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7643A - 具有部段地开放的牵引杆横截面的牵引杆 - Google Patents

具有部段地开放的牵引杆横截面的牵引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7643A
CN108367643A CN201680074599.0A CN201680074599A CN108367643A CN 108367643 A CN108367643 A CN 108367643A CN 201680074599 A CN201680074599 A CN 201680074599A CN 108367643 A CN108367643 A CN 108367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 bar
section
traction
rod
cor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45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7643B (zh
Inventor
乔斯·曼努埃尔·阿尔格拉
斯特凡·吉特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filed Critical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67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7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7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7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01Traction couplings or h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 B60D1/02Bolt or shackle-type 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14Draw-gear o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 B60D1/145Draw-gear o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consisting of an elongated single bar or tub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48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挂车的牵引杆(1026),具有挂接纵向端部和沿着限定牵引杆纵向方向的牵引杆纵轴线(DL)与所述挂接纵向端部在轴向上相反的车辆纵向端部,所述牵引杆(1026)在其挂接纵向端部上具有挂接元件(1020),尤其牵引环(1020),所述挂接元件构成用于建立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挂接连接,其中所述牵引杆(1026)在其车辆纵向端部上构成用于与挂车的车身连接,并且其中牵引杆体(1027)在所述牵引杆(1026)的纵向端部之间延伸。根据本发明提出,所述牵引杆体(1027)在离所述挂接纵向端部较近的牵引杆部段(1142)中具有开放的、与牵引杆纵向方向(DL)正交的横截面,而在离所述车辆纵向端部较近的牵引杆部段(1140)中具有闭合的、与牵引杆纵向方向(DL)正交的横截面。

Description

具有部段地开放的牵引杆横截面的牵引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挂车的牵引杆,具有挂接纵向端部和沿着限定牵引杆纵向方向的牵引杆纵轴线与所述挂接纵向端部在轴向上相反的车辆纵向端部,其中牵引杆在其挂接纵向端部上具有挂接元件,尤其牵引环,所述挂接元件构成用于建立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挂接连接,并且其中牵引杆在其车辆纵向端部上构成用于与挂车的车身连接,其中牵引杆体在牵引杆的纵向端部之间延伸。
背景技术
例如从DE 10 2010 045 085A1中已知这种牵引杆。同样,在EP 0 434 472A1中公开了一种牵引杆,然而仅在部分地描述。
首先提及的文献公开了一种由两个牵引杆构件形成的、通过伸缩运动长度可变的挂车牵引杆,所述挂车牵引杆的由可伸缩的牵引杆体构件形成的牵引杆体在其整个纵向延伸上具有在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剖平面中观察时闭合的横截面。
从EP 0 434 472A1中已知的牵引杆的牵引杆体也显示出这种正交于牵引杆的纵向方向闭合的横截面,然而所述牵引杆是不可伸缩的或者此外如多件式地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这种牵引杆的功能性,然而由此不必承受强度损失。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开始所提到的类型的牵引杆来实现,其中牵引杆体在靠近挂接纵向端部的牵引杆部段中具有开放的、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横截面,而在靠近车辆纵向端部的牵引杆部段中具有闭合的、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横截面。
在此,始终用“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横截面”来表示如下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在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剖平面中观察牵引杆体时是可看到的。如果该横截面在所指定的剖平面中完整地环绕,那么所述横截面是闭合的,如果所述横截面在相关的剖视图中仅不完整地围绕牵引杆纵轴线环绕,那么所述横截面是开放的,所述牵引杆纵轴线限定牵引杆纵向方向。
在此,略微的开口,如该开口设计用于使螺栓、铆钉和销穿过牵引杆壁部,根据专业理解不应当视为开放的横截面。
如果牵引杆壁部一方面在环周方向上围绕牵引杆纵轴线缺失超过同一牵引杆的可对比的闭合的环周的至少10%,并且如果牵引杆壁部中的这些缺失部位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即沿着轴向方向延伸超过至少12cm,那么根据本发明,横截面能够视为是开放的。在轴向上离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最近的闭合的横截面的环周作为可对比的闭合的环周应当是有疑问的。
如果牵引杆壁部在闭合的横截面的区域中通过多个彼此成角度的面区域形成,那么根据本申请,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横截面尤其应当视为是开放的,所述面区域沿着环周方向围绕牵引杆纵轴线彼此跟随,其中在开放的横截面的区域中在两个成角度地点之间缺少完整的面区域。
通过部段地开放的横截面,牵引杆体的内腔可以简单的方式从外部接近从而能够用于其它目的,例如作为用于工具等的存放空间,所述内腔由于原则上所期望的质量和重量减小而空心地构成,所述工具安装在牵引杆体的可接近的内腔中的相应的紧固机构上并且能够存放直至使用。
相比于车辆纵向端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更靠近挂接纵向端部,因为该挂接纵向端部对于在挂车处工作的人员而言与距离牵引杆的车辆纵向端部较近的区域相比是可容易接近地,因为牵引杆通常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远离挂车突出。
