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1839A - 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1839A
CN108281839A CN201711478695.4A CN201711478695A CN108281839A CN 108281839 A CN108281839 A CN 108281839A CN 201711478695 A CN201711478695 A CN 201711478695A CN 108281839 A CN108281839 A CN 108281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tact
water
proof connecto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86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1839B (zh
Inventor
深见刚
中泽阳
中泽阳一
那须岳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81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1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68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by incorporating or moulding on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or layers, e.g. foam blocks
    • B29C70/72Encapsulating inserts having non-encapsulated projections, e.g. extremities or terminal portion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king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onnection, coupling, or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4Assembling by moulding on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7Coupling devices presenting arrays of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该防水连接器是小型的。防水连接器(10)具有至少一个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触头(12)、在内部配设有触头(12)的金属制的壳体(16)、以及以使触头(12)和壳体(16)成为一体的方式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外壳(32),其中,壳体(16)在一方具有供对方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21),外壳(32)形成有壳体(16)的使插入口(21)侧的外周露出壳体(16)的长度方向的规定的宽度的外周露出部(24),在壳体(16)的外周露出部(24)上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防水部(49)。

Description

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4月14日、发明名称为“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为201410144114.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金属制的壳体的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详细地说,涉及将防水用的部件直接设置在壳体上的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知有具有防水性的防水连接器。以往,作为用于得到连接器的防水性的手段,采用在构成连接器的壳体的外侧嵌件成型出外壳、或者组装外壳,并在该外壳的外周安装橡胶等树脂材料的结构,通过使该树脂材料按压在所连接的对方连接器等的想要紧贴的零件或面上来得到连接器的防水性。
作为这样的连接器,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件(连接器)的发明。在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具有防水功能的连接器件中,具有:大致筒状的框体;呈壁状地设置在所述框体内的支撑部;由所述支撑部支撑的触头端子和电源端子;安装在所述框体的内侧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框体的连接端子插入侧的端部附近且围绕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周的密封材料。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件的发明,通过将密封材料设置在框体的连接端子插入侧的端部附近,可以防止在框体和连接器件之间水进入得深,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水向电路基板的浸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08679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件中,密封材料围绕设置在外壳的外周,并且在框体的内侧安装有壳体。即,密封材料设置在壳体和框体的外侧,因而存在连接器件大型化的课题。并且,由于需要另外设置密封材料,因而还存在连接器件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者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和待解决的课题,反复进行各种实验,结果发现,通过在壳体上直接设置防水用的部件,能够实现防水连接器的小型化,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型的防水连接器,还在于提供容易制造的防水连接器。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实现了小型化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还在于提供容易制造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形态的防水连接器具有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至少一个触头、和在内部配设所述触头的金属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一方具有供对方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
在所述壳体的所述插入口侧的外周上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防水部。
