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6559B - 胡蜂科蜂驱虫剂 - Google Patents

胡蜂科蜂驱虫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6559B
CN108366559B CN201680065832.9A CN201680065832A CN108366559B CN 108366559 B CN108366559 B CN 108366559B CN 201680065832 A CN201680065832 A CN 201680065832A CN 108366559 B CN108366559 B CN 108366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ps
family
wasp
insect repellent
n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58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6559A (zh
Inventor
金哲史
市川俊英
中岛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p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66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6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6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65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oxygen or sulfur compounds
    • A01N31/04Oxygen or sulfur attached to an aliphatic side-chain of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17/00Pest repel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12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odoriferous substances, e.g. aromas, pheromones or chemic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liquids as carriers, diluents or solv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oxygen or sulfur compounds
    • A01N31/08Oxygen or sulfur directly attached to an aromatic ring system
    • A01N31/14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02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thio analogues thereof;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1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wherein Cn means a carbon skeleton not containing a ring;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cyclopropane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7/00Arthropodicides
    • A01P7/04Insectic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300/00Combinations or 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covered by classes A01N27/00 - A01N65/48 with other active or formulation relevant ingredients, e.g. specific carrier materials or surfactants, covered by classes A01N25/00 - A01N65/48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伤害蜜蜂科蜂,并且能够抑制属于胡蜂科的有害蜂的攻击性,并且阻碍其接近、筑巢的具有选择性的驱虫剂,以及胡蜂科蜂的趋避方法。本发明涉及的胡蜂科蜂的驱虫剂的特征在于,作为有效成分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式中,R1表示氢原子等;X表示C1‑4亚烷基等;α表示取代基;n表示0以上、5以下的整数。

Description

胡蜂科蜂驱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抑制属于胡蜂科的有害蜂的攻击性,阻碍其接近、筑巢的驱虫剂,以及胡蜂科蜂的趋避方法。
背景技术
胡蜂是大型蜂,一种说法认为其作为具有与雀一样大小的蜂而被命名。另外,胡蜂是非常好战的昆虫,仅接近巢就有可能发动攻击。8月至10月之间尤为危险,除了巢的防御之外,为了独占分泌树液的麻栎等的觅食地也会攻击其它生物。其毒素为血清素、乙酰胆碱等的神经毒素、显示炎症作用的组胺、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肽、分解细胞膜和蛋白质的酶等的混合物,毒性极高,并且由于胡蜂的毒针不具有返回结构,不像蜜蜂的毒针那样在一次攻击后脱落,而是可以多次攻击。因此,具有攻击性的胡蜂只要毒液持续存在,就有对攻击对象多次刺入毒针的倾向。
胡蜂多在森林中的树洞中、土中筑巢,也在民房的屋檐下、天花板下筑巢。因此,人的居住圈与胡蜂的活动范围重叠,从而引起事故。另外,接近在胡蜂的巢所在森林中或在其附近享受徒步旅行、烧烤等的人们带来酒精饮料、果汁等,如果不加注意可能刺伤伸手的人。
实际上,胡蜂引起的死亡例远远比熊、毒蛇等其它有害生物引起的更多,日本国内每年死亡数十人,虽然2000年以来的死亡例较少,但每年也死亡10-30人。
在胡蜂科中,除了胡蜂亚科以外,也分类有马蜂亚科。马蜂的攻击性和毒性比胡蜂小,在民房中筑巢,另外,也有被其刺伤导致的死亡例,作为有害生物这一点与胡蜂是同样的。因此,希望找到针对胡蜂科蜂的对策。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含有杀虫性天然油和极性芳香族溶剂的杀虫性组合物,作为该极性芳香族溶剂可举出苯甲醇,作为对象的有害生物可举出膜翅目(Hymenoptera)昆虫。
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纤维害虫的成虫的驱虫剂成分举出有苯甲醇、β-苯乙醇(2-苯基乙醇)。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中作为胡蜂捕杀用合成引诱剂的辅助性添加成分例示了苯乙醇(苯基乙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341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261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213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述,胡蜂科蜂是每年产生大量死亡的有害昆虫,期望有对策。然而,尽管市售有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蜂用杀虫剂,但作为实际措施是尽可能请专门人员去除筑在民房的巢,且仍无法完全消除死亡例。另外,攻击性高的胡蜂,仅在巢附近群体攻击,杀虫剂不能保证从其喷雾到起作用之间使蜂丧失攻击性,完全防止蜂攻击是非常困难的。
上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杀虫性组合物的一个成分举出苯甲醇,作为对象的有害生物举出膜翅目昆虫,但是实际上被试验的昆虫仅为虱子,而没有对蜂进行试验,如上述杀虫剂中作为对抗胡蜂科蜂的对策是不充分。另外,专利文献2的驱虫剂的对象为纤维害虫的成虫,针对蜂的对策完全没有描述。而在专利文献3中,苯乙醇(苯基乙醇)不是趋避胡蜂的趋避剂而是作为用于引诱的药剂的辅助性添加成分举出的。
另外,已知在蜂之中,蜜蜂是用于生产蜂蜜的益虫,但胡蜂会袭击蜜蜂的巢,以获得蜜蜂幼虫和蛹作为饲料,从而打击养蜂业。然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蜜蜂也会造成伤害,所以不能对袭击蜜蜂巢的黄蜂使用。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不伤害蜜蜂科蜂,并且能够抑制属于胡蜂科的有害蜂的攻击性,并阻碍其接近、筑巢的具有选择性的驱虫剂,以及胡蜂科蜂的趋避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具有简单结构的化合物如苯甲醇及其类似物,迅速夺取胡蜂科蜂的攻击性并使其趋避,并且显示出对蜜蜂科蜂不会造成这种伤害的优良的选择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以下示出本发明。
