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7554A - 废液收纳体及附件 - Google Patents

废液收纳体及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7554A
CN108297554A CN201711448709.8A CN201711448709A CN108297554A CN 108297554 A CN108297554 A CN 108297554A CN 201711448709 A CN201711448709 A CN 201711448709A CN 108297554 A CN108297554 A CN 108297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liquid
recess portion
packaging container
mounting surface
introduc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87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7554B (zh
Inventor
平泽雄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97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7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7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7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41J2/1728Closed waste ink collec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B41J2002/1856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waste ink contai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难以产生因废液的附着而导致的接触不良的废液收纳体及附件。废液收纳体(50)具备:废液收纳容器(51),其具有作为相互交叉的外表面的安装面(61)、第一侧面(63)以及底面(65);废液导入部(55),其被配置在安装面(61)上;电路基板(56),其具有沿着第一侧面(63)配置的连接端子(56a);以及第一凹部(75),其在与废液导入部(55)相比靠下方处,在安装面(61)以及底面(65)上开口。在将安装面(61)以及底面(65)双方所延伸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第一凹部(75)在宽度方向上被配置于废液导入部(55)与连接端子(56a)之间。

Description

废液收纳体及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液收纳体及附件。
背景技术
作为废液收纳体的一个示例,具有一种废液回收体,其具备与废油墨的排出口连接的连接口和与装置侧连接端子连接的回收体侧连接端子,并且,该废液回收体被构成为,通过连接口而将从打印机排出的废油墨导入(例如,专利文献1)。
当从上述的连接口垂落的废油墨附着在回收体侧连接端子上时,会存在妨碍与装置侧连接端子之间的通电从而产生连接不良的情况。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92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难以产生因废液的附着而导致的接触不良的废液收纳体及附件。
解决上述问题的废液收纳体具备:废液收纳容器,其具有作为相互交叉的外表面的安装面、侧面以及底面;废液导入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电路基板,其具有沿着所述侧面配置的连接端子;以及凹部,其在与所述废液导入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上开口,在将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双方所延伸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所述凹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废液导入部与所述连接端子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废液收纳体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液体喷射装置所具备的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3为废液收纳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废液收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图3的废液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6为图3的废液收纳体的主视图。
图7为图3的废液收纳体的后视图。
图8为图3的废液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9为图3的废液收纳体的左侧视图。
图10为图3的废液收纳体的右侧视图。
图11为在将图3的废液收纳体安装到图2的安装部上时的仰视图。
图12为在将图3的废液收纳体安装到图2的安装部上时的俯视图。
图13为在将图3的废液收纳体安装到了图2的安装部上后的剖视图。
图14为表示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能够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中的废液收纳体以及附件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体喷射装置为例如通过对纸张等介质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实施记录(印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废液收纳体为,对从液体喷射装置排出的废液进行收纳的容器。
如图1所示,液体喷射装置11在被设置于使用场所的状态下具备壳体12,该壳体12作为高度、进深以及宽度而具有预定的长度。壳体12具有底壁13、前壁14、后壁15、以及沿着进深方向及重力方向延伸的侧壁16、17。
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方向和进深方向实质上是水平的,壳体12作为被放置在水平面上的部件而通过Z轴来表示重力的方向。通过Y轴来表示从进深方向的里侧(后侧)朝向近前侧(前侧)的方向(前方)。宽度方向通过与Z轴及Y轴交叉的X轴来表示。即,宽度方向、重力方向以及进深方向表示相互不同的方向,X轴、Z轴以及Y轴成为分别表示宽度、高度及进深的长度的坐标轴。
在壳体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在图1中为成为右端侧的侧壁16侧),以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而配置有收纳部18。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称为主体侧,将另一端侧(侧壁17侧)称为主体相反侧。在收纳部18中,以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方式收纳有多个能够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体20。液体收纳体20的前侧与后侧相比而以阶梯状升高。可以在液体收纳体20上设置能够注入液体的注入口20a。当注入口20a被设置在液体收纳体20中从前壁14向前方突出的部分上时,注入操作会变得更容易。
