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49A - 记录装置及重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及重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49A
CN1083249A CN93108023A CN93108023A CN1083249A CN 1083249 A CN1083249 A CN 1083249A CN 93108023 A CN93108023 A CN 93108023A CN 93108023 A CN93108023 A CN 93108023A CN 1083249 A CN1083249 A CN 1083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magnetic
width
recor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08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09C (zh
Inventor
富坚茂和
末定邦雄
关本邦夫
大场吉延
中山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Broadcast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1808Driving of both record carrier and head
    • G11B15/1875Driving of both record carrier and head adaptations for special effects or 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22Electronic editing of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29Insert-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6Insert-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90Tape-lik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22Electronic editing of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24Electronic editing of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tap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2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ta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AREA)
  • Digital Magnetic Record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有选择性屏蔽附加机构,该机 构在编辑时能预测新磁道在记录完毕时与已记录磁 道的邻接位置,并且,由于编辑时在可能产生同一方 位残余干扰的地方附加屏蔽,故能消除或减轻编辑点 上产生的同一方位残余干扰。
本发明的重放装置在使由二种以上方位角磁头 所记录的磁道交替配置、且将多条磁道作为一个记录 单元处理记录的记录介质再现时,编辑点上的同一方 位残余干扰发生时,能使多于本应再现的磁道信号再 现,可以增强抗同一方位干扰的能力。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将图像信号和声信号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在该记录完毕的磁带上进行汇合编辑和插入编辑的编辑功能的记录装置,以及能使由该记录装置编辑的磁带中的内容再现的重放装置。
近几年来,美国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对不会由于配音复制而使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劣化的数字磁带录像机作了有关D-1信息格式及D-2信息格式及D-2信息格式的标准化的规定。另外,记录析像度(分辨率)高的电视信号的高级磁带录像机也已实用化。这些数字磁带录像机和高级磁带录像机都必须记录非常多的信息量,从磁带消费量的观点来说,则要求记录密度大,且磁道间距已发展到狭窄化(例如D-2为40um)的程度。
另一方面,以往对于例如必须具有M2信息格式或C信息格式的磁带录像机这样的编辑功能的广播用的模拟磁带录像机来说,确保编辑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在螺旋磁道之间设置了屏蔽。另外,在采用D-2信息格式的数字磁带录像机(参考文献:Desing    Conside    ration    for    the    D-2    NTSC    Composite    DVTR,By    Richard    Brush,SMPTE    journal,March    1988)的情况下,方位记录与千分之一平方吋磁道辑码相配合,会减轻相邻磁道之间产生的影响。这种相邻磁道之间产生的影响被减轻,是由于对应于来自相邻磁道的串音信号方位效应所产生的高频成分衰减、以及扫描宽度被限制在3个数据位单元以下的千分之一平方吋磁道编码的记录信号中低频能量非常小。由于这些原因,根据上述参考文献,磁头即使偏离磁道±20um以上,仍然是处在利用ECC(误差校正编码系统),可以校正的范围内。
但是,这只不过是用另一台装置使通常记录过的磁带中的内容重放时所发生的记录过的磁道与重放磁头轨迹不一致的余量。众所周知,不同的磁带录像机,磁道的直线性稍有差异,再者随着环境的变化,磁带发生伸缩,随动系统的跟踪发生偏移等。由于这些原因,有时会发生编辑时记录磁头轨迹与已记录的磁道相偏离,因而,造成在编辑点应保留的磁道宽度减小,此外,本来应该消掉的原有记录磁道邻部分地残留下来。在考虑编辑点的可靠性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上述问题。