[1]一种胡蜂科蜂的驱虫剂,其特征在于,其作为有效成分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以下简记为“化合物(I)”)。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031
[式中,
R1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β的C1-4烷基、可具有取代基β的C2-4烯基,或者,可具有取代基β的C1-4烷基-羰基;
X表示可具有取代基γ的C1-4亚烷基,或者,可具有取代基γ的C2-4亚烯基;
α表示选自可具有取代基δ的C1-4烷基、可具有取代基δ的C2-4烯基,可具有取代基δ的C1-4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δ的C1-4烷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δ的C1-4烷基-羰氧基、卤素基团和羟基的一种以上的取代基;
取代基β、γ和δ独立地表示选自C1-4烷氧基、C1-4烷基-羰基、C1-4烷基-羰氧基、卤素基团和羟基的一种以上的取代基;
n表示0以上、5以下的整数。]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胡蜂科蜂的驱虫剂,其中,上述胡蜂科蜂为胡蜂亚科蜂。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胡蜂科蜂的驱虫剂,其中,所述驱虫剂还含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
[4]根据上述[3]所述的胡蜂科蜂的驱虫剂,其中,所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为选自甲氧苄氟菊酯、炔丙菊酯、莫氟林(momfluorothrin)、苄呋菊脂、胺菊酯、醚菊酯、苯醚氰菊酯、丙氟菊酯、氟氯氰菊酯和四甲司林中的一种以上。
[5]一种用于抑制胡蜂科蜂的攻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向胡蜂科蜂喷雾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胡蜂科蜂的驱虫剂的液状物的工序。
[6]一种用于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和筑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胡蜂科蜂的驱虫剂放置或者涂布在应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和筑巢的位置或其周边的工序。
[7]根据上述[6]所述的方法,其中,应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和筑巢的位置为蜜蜂的巢。
[8]化合物(I)用于趋避胡蜂科蜂的应用。
[9]根据上述[8]所述的化合物(I)的应用,其中,上述胡蜂科蜂为胡蜂亚科蜂。
[10]根据上述[8]或[9]所述的化合物(I)的应用,其中,还并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
[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化合物(I)的应用,其中,上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为选自甲氧苄氟菊酯、炔丙菊酯、莫氟林、苄呋菊脂、胺菊酯、醚菊酯、苯醚氰菊酯、丙氟菊酯、氟氯氰菊酯和四甲司林中的一种以上。
[12]一种用于趋避胡蜂科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含有化合物(I)的驱虫剂向胡蜂科蜂喷雾的工序,或者,在应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和筑巢的位置或其周边放置或者涂布的工序。
[13]根据上述[12]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有化合物(I)的驱虫剂为液状物。
[14]根据上述[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应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和筑巢的位置为蜜蜂的巢。
[15]根据上述[12]-[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胡蜂科蜂为胡蜂亚科蜂。
[16]根据上述[12]-[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驱虫剂还含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
[17]根据上述[16]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为选自甲氧苄氟菊酯、炔丙菊酯、莫氟林、苄呋菊脂、胺菊酯、醚菊酯、苯醚氰菊酯、丙氟菊酯、氟氯氰菊酯和四甲司林中的一种以上。
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能够迅速夺取胡蜂科蜂的攻击性。因而,踏足认为有胡蜂科蜂的巢的位置时,携带液状的本发明制剂其对驱除是有用的,或者在除去巢时能够用于抑制攻击。另外,由于胡蜂科蜂非常讨厌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通过放置、涂布本发明制剂,能够持续性阻碍该位置的接近和筑巢。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不伤害蜜蜂科蜂。因而,在蜜蜂科蜂的巢箱等的巢本身及其周边散布本发明制剂,通过静置或涂布,不对益虫蜜蜂科蜂产生坏影响,而可以防止胡蜂科蜂的接近、攻击。因此,本发明对作为最危险的有害生物,也即不仅攻击破坏蜜蜂科蜂的巢从而在经济上损害养蜂业,而且直接攻击人类造成死亡的胡蜂科蜂的驱除极为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喷雾了试验液的黑球刺激金环胡蜂的巢时记录对黑球的攻击状况的视频的图像。图1A为使用蒸馏水时的图像,图1B为使用2-苯基乙醇时的图像,图1C为使用苯甲醇时的图像。
图2为使用喷雾了试验液的黑球刺激日本黄马蜂的巢时记录对黑球攻击状况的视频的图像。图2A为使用蒸馏水时的图像,图2B为使用2-苯基乙醇时的图像,图2C为使用苯甲醇时的图像。
图3为使用喷雾了试验液的黑球刺激拟大虎头蜂的巢时记录对黑球攻击状况的视频的图像。图3A为使用蒸馏水时的图像,图3B为在未使用的黑球上喷雾苯甲醇时的图像,图3C为在附着警报信息素的黑球上喷雾了苯甲醇时的图像。
图4为示出利用胡蜂引诱陷阱的后述实施例5中引诱陷阱的设置状况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将属于胡蜂科(Vespidae)的蜂作为防治对象。作为胡蜂科蜂,可举出属于胡蜂亚科(Vespinae)和马蜂亚科(Polistinae)的蜂。
作为属于胡蜂亚科的蜂,例如可举出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日本黄马蜂(Vespa simillima xanthoptera)、黑尾虎头蜂(Vespa ducalis)、拟大虎头蜂(Vespaanalis)、黄边胡蜂(Vespa crabro flavofasciata)、笛胡蜂(Vespa dybowskii)、细黄胡蜂(Vespula flaviceps)、带黄胡蜂(Vespula shidai)、澳黄胡蜂(Vespula austriaca)等。
作为属于马蜂亚科的蜂,例如可举出黄长脚蜂(Polistes rothneyi)、约马蜂(Polistes jokahamae)、中华马蜂(Polistes chinensis)、日本马蜂(Polistes japonicusjaponicus)、黄星长脚胡蜂(Polistes mandarinus)、斯马蜂(Polistes snelleni)、和马蜂(Polistes rothneyi yayeyamae)、印度侧异腹胡蜂(Parapolybia indica)、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等的土著种。除了这些土著种之外,还可举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黑胸胡蜂(Vespa velutina),以及最近侵入了对马、北九州市的黑胸胡蜂的亚种(Vespavelutina nigrithorax)。
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特别以攻击性强且危险的胡蜂亚科蜂为防治对象。此外,由于雄蜂没有毒针,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的防治对象为作为雌蜂的工蜂(worker bee)、以及在工蜂羽化前的初夏多进行巢外活动的蜂后。
本发明涉及的胡蜂科蜂的驱虫剂,其特征在于,其作为有效成分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以下简记为“化合物(I)”)。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071
[式中,
R1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β的C1-4烷基、可具有取代基β的C2-4烯基、或者可具有取代基β的C1-4烷基-羰基;
X表示可具有取代基γ的C1-4亚烷基、或者可具有取代基γ的C2-4亚烯基;
