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2957B -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2957B
CN108282957B CN201810089210.0A CN201810089210A CN108282957B CN 108282957 B CN108282957 B CN 108282957B CN 201810089210 A CN201810089210 A CN 201810089210A CN 108282957 B CN108282957 B CN 108282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nductive layer
pcb
pcb board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892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2957A (zh
Inventor
唐后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892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2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2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957A/zh
Priority to JP2020540770A priority patent/JP2021511675A/ja
Priority to AU2019215528A priority patent/AU2019215528B2/en
Priority to BR112020015576-4A priority patent/BR112020015576A2/pt
Priority to PCT/CN2019/073168 priority patent/WO2019149148A1/zh
Priority to US16/963,433 priority patent/US11490520B2/en
Priority to KR1020207022390A priority patent/KR102488402B1/ko
Priority to EP19748194.8A priority patent/EP3749070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2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2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mounted i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e.g. insert mounted components [IMC]
    • H05K1/183Components mounted in and supported by recessed areas of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96Conductive pattern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sub groups H05K1/02 - H05K1/0295
    • H05K1/0298Multilay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5Via connections; Lands around holes or vi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11Working of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insulating layers
    • H05K3/0017Etching of the substrate by chemical or physical means
    • H05K3/0026Etching of the substrate by chemical or physical means by laser abl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57Solder materials or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application thereof
    • H05K3/3485Applying solder paste, slurry or powd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94Heating methods for reflowing of sold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0Forming 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038Through-connections; Vertical interconnect access [VI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36Recesses or grooves in insulating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5Conductive through-holes or vias
    • H05K2201/09509Blind vias, i.e. vias having one side closed
    • H05K2201/09518Deep blind vias, i.e. blind vias connecting the surface circuit to circuit layers deeper than the first buried circuit lay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61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non-printed components, e.g. special leads
    • H05K2201/10621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lectrical contacts
    • H05K2201/10636Leadless chip, e.g. chip capacitor or resis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4Related to the order of processing steps