这里就图19来说明在进行方位记录时,磁道之间无屏蔽的原有数字磁带录像机的信息格式的磁带帧面图形上,编辑点处的再现信号的劣化。另外,原有的数字磁带录像机的信息格式,有时在螺旋磁道的起始部分和终了部分还配置音频区段。同图为简化说明起见,对磁迹角忽略不计,图中只示出视频区段。再者,基于同样的原因,假定记录磁头的宽度也与磁道间距WP相等。该图上示出了在跟踪偏移的状态下进行插入编辑时的磁带帧面,磁带从右向左运行。还有,图中的图〔A〕、图〔B〕分别表示插入后的磁带帧面(以下简称插入帧面)相对于原磁带帧面(以下简称原始帧面)分别向滞后侧(图中右侧)及起前侧(图中左侧)反偏移We时的情况。同一PBa和同一PBb分别表示a方位宽幅重放磁头,在原始帧面记录时跟踪,各自的磁道的位置(以下只要无特别规定,磁带帧面图就以同样的形式表示)。由该图可知,插入帧面向滞后侧偏移We时(该图中的图〔A〕),在插入点前面,插入帧面的磁道前端与同一方位的原始帧面产生相当于We大小的该原始帧面的残余部分(以下简称同一方位残余),重放时作为对重放磁头PBa的干扰被混入(此现象以下简称同一方位干扰)。再者,这时在终(out)点,原始帧面的磁道有相当于We大小的宽度被消掉。另外,当插入帧面向超前侧偏移时(该图中的图〔B〕),插入点前面的原始帧面磁道则有相当于We大小宽度的部分被消掉,而在终点,则产生相当于We大小的同一方位残余干扰。
这样,以往在无屏蔽的磁带帧面上进行编辑时,会产生同一方位残余干扰和磁道宽度的减小。特别是同一方位残余干扰,在数字磁带录像机的情况下,相当于磁道宽度减少到三分之二~三分之一,在模拟磁带录像机的情况下,相当于再现信号劣化到数十分之一(以下将该比率称作同一方位干扰系数),成为一大难题。
另外,像原有的广播用模拟磁带录像机那样,设有屏蔽时,磁带格式的特点是:编辑点以外也包括在内的整个磁道的宽度与磁道间距相比要减小很多,这种同一方位残余干扰和磁道宽度的减小,对于像高清晰度磁带录像机和数字磁带录像机那样要求进行高密度记录的磁带录像机来说,进行窄磁道记录则是一大难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实现具有这样一种磁带信息格式的记录装置,即编辑点附近以外的磁道宽度不减小,而编辑点处的同一方位残余干扰则可以减小或防止。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实现具有这样一种重放磁头配置的重放装置,这种磁头配置在使编辑好的磁带中的内容再现时,能将编辑点处的再现信号的劣化抑制在最低限度。
为了解决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由以下机构构成:即它具有能确定新记录的信号在记录介质(媒体)上的位置的磁道配置确定机构、在根据该磁道配置确定机构所确定的结果进行磁道记录时,能予测新磁道记录完毕后新磁道与已记录磁道的相邻位置,且为了防止产生同一方位残余,能确定应附加的屏蔽位置的屏蔽位置确定机构、以及根据该屏蔽位置确定机构所确定的结果,来附加屏蔽的屏蔽附加机构(屏蔽的附加是有选择性的)。
基于上述的构成情况,根据由磁道配置确定机构所确定的新记录信号在记录介质上的配置情况,由屏蔽位置确定机构予测新磁道与已记录磁道的相邻位置,确定应附加的屏蔽位置,以防止产生同一方位残余,然后由屏蔽附加机构有选择地附加屏蔽,编辑时因跟踪偏移而产生的同一方位残余干扰,由于屏蔽的作用而被减轻,同时,除了与已记录的旧磁道相邻的新磁道或新的双磁道前后以外新磁道可以不设置屏蔽,这样,在通常的记录部分就可能不减少磁道宽度。
再者,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的重放装置是这样构成的;即在由至少二种以上的方位角磁头进行记录的磁道,交替配置,而且记录时就磁道宽度方向而言,形成将其许多磁道作为一个记录单元使用的记录单元磁道群,使所记录的磁记录帧面中的内容再现的重放装置中,重放时使该记录单元磁道群的磁道再现的重放磁头群两端的各重放磁头的中心,分别由记录磁道的中心向记录磁道群的内侧移动动。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则各重放双磁头的磁头重放区,相对于记录磁道帧面,向双磁头的内侧移动。产生了同一方位残余的方位磁道,由于新记录的磁道向双磁头内侧偏移,且重放磁头向双磁头内侧移动。产生了同一方位残余的方位磁道,由于新记录的磁道向双磁头内侧偏移,且重放磁头向双磁头内侧移动,所以本应再现的磁道能更多地再现,增强了对同一方位残余干扰的抵抗能力。
下面对附图作一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磁带帧面图,图3是该实施例中的磁头结构图,图4是该实施例的另一种磁带帧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磁头结构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磁头结构图,图7是该实施例中的磁带帧面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的磁带帧面图,图9是该实施例的磁头结构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的磁头结构图,图11是该实施例中的磁带帧面图,图12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的磁头结构图,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中的磁头结构图,图14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中的磁带帧面图,图15是该实施例中的第二个磁带帧面图,图16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更具体的结构图,图17是图16所示结构的时间图,图18是图16中的门脉冲发生电路61的具体电路图,图19是用来说明原有实例的磁带帧面图。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在以下的实施例说明中,只要无特别规定,就是针对磁带缠绕180度,具有a方位、b方位二种方位的记录磁头和重放磁头的数字磁带录像机的情况下作的说明。