并且,第2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的防水连接器中,所述触头和所述壳体借助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外壳被设置成为一体,
所述外壳形成为设置有所述壳体的使所述插入口侧的外周露出的外周露出部,
所述防水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露出部。
并且,第3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的防水连接器中,所述防水部是通过将弹性材料嵌件成型而被设置成为一体的防水部件。
并且,第4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的防水连接器中,所述防水部安装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防水零件。
并且,第5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第2形态的防水连接器中,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插入口相反的一侧由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封闭部封闭,
所述封闭部以使所述触头的一侧配设在所述壳体内、并使所述触头的另一侧突出到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方式来固定,并且在配设有所述触头的部分延伸而形成有支撑所述触头的触头支撑部,
在所述触头支撑部上形成有供所述触头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触头接触的部分露出的触头露出部,
将所述触头支撑部夹在中间而在所述触头露出部的相反侧一体地设置有板状的加强部件。
并且,第6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第2~5形态中任一形态的防水连接器中,在所述外壳上安装有覆盖所述外壳的金属制的屏蔽罩,
在由所述屏蔽罩覆盖的部分的所述外壳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
所述屏蔽罩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开口部接触。
第7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
第一工序,将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至少一个触头、和在内部配设所述触头并且在一方具有供对方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的金属制的壳体设置在嵌件成型机内,以设置使所述壳体的所述插入口侧的外周露出的外周露出部的方式,利用绝缘性的树脂材料通过嵌件成型与所述触头和所述壳体一体地形成外壳;以及
第二工序,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露出部设置防水部。
并且,第8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7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所述防水部设置有通过对弹性材料进行嵌件成型而成型为一体的防水部件。
并且,第9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7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所述防水部安装有另外成型的防水零件。
并且,第10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7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第一工序中,
形成封闭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插入口相反的一侧的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封闭部,
所述封闭部以使所述触头的一侧配设在所述壳体内、并使所述触头的另一侧突出到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方式来固定,并且在配设有所述触头的部分延伸地形成有支撑所述触头的触头支撑部,
在所述触头支撑部上形成有使所述触头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触头接触的部分露出的触头露出部,
将所述触头支撑部夹在中间而在所述触头露出部的相反侧一体地设置有板状的加强部件。
并且,第11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7~10形态中的任一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具有以覆盖所述外壳的方式安装屏蔽罩的第三工序,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
在所述外壳的由所述屏蔽罩覆盖的部分上形成使所述壳体的一部分露出的至少一个开口部,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所述屏蔽罩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开口部接触。
根据第1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由于防水部直接设置在壳体的外周,因而与形成了外壳之后设置防水部的现有的连接器相比,可以将设置有防水部的部分的厚度形成得薄,可以实现防水连接器的低高度化和小型化。
并且,根据第2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由于防水部直接设置在壳体的从外壳露出设置的外周露出部上,因而即使形成外壳也可以使设置有防水部的部分的厚度形成得薄,可以实现防水连接器的低高度化和小型化。
并且,根据第3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由于防水部是使防水部件嵌件成型而形成的,因而可以容易形成防水部件。
并且,根据第4形态的防水连接器,防水部通过安装由弹性材料另外形成的防水零件,可以容易形成。
并且,根据第5形态的防水连接器,通过设置加强部件,可以强化触头和支撑触头的触头支撑部,因而当将防水连接器的触头和对方连接器的对方触头连接时,即使触头被对方触头按压,也可以抑制触头弯曲或变形,可以保持高的接触压力。
并且,根据第6形态的防水连接器,通过使壳体和屏蔽罩接触而进行电导通,可以使壳体内的静电释放到外部,可以抑制短路等。
根据第7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壳体上直接设置防水部,因而与现有的在外壳上设置防水部的连接器相比,可以制造能实现低高度化和小型化的防水连接器。
并且,根据第8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由于能够通过利用嵌件成型在壳体的外周露出部上一体地形成防水部件来形成防水部,因而可容易成型防水部。并且,由于将防水部件直接成型在壳体上,因而可以制造小型的防水连接器。
并且,根据第9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由于将另外成型的防水零件安装在壳体上来形成防水部,因而可以容易制造小型的防水连接器。