α表示选自可具有取代基δ的C1-4烷基、可具有取代基δ的C2-4烯基、可具有取代基δ的C1-4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δ的C1-4烷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δ的C1-4烷基-羰氧基、卤素基团和羟基的一种以上的取代基;
取代基β、γ和δ独立地表示选自C1-4烷氧基、C1-4烷基-羰基、C1-4烷基-羰氧基、卤素基团和羟基的一种以上的取代基;
n表示0以上、5以下的整数。]
本发明中“C1-4烷”和“C1-4烷基”指的是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直链或支链的一价饱和脂肪族烃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优选为C1-3烷基,更优选为C1-2烷基,最优选为甲基。
“C2-4烯基”指的是碳原子数为2以上、4以下,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直链或支链的一价不饱和脂肪族烃基。例如,可举出次乙基(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异丁烯基等,优选为次乙基(乙烯基)或者2-丙烯基(烯丙基)。
“C1-4亚烷基”指的是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饱和脂肪族烃基。例如,可举出亚甲基、甲基亚甲基、二甲基亚甲基、亚乙基、1-甲基亚乙基、2-甲基亚乙基、直链亚丙基、1-甲基亚丙基、2-甲基亚丙基、3-甲基亚丙基、直链亚丁基。优选为直链C1-3亚烷基或者直链部分为直链C1-3亚烷基的支链C1-4亚烷基,更优选为直链C1-3亚烷基或者直链部分为直链C1-2亚烷基并且作为侧链取代基具有甲基的支链C1-3亚烷基,最优选为亚甲基。
“C2-4亚烯基”指的是碳原子数2以上、4以下,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饱和脂肪族烃基。例如,可举出亚乙烯基(乙烯撑)、1-甲基亚乙烯基、2-甲基亚乙烯基、1-亚丙烯基、2-亚丙烯基、1-亚丁烯基、2-亚丁烯基、3-亚丁烯基。优选为C2-3亚烯基,更优选为1-亚丙烯基或2-亚丙烯基。
“C1-4烷氧基”指的是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烃氧基。例如,可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等,优选为C1-2烷氧基,更优选为甲氧基。
作为“卤素基团”,可举出氟、氯、溴和碘,优选为氯、溴或碘。
上述通式(I)中的苯基可以被1以上、5以下的取代基α取代。该取代基α的数量,即作为n,优选为3以下或2以下的整数,更优选为0或1,进一步优选为0。n为2以上的整数时,多个取代基α可以彼此相同或者不同。
作为烷基等的取代基的取代基β、γ、δ的数量,可取代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为1以上、5以下,优选为4以下或3以下,更优选为1或2,进一步优选为1。取代基数为2以上时,多个取代基β、γ、δ可以彼此相同或者不同。
化合物(I),由于具有比较简单的化学结构,有市售品时可以利用市售品,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由市售化合物合成。
本发明涉及的胡蜂科蜂的驱虫剂为作为有效成分含有化合物(I)的驱虫剂,只要显示出对胡蜂科蜂的趋避作用,可以含有化合物(I)以外的成分。
例如,化合物(I)基本在常温常压下为液状,考虑到越高浓度效果越高,能够直接将化合物(I)作为对胡蜂科蜂的驱虫剂使用。但是,单独化合物(I)在低温下固化时、粘度高时,可以在溶剂中溶解作为溶液使用。作为溶剂,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等的醇类溶剂;丙酮、甲乙酮等的酮类溶剂;二乙醚、四氢呋喃等的醚类溶剂;乙二醇、甘油等的多元醇类溶剂;牛至油、印度楝树油、百里香油、丁香油、肉桂油、天竺葵油、薄荷油、薰衣草油、茴香油、酸橙油等的液状天然油脂。
也可以将常温常压下为液状的化合物(I)、化合物(I)的溶液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的高压气体共同封入容器中,作为可喷雾化合物(I)的喷雾剂。
另外,可以将化合物(I)与固化剂、增稠剂混合成为固体形状或凝胶状。通过从上述固形剂或凝胶状剂中缓释出化合物(I),从而持续地维持对胡蜂科蜂的趋避作用。此外,本发明中“固体形状”指的是常温常压下形状维持即可,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固体,另外,“凝胶状”指的是高粘度的无定形流体,而不考虑有无在溶剂中的溶解性。
或者,可以将化合物(I)封入微胶囊中。含有化合物(I)的微胶囊本身显示出化合物(I)的缓释性,不仅可以与固形剂配合,而且可以与液状剂、凝胶状剂配合,从而能够形成缓释性的液状剂或凝胶状剂。微胶囊的形式没有特别的限定,根据期望的缓释时间,能够为单核型、多核型、基质型中的任意一种。作为用于使化合物(I)为微胶囊状的微胶囊化的手段,可举出使用聚脲、聚氨酯、聚酰胺、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藻酸钙等的化学手段;使用明胶、阿拉伯胶、溶解在低沸点有机溶剂中的聚合物等的物理化学手段;使用干燥包膜聚合物、明胶、淀粉、蜡、聚乙烯醇、聚乙烯等的机械·物理手段等。
作为用于使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为固体形状的固化剂,例如可举出琼脂;明胶;黄原胶、藻酸盐、卡拉胶等的增稠性多糖类;平均分子量为3000以上、25000以下左右的聚乙二醇;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盐等的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另外,作为用于将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形成凝胶状的凝胶化剂,例如可举出上述固化剂的高浓度水溶液;平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2000以下左右的聚乙二醇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中可以配合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一般的添加剂。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中,可以配合作为一般的蜂用杀虫剂的有效成分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以往的蜂用杀虫剂中,虽然有对胡蜂科蜂的杀伤能力,但并不能够迅速夺取攻击性使神经系统麻痹,直到药剂起作用的期间,使用者可能持续受到攻击。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I)能够迅速夺取胡蜂科蜂的攻击性,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实验确认,认为没有杀伤能力。因此,通过在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中,配合对胡蜂科蜂有效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可以迅速夺取胡蜂科蜂的攻击性,并进一步杀伤。这样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对胡蜂科蜂有效的成分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举出除虫菊提取物;除虫菊素、瓜菊酯、茉酮菊素等的天然拟除虫菊酯;炔丙菊酯、烯丙菊酯、四甲司林、苄呋菊脂、炔呋菊酯、苯醚菊酯、苄氯菊酯、苯醚氰菊酯、藜芦碱、醚菊酯、氟氯氰菊酯、七氟菊酯、联苯菊酯、氟硅菊酯、四氟苯菊酯、胺菊酯、甲氧苄氟菊酯、莫氟林、醚菊酯、丙氟菊酯、氟氯氰菊酯等的合成拟除虫菊酯等,它们中优选为选自甲氧苄氟菊酯、炔丙菊酯、莫氟林、苄呋菊脂、胺菊酯、醚菊酯、苯醚氰菊酯、丙氟菊酯、氟氯氰菊酯、四甲司林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中化合物(I)的浓度,可以在发挥对胡蜂科蜂的趋避作用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例如优选为1质量%以上。该浓度为1质量%以上时,可以更确实地发挥对胡蜂科蜂的趋避作用。作为该浓度,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该浓度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100质量%。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配合对胡蜂科蜂有效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时,作为相对于驱虫剂总体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的浓度,例如,可以为0.01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优选为0.02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