下面参照图1、图2及图3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当在同一编辑点附近只进行一次编辑时,不会使编辑点附近以外的磁道宽度减小,具有使同一方位残余干扰减轻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磁带帧面结构图,图2〔A〕是插入帧面向图中右侧的偏移量为We时的情况,图2〔B〕是插入帧面向图中左侧的偏移量同样为We时的情况。(以下磁带帧面图〔A〕、〔B〕就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另外,图3〔A〕表示磁头相互间的安装角度,图3〔B〕表示磁头相互安装高度与编辑点处的记录过程,实际上磁带宽度及磁头与磁带接触期间只有180度。(以下磁头安装角度关系图及磁头安装高度关系图〔A〕、〔B〕就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作为输入信号的视频信号通过信号处理机构1,附加用来校正滑移(SHUFFLING)或误差的奇偶性,附加同步信号,进行调制,然后进入由记录放大器及记录磁头构成的信号记录机构2,记录时由系统控制机构3进行控制,在作为记录介质4的磁带上进行记录。磁道配置确定机构5根据来自系统控制机构3的系统标准同步信号,以及记录/回绕/停止或编辑状态等磁带录像机控制信号,来确定在磁带中的二个磁道上依次记录视频信号的一场的同步区段,並且在控制信号处理机构1的同时,将该信息送至屏蔽位置确定机构6。屏蔽位置确定机构6根据该信息,把为了减轻同一方位残余干扰而应附加的屏蔽位置定为插入点的磁道,且在此时间内控制由连续消除(旋转消磁)记录放大器和连续消除磁头(旋转消磁)构成的屏蔽附加机构7,进行屏蔽的附加。
磁头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磁头宽度为Wrec的宽大记录磁头(RECa、RECb)的后面,装有与屏蔽宽度Wg相同宽度的连续续消除磁头(FEa、FEb),其后装有相对于磁道偏移量We为足够的重放磁头(PBa、PBb)。再者,在这种磁头结构中,连续消除磁头只在编辑插入点才动作。
另外,将同一方位干扰对再现信号的干扰强度与由磁道宽度的减减小造成的再现信号的劣化程度之比定为干扰系数K,並设磁道间距为Wp,磁带录像机设计的最坏跟踪偏移量为Wem,这对屏蔽宽度Wg、以及记录磁头宽度Wrec可如下设定:
Wg=Wem(K-1)/(K+1)……    (1)
Wrec=〔(K+2)Wp+(K-1)Wem〕/(K+2)
……    (2)
利用其磁头结构如上所述的磁记录重放装置,本实施例有至少一个以上由具有二个以上不同方位角的磁头所记录的磁道交替配置的磁道区域,且结构中具有信号记录机构2和屏蔽位置确定机构6,该机构2记录时只在新磁道的后侧与已记录磁道相连接的地方,新磁道的宽度在后侧变宽,而该机构6只在新记录的磁道前侧与记录磁道相连接的地方设置屏蔽,如图2所示,这样就不会因屏蔽而减小插入的磁道宽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磁带帧面结构中,编辑时能产生的劣化,由图2可知,插入帧面滞后时是插入点后面的磁道及终点后面的磁道(Tai    Tac),而插入帧面超前时是插入前面的磁道及终点前面的磁道(Tbi、Tbo)。这种劣化对于插入帧面来说是同一方位残余干扰,而对于原始帧面来说则是磁道宽度的减小。
将再现信号的质量换算成磁道宽度,作为等效磁道宽度ET,且当最坏跟踪偏移量Wem≥Wg时,受到劣化的各磁道(Tai、Tao、Tbi、Tbo)的等效磁道宽度ET(Tai)、ET(Tao)、ET(Tbi)、ET(Tbo)各自的表达式如下:
ET(Tai)=Wp-K(We-Wg)……(3)
EF(Tao)=Wp-〔We+(Wrec-Wp)〕=2Wp-
(We-Wrec)……    (4)
ET(Tbi)=Wp-(We+Wg)……    (5)
ET(Tbo)=Wrec-K(Wp+We-Wrec)
=(1+K)Wrec-K(Wp+We)……    (6)
由上面的(3)式可知,由于屏蔽而使同一方位干扰所减少的量变成屏蔽宽度Wg,当干扰系数K为2时,根据(1)式,可知其改善善量为1/3。另外,由于宽大记录头的作用,同一方位干扰也有同样的减轻效果,由(6)式可知,其减小量为3(Wrec-Wp)再由(2)式,得(3/4)Wem。以上是对插入编辑所作的说明,而在汇合编辑时,在插入点以后施以全部消除动作,即使不考虑终点再现时图像的紊乱也可以,与插入时的插入点完全相同。
以上是根据作为本实施例结构图的图1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下面利用图16~18对各部分的一个构成例作更具体的说明。图16是将图1更详细地表示出来的结构图,图17是用来说明该结构的时间图,图18是图16所示门脉冲发生电路61的具体电路图。这里,时间图(图17)中的信号波形A~M与图16中的信号A~M相对应。磁道配置确定机构5是由只读储器52和控制它的存储器控制电路51,以及闩锁电路53构成的。这里,以由系统控制机构3输出的记录控制信号A、盘式磁头组(磁鼓)旋转同步信号B、系统同步脉冲信号c等各信号为基础,从而发生出不在磁带的有效缠绕角度以外使用的记录消隐信号F、屏蔽消隐信号G、用来确定记录信号及屏蔽记录时间的记录磁道起动信号D、以及屏蔽起动信号E。
其次,在信号处理机构1中,由闩锁电路12根据记录控制信号A及记录磁道起动信号D,产生记录予选通信号H。根据该记录予选通信号H,在门电路13中对记录消隐信号F进行选通,产生记录选通信号J。根据记录选通信号J,在门电路14中,对根据记录磁道起动信号D的时间而产生的信号处理电路11的输出信号进行选通,输出记录信号L。
在信号记录机构2中,由记录放大电路21对输入信号L进行放大,通过180度磁头转换开关22,由记录头23、24在记录介质4上交替记录。在屏蔽位置确定机构6中,根据记录控制信号A和屏蔽起动信号E,产生屏蔽予选通信号I。由该屏蔽予选通信号I对屏蔽消除信号D进行选通,产生波形K的屏蔽选通信号K。在屏蔽附加机构7中,在屏蔽选通信号K的高电平期间,连续消除电路71进行振荡,产生波形M的连续消除信号M,通过180度转换开关72,由连续消除磁头73、74中的某一个在记录介质4上进行消除。再者,门脉冲发生电路61如图18所示,由二个D型闩锁电路65、66和一个AND型门电路构成。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例各部分的较具体的结构例,下面补充说明磁道配置确定机构5的有关确定磁道配置的算法。屏蔽位置确定机构6产生屏蔽予选通信号I的过程是,以磁道为单位检测出记录控制信号A的开始,並检测正在记录的磁道的前一条磁道不是这次进行的记录时被记录下来的。这样,本实施例是检测记录信号的开始,予测被记号的新磁道与已记录磁道之间的最终邻接关系,确定为了防止同一方位残余而应附加的屏蔽位置,且实现有选择地附加屏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说明,只记录了视频信号,但即使再包括四条通道的音频信号,也没有任何问题。如图4〔A〕所示,将四条通道的音频信号A1~A4在每一条磁道上分布在四个部分,包括使二条磁道周期性地变化排列也很容易做到。这时,磁道配置确定机构5和屏蔽位置确定机构6采用微处理机的软件来构成是很实现的方法。因此,磁道配置确定机构5的确定磁道配置的算法,是确定记录磁头对每二条磁道的哪一个部分进行扫描,以及确定视频信号和四条通道的音频信号A1~A4这五个信号中的哪一个作为记录信号加以选择。屏蔽位置确定机构6的确定方法是,如果新记录的部分的前一磁道的同一部分不是在同一次编辑或记录状态下被记录的话,则在该部分之间设置屏蔽。