牵引杆体的闭合的横截面具有牵引杆体底部、与该牵引杆体底部沿着牵引杆高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牵引杆体顶部以及连接牵引杆体底部和牵引杆体顶部的侧支腿,其中牵引杆体侧支腿沿着牵引杆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地设置,以提供在牵引杆体底部、牵引杆体顶部和牵引杆体侧支腿之间的空腔。牵引杆高度方向和牵引杆横向方向彼此正交以及分别正交于牵引杆体纵轴线。牵引杆高度方向在平行于承载牵引杆的挂车的地面对准的牵引杆纵轴线中也正交于地面定向。牵引杆横向方向在该参考状态中于是同样如牵引杆纵轴线那样平行于地面对准。牵引杆体底部、牵引杆体顶部和侧支腿中的至少一个壁部段能够平坦地构成,其中在两个沿着环周方向围绕牵引杆纵轴线彼此连接的面部段,例如在牵引杆体底部和牵引杆体侧支腿之间的过渡部,能够是倒圆的,以便降低在牵引杆附近工作时的受伤风险。牵引杆体能够在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中由圆柱体或者具有闭合的、椭圆形的横截面的柱体形成,或者能够是棱柱形的,优选呈长方体形式。
同样地,牵引杆体原则上能够沿着牵引杆纵轴线渐缩,于是优选朝向挂接纵向端部渐缩。同样以考虑,牵引杆体的平坦的壁部段和沿着环周方向连接到这些壁部段上的弯曲的壁部段的组合,其中弯曲的壁部段于是至少沿着环周方向围绕牵引杆纵轴线弯曲。
在上文中所提到的牵引杆体壁部段,即底部、顶部和侧支腿的情况中,优选底部和顶部彼此平行以及这两个侧支腿彼此平行。至少牵引杆体底部和顶部的间距能够朝向挂接纵向端部变小,而牵引杆体侧支腿的间距在如下部段中能够保持不变或者同样能够朝向挂接纵向端部减小,在所述部段中,顶部和底部的间距减小。
牵引杆体的开放的横截面能够具有U形轮廓,所述U形轮廓同样具有牵引杆体底部和在两侧沿着牵引杆横向方向连接到牵引杆体底部上的并且沿着牵引杆体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牵引杆体侧支腿。在这种情况下,牵引杆体顶部例如能够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的区域中缺失,更确切地说,优选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的整个轴向长度上缺失。由此,由牵引杆体形成的空腔从上方是可接近地并且具有放置对象的底部,使得足以稳固所述对象以防沿着牵引杆体底部滑落。
牵引杆体底部例如能够通过正交于底面突出的分隔壁划分为如下格子,对象能够放入到所述格子中。格子能够具有不同的大小,以便构成用于容纳不同大小的对象。各个格子或者所有格子能够通过可取下的顶盖覆盖。
替选地,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上也能够缺少两个牵引杆体侧支腿中的一个,使得在侧面能够接合到由牵引杆体包围的空腔中。然而这是不那么优选的,因为在此需担心牵引杆沿着牵引杆横向方向的所不期望的不对称。
同样地,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由于缺少牵引杆体底部能够超出轴向路段形成。这具有下述优点:污物和降雨无法容易地进入到由牵引杆体包围的内腔中。然而,通过取掉牵引杆体底部形成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出于人体工程学的原因是不那么优选的。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的轴向部段无法用于无遮蔽地放置对象。
以有利的方式如下获得到由牵引杆体包围的内腔中的更大程度简化的可接合性:牵引杆侧支腿在牵引杆体的开放的横截面的区域中与在牵引杆的闭合的横截面的区域中相比更短地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轴向连接的牵引杆部段,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中在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牵引杆纵轴线的牵引杆壁部段中,相比于轴向最近的闭合的部段的壁环周,缺少多于30%的,甚至多于40%的,在一些情况下甚至缺少直至50%的壁环周。这意味着:牵引杆壁部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中仅在大约70%,甚至仅在大约60%,在一些情况下仅在直至50%的环周上延伸,沿着所述环周,牵引杆壁部在具有闭合的环周的牵引杆部段中围绕牵引杆轴线延伸。
尽管不应当排除牵引杆体仅由一个构件形成,但是为了提高功能上的灵活性和根据本发明的牵引杆的可匹配性,牵引杆体能够至少两件式地构成有第一牵引杆体构件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从离牵引杆的车辆纵向端部较近的地点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朝向挂接纵向端部延伸,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以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朝向连接纵向端部连接到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上的方式与第一牵引杆体构件连接。在此,第二牵引杆体构件优选可松开地与第一牵引杆体构件连接,以便能够在维修或者改装牵引杆的情况下以完好无损的牵引杆体构件或另一牵引杆体构件更换第二牵引杆体构件。
第二牵引杆体构件在此具有如下牵引杆横截面,所述牵引杆横截面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第一牵引杆体构件优选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闭合的横截面。原则上,根据本发明的牵引杆能够仅具有这两个所提到的牵引杆体构件,使得第一牵引杆体构件从挂车的车辆纵向端部起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远离该车辆纵向端部朝向挂接纵向端部延伸。第一牵引杆体构件的车辆纵向端部于是构成用于安装到挂车上并且具有相应的安装型廓。然而不应当排除还有其它牵引杆体构件有助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牵引杆的牵引杆体。
为了尽可能可靠地使第一牵引杆体构件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彼此连接,第二牵引杆体构件能够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在固定部段中与第一牵引杆体构件重叠。在该部段中,由此第一牵引杆体部段和第二牵引杆体部段共同地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或牵引杆纵轴线延伸。在该固定部段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和第一牵引杆体构件彼此连接。为了避免根据本发明的牵引杆的所不必要高的重量,第一牵引杆体构件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不沿着这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的完整的轴向延伸共同沿着牵引杆纵轴线的延伸。优选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朝向车辆纵向端部伸出于第二牵引杆体构件,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轴向地朝向挂接纵向端部伸出于第一牵引杆体构件。因此,第一牵引杆体构件优选至少部段地,即例如通过在轴向上不与第二牵引杆体构件重叠的那个部段,设置在车辆纵向端部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之间。