在壳体12内收纳有:液体喷射头23、对液体喷射头23进行保持的滑架24、对滑架24在宽度方向上的往复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轴25、对滑架24和液体收纳体20进行连接的供给流道26、维护装置30、安装部40以及控制部100。液体喷射头23具有多个喷嘴22和开口有喷嘴22的开口面23a,并且被构成为,对朝向前方输送的介质S喷射液体。控制部100对液体喷射头23的液体喷射动作和维护装置30的维护动作进行控制。
在壳体12内,于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形成有介质S的输送通道27。在输送通道27中的、液体喷射头23喷射液体的区域内,配置有能够对介质S进行支承的支承台28。在前壁14上形成有用于将印刷完的介质S向壳体12外排出的排出口14a。
维护装置30与支承台28相比而被设置在主体侧。在维护装置30的前方配置有收纳部18,在维护装置30的后方配置有安装部40。
维护装置30具备:罩31;排出流道32,其上游端与罩31连接;抽吸机构33,其被配置在排出流道32的中途;擦拭部件34,其能够对开口面23a进行擦拭;滑动件35,其对罩31进行保持;以及支承部件36。抽吸机构33被构成为能够执行对罩31内进行抽吸的抽吸动作。滑动件35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被配置在其下方的支承部件36而进行相对移动。
滑动件35在宽度方向上的主体侧的端部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卡合突部35a。并且,当朝向主体侧进行移动的滑架24与卡合突部35a卡合时,滑动件35随着滑架24的移动而向斜上方移动,从而使罩31与液体喷射头23接触,形成喷嘴22开口的封闭空间。将以这种方式使罩31形成封闭空间的动作称为加罩。加罩时的罩31以及滑动件35的位置在图1中由双点划线来表示。在加罩时若抽吸机构33进行驱动,则会通过喷嘴22而对液体喷射头23内进行抽吸。将以这种方式通过喷嘴22而实施抽吸并将液体喷射头23内的液体排出的动作称为抽吸清洁。
在安装部40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废液收纳体50。废液收纳体50为能够对通过抽吸动作而被排出的废液(例如,废油墨)进行收纳的容器。在后壁15上开口有用于将废液收纳体50插入到壳体12内的插入口15a。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废液收纳体50在从后方朝向前方进行移动的同时被插入到壳体12内,并被安装在安装部40上。
安装部40具有:废液排出部41,其与排出流道32的下游端连接;托架42,其对废液排出部41进行保持;以及基板连接部43,其从托架42向后方突出。基板连接部43与控制部100电连接。
如图2所示,安装部40具有卡止部44、以及从托架42朝向后方突出的第一突部45、第二突部46、第三突部47以及第四突部48。卡止部44例如由板簧构成。废液排出部41在宽度方向上从第一突部45与第四突部48之间朝向后方突出。
第一突部45在宽度方向上位于废液排出部41与第三突部47之间。第二突部46对基板连接部43进行保持并被配置在第三突部47的上方。基板连接部43以朝向废液排出部41侧的方式而被保持在第二突部46上。第二突部46以与废液排出部41大致相同的高度而配置,第一突部45、第三突部47以及第四突部48被配置于与第二突部46以及废液排出部41相比靠下方处。第一突部45与被配置在其两侧的第三突部47及第四突部48相比,下端位置更低且上端位置更高。
接下来,详细叙述废液收纳体50的结构。
如图3所示,废液收纳体50具备:废液收纳容器51,其能够收纳废液;盖52,其被安装在废液收纳容器51上;多个吸收体53,其能够对被收纳在废液收纳容器51内的废液进行吸收;废液导入部55;以及电路基板56,其具有连接端子56a。
电路基板56例如为薄板状的IC芯片,且在一面侧配置有多个连接端子56a。电路基板56具有对与废液收纳体50相关的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部(省略图示)。
在废液收纳容器51内竖立设置有多个分隔板51a,在一部分吸收体53上形成有供分隔板51a插入的切缝53a。通过分隔板51a来抑制吸收体53在废液收纳容器51内的移动。优选为,在吸收体53的与废液导入部55相接的部分处,设置形成用于将废液导入的导入空间59(参照图13)的第一切口53b。
如图4所示,优选为,在吸收体53的下部设置有形成用于使废液流动的流道的第二切口53c。该流道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切口53b所形成的空间连通。
废液收纳容器51具有作为相互交叉的外表面的安装面61、侧面63以及底面65。在将侧面63设为第一侧面63时,废液收纳容器51具有:第二侧面64,其为第一侧面63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前表面62,其为安装面61的相反侧的外表面;以及切口面66,其为以将废液收纳容器51的角部切除的方式而形成的外表面。切口面66与底面65、第一侧面63、第二侧面64以及前表面62交叉。
废液导入部55被配置在安装面61上。可以在废液导入部55上以夹持密封部件57的方式而安装圆环状的盖体58。废液收纳体50在与废液导入部55相比而靠下方处具备于安装面61以及底面65上开口的凹部75。
如图5所示,在安装面61及底面65双方所延伸的宽度方向(方向X)上,凹部75被配置在废液导入部55与连接端子56a之间。凹部75可以延伸设置为沿着与安装面61交叉的移动方向(方向Y)而具有预定的长度。
优选为,在将凹部75设为第一凹部75时,废液收纳体50具有在安装面61以及第一侧面63上开口的第二凹部76。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将电路基板56配置在第二凹部76内。并且,电路基板56可以配置为,在第二凹部76内使连接端子56a朝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优选为,废液收纳体50在与第二凹部76相比靠下方处具备于安装面61以及第一侧面63上开口的第三凹部77。在第三凹部77内,可以设置位于安装面61侧的卡合凹部77a以及与卡合凹部77a相比而位于前表面62侧的卡合凸部77b。并且,优选为,废液收纳体50在与废液导入部55相比靠下方处具备于安装面61以及第二侧面64上开口的作为凹陷的第四凹部78。
如图6所示,若在废液收纳体50的底面65上设置呈轨道状的一对突部65a、并在插入口15a处设置与突部65a卡合的凸部15b,则能够对拆装时的废液收纳体50的移动进行引导。此外,能够防止废液收纳体50被上下颠倒地错误安装。
如图7~图10所示,废液收纳体50可以具备设置在前表面62上的抓持部67。尤其是,如果抓持部67从前表面62突出,则当从安装部40拆下废液收纳体50时,用户容易对抓持部67进行抓持。此外,当抓持部67设为沿前表面62折叠的结构时,能够紧凑地对抓持部67进行收纳。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废液收纳体5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1及图12所示,废液收纳体50随着在与安装面61交叉的移动方向(方向Y)上的移动而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安装部40上。