在这样的磁道配置情况下,当进行只插入音频信号A1的通道时,如该图中之〔B〕所示,只在新记录的音频信号A1通道的磁道与已记录磁道之间附加屏蔽。再者,当插入音频信号A1、A2二个通道时,如该图中之〔C〕所示,为了只在新记录的音频信号A1通道的磁道与已记录磁道之间附加屏蔽,则只在插入编辑的插入点附加屏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宽大的重放磁头,当干扰系数K在3以上时,不如使用宽度窄的重放磁头,可获得更好的结果。这时屏蔽宽度Wg取最大磁道偏移量Wem的1/2,记录磁头宽度Wrec取磁道间距Wp加上上述Wem的1/2所得之值,重放磁头宽度Wpb取上述Wp加上上述Wem所得之值即可。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以在同一点只插入一次为前提,由(4)式和(6)式求出记录磁头宽度Wrec的最佳值。因此,如果考虑在同一点插入二次以上时,则将(6)式换成下式,即可求出记录磁头的宽度,
ET(Tbo)=Wrec-K·We……    (7)
如果记录磁头宽度Wrec取下值最为合适。
Wrec=Wp+We(K-1)/2……    (8)
但是,如果第二次以后的编辑点成为原始磁道上的编辑点的前后一条磁道时,上式则不成立。
还有,上面的最佳记录磁头宽度的计算式是以能够充分获得予期的磁头方位效果为前提的,如果方位角度变小时,或者磁道宽度变得非常狭窄时,还必须考虑来自方位相反的邻接磁道的干扰。
另外,由于磁头的加工精度或与其它机种的磁头公用性等原因,即使屏蔽宽度及记录磁道宽度多少有些变化,虽然会降低效果,但可期待获得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同一方位干扰的效果。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例,当在同一编辑点附近只进行一次编辑时,不会减少编辑点附近以外的磁道宽度,利用由连续消除形成的屏蔽或宽度大的记录磁头,具有减轻同一方位干扰的效果。
下面来说明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要利用对磁道宽度精确要求不高的连续消除磁头,来实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磁带帧面。
本实施例如图5所示,其结构中包括下述各机构:记录机构,它含有其宽度比磁道间距Wp大、且由二个以上方位角磁头构成的记录磁头(RECa、RECb);屏蔽附加机构,它含有比上述记录磁头先开始工作、而且其宽度至少比屏蔽幅度宽的连续消除磁头(FEa、FEb);屏蔽位置确定机构,由它确定只在新记录的磁道前侧与已记录磁道相连接的地方,用上述屏蔽附加机构的连续消除磁头先行消除;以及重放机构,它含有装在宽度大的记录磁头(RECa、RECb)后面的、相对于磁道偏移量We有足够宽度的重放磁头(PBa、PBb)。
如果采用上述本实施例的结构,虽然连续消除磁头的宽度和配置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但由图5〔B〕可知,磁带帧面与第一个实施例一样,在同一编辑点附近只进行一次编辑时,在编辑点附近以外的地方,不会减小磁道的宽度,利用由连续消除形成的屏蔽或宽度大的记录磁头,减轻了同一方位干扰。而且,通常由于在旋转盘式磁头组上安装磁头时,采用操作方法简单的下位标准(以下部位置为标准)安装方法,所以屏蔽宽度的精度要根据连续消除磁头的下位和记录磁头的下位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而连续消除磁头宽度的精度就不重要了。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话,使用磁头宽度的精度低的连续消除磁头,在编辑插入点利用由连续消除形成的屏蔽可以减小同一方位干扰;而在终点利用宽度大的记录磁头,可以减轻同一方位干扰。
下面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不使编辑点附近以外的磁道宽度减小,即使在同一点进行多次编辑时,也有减轻同一方位残余干扰的效果。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结构。记录信号是视频和A1~A4的四通道音频信号。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磁头结构及记录过程,图7是本实施例中的编辑磁带帧面,仅视频部分是插入编辑的。
本实施例是作成具有这样一种屏蔽位置确定机构的磁记录装置,如图7所示,该机构能确定在新记录的磁道的前侧与已记录磁道相连接的地方设置屏蔽,还在新记录的磁道后侧与已记录磁道相连接的新磁道的前后也设置屏蔽,以便进行记录。它的磁头结构是这样的:宽度大的连续消除磁头(FEa、FEb)的宽度是磁道间距Wp与屏蔽宽度Wg的二倍之和,在该磁头的后面装有记录磁头(RECa、RECb),它的宽度与磁道间距相等,又在它的后面装有对于磁道偏移量We来说有足够宽度的重放磁头(PBa、PBb)。连续消除磁头是作成使其只在编辑的插入点和终点才动作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用的磁头。屏蔽宽度Wg为:
Wg=Wem·K/(K+1)……    (9)
另外,这里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干扰系数为K,磁道间距为Wp,最大跟踪偏移量为Wem。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插入编辑时,连续消除磁头只在插入点和终点动作,所以如图7所示,在插入点边界、插入磁道的终点、以及它前面的磁道边界这三个地方附加屏蔽。总之,像前面的第一个实施例那样,插入帧面的终点处的磁道宽度没有扩大,由于该屏蔽的作用,在插入点和终点,消除了同一方位残余,其大小等于屏蔽宽Wg,降低了同一方位残余干扰。另外,当等效磁道宽度为ET、最大跟踪偏移量Wem≥Wg时,一次插入编辑时受到劣化的插入点的各磁道(Tai、Tbi)的等效磁道宽度ET(Tai)、ET(Tbi)由下列各式表示:
ET(Tai)=Wp-K(Wem-Wg)……    (10)
(图7〔A〕中插入点后面的磁道)
ET(Tbi)=Wp-(Wem+Wg)……    (11)
(图7〔B〕中插入点前面的磁道)
另外,在跟踪向反方向偏移的状态下,再进行插入编辑时,在最坏的情况下,上述二个磁道的宽度都被削减,上面的(10)式、(11)式分别变成下面的形式:
ET(Tai=Wp-K(Wem-Wg)-(Wem+Wg)……    (12)
(图7〔A〕中插入点后面的磁道)
ET(Tbi)=Wp-(Wem+2Wg)……    (13)
