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9419A - 头枕折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枕折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9419A
CN108349419A CN201680067291.3A CN201680067291A CN108349419A CN 108349419 A CN108349419 A CN 108349419A CN 201680067291 A CN201680067291 A CN 201680067291A CN 108349419 A CN108349419 A CN 108349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main support
bar
ratchet
head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72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9419B (zh
Inventor
丁海
丁海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ob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ob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ob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obo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49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9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38Tiltable
    • B60N2/841Til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king devices
    • B60N2/847Til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king devices with stepwise pos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38Tiltable
    • B60N2/841Til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king devices
    • B60N2/844Release mechanisms, e.g. butt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38Tiltable
    • B60N2/856Tiltable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or stowe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74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or stow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枕折叠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头枕折叠装置,其中,棘轮连接在释放杆和锁定链接之间,该锁定链接保持头枕的展开(直立),使得释放杆的操作不直接传递到锁定链接,而是通过棘轮间接传递到锁定链接,由此使释放杆的操作平滑。

Description

头枕折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枕折叠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头枕折叠装置,其中,棘轮连接在释放杆和锁定链接之间,该锁定链接保持头枕的展开(直立),使得释放杆的操作不直接传递到锁定链接,而是通过棘轮间接传递到锁定链接,由此使释放杆的操作平滑。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现有技术的头枕折叠装置,例如,正如本申请的申请人早先已经提交的专利文献1(第10-1080313号韩国注册专利)所公开的。
如图16所示,专利文献1的头枕折叠装置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安装在座椅的背板中,并且在两个侧板11的上侧的相同位置处设置有一对引导槽12,使得该引导槽12的上部开放,并且分别关于一对铰接孔13形成同心圆;撑杆20,该撑杆20的后端固定在水平部分21的两侧,而前端通过一对铰接板23枢转地安装到壳体10,该铰接板23分别经由一对铰接轴24轴连接到铰接孔13;支承件30,其内部安装有支承板31,其中,一对引导孔311用于插入一对垂直部分的两个前端;保持件40,该保持件40经由保持轴40b轴安装在侧板11的内表面中,从而由于保持弹簧40a的排斥力(repulsive force)而沿着与撑杆20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其中,在上部形成保持槽41,用以在向上推动支承件时保持通过向上旋转而竖立的撑杆20的水平部分21,而在下端形成保持槛42;止动件50,通过止动轴50b将该止动件50轴安装在侧板11的内表面的下侧,从而由于止动弹簧50a的排斥力而沿着与保持件40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其中,在上端安装止动槛51,用以在保持件40保持竖立的撑杆20的水平部分21时,通过保持该保持槛42来维持撑杆20的竖立状态;导线60,该导线60的一端联接到止动件50的后端,而另一端通过与安装在背板外侧的杠杆(未示出)联接而安装,使得当操作杠杆时通过拉动止动件50并使其沿着与止动弹簧50a的排斥力相反的方向旋转来释放对保持件40的止动;主弹簧70,该主弹簧70联接到铰接轴24,并且一端悬挂在撑杆20的水平部分21上,而另一端悬挂在壳体10的另一侧板11上,使得当释放止动件50对保持件40的止动时竖立的撑杆20由于排斥力的反作用而向前和向下旋转和弯曲;和链接80,该链接80的前端轴联接到铰接板4,该铰接板4经由导线轴81附加地安装在支承板31的中下部,而该链接80的后端轴联接到支架10a的上端,该支架10a经由导线轴81'安装在壳体10的中后侧,以位于比铰接轴24更高的后侧。
未说明的附图标记14和14'代表止动轴50b的轴孔;17代表支承板,16代表导线60的连通孔;15代表下表面板;11a代表导线轴81'的轴孔;以及43代表支承槛。
在这样的专利文献1中,由于撑杆20的水平部分21保持在保持件40的保持槽41中,沿着折叠方向对撑杆20连续施加的力直接传递到保持件40,因此,通过保持件40的旋转从保持槽41释放变得非常生硬。
保持件40的这种生硬的旋转直接影响对制动件50的拉动,因此,使用者不能平滑地拉动导线60。