    • H05K2203/1453Applying the circuit pattern before another process, e.g. before filling of vias with conductive paste, before making printed resis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inting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 Structures For Moun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印制电路板包括PCB板本体,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凹槽;PCB器件,PCB器件包括连接端子,PCB器件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内,连接端子包括位于凹槽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凹槽外的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与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上述结构可以降低器件突出PCB板本体表面的高度,进而降低印制电路板与电子器件组装后所形成的组装结构的高度,还可以在相同高度的前提下增加器件本体与屏蔽罩本体之间的安全间隙,提升组装结构抗外界静压力的能力,同时PCB器件与PCB板本体内的至少两导电层电连接,可以减少过孔的设置,进而减小由于过孔所带来的阻抗和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轻薄化是移动终端目前的一发展方向。但是随着移动终端实现功能的多样化以及对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移动终端开发中会越来越多的使用电源管理模块。例如充电电路,主芯片的供电网络,显示屏的驱动电路等等。在这些电源管理模块中,大部分都采用了开关电源的实现方式。在开关电源中,所需要使用的器件的尺寸都较大,比如功率电感。
同时由于开关电源存在开关噪声的问题,功率电感也存在磁辐射的问题。这些都会对周围的其他电路功能模块造成干扰影响,因此需要将开关电源和功率电感放置于屏蔽罩内部。屏蔽罩通常由金属材料(如洋白铜、不锈钢)制成,因此需要在屏蔽罩内部留有一定的安全间隙来防止高器件的管脚与屏蔽罩本体接触发生短路。
上述情况导致了特定区域的高度突出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其他区域的高度,并且通常会成为高度瓶颈,进而影响整个移动终端的厚度。同时由于高器件的位置通常会与对面的大尺寸芯片重叠,并且周围没有支撑,在静压力场景时会对器件本体以及对应的芯片焊点造成损害从而导致移动终端失效。
此外,由于此类模块中与大器件相连的部分均有大电流的过流要求,因此需要在相邻层线路之间增加大量的过孔来保证过流能力与减小阻抗值,但增加过孔又会带来额外阻抗与损耗。
综上所述,现有的移动终端存在内部结构设置影响厚度、在静压力场景下容易导致失效以及额外添加过孔带来阻抗与损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存在内部结构设置影响厚度、在静压力场景下容易导致失效以及额外添加过孔带来阻抗与损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包括:
PCB板本体,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凹槽;
PCB器件,PCB器件包括连接端子,PCB器件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内,连接端子包括位于凹槽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凹槽外的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与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PCB板本体上制作凹槽;
将PCB器件设置于凹槽内,使PCB器件的其中一部分位于凹槽内部,其中PCB器件的连接端子包括位于凹槽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凹槽外的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与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印制电路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凹槽,PCB器件的一部分位于凹槽的内部,PCB器件所包含的连接端子包括位于凹槽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凹槽外的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与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上述结构可以降低器件突出PCB板本体表面的高度,进而降低印制电路板与电子器件组装后所形成的组装结构的高度,还可以在相同高度的前提下增加器件本体与屏蔽罩本体之间的安全间隙,提升组装结构抗外界静压力的能力,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可靠性,同时PCB器件与PCB板本体内的至少两导电层电连接,可以减少导电层间过孔的设置,进而减小由于过孔所带来的阻抗和损耗。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本体上开设凹槽示意图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制电路板示意图一;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本体上开设凹槽示意图二。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制电路板示意图二;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制电路板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本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
PCB板本体1,PCB板本体1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凹槽11;PCB器件2,PCB器件2包括连接端子21,PCB器件2的一部分位于凹槽11内,连接端子21包括位于凹槽11内的第一部分211和位于凹槽11外的第二部分212,且第一部分211与PCB板本体1内的导电层12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包括表面设置凹槽11的PCB板本体1,以及部分位于凹槽11内部的PCB器件2,其中PCB器件2包括器件本体22以及连接端子21,连接端子21包括位于凹槽11内的与PCB板本体1内的导电层12电连接的第一部分211,还包括位于凹槽11外的第二部分212。
通过将PCB器件2设置于凹槽11内,可以降低PCB器件2突出PCB板本体1表面的高度,进而降低PCB板本体1与电子器件组装后所形成的组装结构的高度,还可以在相同高度的前提下增加器件本体22与屏蔽罩本体之间的安全间隙,提升组装结构抗外界静压力的能力,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PCB板本体1包括多个导电层12,相邻导电层12之间设置有介质层13,且靠近PCB板本体1的第一表面的层结构为第一导电层,靠近PCB板本体1的第二表面的层结构为第二导电层,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