(图7〔B〕中插入点前面的磁道)
再者,即使进行过第三次插入,也只是磁道两侧为最坏的状态,不会比这再坏了。对于终点来说也一样。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例,在同一点不管进行多少次编辑,都会减弱同一方位残余干扰。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编辑时原始磁带帧面的插入点和终点以外的磁道宽度完全不减小,同一方位残余干扰被减轻。
图8是本实施例的磁带帧面结构图。下面参照表示记录用的磁头结构及其在编辑点的记录过程的图9,来说明本实施例的结构及动作情况。
如图9所示,磁头的结构是:连续消除磁头(FEa、FEb)的宽度为屏蔽宽度Wg的二倍,在该磁头后面相隔一条磁道以上装有宽度大的记录磁头(RECa、RECb),又在它的后面装有对于磁道偏移量We来说其宽度为足够大的重放磁头(PBa、PBb)。而且该磁头结构只在编辑的插入点和终点才让连续消除磁头动作。再者,将同一方位干扰对再现信号的干扰强度与由于磁道宽度的减小而造成的再现信号的劣化程度之比作为干扰系数K,磁道间距为Wp,磁带录像机的设计,最坏跟踪偏移量为Wem时,屏蔽宽度Wg、记录磁头宽度Wrec分别由下面的公式设定:
Wrec≤(Wp+Wg)……    (14)
Wg=Wem(K-1)/(K-1)……    (15)
本实施例是设计成这样一种记录装置,其结构中包括屏蔽附加机构和信号记录机构,这两个机构中分别具有磁头结构如上所述的连续消除磁头和记录磁头;另外还包括屏蔽位置确定机构,它能确定只在新记录的磁道与已记录的磁道之间设置屏蔽,进行记录。
在上述本实施例的记录磁带帧面结构中,由图8可知,进行一次编辑时能引起劣化的地方是插入帧面滞后时的插入点后面的及终点后面的磁道(Tai、Tao),以及插入帧面超前时的插入点前面的及终点前面的磁道(Tbi、Tbo)。这种劣化对于插入帧面来说是同一方位残余干扰,对于原始帧面来说是磁道宽度的减小。
将再现信号的质量换算成磁道宽度,作为等效磁道宽度ET,当最大跟踪偏移量Wem≥Wg时,受到劣化的各磁道(Tai、Tao、Tbi、Tbo)的等效磁道宽度ET(Tai)、ET(Tao)、ET(Tbi)、ET(Tbo)分别用下列各式表示:
ET(Tai)=Wp-K(We-Wg)……    (16)
ET(Tao)=Wp-(We+Wg)……    (17)
ET(Tbi)=Wp-(We+Wg)……    (18)
ET(Tbo)=Wp-K(We-Wg)……    (19)
由以上各式(16)~(19)及图8可知,当干扰系数K大于1时,利用屏蔽的作用,可减轻由同一方位干扰造成的等效磁道宽度的减小。在该编辑之后又进行插入编辑时,在最坏的情况下,一条磁道的两侧都会被削减,所以考虑到这种情况,等效磁道宽度ET(Tai)、ET(Tao)、ET(Tbi)、ET(Tbo)分别变为如下各式:
ET(Tai)=Wp-K(We-Wg)-(We+Wg)……    (20)
(图8〔A〕中的插入点后面的磁道的后侧被削减)
ET(Tao)=Wp-(We+Wg)-(We-Wg)……    (21)
(图8〔A〕中的终点后面的磁道后侧被削减)
ET(Tai)=Wp-(We+Wg)-(We+Wg)……    (22)
(图8〔B〕中的插入点后面的磁道后侧被削减)
ET(Tbo)=Wp-K(We-Wg)-(We+Wg)……    (23)
(图8〔B〕中的终点后面的磁道后侧被削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磁带帧面来看,编辑时原始磁带帧面的插入点和终点以外的磁道宽度完全不会减小,且由于屏蔽作用,才具有减轻同一方位残余干扰的效果。
下面说明第五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四个实施例相同,编辑时原始磁带帧面的插入点和终点以外的磁道宽度不减小,同一方位残余干扰被减轻,而且还能改善剩余记录的残余干扰。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结构。本实施例是将上述第四个实施例的磁头结构,作成如图10所示的结构,即具有下面所述的机构:由磁头宽度与磁道间距Wp相等的记录磁头(RECa、RECb)构成的信号记录机构、由比上述记录磁头先于一条磁道以上开始工作的、比磁道间距宽、为屏蔽宽度Wg的二倍的宽大的连续消除磁头(FEa、FEb)构成的屏蔽附加机构、在该磁头后面,安装了对于磁道偏移量We来说为足够宽的重放磁头(PBa、PBb)的重放机构、以及记录时确定用连续消除磁头将记录部分的磁道先行消掉的屏蔽位置确定机构。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0〔B〕所示,连续消除磁头提前一条磁道以上开始工作,故宽大的连续消除磁头不会将插入磁道消掉,编辑后的磁带帧面如图8所示。因此对同一方位干扰具有与上述第四个实施例同样的作用。另外,因插入部分在插入前已沿整个磁道宽度进行了消除,所以不会产生剩余记录残余干扰。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磁带帧面,编辑时原始磁带帧面的插入点和终点以外的磁道宽度没有减小,同一方位残余干扰被减轻,前一个实施例中的这些效果仍然保留着,而且还增加了一个所谓不产生由剩余记录造成的残余,这是因为插入部分予先已沿整个磁道宽度进行了消除。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有关沿磁道宽度方向的问题,在将多条磁道作为编辑的一个单元进行处理的这种结构的磁带录像机中,使编辑点附近以外的磁道宽度不减小,且防止或减轻同一方位残余干扰。
本实施例是将磁带缠绕180度,且将a方位、b方位这样两种方位的记录磁头和重放磁头分别作成双磁头的磁带录像机的一个例子。图11是本实施例的磁带帧面结构图,下面参照表示用来进行这种记录的磁头结构及其在编辑点的记录过程的图2,来说明本实施例的结构及动作。
本实施例是将前面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磁记录装置作成具有下述机构的磁记录装置:所使用的连续消除磁头的宽度能达到多条磁道宽度以上程度的屏蔽附加机构;以及记录时就磁道宽度方向而言,将这许多条磁道作为一个记录单元处理进行记录的信号机构。这种磁头结构如图12所示,它装有:磁头宽度与磁道间距Wp相等的记录磁头(RECa1~RECb2);在它后面装有对于磁道偏移量We来说是足够宽的同时重放磁头(COFa1~COFb2);比磁道间距Wp的二倍还宽、是屏蔽宽度Wg的二倍的宽大的连续消除磁头(FE1、FE2);以及对于磁道偏移量We来说为足够宽的、而且提前二条磁道以上先行工作的重放磁头(ADa1~ADb2)。再者,在这种磁头结构中,连续消除磁头在编辑的插入部分的整个插入期间都工作。另外,将同一方位干扰再现信号的干扰强度与由于磁道宽度的减小而造成的再现信号的劣化程度之比作为干扰系数K,並设磁道间距为Wp,磁带录像机的设计最大跟踪偏移量为Wem时,屏蔽宽度Wg按下式设定:
Wg=Wem(K-1)/(K+1)……    (24)
利用如上所述结构的磁记录重放装置,本实施例的磁带帧面结构如图11所示,在有二个方位的磁道交替配置的磁道区域,编辑时只在新磁道与已记录磁道之间设置屏蔽。另外,该图中的PBa、PBb分别表示a方位重放磁头和b方位重放磁头,其中,不管那一个均可进行先行重放,或同时重放,再者,每180°中1、2的哪一个都可以(以下在帧面图中就这样简单地表示。)
在上述实施例的磁带帧面结构中,编辑时能引起劣化的地方,由图11可知,当插入帧面滞后时,是插入点后面及终点后面的磁道(Tai、Tao),以及当插入帧面超前时,是插入点前面及终点前面的磁道(Tbi、Tbo)。这种劣化在插入帧面上是同一方位残余干扰,而在原始帧面上则是磁道宽度的减小。
将再现信号的质量换算成磁道宽度,设等效磁道宽度为ET,最大跟踪偏移量Wem≥Wg时,进行一次编辑时,受到劣化的各磁道(Tai、Tao、Tbi、Tbo)的等效磁道宽度ET(Tai)、ET(Tao)、ET(Tbi)、ET(Tbo)与前面第四个实施例中的式(16)~(19)相同。另外,只作一次插入编辑时,同一方位干扰的减轻程度也与第四个实施例相同,剩余记录的残余干扰的减轻程度则与第五个实施例相同。再者,在本实施例中,按二个磁道单元进行编辑,对一条磁道只有一侧劣化,所以在把编辑点的邻近处作为下一次编辑点进行编辑时,也不会由于反复进行编辑而增加编辑点的信号的劣化。
另外,由于磁头制造上的偏差等,即使使屏蔽宽度及记录磁道宽度多少有些变化,虽然同一方位干扰的减轻效率会多少下降一些,但仍能期待有减轻的效果。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为了减少编辑时的影响,编辑时就磁道宽度方向而言,将多条磁道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处理,在这样的磁带录像机的情况下,编辑时原始磁带帧面的插入点和终点以外的磁道宽度也不会减小,且由于屏蔽的作用,而具有减轻同一方位残余干扰的效果。
还有,虽然本实施例是与第五个实施例组合而构成的,但与第二个实施例组合也一样。与第二个实施例组合时,取消图5中的连续消除磁头FEb,将起同一作用的FEa的宽度扩大一条磁道的大小,从而在磁道宽度方向上就可将二条磁道作为一个编辑单元进行处理。另外,与第三个实施例组合时,取消图6中的连续消除磁头FEb磁头结构可改为将起同一作用的FEa的宽度扩大一条磁道的大小,其编辑磁带帧面变成图7中的插入帧面终点处的一条磁道前的屏蔽向前移动两条磁道的形式。
如上所述,将统一记录的至少一条以上的连续磁道作为一个集合磁道,将在一次记录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量作为至少一个以上的集合磁道加以记录,将记录结果的记录轨迹作为一个信息轨迹时,可以采用后面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屏蔽结构由屏蔽位置确定机构选择的记录装置,其方法是,在新记录的上述一个信息轨迹内的集合磁道中与上述一个信息轨迹之前先记录的信息轨迹内的集合磁带相邻接的集合磁道的前后两个地方中的一个地方或两个地方设置屏蔽,在其它地方不设置屏蔽。
下面说明第七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如同第六个实施例所示,编辑时在磁道宽度方向,将多条磁道作为一个编辑单元处理时,可以降低对磁头宽度的精度要求。
本实施例是这样一种磁记录装置,即至少使第六个实施例中的信号记录机构的记录磁头中的一个磁头宽度与磁道间距相等,其它磁头的宽度都要大于磁道间距。图13表示本实施例的磁头结构,如图所示,只使第六个实施例的记录磁头RECb1、RECb2的宽度仍与磁道间距相等,将其它记录磁头RECa1、RECa2的宽度扩大,而使连续消除磁头的宽度仍然保持二条磁道宽加上屏蔽宽的二倍算得之值的大小。
如果采用上述本实施例的结构,则由图13〔B〕可知,由记录磁头RECa1、RECa2记录的磁道,必定被记录磁头RECb1、RECb2所记录的磁道抹去,因此不必要求该磁头宽度的精度。这是本实施例的一个功效。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是与第六个实施例相组合的,但与第三个实施例组合时也是一样。与第三个实施例组合时,取消图6中的连续消除磁头FEb,将该磁头中的FEa的宽度,使其比磁道间距大一些。将磁头结构这样改变后就可以了。其编辑磁带帧面变成图7中的插入帧面终点的一条磁道前的屏蔽向前移动二条磁道的形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是,在用二磁道单元作为a、b双磁道,平时一起进行编辑的磁带录像机中,在重放端也能减轻编辑点处的同一方位干扰。本实施例是这样一种重放装置,即在由二种以上的方位角磁头记录的磁道交替配置,而且记录时就磁道宽度方向而言,形成将其多条磁道作为一个记录单元处理的记录单元磁道群,而使所记录的磁记录帧面再现的装置中,重放时,使该记录单元磁道群的磁道再现的重放磁头群两端之间的宽度,至少要比该记录单元磁道群的宽度窄。这种磁头结构如同第六个实施例中的图12所示磁头结构,只是将重放磁头的宽度和安装高度加以改变。各重放双磁头(PBa、PBb)的宽度如图14所示,对于记录磁道帧面来说,在双磁头内侧的扩大量等于最大磁道偏移量,其外侧的削减量等于从上述最大磁道偏移量中减去屏蔽宽度以后的所得的值。
利用上述本实施例的结构,具有如图14所示的效果,即编辑的插入点和终点的同一方位的残余都不会再现,可防止同一方位残余干扰。
另外,没有屏蔽的磁带帧面也有同样的效果,这时如图15所示,使重放磁头的宽度与磁道间距相等,将磁头安装高度向双磁头中心侧分别移动最大磁道偏移量大小的距离就可以了。
再者,本实施例中虽然是以二条磁道作为磁道宽度方向的一个编辑单元的,但也可以取更多数量的磁道作为一个单元,这时只要用来使与插入点和终点相连接的磁道再现的重放磁头采用如本实施例那样的结构即可,而其它磁头只不过采用宽度大的重放磁头就行了。总之,采用这样一种重放装置即可,也就是说在由二种以上的方位角磁头记录的磁道交替配置、而且记录时,就磁道宽度方向而言,形成将其多条磁道作为一个记录单元处理的记录单元磁道群,使所记录的磁记录帧面再现的装置中,重放时,使该记录单元磁道群的磁道再现的重放磁头群两端之间的宽度,至少要比该记录单元磁道群的宽度窄。
在本实施例中,已说明了重放磁头的高度可选择任意位置的情况,但在重放磁头高度可动的重放装置中,为了检查重放磁头高度的偏差(磁道跑偏产生的偏移量),通常重放时,需要将所记录的磁道全部宽度再现时,本实施例中的磁头配置结构就不能使用了。但是,部分地实施本实施例是可能的,这就要将各重放磁头的宽度相对于记录磁道帧面向双磁头的内侧扩大最大磁道偏移量的大小,本应再现的磁道可以更多地再现出来,所以同一方位残余干扰的能力更强。这是因为在编辑点产生同一方位残余的方位中的磁道,其新记录的磁道是向双磁头内侧偏移,故应将重放磁头向双磁头内侧移动,这样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能再现的磁道也比本应再现的磁道多。