类似地,在图17所示的专利文献2(第10-0943327号韩国注册专利)中,吊架部分120布置在撑杆110的水平部分中,而止动件130布置在吊架部分120中,止动突起131在该吊架部分120上被捕获,因此,对止动件130的拉动由于撑杆110的姿态倾向于折叠而不平滑。
以这种方式,由于制动件或止动件必须直接释放对撑杆的保持,以从展开状态切换到折叠状态,因此在其上施加了大的负荷,使得平滑的操作困难并且还产生噪音。
而且,由于保持件40或止动件130直接保持撑杆,因此对在锁定状态下增强头枕的强度存在限制。由于撑杆的横截面的形状被确定成圆形,并且由于外部暴露的区域,因此形状不能改变。另外,即使改变撑杆的厚度和尺寸,该撑杆也由于重量和尺寸将由此增加而不实用。
同时,如图18所示,专利文献3的“可上翻联动型(tip-up linkage type)折叠头枕装置”采用其中固定凸轮301与旋转凸轮305啮合的结构。
即,固定凸轮301不直接锁定到撑杆31。
然而,当旋转凸轮305自转时,仅固定在旋转凸轮305的撑杆31一起旋转。
在撑杆31(没有撑杆31的旋转半径)的这种旋转中,撑杆31的竖直框架310枢转地旋转。
垂直框架310通过在座椅靠背的上端形成的狭槽而暴露。
因此,由于这种枢转型旋转的旋转量大,座椅靠背中的狭槽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度变得更长,这在外观方面是不希望的。
主要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第1080313号韩国注册专利公报
[专利文献2]第0943327号韩国注册专利公报
[专利文献3]第1404478号韩国注册专利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枕折叠装置,其中:通过锁定能够调节撑杆的旋转半径的部件和使外部暴露区域最小化来减少部件的数量;座椅靠背的外观非常出色;并且用于折叠头枕的操作机构能够平稳地执行,而头枕的强度增加。
解决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描述的权利要求1的头枕折叠装置包括:主支架,其安装在座椅靠背或头枕中;撑杆,其安装在座椅靠背和头枕之中的任一个中,该撑杆关于主支架旋转,以在竖直(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锁定链接,其一端由主支架通过第一铰接轴支承,而另一端固定至撑杆的水平杆;第一扭转螺旋弹簧,其一端由主支架支承,而另一端由撑杆的水平杆支承;释放杆,其一端由主支架通过第二铰接轴支承;棘轮,其由主支架通过导线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其与锁定链接的接触通过释放杆释放;第二扭转螺旋弹簧,其一端由主支架支承,而另一端由释放杆支承;和操作件,其操作力施加到释放杆的另一端。
在本发明描述的权利要求2的头枕折叠装置中,优选地,主支架包括:前板;一对侧板,它们形成在前板的左侧和右侧并向后弯曲;一对联接板,它们在侧板中,分别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弯曲;以及上板和下板,它们分别形成在前板的上侧和下侧并向后弯曲,其中,在上板中形成开口槽,在按压第一扭转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之前布置该开口槽。
在本发明描述的权利要求3的头枕折叠装置中,锁定链接包括:链接板;形成在链接板上侧的铰接孔;形成在链接板下端的山峰形槽;和形成在链接板的后侧且插入水平杆中并由此固定的后槽;并且释放杆包括:杆主体,其具有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度;旋转孔,其形成在杆主体的前侧;形成在杆主体的前侧的止动槛;和吊架部分,其形成在杆主体的后侧,操作件悬挂于其中,并且棘轮包括:棘轮主体,在其中形成有旋转孔;山峰形脊,其形成在棘轮的上侧,并接触山峰形槽;和止动突起,其形成在棘轮主体的下侧,并保持在止动槛中。
在本发明描述的权利要求4的头枕折叠装置中,在杆主体的前端侧形成止动件突起,而在主支架的前板上形成狭槽,该狭槽形成一个空间,止动件突起能够在其中旋转,并且在狭槽的下端形成止动件保持板,止动件突起保持在该止动件保持板中。
在本发明描述的权利要求5的头枕折叠装置中,还包括第三扭转螺旋弹簧,其一端由主支架支承,而另一端由棘轮支承。
在本发明描述的权利要求5的头枕折叠装置中,主支架安装在头枕中,而撑杆安装在座椅靠背中,并且撑杆包括固定至锁定链接的水平杆和分别安装在水平杆两侧的一对竖直管,其中,操作件是拉动释放杆的另一端的导线,而该导线布置成插入并穿过任一竖直管。
在本发明描述的权利要求7的头枕折叠装置中,主支架安装在头枕中,而撑杆安装在座椅靠背中,并且操作件是推动释放杆的另一端的按钮单元。
在本发明描述的权利要求8的头枕折叠装置中,锁定链接包括:链接板;铰接孔,其形成在链接板上侧;山峰形槽,其形成在链接板上端;和后槽,其形成在链接板的后侧且插入水平杆中并由此固定;并且释放杆包括:杆主体,其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度;旋转孔,其形成在杆主体的右侧;止动槛,其形成在杆主体的左侧;和压板,其形成在杆主体的左侧,并且被按钮单元按压,其中,压板布置在旋转孔上方,而止动槛布置在旋转孔下方,并且棘轮包括:棘轮主体,在其中形成有旋转孔;山峰形脊,其形成在棘轮主体的下侧,并接触山峰形槽;和止动突起,其形成在棘轮主体的上侧,并保持在止动槛中。
在本发明描述的权利要求9的头枕折叠装置中,优选地,缓冲器也安装在主支架中,以在撑杆或主支架处于竖直位置时与撑杆的水平杆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头枕折叠装置,具有以下效果。
通过释放杆和棘轮释放直接锁定撑杆的锁定链接,使得释放杆在间接连接到撑杆的棘轮上操作,因此,使用者可以轻松且平稳地操作释放杆,而无需向其施加大力。另外,由于棘轮和撑杆彼此间接连接,因此通过棘轮的形状变化可以增加强度,而无需改变撑杆的圆形横截面的形状。
另外,通过棘轮与能够调节撑杆的旋转半径的锁定链接的接合,具有以下效果:由于与撑杆的间接锁定而平稳操作、通过改变撑杆的旋转半径来减小座椅靠背中的狭槽的外部暴露区域、通过使用作为现有部件的锁定链接来减少附加部件的数量等等。
特别地,由于锁定链接的山峰形槽与棘轮的山峰形脊的相互反作用,棘轮关于锁定链接的旋转沿着山峰形倾斜表面平稳地进行,使得释放杆的平稳操作更容易,类似地,锁定链接向锁定位置的定位沿着山峰形倾斜表面进行,而锁定链接的对接由此平稳地进行。
另外,在主支架中形成开口槽,使得第一扭转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在其展开时布置在开口槽中,因此,当将其固定至撑杆的水平杆时,装配变得非常容易。
另外,由于释放杆从前向后方向的长度较长,因此在主支架的前板上形成狭槽,使得止动件突起布置在该狭槽中,由此保证允许旋转的空间,因此可以将主支架从前到后的长度减到最小。
另外,缓冲器布置在主支架的前板中,使得当撑杆处于竖直(展开)位置时,撑杆的水平杆在该撑杆与缓冲器接触时直立,并且因此,防止撑杆沿着前后方向摇动,从而可靠地提供头枕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的装配透视图。
图2a和图2b是图1分别从左侧和右侧观察的分解透视图。
图3和图4是分别示出了撑杆的竖直(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装配后视图。