并且,根据第10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通过设置加强部件,可以强化触头和触头保持部,因而可以抑制由于当触头与对方触头连接时的按压力而发生弯曲或变形,可以制造能保持高的接触压力的防水连接器。
并且,根据第11形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屏蔽罩,使壳体和屏蔽罩接触,来将壳体内的静电等释放到外部,可以制造抑制了短路的防水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中,(A)是实施方式1和2的防水连接器的立体图,(B)是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中,(A)是嵌件成型体的立体图,(B)是沿着图3的(A)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
图4中,(A)是嵌件成型体的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从一方观察的侧视图。
图5中,(A)是嵌件成型体的俯视图,(B)是仰视图。
图6中,(A)是多个触头的立体图,(B)是一个触头的立体图。
图7中,(A)是壳体的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主视图,(D)是从一方观察的侧视图,(E)是仰视图。
图8中,(A)是加强部件的立体图,(B)是主视图,(C)是俯视图,(D)是从一方观察的侧视图。
图9中,(A)是屏蔽罩的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主视图,(D)是从一方观察的侧视图,(E)是后视图。
图10中,(A)是制造外壳的工序的剖视图,(B)是制造防水部件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的分解图。
标号说明
10、10A:防水连接器;11:嵌件成型体;12:触头;13:触头主体;14:连接部;14a:末端部分;15:接触部;15a:末端部分;16:壳体;17:上面;17a:第1延伸部;17b:第1突出部;18:底面;18a:凹部;19:第1侧面;20:第2侧面;21:插入口;21a:锥部;22:突出口;23:空间;24:外周露出部;25:加强部件;26:支撑面;27:前方部;27a:前方立设部;28:后方部;28a:第2延伸部;28b:第2突出部;29:第1侧方部;29a:第1侧方立设部;30:第2侧方部;30a:第2侧方立设部;31:孔;32:外壳;33:正面部;34:背面部;34a:卡定突起;35:侧面部;35a:低阶部;35b:高阶部;36:侧面部;37:槽;38:卡合部;39:突起部;40:槽部;41:上面部;41a:开口部;42:底面部;43:分隔壁部;44:端部分隔壁部;45:凸缘部;46:封闭部;46a:贯穿插入部;47:触头支撑部;47a:分隔部;47b:末端部;48:触头露出部;49、49A:防水部;50:防水部件;50a:外周部;50A:防水零件;50Aa:安装口;50Ab:凹陷;51:屏蔽罩;52:上面板部;52a:开孔;52b:导通片;53:背面板部;53a:罩端子;54:第1侧面板部;54a:卡合槽;54b:凸部;54c:卡定片;55:第2侧面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示出用于使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防水连接器和该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并没有意图将本发明限定于此,也可以同样适用于权利要求书包含的其它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防水连接器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防水连接器10是下述的结构:安装在构成便携电话机或便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信息终端的各种设备的框体上,并且与设置在框体内的基板连接,拆卸自如地插入连接有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对方连接器。另外,由于安装有防水连接器的设备可以利用公知的设备,因而省略图示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由以下部件构成:多个触头12;在内部配设有这些触头12的金属制的壳体16;设置在触头12的下部的加强部件25;以及使它们形成为一体的外壳32。该外壳32是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的,使得隔开规定的间隔被支撑并固定的触头12、壳体16和加强部件25成为一体。
并且,在外壳32上延伸地形成有对被配设在壳体16内的触头12进行支撑的触头支撑部47,夹着该触头支撑部47,在上侧配置有触头12,在下侧配置有加强部件25。另外,如图3所示,将触头12、壳体16及加强部件25通过嵌件成型与外壳32形成为一体的结构统称为嵌件成型体11。
并且,壳体16的与对方连接器连接的一侧成为防水部49。在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中,该防水部49设置有通过使弹性材料嵌件成型而形成为与壳体16成为一体的防水部件50。并且,在外壳32上安装有金属制的屏蔽罩51,覆盖外壳32的一部分。
另外,对构成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的触头12使用被按压在基板等上而进行接触的所谓压缩型的触头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表面安装型的触头。
下面,参照图3~图9,对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的各结构进行说明。首先,对构成嵌件成型体11的触头12、壳体16、加强部件25和外壳32进行说明,并且也一并对嵌件成型体11进行说明。
如图4的(A)、图4的(B)、图5的(B)和图6的(A)所示,实施方式1的触头12由多个例如5个触头12构成,被配置成夹着中心的触头12而对称。另外,实施方式1的5个触头12各自的形状不同,然而结构是相同的,因而如图6的(B)所示,以1个触头12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6的(B)所示,触头12具有由导电性的金属板体形成的触头主体13,该触头主体13在一方设置有与对方连接器所具备的对方触头连接的连接部14,并且在另一方设置有与配备在设备内的基板等接触的接触部15。并且,触头主体13的中央部附近的2个部位在相同方向上弯曲。并且,触头主体13是与在外壳32内配置有触头12的位置对应的形状,即2个部位向相反方向弯曲。
而且,触头12的连接部14的末端部分14a形成为曲面,从而可以顺畅地进行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触头之间的连接。并且,触头12的接触部15的末端部分15a也形成为曲面状,形成为也可以顺畅地进行与基板等的接触。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嵌件成型体11中的触头12由外壳32固定,触头主体13的一部分通过嵌件成型与外壳32固定成一体,并且,连接部14的除了与对方触头接触的面以外的面被固定在外壳32的触头支撑部47上而与触头支撑部47成为一体。
另外,实施方式1的触头12由5个构成,然而不限于此,可以是少于5个的数量,并且也可以是6个以上。并且,触头12的形状也不限于图6所示的形状,可以采用任意形状。
下面,对壳体16进行说明。如图3的(B)、图4的(A)和图7所示,壳体16由用具有规定的壁厚的金属制的板体形成的上面17、底面18、第1侧面19和第2侧面20构成。并且,壳体16在一方具有供对方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21,并且在另一方具有供所配设的触头12突出的突出口22,以具有在内部配设有多个触头12的空间23的筒状的扁平的长方体形成。
