送中心等处,经过拾取步骤、装箱步骤和包装步骤等发送商品。拾取步骤为在仓库中拾取目的的商品,将其汇集于托盘、输送器等上的步骤。装箱步骤为将已拾取的商品从托盘等上放入发货用的外壳中的步骤。包装步骤为通过关闭外壳的开口而进行封闭等的方式包装商品的步骤。另外人们认为,在包装步骤中,采用用于在外壳上安装盖(罩面膜)的密封装置。
另外,人们提出下述的技术,其中,在拾取步骤之后,装箱步骤之前,采用规定的检验装置检验商品,以便确认商品的种类,数量是否正确(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8—2589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技术中,由于在检验后的装箱步骤中,必须要求将商品转到发货用的外壳中,故产生在装箱时忘记放入商品或放入差错,其结果是,具有发送不同于订购内容的商品的危险。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品的发货方法和发货系统,可更加可靠地防止错误的商品的发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在下面,针对适合于解决上述目的的各技术方案,分项地进行说明。另外,根据需要,在对应的技术方案的后面,记载特有的技术效果。
技术方案1.涉及一种商品的发货方法,该商品的发货方法包括:
拾取步骤,在该拾取步骤中,从分别附带商品信息IC标签的多个商品中,根据接收订购商品信息拾取商品,该接收订购商品信息为能指定已接收订购的商品的信息,该商品信息IC标签至少存储作为能指定附带的商品的信息的商品信息,并且按照可从外部读取已存储的商品信息的方式构成,
核对步骤,在该核对步骤中,根据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核对已拾取的商品;
装箱步骤,在该装箱步骤中,在商品发送用的外壳中,放入已拾取的商品;
包装步骤,在该包装步骤中,在上述外壳上附着规定的罩面膜,以便不可取出放入上述外壳中的商品,通过包装体而包装商品,该包装体包括上述外壳和上述罩面膜;
运单发放步骤,在该运单发放步骤中,发放记载已包装的商品的送达地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运单添加步骤,在该运单添加步骤中,在上述包装体上附着上述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其特征在于,该商品的发货方法包括:
说明书发放步骤,在该说明书发放步骤中,在上述拾取步骤之前,发放具有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在该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中,存储接收订购信息,并且按照可从外部读取已存储的接收订购信息的方式构成,该接收订购信息至少包括作为能指定商品的送达地点的信息的送达地点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
专用外壳获得步骤,在该专用外壳获得步骤中,通过设定上述外壳与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形成专用外壳,
其中,上述拾取步骤和上述装箱步骤可实施根据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进行商品的拾取,并且将已拾取的商品放入该专用外壳中的一系列的作业,
在上述核对步骤中,在上述装箱步骤后,基于放入上述专用外壳中的商品的上述商品信息IC标签、以及上述专用外壳的带上述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从外部读取上述商品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2个信息进行核对,由此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上述专用外壳中,
在上述包装步骤中,通过在上述核对步骤中判定为放入恰当的商品的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外壳上,附着上述罩面膜,由此通过上述包装体,包装商品和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
在上述运单发放步骤中,从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而读取上述送达地点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上述送达地点信息,发放上述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另外,在“商品信息”和“接收订购商品信息”中,不仅包括可直接地指定商品名称或JAN代码、型号等的商品的信息,还包括可间接地指定商品的信息(比如,在商品数据库中,针对每个商品而附加的管理用的号码等)。另外,同样关于“送达地点信息”,不仅包括可直接指定商品送达地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住所等的送达地点的信息,而且还包括间接地指定送达地点的信息(比如,与商品送达地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住所关联的接收订购号码等)(在下面,也相同)。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在拾取步骤之前,在专用外壳获得步骤,通过设定外壳和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获得专用外壳。专用外壳称为仅仅与已订购的商品相对应的外壳。另外,其原样地用于商品的发货。接着,作业方根据专用外壳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拾取商品,并且将已拾取的商品放入该专用外壳中,由此,可将拾取步骤和装箱步骤作为一系列的作业而进行。于是,在拾取步骤时,与将商品装载(收集)于拾取用托盘等上的场合相比较,可省略将商品从托盘转移到发货用的外壳中的花费工夫等。
此外,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从外部通过放入专用外壳中的商品信息IC标签和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而读取商品信息和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进行基于2个信息的核对,由此,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专用外壳中。即,由于特别是在没有接触商品的情况下,判断商品是否恰当,故在核对步骤,不必要求从专用外壳中取出商品。
像以上那样,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在拾取步骤后,通常不产生相对外壳的商品的进出。由此,可显著地减少忘记商品的放入、放入差错的发生。其结果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错误的(不同于订购内容的)商品的发送。
还有,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在运单发放步骤,从专用外壳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而读取送达地点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送达地点信息而发放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即,针对每个专用外壳,分别地发放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于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将商品发送给错误的送达地点。
另外,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在包装步骤,在于核对步骤而判定为放入恰当的商品的专用外壳的外壳上附着罩面膜,由此包装商品等。换言之,在放入错误的商品的外壳上没有附着罩面膜,不对商品等进行包装。于是,不进行无用的包装等,可谋求成本的降低。另外,错误的商品处于没有包装,无法发送的状态。由此,可进一步可靠地防止错误的商品的发送。
技术方案2.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包装后核对步骤,在该包装后核对步骤中,在上述包装步骤后,通过上述包装体内的上述商品信息IC标签和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从外部而读取上述商品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进行基于已读取的2个信息的核对,由此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该包装体内。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在包装后核对步骤中,即使在包装后,仍判断商品是否恰当。于是,可更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发送错误的商品的情况。
技术方案3.涉及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采用多种的尺寸不同的外壳。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3,可将商品接纳于与其尺寸等吻合的恰当的尺寸的外壳中,可谋求运送等的成本的增加的抑制等的效果。
技术方案4.涉及技术方案3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包装步骤中,通过规定的密封机构,在上述外壳上附着上述罩面膜;
上述密封机构采用与上述外壳的种类相对应的不同的多个密封机构。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4,可适合地进行相对各种外壳的罩面膜的安装,可谋求包装品质的提高。
技术方案5.涉及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中,包括外壳指定信息,用来指定与本身成套的上述外壳,通过上述外壳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上述外壳可接纳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相关的接收订购商品。
另外,“外壳指定信息”也可通过字符等方式而记载于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中,还可作为电子信息而输入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中。另外,“外壳指定信息”也可通过规定的计算机构,依照已接收订购的商品的尺寸、数量等而自动地计算(在下面,也相同)。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5,在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中,包括外壳指定信息,通过外壳指定信息而指定的外壳为可接纳已接收订购的商品的尺寸。于是,在拾取完成时,将已接收订购的商品的全部接纳于专用外壳中。由此,可抑制因商品比预想的大或多等的原因,必须在拾取步骤的中途或完成之后而更换外壳的情况,进而可使商品的进出(转移)更加难以产生。其结果是,可更进一步可靠地防止错误的商品的发送。
技术方案6.涉及技术方案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商品的发货方法包括流程通知步骤,该流程通知步骤用于让商品的订购方知晓订购商品的发货相关的上述各步骤的流程状态。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6,在流程通知步骤,进行比如向商品的订购方发送电子邮件等的动作。由此,订购方可把握订购商品的发货作业的进展状况,可消除伴随无法知晓进展状况的订购方的不安、不满等。
技术方案7.涉及技术方案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包括:
袋部,该袋部用于接纳商品;
凸缘部,该凸缘部从该袋部的开口端向外侧延伸而形成,
在上述包装步骤中,通过规定的密封机构,在上述外壳的上述凸缘部上附着上述罩面膜,
上述密封机构按照于上述袋部中接纳商品的状态封闭上述袋部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上述罩面膜,该罩面膜包括于规定的位置预先形成通孔的上层膜和规定的下层膜,
该密封机构包括:
压焊机构,该压焊机构在于上述袋部中接纳商品的状态,在上述袋部的开口周缘的外周侧的第1环状区域,将上述罩面膜压焊于上述凸缘部上;
气体供给机构,该气体供给机构在上述压焊机构的压焊状态中,经由对应于上述凸缘部而设置的上述通孔,将规定的气体供给到上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使上述下层膜中的与上述袋部相对应的部分向上述袋部的内部空间侧膨胀;
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按照在上述压焊机构的压焊状态,并且上述下层膜的膨胀状态下,在上述袋部的开口周缘的外周侧,上述第1环状区域的内周侧的第2环状区域,上述上层膜和上述下层膜之间的空间处于相对上述通孔,非连通的气密状态的方式,将上述罩面膜安装于上述凸缘部上。