图5是撑杆处于竖直(展开)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了一个状态的侧视图,其中,在向下拉动拉件时释放锁定。
图7是当撑杆处于折叠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8和图9分别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的后视图和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1和图12分别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的后视图和透视图。
图13是示出了图12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3的释放杆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了按钮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个头枕折叠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7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另一个头枕折叠装置的透视图。
图18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又一个头枕折叠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
作为参考,本发明的与现有技术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将不单独详细描述,而是将参考上述现有技术。
实施例1:用拉动来折叠撑杆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的装配透视图;图2a和图2b是图1分别从左侧和右侧观察的分解透视图;图3和图4是分别示出了撑杆的竖直(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装配后视图;图5是撑杆处于竖直(展开)位置时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了一个状态的侧视图,其中,在向下拉动拉件时释放锁定;以及图7是撑杆处于折叠位置时的侧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A包括: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主支架100;安装在头枕中的撑杆300,该撑杆300关于主支架旋转,以在竖直(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锁定机构500,该锁定机构500将撑杆300关于主支架100锁定到竖直位置;和拉件700,该拉件700是操作件,并且操作成释放锁定机构500的锁定状态。
主支架100包括:前板110;形成在前板110的左侧和右侧处并向后弯曲的一对侧板120;在左侧板和右侧板120处分别朝向左方和右方向外弯曲的一对联接板130;和分别形成在前板的上侧和下侧处并向后弯曲的上板140和下板150。
侧板12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联接板130相互对应。
在左侧板和右侧板120的上侧形成一对容纳槽121,在其中以可旋转的(可绕转的)方式容纳撑杆300的水平杆310。
容纳槽121形成有倾斜槽,该倾斜槽具有用于水平杆310的旋转(绕转)路径。
在容纳槽121的分离侧的上端突出地形成一对止动槛123,水平杆310保持在其中,使得水平杆310停留在折叠位置。
在左侧板和右侧板120的上侧(即在容纳槽121的上侧)形成一对第一铰接孔125,该第一铰接孔125用于支承左侧铰接轴400a和右侧铰接轴400b,即,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一铰接轴。
在左侧板和右侧板120的下侧(即在容纳槽121的下侧)形成一对导线轴孔127,该导线轴孔127用于支承将在后面描述的导线轴400c。
导线轴400c是以横穿左侧板和右侧板120的横线(cross)的形式支承的一种轴。
同时,在右侧板120的下侧(即在导线轴孔127的下侧)形成第二铰接孔129,该第二铰接孔129用于支承右侧铰接轴400d,该右侧铰接轴400d是后面所述的第二铰接轴。
同时,在上板140中形成开口槽141,在按压第一扭转螺旋弹簧520的另一端523之前布置该开口槽141。
通常,扭转螺旋弹簧包括扭转线圈及其两端,并且该两端通常彼此张开(spreadout)约180度。
在这种张开状态下,当它们弯曲时,两端变得几乎平行,如图2a和图2b所示。
因此,当第一扭转螺旋弹簧520的一端521固定到主支架100时,另一端523穿过开口槽141,并且布置成使其向上暴露,这对应于用于在上述状态下使另一端523弯曲、将其悬挂在水平杆310上以及由此支承它的装配空间。
在下板150中形成止动板151,拉件700的线缆对齐杆730保持在止动板151中。
止动板151是狭槽,该狭槽在从平面图观察时具有字母“C”的形状,并且包括入口槽153和用于悬挂的悬挂槽155。
在线缆对齐杆730的外周表面上沿着圆周形成凹槽,以形成小直径杆731,该小直径杆731插入入口槽153中,并且接纳在悬挂槽155内,由此保持具有比小直径杆731的直径更大的直径的上部和下部。
另一方面,在前板110上形成沿着前后方向贯穿的狭槽111。
狭槽111提供了一个空间,将在后面描述的止动件突起210可以在其中旋转。
优选地,通过冲压上侧、左侧和右侧并使它们向内弯曲来形成狭槽111。
此时,弯曲部分是悬臂形状,并且用作止动件保持板230,止动件突起210保持和保留在其中。
撑杆300包括:水平杆310;从水平杆310的两端垂直且向后地延伸的垂直杆330;和从竖直杆330倾斜且向前地延伸的倾斜杆350。
如图7所示,当头枕被折叠时,倾斜杆350具有几乎为零的倾斜角。
头枕罩(未示出)插入倾斜杆350中,包括外围的头枕产品在头枕罩(未示出)周围被覆盖。
锁定机构500包括:固定至撑杆300的水平杆310的锁定链接510;第一扭转螺旋弹簧520,其一端521由主支架100支承,而另一端523由水平杆310支承;释放杆530;插置于锁定链接510和释放杆530之间的棘轮540;和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其一端551由主支架100支承,而另一端553由释放杆530支承。
锁定链接510包括分别固定至水平杆310的两侧的一对左侧锁定链接510a和右侧锁定链接510b。
左侧锁定链接510a包括:左侧链接板511a;在左侧链接板511a的上侧形成的左侧铰接孔513a;和左侧向下凹槽517a,其形成为朝向左侧联接板511a的下侧,并且插入水平杆310中且固定至该水平杆310。
当左侧铰接孔513a插入有左侧铰接轴400a时,左侧铰接孔513a由左侧板中的第一铰接孔125支承。
右侧锁定链接510b包括:右侧链接板511b;在右侧链接板511b的上侧形成的右侧铰接孔513b;山峰形槽515b;和右侧向后凹槽517b,其形成为朝向右侧链接板511b的后侧,并且插入水平杆310中且固定至该水平杆310。
当右侧铰接孔513b插入有右侧铰接轴400b时,右侧铰接孔513b由右侧板中的第一铰接孔125支承。