并且,壳体16的上面17形成为规定的面积的矩形,从上面17的突出口22侧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延伸的细板状的第1延伸部17a。该第1延伸部17a成为与后述的屏蔽罩51接触的部分,从而电导通(参照图1)。
并且,从各个第1延伸部17a形成有朝向壳体16的第1侧面19和第2侧面20侧突出的细板状的第1突出部17b。该第1突出部17b当设置在后述的嵌件成型机内时使用,并且通过使一部分与外壳32形成为一体,可以使壳体16与外壳32的一体化更牢固。
并且,壳体16的底面18形成为规定的面积的矩形状,使该底面18的一部分凹陷而得到的凹部18a形成在2个部位。该凹部18a形成为:在与对方连接器连接时,与形成在对方连接器的凸部卡合,可以可靠地进行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的连接,并且可以防脱从而不易脱离。而且,通过在底面18形成有凹部18a,使得与外壳32接触的面积增加,从而可以使与外壳32的一体化更牢固。
并且,图7的(A)所示的壳体16的上面17与第1、第2侧面19、20连接的部分倾斜地形成。另外,该壳体16的形状是根据连接的对方连接器的形状而形成的。并且,在壳体16的插入口21朝向内部的空间23侧形成有锥部21a,以便可以顺畅地插入对方连接器。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在嵌件成型体11中,在壳体16的插入口21侧的外周未形成有外壳32,而是使壳体16露出。该壳体16的露出的部分成为设置防水部件50的外周露出部24。
并且,如图3的(B)、图4的(A)和图8所示,加强部件25是规定的厚度的板状体,具有以可以支撑被配设在壳体16内的空间23中的多个触头12的面积形成的支撑面26。该支撑面26具有:配置在壳体16的插入口21侧的前方部27;与前方部27对置的后方部28;以及第1侧方部29和第2侧方部30。并且,在该支撑面26的前方部27、第1和第2侧方部29、30上分别形成有以规定的高度立设的前方立设部27a、第1侧方立设部29a和第2侧方立设部30a。
并且,在支撑面26的前方部27侧,从前方立设部27a到支撑面26形成有多个孔31。该孔31用于与设置在嵌件成型机内的模具56组合从而通过模具支撑被配设在壳体16的内部的触头12(参照图10的(A))。并且,用于使形成外壳32时的树脂材料从模具与加强部件25的孔31之间的间隙进入,形成触头支撑部47,并使外壳32与加强部件25一体化的孔。
并且,在支撑面26的后方部28形成有在该后方部28方向上延伸的第2延伸部28a,从该第2延伸部28a分别形成有向第1和第2侧方部29、30侧突出的细长板状的第2突出部28b。该各第2突出部28b当设置在后述的嵌件成型机内时使用,并且,通过使一部分与外壳32形成为一体,可以使加强部件25与外壳32的一体化更牢固。
下面,对外壳32进行说明。如图3~图5所示,外壳32覆盖壳体16的外侧,并在内部以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有触头12和加强部件25。外壳32形成为具有被配置在壳体16的插入口21侧的正面部33、与正面部33对置的背面部34、以及第1侧面部35和第2侧面部36、并且具有上面部41和底面部42的长方体状。并且,在外壳32上突出有上面部41、第1侧面部35、底面部42和第2侧面部36各自的靠正面部33侧的一部分,利用这些突出的部分形成环状的凸缘部45。
如图3的(A)和图4的(A)所示,外壳32的正面部33突出有壳体16,并且具有比该突出的壳体16的插入口21形成得大的面。并且,形成在壳体16上的凹部18a的一部分形成为与正面部33重叠。并且,从外壳32的正面部33突出的壳体16的外周成为设置有作为防水部49的防水部件50的外周露出部24。该外周露出部24成为从插入口21形成外壳32的正面部33的范围。
如图3的(B)和图4的(B)所示,外壳32的背面部34突出有各触头12,并且具有供这些触头12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部46a。并且,在背面部34上,以抑制通过了该贯穿插入部46a的各触头12分别接触的方式在各触头12之间分别形成有分隔壁部43。并且,在背面部34上形成有将后述的屏蔽罩51的一部分卡定的卡定突起34a。
并且,如图3的(A)和图5的(A)所示,在外壳32的上面部41形成有供壳体16的上面17和各第1延伸部17a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41a。后述的屏蔽罩51的一部分与从该开口部41a露出的壳体16接触。因此,该开口部41a的形状不限于此,可以设置多个开口部,也可以采用任意形状。
并且,如图5的(B)所示,外壳32的底面部42以规定的面积形成,并且背面部34的分隔壁部43遍及底面部42地形成。而且,在底面部42上,除了来自背面部34的分隔壁部43之外,还在配设于最外侧的触头12的外侧形成有在外壳32的轴线方向上比分隔壁部43短的端部分隔壁部44。另外,该分隔壁部43和端部分隔壁部44在外壳32的高度方向上形成得比底面部42高。该高度成为形成下述间隙的高度,该间隙是当使防水连接器10按压在设备内的基板上来进行接触时供触头12的被按压力按压的接触部15嵌入的间隙。并且,分隔壁部43和端部分隔壁部44的靠底面部42侧的端部成为被载置在基板等上的部分,从而可以在基板上稳定地安装防水连接器。
外壳32的第1侧面部35和第2侧面部36只是对称的,而结构是相同的,所以以第1侧面部35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3的(A)、图4的(C)和图5的(A)所示,外壳32的第1侧面部35由低阶部35a和高阶部35b这两阶形成。在低阶部35a上,当在外壳32内一体化时,突出有设置在嵌件成型机内的壳体16的第1突出部17b和加强部件25的第2突出部28b。另一方面,在高阶部35b上,在上面部41侧和底面部42侧形成有槽37,该槽37的中央部分是连接的。该中央部分连接起来部分成为供后述的屏蔽罩51卡合的卡合部38。
并且,在高阶部35b的侧面侧形成有突起部39及槽部40。该突起部39及槽部40与凸缘部45一起当安装在构成设备的框体上时使用。因此,该突起部39和槽部40及凸缘部45形成为与形成在设备的框体上的安装部等对应。
并且,如图3的(B)所示,在外壳32的与壳体16内的插入口21的相反侧形成有封闭壳体16的突出口22的封闭部46。并且,从该封闭部46朝向壳体16内形成有触头支撑部47。该触头支撑部47形成在加强部件25上,将触头支撑部47夹在中间而在上侧设置有触头12。此时,触头支撑部47的靠触头12侧形成有将各触头12分隔开那样的分隔部47a(参照图3的(A)、图4的(A))。
并且,供触头12露出的触头露出部48形成在触头支撑部47上,以便触头12的上侧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触头能够连接。而且,触头支撑部47的末端部47b形成为覆盖触头12的连接部14的末端侧。并且,触头支撑部47的末端部47b和分隔部47a的末端侧形成有锥部,用于容易插入对方触头。另外,触头支撑部47的末端侧或分隔部47a的末端侧形成在设置于下侧的加强部件25的前方立设部27a上。并且,在加强部件25的第1侧方立设部29a和第2侧方立设部30a上也形成有分隔部47a。
并且,当使触头支撑部47和加强部件25进行了一体化时,通过加强部件25加强了触头支撑部47的强度,即使在与对方连接器连接时被按压,也可以抑制触头弯曲、变形,可以保持触头的接触压力。
下面,参照图1,对实施方式1的防水部件50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的防水部件50通过对弹性材料嵌件成型而与设置于壳体16上的外周露出部24形成为一体。因此,实施方式1的防水部件50是先形成嵌件成型体、之后将该嵌件成型体设置在嵌件成型机内而嵌件成型出防水部件50的。