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含有苯乙醇(苯基乙醇)的组合物具有对金环胡蜂和日本黄马蜂的引诱作用的数据。其原因并不十分清楚,可以认为该组合物含有对胡蜂科蜂具有引诱作用的脂肪酸乙酯作为主要成分。因而,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优选不含有专利文献3中认为对胡蜂具有引诱作用的脂肪酸乙酯,具体地,优选不含有乳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壬酸乙酯、癸酸乙酯、氨基苯甲酸乙酯、十一酸乙酯、十二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实验认知可知,另外,根据专利文献3中进行实验的具体的组合物的胡蜂引诱作用比对照的发酵果汁差可知,至少2-苯基乙醇显示出对胡蜂科蜂的趋避作用。
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显示出对胡蜂科蜂的趋避作用。具体地,发现震动翅膀行为然后飞行逃离,或者即刻飞行逃离,这些行为被认为是为了回避用触角作为气味感知到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I)的行为。即使是攻击性高的胡蜂亚科蜂,上述震动翅膀行为中即使受到刺激,也不显示攻击行动,继续震动翅膀行为,或者飞行逃离。因而,将本发明涉及的液状的驱虫剂插入喷雾器中携带时,即使例如在森林中被群体的胡蜂科蜂攻击,通过对蜂或者在皮肤的露出部分喷雾驱虫剂,能够即刻使峰丧失攻击性,可以比杀虫剂更有效地应对。另外,除去胡蜂科蜂的巢时、或蜜蜂科蜂的巢被胡蜂科蜂的群体攻击时,便于抑制胡蜂科蜂的攻击性。
另外,本发明人的实验结果也确认到,即使当存在含有引诱胡蜂科蜂的糖分的果汁,共存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时胡蜂科蜂也不接近。因而,在民房等想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筑巢的位置,通过静置固体形状的本发明驱虫剂、涂布凝胶状或含有微胶囊化的化合物(I)的液状的本发明驱虫剂等缓释化合物(I),可以持续性地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筑巢。
进一步地,实验确认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对蜜蜂科蜂无害。因而,通过在蜜蜂科蜂的巢箱、巢本身或其周边喷雾、静置、涂布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可以持续性地保护胡蜂科蜂接近、攻击蜜蜂科蜂的巢。
本申请主张2015年11月1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21379号为基础的优先权的利益。2015年11月1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21379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引入到本发明中作为参考。
实施例
以下,通过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本发明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在符合前后文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地变更实施,它们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实施例1:树液采取中的金环胡蜂工蜂对喷雾的苯甲醇及其类似物的反应
本实验以飞向位于香川县高松市的香川县公渕森林公园中树液渗出中的麻栎并采取树液中的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 japonica Radoszkowski)的工蜂为对象,在2014年的6月至10月以及2015年的6月至7月实施。
具体地,将注入蒸馏水100mL的容量200mL的塑料制喷雾器作为对照区喷雾器,将注入苯甲醇100mL的同材质同容量的喷雾器作为测试液区喷雾器。首先,对静止在麻栎树干的树液渗出位置的树液采取中的金环胡蜂工蜂每个个体,合计10个个体用对照区喷雾器喷雾蒸馏水一次,观察工蜂的行动1分钟。接下来,用测试液喷雾器喷雾苯甲醇一次,然后以1分钟为限观察同一工蜂的行动。针对2-苯基乙醇、3-苯基丙醇、1-苯基-2-丙醇和乙酸苄酯,也用同样的方法对麻栎树液采取中的金环胡蜂工蜂进行喷雾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131
如表1所示结果,作为对照区向金环胡蜂工蜂各个个体喷雾了蒸馏水时,各个个体的行动没有明显变化,均与喷雾前同样地在树液渗出位置继续采取树液。然后,喷雾苯甲醇、2-苯基乙醇、3-苯基丙醇、1-苯基-2-丙醇和乙酸苄酯时,10个个体均在刚刚喷雾后开始震动翅膀,几乎与此同时或者数秒后飞离树液渗出位置。这时震动翅膀认为是为了回避用触觉作为气味感知到的各试验液的行动。
此外,针对蒸馏水和各试验液之间有无反应进行McNemar检验时,p<0.01表示有显著差异。另外,刚刚喷雾上述的各测试液后,虽然有飞向并停留在距离被试验工蜂1m以内作业的实验者的身体的个体,但是均没有发现通过毒针的攻击行动的个体。
通过以上的结果确认到,实施了试验的5种测试液均显示出对金环胡蜂工蜂的强趋避作用,并具有攻击抑制作用。
实施例2:影响筑巢位置周边的金环胡蜂工蜂的攻击性的2-苯基乙醇和苯甲醇的影响
(1)实验1
本实验利用位于香川县高松市的香川县公渕森林公园内的混合树林中发现的金环胡蜂的巢在2014年10月24日实施。此外,由于巢筑在地下,除了巢的入口周边以外呈不可见状态。
涂布满了黑漆的直径13cm的塑料制球(以下简记为“黑球”)吊挂在长度11m的钓竿的顶端,在表面整体喷雾蒸馏水之后,用该黑球扰乱巢入口周边。巢的扰乱用在巢入口前约50cm内外的空中使黑球振动10秒左右的方法,或者将接触巢入口的黑球振动10秒左右的方法进行。两种方法均振动10秒左右后,将黑球移动至巢入口前约1m的空中,用摄像机拍摄、记录2分钟金环胡蜂工蜂对黑球的行动。此时,两种方法中使用的黑球均受到金环胡蜂的攻击,认为是附着有警报信息素。接下来,将黑球远离巢直至金环胡蜂全部离开,在其表面整体喷雾2-苯基乙醇,同样观察工蜂对黑球的行动。黑球的振动过程中,掌握攻击通过视频可以观察的半球面侧的表面的工蜂的总数并将其表示在表2中。
[表2]
通过黑球的扰乱方法 蒸馏水 2-苯基乙醇
在巢入口前的空中振动 12 0
接触巢入口振动 21 0
将喷雾蒸馏水的黑球在巢入口前振动时,以及接触巢入口振动时,虽然确认到向黑球飞来、着陆攻击的工蜂,其总计为后者的情况更多。胡蜂类的工蜂攻击外敌时,已知用毒针刺并且附着作为外敌攻击的标记起作用的警报信息素。由此,附着有警报信息素的外敌将被多数工蜂集中攻击。由于本实验中作为对照区使用受到攻击后的黑球也确实附着有警报信息素,与未使用时相比必然变为更加容易受到工蜂的攻击的状态。然而,在附着有警报信息素的黑球表面喷雾2-苯基乙醇时,即使用上述任意的扰乱方法扰乱巢,观察飞来接近黑球的工蜂,均在距离黑球表面10cm左右的距离改变方向飞离,一次也没有受到工蜂的攻击。
从以上这样的试验结果可知,2-苯基乙醇不仅作为对金环胡蜂工蜂的趋避物质起作用,也作为使对同种工蜂发挥强引诱力诱发其攻击行动的警报信息素的效力失效的攻击抑制物质起作用。
(2)实验2
上述实验1中,认识到与将黑球在离开巢的空中振动相比,以接触巢入口的状态振动的方式对工蜂的攻击行动有更强的诱发倾向。在此,2014年10月31日,通过将与上述实验1相同的金环胡蜂的巢的入口接触的黑球振动30秒调查工蜂的攻击状况。具体地,测试液的情况也使用未附着警报信息素黑球的未使用的黑球,作为测试液使用2-苯基乙醇或苯甲醇,将黑球在接触巢入口的状态下振动30秒扰乱巢,除此以外与上述实验1同样地观察工蜂的攻击行动。
其结果是,喷雾蒸馏水的黑球喷雾几乎不中断地从振动结束时持续受到工蜂的攻击150秒,攻击个体数明显多于上述实验1的情况,难以把握向黑球飞来、着陆并攻击的工蜂的总计个体数。在此,计数从巢入口扰乱结束后开始间隔30秒从视频录像可以观察的对黑球的半球表面攻击中的工蜂个体。结果如表3所示。另外,从巢入口扰乱结束145秒后的视频录像的照片如图1所示。图1A为使用蒸馏水时的图像,图1B为使用2-苯基乙醇时的图像,图1C为使用苯甲醇时的图像。
[表3]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161
图1A的白圈内,确认到向黑球的半球面侧上飞来、着陆并攻击中的工蜂6个个体。此外,试验时间结束后,即使将竿离开巢5m以上也不停止对黑球的攻击,离巢8m以上并静止的试验实施者也受到猛冲飞来的工蜂的攻击。
另一方面,整体喷雾2-苯基乙醇或苯甲醇时,即使强化巢入口的扰乱,在150秒的试验时间中也没有观察到1个个体向黑球飞来、着陆并攻击的工蜂。图1B中,确认到刚刚改变向黑球飞来、接近的方向并飞离的工蜂1个个体(白圈内),图1C中,确认到同样的1个个体和已经改变方向向巢入口飞去工蜂5个个体(白圈内)。统计上,在使用2-苯基乙醇和苯甲醇的情况下,攻击黑球的工蜂个体数显著少于使用蒸馏水的对照区(t检验中p<0.05)。
由以上结果可知,2-苯基乙醇和苯甲醇对金环胡蜂工蜂的趋避作用非常强。
实施例3:2-苯基乙醇和苯甲醇对筑巢位置周边的日本黄马蜂工蜂的攻击性的影响
(1)实验1
本实验也与上述实施例2同样地,利用位于香川县高松市的香川县公渕森林公园内的混合树林中发现的日本黄马蜂(Vespa simillima xanthoptera Cameron)的巢在2014年10月24日实施。此外,该巢筑在地下,除了巢的入口周边以外呈不可见状态。