第一扭转螺旋弹簧520是在释放锁定时向折叠撑杆300的方向施加弹力的弹簧,如图7所示,其沿着逆时针方向推动撑杆300,使得撑杆的水平杆310的纵向中心旋转,以由此折叠。
释放杆530的一侧由第二铰接轴400d通过主支架100的右侧铰接孔129支承。
即,释放杆530包括:具有从前向后方向的长度的杆主体531;在杆主体531的前侧形成的旋转孔533;在杆主体531的前侧形成的止动槛535;和在杆主体531的后侧形成的吊架部分537,并且拉件700保持在其中。
杆主体531形成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板状。
第二铰接轴400d插入旋转孔533中,而第二铰接轴400d由右侧第二铰接孔129支承。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插入第二铰接轴400d中。
止动槛535从位于旋转孔533的上侧的杆主体531向右侧延伸。因此,杆主体531和止动槛535形成倒置的字母“L”形。
吊架部分537朝着左侧(止动槛537的相反方向)延伸。
与止动板151类似,当从平面图观察时,吊架部分537具有字母“C”的形状,并且包括入口槽和支承槽,线缆710插入该入口槽中,该支承槽保持球711的下端,该球711形成在线缆710的上端,以防止线缆710向下滑动。
同时,止动件突起210形成在杆主体531的前端。
即,止动件突起210具有从杆主体531的圆周的前侧突出的山峰形的形状,旋转孔533形成在该杆主体531中。
另外,如图1和图6所示,止动件突起210布置成使其能够在狭槽111的空间内旋转。
同时,在杆主体531的右下部分中形成向外突出的突起539。
突起539起到支承板的作用,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的另一端553保持在其中并由其支承。
突起539布置在止动槛535和吊架部分537之间的位置。
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施加弹力,使得当拉件700在释放杆530的后端下降(顺时针旋转)以释放锁定之后被释放时,拉件700可以返回其初始位置(逆时针旋转)。
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优选地保持弹力,使得释放杆530的后端就位成比其前端略高。
棘轮540是中间物,其由主支架100的导线轴孔127通过导线轴400c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允许通过释放杆530的操作释放与锁定链接510的接触。
即,棘轮540包括:棘轮主体541,在其中形成有旋转孔543;山峰形脊545b,其形成在棘轮主体541的上部,并接触山峰形槽515b;和止动突起545,其形成在棘轮主体541的下部,并保持在止动槛535上。
山峰形脊545b形成为像凸轮一样。即,山峰形脊545b的顶点距离导线轴400c的旋转中心最远,并且关于顶点的前斜面是当其从顶点向下行进时其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几乎相同的斜面,相反,关于顶点的后斜面是当其从顶点向下行进时其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变短的斜面。
止动突起545突出地形成为与钩子类似的形状。
在止动突起545上方的棘轮主体541的圆周表面中形成具有韩文字母(少一边的矩形)形状的凹槽545a,使得止动突起545可以容易地进入止动槛535下方。
另外,当棘轮540处于锁定状态时,优选地,在棘轮主体541的后端部分的下表面(沿着与山峰形脊545b相反的方向)形成山峰形突起547。
山峰形突起547与释放杆530的后端的上表面点接触。
对于这种点接触,在止动突起545和棘轮主体541的山峰形突起547之间形成海鸥形槽545b。
理想地,第三扭转螺旋弹簧560安装在棘轮540中以使其返回。
第三扭转螺旋弹簧560的一端561由主支架100支承,而其另一端563由棘轮主体541支承。
当释放锁定时,第一扭转螺旋弹簧520保持压缩状态并膨胀,相反地,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和第三扭转螺旋弹簧560最初处于展开状态,并且在施加外力时被压缩,由此提供弹力,以在外力移除时返回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拉件700是线缆组件,并且包括线缆710和与线缆710对齐的对齐杆730。
因此,当使用者拉动位于座椅侧面的杠杆时,线缆710被向下拉动,并且释放杆530释放锁定。
另一方面,优选地,缓冲器800也安装在主支架100中。
即,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缓冲器800安装在缓冲器支架810中,该缓冲器支架810固定至主支架100的前板110的内表面。
缓冲器支架810包括:
固定至前板110的内表面的一对(左侧和右侧)板811;
从板811向后延伸的一对背板813;和
连接左背板和右背板813的连接板815。
因此,在前板110的内表面和连接板815之间存在具有背板813的长度的空间。
缓冲器800安装在连接板815中。
由于这种具有缓冲器800的构造,处于竖直位置的撑杆300接触水平杆310,由此防止撑杆300的摇动。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5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的操作。
图5示出了锁定机构500,其中,撑杆300被锁定(竖直位置)。
即,锁定链接510的山峰形槽545b和棘轮540的山峰形脊515b在它们彼此对接时保持接触状态。
另外,释放杆530的后端倾斜地布置成使得沿着对角线方向向上推动棘轮540的姿态。
在图5的状态下,当向下拉动拉件700时,随着释放杆530通过第二铰接轴400d顺时针旋转,止动槛535向下拉动棘轮540的止动突起545,如图6所示。
然后,棘轮540通过止动突起545关于导线轴400c逆时针旋转。
由于棘轮540的逆时针旋转,山峰形脊545b与山峰形槽515b分离。
当山峰形脊545b与山峰形槽515b分离时,撑杆300通过第一扭转螺旋弹簧520关于第一铰接轴400a和400b旋转(绕转),并且由此到达折叠位置。
即,撑杆300以其水平杆310的可变的旋转中心旋转。
当撑杆300被折叠时,旋转中心的这种变化从左到右减小,并且在座椅靠背的上端中形成的狭槽的尺寸由此减小,因此这在外观方面是很令人满意的。
与上述情况相反,如图7所示,当在山峰形脊545b与山峰形槽515b分离之后即释放对拉件700的拉动时,释放杆530由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通过第二铰接轴400d逆时针旋转,同时,棘轮540由第三扭转螺旋弹簧560通过导线轴400c顺时针旋转,而产生在止动槛535上方向上拉动棘轮540的止动突起545的效果。
以这种方式,如图7所示,在释放锁定且撑杆300被折叠的状态下,如果使用者将撑杆300向上推动到后侧以再次处于如图5所示的直立状态,则锁定链接510关于第一铰接轴400a和400b顺时针旋转,然后,山峰形槽515b保持在山峰形脊545b上,由此完成对接。
当然,在对接完成的状态下,由于水平杆310接触缓冲器800并且保持它们之间的压力,因此防止摇动。
实施例2:用拉动来折叠主支架