另外,密封机构也可包括后述的技术方案17~24的发货系统所具有的技术事项中的至少一者。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7,在经由通孔而将气体供向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时,通过压焊机构,在第1环状区域,处于罩面膜压焊于凸缘部上的状态。于是,在位于袋部的开口周缘和第1环状区域之间的第2环状区域,可抑制上层膜的膨胀。另外,一边维持将罩面膜按压于凸缘部上的状态,即抑制上层膜的膨胀的状态,一边在第2环状区域,在凸缘部上安装罩面膜。由此,可一边将足够的气体密封于下层膜和上层膜之间,一边更加可靠地将下层膜和上层膜密封。其结果是,可有效地抑制运送时的商品的损伤。
此外,按照上述技术方案7,处于通过外壳(袋部)和已膨胀的下层膜夹持商品的状态。于是,可限制袋部内的商品的移动,可在对包装体施加振动时,更加可靠地防止商品碰到外壳的情况。另外,可伴随下层膜的膨胀,在罩面膜(上层膜)、外壳与商品之间形成间隙。由此,在冲击作用于包装体上时,可缓解作用于商品上的冲击。通过这些作用效果,可更加有效地谋求运送时的商品的损伤的抑制。
还有,按照上述技术方案7,如果可对应于商品的尺寸、数量调节所供给的气体的量,调节下层膜的膨胀量,则可通过恰当的压力而将商品夹持于外壳与下层膜之间。于是,可灵活地应对各种商品。
再有,还可通过根据外壳的尺寸、所接纳的商品的尺寸、数量计算应供给的气体的量,比较该已计算出的气体的量与实际上供给的气体的量,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即,不但可进行采用IC标签的核对,还可进行基于商品的尺寸等的核对。由此,可更加可靠地谋求防止错误的商品的发送。
技术方案8.涉及一种发货系统,该发货系统用于商品的发货的场合,其特征在于,该发货系统包括:
商品信息IC标签,该商品信息IC标签附着于各商品上,并且在该商品信息IC标签中存储商品信息,并且按照可从外部读取已存储的商品信息的方式构成,该商品信息为至少能指定已附带的商品的信息;
外壳,该外壳用于接纳上述商品;
说明书发放机构,该说明书发放机构发放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该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包括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在该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中存储接收订购信息,该接收订购信息至少包括:作为可指定商品的送达地点的信息的送达地点信息、和作为可指定已接收订购的商品的信息的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该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按照可从外部读取已存储的接收订购信息的方式构成,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可通过与该外壳成套设置,形成专用外壳;
核对机构,该核对机构通过放入上述专用外壳中的商品的上述商品信息IC标签、以及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从外部而读取上述商品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2个信息进行核对,由此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上述专用外壳中;
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对通过上述核对机构而判定为放入恰当的商品的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外壳附着规定的罩面膜,通过包装体而包装商品,该包装体包括上述外壳和上述罩面膜;
运单发放机构,该运单发放机构从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读取上述送达地点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上述送达地点信息,发放记载商品的送达地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8,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1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9.涉及技术方案8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发货系统包括包装后核对机构,该包装后核对机构通过上述包装体内的上述商品信息IC标签和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从外部而读取上述商品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通过进行基于已读取的2个信息的核对,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上述包装体内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9,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2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0.涉及技术方案8或9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具有尺寸不同的多种。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0,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3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1.涉及技术方案10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机构具有与上述外壳的种类相对应的不同的多个。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1,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4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2.涉及技术方案10或11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中包括外壳指定信息,用来指定与本身成套的上述外壳,通过上述外壳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上述外壳可接纳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相关的接收订购商品。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2,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5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3.涉及技术方案8~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载有上述专用外壳的拾取用送货车;
上述拾取用送货车包括:
说明书标签读取机构,该说明书标签读取机构可从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IC标签而至少读取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
送货车用显示机构,该送货车用显示机构可显示下述信息,该信息基于通过上述说明书标签读取机构而读取的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得到。
另外,“基于接收订购商品信息的信息”既可为接收订购商品信息本身,也可指与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关联而存储的各种信息(比如,商品的放置场所、尺寸、与商品有关的注意事项等)。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3,根据通过说明书标签读取机构而读取的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在送货车显示机构中显示信息。于是,可实现根据所显示的信息,容易实现拾取作业等的效果,可提高方便性、作业性等。另外,可谋求拾取错误(拾取时的商品选择差错)的发生的抑制等。
技术方案14.涉及技术方案8~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流程通知机构,该流程通知机构可进行用于让商品的订购方知晓订购商品的发货的步骤的流程状态的流程通知动作。
此外,作为“流程通知动作“,可列举进行比如向订购方(已指定的邮件地址),发送用于知晓各步骤的流程状态的电子邮件的动作、对应于来自订购方的要求向订购方侧发送用于知晓各步骤的流程状态的信息的动作等。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4,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6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5.涉及技术方案8~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于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中的上述订购商品信息不是可直接指定商品的信息,而是与商品关联且可间接地指定商品的信息。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5,在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中,存储作为订购商品信息的,比如与商品关联的管理用的号码等的可间接地指定商品的信息,不存储商品名称等的可直接地指定商品的信息。于是,在发送后等的场合,即使在第3方从外部而读取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的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已读取的信息,指定商品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更加可靠地保护订货方的隐私。
技术方案16.涉及技术方案8~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包括:
袋部,该袋部用于接纳商品;
凸缘部,该凸缘部从该袋部的开口端向外侧延伸而形成,
上述密封机构按照于上述袋部中接纳商品的状态,封闭上述袋部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上述罩面膜,该罩面膜包括于规定的位置预先形成通孔的上层膜和规定的下层膜,
该密封机构包括:
压焊机构,该压焊机构在于上述袋部中接纳商品的状态,在上述袋部的开口周缘的外周侧的第1环状区域,将上述罩面膜压焊于上述凸缘部上;
气体供给机构,该气体供给机构在上述压焊机构的压焊状态,经由对应于上述凸缘部而设置的上述通孔,将规定的气体供给到上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使上述下层膜中的与上述袋部相对应的部分向上述袋部的内部空间侧膨胀;
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按照在上述压焊机构的压焊状态,并且上述下层膜的膨胀状态,在上述袋部的开口周缘的外周侧,上述第1环状区域的内周侧的第2环状区域上,上述上层膜和上述下层膜之间的空间处于相对上述通孔,非连通的气密状态的方式,将上述罩面膜安装于上述凸缘部上。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6,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7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7.涉及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焊机构包括:
腔部,该腔部具有从上述气体供给机构而供给气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朝向上述外壳的上述袋部的开口侧而开口;
支承部,该支承部在与该腔部的上述内部空间的开口侧端部之间,设置于夹持上述罩面膜和上述外壳的位置;
在通过上述腔部的上述开口侧端部和上述支承部,夹持上述罩面膜和上述凸缘部,使上述通孔和上述腔部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状态,将上述罩面膜压焊于上述凸缘部上;
上述气体供给机构按照通过向上述腔部的内部空间供给气体,经由上述通孔,在上述上层膜和上述下层膜之间供给气体的方式构成。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7,经由构成压焊机构的腔部的内部空间,从气体供给机构将气体供给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即,压焊机构具有将罩面膜压焊于凸缘部上的功能,还具有作为气体的流路的功能。于是,不必要求单独设置从气体供给机构,将气体供给到2个膜之间的器具(比如,通过通孔而穿于2个膜之间的管等)。其结果是,可谋求装置的简化,可降低成本。
技术方案18.涉及技术方案16或17所述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机构包括:
密封部,该密封部具有与上述第2环状区域相对应的形状的发热部;
承受部,该承受部设置于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在该承受部与该发热部之间,夹持上述罩面膜和上述外壳;
按照通过借助该发热部和上述承受部,夹持上述凸缘部和上述罩面膜,以将上述罩面膜热熔接于上述凸缘部上的方式构成;