上述实施例2(1)中,通过将黑球接触巢入口振动10秒进行扰乱,从而进行实验。由于攻击使用蒸馏水的对照区的黑球的工蜂的个体数远多于金环胡蜂的对照区,并且动作非常快,无法把握攻击个体的总数。因此,从巢入口扰乱结束后每30秒将视频录像停止,计数着陆在黑球的半球面上并攻击的个体。结果如表4所示。调查的120秒间,向黑球飞来、着陆并攻击的工蜂接连不断,并且由于其个体数不减少,黑球持续受到激烈的攻击。此外,这样的攻击即使在试验结束后将竿的顶端移动至离开巢5m以上的位置也持续不断,不再观察到攻击是在试验结束后经过20分左右之后。然后,在受到日本黄马蜂的攻击的黑球上喷雾2-苯基乙醇的测试液区扰乱巢入口。然而,观察尝试向黑球接近的工蜂,最接近的个体也在距离黑球表面10-20cm左右的空中改变方向飞去,因此未确认到1个个体向黑球表面飞来、着陆并攻击的工蜂。
[表4]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171
从以上的试验结果可知,日本黄马蜂的情况2-苯基乙醇不仅起到对工蜂的趋避物质的作用,也作为使警报信息素的效力失效的攻击抑制物质起作用。
(2)实验2
2014年10月31日,对上述实验1相同的日本黄马蜂的巢,进行与上述实施例2(2)同样的实验。从视频录像中每30秒计数的黑球半球面上的工蜂数如表5所示,115秒后视频录像的照片如图2所示。图2A为使用蒸馏水时的图像,图2B为使用2-苯基乙醇时的图像,图2C为使用苯甲醇时的图像。
[表5]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181
与上述实验1的对照区同样地,对照区的黑球不间断地持续受到工蜂的激烈攻击,150秒的试验时间中攻击个体数没有减少的倾向。除了图2A中飞来、着陆并攻击中的工蜂7个个体,还确认到飞来、接近并即将着陆的工蜂至少3个个体。另一方面,使用2-苯基乙醇或苯甲醇时,与金环胡蜂的情况相同地即使强化对巢入口的扰乱,从巢的扰乱结束时点开始经过30秒的时点停留在喷雾2-苯基乙醇的黑球上的个体仅1个。如图2B和图2C两个画面那样看不到向黑球飞来、接近的工蜂的状况在整个试验时间中被观察到。统计上攻击黑球的工蜂个体数,使用2-苯基乙醇时(t检验中p<0.01)与使用苯甲醇时(t检验中p<0.001)均显著少于对照区。
从以上结果可知,2-苯基乙醇和苯甲醇对日本黄马蜂工蜂的趋避作用和攻击抑制作用,与对金环胡蜂工蜂的作用相比相等或者更强。
实施例4:2-苯基乙醇和苯甲醇对筑巢位置周边的拟大虎头蜂工蜂的攻击性的影响
本实验利用筑在位于高松市饭田町的民房屋檐下的拟大虎头蜂(Vespa analisinsularis(Fabricius))的巢在2015年9月9日实施。
(1)实验1
将黑球吊挂在长度11m的钓竿的顶端,在黑球的表面整体喷雾蒸馏水,约10秒1次,一边用该钓竿的顶端敲巢的表面,一边用摄像机摄影工蜂对黑球的行动5分钟。敲巢时的黑球处于与巢穴接触的接近状态,不敲时的黑球静止在离巢表面50cm左右的空中。回放这样实施的试验中记录的视频录像,计数向黑球的半球表面飞来、着陆并攻击的工蜂个体。另外,针对在未使用的黑球的表面整体喷雾苯甲醇(测试液区1),与在作为对照区使用受到工蜂攻击附着有警报信息素的黑球的表面整体喷雾苯甲醇(测试液区2)进行同样的实验。计数结果如表6所示。另外,从扰乱开始经过234秒后的视频录像的照片如图3所示。图3A为使用蒸馏水的对照区的图像,图3B为测试液区1的图像,图1C为测试液区2的图像。
[表6]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191
如图3A所示,喷雾蒸馏水的未使用的黑球,在整个300秒的试验时间中不间断地受到多只工蜂的攻击。另一方面,如图3B、图3C和表6一样,在未使用的黑球上喷雾苯甲醇时(测试液区1),在刚刚的对照区中持续受到多数的工蜂的攻击的附着有警报信息素的黑球上喷雾苯甲醇时(测试液区2)也偶尔受到攻击,与对照区相比其频度远远低,攻击个体数也显著少于对照区(t检验中p<0.05)。进一步地,虽然未记录个体数,通过断续地敲巢这样的物理刺激对照区的试验中从巢穴一起出来到巢表面的多数的工蜂,在其后马上实施的测试液区1和测试液区2的试验中从巢表面持续减少,在结束时点仅留有由于翅的状态异常不能飞行的1个个体。
从以上结果可知,苯甲醇不仅具有对金环胡蜂和日本黄马蜂以及对拟大虎头蜂的工蜂的攻击行动的抑制作用,还具有强趋避作用。
(2)实验2
上述实验1完成后,使用配有长度1.5m喷嘴的喷雾器,在同一拟大虎头蜂的巢表面整体间歇性喷雾3次苯甲醇,用摄像机拍摄停止在巢表面的成虫、从巢穴出入的工蜂以及向巢飞来接近的工蜂,调查工蜂对巢的定居性以及归巢状况。试验在14时1分30秒开始,14时10分终止,刚刚终止后确认停留在巢表面的成虫和巢内残留的成虫的个体数。巢内的成虫数在将巢整体密闭收纳在纸袋中后,将巢拆开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01
刚刚喷雾第1次苯甲醇后,15个个体的工蜂逐个从巢出入口出来,均未在巢表面停留片刻即飞出离巢。另外,着陆在巢入口周边的6个个体中的5个个体从巢入口返回巢内。刚刚喷雾第2次苯甲醇后又有10个个体的工蜂从巢的出入口出来,它们飞出时也未停留并离巢。从第3次的苯甲醇喷雾到试验结束时点的5分30秒间从巢内飞出的工蜂为2个个体,该工蜂也直接离巢。另外,在巢的周边飞行的工蜂中59个个体飞来接近巢表面,但着陆在巢的表面的仅为其中的4个个体。这4个个体仅仅在巢的表面停留一瞬间就离巢,第2次的喷雾时点以后没有从出入口进入巢内的个体。在14时10分的试验结束时点成虫全部离巢,巢内剩余的是在各巢室内饲养的蛹、前蛹、幼虫和卵。由于蜂后也不在,认为蜂后被作为离巢工蜂中的1个个体而被计数。
实施例5:利用野外引诱陷阱关于2-苯基乙醇对胡蜂类工蜂的趋避效果及其持续性的研究
香川县公渕森林公园内的4个地点进行试验。试验共计实施4次,2013年的10月11日~11月4日和11月4日~12月7日的2次,2014年的10月1日~10月31日和10月31日~12月9日的2次。
首先,在容量2L的PET瓶的侧面开4个2cm边长的孔,加入500mL的葡萄汁,制作对照区的胡蜂类诱杀陷阱。另外,制作在该陷阱的葡萄汁中,加入25mL、5mL或1mL的2-苯基乙醇的陷阱,作为测试液区。为了使对照区与测试液区的环境条件的差异限制在最小程度,如图4所示,1个对照区陷阱的最接近位置必定配置1个测试液区陷阱作为两区一对,在各试验位置使对照区陷阱和测试液区陷阱的设置数为各自5个。试验实施位置均为低山地树木多的倾斜地,将各陷阱吊挂在活树的树枝上,两区一对间的水平距离无法保持一定,其范围为1-8.5m。引诱陷阱内诱杀的胡蜂类中包括工蜂和雄蜂,其中以成为刺伤事故原因同时在筑巢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胡蜂类工蜂的诱杀个体数为基础,比较对照区和测试液区的结果。设置陷阱数以及诱杀到胡蜂类工蜂的陷阱数如表8所示。表8中,“*”表示应用Yates校正的χ2检验中p<0.01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表示相同检验中p<0.001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另外,2013年的1次实验的结果如表9所示,2次实验的结果如表10所示,2014年使用1%2-苯基乙醇液的1次实验的结果如表11所示,2次实验的结果如表12所示,2014年使用0.1%2-苯基乙醇液的1次实验的结果如表13所示,2次实验的结果如表14所示。在表9-14中,“*”表示t检验中p<0.05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表示相同检验中p<0.01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表示相同检验中p<0.001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
[表8]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21
[表9]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22
[表10]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23
[表11]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24
[表12]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31
[表13]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32
[表14]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33
2013年的实验结果
通过第1次试验、第2次试验,测试液区使用在葡萄汁500mL中加入2-苯基乙醇25mL的陷阱(5%2-苯基乙醇)。
第1次试验的结果,已知生存在香川县内的5种Vespa属胡蜂类的工蜂中,用对照区陷阱诱杀的种为除了日本黄马蜂之外的4种,即金环胡蜂、黄边胡蜂(V.crabroflavofasciata Cameron)、黑尾虎头蜂(V.ducalis pulchra Buysson)以及古贺胡蜂(コガスズメバチ)。此外,除了试验期间原因不明事故导致PET瓶内的葡萄汁消失的2个之外,对照区陷阱18个中的各个陷阱中,诱杀了至少1种、最多4种的胡蜂类工蜂。另一方面,与未发生事故的对照区陷阱对应的测试液区陷阱18个中没有一个陷阱诱杀到胡蜂类工蜂,胡蜂类工蜂诱杀陷阱个数在测试液区显著地少(p<0.001)。胡蜂类全种工蜂的诱杀个体数结果也是测试液区(平均值:0,SD:0)显著少于对照区(平均值:6.00,SD:6.07)(p<0.001)。
虽然第2次试验的时期临近胡蜂类的活动结束的时期,对照区陷阱中诱杀了除了黑尾虎头蜂之外的4种胡蜂类工蜂。但是,对照区陷阱18个中诱杀至少1种胡蜂类工蜂的陷阱数减少至第1次试验的一半,为9个,在对照区各陷阱中胡蜂类工蜂诱杀个体数(平均值:0.67,SD:0.84)也比第1次试验的对照区中的诱杀个体数(平均值:6.00,SD:6.07)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与第1次试验同样地,测试液区诱杀到胡蜂类工蜂的陷阱1个也没有。因此,胡蜂类工蜂的诱杀陷阱个数为测试液区显著少于对照区(应用Yates校正的χ2检验,p<0.01)。另外,测试液区陷阱的胡蜂类工蜂诱杀个体数(平均值:0,SD:0)也显著少于对照区陷阱的诱杀个体数(平均值:0.67,SD:0.84)(p<0.01)。