例如,在废液收纳体50被安装到安装部40上时,废液收纳体50随着朝向前方的移动而被安装在安装部40上。此时,通过在位于靠近托架42的废液收纳体50底部附近处的第一凹部75中插入第一突部45,从而进行废液收纳体50的宽度方向上的定位。并且,在以这种方式被定位的废液收纳体50的废液导入部55上连接废液排出部41。此外,在第二凹部76内插入从托架42突出的第二突部46,被配置在第二凹部76内的连接端子56a与基板连接部43连接。并且,卡止部44被挂在废液收纳体50的卡合凸部77b上,从而抑制废液收纳体50朝向后方的移动。由此,完成废液收纳体50向安装部40的安装。
在废液收纳体50向安装部40安装时,在位于废液收纳体5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处的卡合凹部77a和第四凹部78中分别插入第三突部47和第四突部48。由此,抑制了以废液导入部55为中心的废液收纳体50的旋转。其结果为,能够维持连接端子56a与基板连接部43的适当的连接。当连接端子56a与基板连接部43连接时,电路基板56的存储部所存储的信息等通过基板连接部43而在与控制部100之间进行收发。
如图13所示,在将废液收纳体50安装到安装部40上时,废液排出部41通过废液导入部55而被插入到废液收纳容器51内。此时,废液排出部41的顶端位于由吸收体53的第一切口53b而形成的导入空间59内。因此,通过抽吸清洁等抽吸动作而从液体喷射装置11排出的废液会通过废液排出部41而被导入到导入空间59内。如此一来,废液将会通过与导入空间59连通的流道(由第二切口53c形成),而沿着废液收纳容器51的内底面流动,同时被吸收体53吸收。
被安装在安装部40上的废液收纳体50,随着向后方的移动而从安装部40上被拆下。在相对于安装部40而进行拆装时等,存在废液从废液排出部41或废液导入部55中漏出的情况。并且,当漏出的废液附着到连接端子56a或基板连接部43上时,会产生连接端子56a相对于基板连接部43的连接不良,从而有可能无法实施信息的收发。
对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废液收纳体50中,当从废液导入部55漏出的废液经过安装面61而向底面65的方向流动且沿着底面65而在宽度方向上流动时,废液会存积在开口于底面65上的第一凹部75内。因此,废液难以向第一侧面63及第二侧面64的方向流动。
即使假设沿着底面65流动的废液到达了第一侧面63或第二侧面64,该废液也会进入到第三凹部77或第四凹部78中,因此废液难以到达第三凹部77或第四凹部78的上方。由于在将废液收纳体50向安装部40安装时,电路基板56及基板连接部43被收纳在与第三凹部77相比而靠上方的第二凹部76内,因此废液不容易附着到电路基板56及基板连接部43上。
并且,由于在第二凹部76内,电路基板56被配置为使连接端子56a朝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因此,与朝向安装面61侧的情况相比,更难以附着废液。
由于第一凹部75在废液收纳体50的移动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长度,因此即使废液从针状的废液排出部41垂落,也能够收纳该废液,其中,针状的废液排出部41从托架42突出。另外,即使废液沿着底面65流动到了前表面62的位置,由于在废液收纳体50的后端下部形成有因设置了切口面66而形成的空间,因此,也能够将废液存积在该空间内。由此,废液难以附着在位于该空间的上方的抓持部67上。因此,在用户抓持抓持部67而进行废液收纳体50的拆装操作时,用户的手不会被废液弄脏。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所示的变更例那样进行变更。此外,也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中包括的结构和下述变更例中包括的结构进行任意组合,还可以对下述变更例中包括的结构彼此进行任意组合。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已经出现的结构要素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可以将废液收纳体50变更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而被安装在安装部40上的附件。附件可以具有与废液收纳体50相同的外形,并以与废液收纳体50可更换的方式而被安装在安装部40上,此外也可以与废液收纳体50相比将另外的安装部设置在液体喷射装置11上,并将附件安装在该另外的安装部上。
例如,如图14所示,针对液体喷射装置11的安装部40,来安装经由废液管82而与废液罐81连接的附件80。该附件80代替废液收纳容器51,并且具备框体83和废液导入部55,该框体83至少具有作为相互交叉的外表面的安装面61、侧面63以及底面65,该废液导入部55与废液管82连接。在该框体83内也可以不具备吸收体53。在该情况下,在液体喷射装置11中通过抽吸动作而被排出的废液经由与附件80连接的废液管82而被收纳到废液罐81中。
·如图14所示的变更例那样,液体收纳体20由滑架24保持。
·液体喷射头23所喷射的液体并不局限于油墨,也可以是例如功能材料的颗粒分散或混合在液体中而成的液状体等。例如,可以设为喷射如下的液状体并实施记录的结构,其中,所述液状体以分散或溶接的形态而包含有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中使用的电极材料或颜色材料(像素材料)等材料。
·介质S并不局限于纸张,也可以是塑料薄膜或较薄的板材等,还可以是印染装置等中使用的布帛。此外,介质S也可以是T恤衫等任意的形状的服装等,也可以是餐具或文具这种任意的形状的立体物。
下文中记载了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所掌握的技术思想以及其作用效果。
思想1
一种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废液收纳容器,其具有作为相互交叉的外表面的安装面、侧面以及底面;废液导入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电路基板,其具有沿着所述侧面配置的连接端子;以及凹部,其在与所述废液导入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上开口,在将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双方所延伸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所述凹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废液导入部与所述连接端子之间。
根据该结构,即使从废液导入部漏出的废液沿着安装面而向底面的方向流动,也会使该废液存积在凹部内,从而使废液难以向连接端子的方向流动。因此,难以产生因废液的附着而导致的连接端子的接触不良。
思想2
如思想1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凹部设为第一凹部时,所述废液收纳体具有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侧面上开口第二凹部,并且,所述电路基板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内。
根据该构成,由于收纳连接端子的第二凹部并未在底面上开口,因此向底面的方向流动的液体难以蔓延到第二凹部内。因此抑制了废液对配置于第二凹部内的连接端子的附着。
思想3
如思想2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在所述第二凹部内以所述连接端子朝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而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连接端子朝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因此与朝向安装面的方向的情况相比,废液难以附着。