第一牵引杆体构件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在固定部段中尽可能可靠地固定在彼此上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如下进行:第一牵引杆体构件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通过多个沿着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方向穿过这两个牵引杆体构件的固定机构彼此连接。由此固定机构形成形状配合连接机构,所述形状配合连接机构防止第一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沿轴向方向分开,其中所述固定机构作为可松开的固定机构能够是螺钉螺母连接,或者作为不可松开的固定机构能够是铆接。
优选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在固定部段的区域中在径向外部包围第一牵引杆体构件,也就是说,第二牵引杆体构件的壁部在固定部段中在其包含牵引杆纵轴线的纵剖视图中与第一牵引杆体构件相比在径向上离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居中地穿过牵引杆体的虚拟的牵引杆纵轴线更远。优选地,牵引杆体构件在固定部段中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尺寸:在固定部段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在其径向向内指向的壁面上接触第一牵引杆构件的径向向外指向的壁面,更确切地说,优选使得第二或第一牵引杆体构件的牵引杆体侧支腿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彼此贴靠,并且使得至少第二或第一牵引杆体构件的牵引杆体底部或者牵引杆体顶部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彼此贴靠。
因为第二牵引杆体构件在固定部段中,正如第一牵引杆体构件一样,优选具有正交于牵引杆纵轴线闭合的横截面,所以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或第一牵引杆体构件的牵引杆体底部、牵引杆体顶部和牵引杆体侧支腿的彼此沿着径向方向相对置的内壁面和外壁面相接触。
即使当所提到的面部段为了便于装配在没有之前所提及的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穿过牵引杆体构件的固定机构的情况下借助于轻微的径向间隙彼此轴向重叠时,优选在插入穿过的固定机构之后至少在固定机构的周围建立第一牵引杆体构件的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外壁面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的内壁面的触碰接触。
如已经在上文中所说明的那样,第二牵引杆体构件的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部段位于固定部段的轴向外部,在所述固定部段中第一牵引杆体构件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重叠。
此外能够设想的是,给牵引杆加装匹配相应的使用情况的挂接元件。因此,根据牵引杆应当在哪个大陆上使用,例如能够给牵引杆加装不同的牵引环,使得能够考虑在不同的世界各个地区中所存在的不同的挂接元件标准化,而为此不必改变其余的牵引杆体。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提出,牵引杆包括挂接元件构件,所述挂接元件构件在一端上具有挂接元件,例如牵引环,以建立传递力和运动的、与匹配的牵引车侧的挂接元件的挂接连接,而在另一端上具有紧固型廓,以紧固在与挂接元件构件分开地构成的牵引杆体的或者所述牵引杆体的牵引杆体构件的牵引杆体紧固部段上。
挂接元件构件能够是铸件或者锻造件。由于可借助于锻造过程实现固定,锻造件是优选的。
挂接元件构件的紧固型廓在牵引杆体上的简单且有效的固定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紧固型廓和承载所述紧固型廓的牵引杆体紧固部段在牵引杆纵向方向上重叠。在该重叠的区域中,牵引杆体紧固部段和紧固型廓沿着轴向方向在同一纵向部段中延伸。为了便于紧固型廓在牵引杆体上的固定,优选的是,牵引杆体紧固部段关于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居中地穿过牵引杆的牵引杆纵轴线在径向外部包围紧固型廓。
如已经之前在描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和第一牵引杆体构件彼此间的固定时那样,对于紧固型廓在牵引杆体上的紧固而言也有利的是,紧固型廓和承载所述紧固型廓的牵引杆体紧固部段通过沿着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方向伸展的紧固机构彼此连接。于是紧固机构又能够将紧固型廓形状配合地固定在牵引杆体紧固部段上,并且例如在使用螺钉的情况下,将紧固型廓附加地向着牵引杆体紧固部段夹紧。为此,紧固机构优选穿过牵引杆体紧固部段。为了例如在维修情况中实现挂接元件构件的有利的可更换性,紧固型廓和牵引杆体紧固部段通过紧固机构优选可松开地彼此连接。紧固机构例如能够包括螺钉或者螺钉螺母组合。
优选地,紧固型廓仅通过沿着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方向伸展的紧固机构与牵引杆体紧固部段连接。因此,根据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为了将紧固型廓紧固在承载其的牵引杆体紧固部段上,根据本发明的牵引杆不具有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在端侧伸展进入牵引杆体紧固部段中的和/或伸展穿过牵引杆体紧固部段的紧固机构。
尽管紧固机构能够包括螺钉螺母组合,但是挂接元件构件借助于螺钉和螺母在牵引杆体紧固部段上的紧固是烦冗的,因为尤其有时仅困难地借助于用于固定螺母的扳手才能够实现螺钉螺母组合的离牵引杆纵轴线较近并且指向该牵引杆纵轴线的端部区域。因此,将紧固型廓与牵引杆体构件连接的紧固机构能够穿过牵引杆体紧固部段,并且锚固在紧固型廓的盲孔中,尤其旋入所述盲孔中。
在装配挂接元件构件期间紧固型廓尤其简单的设置在牵引杆体紧固部段上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紧固型廓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上与牵引杆体紧固部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开放的横截面上空出的壁部段沿着围绕牵引杆纵轴线的环周方向足够大地确定尺寸,那么紧固型廓能够沿着正交于牵引杆纵轴线的方向插入到牵引杆体紧固部段中。优选地,紧固型廓在远离牵引杆体的牵引杆体底部的端部处与牵引杆体侧支腿齐平。