2014年的实验结果
通过第1次试验、第2次试验,在葡萄汁500mL中加入2-苯基乙醇5mL的陷阱(1%2-苯基乙醇),以及在葡萄汁500mL中加入2-苯基乙醇0.5mL的陷阱(0.1%2-苯基乙醇)各自合计10个作为2种测试液区陷阱实施试验。
使用1%2-苯基乙醇陷阱时,第1次试验中对照区陷阱10个中的9个诱杀到胡蜂类工蜂,它们中包括5种工蜂。另一方面,测试液区陷阱10个中诱杀到胡蜂类工蜂的陷阱1个也没有,胡蜂类工蜂诱杀陷阱数测试液区显著少于对照区(应用Yates校正的χ2检验,p<0.001)。测试液区陷阱的胡蜂类全种工蜂诱杀个体数(平均值:0,SD:0)也是显著少于对照区陷阱的诱杀个体数(平均值:3.30,SD:2.58)(p<0.001)。
在第2次试验中,与第1次试验同样地,测试液区陷阱中1个个体的胡蜂类工蜂也没有被诱杀。另一方面,胡蜂类工蜂被诱杀的对照区的陷阱数从第1次试验的9个大大减少为3个,在胡蜂类工蜂诱杀陷阱个数上两区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胡蜂类工蜂诱杀个体数也在对照区(平均值:0.40,SD:0.70)和测试液区(平均值:0,SD:0)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使用0.1%2-苯基乙醇陷阱时,第1次试验的结果与5%2-苯基乙醇(2013年)或1%2-苯基乙醇(2014年)作为测试液区实施的第1次试验的结果有很大不同。即,测试液区也与对照区同样地,设置的10个陷阱全部诱杀到胡蜂类工蜂,虽然仅1个个体,但诱杀到包括对照区没有诱杀到的日本黄马蜂在内的全部5种工蜂。诱杀的全体工蜂的总个体数有对照区更多的倾向,其差异不显著。另外,按种比较两区的诱杀个体数,对照区显著多于测试液区的仅为黄边胡蜂(p<0.01)。
第2次试验中诱杀到胡蜂类工蜂的陷阱为测试液区仅1个,诱杀的3个个体全部为金环胡蜂工蜂(表14)。
结果的考察
该野外试验中,将在作为胡蜂类调查用或者驱除用而广泛利用的PET瓶制引诱陷阱中注入葡萄汁的陷阱作为对照区利用,2-苯基乙醇针对葡萄汁对胡蜂类的引诱效果的阻碍性有无分别用3种类浓度进行分析。2013年、2014年两年均在1个月左右的陷阱设置期间中进行了2次实验,筑巢活动期间长的种也在临近末期的11月为主体的2次的诱杀个体数普遍较少,仅该期间的结果难以确定2-苯基乙醇的影响有无。因此,根据以往的认知以除了筑巢期间短的黑尾虎头蜂的4种胡蜂类的筑巢活动活跃的第1次试验的结果为中心,将第2次试验的结果作为其补充资料整理考察2年间的结果。
2013年实施的第1次试验中,对照区陷阱诱杀到生活在四国的5种胡蜂中共4种的大量工蜂,与该结果相对照本实验中设定的最高浓度的5%2-苯基乙醇区陷阱中未诱杀到1个个体的工蜂。同年的第2次试验中对照区陷阱诱杀到虽少量但4种的工蜂,与之相对,5%2-苯基乙醇区陷阱也与第1次试验同样未诱杀到1个个体的工蜂。2014年实施的1%2-苯基乙醇区的结果也与5%2-苯基乙醇区的结果同样地,第1次试验的对照区诱杀到全部5种的大量工蜂,与之相对,1%2-苯基乙醇区没有诱杀到1个个体的工蜂。第2次试验中对照区陷阱诱杀到少量胡蜂类工蜂,与之相对,1%2-苯基乙醇区陷阱诱杀的个体数为0。如结果所示,以上5%2-苯基乙醇区和1%2-苯基乙醇区中不管是诱杀陷阱个数还是诱杀个体数均与对应的对照区之间确认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得到在具有引诱胡蜂类工蜂的效果的葡萄汁中加入1-5%的2-苯基乙醇时,其引诱效果被无效化妨害5种胡蜂类工蜂的接近的结论。从以上2种浓度的2-苯基乙醇区的全部陷阱中胡蜂类5种的诱杀个体为0的结果来看,2-苯基乙醇的引诱阻碍效果非常强大,并且其效果广泛地在各种胡蜂类中发挥作用。此外,在2014年实施的0.1%2-苯基乙醇区的第1次试验中,由于该测试液区与对照区几乎相同地在设置的全部陷阱中诱杀到全部5种的大量工蜂,可知阻碍处于容纳在PET瓶制引诱陷阱状态的葡萄汁对胡蜂类工蜂的引诱效果的2-苯基乙醇的阈值浓度在1%-0.1%的范围内。
从2013年和2014年的第2次试验的结果可知,诱杀到胡蜂类工蜂的陷阱个数以及诱杀个体数均比第1次试验的结果大大减少。然而,第2次试验中诱杀个体数并未变为0,认为野外活动工蜂个体数多的2013年在对照区陷阱中诱杀相当多,诱杀个体数为0的测试液区之间诱杀陷阱个数、诱杀个体数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这样的第2次的试验结果可知,两年来第1次试验期间中每种工蜂均常常持续野外活动。因此,如果在约1个月的第1次试验的中途发生了2-苯基乙醇的引诱阻碍效果大大降低的情况,则测试液区(5%2-苯基乙醇区和1%-苯基乙醇区)理应诱杀到胡蜂类工蜂。由于两个测试液区陷阱的诱杀个体数为0,可知混入葡萄汁中状态的2-苯基乙醇可以持续维持其效力至少1个月左右。由这样的本实验的结果可知,通过用于防止2-苯基乙醇迅速消失的手段,可以维持对胡蜂类的长时间的趋避效果。
实施例6:约马蜂工蜂和中华马蜂工蜂对喷雾的苯甲醇的反应
本实验中,关于约马蜂(Polistes jokahamae jokahamae Radoszkowski),以位于高知县南国市物部乙200的高知大学农学部校园内发现的停留在巢的外壁的工蜂种群,以及香川县高松市伏石町内的民房内栽植的橘树的树干上正在采取从蝉成虫吸食痕渗出树液的个体为对象,分别在2015年7月13日和2015年7月19-22日实施。另外,关于中华马蜂(P.chinensis antennalis P▲e▼rez),以位于香川县高松市伏石町的野田池的堤防上栽植的海桐花枝上发现的停留在巢外壁上的工蜂种群为对象在2015年7月30日实施。
试验方法按照对金环胡蜂工蜂实施的上述实施例1(1)的方法,使用喷雾器依次喷雾在试验对照种群或试验对象个体上,作为对照区喷雾器喷雾蒸馏水,作为试验液区喷雾器喷雾苯甲醇,记录从分别刚刚喷雾后1分钟后的行动。
对约马蜂的结果
对巢盘表面的工蜂种群的结果如表15所示,对树液采取中的工蜂个体的结果如表16所示。
[表15]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71
[表16]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72
试验即将开始时,对停留在巢盘表面上的11个个体的工蜂种群喷雾蒸馏水1次,结果未确认到离开巢盘表面的个体。从蒸馏水喷雾1分钟后喷雾苯甲醇1次,刚刚喷雾后10秒以内种群的各个体几乎一同从巢飞离,1分后巢内残留的个体为0。
向榉树树液采取中的工蜂喷雾蒸馏水时,刚刚喷雾后起飞的1个个体也在5秒以内回来,其它以无特别的行动变化的状态继续树液采取。蒸馏水喷雾的30秒后,向各个个体喷雾苯甲醇,1秒以内震动翅膀行为之后飞行逃离,或者无震动翅膀行为直接飞行逃离。这样的结果在本试验的对象的10个个体中是相同的。
对中华马蜂的结果
对中华马蜂的实验结果如表17所示。
[表17]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81
由中华马蜂的巢筑在围绕海桐花的枝叶的位置,以1次喷雾有喷雾液不能在巢整体发散的可能性,蒸馏水的喷雾及其1分后的苯甲醇的喷雾均在巢上面和下面分别进行2次合计4次。7月30日上午9时左右进行的实验中,停留在巢盘的32个个体中从蒸馏水喷雾到其1分后没有发现在巢盘上异常行动的个体以及离巢的个体。接着喷雾苯甲醇时,与上述约马蜂的情况同样地,刚刚喷雾后全部个体从巢飞离,1分后的残留个体为0。此外,刚刚喷雾苯甲醇后离巢的个体中虽然有停留在临近的海桐花的枝或叶上的个体,均不停地持续震动翅膀,飞离此处后也没有返回巢,全部失踪。
比较例1:西洋蜜蜂(セイヨウミツバチ)对喷雾的苯甲醇的反应
本实验以飞向位于香川县高松市伏石町内的野田池的堤防上栽植的六道木的花并在采蜜活动中的西洋蜜蜂工蜂为对象,在2015年7月22-24日实施。
试验方法针对采蜜中或在花间移动中的工蜂,首先用喷雾器喷雾蒸馏水1次并观察其行动30秒之后,对同一工蜂用同质同容量的喷雾器喷雾作为试验液的苯甲醇、2-苯基乙醇或者乙酸苄酯1次,以30秒为限观察其行动。观察时间中发现与通常的访花活动不同的行动时判断对喷雾的试验液有反应。结果如表18所示。
[表18]
Figure BDA0001656422660000291
如表18所示的结果所示,向采蜜活动中的西洋蜜蜂的工蜂喷雾蒸馏水时,其行动没有确认到改变,就照原样缓慢地飞行并重复访花、采蜜的一连串采蜜活动。在这样的状况下喷雾苯甲醇时工蜂的行动也没有确认到改变,采蜜活动继续。这样的结果在作为试验对象的10个体中是相同的,判断苯甲醇不对工蜂的行动产生不利影响。2-苯基乙醇或者乙酸苄酯作为试验液实施时的试验结果也与上述苯甲醇的试验结果相同。可知上述本发明涉及的驱虫剂对益虫蜜蜂没有伤害。

Claims (13)

1.下述化合物A用于驱除胡蜂科蜂的用途,该用途通过使胡蜂科蜂感觉到以化合物A为有效成分的驱虫剂来驱除胡蜂科蜂,且不伤害蜜蜂科蜂,所述化合物A选自苯甲醇、2-苯基乙醇、3-苯基丙醇和1-苯基-2-丙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驱虫剂为液体,并且所述液体驱虫剂被喷雾到胡蜂科蜂上以降低所述胡蜂科蜂的攻击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在应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和筑巢的位置或其周边放置或者涂布所述驱虫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胡蜂科蜂为胡蜂亚科蜂或马蜂亚科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驱虫剂含有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驱虫剂含有选自防腐剂、抗氧化剂和着色剂的添加剂。