PCB板本体1包括平行设置的导电层12和介质层13,导电层12与介质层13依次排列,相邻导电层12之间设置一介质层13,相邻介质层13之间设置一导电层12,且PCB板本体1的顶层与底层均为导电层12。PCB板本体1的顶层为靠近第一表面的层结构,PCB板本体1的底层为靠近第二表面的层结构。其中,介质层13为非导电材质,通常可采用耐燃材料等级代号为FR-4的材料,导电层12可以为铜箔。
其中,连接端子21的第二部分212通过导电件3与第一导电层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导电件3可以为焊接剂,通过焊接剂实现位于凹槽11外的连接端子21的第二部分212与第一导电层的粘连,然后通过焊接实现连接端子21的第二部分212与第一导电层的连接,其中焊接剂可以为锡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凹槽11的侧壁由至少一导电层12和至少一介质层13的断面组成,凹槽11的底面由导电层12构成,且底面的中部为介质部分、两端形成导电部分。
在PCB板本体1的第一表面上所形成的凹槽11使得PCB板本体1内的至少一个导电层12与至少一个介质层13形成断口。其中位于凹槽11内部的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与断口处的导电层12连接,同时还可以与断口处的介质层13接触。
在PCB板本体1的第一表面上所形成的凹槽11的底面中部为介质部分,其凹槽11的底面两端为导电部分,可以使得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与凹槽11底面的导电部分接触。
其中,凹槽11的底面的导电层12与断口位置重叠的部分区域的导电介质在PCB板本体1制作的过程中被剔除,且被剔除的部分被介质填充,其中被剔除的部分区域为与断口位置重叠的中部区域,因而可以形成凹槽11底面的中部为介质部分、两端形成导电部分的结构。
其中,凹槽11的侧壁可以由一个导电层12和一个介质层13的断面组成,还可以由两个导电层12和两个介质层13的断面组成,或者其他数量的导电层12和对应的介质层13的断面组成。不论凹槽11的断面如何形成,凹槽11的底面均为两端为导电部分,中部为介质部分的结构形式。其中两端所形成的导电部分的面积需要大于或者等于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的面积。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与第一导电层的断面连接,同时与凹槽11底面的导电部分连接。
此时凹槽11的侧壁由一个导电层12和一个介质层13的断面组成,即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一介质层上开设断口,第一介质层为与第一导电层相邻的层结构。其中与第一介质层相邻的第四导电层形成凹槽11的底面,且该第四导电层与断口位置相重叠的中部区域为介质部分,两端为导电部分。
下面对此种结构的形式方式进行介绍:
PCB板本体1内的第一导电层与对应的第一介质层形成断口,与第一导电层相邻且与第一介质层依次排列的第四导电层形成凹槽11的底面。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导电层与断口位置重叠的部分区域的导电介质在PCB板本体1制作的过程中被剔除,且被剔除的部分被介质填充。其中第四导电层与断口位置重叠的中部区域的导电介质被剔除,第四导电层与断口位置重叠的两端区域的导电介质保留,进而可以形成第四导电层与断口位置相重叠的中部区域为介质部分,两端为导电部分。
进一步而言,在PCB板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第四导电层与断口位置相重叠的两端的导电部分,与第一导电层非重叠设置,因此第四导电层与断口位置相重叠的两端的导电部分形成连接区域,可以利用连接区域对连接端子21进行支撑。
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侧壁与第一导电层的断面电连接,由于连接端子21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的尺寸小于中间位置的尺寸,因此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侧壁可以与第一介质层的断面部分接触或者不接触。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与第四导电层连接,具体为:第一部分211的底端与连接区域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四导电层上形成介质部分,可以避免短路情况的发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通过导电件3与凹槽11底面的导电部分连接。
凹槽11的底面两端形成导电部分,在连接端子21位于凹槽11内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与凹槽11的底面连接时,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可以通过导电件3实现与凹槽11底面的导电部分的连接。
其中这里的导电件3为焊接剂,通过焊接剂实现位于凹槽11内的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与凹槽11的底面处的导电部分粘连,然后通过焊接实现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与凹槽11的底面处的导电部分连接,其中焊接剂可以为锡膏。
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中,位于凹槽11内的连接端子21与PCB板本体1内的至少两个导电层12电连接,可以不用在两个导电层12之间额外设置过孔,减小由于过孔所带来的阻抗和损耗。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PCB板本体1内部包括一导电结构14,凹槽11设置于导电结构14上;导电结构14包括:部分第一导电层以及填充于部分第一导电层与部分第三导电层之间的导电介质,第三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相邻或间隔预设数目个导电层;部分第三导电层形成凹槽11的底面,底面的中部为介质部分、两端形成导电部分,导电结构14的断面形成凹槽11的侧壁。
在PCB板本体1的内部形成一导电结构14,其中导电结构14包括部分第一导电层以及填充于部分第一导电层与部分第三导电层之间的导电介质,这里的第三导电层可以为与第一导电层相邻的导电层,也可以与第一导电层之间间隔预设数目个导电层。
这里的部分第一导电层为在第一导电层中截取第一区域,相应的部分第三导电层为在第三导电层中截取第一区域,在截取完成后,将位于两个第一区域之间的部分均填充导电介质,此时可形成导电结构14。
然后可以在导电结构14上开设凹槽11,其中所形成的凹槽11的侧壁为导电结构14的断面,所形成的凹槽11的底面为部分第三导电层。凹槽11的底面形成中部为介质部分、两端为导电部分的结构。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形成方式进行介绍:
在PCB板本体1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三导电层之间设置一盲孔,其中盲孔的直径需要大于所开设的凹槽11长度。在盲孔内电镀导电介质,使得部分第一导电层与部分第三导电层之间填充导电介质。在PCB板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与盲孔位置重叠的部分第一导电层以及盲孔内的导电介质形成导电结构14。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11设置于导电结构14的中部,在PCB板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第三导电层与凹槽11重叠的部分区域的导电介质被剔除,且被剔除的区域被介质填充。其中被剔除导电介质而形成的区域的长度小于凹槽11的长度,使得凹槽11的底面形成中部为介质部分,两端为导电部分的结构。
其中,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与凹槽11的侧壁通过导电件3连接,同时与凹槽11底面的导电部分通过导电件3连接。
设置于凹槽11内的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分别与凹槽11的侧壁以及凹槽11的底面连接,其中第一部分211的侧面通过导电件3与凹槽11的侧壁连接,第一部分211的底端通过导电件3与凹槽11的底面的导电部分连接。
这里的导电件3为焊接剂,通过焊接剂可以实现位于凹槽11内的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与凹槽11的底面处的导电部分粘连,然后通过焊接实现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与凹槽11的底面处的导电部分连接,其中焊接剂可以为锡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形式,可以在降低器件突出PCB板本体表面的高度,减小由于过孔所带来的阻抗和损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邻层间的过流能力,同时提升焊接剂与连接端子的结合面积,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PCB器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端子21,两个连接端子21均包括位于凹槽11内的第一部分211,两个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与PCB板本体1内的导电层12电连接,且与两个第一部分211连接的导电层12分离设置。
PCB器件2包括器件本体22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端子21,其中连接端子21位于器件本体22的两侧,两个连接端子21的结构相同,均形成为部分设置于凹槽11内部的结构,且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位于凹槽11内部,连接端子21的第二部分212位于凹槽11的外部。
其中,针对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与第一导电层的断面连接,同时与凹槽11底面的导电部分连接的情况,具体结构为:两个连接端子21均与PCB板本体1的第一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连接,第一导电层为PCB板本体1的顶层,第四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之间间隔第一介质层,且部分第四导电层形成为凹槽11的底面,凹槽11底面的两端为导电部分,中部为介质部分。两个连接端子21位于凹槽11内的第一部分211均与第一导电层的断面和第四导电层的导电部分连接。其中第一导电层的断面为两个,且分离设置;第四导电层的导电部分也为两个,两个导电部分也分离设置。连接端子21位于凹槽11内的第一部分211的侧壁与第一导电层的断面连接,连接端子21位于凹槽11内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与第四导电层的导电部分连接。
其中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通过导电件3与凹槽11的底部粘连,连接端子21的第二部分212通过导电件3与PCB板本体1的第一导电层粘连,导电件3即为焊接剂,在通过焊接剂实现粘连后,利用焊接工艺实现固定连接,这里的焊接剂可以为锡膏。
其中针对PCB板本体1内部包括一导电结构14,凹槽11设置于导电结构14上,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与凹槽11的侧壁通过导电件3连接,同时与凹槽11底面的导电部分通过导电件3连接的情况,具体的结构形式为:两个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侧壁均与凹槽11的侧壁连接,两个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端均与凹槽11的底部连接。
其中连接端子21的底端通过导电件3与凹槽11底面的导电部分粘连,连接端子21的第一部分211的侧壁通过导电件3与凹槽11的内壁粘连,连接端子21的第二部分212通过导电件3与PCB板本体1的第一导电层粘连。导电件3即为焊接剂,在通过焊接剂实现粘连后,利用焊接工艺实现固定连接,这里的焊接剂可以为锡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导电层与连接端子接触的表面位置,在设置焊接剂之前,需要在导电层的表面设置OSP(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s,有机保护膜),以对导电层进行保护。其中OSP在焊接的过程中可被焊接剂清除,以保证焊接过程的实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PCB板本体1顶部的第一导电层上和底部的第二导电层上需要覆盖油墨,当然第一导电层与连接端子21连接的位置可以清除油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在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凹槽,PCB器件的一部分位于凹槽的内部,PCB器件所包含的连接端子包括位于凹槽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凹槽外的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与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上述结构可以降低器件突出PCB板本体表面的高度,进而降低印制电路板与电子器件组装后所形成的组装结构的高度,还可以在相同高度的前提下增加器件本体与屏蔽罩本体之间的安全间隙,提升组装结构抗外界静压力的能力,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可靠性,同时PCB器件与PCB板本体内的至少两导电层电连接,可以减少导电层间过孔的设置,进而减小由于过孔所带来的阻抗和损耗。进一步的,还可以增加邻层间的过流能力同时提升焊接剂与连接端子的结合面积,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印制电路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在PCB板本体上制作凹槽。