该防水部件50以包围壳体16的外周露出部24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形成为与外壳32的正面部33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另外,防水部件50当安装在设备的框体上时,通过嵌入到框体和防水连接器10之间并变形而填埋间隙,从而可以防止水等液体的侵入。
因此,防水部件50的弹性材料能够弹性变形,并且优选的是可以与金属制的壳体密合的材料,特别优选硅橡胶。并且,在图1的(B)所示的防水部件50的外周部50a形成多个凹凸来提高密合性,然而不限于此,只要有密合性,也可以不形成凹凸,并且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
下面,参照图1和图9对屏蔽罩51进行说明。屏蔽罩51是使金属板体弯曲而形成的。并且,屏蔽罩51形成为覆盖外壳32的一部分的尺寸,由覆盖外壳32的上面部41的上面板部52、覆盖外壳32的背面部34的背面板部53、以及覆盖外壳32的第1侧面部35和第2侧面部36的第1侧面板部54和第2侧面板部55构成。并且,与外壳32的正面部33及底面部42对应的部分敞开,成为向外壳32上插入并安装的部分。
如图9的(A)和图9的(B)所示,屏蔽罩51的上面板部52以覆盖外壳32的除了凸缘部45以外的上面部41的程度的尺寸形成。并且,在上面板部52上形成有2个开孔52a,在该开孔52a上形成有与上面板部52一体地形成的导通片52b。该导通片52b通过嵌件成型体的外壳32的开口部41a而与壳体16的上面的第1延伸部17a接触。
并且,如图9的(A)、图9的(D)和图9的(E)所示,屏蔽罩51的背面板部53是中央部分覆盖外壳32的背面部34的尺寸,形成在与外壳32的背面部34的分隔壁部43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该高度形成为当防水连接器10被按压在基板上并载置分隔壁部43时在基板与背面板部53之间能够形成少许间隙的程度。
而且,在背面板部53的两端部形成有与基板接触的一对罩端子53a。通过使该罩端子53a与基板接触,从而导通,可以释放屏蔽罩51所带的静电。而且,屏蔽罩51利用导通片52b与壳体16接触,从而也可以释放壳体16内所带的静电。并且,通过使加强部件25和屏蔽罩51接触,对于加强部件25也可以获得相同效果。另外,罩端子53a的与基板接触的部分为曲面,可以进行顺畅的接触。
下面,对屏蔽罩51的第1侧面板部54和第2侧面板部55进行说明。另外,第1侧面板部54和第2侧面板部55只是其形状为对称,因而有代表性地说明第1侧面板部54。如图9的(A)和图9的(D)所示,第1侧面板部54形成为覆盖外壳32的除了凸缘部45以外的第1侧面部35的尺寸。并且,在第1侧面板部54上形成有与形成在外壳32的第1侧面部35的高阶部35b上的卡合部38卡合的卡合槽54a。
在该卡合槽54a上形成有凸部54b,通过使该凸部54b与卡合部38嵌合,可以对屏蔽罩51进行防脱。并且,在第1侧面板部54上,朝屏蔽罩51的内侧弯曲而形成有与形成在外壳32的背面部34上的卡定突起34a卡定的卡定片54c(参照图9的(C)),通过使该卡定突起34a和卡定片54c卡定,可以抑制屏蔽罩51晃动,可以定位并固定。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根据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由于可以将形成防水部件的部分形成得薄,因而可以实现防水连接器的小型化。
下面,对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形成构成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的嵌件成型体11。嵌件成型体11的形成是预先将分别形成的多个触头12、壳体16和加强部件25配置在嵌件成型机内的(参照图10的(A))。之后,配置用于形成外壳32的模具56,通过将树脂材料注入到嵌件成型机的中空部分32’内来形成外壳32,形成使触头12、壳体16和加强部件25一体化的嵌件成型体11。另外,该触头12、壳体16和加强部件25是对金属板体进行冲裁加工或弯曲加工、冲压加工等来形成的。
接下来,形成防水部49。该防水部49是使防水部件50通过嵌件成型与嵌件成型体11的壳体16的外周露出部24成为一体而形成的。该制造方法如下:首先,将预先形成的嵌件成型体11设置在配置有用于成型防水部件50的模具57的嵌件成型机内(参照图10的(B))。之后,将弹性材料注入到嵌件成型机的中空部分50’内,在嵌件成型体11的壳体16的外周露出部24上一体地形成防水部件50。此时,作为形成防水部件的弹性材料,容易与金属制的壳体密合的材料是优选的,特别优选硅橡胶。
然后,在形成有防水部件50的嵌件成型体11的外壳32上安装预先形成的屏蔽罩51。该屏蔽罩51的安装如下:使屏蔽罩51从嵌件成型体11的外壳32的背面部34侧嵌入,使形成在外壳32的第1及第2侧面部35、36上的卡合部38与形成在屏蔽罩51上的卡合槽54a卡合。并且,通过使外壳32的背面部34的卡定突起34a与屏蔽罩51的卡定片54c卡定来进行。并且,此时,屏蔽罩51的导通片52b和壳体16的第1延伸部17a接触。通过以上,完成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参照图1的(A))。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由于通过嵌件成型来形成防水部件,因而可以容易地制造小型的防水连接器。
[实施方式2]
对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通过嵌件成型形成防水部件50来形成防水部49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对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10A通过安装另外形成的防水部件50A来形成防水部49A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10A与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10相比,只是防水部49A的结构不同,因而对其它共同的结构附上相同标号,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的(A)所示,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10A由以下部件构成:由多个触头12、壳体16、加强部件25和外壳32构成的嵌件成型体11;安装在该嵌件成型体11上的防水零件50A;以及屏蔽罩51。另外,嵌件成型体11和屏蔽罩51的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是相同的,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2的防水零件50A是在中央具有供壳体16的外周露出部24插入并安装的安装口50Aa的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环状体。该防水零件50A的宽度成为当安装在壳体16的外周露出部24上时覆盖该外周露出部24的宽度。防水零件50A的厚度以与嵌件成型体11的外壳32的正面部33大致相同的厚度形成。另外,该安装口50Aa以与该外周露出部24的外形大致相同的形状形成为能够安装在壳体16的外周露出部24上。