为了避免污物通过在开放的横截面处形成的开口不期望地进入到根据本发明的牵引杆的内腔中,能够提出,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上通过开放的横截面形成的开口可通过顶盖覆盖,所述顶盖在非激活位置和与非激活位置不同的激活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在所述激活位置中顶盖的至少一个部段以沉入到通过牵引杆壁部形成的空腔中的形式由牵引杆的壁部段包围,在所述激活位置中,顶盖覆盖开口。因此,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牵引杆的内腔中的工具或者其它对象例如能够被保护以免未经许可取出。顶盖能够在激活位置中通过关闭密码保护,所述关闭密码仅通过相应授权的人员才能够消除。
为了能够使顶盖在激活位置和其非激活位置之间精确重复地运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顶盖在设置在牵引杆的紧固型廓上被引导,以在非激活位置和激活位置之间运动,其中优选地,所述运动分别具有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的运动分量和沿着不仅正交于牵引杆横向方向而且正交于牵引杆纵向方向的牵引杆高度方向的运动分量。所提到的优选的运动与同样所提到的优选的运动分量保证顶盖至少部段地可沉入和移动到牵引杆的由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所包围的内腔中。因此,顶盖能够防丢失地设置在牵引杆体上并且借助于顶盖实现进入到牵引杆的内腔中并且被保护以免所不期望的取用。
因为顶盖在其运行持续时间的较大的时间份额内都位于激活位置中,所以顶盖优选通过加载设备预加载到激活位置中。加载装置例如能够包括弹簧,例如压力和/或拉力弹簧。顶盖此外能够锁止或锁定在其位置中的一个中,优选锁止或锁定在其位置中的这两个位置中,使得顶盖在其分别所到达的运行位置,即非激活位置和/或激活位置中,可被保护以免移动到相应另一运行位置中。
顶盖此外能够在其外侧上承载功能组件。尤其当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相对于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沿着牵引杆高度方向具有缩短的牵引杆体侧支腿时,牵引杆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中不会因功能组件在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中不伸出超过牵引杆的高度尺寸,或者仅略微伸出超过牵引杆的高度尺寸,例如关于在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区域中的牵引杆高度尺寸大约小于20%,优选小于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牵引杆能够具有调节装置,通过所述调节装置,顶盖可在激活位置和非激活位置之间移动。该调节装置能够包括力设备,例如气动的或者液压的活塞缸装置或者电动机。所述力设备也能够仅是手动的调节装置,所述手动的调节装置在没有通过外部的仪器方面的能量源进行能量供给的情况下允许顶盖在其运行位置之间移动。操作人员的臂力不是仪器方面的能量源。为了便于力作用,调节装置的至少一个部段穿过顶盖,其中穿过方向尤其沿着牵引杆横向方向伸展,以便给操作人员提供在人体工程学方面有利的力作用位置。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挂车侧的挂接构件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视图,以及,
图2示出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中贯穿图1的挂车侧的挂接构件的实施方式的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中示出呈挂车的牵引杆1026形式的根据本发明的挂接构件。
牵引杆1026具有牵引杆体1027,所述牵引杆体具有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沿着与牵引杆纵轴线一致的牵引杆体纵轴线DL远离牵引杆1026的离挂车车身较近的车辆纵向端部朝向牵引杆1026的挂接纵向端部,所述挂接纵向端部通过牵引环1020标记且在轴向上关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反向。沿着远离车辆纵向端部的轴向方向,牵引杆体1027的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连接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上,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与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在固定部段1130中(参见图2)固定。在该固定部段1130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在径向外部包围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优选在牵引杆体构件1026a和1026b的彼此相对置的壁部段之间具有非常小的间隙尺寸。尤其优选地,第一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a或1026b的彼此相对置的壁部段的至少一部分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中彼此贴靠。
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在沿着与牵引杆体纵轴线DL正交的剖平面观察时具有矩形的闭合的横截面。矩形的横截面的角倒圆地构成。
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的沿着牵引杆体纵轴线DL并且沿着牵引杆高度轴线一致的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伸展的侧壁轴向地延长为侧颊板1132,以便将该侧颊板用作用于可偏转到牵引杆1026的内腔1134中的顶盖1136的运动引导的引导部段。
在固定部段1130中,第一和第二牵引杆构件1026a或1026b仅通过紧固机构,在此即螺钉-螺母-组合1138,与正交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的伸展部彼此连接。紧固机构1138沿着正交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的方向不仅穿过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而且穿过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
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具有第一构件部段1140,所述第一构件部段在沿着与牵引杆体纵轴线DL正交的剖平面观察时同样具有闭合的横截面,正如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一样。
与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0轴向相邻的是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构件部段1142,在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的构件部段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具有开放的横截面。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0在此离第一牵引杆构件1026a较近,所述构件部段也有助于固定部段1130,而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2离牵引杆1026的挂接纵向端部较近。