首先在PCB板本体上制作凹槽,在制作凹槽之前需要对PCB板的结构进行了解。PCB板本体的内部包括平行设置的导电层和介质层,导电层与介质层依次排列,相邻导电层之间设置一介质层,相邻介质层之间设置一导电层,且PCB板本体的顶层与底层均为导电层。介质层为非导电材质,通常采用FR-4材质,导电层可以为铜箔。由于在PCB板本体上制作的凹槽需要容纳部分PCB器件,为了保证PCB器件的有效性,需要实现PCB器件与PCB板本体内导电层的连接。
在PCB板本体上制作凹槽的步骤包括:利用激光在完成线路与钻孔的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制作凹槽。
在制作凹槽时,需要选用完成线路与钻孔制作的PCB板本体,然后利用激光在选用的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进行凹槽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根据预设的尺寸信息进行制作。
下面对凹槽的制作过程进行介绍:
在包括多个导电层的PCB板本体上制作凹槽,使PCB板本体内的至少一导电层和至少一介质层的断面形成凹槽的内壁,且使一导电层形成凹槽的底面,其中底面的中部为介质部分、两端形成导电部分。
具体为:在PCB板本体的至少一个导电层和至少一介质层上设置断口,在形成断口之后,可以利用断口处的断面形成凹槽的内壁。由于凹槽需要容置部分PCB器件,为了保证PCB器件的连接有效性,需要使得PCB板本体内的其中一导电层形成凹槽的底面,此时至少需要两个导电层以及位于两导电层之间的介质层来形成凹槽。
可以在PCB板本体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一介质层上形成断口,利用PCB板本体的第四导电层作为凹槽的底面,此时断口处的第一导电层、第一介质层的断面形成凹槽的内壁,部分第四导电层形成凹槽的底面。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层为PCB板本体的顶层,第二导电层为PCB板本体的底层,第一介质层与第一导电层相邻,第四导电层与第一介质层相邻。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第四导电层与断口位置重叠的部分区域的导电介质在PCB板本体制作的过程中被剔除,且被剔除的部分被介质填充。其中被剔除导电介质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断口的长度,且被剔除导电介质的部分与断口的重叠位置在断口的中部,使得第四导电层所形成的凹槽底面的两端仍为导电介质。进一步而言,在PCB板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形成的凹槽的底面与第一导电层存在非重叠区域,这里的非重叠区域为导电部分,可以实现对连接端子的支撑以及与连接端子的电连接。
其中PCB器件包括器件本体以及设置于器件本体相对两端的两个连接端子。上述过程可以使得凹槽的底面中部形成介质区域,进而可以避免短路情况的发生。
针对PCB板本体而言,其对应的制作过程为:以一导电层和介质层为基准,分别向两端按照导电层和介质层依次排列的原则进行叠加,形成PCB板本体,且所形成的PCB板本体的顶层与底层均为导电层。针对本实施例利用第一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形成凹槽的实例而言,在形成第四导电层之后,剔除第四导电层上的部分导电介质,并用介质填充,在形成第一导电层时,剔除第一导电层上的部分导电介质,且剔除的部分与第四导电层上剔除的部分有重合区域,第一导电层的剔除区域大于第四导电层,且第四导电层的剔除区域位于第一导电层的剔除区域的中部。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其中标号131所指代的区域为介质区域,标号121所指代的区域为导电区域。上述结构可以便于后续凹槽的制作,以及避免发生短路故障。
在形成PCB板之后,需要在PCB板上按照传统的PCB板制作方式制作线路与钻孔,标号15所指代的区域为PCB板上的线路,标号16所指代的区域为在PCB板上形成的钻孔。至此形成了完成线路与钻孔制作的PCB板本体。然后可以在PCB板本体上设置凹槽,其中在PCB板本体上形成凹槽的状态如图1所示,标号11所指代的区域为凹槽。
凹槽的制作过程还包括:
在包括多个导电层的PCB板本体上制作盲孔,盲孔使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三导电层连通,其中第一导电层为靠近PCB板本体第一表面的导电层,第三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相邻或间隔预设数目个导电层;在盲孔内部填充导电介质,使得第一导电层的预设区域与盲孔内的导电介质形成一整体的导电结构,预设区域为第一导电层上与盲孔对应的区域;在导电结构上设置凹槽。
具体为:设置于PCB板本体内部的导电结构由第一导电层的预设区域以及盲孔内的导电介质形成,在导电结构上开设凹槽,PCB器件的连接端子位于凹槽内的部分与凹槽的内壁电连接,同时与凹槽的部分底面连接。其中凹槽的内壁均为导电介质,第三导电层可以与第一导电层相邻,也可以与第一导电层间隔预设数目的导电层。
下面以第一导电层、第三导电层为相邻两导电层为例进行说明。
在完成线路与钻孔制作的PCB板本体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三导电层之间设置一盲孔,其中盲孔的直径需大于所要开设的凹槽长度,且盲孔的直径等于预设区域对应的长度。在盲孔内电镀导电介质,使得第一导电层的预设区域与部分第三导电层之间填充导电介质。与盲孔位置重叠的第一导电层的预设区域与盲孔内的导电介质形成整体的导电结构。然后在导电结构上设置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设置于导电结构的中部,在PCB板本体厚度方向上,第三导电层与凹槽重叠的中部区域的导电介质被剔除,且被剔除的区域被介质填充。第三导电层与凹槽重叠的两端为导电介质,利用第三导电层与凹槽重叠的两端的导电介质可以对连接端子进行支撑。在导电部分上开设凹槽的状态如图3所示,标号11所指代的区域为凹槽。
此种结构,可以在降低器件突出PCB板本体表面的高度,减小由于过孔所带来的阻抗和损耗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增加邻层间的过流能力同时提升焊接剂与连接端子的结合面积,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步骤502、将PCB器件设置于凹槽内,使PCB器件的其中一部分位于凹槽内部,其中PCB器件的连接端子包括位于凹槽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凹槽外的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与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
其中在将PCB器件设置于凹槽内之前,还需要使用钢网印刷或者喷涂方式在凹槽内与连接端子连接的位置设置焊接剂。
将PCB器件设置于凹槽内的过程为:通过贴片机将PCB器件放置在凹槽内;将PCB器件的连接端子的第二部分通过导电件与靠近PCB板本体第一表面的第一导电层连接;将PCB板本体以及PCB器件通过回流焊炉,使得PCB器件与PCB板本体形成焊接。