上述发热部设置于上述腔部的内部空间中。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8,安装机构的发热部设置于腔部的内部空间中。由此,可使装置的完整性良好,可更加可靠地谋求装置的小型化。
技术方案19.涉及技术方案16~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设置冲压机构,该冲压机构用于冲压中间包装体,获得前述包装体,该中间包装体通过该安装机构将上述罩面膜安装于上述凸缘部上;
上述冲压机构按照在于经过冲压而获得的上述包装体中不存在上述通孔的位置,冲压上述中间包装体的方式构成。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9,在已获得的包装体中不存在通孔。由此,可谋求包装体的外观品质的提高、紧凑化。另外,可使包装体的处理容易。
技术方案20.涉及技术方案16~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中形成孔部,该孔部用于在使上述下层膜膨胀时,排出上述袋部内的空气。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0,在使下层膜向袋部的内部侧膨胀时,从形成于袋部中的孔部排出空气。由此,可更加容易且更加可靠地在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填充足够的空气,可更加有效地谋求商品的损伤的防止。
另外,为了在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填充足够的气体,不必要求过度地增加气体的供给。由此,可更加可靠地防止伴随已填充的气体的压力的增加,上层膜、下层膜、2个膜的密封部分产生破损的情况。另外,由于可进一步抑制上层膜的膨胀,故可更进一步可靠地将2个膜密封。作为它们的结果,可进一步可靠地获得可抑制商品的损伤的包装体。
技术方案21.涉及技术方案16~2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袋部包括朝向其内部空间侧而突出地形成的肋部;
上述气体供给机构按照通过借助气体的供给,使上述下层膜膨胀,处于将上述商品按压于上述肋部上的状态的方式构成。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1,可通过肋部,在袋部与商品之间形成间隙。由此,在对包装体施加冲击时,该冲击难以直接地施加于商品上。另外,可通过已膨胀的下层膜和肋部,更加可靠地夹持而保持商品。作为它们的结果,可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已获得的包装体中的商品的破损。
技术方案22.涉及技术方案2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肋部呈朝向按压上述商品的本身的前端部侧而慢慢变细的锥台状。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2,在伴随下层膜的膨胀,将商品按压于肋部的前端部上时,肋部的前端部容易压坏而变形。由此,可抑制从肋部作用于商品上的压力过度增加的情况。另外,可通过已膨胀的下层膜与已压坏而变形的肋部,进一步可靠地夹持而保持商品。作为它们的结果,可更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已获得的包装体中的商品的破损。
技术方案23.涉及技术方案16~2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膨胀限制机构,该膨胀限制机构在上述气体供给机构的上述上层膜和上述下层膜之间的气体的供给时,在上述袋部的开口上接触或接近上述上层膜,限制朝向与上述袋部的内部相反一侧的上述上层膜的膨胀。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3,可通过膨胀抑制机构,进一步可靠地抑制上层膜的膨胀。由此,可防止上层膜的过度的膨胀造成的外观品质的降低,并且可一边在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密封足够的气体,以便谋求商品的损伤的抑制,一边更进一步可靠地密封2个膜。于是,可更进一步可靠地获得可抑制商品的损伤的包装体。
技术方案24.涉及技术方案16~2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层膜的厚度大于上述下层膜。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4,可进一步抑制在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填充气体时的上层膜的膨胀。由此,可进一步容易并且进一步可靠地进行上层膜和下层膜的密封。其结果是,可更进一步可靠地获得可抑制商品的破损的包装体。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发货系统的大致外观结构的方框图;
图2为外壳的立体图;
图3为外壳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密封单元等的大致外观结构的模式图;
图5为表示重合于外壳上的罩面膜等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中间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7为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8为包装体的剖视图;
图9为腔部、密封部和下模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腔部、密封部和下模的分解剖面立体图;
图11为表示按压步骤的腔部等的剖面立体图;
图12为表示气体供给步骤的下层膜等的剖面立体图;
图13为表示气体供给步骤的下层膜等的放大剖面图;
图14为表示安装步骤的密封部等的剖面立体图;
图15为用于表示第1环状区域和第2环状区域的模式图;
图16为发货工序的流程图;
图17为用于说明发货工序的人、物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18为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货系统的大致外观结构的方框图;
图19为用于表示还一实施方式的孔部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20为用于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下模等的剖视图;
图21为表示再一实施方式的袋部内的空气排出的样子的部分放大剖面模式图;
图22为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图23为表示还一实施方式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图24为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限制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像图1所示的那样,发货系统10包括服务器11、商品信息IC标签12、外壳13、作为说明书发放机构的说明书发放装置14、拾取用送货车15、作为核对机构的核对装置16、密封单元17、作为运单发放机构的运单发放及添加装置18和发送时标签读取器19等。利用该发货系统10进行商品W的拾取、包装,最终发送已包装的商品W。作为商品W,可列举有比如接纳于包装件中的DVD、CD、各种杂货品等。另外,商品W接纳于比如规定的仓库内的接纳货架SH(参照图17)中,分别放置于指定的放置场所。另外,相对各商品W,每次1个地附带上述商品信息IC标签1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仓库内放置外壳13、说明书发放装置14、拾取用送货车15、核对装置16、密封单元17、运单发放及添加装置18和发送时标签读取器19。另一方面,服务器11放置于不同于仓库的场所。另外,在图1中,通过粗线的箭头而表示信息的流动,通过虚线的箭头而表示物的流动。
服务器11作为包括作为运算机构的CPU、存储各种程序的ROM、临时存储运算数据或输入输出数据等的各种数据的RAM等的所谓的计算机系统而构成。服务器11以可在其与各装置之间发送接收信息的方式构成,控制各装置的动作,或对应于来自各装置的要求,将必要的信息输出给各装置。
此外,服务器11可与存储有用于管理商品的各种信息的商品管理用存储装置21、与存储有商品的接收订购的各种信息的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进行通信,对存储于这些存储装置21、22中的信息进行管理。
在商品管理用存储装置21中,对比如商品名称、出售日、价格、型号、JAN代码、商品的放置场所、商品的尺寸与商品有关的注意事项等的涉及商品的信息;与它们关联的管理用号码进行制作数据库处理,然后存储。这些信息中的商品名称、管理用号码、型号、JAN代码相当于可指定商品的商品信息。
在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中,对已接收订购的商品的商品名称和与其关联的上述管理用号码、商品的个数、订购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商品的送达地点、订购方已指定的邮件地址等的信息;与它们关联的订购号码进行制作数据库处理,然后存储。这些信息相当于接收订购信息。另外,这些信息中的已订购的商品的商品名称和与其关联的管理号码相当于可指定已订购的商品的订购商品信息。此外,这些信息中的订购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商品的送达地点和接收订购号码相当于可指定商品的送达地点的送达地点信息(上述的内容到底属于1个例子)。
再有,服务器11于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中存储新的信息时,即,在输入新的订购时,将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和送达地点信息输出给说明书发放装置14。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作为接收订购商品信息的商品名称和与此关联的管理号码,输出作为送达地点信息的接收订购号码。另外,服务器11将这些信息与和订购商品的商品的放置场所有关的信息一起地输出给说明书发放装置14。
此外,服务器11具有下述功能,参照存储于商品管理用存储装置21中的商品的尺寸、与存储于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中的商品的个数,获得已订购的商品的尺寸、数量,并且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导出外壳指定信息。服务器11将接收订购商品信息、送达地点信息,与外壳指定信息一起地输出给说明书发放装置14。外壳指定信息从具有多种的外壳13中指定应选择的外壳13的种类。通过外壳指定信息而指定的外壳13可接纳已接收订购的商品的全部。在服务器11中,根据商品的尺寸和数量,预先存储导出恰当的外壳13的种类的规定的算法,外壳指定信息的导出采用该算法而进行。
还有,服务器11在从各装置输入规定的完成信号时,将与已输入的完成信号相对应的电子邮件发送给存储于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中的规定的邮件地址。该电子邮件的发送动作相当于流程通知动作。即,服务器11具有作为流程通知机构的功能。另外,关于电子邮件的发送的服务器11的动作,对应于说明输出完成信号的各装置的结构的场合而进行描述。
商品信息IC标签12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集成电路;与该集成电路连接的天线。天线用于存储于该集成电路中的信息的读取和信息向该集成电路中的写入,其发送接收规定的电波。通过天线,通过非接触,从外部而进行信息相对上述集成电路的读取和写入。另外,该结构对于后述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也是相同的。
另外,商品信息IC标签12如上所述,每次一个地附着于各自的商品W上,在商品信息IC标签12中,预先存储作为可指定已附带的商品W的信息的商品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作为商品信息的上述管理用号码,已存储的商品信息可经由上述天线,从外部而读取。
外壳13由比如PP(聚丙烯)或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等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构成。另外,外壳13像图2和图3所示的那样,包括用于接纳商品W的袋部13A;环状的凸缘部13B,该凸缘部13B从该袋部13A的开口端向外侧延伸而形成。
再有,在袋部13A的底壁部和侧壁部处设置朝向袋部13A的内部空间侧而突出地形成的多个肋部13C。各肋部13C具有通过与商品W接触,支承商品W的作用。另外,肋部13C中的设置于袋部13A的底壁部上的肋部呈朝向其前端部侧,即按压商品W的部分侧而慢慢得变细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四棱锥台状。另外,肋部13C还可为四棱锥台状以外的锥台状(比如,圆锥台状、三角锥台状、多棱锥台状等)。
另外,在袋部13A的底壁部中间处,贯通地形成孔部13D。孔部13D设置于与肋部13C的形成位置离开的位置,在商品W接纳于袋部13A中的状态,没有通过商品W封闭孔部13D。
此外,作为外壳13,包括孔部13A的开口面积、深度等的各种不同的多种。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作为袋部13A的容积不同的类型的3种外壳13。显然,也可采用更多种类的外壳13。另外,在图2、图3所示的外壳13中,袋部13A的容积最小。