在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0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140同样具有矩形的、闭合的横截面,包括牵引杆体顶部1144、沿着牵引杆高度轴线DH与该牵引杆体顶部间隔开地设置的牵引杆体底部1146和两个沿着与牵引杆横向方向一致的牵引杆横轴线DQ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将牵引杆体顶部1144与牵引杆体底部1146连接。
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2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仅具有牵引杆体底部1148和两个从牵引杆体底部伸出的平行的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在牵引杆体部段1142中,因此不存在牵引杆体顶部1144。除此之外,与在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0中相比,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2的从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离牵引环1020最近的纵向端部开始的区域中沿着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更短地构成。由此,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2中,形成从外部可进入的开口1150,穿过所述开口可进入牵引杆1026的内部区域1134。
物体,例如随车工具等,能够穿过该开口1150放入牵引杆1026的内腔1134中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固定。由此,牵引杆1026例如可用作为贮存空间。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开口1150可通过之前已经提及的顶盖1136封闭并且可选地可开放以进行接合。顶盖1136的造型效仿应由其封闭的开口1150。在所述顶盖的侧部上,顶盖1136具有突起1152,所述突起构成在侧部1132中的滑槽引导部1154中,所述侧部形成为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的牵引杆体侧支腿的轴向延长部。顶盖1136由此沿着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以及沿着牵引杆体纵轴线DL可被降低和拉入到牵引杆1026的内部区域1134中。在图2中,顶盖1136通过实线示出在其被拉入牵引杆内腔1134中的非激活位置中,而通过虚线示出在其激活位置中,在所述激活位置中,所述顶盖封闭开口1150。顶盖1136沿着图2中箭头顺序P可从非激活位置移动到激活位置中。
为了在顶盖1136的激活位置中密封开口1150,在开口1150上设有密封件1158,顶盖1136在激活位置中贴靠在所述密封件的朝顶盖内部区域1134指向的一侧上。密封件1158例如能够从橡胶垫或者通常从弹性体垫中切出。
为了在激活位置和非激活位置之间调节顶盖1136,该顶盖能够与手动操纵元件1160耦联,所述手动操纵元件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沿着牵引杆体横轴线DQ穿过牵引杆1026。对此,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在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0中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关于牵引杆纵轴线DL伸展的长孔1162,所述长孔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中与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的侧支腿中的大致相同形状的长孔1164重叠。
手动操纵元件在牵引杆1026的两侧具有各一个手动干预部段1160a,所述手动干预部段能够从牵引杆1026外部通过操作人员容易地握住。
手动操纵元件1160此外经由连接杆1160b铰接地与连接元件1166连接,所述连接元件一方面如在图2中所见看到的那样与顶盖1136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元件另一方面用作为用于预紧螺旋压力弹簧1168的弹簧支座,所述预紧螺旋压力弹簧将顶盖1136预紧到激活位置中。在图10和11中未示出的紧固机构能够设计用于克服弹簧1168的预紧力将顶盖1136暂时固定在非激活位置中。
如此外在图2中所见,螺旋压力弹簧1168的反向的弹簧支座固定在牵引环构件1028上,例如通过旋入到该牵引环构件中的吊环螺钉1170固定。
牵引环构件1028的造型和其在牵引杆体1027上的固定,更确切地说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上的固定,同样是值得注意的:
牵引环构件1028一方面在一个纵向端部上具有牵引环1020并且在其另一纵向端部上具有紧固型廓1172。
牵引环构件1028,尤其其紧固型廓1172,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中由牵引杆1026的仅从三个侧部,更确切地说,由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再更确切地说,由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2,关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在径向外部包围。这意味着,牵引环构件1028的紧固型廓1172位于牵引杆1026,更确切地说,位于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牵引杆体底部1148上,并且沿着牵引杆体横轴线DQ在两侧由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围住,所述牵引杆体侧支腿在与牵引环构件1028的紧固型廓1172的相关的重叠部段中与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部段1140相比沿着牵引杆体高度方向缩短地构成。
特别地,牵引环构件1028轴向地沿着拉出方向在牵引杆体1027外,即朝向位于牵引杆1026前方的牵引车,没有形状配合地通过牵引杆体部段包围或者以任何其他方式从后方接合。
如同先前这两个牵引杆体构件1026b和1026a,牵引环构件1028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与其重叠的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中也仅借助于紧固机构固定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上,所述紧固机构沿着正交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的方向穿过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并且同样正交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穿过牵引环构件1028的紧固型廓1172或在该方向上伸入紧固型廓中。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紧固机构1176以螺钉的形式旋入牵引环构件1028的紧固型廓1172中的盲孔1178中。盲孔1178为此设有内螺纹。紧固型廓1172在所示出的示例中U形地构成,其中紧固型廓1172的这两个侧支腿沿着牵引杆体纵轴线DL从紧固型廓1172的连接所述侧支腿的底部突出。牵引环1020优选一件式地材料配合地与所述底部连接。