如上所述,应采用这样的重放装置,即在由至少二种以上的方位角磁头记录的磁道交替配置、而且记录时,就磁道宽度方向而言,形成将其多条磁道作为一个记录单元处理的记录单元磁道群,使所记录的磁记录帧面再现的装置中,重放时,将该记录单元磁道群的磁道再现用的重放磁头群两端的各重放磁头的中心,从各自的记录磁道中心向记录磁头群的内侧移动。从而能改善同一方位残余干扰。

Claims (2)

1、一种重放装置,该装置中由至少二种以上方位角磁头记录的磁道交替配置,而且记录时就磁道宽度方向而言,形成将其多条磁道作为一个记录单元处理的记录单元磁道群,使所记录的磁记录帧面再现,其特征在于:重放时将该记录单元磁道群的磁道再现用的重放磁头群两端的各重放磁头的中心,从各自的记录磁道中心向记录磁头群的内侧移动。
2、一种重放装置,在该装置中,由至少二种以上方位角磁头记录的磁道交替配置,而且记录时就磁道宽度方向而言,形成将其多条磁道作为一个记录单元处理的记录单元磁道群,使所记录的磁记录帧面再现,其特征在于重放时使该记录单元磁道群的磁道再现的重放磁头群两端之间的宽度,至少应比该记录单元磁道群的宽度窄。
CN93108023A 1990-01-09 1993-07-01 记录装置及重放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334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1770/90 1990-01-09
JP2001770A JP2820477B2 (ja) 1990-01-09 1990-01-09 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00084A Division CN1031429C (zh) 1990-01-09 1991-01-09 记录装置及重放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49A true CN1083249A (zh) 1994-03-02
CN1033409C CN1033409C (zh) 1996-11-27

Family

ID=115108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00084A Expired - Lifetime CN1031429C (zh) 1990-01-09 1991-01-09 记录装置及重放装置
CN9310802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33409C (zh) 1990-01-09 1993-07-01 记录装置及重放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00084A Expired - Lifetime CN1031429C (zh) 1990-01-09 1991-01-09 记录装置及重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5327295A (zh)
EP (2) EP0657881B1 (zh)
JP (1) JP2820477B2 (zh)
CN (2) CN1031429C (zh)
DE (2) DE69119613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05C (zh) * 1993-02-26 2001-01-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盒式磁带录像机音频信号的记录格式、方法及装置
JP3449776B2 (ja) * 1993-05-10 2003-09-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7105597A (ja) * 1993-10-05 1995-04-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磁気記録装置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トラッキング方法
JPH09213022A (ja) * 1996-02-07 1997-08-15 Sony Corp 音声・映像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5986839A (en) * 1996-09-17 1999-11-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magnetoresistive sensor biasing using a transducer equivalent circuit and current sources
KR100469114B1 (ko) * 2000-02-03 2005-02-02 마쓰시타 덴키 산교 가부시끼 가이샤 디지털 방식의 자기 기록 장치 및 자기 기록/재생 장치
CA2440132C (en) * 2001-03-06 2011-10-11 True Manufacturing Co., Inc. Cleaning system for refrigerator condenser
US8027109B1 (en) * 2010-05-19 2011-09-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use of partially expired physical tape volu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47383A (en) * 1981-03-06 1982-09-11 Hitachi Ltd Video insertion recorder
US4520405A (en) * 1981-06-22 1985-05-28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Insert recording system for a video signal
JPS5870474A (ja) * 1981-10-20 1983-04-26 Sony Corp 編集装置