思想4
如思想2或思想3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三凹部,该第三凹部在与所述第二凹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侧面上开口。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与第二凹部相比靠近底面的位置处具有第三凹部,因此沿着底面流动的废液会进入到第三凹部中,从而能够延缓废液向第二凹部内的到达。
思想5
如思想1至思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收纳体随着在与所述安装面交叉的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而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具有能够与所述废液导入部连接的废液排出部以及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的基板连接部,并且,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移动方向而延伸设置。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相对于安装部进行拆装时从废液导入部或废液排出部漏出的废液向移动方向流动,也能够通过将废液收纳到沿着移动方向的凹部内而抑制废液向宽度方向的扩散。
思想6
如思想1至思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侧面设为第一侧面时,所述废液收纳容器具有作为所述第一侧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的第二侧面,并且,所述废液收纳体具备凹陷,该凹陷在与所述废液导入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上开口。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远离配置连接端子的第一侧面的位置处配置使废液积存的凹陷,从而能够减少向第一侧面的方向流动的废液。
思想7
如思想1至思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侧面设为第一侧面时,所述废液收纳容器具有:第二侧面,其为所述第一侧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前表面,其为所述安装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以及切口面,其作为以将所述废液收纳容器的角部切除的方式而形成的外表面,而与所述底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以及所述前表面交叉,并且,所述废液收纳体具备被设置于所述前表面上的抓持部。
根据该构成,即使液体沿着底面流动到前表面,也能够通过使液体积存在切除了废液收纳容器的角部而形成的空间内从而使液体难以附着到抓持部上。
思想8
一种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框体,其具有作为相互交叉的外表面的安装面、侧面以及底面;废液导入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电路基板,其具有沿着所述侧面配置的连接端子;以及凹部,其在与所述废液导入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上开口,并且,在将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双方所延伸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所述凹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废液导入部与所述连接端子之间。
根据该构成,即使从废液导入部漏出的废液沿着安装面而向底面的方向流动,也能够通过使该废液积存在凹部内而使废液难以向连接端子的方向流动。因此,难以产生因废液的附着而导致的连接端子的接触不良。
思想9
如思想8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凹部设为第一凹部时,所述附件具有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侧面上开口的第二凹部,所述电路基板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内。
根据该构成,由于收纳连接端子的第二凹部未在底面上开口,因此向底面的方向流动的液体难以蔓延到第二凹部内。因此,抑制了废液对第二凹部内配置的连接端子的附着。
思想10
如思想9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在所述第二凹部内以所述连接端子朝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而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连接端子朝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因此与朝向安装面的方向的情况相比,使废液更难以附着。
思想11
如思想9或思想10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三凹部,该第三凹部在与所述第二凹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侧面上开口。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相对于安装部而进行拆装时从废液导入部或废液排出部漏出的废液沿着移动方向而垂落,也能够通过将废液收纳在于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凹部内而抑制废液向宽度方向的扩散。
思想12
如思想8至思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侧面设为第一侧面时,所述框体具有作为所述第一侧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的第二侧面,且所述附件具备凹陷,该凹陷在与所述废液导入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上开口。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将用于积存废液的凹陷配置在远离配置连接端子的第一侧面的位置处,从而减少向第一侧面的方向流动的废液。
符号说明
11…液体喷射装置,12…壳体,13…底壁,14…前壁,14a…排出口,15…后壁,15a…插入口,15b…凸部,16…侧壁,17…侧壁,18…收纳部,20…液体收纳体,20a…注入口,22…喷嘴,23…液体喷射头,23a…开口面,24…滑架,25…引导轴,26…供给流道,27…输送通道,28…支承台,30…维护装置,31…罩,32…排出流道,33…抽吸机构,34…擦拭部件,35…滑动件,35a…卡合突部,36…支承部件,40…安装部,41…废液排出部,42…托架,43…基板连接部,44…卡止部,45…第一突部,46…第二突部,47…第三突部,48…第四突部,50…废液收纳体,51…废液收纳容器,51a…分隔板,52…盖,53…吸收体,53a…切缝,53b…第一切口,53c…第二切口,55…废液导入部,56…电路基板,56a…连接端子,57…密封部件,58…盖体,59…导入空间,61…安装面,62…前表面,63…第一侧面,64…第二侧面,65…底面,65a…突部,66…切口面,67…抓持部,75…第一凹部(凹部),76…第二凹部,77…第三凹部,77a…卡合凹部,77b…卡合凸部,78…第四凹部(凹陷),80…附件,100…控制部,S…介质。