在相应的牵引杆体构件1026a和1026b中的用于螺钉的贯通孔以及贯通长孔1162和1164是这些构件的细小的穿孔并且不会改变对承载这些构件的部段的评价,所述部段作为具有闭合横截面的部段。
顶盖1136不仅能够封闭开口1150,而且此外能够承载功能组件,例如组件1180,所述组件用于自动地建立与挂接到牵引杆1026上的牵引车的传递能量和/或信息的连接。
功能组件1180为此能够具有插接构件1032作为引导能量和/或信息的供给线路的接口以及具有对准构件1040,所述对准构件具有对准型廓1044,所述对准型廓用于功能组件1180的准备插接件连接的对准。插接构件1032能够以围绕平行于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的旋转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容纳在第一支撑构件部段1090a上。此外,第一支撑构件部段1090a在第二支撑构件部段1090b上可沿着正交于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的轨迹平移地移动。最后,第二支撑构件部段1090b能够相对于顶盖1136以围绕另一平行于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的旋转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容纳。
在图2中功能组件1180通过实线示出在其不使用位置中,即具有在非激活位置中的顶盖1136。在顶盖1136的激活位置中被引导接近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功能组件1180,在顶盖1136的非激活位置中以有利的方式容纳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包络线内部,其中牵引环1020可与所述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挂接,当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整个轴向长度上继续设想其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部段1140时,获得所述包络线。通过功能组件1180在其不使用位置中因此获得的小的伸出尺寸,在不使用时显著降低了其受损风险。功能组件1180的一部分在其不使用位置中甚至容纳在牵引杆1026的内部1134中并且在各侧都由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部段1140的牵引杆壁部包围。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挂车的牵引杆(1026),具有挂接纵向端部和沿着限定牵引杆纵向方向的牵引杆纵轴线(DL)与所述挂接纵向端部在轴向上相反的车辆纵向端部,其中所述牵引杆(1026)在其挂接纵向端部上具有挂接元件(1020),尤其牵引环(1020),所述挂接元件构成用于建立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挂接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牵引杆(1026)在其车辆纵向端部上构成用于与挂车的车身连接,其中牵引杆体(1027)在所述牵引杆(1026)的纵向端部之间延伸,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体(1027)在离所述挂接纵向端部较近的牵引杆部段(1142)中具有开放的、与所述牵引杆纵向方向(DL)正交的横截面,而在离所述车辆纵向端部较近的牵引杆部段(1140)中具有闭合的、与所述牵引杆纵向方向(DL)正交的横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体(1027)的闭合的横截面具有牵引杆体底部(1146)、沿着牵引杆高度方向(DH)与该牵引杆体底部间隔开地设置的牵引杆体顶部(1144)以及将所述牵引杆体底部(1146)和所述牵引杆体顶部(1144)连接的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其中所述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沿着牵引杆横向方向(DQ)彼此间隔开地设置,以及所述牵引杆体(1027)的开放的横截面具有U形轮廓,所述U形轮廓具有牵引杆体底部(1146)和在两侧沿着牵引杆横向方向(DQ)连接到所述牵引杆体底部(1146)上的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所述牵引杆体侧支腿沿着牵引杆横向方向(DQ)彼此间隔开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侧支腿(1148)在所述牵引杆体(1027)的开放的横截面的区域(1142)中与在所述牵引杆体(1027)的闭合的横截面的区域(1140)中相比更短地构成。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体(1027)至少两件式地构成有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从离所述牵引杆(1026)的车辆纵向端部较近的地点,优选从所述车辆纵向端部起,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DL)朝向挂接纵向端部延伸,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DL)以朝向所述挂接纵向端部连接到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上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连接,优选可松开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具有牵引杆体部段(1142),所述牵引杆体部段具有开放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DL)在固定部段(1130)中与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重叠,在所述固定部段中,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与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朝向挂接侧的牵引杆纵向端部伸出于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和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通过多个沿着正交于所述牵引杆纵向方向(DL)穿过两个牵引杆体构件(1026a,1026b)的固定机构(1138)彼此连接。