图8和图9分别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的后视图和透视图,而图10是示出了图9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除了主支架100安装在头枕HR中和撑杆300'安装在座椅靠背SB中之外,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B的构造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的构造几乎相同。
即,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B通过上下颠倒而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A的头枕折叠装置相同。
由于该上下颠倒的构造,主支架100位于上侧,因此,拉件700也位于上侧。
为了向下引导这种拉件700,在撑杆300'的水平杆310'的左端和右端向下延伸的一对垂直管330'固定在该水平杆310'上。
带有导线710的线缆720从顶部到底部穿过这些左垂直管和右垂直管330'之中的一个。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9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的操作。
图9和图10示出了锁定机构500,其中,主支架100处于锁定(直立)状态。
即,锁定链接510的山峰形槽515b和棘轮540的山峰形脊543b在它们彼此对接时保持接触状态。
另外,释放杆530的后端倾斜地布置成使得沿着对角线方向向上推动棘轮540。
在图9和图10的状态下,当向下拉动拉件700时,随着释放杆530通过第二铰接轴400d顺时针向上旋转,止动槛535向上拉动棘轮540的止动突起545。
然后,棘轮540通过止动突起545关于导线轴400c逆时针旋转。
由于棘轮540的逆时针旋转,山峰形脊545b与山峰形槽515b分离。
当山峰形脊545b与山峰形槽515b分离时,主支架100通过第一扭转螺旋弹簧520向前折叠。
当然,当在山峰形脊545b与山峰形槽515b分离之后即释放对拉件700的拉动时,释放杆530由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通过第二铰接轴400d逆时针旋转,同时,棘轮540由第三扭转螺旋弹簧560通过导线轴400c顺时针旋转,而产生在止动槛535上方向下拉动棘轮540的止动突起545的效果。
以这种方式,在释放锁定且主支架100向前折叠的状态下,如果使用者将撑杆300向后推动以再次处于如图8和图9所示的直立状态,则锁定链接510关于第一铰接轴400a和400b顺时针旋转,然后,山峰形槽515b保持在山峰形脊545b上,由此完成对接。
当然,在对接完成的状态下,由于水平杆310'接触缓冲器800并且保持它们之间的压力,因此防止摇动。
实施例3:用按钮来折叠主支架
图11和图12分别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的后视图和透视图;图13是示出了图12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了图13的释放杆的透视图;而图15是示出了按钮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C的构造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折叠装置B的构造几乎相同,然而,不同之处在于通过按钮单元700'实现释放杆530'的操作件700。
另外,对于按钮单元700'的详细结构和说明,参考本申请的申请人早先已提交的第10-1428664号韩国注册专利。
即,释放杆530'通过第二铰接轴400d'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主支架100'的前板110处。
因此,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的一端支承在释放杆530'处,而另一端由前板110支承。
如图14所示,释放杆530'包括:具有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杆主体531';在杆主体531'的右侧形成的旋转孔533';在杆主体531'的左侧形成的下止动槛535';和在杆主体531'的左侧形成并由按钮单元700'按压的上压板537'。
压板537'布置在旋转孔533'上方,而止动槛535'布置在旋转孔533'下方。
在下侧的下止动槛535'包括:从杆主体531'向右延伸的右侧延伸部535a';从右侧延伸部535a'向下延伸的下侧延伸部535b';和通过将下侧延伸部535b'的下端向后侧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弯曲止动槛535c'。
弯曲止动槛535c'被弯曲成几乎与下板140'平行。
弯曲止动槛535c'实际上起到下止动槛535'的作用。
上压板537'包括:从杆主体531'向上延伸的上延伸部537a';和通过将上延伸部537a'的右侧向后侧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弯曲压板537c'。
弯曲压板537c'与主支架100'的侧板120'平行弯曲。
弯曲压板537c'实际上起到上压板537'的作用。
按钮单元通孔121'形成在侧板120'中。
按钮单元700'插入按钮单元通孔121'中,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主支架100'中。按钮单元700'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布置。以这种方式,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操作按钮单元700'。
如图15所示,按钮单元700'包括:安装部分710',其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并且安装在头枕的侧部;滑动地安装在安装部分710'中的按钮750';布置在安装部分710'和按钮750'之间的用于使按钮750'返回的按钮返回弹簧760';和通过传递按钮750'的压力来按压上压板537'的传送杆730'。
安装部分710'以其一侧开放而另一侧封闭的方式形成。
安装部分710'的外圆周表面的一部分被切除,用以在其中形成连接钩711'。由于这种连接钩711',安装部分710'可以通过一次插入来安装在头枕中。
在安装部分710'的另一侧形成按钮杆通孔和弹簧支承基部通孔。
在安装部分710'的另一侧形成围绕弹簧支承基部通孔的第一弹簧支承基部。
第一弹簧支承基部插入设置成螺旋弹簧的按钮返回弹簧760'的另一端。
按钮750'形成为一侧封闭而另一侧开放的圆柱形的形状。
按钮750'形成为使得插入按钮返回弹簧760'的一侧的第二弹簧支承基部752'突出地形成在朝向按钮返回弹簧760'的另一侧的中心处。
第二弹簧支承基部752'通过弹簧支承基部通孔向传送杆730'传递压力。
按钮杆754'突出地形成在按钮750'的另一端。
按钮杆754'可以形成为多个,并且在多个按钮杆754'之中的至少一个处形成钩状突起。
这种按钮杆754'穿过按钮杆通孔。