在此通过参照而援引于2017年1月1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03965的全部公开内容。

Claims (12)

1.一种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废液收纳容器,其具有作为相互交叉的外表面的安装面、侧面以及底面;
废液导入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安装面上;
电路基板,其具有沿着所述侧面配置的连接端子;以及
凹部,其在与所述废液导入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上开口,
在将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双方所延伸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
所述凹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废液导入部与所述连接端子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凹部设为第一凹部时,所述废液收纳体具有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侧面上开口的第二凹部,
所述电路基板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在所述第二凹部内以所述连接端子朝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而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三凹部,该第三凹部在与所述第二凹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侧面上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液收纳体随着在与所述安装面交叉的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而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具有能够与所述废液导入部连接的废液排出部以及能够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的基板连接部,
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移动方向而延伸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侧面设为第一侧面时,所述废液收纳容器具有作为所述第一侧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的第二侧面,
所述废液收纳体具备凹陷,所述凹陷在与所述废液导入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上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侧面设为第一侧面时,所述废液收纳容器具有:第二侧面,其为所述第一侧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前表面,其为所述安装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以及切口面,其作为以将所述废液收纳容器的角部切除的方式而形成的外表面,而与所述底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以及所述前表面交叉,
所述废液收纳体具备被设置于所述前表面上的抓持部。
8.一种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其具有作为相互交叉的外表面的安装面、侧面以及底面;
废液导入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安装面上;
电路基板,其具有沿着所述侧面配置的连接端子;以及
凹部,其在与所述废液导入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上开口,
在将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底面双方所延伸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
所述凹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废液导入部与所述连接端子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凹部设为第一凹部时,所述附件具有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侧面上开口的第二凹部,
所述电路基板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在所述第二凹部内以所述连接端子朝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而配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三凹部,该第三凹部在与所述第二凹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侧面上开口。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侧面设为第一侧面时,所述框体具有作为所述第一侧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的第二侧面,
所述附件具备凹陷,该凹陷在与所述废液导入部相比靠下方处,在所述安装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上开口。
CN201711448709.8A 2017-01-13 2017-12-27 废液收纳体及附件 Active CN108297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3965A JP6972559B2 (ja) 2017-01-13 2017-01-13 廃液収容体及び廃液収容体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JP2017-003965 2017-0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7554A true CN108297554A (zh) 2018-07-20
CN108297554B CN108297554B (zh) 2020-10-27

Family

ID=60781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8709.8A Active CN108297554B (zh) 2017-01-13 2017-12-27 废液收纳体及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8517B2 (zh)