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包括挂接元件构件(1028),所述挂接元件构件在在一端上具有所述挂接元件(1020),例如牵引环(1020),而在另一端上具有紧固型廓(1172)以紧固在与所述挂接元件构件(1028)分开地构成的牵引杆体(1027)的或者所述牵引杆体的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型廓(1172)和承载所述紧固型廓的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DL)重叠,其中优选所述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关于沿着牵引杆纵向方向(DL)穿过所述牵引杆(1026)的牵引杆纵轴线(DL)在径向外部包围所述紧固型廓(11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型廓(1172)和承载所述紧固型廓的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通过沿着正交于所述牵引杆纵向方向(DL)伸展的并且优选穿过所述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的紧固机构(1176)彼此连接,优选可松开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紧固型廓(1172)紧固在承载所述紧固型廓的牵引杆紧固部段(1174)上,所述牵引杆不具有沿着所述牵引杆纵向方向(DL)在端侧伸展进入所述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中的和/或伸展穿过所述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的紧固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紧固型廓(1172)与所述牵引杆体(1027)连接,尤其与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连接的紧固机构(1176)穿过所述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并且锚固在所述紧固型廓(1172)的盲孔(1178)中,优选旋入所述盲孔中。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型廓(1172)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1142)上与所述牵引杆体紧固部段(1174)连接。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部段(1142)上通过所述开放的横截面形成的开口(1150)能够通过顶盖(1136)覆盖,所述顶盖在非激活位置和与所述非激活位置不同的激活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非激活位置中,所述顶盖(1136)的至少一个部段以沉入到由所述牵引杆壁部形成的空腔(1134)中的方式由所述牵引杆(1026)的壁部段包围,在所述激活位置中,所述顶盖(1136)覆盖所述开口(115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136)在设置在所述牵引杆(1026)上的引导型廓(1154)上被引导,以在所述非激活位置和所述激活位置之间运动,其中优选所述运动分别具有沿着所述牵引杆纵向方向(DL)的运动分量和沿着不仅正交于所述牵引杆横向方向(DQ)而且正交于所述牵引杆纵向方向(DL)的牵引杆高度方向(DH)的运动分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136)通过加载装置(1168)预加载到所述激活位置中,所述加载装置优选包括至少一个弹簧(1168)。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136)承载功能组件(1180),例如插接构件(1132)和/或对准构件(1040),所述插接构件用于建立传递能量或者信号的线路连接,所述对准构件用于所述功能组件(1180)的空间对准。
CN201680074599.0A 2015-12-18 2016-12-14 具有部段地开放的牵引杆横截面的牵引杆 Active CN108367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26098.4 2015-12-18
DE102015226098.4A DE102015226098A1 (de) 2015-12-18 2015-12-18 Deichsel mit abschnittsweise offenem Deichselquerschnitt
PCT/EP2016/080907 WO2017102799A1 (de) 2015-12-18 2016-12-14 Deichsel mit abschnittsweise offenem deichselquerschnit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7643A true CN108367643A (zh) 2018-08-03
CN108367643B CN108367643B (zh) 2021-09-21

Family

ID=57714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4599.0A Active CN108367643B (zh) 2015-12-18 2016-12-14 具有部段地开放的牵引杆横截面的牵引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390120B1 (zh)
CN (1) CN108367643B (zh)
DE (1) DE102015226098A1 (zh)
PL (1) PL3390120T3 (zh)
WO (1) WO2017102799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59427A (en) * 1959-05-01 1960-11-08 Alfred E Keese Drawbar
DE1283100B (de) * 1959-08-03 1968-11-14 Herbert Merz Dr Ing Zuggabel mit Mittelholm
WO2003101799A1 (en) * 2002-05-30 2003-12-11 Turnbull David R W Support block and chock kit
US20060290103A1 (en) * 2005-06-08 2006-12-28 Craig Kottke Ball mount
DE102010045085A1 (de) * 2010-09-13 2012-03-15 Creative Invest UG (haftungsbeschränkt) Längenveränderliche Deichsel und LKW-Anhängung mit Durchlademöglichkeit
CN202295042U (zh) * 2011-11-04 2012-07-0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车鞍座的安装结构
US20140250660A1 (en) * 2013-03-11 2014-09-11 William J. Hunt Trailer exten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50130163A1 (en) * 2013-11-13 2015-05-14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Adjustable ballasted pull hit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12719A (en) * 1915-03-01 1917-01-16 Transom Draft Gear Company Draw-bar connection.