由于按钮杆754',按钮750'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至安装部分710',并且同时引导按钮750'的滑动运动。
在按钮750'的圆周表面中,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突起,该突起的厚度随着其朝向另一侧行进而变厚。
传送杆730'形成为杆的形状,而一侧的外径大于其另一侧的外径,并且该一侧与另一侧之间的中间部分形成为具有比该一侧大的直径。
传送杆730'的中间部分732'形成为具有平坦的上部和平坦的下部,并且沿着长度方向在其中心形成通孔。
传送杆730'的中间部分732'插入侧板120'的按钮单元通孔121'中。
一对止动槛734'形成在传送杆730'的中间部分732'的两侧处,并且由侧板120'的按钮单元通孔121'止动。由于这种构造,传送杆730'不与侧板120'分离。
在下文中,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当使用者按压布置在头枕中的按钮750'时,传送杆730'被按压,而释放杆530'的压板537'被按压。因此,释放杆530'关于作为旋转中心的第二铰接轴400d'向上旋转。由于该作用,棘轮540也向上旋转,而由此释放与锁定链接510的对接,并且第一扭转螺旋弹簧520使主支架100'向前折叠。
当移除按压按钮750'的力时,作为返回弹簧的第二扭转螺旋弹簧550'使释放杆530'反向旋转并返回。
当释放杆530'返回时,棘轮540也返回,并且通过对接与锁定链接510啮合。
如上所述,尽管已经参考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在下文描述的权利要求中写明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变更。
例如,尽管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和图示了主支架安装在座椅靠背中而撑杆安装在头枕中,但是,相反地,主支架安装在头枕中而撑杆安装在座椅靠背中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100:主支架 300:撑杆
310:水平杆 510、510a、510b:锁定链接
400a、400b:第一铰接轴 400c:导线轴
400d:第二铰接轴
520、550、560:第一、第二和第三扭转螺旋弹簧
530:释放杆 540:棘轮
700:操作件 800:缓冲器

Claims (9)

1.一种头枕折叠装置,包括:
主支架,其安装在座椅靠背或头枕中;
撑杆,其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和所述头枕之中的任一个中,关于所述主支架旋转,以在竖直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
锁定链接,其一端由所述主支架通过第一铰接轴支承,而另一端固定至所述撑杆的水平杆;
第一扭转螺旋弹簧,其一端由所述主支架支承,而另一端由所述撑杆的所述水平杆支承;
释放杆,其一端由所述主支架通过第二铰接轴支承;
棘轮,其由所述主支架通过导线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而其与所述锁定链接的接触通过所述释放杆释放;
第二扭转螺旋弹簧,其一端由所述主支架支承,而另一端由所述释放杆支承;和
操作件,其操作力施加到所述释放杆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装置,
其中,所述主支架包括:
前板;
一对侧板,它们形成在所述前板的左侧和右侧并向后弯曲;
一对联接板,它们在所述侧板中,分别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弯曲;和
上板和下板,它们分别形成在所述前板的上侧和下侧并向后弯曲,其中,
在所述上板中形成开口槽,在按压所述第一扭转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之前布置所述开口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装置,
其中,所述锁定链接包括:
链接板;
形成在所述链接板的上侧的铰接孔;
形成在所述链接板的下端的山峰形槽;和
形成在所述链接板的后侧且插入所述水平杆中并由此固定的后槽;并且
所述释放杆包括:
杆主体,其具有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度;
形成在所述杆主体的前侧的旋转孔;
形成在所述杆主体的前侧的止动槛;和
形成在所述杆主体的后侧的吊架部分,所述操作件悬挂于其中,并且
所述棘轮包括:
棘轮主体,在其中形成有旋转孔;
山峰形脊,其形成在所述棘轮的上侧,并且接触所述山峰形槽;和
止动突起,其形成在所述棘轮主体的下侧,并保持在所述止动槛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折叠装置,
其中,
在所述杆主体的前端侧形成止动件突起,
在所述主支架的所述前板上形成狭槽,所述狭槽形成一个空间,所述止动件突起能够在其中旋转;和
在所述狭槽的下端形成止动件保持板,所述止动件突起保持在所述止动件保持板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折叠装置,
其中,
还包括第三扭转螺旋弹簧,其一端由所述主支架支承,而另一端由所述棘轮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装置,
其中,
所述主支架安装在所述头枕中,并且
所述撑杆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中,并且
所述撑杆包括固定至所述锁定链接的水平杆和分别安装在所述水平杆两侧的一对垂直管,其中,
所述操作件是拉动所述释放杆的另一端的导线,并且所述导线布置成插入并穿过任一所述竖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装置,
其中,
所述主支架安装在所述头枕中,并且
所述撑杆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中,并且
所述操作件是推动所述释放杆的另一端的按钮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折叠装置,
其中,
所述锁定链接包括:
链接板;
铰接孔,其形成在所述链接板上侧;
山峰形槽,其形成在所述链接板上端;和
后槽,其形成在所述链接板的后侧且插入所述水平杆中并由此固定;并且
所述释放杆包括:
杆主体,其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度;
旋转孔,其形成在所述杆主体的右侧;
止动槛,其形成在所述杆主体的左侧;和
压板,其形成在所述杆主体的左侧,并且被所述按钮单元按压,其中,
所述压板布置在所述旋转孔上方,并且
所述止动槛布置在所述旋转孔下方,并且
所述棘轮包括:
棘轮主体,在其中形成有所述旋转孔;
山峰形脊,其形成在所述棘轮主体的下侧,并接触所述山峰形槽;和
止动突起,其形成在所述棘轮主体的上侧,并保持在所述止动槛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折叠装置,
其中,