7.一种驱除胡蜂科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胡蜂科蜂感觉到驱虫剂的工序,或者将驱虫剂放置或者涂布在应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和筑巢的位置或其周边的工序,其中,该方法不伤害蜜蜂科蜂,
所述驱虫剂由化合物A作为对胡蜂科蜂的活性成分,所述化合物A选自苯甲醇、2-苯基乙醇、3-苯基丙醇和1-苯基-2-丙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驱虫剂为液体,并且所述液体驱虫剂被喷雾到胡蜂科蜂上以降低所述胡蜂科蜂的攻击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应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和筑巢的位置或其周边放置或者涂布所述驱虫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应阻碍胡蜂科蜂的接近和筑巢的位置为蜜蜂的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胡蜂科蜂为胡蜂亚科蜂或马蜂亚科蜂。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驱虫剂还含有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驱虫剂还含有选自防腐剂、抗氧化剂和着色剂的添加剂。
CN201680065832.9A 2015-11-11 2016-10-31 胡蜂科蜂驱虫剂 Active CN1083665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1379A JP6699002B2 (ja) 2015-11-11 2015-11-11 スズメバチ科ハチ忌避剤
JP2015-221379 2015-11-11
PCT/JP2016/082345 WO2017082108A1 (ja) 2015-11-11 2016-10-31 スズメバチ科ハチ忌避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6559A CN108366559A (zh) 2018-08-03
CN108366559B true CN108366559B (zh) 2021-04-13

Family

ID=5869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5832.9A Active CN108366559B (zh) 2015-11-11 2016-10-31 胡蜂科蜂驱虫剂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0844B2 (zh)
EP (1) EP3375286A4 (zh)
JP (1) JP6699002B2 (zh)
KR (1) KR102242296B1 (zh)
CN (1) CN108366559B (zh)
AU (1) AU2016352730B2 (zh)
WO (1) WO20170821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0026B2 (ja) * 2018-08-09 2022-08-01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巣から逃散させる害虫駆除方法および害虫駆除剤
JP7269632B2 (ja) * 2019-08-06 2023-05-09 株式会社Kinp 侵入防止装置
JP7437131B2 (ja) * 2019-10-24 2024-02-22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ヒアリ用忌避組成物、及び、ヒアリの忌避方法
CN111226995B (zh) * 2020-03-09 2021-08-31 楚雄师范学院 一种胡蜂人工带毒毁巢的方法及其毁巢剂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1554A1 (en) * 2000-05-26 2001-12-06 Ecosmart Technologies, Inc. Non-hazardous pest control
US6849614B1 (en) * 1998-07-28 2005-02-01 Ecosmart Technologies, Inc. Synergistic and residual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lant essential oils
CN1688193A (zh) * 2002-10-11 2005-10-26 明治制果株式会社 用于防治寄生虫的混合组合物
CN103648277A (zh) * 2011-05-05 2014-03-19 尹森特公司 改良的蜜蜂驱避剂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4567A (en) 1979-01-08 1980-11-18 Flanner Lloyd T Wasp and hornet spray composition
DE4012224A1 (de) * 1990-04-14 1991-10-17 Heinrich Dr Holtmann Mittel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verhaltens von bienen mittels repellents
JP3463201B2 (ja) 1993-11-02 2003-11-05 エステー化学株式会社 繊維害虫の成虫忌避剤および繊維害虫の成虫忌避方法
US6051612A (en) * 1996-12-09 2000-04-18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Non-host volatiles as repellents for conifer-infesting bark beetles
JP4232238B2 (ja) * 1998-03-20 2009-03-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ハチ駆除用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るエアゾール剤
US6706760B2 (en) * 1998-03-20 2004-03-16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Wasp controlling agent
US6010390A (en) * 1998-06-08 2000-01-04 Harper; William A. Crop pollination method by insects
JP2002322004A (ja) * 2001-04-20 2002-11-08 Fumakilla Ltd スズメバチの駆除剤およびその駆除方法
US20050002980A1 (en) * 2001-06-29 2005-01-06 Mullen Patricia A. Fragrance-containing insect repellant compositions
JP2003221302A (ja) 2002-01-30 2003-08-05 Tamagawa Gakuen スズメバチ捕殺用合成誘引剤
JP2004075657A (ja) * 2002-08-09 2004-03-11 Matsuo Hasegawa 家屋用不快害虫防除組成物
SE523876C2 (sv) * 2002-09-24 2004-05-25 Forskarpatent I Syd Ab Förfarande för kontroll av insektshemsökelse av insekter ur gruppen Argyresthia conjugella (rönnbärsmal), Cydia pomonella (äpplevecklare), Hedya nubiferana och Pandemis heparana av fruktträd med användning av vissa flyktiga växtämnen från rönn eller äpple samt komposition för genomförande av förfarandet
US20090143482A1 (en) * 2005-05-07 2009-06-04 Stefan Schnatterer Pesticidal Substituted Phenylethers
DE102007026049A1 (de) * 2007-05-31 2008-12-04 Beiersdorf Ag Repellentien gegen Wespen
JP5352765B2 (ja) * 2008-01-28 2013-11-27 住化ライフテク株式会社 ハチ防除用組成物
US9610350B2 (en) * 2009-08-17 2017-04-04 Arch Personal Care Products, L.P. Broad spectrum preservation blends
JP2011144151A (ja) * 2010-01-18 2011-07-2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ハチ類行動停止組成物
AU2011289502B2 (en) * 2010-08-10 2014-07-31 Sterling International, Inc. Repellents for pestiferous social wasps
JP5769396B2 (ja) * 2010-09-29 2015-08-26 住化エンバイロメンタル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エアゾール容器入り発泡性害虫防除剤