DE1980525U (de) * 1967-09-28 1968-03-07 Kober Kg A Einachsiger fahrzeuganhaenger, insbesondere wohnwagen.
GB1600035A (en) * 1978-05-11 1981-10-14 Kidd A W Drawbar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FR2656258A1 (fr) 1989-12-22 1991-06-28 Pommier & Cie Attelage automatique pour vehicule routier.
US20140375019A1 (en) * 2013-06-21 2014-12-25 Steven P. Bermes Trailer including frame constructed with structural members secured together with integral overlapping tabs
DE202014105916U1 (de) * 2014-12-08 2015-01-29 Wap Fahrzeugtechnik Gmbh Längenveränderbare Zugdeichse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59427A (en) * 1959-05-01 1960-11-08 Alfred E Keese Drawbar
DE1283100B (de) * 1959-08-03 1968-11-14 Herbert Merz Dr Ing Zuggabel mit Mittelholm
WO2003101799A1 (en) * 2002-05-30 2003-12-11 Turnbull David R W Support block and chock kit
US20060290103A1 (en) * 2005-06-08 2006-12-28 Craig Kottke Ball mount
DE102010045085A1 (de) * 2010-09-13 2012-03-15 Creative Invest UG (haftungsbeschränkt) Längenveränderliche Deichsel und LKW-Anhängung mit Durchlademöglichkeit
CN202295042U (zh) * 2011-11-04 2012-07-0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车鞍座的安装结构
US20140250660A1 (en) * 2013-03-11 2014-09-11 William J. Hunt Trailer exten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50130163A1 (en) * 2013-11-13 2015-05-14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Adjustable ballasted pull hi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7643B (zh) 2021-09-21
DE102015226098A1 (de) 2017-06-22
EP3390120A1 (de) 2018-10-24
EP3390120B1 (de) 2020-09-30
PL3390120T3 (pl) 2021-03-08
WO2017102799A1 (de)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3203512B4 (de) Erweiterungsfähiges Fahrzeugsystem
DE19681384B4 (de) Gerätezuführung
CN108367643A (zh) 具有部段地开放的牵引杆横截面的牵引杆
CN109441261A (zh) 一种轨道车辆手动铰链门锁闭装置及轨道车门
EP2657051B1 (de) Kupplungsanordnung für einen Heckträger
EP2366565B1 (de) Kontaktvorrichtungsanordnung für eine Anhängekupplung
DE202013000779U1 (de) Anhängekupplung mit einem Kupplungsarm
CN106335333B (zh) 一种拖车臂调节臂组件
DE102015226096A1 (de) Kupplungsvorrichtung mit aneinander festlegbaren Ausrichtbauteilen
DE102010050183A1 (de) Kraftfahrzeugtür mit einem Türgriff
DE102010047098A1 (de) Wischblatt zum Reinigen von Fahrzeugscheiben und Wischarm mit einem Wischblatt
EP1496157A1 (fr) Outil manuel pour l'insertion et l'extraction d'attaches de rails
CN107709093A (zh) 带有包括下锚固元件的壳体的机动车辆前照灯
CN109356053A (zh) 一种可调节的道闸弹性撑杆
DE102014207788A1 (de) Pick-up Hitch mit direkter Krafteinleitung
CN209307912U (zh) 一种可调节的道闸弹性撑杆
DE102015112741A1 (de) Anhängekupplung
KR101745197B1 (ko) 차량용 선바이저 피봇 마운팅 기구
KR20100078751A (ko) 경량전철의 내부 수동 레버 장치
CN205370129U (zh) 带有新型螺丝固定板结构的门锁
CN207073191U (zh) 一种新型公路工程排水井盖装置
DE102005004050B4 (de) Leuchte mit in der Leuchtenhaube integrierter Befestig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DE202018005622U1 (de) Hydraulischer Kippantrieb für kleinere Kippanhänger
DE102017127287A1 (de)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RU252440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внешних детал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