返回到图1,说明书发放装置14发放具有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更具体地说,说明书发放装置14包括用于在可从外部写入和读取信息的IC标签上存储信息的信息写入器,如果从服务器11输入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商品名称、管理用号码)、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货号码)、与商品的放置场所有关的信息和外壳指定信息,则通过该信息写入器,在IC标签上存储管理用号码、接收订购号码与外壳指定信息。由此,获得存储有接收订购商品信息(管理用号码)与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货号码)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
此外,说明书发放装置14包括可打印于规定的纸上的打印器,根据从服务器11而输入的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商品名称、管理用号码)、与商品的放置场所有关的信息和外壳指定信息,通过上述打印机构,在纸上打印商品名称、商品的放置场所和外壳指定信息,由此获得商品说明书。然后,在已获得的商品说明书上,附着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由此发放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另外,还可在纸上预先附着IC标签,在该纸上打印信息,并且在已附着的IC标签中输入信息。
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与上述外壳13成套,通过外壳13和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成套设置,获得仅仅与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的订购商品相对应的专用外壳33。专用外壳33不仅在商品的拾取中,还在商品的发送中原样地使用。
拾取用送货车15为在商品的拾取时所采用的送货车,通常,其在装载专用外壳33的状态使用。更具体地说,拾取用送货车15构成如下使用方法,通过由作业者按压,与作业者一起移向目的的商品的放置场所,在已装载的专用外壳33上放入被拾取的商品。拾取用送货车15包括:作为说明书标签读取机构的说明书标签读取器15A;作为送货车用显示机构的送货车用显示器15B;以及控制这些装置15A、15B的动作且以可与服务器11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构成的送货车用控制器(在图中未示出)。
说明书标签读取器15A可从外部,根据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从外部而读取接收订购商品信息(管理用号码)。送货车用显示器15B由比如液晶显示面板等构成,显示信息,该信息根据通过说明书标签读取器15A而读取的接收订购商品信息而得到。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通过说明书标签读取器15A读取接收订购商品信息(管理用号码),则上述送货车用控制器在服务器11中核对已读取的管理用号码。核对了管理用号码的服务器11从商品管理用存储装置21中抽取与该管理用号码关联的商品的商品名称、与放置场所有关的信息和注意事项,并且将这些信息输出给送货车用控制器。送货车用控制器根据已输入的信息,在送货车用显示器15B中显示与商品名称、商品的放置场所和注意事项有关的信息。拾取作业根据与在送货车用显示器15B或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中表示的商品的放置场所有关的信息而进行。
利用拾取用送货车15而放入商品W的专用外壳33通过规定的收集输送器34运送给核对装置16。收集输送器34包括与核对装置16连接的1个主输送器34A、与和主输送器34A连接的多个支线输送器34B(参照图17),基本上通过在支线输送器34B上放置专用外壳33,将专用外壳33和放入其中的商品W运送给核对装置16。
核对装置16包括可从外部而读取IC标签的信息的IC标签读取器,利用该读取器判断放入专用外壳33中的商品W是否与订购的商品一致,即,恰当的商品W是否放入。具体来说,通过上述IC标签读取器,根据放入专用外壳33中的商品W的商品信息IC标签12、以及该专用外壳33中的带IC标签的商品信息31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读取商品信息和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信息均为管理用号码)。接着,根据已读取的两个信息,进行核对(具体来说,判断已读取的2个信息是否一致),由此判断在专用外壳33中是否放入恰当的商品W。另外,核对装置16从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获得接收订购商品信息,以及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
通过核对装置16而判定为没有放入恰当的商品的专用外壳33通过规定的不良排出装置(在图中未示出),排向规定的不良排出输送器35(参照图17)。
另一方面,核对装置16在判定放入恰当的商品的场合,向服务器11输出已读取的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货号码)、以及作为核对已完成的消息的信号的核对完成信号。输入了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货号码)和核对完成信号的服务器11根据已输入的送达地点信息,从接收订货管理用存储装置22中获得与该送达地点信息相对应的订购方已指定的邮件地址。接着,向该邮件地址发送拾取完成的消息的电子邮件。
通过核对装置16而判定放入恰当的商品的专用外壳33通过支线输送器36运送给密封单元17。支线输送器36用于将外壳13的尺寸不同的专用外壳33运送给与该外壳13的尺寸相吻合的恰当的密封单元17。在支线输送器36的最上游部,设置从外部而读取IC标签的信息的装置,通过该读取器读取接收订货信息IC标签32的外壳指定信息。接着,根据已读取的外壳指定信息,选择构成运送地点的密封单元17,将专用外壳33运送给已选择的密封单元17。
密封单元17在专用外壳33的外壳13上,附着用于封闭该开口的罩面膜2。对于密封单元17,设置与外壳13的种类相对应的不同的多个密封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各密封单元17的区别点仅仅在于构成装置的部件的尺寸等的不同,以便应对外壳13的种类,基本的结构分别是共同的。在下面,对各密封单元17的共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像图4所示的那样,密封单元17包括膜供给装置41、作为密封机构的密封装置42和作为冲压机构的冲压装置43。在密封单元17中,专用外壳33依序向膜供给装置41、密封装置42和冲压装置43,比如,通过规定的拾取装置等而进行运送。
膜供给装置41具有向专用外壳33的外壳13,供给足以封闭该开口的尺寸的罩面膜2,按照封闭该开口的方式,向外壳13上装载罩面膜2的功能。罩面膜2像图5所示的那样,为具有上层膜2A和下层膜2B的二层结构,向膜供给装置41分别各自地供给带状的2个膜2A、2B。接着,膜供给装置41通过规定的切断机构(在图中未示出),以规定的尺寸而切断2个膜2A、2B,并且在将已切断的2个膜2A、2B重合后,将其装载于外壳13上。
上层膜2A和下层膜2B通过具有与上述外壳13相溶的性能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特别是下层膜2B由具有伸缩性的原材料(比如,延伸度低的膜)形成。
另外,上层膜2A的厚度大于下层膜2B,上层膜2A采用刚性高的膜。此外,在上层膜2A中形成多个通孔2C。通孔2C在上层膜2A的宽度方向一端侧,于与上述宽度方向相正交的方向,按照1排而并列地设置。在膜供给装置41中,按照通孔2C与凸缘部13B重合的方式在外壳13上装载罩面膜2。
返回到图4,密封装置42具有一边在2个膜2A、2B之间填充惰性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空气),一边在外壳13上安装罩面膜2的功能。通过在外壳13上安装罩面膜2,商品W和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通过由外壳13和罩面膜2构成的中间包装体4(参照图6)而包装。另外,关于密封装置42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具体描述。
冲压装置43包括规定的冲压用的切割器(在图中未示出),其用于通过冲压中间包装体4的外缘部分(凸缘部13B),获得接纳有商品W和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的包装体1(参照图7和图8)。冲压装置43按照在于冲压而获得的包装体1中不存在通孔2C的位置,冲压中间包装体4的方式设定。
另外,冲压装置43包括可从外部而读取IC标签的信息的IC标签读取器,并且可与服务器11进行通信。此外,冲压装置43在冲压时等的场合,从中间包装体4内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读取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接着,如果冲压完成,则冲压装置43将已读取的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与作为包装完成的消息的信号的包装完成信号输出给服务器11。输入有送达地点信息和包装完成信号的服务器11根据已输入的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从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获得与该送达地点信息相对应的,接收订购方已指定的邮件地址。然后,向该邮件地址发送包装已完成的消息的电子邮件。
此外,在已获得的包装体1中,在2个膜2A、2B之间,填充规定的气体,下层膜2B在袋部13A的内部空间侧膨胀(参照图8)。接着,通过已膨胀的下层膜2B和袋部13A(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肋部13C),商品W处于受到夹持而支承的状态。另外,由于2个膜2A、2B的外周缘之间的全部区域是密封的,故2个膜2A、2B之间的空间处于气密状态,维持下层膜2B的膨胀状态。
返回到图1,运单发放及添加装置18发放记载有收件人姓名地址、送达地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并且将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粘贴于已得到的包装体1(上层膜2A)的外面上。运单发放及添加装置18包括运单发放器和运单粘贴器。
运单发放器包括可从外部而读取IC标签的信息的IC标签读取器,通过该IC标签读取器,从包装体1内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读取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然后,在服务器11中对已读取的接收订购号码进行核对。已获得接收订购号码的服务器11从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中抽取与和该接收订购号码关联的订购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和送达地点有关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输出给运单发放器。运单发放器根据已输入的信息,发放记载有订购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和送达地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发放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供给运单粘贴器。
运单粘贴器将已供给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粘贴于包装体1上。另外,运单粘贴器包括可从外部而读取IC标签的信息的IC标签读取器,在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的粘贴时或粘贴后,通过该IC标签读取器,从包装体1内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读取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然后,运单发放器将已读取的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信息)和作为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的粘贴完成的消息的信号的运单粘贴完成信号输出给服务器11。输入有送达地点信息和运单粘贴完成信号的服务器11根据已输入的送达地点信息,从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获得与该送达地点信息相对应的订购方已指定的邮件地址。接着,向该邮件地址发送:发送的准备完成的消息的电子邮件。另外,还可不设置运单粘贴器,作业者等粘贴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发送时标签读取器19以可与服务器11进行通信的方式构成,可从外部而读取IC标签的消息。在发送时标签读取器19中,在包装体1的发送前(向运送从业方的包装体1的转交时),从包装体1内的接收订购消息IC标签32而读取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接着,已读取的送达地点信息与作为发送作业完成的消息的信号的发送完成信号一起地输出给服务器11。输入有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与发送完成信号的服务器11根据已输入的送达地点信息,从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获得与该送达地点信息相对应的订购方已指定的邮件地址。接着,向该邮件地址发送发送完成的消息的电子邮件。