此时,如图11所示,在安装口50Aa形成有与形成在壳体16的底面18上的凹部18a嵌合的凹陷50Ab。并且,安装口50Aa的内周形成得比外周露出部24稍小,可以通过与外周露出部24嵌合来紧密安装。另外,在该安装中,不仅仅进行嵌合,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粘接剂。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根据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通过安装由弹性材料另外形成的防水零件,可以容易地形成小型的防水连接器。
下面,对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10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形成构成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10的嵌件成型体11。该嵌件成型体11的形成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然后,将另外形成的防水零件50A安装在嵌件成型体11的壳体16的外周露出部24上。该安装是通过使防水零件50A的安装口50Aa嵌入到外周露出部24上而进行的。此时,通过使防水零件50A的安装口50Aa形成得比外周露出部24稍小,可以使防水零件50A紧密安装在外周露出部24上。
然后,在嵌件成型体11的外壳32上安装屏蔽罩51。该屏蔽罩51的安装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而省略详细说明。以上,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完成。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通过安装由弹性材料另外形成的防水零件,可以容易地制造小型的防水连接器。

Claims (5)

1.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
第一工序,将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至少一个触头、和在内部配设所述触头并且在一方具有供对方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的金属制的筒状的壳体设置在嵌件成型机内,以设置使所述壳体的所述插入口侧的外周露出的外周露出部的方式,利用绝缘性的树脂材料通过嵌件成型与所述触头和所述壳体一体地形成外壳;以及
第二工序,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露出部以仅包围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露出部的方式呈环状地设置防水部,该防水部的弹性材料通过嵌件成型而与所述壳体成为一体。
2.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
第一工序,将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至少一个触头、和在内部配设所述触头并且在一方具有供对方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的金属制的筒状的壳体设置在嵌件成型机内,以设置使所述壳体的所述插入口侧的外周露出的外周露出部的方式,利用绝缘性的树脂材料通过嵌件成型与所述触头和所述壳体一体地形成外壳;以及
第二工序,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露出部以仅包围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露出部的方式呈环状地设置防水部,其中,该防水部由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露出部直接接触的硅橡胶构成。
3.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
第一工序,将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至少一个触头、和在内部配设所述触头并且在一方具有供对方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的金属制的筒状的壳体设置在嵌件成型机内,以设置使所述壳体的所述插入口侧的外周露出的外周露出部的方式,利用绝缘性的树脂材料通过嵌件成型与所述触头和所述壳体一体地形成外壳;以及
第二工序,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露出部以仅包围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露出部的方式呈环状地设置防水部,该防水部的由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材料通过嵌件成型而与所述壳体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
形成封闭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插入口相反一侧的、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封闭部,
所述封闭部以使所述触头的一侧配设在所述壳体内、并使所述触头的另一侧突出到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方式来固定,并且在配设有所述触头的部分延伸地形成有支撑所述触头的触头支撑部,
在所述触头支撑部上形成有使所述触头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触头接触的部分露出的触头露出部,
将所述触头支撑部夹在中间而在所述触头露出部的相反侧一体地设置有板状的加强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还具有以覆盖所述外壳的方式安装屏蔽罩的第三工序,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在所述外壳的由所述屏蔽罩覆盖的部分上形成使所述壳体的一部分露出的至少一个开口部,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所述屏蔽罩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开口部而接触。
CN201711478695.4A 2013-04-12 2014-04-11 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2818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3-084064 2013-04-12
JP2013084064A JP5913183B2 (ja) 2013-04-12 2013-04-12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410144114.3A CN104103949A (zh) 2013-04-12 2014-04-11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4114.3A Division CN104103949A (zh) 2013-04-12 2014-04-11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1839A true CN108281839A (zh) 2018-07-13
CN108281839B CN108281839B (zh) 2020-06-30

Family