EP (1) EP3348406B1 (zh)
JP (1) JP6972559B2 (zh)
CN (1) CN10829755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3335A (zh) * 2018-11-28 2019-02-15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手臂、化学机械研磨修整器和研磨设备
CN110901232A (zh) * 2018-09-18 2020-03-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纳体以及配件
CN112406319A (zh) * 2019-08-23 2021-0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容体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12976812A (zh) * 2019-12-12 2021-06-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安装单元、液体喷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1435B2 (ja) 2020-02-03 2024-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回収容器
JP2022014061A (ja) 2020-07-06 2022-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液収容体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22122665A (ja) * 2021-02-10 2022-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90754A1 (en) * 2005-06-09 2006-12-28 Izumi Nozawa Liquid cartridge, contact device for contacting connection terminal portion of liquid cartridge with connector of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JP2009269208A (ja) * 2008-04-30 2009-11-19 Seiko Epson Corp 廃液回収体
US7976121B2 (en) * 2008-02-29 2011-07-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liquid collector
US8651638B2 (en) * 2010-08-31 2014-0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EP2939837A2 (en) * 2014-04-30 2015-11-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ttachment, waste liquid collection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5208991A (ja) * 2014-04-30 2015-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液収容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5196706A (zh) * 2014-06-27 2015-12-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纳体、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废液回收系统
US20160103414A1 (en) * 2014-10-09 2016-04-14 Ricoh Company, Ltd. Replay unit for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relay unit
JP2016175306A (ja) * 2015-03-20 2016-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835A (ja) * 1992-07-01 1994-01-2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DE19613944C1 (de) * 1996-04-06 1997-09-11 Francotyp Postalia Gmbh Anordnung zur Tintenversorgung und Tintenentsorgung für einen Tintendruckkopf
SG159513A1 (en) * 2005-02-02 2010-03-30 Seiko Epson Corp Attachment, liquid reception container, and liquid supply device
JP5050376B2 (ja) * 2006-03-17 2012-10-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4725861B2 (ja) * 2007-12-28 2011-07-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ホルダ及び同ホルダ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CN101959691B (zh) 2008-02-29 2013-08-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回收体
JP4450091B2 (ja) 2008-04-30 2010-04-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液回収体
JP2009269209A (ja) 2008-04-30 2009-11-19 Seiko Epson Corp 廃液回収体
JP5585086B2 (ja) * 2009-03-24 2014-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5732943B2 (ja) 2011-03-18 2015-06-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液収容体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CN202623517U (zh) 2011-03-18 2012-1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纳体及液体消耗装置
JP6459389B2 (ja) * 2014-10-27 2019-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タッチメント、廃液回収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714820B2 (ja) 2016-01-14 2020-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液収容体及びアタッチメント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90754A1 (en) * 2005-06-09 2006-12-28 Izumi Nozawa Liquid cartridge, contact device for contacting connection terminal portion of liquid cartridge with connector of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US7976121B2 (en) * 2008-02-29 2011-07-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liquid collector