下面具体地对密封装置42的结构进行说明。密封装置42像图4所示的那样,包括腔部51、密封部52、下模53、气体供给装置54与密封控制器55。在本实施方式中,腔部51和下模53相当于压焊机构,密封部52和下模53相当于安装机构。
首先,对气体供给装置54和密封控制器55进行说明。
气体供给装置54为比如压缩机,其向腔部51供给规定的气体(惰性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空气)。另外,从气体供给装置54而供给的气体的种类也可适当变更。
密封控制器55为具有运算用的CPU、数据存储用的ROM、RAM等的计算机系统。腔部51、密封部52、下模53和气体供给装置54的动作通过密封控制器55而进行控制。另外,密封控制器55可通过在来自图中未示出的传感器的信号,把握专用外壳33等到达密封装置42处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专用外壳33等到达密封装置42处时,袋部13A设置于相对腔部51等的规定的相对位置处。
下面参照图9和图10对腔部51、密封部52和下模53的结构进行说明。
腔部51位于已到达的专用外壳33等的上方,其可通过在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而上下移动。另外,腔部51包括朝向外壳31的袋部13A的开口侧(上层膜2A的外面侧)而开口的内部空间51S。内部空间51S的开口为与袋部13A的开口基本相对应的形状,内部空间51S的开口面积比袋部13A的开口面积大一圈。
此外,在腔部51的顶壁部,形成贯穿该顶壁部,将内部空间51S和外部连通的第1连通孔51A和第2连通孔51B。
在第1连通孔51A中,穿插有杆状的杆部52A,其可通过在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而上下运动,构成密封部52的一部分。另外,在腔部51中的形成第1连通孔51A的部分,设置在图中未示出的环状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与杆部52A的外周面全周,紧密粘贴。由此,伴随杆部52A等的上下移动,即使在腔部51和密封部52在上下方向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内部空间51S的气体仍不通过第1连通孔51A而泄漏到外部。
第2连通孔51B为用于将从气体供给装置54而供给的气体导入内部空间51S的内部的通气孔。从气体供给装置54而供给的气体通过规定的气体管(在图中未示出)和第2连通孔51B,流入内部空间51S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气体供给装置54、上述气体管或腔部51等中设置用于测定内部空间51S内部的气压的气压传感器(在图中未示出)。另外,从该气压传感器向密封控制器55发送表示与内部空间51S的气压有关的信息。
密封部52伴随杆部52A的上下运动而上下运动,其包括上述杆部52A连接于中间处的主体部52B、与固定于主体部52B的下部的矩形的发热部52C。主体部52B和发热部52C设置于腔部51的内部空间51S中。另外,发热部52C可通过在图中未示出的加热器等而发热。另外,发热部52C的底面(朝向罩面膜2的面)为内周缘与袋部13A的开口周缘相对应的形状。
下模53包括接纳袋部13A的凹部53A。另外,下模53中的从凹部53A的开口延伸到外周的平坦面构成在腔部51的开口侧端部(底端部)或密封部52的发热部52C之间,夹持外壳13(凸缘部13B)和罩面膜2的按压面53B。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和承受部由下模53构成,两者形成一体。
另外,在下模53的底壁部贯通而形成通气孔53C,通过该通气孔53C,凹部53A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此外,通气孔53C在后述的气体供给步骤,设置于与外壳13的孔部13D重合的位置。
如果在上述的密封装置42中,专用外壳33和商品W到达,则进行压焊步骤、气体供给步骤和安装步骤,制造中间包装体4。接着,在该各步骤后,进行冲压装置43的冲压步骤,由此获得包装体1。然后,对通过密封装置42而进行的上述各步骤、与冲压步骤进行说明。另外,在压焊步骤之前,通过膜供给装置41预先向专用外壳33供给罩面膜2。
首先,在压焊步骤,像图11所示的那样,使腔部51和密封部52向下移动。由此,在腔部51中的内部空间51S的开口侧端部和下模53的按压面53B之间,夹持外壳13(凸缘部13B)和罩面膜2。其结果是,在相对袋部13A的开口周侧的外周侧的第1环状区域R1(图15中的带散点图案的区域),罩面膜2压焊于凸缘部13B上。另外,在该阶段,密封部52处于与罩面膜2离开的状态。
接着,一边维持压焊步骤的压焊状态,一边像图12和图13(在图13中,为了方便,以大于实际尺寸的壁厚而表示下层膜2B)所示的那样,在气体供给步骤,从气体供给装置54,经由上述气体管和第2连通孔51B,将气体供向腔部51的内部空间51S。由此,经由对应于凸缘部13B而设置的通孔2C,将气体供给到上层膜2A和下层膜2B之间,下层膜2B中的与袋部13A相对应的部分向袋部13A的内部空间侧膨胀。伴随下层膜2B的膨胀,袋部13A内的空气通过孔部13D和通气孔53C而排到外部。另外,如上所述,由于通气孔53C设置于与孔部13D重合的位置,故袋部13A内的空气以良好的效率而排到外部。
然后,在根据来自上述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而获得的内部空间51S的气压达到规定值的阶段,通过密封控制器55,停止气体供给装置54的气体的供给。由此,处于在2个膜2A、2B之间填充足够的气体,并且在膨胀的下层膜2B和袋部13A(肋部13C)之间以规定的压力而夹持商品W的状态。另外,肋部13C的前端部会处于通过受到商品W的按压而稍稍压坏而变形的状态。另外,在气体的供给停止后,内部空间51S或上层膜2A和下层膜2B之间的空间以一定的压力而维持。
接着,在安装步骤,像图14所示的那样,一边维持压焊步骤的压焊状态,一边在下层膜2B膨胀的状态,使密封部52向下移动。由此,在发热部52C的下面和下模53的按压面53B之间,夹持外壳13(凸缘部13B)和罩面膜2。即,在属于袋部13A的开口周缘的外周侧,并且第1环状区域R1的内周侧、以及位于相对通孔2C的袋部13A的开口侧的第2环状区域R2(图15中的带斜线图案的区域),一边对外壳13(凸缘部13B)和罩面膜2进行加热,一边将罩面膜2压焊于外壳13上。由此,按照上层膜2A和下层膜2B之间的空间处于与通孔2C非连通的气密状态的方式,将2个膜2A、2B密封,并且将罩面膜2安装于凸缘部13B上。其结果是,获得通过已膨胀的下层膜2B和袋部13A,保持商品W的中间包装体4。已获得的中间包装体4在腔部51等返回到原始的位置后,运送给冲压装置43。
在下一冲压步骤,通过冲压装置43,在密封部分的靠近外周部位,冲压中间包装体4。由此,获得不存在通孔2C的包装体1。
接着,参照图16和图17,对采用上述发货系统10的商品的发货方法进行说明。商品的发货方法(发货工序)包括说明书发放步骤S11,专用外壳获得步骤S12、拾取及装箱步骤S13、核对步骤S14、包装步骤S15、运单发放步骤S16、运单添加步骤S17和发送步骤S18。另外,图17为表示商品的发货的人或物的动作的说明图。在图17中,对应于进行各步骤S11~S18的位置,采用各步骤的标号。
首先,在说明书发放步骤S11,根据新存储于接收订购管理用存储装置22中的接收订购的信息,通过说明书发放装置14,发放具有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
紧接的专用外壳获得步骤S12和拾取·装箱步骤S13基本上是作业者的作业步骤,在该作业时,采用拾取用送货车15。在专用外壳获得步骤S12,作业者接收已发放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并且从多种外壳13中,选择由该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的外壳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外壳13。然后,设定已选择的外壳13和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由此形成专用外壳33。
在拾取及装箱步骤S13,具有专用外壳33的作业者根据该专用外壳33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从商品货架SH上拾取订购的商品W,并且将拾取的商品W放入专用外壳33中。即,拾取及装箱步骤S13包括拾取步骤S13A和装箱步骤S13B。2个步骤S13A、S13B作为一系列的作业而进行。另外,在拾取作业时,在拾取用送货车15的送货车用显示器器15B中,显示基于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的信息。作业者通过一边参考该信息,一边进行拾取作业,由此可更加正确且更加快速地进行作业。如果拾取及装箱步骤S13完成,则专用外壳33在放入商品W的状态,装载于汇集输送器34(支线输送器34B)上,运送给核对装置16。
在核对步骤S14,通过核对装置16,从专用外壳33内的商品信息IC标签12和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读取商品信息和接收商品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两者均为管理用号码),并且根据已读取的2个信息,判断恰当的商品W是否放入专用外壳33中。在判定为没有放入恰当的商品W的专用外壳33的场合,将进行了该判断的专用外壳33排到不良排出输送器35。
另一方面,在判定放入恰当的商品W的场合,通过核对装置16将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和核对完成信号送给服务器11。其结果是,通过服务器11向指定的邮件地址发送拾取完成的消息的电子邮件。即,本实施方式的核对步骤S14包括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动作(流程通知动作)的流程通知步骤S14A。
如果判定放入恰当的商品W的专用外壳33通过支线输送器36运送给恰当的密封单元17,该密封单元17与构成该专用外壳33的外壳13的尺寸已吻合,则进行包装步骤S15。在包装步骤S15,通过经由上述的压焊步骤或气体供给步骤等,获得在专用外壳33的外壳13上附着罩面膜2的中间包装体4,并且获得冲压该中间包装体4的包装体1。另外,通过冲压装置43,将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信息)和包装完成信号送给服务器11,其结果是,通过服务器11向指定的邮件地址发送包装已完成的消息的电子邮件。即,本实施方式的包装步骤S15包括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动作(流程通知动作)的流程通知步骤S15A。
在包装步骤S15后,在运单发放步骤S16,通过运单发放及添加装置18的运单发放器,根据包装体1内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的信息,发放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在下一运单添加步骤S17,通过运单签发放及添加装置18的运单发放器,在包装体1上粘贴已发放的发货运单。另外,通过运单粘贴器,将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和运单粘贴完成信号送给服务器11,其结果是,通过服务器11向指定的邮件地址发送发送准备完成的消息的电子邮件。即,本实施方式的运单添加步骤S17包括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动作(流程通知动作)的流程通知步骤S17A。
接着,在发送步骤S18,通过发送时标签读取器19,从包装体1内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而读取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然后将包装体1转交给运送从业方等。由此,发货步骤完成。另外,发送时标签读取器19将已读取的送达地点信息(接收订购号码)和发送完成信号送给服务器11。其结果是,通过服务器11向指定的邮件地址发送发送已完成的消息的电子邮件。即,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步骤S18包括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动作(流程通知动作)的流程通知步骤S18A。
像以上具体描述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在拾取及装箱步骤S13之前,在专用外壳获得步骤S12使外壳13和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成套,由此获得专用外壳33。接着,作业者根据专用外壳33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拾取商品W,并且将已拾取的商品W放入该专用外壳33中,由此,可将拾取步骤S13A和装箱步骤S13B作为一系列的作业而进行。于是,在拾取步骤时,与一旦将商品装载(集中)于拾取用托盘上的场合相比较,可省略将商品从托盘向发货用的外壳的转移所花费的工夫等。
还有,通过核对装置16,从外部通过放入专用外壳33的内部的商品信息IC标签12和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而读取商品信息和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进行基于2个信息的核对,由此,判断恰当的商品W是否放入专用外壳33中。即,特别是在没有接触商品W的情况下,判断商品W是否恰当。由此,在核对步骤S14,不必要求从专用外壳33排出商品W。