缓冲器也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中,以在所述撑杆或所述主支架处于竖直位置时与所述撑杆的所述水平杆接触。
CN201680067291.3A 2015-11-18 2016-10-11 头枕折叠装置 Active CN108349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62006A KR101684319B1 (ko) 2015-11-18 2015-11-18 헤드레스트 폴딩장치
KR10-2015-0162006 2015-11-18
PCT/KR2016/011336 WO2017086600A1 (en) 2015-11-18 2016-10-11 Headrest fold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9419A true CN108349419A (zh) 2018-07-31
CN108349419B CN108349419B (zh) 2020-10-20

Family

ID=5757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7291.3A Active CN108349419B (zh) 2015-11-18 2016-10-11 头枕折叠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7572B2 (zh)
JP (1) JP6630436B2 (zh)
KR (1) KR101684319B1 (zh)
CN (1) CN108349419B (zh)
BR (1) BR112018009643A2 (zh)
DE (1) DE112016005296T5 (zh)
WO (1) WO201708660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2692A (zh) * 2020-05-14 2020-07-28 舟山市银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头枕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3799672A (zh) * 2020-06-16 2021-12-17 岱美北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被构造为抵抗振动的头枕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8664B1 (ko) * 2013-12-10 2014-08-08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헤드레스트 폴딩장치
US10391907B2 (en) * 2015-08-04 2019-08-27 Ts Tech Co., Ltd. Headrest support device
KR101937411B1 (ko) * 2017-05-11 2019-01-11 대원산업 주식회사 헤드 레스트 폴딩 장치
CN108016338A (zh) * 2017-11-29 2018-05-11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机构
KR20190105700A (ko) 2018-03-06 2019-09-18 (주)대한솔루션 자동차 시트용 헤드레스트
US11208019B2 (en) * 2018-03-16 2021-12-28 Daimay North America Automotive, Inc. Headrest assembly
KR102075553B1 (ko) 2018-08-14 2020-02-11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헤드레스트 락킹장치
KR102138297B1 (ko) * 2019-01-21 2020-07-27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헤드레스트 폴딩장치
US11124100B1 (en) * 2020-03-20 2021-09-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seat assembly including head restraint that folds and unfolds with seat back
DE102020117496A1 (de) 2020-07-02 2022-01-05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 Kopfstütze eines Fahrzeugsitzes und Fahrzeugsitz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1597A1 (de) * 1981-08-10 1983-02-24 C. Rob. Hammerstein Gmbh, 5650 Solingen Kopfstuetzvorrichtung
DE10220027C1 (de) * 2002-05-04 2003-07-2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Kopfstütze
CN1930020A (zh) * 2004-03-10 2007-03-14 吉尔工业 可折叠头枕
CN1946590A (zh) * 2004-04-26 2007-04-11 株式会社宇宝技术 用于使汽车头枕弯曲的装置
KR20080094385A (ko) * 2007-04-20 2008-10-23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의 굽힘장치
KR100943327B1 (ko) * 2008-04-24 2010-02-19 우성테크(주) 차량 좌석의 헤드레스트 접힘구조
KR20140057763A (ko) * 2012-11-05 2014-05-14 대원산업 주식회사 팁 업 연동형 폴딩 헤드레스트
WO2015158666A1 (en) * 2014-04-14 2015-10-2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Folding head restraint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5696B2 (en) * 2003-08-04 2005-08-30 Gill Industries, Inc. Head restraint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510883B2 (ja) * 2004-04-26 2010-07-28 ウーボ・テク・コーポレイション・リミテッド 自動車用ヘッドレストを屈める装置
KR100582529B1 (ko) * 2005-04-25 2006-05-22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의 굽힘장치
JP5145858B2 (ja) * 2007-10-22 2013-02-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