JP2009269208A (ja) * 2008-04-30 2009-11-19 Seiko Epson Corp 廃液回収体
US8651638B2 (en) * 2010-08-31 2014-0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EP2939837A2 (en) * 2014-04-30 2015-11-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ttachment, waste liquid collection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5208991A (ja) * 2014-04-30 2015-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液収容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5196706A (zh) * 2014-06-27 2015-12-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纳体、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废液回收系统
US20160103414A1 (en) * 2014-10-09 2016-04-14 Ricoh Company, Ltd. Replay unit for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relay unit
JP2016175306A (ja) * 2015-03-20 2016-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1232A (zh) * 2018-09-18 2020-03-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纳体以及配件
CN110901232B (zh) * 2018-09-18 2022-08-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纳体以及配件
CN109333335A (zh) * 2018-11-28 2019-02-15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手臂、化学机械研磨修整器和研磨设备
CN112406319A (zh) * 2019-08-23 2021-0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容体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12406319B (zh) * 2019-08-23 2023-11-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容体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12976812A (zh) * 2019-12-12 2021-06-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安装单元、液体喷出装置
CN112976812B (zh) * 2019-12-12 2023-06-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安装单元、液体喷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38517B2 (en) 2019-07-02
EP3348406B1 (en) 2021-11-03
JP2018111279A (ja) 2018-07-19
US20180203407A1 (en) 2018-07-19
EP3348406A1 (en) 2018-07-18
JP6972559B2 (ja) 2021-11-24
CN108297554B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7554A (zh) 废液收纳体及附件
CN100363185C (zh) 液体容器
CN107297957B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204398531U (zh)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3057274B (zh) 流体盒及包括流体盒的喷墨打印机
CN104553338B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装置
EP3192658B1 (en)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nd attachment
CN103660569B (zh) 喷墨记录头和具有该喷墨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3395293A (zh) 液体供应系统以及具有该液体供应系统的液体消耗装置
CN105984234B (zh) 墨水罐、墨水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
JP701377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8859421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4339852B (zh) 记录装置
CN107584882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9069587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6808807A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109278411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3681013U (zh) 墨水容器
JP2015077708A (ja) 液体噴射装置、アダプター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CN1392053A (zh) 具有防止墨水溅出作用的墨水盒
CN203752685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负压模块
CN103507420B (zh)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及墨盒
JP2016168728A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CN216001878U (zh) 一种打印头以及字车
CN104441999A (zh) 液体容纳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