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实现连接端子位于凹槽外部的第二部分通过导电件与靠近PCB板本体第一表面的第一导电层连接,以及使得PCB器件与PCB板本体形成焊接,上述的导电件即为焊接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制作方法,在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凹槽,使得PCB器件的一部分位于凹槽的内部,PCB器件的连接端子的第一部分位于凹槽内且与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PCB器件的连接端子的第二部分位于凹槽外且与PCB板本体的表面的导电层连接,可以降低器件突出PCB板本体表面的高度,进而降低印制电路板与电子器件组装后所形成的组装结构的高度,还可以在相同高度的前提下增加器件本体与屏蔽罩本体之间的安全间隙,提升组装结构抗外界静压力的能力,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可靠性,同时PCB器件与PCB板本体内的至少两导电层电连接,可以减少导电层间过孔的设置,进而减小由于过孔所带来的阻抗和损耗。进一步的,不同的凹槽设置方式,还可以增加邻层间的过流能力同时提升焊接剂与连接端子的结合面积,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不限于高器件的应用场景,还可以发散至需要降低高度,或者增加器件所在区域相邻层过流能力以及器件焊接强度同时确保其可维修性的应用场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移动终端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移动终端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移动终端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板本体,所述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凹槽;
PCB器件,所述PCB器件包括连接端子,所述PCB器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位于所述凹槽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凹槽外的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
其中,所述PCB板本体包括多个导电层,相邻导电层之间设置有介质层,且靠近所述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层结构为第一导电层,靠近所述PCB板本体的第二表面的层结构为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
其中,所述PCB板本体内部包括一导电结构,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导电结构上;
所述导电结构包括:部分第一导电层以及填充于所述部分第一导电层与部分第三导电层之间的导电介质,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邻或间隔预设数目个导电层;
所述部分第三导电层形成所述凹槽的底面,所述底面的中部为介质部分、两端形成导电部分,所述导电结构的断面形成所述凹槽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二部分通过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侧壁由至少一导电层和至少一介质层的断面组成,所述凹槽的底面由导电层构成,且所述底面的中部为介质部分、两端形成导电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断面连接,同时与所述凹槽底面的导电部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一部分通过导电件与所述凹槽底面的导电部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通过导电件连接,同时与所述凹槽底面的导电部分通过所述导电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5或6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焊接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端子,两个所述连接端子均包括位于所述凹槽内的第一部分,两个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一部分与所述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且与两个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导电层分离设置。
9.一种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PCB板本体上制作凹槽;
将PCB器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使所述PCB器件的其中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部,其中所述PCB器件的连接端子包括位于所述凹槽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凹槽外的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PCB板本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
其中,在PCB板本体上制作凹槽的步骤,包括:
在包括多个导电层的所述PCB板本体上制作盲孔,所述盲孔使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三导电层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为靠近所述PCB板本体第一表面的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邻或间隔预设数目个导电层;
在所述盲孔内部填充导电介质,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的预设区域与所述盲孔内的导电介质形成一整体的导电结构,所述预设区域为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与所述盲孔对应的区域;
在所述导电结构上设置所述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CB板本体上制作凹槽的步骤包括:
利用激光在完成线路与钻孔的所述PCB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制作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CB板本体上制作凹槽的步骤,包括:
在包括多个导电层的所述PCB板本体上制作所述凹槽,使所述PCB板本体内的至少一导电层和至少一介质层的断面形成所述凹槽的内壁,且使一导电层形成所述凹槽的底面,其中所述底面的中部为介质部分、两端形成导电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CB器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之前,还包括:
使用钢网印刷或者喷涂方式在所述凹槽内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的位置设置焊接剂。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CB器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步骤包括:
通过贴片机将所述PCB器件放置在所述凹槽内;
将所述PCB器件的连接端子的第二部分通过导电件与靠近所述PCB板本体第一表面的第一导电层连接;
将所述PCB板本体以及所述PCB器件通过回流焊炉,使得所述PCB器件与所述PCB板本体形成焊接。
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制电路板。
CN201810089210.0A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282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9210.0A CN108282957B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PCT/CN2019/073168 WO2019149148A1 (zh) 2018-01-30 2019-01-25 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AU2019215528A AU2019215528B2 (en) 2018-01-30 2019-01-25 Printed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obile terminal
BR112020015576-4A BR112020015576A2 (pt) 2018-01-30 2019-01-25 placa de circuito impresso,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da mesma e terminal móvel.
JP2020540770A JP2021511675A (ja) 2018-01-30 2019-01-25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の作製方法及びモバイル端末
US16/963,433 US11490520B2 (en) 2018-01-30 2019-01-25 Printed circuit boar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0207022390A KR102488402B1 (ko) 2018-01-30 2019-01-25 인쇄 회로 기판, 인쇄 회로 기판의 제작 방법 및 이동 단말
EP19748194.8A EP3749070A4 (en) 2018-01-30 2019-01-25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IRCUIT BOARD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9210.0A CN108282957B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957A CN108282957A (zh) 2018-07-13
CN108282957B true CN108282957B (zh) 2019-10-15

Family

ID=62807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89210.0A Active CN108282957B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0520B2 (zh)
EP (1) EP3749070A4 (zh)
JP (1) JP2021511675A (zh)
KR (1) KR102488402B1 (zh)
CN (1) CN108282957B (zh)
AU (1) AU2019215528B2 (zh)
BR (1) BR112020015576A2 (zh)
WO (1) WO20191491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957B (zh) 2018-01-30 2019-10-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220135442A (ko) * 2021-03-30 2022-10-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연결구조체 내장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판구조체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3064B2 (en) * 2004-09-25 2010-02-16 Banpil Photonics, Inc. High-speed flex printed circu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103517576A (zh) * 2012-06-19 2014-01-15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加工方法及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CN105164798A (zh) * 2013-03-13 2015-12-16 施韦策电子公司 电子组件和制造电子组件的方法
CN106231790A (zh) * 2016-07-27 2016-12-14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电路板及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1790A (en) * 1997-03-12 1999-01-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tackable and cost-reduced transformer with embedded EMI filters
JP2002198638A (ja) * 2000-12-27 2002-07-12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チップ部品の実装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実装構造及び実装方法
US20040246689A1 (en) 2003-06-03 2004-12-09 Espinoza-Ibarra Ricardo 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surface mount component in an etched well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005325B2 (en) * 2004-02-05 2006-02-28 St Assembly Test Services Ltd. Semiconductor package with passive device integration