像这样,按照本实施方式,在拾取及装箱步骤S13后,通常不产生相对外壳13的商品W的出入。由此,可显著地减少忘记商品W的放入、放入差错的发生。其结果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错误的(不同于订购内容的)商品W的发送。
再有,在运单发放步骤S16,从专用外壳33中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的订购信息IC标签32读取送达地点,根据已读取的送达地点信息,发放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即,针对每个专用外壳33,分别发放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于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将商品W发送给错误的送达地点的情况。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运单发放步骤S16,从包装体1内的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读取送达地点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信息,发放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即,通过核对装置16判定为恰当的商品W放入的类型,并且处于包装步骤S15后的商品W无法出入的状态,最初发放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在核对没有结束等的阶段,不发放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由此,发放至包装前的商品W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添加前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为多个,由此在运单添加步骤S17,可更加可靠地防止容易产生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的添加差错等的情况。其结果是,可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将商品W发送给错误的送达地点的情况。
另外,在包装步骤S15,相对在核对步骤S14而已判定放入恰当的商品W的专用外壳33的外壳13,附着罩面膜2,由此包装商品W等。换言之,罩面膜2不附着于放入错误的商品W的外壳13上,没有包装商品W。于是,不进行无用的包装,可谋求成本的降低。另外,错误的商品W处于没有包装,无法发送的状态。由此,可进一步可靠地防止错误的商品W的发送。
再有,由于外壳13采用多种尺寸不同的类型,故可将商品W接纳于与该尺寸等相吻合的恰当的尺寸的外壳13中。由此,可谋求运送等的成本的增加的抑制等的效果。
另外,由于密封单元17采用与外壳13的种类相对应的不同的多个类型,故可适当地进行罩面膜2相对各种外壳13的安装,可谋求包装品质的提高。
此外,在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31中包括外壳指定信息,通过外壳指定信息而指定的外壳13为可接纳已订购的商品W的尺寸。于是,在拾取完成时,已订购的商品W的全部接纳于专用外壳33中。由此,因商品W大于预想或多于预想的等的原因,故可抑制在拾取步骤的中途或完成后,必须更换外壳13的情况,进而可使商品W的出入(转移)更加难以产生。其结果是,可更进一步可靠地防止错误的商品W的发送。
此外,通过从服务器11而发送的各种电子邮件,订购方可分为非常细的阶段把握订购商品的发货作业的进展状况。由此,可消除伴随无法知道进展状况的订购方的不安、不满等。
并且,在接收订购商品IC标签32中,存储作为订购商品信息的管理用号码。即,在接收订购商品IC标签32中,存储可间接地指定商品的信息,没有存储可直接地指定商品的信息。于是,在发送后等时,即使在第3方从外部而读取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的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已读取的信息,仍几乎不可能指定包装体1内的商品。由此,可更加可靠地保护订购方的隐私。
还有,可根据通过说明书标签读取器15A而读取的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在送货车用显示器15B中显示信息。于是,可根据所显示的信息,容易进行拾取作业等的动作是可能的,可提高便利性、作业性等。另外,可通过参照与商品的注意事项有关的信息等,谋求拾取错误(拾取时的商品选择差错)的发生的抑制等的效果。
又,根据核对装置16判断为没有装入合适的商品W的专用外壳33向不良排出输送器35排出。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区分:适合的商品W所装入的专用外壳33、非该情况的专用外壳33。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谋求防止错误的商品W的发送。
再有,在通过密封装置42,经由通孔2C将气体供到2个膜2A、2B之间时,在第1环状区域R1处于罩面膜2压焊于凸缘部13B上的状态。于是,可在位于袋部13A的开口周缘与第1环状区域R1之间的第2环状区域R2,抑制上层膜2A的膨胀。另外,一边维持抑制上层膜2A的膨胀的状态,一边在第2环状区域R2,将罩面膜2安装于凸缘部13B上。由此,可一边在2个膜2A、2B之间密封足够的气体,以便谋求商品W的损伤的抑制,一边更加可靠地密封2个膜2A、2B。其结果是,可更加可靠地获得可抑制商品W的损伤的包装体1。
另外,包装体1处于通过袋部13A(肋部13C)和膨胀的下层膜2B而夹持商品W的状态。于是,可限制袋部13A内的商品W的移动,可在对包装体1施加振动时,更加可靠地防止商品W碰撞袋部13A的情况。另外,可伴随下层膜2B的膨胀,在罩面膜2(上层膜2A)或外壳13与商品W之间形成间隙。由此,在冲击作用于包装体1上时,可缓和作用于商品W上的冲击。通过这些作用效果,可更加有效地谋求已获得的包装体1中的商品W的损伤的抑制。
并且,在包装体1中不存在通孔2C。由此,谋求包装体1的外观品质的提高,并且谋求其紧凑化。另外,包装体1的处理容易。
此外,如果可对应于商品W的尺寸或量(数)调节所供给的气体的量,调节下层膜2B的膨胀量,则可一边通过恰当的压力而将商品W夹持于外壳13和下层膜2B之间,一边更加可靠地将罩面膜2安装于凸缘部13B上。于是,可一边谋求成本的增加的抑制,一边灵活地应对接纳于外壳13中的商品W的尺寸或量(数)不同的场合。
另外,经由腔部51的内部空间51S,从气体供给装置54向2个膜2A、2B之间供给气体。即,腔部51具有将罩面膜2压焊于凸缘部13B上的功能,还具有作为气体的流路的功能。于是,不必要求单独设置用于将气体供给到2个膜2A、2B之间的器具。其结果是,可谋求装置的简化,可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发热部52C设置于内部空间51S中,故可使装置的集中性良好,可更加可靠地谋求装置的小型化。
还有,由于通孔2C仅仅设置于上层膜2A的宽度方向一端部,故在按照在包装体1中不存在通孔2C的方式进行冲压时,可进一步减少在冲压后残留的端材(通孔2C所在的部分)。于是,可谋求材料的有效利用,可谋求成本的降低。
再有,在使下层膜2B膨胀时,从形成于外壳13中的孔部13D中,排出空气。由此,可更加容易且更加可靠地在2个膜2A、2B之间填充足够的气体,可更加有效地谋求商品W的损伤的防止。另外,为了在2个膜2A、2B之间填充足够的气体,不必过度地增加气体的供给压力。由此,可更加可靠地防止伴随已填充的气体的压力的增加,2个膜2A、2B、2个膜2A、2B的密封部分等处发生破损的情况。另外,由于可抑制上层膜2A的过度的膨胀,故可更进一步可靠地将2个膜2A、2B密封。作为这些情况的结果,可进一步可靠地获得可抑制商品W的损伤的包装体1。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袋部13A中形成孔部13D,故可进一步容易地排出袋部13A的空气,上述作用效果能进一步有效地发挥。
另外,可通过肋部13C,在袋部13A和商品W之间形成间隙。由此,在对包装体1施加冲击时,该冲击难以直接地作用于商品W上。另外,可通过膨胀的下层膜2B和肋部13C,更加可靠地夹持而保持商品W。作为这些情况的结果,关于所得到的包装体1,可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商品W的破损。
此外,由于肋部13C为锥台状,故在下层膜2B的膨胀时,肋部13C的前端部容易压坏而变形。由此,可抑制从肋部13C对商品W施加的压力过大的情况。另外,可通过已膨胀的下层膜2B与压坏而变形的肋部13C,进一步可靠地夹持而保持商品W。作为这些情况的结果,可更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在包装体1中,商品W的破损。
并且,支承部和承受部由下模53构成,支承部和承受部是一体的。由此,与通过单独件而设置支承部和承受部的场合相比较,可更加有效地谋求装置的简化和小型化。
此外,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比如还可像下述那样而实施。显然,在下面没有列举的其它的应用例子、变更例子当然是可能的。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货系统10包括核对装置16,该核对装置16进行放入包装前的专用外壳33中的商品W的核对,但是也可不仅包括该核对装置10,还像图18所示的那样,包括进行接纳于包装体1中的商品W的核对的作为包装后核对机构的包装后核对装置20。包装后核对装置20的基本动作与核对装置16相同,具体来说,在包装步骤S15的包装后核对步骤,包装后核对装置20从专用外壳33内的商品信息IC标签12和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32读取商品信息和订购商品信息(比如,对于两者均为管理用号码),并且根据已读取的两个信息,判断恰当的商品W是否放入包装体1中。由于通过设置包装后核对装置20,在包装前和包装后的双方,进行商品W的检查,故可更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发送有误的商品W。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1作为流程通知动作,向指定的邮件地址发送电子邮件,而也可作为流程通知动作,而进行对应于订购方的请求(地址),将用于了解各步骤的流程状态的信息发送给订购方侧的动作。还可按照比如,在订购方访问规定的地址时,基于各完成信号的接收状况的信息(比如,在接收发送完成信号时,发送完成的消息的信息)发送给订购方侧的(由订购方侧的显示机构所显示)的方式构成服务器11。
(c)还可设置相对拾取用送货车15,判断恰当的商品W是否放入专用外壳33中的送货车用核对机构;与通报机构,该通报机构在通过该送货车用核对机构而判定恰当的商品W放入专用外壳33中时,向作业者通报拾取完成的消息。在此场合,可更加可靠地防止因作业者的差错等,误判定为拾取完成的情况。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拾取作业的正确性,进而可有效地防止有误的商品W的发送。另外,可谋求拾取作业的效率化。
此外,作为送货车用核对机构,可列举下述的类型,其比如包括与核对装置16相同的结构,从专用外壳33内的商品信息IC标签12和接受订购信息IC标签32读取商品信息和接受订购商品信息,并且进行基于已读取的两个信息的核对,由此,可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专用外壳33中。另外,作为通报机构,可列举下述类型,其中,比如发出声音,或在送货车用显示器15B中显示拾取完成的信息,由此向作业者通报拾取完成。
(d)也可在服务器11中,根据商品的尺寸、数量,接纳商品的外壳13的容积等,计算应供给的气体的量,并且将与该计算的气体的量有关的信息输出给密封控制器55,在密封控制器55中,将已计算的气体的量与实际上供给的气体的量进行比较,由此,判断是否放入恰当的商品W。即,不但进行采用IC标签的核对,而且还进行基于商品W的尺寸等的核对。在此场合,比如IC标签发生故障,商品信息IC标签12在与商品W分离的状态,进入外壳13的内部,或有误的商品信息IC标签12附于商品W上的场合,即使在一商品W有误的专用外壳33通过核对装置16的情况下,在包装的阶段,仍可观看到该错误。由此,可更加可靠地谋求错误的商品W的防止。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孔部13D设置于袋部13A的底壁部中间处,但是,孔部3D可形成于在下层膜2B的膨胀时可排出袋部13A内的空气的位置。于是,也可在外壳13中的在冲压后,构成端材的部位设置孔部,按照在包装体1中不存在孔部的方式构成。这一点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该方式为:比如,像图19所示的那样,孔部13E形成于外壳13的凸缘部13B上,在冲压步骤,在相对孔部13E的袋部13A的开口侧冲压外壳13。在此场合,在已获得的包装体1中,不存在孔部13E。由此,可通过外壳13以及罩面膜2,将商品W密封,可更加可靠地防止运送时等的向袋部13A内的异物的混入或水的侵入等的不良状况。另外,可防止可通过孔部而辨认商品W的情况。另外,可进一步提高包装体1的外观品质。
此外,最好,在设置孔部13E时,像图20所示(另外,在图20、21中,以大于实际尺寸的壁厚而表示外壳13和下层膜2B所示)的那样,在下模53中的与孔部13E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通气孔53D,以便更加可靠地排出袋部13A内的空气。通过像这样构成,像图21所示的那样,在下层膜2B的膨胀时,可使袋部13A内的空气通过外壳13和下层膜2B之间,孔部13E和通气孔53D,顺利地排到外部。