KR101274451B1 (ko) * 2007-11-08 2013-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
JP5559500B2 (ja) * 2008-09-30 2014-07-2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
US8226170B2 (en) * 2008-11-13 2012-07-24 Bae Industries, Inc. Pivoting headrest with cable operated release catch
US20110084534A1 (en) * 2009-10-13 2011-04-14 Woosung Tech Co., Ltd Headrest folding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US8807653B2 (en) 2010-09-17 2014-08-19 Lear Corporation Adjustab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s
WO2012133678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KR101428664B1 (ko) * 2013-12-10 2014-08-08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헤드레스트 폴딩장치
US9475415B2 (en) * 2014-03-18 2016-10-25 Bae Industries, Inc. Headrest dump assembly with both cable and push button actuation
KR101769342B1 (ko) * 2016-04-26 2017-08-21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헤드레스트 폴딩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1597A1 (de) * 1981-08-10 1983-02-24 C. Rob. Hammerstein Gmbh, 5650 Solingen Kopfstuetzvorrichtung
DE10220027C1 (de) * 2002-05-04 2003-07-2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Kopfstütze
CN1930020A (zh) * 2004-03-10 2007-03-14 吉尔工业 可折叠头枕
CN1946590A (zh) * 2004-04-26 2007-04-11 株式会社宇宝技术 用于使汽车头枕弯曲的装置
KR20080094385A (ko) * 2007-04-20 2008-10-23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의 굽힘장치
KR100943327B1 (ko) * 2008-04-24 2010-02-19 우성테크(주) 차량 좌석의 헤드레스트 접힘구조
KR20140057763A (ko) * 2012-11-05 2014-05-14 대원산업 주식회사 팁 업 연동형 폴딩 헤드레스트
KR101404478B1 (ko) * 2012-11-05 2014-06-09 대원산업 주식회사 팁 업 연동형 폴딩 헤드레스트
WO2015158666A1 (en) * 2014-04-14 2015-10-2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Folding head restraint mechanis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2692A (zh) * 2020-05-14 2020-07-28 舟山市银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头枕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3799672A (zh) * 2020-06-16 2021-12-17 岱美北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被构造为抵抗振动的头枕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9419B (zh) 2020-10-20
US20180319303A1 (en) 2018-11-08
US10427572B2 (en) 2019-10-01
WO2017086600A1 (en) 2017-05-26
JP2018537165A (ja) 2018-12-20
BR112018009643A2 (pt) 2018-11-06
DE112016005296T5 (de) 2018-08-16
KR101684319B1 (ko) 2016-12-09
JP6630436B2 (ja) 202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9419A (zh) 头枕折叠装置
US6386986B1 (en) Child swing
CN100551295C (zh) 带有滚动轮的箱包
CN105142976B (zh) 头枕折叠装置
CN101489445A (zh) 弹性摇篮
CN113556958B (zh) 带支架的行李箱
CN109237270A (zh) 可折叠机械臂
TWI322103B (zh)
JPS5917315A (ja) 折りたたみ式椅子
CN201612356U (zh) 坐躺折叠椅
CN101670801B (zh) 车辆用座椅的离合器机构
US20040134870A1 (en) Umbrella-type laundry drying rack
CN103625326B (zh) 汽车后排座椅
US6270035B1 (en)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a roll of paper towels, toilet tissue or the like
US11991986B2 (en) Bath rack
CN107669022B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座椅
US20100101969A1 (en) Containing device of folding umbrella bag
US1193947A (en) trost
KR20140005199U (ko) 야외용 침대
US543150A (en) Nursing-bottle-supporting apparatus
US1192398A (en) Holder for toilet-paper.
CN216533197U (zh) 澡架
JPS602828Y2 (ja) テ−ブル保持装置
CN209450428U (zh) 折叠式马桶扶手
JPH0725055Y2 (ja) 衣服用ハンガーを係止できる携帯用の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