JP4451238B2 (ja) * 2004-07-20 2010-04-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部品内蔵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部品内蔵基板
US7523546B2 (en) * 2005-05-04 2009-04-2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omposite lay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311766A (ja) 2006-04-17 2007-11-29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多層基板とその実装方法
JP2008130941A (ja) 2006-11-22 2008-06-0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基板実装方法
JP5395360B2 (ja) * 2008-02-25 2014-01-22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内蔵基板の製造方法
US9070393B2 (en) * 2009-01-27 2015-06-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n which wiring is provided on its surface
TWI438792B (zh) * 2011-01-04 2014-05-21 Cyntec Co Ltd 電感器
US20140055961A1 (en) * 2012-08-23 2014-02-27 Shayan Malek Printed Circuit Boards with Recesses
GB201318870D0 (en) * 2013-10-25 2013-12-11 Litecool Ltd LED package and LED module
JP6289063B2 (ja) * 2013-12-09 2018-03-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半導体装置
US9549468B1 (en) * 2015-07-13 2017-01-17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semiconductor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282957B (zh) * 2018-01-30 2019-10-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3064B2 (en) * 2004-09-25 2010-02-16 Banpil Photonics, Inc. High-speed flex printed circu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103517576A (zh) * 2012-06-19 2014-01-15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加工方法及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CN105164798A (zh) * 2013-03-13 2015-12-16 施韦策电子公司 电子组件和制造电子组件的方法
CN106231790A (zh) * 2016-07-27 2016-12-14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电路板及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957A (zh) 2018-07-13
US20210045248A1 (en) 2021-02-11
JP2021511675A (ja) 2021-05-06
KR102488402B1 (ko) 2023-01-12
WO2019149148A1 (zh) 2019-08-08
EP3749070A1 (en) 2020-12-09
AU2019215528A1 (en) 2020-08-13
AU2019215528B2 (en) 2021-12-02
EP3749070A4 (en) 2021-03-24
US11490520B2 (en) 2022-11-01
KR20200106062A (ko) 2020-09-10
BR112020015576A2 (pt)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9065A (zh) 一种电路板元器件的焊接方法
CN110312363B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组件及终端
CN108282957B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30265731A1 (en) Circuit board system
CN108601203B (zh) 一种pcb及pcba
CN101355845A (zh) 具有导电凸块的基板及其工艺
CN103843077B (zh) 扁平电缆
CN103219306A (zh) 嵌埋有电子组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法
CN109936912A (zh) 具有旁路电容的电子模块卡
JP3673417B2 (ja) 多層状ハイブリッド集積回路装置の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483931B2 (en) All-directions embeded modul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all-directions embeded module, and all-directions packaging structure
CN204634145U (zh) 多层基板
CN213186710U (zh) 印刷电路板以及电子设备
CN205793635U (zh) Pcb板的连接结构
KR20180117010A (ko) Multi 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이하 PCB라 칭한다.)내 일부 회로를 일정 전압 전류 이상의 고압 또는 고전류가 흐르도록 회로를 구성하고자, 필요한 회로를 절연 wire로 대체함에 있어 절연 wire를 접합하는 방법 및 그러한 방식으로 제조된 PCB
CN114206000A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5210458A (zh) 印刷电路板
CN209748929U (zh) 多样化装配印刷线路板
CN104733153B (zh) 叠层片式磁珠
CN105792511B (zh) 一种焊盘兼容结构以及pcb板
JP4152905B2 (ja) コンデンサモジュール装置
CN216648296U (zh) 复合型电子元件
CN115052420B (zh) 一种电子电路层叠设计的电路板及其设计方法
CN210093649U (zh) 选择性桥连的电路板
CN210958969U (zh) 一种基于大容量叠层电容的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