(f)还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像图22所示的那样,在将气体供向气体供给装置54的上层膜2A和下层膜2B之间时,在袋部13A的开口上,设置接近上层膜2A的作为膨胀限制机构的限制部52D,限制朝向与袋部13A的内部的相反一侧的上层膜2A的膨胀。在此场合,可进一步可靠地抑制上层膜2A的膨胀。由此,显然可防止上层膜2A的过度的膨胀造成的外观品质的降低,还可一边在上层膜2A和下层膜2B之间密封足够的气体,以便谋求商品W的损伤抑制,一边更进一步可靠地将2个膜2A、2B密封。于是,可更进一步可靠地获得可抑制商品W的破损的包装体1。
另外,像图23和图24所示的那样,限制部52E、52F还可按照在气体的供给时,在袋部13A的开口处,与上层膜2A接触的方式构成。另外,还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在限制部52E和主体部52B之间设置弹性部件52G(比如,弹簧等),或可相对主体部52B,使限制部52F在上下方向而相对移动,在安装步骤,在密封部52的向下运动时或气体的供给时,没有相对罩面膜2,以过大的压力而按压限制部52E、52F。
此外,还可在密封部52(比如,主体部52B)中设置隔热部件,该隔热部件抑制发热部52C向限制部52D、52E、52F的热传导,以便防止因限制部52D、52E、52F处于高温状态,在袋部13A的开口上,2个膜2A、2B熔接的情况。
(g)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照通孔2C不位于包装体1中的位置,冲压外壳13等的方式构成,但是,也可在冲压后的包装体1中残留通孔2C。另外,在该场合,比如,可在悬吊用的孔等的各种用途中,利用通孔2C,即使在包装后,仍可有效地利用在包装时必要的通孔2C。
(h)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商品W,列举有接纳于包装件中的DVD等,关于商品的品种,没有特别的限定。
(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照向膜供给装置41,分别各自地供给上层膜2A和下层膜2B的方式构成,但是,还可按照以集中的状态(比如,重合的状态)而供给2个膜2A、2B的方式构成。
(j)上述实施方式的外壳13、罩面膜2的材料是列举性的,还可适当变更它们的材料。
另外,最好,上层膜2A由比下层膜2B硬的材料构成。在此场合,在使下层膜2B膨胀时,可更进一步地抑制上层膜2A朝向与袋部13A相反侧而膨胀的情况。由此,可非常容易并且可靠地进行2个膜2A、2B的密封,可更加可靠地获得可更加有效地抑制商品W的损伤的包装体1。
此外,外壳13、罩面膜2(上层膜2A)还可由不使可见光透过,另一方面使红外线透过的非透明的材料构成。在此场合,无法通过目视而确认接纳于袋部13A中的商品W。由此,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原样地将外壳13用于配送的场合,可谋求使用者的隐私保护等。另外,通过采用红外线摄像头,即使在罩面膜2的安装后,仍可确认恰当的商品W是否接纳于袋部13A中。
(k)肋部13C的形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列举的类型。另外,也可不设置肋部13C。
(l)在气体供给步骤中,为了使下层膜2B更容易地膨胀,还可在气体的供给之前,对下层膜2B进行预热。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包装体;
标号2表示罩面膜;
标号2A表示上层膜;
标号2B表示下层膜;
标号2C表示通孔;
标号4表示中间包装体;
标号10表示发货系统;
标号12表示商品信息IC标签;
标号13表示外壳;
标号13A表示袋部;
标号13B表示凸缘部;
标号13C表示肋部;
标号13D表示孔部;
标号14表示说明书发放装置(说明书发放机构);
标号15表示拾取用送货车;
标号15A表示说明书标签读取器(说明书标签读取机构);
标号15B表示送货车用显示器(送货车用显示机构);
标号16表示核对装置(核对机构);
标号18表示运单发放·添加装置(运单发放机构);
标号20表示包装后核对装置(包装后核对机构);
标号31表示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
标号32表示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
标号33表示专用外壳;
标号42表示密封装置(密封机构);
标号43表示冲压装置(冲压机构);
标号51表示腔部;
标号51S表示(腔部的)内部空间;
标号52表示密封部;
标号52C表示发热部;
标号52D、52E、52F表示限制部(膨胀限制机构);
标号53表示下模(支承部、承受部);
标号54表示气体供给装置(气体供给机构);
标号R1表示第1环状区域;
标号R2表示第2环状区域。

Claims (16)

1.一种商品的发货方法,该商品的发货方法包括:
拾取步骤,在该拾取步骤中,从分别附带商品信息IC标签的多个商品中,根据接收订购商品信息拾取商品,该接收订购商品信息为能指定已接收订购的商品的信息,该商品信息IC标签至少存储作为能指定附带的商品的信息的商品信息,并且按照能从外部读取已存储的商品信息的方式构成,
核对步骤,在该核对步骤中,根据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核对已拾取的商品;
装箱步骤,在该装箱步骤中,在商品发送用的外壳中,放入已拾取的商品;
包装步骤,在该包装步骤中,在上述外壳上附着规定的罩面膜,以便不能取出放入上述外壳中的商品,通过包装体而包装商品,该包装体包括上述外壳和上述罩面膜;
运单发放步骤,在该运单发放步骤中,发放记载已包装的商品的送达地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运单添加步骤,在该运单添加步骤中,在上述包装体上附着上述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其特征在于,该商品的发货方法包括:
说明书发放步骤,在该说明书发放步骤中,在上述拾取步骤之前,发放具有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的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在该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中,存储接收订购信息,并且按照能从外部读取已存储的接收订购信息的方式构成,该接收订购信息至少包括作为能指定商品的送达地点的信息的送达地点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
专用外壳获得步骤,在该专用外壳获得步骤中,通过设定上述外壳与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形成专用外壳,
其中,上述拾取步骤和上述装箱步骤能实施根据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进行商品的拾取,并且将已拾取的商品放入该专用外壳中的一系列的作业,
在上述核对步骤中,在上述装箱步骤后,基于放入上述专用外壳中的商品的上述商品信息IC标签、以及上述专用外壳的带上述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从外部读取上述商品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2个信息进行核对,由此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上述专用外壳中,
在上述包装步骤中,通过在上述核对步骤中判定为放入恰当的商品的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外壳上,附着上述罩面膜,由此通过上述包装体,包装商品和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
在上述运单发放步骤中,从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而读取上述送达地点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上述送达地点信息,发放上述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包装后核对步骤,在该包装后核对步骤中,在上述包装步骤后,通过上述包装体内的上述商品信息IC标签和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从外部读取上述商品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进行基于已读取的2个信息的核对,由此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该包装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采用多种的尺寸不同的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包装步骤中,通过规定的密封机构,在上述外壳上附着上述罩面膜;
上述密封机构采用与上述外壳的种类相对应的不同的多个密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中,包括外壳指定信息,用来指定与本身成套的上述外壳,通过上述外壳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上述外壳能接纳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相关的接收订购商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商品的发货方法包括流程通知步骤,该流程通知步骤用于让商品的订购方知晓订购商品的发货相关的上述各步骤的流程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包括:
袋部,该袋部用于接纳商品;
凸缘部,该凸缘部从该袋部的开口端向外侧延伸而形成,
在上述包装步骤中,通过规定的密封机构,在上述外壳的上述凸缘部上附着上述罩面膜,
上述密封机构按照于上述袋部中接纳商品的状态封闭上述袋部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上述罩面膜,该罩面膜包括于规定的位置预先形成通孔的上层膜和规定的下层膜,
该密封机构包括:
压焊机构,该压焊机构在于上述袋部中接纳商品的状态,在上述袋部的开口周缘的外周侧的第1环状区域,将上述罩面膜压焊于上述凸缘部上;
气体供给机构,该气体供给机构在上述压焊机构的压焊状态中,经由对应于上述凸缘部而设置的上述通孔,将规定的气体供给到上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使上述下层膜中的与上述袋部相对应的部分向上述袋部的内部空间侧膨胀;
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按照在上述压焊机构的压焊状态,并且上述下层膜的膨胀状态下,在上述袋部的开口周缘的外周侧,上述第1环状区域的内周侧的第2环状区域,上述上层膜和上述下层膜之间的空间处于相对上述通孔,非连通的气密状态的方式,将上述罩面膜安装于上述凸缘部上。
8.一种发货系统,该发货系统用于商品的发货,其特征在于,该发货系统包括:
商品信息IC标签,该商品信息IC标签附着于各商品上,并且在该商品信息IC标签中存储商品信息,并且按照能从外部读取已存储的商品信息的方式构成,该商品信息为至少能指定已附带的商品的信息;
外壳,该外壳用于接纳上述商品;
说明书发放机构,该说明书发放机构发放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该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包括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在该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中存储接收订购信息,该接收订购信息至少包括:作为能指定商品的送达地点的信息的送达地点信息、和作为能指定已接收订购的商品的信息的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该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按照能从外部读取已存储的接收订购信息的方式构成,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能通过与该外壳成套设置,形成专用外壳;
核对机构,该核对机构通过放入上述专用外壳中的商品的上述商品信息IC标签、以及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从外部而读取上述商品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2个信息进行核对,由此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上述专用外壳中;
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对通过上述核对机构而判定为放入恰当的商品的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外壳附着规定的罩面膜,通过包装体而包装商品,该包装体包括上述外壳和上述罩面膜;