JPS58224484A (ja) * 1982-06-22 1983-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映像信号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S60126988A (ja) * 1983-12-13 1985-07-0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編集用記録再生装置におけるカラ−フレ−ムサ−ボ回路
JPH0664893B2 (ja) * 1985-11-12 1994-08-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磁気テ−プ記録再生装置
JPH0721902B2 (ja) * 1986-03-20 1995-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ビデオテ−プレコ−ダ
JPH0715724B2 (ja) * 1986-04-11 1995-02-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回転磁気ヘツド装置
JPH01211208A (ja) * 1988-02-18 1989-08-2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437315B1 (en) 1996-05-22
US5418653A (en) 1995-05-23
US5327295A (en) 1994-07-05
CN1031429C (zh) 1996-03-27
DE69119613T2 (de) 1996-11-21
DE69129910D1 (de) 1998-09-03
JP2820477B2 (ja) 1998-11-05
EP0657881A2 (en) 1995-06-14
DE69129910T2 (de) 1999-06-17
CN1054163A (zh) 1991-08-28
JPH03207074A (ja) 1991-09-10
EP0657881B1 (en) 1998-07-29
EP0657881A3 (en) 1995-09-06
CN1033409C (zh) 1996-11-27
DE69119613D1 (de) 1996-06-27
EP0437315A1 (en) 1991-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90915A (en) Helical scan type video tape recorder
GB2117553A (e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 information signal comprising a video signal and an audio signal
EP0185764A1 (en)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031429C (zh) 记录装置及重放装置
JP3065333B2 (ja) 磁気テープに記録されているビデオ信号の再生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CN1137479C (zh) 数字信号的记录与重放
CN1026530C (zh) 旋转磁头式的录制和/或重放设备
JP2540985B2 (ja) デイジタル画面デ―タの記録方式
US612500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igital signal and drum unit for recording FM audio signal and digital signal
JPH09213022A (ja) 音声・映像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6731452B1 (en) Data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910000188B1 (ko) 자기 기록 재생 장치
JPS58171703A (ja) 磁気録画再生装置
JP2522314B2 (ja) 記録再生装置
JP2580583B2 (ja) 記録再生装置
JP2786328B2 (ja) デジタルオーディオテープレコーダ
JPS61220159A (ja) 記録再生装置
JP2533258B2 (ja)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H06292118A (ja)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2004310862A (ja)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S61145782A (ja) デ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装置
WO1994011991A1 (en) Tape format for recording digital audio video and audio signals
JPH05342509A (ja) 回転ヘッド型再生装置
JPS58220203A (ja)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H0821222B2 (ja)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のインサート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IPPON HOSO KYOKA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ANASONIC ELECTRIC EQUIPMENT INDUSTRIAL CO.,LTD.

Effective date: 200912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2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Hoso Kyokai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Nippon Hoso Kyokai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Corporation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1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