ID=504730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4114.3A Pending CN104103949A (zh) 2013-04-12 2014-04-11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711478695.4A Active CN108281839B (zh) 2013-04-12 2014-04-11 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4114.3A Pending CN104103949A (zh) 2013-04-12 2014-04-11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37956B2 (zh)
EP (1) EP2790274B1 (zh)
JP (1) JP5913183B2 (zh)
CN (2) CN1041039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5070A (zh) * 2019-02-15 2020-08-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连接器以及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7182B2 (ja) * 2013-06-20 2018-01-10 株式会社エクセル電子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防水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10826255B2 (en) * 2013-07-19 2020-11-0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368504B2 (ja) 2014-03-07 2018-08-01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204045829U (zh) * 2014-07-16 2014-1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5905977B1 (ja) * 2015-01-29 2016-04-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ネクタ
US10008810B2 (en) * 2015-03-13 2018-06-26 Fci Usa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member with two halves each with inwardly and outwardly projecting hooks
CN105375182B (zh) * 2015-03-31 2018-08-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56109A (zh) * 2015-11-27 2016-0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655839A (zh) * 2016-01-26 2016-06-08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接触体镶嵌塑压密封方法
CN106374249B (zh) * 2016-04-01 2019-06-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737011B2 (ja) * 2016-07-01 2020-08-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05944583U (zh) * 2016-07-12 2017-02-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340041B2 (ja) 2016-07-26 2018-06-06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8270138B (zh) * 2016-12-30 2019-07-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
KR102543956B1 (ko) * 2017-03-23 2023-06-19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CN111106487A (zh) * 2020-01-07 2020-05-05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211265834U (zh) * 2020-03-04 2020-08-14 东莞崧腾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连接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4912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Wiring base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CN201725958U (zh) * 2010-06-04 2011-01-2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防水电连接器
US20110230074A1 (en) * 2010-03-19 2011-09-22 Mathias Schmidt Sealed connector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8052467B1 (en) * 2010-12-22 2011-11-08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544888A (zh) * 2010-12-02 2012-07-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2585914U (zh) * 2012-03-26 2012-12-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823077A (zh) * 2010-08-18 2012-12-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插头
CN103647173A (zh) * 2013-11-25 2014-03-19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之补强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8584Y2 (ja) * 1991-09-12 1999-08-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組立式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3265795B2 (ja) * 1994-01-31 2002-03-1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902292B2 (ja) * 1994-02-10 1999-06-0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コネクタ用ハウジ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94024A (ja) * 