运单发放机构,该运单发放机构从上述专用外壳的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读取上述送达地点信息,并且根据已读取的上述送达地点信息,发放记载商品的送达地点的收件人姓名地址运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发货系统包括包装后核对机构,该包装后核对机构通过上述包装体内的上述商品信息IC标签和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从外部而读取上述商品信息和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并且通过进行基于已读取的2个信息的核对,判断恰当的商品是否放入上述包装体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具有尺寸不同的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机构具有与上述外壳的种类相对应的不同的多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中包括外壳指定信息,用来指定与本身成套的上述外壳,通过上述外壳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上述外壳能接纳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相关的接收订购商品。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载有上述专用外壳的拾取用送货车;
上述拾取用送货车包括:
说明书标签读取机构,该说明书标签读取机构能从上述带IC标签的商品说明书的上述接收订购IC标签而至少读取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
送货车用显示机构,该送货车用显示机构能显示下述信息,该信息基于通过上述说明书标签读取机构而读取的上述接收订购商品信息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流程通知机构,该流程通知机构能进行用于让商品的订购方知晓订购商品的发货的步骤的流程状态的流程通知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于上述接收订购信息IC标签中的上述订购商品信息不是能直接指定商品的信息,而是与商品关联且能间接地指定商品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8~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商品的发货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包括:
袋部,该袋部用于接纳商品;
凸缘部,该凸缘部从该袋部的开口端向外侧延伸而形成,
上述密封机构按照于上述袋部中接纳商品的状态,封闭上述袋部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上述罩面膜,该罩面膜包括于规定的位置预先形成通孔的上层膜和规定的下层膜,
该密封机构包括:
压焊机构,该压焊机构在于上述袋部中接纳商品的状态,在上述袋部的开口周缘的外周侧的第1环状区域,将上述罩面膜压焊于上述凸缘部上;
气体供给机构,该气体供给机构在上述压焊机构的压焊状态,经由对应于上述凸缘部而设置的上述通孔,将规定的气体供给到上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使上述下层膜中的与上述袋部相对应的部分向上述袋部的内部空间侧膨胀;
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按照在上述压焊机构的压焊状态,并且上述下层膜的膨胀状态,在上述袋部的开口周缘的外周侧,上述第1环状区域的内周侧的第2环状区域上,上述上层膜和上述下层膜之间的空间处于相对上述通孔,非连通的气密状态的方式,将上述罩面膜安装于上述凸缘部上。
CN201680075309.4A 2015-12-24 2016-07-14 商品的发货方法和发货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30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0932A JP6082094B6 (ja) 2015-12-24 商品の出荷方法及び出荷システム
JP2015-250932 2015-12-24
PCT/JP2016/070826 WO2017110119A1 (ja) 2015-12-24 2016-07-14 商品の出荷方法及び出荷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0892A true CN108430892A (zh) 2018-08-21
CN108430892B CN108430892B (zh) 2020-03-03

Family

ID=58043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53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30892B (zh) 2015-12-24 2016-07-14 商品的发货方法和发货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83645B1 (zh)
CN (1) CN108430892B (zh)
WO (1) WO201711011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6090A (zh) * 2022-05-31 2022-10-11 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料箱分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09789A (zh) * 2022-12-19 2023-03-17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产品包装管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8921A (ja) * 1995-03-29 1996-10-08 Takahata Denshi:Kk 物流システムの検品装置
JP2004115214A (ja) * 2002-09-26 2004-04-15 Toshiba Tec Corp 査数対査装置及び査数対査方法
JP2007233884A (ja) * 2006-03-03 2007-09-13 Fujitsu Ltd 容器の内容の確認方法、運搬対象物確認用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184680A (zh) * 2005-03-09 2008-05-21 萨米·科特莱恩 将无托盘的货物包装件放置到库存架上并从此处进行输送和控制包装件的输给系统的方法
CN101739543A (zh) * 2008-11-21 2010-06-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Ic标签读取必要性判定方法和ic标签读取必要性判定设备
JP2013209206A (ja) * 2012-03-30 2013-10-10 Teraoka Seiko Co Ltd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65U (ja) * 1996-04-01 1996-10-11 株式会社イシダ 商品の仕分け方法
KR100769839B1 (ko) * 2001-03-06 2007-10-24 에이티 앤드 씨 캄파니 리미티드 출하 분류 시스템
JP2006023963A (ja) * 2004-07-07 2006-01-26 Fujitsu Ltd 無線icタグリーダライタ、無線icタグ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icタグデータ書込方法
US20110023413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Ishida Co., Ltd. Packaging apparatus
JP5259554B2 (ja) 2009-11-09 2013-08-07 株式会社カネシン 商品出荷処理支援装置、商品出荷処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3492291B (zh) * 2011-04-28 2015-08-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物品收纳系统、物品收纳搬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8921A (ja) * 1995-03-29 1996-10-08 Takahata Denshi:Kk 物流システムの検品装置
JP2004115214A (ja) * 2002-09-26 2004-04-15 Toshiba Tec Corp 査数対査装置及び査数対査方法
CN101184680A (zh) * 2005-03-09 2008-05-21 萨米·科特莱恩 将无托盘的货物包装件放置到库存架上并从此处进行输送和控制包装件的输给系统的方法
JP2007233884A (ja) * 2006-03-03 2007-09-13 Fujitsu Ltd 容器の内容の確認方法、運搬対象物確認用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739543A (zh) * 2008-11-21 2010-06-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Ic标签读取必要性判定方法和ic标签读取必要性判定设备
JP2013209206A (ja) * 2012-03-30 2013-10-10 Teraoka Seiko Co Ltd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6090A (zh) * 2022-05-31 2022-10-11 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料箱分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56090B (zh) * 2022-05-31 2024-04-05 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料箱分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09789A (zh) * 2022-12-19 2023-03-17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产品包装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10119A1 (ja) 2017-06-29
JP6082094B1 (ja) 2017-02-15
KR20180039128A (ko) 2018-04-17
CN108430892B (zh) 2020-03-03
KR101983645B1 (ko) 2019-05-29
JP2017114611A (ja) 201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5394B1 (en) Method of packaging
WO2016078581A1 (zh) 空气包装装置的自动售卖装置及其监控系统和方法
US794123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a machine
US10115110B2 (en) Pet feeding system
JP5133264B2 (ja) ブリスター包装の方法
JP6860578B2 (ja) Rfidタグを含むタバコ製品用パッケージ
US20160090213A1 (en) Pouch for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natural materials
WO2014167309A1 (en) Product authentication and/or identification
CN106882479B (zh) 包裹封装装置、防拆包装物和包裹封装验证方法
CN108430892A (zh) 商品的发货方法和发货系统
KR20110056307A (ko) 택배편용 물품포장도구
WO2005096235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valuables container (’’seal-bag’’) having a rfid element and method for its use
JP2023016878A (ja) 梱包体を用いた商品の配送方法
CN107848639B (zh) 密封装置、泡罩包装机和泡罩包装件的制造方法
EP3356234B1 (en) Installation for producing a support for a product packaged in a unitary dose
CN115244557A (zh) 用于使用标识物体的主包裹递送该物体并在所述主包裹上显示与所标识的物体相对应的标签的系统
JP6082094B6 (ja) 商品の出荷方法及び出荷システム
US20210122504A1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 Liner and Envelope
KR102409840B1 (ko) 랩핑된 용기, 그 랩핑된 용기 제조 장치, 재활용 시스템 및 재활용 방법
JPH08333009A (ja) トランスポンダによる薬剤在庫管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11721420B1 (en) Product bundle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pharmaceuticals
WO2021172193A1 (ja) 物流用ボックス及び物流用ボックス収容体
KR100947934B1 (ko) 소용기 제조방법
CN116882854A (zh) 物流对象的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2047090A (ja) 薬剤包装作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