WO2012050987A2 (en) 2010-10-12 2012-04-19 Sterling International Inc. Wasp, hornet, and yellowjacket spray repellant and nest pesticide
JP2014512189A (ja) 2011-04-20 2014-05-22 スターリング・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セミオケミカルの制御放出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ペンサ
US9999218B2 (en) 2011-10-04 2018-06-19 0903608 B.C. Ltd. Pest control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WO2013050967A1 (en) 2011-10-04 2013-04-11 0903608 B.C. Ltd. Pest control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AR091280A1 (es) * 2012-06-05 2015-01-21 Sterling Int Inc Atractante visual para insectos
JP6075730B2 (ja) * 2013-07-03 2017-02-08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ハチ防除用塗布型エアゾール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ハチの営巣行動防止方法
JP6242168B2 (ja) * 2013-11-12 2017-12-06 住化エンバイロメンタル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ハチ類駆除用組成物、ハチ類駆除用エアゾール製品、並びに、ハチ類の駆除方法
JP6249831B2 (ja) * 2014-03-13 2017-12-20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ハチ忌避方法
JP2017530120A (ja) * 2014-09-29 2017-10-12 ボタノキャップ リミテッド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化精油を含有する作物保存用不織布
JP6420621B2 (ja) * 2014-10-09 2018-11-07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ハチ防除用エアゾール、及びハチ防除方法
WO2017051302A1 (en) 2015-09-22 2017-03-30 International Centre Of Insect Physiology And Ecolog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bee pest or diseas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9614B1 (en) * 1998-07-28 2005-02-01 Ecosmart Technologies, Inc. Synergistic and residual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lant essential oils
WO2001091554A1 (en) * 2000-05-26 2001-12-06 Ecosmart Technologies, Inc. Non-hazardous pest control
CN1688193A (zh) * 2002-10-11 2005-10-26 明治制果株式会社 用于防治寄生虫的混合组合物
CN103648277A (zh) * 2011-05-05 2014-03-19 尹森特公司 改良的蜜蜂驱避剂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81073A (ko) 2018-07-13
WO2017082108A1 (ja) 2017-05-18
EP3375286A1 (en) 2018-09-19
AU2016352730A1 (en) 2018-06-07
AU2016352730B2 (en) 2020-05-28
CN108366559A (zh) 2018-08-03
EP3375286A4 (en) 2019-06-05
JP2017088548A (ja) 2017-05-25
JP6699002B2 (ja) 2020-05-27
KR102242296B1 (ko) 2021-04-19
US11470844B2 (en) 2022-10-18
US20180325107A1 (en) 201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eber et al. Chemical ecology of Halyomorpha halys: discoveries and applications
US20190023398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est Control
CN108366559B (zh) 胡蜂科蜂驱虫剂
US20150216182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the attraction and repulsion of insects
US8397427B2 (en) Wasp, hornet, and yellowjacket spray repellant and nest pesticide
EP3386307B1 (de) Flüssigkernkapseln zur bekämpfung von pflanzenschädlingen
Mafra-Neto et al.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pheromone and lure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SPLAT®) for management of coleopteran pest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systems
Naseem et al. Mosquito management: A review
Kumara et al. Status and management of three major insect pests of coconut in the tropics and subtropics
KR101181454B1 (ko) 액상형 동물 및 조류 퇴치용 조성물
Brown Jr Mass insect control programs: four case histories
KR20130092348A (ko) 액상형 동물 및 조류 퇴치용 조성물
KR101862006B1 (ko) 복숭아씨살이좀벌 유인용 성페로몬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918269B1 (ko) 갈색날개매미충 방제용 조성물
CN102369926A (zh) 一种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微胶囊引诱剂
Vanderplank Experiments with DDT on various species of tsetse flies in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Reifenrath Laboratory and field studies of C8910, a fatty-acid–based insect/arthropod repellent and biopesticide
JP7437131B2 (ja) ヒアリ用忌避組成物、及び、ヒアリの忌避方法
US20230232833A1 (en) Synergistic Composi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osquito-Borne Diseases
EP3506749A1 (en) Use of nootkatone to treat and prevent mosquito infestations
AU2016201206B2 (en) Pest control
JP2952265B2 (ja) 松類の枯損防止用組成物及び防止方法
Cant et al. The biology and ecology of the bronze orange bug,'Musgraveia sulciventris',(Stal)-a literature review: Part II-feeding, control, defensive secretions, pheromones, reproduction and aggregation
Colacci Management of Thaumetopoea pityocampa (Den. and Schiff.) in urban and semi-urban environments using eco-friendly techniques
Deshpande et al. Repellents for honey be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