1997-04-18 1998-11-04 Enomoto:Kk 電気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49109B2 (ja) * 2008-09-10 2012-01-1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90998B2 (ja) 2009-09-01 2014-01-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1545781B2 (en) 2010-03-03 2023-01-03 Ex Company Limited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devic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CN201789147U (zh) 2010-05-21 2011-04-0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2012009358A (ja) 2010-06-25 2012-01-12 Jst Mfg Co Ltd コネクタ用シールドケース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5625594B2 (ja) * 2010-08-02 2014-11-19 Nok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ーシ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23836B2 (ja) * 2010-09-09 2014-11-1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7922535B1 (en) * 2010-11-05 2011-04-12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217852U (zh) 2011-09-02 2012-05-09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4912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Wiring base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US20110230074A1 (en) * 2010-03-19 2011-09-22 Mathias Schmidt Sealed connector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201725958U (zh) * 2010-06-04 2011-01-2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防水电连接器
CN102823077A (zh) * 2010-08-18 2012-12-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插头
CN102544888A (zh) * 2010-12-02 2012-07-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052467B1 (en) * 2010-12-22 2011-11-08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585914U (zh) * 2012-03-26 2012-12-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3647173A (zh) * 2013-11-25 2014-03-19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之补强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5070A (zh) * 2019-02-15 2020-08-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连接器以及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11585070B (zh) * 2019-02-15 2021-09-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连接器以及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90274B1 (en) 2017-03-15
JP5913183B2 (ja) 2016-04-27
US9437956B2 (en) 2016-09-06
CN108281839B (zh) 2020-06-30
CN104103949A (zh) 2014-10-15
US20140308833A1 (en) 2014-10-16
EP2790274A1 (en) 2014-10-15
JP2014207140A (ja) 2014-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1839A (zh) 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3427204B (zh) 雌型连接器和卡边缘连接器
JP487513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5790641U (zh) 电连接器
CN205752743U (zh) 电连接器
CN104979221B (zh)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
RU2483502C2 (ru) Корпус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CN108206360A (zh) 电连接器
US7367841B1 (en) Metallic housing structure for USB connectors
JP6050164B2 (ja) 携帯機器
TWM357743U (en)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4180237A1 (zh) 移动终端的防水塞子
CN102315535B (zh) 电连接器
JP586120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3177068U (ja) 小型同軸コネクター
CN201294293Y (zh) Usb连接器
CN105390881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5429271U (zh) 增高型USBctype连接器
CN205584675U (zh) 一种车载终端防水盖和一种车载终端
JP2013065581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92545A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ケーブル用防水コネクタ
CN205565239U (zh) 电子转接卡以及电子设备
JP573811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8337504U (zh) 光伏组件及其光伏接线盒
CN206516866U (zh) 二合一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